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8 11:01: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企业财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财务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企业的财务能力强,这个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后劲,反之,一个企业的财务能力弱,这个企业就会缺乏发展的资金支持。对一个大企业来说是如此,对一个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的阴霾还没有散去,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政府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看到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有利措施积极加强自己的财务能力建设。
二、中小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综合学者的研究意见,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以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并结合财务统计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和经济调查资料等,对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通过这些行为为改进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中小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的过程。
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具有多个方面的必要性,这些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水平,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便根据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财务能力,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二是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是挖掘中小企业发展潜力、改进工作、实现中小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财务运作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对中小企业财务能力的分析,可以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周转状况,充分认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进一步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良性运行。
三是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是企业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中小企业的决策层要想合理的决策必须要充分的认识自己企业的财务运转状况,也就是要在充分的了解企业获利能力高低、偿债能力强弱及营运能力的大小,了解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而财务能力分析正是决策层了解企业自己企业的财务运转状况的最主要的手段。
四是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还有利于企业提供正确完整的财务分析和总结报告资料,促进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的处理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攸关方的合法权益。
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能力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也获得了明显的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十分重视自己的财务能力建设,企业财务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在中小企业中一般会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是有中小企业的特点所造成的,在肯定这种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种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往往会致使中小企业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同时在很多中小企业中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这对中小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的不利的。
二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不严格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财务管理模式的滞后性,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等现象,这对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十分的不利的。
三是中小企业还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财务难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和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财务难题。这些难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素质较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十分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也不合理。由于企业对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大多数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财务管理能力偏低。同时还存着财务与会计不分,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现象,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
四、改善我国企业财务能力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
一是在中小企业因地制宜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对于保证企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只有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才能理顺企业的财务关系,实现企业财务的合理运转。因此中小企业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逐步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财务管理科学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二是全面认识企业资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资产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还包括企业无形资产;而企业资产的合理运转对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的认识企业的资产。在对资产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措施不断的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实现企业资产运用的最大化。
三是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不断通过生产经营活动积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同时还要积极培树自己的信誉,为企业融资提供重要的信用支撑。对于政府来说,应尽快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政府还要积极推动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金融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突破传统观念和制度的障碍,加快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四是不断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财会人员的素质关系着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因此应该应该积极重视全面的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一要出台各种优厚待遇积极引进有能力的财会人才;二要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逐步提升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三要积极采取激励措施,激励企业财会人员干事创业。
五、结束语
总之,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的提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能力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这些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本文相信,只要我们正视不足,努力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能力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雅丽.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05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69-02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底座”,是“做大”的基础,大量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是以企业规模即资产总额、销售收入总额以及企业员工人数为标准的,我国目前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按一定标准界定。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定义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然而,部分中小企业的弱点也同时暴露出来,如财务控制薄弱、管理松懈等,并且这些弱点被某些人加以利用,导致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而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防止这些舞弊行为的发生,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并且,有效的财务控制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现金流,还有企业的资金流向,以及各项业务的收支予以监控,促进企业资金的运用达到企业追求的最佳效果。除此以外,有效的财务控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通过事先规划,事中指导、限制和监督,事后分析与总结的过程,不断提高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水平,持续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所以,本文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控制分析
(一)财务控制的涵义与种类
1、财务控制的涵义
财务控制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它是根据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予以监督和调控,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财务活动符合企业的财务预算目标与制度要求,最终达成企业的财务预算目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达到理想的效果。
2、财务控制的种类
