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3 17:17: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我批判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54-01
1 理性批判精神的历史回顾
对照启蒙时代的基本特征,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启蒙时代就是树立以理性为权威的时代,它的核心精神就是理性的批判精神,因此十八世纪也可称为理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当中,启蒙思想家常常这样说到,理性的太阳高悬在地平线上,以最鲜艳的光辉照耀着大地。
1.1 理性批判精神的来源:在启蒙思想家眼中,理性来源于天赋,是人类与生俱来精神状态。在《百科全书》中这样记录到:理性是指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人们通过它能够摆脱的束缚而获得更多的真理认识。理性批判精神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对过去的总结。理性批判精神是一种思维品质,而一种思维现象往往需要从以往的实践活动中得出可以加以总结、归纳的实质与内涵。理性批判精神,在某一个侧面可以表现为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就是说,理性批判精神,是对历史总结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过去的实践中获得智慧和力量。二是来源于对当下的审视。理性的批判精神还离不开对当下的一种理解和批判。对于现在的审视,即是对人生本质意义上的审视,是向生命本源上的回归。在这种意义上说,理性的批判精神就是来源于人性。三是来源于对未来的预见。只有对未来的科学预见,才能表现为理性的批判精神的内涵。对未来的预见,也是理性批判精神产生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1.2 理性批判精神的含义:理性批判精神主要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自主探索的精神。人类意识的自主,表现为用理性的视角去看到世界。人类不再依赖于任何的权威,任何意识的产生,其决定作用的是自己的理性。二是批判探究的精神。在西方历史当中,理性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而理性就在于去批判、去质疑。理性批判精神更是一种敢于质疑、敢于否定的精神。三是开拓创新的精神。理性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批判、单纯的否定,而是把理性的元素贯穿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过程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 理性批判精神的现实意义
伟大的实践呼唤着理性批判精神,政工人才的成长呼唤着理性批判精神。
2.1 理性批判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在对的继承与发展之上,而这种继承发展,体现为理性的批判精神的作用层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理性的批判精神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2.2 理性批判精神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客观要求:当前,中国处在重要转型阶段,需要理性批判的眼光注视发展的事业。同样,人民军队的发展也面对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境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军队内部的结构变化,人民军队要朝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宏伟理想前进,围绕主题主线推进军队各项建设,就需要有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理性批判精神,就是要全面审视军队建设,用敏锐的目光去关注军队建设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军队建设的实践,而科学的理论一定是具有理性批判精神。
2.3 理性批判精神是革命军人完善自我、成长成才的根本保障: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员,应当以理性的眼光去关注自身、关注自我的发展。理性批判精神,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用理性批判精神去审视自己的成长道路,真正实现中国传统士族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性批判精神,也是革命军人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进步的诸多的方式,需要一种心理状态贯穿始终,这就是理性批判精神。
2.4 理性批判精神是对政工人才的特殊使命的特殊要求: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巩固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政工人才是政治工作的实践者,其素质直接影响着政治工作的开展。因此,可以这样说,政治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求政工人才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
3 理性批判精神的时代要求
树立理性批判精神,首先应当从政工人才的自身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把握成才的内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也应当重视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1 规范对待理性批判精神的科学导向:理性批判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再有价值的事物也需要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指导实践活动正常的开展。理性批判精神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框架内运行。以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去充实、完善理性批判精神。让理性批判精神在理性批判当中不断发展,焕发出时代的活力。
3.2 营造对待理性批判精神的和谐氛围:理性批判精神在指导实践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对一些事物的否定。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利益的冲突。为了避免理性批判精神遭到抵制和扼杀,社会应当为其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和谐的氛围当中,并不对理性批判精神的一味的包容或者抵制,而是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待这一精神的审视。
3.3 牢固树立理性批判精神的分析视角:理性批判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求真求实的精神,是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树立理性批判的精神,就是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培养一种以理性批判的视角审视世界的习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政治工作中,理性批判的视角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时代的脉络。理性批判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时代的眼光。军队的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42-01
我国英语教学中只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由来已久。步入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逐步实施,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等一系列改革,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综合能力,包括运用所学外语进行交际,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使学生成为智能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操作者。根据相关研究(许金红,吴飒,2011),2004年以来,国内发表的关于批判思维的文章数量大幅度上升,说明这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体现在严重患有“思辨缺席症”(黄源深,1998)的外语教学领域。
一、苏格拉底式对话与批判性思维
苏格拉底式对话源自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及教育方法。苏格拉底对话式教育方法,在希腊语中意指“助产术”或“产婆术”,即帮助学生产出知识,主要通过诘问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知识的产出,步骤如下:首先提出问题迫使与其对话者陷入自相矛盾的辩驳,然后使他们放弃错误的先入观点,最后帮助他们产出真正的知识。20世纪初德国新康德学派的哲学家里奥纳多·纳尔逊重新认识苏格拉底对话并将之推广运用到教育学领域,纳尔逊把苏格拉底方法中通过诘问使对话者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及教学生如何进行独立思考的方法与康德的批判性考察先入知识的一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批判性自我分析的初步方法。纳尔逊的学生古斯塔夫·赫克曼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教学意义,提出六种教学举措,完善并详细解说了苏格拉底式对话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规则。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哲学思辨式群体对话,在对话中,参与者在基本规则的指导下,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例子或事件进行讨论,努力达到共识以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从而对问题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即共同概念形成。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技能性思维能力,是指在认识事物时抓住要领,严格推断,通过质疑辨析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日常思维。这一概念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新浪潮”运动使批判性思维的理念风靡全球。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众说纷纭,目前普遍认同的是以Facione为首的研究小组所下定义: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控判断的过程,包括解释、分析、评价、推理及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的解释说明,或对判断所依据的全部情境的考虑。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理性地解决问题,大学生是职业的学习者,具备一些理智的怀疑与反思精神、深思熟虑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追求清晰性、一致性、正当性和可靠性的思维习惯,以及独立自主和自我校正的思维技能,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世纪70年代,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正式提出对话式教学概念,强调在学习读和写的过程中,在平等、友爱、谦虚、信任、希望等条件下获得新的自我意识并开始批判性地看待自己,通过对话接触来批判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最终改造世界。