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8:4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性别社会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是:整合资源,做到“四个结合”、开展“五项研究”、形成“五个特色”。“四个结合”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普遍建设与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与地方特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拟争取增加研究经费,进一步完善硬件、优化环境;建立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网站;以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和相关学科学位点为依托,以妇女/性别研究为方向,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为重点,通过课程、教材、科研和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开展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研究,打造师范院校研究特色,并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争取出一批女性,性别现实问题研究高水平成果,打造女性/性别精品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形成由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团队等。“五项研究”即“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职业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老年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女性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满汉社会性别文化冲突、融合与变迁研究”专题研究。“五个特色”即学科建设专业化、课程建设主流化、性别研究专门化和地方化、性别研究精品化和性别研究实践化。
二、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妇女发展中心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1994年建立于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前身金陵女子大学),旨在促进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女性学人脱颖而出提供阵地;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对话,沟通学界与妇女工作者、女性群体;形成以开放和整合为特点,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较为成熟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该中心聚集着许多女性高级人才,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专著,如:《吴贻芳教育思想与实践》、《金陵女子大学校史》等;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中外女子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和“2004健康社区:国际家政研讨会”);组织师生对话热点问题、组建“金陵女性发展论坛”;关注妇女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的研究和建设。该中心致力于妇女学科建设,开设了《女性学》(1995),“性别社会学”(本科,2002,列入该院教学大纲)、《性别与社会》(全校公选)课程;编写了《性别与社会》本科教材;设置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的硕士方向;积极推动江苏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网络。还建立了“家政学”、“女性思维方法”等女性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女性提供多层次职业发展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力争办成在宁高校妇女研究和培训的核心,并辐射全省。未来3年内计划做到:(1)在研究方面,以妇女发展为主题,抓住重点形成研究特色、用学术活动带动,促进江苏女性学术团队形成。围绕妇女发展主题,重点抓好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女性教育与职业发展、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科学等4个研究方向。组织3-5次校际妇女发展论坛;出版《妇女社会保障研究》、《老年妇女研究》、《女性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妇女研究专著。(2)努力将社会性别教育推向全校、全省高校,把该基地建设成引领江苏女性教育和培训的基地:加强女性教育比较研究,形成符合当今女性成长特点的成功教育模式;继续完善女性系列教育,将成熟课程推到全校开设公选课,出版《性别社会学》、《女性伦理》等系列女性教材。继续建设在宁高校妇女学科建设网络,组织1-2次在宁高校开设社会性别课程师资培训;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多层次妇女培训系统;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之中。(3)在学科建设方面争取新的突破:从以往单一学科推进到以女性学科群建设带动各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确定4个优先发展的学科申报“211”女性学科群:社会性别与社会学、社会性别与教育学、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社会性别与文学。在已有性别社会学方向硕士点的基础上,争取招收女性教育硕士、女性文学和女性社会保障方向的硕士。
三、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倡导“平等参与,共同进步”的精神,以“促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推进男女两性协调发展”为目标,汇集了一批来自各专业的热心并致力于女性学教学、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与妇女发展的教师(教职人员138人)以及研究生本科学生志愿者(73人);拥有图书室等办公用房(132平方米)以及办公设备;学校及相关部门也投入了活动经费以及各种项目资金。该中心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切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自身特点的研究模式;在申报和完成一些国际国内项目的过程中,形成了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以培训者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TOT,使受过培训的师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与提升),实施责、权分明的项目运作方法。该中心积极开展女性学和性别社会学教学,定期举行讲座;近5年来在少数民族女性学、性别社会学教研中,取得了校际间的合作、社会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经验,培养出社会学女性学、性别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研究生15人。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工作今后3年的主要思路与计划:(1)沿着实践与科研并重的思路,加强学
