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2 04:51: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健康观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法官法》赋于法官在依法行使职权中享有豁免权。可是在现实中不尽人意,法官要承受着来自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巨大压力。要么屈从于这些势力,要么碰个头破血流。其中有软弱者,从情绪不稳,到紧张焦虑,再到烦躁不安,最后违心司法。这就是心理疾病导致违法审判的演变过程。当然,也不乏不惧,刚正不阿者,但总有那么一些最后命运凄惨,不是待岗失业,就是流落街头。陕西省富平县法院法官王亚光,因为“抗上”而被免职,至今在家待岗七年;河北省卢龙县法院前院长贾庭润,因为不按“上面”的意思定案,被免去院长职务,赶出法院。经最后证实,他们都无愧于法官的职业,却因此而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及个别人的问题,但已足够让其他法官觉得上审判台就像上战场一样真枪实弹。一旦审到“关系案”,法官就要权衡再三,甚至夜不能寐,这个时候,法官就需要心理治疗了。
二、来自法院内部的压力
难以令人相信的是,法院本身也会给法官带来压力。其实法院内部施加给法官的压力也是蛮大的。比如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也会给法官带来心理压力。前不久吉林省磐石市法院实施了一项“对群众不信任法官进行弹劾”的制度,通过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农村干部组成的弹劾委员会免去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王某的职务。这项制度建立在“合理怀疑”的悖论上,违反了《法官法》非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的规定。这项“合理怀疑”制度于法无据,最后被否定。可惜的是那位被罢免的法官仍然上不了岗,因为他还“存在问题”。
试想,在这种制度下,法官为了不得罪人,是要以牺牲法律为代价的。再说,如此这般“相煎太急”,我们非但不给予法官“心理治疗”,反而雪上加霜。可以说,许多法官都把法院当做自己的“家”,而来自“家”的伤害,这更让他们撕心裂肺,刻骨铭心。
三、来自当事人的压力
法官办案面对的是当事人,有些当事人给法官施加的压力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压力有纯粹是当事人的,也有非当事人的,甚至是多方面的,防不胜防。所以,法官时时都要提高警惕,绷紧神经,以防万一。
一般情况下,打官司总有一方当事人败诉,做到皆大欢喜是很难很难的。如果败诉一方不服,按法律规定还可以上诉,不服二审的还可以申诉。但有些当事人因败诉而恼羞成怒,怀疑是胜诉那一方给予法官好处,才使自己败诉。于是捕风捉影蛮缠滥告,要告倒搞臭法官,大有“”的味道。这时,法官就惨了,为顺应当前的“反腐斗争”,经过七查八查,最后没事,但已威风扫地,至少也脸面无光。
也有当事人甚至因对判决不满而杀害法官的。吉林省柳河县法院就发生过这样的惨剧。当事人因对判决不服,怀疑女法官兰伟琴“腐败”,公然手持利刃将其杀害。当然,有时也有当事人以爆炸、自杀要挟法官,以达到胜诉目的的,但当事人果真自杀了,法官的麻烦也就来了。广东省四会市法院法官莫兆军,因被告未能举证被判败诉,两被告在法院门口服毒自杀,四会市政法委对被告的四名子女补偿23万元,莫因“涉嫌”被捕入狱,最后被宣告无罪。在审判实践中,这样的例子占有一定的比率。
四、来自世俗的压力
世俗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逆反心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法官身着的黑制服、黑袍成为被攻讦的对象。由此法官被喻为“黑法官”、“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坏人。不可否认,法院也出过腐败分子,但不能一概而论,尽管是出于好意。可这么说是一把“软刀子”,戳的是那些正直、善良法官的心。长期如此,会使个别法官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会使个别法官改变心态,走向极端。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案子,也会被搞得乱七八糟;或是不吃也不拿,你急我不急,慢慢磨蹭,态度粗暴,“冷、硬、横、推、拖”全来。
一种是“感情心理”,案子还没到法院,就已经有人当然还不是当事人“热情”接待了。“感情”一旦钻过纪律的“栏栅”,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由于近年法官的心理素质明显提高,这一“招式”相对落后。
一种是“对比心理”,使得法官“自惭形秽”。法官工资不高,与世人给予的“盛名”极不相称。这会使个别法官产生自卑感,对工作消极怠慢,精神萎靡不振。这也许是目前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应做“对症下药”的工作。
还有一种是“功劳心理”,也害人不浅。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是其表现形式。这种心理多发生在经常立功受奖,被领导溺爱的人中。如原海南省海口市新华区法院院长王玉忠受贿一案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王被判有期徒刑13年。王玉忠个人曾多次立功,单位也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可谓功名成就,前途光明。他在庭审中对犯罪事实没辩多少,却念念不忘讲述他如何如何为法院建院找钱,也就是说他有能力、有功劳。可是他都要被判刑了,这种心理还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让人感到实在可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法官的心理健康的因素还会不断出现,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如果法官长期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肯定会对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威协。有些法官或变得无精打彩,怨天尤人;或变得脾气暴躁,进而激情受贿,走上犯罪的不归路。这就是心理危机导致的社会危害了,我们不可以轻视。
由此,关注法官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得提上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和心理咨询热线。通过这样的形式,由专家门诊来缓解法官内心的心理压力,有些不愿意面对咨询的,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这是最便捷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各法院开设心理讲座,净化心理,开阔视野,营造亲情感,疏导和排解法官因繁重的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压郁烦恼;
近年来,国内高校关于学生自杀或其他心理疾患而造成的恶性事件日益增加,社会各界深为忧虑和震惊。大学生是传承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思想状况、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然而近几年来,我们痛心地看到,这个本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高素质群体却出现了种种自杀现象,而且自杀死亡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大学生自杀原因的探讨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高知识群体,自杀死亡的人数近年来也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卫生部做的统计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有一些有自杀倾向的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伴随着矛盾、冲突、缺失父亲或母亲关爱的环境中长大,逐渐让自己“自卑”起来,总感觉低人一等,也感觉自己是社会可有可无的人,形成孤僻、冷漠、缺乏爱心、无责任感的扭曲人格。
第二,社会因素。目前,就业难带给大学生压力巨大,求职过程中屡战屡败,无法接受自己比其他同学“差”,无法面对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更无法接受自己未毕业就失业的严峻现实,从而选择极端做法进行“回避”。
第三,个人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些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独自面对高校生活,无法适应。
二、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类似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最近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健康心理建设起到初步的成果。那么,作为教辅单位的图书馆,在此过程又应该如何起到积极的作用呢?
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师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特有的职能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等整体素质上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图书馆当中的馆藏以及相关文化拓展活动,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起到深远的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比教室更重要。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自我学习、追求成长的知识环境,就应该肩负起充当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课外教育辅导角色,通过与课堂上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文化讲座、摄影展览、书目导读、主题讨论等形式来开展多种有声有色的文化教育活动,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途经与方法
