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士学习经验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31 07:45: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肿瘤科护士学习经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肿瘤科护士学习经验

篇(1)

调查对象为乌鲁木齐地区三甲医院肿瘤科室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包括9所综合医院,1所肿瘤专科医院。专科医院29个肿瘤科室共464名,综合医院16个肿瘤科室共208名。2011年3月将所有符合标准的护理人员总计672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

①乌鲁木齐地区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

②肿瘤科室工作年限1年以上。排除标准:护士长及长期不从事临床工作的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内容研究使用的《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状培训状况调查表》是在参考美国OSHA细胞毒性药物的职业防护要求,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按照研究目的编制而成,在进行调查前送交5位专家评审(1位统计专家、3位护理专家和1位流行病学专家)。

①一般资料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民族、学历、性别、接触化疗药物年限、职称等基本情况。

②培训时间:岗前培训时间及在岗培训时间。

③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防护规章制度、防护方法及措施、疗废弃物的处理等。

④护士培训需求:培训次数的需求。

1.2.2调查问卷信度重测信度,选取30名肿瘤医院内外科护士进行预调查,两周后复查,两次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r为:培训时间(0.601~0.724),培训内容(0.595~0.822),护士培训需求况(r=0.683)。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81。

1.2.3调查问卷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根据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对工具是否包括足够的项目,是否有恰当的内容分配比例所作出的判断。请五位专家(包括护理、统计学专家)进行内容效度测定,CVI为0.817。

1.2.4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1年3月起,与乌鲁木齐地区三甲医院护理部及肿瘤科护士长取得联系,在得到其支持后,应用《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状况调查表》,由研究者本人向各肿瘤科室护士长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要求,由各科室护士长监督,每位调查者如实独立的完成调查问卷,回答时间为20min,回答结束,护士长负责回收问卷并对每一份问卷的完整性进行核实,研究者在进行回收问卷时再次对问卷各项回答进行核实。本次调查肿瘤科护士672名,有效问卷为648份,问卷有效率为96.43%。其中专科医院458份,综合医院190份。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和百分比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及护士培训需求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的检验都是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相关规定要求,肿瘤科室护士须经专门的化疗职业防护培训才可入岗,没参加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护士,对化疗药物没有全面的认识,很容易将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混淆;对防护措施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将普通药物的使用方法应用于化疗药物。管理者应将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纳入到护士的继续教育中,对肿瘤科室的护理人员重点培训,对全院的护士也应该辅以教育,因为现在化疗药物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不仅仅限于肿瘤科室,包括心脏外科、血液科等。显示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对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时间,岗前培训时间<30min比例最大,专科医院79.47%,综合医院80.00%。岗前培训>60min的专科医院只有4.14%,综合医院为3.68%。在岗培训时间<30min的专科医院为83.18%,综合医院为83.15%。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在培训时间上情况都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时间严重不足。医院对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内容欠缺,培训内容为化疗防护规章制度的专科医院为17.68%,综合医院为16.84%,护士在培训时学习化疗废弃物处理只占55.89%和55.26%,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入岗前只能在学校获取化疗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加之教科书上的内容有限,因此岗前培训对新入肿瘤科室的护士非常重要,充足的培训时间和完善的培训内容才能使得护士对相关知识有彻底的认识。由于肿瘤科室护士的工作量大、人员配备不足,长期工作中的护士会对化疗职业防护意识淡漠,因此医院需定期对护士进行化疗防护知识的在岗培训,增加护士的防护意识,巩固护士的化疗防护知识。在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时,授课老师的选择也很重要,必须选择拥有丰富的肿瘤科室工作经验、对自身要求较高、对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有充分认识的老师,结果表明主要选择培训老师为主任或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较高职称的老师其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高,能够根据自身的体会并且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员们能够更加生动的学习到知识,培训内容方面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容较欠缺。护士认为每年培训次数为2次的比例最大,每年定期的培训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化疗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而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对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需求是很大的,与护理人员培训现状有较大差距。原因可能是医院对化疗职业防护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将重点放在患者化疗反应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应对上,而忽略了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和措施的落实。整个调查显示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在化疗职业防护培训上无差异,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化疗职业防护培训能够提升护士的化疗职业防护能力,因此医院应该做好新入肿瘤科护士的岗前培训,以及在岗护士的培训,使得护士时时刻刻都牢记化疗职业防护知识,做好职业防护,减少化疗药物给护士带来的健康影响。随着经济以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都成立了肿瘤专科培训,医院应该鼓励肿瘤科护士积极参与此项培训,提升整体水平。黄敏等的调查结果表明,接受培训与否直接影响了护士对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我国护理事业起步较晚,在职业防护方面还很不到位。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使得护士能够安全健康的工作,医院就必须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增加化疗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监督护士做好防护措施:

