时间:2022-06-09 13:45: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本科学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设计最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它是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传统的大学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以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主,在结构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和优化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重质量、高效率的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1 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简述
1.1 概述
优化的教学方法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全面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的最佳效果的过程。
1.2 设计思路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系列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要设计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优劣,以反馈、修正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2 设计准备
2.1 分析和分类教学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一定的界定。对于大纲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解为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解决5种类型[1-2]。
2.1.1 事实
指一些术语。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名医、名著、重要事件、学说历史沿革等。这些在“绪论”和各节“概述”中多见。
2.1.2 概念
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的名词。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1.3 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诊断内容。
2.1.4 原理
指把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陈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辨证方法、诊治思路等。
2.1.5 问题解决
指发现问题、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内容。
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上5方面不仅细化了知识点,也有助于捋顺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奠定基础。
2.2 确定教学目标
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级,由于这些词语说明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太笼统、太抽象,因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采用具体的、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可以把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每节教学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层次[3-4]。
2.2.1 记忆
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从特殊事实到复杂理论的大范围的材料回忆。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记住一些知识。
2.2.2 理解
指对各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些知识点,并能对其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2.2.3 应用
指在新的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材料的能力,包括对规律、方法、概念及原理的应用。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疾病的诊治问题。
2.2.4 分析
指将知识材料分解成为各个成分,进而理解其组织结构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
2.2.5 综合和评价
指将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及按特定目标判断知识材料价值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对有些观点进行评价并挖掘新知。
2.3 构建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
根据上述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高低,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见图2。
二维层次模型展示了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上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15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不能遗漏,后一步的学习都是以前一步为基础。“事实”的学习处在“记忆”的层次,“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技能”的学习则需要达到“应用”的层次,“原理”的学习应达到“分析”的层次,而“问题解决”的学习则要达到“综合”与“评价”的认知层次[5-6]。
3 设计教学方法
3.1 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3.1.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对认知、理解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选择教学信息传输量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图示讲授法和讲演法等;对于应用、分析中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引导式讲解、分析法和应用法等;对于综合评价高级层次的教学目标,通常选择发现式教学法、探究法等。
3.1.2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描述性内容,选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规律性较强、发展成熟的内容,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而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等。
3.1.3 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以教材的“节”为单元,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内容-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注重方法间的衔接,突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3.2 具体的教学方法
3.2.1 课堂播放教学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显示、演示及表演等形式,借助播放媒体教学教材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师生间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模式。在课堂播放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提示法。教师在演播前和在学生的视听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及时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②解说法。教师在采用无声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边演示边解说,解说与演示的画面应密切配合。③综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二者扬长避短,互相配合。④情境法。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⑤示范法。教师利用视听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直观、典型的学习范例,提供给学生仿效或学习,以便加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3.2.2 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由大化小、由浅入深地向学习者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求解答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释和答案[7]。
3.2.3 启发式教学法
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8]。
3.2.4 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出探究目标,即授课的中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说和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大胆地猜想,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验证,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去粗取精,总结提高[9-10]。
3.2.5 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教学。随着中医教育的学院化、扩大化,学生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利用多媒体,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1]。
以上5方面的教学方法,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4 进行教学评价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目前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主要表现为随堂测试(如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如单元考试)和结课测试(如期末考试)3种形式。由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分类不够详尽,对学生学习的细节知识点要求不明确,所以,这些测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测试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不能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