财务控制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主要可按控制的环节、依据、对象和控制的手段进行分类,具体有:⑴按控制的环节可以将财务控制分为事前财务控制、事中财务控制和事后财务控制。事前财务控制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控制;事中财务控制是指经营活动与财务收支业务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控制;事后财务控制是指对经营活动与财务收支业务的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并进行业绩考核和落实相应的奖惩。⑵按控制的依据可以将财务控制分为预算控制和制度控制。预算控制是指以企业财务预算目标为标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与调控,保证其符合预算目标的一种控制形式;制度控制是以国家法制法规与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为标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约束与监控的一种控制形式。⑶按控制的对象可以将财务控制可以分为收支控制和现金控制。企业的收支业务即企业的资金运动,收支控制就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收入活动和财务支出活动进行的控制;现金控制是指对企业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各项活动进行的控制。⑷按控制的手段可以将财务控制可以分为定额控制和定率控制,或者称为绝对控制与相对控制。定额控制是指以事先定好的数额作为控制的标准,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如销售额和费用额等标准;定率控制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活动以一定的相对比率作为控制标准进行的财务控制,如销售利润率或费率等标准。
(二)财务控制的流程
财务控制作为一种经济调控行为,有其独特的程序和步骤。
首先,财务控制标准的制定。财务控制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各项目的总量和构成量标准、资金耗费与产出各项目的总量标准、资金运转效率标准。财务标准的制定方法包括分解法、预算法、定额法和标准化法。确定控制标准,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既先进又合理和可控制性强。标准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其次,财务控制的实施。实施财务控制就是在经济活动开始投入资金运行之后,企业要建立经常的、系统的审核和监督工作制度,在企业资金运作过程中及时观察、调查资金运动的实际情况,了解资金是否节约使用,其效率是否达到理想水平,资金运动的过程是否与控制程序和标准相一致,是否存在薄弱环节等。
其次,绩效衡量。衡量绩效就是对被控制对象所表示的状态或输出的管理特征与原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脱离控制标准的偏差,据以分析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绩效。
最后,财务控制措施的实行。根据衡量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是财务控制的最后一个步骤。衡量绩效的结果令人满意,可维持现状;如果存在偏差,而且是管理上的问题,就应该纠正偏差;若是预算或标准有误,则应该修正标准。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且重要。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资金管理不当,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企业对资金的使用不够重视,缺少合理的计划安排,过量生产或盲目的购置实物资产占用企业大量经营资金,当企业经营急需资金时,将会面临财务困境;其次,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力度不够,由于赊销政策不够严格,账款的回收缺少有力措施,导致应收账款的回收不够及时,形成呆账或坏账;其次,实物资产控制薄弱。对存货的管理缺少有效管理制度,盘点执行力度更是缺乏,多数中小企业的存货对资金占用量非常大,存货管理混乱,容易出现白条抵库与质次价高等问题。
(二)财务信息管理不够完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资金规模较小,所以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足,且由于财务人员本身素质以及对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缺乏,所以在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中,财务对公司的经营业务缺少有力的监管与控制。财务管理的基础水平与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财务资料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不够,加上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合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所以往往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真实性与准确性欠缺,对企业的重大决策数据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与业绩管理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三)财务预算控制不完善。中小企业现行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做的很粗糙,执行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首先,财务预算管理模式设定不够科学,使得预算执行起来缺乏灵活性;其次,预算管理设定的预算指标不够完整,往往局限于生产领域或是其他某一领域,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其次,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经不起市场的检验;其次,在企业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很多企业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些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但大多只是形成了一些财务预算管理文件或只是编制了一些财务预算报表,企业的财务预算并没有严格执行,企业缺乏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缺乏对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激励,对预算执行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不及时,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四)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现阶段,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尚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或者很多企业设立了审计部门,但是审计职能却很弱,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审计职能效率低下对企业的财务控制的完善有着很强的不利影响。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道德素质不高,还有审计体制建设的不完善,导致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发挥监督作用,不能正确衡量评价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各部门的绩效。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上文提及的中小企业财务控制所面对的问题,本文给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控制模式,强化内部控制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提高资金控制力度,使企业资金的运用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一方面,要使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有效配合;另一方面,对资金的分配要科学合理,企业的流动与固定资金占比要合理,让两者有个最佳的配合,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对资金的收回与支付时间要有合理充分的预测。
其次,强化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力度。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其原始单据必须真实完整;另一方面要评价客户资信程度,建立赊销审批制度;最后,要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第三,完善企业的财产控制。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存货等财产的控制,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盘点工作,定期与不定期的清查财产,保证账实相符;另一方面,完善财产物资管理的流程,对物资流转的各个环节确定有效的程序,不同环节上安排相应不同的专职人员,互相进行监控。
(二)强化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强化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企业的财务资料完整性与准确性,发挥企业财务对业务的监管与控制作用,并且定期进行准确的财务分析工作,对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指导。财务分析围绕的财务状况指标与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的赢利能力指标、企业的经营能力指标与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其中,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资产营运能力的营业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资产负债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利益保障倍数等。
(三)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建立有效的企业考核制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普及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将预算管理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与业务中,让全员参与到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中,这对突破企业的财务控制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经营目标与长期战略规划进行预算的编制,并构建全面的预算指标体系,以完整的预算指标作为企业各个部门与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考核兑现;最后,建立企业的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对企业各个部门与人员的绩效要有合理的评价,要定期对企业的财务控制情况,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以强化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力度,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审计体制。中小企业首先应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专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从事企业内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监督,对各部门人员的绩效可以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也有非常好的监督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审体制的建立中,要注意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不同于一个虚设的形式,对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保证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元木,姜洪丽.财务管理学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谢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山市中小企业调查[J].财会通讯,2009(3).
[3]何瑛,刘选德.论中小企业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32).
[4]解飞.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6).
