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9 17:59: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土木工程研究生论文

篇(1)

张俊峰(1981-),男,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钢结构非线性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报考与招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践地点、实践类别、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内容,考核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研究论文情况。通过调查和考核,分析了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41-04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方面创新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而且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1] 。2009年9月,教育部决定2010年在保证研究生总招生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从以往安排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并计划用5年时间,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例调整为1∶1[2] 。

教育部的这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一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如何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突出工程特色,成为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3-5] 。从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培养。2011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已顺利毕业,文章阐述了近两年来关于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路,内容涉及报考与招生、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

一、 报考与招生

据统计,首届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报考的是科学学位,后来在科学学位招满的情况下,调剂到专业学位。而研究生导师在填写招生计划时约有34%的导师不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招生时约有80%以上的导师首先考虑

招三年制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个别教授和副教授在招不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情况下,甚至放弃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指标。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都还不了解,从观念上还没有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不愿意上,导师不愿意招[6] 。从2011年的报考情况看,也只有5名学生报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研究生总招生人数6%,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

二、 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有教授22名,副教授18名,高级工程师1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9名;校外合作导师29名,均为高级工程师。

(一) 校内导师情况

2009年招收的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15人,其中有教授7人(1人为博士生导师,其余均为硕士生导师),有4位教授每人分别指导了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余每人指导1名;另外还有5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博士)。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职称比例分布如图1所示,2009年指导专业学位的导师情况见表1。

第一,教授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为11人,约占当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8%,教授中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占教授总人数的55%,比其他职称都高,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更愿意选择教授作为其研究生导师;(2)教授的科研项目较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完成这些课题;(3)相对而言,教授和研究院、设计院、企业交流更多,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实践场所。

第二,讲师(博士)中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讲师总数的50%,也比较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5位副教授,其中两位是年轻博士,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博士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很高,这归结为两个原因:其一,由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在减少,相对于教授,年轻博士招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机会要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二,年轻博士观念转换快,能很快理解教育部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政策,并积极进行实践。

第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内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占其总人数的比例低,虽然在随后的调查中有一部分高级工程师作为合作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总体来看导师积极性不高。

(二)校外导师情况

对2009年招收的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进行了调查,在研究生实践基地中,约有60%的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校外导师的管理上存在缺失,学校对校外导师无法进行约束,缺乏研究生培养方面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二,由于工作原因,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仍需加强与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沟通和协调。

第三,通过与研究生管理人员、校内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校外导师虽然已逐渐熟悉了研究生培养方法,但他们对研究生培养特点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三、 实践环节

(一)实践地点

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地点的调查显示,有3名在郑州市以外,约占总人数的16%;16名位于郑州市,约占总人数的84%。学生的实践地点比较单一,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也反映出这个问题,这样导致学生参与复杂工程的机会少,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实践类别

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的有1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总数的74%。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2人,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工程3人,工程结构鉴定加固1人,道路桥梁工程1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人,桩基检测1人,工程项目管理5人。

没有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1人,道路与桥梁工程3人,建筑材料检测1人。

从实践类别可以看出,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没有直接参与工程现场但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实践技术类别比较广泛。

(三)实践单位

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共11个,包括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省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相关实践基地协议并挂牌。

通过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共10人,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3%;在其他单位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7%。这9人分别在7个单位实习,其中有交通规划、勘察专业的设计院和公司、铁路通道类的咨询公司、加固公司,也有基础工程检测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

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10名研究生中,分布在4个实践单位,其中有6人集中在一个单位,签订的11个实践单位实际参与培养的占实践基地总数的36%。

以上调查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基地虽然签订并挂牌,但还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靠、便利的平台,有一半以上的实践基地还没有参与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第二,

实践基地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需要细化,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还很松散,虽然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地基基础和建筑工程,但仍有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去这些实践单位。通过了解发现,与实践基地的签订是基于学校合作的层面,而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导师开展的,一些导师与这些单位并没有合作和来往,导致不能与这些单位联合培养,只好自己再联系其它单位。

第三,实习基地单位覆盖面不够。校内导师的横向项目以及研究方向很多,而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的专业面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如加固类、道路桥梁类等。增大实习基地覆盖面既可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保证签订的实践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培养。

(四)实践效果

笔者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内容进行了调查,对实践情况进行了考核。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共14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有差异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而从考核的结果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研究生,考核结果比较好。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1)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校外导师从时间和精力上还不能很好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从专业深度上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3)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导师还不能为自己的研究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基地,因此培养效果不理想。

