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教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5 07:26: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高校教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高校教师

篇(1)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习惯及其特殊性

(一)教师的教学习惯界定

教师的教学习惯存在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它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带有自觉性和潜意识特征的教学行为,具有生成性、固定化和自动化等特点。教学习惯伴随着教师的教学经历,蕴涵有教师内在的教学信念和积存已久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文化人格和群体的教学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凝结与渗透的结果,也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教学适应、教学感悟和教学反思的结晶。基本的教学行为方式形成教师的教学习惯。具体来说,他们以基本的教学行为为起点,然后不断地去丰富它、充实它,让它变得更合理,从而成为习惯了的且科学化的教学行为。但如果选择某种教学行为并形成教学习惯之后就停滞不前,不考虑变化了的环境,不接受他人的经验,这就变成了守旧,将最终导致习惯由稳定变为僵化,丧失了应变性,合理性也荡然无存。

教师的教学习惯有个体的教学习惯和群体的教学习惯之分。教师的教学习惯从个人层面看,首先是个人后天学习和接受社会群体熏陶的结果;其次,习惯的创新和改造是个体和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个体首先从社会群体其他成员那里习得或继承了某些习惯,结合自身的条件,形成个性习惯,同时个体在自身发展中所形成的某些习惯又可能转化为社会群体的习惯,通过影响其他教师,使个体习惯成为群体性习惯。教师的教学习惯从群体层面看,群体习惯首先会对教师个体形成压力,迫使个体适应群体的要求,被同化。同样,新教师的加入,会对原群体产生一定影响,带来新的个性习惯,这种新的习惯,一旦被群体接受,就会形成新的群体习惯。因此群体教学习惯更多地受制于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个体教学习惯则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早期的教学经历中所形成的带有自身特质的教学行为方式。个体教学习惯实际是由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和个体生活背景、生活经验、主观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高校教师教学习惯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的教学习惯形成有其特殊性。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于专科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非教育专业,因而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习等)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就形成了先天性缺失,从而使得高校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往往感悟肤浅,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上力不从心,教育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育思想理念陈旧保守①。相应的,教学习惯形成中,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轻教学专业能力的研究和提升。高校在职称评审中,重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轻教学业务要求,到了一定阶段,如到了副教授、教授,有些教师甚至就不再或主要不再从事教学,教学成了“副业”,重点转向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对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高等学校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师固守教学习惯的原因

(一)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

传统教育中,教师习惯在一种稳定环境中工作,有固定的日程安排,有详细的进度表,有预先准备好的方法,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工作任务主要是教好他们擅长的那些课程。在这里,教师充其量只是学科专家的代言人,其教学行为并没有代表自己的思想,照本宣科,一个教案教几年不足为奇。众所周知,本科教学改革,提倡培养学生能力,进行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等,教师要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教师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将学生引入一个未知的、更加宽广的教育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证明新的改革措施是有效的。因此,教师面临着应用他们不熟悉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的挑战,会因对改革的质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尝试,甚至不支持改革也不足为奇。

(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教师只是课程的忠实的执行者,许多教师习惯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一堂课的实施是严格按照计划行事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实施都预先规定好了,有什么就教什么。一句话,以教为中心,师生缺乏互动,满堂灌。也有教师为了避嫌“满堂灌”,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教师问学生,学生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先设定的答案不符时,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回答导向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或干脆自己直接说出答案,这种牵引学生思维,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这样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保障。教学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把教的、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给教师提问、让教师教。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精神。与此同时,教师面临的风险大增,教学素质要求更高,在变革旧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上形成困扰。

(三)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监督功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调节作用。教学习惯的形成与教学评价有很大的干系,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素养等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和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教学任务是否如期完成、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师的传授技巧如何等,很明显,这样的评价只会强化教师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行为习惯,教师只会关注教,不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学。因而新的教学改革一旦把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来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会造成教师不适应。

(四)教育文化的冲突与适应

教育是整个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方法深深地根植于其文化之中,是与社会文化、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家庭伦理文化密切相关的。教学改革意味着教育文化的重建。我国的教育改革常常是以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的,新的教育文化以强势文化的地位来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线师生只是照着“说”或“做”。这样的改革,教师首当其冲地会面临不同文化的冲突与适应问题。跨文化心理学家拜瑞(Berry)认为,文化适应的态度总是在文化适应群体对强势文化完全认同和完全拒绝的范围中变化。在文化适应态度线性变化的范围内,适应策略通常有四种选择:当个体不想保持他的文化认同,追求与强势文化的接触,力图使自己融入强势文化之中,这便是同化模式;当人们坚持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力图避免同强势文化的接触,这便是分离模式;如果人们的兴趣在于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认同、又能接受强势文化,这则是整合模式,也就是人们能够很好地将两种文化整合在一起;人们既没有兴趣或可能保持他们自己的文化(环境不允许),同时又不愿与强势文化接触(往往受支配文化的排斥和歧视),这种情形称为边缘化,这种人称为“边缘人”。“同化”与“整合”虽然性质不同,但是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是统一的,没有心理压力和焦虑。“分离”和“边缘化”则表现为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不统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用拜瑞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解释教师面临的困惑,即他们常常处于边缘化状态,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有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新的教育文化、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更难以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学行为,使自己处于两种教育文化的夹缝和冲突之中。如果没有行政的压力或监督,他们很容易退回到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去。这些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感都会出现冲突,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②

三、创新教师教学习惯的路径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是教学范式转向,整体教学信念的改变。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研究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学到有效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要达到这些目的,教师需要将沿用的教学目标修改,要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及相应的技能;教学过程亦要从结构严谨、教师主导的方式转变为结构相对松散、学生主导的方式;教师更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辅导者。这种改变,牵涉到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固有看法、对教学改革的认知、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坚持等个人内心的信念,需要挑战教师的教学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在《论习惯》一文中指出:“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本科教学改革是一个为了理想结果而推进变化的过程。改革往往会提出许多新理念、新做法,改革设计者(专家、学者)常常会认为伴随着行政命令、提供更多的资源投入和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再培训机会,教师会为了适应整体的教学和课程改革而接受和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准则。但是,对于改革设计者渴望达到的结果,一线教师未必会认同,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和准则来指导他们的工作。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前来复旦大学参加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谈及中国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他说“应打破传统教学的习惯,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教育界已认识“改变要从老师开始,好的老师不应该给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辩论以及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关键要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教师扮演的角色应是多样的:“从知识和真理的传递者转变为专家、学习促进者、顾问和评价者。”教师在支持教学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因此,对于教学改革,改革设计者必须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政策让教师明白,他们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目的观和一些传统的教学习惯。如果教师不能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不接受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理念,或虽然接受了教学改革新理念,但不在教学实践中实施,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掌握改革的进程。让教师接受教学改革新理念和落实新理念是教学改革成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由于教师对改革缺乏理解,改革设计者眼前将可能出现这样一幅可怕的画面:许多教师口头上认同而行动上还是老一套,“说一套,做一套”,教学习惯依旧;教师可能拿出自己的专业职责推卸责任,认为学生的失败和教学改革的失败、学校开展改革活动产生的问题与他们无关。

