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5 00:34: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意识形态工作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篇(1)

医院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节点、关键部位、重大问题,全面排查责任制落实执行情况、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错误思潮在医院的影响、易引发意识形态事件的突出问题等,对风险点进行梳理研判。

篇(2)

一、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1、在八种机关病里,感觉自己存在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薄弱,先锋模范作用不强),懒散病(纪律意识不强,意志有点消沉,工作得过且过,精神不振,没有向工作认真者看齐、学习),守旧病(不学习,不进取,不创新,安于现状不上进,工作无亮点,无特色)。

2、专业业务知识掌握得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为:一是虽然有时候也学习点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想,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在业务知识方面,对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精。三是在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把握不住发展的必然规律。

3、敬业精神尚可,但工作主动性不足。

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多了些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也多了一些自己感觉到是事倍功半的东西。二是实际工作只限于听领导的安排,没有自己的工作创新思路。

4、自我要求不够严格。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工作上,有时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显得不够严谨,有“完成任务”的观念,没有向高标准看齐。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3)

二、强化理论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到位

一是制定学习计划。分别制定了《县民政局党组中心组2020年度学习计划》和《县民政局党支部2020年度学习计划》,对学习时间、内容、人员等作了具体明确,形成了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的良好格局。二是深化学习内容。认真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党组成员上党课、道德讲堂、网上在线学习等学习机制,及时召开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的专题学习会议。三是丰富学习形式。通过版报、张贴宣传画、党员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宣传学习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向全局党员干部发放了《党的文件汇编》、《学习讲座》、《党的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书籍进行集中学习或自学,提高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的主体作用。

三、多措并举,推进责任落实

一是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倡导全局干部职工礼貌待人、微笑迎人、阳光服务,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培树文明标兵,引导民政人员树立文明审计意识,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品德意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为抓手,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到乡村(社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献爱心、送温暖”、“创建文明城市”和整治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激励和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提升自身道德文明素质,塑造团结友爱、勤于劳动、甘于吃苦、乐于服务的审计形象。

四、抓好舆论引导,传播凝聚正能量

一是把握导向,规范舆论宣传。健全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题及时尤其注重提前介入,防患未然,特别注意掌握网络舆情,牢牢掌握新闻报导主动权。二是强化载体,占领舆论阵地。今年投入资金,在大院内设置制作了5版宣传橱窗用以政策宣传等,在办公楼显眼位置粘贴宣传画宣传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风廉政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等内容,强化宣传载体建设。三是健全防控体系。按照县委的要求,安排人办公室一名人员兼职联络员,积极参加相关网络信息管控的知识技能培训,规范网络信息,提升管控信息的能力,适时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引导,切实做到可管可控。

五、工作存在问题

虽然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的积极向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往往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没有真正摆上应有位置,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业务工作,轻视党建工作的不正确想法,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软指标来考虑,总认为一线工作是主要的,学习是次要的,只要有经验、有实干精神就可以把事情干好,而忽视了党建理论对工作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不到党建工作对业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就党建抓党建,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党员队伍教育培训有待加强。学用结合不到位,并不能完全用所学指导工作实际,实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制度执行不到位,致使党员教育管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党员党性不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意识形态阵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阵地意识不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薄弱,信息、新闻上稿数量不多,信息报送不够及时、全面,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款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与蓝天行动等重点工作相结合。

下半年,党支部更加注重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并结合日常的实际工作,每月按照计划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集中学习和自学。重点学习了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要求每个干部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做到了学习人员、时间、内容、检查四落实。

(二)落实党支部的“五化建设”,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篇(4)

一、针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制有差距,未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领导班子述责报告”的问题。

篇(5)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市委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宣传贯彻作为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抓好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其他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股室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对突出问题、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民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二)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明确意识形态新形势一是推进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年初按照市委宣传部部署要求,制定《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计划》,坚持每周集中学习1次,将中央、省、市委意识形态工作文件精神作为全局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理论宣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人心,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充分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市融媒体中心“两大平台”。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抓思想引领的权威平台和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平台,组织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开展线上学习。依托市融媒体中心,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变化,牢牢掌握舆情预警、应急处置的主动权主导权,切实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网上应急防范处置能力,确保网上舆论平稳健康。(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工作力量,明确分管意识心态工作的领导、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二是强化督查检查。结合党风廉政制度督查工作,组织党务干部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主,并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整改落实,务求实效按照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和省州委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清单,党组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成因,举一反三,结合工作实际,康应急〔2019〕22号《市应急管理局党组关于省委第九巡视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情况整改报告》切实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并将继续抓好落实,力求整改取得实效。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