①加强化疗护士准入管理:提高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重视,将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列入年培训计划中,并对参与化疗科室的护士进行准入管理,参与化疗护士准入培训,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得化疗护士准入资质,从事独立的化疗相关工作。

②加强护理实习学生带教: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应增加对化疗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教育,了解化疗药物的危害,掌握化疗职业防护的方法,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对化疗职业防护的重视。在医院实习期间,由于带教老师会成为学生的仿效对象,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必须是有丰富临床经验,正确掌握化疗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化疗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的护士。在带教学生过程中,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告诉学生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的区别,使学生学习到化疗药物的类型、危害、使用方法、防护措施,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严格监督,提高实习学生的依从率,减少化疗药物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③加强岗前培训:大多数医院在护士入科前都会做岗前培训,但是很少有医院会进行专门的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化疗知识很少,如不做专门的培训,刚入科的护士就会把化疗药物当作普通药物进行使用。培训须请临床中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对化疗药物以及职业防护有全面认识的老师进行讲解。培训中护士不仅要学会基本操作,对化疗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措施也要有足够的认识,学习化疗药物的种类、化疗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化疗药物危害的途径、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的区别,不慎接触化疗药物如何处理的方法,掌握化疗职业防护的措施。重点是要提高护士对化疗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使护士对化疗药物以及化疗职业防护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者才可入科。管理者应该对新入肿瘤科的护士做好严格的把关。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22-01

风险管理是对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的风险和法律诉讼为目的[1]。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活动[2]肿瘤病人的护理过程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准确分析风险因素,积极采取应对的防范措施,以便更好地防范及躲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1肿瘤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11患者方面因素肿瘤病人的治疗复杂,周期长,反复多次[3],各个医院的住院经历使病人对医院诊疗护理常规,工作程序等有一定的了解,容易识别医疗护理过程的错误导致医疗纠纷;肿瘤病人疗程长,预后不佳,花费巨大,收入低的患者对于病情发展多有负面想法,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不够,对治疗费用比较敏感,容易引起矛盾,引发护理纠纷;肿瘤放化疗毒副作用大,加上疾病本身的消耗使患者的体质弱,易引致贫血,营养不良,易致跌倒,坠床,压疮等护理风险;肿瘤患者对治疗的痛苦体验及疗效的不确定和经济负担,对疾病的认识及承受能力影响患者的情绪,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引致自杀及自伤的倾向。

12护理人员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遵守规章及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由于护理人员不足,长时间负荷运转,工作质量降低且一些低年资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观察病情不到位,易导致护理风险,沟通能力差导致沟通误差,易引发纠纷。

13肿瘤科护理人员配置不足,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护士与床位1:3的比例护士长是科室的护理管理者,如缺乏管理能力,便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14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对外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性,易致外渗,可导致局部坏死,安置深静脉置管易致静脉血栓,造成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肿瘤科护士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如各种防护措施不健全,或操作流程落实不到位,易于致癌,致畸,暗藏潜在的法律纠纷。

15对危重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护士预见性不足,医学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应急能力差,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躁动患者不能及时予以风险评估,且对全麻术后患者观察不到位等都易引发纠纷的产生。

16临床带教存在的风险实习生缺乏法制观念和危机意识,沟通能力差;在临床工作中有些实习生未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行操作而造成护理缺陷,在与病人或家属沟通时说话不严谨,引发病人及家属不满等。学习态度不严谨、操作部熟练、专业知识缺乏和带教老师的素质不同等。

2肿瘤科护理的风险因素的防范

21护理人员必须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分析,包括人员结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物资配置及时发现、汇报、定期对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等进行分析讨论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22要求护士配置必须符合标准,提交护士待遇,加强职工教育,提高风险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尊重理解患者,加强医患沟通,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性化,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注意及加强对护士进行医疗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教育,以人为本,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针对肿瘤患者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专科健康教育,以减少纠纷的发。

23我们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配置,并且护士长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护理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及时化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

24加强病房及患者的管理制定完善并落实护理操作前的告知程序,满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护理操作的风险和相关注意事项,并能积极配合。

25必须加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是知道对于神志不清、老年患者应添加护栏,行动不便患者物品摆放易拿取位置,卫生间、开水房保持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伤,减少纠纷的发生。

