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20:41: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机专业技术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存在的问题
(1)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够,土地连片种植基本可以实现,但长期存在农作物连片种植只去掉了田埂,组织连片地块统一种植管理难度还很艰巨。一是连片种植规模化不够,存在示范基地建设土地虽然连片,但土地管理措施仍由每家每户自己实施,农资由连片地块里的每家每户农民购买,播种等各项农机作业各自实施,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种植。二是农作物种植品种不统一,不利于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三是因管理不能协调一致,田管不到位导致作物生长不一致,影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2)农机农艺技术衔接融合不到位,影响农机作业标准化建设,作业质量提高缓慢。对于棉花、番茄、甜菜、土豆等作物影响尤为突出。棉花、番茄、甜菜等作物如不能按照机收模式种植、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损失高达5%~10%。(3)培训与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培训和宣传工作不够扎实,农机作业技术规程、技术培训形式单一,没有落实到最需要农民和农机手的层面。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们把农机科技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和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当前业务工作重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由丁显涛副主任为组长,推广站、农机校、机务科负责人参与的农机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机科技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联系包联镇村,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安排一辆专车保证工作需要,选派2名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科技培训工作骨干。结合业务工作进展情况,确定以农机作业标准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为重点内容,做到了科技培训工作领导、人员、内容、措施四落实,为搞好科技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采取多种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机科技培训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借鉴往年成功做法,围绕搞好这项农机科技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3种方式:一是赶科技大集。以市集宣传为依托,由市农机推广站牵头,组织4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机具展示、发放宣传材料等,向广大农民推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活动中,共展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田间管理机1台,小麦收获清选机1台,玉米收获青贮机1台,现场发放宣传材料80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1500人次。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进行集中宣讲。一方面组织6名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所包夏格庄镇和武备镇的农机专业村,面向农机大户,围绕以玉米收获青贮和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兴机富民”两大创新示范工程和以机耕及小麦、玉米机收为重点的农机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加强相关技术和操作要领的宣讲,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结合春
1、应聘人员范围:是在实行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中,按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定程序,在本系统下一聘期实施之前,通过评审、考核或定职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在岗人员。
2、竞聘人员资格:具有副高任职资格并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可参加竞聘七级岗位;在十级岗位受聘满6年并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可参加九级岗位竞聘;在十级岗位受聘满12年并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可参加八级岗位竞聘;在十二级岗位受聘满6年可参加十一级专业岗位竞聘。
第七聘期农机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2人。各岗位设置数为副高12,中级17,初级12。
二、时间安排
根据人保局要求,专业技术职务第七聘期竞聘上岗工作10月底前结束。农机系统各项工作进行时间安排:
1、9月28日前各单位填报专业技术人员情况登记表,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和现聘任专业技术聘书原件、复印件。
2、10月20日前,各单位根据市局意见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第七聘期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局,批复后,组织实施。
3、10月25日前,各单位按照市局批复的实施方案,按照任职资格年限等条件,组织竞聘人员申报竞聘岗位,同时书面报市农机局聘任工作领导小组。经局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各单位按照程序组织竞聘并完成竞聘工作。
4、各单位竞聘工作结束后,将结果书面报市局。市局将竞聘结果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人保局批复后,市农机局公布聘任结果并颁发聘书,聘任工作结束。
三、聘任程序
1、成立领导小组和聘任委员会。农机局成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第七聘期竞聘上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系统竞聘上岗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各单位要成立聘任委员会,聘任委员会人员组成要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要有领导、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聘任委员会具有编制考核评价标准、聘任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职责,同时受理考核及聘任结果异议等。
2、宣传发动。聘任委员会向专业技术人员宣传市政府文件和农机局聘任实施意见精神,明确评聘分开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3、确定各岗位聘任数额、岗位职责、聘任条件及聘任的各项事宜。
4、专业技术人员述职。分岗位级别由符合任职条件的具有竞聘资格的人员进行述职,专业技术人员将任期内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业绩、科技成果等进行总结,同时,汇报对下一步工作打算。
5、在量化考核和个人述职的基础上,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民主评议。
6、奖励政策。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科研成果、、信息等,各单位可根据单位实际,对获得各级先进称号和科研成果、、信息等的人员给予适当加分等。
7、直聘条件。连年考核为合格以上,上一聘期内获得以下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下一聘期可直接聘任同级专业技术职务:
(1)获得县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的;
(2)经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
(3)获得县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一等奖前二位,二等奖首位);
(4)被评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的;
(5)受县级以上政府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的;
(6)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的。
8、参加副高七级竞聘落聘的人员,直接聘任中级八级岗位,不占用中级岗位数额;参加中级八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参加九级岗位竞聘,参加九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参加十级岗位竞聘,参加十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直接聘任初级十一级岗位,参加十一级岗位竞聘落聘人员直接聘任初级十二级岗位。
9、各单位对确定的各岗位拟聘任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
