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3 20:59: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星球大战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星球大战计划

篇(1)

“叮叮!现在是2999年2月29日,星期一。”机器人SANDYTAYLOR说。“快去准备早餐。”“是!”“哎今天有联合国会议,是谈“超级”计划的诞生日,人们第一次制造出C—28834号飞船,它性能非常的好,所以人们称它为“超级”一号。”“做好了,主人你可以吃饭了。”

我吃完饭,遍做着超音速飞船来到了距我家300000000公里的联合国中央大楼,它是世界所有的国家一起建造的。那里的空气清新,据说那里是全球总统住的地方,没错,总统就住在那。我已每秒???的速度来到的联合国中央大楼,开始会议,“恩,现在,我正式宣布,‘超级’计划正式公开,现在准备发射‘超级’一号。”“是”大家一起回答。超级一号的乘做员是我,随着‘轰隆’的一声,超级一号把我送上了太空。

在太空,一切东西都是无比的美丽,经过太阳的照耀下,发出金光。“好啊!”总统说一声。“3号模拟器拍摄正常!”一个工作人员说。搜!一个流星从身边划过,留下美丽的红光。两天之后,我返回了地面,但是,我还沉迷在宇宙的美景当中。我把太空的一切事物交代给总统听,总统听了非常的高兴,表扬我是一个很好的宇宙员,我很兴奋。

在太空的美景当中,我感觉到很高兴,而不会伤心,有的人害怕死,所以很害怕。可是。并不是这样的,宇宙并不可怕,而是美丽和憧憬。

篇(2)

目的:

通过塌实细致的秋安大检查工作,查问题、找漏洞,深挖隐患。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要求:

全站人员在秋安期间认真按照计划执行,杜绝应付差事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工作重点:

做好线路的周期性巡视、组织好安全教育学习和职工的技术培训、认真自查落实整改措施。

二:秋安大检查的时间安排及负责人。

总负责人:田金发

时间安排:9月10日——10月20日

三、 具体安排:

(一、)学习阶段

时间:9月10日——9月13日

负责人:丁宏

学习内容:

1、“2.26”、“3.8”“5.21” “5.30”事故案例。

2、省公司总经理安全生产1号指令。

3、《安规》、《运规》、《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咸阳供电局防止人身事故规定》、《事故快报》

(二)、自查整改阶段

时间:9月14日——10月8日

负责人:南号产

序号 自查内容 检查人 完成时间

1 查班站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落实。 田金发 200x-9-25

2 查学习阶段的贯彻情况,安全活动是否有针对性。 丁宏 200x-9-24

3 查班站巡线专责人员的安全责任、违章作业和线路巡视是否落实。 田金发 200x-10-8

4 查工作票合格率是否达到100%,开工报告、三措、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否完善。 尹建民 200x-9-25

5 查库房的工器具、材料是否按规定摆放,配置是否齐全。帐、物、卡是否相对应,工器具是否按期进行各类试验。 岳永超 200x-9-26

6 查消防器材灭火器是否合格,充足。 李根党 200x-9-17

7 查防防鸟器是否短缺或脱落。 各巡线专责 200x-9-23

序号 自查内容 检查人 完成时间

8 查接地电阻是否按期测量。 尹建民 200x-9-22

9 查防护区的违章建筑和高大树木。 各巡线专责 200x-9-23

10 查塔材、脚钉、螺丝是否丢失。拉线是否锈蚀和松动。特殊区段杆塔基础是否牢固。 各巡线专责 200x-9-23

11 查巡线到位情况。 田金发 200x-9-23

12 查“双十项”的开展和职工教育培训活动情况。 尹建民 200x-9-30

13 查夜间、特殊巡视照明器材是否完好,抢修物资是否充足,是否制定有详细的应急预案。 岳永超 200x-9-28

14 查班前、班后会是否结合工作实际按时召开。 田金发 200x-9-27

15 查维护图及相关资料是否合格。 尹建民 200x-9-27

(三)、检查总结阶段

时间:10月9日——10月10日

负责人:南号产

1、自查整改工作10月10日前结束。

2、秋安检查总结中应对查出的缺陷分类统计,必须有具体数据。总结于10月16日前报工区安监办。

篇(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3-0061-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类外资、合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致使国内经济不断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因此,国内对外语能力的专业化、综合化的需求已呈现必然趋势,对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交流或沟通的高级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作为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练好语言基本功,更要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掌握用英语处理未来就业岗位中相关业务的技能,提高专业学生涉外交际能力与社会竞争力,最终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1]所以,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国内社会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显然,问题还是出在了教育体制上。很多学校只是一味的强调过级率,只要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者英语

应用能力考试A、B级就可以了,这使很多学生一进校就一鼓作气,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后就再而衰、三而竭了。可见制度化考试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很多学生为了考试才学习,考完通过了就不用再学英语了,结果白白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大学毕业后竟然连一句成文的英语都说不出来,更别提和外国人交谈了,这种让人焦虑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2]针对这一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也进行了很多教学革新。比如,在教学模式上,一改传统的 “独角戏”式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反映和反馈,加强了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很多老师们开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手段上也不再是一味的使用黑板、粉笔、录音机等老式的教学用具,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了视听效果俱佳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课堂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这些改革在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很多学生又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因为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专业本身没有任何关联,无法为专业学习服务,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除了讲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要适当地补充一些与学生专业、工作岗位、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大部分大学英语授课

教师都是青年教师,且所学的专业基本上是英语语言文学,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行业实践经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并不了解,因此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对实用性和职业性的需求。可见,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在于授课教师自身的转变。[3]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形势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师要认清现状,深刻反思,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个人知识结构,才能成功转型,以适应时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足

1.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有待更新

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600多所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语言的讲解者和示范者的人竟然占据90%, 显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很多老师对此表现出保守或怀疑的态度,认为以目前所教学生的水平,大学英语没有必要改革,继续维持读课文,讲语法,译段落,或曰“三点一线”独角戏式的陈旧教学模式,可见,这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念完全相悖。此外,还有学者调查发现,部分英语教师对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职业为导向,素质为主线,能力为重点”等持有认可的态度,但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很难付诸于实践。

2.重教轻研,知识面窄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各高职院校纷纷招聘了大量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缓解不断加重的教学压力。很多青年老师一进校就忙于教学,根本没有课题研究的时间和外出进修的机会,所以对高职外语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了解甚少,只能依靠大学时所学知识应付教学,这导致很多青年教师长时间重教轻研,自身教学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其实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应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然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青年教师在本科学习阶段侧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学习;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科知识层面不够宽,科研能力比较弱,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

3.现代教育技能需要提升

尽管很多高校当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普及,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有些外语教师缺少对多媒体系统知识的了解,导致实际操作有困难;或因其对学习软件和网络资源不熟悉,无法应用到课程当中,致使很多教室里多媒体设备形同虚设。还有一些教师不再书写板书,代之以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来实施教学,教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看着屏幕读,这样的做法依旧无法和学生进行互动,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学生仍只能被动接受。[4]可见,高职院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确实令人担忧。

