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13:00: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模块设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对产品的构成进行分析,考察其中的功能互换性与结构互换性的关系,将立体车库模块划分为钢结构、横移机构、载车板等几大模块,包括了系统级模块、部件级模块和零件级模块,以模块为基础进行接口,通过模块的组合来满足不同车库产品的设计。同时对工艺进行优化,达到同类型零部件工艺的统一。
1.1钢结构的模块化设计
对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的钢结构立柱、前后横梁、纵梁、斜撑等进行通用化设计,无论立体车库方案如何变化,只要方案中的结构能由现有结构配型得到,就只需对现有结构进行横向、纵向、竖向的组合,无法通过组合得到的,只需对不匹配模块进行更改,以项目图纸形式对项目模块进行匹配搭建。新式六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钢结构如图1所示。
1.2钢丝绳设备横移机构与链条设备横移机构的
模块化设计
将横移机构分解为横移传动系统、提升传动系统和横移框架3个主模块,通过使用相同型材和改变钢丝绳缠绕方式,实现了两种类型横移框架的模块化设计(前后吊点中心距、防坠钩中心距、定位针中心距等关键配合尺寸一致),达到了两种类型的横移机构共用一套横移传动系统的目的,也为钢丝绳设备与链条式设备载车板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3载车板的模块化设计载车板对边梁结构形式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边梁模块的通用性,并确定了载车板自带斜坡与载车板无斜坡两种载车板结构,通过对斜坡的优化设计使两种载车板结构除斜坡外其他横向构件模块完全通用,通过对横向构件进行选型调整来实现载车板与设备的匹配。
1.4工艺的模块化设计
以传动轴的加工为例:模块化前的传动轴如图5所示,模块化后的传动轴如图6所示。对比可以看到,所有传动轴(包括提升、横移)轴身由原来的必须经过车床倒角、车内孔、齐总长的工序变为现在的直接锯床下料;轴头由原来的指定尺寸改为根据无缝管材料内径的进行配车,并将原来较长的阶梯进行分段处理,以方便链轮的安装,焊缝由原来的角焊缝改为缝焊缝,通过工装对焊缝宽度的调节来实现对传动轴总长的尺寸控制,这样极大地简化了大轴、长轴的加工工艺,节省了工时。
2模块化机械设计的优势
通过前述模块化设计在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明显地看出模块化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尽管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形式多样,具体项目方案千变万化,给设计带来极大不便,但是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顾客定制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任务趋于简单化、轻量化,设计周期大大缩短,可以给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安装留出更多的缓冲时间。2)模块化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图纸的数量,同一零件可以在多种产品上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纸张,也方便了图纸的管理。3)很多通用化的零件可以批量地进行储备式生产,这必然带来成本的降低和人力、物力投入的减少,并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生产时加工工期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当安装过程中项目现场零件丢或失损坏时,可以直接跳过加工,直接从备品库中出库发货,节约了时间,有助于合同的按期兑现。
3结语
模块化设计理念已被引进立体车库的机械设计中,特别是在常规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模块化给机械设计带来效率和效益的大幅提升。
作者:丁翔 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二、高职英语模块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高职英语模块化设计是高职英语与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合的集中表现。要使高职英语与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对高职英语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接受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到“够用”的基础英语知识,掌握“有用”的专业英语知识,同时具备“实用”的职业英语知识,就需要在对高职英语进行模块化设计的过程当中,将整个英语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职业模块。
(一)基础模块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教学方面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比较差,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根据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标准来看:以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衡量标准,达到A等级,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量需要达到1600个以上;而要达到B等级,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量需要达到1000个以上。然而实践研究证实: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还远远达不到此标准。同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顺利拿到“双证书”,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在英语课程的设计方面,相关课程内容的安排需要严格遵循“够用”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与用的结合。这也正是在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中,引入基础模块的重要意义所在。具体来说,基础模块所指的是学生在接受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到“够用”的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阶段。因此,此模块中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选取学习难度较小、学习趣味性比较高的教材内容作为集中讲解的内容。基础模块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对听、说能力的掌握,同时兼顾一部分日常性的词汇语法使用技巧。同时,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而言,在基础模块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参加英语技能考试的方式巩固英语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二)技能模块