上半年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以干代学,以忙挤学,不能持之以恒,理论联系实际有差距;二是工作抓得不到位,工作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办检查少,工作力度不够;三是缺乏深入调研的精神,对一些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少,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报告、纪律报告、干部考核;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把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篇(6)

围绕2016年工作和制定好“十三五”规划,蔡赴朝部署了8个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壮大宣传舆论主阵地。要做强正面宣传、发出正面强音,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切实加强媒体阵地建设。

第二,着眼于巩固“高原”、力攀“高峰”,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要抓创作导向,坚决把住审查关、播映关、准入关,绝不给有害作品提供传播渠道。要抓精品力作,形成源源不断出精品的良好态势。要抓骨干人才培养,大力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第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各项惠民工程的“升级版”。要在提质升级上下功夫、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在标准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确保人民群众长期受益。

第四,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推动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做大做强,逐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方向迈进。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文化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新引擎,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五,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布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以提升国际话语权为目标,通过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打造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品牌。

第六,坚持高度政治意识、阵地意识、法治意识,一以贯之严格管理、改善服务。要把日常监管和集中治理、传统业务管理和新业务管理、立法与强化执法、“堵”和“疏”结合起来。

篇(7)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阔,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

一、政论文的特点

政论文讲求确切,严谨,富有鼓动性;词语多具宏观性;繁使用政治术语;句型单一、连接成分少、句与句之间无明确的逻辑关系。而英语则在句式衔接上多“形合”,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短语、分句或从句将句子衔接起来,注重显性衔接,把句子形式和结构完整放在突出位置,并且尽量避免重复。

二、具体翻译策略

中文政治文献翻译要高度忠实,但为了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中国政论文的英译本总体词汇特征应接近于本族语中同体裁的文本特征,被目的语者接受。

1.笼统词汇具体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不少词意模糊的“宏观性”词汇和词组高频出现,用以表明某事物的特征或状态等,但英语词汇比较严谨、具体,因此翻译时,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文体风格选择用词,说到实处。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We will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走出去”战略实质就是走向全球,翻译成going global符合其实质相。又如: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Rather than adopting 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that would have an economy-wide impact, we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 with structural reform.报告中并未直译”大水漫灌”,而是着重于它对于经济的影响译为an economy-wide impact

2.词义抽象化。词义抽象化是把原文中某些意义比较具体和形象的词在译文中引申为一般的词。译者应把所有意象与译文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内涵,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如: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The service sector as a proportion of GDP rose to 50.5%,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 for the first time.“半壁江山”本是中文的四字成语,报告翻译中确并未将其翻译得具有文学色彩,只是根据全文译为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half。我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we can, without question, reinvigorate the economy and ensure its dynamic growth.这里浴火重生、再创辉煌也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将其理解为振兴经济、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

3.解释翻译策略。《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使用政治术语。简单来说,就是“职业行话”。一般而言,行话只有“圈内人”懂得,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就晦涩难懂。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解释翻译策略对于政府报告中某些特定术语的翻译颇为重要。它准确地再现出某些术语的内涵,能够很好地解决汉语政论文英译中的某些术语空白。例如,政府报告中“三严三实”译为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三严三实其内容包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仅仅翻译成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外国读者很难理解,若是加以解释译成be strict in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preventing abuse of power and disciplining oneself;be steady in planning matters,starting undertakings and conducting oneself则更具体。又如报告中出现的“五位一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中解释性的译为the overall plan for promoting all-round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而不是five-in-one。

三、结语

政论文涉及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在其英译中,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既能合理准确地表达出带有中国特色的政论文所含有的文化信息,又能全面考虑到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以及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更好地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国际政治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秋荣.李新新.中国特色用语在政论文中的英译策略探析――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海外英语,2016.

[2]李晓君.浅谈政论文体的特点及翻译策略――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J].China’s,2011.

[3]杨敏.《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张克燕.浅析政论文英译的问题及策略――以《2011年政府报告》为例[D].苏州大学,2012.