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主体与材料、主体与自我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对话模式。依据赫克曼苏格拉底式对话法教学的六种教学举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在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依据赫克曼的描述,苏格拉底式对话教学通常遵循六种规则:(1)引导者对于谈话内容不带任何偏见,确保参与者对个人判断能力的理性运用;(2)引导者鼓励参与者从具体事物出发开始讨论,激发他们从具体例子中得到普遍的观点;(3)推动和保证相互理解;(4)引导者监督对话群体始终关注所讨论的问题;(5)对话群体在有效的主体间相互陈述中达成共识;(6)引导者适时介入以引导对话朝着富有成效的方向发展。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的第3单元课文“Lo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为例,考察苏格拉底式对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推动作用。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课文学习前后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美国福利体制的优缺点,并与中国现行的福利体制做一比较,思考中国福利体制的发展。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作为对话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人判断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掌握课文的一些线索,比如讽刺、反语及夸张等修辞的使用,达到共识,即美国福利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另外,通过介绍美国福利体制的发展历史及相关政策变化等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入思考与福利制度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从具体出发,在具体例子分析中达成普遍观点。上述课文中所反映的福利体制的问题都是以个人经历为例子来呈现的,笔者安排学生讨论并总结出问题,学生A认为社工盘问监视救济人的生活,学生B说救济人就像监狱犯人一样,学生C认为救济人没有个人隐私的保护……,最后形成共同观点:现行体制下,救济人没有基本的人权保障(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一向宣扬尊重人权)。在与其他同学对话中,学生学会从具体出发归纳总结要点,批判地倾听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辩证看待一个事物,以及如何与他人展开有效的对话和如何清楚地表达自我的看法,对话活动不仅促使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也使他们的人际能力得到了加强。
3.主体与材料的对话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资料查阅、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内外活动设计与教学材料主题——福利体制展开多角度“对话”,充分挖掘教学材料的深度及广度,使教学内容得到合理编排和呈现。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搜集美国福利制度相关材料)、课上讨论、课后小组任务完成(中美福利制度比较总结报告)对学习材料实现充分的理解和全方位的思考。在师生与学习材料的对话中,学习系统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生态链条,学习活动形成生态和谐的良性循环。
4.主体与自我的对话
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知能力,也就是主体认识事物时进行反思,并从以往的经验中悟出道理的行为能力,教师和学生在与自我的对话中获得了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教师的教后记、教学日志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辩证地看待整个教学过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学,作为后续教学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日记、课后思考题(雷锋精神50年的意义思考:如何帮助弱势群体?)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学习中的方法和问题,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建立批判思维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提高。
三、结语
苏格拉底式对话教学中师生以清晰的多重话语结构展开对话、改进交流模式、学会质疑自己及他人的观点,训练了理解、倾听、探寻等共同思考的人际智力技能。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苏格拉底式对话,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水平,尤其是思辨能力,从而解决“思辨缺席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正如加德纳所言:“通往批判性思维最保险的途径,就是在任何学科和领域内安排有效的训练方式,反复灌输批判性思维。”(加德纳,沈致隆,2008:84),语言教学的交际性特征决定了能够启发批判思维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是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金红,吴飒.国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述评——兼及与国外相关研究的比较[J].语文学刊,2011,(1).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批判性思维是当今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应用,这将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课堂教学也毫无生机而言。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批判性思维已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及其起源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简称为CT)指的是从思维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用批判的眼光解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广泛运用在学习和生活当中,为自己解决很多问题。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提倡学习知识面要广泛,并且强调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孔子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从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辨明是非,进而解决问题。他的后继者孟子也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倡导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自己的思考而有所舍取。国外被誉为批判性思维之父的是美国教育家约翰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一种信仰或一系列知识所依据的基础及可能进一步得出的结论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涉及到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抽象、概括等多种能力的运用。其实教育是不仅应扩展学生的视野,更应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古到今,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这一点。
三、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及应用的最好方式。所以,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创新求异的课堂气氛,并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问题跟学生一起讨论和辩论。通过这些在课堂来培养和应用批判性思维,使得学生积累的不只是语言知识,更是自身理解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1.营造民主、和谐、创新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classroom climate)是指班上各种心理学的和社会气氛。课堂气氛的类型与教师的领导方式有关。只有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下,老师才能和学生确立合作性的学习目标,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又能互相交流。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关心、重视每一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测、探索、否定,以此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质疑、批判、以及解决不同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补充些有争议的阅读材料和开展些趣味活动,有计划地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见解。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如以下两幅图片:
如果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绝大多数同学可能会说第一幅图片是一位年轻的女士,第二幅图是一位老人在船上,旁边有一条鱼。但如果告诉学生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给他们一些时间讨论,之后有些同学给的答案就不一样了,把这两幅图颠倒看,可以看见第一幅图是位老妇人,第二幅图是一只大鸟嘴里叼着一个人。这就是从不同角度的看法,所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2.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和假设。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从修辞、文体、文化以及篇章策略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和提出假设,启发学生从不同层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由表及里,由点带面,从而得出多方面的结果,思维的提升必将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对待出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这种批判性的思考更有助于开扩学生的思路,质疑和假设也是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3.分组讨论和辩论。将班里学生分成小组,对出现的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辩论。针对大学英语课后的部分习题,教师不应直接向学生灌输答案,而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答案一起共享讨论。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先在组内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总结分歧,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这些种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创造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提高学理解、解决、讨论和辩论的能力,但课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还应增加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赏析能力。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组辩论、英语游戏等,这些都可以逐渐形式批判性的思维。