(二)促进专家与教师的对话和互动

改革往往是专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出改革方案,通过各种途径落实到教师层面,教师对专家提出的改革,并不直接。专家所依据和传播的理论、方案,只是提供发现、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指导,并不能直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理解消化。教学习惯是教师长期积习而成的,教师主体自身既不愿意主动改变,也缺乏从理智上将习惯与行为剥离进行自识与反思的能力。专家不能与教师平等地讨论,而“要求教师接受一套现成的、权威的‘真理式’的知识,使教师固有的实践理论遭到忽视,固有的教学行为和观念受到批判。教师接受这种外接式的专业发展模式,无异于接受被‘规训’的过程。”③

解决专家与教师之间差异,应对的策略除了通常的做法由专家作报告,让教师了解改革的背景、意图和基本观念外,应采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对话和互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通向问题的解决有三个步骤或阶段:重新认识教师过去和现在的成功或失败教学经历;决定哪些问题应该优先考虑解决;为问题的成功解决制订系统计划。专家只向教师提供支持,强调经验和知识的分享,而非从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向教师提出专业上的挑战。为此,学校应要求教师先作出自我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聘请专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找出各种被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言行背后的教学价值观及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的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其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深刻地审视自己的角色、行为和观念,找出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同时把一些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教学理论,或对已有的教学理论进行修正。通过反思,结合专家理论,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三)构建“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以教论教”,很少考虑学生的学。虽然也有学生对教师评教,但学生考量的重点也只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没有深层地去探究教师的教与学生自身的学、自身的发展关系。因此,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把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即构建“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标准。课堂教学评价应更多地探究: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是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创造性使用教材来挑战学生的智慧,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探究创新、分享合作等。通过这样的评价来引领教师改变自身习惯。此外,课堂教学评价不应只停留在观摩教学、讲课大赛这样的课堂,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应定位在通过评价“看谁教得好”,而应想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进步”。教学评价还应兼顾教师个性化教学习惯,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的教学问题,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改变自身、完善自我的活动中来,最终脱胎换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水平。

(四)创新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

教学习惯的养成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变化的外部环境既可以明显地形成促变的压力,也能够潜移默化地促成教学习惯的改变。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本国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措施,各级领导对教育的基本认知和态度,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构成了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在大力加强本科教学改革的今天,改革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关键是要扩散到每个地区、每所学校,乃至每个教师,让他们感受到教学环境再也不是绝对稳态的,教师群体的教学文化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从前拥有的教学理论与观念需要更新。当教师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变化着的外部环境时,会在与环境的比较与参照中发现自己原有教学习惯的不足,从而产生教学习惯创新的愿望和动力。其次,教学习惯改变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涉及教师情感因素的调适和满足,需要过心理关。即教师需要从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上对变化做好准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教学习惯改革必须得到教师心理上的认可方能真正起作用。要让教师对教学习惯改变产生心理认可,关键是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不要仅仅看教学结果的好坏,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教师付出劳动的过程,因为教学习惯的改变、创新往往具有高风险性。重视过程性评价,这相当于为教师的教学习惯改变、创新准备了一颗定心丸。将来的教育政策要想让教师从思想上参与改革,就要培养教师掌握改革进程的主动权。教育改革的驱动不仅仅靠权力和金钱,更依赖于教师的支持,这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变革的过程。行政命令和额外的资源投入对推进改革进程是必需的,但是它们并不为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他的条件,如真正地参与改革政策的设计、透明的政策、策略制定过程中教师的比重、对相关人员参与实施过程的支持程度,以及改革效果和评价系统的可信度等,都会影响教师对改革的看法。④

(五)努力提高 队伍的素质

教学是一项需要调动教师能力、兴趣、情感、智慧、意志、气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工作,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素质。大学教师的素质,我们习惯于用学术水平来衡量,学校并没有重视教师的选拔,或者在选拔的时候仅仅关注候选人的知识、技能是否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候选人是否愿意做教师,是否适合做教师?最终的结果是,选出来的人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并不喜欢教师事业,工作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去谈为教育作贡献,如何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卡耐基基金会于1990年发表的博耶报告书――《对学术的重新思考》中,对教学工作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诠释。根据该报告书的概括,学术的概念除了指称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以外,还包括其他各项由大学教师所进行的智力工作。这样,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就有发现、整合、应用和教学四种类型。在这里,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过程,更是一项知识创造的学术性事业,它通过课堂论辩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反思和挑战而更新和扩充知识。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专业能力,如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开放的视野、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差异性的包容、具有反思能力、树立新的教育目标等。有些教师对改革感到“不适应”、抗拒,某种程度上是与改革“不符合”,素质跟不上。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来自于专科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非教育专业,因而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就形成了先天性缺失,后天的培训实际效果又不明显。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待继续努力。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迎接教学改革新要求的素质尤其是教学业务素质时,才会乐于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勇于创新,更好地去参与改革。

注释:

①操太圣.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53.

篇(2)

  今年假期我有幸成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的精辟讲座,积极参与了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间的互动交流,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当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培训,让我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我认识到了柳海民教授的优质教学的理想境界;学习了黄宝国校长的教学经验;尤其敬佩的是八十岁高龄的老教授刘茂森,这么大的岁数依然精力旺盛的传播教学理念,从讲授到板书都那么的精彩。所以我想教师除了一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多地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道理,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道德情操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完善统一上。必须教育民主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尊严、学生也有尊严。每一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严,应受到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方能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在信息时代,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可能不如学生,那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相互学习的伙伴朋友关系,真诚地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现行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科教与学的改革深化。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总之,通过这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同时我还将学以致用,将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2

  年十月至学期期末,我在学校龙泉书院西花厅参加了青年教师的培训。此次培训是我校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实施的一项举措!这次培训中,在感受到龙泉书院风韵的同时,重温了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在师德方面的规范,学习了我校一三五教学模式实施的环节,知晓了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要求,研究了学生在青少年阶段的心理行为问题,实践了我校信息化管理及教学系统,聆听了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也领略了授课名师的风范,个人受到了深深的启发。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我从中得到了很多体会和启发:

  一、内容详实,师德高尚,感染力深远

  此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从多层次多角度安排,紧锣密鼓,扎实有序,内容也较为全面:包括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教研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技能指导、教师礼仪与修养、新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学习。而新教师培训的所有老师都是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好老师。他们的培训全面而细致,深刻而生动,不管哪一位教师主讲,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准备的十分充分,没有一丝一毫的敷衍:所有的讲稿均制成ppt公开共享;有的研究高瞻远瞩,细致入微,切合实际,时时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思想深邃高尚,语言精练清晰和缓,态度和蔼可亲没有架子,这一切都彰显出他们的人格,高尚的师德,崇高的职业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他们提升了我们人生的大智慧!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爱的力量,将助推我今后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是最美的老师!