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详尽、客观、规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标准、权重系数和评判等级4个要素。其中的评价指标项目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要规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化的观察表和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行为、意见等反馈信息),并形成与评价指标项目严格对应的阶段性和总结性测试资料,以此实施教学评价。然后收集这些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12]。
5 结语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双重属性。采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艰深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学生融会贯通,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方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2]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242-244.
[3] Anderson LW,Krathwohl DR.Taxonomy for Learing,Teaching,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ition.)[M].New York:Longman,2001.38-62,63-92.
[4] Krathwohl DR.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An Overview [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212-218.
[5]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6]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7] 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24(6):51-52.
[8] 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专辑):317-319.
[9] 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 2003,29(9):27-28.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初步具备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和科学素养。教师必须在坚持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大前提下,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实验,合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1.演示类实验要求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
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一大类。教师在演示实验时的一举一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验的态度,观察实验的方法和分析实验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每一步都要正确规范地操作;所用的仪器及其他用品都应该按实验要求摆放、清洁。如我在做关于“铜绿和盐酸的作用”的实验时,就在教材要求之外增加了对比的环节:先是给学生讲清楚稀盐酸的性质;然后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铜绿和少量水,让学生观察,铜绿在水中没有变化;再按教材的实验要求在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铜绿和少量稀盐酸,让学生观察,铜绿在稀盐酸中很快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了蓝绿色。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是酸性物质(而不是水)与铜绿发生了反应。虽然只是加了一个简单的对比,但是这种对比实验的演示,对于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及以后独立设计实验都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探究类实验要求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探究类实验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对于这一类实验,教师要先提出实验课题,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交流介绍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共同探讨得出实验结论。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安排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第一步,可先提供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石灰石和碳酸钾等常用药品和试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探究,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药品;第二步,在教师简单介绍使用方法并提供几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后,由每组成员自己讨论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第三步,由每组选择一套自己认为最佳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第四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相互交流,比较、归纳,达成共识。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同样如此,包括实验设备、教学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等。实验环境会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1.合理开发和利用学校各种硬件。
就化学实验教学课堂而言,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和设施及课桌椅、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多媒体器材等都属于硬件。在实验中,硬件的配备及质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如实验室洁净整齐的仪器,有利于排除仪器本身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干扰,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另外,有些演示实验如做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对比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锌、铁、镁、铜分别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的四支试管并排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教室中每个角落的同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反应现象。
2.视具体实验,适当安排实验规模及组织形式。
不同的实验,对于参加人员数量和组织形式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分别选择班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实验组织形式。如只有教师演示实验的课堂就依然沿用传统班级形式;探究实验可以按4人或6人一组拼桌而坐;纯粹的学生基本操作或是验证实验,可直接排在实验室,让学生两两配合,按步骤自行操作。
三、选择合理的实验教学方式。
1.实验教学多与实际生活对接。
教育的生活化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接,有利于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些实验仅用实验室中的材料,或是完全按课本内容操作,学生未必有太大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如有一次在做关于“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的实验时,我曾经带了瓶“雪碧”汽水作为实验用品。汽水瓶打开后、产生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石蕊试液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又巩固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实验结果非常明显;还有一次复习干燥剂相关内容时,我课前就安排了学生自行收集一些食品包装中的各种干燥剂,带到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1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在我国高校中开设得极为普遍。随着时展,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僵化。在传统本科教学中,基本上延续了《资本论》的狭义政治经济学体系,重点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而忽视对当代西方国家的新现象、新矛盾的剖析,忽视对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系统研究。这既不符合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使得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理解狭隘化,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削弱了该学科的现实解释力。