(二)学校在英语教师转型帮扶方面力度不够

1.师资队伍不健全,影响整体教学水平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数量不断递增, 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开始失调, 出现师资匮乏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多数院校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大班授课, 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使青年教师数量剧增并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受到家庭、经济、环境、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青年教师以及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英语教师大量流失,对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教学、科研压力大,教师健康出现危机

由于很多大学英语课程是大班教学,课上教学任务很难布置和实施,课堂秩序无法把控,致使教学工作难度加剧,效果较差。再加上课后备课、作业批改以及科研任务等工作量的不断增多,使得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背负巨大的压力,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疲劳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而导致工作效能低下,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存在自我发展的意识和需求,而且在积极寻求转型的机会以改变现状,但这样的愿望往往不容易实现。

3.进修学习机会少,个人需求难以满足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但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其实际行动与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培训的机会非常有限,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能参加一两个出版社每年组织的暑假师资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比较短,内容零散,缺少系统性,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然而,由市级或省级以上专业机构或部门组织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训却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只停留在研讨如何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能力、教学技能或科研水平等方面,距离全面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及职业综合素养的目标和要求还相差甚远。[5]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彻底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深受其影响。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勤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大胆尝试,凭借新的想法和理念重新定位自己在课上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在的创造性,促使其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教师的角色才能从原来的“主演”转变成现在的“导演”,由“参与者”转化为“组织者”,让学生们充当“主角”,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二)改善外部环境,提升教科研水平

面对较为繁重的教学压力,学校应该为大学英语教师们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在教学之余,有时间进行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收集所研究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在教学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多方面进行相关的学术分析与研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经验,由原来的感性认识成功上升为理性认识,渐渐从一个教学能手发展成为一个科研能手,最终完成个人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外语教师创造稳定而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各种待遇,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和实际需要。

(三)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影响深远,更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在课堂上更好的展现课件的试听效果,任课教师需要了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说明,具备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还需要掌握以网络信息为主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和使用方法,精心设计和开发资源丰富、功能强大,能够让学生进行互动合作的学习平台,以全新的教学形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6]

(四)优化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学习不能仅限于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等方面,还应该关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未来就业方面的信息,如果英语教师不注重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很难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职业性和实用性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职业文化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应该仅限于本学科,应该尽可能开阔个人眼界,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推行ESP教学,它与专业和职业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能够依托专业知识,运用英语在职场环境中开展工作的能力,与公共英语教学相比,其教学模式和设计,教学目的和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英语教师可以自觉学习和研究ESP理论,并依照所教学生的专业要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可以走进专业教学课堂,了解并掌握相关专业内容,将其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五)加大培训力度,深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为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英语教师发展规划和帮扶政策,通过参与专业建设、职业培训以及企业挂职等多种途径强化ESP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高职英语教师的转型。学校也可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尽可能地为英语教师们提供与外部沟通和学习的机会,在各类培训中不断充实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外语界知名的专家学者来院交流,举办学术讲座或教学研讨会,这样,教师们不用出校就可以和专家教授们零距离接触。根据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申请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班,汲取最新的高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了解职业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实践以能力为本位、任务为导向的新型教学设计,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教师也可以申请下企业锻炼,深入了解校、行、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和员工的交流机会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人才。通过这些实践,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成为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7]

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成功转型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还提升了职业综合素养,这是对其自身传统角色的重新定位。在高职教育目标的指导下, 大学英语教师将获取的专业知识与语言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高职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衔接起来,不仅充分凸显了职业内涵,也为培养出语言功底过硬、具有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跨学科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9-66.

[2]刘青春.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结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9):21-23.

[3]周婧,韩秀丽. 高职英语教师转型探析[J].才智,2009(20):18-20.

[4]程颖.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5):33-35.

篇(4)

第六部星战电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收获40亿美元,包括电视剧、小说和主题公园。今年年初,卢卡斯又把这种梦幻铸造成了现实,在新加坡正式落成的不规则造型的公司大楼,原形正是《星球大战》中的战车“Sandcrawler”,名为“新希望”。

大师门徒

60岁的凯瑟琳·肯尼迪也是卢卡斯的新希望,她不仅顺理成章要成为《星球大战7》的制片人,也准备好带领这家顶级影业公司去迎接全球电影业被新受众、新媒体重塑的挑战。

尽管过去30年里,凯瑟琳·肯尼迪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最成功的制片人之一,但她常常隐没在与其合作的大师级人物背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桥遗梦》)、罗伯特·泽米吉斯(《回到未来》),最重要的长期合作者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更是杰作不断,无论是令人难忘的1982年的《E.T》,还是2012年奥斯卡大赢家《林肯》。人们还常常把乔治·卢卡斯称为凯瑟琳·肯尼迪的Yoda(《星球大战》中大师的角色),对此她非常认同:“他一直是我的Yoda,向他请教问题非常棒。他一手创造了这个不凡的公司,我感到非常幸运能继续发展这家公司。”

因为经常跟这些明星级的男人工作,在加入卢卡斯影业之前,凯瑟琳并不那么突出,很少接受采访,出席新加坡公司大楼落成仪式也只是穿着简单套装、手挎黑色皮包。2013年2月,她才登上好莱坞权威媒体《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封面,解释了自己“不善言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认真做事”的性格。

从制片人到影业主席身份的转变,让凯瑟琳思考的问题也变得更多。她常常认为电影的商业模式很古怪:电影如同做项目开发,根据电影成本大小招聘500到1500人不等的团队,但即使电影很成功,最后仍然不得不解散这些人。而当她受乔治·卢卡斯邀请加盟卢卡斯影业时,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家公司的成就构建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在这里,她遇到了一流的人才,也有合作过很多年的伙伴。

凯瑟琳很晚才有了两个女儿,她承认在男人如林的电影行业,担任制片人是一份压力巨大的工作,很难顾全家庭生活。但做制片人让她最享受的地方,就是能够和观众一起坐在电影院里分享的感觉,看他们对自己花费时间和努力的劳动成果如何反应。

星梦延续

目前,凯瑟琳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备战《星球大战7》。为了延续这块金字招牌,她需要找到整个行业中的最杰出者,当然,她一贯都是这么做的,就如同此前在卢卡斯影业担纲成就的《夺宝奇兵》。作为制片人,寻找优秀的编剧、导演是最难的过程,“幸运的是,在星球大战的案例中我们没有遇到类似的麻烦。”凯瑟琳对《环球企业家》说,“我也会把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视为挑战,因为我热爱制片人这个工作。”星战的御用编剧劳伦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已经跟凯瑟琳合作多年,他写过《帝国反击战》和《绝地归来》。

1971年,因为要筹备《星球大战》在美国遍寻特效公司未果的乔治·卢卡斯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依靠星战和夺宝奇兵系列变成拥有工业光魔(视觉特效)、天行者(后期音效)和卢卡斯艺术(游戏)的娱乐帝国,亦是相关领域的行业规则制定者。新近影片《环太平洋》、《星际迷航》、《碟中谍4》和《复仇者联盟》等都出自工业光魔之手。