10、公示无异议后,将拟聘任人员名单报农机局党委。经党委会研究,确定聘任人员名单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审批后予以公布,按规定办理有关聘任手续,按照聘任职务兑现工资。聘任时间从2011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30日止。
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2200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6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1200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617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4363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副所长、科教科科长、管理科长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我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在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1200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120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263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3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禾丰、师古、皂角、湔氐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80人、农民390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460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370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2300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2个,示范面积达8000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我们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1200名。
(六)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加大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挖掘实用型人才的潜力,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和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实用型人才队伍,更好地促进我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范围及对象
1、从事园艺(花卉与瓜果栽培、蔬菜种植、茶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业绩突出的种植、养殖专业户、示范户及从业人员;
2、从事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物资采购、生产技术管理、物流、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的人员;
3、从事建筑装饰装修(水电安装、木工、瓦工、油漆工)的人员;
4、从事维修(电脑维修、家电维修、钟表维修、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农机维修)的人员;
5、从事家政服务(管道疏通、高空及外墙清洗、家庭烹饪、家庭月嫂、住家保姆)的人员。
三、地方系列职称的增设
根据我区实用型人才的实际,在《市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名称基础上,增加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置:
1、园艺专业(园艺技术员、园艺助理工程师、园艺工程师、园艺高级工程师);
2、林业专业(林业技术员、林业助理工程师、林业工程师、林业高级工程师);
3、水产专业(水产技术员、水产助理工程师、水产工程师、水产高级工程师);
4、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技术员、助理畜牧兽医师、畜牧兽医师、高级畜牧兽医师);
5、经营管理专业(经营管理员、助理经营管理师、经营管理师、高级经营管理师);
6、维修专业(技士、技师、主管技师、高级主管技师);
7、家政服务专业(家政员、助理家政师、家政师、高级家政师);
建筑装饰装修专业列入综合工程,仍设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四、申报评审条件
(一)综合素质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申报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员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2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3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4)初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5)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0年;
(6)获得市、区职业技能竞赛第三、第二名的选手。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助理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3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4)初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0
(5)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5年;
(6)获得市、区职业技能竞赛第二、第一名的选手。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1)非本专业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5年;
(2)非本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8年;
(3)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15年且取得助理级技术职务资格满5年;
(4)从事本专业技术时间满20年;
(5)获得市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选手。
(三)晋升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按《市区职称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五、材料申报要求及程序
1、材料申报要求。符合申报评审条件的人员,由个人如实填写《市区地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评审表须经当地政府或区业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专业培训合格证书、服务单位或所在镇、街道、村委出具的从事专业技术年限证明(须经户口所在地政府签署意见并盖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详见附件二)。
2、申报程序。申报个人将申报评审材料分别报送区业务主管部门,其中申报园艺(花卉与瓜果栽培、蔬菜种植、茶艺)、林业、水产养殖、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农林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经贸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建筑装饰装修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建设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维修(不含农机维修)和家政服务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受理和初审;申报维修(农机维修)专业人员的评审材料由区农机局负责受理和初审。评审材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统一报送区职称办审核并组织评审及发文、颁证。
六、待遇
1、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农村实用型人才统一进入区人才库,可按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2、取得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享受本单位国家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继续教育权利。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平均每年继续教育分别为32学时和40学时,并作为晋升地方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晋升条件之一。