作者介:

篇(8)

关键词: 应用翻译;策略;公示语

Key words: applied text translation;strategy;public signs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44-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了使中国“走出去”,翻译工作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应用翻译已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译者不能正确把握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加之中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种出版物和公共场合的翻译频频出错。而长期以来,我国翻译界的理论研究多半倾向于文学文本汉英翻译。目前,在MTI逐渐兴旺和翻译学升为二级学科的背景下,应用文本翻译日益重要,应用文本翻译研究亦成当务之急(郑艳杰. 2012: 78 )。

1 翻译理论研究概况

1.1 国内概况 中国的翻译活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翻译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转型。在最早的佛经翻译中,就有人提出了“文”和“质”的标准。在近代,有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有林纾的“谈译书之难”,还有钱钟书的“化境”等等。前辈们对翻译原则和标准的论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实质上都是对文学翻译的理论研究,讨论的都是如何使文学类文本翻译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优美(郭建平.2010:40)。刘宓庆曾指出译论界常常陷入诠释性争论,缺乏对策性及理论应有的实践意义。很显然,中国译界已逐渐意识到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外概况 西方翻译理论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成为主流之前,语言学派理论在译界占有主导地位。美国学者奈达(Eugene A.Nida)创立了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和“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将翻译和语言功能联系了起来,认为翻译即交际。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等等。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也将翻译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手法。而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诺德(Christiane Nord)则进一步指出,在翻译应用文本(如广告,说明书等)而非文学作品时,坚持对等论的理论家更倾向于接受非逐字翻译的方法。

2 应用翻译研究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翻译活动日益频繁。翻译研究已从传统的文学翻译领域走向各种应用翻译领域(平洪. 2002:19)。应用翻译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

2.1 应用文本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应用文本涵盖广泛,包括各类法律条文、合同、协议条款、旅游指南、景点介绍、政府工作报告、业务保函、商业广告、商务信函、产品说明书、公司简介、企业推介、机构宣传等等,注重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法律性应用文体客观、公正、严谨,模式固定。商务类应用文本以信息表达为特征,文体正式,格式固定;而宣传类应用文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劝导性和呼唤性,灵活性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2.2 应用翻译的特点 应用翻译具有自身的特点,方梦之将绝大多数应用语篇的共性归纳为三点:信息性(informativity),劝导性(persuasiveness)和匿名性(anonymity)。(方梦之,2003:48)。应用翻译以传递信息为首要目的,实用性强,应用广泛,且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国内应用文本具有浓厚的中国语言文化色彩,而且其中一些还具有政治宣传功能或社会宣传功能等。在国际化大背景下,面对中西方国家在文化,语言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译者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篇(9)

从战国晚期开始,各种思想,因为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人开始作综合的工作。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文字,从此中国的文化,有了一个全国共同使用的载具,战国时代已经呈现的思想交流,遂有更多大发展。吕不韦的门客合编了《吕氏春秋》,就是一个大百科全书体。汉代的《淮南子》,则是以道家思想作为基础的综合著作。这些著作,都涵盖全部知识,从宇宙论、知识论,到政治哲学,无所不包。这个气魄,确实和天下帝国的格局相称。汉代董仲舒的著作,以天人感应为主题,将人类的知识和宇宙的结构,结合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系统。许多儒家著作的文章,结集为《礼记》,其中内容也无所不包。西汉初年,大乱以后,朝代初建,与民休息,道家哲学成为无为而治的基础。汉武帝以后,政治趋向于上下贯注、无所不包的大格局。儒家的今文学派,上承孔子济世的使命感,发展的方向是发挥内圣外王的“外王”部分。董仲舒建议政府独尊儒家,也是为了要经过儒家的理论,为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世界。《礼记》的“王制”和“礼运大同”一章,所标榜的都是一个理想的天下帝国。董仲舒的学生们,甚至于建议汉代的皇帝让出帝位,由贤者接替。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其所持理由,也是为了实现儒家理想。凡此综合性的思想,大开大合,与天下帝国的结构,彼此呼应。

组织人才流转的庞大网络

董仲舒曾经应汉武帝之召,回答武帝的问题,提出所谓“天人三对”。除了关于天人关系的宇宙论观念以外,他最有影响的建议,却是有关人才的选拔。汉代本来就有邀集天下人才的机制。在汉初,朝廷不定期地要求高级官员推荐人才;有才之人,也可以自动向政府报名。朝廷也不时让这些人才提出他们的建议,或者朝廷命题,要求他们答复。董仲舒的对策,就是回答朝廷提出的三个大问题。“察举”制度,在武帝以后,成为罗致人才的制度。内外高级官员都可以推荐天下人才,在不同的名义下,例如孝廉、方正、孝悌、力田或者列举其特长,例如“能使异域”等。察举终于制度化,由各地方定期推荐人才进京,在上述各种名义之下,经过考试,担任仕郎、郎中等类,留在郎署候命。那些地方推荐的人才,通常是地方官署的职员,经过上司考核,以为值得推荐;就由这些职员,以递送地方工作报告的名义进京,同时,他们就留京作为地方推荐的人才。

