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15:4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新网工程”建设步伐加快。2011年,新发展供销便利店135家;新增农资连锁门店5家;新发展烟花爆竹销售网点10个。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点覆盖率达90%。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有新进展。2011年,领办了县光合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凤垟云海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泰农蔬果专业合作社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百花蜜蜂、县农友笋竹、县民友茶叶、县金茂薏苡等4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1年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创办了翁山、秀溪、薛宅、黄沙坑和积库等5家综合服务社。
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发挥主渠道作用。2011年,供应化肥16023吨、农药804.9吨,实现销售总额3546.2万元。农资市场占有率保持70%以上。
2009年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秦发(2003)8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社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主要工作
(一)继续推进直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棉麻土产公司已按改制程序年内已完成了产权交易,成立了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亨泰食品饮料公司完成了改制前期
基础性工作。如: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职工拖欠费用审核、职工安置费测算等,资产和土地评估工作正在进行。市废旧物资回收总公司于今年5月经市国资委批准进入改制程序,现正在测算费用及职工安置等基础性工作,职工安置已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
(二)积极做好盐业体制改革。市盐业公司改制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省供销 社《关于全省盐业体制改革的意见》尽快建立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盐业集团体制要求和推动我市食盐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市社立足××*实际,创新改制思路,并与省盐业集团公司积极协商、充分酝酿,确定了增资扩股的改制方式,开创了一条盐业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成立的市盐业专营有限公司,由省盐业集团公司和××*市供销社共同出资,省公司和××*市社分别占51%和49% 的股份,新公司已于4月正式挂牌成立,企业运转正常。
(三)加强了改制后企业监管、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为使改制后企业健康发展,按市委、市政府秦发(2003)8号文件要求,市社又下发了秦供(2009)发17号《直属企业改制后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改制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行为,保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后的企业没有因为改制而出现职工上访行为,职工队伍比较稳定。
(四)具体措施。一是抓好组织落实。市社成立了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依据领导分工及时调整了改制领导小组成员,并下设了资产评审组、职工安置监察组、宣传法纪组和改制办公室。改制企业也都相应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改制工作,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强指导。市社下设的各个小组分工负责,督促、检查、落实有关政策。并在改制程序和政策上给予指导,以避免改制企业走弯路。三是重点要把好四项关口。即:把好不良资产核销关;费用拖欠审核关;职工安置费用测算关;综合材料上报审批关,严格按照程序要求推进。
2019年,我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持续结对帮扶石窝镇罗家庵村,紧扣脱贫攻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在脱贫攻坚决胜年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罗家庵村位于石窝镇的西南部,东邻小尖山村,西邻番坝村、南邻兰草溪村、北邻五显庙村。本村有9个村民小组,354户,1541人。幅员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0亩,公益林和生态林3835亩,平均海拔750至800米,距万源市太平镇108公里。农作物以玉米、谷子、油菜、马铃薯、红薯为主。
罗家庵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户、计358人;通过产业发展、万源市供销社一对一帮扶。2014年脱贫7户、16人,2015年脱贫0户、0人,2016年脱贫25户、71人,2017年脱贫28户、100人,2018年脱贫23户、92人,2019年脱贫24户、71人,2020年拟脱贫3户、8人。罗家庵村为2019年脱贫摘帽村。目前,正积极准备迎接省检、国检,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按要求及时成立和调整了以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中层干部部和第一书记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选派熟悉农村工作的人员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切实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党组、行政及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定期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会议,落实上级部署,研究工作方案,制定帮扶措施,解决具体问题。三是坚持每月到村入户宣传政策、排忧解难、帮扶产业发展、查漏补缺、促增收脱贫。四是加强与石窝镇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的沟通,协调推进罗家庵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二)摸清底数症结,精准发力施策。一是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帮扶贫困村调研、指导,摸清村情。该村深度贫困的症结在于交通基础差,村道路一直没有硬化,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困难。
(三)争取项目支持,夯实发展基础。针对该村交通不畅的最大发展瓶颈,协调交通部门争取资金,得到农村道路硬化项目支持,确保了村民安全出行和农产品运输。硬化道路12公里,惠及2300余人出行。
(四)注重产业扶持,增强发展后劲。因地制宜选准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土鸡养殖以及枸杞种植作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立足供销社部门优势,在该村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1家,为村民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助推产业扶贫。
(五)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帮扶成效。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利用“党员活动日”等载体,结对开展组织生活,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从精神层面教育、鼓励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竞争意识,自强观念。
三、工作成效