许多人讲述《星战大战》的成功都会对其技术赞赏有加。“但实际上,无论是40年前还是现在,‘讲故事’永远是电影的基本要素。”凯瑟琳说。她认为星战最成功的部分是它有出色的人物设置和故事情节,技术是第二位,它是为故事服务的。为此,她会用自身参与制片的另一部高科技影片《侏罗纪公园》做类比,强调尽管影片大量依赖特效,但如果没有做好为故事服务,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功。

幸运的是,在得知奥斯卡得主迈克尔·阿姆特(Michael Arndt )—《玩具总动员3》的编剧以及撰写1980年和1983年两版《星球大战》的作者劳伦斯·卡斯丹都已经加入《星球大战7》之后,《迷失》和《碟中谍3》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J. J. Abrams)亦欣然接受邀请。

“技术革新的确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那种直指人心的震撼。星战做到了。”凯瑟琳打算延续这个精神把星战的故事传给下一代。不过,她也需要面对电影受众观赏喜好、渠道的改变,“现在电影观众是全球化的,针对不同的观众需求讲一个好故事不容易。”她承认,相对于欧洲和美国,东南亚市场就是一个挑战,因为看过早期几部《星球大战》的观众比较少。尽管《星球大战7》要到2015年圣诞节档期才上映,目前卢卡斯与新加坡当地迪士尼市场部门已经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不过当凯瑟琳站在卢卡斯大楼“Sandcrawler”室内剧场的高台上,说出“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愿力量与你同在,语出《星球大战:新的希望》”,毫无疑问,她是整个好莱坞最有权势的女人。

揭示魔幻的特技世界

工业光魔华裔特效师 梅纲文

Q:如何做出一个超越他人、极其震撼的镜头?

A:编程和技术能力是基础,美术功底也很重要。常见的大场面,一个版本可能需要花几天时间,提供两三个版本给导演选择,要想给到更多就得挑战时间。平均一个镜头是三到五秒的时间,但根据计算量和场面的复杂性,最多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来完成。

比如《变形金刚》里面大楼坍塌的镜头,普通方式是先做一个虚拟的大楼模型,然后用程序把它打碎成楼碎片,然后让机器人撞击,碎片飞出,但通常会面临计算量不够的问题。所以我们按照镜头离观众远近划分层面,做出不同的细节,越近细节越丰富。做特效其实没有捷径可以走,如果需要特别细节,就只能把运动镜头再分成更小的单元来逐个击破。

Q:做特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A:我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兰戈》,因为是动画片,所以自由发挥程度比较大。我负责衣物动态模拟,先拿到一件衣服的模型,再把它穿在动画人物身上,并保证它做各种动作的时候都不会穿帮。现在分工越来越细,此前这个工作应该叫布料特效。有些特效师可能专攻水、火,有些会做群体特效,就像几千人打仗的大场面。我做得最多的是爆炸、火焰以及烟 雾。

做特效也有点像做化学实验,我们只是做出一个初始模型,结果是由计算机算出来的,最终效果是否满意无法预测,不行就需要调整公式。除此之外,我们在软件系统中还需要建立灯光系统,我们会去观察实拍场景的灯光特性,模拟才会比较真实。

篇(5)

哈里森・福特在片场不停地撺掇乔治・卢卡斯把韩・索罗给写死,“在影片的结尾让他壮烈牺牲怎么样?”不过最近他承认自己当年态度不端正,幸亏没人听他的意见。

韩・索罗的生与死

虽然早在1973年,哈里森・福特就在乔治・卢卡斯导演的《美国风情画》里扮演了一个角色,跟卢卡斯算是熟人,但是他出现在1977年的《星球大战》里,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理成章―韩・索罗这个角色最初可不是为哈里森・福特准备的。

脑洞大得出奇的乔治・卢卡斯对于韩・索罗有着稀奇古怪的设想,他曾经把韩・索罗设计成一个全身都是绿色,而且还有巨大的鳃的外星人,后来又觉得韩・索罗船长是个爆炸头的黑人也不错,甚至连演员都想好了―比利・迪・威廉姆斯―可是,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大银幕上让一个黑人和莱娅公主亲嘴,算不上是政治正确的决定,最后比利・迪・威廉姆斯只能等到《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时再加入剧组,扮演云城的统治者蓝多。

可即便确定了韩・索罗不用披着外星人的绿皮,也不是皮肤黝黑的非裔美国人,而是一个白人英雄,哈里森・福特还是没有进入卢卡斯的法眼。乔治・卢卡斯希望找一些没有表演经验的年轻人来出演《星球大战》,因为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办公室比较宽敞,就借人家的地方,搞了一场海选。

科波拉愿意把自己的办公室借出来,一是为了哥们儿义气,二是他的办公室正在装修,反正也干不了什么正经事。无巧不巧的是,此时给科波拉办公室干木工的正是一时没有片子可拍的哈里森・福特。见到老熟人,乔治・卢卡斯非常高兴,就建议说,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候选的演员对台词得了……

于是哈里森・福特开始给几十个莱娅公主和卢克・天行者讲述《星球大战》的背景、理念、设定之类的东西,还要陪他们一遍一遍地对台词。在这个过程中,哈里森・福特对《星球大战》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觉得《星球大战》的对白又矫情又拗口:“你可以打出这些狗屁文字,乔治,但你根本说不出口!”

此时韩・索罗扮演者的备选名单里包括尔特・拉塞尔、尼克・诺尔蒂、克里斯托弗・沃肯、佩里・金等一大票人,排名最靠前的本来是克里斯托弗・沃肯,可是跟一百多个人对过台词之后的哈里森・福特,熟能生厌,露出了与生俱来的吊儿郎当的懈怠劲头,让乔治・卢卡斯一拍大腿,这才是走私船长韩・索罗应该有的样子啊!就这样,哈里森・福特获得了他演艺生涯中第二著名的角色―第一著名的角色当然是北美摸金校尉印第安纳・琼斯。

那时候,哈里森・福特对于韩・索罗这个角色缺乏重视,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奇怪的童话一样的电影里的一个价值一万美元片酬的讨厌鬼。到了《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尽管乔治・卢卡斯开给他的片酬是第一部的十倍,哈里森・福特还是不确定自己要不要继续出现在《星球大战》的第三部电影里。以至于在片中,他跟莱娅公主生离死别的时候,面对莱娅公主“我爱你”的表白,编剧和导演都不知道让韩・索罗说点啥合适。等到哈里森・福特终于回归《星球大战:绝地归来》,片酬也涨到了50万,可是他却在片场不停地撺掇乔治・卢卡斯把韩・索罗给写死,“在影片的结尾让他壮烈牺牲怎么样?”