四、 学位论文

(一)论文审核

为了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情况,学院组织了5名各个专业方向的校内专家集中对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了第一轮盲审,基本情况如下。

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工程实际,但约有26%的论文存在研究内容缺乏创新,研究深度不够,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53%左右的论文写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各级标题使用不当,参考文献及索引不规范,图表表达不规范,论文出现比较明显的错别字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写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导师要求不严格等问题。

论文形式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约占论文总数的79%,其余约21%的论文涉及调研报告、项目管理和结构设计。这说明学位论文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学位论文思路还没有完全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转变过来。

论文研究深度不一。约有30%的论文与实践结合得很好,论文比较系统、研究深入,但10%左右的论文深度不够,反映出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不具体,执行不严格,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因此,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论文评阅

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都被返回并要求对盲审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前共送出了40份评阅书(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由3位评阅专家盲审,其余论文均为2位评阅专家),评阅成绩为优的共6份,占评阅总数的15%;评阅成绩为良的数量最多,共33份,占评阅总数的82.5%;评阅成绩为一般的为1份,占评阅总数的2.5%。

(三)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来自校内外的5名专家组成,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95份答辩成绩如下:优共30份,约占31.6%;良共55份,约占57.9%;一般共10份,约占10.5%。从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结果与答辩成绩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第一,评阅结果与毕业答辩结果大体相符。成绩为良的居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优,有少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和答辩成绩一般,与学院组织的第一轮盲审结果也基本一致。

第二,论文完成后,部分学生对答辩很重视,进行了认真准备,答辩结果比较理想,而有少部分学生论文没有完成得很好,也没有认真准备,答辩成绩一般。毕业答辩环节虽然是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的汇报,但却是研究生考核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严格考核、加强管理。

五、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2009年招收的首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培养全过程调查,分析了在报考与招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观念上还没有被学生和导师所理解与接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引导。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还需要积极鼓励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来,不断加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设法让优秀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学位论文应结合实际工程,但同时也应注意选题的深度,加强学位论文的考核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关键,对加强毕业答辩管理和监督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 (2009-03-21)[ 2009-03-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编制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通知[EB/OL]. (2009-09-03)[2009-03-14].edu.省略/kaoyan/2009-09-14/1745218890.shtml.

[3] 李忠, 熊玲, 陈小平.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2):8-12.

[4] 马永红, 赵世奎, 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1):74-77.

[5] 张东海, 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2):83-90.

[6] 赵军, 张猛, 王建强,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140-144.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un-feng, ZHAO Jun, WANG Jian-qiang, CHEN Huai, GE Su-j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篇(2)

一、引言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1974年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时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涌现,信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素养也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包括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团体的一系列综合能力”[1]。如今信息素养不仅包含对信息的检索、获取、使用、传播、共享、评价等能力,也包含了对信息及知识内容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是无法达成的,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则能事半功倍。

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2019年3月1日至15日,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10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8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以文献检索课为主、以专题讲座和培训为辅的传统模式,还很少开展嵌入科研和教学的信息素养教育;在被调研的18个高校图书馆中,18个馆均有面向师生的关于数据库使用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有17个馆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有12个馆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只有广州大学图书馆进行了基于科技查新的嵌入式信息素养的深度实践。

三、广州大学图书馆以研究生开题查新为载体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

(一)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工作的开展。科技查新是指以反映查新项目主题内容的查新点为依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以获取密切相关文献为检索目标,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2]。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对选题方向、实施方案等的修正调整都是以文献检索、获取、研读、综合分析对比为基础的,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开题查新服务可以将信息素养各种能力的培养嵌入到学生的科研和学习中,是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广州大学图书馆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服务与一般的科技查新服务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生不仅仅是项目委托人,而是要参与到完成报告的每一个环节,是完成报告的主体,查新员的定位是指引和辅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二)研究生论文开题查新的成效。2013年3月至2019年5月,广州大学图书馆先后为来自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学院和数学学院的506名研究生提供了个性化的论文开题查新服务,指导研究生熟练使用检索工具、全面准确地收集文献、深度阅读并综合分析文献,进而调整选题方向、提炼创新点、优化研究方案,显著地提升了我校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效率,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的肯定和好评。(三)经验总结和方案优化。广州大学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两点:(1)采取了合作式教学,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是基于图书馆与相关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紧密合作。图书馆在开展研究生开题查新服务前,有针对性地推广普及科技查新服务,得到了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的支持,2012年10月,研究生处拟定了《广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查新暂行规定》,要求理工类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开题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和科技查新报告,各相关院系也在研究生开题前积极配合图书馆安排学生参加开题查新培训,开题查新过程中查新员与研究生导师之间也有频繁的互动交流。(2)采取了体验式学习。不同于传统文献检索课与应用剥离的模式,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检索、评估、使用等技能的学习是依托也贯穿于具体的研究任务(论文开题)中,老师的教学是问题导向式的,学生的学习是深度体验式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因而掌握得更全面而深刻。广州大学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存在两个局限有待改进(图1虚线框部分):(1)因广州大学图书馆没有开设文件检索课,学生的检索技能较差,导致个性化辅导环节效率较低,存在很多重复性讲解,可充分利用图书馆既有资源,比如推送数据库使用培训、各种专题报告、微课资源、慕课资源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辅导效率。(2)因人力资源有限,未能好好利用用户反馈系统。开题报告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结束,重视用户反馈,提供追踪服务可使信息素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能累积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指导优化现有流程和模式。