科建设和教材编写的力度,向女性学学科主流化的迈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并集中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与社会性别培训、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及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和两性发展等主题。(2)社区实践:以对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别培训为主,将师生性别意识提升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及社会性别意识,倡导男女平等发展的理念;制订符合少数民族实际及师生需求的社会性别教育模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校师生社会性别教育方式。(3)学科建设制度化:加强课程建设,逐渐完善课程内容;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梯队;联合全国13所民族院校围绕课程设置组织编写具有少数民族本土经验,又有创新的教材;推广女性学教学经验和扩大女性学专业学生招生。与国内国际妇女研究机构组织建立信息网络,提供研究和教学信息。设置性别社会学博士点,并填补本科中无女性学专业的空缺。(4)女性学网络建设:建立少数民族妇女博物馆;加强基地网页建设,实现与其他院校或妇女研究机构网络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与党校、妇联机构合作;与一些国际妇女研究机构如北欧亚洲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项目合作。
四、中华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华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有良好的建设基础。中华女子学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女校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四自精神的高素质女性人才,积极努力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和促进男女平等。其女校办学特色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工作的各方面。如:在女性学课程教学中注意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男女平等观念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先进的性别意识;对新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培;资助出版了一批的女性/性别研究的专著,如:《暴力Vs非暴力:透视大众眼中的家庭暴力》、《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女性学》等;建设女性学信息网络。该校已经设立了多种女性学科专业:妇女运动系开设妇女理论、中国妇女运动史、国际妇女运动、妇女美学、妇女心理学等课程;长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国各级女干部培训;作为公共必修课妇女学导论课程在学院推开(1996),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女性学系(2001);开设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选修课,如:妇女领导学、性别与婚姻家庭、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等;合作开办了妇女学研究生课程班(2002);开办了女性学本科专业辅修专业班(2004);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我国第一个女性学本科专业(2006);2006年设立北京市教委支持女性学学科共建项目。
1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方针指引下,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我国社区、广场和舞厅利用体育舞蹈健身的群众日益增多。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怀化市地处湘西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属于我国中等三线城市,市民消费水平处于中下水平。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也随之有了较大改变,休闲意识已逐步深入到我国各中级城市居民生活当中。体育舞蹈以其清晰、明快的节奏,动感音乐的配合,对健身的促进作用,也浸润入像怀化这类中等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参与体育舞蹈休闲行为的怀化市民。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性质,发放回收认真严谨地设计了《怀化市参与体育舞蹈人群行为模式的调查表,并通过复测的方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信度为(87.8%)。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88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786份人文历史论文,有效率98.25%。在有效问卷中,男235份,占29.9%,女551,占70.1%。以上数据均符合本次调查的要求。具体调查结果见结果与分析图表论文格式模板。
2.2.2文献资料法
通过我院图书馆、各类网站查阅与体育舞蹈人群行为模式的相关资料
2.2.3访谈法
通过与不同区域、性别、年龄的体育舞蹈参与者进行交流,了解他(她)们在参与体育舞蹈的状况。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调查问卷各个具体项目运用EXCEL等软件统计分析,并对调查所得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2.2.5逻辑分析法
对所得数据,运用体育心理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目前怀化市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行为模式。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舞蹈休闲行为主体的人群特征
体育舞蹈休闲行为主体的人群特征主要是指行为主体的性别、生活形态等等。人群特征反映在人口统计变量上,涵盖教育、职业、年龄、性别等。