技能模块即专业模块,该模块的主要特点是:按照学生所属专业的不同,在教材内容,以及要求学生所掌握词汇、语法知识等方面做出不同的规定与要求。例如,机械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与机械技能相关的英语词汇与知识,物流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则是与物流技能相关的英语词汇与知识。在技能模块的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相关专业,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尽量通过情境引入的相关模式,介绍与专业相关的术语、词汇,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英语应用能力。总的来说就是,在技能模块当中,所强调的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属专业的充分融合,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核心在于:调动并逐步开发学生的职业技能。技能模块需要建立在各专业实践工作情境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真实性的专业情境当中,应用英语语言完成相应的任务,突出“有用”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在展开与技能模块相关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任务教学法的方式,以工作过程为第一视角,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获取以及实践应用是完全建立在真实性专业环境基础之上的,学生能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实践应用的重点所在,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也有着极为突出的意义与价值。
(三)职业模块
职业模块英语是行业英语的一类,但其具有极为突出的专业性特征。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比较常见的职业英语模块包括: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可以说,这一模块是为职场中人,或者是即将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所准备的。若能够掌握职业模块所涵盖的相关英语内容,就可以说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进入职场后应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日常英语相关内容来比较的话,职业模块中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交流能力,以及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举例来说,将旅游专业的学生放在真实性的旅游工作岗位当中,学生需要具备应用英语向游客讲解风景名胜,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回答游客相关问题的语言应用能力。目前,评估职业英语掌握能力的考试比较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普考试、托业考试、博思考试等。对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而言,职业模块可以说是其核心的模块。所以说,英语教师在进行职业模块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英语语言的实用性。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建议在对职业模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应聘与求职、职场沟通技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等。通过对上述各个方面的关注,将学生所具备的英语能力与就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在职业模块教学过程中,需要体现的是语言应用与语言学习的充分融合,老师通过对训练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可包括个人演讲与面试,双人谈判、多人参观与接待等),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与提升。
三、落实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条件分析
结合各大高校在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落实方面的实践经验来看,为了确保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实施质量,需要在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措施、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改进,在满足了一定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再来开展模块化的教学方案,才能够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开展模块化的教学方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教学设备
在落实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将技能训练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当中的主导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就要求高职院校以足够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结合学生选课需求来看,此环节中所涉及到的教学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以及实训场地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借助校园网的优势,加强网络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对既有教学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二)加强教学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度与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的核心在于:加大对于班级教学管理制度的改进工作。在这样一种转变作用之下,要求对学生的管理更加注重个性,而非共性。还可以通过直接面对学生每个个体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比如,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分级教学的方式,把同一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集中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与此同时,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达到对现有教学资源利用率的合理提升,就需要高职院校实现对相关硬件设施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以及实训场地)的统筹安排,延长开放时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教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不断根据实际的需求,师资水平。