乔治・卢卡斯没有遂哈里森・福特的心思,给了《星球大战:绝地归来》一个近乎大团圆的结局,让哈里森・福特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对韩・索罗的幸存闷闷不乐。哪怕是在他变成一个老头子之后,说起此事都是愤青味道十足,哈里森・福特认为,乔治・卢卡斯不肯让韩・索罗死掉的原因在于,韩・索罗玩偶的销量巨大,可是一个死掉的韩・索罗就卖不了那么多了。

不过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上映之前,哈里森・福特承认自己当年的态度不端正,表示幸亏乔治・卢卡斯他们没听他的意见,不然韩・索罗这个角色不能继续出现在最新一季的《星球大战》电影里,还让人蛮遗憾的。

然而哈里森・福特改口改得有点儿晚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导演换成了“从谏如流”的J・J・艾布拉姆斯,他让韩・索罗出来带领大家怀了个旧,然后在靠近影片结尾的地方,像哈里森・福特多年前祈求的那样,给了韩・索罗一个光荣又突然的死亡。即便是《星球大战》的忠粉,也没法对这个结局说三道四―三部曲第一部里死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乃是《星球大战》的传统;韩・索罗死在他与莱娅公主生的儿子手里,又呼应了《星球大战:绝地归来》结尾卢克・天行者与黑武士之间的父子之战。不知道这样的结局,对于韩・索罗玩偶的销量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活得像个韩・索罗

在韩・索罗被导演弄死之前,哈里森・福特对这个角色的最高评价就是它帮我得到了一个金饭碗,替我付账单,让我衣食无忧,能买飞机,还能给飞机加油。这样的成功是哈里森・福特之前未曾想象过的。

哈里森・福特对戏剧表演的兴趣来得比较晚,确切地说,直到他在大学里因为学习成绩差,需要一门选修课来提高成绩时,哈里森・福特才注意到戏剧这门艺术,并且第一次站到舞台上。他的首个表演需要往裤裆里塞一个枕头,在鼻子下粘两撇小胡子。然而选修戏剧对他提高成绩这个原始目的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让他因为交不出关于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得论文而无法毕业。

此时,哈里森・福特已经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了结婚,而且就快要有了第一个孩子,哈里森・福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试着去当个演员?于是他面前出现了两条道路,向东去纽约,或者一路向西,奔赴洛杉矶。面对这个艰难的选择,还不知道自己会因为扮演韩・索罗一举成名的哈里森・福特,灵光一现地想到了标准的韩・索罗式解决方案―抛硬币决定。当硬币之神告诉他,应该去纽约之后,哈里森・福特在威斯康辛州的寒风中缩了缩脖子,心想,凛冬将至,去纽约一定会冻死,于是他就又抛了一次硬币,这次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去洛杉矶的启示。就这样,遵照硬币之神的指引,哈里森・福特开着车,载着老婆,从大学所在地北部的威斯康辛州一路跑到加利福尼亚看大海。

相貌出众的哈里森・福特在洛杉矶没打多久零工,就被哥伦比亚公司的星探看中了,每周150美元的薪水,却只要求他打扮得像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哈里森・福特的好莱坞最初生涯,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机会,妻子又先后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当群众演员的那点薪水根本不够养家糊口,哈里森・福特跑到图书馆里借了一本木匠入门,一边给明星搭戏,一边给明星打家具,生活变得好转起来。以至于乔治・卢卡斯开出每周500美元的价码,请哈里森・福特出演《美国风情画》的时候,靠当木匠能拿1000美元周薪的哈里森・福特要好好琢磨一下才肯答应。

飞得像个韩・索罗

靠着《星球大战》系列、《夺宝奇兵》系列,以及之后拍摄的其他动作片,长年霸占北美票房榜前列位置的哈里森・福特,在衣食无忧之后,不免觉得空虚寂寞冷。“因为银幕形象,我收到的名声和赞誉有些超乎想象,我自己都要花一些时间去适应。没有个人隐私是成名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我喜欢做一些让我感到完全自由的事情。”哈里森・福特说道。

对他来说能让他感到完全自由的事情包括骑摩托车、山地自行车、骑马、赛艇,以及最最重要的―驾驶飞机。他曾经说过:“拍摄电影时,我一直很精心挑选自己的合作对象和剧本,好剧本和好导演是这个行业里最重要的东西。”然而转过脸来,为了能在电影里过一把亲自驾驶飞机的瘾,不惜接下大烂片《六天七夜》。这片烂到什么程度?导演伊万・雷特曼在夸奖自己的这部作品时,思前想后也只能从哈里森・福特亲自开飞机这个角度入手,“我们制作了很多特效,可哈里森的驾机画面却千真万确,这在电影中是很罕见的。”

哈里森・福特对飞行的痴迷并不逊色于韩・索罗,从他迷上飞行那天开始,就灾难不断,又痴心不改。1999年在一次直升机驾驶训练中,他错误估计一个牲口棚的位置,结果撞向了地面;一年之后,在试图降落一架Beechcraft Bonanza小型飞机时,一股强烈的侧风把飞机吹离了跑道。

拍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时候,又出了类似的问题。先是他最“擅长”的飞行事故从戏外延伸到了戏里,在2014年6月11日,《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开机的第二天,因为剧组人员的失误,在哈里森・福特左腿伸在门外时,千年隼那扇沉重的门结结实实地被关上,哈里森・福特当场骨折,被从松林工作室被紧急送往牛津的医院进行治疗。

当他的腿基本恢复之后,哈里森・福特第一时间冲到加州圣莫尼卡机场,那里停放着属于他的八架飞机和一架直升机,在洛杉矶卧床休养的几周,早就让他对驾驶飞机饥渴难耐。他重返片场,在拍摄的空档开开飞机,结果在2015年3月,驾驶一架二战时期的古董飞机短途飞行时,在1100英尺的高空飞机引擎突然失灵。

老福特开着老飞机最终迫降在一个高尔夫球场,付出了骨盆和脚踝骨折、头部多处严重划伤的代价,经过五个星期的住院治疗和长达六周的复健,哈里森・福特才逐渐能起床坐上轮椅,然后使用拐杖缓慢行动。“我其实对事故一点印象也没有,我只记得当时没有感到丝毫恐惧,因为多年的训练让我专注于让飞机降落,而不是把它坠毁。”

无论在什么场合谈起这次坠机事件,哈里森・福特的语气都出人意料地平静,“这件事唯一让我尴尬的地方在于,让我的家人担惊受怕。有一个危险的爱好,多年来还能够安然无恙,我只能说自己非常幸运。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好的幸运。”

不想再演韩・索罗

扮演莱娅公主的凯丽・费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悲哀地说道,我们到死的那一天,也仍然是卢克、韩和莱娅。

这不只是凯莉・费雪和马克・哈米尔这两位一辈子都只有《星球大战》这一个系列知名作品的尴尬演员的心声,也得到了哈里森・福特这位佳作多多的大明星的呼应。哈里森・福特说:“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性格演员,靠扮演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角色成功。但我一直在扮演韩・索罗,无论是印第安纳・琼斯还是杰克・瑞恩,总是这种类型的角色。我做演员在三十年前就被定型了。”

这首先要怪哈里森・福特身上的个人气质过于强大,当他在电影里随心所欲地本色表演时,所有的角色就都变成了哈里森・福特。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里有一个因为他自由发挥而诞生的经典段落,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因为不知道哈里森・福特是否会回归第三部电影时,导演和编剧不知道该让他如何回应莱娅公主那句“我爱你”,最后决定由哈里森・福特自由发挥,结果哈里森・福特的回答是“我知道。”

“我爱你。”

“我知道。”

一个自大的浑蛋跃然银幕。

类似的事情后来在《夺宝奇兵》里又发生了一次。片中那场著名的阿拉伯刀客耍了一顿弯刀之后,被印第安纳・琼斯一枪打死的段落,最初并不是这样设计的。按照原来的剧本,印第安纳・琼斯应该跟他打上几个回合才对,可是哈里森・福特吃坏了肚子,来回跑了好几趟厕所,根本没有力气完成打斗戏的拍摄。而且阿拉伯刀客的扮演者其实也不是什么正经的武行,只是在那儿乱耍片儿刀。哈里森・福特一气之下问斯皮尔伯格,咱们直接一枪把他崩了怎么样?史上最搞笑的打斗场面就此诞生。

所以,尽管印第安纳・琼斯在影史最受欢迎角色中排名第二、韩・索罗排名第十七,哈里森・福特仍然始终对自己的表演和电影感到不安,他像一个重度的“冒充者综合症”患者一样,时常逼问自己“我的电影真的像它被评价的那么好吗?”

