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8 16:49: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非诚勿扰小品剧本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18-01
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在黄金时段现场直播了第九届全国电视小品大赛决赛盛况。本届大赛从全国各地报名的400余部作品中初评选出100部作品,吉林省有《非诚“误”扰》[1]、《雨伞下》[2]和《撞车》[3]三部作品入选。通过话剧导演、表演艺术家、剧作家、高校艺术教授组成的业界专家的复评,《非诚“误“扰》获得了现场创作组和表演组评委的一致好评,挺进六强。
吉剧小品《非诚“误”扰》表现的是东北农村的情感生活,演员中没有老戏骨,也没有热播电视剧明星,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为兼顾了戏剧性和喜剧性,也得益于吉剧优美的唱腔和演员深厚的吉剧基本功。
吉剧小品《非诚“误”扰》获得成功有以下原因:
一、剧本有完整的起承转合结构,矛盾冲突设置合理——具有戏剧性
《戏剧文学》杂志慧眼识珠,吉剧小品《非诚误扰》剧本发表在2011年第11期。剧本不足四页,称得上短小精悍。文字精练,惜墨如金。
剧本设置的矛盾冲突是误会,为使误会合理,剧本在李书和李叔的谐音上做文章,还把李书和亚薇设计成师生恋,且李书长相老成,比三十五岁的实际年龄显老,“别人都说我像五十三”。母亲守寡多年,“如今这生活越来越好了,我这心里还长草了,女儿希望我先改嫁,我希望女儿先出嫁”。
亚薇把李书领来见母亲时,由于怕母亲嫌李书年龄大,故意含糊其辞:“妈,我把人给你领回来了,你看看吧!” 母亲认为李书是女儿给自己介绍的对象,故事启动,伏笔埋下,“包袱”形成。
出自女儿口中的“我老师”,“(开玩笑)五十三”,使母亲坚信不疑。弄清了李书未结过婚,也没病,母亲想和李书独处。先是使眼色,又让出去买烟来支开亚薇,在行为上总是千方百计靠近李书,吓得李书东躲西躲。
承接开始的剧情,逐步推进,冲突展开,走向。
母亲表明“我确实把你当成心动男生了,你是啥态度也应该发表发表,最好是非诚勿扰”。李书表明“婚事定了,那就白头偕老”,母亲和女儿分别认为李书和自己配对成功,冲突达到极致,剧情达到。
亚薇说:“什么师生,他是我对象!”母亲:“你不是管他叫李叔吗?” 亚薇:“他名字叫李书,书本的书。”
母亲从极度兴奋转为梦想破灭,又丢面子又后悔,“一时间天旋地转南北分不出,真想钻进那耗子洞嚎啕大哭!” 母女俩的关系变成情敌关系,矛盾彻底爆发,如何化解?剧情进入收尾阶段。
李书对母亲说,这是个误会。亚薇提出想和李书登记结婚,母亲说:“他都五十三了,跟我年龄造个平杵。” “要说我们俩还差不多……(打了自己一嘴巴)这咋还回不过神来了呢?” 亚薇把最后一个“包袱”抖开,“李书他今年才三十五,就是长得成熟。”
最后母亲终于同意了女儿的婚事,误会解除,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戏剧结构形成,矛盾冲突化解。
二、从吉剧到小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非诚“误”扰》是吉林省吉剧团2011年新创节目,曾获吉林省第五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大奖。虽然诞生才两年多,但已演过百余场,在演出中不断修改完善。
从最初的吉剧表演到登上吉林卫视《好戏登场》栏目,最后到央视小品大赛作为小品表演,作品有了很大变化:
原吉剧表演时间超过18分钟,现压缩为14分钟;
原有四个唱段(亚薇与李书出场,母亲出场,误会时展示各自心理活动的三人唱段,误会解除后母亲唱段),现删去第四个唱段。
总而言之,本次大赛是成功的,形式上有创新,佳作频出。但仍暴露了创作格调不高,以及笑果不佳等弊端。小品的创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希望借着大赛成功举办的契机,能使小品这个已经式微的艺术样式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张庆东,李文国.拉场戏《非诚误扰》[J].戏剧文学,2011,(11):16.
[2]汤艳庭.话剧小品《雨伞下》[J].戏剧文学,2011,(11):19.
[3]凤鸣.让人回味,实现“流淌”——我看戏剧小品《撞车》[J].戏剧文学,2013,(1):37.
刘英俊——男
刀 朗——男
唐 生——男
郭 郭——财务人员
赵静芷——财务人员
白淑珍——财务人员
刘 姐——婚介公司经理
场景:公司员工宿舍
音乐起,艾薇儿《女朋友》。
李 总:(唱)
hey, hey, you, you, i don't like your girlfriend
no way, no way, i think you need a new one
hey, hey, you, you, i could be your girlfriend
hey, hey, you, you, i know that you like me
no way, no way, you know it's not a secret
hey, hey, you, you, i want to be your girlfriend
you're so fine, i want you mine, you're so delicious
i think about you all the time, you're so addictive
don't you know what i can do to make you feel alright?
alright, alright, alright
don't pretend, i think you know i'm precious
and so yeah, i'm a hey, hey princess
i can tell you like me too and you know i'm right
i'm right, i'm right, i'm right
she's like so whatever
you could do so much better
i think we should get together now
and that's what 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hey, hey, you, you, i don't like your girlfriend
no way, no way, i think you need a new one
hey, hey, you, you, i could be your girlfriend
hey, hey, you, you, i know that you like me
no way, no way, you know it?s not a secret
hey, hey, you, you, i want to be your girlfriend
i can see the way, i see the way you look at me
and even when you look away i know you think of me
i know you talk about me all the time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so come over here and tell me what i wanna hear
better yet, make your girlfriend disappear
i don't wanna hear you say her name ever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cause she's like so whatever
and she could do so much better
i think we should get together now
and that's what 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hey, hey, you, you, i don't like your girlfriend
no way, no way, i think you need a new one
hey, hey, you, you, i could be your girlfriend
hey, hey, you, you, i know that you like me
no way, no way, you know it's not a secret
hey, hey, you, you, i want to be your girlfriend
oh, in a second you'll be wrapped around my finger
woo, 'cause i can, ?cause i can do it better
there's no other, so when's it gonna sink in?
hey, she's so stupid, just what were you thinking?
in a second you'll be wrapped around my finger
'cause i can, ?cause i can do it better
there's no other, so when's it gonna sink in?
she's so stupid, just what were you thinking?
hey, hey, you, you, i don't like your girlfriend
no way, no way, i think you need a new one
hey, hey, you, you, i could be your girlfriend
no way, no way
hey, hey, i know that you like me
no way, no way, you know it's not a secret
hey, hey, i want to be your girlfriend
no way, no way, no way, no way
(这一首也可以放录音)
音乐停。(李总上场。)
李 总:我们做财务工作的就是忙,每天只见月亮不见太阳。员工工作干劲特别强,遇到困难就像狼遇见了羊。其实工作上我从来都不操心,可生活上我却难以把心放。眼看着她们的年龄一天天大了还没对象,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正好我的好姐妹在婚介公司当经理,我就跟她说了请她帮个忙。这不约在今天下午双方见个面,这好女更要配上如意郎。小郭,小赵,小白快出来。
几个人上场。(一个揉眼睛,一个打哈欠,一个抻懒腰)
几 人:李姐。
老 总:都准备好了吗?
郭 郭:还行。
赵静芷:差不多。
白淑珍:快了。
李 总:你看看你们几个,平时工作一个赛一个,再看生活中得过且过。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这么杰出的职业女性怎么就带出你们几个?真是让我恨钢不成铁。
几 人:啊?
老 总:我都让你们给气糊涂了,赶紧再精心准备准备,相亲的男生马上就到了。
刘姐上场。
刘 姐: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年轻人都没有时间谈恋爱。据说现在都到了剩女时代,男生退化得特别奇怪。不是我不明白,世界变化快,女生越来越帅,男生越来越乖,唉,没办法,阴盛阳衰!