在现实的生活中,当有些大学生由于工作、人际、情感等方面引起抑郁、苦恼、愤恨等负面情绪时,由于自卑、胆怯、害羞等各方面因素,他们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以至他们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危险状态,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即让学生懂得相关的知识,学会察觉个人情绪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途经,这就需要图书馆在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的同时,有意识地为同学们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图书馆如果能够围绕高校心理健康建设的安排来做好导读工作,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明辨优劣,择优而用。因此,图书馆要对学生的外借、内阅书刊情况随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倾向,并针对情况正确引导,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阅读鉴赏能力、自学能力、演讲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在具体工作中,可设立岗位导读员、咨询员,或向学生口头推荐书刊,或编写“导读书目”“推荐书目”“好书评介”等,向学生宣传介绍内容好、价值高的好书、好作品。按专题从大量的书、刊、报等各类文献资料中筛选出优秀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编辑成册,印发给学生,以此作为导读的一种有力措施,指导学生阅读。
在做好导读工作的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馆舍和文献资源优势,经常组织一些如学术研讨会、读书报告会、专题系列讲座、智力竞赛、音乐欣赏、文化沙龙、中外名著书评、书画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不但对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开发潜能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高雅的文化环境下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既是高校图书馆的崇高职责,也是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
另外,将图书馆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组织的日常运作结合起来,将会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团组织、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巨大,其下属各部门在学生中相当有影响,号召力也强。图书馆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发展,就必须深入到这些学生组织中,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当他们组织各种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知识讲座等活动时,图书馆要及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以提高他们的竞技、表演水平。而且,图书馆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也必须有学生组织的积极配合。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其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将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素质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虽然我国高校学生自杀现状令人担忧,但是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从根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学习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处理在学习、交友、生活、择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发挥教辅角色的作用,改以往的被动服务到今日的主动传播,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尽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曾鸣,彭瑶.浅谈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5.83±10.64)岁。纳入标准: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ISFC)及WHO临床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楚,无阳性精神障碍个人史和家族史。全部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50%。排除其他急慢性躯体疾病。
1.2评定工具(1)症状自评量表[4],该量表共有9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0-4级),共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评定心理健康状况。(2)A型行为问卷[5],该问卷共60个条目,由3个分量表组成,TH量表评定时间紧迫感与急躁;CH量表评定竞争、敌意;L量表用以评定问卷的真实性,L≥7分者表示真实性差,予以删除。评定标准:TH+CH为总分,总分≥28分者为A型行为,<28分者为非A型。
1.3评定方法由一名经心理培训的主治医师实施心理测评,按统一指导语,于患者入院1周内完成。对文化程度较低者,检查者读给患者听并代填,测验完毕收回答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46份。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心病患者SCL-90总体情况146名冠心病患者中SCL-90任意一项因子分≥2的有98例,阳性因子检出率为67.12%。其中以焦虑人数最多,为71例(48.63%),其余依次为抑郁53例(36.30%),人际关系49例(33.56%),敌对29例(19.86%),躯体化23例(15.75%),恐怖19例(13.01%)。这说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突出。
2.2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较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见表1。
2.3冠心病患者行为类型与全国常模比较冠心病患者的A型行为类型各因子分与国内北方人常模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A型行为类型各因子分均高于北方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TH+CH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将患者的TH+CH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即TH+CH总分越高,SCL-90各因子得分也越高。具有显著相关的是焦虑(r=0.58)、抑郁(r=0.460)、人际关系(r=0.39)。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类型有关。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影响,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从学校方面来看,竞争激烈使学生陷入无休止的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原因
1.学习类问题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
2.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3.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及途径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对中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
(2)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
(3)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4)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
[2]教育文摘周报.2003.