(一)一户一策确保帮扶精准。通过开展了大走访和几次精准识别“回头看”,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农户摸清民情,针对每户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家庭人口结构(劳动力、适龄学生、疾病残疾等)、产业发展和务工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帮扶工作台账,建立“精准帮扶”工作专用微信群。 “一户一策”针对性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基础设施条件大改善。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村道路的硬化,加上近几年社道路硬化,累计完成村道公路硬化6.74公里、社道硬化4.5公里、新建公里水沟1.7公里、新建连村公里两条3公里、新建漫水桥两座;协调市水务局为村民安装引水管道7000余米,补贴资金17500元;我社还挤出资金为沙田湾及长天井两处居民点供水补贴3000元,有效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的问题。协助罗家庵村“两委”抓好排危抢险工作,对农业生产、地质灾害、危旧房、火灾源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一、进一步加强“新网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多元发展”的原则,通过新建、改造、重组等形式,整合、优化供销合作社现有经营网络资源,大力发展具有统一采购、跨区域连锁配送功能的农资经营龙头企业,打破地方、部门和区域性垄断经营,促进农资市场的大流通。培育一批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大力
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新型流通组织,提升服务功能。加快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和批发市场。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优势,整合现有回收网络。按照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的要求,加强烟花爆竹市场管理,建立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
二、加强组织基础建设,完善为农服务体系
要发挥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作用,使其担负起对下级社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教育培训的职责,为基层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支持县级供销合作社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农村经济区域化布局,按照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原则,在改革改制、明晰产权、精简人员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发展一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不断增强流通服务功能和为农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由于改革改制而撤销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其它实力较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开展跨区域服务。
三、大力实施项目兴社,增强为农服务实力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遴选一批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行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促其做大做强。新建项目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联合合作、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要优先安排农产品集散中心、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严格监管社有资产,提高资产运营质量
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代表职能,承担对社有资产监管和保值增值责任,并按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要切实保护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其财产,因城镇、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占用供销合作社设施的,要按照相关政策予以补偿。对处置资产获得的资金,必须用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每年对社有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抄送同级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必要时,可以直接由审计部门对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进行审计。
五、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愿奉献的供销合作社职工队伍。要积极吸纳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中的优秀经营人才到供销合作社来,尤其要让他们到基层网点、专业社等一线干事创业,为供销合作社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营造供销合作社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
六、加大扶持力度,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农民需要且供销合作社有能力经营的业务,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原则上都适用于供销合作社企业。要积极保障“新网工程”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设施建设用地。对于建设经营性项目,原划拨用地应办理相关手续。供销合作社企业改制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等问题的,按照省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执行。对已清理核查的地方政策性亏损挂帐,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相关政策规定妥善解决。要做好供销合作社下岗失业人员和历史包袱的处理工作。国家和省出台的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有关政策同样适用于供销合作社。县级供销合作社需要纳入财政供给的,应尽快核定人员,纳入财政供给。
七、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我市有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市供销社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全市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二)按照市政府授权对全市重要农业生产资料、边销茶等物资的储备、供应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三)组织、指导全市供销社系统,积极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参与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组织、协调农村经营服务网点建设,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协会建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四)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监督、管理社有资产的运营工作,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向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农民社员和供销社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各级供销社组织及其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全体社员的合法权益。
(六)承办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设2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综合协调、文秘、档案、财务、接待、综合治理等行政管理工作和党群、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控(参)股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监督、管理社有资产的运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二)综合业务处。