改革开放以来,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也逐步向财务战略管理方向发展,企业财务战略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中小企业也逐步实施和运用财务战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实施长远、健康的财务战略,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更需要将科学的财务战略进行成功的实施。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企业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财务战略应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关于财务战略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可是财务战略的定义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企业资金的均衡的流动;2、实现或加强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3、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4、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5、既反映了企业战略的共性又有财务战略的个性。本人认为以下定义比较全面:财务战略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这一定义既反映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又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融资等多个领域,财务战略能否成功对企业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战略过程包括财务战略制定、财务战略实施、财务战略控制与评价。财务战略的实施在整个财务战略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1、财务战略的实施是财务战略制定的延续。只有财务战略的实施,财务战略的制定才有意义。2、财务战略的实施是财务战略控制与评价的对象。财务战略的控制与评价是对实施过程的总结,给予修改和完善。3、财务战略的实施实施操作性强,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增加成功的难度。因此,就需要对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科学的研究。
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战略的实施作为财务战略过程的一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相关战略,也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注意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财务控制观念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铝型材、不锈钢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由于财务战略实施存在缺陷,企业中普遍存在资金管理不严的情况。有的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或者增加不必要的管理开支,造成无法应付经营急需,陷入财务困境。有的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从而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增大经营风险。有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甚至任用一些毫无财务管理知识的人进行管理,造成资产浪费严重。
(二)企业缺乏战略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机制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是由创业者直接经营,多为家族式、作坊式的企业,领导者想法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权力过分集中,决策过程简单。企业家往往在信息收集和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对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计划轻易下结论,对于财务方面的决策也同样如此。这种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己经无法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企业战略制定
目前,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我县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企业,而且大多数属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从银行贷款较为困难。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家有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提供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等资金支持,向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扶持力度仍然较小,难以满足多数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环境因素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数年时间来看,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县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水平较低,自身实力有限,受到更加激烈的新一轮市场冲击。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保证,而财务战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完善、高效的财务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战略目标不明确,财务战略实施混乱的状况,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财务战略的实施必须考虑到以下的因素:
(一)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这将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企业筹资、投资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另一方面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将进一步规范。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在金融市场都将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增长而获得资金。因此,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合理的争取资金支持,将成为中小型企业制定财务战略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我国及世界的产业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县中小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而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冲击不同,面临的机遇也不相同。位于传统产业当中,以小作坊式进行生产、资产素质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将逐渐被淘汰。一些有实力的中小企业为了强化其竞争优势,将会对企业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或产业转型,甚至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实施外部扩张。这些都将迫使各类型的中小企业对包括财务战略在内的管理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四、促进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有效实施的途径
实施财务战略是加强中小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小型企业应当迅速提升财务战略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战略思想,更新企业财务观念
树立财务战略思想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有效的财务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的作用。中小企业当中普遍存在着忽视财务战略管理的现象,在制定各种决策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财务决策方而只是考虑现有资金的多少,很少有一个长远可行的财务规划。
由于资金的使用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入世后,我国市场逐步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合理制定企业长期和短期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深化财务管理内容,实施企业财务战略
实施企业财务战略,不仅仅是事后算账、做账、统计、结算,而是把财务资金的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使之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中小型企业财务战略实施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手段落后,在财务方面无法从大局上对企业经营状况子以把握。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实施财务战略,就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
企业应当以财务战略部门为核心,扩大财务管理的内容。除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物管理外,还应向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方面拓展。将财务战略渗透到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通过不断改进财务战略,挖掘生产活动中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企业财务战略不仅要制定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使企业产生应对变化的机制,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预见地、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