[3]张世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可与此同时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贫困大学生。关于贫困生的界定,各地各高校都有不同的比照标准。首都高校管理部门认为,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可视为贫困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人们的消费水平不同,因此贫困生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无论如何,因家庭收入少、难以依靠家庭的支持而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界定为贫困生。据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中有贫困生有几十万人,1999年在校贫困生约100万,2000年在校贫困生增至142万,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达300多万,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如此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社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使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基本缓解。但是有部分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困惑甚至于心理病态,形成了“双重贫困”,他们面临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且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障碍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如何切实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幸福人生,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强烈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而常常陷入自卑之中。可以说,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专家认为,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一般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家庭经济困难,觉得低人一等;其次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优秀、出类拔萃,而在高手如林的大学学习竞争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往往难以承受;第三,学习环境的改变,现代高科技学习工具或时尚的文化消费方式,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第四,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敏感
强烈的自卑,使这些贫困学生神经极度敏感多疑,老师、同学正常的举动甚至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他们产生压力,甚至使他们彻夜难眠。班上同学丢了东西,老师或同学偶然看他一眼,他就会觉得他们在怀疑自己;同学的小声说话,他会觉得他们在议论他;即便是同学善意的帮助,他也可能觉得是对他的嘲讽、怜悯。过度的心理敏感,却又找不到排解的办法,长此以往,使得他们变得焦虑、抑郁,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焦虑与抑郁
背负全家人的希望走进大学的贫困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经济压力带来的思想负担,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重重重压之下,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极端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
二、高校贫困生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1,社会大环境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也无法成为世外桃源,大学生处于社会信息前沿和知识前沿,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冷漠,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一般大学生同样的心理,但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而且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而对贫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从中学到大学,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贫困生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贫困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挫折能力。
2,家庭小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厌世等。这些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将会影响贫困生人格的形成。进人大学后,经济压力加大,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增多,使贫困生内心的矛盾、焦虑和自卑感加重,也使他们在人格方面上的弱点突显出来。
(二)内在因素——自我评价标准缺失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格的塑造深受生存成长环境等外因的作用,但个体人格的自我塑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成长于同样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中,有的贫困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而有的则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和信念不同。有些贫困大学生过分地关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认为自己“穷”是一种耻辱,害怕别人因自己出身寒门而看不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封闭,并为贫寒的出身而自卑、痛苦。甚至绝望。整天怨天尤人,怨社会、怨家庭。甚至怨恨自己父母。这些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忽视了对自我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让贫困磨灭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进取心。
三、改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措施
(一)首先解决经济困难
解决经济困难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形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为此,社会、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帮助贫困生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长一体化的助学体系。国家继续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高校适当减免贫困生的部分学费。加大奖学金的投放力度,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解决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社会应积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合理的回报;鼓励社会资助贫困生,让更多的人献出一分爱心,帮助在校大学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
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如果贫困生周围没有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压力将会更大。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量贫困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反映出贫困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更反映出我们现存的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性的社会支持。使贫困生能够获得良性的舆论氛围,在所有学生中形成关于贫困的理性认知,给贫困生以关爱,使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内而外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所谓心病尚需心来医。针对贫困生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思想上解决心理贫困的根源。
1.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证。通过专业化的团体辅导、个案分析,提供心理上科学的援助。改变他们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实帮助他们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使一切心理疾病都消失在萌芽之中,真正使他们的心理脱贫。
2.帮助贫困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
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不难看出,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贫困,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贫困生建立对贫困的理性认知,这是对贫困生“心理贫困”疏导的前提条件。贫困大学生应认识到贫困不是错、贫困不可耻、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可以磨砺意志等等。只有形成对贫困的基本理性认知,才可能对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产生免疫力。
3.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严”字当头,坚持