李 总:刘姐,你来了,欢迎欢迎。(握手)
刘 姐:咱们俩可是组织者,得想个什么方法让他们见面。
李 总:我觉得就用电视上《非诚勿扰》的形式,你看怎么样?
刘 姐:好是好,不过咱们得变一变,都是年轻人,就采用歌曲的形式作自我介绍,怎么样?
李 总:好,就这样。
刘 姐:男生我都给你们带过来了,你们女方先出来我看看。
李 总:姑娘们,出来接客了。
刘 姐:啊?
李 总:口误,口误。我说你们几个,快出来见见贵客。
几人上场。
……………………………………………………………………………
一、植入式广告的概念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对产品及品牌留下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这种广告通过情节、场景、台词等方式让观众在观看影视剧的同时记住品牌名字,对其产生好感,从而达到扩大其消费者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广告来讲,它是更加灵活、主动、渗透式的营销方式。
二、影视剧、电视节目中的广告植入现象
植入式广告在好莱坞大片、冯小刚电影、春晚、各类电视选秀节目中频频与观众见面 ,使得人们对此类广告已不再陌生。
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首开电影作品植入广告的先河。该片中,中国银行的产品多次与影片中的情节、人物结合。随后其导演的《大腕》《手机》都有植入广告的存在。如今,随着冯导贺岁片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其影片中的植入广告国际品牌也越来越多。如《天下无贼》中的惠普、佳能、诺基亚、宝马、长城油等;《非诚勿扰》中的剑南春、招商银行、海南航空、西溪湿地、摩托罗拉;《非诚勿扰2》从景点到汽车,从淘宝到手机,整部电影植入式广告无处不在,这使得冯小刚导演成为植入式广告的首席CEO。
导演宁浩也在其《疯狂的石头》中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中植入了宝马车、可口可乐、红塔山、班尼路、尼康相机等广告……刘仪伟导演利用其在影视娱乐营销中的智慧在《爱情呼叫转移》中植入了诺基亚、爱国者。此外,隔着银幕就能闻到《杜拉拉升职记》中某品牌咖啡的味道;《大笑江湖》中的琵琶膏、霸王洗手液;《赵氏孤儿》片头的忠孝之乡,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无处不在。
在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也大显身手,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捧红了葛优、吕丽萍等大批明星,也捧红了其中的植入式广告产品矿泉壶。2010年的《金婚风雨情》中,多款植入式广告占据荧屏,从食用油、奶粉、饺子、到名牌冰箱,再到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商量买何种保险。笔者统计该片广告多达数十种 ,以每集45分钟算,达到75分钟一个广告。这些俨然使得《金婚风雨情》成为广告大户。此外,《乡村爱情故事》成了某汽车家族新车大聚会;《一起来看流星雨》长达8分钟的广告打破了软性广告在影视中的纪录;电视剧中的植入式广告也无处不在。
短短几年时间广告植入由蹒跚学步到泛滥成灾,由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堂而皇之,影视节目和广告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植入式广告也逐渐成为文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关于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国外最早的有据可查的电影植入式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好莱坞影片《非洲皇后号》上,该片中明显出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①《外星人》中能够吸引外星人的“里斯”牌巧克力豆的广告因其巧妙、不漏痕迹而被誉为植入式广告发展的里程碑。此后美国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也越来越多,如《007》系列中的宝马车和欧米茄手表;《黑客帝国》中的凯迪拉克;《变形金刚》中的雪佛兰;《偷天换日》的宝马车无不成为人们追崇向往的时尚品牌。随着电视的多元化发展,植入式广告在电视节目中也大显身手,美国的《美国偶像》等真人秀节目中的道具、场景中都能看到可口可乐、耐克等品牌的身影。国外的影视剧、电视节目中的植入式广告的时间、段落都有严格的规定,能够做到品牌、个性、内涵的完美融合,所以植入式广告在西方发展得相对成熟,这也给我们的植入式广告的应用提供了借鉴经验。
三、植入式广告被钟情的原因
影视剧中植入广告,从早年的拦腰砍断、四分五裂到现在的大卸八块,观众要想看一集完整的影视节目还真不容易,然而植入式广告备受推崇有其一定的缘由。
(一)植入广告为影视节目提供了强大资金
如《天下无贼》的3 500万投资中,仅赞助商的赞助费就收回了一半左右,《非诚勿扰2》广告收入达到了6 000万元;据统计,自从央视春晚举办以来,广告收入一直呈直线上升的态势,2002年达2亿元,2006年近4亿元,2009年近5亿元,2010年春晚的广告收入已超过6.5亿元。②可见,植入式广告带来的资金收益不可忽视。
(二)植入广告相比硬性广告投入小,回报高,易于接受
商家正是看中了他们物美价廉且软性的特点,纷纷选择热门剧集投入广告,这种植入比直接在电视台相同时间投入相同时间的广告价格便宜很多。据娱乐消息报道,在《007》系列中的植入宝马车,该汽车公司付给米高梅电影公司300万美元,使其新型跑车在影片中与明星一同出生入死,充分展现自己的亮丽外观和卓越性能。据宝马公司统计,该片上映后,宝马汽车公司卖出了价值2.4亿美元的汽车。
(三)植入广告能激发观众对品牌的热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通过形象或场景,激发观众对品牌的热情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电影《花样年华》公映后,人们纷纷被张曼玉扮演的女主角身着的紧身、高领旗袍所展示的无法抗拒而又绚丽无比的东方之美所打动,引起无数观众对旗袍的宠爱,这种宠爱一直延续至今,使得北京一家知名的旗袍老字号店瑞蚨祥成为人们定做张曼玉式旗袍的首选。再如2007年《乔家大院》播出后,山西的乔家大院成为旅游胜地;《非诚勿扰》上映后,杭州的西溪湿地游客倍增,北海道也成为人们旅游热门地。而《非诚勿扰2》上映后,无疑又会使人们对那群山之中,四季花开,既能眼望天际线,又能夜蝶泳的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心驰神往。这无疑也是植入广告激发了人们对品牌的热情。
四、盐溶于水式的植入
植入式广告虽然能够为剧作方、广告商等带来可观的收入和效益,但如果盲目植入或植入过多,将会适得其反,植入式广告如果能做到如同盐溶于水一样,不知不觉中有味道,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选择合适的节目
对广告商来讲,应该选择在相应题材类型影视中植入自己的品牌,针对节目的受众群选择合适的产品,势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农村题材喜剧片《乡村爱情》中植入的撒可富复合肥,就是选择了合适的节目,因为该剧的受众就有很多是该产品的潜在使用者。韩国时尚偶像剧《冬季恋歌》中,植入的韩国三星出品的贝壳机、汽车等时尚元素,掀起了全亚洲的流行热潮。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中植入的服装品牌、名车等,吻合了时尚白领的消费选择。
(二)选择合适的品牌
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合植入式广告,只有那些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或处于成熟期的产品才适合植入,才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否则被植入的产品可能会默默无闻地淹没在短短几秒的电视画面中。如在2005年央视春晚上蔡明和郭达出演的小品《最浪漫的事》中,郭达刚一出场手中便拎着两个纸袋,其中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是“蒙牛”,而另一个则因不具知名度而很难辨识,更无法让观众记住了。
(三)自然的植入
植入广告应该做到顺其自然的出现,做到润物细无声,而不能给人一种硬性套入的印象,是要产生盐溶于水的广告效果。在普遍受好评的《婚姻保卫战》中的植入广告包括丰田、淘宝、中国平安等,这些品牌大多依托于剧情而存在,如演员刘金山扮演的角色为4S店的老板,使得丰田汽车自然植入;黄磊扮演的角色利用网络交易平台销售产品,于是淘宝自然植入;袁立扮演的角色公司意外失火,于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自然植入。而且这些广告产品在植入中并没有特意提出其名称或反复诵读,真正做到了广告为剧情服务,而不是剧情为广告服务,这样产品与影视文化相结合,把产品融入剧情当中,符合了影视文化的规律。
(四)创意性的植入
植入式广告应该巧妙的、具有创造性的与娱乐元素结合在一起,成为节目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创新植入方式是成功植入广告的关键,利用独特道具、绚丽背景、幽默台词等途径实现完美融合。例如,《来的都是客》中酒店经理训斥厨师以创新菜为名制作的药膳导致客人不满现象,台词为“牛黄上清丸塞到鸡屁股里硬说是你的是独家配方”。这爆笑台词的植入方式并不会让受众觉得不舒服。但相反如果毫无创意,硬性植入,不但达不到广告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观众对节目本身的评价。
