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16:42: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哲学知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事件理论的基本理论内涵以及意义和影响
事件理论在中西方都有它的影子和影响,就算不学哲学的也都或多或少知道它。在哲学上的影响主要是为新思潮的发展开创了条件,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视角。
1、事件理论的基本理论内涵怀特海从经验的视角出发,把现实世界看成是由彼此相关联的个体事物所组成,个体事物具有多样性,因为怀特海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真实联系。认为这个有机整体(宇宙)就是由事件或实际存在物构成。实际存在物作为现实的基本单元,也是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实际存在物是相互联系的。从现实感知的事件出发,以事件作为自然要素的终极单位,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由事件构成的一系列过程。
2、事件理论的意义和影响怀特海的事件理论主要是通过罗素的介绍传播开来的。罗素说:“我是被怀特海从我的‘独断的睡梦’中唤醒的。怀特海发明了一个方法,把点、瞬和质点构成一组一组的事件……”并且把“怀特海的中心论点——事件是世界的终极要素——发展成为了著名的中心一元论学说。”使得罗素这一思想在20世纪初风靡一时,可见罗素受怀特海的影响有多大。虽然怀特海的事件理论思想没有成为西方思想的主流观点,但是他的过程哲学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影响,比如罗素、科布、格里芬等等,尤其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很大。
三、事件理论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看待事件的发展
1、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意义和影响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就对哲学各自都有不同的见解,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然后阐述自己的新见解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王国,又以此给后人们学习和批判。每一个伟大的思想都会受到人们的青睐、支持也不乏批判。而哲学往往又是在批判中成长以及发现新的思想和视野。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不像科学那么精确为什么还要学习呢?那么首先就要强调一点哲学其实本身就是一部哲学史,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不断完善的真理。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也要有明辨是非之分)以及去完善和批判它,这样哲学才不会止步,只有这样哲学才会欣欣向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就是新思想的发起,对西方后现代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提倡实体思维应该转向事件思维,我们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事件构成的。强调的不是某个物、人、时间等,而是由上述所构成的一系列事件,这就是实体思维转向事件思维。这样我们就可以寻找新的视野,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哲学以及人的思想意识。
通识哲学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开展得好坏关系到通识教育的前途,而通识教育中的哲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专业课程大有不同,它担负着把学生“孕育”成真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任务。
一、通识哲学的缘起与理念
牛津大学马修・阿诺德教授(Matthew Arnold,1822--1888年)在担任拉格比公学校长期间,提出教育应当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现代大学“通识教育”逐步形成,并且影响广泛,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较早开展通识教育的耶鲁大学极力倡导本校学生选修人文艺术类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培养。在通识教育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就是哲学教育,它所面对的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我们把这种面对所有不同学科所开展的哲学教育课程称之为通识哲学。
通识哲学的核心在于“人”,它着重点在“育”而不再是“教”,这是因为它已经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不再需要传统的专业划分,它提供给了学生不同于自己本专业的另一种选择,学生通过这种自由选择,得到了毫无拘束的、顺其自然的成长。简而言之,通识哲学是一种现代人文教育,它超越了传统大学中长期存在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它以大学问家以及大思想家为榜样,它所做的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独特潜质与气质。
二、通识哲学的特点
当初入大学的学生问及宇宙本性和生活意义时,回答这些问题的应当是哲学。但是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经过严格思维的训练,却又急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就会诉诸于一些廉价的替代品。通识哲学和这些通俗替代品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在本质上的,即思想的性质与理解的彻底性。具体而言,通识哲学应该具有以下特性:
1.以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为前提
从本质上讲,通识哲学是在为某种观点提出充分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通识哲学会对将来从事政治、法律、商业甚至说任何一门职业的学生如此有价值的原因,除非明确表达和详细论证对这门职业毫无用处。但是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并不旨在为某些特定的听众提供充分理由的表述和论证是没有意义或目标的。
通识哲学首先是明确表达和逻辑推论,但它也是有风格地进行明确表达和逻辑推论。它的质量取决于哲学所提出思想的独创性以及整个思想体系给予读者的鲜活程度。柏拉图、康德和克尔凯郭尔等人的想法与他们的大多数同时代的人并无很大区别,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雄辩地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出色地为之做了辩护,并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建成了一座富丽壮观的大厦。
通识哲学应当有相当的说服力,也就是说,除表现出明睿的智慧和批判的思考以外,它还应当机智、风趣、富有戏剧性甚或是相当的诱惑性。通识哲学要以不同凡响的方式得出平凡的观点。无论是一年级大学生的稳妥思考,还是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哲学活动本身都是一样的,即力图尽可能吸引人地明确表达和澄清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任何人完全可以也有必要参与其中,通过扮演一回哲学家来欣赏哲学本身。
2.以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为核心
通识哲学中的每一个哲学问题都发端于每一个令人困惑的个人问题。我们的哲学可能开始于某个悲观甚或悲惨的事件,比如当我们突然想弄明白生活是否公平,或者对那种最终一切都会变好的信念感到迷惑的时候。有时哲学也发生这样一些状况,即我们必须做出一个决定,而它将会影响到我们或者他人以后的生活,比如我们今后要不要在大学里继续学习下去,要不要工作,要不要孩子以及等等。有时候,我们感到需要向自己证明某种东西的正当性:比如我们似乎无法从大学中获得有益的东西,我们却依然要上大学;我们是否应该在有数以千万计人仍然食不果腹的世界里过相对奢侈的生活。
我们与哲学的接触也可能源自一件平凡的小事:比如我们面对冷漠走过倒地老人的人群,开始思考道德的重要性;我们被某种感觉或知觉所困扰,开始思考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某种东西是否真实存在;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收入与住所,开始思考人之间的平等与权利;我们与死亡擦肩而过,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通识哲学所讨论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产生了困惑,我们在彷徨中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些时候,哲学便与我们相遇,这时候哲学便会变得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跳出琐碎的日常生活来思考问题。
