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结算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1 23:52: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采购结算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采购结算论文

篇(1)

讲政治: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政府采购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政府采购人员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好为谁工作、为谁服务。要突出政治,讲究大局,始终把为谁采购、为谁节支、为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作为招标采购工作的第一要务。

讲原则:就是身体力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从宏观角度看,就是要求一切规章、程序、方式公开透明,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搭建公平合理的采购与竞争平台,确保社会经济秩序和谐运行;从微观角度看,就是要求组织招标采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都不能掺杂任何个人主观意念偏见,更不能有违规违纪、寻私利己的不廉言行,确保每一个采购项目都成为经得起推敲的“阳光工程”。

讲程序:即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程序和各项工作流程。要求采购人员在工作中循序渐进,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要环环相扣地向前推进。

讲效率:就是要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要求树立为用户、为商家服务的思想,明确从接手计划到沟通计划、制作招标文件、安排日程招标以及办理资金结算、整理归档资料等一系列责任时限,确保每个计划在采购中心环节运转顺畅、快捷无阻。

二.五会:即会做招标文件、会主持招标、会审签合同、会办理结算、会整理档案

会做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评标、招标和合同签订、履约的重要依据,能够体现出整个采购活动的各项要求,是关系采购活动优劣、采购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文件。在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用户的实际需求、维护委托人和供应商的利益。要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中心业务人员编制符合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的招标文件。

会主持招标:为达到主持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准招标这一要求,首先,要会使用规范的主持用语招标。其次,要遵循规范的程序评标。比如,在招标现场,主持人、专家、用户代表要摆牌,座次排列要规范;要介绍专家评委、采购人代表及评标主持人;要确定评标过程的工作分工(谁审商务条款、谁审技术条款);要在定标后现场宣布中标结果等。

会审签合同:在审查合同过程中,要依据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重点审查标的名称、技术规范、数量、单价、合同总金额、相关服务承诺、资金结算方式及违约处理约定等。以确保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质量,避免因审核不细出现纰漏而发生合同纠纷的问题。

会办理结算:要从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的角度,准确、及时地为供应商办理结算手续。按照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有关问题的规定精神,认真办理每一笔结算,减少单据差错,提高结算质量,使结算办理成为采购人员的基本技能。

会整理档案:政府采购档案是全面反映政府采购操作过程的原始记录,是采购行为规范性与合法性的证据材料。完整、详细地保存采购过程中的每一项记录,是每个采购业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在组织政府采购活动中,要学会保存、整理档案资料,应对基本的要求熟知,避免在事后的监督检查中因记载不清而无法说明原因。

三.六增强:即增强沟通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增强保护能力,增强应变能力,增强驾驭能力

增强沟通能力:在采购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多个层面的沟通和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多方面、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可以使采购工作顺畅进行。

增强表达能力:就是无论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还是其他方式的招标主持过程中,都要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使招标过程思路清晰、脉络清楚、便于接受。

增强写作能力:作为政府采购人员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公文写作能力。比如,起草招标文件的补充说明,针对特殊采购项目制定招标实施方案,对领导关注的采购项目执行情况拟写专题汇报、针对质疑项目起草答复函、案例分析等。

增强保护能力:在招标采购活动中,采购业务人员要增强保护意识。在组织采购过程中,程序要规范,言行要谨慎,该审批的要审批、该签字的要签字、该书面澄清和写说明的一定要有文字准备。

篇(2)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更是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强大支撑,随着建筑行业的繁荣,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并获取到优势地位,必须要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工程成本,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投标招标,组织,施工设计,施工阶段,后续的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等多个方面做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获得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项目可行性阶段成本缺乏准确性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和成本控制的内行,而且对工艺流程和方案缺乏认真研究;有时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要求设计单位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增加了估算的不准确性。

2.设计阶段对成本控制缺乏深刻认识

在设计阶段,多会重视整个工程中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是否先进,从整体上强调的是设计过程中的产值,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忽视了整个工程中的设计成本控制。

3.招标阶段成本负担严重

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当前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竞争。一些少数有权威的人士,将工程建设项目以不公正的手段进行交易,工程指定关系户、人情工程,工程成本难以控制,施工单位为了自己企业的利益,一味要求追加工程费用,所以这种不符合工程的招投标,指定的承包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使工程成本存在超额的隐患。

4.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不严格

施工过程中能源材料的浪费情况严重。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整个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关键部分。由于在这一部分中,各种材料能源等消耗大大增强了成本的支出。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难以对材料合理科学利用,造成的浪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浪费,和仓库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材料失窃等浪费,都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的管理。而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很明显。浪费严重。

5.建筑工程成本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最低让利之后才能够取得工程项目的中标,为了保障自己的的利益,施工单位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在工程成本结算时候多取得了利益,因此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虚报工作量,通过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和不同的计量标准,增加工程量或工作的项目。

三.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工程项目建设一般具有建设施工周期长,工序繁多,专业技术性强,人员,资金,机械设备原材料的消耗量大等特点,因此,要对工程成本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管理,从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到采购施工,竣工结算等多个阶段进行审核控制,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如此,可以大幅度降低整个工程成本。

1.项目工程设计和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要按照项目计划,根据项目的使用要求、建设目标、建设规模、技术条件等提出项目的启动,会同设计人员、工程人员、成本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和提出初步投资建议,对拟建项目做出初步评价,并进行投资额分项估算。同时,要结合已经可以初步确定的各种费用总和,和各种方案设计,做出科学合理的费用投资预算。并建立相关模型,从技术上,费用上,施工管理上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比,在不断的分析,综合,论证中,多方面评判审核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减少因方案的更改或变化而引起的额外费用。

(二)要根据施工图的设计和开始勘察预算的工程量和具体的工程价格,对工程图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完善,并严密科学的做好各种分项施工的费用预算,将每一种设计方案从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方面的成本进行核算,对比,将分项施工的成本和项目的投资额做出科学对比分析降低工程成本。

2.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要仔细安排工程招标程序、投标报价及合同战略,对项目投资进行的最有效的控制,也将对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根据项目可能的招标和分标情况制订招标文件作为拟参加投标的承包商进行投标报价的依据,通过合理制订招标文件可以有效限制承包商的报价,从而达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3.工程建设采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设备、材料采购的费用控制