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供销”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基本原则,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确保省社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系统安全、和谐、稳定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作贡献。
二、控制目标
(一)总控制目标:1、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控制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2、杜绝重特大火灾、垮塌、中毒、工伤死亡、交通车祸、工程质量事故,全系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额不超过3万元,员工人平经济损失控制在3.00元以内。
(二)安全生产分解控制目标:(见附表)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坚定信心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是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生产年”,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在全国开展“三项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各县、区供销社要充分认识金融危机等重大经济形势变化对安全稳定的影响,充分估计困难和问题,坚定信心,增强工作预见性。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扎实开展“三项行动”,绝对控股企业要纳入统一安全监管,参股企业要参与安全管理,涉社企业要指导有方,努力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建立系统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健全县、区联社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领导对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领导和综合监督管理责任,其他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要将安全生产情况作为领导年终述职重要内容列入述职报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与所联系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强化社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社属单位及其责任人对安全生产事故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社属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岗位,落实到每一员工。
(三)落实重点监管,防范重特大事故
一是要将宾馆、餐饮娱乐场所、物资仓库、商场、工厂等重要经营设施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特点突出工作重点,按照安全的危重程度抓好专项整治;三是自始至终要以防火灾、防自然灾害损失、防重大人员伤亡、防交通事故、防中毒为重点,经常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四是做好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从源头上监管好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五是强化对租赁承包设施的安全监管,防止以包代管,一包了之;六是完善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公车使用和管理要提出明确要求。
(四)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扎实做好维稳工作
一是各县、区供销社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继续开展好“五个教育”,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安全生产责任教育和自防自救技能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法制和自防自救技能。二是对干部职工要经常开展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提高遵纪守法观念;三是要落实综合治理措施,预防各类案件特别是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四是对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排查,针对问题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尤其要落实好对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的稳控措施;五是切实做好处法工作,想办法,添措施,努力实现“三零”、“三无”目标。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合作社的发展主要是日韩、欧美、澳新三种模式。“日韩模式”,主要是发展壮大基层,以服务农业为主,县以上综合经营服务社会;“欧美模式”,主要是宽领域的综合发展,组织机构除按行政层次设置的系统管理机构外,还建立了各专业的全国组织系统;“澳新模式”,兼有“日韩模式”的特点,主要开展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制经营。
各国合作社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及其经营机制不同,各国合作社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各国合作社的共同点:
1、都是家庭生产基础上的专业合作;
2、农民完全自愿参与合作社的活动;
3、承认个人产权;
4、民有民营。
合作社是各国农民长期实践所选择的共同道路,也就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在学习借鉴中,有几方面内容值得深入思考:(一)合作社与社会的关系。“合作社可以给你帮助,你可以帮助合作社”,简明扼要说明了合作社与社会的关系,合作社既有唱主角的方面,也有做补充、配角的方面。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不仅为合作社社员提供多种服务,而且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合作社既可以在国内,又可以伸向世界,它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需要它,它也需要社会;(二)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合作社是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联合获得最大帮助,是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的一种方式,是合作者一起合作、一起发展的过程。合作社在处理与社员的关系方面号召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以增加合作社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三)合作社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合作社通过商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提供有效服务与合作,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使合作社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结合,成为合作社成长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借鉴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我国合作社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化:
――从计划型合作社向市场型合作社转变。市场型合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以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社一般都属于这一类型。而我国合作社正从计划经济中脱胎出来,要建立市场型的合作经济组织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来,我国的合作社长期运行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农副产品收购,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完全靠国家计划,收购和供应所需大部分资金靠拨款,脱离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加之几次把合作社升级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疏远了同农民群众的关系。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离开农业,国民经济基础就不稳固;离开农民,农业就不可能得到较快发展。要使我国农业走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国家的财力、物力无法充分满足需要,要加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就必须重视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社的力量。通过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从计划型合作社转向市场型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从集体所有制向合作制转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合作社,一般是按合作制的基本原则,把农户和家庭农场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种体制有利于农户和农场主关心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增加科技投资,采取先进技术发展农副业生产,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国的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社,过去一般称为集体所有制经济,但由于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社员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村推行以后,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民对发展合作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情况下,中央做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要求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民发展商品生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按照合作制原则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可加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成为合作社的社员,社员共有财产,共同管理,共同享受利益。这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多种所有制的合作与发展,是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纽带的联合与合作。只有坚持合作制的合作社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单一门类向多样化转变。从行业门类上看,国外合作社已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日本有中央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之分,德国有流通类、加工类、服务类和专业联合社之分;在基层更是形形,药剂师合作社、医生合作社、运输合作社、交通合作社、电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葡萄酒合作社、嫁接合作社、搭架合作社,等等。巴西、加拿大合作社又有奶牛与乳品合作社。而我国合作社在组织和经营结构上基本是单一的,像消费合作社、建筑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刚萌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突破了经营范围的限制,开始向综合经济体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更应着重发展。
――从注重公共积累向实现共同致富转变。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合作社的直接目标是为社员群众谋利益,合作社的社员能够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我国合作社长期以来注重增加集体积累,较少注意社员群众的经济利益。结果,不仅影响了社员对合作社的关切度,而且降低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农民从中得到了好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正是这个“剩下都是自己的”,激发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生机和活力。我国供销合作社要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改革单纯注重集体积累,而忽视社员群众利益的做法,使社员从供销合作社获得直接的利益,创造社员共同富裕的生活,使社员拥护和支持供销合作社。
――从章程管理向法律治理转变。国外合作社大都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和治理合作社的。1852年英国最早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合作社法《勤勉节俭社团法》。随之,各国合作社立法得到了广泛发展,德国颁布合作社法《关于购进和经营合作社的私人合法地位法》,日本有《农业协同组合法》,法国有《农业共同经营组合法》,美国有《农产品销售合作法》等,规范和治理着各国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建国初期,为使合作社尽快走上正轨,曾起草《合作社法(草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正式颁布。党的以后的一系列有关集体企业的政策法规,因其调整规范的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合作社,所以这些立法难以归入合作社法之列,至今仍然由供销合作社的章程规范管理着各级合作社行为,在社会和法律上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为此应尽快颁布我国《合作社法》。
总之,随着上述几个转变的加快,我国合作社的发展日趋成熟,业务经营将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向系统化经营发展。不少商品的经营已经和正在形成纵横交错的一体化经营,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二是向专业化经营发展。以主要产品为基础,组织农民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三是向对外贸易发展。为与世界贸易接轨,向国际市场进军创造条件。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如何推进我国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型的合作经济。纵观世界合作社,从产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但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基本国情与这些国家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经验,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创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和机制;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合作社价值和原则;三是参与和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体现农民和社员根本利益;四是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借鉴国外合作社建设的经验,总结我国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可以概括为:实现“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个根本目标,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兴办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坚持“三为宗旨”,就是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在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发展农业、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遵循“三自原则”:一是自主。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二是自治。社务民主管理、领导班子民主选举、重大决策民主协商;三是自助。盈余除必要的积累外,按股分红、按交易量返还社员;落实“三项要求”:一是民有。入社农民在合作社中占有全部或部份产权;二是民管。由社员群众当家作主,把合作社的管理真正交给社员管理;三是民享。合作社的利益由社员分享,使社员真正成为重要受益者。