(三)改良财务管理手段,为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消极人为因素。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规范现象,财务战略具有随意性,资金管理存在较大漏洞。今后中小企业应当改善财务管理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资金使用制度。建立业务规范,使各项业务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适当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所获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企业资金运作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为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淑娇:对企业财务战略的新思考[J].江苏商论,2006,(8)。
[2]尚秀芬:论中小企业财务战略[J].黑龙江对外经贸学报,2005,(1)。
2.企业财务战略类型的选择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影响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理财活动的措施与效率。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增长方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以便动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1 选择与经济周期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现代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经营的好坏既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的选择要与经济周期相适应,通过制定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对财务活动的负效应。
在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企业应采取财务扩张型的财务战略:加大投资力度,采用融资租赁,增加厂房设备,提高产品价格,扩大存货水平,开展营销筹划,增加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满足扩张性需求。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实现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
2.2 选择与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阶段特色,正确把握本企业的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非常重要。
在企业初创期,财务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高效融资,通过企业内部自我发展来实现企业增长。在投资方面,应把企业的资源集中在某一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的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并且要控制投资规模。在融资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利润多为亏损,现金流不稳定,外部融资受到限制,所以企业应更多地使用权益融资,例如依靠投资者增加投资或者是吸引新的投资者,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来吸引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在分配管理方面,适宜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留存下来,以满足企业日后发展的需要。
2.3 选择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要求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根本性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企业财务战略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对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虽然基础项目在短期内难以带来较大的财务利益,但它为长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的创新力度,可以强化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取向;可以通过明晰产权,从企业内部制止掠夺性经营的冲动;可以通过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的财务资源配置,限制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的耗用,使企业经营的集约化、高效率得以实现。
3.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
3.1 管理营运资金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融资能力和内部资金调度的余地,所以更需要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在资金运用上,为保证日常资金运用的周转灵活要维持一定的付现能力,预防市场波动和贷款困难的制约。要加强营运现金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做准确的分析。加强存货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储备机制,缩短库存周期,对库存积压物资,采取灵活方式快速变现。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改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识别和控制风险。
3.2 优化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受规模限制,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较低。为此,中小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应处理好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的关系;负债融资中又要处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与还本付息的平衡,做到“适当负债、结构合理”。中小企业应经常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否则,急需融资时就缺乏能力。
3.3管理融资战略
融资战略就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状况和趋势,对筹措资金的目标、结构、渠道等进行长期和系统的谋划,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完善自身,以积极解决“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应以更长远的眼光完善自身,除了努力提高自身收益水平之外,还要努力树立好的信用形象,按期偿还银行贷款,积极和银行建立联系,增进双方了解。
创造条件,争取从社会募集资金。向社会集资募股不仅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减少竞争压力,还可以打破原有的资本结构,增强公众的了解,突破家族式管理的约束,提高社会对本企业的知名度。
向职工集资,扩大资金规模。内部职工集资不仅为企业发展进程中扩大资本规模提供了新的途径,还能进一步增进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4 投资管理
投资战略要解决的主要是企业的投资决策,即投资的重点、强度、速度,以及投资效益的最低限额和投资风险的最高限额。中小企业应本着“稳健投资、适时扩展”的原则,制定投资方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征,在投资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稳健理财,切忌盲目扩展。中小企业在进行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或多样化投资之前,必须首先筹措必要的长期资本,以确保原有经营项目营运资金周转不因新的投资受到影响。
中小企业投资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完全靠企业的一两个领导拍板定案,没有完善的投资决策程序可以遵循,投资什么项目、投入多少资源完全由领导说了算。显然,中小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领导的决策在缺乏科学依据或者论证的前提下进行,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中小企业在投资时往往考虑当前的收益而没有长远的预测市场,这样的投资项目很容易使公司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中小企业经常随意转变投资项目,每转换一次公司都会面临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新的投资必然会影响企业整体资金的运用,转换投资项目的盲目性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综上所述,投资欠缺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中小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2资金周转不及时
资金周转是指企业的资金在购进商品时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随着商品的销售,购买商品时所垫支的货款得以收回,企业的资金又从商品形态回归为货币形态;企业资金的这种随着商品流转而不断进行的,存在形态的转换和回归,周而复始、延续不断的循环过程。生产资金的构成,指生产资金中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生产资金按照周转方式的不同特点,区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其特点是可以长时间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价值则按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地转移到制成品上,不需要立即在实物上更新,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较长。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是原料、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其价值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全部转移到制成品上,需要在实物上重新购置,因而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较短。