建设材料和施工设备是保证整个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设备和各种建设材料的采供是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材料,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寿命,材料设备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益。要对采购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采购费用在控制范围内,制定限额采购工作包及工作包价格,并对限额采购进行跟踪,对各种超出范围的费用要严格审核对比,严格将采购清单和实际支出费用做出整合。

(二)设计变更成本控制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对各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做出分析,并通过科学的比较,结合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中的各种信息,做出对比分析,综合论证。同时,要严格科学的控制设计变更,要在设计的环节上,节省费用支出。

(三)采取合同措施控制

业主应参与合同的修改、补充工作,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在施工中保存各种文件资料。在施工中督促、检查承包商严格执行工程合同,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业主应该严格控制工程设计以及由于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工作不当引起的变更。

4.采取决算审计控制

在项目工程建设竣工时候,要对所交底的工程竣工报告书业做出严格公正的分析,评判,审核,结合项目合同和协议,对项目的交底时间,工程质量检测是否合格,项目规定的工程量做出对比,核算,同时,也要对各种变动费用实施严密审核,公正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和合同协议,遵守相关法律规程,确定各种费用的支付总金额,严格杜绝一些不合理或者是作假现象,比如低价中标,高价决算等,在最后一关将整个项目的总体投资和费用进行科学严密控制,实现降低整体成本的目的。

四.结束语

正确处理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经营利润的关系,落实项目成本管理、费用控制和成本核算,科学管理、与时俱进、精心设计与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工程成本管理正经历着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转变的重要时期,工程经验与判断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融合是解决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合同规定期限交付满意的工程项目,有利于取得预期工程项目经营效益、成就个人品牌,有利于推进未来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敏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期刊论文] 《大陆桥视野》 -2010年15期

[2]杨艳春 郭立贤 浅谈建设工程成本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3]赖京 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09年12期

[4]李小红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篇(3)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企业现行采购机制的外部特征是各企业的采购基本各自为战,企业间缺乏采购及相关环节的联合和沟通,或采购政策不统一,重复采购、采购效率低下等现象十分突出。为解决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我国一些企业正在探讨企业间联合采购的可能性。我国有关协同供应的研究刚开始,协同供应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一、目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存在的问题

1.供应物流没有实现系统化、一体化

在传统的供应物流模式中,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相互分离,采购的物品不能马上投入生产和形成销售,增加了产成品与原材料库存。

2.企业内部物流与外部物流相脱节

采购物流与销售物流是企业内部物流与外部物流、或者说社会物流的结合点。要搞好内外物流协调,企业必须要把与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等的关系协调好。

目前,中小型制造企业没有也难于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通常情况下,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采购量少,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短期的博弈关系,这样降低了企业物流运作的效率,最终损坏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3.生产物流管理与生产模式不相匹配

在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经营模式中,由于产品种类多样性、生产过程变动性、生产设备复杂化、生产计划和作业困难性、生产实施及其控制动态性等特点,中小企业难以进行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使企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实施协同供应模式的必要性

1.协同供应的内涵

协同是指企业间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联合体,目的是提高整体竞争力而彼此协调和相互支持。协同供应模式是多个制造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供应物流成本,稳定供应,进行联合采购与共同配送。协同供应模式是联合采购与共同配送的统一体,是二者优势的结合。

联合采购是多个企业之间的联盟采购行为,对于同类多品种或同地多品种均可以实现联合采购。共同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它是几个企业联合,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的配送方式。

协同供应的基本思想就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相互信任和双赢机制为商业运作模式,达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协同商务战略联盟。

2.中小型制造企业实施协同供应模式的必要性

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其产量较小,生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原料供应表现为批次多、数量少。如果企业采取自营物流的形式,很难稳定供应商的供应,更难获取低的供货成本。如果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供应物流,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参与制造企业生产运作的经验,加上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业务量少,运作难度大,大多不愿意涉足。

在这种情况下,协同供应模式可成为中小型制造企业较为理想的选择。首先,协同供应必须联合采购,联合采购通过多个企业共同与供应商签订统一合同,利用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其次,协同供应通过共同配送,集中使用仓储和配送设备,使单位产值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应下降,库存数量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降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者,由于中小型制造企业间协同供应,使得企业可能的短缺物料可在各企业之间调剂,应付紧急订单的能力得以提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协同供应的理论基础

协同供应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科斯的交易理论。根据科斯的交易理论,企业的产生是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结果。交易成本指的是市场交换的成本,如签订合同、执行合同成本。生产成本指的是为生产而发生的组织和管理等成本。将市场交易活动内部化能有效地控制交易成本,特别是当交易成本相当高时,内部化更为有利。

在协同供应模式中,由中小制造企业联合成立一家公司或指定其中一家核心企业为代表进行协同供应的组织。下面比较一家采购和多家联合采购的交易费用。

在协同供应模式下,设n个企业联合成立一家公司或指定其中一家为核心企业,这家公司为公司A,供应商B与公司A签订总供应量为Q的合约,其交易费用为Pi+K。其中,K为签约过程中,供应商B因调查对象变化(由单个企业变为联合公司A)、签约规模扩大(由qi扩大为Q)而多发生的交易费用,则O≤K≤Pi。因为就同一种物料而言,多出的交易费用K,不会超过重新与一个企业签约的交易费用Pi。

因此,供应商B与公司A签约,较之于分别与n个企业签约,可节约交易费用

M=P-(Pi+K)=P-Pi -K。 (3)

因为O≤K≤Pi,故P-2Pi≤M≤P-Pi。即供应商B与公司A签约所节约的交易费用M,最少为P-2Pi ,最多为P-Pi。

通常物料采购的单价与采购的数量成反比,即采购的数量越大,采购的价格越低。企业间联合采购,可合并同类物料的采购数量,通过统一采购使采购单价大幅度降低,使各企业的采购费用相应降低。同理,物料的单位重量运费率与单次运输总量成反比。企业在配送环节的联合,可通过合并小重量的货物运输,使单次运量加大,从而可以较低的运费率计费,减少配送费用支出。

按照上述批量折扣规则,M是供应商B与公司A共同节约的,故供应商B不能独占,而要把其中一部分MA以批量价格折扣形式分割给公司A,自己则剩下MB。即MA+MB=M

同样,公司A也不能独占MA,因为协同供应中所有签约企业是它的基础支撑,缺少协同内企业的支持,它就得不到批量价格折扣。所以它也得把MA的大部分以价格折扣形式让利于协同内的n个企业。因此,供应商与公司A因签订大规模合约而节约的交易费用M,在供应商、公司A、协同内n个企业间得到了合理分割,形成“三赢”利益格局,从而使协同供应能持续不断地得到来自供应商、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的动力支持。

