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7 14:02: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欧美文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欧美文学论文

篇(1)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篇(2)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17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增幅甚至达10倍左右。结果,硕士生的基础、学风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硕士生在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英美文学专业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问题。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篇(4)

    要了解外国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圣经》,中世纪的文学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经故事,如《亚伯拉罕潘祭献子》搬照了亚伯拉罕祭献以撒的故事,《挪亚及其儿子们》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们主要演绎圣经故事,宣传教义,间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内容。弥尔顿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三孙》的主体材料都得自圣经,其中《失乐园》的题材主要取自伊甸园神话,《复乐园》的题材取自《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对读者来说了解这些成果无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点就国外文学中的英美文学谈谈与《圣经》之间的联系。

    一、英美文学与《圣经》的联系

    中国研究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的先驱朱维之先生曾指出:“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的确,西方不管是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势,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已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学大多源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语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英美语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习俗、语言等儿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k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毅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提到。

    (二)英美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

    英美文学是英美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认知态度。英美文学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再现的窗户看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极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4个角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酥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酥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酥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著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二、透视(圣经》剖析国外文学特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和文学的隔膜,中国读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对圣经的盲视使读者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圣经对理解文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投人到圣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拨开迷雾,进人到我们过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读者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阅读体验的缺失。其次,读者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无法深人进去。再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东西方文学史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对圣经和基督教的集体无知已经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积累下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这些“成果”也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前理解,引导新的错误的偏颇的阅读。

篇(5)

要了解外国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圣经》,中世纪的文学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经故事,如《亚伯拉罕潘祭献子》搬照了亚伯拉罕祭献以撒的故事,《挪亚及其儿子们》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们主要演绎圣经故事,宣传教义,间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内容。弥尔顿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三孙》的主体材料都得自圣经,其中《失乐园》的题材主要取自伊甸园神话,《复乐园》的题材取自《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对读者来说了解这些成果无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点就国外文学中的英美文学谈谈与《圣经》之间的联系。

一、英美文学与《圣经》的联系

中国研究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的先驱朱维之先生曾指出:“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的确,西方不管是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势,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已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学大多源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语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英美语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习俗、语言等儿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K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毅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提到。

(二)英美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

英美文学是英美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认知态度。英美文学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再现的窗户看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极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4个角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酥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酥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酥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著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二、透视(圣经》剖析国外文学特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和文学的隔膜,中国读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对圣经的盲视使读者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圣经对理解文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投人到圣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拨开迷雾,进人到我们过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读者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阅读体验的缺失。其次,读者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无法深人进去。再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东西方文学史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对圣经和基督教的集体无知已经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积累下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这些“成果”也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前理解,引导新的错误的偏颇的阅读。

篇(6)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能为人们做出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一个秘方,那是一个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喜爱它。我何不把这个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那以后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推销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落榜后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与实践,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篇(7)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中的族裔英语文学以其不同的交互感知,尽显异质文化间强劲的对话活力。英籍印度裔作家萨曼•拉什迪,出身于他者民族文化传统的拉什迪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英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在阐释着他者的文化,其中的文学形象与英语的传统文化疆界已然不同。印裔英国作家哈里•昆兹鲁(HariKunzru)以小说《传输》(Transmis-sion)赢得2005年戴西贝尔奖。在美国,以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等非洲裔作家和以谭恩美、汤婷婷等亚裔作家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作家所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所彰显出的无尽魅力吸引着学者们从不同观察视角和研究视角对美国文学与文化进行研究。正如著名批评家杰伊所言,“美国文学已经终结,即单一的、始终反映美国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的文学已被多元文化的创作所取代,而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后殖民英语文学作家及族裔英语文学作家都是以英语为创作语言,但又都是具有他者文化背景的英语文学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深受英美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带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传递着民族文化呐喊的声音。这些非主流文学或后殖民文学已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们置于同一批评范畴势在必行。

二、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的建构回顾

英国文学史与发展现状,英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中的“文化混杂性”显而易见。如此一来,无论从历史与传统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发展的眼光来讲,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真的成为某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突破传统的英美文学边界,对英美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进行解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迫在眉睫。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英语文学研究与批评也正逐步走向向多元化。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作为研究生课程早已进人教授及学生的视野;在欧美一些国际知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所开设的“全球想象中的文学”等课程体现出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对于文学界的影响;非裔、华裔、犹太裔、印度裔等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正彰显出强劲的活力,成为众多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对象;由美国著名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与杰尔斯•格恩(GilesGunn)主编的权威性知名著述《重划疆界:英美文学研究的变革》在历经了历史与时间的考验后,成为一部研究英美文学时必读的经典性著作,其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在如今的文学理论界影响颇深。[4]他提出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经成为此领域研究的共识。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的重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批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跨界研究的方法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方法论对于研究世界各国民族的文学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若要研究后殖民文学,必须敢于突破大国中心主义,立足民族文化,从自身被殖民的历史出发为人们提供特有立场去阅读和审视一切曾经受殖民过程影响的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将民族国家、文化霸权等纳入批评视野,开创了文化研究的新纪元,推动了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而另一种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主张文学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强调文学隶属于文化。在批评实践上,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应超越它本身的自治领域,参与到与各种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与循环之中。至于对话批评理论,其倡导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对话批评的参与者在相互的对话与冲锋中,不断引发对彼此的思考与评价,最终产生出更科学的思想。