篇(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2-01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在内的12个省市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各个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西部发展,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对大量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西部地区近年来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说西部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认识并最终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未来西部研究生教育继续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 西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办学条件和学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西部高校虽不断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但研究生教育的实验、教学等硬件环境却严重滞后,对于一些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兴学科发展的研究条件、研究手段都十分缺乏,研究生的科研经费也明显不足。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些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经济创收的主要途径,在不具备足够学科带头人和梯队人员,或者根本就没有专门学科队伍的情况下,通过非学术因素获批后,盲目大量招生,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少学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必然下降。

1.2 导师队伍参差

西部地区学校研究生大量招生后,虽然很多导师能做到对学生认真负责,但很多学校的导师队伍也存在问题。导师队伍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年龄层次偏大,在推进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国际化方面本身都难有所作为。有相当数量的导师缺乏研究项目或经费不足,研究生依然是受本科式的书本教育,并未投身到学术研究中去,缺乏实践。一些导师只顾自己做课题或搞行政工作,对学生缺乏引导和交流,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随之下降。

1.3 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缺乏差异,大多数强调理论的创建,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薄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口径过窄,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培养课程的设置过于陈旧,不能反映最新学术成果、研究进展,有些课程完全是因人而设,并没有真正考虑现阶段课程如何设置才最合理,不能跟上科学技术和时展。同时因扩招速度过快,一个导师要带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专业课程也进行大班教学,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学生依赖书本的惯性思维无法改变。

1.4 毕业论文质量堪忧

国家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明确的,但现实中情况令人堪忧。研究生阶段最关键的事情,一是找工作,二是完成毕业论文。然而二者相比,毕业论文往往被冷落。美国一位研究大学教育的学者布鲁斯指出,硕士学位本身如果已不再是学术造诣的标志,而仅仅意味着能过上一种收入可观的生活[1]这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的退化和悲哀,是对研究生教育固有理念的破坏。现阶段研究生论文存在以下几点重要问题:①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学生充当剪刀、浆糊的作用。②研究生论文创新性不够,包括论文选题、实验方法等;好的论文选题应该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有可实现性[2]。③研究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由于参加答辩的评委大部分是本校或导师熟悉的外校老师,为照顾彼此情面,答辩都容易通过,非学术性因素对学术的影响较为明显。

1.5 西部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人才的培养多表现为创新动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西部在人才需求上的特殊性,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2 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思考

2.1 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办学环境和学术

科学规划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是改变西部教育落后局面的重要保证。切实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出发,扶持一批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特别是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加速以环境保护建设和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子科学、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学科和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3]。

2.2 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教育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表现在论文质量,更表现在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为了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得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西部研究生教育还需要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除了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不断改革现有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非常必要。建设以激发研究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环境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西部地区导师队伍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均不能满足需求,导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要增加投入,完善机制,改善环境,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层次,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坚持导师遴选条件和淘汰制,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导师。另外,可以改革导师个人指导制度,以导师小组制代替导师个人指导制,使导师资源共享,开展联合研究与协作培养的制度。

2.4 注重过程管理,保证论文质量

论文的撰写是对研究生学习的总结,然而写论文不是最终目的,完成论文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保证论文质量,必须对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严格监控,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对于论文的送审可以采取盲审、随机送审等方式进行,严把“出口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5 结合西部特点,发展特色教育

由于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西部地区如何培养研究生,培养怎样的研究生,应该把社会需求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多种办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办学。通过西部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合,高校出师资、政府和企业出资金的办法实现产学研结合是建立科技与经济密切联系的新体制的重要手段,加强西部与东部、中部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欢迎国外高校和企业来西部地区联合办学。

参考文献

篇(4)