第二,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方法单一。马克思曾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运用历史逻辑分析法,侧重于规范分析,缺少实证分析,缺乏现代研究工具的应用,忽略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课堂往往没有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致使其课堂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观点陈旧。传统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阐述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为重点,将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色彩强化放大,而忽视了其“经济学”的角度,忽视对学生经济思维的培养。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例,传统政治经济学仍然聚焦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基本制度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少于论述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形成机理,从而对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企业运营都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综上,在当前的本科教学中,政治经济学正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必须从体系、方法和观点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才能赋予传统政治经济学以丰富的时代感。
2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实现现代化的途径
2.1 体系的现代化
从学科体系上看,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创新应以搭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主导方向。广义政治经济学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2]。可见,广义政治经济学以研究多种社会的生产方式为核心。当前,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强化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系统剖析。
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既要考察不同的垄断形式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影响,也要挖掘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实现增值的主要途径,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例如,当代西方国家的垄断组织形式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适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科学管理的内涵;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我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仍然余威尚存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应当重点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及欧美国家的发展困境和对策进行深刻剖析,以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危机、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方面,要致力于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当采取怎样的实现形式;应当如何处理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股份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利用和完善等问题。既要挖掘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也要研究与一切社会形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或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所采取的特殊表现形式。例如,与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相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才能取得存在依据;作为商品经济共性规律的价值规律在当前我国经济的竞争性领域仍然发挥着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作用,而且未来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作用的市场范围。
2.2 方法的现代化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应局限于历史逻辑方法,而应发展出多样化的综合性的方法论体系,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在一起,加大数理方法的运用,并吸收制度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等现代分析工具,建立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相关概念和范畴的联系。
譬如,在讲解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原理时可以运用制度分析法,阐述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讲述剩余价值规律时可以从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理的角度加以阐释;在讲解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时,可以与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概念相对比;在讲解资本周转速度和平均利润率理论时,可以引入数学方法;在讲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可以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在讲解商业流通费用时,可以梳理其与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此外,在课堂讲授时,为达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应重视采用案例分析法。从价值规律的作用、货币的职能到资本的循环周转,再到平均利润率规律,都能够在实践中找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应注重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系统规范的案例资源库,并借助于动画、影音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以弥补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展示方面的不足。
2.3 观点的现代化
从观点上看,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的根本任务是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实践活动。因此,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应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联系起来[3]。例如,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可阐释为现代企业商品经营的消费者导向;劳动力商品的相关理论,意味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十分重要;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理论和资本的运动性理论都与现代企业的资本增殖息息相关 。
其次,应将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与现代政府的宏观调控联系起来。例如,在经济危机理论中,增加对虚拟资本特点和虚拟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对政府的金融管制和货币调控提供政策基础。再如,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等问题都可以用政治经济学观点来加以分析。
3 政治经济学本科教学的现代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在观点创新时应注意区别对待“根本观点”和“具体论断”
所谓“根本观点”是指今后的实践只能进一步证明而不能的一般原理;所谓“具体论断”是指对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判断。对于的根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对于某些具体论断则可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进行发展和创新。
3.2 在体系创新时应坚持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曾在历史上引发多次争论。当前,我们主张将研究对象扩展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出自该理论中国化、本土化的需要。在关注生产关系的同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要关注资源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全盘置换为对生产力或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那样的话,政治经济学将丧失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科的根本立足点。
3.3 在方法创新上应注意避免陷入“去内容化”的陷阱
当前,数理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日益普遍,甚至出现了经济学泛数学化的趋势。其实,数理方法的运用只是对历史逻辑方法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数理分析本身不能创造任何思想,它只是思想或观点的呈现工具而已。如果理论或思想本身是苍白的,那么无论运用多么精巧的数理模型去包装,也不可能产生鲜活的生命力。同样,在案例运用方面,也要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力争选取富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素材,让案例真正能为观点或理论服务。