篇(8)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的结构性关系中,前者作为确定性条件虽然可以决定后两者的状况,但并不能替代或等同于后者。换言之,人文社科的学术活动总是历史阶段中的认知行为,这一思想陈述有其自身的惯例和逻辑。因为,“文化系统是政治经济体系的产物,这是最为显而易见的,而重要的是由语言所再现的,但还包括各类体制性机构,从管理层、宗教实践、建筑和大学课程和文献不等。”〔5〕所以,概念及其意指实践之间并非只涉及到意义是否等值,而是存在着一个概念与文化关系所导致的意义范围和转义的问题。正如全球化研究者沙士森米耶(Dominic Sachsenmaier)所认为的,“甚至所有最为全球的术语‘全球化’本身也犹如‘现代性’或‘历史’一样,在不同的语言中包含着全然不同的意义范围”。〔6〕我们可以认定,作为“渐进”(Aysmptotic Progression)①的全球化,首先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在当下形成了认识共同体(epistemic communities)的语境下,在如此广泛的范围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区域中,这一问题的所指和论述层次必然会出现差异。对这样一种复杂的蔓延过程进行观察和解释,跨学科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方法论。“就关注的学科而言,全球化是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人类学、媒体研究、教育学、法律和文化研究的主题。”〔7〕简言之,全球化不论是作为某种通识语,还是作为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对于不同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均是持续而深刻的,而且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思考直接进入了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其间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论述,如菲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所编的著名论著《全球文化:民族主义、全球化和现代性》(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自1991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而安斯勒(James Annesley)在其《全球化小说》(Fictions of Globalization,2006)中则将以全球化作为主题的虚构小说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受到评论界的重视。

显然,全球化的进程在人文社科领域带来了某种全球化语境下认知同一性的现象,即西方观念随着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展开获得了复制并形成某种学术语言、范畴和概念为基础的认知共同体,因而,米尼奥罗直接指出,“我将首先探讨一下在过去五百年中语言与文学概念之间、人文学科与学者文化的界定的共同性,这五百年是具有现代性的五百年,也是全球化在西方世界体系形成与扩张中得以充分实施的五百年”。〔8〕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后续发展国家的公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以及学术体制为保证知识共享的规范性使得欧美学术文化获得了大面积覆盖和复制。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从语言、文化到学术文化,全球的学术活动逐渐集中到主要的几个语种和文化模式上,由这些语言和文化致思的方式辐射到全球各区域并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类型:

语言及人文界限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欧洲现代文学、学术文化及文明的概念。全球化的现代阶段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它以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各种语言的文学 (及其希腊文、拉丁文的遗风)、学术文化(主要是英语、法语和德语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为特征。〔9〕

值得重视的是,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文学术全球化表征,以及全球化本身在人文学术各分支领域成为关键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资源所引发的,其重要原因是各个后续发展的文化区域在新的时期出现了与发达国家历史阶段中相类似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相关的问题。在表层的类似现象和现成言说之间,发达国家的学术方式,包括命题、理论和方法论等相关资源,会获得首选,即后续发展国家对新现象解说的历史性滞后或乏力,必然使其学界对发达国家的研究资源有着自然的渴求,如中国学界在新时期对欧美理论持续引介,对其理论话语形态就一直抱有热情。所以,区域的学术现代性与全球化进程是密切相关的。犹如沙士森米耶以历史学为例所指出的,“当代学术机构中的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全球变革(global transformation)的结果”。〔10〕与此同时,人文学术,包括文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其学术指向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在20世纪后半期尤为明显。当代美国文论家利奇(Vincent B. Leitch)教授在说明当代文学理论特质时特别指出:

由于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以及新的社会思潮,特别是妇女及民权运动的影响,文学理论日益对体系、体制和规范等进行质疑,对其采取某种批判或反抗的立场,对理论盲点、矛盾和由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掩盖的曲解感兴趣,日益将个人或地方性实践与更为广阔的经济、政治、历史以及文化伦理的力量结合起来。〔11〕

人们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状况,总是会寻求有效的解释方式,并由此带来理论生产的动力。20世纪前期由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带来的理论分析方式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前半期的有效性并不能自然延续至后半期。因此,理论发展与寻求针对社会文化特定现状进行有效阐释是直接有关的:

语言学转向似乎不再能够提供文学、历史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联,使之可以“应用”到特定的社会和地区。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时髦术语,……这个术语就是“全球化”。该词在1980年代晚期只限于讨论国际金融市场和共同基金,到了1990年代末,“全球化”已经成了最最热门的话题,不是作为理论范畴,而是向常规学科提出的一种经验主义挑战,特别是在人文学和美国的“地域研究”方面:东亚研究、南亚研究、拉美研究、非洲研究、东南亚研究、中东研究。在美国学术领域,这些是研究其他社会和文化的地方,过去通常是比较文学的主要支持者。〔12〕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以来的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命题,如文学理论在20世纪的重要思潮,除了早期的以语言学为支撑的形式主义文论外,其他的理论流派都与欧美学界密切相关,如精神分析(奥、法为主)、新批评(英、美为主)、原型批评(加拿大为主)、结构与解构(法国为主)、读者反应批评与接受研究(德、法、美为主)、女性主义(法、英、美为主)、新历史主义(美国为主)、批评(意、英、法、德、美为主)、族裔批评(美国为主)、后殖民批评(美国为主)以及文化研究(英、美、澳为主)等,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结构性问题、全球政治文化生态、族群与性别、多元文化观等,都是欧美学界在其学术体制下的产物,是这些国家和区域的学者在其社会文化状况中依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并针对前期学说的理论盲点和言说缺陷所提出的。例如,在欧美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当代文学理论选集之一,即由理福金(Julie Rivkin)和莱恩(Michael Ryne)合作主编的《文学理论选集》(Literary Theory: An Anthology,2004)将当代文学理论分为12个部分进行选论分述:1.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与新批评;2.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叙事学;3.修辞学、现象学与读者反应批评;4.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5.精神分析与心理学;6.历史主义;7.政治批评:从到文化唯物论;8.女性主义;9.社会性别研究;10.种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种族批评理论;11.殖民与后殖民,跨民族研究;12.文化研究。每一部分除了导论之外,引入5-12个学者的英(译)文专论,选集共涉及到90余名国际学者的论著和观点。所选学者除了少数为前苏联、东欧和发展中国家或区域之外,95%为西方高校或研究机构任职且得到学界公认的欧美学者。其他重要的、受到学界公认的选集或指南的选编情况与此选集大致相当,如《布莱克维尔文学理论指南》(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2007)、《当代文学理论读者指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5th ed., 2006)以及《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2001)等。所以,米尼奥罗特别指出:

对语言和文学的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认知构建中的。文学语言大多是现代时期殖民语言,希腊文与拉丁文的遗风犹在。文学研究也承袭了同样的传统。……文学研究,无论是1945年前用历史哲学作理论,还是70年代时用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作理论,其研究重点都在沃勒斯坦所说的五个学术国家的文学作品上。〔13〕

上述相关的文学理论思潮不仅在全球蔓延开来,而且还进入了认知同一性的再生产,如论文、论著、项目与学位论文等,形成当代人文学术的全球化现象。如果仔细审视全球各个区域,尤其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东亚的人文学术,就可以看到这一学术生产链的清晰轨迹。全球化带来了某种学术现代性:非欧美文化区域大多将上述理论和议题作为本土思考的入口,在本土经验层面上来展开资源借鉴式的解释。正如中国台湾地区学者陈光兴所指出的那样:

总的来说,在整个20世纪历史进程中,亚洲各地的知识圈都是把眼睛往欧美看,一个世纪下来,所有事物的基本参照体系都是以欧美经验为主。百年之中,这个逐步建立起来、极其稳固的知识结构,造成了学术思想上巨大的问题,不仅是分析视野的窄化,把欧美之外该参照的多元历史经验割除,更糟糕的是欧美的知识方式几乎变成了惟一的典范。〔14〕

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就主观臆断,欧美学界的知识就是某种霸权知识,采纳这一知识方式的惟一后果就只能将欧美经验地方化和普遍化。由于知识的最基本功能是对经验的间接性体验和共享,以此形成知识本身的推进,而对知识的采纳包含着使用者的基本判断和符合学理的陈述条件。所以,单一主观主义的知识论往往是无效的。参见〔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三章。只是我们在过去并没有特别意识到人文学术的全球现象或现代性问题,没有注意到知识结论也可能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没有对其理论言说和本土经验之间的张力做出有耐心的审视和反思。所以,学界确实需要对不同理论资源拥有判断和甄别意识,在此基础上去“把握与理解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如何透过亚洲不同次区域之间的知识圈互动,能够彼此看到,进而能使得各地的历史经验成为彼此的参照点,多元转化既有的参照坐标,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更有解释力的知识方式。” 〔15〕