学校依托轨道交通类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一批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研平台,以行业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为引领,通过学科专业交叉、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联合,深化课程平台、精品教材、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为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构建轨道交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行业先进技术为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带入课堂和实验室,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了一批与前沿技术接轨的特色专业课程群。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2.编写轨道交通特色教材

以精品教材建设为核心,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理论,不断加强轨道交通特色系列教材建设,编写出版了《交通运输》《车辆工程》《铁道工程》《铁道信号》《轨道牵引电气化》等特色专业系列教材,保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3.搭建科研教学一体化实践平台

学校在现有的科研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和校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将科研最新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系统,自主研制一批与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发展同步的实验系统,实现了校内优质科研资源、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条件和实验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享,为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培养一支掌握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承担学科前沿理论研究课题与行业先进技术项目开发相结合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掌握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聘请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授课,让学生感受大师风范,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拓展途径,营造氛围,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建设基础上,持续探索“研究型、复合型和工程型”三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通过“2+2理科试验班”“通信工程本硕及本硕博连读班”“土木工程茅以升班”,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2理科实验班”是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招生规模由原来的60人扩展到现在的180人,这些学生在理学院完成2年深厚理科基础培养后,于第3年根据其兴趣进入相应专业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每年从本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人进入“茅以升班”;通信工程专业每年从本专业选拔70人进入“本硕博一体化实验班”。这些实验班通过加强基础学科学习和配备学业导师个性化指导,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兴趣浓厚、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具有学术带头人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2.通过“轨道交通复合型实验班”开展“运―电、运―控、运―建、运―车”等主学科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该实验班依托北京市级“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每年从相关专业选拔优秀本科生30余人,从集成线桥隧站、机车车辆、供电传动、信号控制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实施“3+1+2”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即在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进行3年的专业教育,选拔优秀学生进行1年轨道交通综合理论与实践学习,再进行2年研究生阶段学习,培养基础宽厚、特色鲜明、视野开阔、个性突出、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运―建”“运―车”“运―电”“运―控”等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满足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需求。

3.通过“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合培养试点班”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试点项目和“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从全校工科专业选拔100余人,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开展“3+1+2”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合人才试点培养,要求学生1年在企业开展本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后2年研究生论文要在指定企业进行实习和工程项目研究,突出了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

科教融合,注重实践,建立一套系统的科研训练方法

通过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群、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自主创新实验、专题讲座等,及时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引进课堂、引进实验、引进教材和引进毕业设计;通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等固化到培养方案中,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企业,形成了“四引进”和“四早进”的科研训练方法。

1.研究方法课程群

包括专业导论课程、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学科专业研究方法论课程、产品创意设计与实践课程等,是指导学生认识学科、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取向的引导课,是吸引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探究未知领域、激发科研兴趣的探索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研究方法、务实的科研作风和活跃的创新思维的训练课。

2.推行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载体内容主要来自教师实际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项目,在教学内容与科研充分融合的同时,也将科研方法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创建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科研训练体系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题研究和自主创新实验为载体,设立了3个层次的科研训练内容,通过学生创新实践给予自主教育学分,引导学生系统参与科研训练,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研究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完善制度,提供保障,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篇(5)

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的门类之一,建筑行业的发展依赖于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各专业的分工协作。由于所涉及到的知识十分庞杂,为了便于学习、掌握并提高工作效率,必需进行细化的专业分工,将原本完整、连贯的建筑设计活动肢解成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环境控制设计、施工建设等先后不同的几个工种。各工种又从有利于自己操作的专业角度出发,利己主义走强,导致专业间条块分割、难以融合统一,建筑整体性能难以实现。如今,我们知道这种简单的专业分工方式,虽然有利于单项技术进步和知识的传播,但却不利于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与整合,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建筑被简化成了若干单项“建筑科技”或“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配合不佳,设计与施工分离,设计与使用脱节等。目前,在我国土建高等教育领域,绿色建筑主题涉及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大致6个一级学科和其下包含十几个二级学科,共同完成培养建筑工业所需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客观地说,上述学科都分别在领域内对如何提升建筑的绿色性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关注,但却没有一个学科以全面解决绿色建筑设计质量为核心去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就绿色建筑的实现途径而言,建筑学学科应该肩负起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职责。绿色建筑给传统建筑学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更综合的理论体系、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更高的技术要求,也需要掌握更先进的理论前沿、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具备更理性的技术思维逻辑、熟练运用多样化的分析工具等。需要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和建立具有整合思想的绿色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它具有相关各学科乘积的效应,整合各专业最先进的元素,以培养能够胜任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人才为目标,以同步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和建筑与环境的友好关系为社会责任。这就需要重新思考、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绿色建筑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近期可以在已有的分工基础上考虑学科融合,建立健全建筑设计学科对环境控制设备、结构设计、计算机模拟分析、数理分析等必要知识体系的整合,加强建筑设计人员对相关绿色建筑研究进展和技术的理解,以便能够真正起到整合、组织设计工作的责任。针对相关方向研究生教学,加强包括建筑技术、结构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相关领域通课程的学习,以便掌握健全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最新科技进展。