3.1.1性别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形态、机能和素质上存在着差异的原因而形成了社会心理差别,因此在兴趣爱好、并由生理的差异和社会文化传统的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显著的不同。体育休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因此在项目选择上,由于性别差异导致的生理等差异,男性一般选择强度较大、竞技成分较高的项目;女性则相反,由此表现出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体育舞蹈正是这样一种强度小、竞技成分低的休闲活动,所以女性多采用体育舞蹈活动作为休闲手段,男性选择则相对少。调查表明,怀化市体育舞蹈休闲人群在性别方面有如下特点:
表1 怀化市参与体育舞蹈人群的性别比例表
调查人数
占总调查人数比例
男性
235
29.9%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认知是指个体经由意识活动对事物认知与理解的心理过程。社会认知一般涉及社会信息的辨别、归类、采择、判断、推理等心理成分,涉及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推断圈。体育的社会认知是指运用体育社会学的观点探讨人们对于体育在社会上的相关看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温州、肴州、台州等地区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状况为研究对象。
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得分为依据,得分者越高者代表人们对于体育在社会上的相关认知程度越高。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是以Howard L. Nixon }j and H. Frey所写的《运动社会学》(A Sociology of Sport)为基础发展出的17题目,采用Liken式量表法,由被调查者依据自己对每一个题目所表示内容的同意程度,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没意见”、“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以1,2,3,4,5给分,分数越高者表示越同意。由每个人所得项目的总分来表示人们对体育的社会的认知水平。本体育的社会认知量表17题目组成,涵盖五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体育与偏差行为。
1.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还运用了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间题开展研究。发放问卷914份,收回866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727份,有效率为83. 1 %。对调研的全部数据资料运用SPSS 12.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在正式调查前,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2结果与讨论
2. 1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现状
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度在五个层面上的认知都比较高(见表1)。不论是“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还是“体育与行为偏差”每题的平均分都大于3分,其中以“体育与性别”的得分最高,达到3.%分,其次是“体育与文化”( 3. 90分),认知层面较低的是“体育与经济”,每题得分为3. 78分。从总量表上看,每题平均得分达到3. 87分,表明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程度在中等以上的水平,认知程度较高
2. 2不同性别与教育程度的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社会认知情况
表2是以“性别一教育程度”为参考的社会认知表。从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城乡居民体育的认知平均分值为65. 82分,认知水平最高的是大学本科文化水平的人群,得分67. 27
分。得分排序情况是:大学本科(67. 27分)>初中及以下(67. 17分)>高中(包括中专、职高)( 66. 75分)>大专(64. 28分)>硕士及以上(60. 00分),得分最低的是硕士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女性(54. 00分)。所以说,并不是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社会认知的水平也提高。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平均得分是66. 43分,女性是65. 36分,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女性。除了大学本科的女性体育的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大学本科的男性外(66. 42>64. 98 ),其余其它教育程度的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均高于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
3结语
在早期的一些作品中,托马斯认为男人天生就是一种偏爱流浪、攻击和狩猎的动物;他认为冲动衰退是一种病态,而农业和定居这类生活方式会使人类器官退化;他认为男人在形态上的发展比女人更重要,异族通婚源于男性寻求更多陌生妇女的愿望;他认为人类对食物和性的追求是人类生存中最主要的驱动力,他将社会看做是一种纯粹的生物环境。上述观点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论性代谢的差异》(OnaDifferenceoftheMetabolismoftheSexes)中,他博士论文首页就写明:“一个日益明显的事实是,一切社会事实都源于生理现象。”但是当他1907年出版《性与社会:性别的社会心理研究》(SexandSo-ciety:StudiesintheSocialPsychologyofSex)时,情况却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开始摆脱生物决定论的影响。此后,托马斯提出了态度价值以及情境定义等重要概念,既反对社会决定论,也反对心理还原主义,而是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托马斯对社会学的贡献还体现在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文化人类学传统。文化人类学发源于欧洲,这是一门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的科学,至19世纪末期文化人类学已经相当成熟,大师级的学术人物和学术著作均已出现,如英国弗雷泽的《金枝》、泰勒的《原始文化》等。事实上,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全称为“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系”,直到1929年文化人类学才成为该校一个单独的部门。托马斯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性别、种族、社会人格以及文化差异、文化同化等方面。例如,他在1909年出版的重要著作《社会起源导论》中对种族智力存在差异的观点提出了尖锐批评,这一立场和观点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FanzBoas)的观点十分接近。在其1937年出版的《原始行为》一书中,他以收集到的谚语等材料揭示各种种族不同的智力天赋,揭示古代民族的思维方式。托马斯的研究领域显然与芝加哥社会学系其他早期同仁的研究领域不太相同。例如亨德森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慈善机构、劳工问题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
