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7 05:10: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组织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进行培养
英语的教学方式应该要多种多样、富有生趣的,可以利用采取、表演、唱歌、听广播、看电影、唱歌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这些都是很多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看法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为学生构建一个真正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其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而开拓更多的思考空间。英语教师要利用可养的有限时间融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走出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用英语自然的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英语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英语高效课堂。
3.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新课改的推动下,不仅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更主要还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进行关注。意思就是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目的。高效课堂的核心要求是要一切围绕学生进行开展,愉快为主。如今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学生心中都压抑着更多的孤独和苦闷,他们希望交流,这样才能缓解他们的压力,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沟通,促使学生放松心情,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
4.合作探究才是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
二、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
(一)部分高校已采取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并取得成效现如今,我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采取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体育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实施,就受到了体育教师及大学生们的欢迎。师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益处,大学生们已经渐渐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锻炼习惯,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同时,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大幅度减轻,体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的完成。并且,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向更多的高校进行扩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全国高校都采取这种教学形式。
(二)该教学组织形式增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高校中实施的时间比较短,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一种较为显著的问题就是该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学管理的难度。我国每一所高校中学生数量都非常的庞大,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如果高校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将会是一场极其浩大的工程。因此,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专业的体育管理技能和经验。
(三)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来实现该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可以说是寸土寸金,高校要实现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就要有足够的场地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那么高校的体育教育投资将会非常巨大。并且由于一些体育项目对于场地及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许多高校的条件难以到达这样高的标准,在实施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体育教学时,就会遇到一些障碍,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体育锻炼达不到要求,也就难以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教师缺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经验体育教师在长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从传统体育教学形式到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将会为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由于我国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时间较短,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非常之少,这就导致了高校中缺乏有经验的体育教师,造成了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体育教学难以施行。
三、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策略
(一)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形式,因此,要想顺利地实施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体育教学,就要先从根本上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高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的变化,更要清楚学生们实际的健康状况,意识到实施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这种教学形式,并且将该教学方式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只有转变了体育教学的观念,才能够不断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让新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
(二)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转变教学课程设计思路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对高校的体育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完善学校中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并且在完善教学设施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实际场地的情况,从而在解决教学要求与教学设施矛盾的基础上,节约更多的成本。另外,体育教学课程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为适用于新型的体育教学形式。
新教材把第一册前两个单元作为视听说入门部分。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机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视听模仿。小学生视、听觉敏锐,标准的语音、语调,特别是一段声情并茂的情景会话录音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再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
坚持用英语讲课要从最简单的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开始应配以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逐步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听说能力。
三、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
每次上课前由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开始练习时,可用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后逐渐加深。可让值日生提前准备,写在笔记本上。老师提前批阅、修改。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值日汇报的内容中去。无论是谈论天气、谈论家庭,还是谈论学校、班集体,或是自己的好朋友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听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好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由看着材料到不看材料讲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完成好值日汇报的任务,准备一下,写一写、说一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四、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
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如刚开始学字母时,就可让学生作字母卡片,以便进行同桌、分组、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音标教学、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下教具。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做好会话表演教师应注意四点:
1、要让学生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
2、老师领读时声音、语调要有感彩,要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随着情节的发展,要有逼真表情和贴切的动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要做些头饰之类的简单道具;尽量使学生在表演时更有真实感。
六、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进行听说训练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象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朗读比赛,表演话剧,小游戏;猜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争论的条件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这导致了学生表达愿望不强烈,甚至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为争论奠定基础。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1)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2)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尊重学生,师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难,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3)民主评价学生。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4)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置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教师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母的还是公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激活了,经过争论,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这样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又如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说她脸上挂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了发展。