2教学实践

2.1学科融合探索始于1990年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整了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框架(图1),就此,式,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国家级课题负责人为主体组成的绿色建筑研究团队,建设了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成为绿色建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还打破了专业与职业隔阂,拓展绿色建筑通识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内各专业负责教师频繁交流,形成了和谐结合专业发展的众多思考,围绕建筑学基本能力训练,展开了系列探索,形成了相对开放的教学体系,重点探索了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与研究人才,科学研究成果密切结合行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套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创新模的科研关系,相互支持业务工作;注重打破研究生的专业界限,无论具体专业都强调需要掌握完备的建筑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经常开展跨学科的学习、研究、讨论。课题组内涉及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共同学习绿色建筑通识课程,提高综合理解与设计能力。教学与科研相协调,明确了培养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目标,强化了建筑设计专业在学科群中的核心作用,其余门类均围绕此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多专业协同,促进学科间相互学习和知识体系的健全完善。瞄准绿色建筑行业前沿问题,将研究生论文研究与国家级课题相结合,采用先进的、可重复的研究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10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绿色建筑方向博士50余名,硕士100余名。在西部地区,系统地开展了多种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的绿色建筑的环境测试、建筑模式研究、方案创作、示范建筑实施等系列科学研究工作。

2.2教学模式探索探索改变单纯的“线性”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并行式”设计方法,提高建筑整体品质。在承认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文化传承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逐渐摸索形成了并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创作方法。与常规先功能、再形式、后绿色技术设计的“线性”流程不同,将绿色建筑关键的环境与能源指标量化模拟分析前置在建筑方案之前进行。在利用计算机分析工具对环境与能源指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实现绿色性能的角度提出若干种可能建筑形态,再进一步落实功能和组织交通流线等设计工作,还需对上述环节进行若干轮次必要的调试和优化工作,形成满足多目标需求的绿色建筑方案。“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示意见图2。依照此方法,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多专业共同指导,探索了多重约束条件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能途径,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3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2014年,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组进行了“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检验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将17周课时分为设计准备(理论学习与调研)、总体概念、方案设计、成果表达等4个阶段,在重要环节增设了专题辅导(表1)。毕业课题的选址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苏州市,是一家建筑科技企业的研发总部,占地1.7hm2。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北侧隔路与自然山体相望,东侧隔路与城市绿地公园相邻。由科研办公、对外技术展示、各类实验室、培训教育中心、学术会议厅等功能组成,要求符合绿色三星标识(图3)。本次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的关键内容:1)从自然气候条件出发,形成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当地气象数据参数,利用Revit、Doe、Ecotect等绿色建筑分析软件,进行了生物气候、风环境、日照分析,探讨了包括风、日照、降水、温湿度在内的自然气候要素对建筑的影响,并从建筑节能潜力、主被动节能措施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和可能性开展了探索,让学生掌握借助计算机分析工具理性地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能力。2)复杂的功能组织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目标相结合。设计对象功能构成复杂,涉及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出入口确定、大小空间的协调、交通流线组织等一系列问题,单项技术难度不大;在此之上,又需要运用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环境和能耗模拟等手法,审视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相应的修改完善。经过反复的调整,让学生掌握了“并行式”设计流程,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物理环境品质、控制建筑能耗水平,也能提前对建筑的关键环境性能参数做出定量预判,提高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效率。3)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围护结构设计手法。在建筑技术专业参与下,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尝试建筑立面设计的新方法。以降低建筑能耗为目标,主要采用自然通风降温、夏季遮阳防热、争取冬季日照、围护结构隔热保温等被动节能措施,在建筑表皮做出了积极反应,形成了差异化的建筑立面设计(四个立面的形态、开窗与遮阳、墙体构造等均不相同),体现了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4)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等级划分和指标构成,组织设计文件。该体系由“四节、环保、运营”等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又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构成复杂,难以应用。通过学习、难点讲解、重点辅导等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现行标准从事绿色建筑设计的技能,并将相关内容表达在设计成果图纸中,进行了一次完成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教学实践。

上一篇: 单位办公会议纪要 下一篇: 区妇联主席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