4.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并有效开展评价。教师要在大英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进行批判从而获取积极因素,淘汰消极因素。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就曾倡导反省思维,意指对某个经验情景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格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目的是在于求得一个新情景,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因此,反思其实就是一种明智的学习方法。评价也是批判性思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作为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发表批判性的看法,在评价时要打破传统的常规思维,要有创新思维,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自我反思,先做自我评价,然后找同伴评价,从同伴评价中找出与自我评价的不同点,最后进行小组评价。我们可以将这四方面评价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评价,这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应用过程。
四、结语
总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应用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批判性思维可以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认知深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敢于在否定中提出创新性的看法和见解。作为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新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素质,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培基.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琦,刘儒得.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苏全彩.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缺失[J].西昌学院学报,2012(6).
1.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打破老师和学生就是“猫”和“老鼠”这种传统观念,努力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自己的对立面,而是朋友、兄长,是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助手,学生才不会对老师躲避、欺骗或拒绝,这样学生才能主动遵守规则,有创造性的学习,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才能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并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爱学生
“爱”是教育遗失的主题,它可以转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可以转化成教育的动力。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故事,从内心深处去了解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真心诚意地帮助关心学生,从根本上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努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与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纠正、自我发展,使学生真正自立、自强。
3.良好的沟通
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应更加注意运用技巧进行引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声音和多元的可能中,批判地思考分析,从而产生真正的教育。
二、实践原则的应用
教育即由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把人们积累的有关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有步骤地传授给受教育者,这意味着,对社会实践的反思性总结和观念性传承,其源和流都在实践,这是衡量教育之真理性的重要标准。针对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的特点,所学能不能有所用,实践原则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的实践原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体现:
1.在实践中教育
“在实践中教育”即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参与中理解和掌握教育内容。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发言、讨论班级存在的问题,再加以改正,这样学生更有集体荣誉感,也可以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纠正能力。
2.教育活的实践
在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日新月异,学科知识也是在不断更新,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教科书的教学中,要多参加各种组织培训活动,多多和企业沟通联系,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将最新的科技前沿传授给学生。
3.为了实践的教育
“为了实践的教育”即教育的目标在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最终毕业后是要回归到社会,为社会服务,即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接受检验,接受修正。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到讲练结合,给学生创设情境,将所学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来。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
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博大精深,如何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会批判理论的框架与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时代人的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第二,认为可以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归纳为“四阶段五假设批判模式”。首先是社会批判理论前提的确立(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物质存在决定精神意识(a)。其次是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锻造阶段(即B阶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从基始性唯物主义到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这里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事物处于不断生成与灭亡的过程中(b);事物处于系统联系之中(c)。这两个理论假设是方法论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论假设,它们分别是“历史的”与“具体的”这两个规定性的理论依据。再次是具体的现实性分析阶段(即C阶段)。这同时包括对事物本身特殊规律和对事物所属的一般过程的规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阶段(即D阶段),这一阶段是哲学批判的历时性、暂时性完成。它也隐含有两个理论假设: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d)和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e)。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四个阶段五个假设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现实的,这正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认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回顾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或浏览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例如: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对蒲鲁东的批判、对拉萨尔的批判、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形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等等。可以断言,马克思通过毕生的批判活动完全实践了他早年为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第四,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成熟时期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融科学实证分析与价值理想追求于一体的社会历史学说,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于这一点来说,学界是无疑义的。问题的分歧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马克思著作之丰,内容之巨,人们对其社会批判理论特征的把握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活动基本上经历着两步回溯或还原过程:第一,从表面现象向深层本质的回溯或还原。