从哈里森・福特最近几年接演的电影来看,这种不安正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深。从《美国风情画》到现在的四十多年里,哈里森・福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但是他只是在30年前因为《目击者》而获得过一个奥斯卡最佳演员的提名。2009年在法国杜维尔电影节领过终身成就奖时,哈里森・福特在台上毫无征兆地哭了。

最近几年,除了《星球大战》《夺宝奇兵》这样的系列电影,哈里森・福特不再出演动作片。这当然有年龄的因素在内,更重要的是不差钱的老爷子拓宽戏路的愿望前所未有地迫切:“经常有人问我,是否已经定好了退休的日子。我心里其实有了一定的计划,也许我拍不了多久的戏就会退出了,因此我现在想尽量的尝试还没有试过的角色。”

篇(6)

迪斯尼公司在去年秋天斥资40亿美元收购了卢卡斯电影公司,并宣布将拍摄新《星球大战》三部曲,根据迪斯尼的计划,艾布拉姆斯将至少执导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艾布拉姆斯究竟会给星战迷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好莱坞影评人埃里克・盖勒指出了两方面:艾布拉姆斯自己就是个星战迷,所以他拍该类科幻片驾轻就熟,再加上他在《星际迷航》上的成功证明了他有能力给这部经典老片带来新的活力。

让艾布拉姆斯脱颖而出的是,他对好莱坞大制作手到擒来,善于运作大规模场景,这一点可以在他的《星际迷航》中看出来,此外,他在拍《星际迷航》时也充分尊重前作的风格,维持了系列电影的完整统一性。

Slashfilm网站的编辑彼特说,艾布拉姆斯是一个完美的人选,这主要得益于他来自电视界的背景――他制作的电视剧包括《大学生费莉希蒂》、《双面女间谍》以及《危机边缘》等等。而他最大的长处不仅仅是庞大的动作场面和令人吃惊的曲折情节,相反,彼特说:“艾布拉姆斯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让他的角色与观众达到深层次的共鸣。星战人物都是标志性的,卢卡斯塑造的这些原型为后来者顶礼膜拜,然而却没能让观众和角色的命运形成更深层的联系。而艾布拉姆斯将会带来改观,对星战人物进行更完善的塑造。”

此外,艾布拉姆斯还有个“神秘先生”的别名,指的是他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不透露一点蛛丝马迹。所以,不要期待新《星球大战》在正式上映之前会提前泄露剧情。

这种保密的倾向可能会令星战迷一时难以接受。迪斯尼与卢卡斯电影公司可能不会认同这种方法。它们会向观众保证,艾布拉姆斯会延续《星球大战》的风格,为此,它们会在正式上映前释放大量的信息。

而担任新电影创意顾问的劳伦斯・卡斯丹则是《帝国反击战》、《绝地大反攻》和《夺宝奇兵》的编剧,卢卡斯电影公司的总裁凯瑟琳・肯尼迪也将担当新电影的执行制片人。实际上,凯瑟琳・肯尼迪将是新《星球大战》的真正主宰。她将决定艾布拉姆斯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独立日》续集千呼万唤始出来

1996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经典科幻片《独立日》也将迎来两部续集。20世纪福克斯公司正在进行前期策划,并打算邀请威尔・史密斯再次担当男一号。其实福克斯早就有拍续集的打算,之所以迟迟未做行动,是因为威尔・史密斯要求在影片最终的利润中获得更大份额。据消息人士透露,福克斯目前与史密斯达成了初步的意向,后者会得到2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再加上最终票房的分红。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为福克斯赚个盆满钵满,正是基于这样的财力,福克斯才决心对威尔・史密斯作出让步。

而鉴于好莱坞最近对3D技术的执著,毫无疑问,这两部续集也将通过3D拍摄,而不管艾默里奇或威尔・史密斯是否希望这样做。

据知情人士透露,威尔・史密斯会同时出演两部续集,因为此次续集计划是两部同时进行。具体操作模式有可能是走《黑客帝国》续集路线,同时拍摄,然后先后相隔半年发行上映,或者像《加勒比海盗》续集那样,相隔一年上映。根据这个线索,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独立日》续集最早将于明年就开始启动拍摄。

篇(7)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星球大战》剧照

“死星”是什么?是一颗恒星?行星?还是一颗彗星或陨石?都不是,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死星是一颗人造“星球”,或者将其比喻为一座长得很像行星的巨大空间站更为贴切,但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停靠宇宙飞船或居住。毁灭,才是“死星”的真正用途!现实生活中,有死星存在的可能性吗?

来自科幻电影的脑洞产物

“死星”来源于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在这个粉丝遍布全球的系列作品中,银河系被强大的银河帝国所统治。但凡一个具备威慑力的国家,必然有某种终极秘密武器作为其巩固政权的核心力量,而银河帝国的这种终极武器,便是“死星”。帝国将这座代号为“DS-1平台”的巨大空间站打造成一个直径140公里的大球,远远望去好像一颗黑暗冷寂的行星。

假如有某架毫无眼力劲又充满好奇心的飞船,想要登陆这颗“行星”进行探索与发现,那么当它飞得足够近时,就会留意到不对劲的地方――这颗“行星”的表面似乎并不是岩石、气体或液体,而是......一块块规则的钢铁!当它想要改变航线逃离时,已经来不及了,送别它的将是来自这颗“行星”表面的粒子炮弹!

至此,如果你认为“死星”就只是一个移动的防御型空间站,那你又错了。“死星”的核心设备是一台超级激光炮,这台激光炮每进行一次攻击,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充能,然而仅仅这一次射击,却能够摧毁一整颗行星!