  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在这次培训中,各位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教师应该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二、教师的道德和责任,学生观

  教师在教育中表现出怎样的道德修为,直接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也许我们太普通,一己之力也很微弱,但我们要努力去做充满智慧的教育!想想初登讲台时热情如火,充满激情,转眼人到中年,回首走过的路,不能倦怠!更不能在倦怠中消磨教育者的良心,而要把良心化作行动,融入平凡的工作中去!

  一样的课程不一样的班级,当我为分数沾沾自喜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还有许多分数不高的孩子有多忧伤?那些拼命努力获得高分的学生是否真正感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幸福?在我的教习过程中,有多少人精神的成长被忽视?我要给予学生怎样的精神关怀?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那我评价的尺子有几把?教育要关心每个人的幸福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许这些并不全是教师的问题,但道德和责任要牢记!这也是学校、社会、学生的期盼!

  三、教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此次培训,我感叹每一位老师学识渊博、学养高深的同时,他们的每一个真知灼见,每一个独到的见解和体会,都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深处,犹如醍醐灌顶,使我豁然开朗,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培训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对我心灵的一次洗涤、净化和升华,为我下一步的生活和学习指明了方向。感谢他们!

  最后,我想对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说:用爱生活,会使自己幸福;用爱工作,会使很多人幸福。让我们用爱做最美教师吧!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3

  今年我参加了川师大教师岗前培训班,通过短短一个月的紧张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没想到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里面有那么多的全国知名的专家和教授。老师们那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讲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老师讲的特别精彩,他们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授课方法给我们学员留些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大家都非常认真,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这些教师如同指路的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教书育人的方向。

  首先通过培训使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老师们谈到了当代教师肩负重任,角色特别这使我感到我们身上的责任重大,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主要是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的“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所以老师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要融洽,亲和力大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使我们懂得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及时给予帮助和排解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老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先决条件就是要热爱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以我的理解应该表现在对业务的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上应该时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作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这里面要注意要对教学对象定位,是给什么样的人讲课,不同的授课对象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同时要尽量多的占有素材,写教案时要备有多种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要从多种教科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要认识到即使是讲同一门课,每次重复对教师来说都是专业知识、学业上的挑战,力求每次教学对知识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不仅是对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做好上课的准备,比如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

  2、讲课时注意的一些事项:

  讲台如舞台,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课本,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风,作为教师要更加严格遵守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迟到早退更不能旷课,教学时间变革应该及时通知学生,仪容和穿着应端庄大方。

  其次,教师可能并不是天才的表演家,但应该是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天才的演说家。许多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课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功底深,知识扎实.广博,更在于他们具有突出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高的说话艺术。我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这种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不仅要求做到条理分明,生动、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在声音上则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

  再次,板书就像舞台的布景,是讲课的重要辅助工具。一笔清秀漂亮的粉笔字,整齐美观的布局都能给学生以美好的印象,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讲课时要脱稿,不要有口头语,内容要有逻辑性,最好能在开始时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并顺势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在本次课结束前对当堂的内容进行总结,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仅仅只有一个专业领域方面的造诣,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为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最好通过教学加以系统化,加以完善。

篇(3)

近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发生变革。其中,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并稳定提高大众化的程度是最为深远的变化。当高等教育的数量需求被满足之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益的需求就日益增强。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将更多地参与国内外的竞争,将从外延扩大的发展转为重在内涵建设与优化的发展。这些将从各个方面考验高等学校,其中最突出的则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1.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变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1.1多样化高等学校办学类型

我国针对国家在地区间的文化、人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考虑现有高校在办学层次、水平上差异较大的现状,通过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将高校办成既有面向全国的,又有面向大经济区的,也有面向本省(区)的;既有综合性的,又有多科性的,也有单科性的;既有教学科研型的,又有本科教学为主的,也有专科层次的;既有承担研究生教育的,也有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既有国家公办的,也有私办的或国家与企业、集团乃至个人合办的,还有中外合作、合资兴办的。

1.2多元化的办学主体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引起政治、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多元化的经济体制在呼唤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另一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庞大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政府力量之间的矛盾一直阻碍着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投资多元化。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样一个竞争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特征,也就是建设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在教育格局需要多元化、教育投资多元化、建设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下,我国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不得不向多元化的办学体制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在办学主体上有两点比较引人瞩目的举措:一是中心城市举办高等学校,二是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发展。

1.3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教育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中一直以政府单一办学为主,因而经费来源也体现出单一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政府办高等教育陷入了一种困境,而且,今天的社会要求高等教育不断地发展,如果现存的高教系统都无法维持,那么发展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所以,单一的经费来源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无疑已成为发展的一种阻碍。实际上,经费短缺并不是我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世界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都遇到了这一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拓宽经费来源和渠道,使办高等教育成为全社会的事情。这一经验已经为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实践所证实。我国政府已经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要改变原来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旧模式,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发展高等教育,建立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教育格局。从近年来的办学实践可以看出,这多种形式和途径主要有: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社会集资和私人办学;吸引外资;收取学费;高校自己创收。

1.4相对开放办学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随着我国政府一系列关于教育体制改革文件的颁布实施,如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学术界、实践界对相对封闭办学危害的认识深化,我国相对封闭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开始向相对开放的办学模式转变。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已经向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求学者开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增强其社会适应性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高等教育开始抛弃只重理论型学科型人才的传统人才观,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区分重点地培养多规格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我国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1.5向市场导向为主办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已成为高等院校办学的“主战场”。作为各个高等学校的领导,在市场业已成为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主要杠杆的新形势下,其主要任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家、管理家、指挥家,而从校内转向社会、从管理转向经营、从指挥走向谋划,切实研究并解决好高校办学中的四大新问题。第一,重视竞争法则,解决好生源市场。第二,强化竞争观念,解决好学生就业市场。第三,导入竞争机制,解决好师资培育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才的自由流动和跨国界使用。第四,把握竞争机遇,解决好资金来源。“不找政府找市场”已经成为许多我国高等学校的新的办学理念,一种新型的以市场为主的办学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以计划导向为主的办学模式。

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变革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从条块分割办学开始转向条块有机结合办学,从产学研相对分离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转变。

2.新办学模式下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对高校教师的身心素质、业务能力、价值观及师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高校教师身心素质

身心和谐统一发展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特征。身心发展统一在协调与平衡的过程之中,如果两者发展失衡,就会失去人的完整性,人自身发展的稳定结构就会发生缺损,最终导致人的发展出现“病态”。

(1)避免“过劳”现象的产生

过度劳累,简称为“过劳”,它是一种下意识的疲劳感,既不能迅速消除,又不易得到缓解。“过劳”往往是疾病的前奏,轻则使人疲惫不堪,重则使人疾病缠身,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教师可以说是最容易产生“过劳”现象的群体之一。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校教师应该适度调整,避免“过劳”现象的产生。