3管理者对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许多中小企业都是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的,并且以家族化企业居多,管理者往往一手遮天、独揽大权,是典型的集权制管理模式。他们往往自身就缺乏风险意识,财务人员也多采用自家亲戚或请代账公司,造成账目混乱,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对财务风险更是全然不知,根本不设立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系统。由于企业管理者本身就缺乏对财务风险预警的认识,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又太低,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差,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较为落后,大部分企业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因此,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就会毫无招架之力,乃至危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二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1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水平
中小企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和效益较好的项目上,充分发挥资金的效能。中小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搜集相关资料,掌握准确的投资信息,并重点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进行严密科学的论证,以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否则,出现一点失误,就会造成人、财、物的严重浪费。因此,提高决策部门的业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决策部门应该通过对资产回报率、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的期望值和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等因素指标的计算分析,来预测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性,以加强投资风险的预测,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回报率,可以比较出这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净现值的期望值是指期望投资回收量(税后现金量)与原始投资量之间的差额。通过NPV的值来判断各投资方案的可行性。风险程度是指期望与实际的偏离程度,也就是概率统计中的标准差。要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全局意识。所谓全局意识,就是要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公司老板要做到的就是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以宽阔的眼界,从战略的高度观察和处理好中小企业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如果发现问题时,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就很难做出科学的决策,势必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更难以高标准完成公司赋予的任务。
2合法经营规避
资金使用风险合法经营是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也是规避资金使用风险的第一要素。中小企业必须知道和明确界定哪些业务活动是合法的、可以进行的,哪些是被禁止的。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对所做行业缺乏真正的了解,中小企业不仅没有获得应该获得的收入,甚至还可能亏本经营,使企业资金使用风险增大。再比如对于创业投资公司,国家明文规定其不能从事房地产投资,那么即使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再高,中小企业也不应该直接涉及。同时中小企业在进行风险投资以及货物赊销时,应该充分考虑资金回收及回收期限的问题。因为回收期限越长,中小企业所承受的利息负担越重,利润越低,并且中小企业要对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这样公司又损失了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应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较大的促进功能。然而,由于受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和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一味贪大求快、强行扩张,最终导致企业负债累累、资金链断裂、财务陷入困境。
一、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分析和探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财务困境的类型。企业的财务困境可以分为两类摘要:一类是亏损型财务困境,即真正的资不抵债;另一类是赢利型财务困境,即账面利润不菲,营运资金却严重匮乏。
2.财务困境产生的原因。(1)企业外部原因。利率变化、社会信用程度、竞争对手财务制度。(2)企业内部原因。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财务控制薄弱;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财务危机的陷阱凸显,经营持续亏损。
二、财务稳健模式
财务稳健模式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即以财务“稳健度”衡量企业资产收益和资产流动的合理匹配;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优化财务结构。
1.资产收益和流动的合理匹配。太阳神等大企业的破产案例说明,企业假如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轻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中小型企业,承受能力较差,信贷额度少,融资渠道少,融资能力差,就更应该注重财务稳健。
2.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主要通过对财务困境的猜测为财务管理及时发出警示。我们可以运用财务困境猜测模型为财务管理警示提供重要依据。财务困境猜测模型因所用的信息类型不同分为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和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
3.优化财务结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负债结构、优化资产结构、优化投资结构。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厉性和强制性。要解决好上述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支持环境
财务稳健模式的有效实施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适应市场、优化价值链和供给链外,企业自身应从两方面入手,创造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良好环境。
企业财务担负着为企业筹集资金,安排资金计划,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并处理企业与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企业职工等财务关系的任务。由于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是由企业的生产、计划、技术、营销、物资、人事等职能部门履行的,而这些部门职能的履行无一不受财务的影响和制约。当财务问题困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内部财务问题又不能到解决的情况下,就得为企业进行财务咨询。其实质是请财务专家进行财务诊断。何为财务诊断?就是为了解决企业财务问题和提高经济效益,由财务专家,依据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系统和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的过程。财务诊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效益性。财务诊断的基本目标是提出解决企业财务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二,服务性。财务诊断是一项外来服务活动,它是财务专家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企业财务系统进行诊治服务的过程,既不是查账也不是审计,而是一项服务活动。
第三,自愿性。财务诊断的客体或服务对象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企业财务诊断往往是企业感到财务系统运行有问题,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不了,而求助于外部诊治。
第四,独立性。财务诊断的主体与服务对象并不存在经济利益上的契约,财务诊断是独立的服务工作。通过财务专家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为企业赢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诊断的意义
企业财务诊断起源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关注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在自身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又不得不求助于社会的管理专家。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财务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较多,通过财务诊断找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落实财务诊断提出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企业财务诊断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诊断有助于企业用较小的成本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企业觉得财务系统存在问题,且这些问题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不可能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求助于社会财务专家,通过财务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措施,企业通过实施财务诊断,整改方案,改进财务管理工作,降低费用成本,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减少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回收能力,保证财务分配合理,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通过企业财务诊断促进企业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
财务诊断是在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对一些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财务诊断人员将反映给企业的决策者,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回到遵纪守法的轨道上来,为国家减少财税损失,促进企业遵纪守法。