四、中小型制造企业开展协同供应的组织管理

中小型制造企业要想开展协同供应,首先协同企业的领导应充分理解和接受协同的观念,企业之间能够达成协同共识。为了推行供应协同商务模式,必须深入研究协同内每个企业自身竞争战略和管理模式、每个环节及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方法,特别是相互之间的协同机制、信任机制和双赢机制,并落到实处。目前实施协同难免会出现一些难点。其中组织结构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

(1)核心企业型:是在协同企业中,选择一家有资金实力、有生产运作管理和物流操作经验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来承担协同供应的商务活动,利用这个核心企业的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作为共同配送中心来实现物流管理的效率性和集中化。其他企业可以保留采购、配送功能,以便进行工作衔接,并提供信息、参与决策。这种协同的形式比较容易达成。

(2)均衡链型:是协同内的中小企业根据协同供应契约,由所有协同内企业出资建立一个独立法人的合作共同体,通常这个合作共同体定位于第三方物流,它根据各企业需求,对外统一与供应商谈判签订供应计划,实现物料的联合采购、按需配送。对内根据协同企业的具体需求,协调供应商或二次供应、配送给需要的协同企业。这种形式由于缺乏核心,协调指挥的困难较大。

五、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协同供应内容管理

1. 物料选择

因为协同供应企业所需物料的种类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首先要把那些有共同需求的物料区分出来。这种共同需求并不指各企业的所需物料从交货期到品种规格完全相同,只要品种相同就可以把分散在各企业的需求集中起来,集中批量进行联合采购和共同配送。

2. 供应商协同管理

供应商管理的内容包括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评估、供应商联盟、供应商绩效管理等。其中供应商评选是供应商管理的重中之重。

协同供应企业应共同制定对供应商的管理办法、考核指标,共同组织或委托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定期考核,及时通报考核情况,商量对策。在目前竞争激烈、变化快速的市场,协同供应企业应对供应商的何时以及如何的变化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戒。

3. 供应计划协同

供应计划协同是设计各协同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节拍、需求物料的数量、供货品种规格和时间、库存控制水平等要素。

协同供应企业需通过协商建立连续协同机制,涵盖从给出具体定单到日程安排、共享预测信息、提高库存可见度乃至应急补货整个流程。配送计划协同追求的是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

六、中小型制造企业协同供应的资金流管理

协同供应的资金管理是协同供应的最大难点,因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协同供应企业的资金主要是从各协同企业收集,在目前中小型制造企业资信较差的情况下,采购资金的收集、使用、调度和回笼就成为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理想的一种做法是实行内部银行管理制。

以我国现有企业内部银行的实践经验来看,内部银行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

其一,“双轨制”企业内部银行: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与内部银行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相互独立,各自平行开展核算。该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对原有的财务体制不构成影响;缺点是另设一套机构,加大日常处理工作量,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其二,“单轨制”企业内部银行:内部银行财务组织与原有财务会计核算账务组织融为一体,将内部银行会计核算纳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形成统一的一本账核算制度。该模式的优点是简化会计财务处理业务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内部银行的巩固与发展。

其三,“银企联合”内部银行:企业与在其开设基本账户的商业银行,联合开办内部银行。对内可以对协同企业开设内部结算账户,进行内部经济往来结算;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和票据承兑贴现等。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内部银行的运行模式,前两种是针对一个企业内部不同结算实体使用的,银企结合型的内部银行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努力的方向。对于独立法人性质的公司,应当根据各个协同企业的现状,在不影响各自企业日常财务工作的前提下,完善内部银行制度,不能一蹴而就。对内部银行具有的结算、监控、信息反馈各项职能也应当通过银行进行强化。

七、小结

面对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应该认识到协同供应是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系

参考文献:

[1] Zulkifli Mohamed Udin, Mohammad K. Khan, Mohamed Zairi. A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Vol. 12,No. 5, 2006, pp. 671-687.

[2] ARC Advisory Group.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J]. ARC Strategies, 2002.

[3] 宁方华.面向现代制造的协同物流多要素模型与应用研究 [D].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6:10-15.

[4] 常贵智. 集群内中小企业共用物流研究[J].物流技术,2006,1.

[5] 杨瑾. 基于供需一体化协同控制的供应链库存 [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2.

[6] 任金玉. 浅议供应链协同管理 [J]. 管理企业,2005,3.

篇(4)

我热爱职业教育,我喜欢我的学生。他们朝气蓬勃,跃跃欲试。我也欣赏考核和录用学生的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和企业之间施行订单式培养。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有了计划和目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淋漓尽致的教:学生们本身就朝气蓬勃,跃跃欲试,他们可以忘我的学和练。不像普高那样考核学生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只有用“高考的天平”称你合格.你才算合格。而职校的学生只要社会需要你.你就是合格的。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作为一名会计类课程的教师,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经验。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我和学生们教学相长,受益匪浅。

一般情况下.职校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弱一些.而动手能力强。因此我在会计业务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化繁为简,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使学生从理论上的“会计”尽早成长为真正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正如著名教育家波莉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比如我在讲授生产阶段“原材料核算”这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时.我就把企业的财务室搬到了课堂上。

第一步,在教室中按企业财务室的岗位进行设计,分为6个核算区.15个会计岗位。一个学生只能选一个岗位,较重要的岗位可以容纳2个人,以便彼此间研究讨论。一个班级大约40~50人,分两个组即可。

第二步,我先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的过程,把有关材料采购、入库、领料业务的来龙去脉和账务处理过程结合图片展示给学生。

第三步,模拟实践。由教师口述业务,有关学生就进行应答和运作.从购物时取得原始凭证到报账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均由学生合作完成,从头到尾就像一场戏。指导教师就是导演.采购员、出纳员、结算会计、材料会计、成本会计、车间人员、保管员等各个财务角色就是都由学生来扮演,让学生进入一个集知识于趣味的境界之中。

