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3 02:57: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组合作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够广泛存在,主要是因为它的互和发展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能够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我们分点论述。
一、科学遴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升合作学习效度
基于提升学生小组学习效度的考量,教师应注重对学习内容的科学遴选。通常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能够被具备一定思考意义的问题所调动,进而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增进,同时合作欲望得以增强。考虑到开放性问题通常包括多种解题思路,问题的答案也并非唯一,因此教师可考虑遴选开放性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考虑到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思路通常欠缺全面性,因此其在个人进行问题作答时会遭遇困境,基于此种情形,学生通常需要经由同其他同学的思维交流,实现对问题的破解。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观点实现交互碰撞,从而使存在争议的相关问题变得明晰,进而深化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领悟,从而彰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笔者在讲授完《春江花月夜》一课时,要求学生先对全文进行细致阅读,并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景物进行思考,诸如美景对文章作者的哲理启发是什么,文中的月亮所指为何等,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前述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实现对前述问题的破解。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创设。
二、注重表达,合理安排时间,强化展示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有意识强化培养,使学生能够藉由语言向外界进行内心思想的阐述与表达。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因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诸如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质等,因此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之间思维与观点的交互碰撞,建立实现思维模式的创新。有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实现知识的拓展,使其体悟到思维交流的快慰之感。在实践中,部分教师担心学生无法有效对其所设置的问题进行作答,导致教学进度无法完成,因此会主动介入到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交流空间被压缩,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实质上,小组合作学习乃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交流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借助思维与观点的碰撞,实现对知识的认知与领悟,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把握合作学习进度,彰显教师的指导效用
基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考虑,教室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以便在学生讨论问题的重心发生偏移时,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参与身份是指导者,而非取代学生作答的替代者。教师应注重对合作小组学习具体方式的指导,诸如任务的配置、角色的分担、学生之间提问的注意事项等,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开展。当某一小组成员遇到问题瓶颈无法突破时,教师应适时的介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瓶颈限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四、注重合作中的科学评价
学习过程中,评价环节不可或缺。而科学的评价更是培养学生信心、促进学生发展、推动课改积极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是以学习小组成员整体的发展水平为依据,注重对个体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习小组个体成员的评价,更注重对合作学习小组集体成员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也着重于评价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整体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效果,对个体的评价,着重评价个体学生的合作态度、学习的进步状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一人评价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活动中来,进行自我评价评、小组之间互评、及全班各个学习小组的互评,发挥师生共同评价机制的优势。无论是哪一种评价,都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使每个学习主体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愿望。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科学遴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升合作学习效度、注重表达,合理安排时间,强化展示、注重把握合作学习进度,彰显教师的指导效用、注重合作中的科学评价四个方面就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探讨。更多的小组合作的方法还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利用,以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团队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懂得欣赏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对于问题进行选择时,要切合小组实际水平,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一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做出系统的规划,并向全班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学生纷纷鼓掌,做出肯定,进而整个课堂学生学习情绪都十分高涨,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诠释了合作精神,也为学生日后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数学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领会数学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撇开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负担,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灵感,同时萌发了创新学习的新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发现自身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将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提高了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同时,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开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通过多种数学活动的学习,收获了游戏的乐趣,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通过小组信息交流,学生对于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完成了小组间的资源共享.在小组综合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例如,在讲“条形统计图”时,我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完成一组关于西瓜直径与质量的数据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想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理解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各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测量,有的学生则进行数据整理,有的学生对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最后每组学生都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由此列数据所作出的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简单分析.通过这次测量实践,学生小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情绪也大为改观,学生收集、整理、总结的能力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更加灵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生物教学中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研究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模糊不清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应用时间较短,不少教师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完善,对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也较为模糊,这就使得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一些学校和班级中得不到很好地运用,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对学生学习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2.考试制度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虽然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但是考试制度仍然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单纯追求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浪费时间和精力,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严重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3.