3.以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有教养的人为导向
通识哲学是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我们究竟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去做以及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对已知的以及未知的事物的彻底省察,一种对那些在很长时间中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点提出彻底怀疑的过程。
比如我们为何认定一些行为是正当的而另一些则是不正当的?杀人是不对的,它总是合理的么?战争中的杀戮如何?未出生的胎儿如何?对一个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但却又忍受巨大痛苦的人来说又是如何?不论你对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做出何种回应,我们的回答都织就了出一张信念与思想之网,我们很可能在对这些理念进行反思之前从未厘清过它。那么这就需要通识哲学来梳理、引导与显明这些问题的方向。
这就是通识哲学背后的一般旨趣:它教给我们怎样去反思、明晰我们所坚信的东西,让我们亲自把这些想法厘清,然后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呈现给自己或者那些持不同见解的人。当我们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什么是一种好生活的时候,我们重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当我们对某些事情持怀疑态度的时候,我们开始了对真理追寻的脚步。通识哲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从思考问题出发,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有责任、有教养的公民。
三、通识哲学在中国的现状
尽管通识哲学在我国已经遍地开花,但是在通识哲学教育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亟待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缺乏通俗性与风趣感
通识哲学目前依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使用了太多的哲学专业术语,对学生缺乏相当的吸引力,通识哲学就表现形式而言,应该具有相当的通俗性,它应该是风趣的,应该带有戏剧的张力,但是我们现在的通识哲学教育太过于僵化,无法获得大多数学生的共鸣。
2.被赋予较多政治、经济功能
通识哲学目前为止无法做到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提供完善的教育。我们赋予了通识哲学太多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这显然违背通识哲学的本意。真正的通识哲学应该是毫无功利性的,它只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益地思考,彻底省察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
3.缺乏主体性以及对大学精神的追求
通识哲学应该是自由的,这种自由鼓励教育对象独立思考,而在通识哲学教育中,教育主体很多都是如同传统教育,只是僵化地传播知识,而不是赋予教育对象以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但是,目前通识哲学还无法强化这种追求。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67-02
【关键词】 论文,学术;周期性;时间安排;作者
发表时滞(delay for publication of articles, DPA)亦称出版时滞,是指出版单位收到稿件至稿件发表的时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术交流日趋频繁,知识更新加快,医学论文的发表时滞问题越来越引起作者和医学期刊的重视。在诸多影响医学时滞因素当中[1],作者因素是发表时滞的重要原因,不可忽视。现仅从作者的角度谈谈如何控制医学时滞。
1 医学时滞与作者的关系
医学时滞可分为待刊时滞和处理时滞。待刊时滞主要受制于待用稿件数量、期刊刊载容量、出版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作者一般很难左右;处理时滞主要体现在质疑、审查和提高医学论文质量的过程,是发表时滞的重要人为因素,可见医学论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医学论文的处理时滞。因此,可以说作者重视医学论文质量,就是重视医学论文的处理时滞,也就是找到了控制医学时滞的关键。
2 产生医学时滞的主要原因
2.1 医学论文质量 医学论文处理时滞主要表现在期刊社(编辑部)对医学论文质量的审查、退稿及编辑加工等方面,包括对内容、格式和与作者有关信息资料的处理等。
2.1.1 内容处理 医学论文能否刊用,首先要求内容符合办刊宗旨,其次是学术水平要达到发表的要求等。对于同意刊用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稿件,需要组织专家多人多次审核,然后再由责任编辑与作者联系稿件退修事宜,有的稿件可能需要退修多次。这个环节修改的具体内容有: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数据、图表、语言文字;科研方法、资料处理等。如此,对于以上内容的超时处理常常表现为医学论文处理时滞延长[2]。
2.1.2 格式处理 论文形式的合理规范和统一是论文内容科学、严密和精细的保证,也是医学论文学术交流的前提。医学论文格式处理时滞延长,主要是由于修改论文格式时,经常能够发现论文内容中的疏漏和错误,包括词语逻辑关系错位或语义混乱等问题。具体内容有:论文题目、分级标题;段落结构、序号层次;图表注释、文献角标;等等。对此类问题向作者的反复求证过程势必延长医学论文的发表时滞。
2.2 作者资料处理 包括作者姓名与排序、工作单位与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该论文研究的科研立项情况;主要作者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主要成就以及其他与作者和论文有关的信息资料等。
2.3 投稿问题 稿件投寄是作者与医学期刊连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论文能否顺利发表的关键选择,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发表时滞。主要表现包括:(1)期刊选择不当,可能需要对医学论文主题做大的变动,甚至不能发表;(2)投稿时间欠妥,如正值职称评审发稿高峰阶段;(3)投寄稿件方式有悖该刊收稿、审稿习惯,可能导致处理时滞。以上情况均为造成发表时滞的常见原因。
3 作者控制发表时滞的措施和方法
3.1 论文内容质量的控制 作者要想有效地控制医学论文的发表(处理)时滞,就应重视医学论文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首先,医学研究的假设要科学,设计需合理,研究方法应该切实可行,具有可重复性;其次,医学研究的选题要处于该学科领域前沿,对学科发展或相关学术研究有指导性;再次,医学研究要有创新,主要包括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切忌人云亦云;最后,医学研究的成果应具有实用性。总之,医学论文一定是那些能够揭示医学科学规律和本质,对医学研究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文章。
3.2 论文撰写格式的控制 为做到学术交流国际化和寻求医学写作的“规律”和“格式”,从而达到“规范”、“整齐”的效果,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医学期刊界也推荐和使用《生物医学期刊对原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格式第5版)等标准来规范医学论文写作和出版。
GB/T 7713-1987对医学论文写作内容和格式给出了基本要求,该标准具体且实用;医学论文温哥华格式(第5版)是一份关于作者向医学期刊的投稿须知,其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在国内,这2份文件目前尚属医学论文写作、医学期刊接受稿件的纲领性文件,对撰写论文、稿件投寄和控制发表时滞等方面均可起到广泛的指导作用。
3.3 论文规范化控制 医学论文的规范化问题,常常容易被作者忽视,为此期刊社(编辑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而直接影响到医学论文的发表时滞。对此,作者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3]。
3.3.1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医学论文的主要表达手段,由于医学论文叙述内容和写作目的的特殊性,因此在词语选择、语法修辞、句式运用及文章结构等方面都具有自身要求和特点。努力做到:(1)用词准确、文字规范;(2)叙述朴实、层次清晰;(3)正确使用国家颁布的简化规范汉字,准确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和近义字,不用异体字、繁体字,更不要自造简化字和使用错别字。