可以采取让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或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定期评估,让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与教师进行定期交流等各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同时,教师还需要苦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形成自身的教学特长。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良好地与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相适应,还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的激发与提升,重视对教师教学效益的强化,以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
如,在版式设计课程中,如果以固有方式教学,整堂课程会充斥着版式设计知识,但是,版式设计的由来以及继续发展的知识将会出现空缺或断层现象。而通过模块式教学方式,可以在上完版式设计课程之后,引入一些标志设计的内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在此之后再进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将两课内容有效连接在一起,学生在懂得了设计概念之后就学习用什么方式进行设计,这时再引入VI设计课程,将这三门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模块,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知识时,也会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固有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掩盖,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模块式教学方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边学边做。视觉传达设计本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通过模块式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并遵循尊重学生差异性、追求个性的原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在没有约束和压力的环境下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作用。
如,在设计色彩的课程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教师将设计色彩的形式以及设计方法教授给学生,并给学生示范相应的案例,学生缺乏实践的能力,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学习较为被动。应用模块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打破以往的规范化教学,给学生出几个课题,让学生结合自身对色彩的认识,自己动手设计色彩。在实践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是与同学的交流探讨完成相关的课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有极大的作用。
引言
随着微电子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IC卡技术也得到蓬勃发展,但国内设计非接触IC卡的技术不够成熟。高频接口电路设计是非接触式IC卡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将介绍一种高频接口电路的设计。
1IC卡的基本结构
图1是一个具有逻辑加密功能的非接触式IC卡的结构方块图。对于具有逻辑加密功能的非接触式IC卡,一般包括IC芯片和天线线圈(耦合线圈)。IC芯片又包括高频接口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存储器等部分。
2高频接口模块设计
IC芯片内的高频接口电路是非接触式IC卡的模拟、高频传输通路和芯片内的数字电路之间的一个接口。它从芯片外的耦合线圈上得到感应电流,整流稳压后给芯片提供电源。从阅读器发射出来的调制高频信号,在高频界面经解调后重新构建一产生在逻辑控制电路中进一步加工的数字式串行数据流(数据输入)。时钟脉冲产生电路从高频场的载波频率中产生出用于数据载体的系统时钟。图2为具有负载调制器的高频界面方框图。
为了将芯片内处理后的数据传回到阅读器,高频界面也包括有负载波调制器或反向散射调制器。它们由传送的数字化数据控制。
图3为卡的模块结构框图。整流稳压模块主要是接收阅读器发来的载波,将载波信号转变成直流信号,以作为非接触IC卡内部芯片的电源使用;同时不能因为阅读器发来的不间断载波而使芯片内部电源电压无限增大。调制解调模块主要是将阅读器发来的信号从载波信号中取下来;在IC卡发送信号时将内部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上载到载波信号中以传输给阅读器。
(1)整流稳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包括基准源电路、电压调节电路和电源开关电路。基准源电路由二级CMOS差分放大电路和晶体管电路构成的能隙基准源组成。其结构如图4。
有源电阻P0和多晶电阻R7组成偏置电路,为电路提供偏置电流。二级差分放大器的两个输入连接在Q1端和Q2端。由基准源原理可知,只有放大电路的输入失调电压很小,并且不受温度的影响时,基准源的输出才可以保持好的性能。根据放大器和能隙基准源原理可得:
I1R6=I2R4(1)
由(1)式可知,电路中放大器的输入失调电压几乎为零,故稳定后REF点的电压值为:
VREF=VQ1+VR6=VQ1+R6I1=VQ1+I2R4(2)
因PNP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相连,故VQ1值相当于晶体管中BE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BE值,为0.6~0.8V。
晶体管中BE结温度系数为负,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在(2)式中VQ1和VR6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相互补偿,故该基准源的输出VREF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电压调节电路是稳压电路中的核心部分,包括两个一级CMOS差分放大电路COMP和电压调节及反馈电路,如图5。
两个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由分压电阻得到。比较放大后经反馈调节和限流保护电路得到MA1和MB1,以控制电源开关电路中开关管的开启和截止。
电源开关电路由储能电容,NMOS管构成的整流器及开关电路组成,如图6所示。P1、P2直接连到线圈L0的两端。通过电磁耦合在P1、P2上感应出交流电;经整流后,在储能电容C0端产生直流电压VDD。调压电容C5在N2管导通后构成放电回路,使P1、P2上的电流开始对C5充电而停止对C0充电,C0两端电压保持稳定,即为负载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