(五)分清主次
植入式广告不能喧宾夺主,不能破坏影视剧本身的气氛以及完整,毕竟影视节目的精彩带动的高收视率才能使得植入其中的广告达到想要的效果,如果植入过于粗暴,势必会使得观众不满,遭到排斥。如《非诚勿扰2》中,从淘宝的横空杀出,到毫无征兆的“选美”。显然是生硬的广告植入,电影已然成为配角。
(六)切忌过多
过多既包括同一节目中品牌的数量也包括同一品牌在节目中出现的次数。看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本来是种精神享受,但如果每隔30分钟看到一个不合情理植入式广告,或整个节目中大量多次出现同一品牌的产品,定会让观众觉得大倒胃口。如在湖南卫视的自制青春励志剧《丑女无敌》中,清扬贯穿在整个剧集的故事、背景、情景中,从产品、到标识等多次在镜头背景中出现,广告风头俨然已盖过剧情本身。有观众甚至讽刺说看的不是节目,而是加长版的广告片。再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女主角去逛超市,超市里只有一种牌子的洗发水摆满了货架。这显然与真实生活有出入,为广告设计的剧情不合常理,也容易让观众反感。
五、正确看待植入式广告
随着影视节目的多元化发展,涉及影视节目中的植入广告也形形,几乎只要和我们生活相关的产品都可以拿来做广告。而我们国家的植入式广告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太多,植入手法生硬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影情绪。在2011年2月28日,广电总局条文规定将植入广告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强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推动植入式广告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受众来讲,应该以宽容正确的态度对待植入式广告,不要草木皆兵。如相对以往来说,2011年的春晚植入广告应该说是植入广告相对少的,但也有网友列出了此春晚广告的清单。如小品《美好时代》直接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角色名;小品《聪明丈夫》中提到“铁梨花”等。但事实上,在小品中使用《媳妇的美好时代》剧中人的名字会使观众觉得亲切,使小品的演绎更自然。而另一小品中提到的铁梨花正是由小品中的女演员陈数扮演。所以,笔者认为对于那些不影响节目本身质量和气氛并融入剧情中的的植入式广告,应给予肯定。而那些盲目追求广告收益植入不合情理广告的影视节目,既亵渎了影片内涵,也伤害了观众的情感,更难达到想要的广告效果。所以对待植入式广告,受众不应该以挑毛病为目的去观看节目,否则势必会本末倒置,根本体会不到节目本身带来的乐趣。只有以正确宽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植入式广告,才能体会到影视节目给观众带来的乐趣。
注释:
“《熊猫人》告诉我们,广告还能拍成电视剧;《刺陵》告诉我们,广告还能拍成电影;春晚告诉我们,广告还能拍成晚会。 ”在网上,诸如此类的言论层出不穷。这里所提到的“广告”,准确地说,指的是植入式广告――一种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的广告形态。
然而,这一看似 “人类智慧结晶”的“创意”,却在现实操作中被很多人反感、诟病,甚至唾弃。 2010年的央视春晚,让植入式广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质疑。“本想玩潜伏,结果一出场就被揪了出来”。
我查了一下中国的《广告法》,发现该法第二章第 13条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若严格依本法办事的话,那么赵本山、刘谦等的节目植入广告,要么节目开演前提示,要么节目中广告出现时暂停,说明这是广告。否则,是否涉嫌违法呢?
当然这不等于我们非要把植入式广告一棒子打死。“61号令”出台后,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插播广告受限,最大的可能就是把更多的品牌商赶进植入式广告客户的行列。有数据预计,
2010年付费电视植入广告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100万美元。植入式广告将步入群雄并起的时代,成为媒体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此,就更要规范植入式广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据我所知,美国2/3的电影业收入来自广告增值,其中包括植入式广告、衍生后产品开发等等。福特公司在好莱坞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其职责就是寻找植入电影的机会。据统计,目前的美国电影中,平均30~40分钟会提供给植入式广告,换句话说,普通一部电影有1/3的长度含有广告。另一调查显示,美国电视剧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在美国,广告公司通常会在电影制片厂设立办事部门,由专家直接阅读剧本,寻找可以用来做植入营销的机会。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动画短片的策划与营运”的结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WYM10101)。
动画短片以投资少、周期短、便于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科教、建筑、工业、军事等领域,备受学界、业界和投资者的青睐。近年,国家对动画的投入逐渐增加,动画短片产出的绝对数量与日俱增,但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和市场影响力的作品却十分罕见。由于缺乏成功的创意和规范的商业操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很多中国动漫企业就一直做“来料加工”的活。企业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制作技术的改进上,而在内容策划与营销上鲜有突破和创新。动漫强国——日本和美国在商业化短片的开发上始终坚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经济成效显著。与之相比,我国在短片的策划方面则差距明显,这也是我国动漫产业落后的主要原因。
学院对短片的研究还停留在制作的手段和程序上,在短片的策划研究方面则几乎是空白。短片的创作带有很强的实验性、探索性、随意性和偶然性。学生往往在表现形式、内容、风格和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而不考虑其商业价值。短片在策划之初就缺乏必要的“商品意识”,而这正是能否实现动画增值效应的关键。我国动画人才结构以单纯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而前期创意、后期经营方面的人才匮乏,既懂创作生产又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动画短片是能够迅速而有效表达创作意念的艺术形式。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孕育优秀动画短片的沃土。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只有将市场观念引入动画短片的策划环节,才能促进科学、完整、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
动画短片的策划主要包括制作策划和主题策划两部分。制作策划则包括制作目的、受众群体、产品规模、制作流程、上映宣传和周边产品等内容;主题策划则包括动画剧本、情节、人物、主题等内容。
一、制作策划要以市场为先导,精准定位
动画短片在制作之前,要进行周密的市场策划和预测。策划组要有懂动画、懂营销、懂产品、懂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各种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一般策划周期占整个项目周期的30%~40%。
1.在策划阶段,要客观地分析目标观众的定位。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讲述的故事不一样,故事所表现的形式也不一样,故事的传播载体也不一样。动画公司会根据目标受众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消费倾向。如开发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动画,故事可能源于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或其生活中的现象。在确定创意之前,制作团队需要提出一套或几套方案与目标受众探讨,以期准确把握受众需求。为控制创意的风险,一些大型的动画公司往往会聘请知名的编剧和导演对提案进行严格审查。有时也会聘请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董事会在参考市场调研数据和听取专家意见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2.通过媒体调研对受众情况进行更加具体的把握。收视率能够更清晰地反映片子的哪一部分受欢迎,哪一个情节和场面更吸引观众。通过对收视率的数据分析能够挖掘出吸引受众的最关键因素,从而为以后的制作提供依据。日本的制片人会根据收视率的数据判断剧本是否受欢迎,以规避市场风险。另外,先有漫画再决定是否制作动画也是一种媒体调研的方法。漫画的受欢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喜好。