26制定实习生培训计划

261入科后实习生应加强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知识前提下再进行本专业的知识与技术操作。

262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观察能力及宣教能力肿瘤科是个复杂的科室,患者通过化疗进行疾病的治疗,而化疗药物具有不同的毒副反应,种类繁多不宜记住,此时带教老师可带领实习生通过对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进行全天观察及护理,以便更快的熟知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从而大大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了解,并且让实习生多多参与科室宣教的活动。

263学习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原则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原则,是护生日常工作的指南,除了基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操作,肿瘤科的各种静脉导管(留置针、深静脉导管、PICC导管)的护理是重点,带教老师可结合挂图、多媒体强化操作手法,配合各项操作的细节加以解释(如撕敷贴的方法、导管的固定、脉冲式冲洗导管等)方法及为何这样做,并对护生演示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即予以纠正,加深印象,避免其他护生出现类似错误。

264重视带教老师的管理,加强临床师资培训,提高带教水平,积极选送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护理部组织全院教学带教查房,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总之,把风险管理应用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对肿瘤科风险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实施预防措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风险,积极地创建护理安全环境,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获得身心安全,从而也避免护理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风险已逐步成为护理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肿瘤科收治的都是放疗、化疗及癌症晚期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更容易产生各种护理风险,针对肿瘤科护理工作中患者和护士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科的护理工作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1 肿瘤科护理风险

1.1 来自化疗药物的护理风险

1.1.1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科护理工作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也是最易引起纠纷的问题,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但是在给药过程中出现的化疗药物外渗问题难以避免又令人担忧,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某些药物外渗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尽管深静脉置管术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患者即使静脉不易穿刺也不选择深静脉置管,导致一些肥胖而外周静脉不明显的患者、接受过多次化疗或长期输液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伴有心脑血管及免疫等疾病的患者[1],进行静脉穿刺时成功率不高,易引起化疗药物外渗。另外,由于护理人员技术不够熟练或者不按规范流程操作也会导致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护患纠纷,使护理人员的操作承担着潜在风险。

1.1.2 化疗药物导致的职业危害 大多数化疗药物属于细胞剧毒剂,具有致癌致畸致系列器官损害等作用,化疗药物在配药、注药及用物处理过程中药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导致医护人员被动吸收化疗药物[2]。锐器伤,化疗药物暴露或化疗废物处理不当都会严重危害护士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职业性危害。

1.2 来自患者的护理风险 患者有潜在自杀行为的发生,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往往难以治愈,给患者造成难以忍受的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特别是当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以及经历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绪反应,有的患者不能承受这种痛苦,生存的欲望会降低,死亡的欲望会增强,部分患者可能会采用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

1.3 来自护理工作本身的护理风险

1.3.1 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工作强度大 配置化疗药物的护士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具有特殊性,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致人力资源不足。肿瘤科化疗工作复杂,往往一个上午要执行多个患者的化疗,护士的需求量比较大。目前的医疗情况不能配备足够数量的和护士从事肿瘤科的护理工作,这就导致护士由于工作繁忙紧张而对一些名称比较相似和一些颜色比较相近的化疗药物不能及时正确的判断,如表柔比星,多柔比星都是红色粉剂,护士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出现精神疲惫,造成药物配制错误。

1.3.2 新进护士还不成熟 未经过专科培训的新进护士,在肿瘤科临床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工作经验[3],往往存在着以下几种风险:(1)护士预见性不足,医学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缺乏,造成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对肿瘤科护理知识、化疗药物的使用、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实施化疗药物的规范操作和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等掌握不够,不能根据肿瘤科的特殊性应用相关知识去应对一些突发事情,以及和患者建立有效沟通。(2)主观臆断或者思维片面,缺乏单独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往往因为经验不足,工作不严谨,处理问题简单化,或者主观臆断,应急能力低,对某些抢救知识应急措施不熟悉,造成严重差错事故。

1.3.3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 肿瘤科患者因其特殊性,护理行为中有许多潜在法律责任易发生易患纠纷,护士的法律意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4]。护士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着法律问题,她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记录中也存在着潜在的法律问题,如护理记录不及时,护理记录单和医生的记录存在不相符合的情况。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许多护士缺乏法律意识,不按程序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易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1.3.4 护士职业压力 由于肿瘤科护士职业紧张,风险强度大,护士要经常面对濒死患者,导致一些护士烦躁易怒,时间长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有的肿瘤科护士因为职业的原因对上述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容易表现出淡漠情绪,使患者认为护士缺乏同情心,不再信任护士;另外一些肿瘤患者由于遭受疾病折磨情绪不稳定,沟通效果较差,护士言辞稍有不慎就会激怒患者,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这些都会导致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影响护理质量,容易引发护理纠纷。