三、讲究提问艺术,激发学生思维。
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经验共享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这种合作交流应基于学生的独立探究,这样的交流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进行独立操作、思考,才能形成独立的数学活动经验,激发个体的学习智慧。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让学生有独立操作、探究的机会。如教学《搭配的规律》时,创设情境:两顶帽子和三个木偶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学生独立操作,有的是无序的,有的是有序的。在集体交流时,学生的展示活动应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同样是有序的搭配,有的是从帽子开始想起的,有的是从木偶开始想起的。在学生独立操作探究的基础上,展示不同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学生的个体经验才可能实现和群体的共享,从而体会搭配时“序”的重要性———不遗漏,不重复,积累有序思考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合作的方式,学生的不同想法就会在部分学生的“强势”中淹没,经验的个体化可能被淹没,经验生长和积累的过程也无法清晰地展开。
三、尊重学生经验积累的差异性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其经验积累也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阶段积累的经验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活动设计时既要考虑共性,即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的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的活动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经验预期有一定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教学《一一列举的策略》时,对于问题:“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先让所有学生都动手摆小棒,体会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结果一一列举出来。后来,我选择了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了解到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能直接列式找到不同的围法;有的学生能主动借助小棒或画图来进行思考;还有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想到用画图或摆小棒的方法找到结果。于是,我改变了原先的活动设计。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各种不同的围法表示出来,同时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学具。在交流环节,我选择了拥有不同思考方法的学生进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层次也是不同的:完全通过摆小棒方法得出不同围法的,积累的是动作性数学活动经验;摆了一两个长方形之后,体会到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关系继续找到其他不同围法的学生,积累的是动作性活动经验加映像性数学活动经验;直接用列算式的方法找到结果的学生,积累的是抽象性数学活动经验。当然,对于思维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还要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摆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体会长和宽的和是不变的,使他们的思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多媒体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原本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听的动感内容,这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且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的场景,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理解、记忆所学知识。例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每两周有一次英语课安排在语音室,教师可以借此利用语音室所配备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设备,在互联网上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片段,加以精心编排,使之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再适当地运用PPT,把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做很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享受中学习。
三、利用课堂汇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些英语小故事、幽默小品、小笑话,在正式讲课前5至10分钟进行“课堂报告”(ClassRepor)t,内容可以是自身经历、当天的天气、学习课程、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名人故事,等等。另外,课堂汇报还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提前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的方式进行。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四、坚持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所以把握好授课语言的尺度相当重要。如果一味采用全英文教学,将使大量的学生一知半解。特别在初始阶段,学生的自信会受到打击进而丧失兴趣,对于教师本人及英语教学全局来说,其消极影响是深远的。如果过于迁就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汉语授课为主,又将背离英语教学的初衷。因此,笔者坚持“除单词、练习、语法外尽量以英语授课”的原则。久而久之,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课堂氛围中有了一定提高。
五、课堂穿插游戏环节,寓教于乐
鉴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调动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分重要。穿插于教学中的小游戏,既可使学生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又可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笔者常用的课堂游戏有击鼓传花、单词接龙、故事接龙、传话筒,等等。英语游戏可以自行设计,也可以借鉴书本、杂志及网络上现成的资源。
六、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课堂上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有的放矢。以相对轻松、缓和或者幽默且有深意的问题,引导学生切入正题,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思维,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够起到和谐课堂气氛的效果,使相对紧张的课堂变得轻松且有趣味。经过精心设计的趣味性问题,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集中精力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与理解中去。在实际授课中,笔者也常用各种看似与课文无关联但精心设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切入课题。
二、探究突破难点的思路
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服务一线的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校外实训教学要始终秉持这一目标,从实训教学方案设计到校企合作协议书签定,都要体现这一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翔实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在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素质。
三、校外实训模式
1.实践教学“2+2+2”模式。(1)技能实训。第1、2学期在校内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主要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外出到企业进行认知性实习及园艺植物栽培关键技术实训。(2)轮岗综合实训。第3、4学期,参加企业园艺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划分“果、菜、花”三个方向生产小组,利用企业的条件,进行阶段性的生产管理,把握园艺植物产供销关键技术。(3)顶岗实习。第5、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直接与工作岗位对接。同时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试验,并在产、学、研生产实践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根据园艺作物生长季节,学生在校三年分别实施专业认知、季节单项实训、季节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实训项目,实现学生能力由“一般能力专业认知基本技能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的阶梯上升,实现教育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机统一。2.实践教学“4+4+2”模式。(1)轮岗综合实训。第1、2、3、4学期+两学年的4个假期(寒暑),学生直接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生产管理,时间和内容先由实训基地提出方案,教师授课计划围绕生产实训进行制定,实施时还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2)顶岗实习。最后2个学期,企业根据学生的意向及前两年考核情况,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训。实训期间完成工作报告或毕业论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校企共同制订实训计划,与“2+2+2”模式不同的是,学生直接全程参加生产实践。3“.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部分或者全部学费以及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是:确定“订单”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组织和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协议签订后,各方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如若违约,就要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