总之,只有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当代经济,反映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最新变化和热点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践为导向进行观点创新和内容创新,政治经济学课程才能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才能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梅建军. 《资本论经营智慧》.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同科学研究传统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中形成的。人们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法观察自然,注重研究自然界的哪些方面,选择什么符号系统来进行表述,依赖于语言、文化、社会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同样需要通过生命来表现。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性,而科学的具体形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却有独特性。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决定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也决定了中国科学的特质。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华科学传统对自然、普遍必然性和客观真理的理解,决定了中华科学研究传统的体用关系和认识论—— 方法论原则,而且决定了科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华科学模型及其符号体系
中华科学最独特,最值得注意,然而却偏偏被漠视或否认的一个特点是:它有一个不属于任何一门具体学科,几乎是凌驾于各学科之上的统一的模型体系,那就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易经为基础,先后纳入阴阳五行、气论、干支计时法、河洛理数而形成的一套理、象、数、图并举,关于世界生成演变的功能性结构象征模型和符号体系。这一模型体系不同于西方近代科学关于世界构成和物质运动的组合性结构解释模型和数理逻辑体系,西方科学没有与之相对应者,而这也正是中西科学的根本差异所在。笔者认为,这一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它具有“形而中”的性质,由此决定了中西科学不仅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而且涉及人类认识的不同层面。试论证如下:
1、 该体系既非“形而上”,亦非“形而下”。因为形而上者乃无形无象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乃有形有象之器物——“形而下者谓之器”。根据“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该体系的特点是“有象而无形”,即给出的是看得见但却摸不着的象(根据世界在心中呈现之象而画出之卦象),而不是可明确界定的有形之物。
为讨论方便,也为突出中华科学模型体系的特征,笔者姑且名之为“形而中”。
2、 中国科学的自然观是彻底的整体论和生成论,世界不是既成的,而是生成的。根据《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或根据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都表明在中国传统宇宙论的视野中,宇宙和万事万物的生成被分为三大阶段:无 有 物,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万物生成不仅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有一个从隐到显的过程, 而“有”正是一种“隐存在”或“隐过程”,这正是中华科学关注的重心。
由此,笔者主张从“生成科学”的角度,将原来笼统的形而下的部分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 “形而中”,表示已生而尚未成形之潜在的“隐存在”或 “隐过程”——“有”;一部分为“形而下”,表示已成象成形之显在的器物。这样:
① 从无到有,盖在一动之“几”,这是从形上到形下而“有之”,此为一突现,是本体发为“妙用”的突现。
② 从“有”到物,是生的过程,“三生万物”,是诞生,“三”是一个突变点。从生到成,是生长的过程,“动而愈出”,长而成之,由兴盛而至衰亡,有形之物复归于无。此“无”乃指“无形”,有形之物复归无形之“有”,亦是一突变。
③“有”终归于无,此“无”当通形上之道,此不仅是一突变,更是一超越。
笔者认为:①、③属哲学问题,②应属科学问题:其中,“有”是诞生的过程,这是“隐过程”,该过程中又含次一级的突变,如“一”(两仪,21),“二”(四象,22),“三”(八卦,23)。
“物”的阶段是成长过程,这是“显过程”,该过程也含次一级的突变,这部分正是当今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研究的热点。以往西方科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器物”及其“显过程”,可谓“显学”;而中华科学关注的重心则在“有”及其“隐过程”,可谓“隐学”。
由此,将“有象而无形”的“有”作为“形而中”(尚未定形之气),与已“成象成形”之“形而下”(显在存在之器物)区分并抽取出来讨论,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区分哲学问题与科学问题,澄清有关概念;更有助于突出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厘清中西科学的差异。
3、 中西科学皆以因果律为范导,但两者的内涵、外延都不同:
鉴于西方构成论的自然观,其终极因必为构成万物而自身不被构成者,由此引导西方科学不断寻找某种不可再分的独立的“原子”。而物质运动的终极因必为不动的推动者(Unmoved mover)—— 牛顿所谓上帝第一推动。西方近代科学只问直接因,物质运动的直接因是力,进而为能量,再进而为某种“基本粒子”的交换,根基皆在某种实体。
中国的自然观是生成论,其终极因必为生成万物而自身不被生成者,因此必追寻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源——道,而道即“无”。因为一切之“有”都是有限,“道”蕴涵无限生成之源,故必不可能为任何可界定之实体所定义。
根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天地人三才之说,“三”一般指“气”,或人。由此,笔者认为,事物生成及其吉凶的直接因是“三”,再深入则为“二”,“一”,它们都是“有”。其形态则皆为气,气是事物生成的直接因。而气一旦凝聚成型为显现之器物或事实,则已经是果。尽管从根本上说,器物是气的一种形态,气、物都具物质性,故皆属形而下是有道理的;但因“气”虽有象却无形,将其完全等同于形而下的经验之物显然欠妥。从科学的角度看,气与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形态,从气到物是一突变,应当分而论之,其中,气是基本的,是因;物是派生的,是果。
由此,西方经典科学以动力学为因果描述,这种动力学是以物物关系为基础的;而中华科学则以“生成学”为因果描述,这种“生成学”是以“气”物关系为基础的。
4、 注意到“气”的一般特征是“有象而无形”,并具有区分于有形之物而存在的独立性。笔者考虑,不将“气”归为形而下,而将其相对独立出来看作“形而中”,以表示一种潜在的“隐存在”和“隐过程”。由此中华科学模型所对应者不是可明确界定的有形之“物”,而是具有“形而中”特征的不定而潜(隐)存之“气”,它所象征的是事物生成由隐而显的规律。
由此,将中华科学作为一种“生成科学”,“生生之谓易。”中华科学之谓变易不是指空间运动,而是指时间生成,其关键在“生”。将中华科学模型看作人所创造的“气”之“象数”模型 ,并将之作为“形而中”的部分和阶段独立出来,明确其作为生成因果模型的特殊性质与形态,是有特殊意义的。这不仅可区别于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更可区别于本质上属“形而下”的西方物理学解释模型和西方科学。
几千年来,中华科学根据这一模型探索世界生成变易的规律,有其独到的智慧,譬如宇宙万物生成的基本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含有一独特的“太极再生机制”,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科学都没有的。
值得指出的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的触角已探向“暗物质”,“隐序”,“真空——量子场”,“空隙”等“隐物质”和“隐序”问题。而目前,非线性科学对生成的探讨尚停留于时空描述,笔者认为其最大的难题在于:找不到统一的关于生成演化规律的因果描述和因果模型以解释复杂性现象,原因或许正在于未能突破西方科学传统限于有形之物的眼界。因此将作为潜在存在之“有”纳入科学研究的领域,正是当今和未来科学超越与突破西方近代科学传统的关键之所在。而加强和突出对中华科学“形而中”基本模型的研究,将可能为深入和推进对“生成科学”特殊规律的探索提供智慧的启迪和丰富的资源。
5、 中华科学模型体系具有“形而中”特征的又一根据是:它既可属形而上,亦可属形而下。
哲学家因该模型体系涉“有”而成物之趋势,将之归为形而下;而科学家因其不能指称具体事物,“有象而无形”,将之斥为“形而上的假解释。”仔细考察,该模型乃含有一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可谓专门研究无形之“气象”(气之象)的知识,它与确定的有形之物无着,因此才可能对世界保持一超然而观照之距离。故既可上升为境界形态而达于道,亦可静态化(量化)为科学形态而“下委”或落实于器物。
正因如此,它才可能成为形下与形上贯通的中介和枢机,本体发用的依据。它强调既不“耽空”而空谈心性与形上之道,亦不“执有”而堕于物化,“若虚而实“,”折中而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这正是中华科学模型所独有的“两面通”特征。
或许正由于中华科学模型体系这一“形而中”特征,中国科学才未走上西方近代科学心物二分,主客二分的道路。
6、 将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形而中”部分突显出来,可明显看出中华科学的基本构架与中国文化“一心开二门”的基本构架具有同构性。
真如门 ……………… 体:形上之道
“心物不二” 人 ……………… “形而中”模型体系 “体用不二”
生灭门 ……………… 用:形下之器
显然,中华科学模型所含之知识是一种以道德实践为基础的知识形态。值观念始终渗透其中,不仅认知与价值统一,而且目的犹在“导人入德”。其最高境界与终极真理皆在“天人合一”。它与基于感性与知性的西方知识形态有所不同,与心物截然二分,认知与价值无关的西方近代科学更是迴然异趣。
中华科学的这一特征和架构,对探索一种科学与人文统一,认知与价值统一的文化与科学亦有重要启发意义,这里暂不详论
7、 该模型体系蕴涵数学而非纯粹数学,合逻辑而非形式逻辑体系。表明数可推道而不能尽道,道、无、体是不可计算的。
该模型体系具有极大普遍性和包容性,且不易证伪。笔者认为,形上之道不可证伪,形下之器物及其经验容易证伪,不易证伪正是“形而中”的特征。这或许正是中华科学体系在其长期的生成发展中,为何虽有扩充、有修正、有推进,但其基本模式不变,即未曾发生根本性规范转换的原因之一。
8、 中华科学这一独特模型体系为其各具体学科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体系。由此可自然推出或解释中国传统科学体系的许多特征。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疑问亦可豁然开朗。
目前,对中华传统科学的研究有两大误区:一是将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看作形而上的假解释、“伪科学”而完全屏弃,并由此断定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无科学;二是按西方科学模式和方法,将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看作形而下实体性的物质结构进行研究,或按西方传统科学方法界定,改造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试图将之纳入西方机械论模式,其结果难免削足适履,由此对中华科学的批评,亦多与之不相应。
鉴于以上理由,笔者将中华科学基本模型体系的特质强名之为“形而中”。试图抛砖引玉,引起有识之士的充分重视和注意,并希望能突出中华科学的特质,加强有关方面的专门研究和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经典科学是机械论的胜利。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文化和科学受到从未有过的强烈冲击,目前,除了中医,中国传统科学几乎全部被西学取代。但中国文化与科学至今却并不能归属、同化于西方文化与科学,这或许正由于中西文化与科学本偏重于人类本性与能力的不同方面,乃属于两种不同层面,不同发展方向的文化与科学。