市现有市级农机推广机构1个,区(县)农机推广机构4个。市级农机推广机构主要职能参与制定农机技术推广规划;组织农机技术培训宣传;研制、试验先进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科研成果;对选定推广的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制定本市技术规范、执行技术标准,参与农机技术推广的鉴定;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区(县)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织织、农民技术人员的农机技术推广活动;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区(县)农机推广机构主要职能负责本辖区农、林、牧、副、渔新机械化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宣传培训、咨询、农机化质量等工作。市农机推广站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高级工2人。区(县)农机推广机构现有干部职工6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全市农机推广机构直接从事公共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1:0.08。工作经费来源财政拨款和农机推广项目经费,资金用途主要是引进试验示范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技术的宣传培训费;试验、示范基点、基地费;现场会、巡回演示会等会议费;购买演示机具的购置费;下乡人员补助费等。
二、工作成效与经验
(一)技术推广情况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谷物沟播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日光温室机械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小麦(玉米)免耕播种、小麦秸秆捡拾、全方位深松、玉米秸秆揉搓、饲草打捆等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其中14项推广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12项获科学技术奖。通过推广项目的实施,为我市推广了一大批先进农机具,培养一大批农机技术人员,推动我市农机化发展。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正在实施的农机化技术项目有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果园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青核桃机械脱皮技术,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识10余万亩、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7余万亩、机械加工玉米秸秆饲草13余万亩、果园旋耕、施肥作业20余万亩,玉米联合收获3余万亩。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帮助农民检修、调试机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化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根据果园管理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果园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除草技术、机械植保等技术服务;根据春、夏玉米播种农时季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地膜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玉米硬茬播种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等技术服务;三夏三秋期间根据农机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玉米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发挥了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春播、三夏、三秋关键农时季节,印发果园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小麦生产机械化等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材料和培训教材,技术人员结合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带着这些宣传材料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宣传日活动及新机具、新技术演示培训活动中发放。
推广工作的主要经验一是积极申报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机化的发展,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严格按项目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二是围绕我市的农业生产,引进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满足农业生产对机具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机技术宣传和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进行农机技术宣传,印发培训教材、技术规范,举办机具现场会、培训会等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
(二)农机化质量工作情况
农机化质量工作的主要围绕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市农机推广站每年对200台购置补贴机具使用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调查有问题的机具,及时将情况书面反馈给区(县)农机管理站调查处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二是市农机推广站组织开展田间作业质量巡查。春播、三夏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玉米播种机作业质量进行了田间巡查,待玉米出苗后,再次进行了实地复查,通过调查整理,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区(县)农机(推广)管理站,要求各区(县)加大对玉米播种机田间作业质量的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三夏”期间,市、区(县)农机推广站组织农机质量监督信息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辖区内在用的补贴机具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质量情况、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按照财政补贴机具调查表的内容认真调查填写,对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调查报告。四是及时调查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维护农机手的合法权益。
农机化质量工作主要经验:一是明确了农机化质量工作承担单位及负责人,监督投诉信息员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对投诉记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便函、书面协议书、现场调查记录、结案记录等样表进行了规范。三是对各种补贴机具进行质量调查,对有问题的机具及时给予调查处理,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四是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化质量监督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深入田间对重点补贴机具进行产品质量调查,对作业质量进行巡查。四是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实行属地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快速应急处理机制。通过市、区(县)农机推广站的共同联动,使我市农机化质量工作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农机化质量工作经费短缺,制约工作的开展。
2、农机推广队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四、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强化公共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以试验示范为核心拓宽服务领域,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核心,培训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生产大户等专业农民和农技人员。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坚持模块化教学、百分百回访原则,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提升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民培训的满意度和知晓度,为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计划培训新型农民3283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下简称“阳光工程培训”)1650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38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2950人。
(一)县(区)任务