3.3.2 医学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术语是各医学科学的专门用语,反映医学专业概念的一种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语言符号,在医学论文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每个术语所表示的概念都具有其特定的含义,不需借助上下文来理解。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在医学论文中如名词术语用之准确,既能正确表述内容,又可节省篇幅,基本原则是:(1)医学名词术语必须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自然科学名词,对国家尚未做审定的名词,应参照国家编纂的各种专业词典和正式出版的图书中的名词术语。作者自拟的名词术语,在文中首次出现时须加注说明。(2)医学名词术语一般应写全称,不得随意“改造”。若名词过长,文中又多次出现时,可在首次使用的全名后用圆括号注明简称,当文中再次出现时,则可用简称。(3)表示同一概念或同一事物的名词术语,由于历史或翻译等原因,有不同叫法或不同的书写形式,但是在文中的前后应一致,只能用其中一种,避免混乱。(4)药物、生物、化学名称凡已有中文译名者,应采用中文译名,一般不用商品名;易引起混淆或有争议、不常见的译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用圆括号标注原文或拉丁学名。对尚无译名者,可按有关规定暂拟译名,或直接引用原文。
缩略语(又称缩略词、简称)也是名词术语,是将多音节的单词、短语、短句等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汉字)或加几个字母(汉字)连接起来,缩写为一个词的形式,它可以缩短篇幅,提高效率,准确传递信息,具有简洁、明了、实用和易于认识以及容易记忆等特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缩略语,但也应注意不可过多过滥。
3.3.3 数字用法 医学论文中数字使用非常频繁,涉及范围广泛,数字内容具体,方法复杂。如果数字混乱或出现错误,危害比较大,因此,正确使用数字,对准确表达医学论文内容,提高医学论文质量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医学期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4 国家标准与保密问题的控制
3.4.1 注意执行国家标准 我国现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标准化法》指出:“对于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对于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但应注意的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一旦经政府做“必须”、“应该”等执行规定后,就具有了强制执行的法律地位。对此,作者必须注意。
3.4.2 医学论文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保守国家秘密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事,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对此,以国家立法形式加以限定,作为保密工作的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简称保密法)、《关于惩治泄漏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法律法令,从保密工作的宗旨、方针、管理体制、国家秘密的含义、范围和密级、保密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均做了较细的规定。作者对此应有所了解,投稿内容不要涉及国家秘密。
综上所述,医学时滞的控制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提高医学论文质量是控制发表时滞的关键。因此,作者从医学研究伊始就应树立时滞控制意识,努力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消除医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投寄以及论文退修等环节中的时滞因素,从而达到缩短时滞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潘学燕,杨继民,郭柏寿,等.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及其与提高刊稿质量的关系探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498-501.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改革开放以来,价值哲学引入中国后就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参与其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很多理论基础方面没有达成一致,研究停止不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对价值哲学自身的反思和规定,研究者们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上探讨价值问题,泛泛而论。使价值哲学承载了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对象和内容,而关于价值自身的核心理论和问题却被遮蔽了。因此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反问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哲学,它的视野应该如何界定。只有弄清楚了这些基本问题,才能打牢价值哲学的根基,使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获得规范性和现实意义。
1 科学实践论是价值研究的根本立场和视野
恩格斯曾经对哲学的发展做过这样的界定:“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东西的话,那就只剩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1]这种说法基本符合哲学发展的趋势,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证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哲学很难再进入自然科学的领域。留给哲学的研究对象只剩下思想,从而成为对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的事业。当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讲,哲学反思的对象不可能是先验给予的,而只能取决于对其反思的哲学的立场和眼光,因此基于不同立场和眼光的哲学反思会产生不同的反思对象和效果。正因为反思的立场具有这种相对性,因此反思的结果也不可能构成绝对真理。但每一种反思在其立场上都具有自身的意义和效果,这一点正是近代认识论哲学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价值哲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在反思中追求终结历史的绝对真理,而要着眼于对人类的历史性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立场和观点只能借由实践论的观点和立场来解释。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石,实践本意就是指人们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目的的价值活动。实践是人得以生成的途径,人的一切价值追求都要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完成。实践原则要求对人和人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要从实践来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要从改造世界,使现实服务于人的需要来看。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给价值哲学制定一个实践本体论基础,因为这样做依然是一种知识论立场,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与自然的互动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思路。而是要把思想看做和物质生产实践同构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人的思想实践。这样价值活动就会成为追求自身目的、手段和结果的思想活动,这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实现价值的过程。