3.要科学地选择合适的传播载体。动画短片具有故事结构紧凑、主题表达简洁清晰的特点,更适合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一些短片是根据特殊的传播媒体而专门设计的,如针对婴幼儿教育市场开发的教育片是专门用于婴幼儿学习机上播放的,而另外一些都市轻喜剧类的短片则在互联网和手机上备受欢迎。新媒体的传播平台突破了传统动画仅仅依靠电视台海量播出再卖衍生产品的盈利模式,通过电子付费、硬件销售和整合广告等创造新的盈利机会。如以手机为载体传播动漫,优质的动画短片可以直接通过3G移动终端快速面对数以万计的手机用户,内容的获利比值可达到传统媒体的几十倍之多。而卡通明星绿豆蛙最初就是为网络聊天的表情动画而设计的。聊天用户的互相发送,迅速提高了卡通明星的知名度,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卡通明星品牌。
4.联系合作厂家,共同开发和设计衍生产品。衍生产品的开发往往在动画片制作之前就策划好了。动画公司由于缺少其他行业的经验,对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不熟悉,其设置的产品端口可能不符合业界的需要。因此,在策划阶段与厂家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以玩具为例,可供开发的产品一定要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如小观众们喜欢的具有一定法力的帽子和各种卡片。另外,玩具的开发往往不是以单一的产品形式出现,而是要形成系列化。这一点在故事的设计中也要有所体现。还有一些短片本身就是配合产品的策划和推广而做,如旅游地形象推广短片。短片本身是应委托而做,制作的目的性较强,定位准确,效益明显。如武汉东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受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委托策划的动画片《大画历史名人之炎帝神农氏》成为首届世界华人寻根节的指定纪念品。
5.要选择合适的制作方式。制作动画短片的方式很多,如沙、黏土、纸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对于资金不太充裕的小型动漫企业而言,运用flash制作动画是一个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的不错选择。如韩国人金在仁设计的“流氓兔”就是通过flash在互联网上流传开的。单纯以技术探索为目的的短片则在表现形式上力求有所突破。如环球数码公司创作的三维水墨动画《夏》就是探索运用三维动画技术表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
二、主题策划要注重卖点和盈利点设计
主题策划主要是从动画片剧本的策划入手,从商业的角度分析动画片是否具有吸引观众的卖点和与商业结合的盈利点。
主题思想是动画的灵魂,也是动画是否能赢得市场的关键。主题的选择源于创作者对现实的思考与反省,往往与时展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片多选择人与自然的纠结作为永恒的主题。这也是工业文明后人类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自然会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而手塚治虫则把目光投向了对生命本身的反省,创作出以生命为主题的动画《火鸟》。有些主题则源自其他艺术门类成功案例的改编。这些案例本身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市场宣传与推广方面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如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快乐驿站》就是运用动画的形式对经典小品进行重新诠释。这些小品本身就深入人心,同时又能与时尚的动画形式相结合,从而获得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取得高收视率。
角色设定必然紧扣主题,外形、语言和性格都需围绕主题设计。主角往往代表某一类人群,他(她)的行为、着装、语言等会在这类人中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如《父与女》中表现的父女间细腻的情感仿佛从银幕倾泻出来,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不知疲倦的追寻,点滴细节悄然将观众带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不由得产生情感回应。配角设计也可以为片子增添笑点和卖点,如《悠嘻猴》中喜欢搞发明创造的配角——木吉。巧妙的角色设定还能直接产生盈利点。如正在央视热播的《饼干警长》就是以“饼干”作为动画片的主角。主角本身就很适合商业开发。目前很多食品厂正和江通公司洽谈合作授权事宜。
短片的特点在于其短小精悍。故事情节的设计不能像长篇那样四平八稳,而要通过悬念快速吸引观众的眼球,在故事的解开悬念,情节突转,给人留下一个意外的结局。如The God这部短片中,神像与苍蝇两者力量悬殊的斗争夺人眼球,两者妙趣横生的对抗将故事情节推向了。最后,居然是以神像倒下,苍蝇获胜而结束,意味深长。
道具最适合开发衍生产品。奥飞动漫斥巨资拍摄《火力少年王》系列短剧,就是为了推动剧中主要道具——悠悠球产品的销售。随着动漫的热播,中小学校里几乎每个男生都有1~3个悠悠球,少数女生也买了悠悠球,同学们纷纷模仿剧中人物的玩法,大秀球艺。
场景中植入广告将成为新的盈利点。如同《非诚勿扰1》的取景地带动北海道的旅游,《非诚勿扰2》带动海南亚龙湾的旅游一样,动漫中的场景更具想象空间,更能唤起人们到此一游的欲望。如《秘密花园》将儿童体验馆的设施植入动画场景中,从而为体验馆做了隐形的广告,激发了儿童游园的趣味。
三、制作策划与主题策划的关系
在动画短片的策划中,制作策划与主题策划的责任分工虽各不相同,但两者是密切联系的,需要我们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1.制作策划强调执行力,需要全盘把握短片从制作、发行、销售到资金情况的每一个细节。对市场的理性分析是制作策划的工作重点。这一阶段要确定短片的制作方向、投资预算、诉求对象、制作流程和时间安排等细节,搭建起短片创作的基本框架。
2.主题策划强调创造力,需要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艺术直觉。对内容的统筹安排是主题策划的主要工作。这一阶段要确定短片的主题基调、美术风格、故事内容和制作精度等问题。
3.制作策划提供的市场分析报告为主题策划筛选和评估创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主题策划则设计新的市场盈利点为制作策划提供新的内容。两者陈陈相因,袭袭相联。制作策划给主题策划以市场价值和存在意义,主题策划给制作策划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
策划对于一部动画短片而言,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是最应该被重视的环节。面临激烈的动画市场的竞争,任何一部成功的片子都是经过完整而严密的策划。如《巧虎》这部动漫系列短片,是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发的产品。通过对幼教市场的细致调研以及对幼儿和家长心理的研究,其主题并没有选择空泛的教育内容,而是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针对幼儿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求,将智力培养、生活习惯、自然科学和社会风俗等内容巧妙地融入产品。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生活习惯、认知的学习,家长也可以享受愉快的亲子时光。《巧虎》并没有采用制作成本较高的三维动画,而是以较低的成本运用实拍结合二维动画取得了市场的成功。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同时满足了幼儿和家长的需求,寓教于乐。以制作策划为依据,有的放矢地设计主题,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因此,动画短片的策划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有条不紊地展开,明确目标和责任,依据内容分阶段部署。动漫企业要有大动漫的市场观念,从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吸取养料,善于将动漫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创新动画的盈利模式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葛竞.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