淮上区:2012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1080人(普及性培训900人、提升性培训18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550人(普及性培训500人、提升性培训5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430人(普及性培训400人、提升性培训3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人。
五河县:2012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7300人(普及性培训5920人、提升性培训138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3850人(普及性培训3100人、提升性培训75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900人(普及性培训1470人、提升性培训43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450人(普及性培训1350人、提升性培训100人)。
怀远县:2012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16460人(普及性培训11010人、提升性培训545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8580人(普及性培训4500人、提升性培训408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280人(普及性培训5110人、提升性培训117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1500人(普及性培训1400人、提升性培训100人)。
固镇县:2012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4490人(普及性培训3130人、提升性培训136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820人(普及性培训1500人、提升性培训32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2570人(普及性培训1630人、提升性培训94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人。
(二)市本级任务
2012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3500人(普及性培训2900人、提升性培训60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700人(普及性培训170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00人(普及性培训1200人);农民创业培训600人。
三、实施内容
(一)分类型组织实施
1.阳光工程培训。主要面向农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的农民,重点面向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从业人员,开展从业技能、法律法规及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技能,为农村二三产业和城镇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工人。培训组织实施按照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四个办法”、“五项制度”等执行。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基层(县、乡)农技推广人员(种植、畜牧、水产、农机、能源)等,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及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组织实施按照《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皖农财〔2009〕311号)执行。
3.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开展创业必备知识和能力培训,培养造就一批农村创业者和现代农民企业家。培训组织实施按照《省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皖农财〔2009〕97号)执行。
4.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主要面向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培训,使技术指导员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公共服务能力,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提高应用农业科技能力。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农业部关于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有关要求执行。
(二)分对象开展培训
2012年新型农民培训分为普及性培训和提升性培训两个层次,各层次培训对象明确。
1.普及性培训。全市计划培训23860人。
阳光工程培训11300人,主要培训农机手(使用与维修)、植保员(机防手)、农技协负责人、农资经营户、村级财务管理人员、乡村旅游服务员、农村建筑工匠、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及有转移到城市务工就业意愿的农民等。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9810人,主要培训油料和棉花种植大户、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大户、畜牧养殖大户(不包括养猪大户)、水产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及农经管理员、渔船检验员、渔业安全管理员、村民组组长等。
农民科技示范培训2750人,主要培训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
2.提升性培训。全市计划培训8970人。
阳光工程培训5200人,重点培训测土配方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奶站质检员、动物繁殖员、从业渔民(渔业船员)、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内检员)、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内检员、沼气工(建池与维修工、沼气服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负责人、监事、财务人员和信息员)等。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2570人,重点培训粮食种植大户、养猪大户、基层(县、乡)农技推广人员(种植、畜牧、水产、农机、能源)和村级农技员(专职、兼职)等。
农民创业培训对象均列入提升性培训范围,全市培训1000人,主要培训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村经纪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
农民科技示范培训200人,重点培训技术指导员。
(三)分层次差别补助
1、普及性培训
阳光工程培训。面向城镇务工转移就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现场指导服务累计不少于4次(天)。补助标准为人均350元,中央、省级共补助约300元(按2010年下达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测算,具体额度待2012年中央资金下达后确定),市、县配套50元。各地面向城镇务工转移就业人员培训,可按照培训不同类别、不同时间,实行差别补助。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种养大户(不包括粮食种植大户、养猪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等培训,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天(18学时)、现场指导服务累计不少于4次;农经管理员、渔船检验人员、渔业安全管理员和村民组组长等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24学时)。补助标准为人均400元(包括市、县配套资金100元)。
农民科技示范培训。每个项目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组织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辐射户,分别进行不少于6次、4次技术指导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约220元,培训经费从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中支出,待农业部下达项目县后确定。
2、提升性培训
阳光工程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4天,现场指导服务累计不少于4次。补助标准为人均约510元,中央、省级共补助约460元(按2010年下达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测算,具体额度待2012年中央资金下达后确定),市、县配套50元。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粮食种植大户、养猪大户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天(24学时),现场指导服务累计不少于4次;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村级农技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30学时)。补助标准为人均555元(包括市、县配套资金100元)。