与其他同仁相比,托马斯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题材与欧洲文化人类学研究更为接近。事实上,正是托马斯开启了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传统。20世纪前后几十年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在托马斯的影响下,一批学者纷纷走上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方向,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人物包括斯塔尔(FrederickStarr)、法里斯(EllsworthFaris)、林顿(RalphLinton)以及萨丕尔(EdwardSapir)和科尔(FayCooperCole,1929年成为分离出去的文化人类学系首届主任)等。托马斯对社会学最为重要的贡献恐怕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经验主义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社会学研究,开启了芝加哥社会学派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向。詹姆斯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了整个芝加哥学派的发展,为芝加哥学派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真正将这一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学研究,并取得最初一批研究成果的却是托马斯。在这方面划时代的巨作就是《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由托马斯与波兰学者兹纳涅茨基(FlorianZnaniecki,1882—1958)合作完成,于1918—1920年出版,共5册,2232页。马丁•布鲁默认为这套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学从抽象理论和学院式研究的传统转移到更切合实际的经验研究方向。〔6〕托马斯早期一些作品抽象思辨色彩比较浓厚,但是从《社会起源导论》起,他的作品中经验材料明显增多。《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则被视为经验描述与理论概括的典范之作,这部著作的研究对象是当时身处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主要是当时美国的波兰移民)。他利用捐赠人提供的5万美元研究经费在1809—1913年间走访欧洲许多国家,进行调查。1913年最后一次访问华沙时,他认识了当时供职于波兰移民保护局的兹纳涅茨基博士,后者很快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以及合作者。在国内外旅行中,托马斯广泛收集来自波兰农民群体的书信、有关新闻报道数据、庭审记录、祷文、小册子等材料作为自己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托马斯将这些材料称为“偶然材料”。这些材料大部分来自美国国内,托马斯通过在报纸刊登广告以有偿阅读的方式获得这些信件。①移民是当时美国社会乃至世界变化的一个缩影,从某个角度来说,关注欧洲和美国的波兰移民就是关注整个美国和整个世界当时正在发生的巨变。1899—1910年的11年间,在美国移民总数中波兰移民占1/4,这些波兰移民大多选择在芝加哥、皮兹堡、水牛城(Buffalo)和底特律这样的大都市居住,仅1907年的移民高峰中就有128万波兰人移民到美国,这些来自波兰和东欧的移民在原居住地或者在政治和文化上遭受迫害,或者在经济上陷入穷困,他们大多因为这些原因选择移民美国。〔7〕选择波兰移民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波兰移民在差异性的社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托马斯试图从这一社会群体中发现诸如社会人格、情境决定、态度和价值之类的秘密,揭示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社会心理事实。托马斯收集到的那些书信之类的“偶然材料”在他的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些“偶然材料”真实地记录了波兰移民在相互交往的历史中所发生的一切真实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文化、传统、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用这类“客观材料”研究波兰移民群体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它避免了来自主观因素的干扰。事实上,为了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托马斯甚至拒绝在研究中采用访谈之类的东西,他认为这种面对面的访谈本身就是对访谈对象和生活过程的干预,甚至操控。《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的面世为社会学经验研究提供了范本,它是芝加哥社会学派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1915年芝加哥社会学即将步入全盛之际,其实潜伏着种种危机。马丁•布鲁默的分析十分冷峻。他说:“在1915年的时候绝对没有迹象显示在未来十五年中芝加哥社会学会主导未来美国社会学的发展。”〔9〕布鲁默给出的数据显示,在1915年至1925年的十年间,在社会学系执教的教师从八名减少到五名。在此期间,亨德森教授于1915年去世,托马斯教授于1918年被校方除名,斯莫尔教授于1924年退休(也有说是1925年退休)。在芝加哥社会学处于巅峰时期仅有三名社会学教授,他们是帕克、伯吉斯和法里斯(系主任)。学术界倾向于认为芝加哥社会学走向全盛与帕克加盟社会学系关系甚大。①帕克于1913年(也有说1914)进入芝加哥社会学系,帕克的一生充满职业传奇和学术传奇。他于1887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做了11年新闻记者,1897年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1899年赴德国继续求学,并于1904年获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担任一年哲学助教之后,又到美国南方从事黑人民权活动近十年,在他50岁的时候再次回到大学讲坛。帕克进入芝加哥大学的最初几年潜心教学,培养学生,只发表了为数不多的论著,包括论文《次级群体中的种族同化》,60页的小册子《人类行为的原则》,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城市:都市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调查》。1921年他与伯吉斯合编的教材《社会学导论》出版,这部1000多页的教材为他带来了极大声誉,该书包括14个社会学主题,收录196篇阅读篇目,参考文献达到了1700项,这本教材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分别于1924年和1970年再版。