篇(4)

1.1护士对癌痛认知不够多项研究显示,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护士对癌痛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70%,表明很多护士缺乏足够的知识来管理疼痛。有调查显示,北京市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总分为75.85分,其中“药物止痛相关知识”部分得分最低。提示肿瘤科护士癌痛相关知识水平有限,建议加强肿瘤科护士止痛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12]。

1.2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癌痛护理在国内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护士获取癌痛知识的途径单一,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12]。在2004年加州颁布的法令中,明确提出所有医护工作者都必须接受疼痛管理和终末期照顾的继续教育[13]。鉴于癌痛管理知识还没有普遍纳入医学院校的教科书,护士不能从学校获得系统的知识,工作后参加癌痛管理知识培训的机会有限。一项调查显示,昆明地区从未参加过有关癌痛知识讲座或会议的护士为38.8%。因此,我国学校逐渐完善癌痛相关课程配置,对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加强护士癌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训护士的癌痛护理实践技能,更新相关癌痛专业知识很有必要。

2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相对积极

国外调查显示,护士对癌痛管理的态度得分很低,护士的消极态度与癌痛知识缺乏呈正相关,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3。而国内护士已经逐渐认识到癌痛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护士对癌痛管理知识相对缺乏,但是对待癌痛管理的态度都很积极,而且对癌痛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16]。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待癌痛管理持积极态度的超过95%]。因此,提高护士的癌痛管理知识及技能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应以护士对癌痛管理的积极态度为契机,对护士实施癌痛知识教育,提高护士癌痛管理知识和能力,最终达到WHO提出的癌痛管理使癌症患者达到“无痛”的标准[17]。

3影响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的因素

护士对癌痛的认知和态度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外已经完成的研究中被证实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科室、工作年限和是否接受过癌痛培训,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研究。

3.1年龄有调查发现,年龄越大,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高者比例越多[16,18]。说明随着护士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及社会阅历的增多,特别是女性在经历了生产分娩等生理过程后,对疼痛的认识会比年轻护士更加全面而深入,对癌痛管理也会产生相应影响。此结果有待后续研究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的验证。

3.2学历国内外调查发现,学历与认知程度有关[18],学历越高,护士对癌痛认知和态度得分越高,其中护理学硕士得分更高[7]。说明认知程度与学历有关,应该注重对低学历护士的培养。

3.3职务/职称有调查发现,护士对癌痛认知程度与职务/职称有关[16],护士长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普通护士,可能是因为护士长的工作年限较长,获得培训的机会和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多,因而得分较高[12]。但是此类研究采用的是单因素分析,尚缺乏多因素分析进行验证,因而职务/职称是否对护士癌痛认知和态度存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3.4科室在肿瘤专科医院,肿瘤内科护士的癌痛相关知识得分高于肿瘤外科护士[12]。原因可能是肿瘤内科患者的癌症分期较晚,出现癌痛的可能性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较多。在综合医院,肿瘤科和外科的护士对癌痛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其次为中医外科和消化科,可能是相关科室收治的患者及所开展治疗可为护士提供更多了解此类知识的机会[19]。提示结合临床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是普及癌痛知识的培训方法之一。

3.5工作年限护龄越长,护士了解的癌痛相关知识越多,且工作年限越长,癌痛管理知识认知越好[16]。可能是因为护士工作年限越长,接触的癌痛患者越多,积累的癌痛管理经验越丰富,故癌痛管理知识掌握的越好[18]。因此应加强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头作用,发挥专长,可以通过组织高年资护士讲课等形式传授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

3.6癌痛培训经历有研究发现,接受过癌痛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护士,护士癌痛管理知识的整体知晓率由之前的62.4%提高到92.4%[18]。在崔静等[20]对护士癌痛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中发现,护士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其获取癌痛管理知识的途径会减少,导致护士对癌痛认知不足。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将取得明显效果。

篇(5)

本文试图分析护患纠纷增加的原因,并提出减少纠纷的对策,以构建肿瘤科和谐的护患关系。与2008年对比,2011年新病房护士的年龄轻、护龄短、学历低;床位使用、工作量等明显增加;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增强是护患纠纷增加的原因。作为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应该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树立尊重患者的权利观念、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会使护理人员更加关爱肿瘤患者的有限生命。