(三)企业财务诊断有利于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水平
财务诊断包括对财务管理组织的诊断和对原有财务决策方案的评估、修订等。通过财务诊断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和原有财务决策方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使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更加健全,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四)企业财务诊断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为解决企业财务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财务咨询公司集聚了社会财务方面的专家,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为企业进行财务诊断,为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使社会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财务诊断的组织实施
财务诊断按诊断的主体划分,可分为内部诊断和外部诊断。内部诊断即企业自我组织诊断,一般在拥有较强技术力量,较高专业水平的大型企业采用。外部诊断即由企业组织外部专业人员进行诊断,一般中小型企业采用较多。由于财务诊断的宗旨是找出企业财务病症,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财务咨询公司是提供智力服务、自收自支的服务性单位。财务诊断人员应由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较丰富的财务专家所组成。财务诊断机构和人员是相对独立的,以保证财务诊断的客观、公正。企业是否进行财务诊断,聘请何单位进行财务诊断,完全是企业的自。财务咨询公司必须依靠自身的优质服务来赢得企业的信赖而得以生存发展。
财务诊断程序,从企业诊断动机的产生到财务诊断人员提出诊断意见及改进方案实施等一系列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诊断动机
企业财务诊断的第一阶段是诊断动机,即企业负责人有意愿,要求进行财务诊断。诊断动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企业财务系统困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决策者产生诊断动机寻求问题的解决。
(二)接受委任
企业产生诊断动机后,应审慎选择财务咨询公司及诊断人员。财务咨询公司和诊断人员应充分了解企业财务诊断的要求及目的,接受委任并达成协议或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
这是诊断进行前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需要搜集各项有关资料,加以分析,为下一阶段财务诊断提供依据。
(四)诊断展开
这一阶段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可细分为五个过程:
1.状况了解:就搜集的资料及调查、访问、观察中所了解的现象加以整理,并初步分析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有无异常现象。
2.病态判定:对状况了解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对比,判定其病态及性质。
3.病因寻求:在已判定病态及其性质的基础上,分析造成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及可能。
4.对策研究:对病因有所了解之后,诊断者必须利用自身的学识与经验,对能解决问题的诸方案逐一评估,选择最佳最优方案,以获取良好的效果。
(五)报告提出
诊断完成后,应撰写诊断报告书。报告中以病因分析、解决对策和改善方案为重点。尽可能用图表方式表达,用数据加以说明,以便使委托方能充分了解诊断结果及建议,进而得以接受整改方案。
(六)整改方案实施
针对整改方案予以实施,以发挥财务诊断的效用。整改方案的实施应包括详细的实施计划与进度,以及考核方式等。
(七)成效考核
整改方案一旦实施,通过成效考核以验证诊断效用。必要时进行修正以达到改善企业财务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活力水平低的因素
首先,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谨使得财务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财务工作缺乏灵活性;其次,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为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没有创造一个合理科学的环境,并且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性提升,这样脱离实际的考核指标会使得财务工作缺乏规范性,无法实现绿色发展[1]。
2中小企业财务方面欠缺活力的表现
2.1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财务活力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仍缺乏高度重视和应有的认识,将财务管理误以为是内部会计工作的简单流程,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具有成长活力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便存在着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但其覆盖面依然有限,并未能很好地渗透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领域与各个操作环节中,且与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相脱离。
2.2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指导
当前有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基本将所有精力都集中于市场的开拓和产品的研发方面,而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则相对较为薄弱,存在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对内部财务活力方面的提升和建设重视起来,认识的不足致使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流于形式,这是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活力的重要原因。
2.3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当局情况认识不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企业有着好的效益,对于中小企业效益“好”到何种程度,领导者往往以财务报表为准。鉴于管理层的某些“暗示”,身为“下属”的财务人员难免由于身不由己而“借花献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较低,导致严重缺乏独立性和活力性。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弃企业整体利益于不顾,盲目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致使企业受损。
2.4缺乏有效的财务工作监督机制
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没有重视监督部门的职能发挥,使得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在企业中的地位偏低,监督人员整体水平和专业素养也普遍不高,导致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其应用的职能和功效,造成财务工作无法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环境。
2.5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失真
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保证财务工作规范进行,然而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缺乏对财务控制的认识以及企业内部具体的操作能力较低,使得财务信息的准确度相对较低,无法为后续财务活力的提升和财务工作的绿色发展奠定基础,财务信息系统存在失真的现象。
3提升中小企业财务活力的具体途径
3.1大力完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
中小企业要提财务控制的实施效果,就要先通过健全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从完善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设和执行予以认可,发挥财务控制部门的效用性,积极调动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确定和实施,构建必要的常设机构,形成具有实际效用的法人治理机构,将内控财务制度充分运用到财务体系中来,从控制财务的实施政策和相应程序开始,为中小企业财务工作实用价值的展现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进而提高了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活力水平。
3.2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在当下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加大对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整体把控,应在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其次要提升财务人员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度认识,深化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守法意识,提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财务活力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3稳抓财务管理重点,提升活力层次
从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入手,经济活动是为了实现企业盈利而进行的,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效益。所以在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统筹中,要把经济费用与经济价值进行均衡对比分析,并在考核中小企业业绩的同时,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程度的思维转变,稳稳抓住财务管理重点,把重点从经济效率中转移,学会挖掘中小企业内部自身业务的潜在优势。通过多种合理方式与途径增加收入、节约开支,进而建立一套更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而达到财务活力层次多元化的目的。
3.4提升财务人员财务规范操作意识与能力