篇(10)

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从1985年成立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2011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被写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河南崛起的重要战略。中原经济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地区的接合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东西南北经济交流的中转站和交会点。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地区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这里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诞生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和曹操高陵所在地。从战略的发展角度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农产品深加工业、能源原材料业、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河南更是在此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其区位优势、人口优势、粮食优势、文化优势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中原经济区从最初一个概念的提出到今天经济发展的一个个成果,用了将近30年时间才被国人所了解,那么外国对中原经济区的了解又有多少,评论又如何呢?一直以来,国内学者都是注重对中原经济区在国内层面的发展和讨论,鲜有学者对中原经济区的国外传播发表观点,本文将就中原经济区在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以澳大利亚为研究目标)为例与大家共飨。

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原经济区的报道调查

本搜索主要来自2006年6月至2011年1月澳大利亚的主要媒体《先驱太阳报》对河南的相关报道。

表1:澳洲媒体《先驱太阳报》对中部六省的报道数量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在澳洲媒体《先驱太阳报》对中部六省的报道频率中,对河南的报道频次最高,为78次,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分列其后。其中对河南有实质性内容的报道中,正面报道占19%,负面报道占69%,中性报道占12%。

在对河南的经济报道上,更加关注安全生产问题。尤其以煤矿事故最多。在各项报道中多出现“危险(dangerous)”和“事(accident)”等词。

例1.河南省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44人被困,报道中称中国的煤矿安全是世界上最差的,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亡,受利益的驱动和对生产安全的忽略是发生矿难的主要原因。

例2.化工火焰死亡4人,伤108人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一家化工染料厂的含化工染料的油罐爆炸所引起的火灾致4人死亡,108人受伤。

例3.中国煤矿爆炸致26人死亡河南渑池煤矿爆炸26人死亡。

在社会报道上,主要涉及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网络安全、违法犯罪等方面。从整体来看,这些报道大多为负面报道,“污染(pollution)”、“拐卖(abduct)”、“欺骗(cheat)”、“暴力(violence)”等消极词语常见于报道。

例1.女的曝光激起众怒河南郑州的警察在扫黄打非活动中暴力执法揪住的女的头发并在媒体上公布,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超过90%的人对这种做法产生非议,认为这本身也是一种犯罪,甚至比还要严重。

关于文化方面,中原文化因其固有的悠久与灿烂,在外文媒体中一直广受赞誉。尤其是位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更是吸引了西方国家的诸多眼球。在澳洲媒体关于中原文化的报道中,“历史悠久(long history)”、“中国功夫(Chinese Kung-Fu)”、“震撼(shocked)”这些褒义性词语则经常出现。

例1.东西方在舞蹈中的精神融合主要是讲述享誉国外的一个舞蹈家来到中国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所感受到的少林精神后的震撼。

例2.30处地方竞逐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当年胜出的两者中,其中之一是河南的登封。

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所反映出的问题

近些年来河南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经济增长迅速的表层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生产安全的严重懈怠,相关行政部门的严重渎职,生产部门的不负责任,给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这是我们值得反思和改变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有许多好的经济建设实例,如“郑东新区CBD”的建成等却少有报道,这也是河南在未来的几年内,应该着重向外国媒体所宣传的。对社会问题的报道上,澳洲媒体过度关注负面信息,有意回避一些正面的新闻,不利于外国人民对河南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容易形成两国人民之间的偏见和隔阂。对于文化方面,澳洲媒体却大力美化和神秘化,河南厚重的文化,尤其是少林文化,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眼球。

中原经济区对外传播策略

搞好硬传播和软传播。所谓的硬传播,主要是指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意识形态的各种传播。这类传播主要有新闻传播、政治传播和宗教传播。所谓软传播,主要是指很少带有甚至不带有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各种传播。这类传播涉及娱乐、休闲、文艺、文化传播等。[1]中国与澳大利亚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容易受到来自与我们在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澳洲民众的抵制,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其传播不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可能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而软传播,因其很少带有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等色彩,因此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渗透力,更加方便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跨国界和跨民族的传播。软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兴趣爱好、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立场、观点、态度,促进了各国人民的沟通和了解。针对硬传播和软传播的各自特点,我们应该在搞好硬传播的同时,大力发展软传播。通过一些媒介诸如因特网、报纸杂志、电影、动漫、音像制品,把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亮点及时有效地传播给澳洲的民众。2009年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率领河南代表团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就是一场政府层面的成功的软传播,让更多的澳大利亚人民了解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和旅游亮点。