历史带给中华科学的一个新的契机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已发生一系列科学革命,并正在由原子论和机械论转向整体论、有机论和生成论,中西文化与科学正出现新的综合互补趋势。一向注重生命、注重生成演变,善于整体把握的中华文化与科学是否可能再度激发出再生的原创力?能否容摄西方科学,完成其现代转型?能否找到中西科学真正会通与创新之路,再度贡献于人类科学的今天和明天?这不仅关系到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同时也是对其本身基本原理和规律的一个“判决性”检验。
二、中华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发展
中西文化与科学自轴心文明始,便已开始分叉。以西方科学标准为唯一划界和评判标准,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武断的,不符历史事实的;同样,认为中国古代只有高度发达的技术,没有相应的科学体系也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应用科学,也就没有相应的工程、技术。无源即无流,李政道将三者关系比喻为水、鱼和市场的关系,这是普遍规律。1
笔者认为,中华科学技术有其独特的体系。中华科学技术体系的生成发展亦有其自身的因缘、历史、及内在的规律。迄今,其发展的脉络大致是:
1、 蕴育诞生期: 春秋战国
2、 规范确定期: 两汉
3、 理论发展期: 魏晋 隋唐
4、 高峰期: 宋
5、 实用期: 明
6、 衰落期: 清
这是一大周期。
追根溯源,中国文化和科学的源头都在周易。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说:“提倡科学只言实验言证据,尚为不够,故在中国提倡墨子,在美国求灵杜威,以求科学之有成,似皆不可能。其必经之路当追踪于周易一支。周易一支所蕴藏者除玄学与道德哲学外尚有1)数理的,2)物理的,3)纯客观(即道观或物观)三观点,这三种成分结合起来,即能有科学。”2
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轴心文明期正值中国春秋时期,中国文化与古希腊、古印度及希伯来文化一样,开始从对命运的关切走向对境界的追求。3 从而在根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与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从科学史的角度,春秋战国也正是易经从巫术走向科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的关节点在《易传》。《易传》乃中国最古老的自然哲学,它通过对易经的诠释,赋予易经以新的文化的、哲学的与科学的意义。《易传》第一次从普遍的宇宙规律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理解命运,从价值意义来理解人生。第一次明确阐明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科学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科学规范的哲学基础。”4 并规定了中国科学的基本范畴。从而使易经从单纯的筮书而成为人们借以洞察和把握宇宙万物生成演变普遍规律的基本模型和运演符号系统。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的学者们,融会了从古代历律学、天文学、地理学中的五行说与医学阴阳学说(黄帝四经),建立统一的阴阳五行学说,使之成为更为实用的古代科学模型。至汉,阴阳五行说纳入易学,形成汉易“象数学”的独特体系。易经、阴阳五行,加上干支记时法,融为一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最基本原则,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的功能性结构实用模型,周易为运演符号系统,整合为普适的关于宇宙万物生成演变之统一的象征性模型,为中国古代科学各学科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随着中华科学这一独特的基本模型和运演体系的形成,中国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天学、数学、中医药学、农学等相继在两汉时期创立,大致情况简列如下:
1、 天学:西汉论天三家: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确立了中国天学宇宙论;
张衡关于宇宙生成演化的三阶段说,天球理论及其所创造的浑仪、浑象,奠定了中国天学基本理论和天文观测的基本规范和体系;
秦颛顼历、汉太初历,标志与天学密切相关的中国历法的基本框架亦已形成。
2、数学:汉,《九章算术》的问世确立我国以筹算为工具,以数论与算法为特色的数学
基本体系。
3、医药学:战国至汉已形成如下较完整而成熟的规范体系: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理论体系;
秦汉《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及药物分类学基本理论和体系;
汉,张仲景《伤汉杂病论》,以辨证论治原则,确立中医临床医学(即治疗学)基本理论和体系;
汉,华佗,代表了中医外科、麻醉术、医疗体育(导引)的基本特色和水平。
4、 农学:所存《汜胜之书》,表明我国古代农书传统作物栽培论的理论基础已形成。
中华科学的理论性学科以天文、数学为主干,包括乐律、历法等。
经验性的实用学科以中医药学、农学为主干,包括星象、炼丹、地学、建筑学等等。
(社会科学暂不论及)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科学具有独特的“气象学”特色。
譬如:中国天学:实际为“天象学”与“星象学”,以及关于天“气”的“气象学”。
又如:象数学:是关于“象”的数学。所谓“气数”,即气的数。
尤其是中医基本理论,此特色最为明显:
中医的“藏象学说”即关于人体脏腑的“气象学” (所谓“内藏外象”,“藏”谓内藏,隐藏,象则为形象,外象。藏象实际上是关于人体的象征性功能模型。根据阴成形,阳化气,脏腑乃由气之凝聚所生,且“各以气命其脏,”即根据五行之气命名脏腑,因此中医所谓脏腑并非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血肉的五脏”。而人体之五行,是指人体这个整体中以功能相相似而联系起来的各子系统。中医是以“气变”与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解释病因、病情的。)
中医的“经络学说”,可谓关于人整体生命的“气血运行”学说。(“经络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在中华科学体系中,“象”,不仅仅指外在的现象。所谓“易有内象,理数是也。有外象,指定一物而不变者也。”5 因此象有卦象、物象、意象、取象等多层涵义。
中国古代技术具有艺术审美特色,故称技艺,中国古代具有较发达的技术,已为共识,此不详论。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中华科学的“形而中”模型为中国科学之根源,还在于它为中国古代技术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规范,所谓“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该模型具有指导或转化为技术的作用,人们可根据卦象制造器物,所谓“象事知器”。因此,自古以来“以制器者尚其象。” 而“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其技术的艺术特色可能多源于道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工程,处处体现了中华科学的特色与水平,其中都江堰、灵渠乃是古代最富整体生态思想的系统工程。
两千多年来,中华科学随着其形而上学基础(以道家思想为主)以及以周易为核心的基本模型体系的发展而发展,兴衰而兴衰,大致如下:
魏晋玄学深化了老庄和周易之义理,故推动了中华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来中华科学史上第一次高峰;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与易学数理,而中华科学的数理理论亦随之发展,带来中华科学史上第二次高峰;
明中叶后注重“格物致知”,中华实用科学硕果累累,可谓第三次高峰,6但同时其理论性学科却趋于衰落,首先是天学与数学开始衰落,由于种种原因(本文暂不讨论科学外之原因)至明末,中国天文官体系已非常腐败,中国已无几人能看懂当时古人的典籍了。
显然,中华科学与孕育生成它的基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摒弃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与符号体系 —— 这一在中国历史中实际上已成为各科学学科的基础或根源,那么,中国传统科学必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更无所谓体系。
三、中西科学差异与互补
中华科学在十五世纪前曾遥遥领先于世界,而近代以来却远远落后于西方,至今留下了令人困惑而众说纷纭的“李约瑟难题”。
毋庸讳言,自晚明始,中国文化与科学的生命之源即趋衰微,并遇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中国学人几度会通的努力皆未获成功,以致人们认为中国本土没有科学,即便有,也是落后的,应该被淘汰、消解。
笔者将迄今,看作中华科学衰微而再次蕴育重建期,我们对其前途无需悲观,也不容轻易乐观,一切都必须接受历史实践的直接检验,并有待于有志中国文化与科学的学人们的不懈努力。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建和原创力的复苏,好比一种文化生命的再生,无疑需要几代人的心血。我们不能不“翻上来从根上滋生我们的指导观念”,并试图由此疏导出中华科学的基本精神,以重建中国特有的关于科学知识的学问体系。因此我们今天不能不“从洪荒起步”,正本清源,正科学之本,清历史之源。
而一切文化的对话、交流也都是同层次的,只有识己之本,才能知人之本。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立足于中华科学本身的历史事实,以多元文化并存的眼光来审视,以人类未来科学的发展为参照,那么,显然,中华传统科学与西方近代科学是异质而互补的。
西方近代科学是基于机械论的“器物学”,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要求人遵循作为机械的大自然之规律,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以达人类为中心的功利目的。它短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而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可谓“精于质测而拙于通几。”
中华科学是基于生成论的“气象学”,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要求人遵循作为生命的大自然的规律,寻求人与自然之和谐,以合乎自然之大道为最高的德(天之德,大德,玄德),利物厚生,以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之生生不已为目的。显然,中华科学的领先是在生命和整体把握方面,而其落后是在机械的器物制造方面。可谓“善于通几而疏于质测。”
“中国在丝毫未受欧洲影响的情况下,完全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因而具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优点和缺点。”7中华科学在近代的落伍,究其根本原因,不是被证伪,而是被打败,被西方的器物——“船坚炮利”打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科学在所有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科学。
笔者认为:中西文化与科学恰似太极的两仪,此消彼长,此短彼长。尽管今天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开不出西方式的科学,同样,从西方文化传统中也开不出中国式的科学。但二者却可能通过对话、互释和会通,取长补短,殊途同归。
科学史的发展必将证明,中国古代科学的“整体论”、“生成论”传统,同古希腊与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机械论”传统在形成一个完善的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是同样必要和重要的!