法里斯评论说:“由帕克和伯吉斯撰写的这部著名的教科书被许多社会学家认为是最具影响的社会学著作,1921年之后美国社会学的方向和内容主要就是由帕克和伯吉斯的这本教科书设定的。”〔10〕伯吉斯(ErnestWasonBurgess,1886—1966)1908年毕业于肯菲舍学院(KingfisherCollege),随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继续求学,并于1913年完成博士学业。1912—1913年在托莱多大学(ToledoUniversity)任教,1913—1915年在堪萨斯大学任教,1915—1916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19年伯吉斯重返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直到1957年退休。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伯吉斯成为帕克最密切的学术合作伙伴,他们二人除合作出版了《社会学导论》外,还合作出版了《城市:都市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调查》(1925)等作品。真正使芝加哥社会学形成学派,流传身后的成果是此间进行的“都市生态结构研究”以及“都市行为研究”,法里斯评论说:“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社会学系最引人注目和广为人知的进展是他们在都市生态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创性研究。”〔11〕帕克和伯吉斯等人在这些大规模的研究活动中扮演了总设计师的角色。“都市生态结构”、“都市行为研究”这样的理论念头和设计出自帕克大脑之中一点也不奇怪。帕克1914年进入芝加哥大学之前主要职业是新闻记者,他十分看重实践和实验活动。在从事新闻报道的十几年中,他就养成了观察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的习惯,他于1925年出版的著作《城市:都市环境中的人性调查》就是他早年对城市观察和研究结果。他说:“城市在扩展,滋生于其中的各类人性也在不断显现,这使得城市变得非常有趣和迷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研究人心秘密、人性以及社会的种种场所。”〔12〕
进入社会学系之后,他在学术上更自觉地将实用、实验和效用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在《社会学导论》中他非常明确地阐述道:“从某种流行的观点来看,现在的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实用科学,社会学很快将成为这样一门科学,它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得出的结论也将完全适用于同类其他问题。实验方法将进入社会生活、工业发展、政治生活以及宗教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所有这些领域,人类实际上被各种或明或暗的法则所制约引导。但是,这些法则很少被人们以理论假设的方式和实验证明的方式予以阐明。如果要区别这两种方法,我们选择调查而不选择研究。”〔13〕帕克将正在兴起的芝加哥这座都市看做一个巨大的社会实验场,他说:“社会学研究工作应该定位于芝加哥的都市文化,芝加哥就是一个社会实验室,这意味着应该去收集那些影响城市社会生活的各种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归纳和分析。”〔14〕他的学术研究目标是要摸清楚这个大都市的要素分布和要素功能,并解剖都市中的各种人类行为。就像当时许多社会学家一样,帕克深受达尔文和斯宾塞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学说的影响,以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城市,解剖城市所延伸出来的概念就是城市生态。帕克1902年在德国求学时跟随黑特纳(Hett-ner)学习地理,他坚信:“每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了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其实,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地理现象。”〔15〕到芝加哥大学后,他开设的课程之一就是“实地研究”(FieldStudies),正是通过这门课程,帕克鼓励研究生们走进城市、走进社会,以绘制地图的方式去呈现这座城市地产、商业、舞厅、、犯罪等各行各业的分布和结构,研究各色人等的心理和行为。其他各种实证研究方法,如访谈、观察、数据收集、文献分析也被广泛运用。这类经验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对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这些经验方法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柯泽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 汉语性别差异研究概况
性别语言学的研究,国外开展得比较早,进行得比较充分;汉语的研究起步则比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涉及这一课题的语言学著作较早的有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近期的有祝蜿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王德春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等。专门研究性别语言的专著较少,除了孙汝建《性别与语言》,就是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这些研究是从社会学、心理学、词汇学、语用学、修辞学及跨文化交际学等角度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性别语言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汉字方面的研究。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沉淀着丰富的社会文化,透过对汉字的分析,我们会看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所从事的主要活动。目前关于此类汉字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于对女部字的研究,大多学者是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分析女部所反映的社会性别文化,如王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第三章第三小节的《女性意象》、学位论文如王燕的《说文女部字与中国传统文化》、苏庆红的《说文女部字研究》、戴红亮的《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王琳琳《女娲与汉字文化――从汉字的女部字看古代妇女地位演变》等。
第二,语音方面的研究。语音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直接的记录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是人类最重要和最方便的交际工具之一。我国性别语言研究在此方面的研究比较早,现代语音学的开创者赵元任先生早期就提出“女国音”现象。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高、音长、音色、音准四个方面。如,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注意到了男女在语音和升调上可能造成的差异,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中提到了语音与社会方言中的男女性别差异,曹耘的《北京话语音里的性别差异》、胡明扬的《北京话“女国音”调查等》。