马克思习惯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区分出现象与本质、表层存在与深层存在、上层建筑与基础等等,然后从本质、深层存在和基础出发去对现象、表层存在或上层建筑作出价值学判断,说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局限性和消极方面,指出其被超越与扬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质向人的活动的回溯或还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还原之后,没有停留于此,没有把这些深层的和本质的存在或基础当作给定的和终极的实在,而是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或基础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从而把它们回溯或还原到人的基本活动,即劳动或实践的层面上。从人的劳动或实践活动出发,扬弃各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给定性和自在性,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意识的基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1.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所谓科学批判,是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科学的批判;所谓价值批判,是指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以实证事实为根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不合理性。科学批判与价值批判是有机统一的。2.批判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现着批判,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既是科学的,又是彻底的。
一种观点认为,经典作家批判性论辩的特点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的这一研究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特点有:1.坚持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2.坚持哲学前提和现实前提双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3.坚持多学科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4.坚持不断扬弃和反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总之,批判性视角是深化对哲学理解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于其他非理论、非专门化的批判活动,这些批判往往具有自发性、随意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四、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他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类命运的一种不懈尝试。但西方学者在赞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片面的阐发,使马克思哲学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与狭隘。因此,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把“批判理论”作为的代名词,认为只有抓住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复的本质。“批判”不仅意味着对现存学说在理论上的变革,而且还要批判地分析现存社会以导致社会的变革。但是这种理论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外。它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的秩序,而是要破坏一切既定的东西,以证明它的不合理性和不真实性。而且这种社会批判理论把人看作全部历史生活的生产者,所运用的方法仍然是主体性原则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批判理论的区别在于:1.两种批判理论由于对社会动力结构的不同认识,使批判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理论家们不是通过分析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而是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归结为日益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因此他们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来取代马克思哲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两种批判理论选择了不同的革命主体。新流派的批判家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现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改变了马克思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从而使革命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革命的主体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3.这两种批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马克思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措施,而新理论家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时期,则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学说的还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列斐弗尔,他力图把马克思的学说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在他看来,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经验深处,消除异化的设想必须从自我改造入手,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的网络影响,去掉国家机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认识到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以此削弱现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分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虚假性,撩开异化现实的面纱。
乍看起来,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似乎弘扬了的社会批判精神,但实际上它们把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割裂开来,片面地弘扬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哲学的科学本性。它们以对个人的重视压倒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主体性的研究取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把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变成了一种不加区别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最终无法逃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这种对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当代资本主义的要害,从而使它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离的真实内涵越来越远,而成为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的社会批判理论。
五、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揭示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认识处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业社会,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路搭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服务于现代社会,学界有如下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在人的活动之外寻找终极的和绝对的实体来作为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如自然、逻各斯、上帝、理性、技术、绝对理念等等。而在近现代的历史演进中,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上帝、理性、技术等支柱相继坍塌或动摇。因此,以怀疑和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意识必然增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膨胀的政治机构、失控和自律发展的技术等异化的社会力量。处在深刻变化危机中的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行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思。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意义在于:它克服了西方者对哲学所做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片面解读,实现了对实证科学与人本主义的内在整合与超越,并在新的基点上实现了科学认识方法与价值认识方法的辩证统一,这一新的基点就是社会实践。这种从社会生活中生发出的社会批判力是其他学者所不能达到的,而这恰恰是的生命力所在。
一种观点认为,批判意识的发扬无论是对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新危机,还是对处在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均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现实;用批判的眼光,指出现实的弊端,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具有重大意义。
蕴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那种深刻的批判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正如凯尔纳所强调的:包含着发展现时代的一种批判理论的源泉。深刻挖掘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根源,发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2-05-2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张奎良.跨世纪的哲学回响[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俞吾金.实践诠释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吕世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孙麾.批判性论辩的科学价值[J].哲学研究,1997,(6).