2 价值的真理性在于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价值论不应该立足于认识论,这不是从价值论反思的对象来说,而是从其反思的立场来说的。因为认识论的立场是知识的客观性,在真理的维度中来讨论价值问题,其焦点在于主观和客观是否统一。而价值论的立场是人的活动即实践,是把真理放到人的活动的维度中去理解和检验。即像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价值哲学并不仅仅是要对思想做出判断或是提供标准,而是要对思想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活动做出反思。因此,从实践的观点来看,思想要为存在的合理化来服务,价值的真理性在于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所以说实践的观点就是价值哲学的观点,只有把思想理解为实践中的思想,理解为人的活动的必然要素,思想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性,价值真理才能对人来说真实有效,有意义的价值哲学才能构建起来。
在实践论的架构下,价值哲学把人的一切活动和思想都理解为价值活动和价值真理。科学为真而思,伦理学为善而思,美学为美而思,政治学为正义而思等等。价值真理不同于事实真理,其区别不在于对应的对象和内容不同,而在于它们是同一真理在不同的观点和视野中展现的不同的意义。事实真理是在存在论和知识论的维度中产生的反思,这里的一切真理都是事实性质的真理,都是对存在或过程行为的描述,这其中也包括实践活动和价值创造。如果从实践论的维度来考察价值真理,那么真理在价值论视野中向我们所展现的就是思想如何达到自身目的的过程,表现为实践中的有效性,而这就是价值真理,即实现价值的真理,而非对价值观念的客观描述。因此,价值真理是一种活动,是人的意向性在实践中追求有效性即“真”之价值的活动过程和结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来谈论价值的真理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从人类学的视野来看,价值论比知识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因为只要是真理,从来都是为了人的生活而产生的,都是人实践活动的结果。价值的真理性取决于人的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的效用,即能不能有效的改造世界,达到需求和目的的统一。而事实真理只是为实践服务的一个工具,只有和价值真理的实现具有内在一致性时才体现出意义。因此,价值真理的根本性和前提性意义是无可置疑的。没有价值真理的事实真理是无效的,没有价值论反思的认识论同样是无效的。
黑格尔认为哲学只能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的反思活动,那么对对价值真理的反思也就构成价值哲学的旨趣所在。而马克思的实践论正是价值哲学构建自己存在合理性的基础。因为价值活动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中,只有在正确把握价值和人的存在的关系的思路下,才能启发人们对价值理念进行更新,并最终引导人们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总而言之,价值哲学要能在批判性的反思中为在人们的生活和行动中设计新目标所需要的自由奠定基础,这正是价值哲学的意义所在。
作品不同的价值。贬谪文学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与丰富的审美价值,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也能
对高中学生起到启发作用。本文从贬谪文学的概念着手,分析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而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贬谪文学;审美价值;
贬谪文学是遭受贬谪的文人在被贬谪到异地他乡时,所创作的以反映贬谪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为主的文学作品。这些贬谪文学作品因为创作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价值。探讨贬谪文学能够对作家主体的审美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学史中不少作家、诗人,都有过遭贬受谪的经历,而且遭贬受谪期间往往创作甚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有相当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贬谪文学作品,对这些贬谪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解读,能够发挥这些贬谪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也能够完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工作,适应高教改版的需求,使更多贬谪文学能够被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一、贬谪文学的概念的界定
尽管文学界已经对贬谪文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一直以来却没有对贬谪文学的概念达成共识。贬谪文学的概念与贬谪文学的研究对象有关,贬谪文学的概念不确定极易造成贬谪文学研究对象的不一致。所以本文在写作之初,有必要对贬谪文学的概念加以明确,为日后贬谪文学的更深入研究打好基础。在概念的界定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贬谪文学的作者;二是贬谪文学创作的特定时期;三是贬谪文学的作品的特征。在笔者看来,贬谪文学的作者应为被贬谪之人。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过程,才会有切身的感受,作品才能如实表达作者的被贬谪情感。被贬谪之人包含两层意思:一种是身经贬谪者,而不论被贬谪是因为无罪还是罪有应得。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主要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贬谪文学作品,既包括时期文人创作的贬谪文章,也包含唐代宋代遭受贬谪之人创作的作品。北宋坡的很多作品也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如《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唐代以白居易、柳宗元和韩愈以及刘禹锡的作品为主,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堤上行三首》等作品都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柳宗元的《江雪》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比较出名的作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每一个时期的贬谪文学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时期的贬谪文人创作的作品都因为时代背景相同而具有相同的群体性特质,不同的贬谪作品也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的审美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贬谪作品,大多通俗易懂,其中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励志意义,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审美价值。
(一) 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体现了对理想的执着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中部分贬谪文学作品还体现出了作者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柳宗元是唐代贬谪文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其很多作品都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柳宗元个性很傲慢倔强,不肯轻易屈服于权势,从不愿意与那些达官贵人同流合污,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执着。柳宗元在被贬期间,抱定决心“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虎”。柳宗元在被贬谪之后非常孤独寂寞,为了发泄压抑在心头的沉重的孤独感,柳宗元借用诗歌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如在《捕蛇者说》中,他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来对当时的苛政进行无情的抨击。这反映出了他心怀苍生为政信念的使命感和崇高追求。柳宗元对民生的关注,并不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在他出任地方官时,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的实事。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贬谪文学体现出旷达情怀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大多表现出了被贬谪之人淡泊闲吟的旷达情怀,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来抒感和调整心态。他们不以外物所蔽,不因处境的困难而自暴自弃,旷达必须无心,就是将被贬谪的压抑进行审美化,随遇而安,在苦境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把抵牾情绪转化为欣然接受,坦然面对一切人事,不因处境困难而自暴自弃,即使遇到不满意的事也能安之若泰。陶渊明在被贬谪期间,很多作品都反映出了他的旷达心态,他的《归园田居》便是代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都反映了陶渊明的旷达情怀。陶渊明的这种安土忘怀并非没一个人都能做到。发哀怨,就是陶冶性情,在心理上追求一种“适”的境界。“文人的遭际,无非是‘穷’和‘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学,或者是‘兼济’的舟楫,或者是‘独善’的伴侣。”。贬谪诗人正是以文学为伴侣,以消解他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之感。坡说自己“某平生无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