第三,词汇方面的研究。词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浓缩,反映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两性用词自然就反映着文化群体的状况,因此便会有存在差异现象。白解红的《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中指出女性更喜欢使用情态词语、特殊的色彩词、委婉语等,而男性在交际时往往会夹带一些禁忌语、咒骂语等。曹志耘的《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钱进的《成语和俗语性别差异的文化透视》、阿民的《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吴晓燕的《汉语譬语使用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第四,语法方面的研究。曹志耘的《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提到女性较多使用感叹句、疑问句,尤其是反问句;男性更多地使用祈使句和陈述句。杨春的《性别语言研究》中指出词序上存在“男尊女卑”性别观。
第五,言语交际方面的研究。根据语言学家们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显示,在话题的选择、话题量的大小、话语策略等方面,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许力生的《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1997)、李颖的《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2004);在言语行为方面的研究论文如丁讽的《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2002)、潘小燕的《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张洪莲的《会话中打断现象的性别差异探析》(2009);在非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方面也有一些人进行了研究,如吴定芳的《从非言语交流的性别差异看女性的地位》(2008);近年来研究交际失误的论文也陆续出现,如吴淑琼的《会话中性别语言差异及其对跨性别文化交际的影响》(2003)、王菊娥和张琳的《性别文化差异给跨性别文化交际带来的矛盾与困惑》(2006)。语言学家们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显示,在话题的选择、话题量的大小、话语策略等方面,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总的来看,女性谈论较多的话题是涉及个人、当前关系;而男性喜欢的话题则相反,较少直接袒露自我,与即时情景常常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交谈过程中,女性往往表现的相对比较合作,比较注意听者的反映与参与;而男性则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倾向于由自己来控制话题的选择和说话的机会,不肯轻易向别人让出发言权。
2 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
(1)生理原因。
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把人分成了男性和女性,生理特征确立了人们要经历的性别社会化过程。生理原因所造成的两性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这是由于两性发音器官的解剖构造不同而直接导致的。
(2)心理原因。
两性不仅是在生理上存在先天的不同,在个性心理上也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会影响到言语交际中的话题选择及风格等。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对声音的辨别、颜色的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强,因此对于颜色、服装等话题要比男性知道得更多。而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使女性的心理比较敏感、脆弱,而男性的心理则比较强势,因此男性讲话往往比较干脆、利落、简明,用词肯定,常使用一些咒骂语;而女性用语往往较为含蓄、委婉,用词模糊。
(3)社会文化原因。
两性用语之所以会存在着这么多的差异,其最主要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在原始社会中,几乎一切都是需要靠手工获得的,因此在社会分工中,男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和社会工作,女性则多是照顾家庭,男性就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形成了中国几千年的父权制社会,男性文化就成了主流文化,男性是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而女性则只是男性主题关照下的对象化客体。而且儒家文化也促使人们就对女性形成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子从”的刻板印象。这种种因素就从本质上影响了男女两性的用语差异。
3 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性别语言的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还是存在着有待改善的地方:
首先,本土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由于参与性别语言研究的人员中有大量的学者是研究外语方面的,他们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将汉语和外语研究结合起来的道路,但是对于如何挖掘汉语中存在的性别问题,汉语中两性在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的表现如何,仍是今后语言学者努力的方向。
其次,还需大量的研究汉语性别语言的专著出版。虽然有许多的著作有专门介绍性别语言问题,但是真正的针对汉语中的性别问题进行研究的专著还太少,而且其成果还基本上停留在引介的阶段,深刻的独立研究还需要大量的语言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最后,还需不断地壮大研究队伍。由于真正研究汉语性别语言的汉语学者还不多。所以还需要从事汉语研究的大批学者带领他们的学生对汉语性别语言的现状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春.性别语言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孩子.
男人在一起谈女人,女人在一起谈衣饰.
男人挣钱给女人花,女人挣钱给自己花.
男人看女人爱回头,女人看男人爱低头.
男人把钱花在嘴上,女人把钱花在脸上。
男人有泪不轻弹,女人无泪也嗦响。
男人身上烟味大,女人身上香味浓。
男人不愿谈收入,女人讨厌问年龄.
男人关心自己的身高,女人关心自己的体重。
男人靠拳头征服女人,女人靠眼泪征服男人。
男人在恋爱时最勤快,女人在恋爱时最温柔。
男人圈里的女孩是公主,女人圈里的男孩是奴仆。
男人把面子看得最重要,女人把名气看得最重要。
男人有四怕:一怕个人的表现有悖于别人的期望与要求;二怕遭受异性
的拒绝;三怕失去镇定沉着的自制力;四怕失去自我.