(2)克服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培养正在发展中的青年人和发展人类的科学与文化,较其他职业人群而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更深刻、更长远,不仅影响自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影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2.2高校教师专业素质

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1)高校教师应增加知识储备

由于文化传媒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网络的发展,高校学生从各种渠道摄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思想活跃,知识需求面扩大,需求量增加。而时下,部分高校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更新速度慢,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教育学的原理指明:学生接受社会历史遗产的影响越强烈,受教育越充分,接受的知识量越大、越精深,那么学生的智力就会加速得到开发。人的思想空虚与知识贫乏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智慧、觉悟又总是与知识水平紧密相关。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严重影响传授知识的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

(2)高校教师应科研和教学并举

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知识与理论的帮助。科学研究活动是保证高校教学内容始终反映文化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必要条件。科研使教学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有利于其从事研究型教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能有力地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维持教学和科研的相长应该是所有高校教师不懈努力的专业发展方向。

2.3高校教师的价值观

(1)高校教师的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相一致

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两个基本方面。社会价值是教师职业对社会、对服务对象的外在价值,它表现为一种工具价值,是教师职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高校教师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等。主体价值是指教师职业对教师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它表现为一种内在价值,包括:从事教育劳动并通过劳动交换而获得一定的报酬,从而实现教师职业维持生计的实用价值;促进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人的发展而获得社会的尊重,满足教师的社会性需要,实现一种精神价值;释放个体的智慧和情感,在自己的职业中独立地进行劳动,获得一种内在尊严和欢乐的生命价值。保持高校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之间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是十分关键的。

(2)高校教师应克服行为的“失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做到教书育人、率先垂范。但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失范行为并不鲜见。教师的失范行为可以理解为在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是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尤其是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和手段。如追逐名利,以教谋私、学术上的弄虚作假、不专注本职的教学科研工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随意释放个人的消极思想等。高校教师是一个专门以教化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社会成员为己任的职业,他们依据一定的社会标准,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规范行为品格,塑造价值观,把现行社会的各种要求,通过教化,引导和激励学生内化的过程,使青年学生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此,高校教师职业是促成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职业,而高校教师自身的社会化则是个体取得社会化的前提和保证。在当今社会急速变革中,其意义超过他所从事的教化工作的本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师职业角色,特别是师德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一般认为,教师应具有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张银爱.谈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2).

[2]袁振国.教师的发展[J].科学中国人,2004,(4).

[3]杨德广,张兴.建立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J].决策参考,2001,(2).

篇(4)

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目前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对教师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社会发展又对教师提出新要求。这些都给高校教师管理带来新问题,高校必须针对教师管理的新特点,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高校教师管理的新特点

1.内涵更丰富。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劳工大会就提出知识管理,这一理念得到快速发展,并被人们广泛接受。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阵地,加强知识管理的任务尤为突出。教师是高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加强教师的知识管理成为高校迫切需要正视并解决的一个新问题。知识管理是指对教师的基本知识进行管理,包括教师对知识的认知、获取途径、知识开发、知识使用等,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等。

2.触角更细腻。目前,社会发展进入资源竞争时代,高校要想在同类学校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着力于优化教师资源管理,将触角延伸至各个细微处。触角的细腻有助于高校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使不同类型人才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这就需要高校深入调研学校人才引进,根据高校教育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实现自身的教育理想。

3. 理念更感性。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人才,具备基本的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高校教师管理应该更多地体现出感性的一面,以人为本,实施柔性化管理,关注被管理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基于高校教师管理新特点的对策

1.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知识管理自我意识。从高校教师现有素质分析,教师并不缺乏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的是知识管理的自我意识。因此,高校要根据教师知识管理内容与要求,努力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唤醒教师知识管理的自我意识,使其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高校领导要认识到教师知识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应给予经济、人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教师的知识管理权利。高校还要积极构建教师知识管理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建立标准、规范的知识体系,形成丰富的知识库,为教师搭建知识管理平台,使教师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访问与使用,发挥知识的价值。另外,高校还要提升教师知识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知识管理究其本质就是自身主观能动性体现的过程。从科学分析看,教师知识体系中,大部分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权重较低。教师如果不主动地进行知识管理,容易导致知识浪费与流失。

2.完善制度,因人设岗,努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价值。教师价值实现的途径在于岗位,岗位是否能够成为教师实现价值的平台,关键在于高校是否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是否因人设岗,因才设岗。高校要严把教师准入关,深入考察教师的智能水平、教育教学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引入适合高校的优秀教师,并为其学习、进修提供条件,使引入的教师人尽其才,获得专业发展,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队伍稳定性。高校还要改变聘用思维,从传统“身份管理”中转变出来,向“岗位管理”转变,科学地设置岗位,做到因需设岗。这样,才能根据岗位需要合理配置教师,使教师在岗位上有事干、有劲干、有能力干,而不是岗位与教师的专业技术不相适应,人浮于事,在岗位上混日子,导致教师职业敬畏心的丧失,带来教师管理难题等。

3.刚柔兼济,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制度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高校教师管理要继续发挥制度管理优势。同时,要刚柔并济,将制度的刚性与柔性进行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以人为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就是要突出教师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在教师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包括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尊重教师的劳动,化管理为服务,以人性化服务触及教师内心,使教师感受到温暖,体会到自身的价值。通过创新高校教师管理模式,提升教师自我管理意识与奉献意识,增强教师对职业和高校的认同感,主动地参与自我管理与学校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责任感。

总之,高校要认真调研新时期高校教师管理的新特点,不断转变教师管理思想,化管理为服务,促进教师价值实现,实现教师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

篇(5)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优秀师资队伍的开发和建设是实现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培养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核心之一就是高效薪酬管理制度的构建。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创新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人力资本的内涵及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特点

<实用教育大词典>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人力资本是指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经过受教育并得以开发能够创造货币资本的宝贵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资者在现在和未来能收获一定量的收人流。

高校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首先具有私有性、双重性、变更性、价值创造冲动性等人力资本的共性,但由于高校教师在特定组织中、以及个人发展中所长期形成的职业特性,又使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1)智力性。高校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高校人力资本既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高校人力资本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并在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推动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2)主观能动性。高校人力资本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高校人力资本不仅是组织或者单位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和客体,还是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本的动力和主体。高校人力资本通过授教和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技能、阅历等诸方面得到拓展,创造性地从事教育、科研与管理活动。

(3)异质性。由于高校人力资本投资程度与方式的不同,高校人力资本个体之间人力资本的存量也是有差异的,存量的差异就造成了高校人力资本个体能力的差异。根据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同高校人力资本分为:智能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及一般型人力资本四种类型。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同决定其价值也就不同,即不同的劳动力获得不同的劳动报酬。

(4)保值、增殖性。高校人力资本不仅能够弱化或消除其它资本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状态,而且对经济增长呈现出收益递增的特性。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劳动者的技能不断提高,通过改善劳动技术条件,高校人力资本将会产生乘数效应,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2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2.1 薪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资由固定的基本工资与可变津贴组成。基本工资在高校教师收入中的比例偏低, 在整个工资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 而基于绩效的可变津贴比重过大, 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一些短期、功利性东西上,而大大降低了其教学质量。