[2] 王传东,郑琳.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这次放假回中国,他一口气把2011年的全部国产片都看了。《失恋33天》让他兴奋不已:“这种小品式的故事,以前最多只能拍个电视剧,现在却成了一个票房奇迹。可见,市场需求有多大。”
在张冠仁兴致勃勃地决定重新真正开始做他的本行时,《失恋33天》的编剧鲍鲸鲸已经在享受她的自由编剧生活了。现在她在去南极旅行的路上―不久前,她刚刚从尼泊尔旅行回来。
和张冠仁差不多,鲍鲸鲸也是剧作专业毕业,但在毕业后并未真正做过编剧。《失恋33天》的故事是她在豆瓣上写连载写出来的,后来发现很多人在跟这个故事,渐渐地帖子热了起来。直到导演滕华涛找到她,她才真的在毕业之后做了一回编剧。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甚至把职业理想转型到“成为亚洲能排上名次的女溜溜球选手”。不过短期来看,可能会有新的转向,现在她已经确定会跟滕华涛继续合作电视剧《浮沉》和电影《幸福旅行团》。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中国电影的市场开始细分了,类型化了。”张冠仁觉得自己机会太大了,“以前总是缺少好的剧本,虽然《失恋33天》算不上最好的剧本。但是,细分化后,这类题材现在可以有投资了。”
投资一直是电影的最大难题,它们总是奔向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2011年底的两部大片,《龙门飞甲》投资2亿,《金陵十三钗》投资6亿……在全年总票房前50名中,中国产电影总共有24部,有8部电影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
排名第7的《失恋33天》投资仅为890万元,票房收入达到了3.5亿。这也让陈俪尹羡慕不已。
陈俪尹现在在香港一家电影公司做编剧助理,在他眼里,像《失恋33天》的编剧鲍鲸鲸这样第一次写剧本就能卖出去,并且趁着电影热卖的奇迹而一炮走红的编剧实在是
“命好到不行”,“这种状况也是太少太少了,要说羡慕肯定还是有点,嫉妒和恨就谈不上了,毕竟编剧圈子里的绝对多数都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熬出来的,最终加上机遇,但如果熬了一辈子没有机遇那也很惨……”
但在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看来,并不是机遇的问题,而是没有好剧本。
每年送到他手上的剧本不下200部,而最终能拍成电影的不超过5%。现在电影公司也好,院线也好,资金都很充裕,关键是缺乏优秀的剧本。“大多数编剧都注重剧本的深刻含义而缺乏讲故事的技巧,剧本不接地气,观众不埋单。”这也使得知名编剧的身价年年上涨。一线编剧一部戏的要价在400万左右,而刚刚入行的编剧一部戏可能也就只能卖几万元。
“所以,张艺谋最终还是得去找刘恒才拍了《金陵十三钗》。”张冠仁说。
刘恒,原本是小说家出身,剧作的主要作品囊括了各种主题,包括《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还有《集结号》、《铁人》,以及刚刚上映的《金陵十三钗》,等等。人们提到一线编剧都会提到他和邹静之。他最近结束了独立编剧的身份,签约小马奔腾集团。
“刘恒在国内的编剧里算是我们都很敬重的一位,他就有能力做好平衡。”《山楂树之恋》的编剧顾小白说,“可能,只有当编剧是一整个团队的时候,电影才更能做到同时保有商业性和有深度。”
他的朋友邵晓黎正在做这个事情。
邵晓黎,1997年开始以编剧的身份出现,曾写过《漂亮妈妈》、《周瑜的火车》。从1997年做编剧到现在10多年了,他的代表作依然是最早的那两部,所以跟最近几年的宁财神、石康和顾小白相比,圈外很少人知道邵晓黎的名字。在2009年初,邵晓黎和《奋斗》的编剧石康等20多个编剧成立了合伙人制的喜多瑞公司。
公司的名字是英文Story的谐音―一个以故事驱动的影视机构,在这里,编剧将变得更加重要。
在他看来,编剧是一个很难被统一量化的职业,一些知名的编剧可能本身还是作家或者导演。编剧们获得收入的主要方式是卖断版权,一年收入多少取决于写了多少部作品。虽然编剧可以采取类型化的方式产生作品,但即使对职业编剧来说,也很难100%为创作打包票。
编剧们往往会更愿意写电视剧本,这个赚钱的可能性更大点。除了电视剧一部下来集数更多、总稿酬更高之外,这个领域里,已经有部分编剧可以从最后的收益中获得分成,具体分成的点数会由电视公司和编剧们协议约定。
顾小白并不认为收入是制约编剧们创造出好故事的因素,“虽然这个行业不像金融业之类的有一些可以看到的数据来做量化标准,但懂行的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什么是好故事,经验和能力会把编剧这个圈子分层。不同的人拿不同的收入,因为很多职业都是这样的。”
被认为从资深文青成功转型编剧的顾小白,算是编剧中收入不错的。
工科出身的他在2000年左右在论坛上写影评而渐渐有了一些追随者。他说,如果不是互联网,他应该也不会踏足跟电影相关的产业。后来在2002年,他算是卖出了第一个剧本,但是后来因为审查的原因没有拍成,后来又写过《红色康拜因》、《人山人海》、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和《山楂树之恋》等等。“不过这些剧本我拿到的稿酬都不高,可能毕竟写它们的时候自己的江湖地位还不到那个份上,此外,其中一些作品还是属于规模比较小的电影。既然投资不多,那么制片方在编剧这部分的支出也就相应的不会多。”
顾小白并不能算职业编剧,他有另一份被认为是更稳定的工作,是在《精品购物指南》做内容总监。
早期做媒体是因为需要一份稳定收入作为保障,但是现在,作为编剧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媒体工资,他仍然觉得还是要保留这份工作。“我也想在电影产业中有更多发展,但对它还是有所疑惑,例如现在这种似的、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还有诸多的审查制约,以及国内总体来说还不算成熟的观众群体对简单粗暴故事的兴趣的制约,等等。所以我觉得对这个职业的选择,还是要保持冷静。”
但邵晓黎觉得,现在,“编剧”这个职业本身也可以运营起来。
2011年,他的工作室又多了一家文化经纪公司,做起了编剧经纪人,签约的有70多个公司。邵晓黎、李鹰等人一起负责日常工作,“编剧的剧本和稿酬算编剧个人的收入。公司的日常开支主要来源是经纪业务。比如说当市面上编剧很多、剧本需求很大的时候,以前我们都是帮忙找编剧,为朋友义务劳动的。现在我们公司签约编剧就可以做这个业务,我们收取一定的佣金,作为公司日常开支。”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彭浩翔也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和公
片,其最大问题是大部分剧本不知所云。要不当观众脑残弱智,要不就本末倒置,急于挪用大堆卖座电影或美剧的亮点作噱头,企图拼贴电影科学怪人。对此,我希望能做点事去改变,因此,我和公司研究后决定,由我为电影公司设立一个‘故事研发小组’聘请一批内地年轻编剧,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创作。”
每年都要看200多本剧本的高军,现在也在做这件事。他同时也是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公司与北京新锐兄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了“青年编剧联盟”。
“现在电影公司也好,院线也好,资金都很充裕,关键是缺乏优秀的剧本。今年的那些大片没有真赚到钱的,反倒是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屡创奇迹。一些大制作票房惨淡,主要是剧本出了问题,现在很多编剧一味地复制和重复自己。”高军说,“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相当快,只剩下编剧行业还没有被市场化。”
类似这样的团队型故事创作团队在美国早已经存在,尤其是在电视剧领域里,剧本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被加工商品:一个编剧团队中,可能有人负责角色性格设定、有人负责场景设定和转换、有人负责故事大框架、有人负责对白、有人负责细节动作……周黎明在《好莱坞启示录》中还提到了“剧本医生”这个从编剧行业细分出来的一个特别小规模的职业,就是专门诊断这个剧本要卖出去还有什么边角问题或者本质问题的人。
但2011年的这些变化,让那个“未来的编剧”张冠仁意识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就像《英雄》出来后的情况一样。《英雄》让中国电影有了产业化的意识,才知道原来电影可以这样做。《失恋33天》让人们知道,只要有一个好故事,契合最热门的话题,再做到定位准确,市场就是有的。这是电影生产链上一次很重要的改变。”
绝大多数还处于潜伏状态的编剧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正在经历尴尬期,因为没有合同、没有资源,他们无法定义自己的生活状态。
“现在的支付方式基本上是分期给,比如大纲出来的时候,编剧拿到合同款项的10%,可能合同会规定,第一稿出来,拿到另一个百分比,然后第三稿拿一个百分比,最后在开机前一周左右,获得尾款。”顾小白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很多时候这个尾款都是拿不到的,因为有时候到了第三稿,制片方有各种原因决定不拍了,或者制片方的层层通过之后,审查那一关又过不了……如果最终没有开机,这个尾款就等于拿不到了。”