VME(VersaModuleEurocard)总线是一种计算机总线结构。Versa总线由Motorola公司专为其MC6800处理器开发设计的,VME总线是在Versa总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采用了Versa总线的电气标准及欧式卡(Eurocard)的机械标准。VME总线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也大量采用VME总线。
在以VME为背板总线的系统中,很多功能模块作为VME从设备存在于系统中。目前,市场上有关VME从设备的专用接口芯片功能复杂,成本很高,不被广泛使用,很多VME从设备都需要自行开发VME从设备接口。本文介绍一种围绕FPGA芯片设计VME总线从设备接口的技术。本文设计的基于VME的测试平台是某星载上行数据处理模块的测试平台。
图1
1VME局部总线
1.1VME总线的特性
VME总线是第一个独立于微处理器的总线标准,不再受限于某一生产商的处理器产品;VME总线采用主控/目标结构,总线内可以存在多个主模块,所以被称为多路处理总线;VME总线为32位计算机总线,地址/数据信号线采用非复用方式,最大传输速率可达40MPS;在VME64中,VME总线扩展到64位,最大传输速率可达80MPS;VME总线采用异步传输,无时钟也可协调数据传输,模块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握手信号实现;VME总线能够支持16位、24位、32位寻址和8位、16位、24位、32位数据传送;VME总线支持多处理器体系,最多支持到21个处理器;VME总线支持四级仲裁请求,采用链优先级队列,实现多个主设备共享总线资源。
1.2VME总线系统结构
VME总线主要由功能模块、底板接口逻辑和四组信号总线组成,功能模块通过底板接口逻辑、利用底板信号总线互相通信。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底板总线包括数据传送总线、优先级中断总线、数据传送仲裁总线和共用总线四种。VME总线的数据传输协议有两层:最底层为底板访问层,由底板接口逻辑、共用总线模块和总线仲裁模块组成;上层为数据传输层,由数据传送总线和优先级中断总线模块组成。
四类不同的设备板中包括不同的功能模块,系统控制板包括系统时钟驱动器、电源监视、仲裁、链和总线定时器等功能模块;CPU板包括定位监视器、总线主控、请求器、中断处理、中断器等功能模块;存储器板和I/O设备板都包括目标和中断器等模块。
2基于VME的星载上行数据处理模块测试平台的设计
2.1测试平台的系统组成
星载上行数据处理模块由PSK解调卡、指令译码卡和存储器加载卡及VME接口卡组成,主要用来完成上行PSK副载波信号的解调、译码和处理。其中数据注入卡属于VME从设备。
对星载上行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测试的平台由VME机箱、仿真VME计算机、监测设备和运行在监控计算机上的监控软件组成,用来验证上行数据处理模块的功能及VME从设备接口的设计。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上行数据处理模块所包括的功能单元均以双高度VME卡的形式安装在VME机箱中,其中数据注入板卡通过VME接口与仿真VME计算机完成数据通信。
VME机箱是提供测试模块和被测模块的机械及电气安装载体。
运行在监控计算机上的监控软件提供人机会话界面;设置测试床工作模式(自检/工作);接收由VME仿真计算机传回的遥测参数,反映星上设备的工作状态;接收显示由VME仿真计算机传送的注入数据;接收显示检测设备发出的指令检测报告。
2.2监测设备的设计
监测设备用来检测上行数据处理模块译码输出的指令代码,并且提供双电平状态信号,检测上行数据处理模块延时输出的控制信号、星上设备用电以及硬件复位等。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2.3VME仿真计算机的设计
图3
VME仿真计算机负责管理上行数据处理模块的工作模式。它通过仿真VME总线时序对上行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的访问,并且能够接收和响应上行数据处理模块的终端请求,然后读取遥控注入数据和遥测参数并传送给测试计算机。另外,仿真计算机还可以通过VME总线向上行数据处理模块发送间接指令。其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
3VME总线从设备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3.1EDA技术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领域,EDA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电子系统的主要设计手段。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EDA技术中重要的一种应用。FPGA器件在结构上由逻辑功能块排列为阵列,并由可编程的内部连线连接这些功能块来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本设计中遥测解调及遥控注入深试卡的数字和逻辑电路部分均由FPGA器件来完成,这里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ACEK1K30QC208。该芯片具有三万门可编程逻辑单元,属于Sram型的FPGA芯片,逻辑信息保存在芯片的静态存储器中,上电时动态加载。这种类型的器件在验证期间可以使用下载工具将逻辑加载到芯片中,验证完毕后需要将逻辑信息烧写在专门的PROM中,以后系统上电时,FPGA从PROM中自动加载逻辑。
3.2从设备接口的设计
在本设计中,VME从设备接口功能为(A24/D16)和(A16/D08),对应的AM代码如下(IEEESTD1014-1987);
AM=0x2DShortsupervisoryaccess(A16)
AM=0x29Shortnonprivilegedaccess(A16)
AM=0x3EStandardsupervisoryprogramaccess(A24)
AM=0x3DStandardsupervisorydataaccess(A24)
AM=0x3AStandardnonprivilegedprogramaccess(A24)
AM=0x39Standardnonprivilegeddataaccess(A24)
AM=0x3FStandardsupervisoryblocktransfer(A24)
AM=0x3bStandardnonprivilegedblocktransfer(A24)
VME总线特性为:
*A24和A16访问
*D16和D08(EO)访问
*支持D16BLOCK传输
*支持D08(EO)BLOCK传输
*支持RMW(Read-Modify-Write)访问
*支持ADO(AddressOnly)周期
*支持Addresspipelining
本地总线特性为:
*支持本地设备就绪信号(LREADY)
*A24/#A16输出(可分别译码)
*SP/#NP输出;DATA_PROG_BLOCK输出(可分别译码)
图4
3.3从设备中断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67-02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专科教学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学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对本专业所学知识深入研究、探索得到的感悟与体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其它专业,它直接反映学生从整体策划、设计构思、服装板型设计、工艺设计及管理设计项目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设计内容方面必须围绕设计主题展开,同时根据当前的流行时尚以及市场需求,结合毕业设计(论文)主题方向,以多种表现形式,突出实践性、原创性的特点,从而为过渡成为未来的“准服装设计师”作好铺垫。