第一场材料采购业务

时间:2009年1月2日

地点:光华公司财务室

人物:材料采购——孙立辉

材料保管——张丽

材料会计——刘兵 杨一鸣

销售会计——赵超 高国刚

结算会计——李光明 常海鹏

总账会计——高聪

故事内容:光华公司2009年1月2日,以转帐支票从星光公司购进甲材料2000公斤,单价7.80元;丙材料1000公斤,单价21元,共支付价款356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052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岗位人员开始运作:

采购人员:采购人员先到本厂结算会计处领取银行转帐支票,再到销售方(外单位)购货,取得购货发票和支票存根,“携货”回厂。回厂后.先到材料保管处将材料入库,取得物资验收单;再到材料会计处进行材料结算。

保管人员:保管人员验货后,填写物资验收单,一式三联,撕下第二、三联,其中第二联交给采购员,第三联用来登记材料保管账。

材料会计:根据采购员交来的发票、物资验收单、支票存根,填制记账凭证。

借:原材料一甲材料14600原材料一丙材料21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6052

贷:银行存款41652

并将发票、物资验收单、支票存根,附在该记账凭证的背面,据以登记原材料明细账,再将这张记账凭证传给销售会计。

销售会计: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

细账,再将该凭证传给结算会计。

结算会计:根据此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凭

证传给总账会计。

总账会计:根据此凭证登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交税金”

各个账簿的总分类账,最后把该凭证妥善保管,以备查账。

 

第二场材料支领业务

时间:2009年1月313

地点:光华公司材料库、财务室

人物:车间人员——张辉

材料保管——李丽

材料会计——高明 刘玉鹏

成本会计——赵超 李英汉

结算会计——李光辉 张亮

总账会计——孙浩

教师vi述:2009年1月3丑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3000公斤,乙材料2000公斤。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具体运作:

车间人员:填写领料单一式三联,撕下第二、三联,其中第二联交材料会计划价,持第三联到材料库领取甲材料3000公斤,乙材料2000公斤,再返回本岗用来登记材料保管账。

材料保管:收到领料单第三联后,据以登记材料保管账。

材料会计: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划价甲材料单价7.80元;乙材料单价5元.据第二联填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一a产品33400

贷:原材料一甲材料23400

原材料一乙材料10000

并将领料单附在该记账凭证的背面.据以登记原材料明细账,再将这张记账凭证传给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生产成本一a产品”明细账,再将该凭证传给总账会计。

总账会计:根据此凭证登记“原材料”、“生产成本”各个账簿的总分类账,最后把该凭证妥善保管,以备查账。

篇(5)

中图分类号: F253 文献标识码: A

一政府采购项目的现状

(一)审计监督缺乏相关依据

《政府采购法》于2003年实施至今十年多了,但在该法中就审计部门如何对政府采购项目如何进行审计监督没有明确的法条(《政府采购法》第六十八条:“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至今未颁布实施)中依旧没有相关条例明确,导致政府采购项目审计监督缺乏权威的审计依据和规范。而且,《政府采购法》与《招投标法》也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

通过对近几年的相关论文的检索,也没有发现有对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工程审计的相关论点和建议。

(二)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问题

2014年1月9日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总理也提出了“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的要求,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采购项目应该纳入审计。同时,采购单位也要求对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进行结算审计。

目前,基层的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主要以路灯安装(含路灯)、智能化安装等项目为主。此类政府采购项目以安装专业为主,包括设备采购和安装工程两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安装工程容易发生变更。发生变化时,都以变更形式计入原政府采购项目。变更部分如果仅仅是设备部分,政府采购合同中有此部分单价,结算问题不大。如果发生在安装部分,因原政府采购合同中无相应的单价,多以“安装费”一项计入合同,无相应的中标单价或下浮率,结算时就难以准确的计价,造成审计争议。

那么,政府采购是否应该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如何进行结算审计?这是本文需要探讨和阐述的问题。

二、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合法性的分析。

(一)《政府采购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审计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审计机关有职责对政府采购活动和相关当事人进行审计和延伸审计。工程结算审计作为对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审计监督的延伸审计,是有法律依据的。

(二)《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对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行为进行审计监督是符合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的。

综上所述,对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审计是审计部门的法定职责。

三、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审计的方式方法。

(一)作为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的延伸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俗称“同级审”,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的工程结算审计,作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延伸审计,在项目实施完毕后,由财政部门提出,由审计部门先期介入,对其进行工程结算审计。

(二)作为工程决算审计的一部分。与非政府采购的工程项目相同,由财政部门向审计部门提出,在政府采购项目订立采购合同时,并就结算审计先期约定。待项目实施完毕后,由采购单位征得财政部门同意后,向审计部门申报结算审计。

(三)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主要还是采用工程结算审计的常规方法进行结算审计。

1.对原招标部分的单价依据《合同法》、《招投标法》在工程结算阶段不予调整,但对单价和合理性进行审计。

2. 对于采购数量,依据合同数量和采购单位接收数量进行点验,核实,并在结算时依据实际数量调整。

3. 对政府采购程序等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如发现问题,在结算审计报告中指出,并要求整改。

四、关于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审计的相关建议。

对于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应该分阶段、分情况考虑,但必须以采购单位对采购项目的现场工程量、规格、品牌做好确认工作为前提,审计机关不能“越位”:

(一)设计、招投标阶段

1.完善设计图,严格执行批准预算。明确施工方式、工序,在此基础上编制招标文件,尽可能避免在施工中发生变更。《政府采购法》第六条中明确要求:“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在源头上避免项目发生变更。

2.将货物采购与安装工程分离。以路灯安装工程为例,路灯设备以政府采购形式发包,在结算时只需核对路灯数量,路灯数量即使发生变化,政府采购合同中已有单价,便于结算;安装部分通过工程项目形式进行发包,明确单价、下浮率等,采用工程结算审计方式进行结算。

3.在招标时,除了明确设备的价格以外,对在设计阶段不能准确定出工程量、需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调整的部分,如电缆线、数据线等,可以在招标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对该部分先行报价,一旦发生变更,即有结算依据。

(二)工程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依据《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九条:“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采购人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需要分情况考虑:

1.当工程发生变更、在原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中追加标的物且在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以内时,采购单位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并参照原中标单价结算。

2.当工程发生变更、但不是在原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中追加标的物或在原政府采购项目合同中追加标的物且在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以外时,采购单位应当将变更部分看做另一个工程,通过政府采购或以工程发包形式重新发包。