女人有四忧:一忧贫寒;二忧衰老;三忧生病;四忧丧失社会认可。
这篇发表在网易udy频道上的网文《男女有别》以诙谐的调侃阐释了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更隐含了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期待,男性注定要是强者,“当你一来到这世界时,甚至你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这个世界却已经给了你一个位置与期望。因此你就必须终此一生按照这个被给予的期望来扮演你的角色。你究竟是谁?这世界到底有些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符合社会文化对你的期望。”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被普遍使用,最初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概念的外延有了很大发展,己经从硕士论文起先的两性扩展到包括同性恋等多种“性别”类型,并且逐渐地普及开来,于是在影视、杂志等大众媒体上屡见不鲜。然而仔细研读,却发现冠之以“社会性别”的图书或学刊大多是在谈论女性,男性成为被人们忽视的群体,究其原日’万是与传统的性别期待有关联。
性别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文化将人群以性别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对不同人群给予不同的角色扮演预期。这样的预期在个人成长接受文化濡化的过程种被内化到个人的心理层面,个人努力通过自身塑造以符合社会的预期,社会也依照这一预期对个人作出评判。“”由于性别角色期待已经深入到心理的层面,因此,通过对性别角色期待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文化对性别规范的实质。两性之间的性别期待无非是希望男性更强悍,大丈夫应该“齐家、治国、平天下”,女性更柔弱,最好可以“三从四德”,是个贤内助。虽然近年来,关于两性之间的性别期待有所转变,但是传统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制约着男女两性之间的平衡发展。性别期待反映在广告里,于是出现了性别刻板印象,无论是贤惠温柔的女主妇还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成功男士都成了性别期待的载体;广告中大量女性形象地使用无非是加大力度展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道德美,同时也顺应了人们心中先入为主的性别期待,下面一组调查数据更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体育社会化作为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始于本2.0世纪60年代,是在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潮流中诞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般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分为“进入体育的社会化”和“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两个方面。所谓“进入体育的社会化”是指人们如何涉足体育,或是怎样获得体育角色学习的过程。换言之,是指人们依靠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因素去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所谓“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是指由于参加体育运动,掌握体育的价值和规范,培养社会角色,发展身体,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个体社会化过程。目前,各国的体育社会学者仍在沿用这一划分进行着大量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中的体育社会化研究主要指“进人体育的社会化”部分。
本研究尝试从社会化的角度弄清广州中学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接触体育活动的,即是怎样成为体育角色的。它的意义在于:首先,具有填补广州在此方面研究空白的意义。其次,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大众从社会学角度认识体育角色的形成提供参考,从而使社会能创造更好的、便于市民成为体育角色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和大众都能喜欢体育的心理状态。第三,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及体育教师培养中学生体育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普及体育运动提供咨询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从初一至高三的广州中学生。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首先,按地域分层,分别在天河区、东山区、海珠区、越秀区和花都区各随机抽取一所中学,共计五所中学。然后,按中学所在年级的不同分为六个层,即从初一至高三,根据立意抽样原则,分别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初三和高三各一个班,共计十个班。这十个班的479名中学生就是本文调查研究的样本。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广州中学生体育社会化调查问卷”,共发放479份,回收479份,其中有效问卷455份(男235.女220)、有效率95.0%,还有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2.1广州中学生进入体育社会化的性别特征
本文将体育社会化变量用喜欢并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来进行测量。从表1可知,有58.0%的广州中学生喜欢并参加体育运动,在体育社会化过程中,他们已经进人体育,成为体育角色。采用卡方检验,x2二41. 936 > x2.0.001 (2 )= 13.815,计算结果表明,广州中学生性别与对体育的喜欢程度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男中学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非常显著地高于女中学生,这与其它相关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东方文化传统的社会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期望是服从、内向、含蓄、弱势、贤妻良母等,这与体育角色培养人的竞争、勇敢、自信心、攻击性等个性特征基本上是相悖的。所以女性在进入体育角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社会环境和重要影响人的阻力,对她们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
2.2广州中学生进入体育社会化的时间特征
从表2可知,广州中学生进人体育角色的时间比较早,86.7%的人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就已经喜欢并参加体育运动,男女在进人体育角色的时间特征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很多研究都认为:儿童时候的经历和体验决定一切。从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对于参加体育活动,即进人体育角色的个体来说,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阶段,个体的身体、心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基础,再加上幼儿园和学校这样的社会环境,以及教师、同龄人的影响,他们是很容易喜欢并参加体育活动的。广州的教育体系比较发达完善,幼儿园和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分别达到80%和95%左右,教师大部分经过培训,比较重视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其中包括体育教育。通过研究进人体育角色的时间特征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今后,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学者和体育教师应将体育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是进人体育角色的关键阶段。 2.3广州中学生进入体育社会化的项目特征
从表3可知,广州中学生进入体育角色过程中的项目选择途径是多样的,总体来看,几乎每个项目都有不少人喜欢并参与,体现了中学生年轻、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特点。其中男生较集中于比较激烈的、对抗性强的篮球和足球项目上,女生则更倾向于对抗性弱、身体冲撞小的羽毛球和游泳项目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2.4广州中学生进入休盲社会化的形晌因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三个因素分别是个体属性(个人的身体、心理特征)、有重大影响的他人(教练、朋友、父母、运动员明星等)、和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从表4可知,广州中学生进人体育角色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主要是同学、朋友伙伴、兄弟姐妹、父母和体育明星。其中,同学、朋友伙伴、兄弟姐妹可以概括为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年龄相近、地位相同,并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相互之间容易形成自由、亲密的关系。他们经常地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发生模仿和从众的互动,表现出自觉地学习和接受同学和伙伴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恰当地描绘了同辈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父母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父母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情感倾向等都会通过家庭生活经常性地表现出来,子女在反复强化的过程中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影响。国内学者吕树庭等的研究证实,父母对子女参与体育的态度(变量z)是家庭(变量x)对参与体育(变量y)的影响中最重要的中介变量。另外,体育明星通过大众传媒把精湛的技艺、潇洒的身影、人性中最辉煌的一面展示给青少年,对他们产生强大的行为示范和行为导向效应,很多人首先是体育节目的视听者,然后才成为体育运动的直接参与者。