1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块”的构成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综合训练阶段,也是服装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多年的教学中,实施“模块式与过程监控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是将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其次是按各教学模块的特点,确定学生完成的时间、内容和要求,专业教师将按每个模块的特点要求,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训练。另外,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各个模块要求,分别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完成情况实时监控和考核。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是一套管理有序且实效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图1。
2 按服装专业教学模块分阶段教学,指导教师将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2.1 服装专业毕业调研阶段
毕业调研是学生们收到老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针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既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了解社会与市场的过程,也是为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素材和寻求论据的过程。一般可以采用采访录音、问卷调查、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毕业调研的地点根据不同选题来确定,例如到沿海城市调研服装市场动态与当前流行趋势,到知名服装企业调研服装设计、生产及企业管理制度,到服装零售市场调研橱窗展示、各类服装饰品的特点与销售及各类销售人员的服装消费观念,到面料市场调研当前的面料、辅料状况为后期制作做好准备等等。此过程中,专业教师一般采用定期集中或通过网络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学生如何现场进行调研,如何将调研的素材进行整归纳,最后形成一份具有充分依据的文字材料。调研结束后由学生上讲台主讲选择调研的过程,收集素材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拟定选题的想法,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建议和意见,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与互动中,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同样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2.2 收集服装主题设计相关资料及选择论文选题阶段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是学生自觉参与专业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首先明确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方向,定位及整体规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亲自参与论题选择实践。此教学环节是在毕业调研过程中穿行,在实施选题方向之前,专业教师可提示出几个选题方向。即:(1)与国内外服装设计大赛主题相吻合的设计主题;(2)与企业合作进行成衣产品开发或流行趋势预测的设计主题;(3)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课题;(4)研究服装展示、品牌、企业形象及服装市场营销的课题;(5)研究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主题;(6)研究服装流行趋势、传播媒介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的课题;(7)研究服装CAD技术、人体计测与服装造型的课题。要求学生每人至少选一个课题,同时课题研究要求学生需尽可能的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进行选题。针对选题范围通过图书馆、网络及服装期刊等方面收集查找相关资料。毕业调研及收集资料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将组织学生讲解论文选题的思路,和学生共同分析、筛选适宜的选题,对选题进一步考察、论证,同时要求选题应具有典型性(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最后确定选题;此过程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又利于深化学科知识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2.3 确定服装设计方案阶段
1 引言
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投稿方式时间长,反馈慢,并有可能邮寄失败。E-mail投稿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现在网络社会中提供的各种电子邮件服务投寄邮件。与传统的邮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邮件承载量限制等。
论文投稿平台的设计开发,主要是为了能够合理、高效率和更完善的处理论文投稿过程投递错误、半路遗失和处理不及时等引发的问题。该平台适用于各种类型编辑部门,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作者的在线投稿、专家审核、论文、论文下载、论文管理和稿件状态查询等。
论文投稿平台功能包含为作者提供在线投稿功能;为审稿专家提供在线审稿功能;为论文投稿平台管理人员提供各类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和查询等功能;和自动更新论文投稿平台的一些常规信息,如有关论文投稿平台的情况介绍以及近期稿件录用情况。
2 总体设计
本平台是针对论文在线投稿、在线审核、在线等相关内容进行设计的,主要是展示网站最新的论文动态,介绍论文在线投稿相关的步骤,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核的主要流程以及读者在线阅读和下载的基本程序。另一方面,平台具有读者、作者、专家编辑登录注册功能。论文在线投稿平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网站前台展示了整个论文投稿简介、最新、编委会以及编读园地等一系列的相关信息,全面向网站用户展示了平台的特色。提供在线投稿功能,满足了作者通过网络在线投稿论文的需求。通过网络对论文编辑流程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论文投稿的效率。网站后台实现了各类型用户信息的管理、对投稿论文进行管理以及用户的留言信息等,有效的实现了平台的主要功能。
文投稿平台是一个利用PHP+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的应用程序,由前台基本模块和后台管理组成,平台功能模块如下。
2.1 前台展示区
主要内容包括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投稿指南、编读园地、刊文选读、期刊订阅、联系我们、帮助、留言、在线投稿、稿件查询等。2.2 后台功能管理
主要功能是更新平台的基本信息、管理前台论文信息、最新通知和公告信息、注册信息管理、在线投稿论文的管理、留言信息管理和系统信息管理等。
3 数据库设计