上述贬谪文学作品都表现出被贬谪之人自适旷达的心境,对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良好心态能够促使高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随遇而安,这也是贬谪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之一。
高中教材中收录的上述贬谪文学作品,能让读者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或许是作者的乐观心态,或者是作者的执着追求,这都对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启发意义。贬谪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对官吏的行政处罚,其对于仕途中的文人学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遭受贬谪的时候所创作的诗文反映了个人的悲愤苦闷及才略不得施展的抑郁,以及一种坚贞的精神操守。可以说,贬谪文学不仅是反映贬谪文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历史精神的言说与延展,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贬谪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对于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对于贬谪文学作品还不是非常重视,收录的贬谪文学作品数量也非常有限。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应更加重视贬谪文学作品的励志作用,使其审美价值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使高中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后能够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柳侯祠》,东方出版中心,2006.
[2]熊国华.《中国放逐诗学初探》,《中国韵文学刊》,2003(1).
公共需要是公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道德动力
“要如何才能既实现人们的共同协作又不会因此而丧失自由”是卢梭思考社会契约论并进而提出公意思想的逻辑起点,然而,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追问:是什么要求人们共同协作?是人们的公共需要。一切社会及其结构得以存在的前提都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但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有条件的,必须满足人的衣、食、住、用、行等各种需要之后才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为了延续自己肉体的生存,就必须获得生存和繁殖所绝对需要的生活必需品”。[8]就人的需要来说,它完整地内含着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两个部分。个人需要是指个人或者家庭感到私人利益的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个人满足的心理驱动力,相反,公共需要指的是共同体所有成员感到共同利益的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共同满足的心理驱动力。公共需要区别于个人需要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超越了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具有整体统一性和普遍性的心理驱动力,是人们应对公域中的公共事务(如战争还是和平、秩序还是混乱、自由还是奴役、维持自然生活状态还是进入社会生活状态等)而激发出来的,是人们通过共同协作实现和共享公共利益的道德动力和基础,也是驱使人们达成罗尔斯所谓“重叠共识”并且进而形成公意的原动力。霍茵菲尔德•尼布尔也认为,人除了自私的自然冲动以外还有另一面,即“人的自然冲动不仅促使人超越自己去追求生命的永恒性,而且也促使人与其他生命共同达到某种和谐”。[9]公共需要具有客观存在性。它的对象中包含着很多物质的东西,如各种公共事务;它的基础是公域,而公域是客观存在着的一个领域;它的实现也需要一定的外部物质条件,而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着的。由是观之,之所以人们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脱离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是因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遭遇了普遍性的共同障碍,而且它的力量之大远远超过了个体维系其生存所能运用的力量,如果不改变这种“各自为战”的生存模式,人类将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而走向灭亡。正是“共同生存”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公共需要激发了人们“协作共生”的公意的产生。卢梭在《社会契约论》“论社会公约”部分其实已经隐含了这个思想,他说:“除了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在一个动机的推动下,一致行动,才能战胜阻力,否则,人类就不可能继续存在”。[10]这里的“动机”一词其实已经暗含了公共需要的意蕴,只不过他用了主观性的“动机”表达了客观的公共需要而已。公共需要不仅是公意产生的道德动力,而且也是公意发展的道德动力。人们的公共事务是随着客观物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新的公共事务又会引发人们形成新的公共需要,因此人们稍低层次的公共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更高层次的公共需要。比如,当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不成问题的时候,人们就会相应地产生并提出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等高层次的需要。这与马斯洛认为的人的需要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思想不谋而合。公共需要推动公意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公意的主体范围在逐渐扩大。古希腊时期,只有公民才有表达公意的权利和资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公民是除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妇女、儿童、奴隶、俘虏和外邦人之外的有财产、有智慧、有时间从事政治活动的成年男人。可见,有资格表达公意的公民范围确实非常狭窄。但是后来,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启蒙运动的影响、女权主义者的据理力争以及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手工业者、农民、奴隶、妇女等人群也享受到了表达公意的公民资格。卢梭凭借着天赋人权理论这一“批判的武器”对格劳秀斯关于剥夺奴隶公民权利的合理性观点给予了严厉地批判,说“剥夺了一个人行使自己意志的自由,就等于是剥夺了他的行为的道德性”。[11]可见,表达公意的主体范围确实是在不断扩大的。其二,公意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伊始,公意主要是表达对和平、秩序、安全等内容的公共需求,随后,人们对于个人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和福利为内容的公意要求逐渐增多。比如,霍布斯更加强调秩序和安全,洛克更加强调自由,卢梭则更加强调平等。又比如,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保护生态环境为内容的公意表达现在变得越来越趋于一致,须知,前工业时期此问题根本是不存在的。