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意识和习惯,我校坚持把“一日生活秩序”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切入点,着力从飞行秩序、站队集合、作息时间、内务卫生、礼节礼貌、请销假等环节上严格管理。坚持每日查房制度,实行内务评比,不断加大学生执行校纪校规的检查力度,特别在节假日前后,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规章制度宣传教育,以严格的行政管理来培养学生严谨的飞行作风。坚持铁的纪律,敢于逗硬,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无视纪律,违犯规定,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此外,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细化管理措施,制定了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分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可见宿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宿舍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只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足够的学分就可。学生选课以后同一班级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选课不一样,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总是经常变动。所以原来传统的班级概念也就越来越淡化了。而宿舍却不一样,宿舍里面的成员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时间也非常多,交流时间长且深,因此宿舍中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且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处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时,同伴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成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者将宿舍关系划分为五种:“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以及“失控分裂型”。在这几种宏观的宿舍关系下,微观的成员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立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这些人际关系类型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显然也有好有贬。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反,宿舍关系不和谐,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总的来说,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一些影响:
一、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家”的功能
大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远离了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父母、兄弟、姐妹,宿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家。在宿舍里。他们能够得到一些像在“家”中的那种安宁与温馨;当他们心情烦闷或者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舍友们像兄弟姐妹般的照顾与帮助;而且他们可以在自己宿舍的空间里展现真实的自我,因为宿舍有着像在“家”一样的安全感。
在宿舍里,由于时空上的临近性,成员之间最容易熟悉和接近,也相对更容易建立友谊,所以能够比其他任何人际关系都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容易形成一种“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感觉能够起到补偿精神上的空虚、孤独与寂寞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归属与情感需要。
2.社会化的作用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很少住校,与他人紧密地相处的经验较少。但是在大学宿舍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然而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习惯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相互闻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些矛盾就需要宿舍成员慢慢学习,慢慢地磨合来解决,这种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学生迈向社会重要的一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这种冲突与矛盾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掌握社交技巧的绝好机会。
大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他们很少接触社会。然而大学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分界点,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学生需要直接走向社会。但是让一个对社会了解甚少的人在大学学习四年后直接进入社会显然有些突然而会产生诸多不适应感。因为在大学中,虽然有人称其为“小社会”,但是相对来说毕竟单纯了许多。一个人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慢慢摸索面向社会的一些规则远远不够,但是宿舍能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适应的平台,一个宿舍几个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学到各自不同的东西,如果在宿舍里面进行分享,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他们能更快地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适应社会等。
3.促进心理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由一个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较变的过程。也就是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一个转型。不管是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情感生活上来说,都与以前不同,面对的是自己生活尤其是心理上的独立。而在宿舍里,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当他们感到困惑时,宿舍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他,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所以宿舍氛围可以让他们很好的完成这次转型,由原先的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转向独立、成熟,心理功能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宿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却是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有很多种,例如打扰了别人睡眠、打扰了别人学习、怀疑别人拿了自己东西、被人排挤等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有的大学生不愿回宿舍,有些心情由此抑郁,有些表现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最糟糕的甚至可能走向轻生或者发生恶性的报复事件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存在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多数人上了中学后又没有住校,没有与很多人共居一室交往的经验。而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由此产生一些冲突。但是,面对这些冲突,许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要什么他们都会给什么,提什么要求他们都同意。但是到了大学后住进了集体宿舍就不一样了,在宿舍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一定要迁就谁,相互交往应该是礼让三分,诚以待人。但是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要求别人都要依着你、顺着你,显然不现实,这种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宿舍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2.自卑与自傲心理
现在的学生进入高校前,存在许多的差异,例如家庭背景,原先的学习成绩,交际组织能力等等,这些差异本可以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从而相互得到促进与提高。但是如果把握不当,这种多文化、多差异的接触碰撞,往往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卑和自傲心理。