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的构建,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现阶段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发展专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改造基层社
以发展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改造基层社,逐步把基层社建成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的联合社。联合社的职能:一是按出资额行使出资人职能,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二是组织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三是按开放办社的原则,搞好与农产品加工类乡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协调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建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社要在系统内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设施、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民共同创办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社有资产入股、组织农民入社等形式兴办;可以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引导农民自己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食品与日用工业品的连锁经营,在基层社兴办连锁超市和消费合作社,吸收城乡居民为社员,建成合作经济组织。在食品与日用工业品消费领域变与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单纯买卖关系为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发展化肥、农药的连锁经营在基层社兴办农资连锁超市和农资消费合作社。吸收农户入社,建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资消费领域变与农民的单纯买卖关系为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在基层社兴办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中,要尽量吸收农民参股,把市场建成合作制或股份制企业,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二、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企业制度创新改造社有企业
过去我国大部分供销合作社的社有企业不具备合作企业的性质,与一般企业没有大的区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部分龙头企业按合作制原则运作,已经建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少数吸收专业合作社入股,建成了股份制企业,也具备了有中国特色合作企业的性质。在近年发展的食品、日用工业品和化肥农药的连锁经营中,由于把各级连锁超市建成了消费合作社,具备了合作企业的性质。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与农民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有的为农民下订单,有的为农民让利,但多数还是买断制,这样的企业不具备合作企业的性质。还需要大力推进调整与改革:一是对社有企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社有企业调整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各类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二是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一部分建成合作制企业,直接吸收农户入股,按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运作。一部分建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合作社理事会和专业合作社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同时,吸纳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实现产权多元化;三是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社有企业体制创新的核心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过去社有企业单一的投资结构,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利于企业间的联合,已不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社企不分,权责不明,既不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彻底改变社有企业的现状,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合作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
1、社企职能分开。社企分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理顺社企关系、促进各级联合社职能转变的需要。按照社企分开的思路改造联合社,最根本的一条是社企职能分开,联合社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只行使社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对投入企业的社有资产进行监管。监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明确到位的出资人代表,行使出资人权利,而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同时,联合社作为投资者,也要搞好社有资产的运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调整和优化社有资产结构。
2、始终坚持开放办社。以开放办社来改造联合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扩大合作社发展领域。要打破行业、领域、城乡等各种界限,凡是能为弱小者服务的领域,如消费、住宅等,都可以发展合作社。在改造联合社过程中,各级联合社要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吸纳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型乡镇企业,农村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各类涉农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经纪人队伍,加合社,为其提供多种服务,实现“双赢”。这是供销合作社打破封闭的组织体系,拓展自己发展空间的客观要求。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客观上也需要有一个联合组织为他们提供服务,这就为我们各级联合社充分发挥其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须彻底改变多年来联合社把重要精力放在直属企业经营上的做法,实现联合社职能的转变。
3、联合社职能在改革中加强。组织社有企业参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现代营销方式发展新兴流通业态,在生产、流通、消费诸领域与农民和城乡居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对成员社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
四、以发展现代营销方式改造经营网络