正如著名科学史家萨特所说:“西方与东方的影响是相得益彰的,我们忽视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失去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 在任何情况下,若不同时考虑双方(东方与西方,科学与学术),都同样意味着精神智力的畸形和缺陷。”8
问题是,我们“应该训练科学史家,使他们能够用过去的语言解释现代科学,以现代的语言说明过去的科学 。”9
面对今天全球化,世界化的潮流,我们在努力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应该“以人类全部历史和整个地球为背景,来观察东西文化的关系,这样才能看出两大文化体系相对消长、互相学习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东方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准确地给西方文化以应有的地位,准确地给东方文化以应有的地位,准确地确定我们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准确地预见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10
总之,我们只有从世界多元文化不同形态的科学及其生成演变的历史长河中,才可能找到真正全人类科学生成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才可能使科学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
参考文献:
1、参见李政道:《物理的挑战》(上) 科技日报 2001年10月31日
2、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文津出版社 自序一,P2 1988年版
3、参见黄克剑:《黄克剑自选集》中:《从命运到境界》《孔子之生命情调与儒家立教之原始》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3年版
4、董光璧:《易经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 P7 1993年版
5、见[宋] 邵雍:《黄极经世书》中“后天周易理数第六” 1990年版
6、参见:董光璧:《易经科学史纲》第五章“易学与中国科学的三次高峰” P179-235
7、、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 ,P2 1996年版
关键词:
优化;构建;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绿色化
无机化学实验最基础的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本专业实验的兴趣、习惯及技能的培养[1],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学习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结合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一、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无机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以验证实验为主,大多数实验项目和内容都比较单一,操作简单,无非就是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加试剂。实验枯燥乏味,学生的操作技能根本得不到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根据我们系学生的素质特点和实验情况,将验证性实验的开出率从原来的85%降到了30%左右,增加了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对大一的学生而言,实验能力还未具备,应该循序渐进有步骤、有重点的深入。在进行综合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物质的检测手段有所了解,对大型仪器有了概念,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二、优化实验考核方法
平时的每个实验成绩=实验预习10分+基本操作40分+纪律卫生10分+实验报告40分=100分[2]。实验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预习,在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试验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有些学生不进行实验的预习,实验的过程中则手忙脚乱,做了这一步还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进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验老师在每次实验开始前先检查预习情况,现场打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本操作是实验过程中的核心骨,基本操作一定要规范,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与检查,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现场打分,这样才能督促学生规范操作技能。通过老师的检查与打分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实验报告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的情况以及对实验分析表达的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测评。而学生的总成绩则可以这样来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每次实验成绩之和/n)。
三、体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构建多媒体实验教学辅助体系
无机化学实验所用到的试剂达140多种,其中很多都是毒性较大的。还有一些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严重的侵害。在一些制备实验中还会产生一些刺激性和有毒的气体,如:硫化氢、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无机化学实验要体现绿色化,必须要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在保证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的条件下(如常规仪器的使用、重要无机化合物合成及性质实验等)必须要删减一些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内容,如氯气、硫化氢的制备等。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达到绿色化。对有毒性的这类实验可以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这类教学课件是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将实验过程和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计算机演练而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样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老师还可以自已制作课件,将一些实验通过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如:卤素中饱和氯水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实验,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很费劲。为了实验现象很明显就必须制备氯气,但是氯气有毒,而且味道很难去除。为了一个小小的验证试验却要花费实验工作人员很多时间和精力,还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客服这些缺点,实验老师可以将此实验制作成课件,实验现象一目了然,而且保护了环境。将多媒体融入到实验中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还可以无形中教育他们保护环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是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走绿色化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构建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
对大一的学生来说,无机化学实验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有很多实验技能需要掌握,而在那么有限的实验课中,根本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那么只有通过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那些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够的学生才可以在实验室开放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实验操作技能才能快速提高。开放实验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训练、提高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而且同时也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共享,提高了实验室、仪器的使用率。
结束语: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跟随着与时俱进的步伐,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实验的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达到了教学资源共享,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引言
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重大工程――应用型高级会计学科建设工程的要求中提出,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要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可见,高校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会计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南北方高校对比分析,旨在分析我国会计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并对实践教学设置进行优化。
二、我国会计学科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南方高校5家,分别是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宁波大学;北方高校5家,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燕山大学,共十份样本。其中,既包括211或985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也包括发展比较迅速的地方高校如燕山大学、宁波大学;既包括传统的财经学校,如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也包括工科背景浓郁的理工类高校,如同济大学、燕山大学。样本基本能够代表我国会计学科教学的中上等水平。
(二)样本分析
1.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中国人民大学等十所高校均设有实践课程,并相应公布了实践教学计划。各高校的实践环节包括:军训、会计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具体学分要求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北方高校对学生的总学分要求相对比较高,其平均值达到182.1,而南方高校相对较低,其平均值为164.5,可见,北方高校学习时间安排的较满,而南方高校更多的是将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从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南北方高校相差不多,基本上在15%左右,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高一些,达到25%,而吉林大学最低,只有11.9%。从国际上来看,在会计学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均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学分的设置均占总学分的30%以上。对比来看,我国高校实践学分的比例明显偏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有限。
2.实践课程的学分结构。从实践课程需要完成的地点划分,可将实践环节划分为校内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其中校内实践环节包括军训、专业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校外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各高校数据统计分析如表2。
从各高校开设实践课程结构来看,普遍存在校内实习比重比较大,校外实习比重较少的情况。而在英国,采用的是“三明治"教学方法,即“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体系,通过学校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的方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近些年,高校扩招,尤其是文科专业的扩招给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燕山大学为例,2009-2012年会计专业各年招生的人数分别为340、318、320、310人,如此庞大的招生规模导致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校外实习环节难度激增。
3.实践课程开设情况。上述十所高校在实践课程的选择方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或院校特色。
(1)公共实践课程。会计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必要的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因此,上述十所高校都设有公共的实践环节。在校内实习环节,均设有基础会计手工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校外实习环节,各个高校均安排1-2个月的实习环节,或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以上公共课程的设置,体现出各高校对会计实践环节达成的共识。实践环节是会计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2)特色实践课程。各高校在会计公共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也有着自身的特色。例如复旦大学和宁波大学通过设置课程模块,按照大类进行选课,然后把实践环节融合到各类模块中,先按照通才进行培养,然后再按照专才进行培养。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开展“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研究发展计划(ACSRDP),由系里出资资助完成并验收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燕山大学结合自身工科特色,设置工程技术概论课程,学生通过参观、手工实践方式熟悉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为成本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院校,通过与其他学院联合,开展模拟炒股、ERP模拟沙盘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环节。