先说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一种事事不如人的情绪体验,例如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到了学校后,宿舍同学都有手机、电脑,穿着都是名牌,进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如果心理没有较好地调控,就会产生失衡,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些还会相应出现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或者嫉妒心理等等。"’而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就可能相应产生自傲心理,当然这种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些学生有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条件、相貌等等感到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心态如果没有能调整好,也可能掉进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大与自傲,甚至形成自恋的人格。而且,这种自卑与自傲的心理很可能进一步会演化成嫉妒和虚荣等更加消极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消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里不再赘述。
3.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缺乏
还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还不懂人际交往技巧a大学生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他们相处的时候更多是凭自己的感觉,遇到冲突矛盾时不能合理解决。例如很多同学感觉到“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舍友对我有误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等等,都反映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变现状,促进宿舍关系融洽,却不知道从那里着手,最后使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恶化。
三、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要发挥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增强宿舍凝聚力,让宿舍人际环境成为学生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_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
大学生对宿舍的观念相对要强于班级的观念,所以要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首先要增强宿舍凝聚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大赛、各类文娱体育比赛等,既让学生感到生活充实,又能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休憩的空间和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让学生对宿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与积极情感
前面述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个人中心主义和自卑自傲等负面情绪。但是人总是有欲望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人容易将通过比较激发出来的“动力”散发到嫉妒、攀比、磨擦上,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个人格心理的教育,正确评价自己,跳出自我的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心胸开阔、思想成熟的人,从而可以把由于与他人比较产生差距而激发出的“动力”用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上来。要让他们将视野放开阔一些,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志当存高远”,培养一种以优秀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上和超过别人的正常的心理。
3.让学生学会更多人际交往技巧
2铁路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
对于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影响实际上,有许多基层的领导还是忽视了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这些领导都意识到了铁路安全的重要性,却没有理清职工的心理健康对于铁路安全管理的内在影响。从根本上来说,铁路安全的管理还是由铁路施工企业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加强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实际上就是在提升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方面的管理质量。对于铁路施工企业人员来说,一旦其心理过度紧张或者过于疲劳,直接就会导致其注意力的不集中,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这就对铁路安全造成了威胁。铁路施工人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岗位来说更是需要职工在工作时保持专注和稳定性。同时,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铁路安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的心理健康处于一个良好的情况下,那在工作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个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状态,对于工作相关事宜的发展判断也会较为准确。而对于铁路施工建设来说,要求铁路施工企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谨慎、一丝不苟,同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标准来完成。因此,加强铁路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对于铁路的安全性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3铁路施工人员心理健康管理的主要途径
铁路施工企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管理既能够解决职工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营造一个和谐的、良好的工作氛围。而对于铁路工作来说,除了要推动自身不断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创造经济效益,最基本的是保障铁路安全。因此,加强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3.1把握职工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方向铁路施工企业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整体,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也包括了多个方面,职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作为铁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心理健康工作不能是盲目的,也不能是一概而论的。由于心理健康工作本身具有各异性的特点,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并不是指针对某个职工,而是针对某一种不良现象或是一种普遍的不良心理倾向。因此,要求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自身必须正面、积极,能够与时俱进。这样的领导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方向,更好地在工作岗位发挥其作用。另外,在工作方法上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人们心中是十分刻板的,并且,铁路企业施工人员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紧张的氛围可能反而使铁路施工人员心理上出现抵触情绪。新时代下,对铁路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趣味性的、生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让这种心理辅导成为铁路施工人员繁重的工作之余一种休闲、放松的渠道,从而乐于接受这种心理健康教育。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000~10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000~5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000~5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PhysicalCultureinRelationwithMentalHealthofCollege
Students
LinShaona&ZhengLiru
AbstractPsychologistshavefoundoutthatabout20%ofcollegestudentssufferfrompsychologicaldisturbanceordisorderindifferentdegrees,whichhamperstheirnormaldevelopmentintousefulpersonnel.Itisimperativethatthisphenomenonbeeliminated.Inthispaperisputforwardtheideathatphysicalcultureandtrainingcandomuchtoimprovethementalhealthofcollegestudentsforthebenefitoftheirall-rounddevelopmentinmorality,intelligenceandphysique.