2008年与2011年护士的年龄、护龄及学历的对比分析

新病房投入使用后工作在肿瘤科一线岗位上的护理人员多为八零后的独生子女,由2008年的40%增长到79%。即护士的年龄明显年轻化。2008年护士工作不足3年4人,占科室护理人员总数的13.3%,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11人,占科室护理人员总数的86.7%;2011年新病房投入使用后,由于科室的重新组建,护理人员的重新调配,调入了许多刚毕业的护士,其中有1年左右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成为了科室的主流,工作不足3年12人,占到科室护理人员总数63.2%。即护龄长的护士明显减少。

2008年与2011年护士知识结构比较:其中2008年中专人数5人(33.3%),大专8人(53.3%),本科2人(13.4%)。2011年中专人数12人(63.2%),大专5人(26.3%),本科2人(10.5%)。2009年护士中专占大多数。即高学历护士明显减少。见图1。

新病房护士年轻化、知识结构相对较低,沟通能力欠缺是护患纠纷增加的主观因素。

肿瘤患者及家属由于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巨大的心理压力,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恐惧、抑郁、暴躁易怒等负面情绪。面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年轻的护士们经常是受患者及家属情绪的影响而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导致护患双方不能有效沟通而引发护患纠纷。

年轻的护士工作中由于缺少生活阅历,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体验不深。不能利用沟通技巧及时向临终患者及家属传递治疗与护理信息而引发护患纠纷。

护龄长的护士比例下降以及高学历护士比例下降使科室的整体专科理论知识及业务能力相对不足。由于专科知识宣教不及时,特殊护理处置(如:心电监护故障处理、PICC导管脱出处理等)不及时而引发护患纠纷。

2008年与2011年病房住院患者及工作量的变化

2008年与2011年病房住院患者的总床位使用数、入出院人数、死亡人数的对比。2011年总床位使用数明显高于2008年,增加12.75%;2011年死亡人数明显高于2008年(190人vs126人),增加50.79%。

肿瘤科2008年与2011年一些特殊工作量的比较,其中介入人次增加155.7%,中药外敷人次增加83.7%、PICC导管留置人次增加114.29%、皮下泵留置人次增加31.4%、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人次增加131.7%。

对策与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了2008年与2011年护士群体、病房工作量的变化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并希望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出对减少护患纠纷可能有效的对策。①加强科室自身建设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首先,需增强服务意识,制定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标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第二,要加强专业、专科技术的培训。对肿瘤科护士的培养要通过临床实践与模拟演练专科技术操作、抢救过程、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照护、特殊事件处理等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与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让护理人员通过医院内举办讲座、科室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会、护理查房和外出进修、参加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的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开阔视野而提高整体护理队伍的素质。②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防范护患纠纷的有效手段。③树立尊重患者的权利观念,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要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护理理论与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管理者必须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加强护患沟通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把各种护患纠纷降到最低限度,使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恶性肿瘤虽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但相信和谐的护患关系会使护理人员更加关爱肿瘤患者的生命,会使患者更加珍视自己的有限生命。

篇(6)

在肿瘤科病房,护士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肿瘤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由于肿瘤患者所患疾病和治疗的特点,患者在心理,对疾病的态度,以及人际交往方面与内外科患者不同,给病区管理带来困难。据统计,百分之七十八的患者在患癌前有心理障碍,而一般内科患者只占百分之三十二。虽然患者在情感、认知等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同样具有普通患者的认知与需求,如尊重与被尊重的需求、求治与求治方式的需求等。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往过程中,双方的认知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主观感受、护士形象、医院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双方的心理状态等,因此护士要注意学习和应用一些社会心理规律,增强沟通效应。其中,首因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首因效应在肿瘤病房护理中的作用

1.1  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所谓首因效应,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效果,它在人与人沟通交往中对人的认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一印象是在与他人首次接触时根据对方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所做出的综合判断[1]。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2],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这些首次获得的信息往往成为患者以及家属以后认知与评价护士的重要根据。患者到病房后接触的首先是护士,为此,护士应高度重视首因效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2  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首因效应会使个体在第一次交往获取对方少量信息后动用个体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对这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分析、综合、比较、推测个体的特点,形成总体评价。但护患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相对于护理人员一方而言,患者一方掌握的相关信息相对不足,护患双方存在着信息资源上的不对称和不平衡。所以,只有护士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后,护患双方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掌握充足的信息,较好地完成护理评估。