2.2 对外缺乏竞争力

与同等或低于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务员或企业职工相比,高校教师的薪资较低,高校薪酬的现状显然难以充分满足教师的需求。当现状和需求的矛盾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高校不仅难以引进和保留高水平人才,还会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削减高校的核心能力。

2.3 对内缺乏公平性

缺乏内部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制度内等级差别很小,同种职位、同等绩效薪资不相等,不同职位、不同绩效薪资差距较大,教师贫富差距悬殊;另一方面福利津贴的发放的依据是资历而不是工作绩效为,年轻优秀教师的可变津贴往往大大低于资历老的普通教师。

2.4 激励方式单一

高校单纯的物质激励往往无法满足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多层次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越的工作环境、较多的进修机会、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等高校“学术文化”的激励比短期内的金钱刺激往往更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

3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校薪酬管理

为使得高校薪酬管理制度发挥最大限度的激励作用,笔者创新高校传统的薪酬制度,建立了基于人力资本的高校薪酬管理模型(如图1),这5个环节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以保证高校在薪酬管理制度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保证公平性。

(1)薪酬调查

高校薪酬调查的对象是相关劳动力市场,即与高校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竞争员工的其他组织如同类高校、企业或政府机构。调查内容应包括:调查职位的基本信息,调查职位的薪酬定位、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等,同时,高校应经常做薪酬调查,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制度的调整跟得上市场上人力资本价值变化的步伐。

(2)人力资本价值计量

人力资本价值是确定工资结构和宽带薪酬设计的基础,所以人力资本价值的科学计量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管理制度的核心。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方法:v={[rt/(1+r)t] }*w。其中,v是人力资本价值,n 为人力资本使用年限,rt是企业预期第t 年净收益,r 为适用的折现率,w 是人力资本投资额与企业总投资额之比。

(3)职位分析与工资结构确定

高校应开展职位评价,比较高校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并为每一职位等级建立合理的工资范围以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同时,工资范围的建立要依据事先已经确定的每一工资等级的市场工资。

(4)宽带薪酬设计

宽带薪酬设计就是将传统的职位等级结构中的几个相邻的等级合并为一个等级,从而使每一等级的工资范围变得更大。宽带型薪酬结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它使员工从注重内部公平转变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以及自身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对高校来说,进行宽带薪酬设计意味着,决定收入的不仅是职位等级,还有人力资本的因素。

(5)实施多元分配

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分配多元化包括必须实现分配要素、分配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多元化。教师分配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由学历、年龄、既往业绩等因素决定的教师的职称,是收入存量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工作绩效,绩效是收入增量的控制因素;其次,分配方式上采取延期与逐步增长的薪酬分配方式;最后,分配形式的多元化,即薪酬分配以物质利益分配为主体形式,以后续教育和培训为辅助形式,以职务的晋升为补充形式。

参考文献

[1]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

[2] 黄存权.基于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高校薪酬管理[j].科技信息,2008(17).

[3] 华中科技大学.基于人力资本的大学教师薪酬分配理论[n/ol].光明日报,2006-04-30(10)[2010-4-25].news.sina.com.cn/o/2006-04-30/06118829169s.shtml.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48-03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加强理论教学,而且还要重视实践教学。显然,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教学方法的内涵及现状

1.高校教学方法的内涵。历史证明,教学方法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教学方法就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梁,只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然而,从国内有关教学理论的文献来看,很难找出对教学方法完全一致的界定。笔者现将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归纳如下:在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教育学考试大纲》中,把高校教学方法定义为: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薛天祥认为:高校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也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徐辉认为:大学教学方法是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的技术、技巧、程序、策略或方法的综合。不难看出,对于高校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外乎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2.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枯燥”、“守旧”、“灌输式”、“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等问题的现状,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改革建议。有研究者总结: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教学方法的认识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完全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照搬国外比较成功的教学法案例来全盘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二是不善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满足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现状,脱离教学实践。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对教学方法创新没有客观的认识,较为普遍的是认为:教学方法创新,就是要改革传统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对此,潘懋元先生指出“高校教学方法并无绝对优虐之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寻求剔除所谓不好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或剔除传统方法而采用现代的方法,而是寻求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或是思想观念,熟练地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个性以及学生情况等来选择在达到目标时最合适的方法。”此外,还有很多研究者关于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识比较薄弱;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是批判的部分采纳,而是全盘否定;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也正是高校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和现状。

3.国外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很多学者对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做了详细介绍。涉及到美国探究式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引进了哈佛大学等一流大学的经典教学方法。专家学者还总结了很多有突破性创新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具体学科中,并且提供了大量学科论著,涵盖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具有借鉴作用。提出了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让学生也参与教学。对中美两国大学普遍的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对日、美、俄三个国家的典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究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总之,这些研究都是力求在教学方法的观念上有所突破,方法上有所创新,对以后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很多研究者也对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教师自身的问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及教学改革的需要等方面。

1.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于多样化,既要培养基础宽广、博学多才的通识人才,又要培养动手能力强、面向专门领域、工作熟练的技术精英。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选取正确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则要求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

2.高校教师自身的问题。有人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学术水平,而教学方法并不重要,认为高学术水平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是并非都是出身于师范院校与专业。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过程中,他们学习过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其实,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同样研究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所以,高等院校也应该注意教师的教学方法。

3.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很多研究者认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是因为存在以下弊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些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信息而不考虑学生能否消化和理解,偏重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研究能力。

4.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如何将直接决定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方法还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大指标。离开高校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教学论”将会枯竭。

由此看来,对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革和创新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使教学方法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相适应,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工具式作用。

三、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措施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改革高校教学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探寻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是指高等学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地、有效地调配高等学校中的人、财、物以适应高等学校内部的活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过程。对于高校的管理,同时也是重视教学方法创新的,但大多数只是放在了文件上,在实践中却缺乏必要有效的措施。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教学方法只有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学地结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阻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和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能性途径,还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有关系。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教学方法创新的资金支持问题,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及活动不健全的问题,等等。针对此类问题应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如协调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做到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高校应及时对教师研究创新教学方法等科研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做到从基层抓起,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进教学方法创新。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都有要求。这里面也包括树立教师创新意识。只有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激发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每个教师必须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用以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强素质修养。同时,教师应该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尤应注重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的学习。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将知识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当面临教学困难时,教师要冷静思考并总结,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这样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

3.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但也有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高校应该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主动性。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离开教师,甚至超过教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是指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型的合格人才。

4.合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现代教学技术在科学技术产业下诞生,它的应用标志着现代教学发展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直观性。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角色从主导变成了辅导,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了更多种选择。现代教学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扩充了学生的知识信息量,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改革了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高校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育任务。

5.发挥高校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高校教学名师有名声、较高学术造诣、教学艺术、教学成就,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受人敬仰。高校教学名师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具体有如下作用: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作用,促使高校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意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接受名师的授课经验或心得,对教学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教学名师的作用营造一种积极主动进行创新教学方法的氛围,使教学理论不断完善。所以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良好途径是发挥高校教学名师的作用。

四、小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教学方法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学工作本身极富创造性,“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不断的实践、摸索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具备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高校应该鼓励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和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教学方法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逸,朱少英.高校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J].高教研究,2006,(9):32-33.