(三)工程结算阶段

1.对于没有变更的政府采购项目,或虽发生变更、但变更部分在政府采购合同中有单价且变更部分采购金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政府采购项目,依据《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九条,采购单位与供货单位签署补充合同,并依据采购单位的接收记录和合同单价直接结算。

篇(6)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更是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强大支撑,随着建筑行业的繁荣,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并获取到优势地位,必须要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投标招标,组织,施工设计,施工阶段,后续的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等多个方面做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获得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估算精确度低下

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前期,由于对工程量的勘察估计不够准确,也使得在这个阶段的投资估算缺乏准确性,同时,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和控制不够严格,对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审核不够严密,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项目的建设施工权利,一定程度的低估整体工程造价来提高工程项目的批准通过率。这些因素都使得在前期的工程造价估算不准确。

2.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缺乏深刻认识

在设计阶段,多会重视整个工程中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是否先进,从整体上强调的是设计过程中的产值,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忽视了整个工程中的设计造价控制。

3.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缺乏规范性

我国的建筑市场现阶段尚不够成熟,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权钱交易,存在着暗箱操作,比如,人情工程,指定施工单位等,招标缺乏公正性和公开性,使得工程的造价更为困难,不仅仅造成了一些,造成了资产的流失,也造成了工程造价超额的现象。

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严格

施工过程中能源材料的浪费情况严重。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整个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关键部分。由于在这一部分中,各种材料能源等消耗大大增强了成本的支出。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难以对材料合理科学利用,造成的浪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浪费,和仓库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材料失窃等浪费,都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的管理。而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很明显。浪费严重。

5.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最低让利之后才能够取得工程项目的中标,为了保障自己的的利益,施工单位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在工程造价结算时候多取得了利益,因此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虚报工作量,通过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和不同的计量标准,增加工程量或工作的项目。甚至是重复报告工作量。其次,施工单位会一定程度的曲解合同条款,对协商的项目部分含糊不清,甚至会擅自修改双方协商的内容,使得合同的执行困难。最后对于人工费取费的工程,更改定额人工费含量造成工程造价的加大,这些情况都使得在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因而,也对审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分析

工程建设一般具有建设施工周期长,工序繁多,专业技术性强,人员,资金,机械设备原材料的消耗量大等特点,因此,要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管理,从从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到采购施工,竣工结算等多个阶段进行审核控制,实施全面的造价管理,如此,可以降低整个工程造价。

1.项目工程设计和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要根据施工图的设计和开始勘察预算的工程量和具体的工程价格,对工程图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完善,并严密科学的做好各种分项施工的费用预算,将每一种设计方案从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方面的成本进行核算,对比,将分项施工的成本和项目的投资额做出科学对比分析降低工程造价。

(二)科学设计选择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的设计和选择是承包商进行成本核算中的重要选择,很大程度的限制着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工程直接成本的大小和控制。在进行施工方法设计选择时候注意,首先,要符合企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等综合实力,要确实能够将施工方法落实到实践,并有能力符合施工标准,同时,要保证所设计选用的施工方法符合招标文件的总体要求。其次,要综合考虑到项目投标地区的地质地貌,自然气候等因素,结合工程目标和,制定工程指导思想,确保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够合理的使用

2.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要仔细安排工程招标程序、投标报价及合同战略,对项目投资进行的最有效的控制,也将对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根据项目可能的招标和分标情况制订招标文件作为拟参加投标的承包商进行投标报价的依据,通过合理制订招标文件可以有效限制承包商的报价,从而达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3.工程建设采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加强对设备、材料采购的费用控制

建设材料和施工设备是保证整个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设备和各种建设材料的采供是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材料,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寿命,材料设备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项目造价,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益。要对采购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采购费用在控制范围内,制定限额采购工作包及工作包价格,并对限额采购进行跟踪,对各种超出范围的费用要严格审核对比,严格将采购清单和实际支出费用做出整合。

(二)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对各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做出分析,并通过科学的比较,结合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中的各种信息,做出对比分析,综合论证。同时,要严格科学的控制设计变更,要在设计的环节上,节省费用支出。

(三)合理控制施工的进度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进度不仅仅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会对直接成本有着密切的影响和联系。在建筑项目工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尽可能的保持平稳流畅的施工强度,尽力减少各种施工高峰的出现,降低各种各机械设备人员的投入程度,减少设备人员的闲置,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候,一般可以采用关键路线法,平稳施工强度,避免高峰期设备高峰使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各个施工程序和施工部门之间出现工作平面的重合,避免部门之间互相干扰,提高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

4.采取决算审计控制

在项目工程建设竣工时候,要对所交底的工程竣工报告书业做出严格公正的分析,评判,审核,结合项目合同和协议,对项目的交底时间,工程质量检测是否合格,项目规定的工程量做出对比,核算,同时,也要对各种变动费用实施严密审核,公正合理按照实际情况和合同协议,遵守相关法律规程,确定各种费用的支付总金额,严格杜绝一些不合理或者是作假现象,比如低价中标,高价决算等,在最后一关将整个项目的总体投资和费用进行科学严密控制,实现降低整体造价的目的。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措施,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丹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分析探讨 [期刊论文] 《铁道工程学报》 ISTIC PKU -2010年10期

篇(7)

1系统方案结构设计

将条码数据服务器、防火墙和莱钢办公网络实现互联,将钢材信息通过软件系统生成用于检索的二维条形码,再将文字和条形码信息同时打印在纸质标牌上,文字信息可以直接查看,条形码信息用专用扫描器进行检索。这样就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和扫描器识别进行成品材入库、盘点、出库管理和质保书打印,建立一个以条形码为信息载体的钢材物流跟踪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质量和仓储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

2仓储物流管理流程设计与分析

对流程重新设计,使条形码具有的高效、快捷等优点充分发挥,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流程主要包括标牌打印、入库、发货、倒垛和盘点环节。