1.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基本属性来看,主要表现为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和特殊的服务消费关系[3]。若第一次护患交往接触留下了良好印象,则在彼此分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保留在脑中;当第二次再相遇交往时,则会不由自主地按脑中原来第一次形成的好评价的视角来认知评价对方,非常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2  首因效应的应用措施

2.1  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  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肿瘤病房可进行适当的美化,如张贴一些赏心悦目的图片、温馨语,摆放花草,家庭化住院设施等,这样可淡化患者头脑中的医院形象,缓解患者因受疼痛折磨而产生的痛苦和扭曲的心理,可使其很快接受并适应住院环境。

2.2  塑造美好的护士形象  护士形象是护士素质、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护士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一方面护士应在着装、仪表上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工作服、鞋、帽整洁统一得体,发型干净、整齐、大方,面部化妆清淡、雅致、朴素。在接触患者时,表情自然,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并善于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捕捉患者的情感反应。另一方面,护士应不断加强自己内在素质的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人文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豁达的心胸及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4]。

2.3  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  作为肿瘤科护士,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前提下,做到语言准确、语意明晰、文明礼貌,并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对情绪压抑的患者应主动、热情,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对暴躁愤怒的患者应态度温和,避免急躁。通过护士针对性的语言,使患者感到亲切,得到安慰,重获生存的勇气。同时,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根据其年龄及职业特点采用恰当的称呼,如“王大娘”、“李老师”等,同时,介绍同室的老病友,使之相互关照,消除孤独、失落感。

2.4  举办休养员座谈会及建立病员活动室  休养员座谈会既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病房环境、制度等,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请老患者介绍康复的经验,树立住院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以外的时间,病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读书、下棋、打牌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促进康复,以体现患者的自我价值,给患者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5]。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使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家属更好的合作[6]。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56.

[2]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

[3] 秦其荣,朱 捷,江启成,等.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5,18(1):16.

篇(7)

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阶段,是由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做好肿瘤专科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不仅关系到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并能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结合肿瘤内科工作特点,我们探索了一些带教经验,现报道如下。

1 带教前的准备工作

1.1带教老师的要求 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在肿瘤科工作满3年,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及护师职称。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和表达的能力[1]。带教老师不仅要具备以上条件,更能掌握不同时期的护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做好带教工作。不同时期的护生心理状态存在差异,这与时代的社会条件因素有关,当今年代正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选择职业的范围广,护理事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被人们逐步重视,就业率较高,很多人是自愿的,也有无可奈何。在这种状态下,带教老师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分析,带教方法因人而异,使护生真正深入了解护理,不仅仅把护理当做谋生的职业,护士是生命的呵护者,对护理事业有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2入科宣教 在护生刚入科时,带教老师面对护生要主动热情,例如介绍科室环境,科室专业特点,常用药物、物品,设备的排放位置,加快护生熟悉和适应本科室,激发护生对本行业的热爱,让护生门懂得护理工作是将科学、生命、爱心相结合的行业。让她们以充足的信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1.3带教前评估 以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为前提,在护生入科前对每个护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论基础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肿瘤专科知识知晓情况、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安全意识等内容。带教老师要对评估结果认真记录,了解每一位护生的特点,以便对护生给予针对性的带教。

1.4制定带教计划 根据肿瘤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实纲,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内容和操作,带教内容要由浅入深,制定的内容要能够在护生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结合肿瘤科患者的自身特点讲解专科知识,教学内容要能够对护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带教内容的逐步过渡达到考核目标,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1.5培养护生过硬的心理素质 护生从熟悉的学习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从父母的小公主到进入社会,角色的急剧转换,常常会出现紧张和恐惧心理。同时由于对操作等各个方面的不熟练而缺乏自信心,带教老师对护生都应持接纳、友好的态度。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应鼓励,使护生树立信心。

2 带教计划与实施

2.1 第1w熟悉阶段,熟悉肿瘤科病室环境、介绍科室的布局,科室专业特点、本科各班流程、各项规章制度、用药特点、基本的病种等。使之尽快熟悉并融入工作环境中[2]。

2.2 第2~3w提高理论阶段,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下[3],在护理日常工作中,有计划的演示指导各项护理操作,如PICC维护,化疗泵的使用,静脉选用的原则等。认真学习常见病种如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等的临床特征,放射治疗的特点,各种常见化疗方案的适用病种,掌握化疗、放疗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知晓常用宣教知识,锻炼护生健康宣教能力。做到每日一小讲座,学习1次/w,查房1次/月,使护生全面深入掌握肿瘤专科知识。