计划经济体制给供销合作社留下了庞大的队伍、宽广的网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网点设施陈旧、经营方式落后,传统供销合作社体制的弊端使网络成为潜在的优势。必须推进现代经营方式,重构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在市场拓展中重铸“二次”辉煌。
1、在食品和日用工业品经营中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发展消费合作社,再造从中心城市到县城和小城镇的网络优势,有条件的向大村镇延伸。
2、在化肥、农药经营中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发展农资专业合作社,形成省总公司采配中心统一采购,分公司配送中心配送,基层农资连锁店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农资营销网络。
一、基层社“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供销合社“三位一体”建设是省总社五届四次理事会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重点工程,是今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贯彻落实国发[]40号文件精神、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供销合作社迅速崛起、再创辉煌,实现跨越发展的爆发点之所在。确保基层社建成真正“三位一体”的基层社,即壮大实体、提升载体、发展联合体。
壮大实体主要指通过抓项目来创建、改建、扩建企业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实现基层社再生,创立基层社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社有资产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社则社、宜农则农,基层社参股或控股,基层社主任等业务骨干持股。实行开放办社,吸纳社会能人。
提升载体是指基层社创办为农服务社,增加基层社在为农服务社中的经济份额,提升供销合作社对为农服务社的控制力。
发展联合体是指以基层社为依托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或以基层社为依托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联合会或联合社实行开放办社、民主管理。
二、我社“三位一体”建设的主要做法
我社严格按照省社要求及市社下达的“示范基层社”、“示范为农服务社”、“示范专业合作社”建设任务、建社标准,迅速制订了基层社“三位一体”建设实施方案,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
(一)示范基层社建设。通过调研论证,明确了龙固、栖山、敬安三家基层供销社为实施单位,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1、改、扩建部分生产资料超市,3月底启动,5月底竣工。
2、组建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提档升级3个省级“四有”专业合作社,5月底前注册完成。
3、统一使用标识,3月底启动,6月份完工,确保办公场所和所有经营服务网点,经营规范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
4、办公场所进行美化,店容店貌保持整洁,商品陈列整洁。
5、资金筹措上,采取县社奖励一些、基层社拿一些,直接受益者自筹一些,确保所需资金足额到位。
6、10月底前全面完成示范基层社建设任务,确保年底验收合格。
(二)为农服务社示范社建设。
今年市社下达创建为农服务社17家,已分解到各基层社,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为农服务社建设任务。
(三)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联合社建设。4月底注册结束,9月底前全面完成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联合社建设任务,确保年底验收合格。
具体做法:
1、立足沛县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特菜、稻米、肉鸭),以德利客鸭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校等单位为依托成立沛县惠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把系统内多家专业合作社整合起来,通过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扩大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形成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运行,有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工作机制,重大事项由成员(成员代表)大会民主决策。联合社实行单独建帐,执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有完整的会计资料。
联合社年终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入社农民年纯收入水平比当地非成员农民纯收入水平高出20%以上。
联合社实施“五统一”:统一品牌和产品销售,统一制定和实施生产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统一生产技术和培训辅导,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开展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
联合社成员单位利用群体优势,群策群力,并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营销方式,开拓市场,开辟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探索发展资金互助合作、信用合作、劳务合作。
基层社“三位一体”实施的保障措施:
1、县社班子成员建立联系制度,每月到联系点调研一次,及时掌握信息,帮助解决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项目建设所涉及到的县社分管领导和部室各负其责、全力以赴,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服务。
3、积极协调好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争取给予支持。
2013年上半年完成商品购进3170万元(其中:农副产品470万元),商品销售3659万元(其中:农资销售745万元,烟花爆竹销售60万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市上下达县专合社发展考核指标是10个)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情况
县上下达我社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4000万元,我社积极引导,选择有一定规模经营能力的县僰皇食品有限公司新建300吨肉食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4100万元,已经申报发改部门立项审批。现也完成投资1670万元。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建设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区和庄稼医院是农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农化服务体系都是选择交通条件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经营条件好、经营人员积极性高、素质好、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地方进行选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营业设施。实施农化服务体系是供销社为农服务为载体,是实现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多次到各乡镇进行实地调查和布点,上半年新增农化服务网点20个,现全县共有农化服务网点82个,其中: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50个,庄稼医院32个;遍及17个乡镇,为广大农户提供方便、快捷放心的农资商品。
(三)抓好项目申报工作
重点抓好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和庄稼医院建设的项目的实施和申报,今年上半年我县正在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2个、庄稼医院7个;按省上的申报指南,我县今年成功申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网点6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个、改造基层社1个。努力以项目促发展,现已储备项目15个,网络建设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审批严把准入关,对不适应发展的专合社进行淘汰,帮助专合社健全制度,加强监管,规范运行,努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特、奇、观”的特色专合产业发展网络。今年1-6月已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逐步培育专合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方式,有效带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五)抓好农村适用人才培训