2.1标牌打印流程分析

标牌打印需要将钢材的炉号、牌号、规格、长度、生产日期、轧序号、支数、重量、件号等信息打印到标牌上。原系统由于没有建立网络连接,信息传递使用纸质《热轧钢材周期流动卡片》,生产工序将卡片人工传递到打印工序,打印人员将信息逐个录入计算机后,再以固定格式打印到铝制标牌上,每次只能打印两个标牌,平均打印一个标牌需要用时20s,而且在录入过程中易产生失误,差错率为2‰左右,需要复检改正,并造成标牌浪费。新的管理系统建立了网络连接,打印人员可在网上及时查询生产信息,并调用到打印程序中,避免了人工录入的失误。打印标牌时将钢材信息生成PDF417二维码并进行加密,加密位是一个随机的数字,按某种序列将钢材信息进行组合。在进行打印时,根据计算机时钟随机产生一位0到9的数字,然后根据此随机数,对组合内容进行位一级的运算处理。这样,即使一件钢材上的两个标牌条形码内容,也是有所区别的,然后再将整个组合进行二次加密。经过处理后,条形码全部为密文,只有装有系统配套软件的读取器才能将信息读出,避免了信息泄露,可有效防止不法商贩进行仿冒。为使条形码便于打印,对原有标牌样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将铝制标牌改成防水耐热的纸质标牌,可实现连续打印,平均打印一个标牌只需1s。

2.2入库流程分析

钢材入库时需要根据钢材不同牌号、规格、长度定置码放到不同货位,而且需要及时了解质量判定情况。原系统为入库人员根据质检部门电话通知进行入库操作,码放时现场携带记录本,记录入库情况,然后每隔1h左右交回值班室,由专人录入到计算机中。新系统实现联网功能,入库人员可及时查询质检信息。入库时使用手持式具有读写功能扫描器,进入系统后设定钢材需要码放的位置(可以定位到排/槽),然后将扫描器对准标牌条码逐个扫描,指挥天车吊运码放。扫描器中的钢材垛位信息实时通过无线网络传递到服务器。

2.3发货流程分析

发货操作是入库操作的逆过程,发货时按销售计划组织装车发货,需要生成发运配车单,如果是非定尺材需要二次过磅,打印过磅单。原系统需要发货人员根据库存情况,到垛位上查找合适的钢材,然后装车,为避免发货差错需要二次确认,然后到值班室打印配车单,在二次确认时发现差错,需要再次修改,在连续发货情况下,平均每班只能发货1600t左右。新系统在发货时可在系统中直接检索,找到相应位置(定位到排/槽),吊装前,通过扫描器扫描,去库存。装车完毕后,通过扫描器触发发运配车单打印程序,打印出配车单。如果是非定尺材,增加二次整车过磅,其他操作与定尺材相同。通过条形码扫描,可靠性提高,减少了二次确认环节,连续发货时,每班可发货2100t,提升幅度达30%,而且改善了提货车辆长时间排队等候现象,顾客满意度得到提高。

2.4倒垛和盘点流程分析

现场需要根据库存实际情况,合理优化垛位,适时组织倒垛。原系统需手工记录倒垛情况,然后录入计算机。在新系统中,倒垛后通过扫描器读取钢材信息,在扫描器上更新钢材位置即可。为便于管理,结合现场将钢材分为待收、待检、成品、废品、检配、出库六种状态。每种状态代表的含义不同。库存盘点是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原系统以纸质台帐记录为依据,到现场逐个盘点,发现差错后在账面修改,影响账面美观,并且效率较低,盘点一次需要一个班时间。基于条形码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库存盘点流程可以实现数据自动录入,具有效率高、准确性强的特点,作业流程包括:盘点数据准备、条形码数据扫描、差错数据校验、盘点报表生成。首先对钢材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库存账面数据进行整理,包括钢材信息,如牌号、炉号、规格、长度、存放位置、钢材状态等。然后盘点人员持扫描器,并设置为盘点状态,以每个标牌为单位进行盘点,盘点完毕确认后,系统生成库存盘点信息,并将生成的盘点信息与原库存账面信息进行比对,通过人工方式确认是盘点数据还是原库存账面数据的偏差并修正。数据确认后,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类汇总,生成报表。

3结语

这一管理系统自2010年12月份实施以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平均日发货量比原来增加30%,未发生过发货差错,增强了产品防伪功能和可追溯性,由PET纸质标牌替换原来的铝标牌,每个标牌可节约成本0.2元,每年可节约成本20万元。下一步将在其他三条生产线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并通过莱钢网络实现三区数据整合,从而实现全厂生产及产品数据的动态掌控。

仓储管理论文范文二:企业仓储管理成本核算论文

1系统功能

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仓库而言,要达到如下几个目的:及时提供工程所需货品和各种原材料;减少和避免核算工程成本的人为错误;节约核算工程成本的时间;快速追溯货品的来源以及去向;快速统计各种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以便设置最小库存量;快速查询货品实时库存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并准确生成各种报表。通过该用例图可知,系统涉及到的执行者共5类:采购员、仓管员、仓库主管、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其中,采购员、仓管员、仓库主管、会计均为人,而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则为信息系统。实际上,系统还隐含了另外一个特殊的系统--时间,这从后面的序列图中便可知。

1.1获取货品采购清单

对于工程企业而言,如何保证工程所需货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是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要一方面保证仓库有足够的货品供给,另一方面又不能积压货品造成资金和库存浪费。要达到此目的,根据以往的货品使用情况,对于工程中常用的货品设置最小库存量。无论是否有新工程,一旦库存量小于设置值时都将导致货品采购行为。在有新工程时,必须结合库存情况,快速购买工程所需增量货品;没有新工程时,只需购买常用的货品就行。

1.2货品入库

采购员及时从仓储管理与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中获取货品采购清单后,即可向供应商采购所需货品。当货品到达仓库后,采购员通知仓管员验收货品并入库。一般来说,简单的货品验收由仓管员完成,复杂的货品或者说贵重货品入库前除了外观检查外,还得相关技术人员检查验收。此处省略业务序列图。

1.3货品出仓/归仓

工程负责人接到工程任务通知后,先从企业工程管理系统中获取工程任务要求与货品清单,然后到仓库中提取货品,工程结束后如果货品有剩余,要及时归还仓库(归仓);如果货品不够,则要查找原因。此处的工程任务包括新工程任务与维护工程任务。在新工程中,有工程货品清单,一般情况下实际使用货品与货品清单中的货品数量出入不大。但工程维护的情况,是根据工程系统出现的故障情况估计需要的货品,有时会有误差,此时,就会有货品归仓的情况。说明:工程未按期完成以及货品不够的情况要追溯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处不列出。