二、我国会计学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学分所占比重较低
会计实践环节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纽带,是学生以后从事会计工作的桥梁。调查发现,实践环节各高校重视程度不一,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集中体现为: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安排的教学比例设置不够合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重视财务理论的讲授,忽视实践环节;个别院校存在实践环节集中进行,将知识点短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能够吸收的知识有限等现象。
(二)校外实习单位不愿接收
从校内实习环节和校外实习环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校内实践环节基本能占到实践环节课时的60%以上,这与校外实践环节不好安排有一定关系。企业出于信息保密的需要,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因此,现阶段,会计专业实习的主要单位为会计师事务所,但由于实习生没有会计岗位的工作经历,很难发现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事的多是抽抽凭证、抄抄数据等基础性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基础性工作,实习的目的和效率因此大打折扣。
(三)实验平台设施陈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14年间在校生较之1999年的400多万增长了4倍多。文科专业(包括会计)作为“投资少,见效快"的学科,成为各高校扩张的突破口。各高校先后开设了会计专业,但实践教学的经费明显投入不足,甚至个别高校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导致实践教学严重落后于理论教学。
(四)实验师资缺乏,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学专业的实验教师肩负着实验室建设、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教学任务的指导等工作。因此,实验教师应该受过良好的会计专业教育,并有一定年限的会计岗位从业经历。然而实际中,很多实验岗位的教师或是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或是学校为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而安置,他们大都缺乏工作经验,长此以往,导致大家对实验教师认识上存在偏见,不愿从事该项工作,实验师资的素质急需提高。
三、我国会计学科实践教学优化思考
(一)制度层面:学校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学校在制度层面,特别是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重视,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的保障。一是提高实践课程比重。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会计学实践课程越来越受到各高校重视。因此,提高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丰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缩短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已成为高校会计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调研的实际情况看,各高校会计学实践教师缺乏,很多实验课程的指导都是由专业教师来完成,专业教师由于实践知识匮乏,导致很多实践课程流于形式。为此,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实验指导教师,已成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三是构建会计学专业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大力度,打造完整健全的会计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手工实习与电算化实习相结合,为社会培养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
(二)业务层面:教师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具体应包含表3所列的基本实践课程。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应从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1.校内实验实训子系统。校内实验实训子系统应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实务等模块。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作为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应该设置相应比例的实践课,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成本核算要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对工业企业会计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并相应开设成本会计实验。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习基地,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方向,承担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因此,审计实务实践课程的设置也是必须的。
2.校外实习子系统。校外实习子系统主要设置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两个环节。社会调查环节一般应安排在第二学年的暑期,目的是让学生对企业有个感性的认识,熟悉工业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为成本会计、审计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实习一般应安排在第七学期,在学生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设置该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有理性的认识,实习单位包括企业、事务所、银行等。
3.综合实训子系统。综合实训子系统一般应设置在第七学期,在学生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岗位设置和财务岗位职责,通过企业财务系统的运转,熟悉企业的财务岗位设置、内部控制设置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实践教学和学校科研成果推广为一体的实践基地。企业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吸引和聘请企业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力量;另一方面,实习师生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和科研等工作,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训基地,从而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路子。在此基础上,加强“产、学、研”建设,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34-02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催生了会计核算的重大变革。早在上个世纪,财政部就提出力争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内完成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单位的基本覆盖。经过多年的努力,会计软件的普及使得这一目标顺利达成,时至今日,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随着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化项目的纷纷上马,会计信息化这一理念早已取代电算化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首选。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手工记账员、电算化软件操作的阶段,企业所寻求的是能够满足多方需求的复合会计人才。具体来说包括:操作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完成财会基本工作;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管理信息;熟练掌握开发语言,参与ERP建设,协助会计子系统的二次开发与日常维护;参与数据挖掘、财务决策;分析设计会计软件接口;运用信息控制理论和技能实现企业组织的内部控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成为多面手,不但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能具有一定计算机与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会计信息化推动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以培养地方经济生产管理第一线人才为定位的应用型高校会计系应作出改革,力争为地方经济输出有用之才、能用之才。其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所谓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是指既胜任会计实务操作,又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企业会计实物流程,提供决策信息的会计人才。应用型高校应与时俱进摒弃现有过于单一侧重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适时加重会计信息化所占权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高校会计专业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分析社会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及专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在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本校师资力量实际情况基础上,在总结现有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不足的基础上,改革并提出新型培养方案和具体课程设置思路。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不足
1.课程设置的学时分配不合理。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都占据“半壁江山”。在此基础上再除去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传统核心专业课后,留给会计信息化的课时就所剩无几了,而会计信息化内容丰富,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没有充分的课时保证,教学效果必然差强人意。
除了以上因素外,公共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公共课的授课在不同专业之间没有明显重点差别,以计算机基础这门最常见的公共课为例,会计系的学生与土木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授课老师为两个专业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也完全一致。如果授课老师能为会计系的学生重点讲授Exele表格的使用、局域网的硬件条件等与会计工作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则能够大大提高课时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学的总体效果。
2.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课程独立。现在,高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中,分别传授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是两套彼此独立的教学体系,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上的运用就局限于财会软件的操作。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整体认知浅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较差。
3.实验课程设置落后于理论教学。近年来,高校也重视了会计实验的硬件设施的添置,但会计实验教学不仅仅应重视客观环境的创造,还应体现在实验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小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差距。现行的会计实验一方面受困于课堂上机教育在课下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机会较稀少,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实验室人手缺乏,仅够机房设施的维护,难以有效对学生的实验内容提出针对性指导。
四、会计学专业信息化课程设置
在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这样一点,离开会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信息化是无水之鱼,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提;缺少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化会计是纸上谈兵,计算机科学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单一并行的理论教学无法达成对会计信息化的融会贯通,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完成对会计信息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信息化会计课程应在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构建理论与实验并行的完整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