[2]王义遵.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么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5]邓军,李菊英,谢自芳.浅论现代大学教学方法[J].大学教育科学,2007,(1):68-70.

篇(7)

1.“教师为本”的治理理念创新。高校实行民主管理必须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同时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高校的民主管理必须围绕两个重点,即监督和参与,展开工作。所谓监督,是最大限度地做到校务公开,增加高校工作透明度。参与则是抓好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高校教师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想法和需求,只有实行民主管理,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措施、区别对待,才能真正让教师融入高校,乐于参与高校管理工作。要使广大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实现高校管理方式的创新,就要信任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充分信任,教师才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工作,才能伸展个性、释放潜能,从而实现愉快工作的目的。建立充分的信任机制,教师在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会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高校管理方式自然会完成新的转变。

2.“教师为本”的发展理念创新。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让·托马斯在《世界重大教育问题》中指出:“教师的态度最终决定着教育革新的成败。”高校管理创新必须树立以教师为本的发展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的今天,多数教师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期望以此实现人生价值,而不仅仅将其看作谋生手段。实际上,高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创新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为本,在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的同时,依靠情感凝聚人,使高校和谐发展。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始终将教师这一高校重要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同时,高校是教师实现价值的场所,教师是关乎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管理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始终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是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而高校这一重要职能的实现,必须有赖于全体教师,唯有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帮助高校完成这一职能。高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不在于高校领导、高校管理者,而主要决定于广大教师。因此在高校创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不动摇。

3.“教师为本”的环境塑造理念创新。传统高校管理注意优化教师的硬件环境,包括更新教学设备、添购教学资料等。然而真正让教师融入高校的关键因素,在于高校的人文环境,即是否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是否让每位教师得到尊重。如果高校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高校管理者富有人文关怀,那么教师身在其中,就更容易发挥工作的创造性。相反,如果高校教师感觉得不到尊重,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负面情绪,高校管理工作也不会顺利开展,高校发展的潜力也会比较有限。具体而言,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师,就必须先从高校领导做起,领导首先能够充分尊重教师。“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在高校系统中,高校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高校领导要及时与广大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为广大教师排忧解难,并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惟其如此,教师才会主动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积极为高校发展贡献才智。为教师营建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还需注意高校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高校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不仅影响教师个人情绪,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以致影响高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建设良好的高校人际关系,既要做到教师与高校领导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更要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关系。教师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在具体实践中也会产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分歧,会产生各种矛盾。作为高校管理者,要主动协调这些矛盾,提高管理者的个人修养,注意降低教师间的利益冲突,关心教师集体,培养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尊重、学习的和谐人际关系。

二、“教师为本”的高校管理机制创新

基于传统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弊端,创新高校管理方式已经势在必行。创新管理是高校管理崭新且必要的内容,关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新高校管理也是高校管理者的必由之路。实施以教师为本的高校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以“教师为本”的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信息沟通机制,培养教师形成参与管理的意识。要实现高校领导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必须完善高校沟通机制。“情感沟通是满足教师正常的情感需要、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高校领导与教师沟通,首先,要积极为教师分忧;其次,要经常开展与教师的对话;再次,高校领导要尊重每位教师,真诚、宽容对待每一位教师。只有真正实现了理解教师、沟通顺畅,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同时,高校领导也要体谅教师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每位教师对于认识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合理地对待这种差异,有利于吸纳更多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工作,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实施以“教师为本”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脱颖而出。根据现代高校管理学理论,优秀的高校管理者应该是一个不断唤醒教师内心动力的激励者。激励教师,主要是使教师内心的贡献感、成就感、创造感得到满足。教师满足这种需求之后,会激发巨大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高校管理者适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就能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持久效力。具体来说,高校管理者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包括比较现实的住房、福利、子女入学等问题,还要为教师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供机会和平台,比如,教师继续深造的要求等。要想高校管理创新成效显著,必须做到善用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教师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所谓激励机制,“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质是调动人的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必须将高校的发展与教师发展结合,使教师认识到只有高校发展才是实现个人利益。要完善高校内部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为教师提供满足自身需求的平台和机会。最重要的一点,即在激励过程中一定要贯彻公平原则,注意物质分配和精神奖励的公正性,使更多优秀教师参与高校管理。

3.实施以“教师为本”的参与机制。在形成各项高校管理制度时,必须保证教师的参与性。对于高校的管理创新,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的参与,真正做到让教师参与管理,才能让教师产生心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广大教师理解高校的各项决策,也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贯彻落实。高校可以通过教代会、工会活动等形式,为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教师参与讨论、参与决策制定,让教师多提意见,集思广益,集中教师智慧。高校发展需要不竭的内部推动力,而鼓励广大教师最大限度地参与高校管理,则是内力之源。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高校则需要具有主体性意识的教师。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群体,既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确立教师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逐渐成为高校各方面的决策者,使教师有高校主人翁之感,就会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断为高校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成为高校宝贵的管理资源。教师广泛参与高校管理,也会增加高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从而使高校各项决策顺利执行,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实施以“教师为本”的公平机制。在高校管理创新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公平性原则。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中的教师群体。如果高校管理者不能真正贯彻公平性原则,就会降低教师工作积极性。因此,高校在进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平性原则,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使教师能够愉快工作。四、实现高校管理创新需注意的问题高校管理创新的意义已经被广泛认识到,但在某些高校进行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差。首先,不少高校过分强调了教师参与的效果,怀有浪漫主义情节,认为任何高校管理工作,只要教师参与就能“万事大吉”,因此,每一项决议必须交由全体教师充分、无限制地讨论。这种做法属于误解了以教师为主的管理方式,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管理者也没有实现预期效果。其次,过分强调教师情感的支持,最终破坏高校民主管理的氛围。有些高校领导认为,有效引导教师参与高校管理的桥梁是感情支撑,因此,特别注意取得教师情感的支持,逐渐导致形成小圈子、团体主义。这样做,不仅不利于高校管理的创新,反而使很多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破坏了高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良好氛围,有弊无利。

篇(8)

高校廉洁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我国廉洁政治建设的构成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开展高校廉洁教育,必须禀着“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态度进行,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在廉洁教育的内容、形式方面实现不断创新,让高校廉洁教育始终保持强烈的前沿感、持久的吸引力、明确的针对性、切实的时效性。

一、高校廉洁教育创新需坚持的原则

高校廉洁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首先把握好三个原则: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则,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原则,引导为先、全面渗透原则。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而合理的创新。