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主要包括集中授课、市场调查、创业设计、岗位实习和指导服务等环节,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中集中授课时间不少于3天(20学时)。补助标准为人均900元(包括市、县配套资金100元)。
农民科技示范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800元,培训经费从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中支出,待农业部下达项目县后确定。
提升性培训尽可能安排到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干部学校培训,并聘请部分省内外有关专家担任培训教师。
四、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2010年12月-2012年1月)。开展农民培训需求调查,根据省下达的培训任务,公开择优认定培训基地,分解培训任务,并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二)项目实施(2012年2月-11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有关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实施项目。适应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选定培训学员,选聘培训师资,安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监管,采取随机抽样、暗访等多种方式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培训质量。项目实施周期1年,各县(区)要于10月底前完成年度培训任务。
(三)总结考核(2012年12月)。各县(区)在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后,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并上报项目验收总结报告和年度工作总结。市农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考核工作,考核通过专项督查、抽查,并结合平时掌握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结果纳入民生工程考核总分。市农委对培训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取消其下一年度承担培训任务的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摸清培训需求。全面深入开展2012年新型农民培训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规模和重点培训对象。一是立足现代农业发展,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基本对象,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民组组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为重点,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二是着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和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区,对拟转移就业农民,特别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大量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二)构建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作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发挥科技推广前沿阵地的作用,牢牢把握市场和效益这个主题,从主导产业、农民家庭重点经营项目和务工要求入手,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二是充分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充分利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开展农民培训。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高中等院校,特别是各级农广校、县(市)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的资源开展农民培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府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新型农民培训。
(三)实施模块化教学。针对不同培训类型、对象,规定培训内容和时间,逐步实施模块化教学。从今年起,农民创业培训的所有培训对象,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机手、植保员、测土配方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奶站质检员、动物繁殖员、从业渔民、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内检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农资经营户、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沼气工、乡村旅游服务员,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粮油棉种植大户、特色经济作物(蔬菜、食用菌和茶叶)种植大户、畜牧养殖大户、水产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经管理员、渔船检验员、渔业安全管理员、村民组组长、村级农技员,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的技术指导员等,均将按照省统一规定的培训内容和要求组织开展培训。
(四)加强条件建设。一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各级农委利用各种政策和扶持手段,支持培训基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每个培训基地要与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开展结对行动,构建农民培训实习实训基地。二是严格基地认定。切实按照基地认定条件,面向社会择优认定培训基地,确保认定的培训基地具备资质要求以及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实习实训基地等培训条件。
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人、农机管理人员人,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副局长任组长,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副所长、科教科科长、管理科长建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制定培训方案。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期,培训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期,培训人。
(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人、农民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个,示范面积达亩。
(五)围绕购机补贴。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名。
(六)多措并举。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29
当前,在农业机械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业机械保有量和活动量都大大提高,我国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现在大多数农户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农业机械,方便了农业生产的开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农机事故频发也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困扰,所以加强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势在必行。而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农机化部门的重视。
1当前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机维护网点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起步晚,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个别地区不重视其建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的农机部门没有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其重要性,对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部分农民对于农机维修网点的利用不合理,对于很多需要去农机维修网点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与农机网点取得联系,影响农机网点作用的发挥。