“死星”内大部分空间都被用于装载维持其超级激光炮和发电机所必需的系统设备,其中心是一个庞大的超物质反应室,室内进行着范围惊人的聚变反应,恒星燃料瓶排列在其边缘为聚变反应助燃。“死星”是一颗可以随意移动的“星球”,帮助它实现空间推进的是其内部强大的离子引擎网,它们能将反应堆动力转化为所需的推力。123个超空间驱动场发生器连接成单一的导航矩阵,令“死星”可以超光速穿越银河系。

“死星”的超级激光炮则直接从超物质反应室汲取能量,该炮的多面放大水晶可将八条激光束聚合成一道恒星级强度的能量束,并以光速发射出去。其威力可自行调整,小到专针对战舰目标,大到毁天灭地,消耗的能量也就不同。

“死星”内部有两个重力方向。那些最靠近表面的区域建造有同心甲板,其重力指向死星的核心;穿过表面“城区”外壳后是死星内部层层叠叠的甲板,其重力指向这座球形太空站的南极。

在最新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出现了“死星”的升级版。银河帝国的残余势力“第一秩序”,打造出一颗比第一、二代“死星”大数十倍的“新死星”,其表面甚至覆盖着山脉、森林,简直跟真正的行星差不多了!它可远距离从最近的恒星里吸取能量,其威力更是从过去的一次攻击摧毁一颗行星,升级到一次可以袭击多颗行星目标!由此可见,“死星”这个科幻电影的脑洞产物确实有着堪比其威力的无限魅力,让导演们一次次重拾之,更让普通观众着迷!那么在现实宇宙中,人类是否可以建造出这样一颗“死星”呢?

能制造一颗“死星”吗?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材料科学家伊丽莎白・霍尔姆曾说过:“我觉得有很多科学家都深受《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启示,会有一种‘这个可以有’的心态。”

“冷战”期间,美国曾推出过一个“星球大战”计划,至今,这一计划具体开发出了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和技术,仍鲜为人知。不过,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在2015年12月21日报道称“冷战”期间,美国曾打算把一座电磁轨道炮部署在地球轨道上,以防御导弹攻击。这一武器代号为“刺”,尺寸如同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堪称“太阳系最大的炮”。从综合描述来看,其实“刺”与“死星”的差别似乎只是“电磁轨道炮”与“超级激光炮”的区别而已。

“刺”这类电磁轨道炮通过脉冲电磁场推动,可使导电弹丸达到极速。报道中提到,“刺”武器系统的弹丸速度可能高达每小时5.6万公里,大约为45倍音速,在如此高速度下,即使被一枚小如啤酒罐的弹丸击中,能量也足以使一枚坚硬的导弹弹头气化。航空历史学家斯科特・劳瑟说:“这部武器具备了这类系统应有的一切,从电力到高度控制系统,从传感器到热能控制系统。”

劳瑟还推导出,这个约796.8米长的炮体结构,应具有先进的瞄准和探测装置,还要有能够支撑“刺”武器系统的电磁加速器、核反应堆、低温贮罐区,以及三个像马戏团帐篷一般大小的相控阵雷达。为了给涡轮发电机提供燃料,“刺”系统可能还需要巨大的罐体,用以存储液态氢和氧,以维持这部超级武器在太空中运转和发射弹丸需要耗费的巨大能量。所以,由于这个武器系统并不是那么容易部署,况且,如何将几吨重的燃料和氧化剂装填到火箭发动机中,也是棘手的问题,因此这一计划大概也将永远只是个计划。

由于星战系列有着庞大的粉丝群,所以对“死星”热衷的可不止军队和科学家。2012年11月14日,美国科罗拉多一个名为约翰・D的男子发起一项签名征集活动,要求奥巴马政府在2016年前建造一个类似电影中“死星”的终极武器系统,一为强化国防,二为创造就业机会。

当然,该要求被美国政府拒绝了。

篇(8)

这样的场景,在8月14日-16日天天上演――电影《星球大战》的灵魂人物乔治.卢卡斯、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加勒比海盗》杰克船长的扮演者约翰尼.德普、漫威的《美国队长》主演克里斯.埃文斯、脱口秀艾伦秀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这些好莱坞大咖与明星们亲自到来,让迪士尼的粉丝们近乎疯狂。

让这些人悉数聚集到同一个舞台的,是好莱坞六大影业公司之首的华特.迪士尼公司专门为粉丝们举办的两年一度的博览会――D23 Expo(下称“D23”)。

迪士尼公司在2014财年与2013年财年实现了极佳的业绩,连续两年营收增长达8%,股价涨幅200%。是什么带来这样的成功?迪士尼说,如果没有粉丝,就没有迪士尼的一切。

这是中国观众与电影界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粉丝经济。

致谢数百万粉丝

8月的早晨,阳光刺眼。“飞向太空”造型的巴斯光年巨型气球人偶下,数百名粉丝已在D23现场排队等候多时。许多粉丝都玩起了Cosplay,打扮成迪士尼公主、漫威超级英雄,还有《星球大战》的绝地武士、白兵。

从名字上看,“D23”似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粉丝俱乐部――迪士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但实际上,第一届D23诞生于2009年,那一年,迪士尼公司收购了漫威。从2006年开始,迪士尼就保持了3年一收购的步伐,将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3家公司收入囊中。也正是这样,D23才有了足够的粉丝群体与多元化的内容。

迪士尼在全球有多少粉丝?迪士尼给出的答案是“数百万”。迪士尼现任CEO罗伯特.艾格(Bob Iger)一直收到粉丝们希望有官方俱乐部与相关活动的反馈,于是在2008年,一支负责粉丝俱乐部与D23大会运营的D23团队成立,由此,迪士尼开始了企业级的专业化、系统化粉丝运营。D23的核心团队约12人,负责日常的粉丝沟通与组织线上、线下活动。作为迪士尼的“终极粉丝活动”,CEO艾格将D23大会视为向粉丝们的致谢与回馈。

“在D23之前,迪士尼内部没有一个粉丝俱乐部来进行跨企业整合。此前我们只有一些细分的粉丝俱乐部,比如迪士尼度假俱乐部、年卡会员俱乐部、迪士尼电影俱乐部等。但我们的粉丝遍布全世界,喜欢迪士尼不同的东西。因此,艾格意识到迪士尼有这个需求,D23可以服务于所有喜欢迪士尼的粉丝,无论是电影、乐园,还是消费品、音乐或者电视频道。”D23官方粉丝俱乐部高级经理Jeffery Epstein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

“内容导向”点燃激情

2015年的D23大会,有来自美国50个州以及全球28个国家的数万名粉丝参加。这是一个朝圣之旅,260场颁奖仪式、座谈会、音乐会、展示、见面会与超前等活动扑面而来。除了能见到迪士尼著名的艺术家、制作人、导演以及好莱坞大明星,两场关于未来两年电影计划的展示也让粉丝们尖叫。《玩具总动员4》与《海底总动员2》将会回归,而中国演员甄子丹、姜文也将加入2018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内容,永远是迪士尼点燃粉丝热情的最重要的东西。“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于公司所创造的新内容,致敬历史,开启未来。呈现的方式要给粉丝带来额外附加值。”Epstein告诉《21CBR》记者。

在中国,想对标迪士尼的公司很多,比如上市公司奥飞动漫,但实际走的是衍生品带动内容的路线;比如收购了大量国内原创动漫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梦之城,从内容带动衍生品设计、销售的路线其实更接近迪士尼;比如新成立的腾讯影业,其所谓的“迪士尼+漫威”模式,则更具营销导向。