1.4盘点货品

一般情况下,每个仓库都有固定的盘点日期,比如,有的仓库是每月的结尾那一天定为盘点日期;有的仓库则是每月的26日定为盘点日期,这根据各仓库的具体情况而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均有一个固定的盘点日期。当系统检测到时间到了盘点日期后,会自动计算当月的货品结算情况,生成货品结算报表,同时提醒仓库主管已到盘点日期。仓库主管偕同仓管员核对仓库实物数量,如果与盘点结算表相同,则生成货品盘点表以及进销存报表;如果货品实物与结算表不符,则要查明原因,修正库存数量,再生成盘点表和进销存报表。

2系统体系结构及开发工具

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随之逐步加大,因此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成了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内部控制就是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的一道防火墙。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政府工程项目暴露出许多弊端: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管理经验积累不足、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政府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等,这就很容易造成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超投资、超标准、超工期等现象,也容易给各方提供牟利的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开始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优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防范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探索,我国政府开始逐步采取“代建制”模式管理学论文,实现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适度分离,从而有效控制使用单位无限制的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提高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目前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它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缺乏强制性措施

我国“代建制”政府工程管理企业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一个新出现的且十分重要的角色,得到了政府及建筑业的关注,许多企业也抓住这一契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但代建制还属于新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相应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只能参照建筑施工企业。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上市公司在发生融资行为时,才被强制性披露其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只要不进行融资,则可以不披露或少披露。这样,就难以达到内部控制报告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强调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义务和责任、在向投资者或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强制性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①论文提纲格式。

①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修改并最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设

立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其内部控制组织设置,关键是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是目前很多政府工程管理企业对于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对于审计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积极整改,或者虽然上报整改方案,但是没有真正执行,等到再审计检查时类似的问题还依然存在,而且审计人员也没有处罚权管理学论文,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罚,这样影响了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执行效果。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政府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没有制定,而是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来应付上级检查.装订成册或张贴在墙上,但执行中却很随意。像有的企业不相容职务混岗,合同的签订、执行、付款手续办理等全部由一人完成;对项目工程款结算的随意性较大,有的结算原始单据没有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员的签字或签字手续不齐全;有的项目在没有签订供料合同或设备租赁合同,就开始开工生产;有的项目工程合同的内容发生了变更没有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这些环节出现的缺陷都反映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的薄弱、监管力度不够。

二、强化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目前,不少地方正在建立各自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如陕西、吉林等省份。各界人士面对代建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的问题,一致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重点加强立法调研,尽快研究制订统一、全面、完善的代建制法规规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会颁发国家级的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会对代建制市场的开放、监管主体、代建制单位的设立条件和资质审查、代建制的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代建制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代建制项目的业绩评价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代建制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②。随着我国代建制管理办法、代建制合同示范文本、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代建制政府项目工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二)构建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1)注重风险控制,加强职能管理

①加强会计核算和资金统一管理

集中会计核算和统一资金管理,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②刘笑峰 《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建立有效的内部结算支付制度,对各施工项目部的资金由企业对资金

统一进行结算,按预算下拨,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强化企业的资金调控力度,以便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有效使用,形成规模效应。

②加强大型设备和材料采购管理

企业建立统一的材料采购与管理、租赁使用和更新改造制度,统一调配,加强管理,避免重复购买,提高完好率和使用率管理学论文,加快更新改造资金的回笼;统一大宗材料采购,加强公司内部的统筹安排,降低经营成本③

③加强市场经营和招标投标管理

从符合企业总体利益的角度来统一调配资源,优化选择,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市场经营和招投标管理职能,统一经营决策,集中人力物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与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技术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内部有序流动,对暂时无岗人员按待岗制度处理,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其他人员可由施工项目部按工程需要临时聘用;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配合项目经营责任制的实施,真正做到绩效挂钩,吸引员工到一线项目部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稳定员工队伍。

(2)建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应建立对施工项目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

③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④。

①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施工项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③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跨越流程办理施工项目相关业务的现象论文提纲格式。

④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相关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个人。

⑤各类款项的支付情况,重点检查工程款、材料款、设备等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审,并将结果向管理层直接报告,这是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控制风险的一道防火线。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审部门应该参与评审和制度制定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体系,发现关键控制点,准确理解各项内控目的、控制环境、控制方法、控制程序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内审工作任务、权限、人员分工、人员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档案管理

等管理学论文,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制定审计标准,例如审计实施程序的标准、

④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审计报告的标准等。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通过完善的内审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全面有效审计再监督,及时纠正控制的缺陷将显得十分必要。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会,隆重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就像盛夏里的一场及时雨,指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代建制模式下的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属于新时期的新型企业,应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摆正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严格管理,强化控制,对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才能有实力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65-68.

[2]刘笑峰.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对策.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1.

[3]凌家明.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19(J):24—26.

[4]朱翠兰.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企业技术开发,2006,(J):55-57.

[5]陈关中.内审监督——企业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财务与会计,2006.12(J):52-53.

篇(9)

1.1实验内容相对简单

我们的会计实验相对比较简单,对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等涉及较少,缺乏锻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复杂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内容,缺乏深度,无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也只把实践教学看成是完成一次大作业,感觉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教学实践和在普通教室进行的教学基本没有区别,学习主动性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还存在迟到、早退、缺勤、抄袭的现象,尤其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都是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而学生把实习时间大多花在联系工作单位、参加面试上,根本无心实习,所要求的实习报告也是想办法编出来的。而毕业论文也大多是照抄网上的论文,或东拼西凑,这就使得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两种重要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1.2实践教学与实际有脱节

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往往被设计成“个人全能项目”,发给学生一套练习题,以及凭证、账簿,让学生一个人包揽全部业务,自己操作整个过程,学生自己既是出纳、又是会计;既管记账、又管复核;既是会计员、又是会计主管。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各自岗位的工作流程、任务职能等并不十分清楚,无法形成鲜明的岗位意识。另外,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较多的业务,比如说银行结算和纳税申报,在实践教学中往往都是在实训教材中以文字性材料来说明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内容和结果,实验也只是要求学生根据事先填好的结算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和填制某些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学生根本不知道银行结算和纳税申报业务的实际发生过程,这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知道怎样与银行和税务部门打交道,缺乏进行银行结算和税务处理的能力。

1.3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有些教师自己未从事过实际财务工作,也少有机会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有时仅按自己的理解或想象来指导实习,造成与会计制度、会计规范或实际会计工作的冲突,从而使实践教学的质量没有根本保证。