在依法、合理又有效的财务管理标准下,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每个财务员工应该大大发挥创新精神,打破常规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不盲目跟从适应过去发展模式的财务管理制度。要积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积极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充实自身专业能力,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真实化的考核进程。对负责企业财务员工要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更新专业人员的法律条文概念,对其内部、外部双向监督,重新进行整合与评估分配,激励员工更加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能有效、严格的核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控是否规范,更能激励业绩提升,保障财务工作的活力。
3.5加强中小企业财务预算控制
针对中小财务预算控制方面,需要站在宏观把控和环节调整的措施来具体实行,达到财务预算的可控化。加强财务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从生产之初,利用预算模型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效益性”置于最高的位置,使财务预算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局面,实现中小企业盈利价值的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财务活力的提升和企业整体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预算管理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站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通过对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提出,从而相对应的寻找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利用财务制度的保障、财务控制体系的规范、财务人员的整体素养以及财务预算的有效性,来激发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力,促进中小企业财务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的发展表明,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建设资金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廉,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具有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大量的干预,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经营者的影响过大等。其中在财务上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片面考虑到季节价格波动,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
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职责不明,资产浪费严重。
(二)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
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因此,高成长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但是由于组织放大效应(组织放大效应是由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模式。但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也十分明显:一方面母、子公司都会从各自立场出发追求数量扩张;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原有业务联系和资金融通渠道外,还可能获得母公司再分配的业务或资金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短债长用则可能使企业潜在支付危机随时爆发。
债务、资产的结构性错配由最常见的就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还包括负债到期过分集中的结构与现金流量错位,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的银行结构单一,资产和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等。企业将短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金融机构基于高成长企业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筹长贷方式,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一旦银行收紧银根,企业将会进退两难。
(三)财务危机的陷阱突现
经营持续亏损由企业扩张过度,容易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战略性失误引起亏损。如果企业只是短期亏损,只要亏损额少于折旧,未必导致债务偿付困难,但如果持续亏损,将造成企业净资产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大大削弱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不能到期偿还债务。如果亏损严重到资不抵债的地步,将意味着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最终很可能走上倒闭、破产的不归路。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国际上有着大量关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探讨。
二、国外财务预警模式概述
(一)单变量分析法
国际上关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美国的威廉·比弗(WilliamBea2ver)运用精确的统计方法,提出了单变量分析法,运用个别财务指标来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单变量分析法中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主要有:现金流量债务比、资产净利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安全率(即资产变现金额P资产账面金额与资产负债率之差)等。由于单变量分析法一次只能分析一个指标,而不同的指标只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侧面,因此难以有效地预警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Z分数模型
1968年,爱德华·奥特曼(EdwardAltman)运用一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配对抽样法,通过配比研究,首次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Z值”模型。
其判别函数为:Z=112W1+114W2+313W3+016W4+01999W5,
其中W1表示营运资金/总资产,反映资产的流动性;W2表示留存收益/总资产,反映累计盈利情况;W3表示税前利润/总资产,反映资产的营运效率;W4表示股票市价/总负债面值,反映偿债能力;W5表示销售总额/总资产,反映资产周转速度。该模型的变量是从资产流动性、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中各选择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模型中的系数则是根据统计结果得到的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量度。按照这一模型,通过计算企业连续几年的Z值就可发现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征兆。
(三)F分数模型
由于Z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有学者拟对Z分数模式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FailureScoreModel)。F分数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F分数模式加入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自变量。许多专家证实现金流量比率是预测公司破产的有效变量,因而它弥补了Z分数模式的不足。
2、本模式考虑到了现代化司财务状况的发展及其有关标准的更新。比如公司所应有财务比率标准已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现金管理技术的应用,已使公司所应维持的必要的流动比率大为降低。
3、本模式使用的样本更加扩大。其使用了CompustatPCPlus会计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的416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检查;而Z分数模型的样本仅为66家(3家破产公司及33家非破产公司)。F分数模式对4160家公司进行验证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F分数模式如下:
F=-0.1774+1.1091W1+0.1074W2+1.9271W3+0.0302W4+0.4961W5
F分数模型与Z分数模式中各比率的区别就在于其W3、W5与Z分数模式中W3、W5不同。F分数模式中的五个自变量的选择是基于财务理论,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特定的F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分数高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
三、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本文将基于F分数模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一)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方法的理论基础
财务预警的最终目的是采取对策,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处于安全状态,财务预警必须使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预警管理更多的要应用前馈控制和复合控制.并且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相联系和融合,财务管理内部的筹资、投资和运用也相互联系和融合,预警管理必须从企业整体出发,某项指标的变化和波动,其原因往往并不是单方面的,企业某一方面的警报,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应对措施。
(二)确定预警范围
确定预警范围是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预警范围的确定就是要明确财务风险包含的内容和类型。一般来讲,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价格风险、存货风险和资产营运风险等。
(三)确定预警指标
预警指标的选择是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预警指标选择的好坏是决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科学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所选取的指标应具有灵敏性和可操作性,所谓灵敏性,就是所选的指标要对经济波动的反应敏感;所谓可操作性,就是要选择现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可以取得的指标,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探讨。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选择反映稳定能力的指标、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和反映成长能力的指标,根据F分数模型选取得指标包括:
1、反映稳定能力的指标:W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W1反映了资产的流动性,表示每一元资产本年度周转多少次,形成了多少元的营运资金,W1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财务状况越理想。
2、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W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W5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W5越大说明企业筹资和再投资能力越强,相对于Z分数模式,它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的利息是指企业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3、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W2=期未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W2反映了企业的累计盈利情况
4、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W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W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它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也是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必要时可将这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债务。
W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该指标也是用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根据F分数模型,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为:
F=-0.1774+1.1091W1+0.1074W2+1.9271W3+0.0302W4+0.4961W5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计算出各类指标以及F数,根据报警标准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报警标准和方法
1、报警标准
当某一指标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就发出警报。如采购计划合理变化率为上下20%,当变化率达到30%时,就应报警。又如,当发现内控连续失效时,如采购付款违背内部授权制度,有两道以上环节连续违规,证明不正常,就应报警。
某几个指标同时超标发出报警。如资金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率两个指标组合;又如当库存物品报废损失额(率)虽然没有达到报警点,但是盘点差异率也较高,如果这两个指标都达到某一极限,也可以报警。
当某一现象出现时发出报警,如公司发生诉讼。
几个现象组合出现发出警报。
总体风险超标发出警报。如F值低于0.027,发出高度警报。
2、报警方法
A.报警规则
报警类别和性质:警报可以分为轻度、中毒和高度。如采购计划变化率在30%-50%为轻度报警,在60%-80%为中度警报,超过80%为高度报警。再如,内部控制完全失效可以高度报警。
报警渠道:通过什么渠道报警,可以越级直接反映,还是逐级汇报等。发出报警时,根据警报性质,应让有关主管领导首先得到此信息,如当发出高度财务警报时,公司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在打开计算机时应首先看到此信号。
报警方式:报警方式可用内部局域网通报、口头报告、书面报告、电话等形式报警。
报警时间:在什么时间报警。如规定轻度警报必须在当天之内报出,中度预警必须在发现2小时内报出,高度报警必须即时报出。
报警对象:向谁报警问题。如高度警报直接向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报告。
B.报警输出信号
报警信号内容应包括警报性质、警报具体内容、警报发生的环节、警报原因和措施建议。
报警信号可用、或等表示,单个符号表示轻度预警,双符号表示中度预警,三个符号表示高度预警。如图1可以给出企业财务管理某个环节的财务预警情况。
3、报警原因分析方法
警报发生后,应尽快检查出警报发生的环节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方法可采用流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等。
4、财务预警反应机制
预警的目的是采取措施,警报发出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规定的部门和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对策与建立对策库
企业可以根据警报原因分析结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参考和采纳专家意见,吸收以往的经验教训,通过内部讨论、专家咨询、集体决策等方法,也可以聘请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专题咨询,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会计视野,2006(4).
2、杜兰英,余道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5(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情况,一味贪大求快、强行扩张,最终导致企业负债累累、资金链断裂、财务陷入困境。
一、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的分析与研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财务困境的类型。企业的财务困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亏损型财务困境,即真正的资不抵债;另一类是赢利型财务困境,即账面利润不菲,营运资金却严重匮乏。
2.财务困境产生的原因。(1)企业外部原因。利率变化、社会信用程度、竞争对手财务制度。(2)企业内部原因。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财务控制薄弱;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财务危机的陷阱凸显,经营持续亏损。
二、财务稳健模式
财务稳健模式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即以财务“稳健度”衡量企业资产收益与资产流动的合理匹配;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优化财务结构。
1.资产收益与流动的合理匹配。太阳神等大企业的破产案例说明,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中小型企业,承受能力较差,信贷额度少,融资渠道少,融资能力差,就更应该注意财务稳健。
2.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建立财务困境预警制度主要通过对财务困境的预测为财务管理及时发出警示。我们可以运用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为财务管理警示提供重要依据。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因所用的信息类型不同分为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和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
3.优化财务结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优化负债结构、优化资产结构、优化投资结构。
4.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全员素质教育,首先从企业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只有依靠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支持环境
财务稳健模式的有效实施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适应市场、优化价值链和供应链外,企业自身应从两方面入手,创造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良好环境。
1.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为此,企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3)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2.加强财务控制。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1)内部强化财务意识。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2)注重财务效率。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4)加强资金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5)保持财务资料完整。
根据以上分析和论证,企业要规避财务风险,摆脱财务困境,可以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运营模式,运用财务稳健度和财务风险预测模型来及时了解企业财务运营的真实情况,优化财务结构,并创造财务稳健模式实施的支持环境,从而规避风险,改善不良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走上健康的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胜军.财务困境与稳健经营.企业管理,2002.(4)
2.郭复郑著.财务通论.上海立信出版社,1999(9)
3.philip kotler著,营销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
4.韦尔奇著.经理法则全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6)
5.程虎.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管理,2002(11)
6.刘伟.关于当代中国私有资本企业“管理青春期”的考察.管理世界,2002(2)
7.陈纪有.企业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经济管理,2002(12)
8.刘力纲著.企业持续发展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3)
9.陆正飞著.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9)
10.姜云飞.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与思考.经济研究,2002(2)
11.吴世农,卢贤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经济研究,2001(6)
12.李报民编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务.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