在内容开发体系上,迪士尼的思路就是“内容导向”――如果没有好的故事,《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大热动画片可以搁置10年不拍续集。现在的迪士尼,越来越依靠电影人而非职业经理人来进行IP开发――迪士尼更愿意使用传统的说法“故事”,IP在好莱坞并没有在中国流行的指代电影、小说、游戏等内容开发的意思。

在动画片领域,迪士尼的内容开发能力无人能及,很多人以为这是迪士尼擅长粉丝营销的缘故,但这一过程可能与通常所理解的以引导和操纵粉丝为起点的思路恰恰相反。2014年,夺得有史以来全球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的《冰雪奇缘》就是一部典型的因为粉丝“自来水”而成功的电影。在圣诞假期,光是主人公Elsa公主玩偶就创造了2600万美元的销售额。

Epstein介绍道:“《冰雪奇缘》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票房数据,看到粉丝们热爱它的主题曲《Let it go》而制作了自己的演唱版,风靡网络。作为一间公司,对于一个宝贵的故事,我们该怎样为粉丝提供更多东西?因此,我们制作了一个后续短片《冰雪奇缘:生日惊喜》;举办了冰雪奇缘的粉丝音乐会;《冰雪奇缘》在日本的票房特别好,所以日本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将开发《冰雪奇缘》主题乐园……这就是粉丝引导我们,促进后续开发以及我们回应他们的过程。我们会给粉丝带来他们想象不到的东西。”

中国粉丝买买买

除了全球首发的内容盛宴,首发超过470件产品的D23也是一个消费的天堂。

日常生活中,粉丝们对迪士尼的消费产品并不陌生――家庭娱乐度假消费,有迪士尼乐园、迪士尼邮轮;买周边产品,有迪士尼商店、迪士尼乐园里的商店以及许多授权商;文化娱乐消费,则有舞台剧、音乐会。

5月20日,中国首个迪士尼旗舰店在上海开张。彼时,骄阳似火,商店外排着长达一公里粉丝队伍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同时,也让迪士尼中国粉丝群体进入了大众的关注视野――跟D23上尖叫的粉丝一样,中国的迪士尼粉丝一样疯狂。

在中国,迪士尼还没有形成从媒体网络(电视频道)、乐园及度假区、电影娱乐、消费者产品(旗舰店开业前为授权衍生品销售)、互动娱乐(游戏)的完整产业链。因此,中国粉丝对迪士尼的爱更多表现为“买买买”与境外消费。

受邀为旗舰店剪彩的80后夫妇于磊、韩力可谓迪士尼粉丝中的明星。2009年,于磊和韩力一起去香港迪士尼乐园,无意间蹦出一个念头:30岁之前,要一起去遍所有迪士尼乐园。“当时觉得挺疯狂的,现在就这么实现了。接下来我们也制定了其他目标,比如把迪士尼邮轮都去一遍。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都不疯狂了,属于例行的。”韩力告诉《21CBR》记者。

于磊因1994年的《狮子王》而成为迪士尼粉丝。2011年,《狮子王》以3D版形式重新推出,但没有在中国大陆上映。“迪士尼的人最开始告诉我泰国会上映,后来又特别贴心地主动跟我联系,说除了泰国上映,香港也会上映,更方便。因此我专门从北京去了一趟香港,周六去周日回,在电影院看了两三遍《狮子王》。”

于磊和韩力分别就职于银行与研究机构,请假都不是容易的事儿。“几乎所有假期都贡献给了迪士尼有关的活动,每年大概两到三次。”在迪士尼相关产品上,两人每年的消费大约十几万元。韩力笑言:“除了生活上的花销,剩下的都给迪士尼了。如果有特殊情况,我们只会压缩其他预算,保留迪士尼的原有预算。”

85后的皮皮在北京从事公关行业,得知上海迪士尼旗舰店开业,她马上自费飞来上海,与其他粉丝会合。从小就在父母影响下穿着迪士尼衣服的皮皮,对迪士尼的产品非常狂热。“我是属于看了什么都想买的,比如公仔。每个月我都买迪士尼的东西,不能亲自去买就让人代购。”皮皮告诉《21CBR》记者,自己是典型的品牌控,蜜月之旅也同样留给了迪士尼,“我没有给老公选择的机会,去了美国奥兰多,在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邮轮玩了7天”。 迪士尼财务业绩表现2012-2014

韩力接触过不少中国迪士尼粉丝,他总结道,中国的迪士尼粉丝有不同类型,有的像他们一样各种产品都很热爱,也有粉丝专注于某一类产品,比如电影、玩具收藏、迪士尼乐园等。

新旧粉丝融合

闲人(化名)可能是更为特殊的一类中国迪士尼粉丝,他是501军团―― 一个《星球大战》死忠粉组成的国际组织的成员。居住在上海的闲人是80后,从事金融行业。他的妻子Bobbi也是中国收藏最多《怪物大学》公仔玩具的皮克斯粉丝。对于这对夫妇来说:“别人家放衣服的地方我们都放玩具了。”设计师Bobbi收藏了数百个《怪物大学》玩具,价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Bobbi告诉《21CBR》记者,迪士尼收购皮克斯后,在国内能够买到和接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相比于其他迪士尼粉丝,星战粉闲人的爱好有点复杂――如果要成为501军团成员并获得唯一的军号,就必须亲自动手,用不同工具和丙烯颜料打造一套复刻版星战反派角色军服,军服的逼真程度决定着等级。

闲人已经拥有4套军服,海淘的军服原材料,一套的成本大约1万元。Bobbi忍不住吐槽:“价格倒是其次,整个过程对星战粉的家属来说是件很‘崩溃’的事情。他做军服的时候家里就跟垃圾堆一样,海淘回来的材料到处都是。这些材料需要一片片地裁剪、打磨、上色、喷漆、拼合,还会产生粉尘和刺鼻的味道。”

在中国,501军团现有46人,从18岁至40多岁不等,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宽裕,“有比我更狂热的,比如家里有车库的就放一车库的东西。”闲人说,501军团虽然有门槛,但也比较开放,老团员也会帮新人少花点冤枉钱,最低三五千元也可以做一套军服,拿到军号。

在全球,501军团有超过7000名成员,星战粉每年5月4日会举办“星球大战庆典”。事实上,星战粉与漫威粉一直有一套自己的玩法,与迪士尼一贯的公主、卡通形象相去甚远。与此同时,这两类粉丝对迪士尼来说越来越重要,连CEO艾格都打趣道,可以从电影展示会的尖叫声来判断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无疑胜出的是漫威的超级英雄与《星球大战》系列。

今年年底,时隔15年的《星球大战》系列第七部即将在美国上映,中国也有望在2016年引入。迪士尼非常在乎未来《星球大战》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连迪士尼乐园都将扩建《星球大战》主题乐园。因此,如何让“新旧”粉丝在认知度上顺利过渡,让不同类型的粉丝融合在迪士尼大家庭?面向粉丝的D23大会是一个重要的梯度转移平台。