班级学习小组的划分不科学、不健全学习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但是不少班级存在学习小组划分不科学、不健全的问题.有些班级学习小组数量少,导致每个小组人数过多,使得很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没有发言机会;有些班级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分配不均衡,使得小组间差异过大,极易加剧两极分化;还有的学习小组不按座次排列,而是学生自由组合,使得课堂交流过程中学生随意离开座位,课堂秩序混乱不堪.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同时,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和学习氛围的重要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进步.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会合作”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促使学生共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从英语教学本身来讲,不外乎听、说、读、写四个步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入手,逐一制定实施重点。1、听说教学中的应用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先从口语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与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英语的听与说是双向互动行为,依赖的小组间的相互帮助和交流,以此增加英语交流的信心,克服自卑、胆怯心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安排学生在语言、单词、发音、句子等方面,进行对话训练、听写单词、阅读课文等相关训练,组内相互帮助纠正发音、批改听写的单词,最后由教师统一考核验收。2、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阅读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的是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对词汇量的掌握、理解分析能力、阅读速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设定小组任务。针对理解分析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课文前,让学生分组学习新单词、找到重点句、概括每段大意,然后让各组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修改、归纳和汇报。通过相互启发和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阅读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总结、分析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减少学生阅读过程出现的焦虑感,建立学生阅读学习的信心。3、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高职英语课堂在写作教学部分可以采用教师命题、小组讨论结构、各自独立写作、组内相互批改、教师点评几个步骤开展。通过组内学生的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不同的创作思路,相互阅评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语法知识、加强词汇和句子的运用。教师对组内的作文进行点评,有助于组内学生相互学习、纠正错误。总之小组合作练习写作既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又增加了小组的协作能力。
(一)课前准备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给同学分组,确保每个组间有各个层次的同学,使各组间的学习成绩相当,组间竞争力悬殊不大,然后老师再根据教学课程制定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学
同学在老师分配下学习任务后独立学习,找出疑问,划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自学效果比较好的同学,老师要给予表扬,激励同学的自学意识,并给予考核加分。
(三)老师导学
老师根据本课内容和学习任务,设计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的目标要鲜明,能让同学清楚自己在小组中应该做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时,同学们要互相提问,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记录小组中发现及解决不了的问题。
(五)展示成果
各小组之间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并提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虚心接受别的小组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见解,也要接受其他小组的对本组讨论结果的质疑。
(六)归纳总结
老师作为主导,通过同学们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带领同学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出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作前要有详细的描述,正确处理异质同学间的关系,以激发同学的自主性,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
教学中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从写、说、议中,我们能感觉到学生在“动”;而从他们的默读、倾听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是静态的。学生的动态活动的开展依赖于静态活动,在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要给足学生自学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反之,学生如果没有自学就进行小组讨论,那么就会出现讨论不起来的现象。
(二)要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为了要对同学进行分等级和互相比较,而是为了激励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教育心理学证明,正确的进行学习成绩评估,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同学的上进心。完善评价机制要从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着手进行,个人评价可以改进我们的不足,提升自我;小组评价的中心从鼓励个人竞争转到共同学习达标上来,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课堂上不分条件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生物课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或者是超出了学生认知能力的知识,比如DNA的结构等比较抽象的问题,就需要老师的详细解释,不能因为学生对这种知识陌生,就认为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完全放手的话,根本达不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1.确定小组人数。合作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一般以四到六人为好,过多则会使有些学生没有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过少则会减小交流范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反而会造成整个学习氛围下降的后果,得不偿失。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况确定小组人数,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2.挑选小组组员。组成小组的成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一般不会让学生自行组合,而是要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差异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组之间的水平都差不多,每组内部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着解决各自的疑惑和共同的问题。教师还要在小组内确定一个组长,带动组内成员的共同进步的同时还能很好地督促组员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合作氛围。
3.适时重新分组。教师要在学生小组合作一段时间过后,观察每个小组成员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将组内人员及时调整,或重新分组,因为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讨论学习之后,各自的学习水平会发生变化,只有适时地重新分组才能让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他们与不同学生合作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根据组长意见,适当调换小组成员,以达到更好地合作学习效果,促进整组的进步。
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1.合理分工。合作学习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合理分工,合理分工是为了合作能有效展开。小组组员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互相之间相得益彰,合作学习才会更加有效。将小组组员分工明确,以确保合作的有序性,每个小组设有组长,操作人,记录人,汇报人等不同成员,组长负责学习活动总体组织与监督;操作人负责生物实验的操作过程;记录人负责讨论过程中的要点和实验数据;汇报人负责向全班报告本组探究的结果。让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各自做好自己的事,让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一定要固定,可按照一定的周期轮流调换,让每个学生对小组内的所有工作都有充分的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些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
2.制定规则。做任何事都应该要有规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有了一定的规则,学生们在受约束的同时,也会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有序展开,不会一到讨论的时间就乱作一团,忘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的规则是:(1)各自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2)组内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并整理(3)在班级展示成果。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己思考,然后集体讨论,做到真正的合作学习。