[8]仰海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J].哲学研究,1997,(8).
[9]车玉玲.从社会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J].求是学刊,1996,(4).
[10]卞绍斌.唯物史观:纯粹实证科学还是哲学的社会批判学说[J].理论探讨,1998,(6).
[11]赵泳.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4,(3).
[12]程家明.社会自我批判与超越[J].江汉论坛,1995,(6).
[13]李亚宁,王仲士.关于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的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1995,(4).
2、寻找新的授课方式是形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
CBL是PBL的一种发展,它是以病历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导,在授课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以问号开始,句号结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带着问题,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书本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等来查阅获得所需资料。同学们在寻找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查找资料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反复思索与查询,不仅系统地建立了相关知识结构框架,更提高了自己逆向思维能力,即从疾病症状出发,寻找可能引起该种疾病的病因及诊疗手段;在提炼有用信息的过程中,也逐渐建立起自己主动思考、总结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小组讨论是PBL教学模式中医学生思维得到展现的重要一步。但是,授课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学的比较扎实,而面对临床实际时,因为必修课教学课程中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训练,从而表现出焦虑的心情。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结构、元认知监控能力、人格特征和学科价值观四个方面[1]。自信心是人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在小组讨论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勇于发言,敢开口说话,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同时,让其在和同伴进行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提示和推理过程中,去逐步唤起学生的批判的意识,从而促进其积极地对常见疾病问题提出质疑并构建合理的思维过程,并培养其团结合作、自信、独立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不是教育者的责任或是学生单方面的积极努力就可以提高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它的涵义的理解。涵义理解的不同, 必然导致理论本身的差异。因此,涵义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学界对此问题的看 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首先要把握社会的自我意识。而社会 的自我意识,又分为社会的自我肯定意识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社会自我意识的肯定 方面要解决的是如何维持现状的问题,而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否定方面则要解决如何超 越现状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属于社会的自我否定意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存在合理性的追问。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批判理论是反思性的历史认识、评价活动。哲学的反思以间接性 为特点,但它是对理论性间接反思的二重否定,它不仅通过事物的内部矛盾使事物的本 质显现出来,而且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反思社会的, 是对社会进行的最一般、最抽象的哲学批判活动。因此社会批判的首要条件应当是社会 必须处于将自己最丰富的具体展现出来的时期,即社会的成熟时期。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是从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出发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批判。这两个前提是:1.人类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 展;2.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的丰富性、多样化。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就是以这两 个理论假设为依托,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对某一具体事物向人类普 遍进步方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揭示。具体地说,就是指从某一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 规律出发,考察并揭示这一事物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义方面纳入事物一般运作 规律的可能性。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批判来说,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以上两个批判性假设前提意 义方面被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一般的 现实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理论,而是统摄全局的 一个思想主旨。批判不只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不是指社会的单 方面发展,而是指社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统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 理论与现实的相互监督、相互批判,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发展、理论的完善, 在互动中实现双赢。因此,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 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 判精神。
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博大精深,如何从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勾勒出社会批判理论的框 架与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因而也必然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归纳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自我批 判,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其否定的理解,把任何一个特定的阶段当作 过程去理解;二是理论上的自我批判,从认识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是如何超越同时代人的 思想,其本身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三是从主体角度对资本 主义特定社会的批判。
第二,认为可以把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归纳为“四阶段五假设批判模式”。首先是社 会批判理论前提的确立(即A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有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物质存在 决定精神意识(a)。其次是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锻造阶段(即B阶段)。在马克思那里是一 个从基始性唯物主义到方法论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这里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 事物处于不断生成与灭亡的过程中(b);事物处于系统联系之中(c)。这两个理论假设是 方法论唯物主义作为分析方法得以成立的一般性理论假设,它们分别是“历史的”与“ 具体的”这两个规定性的理论依据。再次是具体的现实性分析阶段(即C阶段)。这同时 包括对事物本身特殊规律和对事物所属的一般过程的规律性分析。最后是批判阶段(即D 阶段),这一阶段是哲学批判的历时性、暂时性完成。它也隐含有两个理论假设:人类 趋向于变革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实现自己的进一步发展(d)和人类社会生活趋向于普遍 的丰富性、多样化(e)。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四个阶段五个假设是最少思辨、又最接近 现实的,这正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之所在。
第三,认为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回顾马克思毕生的理论活动或 浏览一下他的全部著作,可以看出,他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例如:对德国 古典哲学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对蒲鲁 东的批判、对拉萨尔的批判、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形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 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批判等等。可以断言,马 克思通过毕生的批判活动完全实践了他早年为自己规定的历史使命:要对现存的一切进 行无情的批判。