实现公共利益同时保障个人权利是公意的旨归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一、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拓展训练,也称“外展训练”、“户外拓展”、“野外拓展”,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培训,现在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人事培训、团队合作、教育教学等方面。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拓展训练是生存训练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需要,纷纷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培训等形式,把拓展训练教学融入体育教学、管理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训练以“先行后知”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欢乐与辛酸。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课程,推动学习的是“过程”而不是“内容”。正是这种体验式的课程所体现出的较强的实践性、较高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去一次次地挑战、一次次地思考、一次次地启发,感悟出种种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
二、拓展训练在浙商文化教育中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浙商文化油然而生。在商界,浙商作为最活跃、最富有朝气一个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全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创业群体。浙商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是市场经济催导下的人文文化现象。章剑鸣曾经把浙商文化的内涵归纳为:重利尚义的价值观念、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气生财的处世态度、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浙商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承受力和亲和力,在商场上迸发出惊人的精神潜能。
拓展训练崇尚“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和训练方式,拓展训练能有效地培养积极的团队精神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现代企业注重学习,努力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其优秀的业绩越来越取决于职业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团队的表现。
三、拓展训练在我校浙商文化教育中的运用
浙商文化教育传承了浙商人的优秀品质,而拓展训练正是一项生存训练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培养了浙商人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激发潜能能力等,体现了浙商人特有的精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厚德崇商”作为校训,将拓展训练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生的课程,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1.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紧张激烈,市场也逐步形成了“大鱼吃小鱼”的局面。浙商人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状态,离不开浙商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全国各个省,有浙商人的地方就有商会。浙江商人深入地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巧妙贯穿于经商实践。他们形成了规模大、协作好、分工细、效率高、竞争力强的网络经济,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浙商,哪怕只有三个人在一起,也能团结互助,共同赚钱。浙商人认为“团结就是力量”的法则才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抱团打天下”相对于“单打独斗”的优势就在于凝聚力更强,可以把市场经营的风险降到最低。拓展训练中的“海难逃生”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名称:海难逃生
面对一堵四米高的墙,所有的同学通过搭人梯相互的推、拉(不可以拉衣物)等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如果有一个人没上去则视为团队未成功。
引导讨论:
(1)通过团队的努力,才能实现个人及团队目标。
(2)决策与及时应对危机的价值如何?
(3)甘为人梯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尊重和感谢的,只有先付出才会有回报。
(4)可以分享曾经个别队伍没有完成的遗憾,以及他们的感悟。
(5)再一次祝贺大家完成此项目,对他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给予提升,希望并祝愿这种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发扬。
2.交流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是指人际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包括人与人面对面和非面对面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而对于商人来说,面对的对象是人。在交流的时候双方不能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合作会有一定的苦难。交流沟通能力对商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拓展训练中的“盲人方阵”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项目名称:盲人方阵
全队人员在不可视的情况下,将老师所提供的几段绳子拉成一个全封闭的最大的正方形。
引导讨论:
(1)学生回顾完成正方形的方法,思考怎么样确认正方形?
(2)在非正常条件下如何沟通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怎么样用不擅长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
(3)为什么有些人始终在沉默?
(4)作为领导者,你更关注任务完成的过程呢,还是结果?
(5)暂时的放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为了长久的利益。
3.创新思维能力
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惟思路创新才有出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思维定式在今天已是举步维艰,成功的喜悦总是属于那些思路创新、不落俗套的人们。例如,一堆木料,用作燃料,几乎分文不值;将它卖掉,价值几十元;如果做成家具,价值几百元;如果做成高级屏风,价值几千元。浙江商人有着很专业、很独特的经商技巧,这与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分不开。拓展训练中的“六盒冰红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名称:六盒冰红茶
冰红茶除了喝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老师将每个桌子上放上六盒冰红茶,红的、绿的煞是好看,然后将24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又编成两个竞赛小队。一个竞赛小队的一组背着另一组先将自己桌上的六盒冰红茶摆成任意形状,然后,通过语言描述给同队中的另一组,另一组按照描述摆放。10分钟后,观察哪一队摆放的图形最相似又最具有想象力。
引导讨论:
(1)最后获胜的组是不是最具有想象力的一组?
(2)游戏的过程中,什么更为重要,是创造力还是沟通能力?
(3)创造力固然重要,但是创造力如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那样还有效吗?
4.激发潜能能力
社会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挑战。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挑战才会有成功的机会。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态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得以实现。”相信自己的潜能,我们可以使自己身处逆境的时候,心理上自信、自强,在逆境中不断地成长。拓展训练中的高空项目“空中断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项目名称:空中断桥
每个人爬上7米高的断桥,从自己的起点位置跨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跨回来,安全到达地面即完成。
引导讨论:
(1)看别人做和自己站在上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如何说服自己?