一、前言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专业教学中存在大量理论性知识,使得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有限,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专业课堂上引入分组教学法,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分组教学法应用的作用
高职经管类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意识,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小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间的默契,同时也引导学生之间交流、帮助,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经管类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开展素质教育,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并明白自己优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长期下来大幅度提升自身自学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自主与合作意识培养的前提就是具备良好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如,经管类教师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传统经管类专业教学观念限制
因为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素质不高,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和陈旧,思想顽固不化,这些都是阻碍着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循守旧,很难放弃和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讲授的知识都是遵循一样的模式,不会去听从学生的建议的意见,无法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使得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部分经管类专业教师素养不足
教师永远都是工作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自己的经管类专业素养不够高,怎么能更好的去要求学生们进行学习,经管类专业教师肩负读书育人的使命,只有加强了自身的修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们,社会和时代都在日益发展,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实践,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不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
教师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弱的这一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做到针对性和合理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和能力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且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让学生被动的去参与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且也不许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得教学效果不高,进而无法提升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的质量。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课堂分组教学法的应用
(一)划分学习小组,奠定教学活动基础
小组学习方法的基础就是学习小组,小组构建好坏直接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划分学习小组时围绕个人学习成效及学习目标进行,因此通常可以选择一下划分方法:(1)依据学生特点、学习成绩等;(2)依据教学内容与学习进度随机划分;(3)学生依据学习兴趣等自由组合,并在和谐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通常学习小组由4人构成,即1名学优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小组之间综合能力基本均衡,同时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现班级的情况。小组活动效果也会受到小组长选择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小组长异常重要。安排小组内成员角色上,教师直接选定各小组长,衡量标准为:成绩理想、组织能力强且愿意帮助他人等。同时,小组同学集中坐在一起,保证合作学习氛围与效果,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完成学生小组划分后,搭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框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在课堂上塑造出合适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主动融入到学习中。如,教师选择“围合”课堂布局,这样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并随时提出问题,提高师生之间沟通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各小组学生席地围圈而坐,教师其中行走教学,方便组内学生沟通,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丰富教学方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高校缺乏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是导致不愿意投资完善新媒体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首先从高校入手提升校方对新媒体的关注,正确认识到新媒体对于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与所起作用,校方要多关注新媒体发展趋势及新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度,同时高校可以与其他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的经验,吸取他们运用多媒体改革的经验,从而为今后更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积累经验。新媒体经管类专业改革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改革的发展,因此,现阶段高校必须要加强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才可以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一方面,高校要为采取采购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配套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就为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经管类专业改革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得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运算、绘图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管类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合适的信息资源。
(三)优化学习流程,提升分组学习
质量互联网环境下课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适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方便学生小组内讨论、分析,选择合适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方式解决问题,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校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预设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具体内容,并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对理解。小组成员在解答老师提前布置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对理解,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改善课堂效率,把握课堂节奏。如,“会计记账流程”课程教学时,引入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师要对学习流程进行优化,主要包括: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引入分组合作学习法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并依据分组学习流程展开教学,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顺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实践能力
选择合适的项目展开教学,本部分以“会计人员专业道德提升”为主旨进行。教师进行背景介绍:当下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不容乐观,有不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自己的个人私欲,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做出了违反法律和个人道德的事情,主要体现在不少会计从业人员利用公职进行不良行为等,而这些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并触犯了法律。要求学生做好分析研究,给出具体优化措施。
3.给出解决措施
(1)坚持道德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自律提高是培养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一步,而不断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提高,提高反应和自身业务水平非常有必要。会计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可以做到清廉正直,有较高业务能力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一直发展的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工作能力。(2)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监督体系。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从业的清廉程度,防止会计从业人员以权谋私,来谋取个人利益,施行多头监管模式,明确正确统一的监督措施,扫除监督盲区等,为了使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很有必要。
4.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做好评价分析工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学内容更新快。笔者是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多年的一名教师,有一定的心得心得,现通过对《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和探究。
二、目前状况及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而在很多学校以往的《微机组装和维护》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和硬件设备的限制,《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较多是纸上谈兵,学生缺乏真正实际动手能力的练习,所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电脑也是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及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一旦电脑系统出现故障,就无从下手解决!