分析网站功能模块,论文投稿平台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投稿论文管理、用户留言、读者信息管理、作者信息管理、审核者信息管理、编辑者信息管理和管理员表。采用的数据库是Mysql,该数据库中定义如下数据表。
3.1 投稿论文表(表名:tg)
投稿论文表主要用于保存投稿论文基本信息,结构如表1所示。
3.2 作者信息表(表名:zz)
作者信息管理表主要用于保存作者基本信息内容,该表结构如表2所示。
编辑者信息管理表主要用于保存编辑者基本信息内容,该表结构如表3所示。
4 投稿平台设计实现
论文投稿平台的前台主要是期刊的简介、编委会功能职责、投稿指南、编辑园地、刊文选读、期刊订阅的介绍,并且具有在线投稿、在线审核和稿件查询模块等模块。实时更新以及论文检索页突显在网页的前台。前台要求网站界面简洁、尽量展示在线投稿的方便、实用和快捷,并且要求操作方面,便于用户注册登录和浏览下载论文,故整个平台的文件架构比较重要。
前台页面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网站导航:为浏览者提供清晰明了的浏览路线,也为各类用户介绍了网站的基本功能。
(1)期刊简介模块:介绍论文期刊的基本格式、字数要求、论文类型等相关信息。
(2)编委会模块:介绍编委会的主要成员以及各自的职责。
(3)投稿指南模块:介绍在线投稿基本流程以及投稿须知。
(4)刊文选读模块:介绍各类型刊文、选读技巧、提供选题方案。
(5)联系我们模块:为读者、作者、审核者提供在线实时对话帮助。
(6)帮助模块:为各类型用户提供帮助。
(7)用户登录区模块: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者可以在此模块进行注册登录。
(8)在线投稿模块:作者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在线投稿。
(9)稿件查询模块:读者和作者可以通过此模块对所要查询的论文进行检索。
(10)动态模块:展示平台最新更新论文、通知、公告以及最新录用信息。
网站后台主要使用PHP+Mysql数据库实现前台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在论文中不做展开。
5 小结
文章在对在线投稿的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在线投稿具体流程的要求,设计开发出一个具有在线投稿和稿件的编辑处理功能的投稿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在少数几个杂志社投入使用,平台运行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平台大规模推广使用之前,应该再对平台再进行改进,以使平台能够更加满足在线投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隋兴芳,薛爱华.全面实行电子稿件管理系统处理稿件的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16):25-30.
[2]陈翔.基于B/S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0):33-38.
[3]苏波.基于web应用的性能测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3(09):41-45.
[4]郑阿奇,汤玫.PHP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7).
本系统旨在使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网络化,可以直接在网络对学生论文进行管理。首先,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论文题目,待教师审核通过后,完成论文并提交;其次,教师(包括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教师)通过网络对论文进行评分;最后,由系统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供学生在网上查阅。
2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该毕业论文评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学生对该系统的需求主要是查询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查询可选课题情况并进行选择、提交选题申请、查询已选课题、下载论文所需的相关文件、上传论文、查看毕业论文成绩、修改密码等功能。
教师的需求是查询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课题、课题审核、上传文件、下载文件、对学生的论文、答辩情况等进行评分,修改密码等功能。
管理员的功能包括对公告、文件、学生、教师、论文、分组、成绩、用户等8个模块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添加新教师、添加新生、添加公告、上传文件、进行学生和老师的分组、审核成绩、修改管理员密码等,并对模块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2.2性能需求
根据用户对本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在界面、响应时间、可靠性、安全等方面有较高的性能要求。
2.2.1界面需求
(1)页面内容:主题突出,站点定义、术语和行文格式统一、规范、明确,栏目、菜单设置和布局合理,传递的信息准确、及时。内容丰富,文字准确,语句通顺;专用术语规范,行文格式统一规范。
(2)导航结构:页面具有明确的导航指示,且便于理解,方便用户使用。
(3)技术环境:页面大小适当,能用各种常用浏览器以不同分辨率浏览;无错误链接和空链接;采用CSS处理,控制字体大小和版面布局。
(4)艺术风格:界面、版面形象清新悦目、布局合理,字号大小适宜、字体选择合理,前后一致,美观大方;动与静搭配恰当,动静效果好;色彩和谐自然,与主题内容相协调。
2.2.2响应时间需求
无论是客户端和管理端,当用户登录,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系统应该及时的进行反应,反应的时间在5秒以内。系统应能监测出各种非正常情况,如与设备的通信中断,无法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等,避免出现长时间等待甚至无响应。
2.2.3安全性需求
系统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功能,各功能模块需有相应的权限方能进入。系统需能够防止各类误操作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破坏。防止用户非法获取网页以及内容。
2.2.4开放性需求
系统应具有十分的灵活性,以适应将来功能扩展的需求。
3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依据用户角色划分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管理员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和学生功能模块。其中管理员模块又包括公告管理、文件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论文管理、分组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以及退出系统等子模块。
3.2数据库设计
3.2.1 数据库结构设计
E-R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式,它直接使用信息世界中的术语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联系。E-R模型的基本元素包括:
实体:它是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指实体的某一特征。
联系:表示一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3.2.2 系统E-R图