(3)面对未知的压力盒恐惧,如何果断地跨出自己的第一步?
(4)环境改变后如何快速地去适应?
参考文献:
[1]童学敏,潘春胜.弘扬浙商文化践行厚德崇商[J].2009.
[2]赵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M].2009.
[3]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朱卫.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培养[M].
[5]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本文所说“多量说”是指陈那(Dignaga)、法称(Dharmakirti)时代之前,印度各学派和宗教关于“量”的学说,包含“六量说”、“五量说”、“四量说”、“三量说”等等。实际上,这些学说于本宗本派内部均称为“量论”,因本文站在历史对比的角度来考察关于“量”的学说的历史演变,同时鉴于陈那、法称所创“二量论”体系本身的圆融性和科学性,姑且将陈那、法称之前的一切关于“量”的学说均称为“量说”,而陈那、法称关于“量”之学说称为“量论”(Pramana-wastra = Buddhist pramana theory)或者“二量论”,因篇幅关系,本文对于“多量说”只取极具影响的尼耶也派(Nyaya,亦称正理派)“四量说”和佛教弥勒时期“三量说”作为素材。
一、关于“量”
在展开“四量说”、“三量说”和陈那、法称“二量论”的阐述前,先就要对“量”这一概念的最原始的意义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表意进行考察,进而才可能渐次知晓“多量说”、“四量说”、“三量说”、“二量说(即量论)”中“量”的意义,亦才可能更深地了解陈那和法称量论中现、比二量的深刻涵义。“Pra”之义,于时间为初、于空间为本、于程度为极为最。“mana”义为观见、衡量。故量者,初见也、本见也、极见也,即证见存在本真之谓。[1](注:“量”在梵文中为pramana)“量”,是梵文波罗麻那的迻译,在古印度思想史上,“量”是一个引起各个哲学派别、宗教派别普遍重视的内涵相当广泛的关于认识学说的范畴。
祁顺来教授说,“‘波罗麻那’意为首先或第一思量之识。故将量识之性相(即性质)为‘新起而不欺诳子了别’,……,所谓‘新起’是指首先生起之认识,是认识的第一刹那。以‘新起’来排除一切非新生或不是第一刹那的认识,如已决智。因为认识到了第二刹那,便成为已决智,不再是量识。”[2]可见,“量”有“第一刹那”“新生”之意味。又云:“所谓‘不欺诳’是指识对所缘境不欺诳,换言之,是指认识对被认识事物不欺诳,定义以‘不欺诳’来排除一切错觉,邪智和未获得量识以前主观想象的侍察识,……,只有量识才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3]可见,“量”还有“真实反映”、“非错觉”、“非邪智”之义。又云:“所谓‘了别’是指了知事物的心法,用来排除色根、不相应行法(士夫)等量识错误。”[4]因此,“量”还有“非色根”“了别”之义。到此,我们可知“量”之意蕴实在宏阔,然而,是否我们对“量”之理解就此满足,一劳永逸了?请看顺真教授多年潜心研究量论之看法:
智不仅是有区别的更主要的核心在于智是有层次的,印度各派虽然对智的认识不同,但对终极之智的实现是人生唯一的目标,只有这一称为“解脱智”的智,才是真正唯一的量,才是人生完满的量果,就此而言,量论以及佛教量论,就其根本意而言实际即是人生价值论,若为哲学即是价值之哲学,若为宗教即是价值之宗教。……,量论的唯一目的即是确立涅槃解脱的这一唯一量果,由是而言,量论即解脱道论。[5]
可见,对于“量”还有更深层次的涵义,引文中“量”还包含着“生命体验”、“人生终极价值”、“解脱”之意蕴,综合起来讲,陈那、法称确立的佛教量论之“量”的含义绝非偏指某一时期的理解,而应包括自最早期的雏义和随之不断丰富的涵义,成为一个涵义的捆绑综合体。而其中有关“知识的确定性”、“正确的方法”、“衡量”、“知识之尺度”的含义应是“量”之基础涵义,而关于“人生终极价值”、“生命体验”、“解脱”的涵义则是其更深层面的立意。如果我们称前者基础涵义是关于“量”之认识论意义,那后者的更深层面的含义就深入到“量”之人生价值观之涵义,是为“量”。
二、尼耶也派“四量说”
“四量说”之“现量”、“比量”、“譬喻量”、“声量”具体是有什么涵义?请看下文:
(一)现量,是指由根与境相接触的知识。[6]根,通俗地理解就是人的本能和机能,如眼睛和耳朵的根就是眼根和耳根,指眼睛和耳朵的机能。境是指客观对象,根与境相接触的知识就是指人的机能和客观对象相接触的第一刹那的纯直觉的东西,根与境接触产生的知识具有无误、决定、并不可显示的特点。无误是指没有错谬,决定指知识直接来源于外界,由外界决定且豪无增减。不可显示表示离开存在于脑子里关于某类事物的概念的念头,如眼根与树相接触的第一刹那获得的直觉和感性知识就是现量,排除有眼疾导致的错谬以及此前了解的关于树这个概念的印象,所得到的知识就是尼耶也派说指的现量。
(二)比量,可以理解为由现量类比、比推而获得的知识。尼耶也派认为比量分三类:“有前”、“有余”、“平等”。[7]“有前”的意思是从果到因;“有余”的意思指从因到果;“平等”是指可以相类似为推理基础,亦即根据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推理。当然,对此有不同理解,如《正理经》注释家伐兹耶那认为“有前”也可解释为由以前的经验来推理,如知道烟和火之间是相连的经验,可根据隔岸有烟,比推隔岸有火。“有余”亦可理解为淘汰法,类似于西方探求因果联系之剩余法,如声音或是实体,或是属性,或是一种动作,排除了它不是实体也不是动作,所以声音一定是一种属性。“平等”也指通过具体的事物推出抽象的事物,如看到斧头,就知道一定有工匠,那看到“心”,亦可知有造此“心”之作者,即“灵魂”。
(三)譬喻量,指由与已知物的相似而知未知物。其包括两要点:1、关于未知物的知识,2、两者的相似之处。如,有人未见过野牛而闻其似家牛,后于森林中见到一动物酷似家牛,而知此动物为野牛。
(四)声量,指真知得自可信人的言说。亦即,对于尼耶也派来说,来自可信的人的言说都是知识,并且这可信人并无特殊的范围,世人都可以,如迷路时当地老人的指引就是声量。
三、佛教弥勒时期“三量说”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和“正教量”,只有这三种“量”才构成知识意义上的“量”。下面具体展开“三量说”:
(一)现量,《瑜伽师地论》云:“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非错乱境界。‘非不现见现量’者,复有四种:谓诸根不坏、作意现前相似生故,超越生故,无障碍故,非极远故。相似生者,谓欲界诸根于欲界境,上地诸根于上地境,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是名相似生。超越生者,谓上地诸根于下地境,已生等如前说,是名超越生……‘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1)、才取便成取所依境,(2)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有大势力,成熟威德,当知此药色香味触,才取便成取所依止。‘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想错乱者、数错乱者、影错乱者、显错乱者、业错乱者。”[8]可见,弥勒之关于“现量”较尼耶也派有了更深的内涵,并且界定更加具体。
(二)比量,弥勒所说“比量”即与思择俱。包括五种: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法比量、因果比量。
(三)正教量,所谓正教量就是圣言量,通俗地理解为:佛陀或者圣人将的话都是真理,都是正智,都是知识。正教量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弥勒批评正理派的“声量”,却自立“正教量”,很难理解,但若站在的角度考虑,似乎合理。
四、陈那、法称之“二量论”
在对陈那、法称前的“量”说体系有初步了解之后,下面进一步继续探讨陈那、法称的“二量论”亦即佛教量论,包括现量与比量。
何为“现量”?法称《释量论》中“量为无欺智”和“显不知义尔”二颂已将“量”之性相(性质)定为“新起而不欺诳之了别”,[9]即是说:“量”具有“新起”、“无欺诳”、“了别”的性质,只有具备这三种性质才能构成“量”。
而陈那《门论》曰:“此中现量除分别者,谓有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10]即现量为“离分别”、“无错乱”之识。现在问题出现了,既然“离分别且无错乱”之识就是现量,“现识之已决智和现而不定识”具有“离分别”且“无错乱”之特征,就应是现量了,但这却与法称关于量之性相规定相矛盾,即:“现识之已决智”和“现而不定识”在法称的规定中不称为“量”,既然连“量”都不构成,何谈其为“现量”呢?笔者认为“现量”应是心识与客观对象相接触的第一刹那间生起的、实际反映人的本能的、排除一切错觉、邪智和未获得量识以前主观想象的侍察识的真是存在。
当然,陈那、法称量论体系中的“现量”下又分四种,包括“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本文不加详说。
何为“比量”?比量(anumana=inference)是依事物共相比推而获得之智,它伴随在“现量”第一刹那之后,“比量”下分“自义比量”、“他义比量”,“自义比量”通过思维而“自悟”,“他义比量”通过“语言之思维”而“悟他”。而且,若把人类认识看成是一个过程的话,“现量”是脱离任何概念的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而“自义比量”和“他义比量”已经转化为“比量”的“现量”,已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但需要补充的是:“人类认识的正确来源唯有现量而已。”[11]鉴于“现量”较“比量”之重要性,本文关于比量的进一步阐述略去。
结语
综上所述,从古印度正统六派哲学学派之一尼耶也派到佛家旧说,再到陈那、法称佛教“二量论”的建立,从“多量说”至陈那“二量论”为终结。“量”之数量也慢慢趋于二“量”,“量”之涵义亦不断丰富。各历史时期,宗教界和哲学界对“量”的不断阐述恰是印度人对待知识的认识论的发展,“量”的学说,发展到陈那和法称时期后,摈弃圣言量而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确立现、比二量的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量果、知识,便成了“量说”学说的终结。一如顺真教授所言:“因此,陈那、法称的量论-知识论是关于实现人类终极目的与价值的具有普遍性的确实性知识体系。”[12]从这看,这正是佛教“二量论”的最终刊定意义所在。(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顺真:《佛教量论-知识论》稿本第四章。
[2]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P131。
[3]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P131。
[4]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P131。
[5]顺真:《佛教量论-知识论》稿本之第二章。
[6]参见虞愚:《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见于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编:《因明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49。
[7]参见虞愚:《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见于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编:《因明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51。
[8]转引自虞愚:《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见于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编:《因明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52-153。
[9]参见祁顺来:《藏传因明学通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P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