第四,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其早期文本思想的批判与超越,完成了一系列内在的逻辑转 换,进而建构起了科学的社会批判学说。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马克思扬弃了人本学 的异化逻辑,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 ;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并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成熟时期马克思的 社会批判理论,是融科学实证分析与价值理想追求于一体的社会历史学说,是历史与逻 辑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革命思想或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 。正如他本人指出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事物,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 的。批判理论构成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对于这一点来说,学界是无疑义的。问题的分歧 在于探讨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从哪个角度更能恰如其分地概括马克思的思想,理清马 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问题的切入点还应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灵魂 ,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解剖,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正是在“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进程中,在对理论自身不断批判、 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的学说不断走向成熟。社会与理论的互动构成马克思社 会批判理论形成的全过程,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因此,在实践中把握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我们把握马克思思想真谛的现实途径。
三、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理论所独具的思想魅力。然而囿于马克 思著作之丰,内容之巨,人们对其社会批判理论特征的把握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活动基本上经历着两步回溯或还原过程:第一,从表 面现象向深层本质的回溯或还原。马克思习惯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区分出现象与 本质、表层存在与深层存在、上层建筑与基础等等,然后从本质、深层存在和基础出发 去对现象、表层存在或上层建筑作出价值学判断,说明后者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揭示其 局限性和消极方面,指出其被超越与扬弃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由一般本质向人的活动 的回溯或还原。他在做了第一步回溯或还原之后,没有停留于此,没有把这些深层的和 本质的存在或基础当作给定的和终极的实在,而是进一步揭示这些存在或基础背后更深 层的原因,从而把它们回溯或还原到人的基本活动,即劳动或实践的层面上。从人的劳 动或实践活动出发,扬弃各种社会历史存在的给定性和自在性,这是马克思全部批判意 识的基点。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有两个主要特点:1.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所谓科 学批判,是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科学的批判;所谓价值批判,是指站在工 人阶级立场上,以实证事实为根据,揭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不合理性。科学批判与价 值批判是有机统一的。2.批判与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要从对现 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得出其否定性的理解。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就是揭示事物自身内 在矛盾的发展,从对现存事物的内在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所以,这种发展本身 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因而也是一种批判。马克思是批判中包含着自我发展,发展中又体 现着批判,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总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既是科学的,又是彻底 的。
一种观点认为,经典作家批判性论辩的特点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的这一研究 提供了重要启迪。这些特点有:1.坚持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与源泉;2.坚持哲 学前提和现实前提双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3.坚持多学科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4.坚 持不断扬弃和反复批判辩证统一的原则。总之,批判性视角是深化对哲学理 解的一个重要视角。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同于其他非理论、非专门化的批判活动,这些批判往往具有 自发性、随意性,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则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 又是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特点构筑了马克思社会批判 理论的基础,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独具特色。
四、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其他批判理论的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他对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是他探索人类命运的一种不懈尝 试。但西方学者在赞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片面的阐发,使马克思哲学 中固有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日益走向片面与狭隘。因此,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 社会批判理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把“批判理论”作为的代名词,认 为只有抓住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才能恢复的本质。“批判”不仅意味着对现 存学说在理论上的变革,而且还要批判地分析现存社会以导致社会的变革。但是这种理 论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专门化劳动过程之中,而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之外。 它的目的不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的秩序,而是要破坏一切既定的东西,以证明它的不合理 性和不真实性。而且这种社会批判理论把人看作全部历史生活的生产者,所运用的方法 仍然是主体性原则和抽象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批判理论的区别在于:1.两种批判理论由于对 社会动力结构的不同认识,使批判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理论家们不是通过 分析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而是 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归结为日益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 因此他们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等来取代马克思哲学的政治经济学 批判。2.两种批判理论选择了不同的革命主体。新流派的批判家们认为科学 技术是现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改变了马克思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 级的对立关系,从而使革命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认为,革命的主体不是马 克思所认为的工人阶级,而是知识分子。3.这两种批判理论采取了不同的革命策略。马 克思在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主要采取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措施,而新理论 家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时期,则采取了文化心理革命的方式。
持批判精神学说的还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这种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列斐 弗尔,他力图把马克思的学说改造成一种以现代人的异化为出发点的日常生活批判。在 他看来,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向人们揭示:控制消费的官僚机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每个人 的经验深处,消除异化的设想必须从自我改造入手,使人们克服社会制度的网络影响, 去掉国家机器的物化和神秘性的外罩,认识到国家机器作为人类行为方式的真正起源, 以此削弱现代官僚生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日常生活批判就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分 析它,就是要揭穿日常生活的虚假性,撩开异化现实的面纱。
乍看起来,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似乎弘扬了的社会批判精神,但实际上它 们把的科学精神与批判精神割裂开来,片面地弘扬了批判的一面,而失去了 哲学的科学本性。它们以对个人的重视压倒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以主 体性的研究取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它们把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变成了一种不加区别 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最终无法逃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这种对 片面的曲解并不能切中当代资本主义的要害,从而使它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离 的真实内涵越来越远,而成为一种从根本上不同于的社会批判理 论。