中国的编剧们和好莱坞的编剧们所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2007年的时候,好莱坞的编剧们发起过一次,原因是编剧们发现自己的作品在电影之外的市场中被复制和流通,例如碟片或者电视,这些电影公司的边际收益不在编剧们合同约定的收益之中,于是他们要求对这部分重新签协议分成。但是,“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里,分成还完全是天方夜谭。”周黎明在《好莱坞启示录》中写道。
一直以来,华语片市场里,编剧们从来不是电影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们只是电影的成本。很少见到用“编剧”来作为吸引人们买票进电影院的噱头,在宣传影片的时候,也只有极个别的知名编剧偶尔会参与,多数情况下,编剧并不是电影的主要宣传点。
“编剧签约制并不是非常普及,”北京多声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睿说,“据我了解,只有一些非常著名的编剧会签剧本约。如果对创作者足够尊重,那么签约能够给编剧一个基本的收入保障,当然,双方会就剧本项目的数量和实际能够投入拍摄的比例有一个约定,编剧会丧失一定的创作自由度,但是也能提高双方共同认可的项目投入拍摄的可能性。”
他曾经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制作公司,2010年,曾和彭浩翔合作过《指甲人魔》。但有些编剧则觉得自己可以参与更多―他们可以进入电影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邵晓黎的另一家公司叫映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是他和编剧李鹰一起成立的,最近一年半他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这个制作公司。2010年9月份,他租下了人民美术印刷厂院子里的一个二层单元作为工作室。之后,他们总共制作了两部电影。其中一部是1月6日上映的《绝录求生》。另一部暂定名《魔力一点点》刚刚完成拍摄,邵晓黎在这部片子里的身份是制片人。
他说:“在做电影这件事上,我发现自己想要更多的控制权,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电影人,你叫我非专业电影人也行。”
他们都知道电影需要一个好的故事,也就是一个好的剧本,但是对于编剧―这个电影产业链的最初始环节―如何讲好故事,他们的想法各有不同。
彭浩翔认为,“要成为好编剧,首先得成为个有趣的人,只有极少数的闷蛋能写出好剧本。要常具好奇心,不怕死,感情经历越乱越好,只要不影响创作。要耐得了孤独,又入得到世俗。而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心狂放野性,但生活必须具严格的自律和毅力”。
不论是周黎明还是顾小白,都认为这种说法有八九成的正确性。“内心的丰富是思考周围故事的重要线索”,顾小白说。
觉得自己站在编剧圈最最的陈俪尹也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经历催生成长嘛,如果没有经历辛苦,也没有资格去要求得到肯定,地位还是自己挣来的。”
张伟平很认定中国应该提升编剧的地位,“好故事要靠好的编剧来完成”。但邵晓黎却认为,编剧地位的问题,在中国面临太多制约。“目前的状况是一部作品的完成,编剧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在中国来说,版权问题没法解决,编剧们只能卖断版权,而且一部电影最后的故事也不完全由创作者本身决定,制片方本身内部就有多层博弈,加上最终还要送审。在你不掌握作品话语权的时候,自然也没办法谈提高地位。”邵晓黎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在美国和韩国,编剧可以花更多时间完成一部优秀的作品,然后通过版权不断获得收入,但在国内不行。”
影评人周黎明也在这个问题上跟邵晓黎形成了一种默契。“2007年好莱坞编剧罢工是为了对作品最终的利润分成,但中国的编剧连尾款都还无法按合同拿到,分成的要求太超前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相当肯定,“只有当一大批明星阵容但剧本很烂的电影接连赔钱,而没有明星但剧本吸引人的影片都像《失恋33天》那样赚钱,片商才会逐渐认识到编剧的重要,然后编剧的地位才能慢慢提高。”
以前,编剧不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环节,将来也不会是。他们的地位、收入都直接与他们的剧本挂钩―空谈游戏规则毫无意义。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部电影,就像他们的前辈宁浩或者滕华涛那样。现在,他们有更加细分化的市场,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去尝试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讲故事的方式。
“青年编剧联盟”在2011年12月举办了第一季华文剧本大赛。由于《小岛惊魂》和《失恋33天》的影响,这次大赛中出现了大量的悬疑惊悚和爱情题材,高军觉得这是因为“年轻编剧缺乏吸引大投资的能力”,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写那些小制作的题材。
这一年的北京话剧市场,喜剧也成就了一番“甜蜜的事业”。先是物理形式的北京喜剧院在东二环上正对着国家文化部的地方矗立起来,现在又迎来了精神上百花齐放的北京喜剧艺术节。
喜剧本该是一样的喜剧,但是2015年在舞台和银幕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就拿眼下这个北京喜剧艺术节来说,《疯狂电视台》、《男人之虎》、《戏台》、《姜昆“说”相声》、《糊涂戏班》、《微时代之厝恕贰《女店主》、《光影奇遇》八台大戏粉墨登场,一时好不热闹。特别是《疯狂电视台》、《男人之虎》、《戏台》这三部作品,分别代表了台湾、香港和内地喜剧的光彩。
《戏台》就不用多说了,“陈佩斯”这个名字已经可以满足观众对内地喜剧的期待了。陈佩斯的风格从当年的央视春晚小品到他主演的系列喜剧电影再到近年来他的这些舞台喜剧一脉相承,有一点儿怪诞,有一点儿夸张,风趣幽默之外,最难得的是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勇气。
《疯狂电视台》则充满了台湾文化的基因:论内容,折射着台湾电视文化的出位与疯狂,并带有批判性的辛辣讽刺;论形式,则体现了台湾戏剧人的大胆创新。号称“把录影棚搬进剧场”还不算稀奇,更大胆的是每一场都要请三位观众上台,而且还是深度参与到表演中去。这些随机抽选的观众上台后,面对高难度的表演设定,往往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表演才华,实在是过瘾得很。
来自香港的独角戏《男人之虎》,就全靠“香港喜剧之王”詹瑞文的个人光芒了。在此剧中,他一人分饰三十多个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风格、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角色,而且瞬间切换,完全没有违和感,堪称挑战一个演员的表演极限。教科书式的精湛演技进一步成就了这位“全能大神”的神话。
这三部不同风格的喜剧不仅代表着喜剧创作水平,也彰显着舞台喜剧艺术对戏剧精神的不懈追求。相形之下,我们平时常被很多人挂在嘴边的所谓“减压喜剧”其本质上更接近于“闹剧”。不幸的是:2015年充斥着大银幕上很多打着“喜剧”旗号的高票房国产大片,也是嫁接着这种“闹剧”基因的。而且这一年的电影市场规律已经呈现为:不恶搞不赚钱,越恶搞越有钱。
王国维曾经论做学问有三重境界,其实喜剧创作也可以套用此说形容为三重境界。
喜剧,顾名思义就是表面形式要让人发笑的艺术。所以,喜剧最基本的境界就是赢得满场的笑声。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笑点极低的时代,这种境界不难达到,作践一下自己,恶搞一下名人,抖一点儿小机灵,甩几句俏皮话儿,攒一些互联网上流行的段子……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这一年中国的电影院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类产品,不是粗制滥造就是胡编乱造,就不浪费文字一一列举了。我总觉得这些廉价的笑声是那样苍白,笑过心无痕,也不过就是一笑而过。
1993年,廖凡像个土包子一样,背着大蛇皮袋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懵懵懂懂地走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大门。戏剧学院里多数是家境优越的俊男美女,土得掉渣的他无疑成了异类。而廖凡也觉察到了这一点,他低着骄傲的头,时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能让人看不起。
因为过于紧张,第一次上课点名,他就出了笑话。老师按照花名册点到,他注意力极度紧张,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的呼吸声掩盖住了点名声。结果因为紧张过度,当念到“廖凡”这个名字时,他一口气憋在嗓子眼,怎么也发不出声来。此时所有人都相顾四周,想看看到底谁叫“廖凡”时,廖凡的气息这次才冲破喉咙,像女高音般发出了一个又尖又细的“到!”教室里面哄堂大笑,老师认为廖凡是在故意开玩笑,严肃地说:“还没到表演课,急什么急!”廖凡却窘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几个月后,廖凡才慢慢适应了城市里的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可此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让他的心情再次跌入谷底!原来在和同学的一次聊天中,他发现自己居然是班上唯一一名自费生,有些同学甚至略带鄙视地说道“毫无疑问,你的专业素养不够好。”廖凡喜欢演戏,成为最优秀的演员是他从小的梦想,这给了他致命的打击。