三、选择合适的合作内容
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虽然繁琐,但大多还是比较基础的东西,有些内容就没有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必要,这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生物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并得出结果。教师可提出下面几个类似的问题:(1)哪些因素影响了种子的萌发?(2)实验的变量是什么?(3)对照组应该怎样设计?(4)实验失败还是成功?(5)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
2.学习任务较大时进行合作学习。当面对一些范围比较广泛的生物内容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此外,每节课中的小组合作的次数不能过多,时间也不能过长,不能将短暂的学习时间全部用来合作交流,而是要将教师讲解、小组合作与个人自主学习三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让课堂变得灵活生动且有效。
四、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
适时的评价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并能给学生一种肯定和鼓励。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按照全新教学理念,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整体、合理、科学地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
1.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初中生大多心理比较敏感,教师在评价他们的小组活动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要时刻记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打击学生,让学生失去信心。教师评价学生的小组活动时要按照“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努力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行合理评价。
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新课程的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因此,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结合,让各个小组在全班面前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然后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在旁适当指点即可。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开展,绝非易事。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根据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组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它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有较好的效果。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并。通过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老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学生的榜样,老师与小组组长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小组组长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组织交流,这在无形中都为学生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老师借此对有合作行为的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还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如,一起讨论交流、合作朗读、合作表演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合作。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二、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安排,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就只是流于形式。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教师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熟悉文本,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进而质疑深思,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有效交流、讨论、比较。这样交流讨论才有真正的互动,使学生思维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剧增,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现。
三、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及技能的训练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在优化分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实践等形式来开展的。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重点训练的学生技能有以下几点: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能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能一分为二地判断别人的观点,并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在评价中建设性地看待问题。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调和组内矛盾等。让学生用这些技能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往,学会分享。
四、教师要做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强调学生的互动,并不是否认教师的存在,而是把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配合学习目标选择或自编学习的素材,而且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教师此时应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要当好引导者,要精心策划,细心开导,耐心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教育教学目标出发,收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便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使得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得到关注,并能够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情感和情谊,形成“和谐、民主、活跃、有序、全新”的教学新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会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教师的褒贬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无论是书面考试形式,还是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都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课堂中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的优点应继续发扬,缺点要努力改进,注重把形成性阶段评价方式与终结性总结评价方式相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但对集体要有评价,对个人也要有评价,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有价值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会平.浅谈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学周刊.2010(6).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教育专家都强调合作的好处。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界为提高教学质量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探索创造精神。中职院校培养的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幼儿教学的实践者,更是社会发展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因而,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倡导的三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一般中职院校班级学生数额大,学校资源和教师数量都比较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学习受到限制。并且对于这些准幼儿教师来说,其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集体性,需要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幼幼之间,家园之间等密切合作与相互配合。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二)小组内合作,小组间交流
要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需要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小组内部成员要就台历的风格进行意见的统一。有的小组为了制作出出色的台历,在课后自学了操作技巧,小组成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
小组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生制作的台历作品每一节课完成后都会提交到服务器当中,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借鉴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小组之间不仅存在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交流,同时进步。
(三)评价过程,科学客观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对小部分确实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要在肯定其贡献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其能够获知自身的不足,进而获得更高水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