因而我们不难看到,近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人文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体制的一种复制或模仿。虽然,这种复制或模仿本身并不指向价值评判,只是某种历史事实,但就全球化语境下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共享方面,中国学界主要的参与和再生产方式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区域类似,如持续引介、翻译西方理论,包括话语形态、范畴、术语、方法论和议题,继而在此类理论与方法分析框架下,引入中国本土的经验型个案等,但同时亦在客观上说明了上述理论范畴的跨区域有效性。因此,对这样一种共享知识的参与和再生产就存在一个学理性问题。因为前者是达成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本身则需要符合前者的生产方式和原理。因此,随之而来的学术程序应当是:其一,对引介学术参照框架和理论本身的历史发生学应透彻把握,因为每一种理论的产生是理论家自我认知的意向性呈现,而这种意向性又与历史性和时代性存在着互文关系。有关理论的意向性,参见〔德〕沃尔夫冈・伊塞尔:《怎样做理论》,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十三章:理论视角。其二,对本土经验的差异性应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历史和实践均是观念世界递进的结果。其三,在上述二者之间寻求符合历史现状和本土经验的替代性参照和有效解释。有关历史经验和模式理论,参见〔英〕迈克尔・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吴玉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第五章:实践经验。如是,才有可能对经验的历史性和理论的有效性做出基本的判断并进入原创性生产。有鉴于此,新时期以来跟风式的学术再生产,包括缺乏关联研究的盲目编译和转述欧美的学术概念或其他形态的“新说”,除开早期的资源借鉴价值外,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此外,将此等“新说”作为认知框架或理论帽子重新套用在中外作品和文化现象上形成的所谓再生产只可能是无效言说。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有关的文章,特别是有关生态、性别、种族(非洲裔美国文学为主)和全球化选题的文学研究类论文和学位论文,均有上升的趋势。但其中很多论文还是在某种“全球正义论”的认知框架中,将生态、性别和种族等相关范畴置于道德制高点进行非学理性预设,然后找出文本中有关的对应要素进行支撑性说明,如用绿色书写对应生态、批判男权及白人等级以对应性别和种族等。这种对应方式本身并无对错,但问题是论证的方式不能仅以归纳文本中有关生态、性别和种族正义的表层编码代替文学研究的学理性。所以,在大量的论文中,超出这些议题范围以及对此进行质疑和批判的论文相对较少,这说明上述议题的影响力,同时亦说明理论原创的艰难。但这些研究现状和问题已经开始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一些反思性的论文也陆续出现,这些文章既有对理论本身的质疑,也有对研究范式的质疑。参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动态”近五年来有关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有关国外理论中国化的立项和相关专著:,2015年4月14日访问。这方面的讨论除了学术论述之外,一些媒体也开始注意到损害学术基础和学术环境的现象参见中国新闻网:“评:学术名流、学界高管、学术掮客不算大师”,http:///cul/2011/07-18/3188438.shtml,2015年3月30日访问。,由于这种讨论是在公共空间进行的,因而影响较之学界内部要大得多。

至此,中国学术现代性包含了两个层面:全球化语境中的学术资源处理问题以及中国学术原创力生产问题,这两个问题互为结构。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学术资源的构成性和指向性,才能在透视不同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源加以整合并生产出符合经验的有效解释。资源的了解和把握需要对不同资源,不仅仅是欧美资源,加以多角度观察和理解,而且对理论和经验的双重透视需要克竞其功,方能在学问上做到“真实”且“深透”。〔16〕

〔参考文献〕

〔1〕〔2〕〔4〕〔7〕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全球化的关键概念〔M〕.周云水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5,7,10,9.

〔3〕王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2014:7.

〔5〕King, Anthony D. ed.,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Contemporary Condition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dentity〔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6.

〔6〕〔10〕Sachsenmaier, Dominic. Glob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History:Theories and Approaches in A Connected World〔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4,5.

〔8〕〔9〕〔13〕沃尔特・D.米尼奥罗.全球化进程、文明进程及语言文化之再定位〔M〕//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37-38,49.

〔11〕Leitch,Vincent B. et al.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xxxiii.

篇(9)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篇(10)

   马尔库塞用形式主义美学理论批判美学,批判 艺术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这是不足取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尔库塞所强调的艺术的主体性、艺术自律及审美形式等问题,确实是长时期内美学所忽视的。在

    童庆炳在写于1983年的《文学与审美》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今天看来习以为常而在当时起到开风气之先作用的见解:“只有在文学理论的各个问题上深深引进‘审美’的观念,我们的文学理论才可能打开新的局面”。1984年,童庆炳在自编教材《文学概论》(红旗出版杜)中明确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及“审美是文学的特质”的新见解。童庆炳在1992年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则吸收了 现代 西方语言美学的新成就,提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观点—“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上一篇: 创新创业培训心得体会 下一篇: 小学数学年度考核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