2构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增强实践,强化应用,体现特色,突出创新,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下图所示:

2.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三大平台

2.1.1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地点主要是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创业实验,基础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后开设的,包括计算技术、点钞技术、会计书法、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等,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业务内容、会计处理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专业及岗位实验是在学生学习完专业课程后开设的,包括税收实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岗位实训、会计核算岗位实训、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审计实务模拟实训、ERP实训等,一般安排在大三,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系统的、综合的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创新创业实验,一般是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或创建模拟公司,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使学生熟悉创业真实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实验教学平台中,在现有的高职高专实验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创造真实的经济环境,培养学生办理银行结算、进行纳税申报的能力,可以考虑将学生分成若干大组,每个大组包括企业小组、银行小组、税务小组,每个小组中,“一人一岗,各司其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不同小组之间有业务往来,不同大组之间也发生业务往来,比如说不同大组的企业之间有采购、销售等日常业务,同时与其他小组之间还会发生银行结算和税务处理业务等。

2.1.2实习教学平台

大学四年每年安排一次会计实习,第一次是认知实习,让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了解,对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二次、第三次是岗位实习,在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到校外实训基地或其它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熟悉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具体工作内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大二、大三各安排一次。第四次是毕业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会计工作岗位上去,一般时间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要加强实习平台的建设,首先要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企事业单位对与高校建立会计实习基地的意愿很淡薄,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难题。作为高校来说,一方面要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多多沟通联系,实行校企共建,互惠互利,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以投资、担保、管理、财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一大批中介机构为突破点,加强会计中介机构实训基地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一大批会计中介机构已经开始壮大起来,他们把会计工作当做是一种对外提供的技术服务,不再排斥实习学生的参与,而且在业务旺季对于实习生助理有很大的需求。这样,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担保、咨询、审计、评估等项目,在实践中加深对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3实践教学平台

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社会调查一般安排在大三的假期进行,可以针对会计教学或会计改革的热点问题定出要调查的内容,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会计机构设置、会计制度建设等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等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提供写作素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都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双重性质,学年论文是学生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在专业实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总结,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毕业论文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在各类实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总结,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来说,要强调从实践中选题,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那些通篇理论论述,缺乏实践内容支持的论文,可以考虑要求重新选题和定位。

2.2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现在的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缺乏实际会计工作经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校外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的联系和交流机制,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定期到这些单位挂职,从事具体的财务工作,积累会计实践经验,提高实务处理能力,更好地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多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多参加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组织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建立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财务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档案,保持经常性的交流,促进产学研结合,还可以定期将这些专家学者请进校园作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甚至直接授课。同时支持会计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并要求取得资格证书,达到会计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2.3建立实训技能和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评价,建立实训质量和技能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另一部分是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制定评价体系的详细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评可以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手工模拟、上机模拟等多样化的形式;对教学质量可以建立学校、教务处、系部、学生和校外财务专家五级监控和评价体系,采取学校抽查、系部检查、教师自评、校外专家评学、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尤其对实验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分阶段进行考核,从而对整个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

篇(1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ject cost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or cost control,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whole process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hole proces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ontrol the level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cess services; Cost control; 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服务分别由投资主管部门、建设、设计、审计等部门负责,同时也就被孤立的分割在各个部门和系统,相互间无联系,更无一独立的造价控制责任体,也就成为许多项目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主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进行分析,以期和同行分享,共同推进我国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水平。

一、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设计是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工程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效益显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大,控制效果显著。二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效率高,投入产出比大。因此,此阶段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协助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方案优选,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竞选比较、技术经济分析,可以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方案;

②严把设计投资审核关,在设计会审时对合理的质量目标下超出投资的设计问题提出造价审核意见;

③充分调查分析市场上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途、功能及价格,了解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使主要材料、设备的选用及采购更趋经济实惠。

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阶段是建筑产品的需求者经过招标活动确定产品的生产者,并签订承包合同的过程,此阶段需要确定项目的招标文件、评标原则与方法、承发包模式、合同计价方式、合同价格以及合同条款等内容。

(1)评标办法的选择。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合本项目的评标办法。深圳市目前施工招标中有5种常用评标方法,每种评标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招标人根据项目的不同,认真选取评标方法,这样,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深化、细化设计图的审核,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 。①设计图纸作为拟建工程的技术条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是工程技术质量的保证,是工程量清单准确率的保证。勘察与设计的深度和正确度,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正确性,影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②招标文件编制需要十分细致全面,它是后续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将工程设计图纸变为物质形态的工程实体,需要集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各种资源。虽然在这个阶段节约造价的可能性较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仍然十分重要。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

①组织措施:是指从投资控制的组织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例如,落实投资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投资控制人员的任务、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改善投资控制工作流程。

②经济措施:从全局考虑,如检查投资目标分解的合理性,资金使用计划的保障性,施工进度计划的协调性。另外,通过偏差分析和未完工程的预测还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取得造价控制的主动权。

③技术措施:不同的技术措施往往会有不同的经济效果,因此,运用技术措施纠偏时,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综合评价后加以选择。

④合同措施:合同措施在纠偏方面主要指索赔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在发生索赔事件后,要认真审查有关索赔依据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索赔计算是否合理等,从主动控制的角度出发,加强日常的合同管理,落实合同规定的责任。转

4、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对于已经成为事实的项目的审核更需要造价人员认真细致的对待,为了能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使结算工作顺利进行,在结算审查中应注意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审查承包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招标人要求的承包范围完成工程建设,承包人完成的项目是否竣工验收合格,是否存在甩项工作。

②核定施工工程量,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关键。由于工程量的计算多并且繁琐,容易造成高估冒算。因此,一是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二是要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有漏洞的项目。

③审查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在审查设计变更时,除了有完整的变更手续外,还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进行调整,对不符合变更手续要求的不能列入结算。

④审查项目单价套用。主要审查工程所套用单价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合同及定额标准相符,工程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清单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正确把握定额套用,避免高套、错套等问题。

5、 积极推进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根据科学的依据,结合投资理论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专业、综合、科学的方法,在达到工程最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取得最佳投资效益,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提高工程造价效益,即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最终使项目实际结算总造价控制在批复的概算内。

二、结语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项目设计、招投标和建设施工、竣工结算各阶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对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把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工程的各阶段之中。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应努力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从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发挥专业人员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下一篇: 教师自荐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