4模块设计与实现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分工精细、紧密合作,系统主要分为以下模块:公告管理、文件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论文管理、分组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退出系统等子模块,在这些子模块下包括对公告信息、文件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论文信息、分组信息、成绩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以下仅以论文管理页面为例进行简单描述。
当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时,管理员进入界面默认是论文管理页面,如图2所示。管理员可以根据论文编号、题目和指导老师查询相关的论文信息,并适时对论文信息进行更新和删除操作。另外,页面左边导航栏论文管理下面还提供了一个“添加论文”链接,单击此链接,页面将跳转到添加论文信息页面,管理员可以在添加论文信息页面上添加新增的论文信息。
5系统测试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需要进行测试,对于模块化应用程序,软件开发的最后一部分就是不断的测试程序,该阶段主要对系统的正确性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测试。主要进行:功能确认测试、运行测试、健壮性测试、安全性测试以及查错方面的测试等,系统测试由测试组成员(或质量保证人员)或测试组成员与用户共同测试,在整个系统开发完成,即将交付用户使用前进行。测试阶段的信息流如图3:
在这一阶段,为使系统最终能够顺利运行,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严格按照软件测试步骤从管理员模块测试开始到系统集成测试止,所有测试都追溯到学生、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要求,这种测试符合现代软件测试准则从“小规模”测试开始逐步进行“大规模”测试。并严格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查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通路是否能按照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检验数据显示区域的GridView控件是否能够按要求格式正确显示输入数据。
(2)检验数据显示区域的GridView控件的相关列是否能够实现数据的删除及更新操作。
(3)检验能否对输入数据进行适时查询并作相应更新操作。
(4)检验功能模块中所涉及的所有功能的实现及健壮性。
在整个系统调试程序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某些内在的错误影响程序的运行,在采用上述调试方法对程序进行反复修改调试后,程序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不功,龙跃进,卓林. 2.0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1).
1 医院学术论文管理情况现状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医院管理论文的方法已经从手工登记转变为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其中最为普及的是使用Excel软件制作电子表格登记论文资料。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帮助工作人员解决查找和数据统计的问题。但是,数据的收集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由论文作者上报至科教科,再由科教科工作人员进行手工录入制成Excel表格,需要生成报表和统计数据的时候也必须手动操作。
大量繁琐枯燥的手工录入工作制成的Excel的本地文件,却并不能较好的实现数据共享。因此,随着网络的普及,部分医院建立了基于Web的论文管理系统。依靠B/S架构的Web论文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相比于使用Excel文件记录论文数据,网络论文管理系统的优点在于只要有可用的网络,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手机或个人计算机进入系统,进行论文上报、登记、查询操作,使论文管理工作不仅限于办公室。并且依靠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一定程度的简化手工工作,以鼠标点选、自动生成等方式优化录入、统计分析的过程。
2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
基于网络数据抓取的医院论文管理系统保留了普通网络论文管理系统的优点,着力优化和完善最为繁琐的数据录入过程,从国内权威的论文数据库中直接抓取需要的数据存入自己的数据库。
据了解,国内绝大部分正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在见刊1-2个月后就会被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的文献数据库收录。普通用户通过检索,可以获取到论文的题目、发表刊物、见刊时间、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摘要等数据,足以满足医院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只要实现并使用抓取功能获得需要的数据,就能大大简化手工录入的工作,同时能有效的避免论文漏报、错报。
2.1 系统的体系结构
目前基于网络的系统体系结构主要是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与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C/S架构将大部分的运算放在客户端处理,要求进入系统的计算机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条件有特定的要求,限制了用户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灵活性不强,不便于后期维护和系统升级。B/S架构基于HTTP和TCP/IP协议,运用服务器完成大量的运算,将运算结果传输给浏览器显示,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在个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上进行操作,不受局域网、软件和运行平台的限制,可以实现跨平台的使用,并且后期维护成本低,更新方便。
为了系统后期的维护及功能完善,本系统采用B/S架构,也更能适应目前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2 系统的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本系统分为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部门管理模块、职工管理模块、论文抓取模块、论文录入模块、查询统计模块。
2.2.1 部门管理模块
部门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添加、修改、删除操作设置医院部门信息,构建一个完整的部门树形结构,以便在查询统计时可以实现按照部门查询统计,有助于分析和比较各科室部门的情况。
2.2.2 职工管理模块
职工管理模块同样通过数据库的操作建立职工的花名册,并且将每个职工按照实际情况分配到科室和部门,如此便建立了论文、作者、部门的关系。
2.2.3 论文数据抓取模块
论文数据抓取模块使用网络数据抓取的方法,通过请求URL、对返回数据进行分析、提取论文相关数据,将其存入论文信息表,并与医院职工进行关联。