五、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对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揭示蕴 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 认识处于科技困境之中的西方工业社会,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路搭桥,具 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服务于现代社会,学界有如 下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传统的思维 方式是在人的活动之外寻找终极的和绝对的实体来作为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如自 然、逻各斯、上帝、理性、技术、绝对理念等等。而在近现代的历史演进中,人们赖以 安身立命的上帝、理性、技术等支柱相继坍塌或动摇。因此,以怀疑和反思为本质特征 的批判意识必然增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在为人 类带来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膨胀的政治机构、失控和自律发 展的技术等异化的社会力量。处在深刻变化危机中的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行 为本身进行批判性的检讨和反思。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无疑具有十 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47-02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在不同的情境和文化中,不同的人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批判性思维作了定义,其代表人物“现代批判性思维传统”之父约翰・杜威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及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所进行的积极、持久和周密的思考(Dewey 1909:9)。Robert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以后天的客观经验为基础,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客观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维(Ennis 1962:81)。美国特尔斐项目组提出双维结构理论模型,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界定为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认知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推论、评价、解释和自我修正等六个部分。情感特质指寻求真理、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性、自信心、追根探究和认知成熟等七种性格特征。Richard Paul把元认知模式引入批判性思维研究,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个体思维模式,在这个思维模式中思考者熟练地控制思维的内在结构并应用知识标准来评价它们,借此改善自己的思维(理查德 2006:17)。但是现有的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判断、推理等逻辑层面,较少与语言技能或课程结合起来。20世纪90年代,批判性思维研究在外语或二语教育领域兴起。Davidson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可以定义的、可教的思维方式,虽然某些文化所支持的思考和教育的模式与批判性思维截然不同,然而正是这些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国家的教育体制更应当鼓励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否则学生将在跨文化交际中很难适应,不能很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二、大学英语泛读课的教学现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课一直是主要科目。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在阅读中很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文本中的信息不加分析、质疑、鉴别和评判就被动接受。这种阅读教学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发挥,不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而近20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研究越来越重视,美国政府率先把批判性思维课程与高等教育及学科教学相结合,并从1993年开始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目标。在国内,1999年,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何其莘等,1999:26)。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高等教育的目标高度一致,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以英语专业泛读教学课堂为例,从辩论教学模式的设计着手,对如何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索。
三、辩论教学模式设计
(一)辩论教学与批判性思维
Freely(2000)认为辩论是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绝佳方式,这种活动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发展自己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机会。Fukuda(2003)对日本学生所做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只有30.8%的学生表示,在与别人观点不一致时,他们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在实验后,这样的学生比例上升到56.7%。还有研究表明,参与辩论的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测试中的得分明显高于没有参与辩论训练的学生。这些对辩论教学的研究表明,辩论对批判性思维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另外,辩论的辩题通常具有较高的争议性,否则辩论就失去意义了。在辩论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大量的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可以表现为自己内心的交流(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与他人的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自己内心的交流是指自己头脑中正反意见的相互碰撞。而与他人的交流活动则表现为如何做出合理决策,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影响别人的决策。
(二)辩论教学设计的步骤
1.介绍辩题,收集论据。Willingham(2007)指出,思维的过程与领域知识是相互交织的,所以在泛读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所学材料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学生感兴趣的辩题,然后把辩论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纸或通过网络收集与辩题相关的资料,并做出筛选。在此基础上对所筛选的论据做出评价,将正反观点列出。以《英语泛读教程》第三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教育,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主题提出很多辩题,比如:①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②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③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这些辩论命题都是与现实环境有关的,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辩论命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也可以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命题,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命题是什么,命题确定后就可以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论据了。
2.分组讨论、分析论据。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由表达对所选辩题的观点,然后讨论和预测别人可能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论据。这一过程可以加强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合作来提升批判性思维。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所收集资料的理解、解释、分析、评价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正反方辩论。讨论完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然后让正方一辩介绍辩题,介绍要准确清楚,尤其是对某些概念的定义和解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决定了辩论的主题是什么,可以把主题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漫无边际。接下来,辩论学生可以依次通过先前收集的论据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反驳对方的观点。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专注倾听和敏捷应对的能力,在运用语言技能的同时,思维的严密性得到了提升,长时间的训练可以逐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教师和学生对辩论活动的评价。辩论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正反方辩手的观点做出总结,并对辩手的表现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哪些方面表现出色、哪些方面还有不足、需要改进和提高哪些方面。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哪方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并且让学生自由表达他们对本次辩论活动的想法,并对其他辩友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让教师更深刻、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对他们的学习需求加以分析,更好地制订以后的教学计划。对学生来讲,通过对自身和其他辩友的评价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
5.学生写书面总结。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总结一下对所讨论辩题的观点,他们对这个辩题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最后的观点是什么。在以上几个环节中,学生听、读、说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写作总结,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可见,这种辩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结语
把辩论教学模式融入英语专业泛读课堂,使泛读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为学生创造了大量学习语言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在完成辩论任务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筛选论据不仅增加了阅读信息的输入量,更提高了分析、评价、运用、自我调整的能力,有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John Dewey.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09:9.