1.2农机网点工作条件有限,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农机维修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但是由于农村工作条件所限,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导致设立在农村的农机维修网点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目前工作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的工作人员多数都是在本村就近招聘的维修工人,很多技术人员甚至没有获得从业资格证书,维修全靠自己摸索和平时经验的积累,遇到技术难题很难解决,影响农机维修效果。同时也存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设备老化,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1.3农机维修网点布局不科学
农村网点数量和布局位置要满足当地农民所需,数量一般为1~2个,保证农民及时维修农机,尤其是对于人口基数大的农村,建议设置2个农机维修网点,满足农民农忙时节维修农机所需,以免耽误农时。位置上要选择居中的位置,要满足大多数农民所需。
2解决农机维修网点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策扶持
农机部门要加大对于农机维修网点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积极利用农机维修网点,充分发挥农机维修网点的重要作用。同时国家要适当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各地口碑好的农机维修网点要给予较大关注和支持,保证其正常运行。
2.2完善农机网点建设,保证布局合理
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农机维修计划,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在各个乡(镇)中选择几个优秀的维修点部进行大力扶持,包含对维修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对于农机网点的布局要合理,一般来说农机维修点部辐射范围在5~10公里。主要原则是便民、利民,让农机维修能到做到就近维修、时间短、质量好、少花钱。对于所建立的维修点,要根据当地农机使用状况分析,从而进行成本和利益的估算,确保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3加大农机维修人才培训力度,提高网点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维修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农机化部门要致力于农机维修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适时进行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给大家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要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指导,保证农机维修人员工作的安全性,提高农机维修人员法律意识,培养农机维修人员爱岗敬业、诚信服务的工作作风。只有不断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保证农机维修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3 结语
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是农机维修行业发展的重点,是促进农机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不能忽视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把农机安全生产放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整个大局中去考虑,健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廖传亮.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05).
[2] 沈功伟,钱家坤.农机维修网点安全工作不可忽视[J]. 浙江农村机电,2004,(04).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87
1 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机推广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并且积极的去解决,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笔者总结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推广对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推广条件有限制;农机推广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机推广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1.1 当前推广对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但是农民的素质大都比较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存在着从众心理、守旧心理、小农心理,很难去快速接受新鲜事物,面对新的技术,往往会怀疑、抵触和观望,农民的这些心理和行为使得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更加困难,同时也阻碍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进程。
1.2 推广条件有限制
农业机械在基层推广存在着很多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推广设备老化、缺乏技术示范场地、推广经费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等等。
1.3 农机推广信息化水平不高
农机推广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真正掌握和了解信息化的工作人员也不多。
1.4 农机推广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农机推广技术力量呈逐年萎缩趋势。人员只出不进,新生力量没有得到补充,县市专业技术骨干缺乏,不少地方难找出一个技术全面、综合素质高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差,农机推广工作缺乏专业技术骨、队伍素质偏低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影响推广工作职能的正常发挥。
2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对策分析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范行为,遵守程序;争取政府支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内部完善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机化发展进程;加强国家财政补贴,创新农机推广模式。
2.1 规范行为,遵守程序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使得通过考核的推广人员才能够进行推广,在推广中坚持规范行为,遵守程序的原则,使得推广能够有序有效的进行。法规是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同时推广法律法规的知识,让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
2.2 争取政府支持
要将政府的补贴落实到实处,并积极向政府争得资金方面的支持,将政府补贴作为引子,设立联户投资和个体投资多元化体系,给予购买农业新机器的用户适当的政府补贴,并帮助农业新机械的应用和推广。
2.3 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在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失误或者是错误,这就要求推广人员和工作人员能够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不断的改正完善,真正让农民感受到新技术的方便和实用,将不利的因素最小化,大力推动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2.4 在内部完善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渴望需要被调动起来,工作人员的热情也要被调动起来。进一步的完善推广系统内部机制,使得工作人员感到工作的快乐和意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够真正为农民服务,为国家农业经济进程服务是农业新技术的宗旨所在。
2.5 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机化发展进程
信息化建设是农机化工作不能忽视的关键领域之一,信息科技时代,农机化发展也不能落伍,要紧跟时代潮流,顺应时展方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机化工作。各单位要致力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致力于信息化培训,提高大家信息化意识。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也离不开信息化,及时有效的信息化可以将新技术及时传递出去,还可以图文并茂或者是培训视屏讲解等等,方便农民朋友学习,便于新技术推广。
2.6 加强国家财政补贴,创新农机推广模式
针对农民收支不平衡、缺少资金的问题,国家可以加大对农机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农机推广模式。要学会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还要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