Keywordsmentalhealthinterpersonalassociation
physicalculture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正向21世纪迈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1)]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1989年9月23日《健康咨询报》报导,在全国范围内抽查12.6万名大学生的结果表明,20.13%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中男生高于女生。1989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大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为题,报导了杭州市对2961名大中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发现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亦有较大幅度上升,大学生高达25.39%。兰州地区对4868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有8.48%的大学生患神经衰弱症。《中国青年报》1988年元月13日报道,据天津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6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只“拦路虎”,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手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的探讨尚少。本文通过对汕大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和学校体育的调查,探索一条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调查的对象。本校93级本、专科学生1081人。发出问卷1081份,收回有效答卷996份,有效率为92.1%。其中男生696人,年龄17-22岁之间,女生300人,年龄16-21岁之间。
2,调查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2)]和《学校体育调查表》进行调查。以上两表于上体育理论课时集中发放,当场完成上交,答卷不记姓名。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意义,以解除顾虑。答卷必须两份完整方有效。
3,统计分析方法。(1)整体分析:统计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的人数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2)各群体分析:统计各个群体各因子分大于或等于2的人数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3)学校体育调查统计各选中题人数的比例和百分率,并进行检验。
以上统计分析均在IBM-XT微型计算机上完成。
三,讨论
1,存在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以各因子达到轻度或超过中度以上的人数作为判断有无心理问题的依据。汕大93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百分率以及各因子的位次是强迫、人际敏感。(详见表3)
表3SCL-90各因子达到轻度或超过中度以上人数的百分率及位次
(附图{图})
2,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轻度以上心理障碍发生率为51%,中度以上心理障碍为9.54%。其中女生较男生高。(详见表1)
表1心理障碍发生状况表
(附图{图})
3,不同专业学生与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科较理科高。男生心理障碍主要类型为强迫、人际敏感和偏执三方面。女生则为人际敏感、强迫和偏执。这说明高校心理卫生保健的重点不仅仅是男生,更重要的是注意女生的心理问题。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新环境和学习上的不适应,产生自负和自卑的心理。远离家乡来到举目无亲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们对新环境既感新奇又感陌生,既兴奋又压抑。因失去了父母在生活上的关怀备至和老师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而渐渐感到束手无策、孤独落寞。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入学前都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但这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突然转换,使许多学生仍然无法适应。特别是那些好胜心强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往往遇到一点挫折,就闷闷不乐,精神抑郁。由奋发向上转变为甘居下游,陷入苦闷的泥坑而不能自拨。在高校体育方面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在中学曾取得田径项目如跑、跳、投等项目的冠军、亚军,或中学球队的主力队员。可进入大学后,由于有了体育尖子生,原有的成绩便无人问津,心中颇不好受。又有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尤其是女生,她们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没有完整系统地上过体育课,各种体育知识了解甚少,身体素质和个人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能力较差,造成对许多运动项目既无感性知识,又无理性知识,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一群人聚在一起打排球,却因为自己的加入而使球屡次失误,使大家难以尽兴。独自跑步吗,又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故而每当第六节课下课后,大家奔向操场进行运动时,总有少数人,不知做何事,何以度时光,自卑感和失落感便涌上心头。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小学时曾耳闻目睹因跨栏摔倒受伤、因跳远而跌倒损伤、因跳山羊而弄伤手、腿等,故而对一些体育项目产生强烈的惧怕的心理,这种恐惧心理会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以致他们不敢参加这些项目的练习和锻炼。在一个学习集体中某一学生的练习失误,产生了恐惧心理,会使别的同学产生心理紧张,造成连续的练习失误。如学习双杠上的前滚翻或者肩肘倒立时,某一同学没能完成动作,出现了技术动作的失误,后面的同学在进行练习时,就可能连锁反应产生挨摔的恐惧情绪,惧怕进行练习。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完不成老师规定的练习内容,曾受到体罚,教师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下受罚,使学生心理留下强烈持久的阴影,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严重伤害,更损其心理健康,造成这些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与厌恶心理,甚至会影响学生终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以上这几个方面应引起体育教师的深思。