成绩不够好,长相凶恶老气,甚至有人取笑他是“从乡下来的小老头儿”,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十分低沉。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幡然醒悟:我一定要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
此后整整两年时间,廖凡一直闷头学习,每天拉着同学在教室里排戏,以至于到了上海几年都搞不清楚学校在地图的什么地方,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看看学校外面的大世界。辛苦挥洒的汗水终于等到了回报的时刻――他和班上两个同学,参加了1996年在北京中戏举行的全国戏剧院校小品大赛,他扮演一个从农村到城里的老头儿,因为扮相酷似,外加表演夸张机警,出乎意料地赢得了一等奖!领奖时主持人让廖凡说两句话,他心潮澎湃,什么都没说出来,只在台上憨憨地笑,惹得台上台下都笑得不停。
得奖回来,廖凡成了全校的名人,很多人都去找他聊戏剧,其中不少是平常看都不看他一眼的女同学,但他一直十分自卑,毕竟学校里的帅哥实在太多了,和他们一比起来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所以他一直不敢去接受美女同学们抛来的绣球,而是继续关上了自己的心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中去,并以“优秀学生”的身份光荣毕业。
短命的最佳男配角
廖凡一直都是个努力的人,知道自己不帅,身体素质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在学校除了钻研表演,做的最多的事便是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练出来大块肌肉,像个蠢蠢憨憨的大力士,脸上却是还没褪去的婴儿肥,看起来特别不协调,于是买来瘦脸洗面奶,期望脸能变得小一些。为了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他两个月里每天早上跑步6公里,正因为如此,电影里那个男人的身形已经完全是另一个人,完全是性感和力量的美。这就是廖凡,为了拍戏,可以吃任何苦;为了拍摄时更上镜,表现主角的魅力,不惜减肥瘦身。
在《让子弹飞》扮演硬汉“三哥”时,他那句“大哥你是知道的,我万事不求人”,让无数人笑翻在场,也记住了这个面貌凶悍的土匪。本来他的戏份是配角中最少的,但他总是很直接地向姜文提出自己关于这个角色的想法,一来二去,他的戏份就多了。一到拍戏的时候,姜文就会让廖凡自己去找感觉“你想咋演咋演吧,我信你!”的确,廖凡的演技毋庸置疑,这来源于他长期排戏的磨练,更来源于他对自己的坚持和严格要求。这部片子,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
其实,廖凡在圈子里早已摸爬滚打十几年了,但一直都在跑龙套,当年戏剧学院的同班同学李冰冰成了金马影后,而他演的曾被提名金马影帝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甚至未在国内上映。和他一起演出中国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的那班老友里,李亚鹏曾演遍各种电视剧男一号,然后娶了天后王菲,徐静蕾早就成了才女导演。廖凡演过的电视剧捧出过陈坤、陆毅等几大青春男星,但他的角色却常常“在前三分之一段就死了”。他一直就是那种亮眼但短命的最佳男配角。
十多年,他一直是导演心中的金牌绿叶,也是演艺圈的边缘人物,长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俊小生,不擅与人打交道,交往的大多是文艺青年型的导演和编剧,除了拍戏,最喜欢的是演话剧,每天骑车去剧场,演完再高高兴兴骑车回家。即便到了“戏红人红”的今天,在《让子弹飞》的摄制组,他也是待得最扎实的一个。进组的时候,他连剧本都没看到,学了两个月骑马以后,才第一次拿到一盒录音带“听”到剧本,却没找到自己的角色。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戏份却比原先预定的越加越多。而在《非诚勿扰2》里,他的表演也赢得了导演的夸奖。
几年前,他没有房没有车,出门给空无一物的出租房买床,却会忍不住买了一个很喜欢的沙发回来。别人不相信他买不起车,他把自己想买的车告诉了对方,对方愣了愣才知道,原来他要的是那么好的车,的确买不起。
他对车的态度,折射出演戏的态度。一旦演,就要做到最好!哪怕只是个出场3分钟的小马仔,他也会演练很多次,卯足劲,把小人物也演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内心清高并且实在的人,肯努力,想要最好的一切。
痴情的好男人
赵宝刚曾经对廖凡做过如下评论:“他痴情,是一个为女孩能够付出的男子。”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对待所爱的女人,自然是如同飞蛾扑火奋不顾身。廖凡无疑是一个愿意为爱人奉献一切的人,他能为女友洗衣做饭,能为女友揉肩捶背,在他身上无疑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男人味的融合,一种是刚毅坚强,一种是温柔缱绻。
廖凡曾经有一位深爱的女友,容貌俏丽身材高挑,是国内知名模特。两人的恋爱曾经如同最绚烂的焰火,如此动人如此夺目,但很快,焰火就燃烧得奄奄一息了。廖凡在演艺事业上的“不长进”让女友深为不满,甚至偶有埋怨。虽然她是为了廖凡着想,但一次次的争吵总是触痛了廖凡身为男人的自尊心。
当两个人都浑身伤痛,廖凡只能选择分手。在痛苦的失恋过程中,是一帮好哥们陪在他身边,而他也把所有的精力和念想都放到了新戏中。
在拍摄《好奇害死猫》时,廖凡认识了才女编剧霍昕。在逐渐的接触中,霍昕对这个低调少语、总是把配角当做主角来演的男演员产生了好感,而廖凡也爱上了霍昕的聪明温柔。这是一段平静似水的爱情,却让两人都沉醉不已。相比以前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恋,廖凡更喜欢这种难得的平静和持续。
但是面对媒体,廖凡却十分沉默。他承认有心爱的人,却不肯透露她的名字。廖凡的外表是粗犷的,但内心却十分细腻,他不愿心爱的女友因为自己公布恋情而受到影响。他承认,他这样做事为了让她安心;他不说名字,是为了保护她。
汤唯: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只是不知道这个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而已。至少在这个电影里,我觉得剧中人物都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可能要看你掌握到哪个度,就能收获多少幸福。命运是人的性格使然,并非说有一个冥冥中有老天的安排。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然后慢慢累积,这需要一个过程。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我相信只要我们活好当下这一刻,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而且,影片中方圆除了拥有奋不顾身的爱情、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幸运的是她还有一个不离不弃陪着一起疯狂的闺蜜。当然现实生活中我的闺蜜并不疯狂,而是一个让我心很定的人,每一次有事儿我们都会一起去分析,然后做出我觉得是合理的判断和决定。
廖凡:其实我认识像冯大理这样的朋友,他们混迹在欧洲,过的非常的自由自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挣钱生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不是特别高。生活在自己的安排下变得非常精彩,属于一种慢节奏的生活。他们通过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接触不同的人,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对生活也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电影中国:《命中注定》里,你们合作最难忘的一场戏是什么?
汤唯:印象最深刻的是与搭档廖凡的一场戏,我自己没有什么台词,就看着他的表演一直强忍着眼泪,那场戏在雨中的墓地,他从墓地中出来,上了车,看着他演的那场戏,就回忆他与老先生的那一段交情。用冯导(冯小刚)的话说,他给出了一个影帝级的表演,应该说是很真切,就是在场的无不动容吧。还有一场冯导拍的7分40秒长镜头的戏,像是圆了我想尝试舞台剧的半个梦,那场戏是我与冯大理在房间,冯大理承认他不是宋昆明的那场戏,那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我相信看了电影都会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一个长镜头也是我入行以来最长的一个镜头,拍得很过瘾,感谢冯导给我这么一个机会,一下子像是圆了我半个梦一样。
廖凡:深刻的戏挺多的,因为意大利天气的原因重拍了一些戏,然后又转了好几次场,同样的戏在不同的地方都拍过两次,我觉得效果是越来越好的,在转场的过程当中我比较喜欢在卢卡和托斯卡纳拍的戏。可能受这个地理位置的影响比较大,在卢卡这个小城拍摄时我就感到非常的舒服,去哪拍戏都可以走着去,也不是旅游地,没有那么多游客,本地人的生活都很精彩,让人感觉特别安逸。
电影中国:到底是什么原因接拍这部戏的?是适合的角色?好玩的故事?还是风景如画的意大利?