2.2.4 论文数据录入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手工维护论文数据,以对论文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提供是一个查缺补漏渠道,对数据抓取过程中出现的不完善数据进行人工修改。
2.2.5 统计查询模块
模块提供作者姓名查询、关键词查询、期刊查询、发表时间查询、科室查询等丰富的查询方法。统计各科室数量、各种期刊上的数量、关键词相关论文数量、任意时间段数量等以供比较分析。
2.3 网络数据抓取模块设计
数据抓取功能是本系统的特色和亮点,其设计原理类似于简化的网络爬虫,抓取数据更具针对性,抓取范围仅限于较权威的论文期刊数据库。以下介绍设计思路。
2.3.1 抓取模块涉及的数据库设计
为了能在网络上抓取数据,需要一个表存放URL信息,其中包括的主要字段有URL、URL的MD5编码、访问状态、请求的页面类型等。
另外需要一个存放论文信息的表存放抓取到的数据,包含题目、刊名、发表时间、作者、关键词、摘要等字段。
2.3.2 抓取数据的主要步骤
首先程序从URL表中取出一条访问状态为未访问的数据,请求此URL并接收返回数据,根据URL请求的页面类型做提取论数据或者提取URL数据的操作。
对于返回的是论文页面,需要提取论文详细信息,然后到论文信息表中查找,判断是否为已经抓取过的论文数据,若已抓取,则标记请求的URL为已访问,然后进行下一个URL的请求。否则将论文数据整理并入库,将作者与职工关联,之后请求下一个URL。
若非论文详情页面,则需分离提取页面中的URL,将提取到的URL逐个进行MD5编码后到URL表中,将非重数据标记为未访问然后入库。
3 实现本系统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58-01
毕业设计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一定程度反映了高职学院的学生培养质量,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对学生通知、管理困难、教师与学生交流困难等缺点,因此,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
1 系统设计
提出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的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用于实现组建学生论文库、实现毕业生论文电子化,实现对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系统在开发环境方面,选用了如下的操作系统和硬件: Windows2003操作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2008、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编程语言Visual C#。
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共分为用户管理模块、论文管理模块、查询管理模块、信息交流管理模块四部分。
1.1 用户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管理员管理用户账号,添加、删除、修改用户账号及指定用户账号的权限,学生、教师等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1.2 论文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教师能将论文题目按子学院、专业上传到该系统中供学生选择,教师能下载学生上传的论文文档,学生能上传自己的开题报告、实习计划书、毕业论文等内容。
1.3 查询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教师、辅导员查询学生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内容的提交情况、学生查询自己开题报告、实习计划书等内容的审批情况,学生查询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答辩时间、地点等内容。
1.4 信息交流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新增、编辑、删除公告、接收公告,实现查看、修改学生与教师和辅导员的交流信息、学生与教师和辅导员的留言信息、邮件信息。
2 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建模
利用UML对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建模,有助于详细分析需求、优化设计,使开发的系统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建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2.1 确定参与者
在UML中,用例图分为两部分:参与者和用例。参与者代表直接作用于系统的一个角色。根据对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需求的分析,在该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参与者:学生、指导教师、专职辅导员、系统管理员。
2.2 识别用例
在UML中,使用用例是进行系统需求的最好方法,在确定参与者后,根据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找出全部的用例,然后从活动者角度给出事件流。通过对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的分析,可以确定该系统中有如下用例存在,本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所示。
2.3 用例事件流描述
以登录系统为例,参与者为学生、指导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员,描述为提供了用户如何登录到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后置条件为如果用例成功,则进入到该系统中,否则,系统状态不变。事件流程为首先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账号信息,用户(学生、指导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员)输入完账号信息后提交,系统对用户的输入进行验证,如验证成功,则登录成功,启动系统,否则系统弹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终止用例。
以上传论文资料为例,参与者为学生,描述为提供了学生上传开题报告、实习计划、毕业论文的功能,前置条件为用户需上传论文等资料时,必须先登录系统,后置条件为如果用例成功,在系统中存储上传文件。事件流程为用户首先输入账号信息登录系统,如登录成功,打开资料上传界面,然后选择上传资料的类别(开题报告、实习计划、毕业论文)和选择对应资料文件,检查无误后提交。
3 结语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如通知学生困难,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困难,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指导难以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的问题,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完善,有利于学生论文题目的及时申报、有利于学生及时获知答辩时间、地点,更有利于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纸化、大大节约了学校教育资源,减少了人力、财力等的消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