2.3第4~5w实践阶段,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各项专科操作由易到难,如皮下注射-静脉穿刺-PICC维护等。操作过程中加强对病患的沟通,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让患者接受护生的护理操作,同时使护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4第6w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阶段。贯彻责任制护理[4],带教老师让护生分管1例或2例患者,运用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程序,在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了解患者需求,做到切实为患者服务,不断加深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从而进入护士角色。带教老师在此过程中可指导护生接触护理病历的书写,体温单的绘制等,并给予相关指导,为以后正式护理工作夯实基础。

2.5最后考核阶段,临床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是严格考核,安排出科考试,理论内容应覆盖全部实习计划内容,还要结合肿瘤科理论。操作考试为本肿瘤科专科操作,如PICC的维护。由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共同考核。书写出科评语,并召开出科总结,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点评,反过来由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进行反馈,以便改进带教工作。

2.6 护生出科时,带教老师应根据护生在本科实习的各个方面表现,秉承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在护生实习手册上写好实习小结,与护生下一站实习科室做好护生实习交接工作。方便下个科室的带教老师快速了解护生,制定带教计划。

3 体会与总结

通过对护生实习的带教工作,体会如下:首先要加强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临床带教中,理论联系实际,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最后综合考核及出科总结,不仅可获得护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也可对带教老师的能力进行评价,科室之间做好带教交接工作,以便优化带教过程。为壮大护理队伍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Shi Hongzhi.Discussion o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J].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2014,36:558-559.

篇(8)

PICC输液虽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感染是PICC留置期间严重并发症[1],增加患者痛苦。徐丽丽等[2]研究认为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具有现实意义。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利用科研成果,并与护理经验和患者愿望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过程[3]。笔者在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0月200例选择行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均为首次化疗,其中男117例,女83例,年龄31~73(46.54±15.49)岁,身高155~178(162.31±13.84)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疾病种类:胃癌91例,结肠癌51例,肺癌31例,直肠癌17例,肝癌10例。右上肢置管132例,左上肢置管68例。贵要静脉132例,肘正中静脉57例,头静脉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疾病种类和静脉选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步骤和措施如下。

1.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成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具有一定的查阅外文文献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护士长负责本研究分工、协调、讨论、指导等工作,组员负责文献检索、实证帅选、护理干预、数据统计等。

1.2.2循证问题 针对患者病情、化疗方案、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结合肿瘤科护理经验等,确立如下循证问题:⑴肿瘤;⑵癌症;⑶导管相关感染;⑷危险因素;⑸化疗。

1.2.3循证支持与评价 检索近5年中国知网、、维普以及Pubmed的文献资料。小组集中对文献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等做出系统评价,筛选出最佳临床护理实证。

1.2.4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临床护理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制定如下护理方案。⑴风险因素干预:导管留置时间、穿刺部位、输注液体、操作者经验、患者白细胞数量等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小组针对易发风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流程,并进行动态管理。⑵导管选择:根据患者血管条件、身高等确立适宜导管型号,一般选择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4Fr单腔导管,长60cm。⑶置管操作:操作环境保持无菌,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置管,消毒剂为洗必泰碘,操作者为护士长或三级岗护士。PICC置管术后,采用3M透明敷料贴敷穿刺点,24h更换3M透明敷料贴膜,以后一周更换一次。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妥善固定。⑷健康教育:讲解PICC留置期间注意事项,交代日常生活护理,如洗澡时防护、活动手臂动作应轻缓等。患者出院后应加强电话指导,接受患者热线咨询,避免人为性感染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4]=患者感染例数/置管总天数x1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感染例数为3例,置管总天数为7543天,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0.3977‰;对照组患者感染例数为11例,置管总天数为7469天,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4728‰。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

3 讨论

篇(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2(c)-119-02

肿瘤化疗中护理风险因素是指不恰当的护理或护理工作中的疏漏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的可能性,具有风险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严重性、风险复杂性等特点。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或隐藏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对策,来提高护理水平减小风险发生的方法叫风险管理。本院肿瘤科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分析本科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管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肿瘤科2008年5月-2009年5月全部住院患者。

1.2 肿瘤化疗中护理风险因素

1.2.1 化疗过程据报道,外周静脉穿刺渗漏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翻。肿瘤患者化疗时间长,出现渗漏的概率加大,加上化疗药物的毒性和患者血管长期化疗耐受性差,当出现化疗药物渗漏时,常发生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所以说化疗过程中渗漏是一个高风险的护理因素。