2.5广州中学生进入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经历的相关性
已有的研究证明,体育社会化受到个体过去体育经历的影响。本文将体育经历变量(y)用是否在校运会或体育竞赛中有优胜经历来进行测量。采用gmama定序相关测量,计算得gmama = 0.33, z = 3.12 > = 2.58,计算结果表明,广州中学生喜欢体育的程度(即体育社会化)与他们的优胜经历(即体育经历)之间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体育社会化程度与体育经历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是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喜欢并参加体育运动的个体,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使体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使他们更有可能在体育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拥有优胜的经历;另一方面,获胜的经历使个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行为。日本学者山口泰雄的研究也强调,过去曾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满足、愉快性质的人,现在也依然能坚持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比赛中获胜是体验这种情绪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学也认为: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同时也反作用于态度。喜欢体育与优胜经历之间也是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2.6学校体育与广州中学生进入体育社会化
美国著名的体育社会学家凯尼恩(kenyon)认为:体育角色的学习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接受重要的影响人并强化这种角色行为的结果。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是中学生进人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社会环境,体育教师应该是重要影响人之一。但在前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注意到,教师教练在广州中学生进人体育社会化中居于较次要的位置。从表6可知,有42.8%的广州中学生虽然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特别是女生表现得更加明显,体育课或者说学校体育,对中学生体育社会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而非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出在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按照山口泰雄的研究:过去曾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满足、愉快等性质的人,现在也依然能坚持体育活动,体育社会化和体育经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它启示我们,体育课应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为主要目标。而传统的重技术重考核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使学生经常得到的情绪体验却是枯燥、厌烦、失败、沮丧。在2001年开始试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它明确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我国学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应该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免费论文。世界卫生组织(WH0)的一项全球性预测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疲劳是亚健康最为常见的典型临床表现,也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潜前征兆,疲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体为保证健康,提示需要劳逸结合的保护性一种反应。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来自社会、家庭、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过早地困扰着他们。长期的紧张和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对会对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目前评判大学生是否健康却是以身体素质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根据体质测量的结果来判断体质的健康或不健康。体质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以及中长跑等及各项目,是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及各方面来评定人体体质的好或差,这些只是体质的一些方面,只包括了生理方面的某些特征,而对心理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1.相关概念
亚健康的概念:人体存在着既不是健康,也不算是患病,非病非健康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处的状态是“非疾病即健康”要么是健康,要么是疾病,二者必居其一。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各种功能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包括人际交往、生存压力与家庭类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有吸烟、酗酒、营养不平衡以及缺乏运动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等。亚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躯体疲劳乏力,易累,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出汗,常易感冒,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失眠等。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社会交往方面表现为不能较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疲劳及疲劳性亚健康:《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与人体相关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社会学家认为,疲劳是因体力、脑力消耗过多、运动过度、刺激过强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反应能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时的机体状态,也是长时间负荷过重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免费论文。具体表现为对工作、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对人对事冷漠无兴趣,感觉疲惫乏力等等。医学科学家认为,疲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或者说是因为过度活动而造成暂时性机能降低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变化。所谓疲劳是指持久或过度劳动后引起机体不适和工作效率降低。无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可出现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最常见表现,可以通过测量疲劳程度来评价亚健康状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盐城市区五所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