(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原则

高校是智慧的集散地和知识的创造地,追求真理,立足实际,善于创新。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首要原则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校廉洁教育,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生需求,立足于现实条件,立足于内外因素,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不能仅看上级文件,仅听领导要求,仅做形象工作,打造出百无一用的“空中楼阁”。在踏实开展高校廉洁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时展趋势和特点,根据廉洁教育目标、对象、条件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使高校廉洁教育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保持新颖度、吸引力、时效性,既与现实传统密切结合,也与时展密切结合。

(二)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原则

高校廉洁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是大学人文情怀的彰显和延伸。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应当坚持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时展,“以人为本”理念得到越来越高的认可度,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是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高校廉洁教育,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始终,改变教师主导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将大学生作为廉洁教育的核心主体,根据其现实需求和认知特点采取科学可行的形式、方法。同时,要鼓励包括高校教师、领导干部、普通工作员工在内的全体教职工参与高校廉洁教育,形成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的全员参与格局。

(三)引导为先、全面渗透原则

廉洁教育是一项“灵魂工程”,重在引导、渗透。在高校开展和创新廉洁教育,必须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为先导,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全面渗透。坚持引导为先,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核心内容为指导,二是要以学校中心工作、三风建设为支撑,三是要以正面引导、典型树立为原则,四是要注重心理疏导、教学相导的方法。注重全面渗透,需要将廉洁教育渗透于各种教育载体、内容和环节之中,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渗透于高校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渗透于高校日常管理的各个部门、环节之中,夯实高校廉洁教育的基础,提高高校廉洁教育的整体效应。

二、新形势下高校廉洁教育内容的创新

(一)紧随时展,充实教育内容

时展总会带来新的变化、新的元素,体现新的特征、新的要求,高校廉洁教育要结合这些新变化、新元素、新特征、新要求来充实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当今80后、90后、00后大学生在认知、行为方面呈现出的新特征、新需求,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就业教育、情商教育等内容充实到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充实,以满足时展需求。

(二)结合地域特征,完善教育内容

中国地域辽阔,域内自然、人文环境千差万别。开展高校廉洁教育,要在坚持一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因地制宜的开展廉洁教育。通常而言,要结合高校所在省份、城市的历史文化、现实格调、发展战略等,完善廉洁教育的内容。例如,云南师范大学所在的云南省,近年来实施了“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积极弘扬以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为内容的“云南精神”,云南师范大学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云南精神”,弘扬廉洁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根据对象变化,优化教育内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成人教育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当前高校的学生群体已经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90后、00后大学生内部群体差异显著,成人大学生增多,外国留学生增多,给高校廉洁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局面下,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结合其数量、特点和需求,进一步优化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要考虑将成人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纳入高校廉洁教育体系中,开发和完善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学材料。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涵盖全体师生员工并具有针对性的高校廉洁教育教材体系。

三、新形势下高校廉洁教育形式的创新

(一)坚持和完善既有的传统教育形式

高校廉洁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当前高校中,开展廉洁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两个方面,部分高校(如云南师范大学等)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公共选修课。第二课堂即校园文化活动,这是当前高校廉洁教育中开展的最为丰富多彩的部分,具体包括主题报告会、座谈交流会、读书活动、观影活动、主题团日(或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受同学喜爱,具有较为显著而持久的效果。新形势下高校廉洁教育形式的创新,既要注重和发展课堂教育,也要拓展和完善第二课堂,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实现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重视虚拟空间的利用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涌现,吸引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批青年人广泛关注和使用,对当今高校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对高校廉洁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高校廉洁教育有一些新的空白需要填补;机遇在于,高校廉洁教育有一些新的形式可以运用。新形势下,以大学生在主体对象的高校廉洁教育,必须紧紧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主动了解和利用以QQ、BBS、微博、微信、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拓展教育途径,优化教育形式,深入青年学生群体中,及时、有效地开展廉洁教育。让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能以自己最熟习、最擅长、最易于接受的形式,学习廉洁知识,培养廉洁品质。

(三)鼓励全员参与,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高校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高校廉洁文化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高校廉洁教育形式的创新,要着重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改变以往单纯以专业教师为教育主体的单一形式,而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除专业教师外的高校领导干部、其他任课教师、普通工作人员参与到高校廉洁教育之中,结合自身岗位特点,运用合理的方法、形式为高校廉洁教育和廉政建设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必须改变以往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形式,而要着重强调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进而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高校廉洁教育内容与形式创新中应处理好的四组关系

当前,发展和创新高校廉洁教育,主要包括理论创新、理念渗透、主体强化、方法优化、途径拓展、机制保障、环境支撑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围绕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需着力处理好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主体与对象的关系

高校廉洁教育的主体与对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在身份上具有一定的可互换性。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大学生、高校教师、高校领导干部、普通工作人员四个群体。其中,大学生、高校教师和高校领导干部是实施高校廉洁教育的三大主体对象。大学生以接受教育为主,但也具有自我教育功能,并能反作用于高校教师和领导干部;高校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施为者,也是高校廉洁教育的中心过渡环节,对大学生影响巨大,对领导干部具有监督职责;高校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高校廉政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和大学生。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高校廉洁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是高校廉洁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本身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定的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去体现,一定的形式也需要一定的内容去支撑,必须在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做到合理匹配、科学组合。另一方面,内容与形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这时就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条件,合理运用多种手段促进高校廉洁教育的形式尽量满足内容需求,并结合既有形式对教育内容做出必要的修正和改善,最终达成高校廉洁教育的目标。

(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高校廉洁教育的创新,必须把握好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时空组合。人们对廉洁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是有过程的,因此高校廉洁教育的时序性至关重要。必须结合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的学习阶段特征,开展循序渐进、科学有序的廉洁知识教育;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也要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来进行,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揠苗助长。此外,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应注意空间场合。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和可取的教育形式。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活泼、张扬,而在户外活动中过于保守、内敛,则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消极影响,降低其积极性。

(四)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创新高校廉洁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既有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也要在现有基础上结合时展进行不断创新。继承与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廉洁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组关系。继承优秀经验和做法,要在注重实效、注重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对高校廉洁教育的理论、理念、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机制、支撑等方面做出合理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优秀经验和做法的总结上要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推广性。实现创新发展,既要以继承优秀经验和做法为前提,也要以现实条件和需求为基础,更要以时展趋势和特征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行高校廉洁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谢晓虹,宋广宁. 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02).

[2]肖凌云. 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经验与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2011,(08).