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大部分技校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和男生存在较大差异。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提兴奋趣
喜好是最好的老师,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程,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慢慢对就门课程产生喜好。刚上这门课程时,笔者就跟学生谈到开这门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从就业、从日常电脑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喜好。结合学生在上机实操时碰到的一些微机故障,告诉他们只要把握了更多的微机维修知识,才能维修好所要用到的微机,才能更好地使用微机这个工具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服务。在授课时,非凡讲述了学生感喜好的知识,如微机的组装、设置BIOS密码、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QQ软件等,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多加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理论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的技术内容使学生失去喜好,可从美育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心得微机设计之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系统的安装程序、操作系统的界面、资源的共享、接口的防反插和颜色的设计、键盘和鼠标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到处都可以心得到计算机技术的人性化。
(二)解决学生层次不同和男女生动手能力有差异的新问题
对于学生层次不同的新问题,让学得较快的学生尽早接触一些计算机维修方面的知识,并让他们参和实际的微机维修,也可让他们辅导把握较慢的同学。而对大部分技校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思维,动手能力上和男生相差较大的新问题,笔者在上实验课时将男女生搭配成一个小组,使他们在实践接触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和形成探究意识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目前状况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其次,对于《微机组装和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和现实脱节的新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校内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奇性和开发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可把各个时期的硬件产品给学生展示出来。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产品种类繁多,假如把它们都买回来,没有这个必要。可采取这样的做法摘要:每次淘汰更新微型计算机时,留下的旧微机拆成散件作为教具;另外,每年可购置一些新型、有特征的微型计算机部件(二手部件也可)充实教具;通过各种电脑报刊、杂志、网络搜集硬件图片,使教学资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硬件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实际熟悉。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教案制成各成图、文、声、像并茂且趣味性强、有吸引力的课件;适当时候可利用笔记本电脑、投影来教学,把一些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主板、各种电缆线等清楚地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们清楚地观察到各部件的结构,用这些设备适时地合理地服务于教学;也可解决硬件不足的新问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在平常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多去上网查阅硬件的有关资料,或者多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电脑报刊或杂志,以提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五)注重实验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可用以前淘汰下来或每年适当购置的设备组建实验室。在进行微机组装实验方面,实行分组加电装机。为了保障学生既能把握必要的安装要领而又不使微机部件损坏,学生的组装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安装前的预备(如放掉身上的静电)到每一颗螺丝钉的拆卸和安装;从安装各部件的步骤到安装每一部件的注重事项,都有教师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装机习惯。学生在装机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新问题,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动手能力新问题。有时甚至发现不少学生不会拧螺丝,不是出现拧不到位或拧不平,就是安装时由于螺丝没拧好而使设备变形。这时应该把按对角线拧螺丝的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把部件的安插方法注重事项和窍门告诉他们,并规范安装时机器的接线不能交叉、连线要排列整洁等。这一点笔者是有亲身心得的。再如,面板控制接线的连接是学生装机过程中最轻易出错的一个环节,虽然理论课上反复强调过,但是有的学生由于英文较差,对插针接口还是区分不清或经常接错,这在想象当中是心得不到的。
(六)以课堂小结、作业、考试作为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
上完每堂课后,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且和作业、考试等反馈信息,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等普遍存在的新问题等总结出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收获和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另外,学生在课堂内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若当时不能清楚解决的,就如实告诉学生,不能相当然,使学生糊涂,模凌两可。还需要把这些新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再去探究和查阅资料。
四、结束语
以上对《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种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方法等的改革探索,是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使理论和实际操作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学生一步一步带入微机组装和维护的大门,使学生全面接触、全面熟悉微机硬件知识及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且能使他们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现高职技校“培养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摘要:
[1王乃和,张居晓,《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教学思索.内江科技,2006年09期.