还有个别地方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砍掉体育课,冲掉课外体育活动,大量增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乃至加班加点,组织寒署假补习班等,使不少的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到大学后,他们仍一头扎在书堆里,不肯走出教室和图书馆奔向操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不可否认,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还是明确的,男生认识比女生好,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指导体育锻炼。这说明他们已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促进智力的发展,弄清了8-1>8的健康储蓄哲理[(3)]。调查表明,有60%的人喜欢打球,这不仅与汕大的体育场馆设施齐备有关,更与球类项目所具有的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有关。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不仅需要娴熟的球艺,更需要默契的配合;既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这些项目本身对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的心态也大有裨益。
2,人际交往的困惑。调查表明,人际敏感居第二位,占32.6%。进入大学的新生,远离了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陌生的教师等一大堆问题,常常感到人际交往的困惑。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压抑。不少学生虽然表面上整天在人群中周旋,但内心却异常孤独: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有的为不被理解而烦恼;有的不愿对人敞开心扉却又抱怨别人不能以我为中心而招致别人的反感,自己又陷入苦恼之中。因人际关系问题而引起情绪波动现象十分普遍,女生更为明显。在女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上,人际敏感居首位。体育能否改善人际关系?高校体育在心理健康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力相当,兴趣相同(如都喜欢打网球或足球等),除了在学习上作为伙伴外,在体育锻炼方面也可成为好的伙伴。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兰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这是因为体育运动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具有和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不同的特点,不必牵涉更多的其它方面的问题及利益,不必借助于更多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可以使他们之间少有戒心,彼此容易接近,产生亲近感。在调查中,有一些学生前往咨询,对老师的影响作用提出质疑。“不知为什么,我一见到他就害怕。”“只要教师走到我身边,我心里很害怕,把学会的动作忘得精光。”女生害怕“铁姑娘”式的女教师,男生讨厌感情冲动态度粗暴的男教师。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值得体育教师深思,应立即加以改进。可以说,高校体育在增进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适度的体育锻炼。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经常进行兰、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4)]。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调查表3第十题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持满意的态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调查表明,当学校(或系班)组织体育比赛时,积极参加占70%左右。说明大多教学生有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系科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
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5)]。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激动呐喊助威就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还有10%左右的学生对高校体育持否定态度。这一小部分学生限于一天的三点一线,即穿梭于寝室--教室--食堂,除了上课、读书还是离不开书,对校系班组织的文体活动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仅仅因为体育课是必修课,才硬着头皮应付,认为是额外负担。这些人不管是在运动场上,或比赛的场地上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究其心理方面,确实存在心理障碍,在体育方面,也可能慢慢变成为“差生”。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去研究解决。
五,建议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应激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但在掌握动作的巩固阶段,可以利用新异的刺激来激发他们在异性面前自我表现的心理动机,加速正确动作自动化的进程,以此提高她们练习的积极性。
5,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有意识地去安排它,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订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
7,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平价时,都应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材。
向支持、帮助本文调查工作的林勇强、黄光汉、曾子章诸先生诚致谢意。
男、女生比较P<0.05表2对体育锻炼认识况表理工科、文科生比较P<0.05
(附图{图})
(1)宋维真《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人民教育》1991年第1期。
(2)SCL-90《上海精神医学》第2辑,1984年出版第68-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