篇(9)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94-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基础之上,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与管理制度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进程,高等学校的教学规模也随之增大,由此,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不仅要完善教学机制,而且在加强教学的力度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促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能够顺应新形势而不断提升,并以此来开辟出适合自身发展模式且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实现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顺应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模式也应随之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来使自身在以核心竞争力决定学校总体教学水平的大环境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从当前的高等学校的竞争形式来看,人力资源是高等学校的核心资源。一个学校只有掌握了一流的人力资源,才能够在激烈的高校竞争当中占据优势,而对于人力资源实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说是提升高等学校核心整理力的必经之路。现阶段,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整理资料,处理人事信息的闲杂工作,而是高校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人员信息来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之下,高校进行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无论什么规模的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都需要依靠人、财、物等因素,但在众多的构成因素中,人是主体,并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将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应用到组织内部,促进其他要素正常的运转。尤其是在高校进行全面改革的形势之下,教师人力资源也在其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使高校更好地适应时展的步伐,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将发展的直观因素进行综合,并将其合理的配置,从而使高校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以此来促进教师各项能力的不断提高,进而促进高校的长足发展。

其二,提升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教育活动中,高校只有在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高校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高校在教育水平、教育资源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当前教育活动的变化而进行创新,通过建立适合当前教学活动发展的形式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得优秀的教师资源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为其创造更好的激励制度与管理模式,并以此来为优秀教师人才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进而保证高校在教育改革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即使经过了多次的教学改革也很难使高校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很好的适应新时展的步伐,以致于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我国的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致于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的是教学水平的提升,认为教学质量才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只有将高校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始终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够有效的推动高校的发展。由于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以致于高校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表面的管理与培训,主要针对教师的人事调动与绩效奖金的发放而进行相关工作,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内容,忽视了对人力资源深层内涵的挖掘。鉴于高校所存留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狭隘的思想,导致高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统筹学校资源,为学校制定战略发展目标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巨大的间接利益。

2.基于高校传统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高校的管理层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始终无法予以正确的认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高校的地位也一直处于弱势。与此同时,绝大部门高校的管理者普遍认为人力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人员档案、其他部门的出勤情况以及工作量等内容进行相应的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含金量,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效用无法得到正确且充分的发挥。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

在高校的人力Y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教师之间存在的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差别,忽视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与层次性,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制度与培训管理等基础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激励制度方面。高校在激励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将同样的激励制度应用于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将素质与能力层次不同的教师所适用的激励措施混同。但在实际上从教师激励效用来看,高校传统的激励机制仅仅是教育改革时代高校对于教师的一种激励制度安排。但是在如今的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之下,教师与教师之间有着不同的个人特点与激励要求,同样的激励制度很难满足绝大部分的教师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第二,培训管理方面。由于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全面理解教师的工作动机,并且仅仅停留在尊重和理解的层次上面,对于教师在内心深处对高校与事业的责任感和理想追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动力缺乏深层的理解与认识,由此在培训与管理的手段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将不同层次与水平的教师使用同一种方式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使资源造成浪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新环境之下,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人力资源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核心竞争力决定高校教学水平的形势下,对高校在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促使高校真正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必须从基本且至关重要的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做起,并以此来进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首先,在高校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的过程中,应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学校的核心战略决策部门,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学校进行决策的核心内容,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学校中的地位。其次,高校的管理层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教师人力资源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重要性,根据教师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对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以此来将每个教师的优势与长处充分的发挥出来。最后,由于高校的人动频率并不高,所以在进行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每一个教师的不同特点与能力将其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以此来保证高校教师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维系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的目的,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其一,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在构建相对完善的高校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总体的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的教师,实现对高校教师的有效管理。其二,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能力及其工作需求,尊重并且重视每一名教师,通过对教师定期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来使教师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使高校的全体教师在面对激励奖励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产生平衡感与满足感。其三,对不同能力与水平的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并将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工作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整体管理,保证各学科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的分配平衡,以此来促进高校教师总体能力的全面提升。其四,高校还应将教师的定期培训与有效管理作为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与先决条件,在定期培养人才的同时,对其在培训中的行为与表现进行科学且客观的评价,对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表彰与嘉奖,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工作信心与工作积极性,促使教师对高校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的分析,可以得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不仅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而且提升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在高校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的前提之下,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等几点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期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颖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展望,2016(3)

[2] 胡新峰,苏兆斌,李威娜.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探索[J].科技c管理,2014(3)

[3] 魏建树.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和解决措施[J].企业研究,2014(14)

[4] 魏洁,汤建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J].江苏高教,2014(6)

[5] 江波,颜萌.绩效视角下高校实验队伍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7)

篇(10)

当前,如何创新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和谐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者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高校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观念依然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管理模式因循守旧,不愿意、不敢于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造成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在原地徘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管理依然是“管”字当头,缺乏服务意识,教育管理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缓慢。

(二)管理方式实效性差

很多高校并不缺乏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内容,然而这些制度和内容往往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挂在墙上的制度,是写在纸上的方法。很多制度落实执行情况较差,甚至根本没有落实和执行。一些制度过于死板,科学性和灵活性较差,即制约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也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管理结构合理性差

部分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够科学合理。一些高校甚至将教育管理岗位看做是“闲人”的岗位,在人员配备上不够重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教育管理高效、高质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理念的创新具有“发动机”作用。因此在创新进程中必须坚持理念先导,用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引导教育管理创新。

(一)要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发展中,学生的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而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的形成,均和教育管理密切相关。高校教育管理要必须对此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以学生实际综合能力作为依据,如果高校学生仅仅是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际中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差,那么,高校教师的教学就是失败的。这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的转变,有助于教师时刻将学生的发展视为已任,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在完成专业课程教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下功夫,根据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高校教育管理层也应重点放在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层面,给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转贴于

(二)全面加强高校同社会的沟通

教学和管理应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离开好的管理就谈不上好的教学。在新形势下,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须跟上时展步伐,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迫切,高校教育管理就应随之进行转变,全面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掌握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使高校和社会形成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能够较自然地实现和社会的融合。该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对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极其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社会接触后全面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社会岗位中进行理论的实践,再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不足,回到高校中进行补充,这种社会与高校互动式的的管理理念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的一个趋势。

(三)更新并实施学生主体的战略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必须及时向“学生主体”战略进行转变。无容置疑,学生才是高校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就是高校的需要,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应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是应该真正将高校学生视为学校教育管理的真正核心,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支持学生、造就学生,把学生视为学校的根本,努力追求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和高度,营造更加优良的高校环境和创新氛围,不断激励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三、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创新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中,应着力对具体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优化,确保教学管理工作形成“回路”。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应协调发挥好其设计、检查、监控、评估的各项作用,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更好地体现教学评价在管理中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弹性的管理模式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在于从传统的管理制度逐步向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高校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管理人员的激励与人文关怀制度,学术评价与监督制度,领导下课堂听课等制度的完善,确保制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及时总结经验,找出管理运行中的不足与漏洞,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规范其管理,齐抓共管,真正实现制度创新,完成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机制

1、全面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健全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的相关教学机制,对高校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科学测评,对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各项创新活动给予正向激励,对其主动创业给予积极指导。

2、应努力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关注好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搭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于对教学质量应推行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层的全方位评议,依据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对教学岗位进行科学设置,使教学岗位的津贴真正拉开档次,推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

上一篇: 师德师风教师研修总结 下一篇: 银行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