1.理论课程设计:传统会计授课内容集中在会计稽核手段,指导学生集中采集,集中处理会计信息。但是,在企业资源计划运用于企业的大环境下,会计系统成为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计系统信息与生产、市场等等子系统信息高度共享,管理系统日益集成。会计系统日益开放。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本科阶段的教学需求。
在改革后的理论课程设计中不但强调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强调两门课程要相互补充。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其中,(1)专业知识是为完成会计信息化教学准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会计学核心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管理学教学中加重组织行为理论和组织系统论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经济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企业行为,分辨并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企业决策相关信息。此外还包括统计、运筹学等经管专业基础知识。各大院校这部分的课程设计经过逐年累月的改革,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不再展开讨论。(2)计算机科学为会计信息化的达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习计算机科学对本科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程序语言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初步具备对会计软件的使用、分析、维护和二次开发能力。财务人员在参与软件开发,与专业软件开发员的合作沟通过程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库知识帮助学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理数据储存,并提供方便的查询。
以上两者对会计信息化都是缺一不可的。他们是会计信息化的两翼。会计信息化是对他们二者的融会贯通。在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科学诸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其中,电算化会计向学生介绍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初始化设置,会计凭证的录入、查询和修改,会计报表的编制,后几个学时着重指导学生思考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软件程序整体设计思路。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向学生介绍供应链和各子系统间的逻辑关系。企业资源计划概论分析会计子系统与企业其他子系统间往来数据的处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着重指导学生从总体把握企业的运营流程、管理决策流程中的重要信息。
2.教学侧重实践:传统教学内容单一,通过幻灯片演示和教师讲解基本就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会计电算化阶段中,由于电算化软件目标单一明确(完成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化),功能简单,具体流程与手工记账实质差别不大,因此,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短时间的上机操作就能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基本财务核算。而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多样,功能全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一体化完成。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复杂,实际操作流程盘根错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型高校应设立和理论教学平台平行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教授学生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的同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6-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生本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人心。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操作和探索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用网络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重要性
“先学后教”主要是在生本理念下,注重学生的课前学习。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前学习的优势显现出来,教师会将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浅显扼要的形式布置,然后通过微课、网络查找等方式分组展开,这类作业是为新课做铺垫的。它是预习作业,却超越了预习作业,这就是生本课的前置作业。课前学习使学生学会了预习,又融合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因此,课前的预习和作业,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前置作业让每个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前的思考和准备,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使课内的学习更加深入;还可以大大节省课堂上讨论的时间,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依托生本理念,利用网络环境优化学生课前学习
1.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前预习就是学生拿了课本自己看,然后操作,学生的兴趣全无,且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光看书是不能理解知识点的。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前把相关教学内容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5.2视频、音频和动画信息加工》时,考虑到学生对网络歌手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自己制作歌曲并上传到网络,所以笔者通过课前布置任务“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歌曲的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及探究,并通过任务操作提醒,学生课前自己设计一个“用Cool Edit Pro来制作一首自己的歌”的操作任务,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对于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2.利用网络环境,帮助学生合作探究
在当前的课改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课前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可先分组布置任务,学生通过QQ群、微信群等分工,然后课前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和学习。不管他们的想法怎样,都可以在群里大胆表达出来。在课前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和信息。
例如在教学《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前,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设计一个任务,使用合适的关键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填写下表。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汉字的来源和意义,知道了汉字的编码过程,认识到汉字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3.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过程,激发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乐趣,激发创新意识。在课前用视频再现教师的探究经历,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究过程,感悟探究方法和思想,加深对知识理解,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述《2.3 文件的下载》时,课前让学生下载自己喜欢的歌曲并保存在电脑上,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平时有大部分的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利用下载工具来进行高效的下载,对此教师可通过微视频介绍下载的途径及方法,然后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分组回答各下载文件的途径及优点即可,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就马上突显了。
通过课前学习,学生都能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堂上思维更活跃了,还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因为生本教育是一种思想,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且各年级、各学科、各种课型都有自身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有步骤地去研究、探索、磨合和完善,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课前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情境的创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学的开端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创设一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境。(2)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组内自主完成学习,再交流所得,从而得出初步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形式,提高课前学习效率,加强课前学习资源的建设。教师可通过自制微课,或共享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学习课堂内容,从而实现“先学”。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设法培养学生判断、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依托生本理念,指导学生课前开展项目性学习
信息技术的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项目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信息获取》这一章复习时,让学生课前围绕“信息获取”进行资料整理,除了整理基础的知识纲要外,还要求学生提供一些辅助的视频资料,并将学生整理的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其余学生如果有补充,及时与上传学生沟通,对资料进行修正、完善。通过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复习。
早在1910年,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与达尔文共同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英国博物学家A.R.华莱士就指出,地壳变动是生物进化的诱因和冲动力,其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是根本的动因。更早于1870年,法国的J.Raulin首次发现了Zn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从此以后,人们陆续确认了生命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1916年,В.И.维尔纳茨基认识到有机体和地壳的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地球化学异常将导致动植物及人类的某些病症的发生或变异,并于1927年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进入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及工业快速增长,大量废物排放到水体和农田,一些元素通过食物链对人产生毒害,如日本因铅锌矿开采的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和氮肥废水排放汞引起的水俣病,以及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的汞中毒等一系列事件,推动了以研究人为因素引起元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的环境地球化学的发展。1988年实施的国际地球化学填图IGCP259计划,以人为重点,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开展跨国界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开始了用地球化学眼光研究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环保部门则在“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中进行了包镉、铅、铜、砷等对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的生物效应专题研究。
80年代中期,我国地学界兴起了地质与农学结合的农业地质研究,主要从名特优农产品分布与地层岩石背景的相关性出发讨论农业地质背景问题。国家层面还开展了一项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科技攻关――“区域地球化学在农业和生命科学上的应用研究”,项目将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研究系列中的主要环节连接起来,反映出营养元素通过水载体,从岩石到土壤经农作物到人体的整个迁移、转化历程,提供了较完整的环境地球化学素材。
湖南率先命名“生态地球化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