[2]Ennis,Robert.A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2,(1):81-111.
[3]Freely,A.J.,&Steinberg,D.L.Argumentation and Debate:Critical Thinking for Reasoned Decision Making[M].Stamford:Wadsworth,2000.
[4]Willingham,D.T.Critical Thinking:Why Is It So Hard To Teach?American Educator,2007.
[5]何其莘,殷桐生,黄源生,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二、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审视,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培养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学业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也意义深远。
首先,批判性思维重在“废”,而创新精神重在“立”,有批判才有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激励学生废弃传统思想和思维模式,鼓起标新立异的勇气,以大胆怀疑的精神评判传统或权威的知识见解,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大胆地探求和揭示,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再者,现代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和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以缜密的逻辑、思辨的方式迅速获取自我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践和探究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精华,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评价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为批判性思维创造自由和谐的交际环境。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高效的批判性思维者,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帮助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努力尝试开展各种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起师生间融洽的沟通关系,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出轻松自由、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会有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质疑创新的氛围。就教学环境而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首选。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和策划各教学环节及其活动,将传统教学活动中“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授课方式,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开放式学习方式,以灵活变通的思维型教学方式代替机械枯燥的记忆型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和帮助学生面向各种见解,大胆地自我表达,不做干预者,只做意见交换的参与者和帮助者,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其形成一个自由批判和自我表达的交际环境,从而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
再次,改进教学设计,鼓励深层思考,扩展批判性思维的使用空间。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教师要充分发挥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思考,扩展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空间。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开展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意见沟通来深度研讨,以逐步养成批判性辨思习惯。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批判性思维的使用空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10-02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源于西方的批判性思维和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1910年杜威提出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类的一个基本技能:“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设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的批判思维研究开始深化,渐进实现了制度化和课程化。发达国家的高中和大学课程中均开设批判思维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有关归纳分析、演绎分析、推论分析、问题解决、假设测定、可能性和不定性确立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已成为个人成长与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批判思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哲学学会“德尔菲报告”研究成果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尽管人们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有侧重不同的理解,但批判性思维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得到一致认同。因此,人们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把它列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现在,专家学者一般认同批判性思维应该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两方面。批判精神指对观点、论断、规律等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愿和个性倾向。它包括:乐于提问、思想独立、思想开放、思维谨慎、客观公正、对否定乐观等要素。批判性思维技能指各种思维技能及运用策略。结合中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抓住问题解决的主要矛盾的技能;严格估计和评价事实与材料的可靠性、精确性、意义和价值,精细检查思维过程和推理的质量,察觉存在的谬误的技能;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全面讨论、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对于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已完成众多研究成果。
1.关于课程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深化推进了批判性思维进程,完成了制度化和课程化,学校的核心课程设置贯穿批判性思维精神实质,能否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核心目标。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家理查德·保罗主张学校教育应从短期方略与长期方略两方面培育批判性思维。短期方略是教授批判性思维中所强调的具体的思维技能;长期方略是把对话性思维与辩证性思维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从而能够整合伴有学生的价值观与信念的种种思维技能。
2.关于教师要求。另一个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家爱德华·格拉泽则指出,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精神的教育指导者的教师必须具有批判性态度。因此首要的条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自信、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一下信念:错误有利于学习;不要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渐进;重视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并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好学生也需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反馈;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每个人都能成功。
3.关于教学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跨学科写作活动相结合,将会展示教师如何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结合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追问、讨论和辩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好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提问可使对话式讨论自然发生。教师提问的内容包括:追求表达的明确性;探寻证据与理由;考察解释的观点;协调不同的观点;验证思考的内容是否合乎实际。他还总结了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四个方法: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在讨论中平等对待一切观点;询问学生的观点的依据,并探索其确凿性;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研究在西方是比较深入的。他们不仅在课程上重视批判性思维,而且注重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他们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了大量的探索,得出了许多有效的经验。
在中国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众多的研究成果都反映了批判性思维的跨学科性和重要的应用性,批判性思维局并不限于某学科或领域,而且与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又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教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方兴未艾,适应于中国的系统理论有待加强,与此相关的科学教学实验研究亟待加强。
三、批判性思维的实践意义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并与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联系起来,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潜移默化,不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且形成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气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立可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案例,如在数学的基本推理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强化的逻辑学教学,并在逻辑学教学中加入批判性思维的内容。由于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逻辑基础知识自然会成为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