1.2.2 医护因素实习生或低年资的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化疗药物的掌握不够全面,对化疗药物引发的副作用不了解,当出现化疗副反应时,不能及时发现。一些相似名称化疗药物使用时混淆,出现用错药现象;一些药品往往计算到克或毫克,在配药时需换算成毫升,存在计算错误的风险;长期化疗医嘱停止不及时造成多输注。

1.2.3 患者因素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增加穿刺次数;化疗药物的毒性大,患者抵抗力差;化疗引起呕吐,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长期化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生活质量低下,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易产生自杀行为。

1.3 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1.3.1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对肿瘤科护理人员定期培训,学习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风险无处不在,只有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提高认识、加强风险防范才能降低护理风险。

1.3.2 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加强对化疗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闭,包括①应急能力培训,重点讲解应急事件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理措施、步骤。②常用药物的药理、毒理学基础知识和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③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方法。④层流柜配置化疗药物的使用流程等。

1.4 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强化制度落实

1.4.1 把工作流程和指引细化到每个环节。①制定加床、换床流程指引,护士严格按操作指引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流程。②制定每周检查病房设施的制度,每周检查2次病房设施,包括吸氧、吸痰装置是否完好,抢救物品是否齐全、及时更换近效期药品。③对特殊体质患者,床头挂警示牌,要求陪护人员加强防范,交班时要对接班护士交代清楚,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护理。

1.4.2 加强交接班的管理,提高护理效率。合理分配轮岗工作人员,将有经验护士和新护士进行配对帮扶,起到传、帮、带作用。遇到节假日等病号多时要增加排班人数,分担工作负荷,减轻工作压力,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必须有一人在岗。

1.5 静脉穿刺方法

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静脉穿刺途经。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静脉留置穿刺术嗍。静脉留置穿刺术具有穿刺次数少,输液渗漏率低特点,而且保证了静脉用药的持续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1.6 严密观察化疗过程,加强健康宣教

化疗时责任护士每半小时巡视1次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现情况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及时处理。指导患者进食,吃清淡少盐高营养食物,不食用反季蔬菜,指导患者进行皮肤和口腔的清洗,配合完成化疗过程。

1.7 统计处理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16-01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1],轻者局部红肿,重者组织溃烂坏死,是肿瘤科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为保障肿瘤患者的化疗安全,2010年1月我科成立了化疗安全控制小组,该小组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现将其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建立了化疗安全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另有两名护师以上职称、高年资护士为组员。组内人员有明确的责任,各有侧重分工,轮流值班,以保证节假日期间至少有一名安全控制小组成员在岗带班。由于目前急诊化疗病人较少,尚未安排夜间值班。并根据需要派出组内人员短时间外出学习,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载着收获和知识回院来教[2]。

1.2 明确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职责

1.2.1 评估新入院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输液器具。病人入院后首先由化疗安全控制小组人员评估患者的血管,而后再根据医嘱即病人的所用药物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主要部位:深静脉、颈外静脉、双上肢粗直血管)和输液器具,记录于评估表内,放于病历中。值班护士根据评估表内容予以执行。

1.2.2 严格培训科内及新上岗的护士。科内护士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一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有肿瘤专科护理知识、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的防范等,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作为重点。新入科的护士另加基本功训练,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2.3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化疗药物一旦外渗,对组织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积极处理可有效的控制损伤程度。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地塞米松+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局部封闭;自制中药酒精浸泡液外敷;喜疗妥药膏外涂。安全控制小组成员根据所用药物外渗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轻者选择中药外敷或喜疗妥药膏外涂,重者局部封闭+中药外敷。

1.2.4 总结经验持续质量改进。化疗安全控制小组每月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情况进行一次统计汇总,好的经验互相交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讨论,查找原因持续质量改进。

2 结果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建立,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障了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2010年底统计1401例肿瘤化疗患者中,药物外渗的发生数为16例,由上年的8%降至为1.13%,且无组织坏死病例。

3 体会

3.1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规范了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措施,规定了静脉穿刺的部位和方法,克服了护士在选择静脉穿刺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达到98%以上,有报导化疗药物外渗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密切关系[3]。从而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3.2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建立,增加了高年资护士的压力并变为动力,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运用指导于临床实践。对年轻护士更是一个较大的促进,通过对护士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丰富了理论和实践经验,增强了责任感和事业心,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3.3 化疗安全控制小组的建立,使部分护理工作有了一定的程序,护士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护理质量,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也能及时得到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增加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社区工作要点 下一篇: 采购岗位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