在应对跨文化传播的同时,更好地面对文化差异。美国学者霍夫斯泰德界定了四种价值观维度,这些维度对所有文化中的行为都有深刻影响。这四种维度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阴性主义和阳性主义。[2]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前两个维度中有各自的特征: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注重和关心集体的感受;而澳大利亚是个体主义的国家,关心在乎个人的感受。中国是权力距离大的社会,人们认为权力是生活中的事实,人与人在社会地位方面存在等级差异;而澳大利亚是权力距离小的社会,认为社会上的不平等应该减少到最小。针对这样的跨文化差异,我们就需要针对传播对象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差异性传播。比如可口可乐在美国的广告突出的是个人的自我享受和快乐,而在中国却针对中国集体主义的特点,表现了大家同乐的集体主义的精髓。除此之外,中国和澳大利亚在阴性主义和阳性主义维度方面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阳性主义是指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以男性为导向,其特征诸如追求成就和金钱、展示野心、不同的性别角色。与此相对的阴性主义文化着重于关心、理解别人的行为,提倡性别上的平等,认为人和环境非常重要。[3]和中国相比,澳大利亚是个阴性主义文化的国家,更提倡妇女在社会工作中的平等角色和地位,更注重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差异,不难理解为什么澳洲媒体在对河南的报道方面在比如机动车大气污染、妇女权益等一些问题上大做文章。进行差异化传播的同时,我们也要立足河南本土文化进行特色化传播。河南省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澳洲人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少林功夫,被其津津乐道。我们应该以少林文化为载体,更好地传播河南省的周易文化、甲骨文文化、炎黄二帝文化,让中原文化在澳洲大地全面开花。

做好对外宣传的形象定位。城市的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通过挖掘城市的特色和内涵进行有效地传播,将城市形象推向市场,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好的形象定位有利于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因此河南形象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有个明确的定位。例如,湖北的形象定位为“灵秀湖北”,山东为“好客山东,文化齐鲁”,广东为“活力广东”。河南要结合自己的本省情况,充分地挖掘我们的特色和内涵,利用我们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做好自己的形象定位。

中原经济区的传播途径

首先,要充分发挥好媒体的力量,很好地利用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新闻采编和传输手段,健全的现代化网络、卫星电视、无线广播等传播手段,以及大批的翻译人才,积极挖掘中原文化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重塑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提高传统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其次,借助孔子学院和海外华人团体。目前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的建立为世界的汉语爱好和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汉语的正规渠道,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另外,海外华人团体在促进中国文化和形象建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些海外华人团体比如海外中华文化中心、河南海外商会、海外华人媒体等,更好地传播中原文化。最后,通过民间的旅游互访、文化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也有助于中原经济区的跨文化传播。

中原经济区形象的推广和促进

2009年1月26日至2月2日,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率领河南省代表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中原文化澳洲行。此次中原文化澳洲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展示、招商引资以及旅游推介。在文化展示方面,涉及少林功夫、太极和龙门石窟等文化与澳洲人民的面对面接触。招商引资方面,据澳大利亚中文门户网站雪梨网报道,此次中原文化澳洲行参加签约项目22个,签约合同金额达27亿美元,其中河南省煤层气公司、平煤集团与澳大利亚CFT公司合作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项目签约金额达到12亿美元。在旅游推介方面,此次旅游推介的目的之一是使澳大利亚人民对河南的文化、经济、社会生活和其他方面有更好的了解。

结语

中原经济区自2011年1月以来从地区战略纳入到全国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如何更好地跨文化传播中原经济区也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课题。明确我们河南省的形象定位,充分地利用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我们更好地注意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差异,从而有效地制定跨文化传播策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途径,让中原经济区在有效的传播中,从一个国家课题上升为世界课题。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与社会课题规划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BYY004,项目题目为“中原经济区多语种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明安香.传媒全球化与中国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G.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Beverly Hills:Sage,1980.

上一篇: 文化工程论文 下一篇: 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