Epstein告诉《21CBR》记者:“漫威对迪士尼来说是全新的,星战系列其实已经与迪士尼合作过很长时间了,但漫威从来没有出现在迪士尼的主题公园和迪士尼的产品中。对于D23大会来说,我们首先要聚焦那些核心的迪士尼粉丝,我们向很多不熟悉漫威的迪士尼粉丝介绍它,并让他们喜欢。我们必须找到其中的平衡,既让传统的迪士尼粉丝融入,新的漫威、星战粉丝也能感到兴奋。”

新玩法:游戏+玩具

在迪士尼中国粉丝的描述中,有一项消费甚少被提及――游戏。今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China 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迪士尼就通过授权合作开发的模式,了3款风靡全球的手游中文版:《漫威格斗:冠军之争》、《漫威:未来之战》和《星球大战:指挥官》。 2014年迪士尼公司收入构成

事实上,迪士尼的互动部门一直是其五大业务部门中最弱的。相比于消费者产品部门近两年超过10%的年营收增长,互动部门一度持续亏损、大幅裁员。这样的情况直到融合了游戏与互动玩具的《迪士尼无限》(Disney Infinity)系列推出才得到缓解,该系列首部和第二部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下半年发售。2014年,互动部门的运营收入由前一年的8700万美元亏损转为1.16亿美元盈利,迪士尼从此发掘了一个新玩法――游戏+玩具。6月30日,迪士尼宣布将互动部门与消费者产品部合并,称为迪士尼消费者产品与互动媒体部(Disney Consumer Product and Interactive)。

在D23大会上,迪士尼的互动游戏产品也是一个重头戏,与电影一样做了单独的大型会,除了与今年大卖的电影《超能陆战队》的角色以及迪士尼乐园相关的游戏产品外,最重磅的莫过于《星球大战》。

首先,《星球大战》与EA游戏公司联手,将于11月17日推出“深度仿真”的体验游戏。这款游戏设备会先提供家用抢先版,包含皮革座椅,并会将玩家的名字印在机器上,价格同样是土豪级别的――标准版价格为35000美元,而抢先版更是高达100000美元,不包邮。其次,即将开售的Playstation游戏《星球大战:前线》追加了新系列电影《原力觉醒》篇章中的内容。最后,《迪士尼无限》也将加入星战的角色。

另一款可穿戴玩具设备Playmation自以来就备受期待,这款游戏以漫威旗下的《复仇者联盟》为故事线背景,集中了故事性、游戏性、互动性与科技性的特点。迪士尼用户体验及生产管理总监Afsoun Yazdian及其团队向记者介绍,《复仇者联盟》被称为Playmation的“入门包”,将在 10 月份上架,整套游戏设备包括:一个模仿钢铁侠的冲击光束手套的可穿戴设备,孩子们可以戴在自己的手上;两个能量激活器(Power Activator),在游戏中可以“激活能源”;两个“智能人偶”,美国队长和他的对手红骷髅。

这款游戏设备主要面向6至12岁的儿童,因此搭载的可穿戴设备技术较为简单,即传感器和无线连接,可以侦测穿戴者的动作,对游戏中的人偶或者其他小伙伴的行为做出反应。Playmation的目标更多是增添儿童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的乐趣,并且回归到真实和自由的空间。

从2012年开始,迪士尼中国的公关部门就进行着与D23俱乐部类似的工作,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中国的核心粉丝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曾参加过D23大会的中国粉丝李松告诉《21CBR》记者:“D23大会能看到过去和未来,可以看到中国迪士尼粉丝的未来。”

迪士尼中国公关部门的Emma和Christina自称“老编”与“小编”,她们主要负责迪士尼中国粉丝俱乐部的

篇(9)

在几千年以后,人类早已发现14个大大小小的星球,有7个正义的星球和7个邪恶的星球,他们既将发生一场大战,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邪恶的星球想吞掉地球,让邪恶势力变得更大。然而,正义星球和他们相反,为了使母亲星球不受到破坏,他们一定要除掉邪恶星球。

今天,是他们第一次战斗,邪恶的星球派出了“飞行者”号战队,正义星球派出了火力战神,冰封战神和水龙战神。“飞行者”战机发出了“激光波”和“毁灭导弹”正义的战士们用正义磁盾形成了磁场,这个磁场拥有反弹的能力,将他们发出的“激光波”和“毁灭导弹”反弹了回去。这些武器把邪星球打的措手不及,他们被击毁了10个飞行战机,他们见事不妙,便变成超级形态成为邪恶战士,他们只要一变形就可以增加很多能量,正义战士各自亮出自己的武器,火力战神的武器是火力神剑,冰封战神的武器是冰裂之弓和冰龙之箭,水龙战的武器是水龙宝刀。他们三个各自施展自己的招数,将邪恶战士打得只剩下五个人。

后来,邪恶战士使用究极变形,他们超级合壁,组成巨大的机器人向正义战士冲去,正义战士也组成巨大机器人将邪恶的飞行者号战队打的全军覆没。

后来,正义星球和邪恶星球又发生了7次战斗,最后,邪恶星球只剩下了一个星球——Y星球。

篇(10)

2011年8月5日12时25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朱诺号”探测飞船,当它在2016年到达木星后,将会在木星的轨道上停留一个地球年,对木星的大气层进行研究。3个乐高玩偶搭乘了这艘宇宙飞船。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乐高公司的一个合作项目,旨在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

光盘和唱机

自从1977年,航海家1号和航海家2号探测器被发射到太空(它们目前仍旧停留在那里),那些具有听觉系统的潜在生命形式都可能已经听到了来自地球的声音,这些声音被刻录在一张12英寸的镀金铜质光盘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配备了易于播放光盘的唱机。

标签和纪念币

考古学家在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城(英国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发现了一个写着“Yames Towne”字样的铅质标签,很可能是贴在货船上的行李箱或运货箱上的。2007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这个标签以及两枚詹姆斯敦城的纪念币放到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

首日封

1971年发射的阿波罗15号因为第一次使用开放式平顶月球探险车而闻名。这次任务还因为宇航员们在登陆时有争议地携带了未经授权的纪念品――大约400枚邮政首日封而名声大噪,他们打算在返回地球后发笔大财。这次事件促使航空航天局制定了允许带入太空物品的新条例。

《星球大战》道具

2007年10月,1983年电影《星球大战:杰迪武士归来》的激光剑道具随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以纪念电影《星球大战》上映30周年。

人类的骨灰

詹姆斯・杜汉在电视科幻系列片《星际迷航》(还有7部《星际迷航》大银幕影片)中扮演斯科蒂,他的遗愿就是将自己的骨灰送入太空,这愿望看似简单,实现起来却不容易。2007年5月,随着一架私人火箭在亚轨道空间进行了一个短暂的飞行之后,他的骨灰坠落到了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

硬币

1961年7月,宇航员格斯・格里索姆进行了水星计划的第二次飞行,水星计划是人类的第一个航天飞行方案。格里索姆根据航天飞行器的外形将其命名为“独立钟7号”,他随身带上了50枚10分硬币。

高尔夫球杆

在执行阿波罗14号任务进行月球漫步的途中,宇航员艾伦・谢帕德告诉控制中心,他“碰巧”有个6号铁的高尔夫球杆,可以让他在月球打上几杆。

全家福

上一篇: 网格化管理 下一篇: 专业技术业务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