为了提升全县农产品生产者的法律意识,树立农产品品牌观念,积极扶持发展“三品一标”,向质量要效益,县供销社召集县内有一定经营规模的60余家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召开了“三品一标”培训会。以培育农民专合社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为长远发展目标。6月4日在县供销社四楼会议室专题举办了“三品一标”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授课,来自全县17个镇(乡)的60多人参加了培训。
(六)加强烟花爆竹行业管理
积极配合公安、安监部门抓好烟花爆竹的行业管理,着重抓好安全宣传、网点检查,仓库监控巡查等工作,做到常年有专人负责。
(七)加大资产管护力度
对所剩偏远地区残缺资产,进行有效维护和临管,属危房的资产及时发放通知和张贴公告形式告知,做到该拆除拆除,该加固的加固,维修、整治。盘活现有资产,让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狠抓、维稳工作
今年县供销社的维稳工作压力非常之大。原巡场供销社住商业街等6户职工因住建局实施旧城改造后的安置问题,本来他们就没有产权,经过多次座谈、多次协调、多次协商,县领导也协调解决了廉租房,但他们要求办理房屋产权证,又到县里上访,此事还在进一步协调中。其他原企业改制的遗留问题不断发生上访,我社积极协调,全力抓好维稳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县)”篇章为中心,紧扣“双先”目标,以县委确定的“二三四五”总体战略部署和“五一二三三”转型发展思路,努力抓好供销服务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农化网络为更多农民群众提供有效服务。
(二)抓好项目储备、申报工作。让更多的农业、农村项目投入县的经济建设。
(三)继续抓好固定资产项目投资。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为龙头产业提供有效服务。
(四)抓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着重抓好十大产业基地的示范建设,以专合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五)抓好社有资产管理和管护工作。依法处置不良资产,盘活现有资产。
(六)抓好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着重抓好网点安全监管和行业运行管理,及时整治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七)抓好安全维稳工作。逐步化解多年改制的遗留问题,以及近年新发生的城市改造拆迁上访的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在深化改革中,富宁县联社主要负责县以下农村流通体系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和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社有企业和基层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管理社有资产,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2011年9月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中心”,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资本运营为内容,全新的为农服务运营机制和管理体系,优化社有资产结构,提高社有资产的运营效益,促进为农增收。在企业改革改制上,县供销合作社社从以破为主转向以立为主,大力新建、改造县属企业和基层供销合作社。从2003年县政府出台了《富宁县供销合作社改革方案》后。县供销合作社从减人、减债、减包袱人手,实行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的改革,甩掉了人员臃肿、卸掉部分债务包袱。改革改制后,富宁县供销合作社全系统从22个企业减到17个企业,在职职工从489人减到163人。企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置换职工身份326人,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1308.7万元。安置退休、内退、工伤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抚恤费等676.85万元。县供销合作社在抓好改革改制的同时,一是对改制后的企业,加强企业经营和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经营好、管理好社有资产,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目标,引导企业通过吸纳经营大户、其他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加入,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二是对尚未改制和改制困难的企业,根据企业的资产状况,确定改制的突破方向。在基层社改革上。以合作制为核心,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为目标,推行合作制、承包租赁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改革。在社有企业改革上,推行“两个置换”、承包制、公司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对有基础、有实力的农资公司培育成为为农服务的龙头,加强农资经营网点建设;对困难较大、难以整体搞活的日用工业品公司,实行分块承包经营搞活;对资产负债高、资不抵债的县油脂公司,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通过积极争取政策,制定可行的改制实施方案,于2011年10月30日完成了企业改制,为解除劳动关系的24名在职职工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379.7万元;为17位退休职工发放建房补助费85万元,为7户特困退休职工进行了住房安置;清缴、发放原公司欠缴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抚恤费等各种费用143万元。使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住、老有所医。
通过改革改制后,企业经营总额大幅增加,2011年1月至11月全系统实现经营总额9800万元,占年计划的103.16%,同比增加3630万元,增长58.83%,比2008年增长3倍;汇总实现利润182万元(其中社有企业实现利润2万元),占年计划180万元的101.11%,比同期盈利8万元,增加102万元,比2008年增加166万元。为实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打下了基础。
经营服务战略以守为主转向以进为主
县供销合作社制定了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在推进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结合实际,制定了《富宁县2009至2012年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4年内计划发展超市21个、综合服务社53个、建设农村集贸市场4个、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络1个。二是以“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为重点,着力打造农资、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通过与基层社、经营大户合作,构建富宁县农资和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社功能,并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服务功能,加强空白乡(村)网点建设,初步构建了覆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在13个乡镇开办了农资连锁店、直营店和加盟店。目前在所有乡镇都建立起了联接城乡、覆盖农村的农资经营网络,农资配送服务中心建设3个,直营店、连锁店30个。农资供应网点215个,化肥销售市场份额达80%以上。服务农户4.6万户,帮助农民减少生产成本,年增收220多万元。在全县建立烟花爆竹配送经营网点36个,年为烟花爆竹协会会员增收100多万元。
经营服务领域从单一的狭隘的转向综合的宽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