汤唯:那是在一个很炎热的下午,我自己煮了一大碗好吃的面,吃完后非常愉快的看了这个剧本,看完以后我就很兴奋,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架构很有意思,而且是一个我从没有演过的人物。再一看,是在意大利这么美的地方拍摄,诸多原因都吸引着我。我是第一次在意大利拍戏,每一个景都可以用风景如画来形容。比如说像在佛罗伦萨拍摄,那些街道很美。然后在卢卡,我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油画般的街道中,看到了两道彩虹斜斜的在建筑物的中间出现,我觉得像是到了童话世界。还有就是我们在皮恩扎,那边简直美绝了,尤其是最后一天,那个云和雾,所有人都成了摄影师。我觉得意大利是很值得来的一个地方,我很幸运能够参与这部戏的拍摄,在那么美的地方表演,人的心情真的会完全不一样。
廖凡:当然是角色和故事,我想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都有很多面,有些是别人没有看到过的。也许我在生活当中跟我在银幕上呈现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只是没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而已,所以我也会试着让自己去尝试《命中注定》这种类型的戏,而不是像以往大家所看到的我都是演着一个严肃的角色,让自己有不同的改变其实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也热衷于干这种事情。
决定接这部影片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汤唯扮演的方圆,她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是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有的激情和冲动,很难得也很可贵,也许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能做到,为自己想干的事去疯一把。另外一点是我扮演的角色,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电影中他围着一个教堂说“围着这个建筑去修整个教堂,当你修一圈下来可能就要好几年,但你修完以后,最开始修的地方又旧了,你又要重新开始修,就围着这个教堂修一辈子,特别枯燥,特别无聊,但是你能够坚持下来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这句话表现了这个人物对待婚姻的一个状态,我觉得这两点都挺有意思。
电影中国:谈谈和冯导合作的感受吧。
汤唯:冯小刚的出现让整个剧本有了一个提升。因为这是一部翻拍片,但是他来了以后把整个剧本改的非常的生动,而且是很符合中国人的国情,所以可信度就一下子提高了。这对演员而言是特别重要的。
有一场戏,本身只是冯大理带着我们回到他家,在那个大宅子里面有一架钢琴,是一个客户的,但是后来被收走了。我们在边上看见,哦!很艺术。但是当冯小刚一改就改成,叮咚一响,进来一位抱着一面镜子的老太太,然后就引来了一段很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冯大理这个人物有了一个巨大的改观。我觉得这个改动是一个神来之笔。而且他有一个特点,他真的是想着想着然后便一个字一个字地从他嘴里蹦出来,然后再敲到剧本上,完完整整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都不用改动,真的很棒。他像是一个魔术师般在改着剧本,同时排练,着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种享受。我们试过一天在剧本上连续工作14个小时,很特别的一段经历吧,希望有机会再试一把。
廖凡:我是跟冯小刚导演的第三次合作,之前的两部分别为《集结号》与《非诚勿扰2》,两个戏角色的反差性十分过瘾,我坚信冯导无论是导演还是监制总能做到最好。这一次呢,冯小刚不是作为导演而是做为监制,这个戏不能算是一个单纯的喜剧,它属于一个轻松的浪漫爱情故事,有一些喜剧的成分在里边,这也是他第一次做监制,我觉得他做监制和他做导演一样都非常的认真,特别的尽心。比如说他到意大利片场大概呆了半个月,基本上这半个月每天都在找我们台词、聊剧本、改剧本,让大家把自己的潜能都发挥到极致,把他觉得不好的地方都尽量的改正过来,几乎就是把整个剧本又重新写了一次,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氛围了,让我找回当初在学校排练小品时的那种兴奋感,带给我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与热情。
电影中国:那么和导演张皓合作的怎么样?
汤唯:我觉得他很难得,他在现场很镇定,他心里对自己要什么其实是很清楚的,而且我觉得他的判断也都是蛮准确的,磨合了几个来回之后大概也都能知道他的要求。我相信这部作品应该是他蛮享受的一部作品吧。
廖凡:张皓导演是一位新导演,其实这次拍摄对他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来意大利拍戏,不但在和天气作斗争,也在和拍摄周期作斗争。片场有很多东西都不尽人意,比如说天气的影响,非常受局限。而且在意大利拍戏都需要报备,你不可能随意去改动拍摄计划。如果拍摄当天天气非常的好,是我们到米兰最好的一个晴天,但是我们已经报备了要拍室内戏,就根本就不能做任何的修改,特别的遗憾。对导演来说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事,因为这让你的创作不能够随性。张皓导演其实要求很高,对画面的感觉,对整个戏的东西都有很多好的想法,也想尽量的在这个戏中去完成,但是方方面面都不那么近人意的时候,他只能够尽量的把一切做到最好,然后尽量去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我挺佩服他的,面对这么一个局面的时候仍然还能坚持下去,而且毫无怨言,永远都是保持着一个最好的心态去做,这非常的难得。
近年许多影视作品里,这种惯性思维就特别明显,他们往往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人们只要看到他们的身份,脑海里就会立刻闪现出无数个银幕形象。比如女白领必然秀色可餐,千娇百媚,《非诚勿扰》中的性感秘书巩新亮,光走路的姿势,还有那鬼魅的笑颜,别说葛优了,谁看了那不得浑身发抖。三年前葛大爷的《气喘吁吁》里女秘书就换成了素来以“骨灰级性感”著称的林熙蕾。2005年有部电视剧叫《曹老板的十八个秘书》,任程伟在剧中艳福不浅,一个人享用十八个女秘书,有意思的是,剧中曹老板18个女秘书的饰演者中有16个本身就是女秘书,而且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年轻漂亮、气质性格各异,颇具代表意义。要说广大的女秘书们也够倒霉的,她们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已经被严格定义死了。平日里出工出力不说,到了银幕上还要出卖色相。当然也有《丑女无敌》这样的人中极品,关键是有几个男性观众真爱看里面的林无敌,而对勾人的裴娜无动于衷?
除了职业女性,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关系更成为不少影视剧集中表现的题材,而第三者就成为最热门的“牺牲品”。还记得《牵手》中那个长发飘飘,眼神清澈的俞飞鸿吗?堪称国产影视剧中最美的小三。接着几年,婚姻伦理剧里诸如《难舍真情》、《来来往往》、《口红》、《一生倾情》、《让爱作主》等表现婚外情的作品层出不穷,包括前不久在西安电视台热播的《错爱2》、陕西电视台上映的《凤穿牡丹》。电影里有《手机》、《一声叹息》、《花样年华》、《画皮》等,更不用提最为经典的《廊桥遗梦》,令人目不暇接。多少个形形的痴男信女,游走在婚姻和道德的边界线上,欲罢不能。包括前阵子在北京文艺频道热演的电视剧《一一之吻》里,何琳饰演的记者杨一,在剧中也是一个敢爱敢恨、善良纯真的女孩,为了爱情她也以第三者的身份纠结在了一段婚外恋中。
那么多影视作品中这些小三的特点就是目的性强、执著、面若桃花、颇有心机,许多网友甚至归纳出她们的生存哲学与PK正房的升级法宝。什么以退为进、什么个性取胜、什么精神出轨,总之名目繁多,举不胜举。比如电影《画皮》里,中周迅的几句台词被网友广为引用,太经典了。先是一句轻柔的“姐姐”。柔柔怯怯的,叫得旁边的男人心都酥麻了,叫得“正妻”赵薇没语言。不愧是狐狸精,就是有妖精范儿,秘诀是配合着的是眼神要柔,声音要轻,做小三的,没几个会笨得河东狮吼。然后是“姐姐放心,我不会跟你抢”听听,还当着男主的面说,那叫一个委曲求全,楚楚可怜。最经典小三台词当属“王大哥,我不要名分,我只要和你在一起。”这王大哥得多美呀。但是大多数的作品里,小三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她们的身份完全沦为剧中的调味剂,实为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