(二)组织学习市场蕴含巨大的商机党的十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这些有利的政策为从业人员培训和组织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在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根据预测,我国未来从业人员培训需求非常巨大,仅2011—2020年,高中以下程度者平均每年接受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数为2个亿。对低学历的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也蕴含着较大的潜力,约占厦门市总人口将近50%的外来人口中有相关一部分是农民工,而62.9%的农民工没有专业技术证书,厦门农民工只有27.6%的人参加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远程开放教育的灵活性为组织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动力组织内的员工是成人,其学习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职场就业和竞争力的提升,通常具体体现在员工对自身学历提高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上。未来远程开放教育应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就在于要突破传统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技能和能力)“双轨”机制,实现两者的融通,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通过积累与转化,可以获得相应的课程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学历文凭等,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因此,远程开放教育融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灵活机制,将为组织中员工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动力,可以成为组织学习的“基础设施”之一。
(四)组织学习机制有利于远程开放教育参与组织学习在企业中,组织学习机制比比皆是,很多优秀的公司都建立了全面的组织学习机制。有些企业还建立了企业大学,建设该企业独有的或是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启用E-learning系统、开展远程学习、建设内部讲师体系等措施,使员工能有体系地学习行业岗位的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相应的,有了这种组织上的牵引力和推动力,员工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提升得很快。由于远程教育的无穷潜力,一些企业亦已积极加入远程教育的行列,除了高等院校提供的网络课程之外,e化的商业流通已经将远程教育概念带入教育训练领域。各大企业开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员工专业训练,甚至也提供各项个人成长相关课程。例如台湾的统一超商和全家便利商店已经利用e化工具设置数字学习网站,采用学习型组织建构概念,提供散居各地的所属商店《企业经营》等训练课程,以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增加员工间互动,以及随时了解总部的政策方向。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远程开放教育参与组织学习信息技术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特征,通过信息技术方式进行学习具有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多种优势,并且节约资金,因此这种方式将是未来的主要学习方式。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员工学习的覆盖率,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学习提供了便利和机遇。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可以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企业内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共享,促进员工协同工作,并借助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的帮助,改造了员工的工作方式、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当前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网络及其平台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和教学手段,网上教学已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二、远程开放教育参与组织学习的优势及面临的障碍
(一)远程开放教育参与组织学习的优势
1.远程办学网络系统的优势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网络已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在全国已形成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33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和1829所县级电大工作站组成的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功能完备的远程办学网络系统。这种面向基层具有“天网、地网、人网”三网一体的远程办学体系更能适应当地市场和各个组织的需求情况,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这种独特的系统办学优势可以集全系统的力量开发优质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通过电大在线网络平台和全国办学网络,把优质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和服务送入基层和各个组织。
2.信息与网络教育技术的优势远程开放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信息与网络教育技术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全国电大已建成“电大在线”资源平台,中央电大、华东地区电大、西部地区电大资源建设协作平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等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远程开放教育始终以追踪先进信息技术为先导,其技术支撑是以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
3.熟悉在职学习特点的优势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员工,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洞悉了在职学习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平衡学生的“工学矛盾”。在参与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可以为组织学习提供更合适的教育产品,为员工提供更贴心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
(二)远程开放教育参与组织学习面临的障碍
1.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远程开放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全适应组织基层从业人员终身学习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要参与组织学习,必须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能体现终身学习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建立在三十多年的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历史中的远程开放教育,一直以补偿学历教育为主,因此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全日制教育并无太大的区别,未能体现出在职学习的特点,更不用说体现不同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学习的不同的特点了。而且在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员工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专业缺乏,缺少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2.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现行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无异,还不能完全反映出成人学习的特点,这样不利于评价组织学习的效果。远程开放教育要参与组织学习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评价标准,要搞清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探索符合行业培训要求和具有行业特点的远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远程开放教育虽然拥有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但原有的师资队伍的结构显然不符合组织学习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大部分的专任教师没有企业的相关工作经历,平时由于忙于教学也很少参加企业的实践,应用和动手能力较为薄弱,在参与组织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有限。
三、远程开放教育参与组织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远程开放教育应针对行业企业的特点,与行业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探索“校行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打造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数字化教育体系。教育培训项目不仅要与学习者的需求相结合之外,还要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及单位发展规划相结合。学习型组织要求单位领导、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都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组织层面要进行系统的筹划,组织学习才能真正推动组织的变革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远程开放教育只有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性质、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教育发展规划,才能成为行业企业学习的重要的载体,这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
(二)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远程开放教育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一套符合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和教材,针对学习者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处的情境提供相应的教学项目,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由于行业企业更了解组织内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与它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大纲和教材,可以确保课程内容来源于岗位工作内容,有利于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与行业企业合作时,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应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合理引进企业课程资源,进行以典型工作任务模块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职业能力等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三)建立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教育质量标准远程开放教育要参与组织学习,必须建立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教育质量标准,这就需要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起学校、行业企业、社会三方面相结合的评价、监督机制。建立用人单位满意度至上的质量观,探索符合行业企业特点的远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根据培训是否对行业企业的绩效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来监控教育质量,注重培训内容与行业企业特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