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00:18: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25-02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秩序的构建阶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关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精神缺失”现象。
那么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曾说过,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而是博雅教育。美国曾做过两套关于“精神成人”方面的尝试。一是“哈佛模式”,它于1978年由罗索维士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提出,目的是防止学生的“有知识无文化”现象,主要内容是设置“核心课程”。二是“芝加哥模式”,主要目的是由“通”向“识”,内容是“名著阅读”,让学生从世界名著阅读中汲取人类的文化营养。这两种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的人才观注重德才兼备,“德无才不展,才无德不立”,这与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遇到的“先做人后做事”的要求相吻合。培养学生做人做事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德”和“才”紧密结合,学生既术业有专攻,又懂得肩负的责任感,这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博学与精深平衡之道――大学专业教育平衡之道
(一)博学与精深――多元化环境下的需求
大众教育环境下的高校既要考虑博学,又要考虑“术业有专攻”。采用“博学与专精”的知识结构设计,既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又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实现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元的协调发展。
在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调查反馈中,三者一致的认识是:大学教育应当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环节;加强学生人际沟通及协调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既要博学又要专精,既术业有专攻,又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注重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信息,注重学科交叉。
(二) 如何实现
1.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目前高校的课程有专业课、模块课程(即专业限选课)、全校选修课等,总体而言,课程覆盖面广,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但“博学”的同时,在专业上开设的课程应牢固掌握理论体系的系统性、结构性、合理性,理顺前后衔接关系。课程内容应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学生选修专业课时可以由专业老师加以说明、指导。防止课程繁多,内容孤立,前后衔接不连贯,导致学生不清楚当前学科的教学目标,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另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外文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查阅资料、信息分析综合能力等。
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要从大局考虑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既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又要保证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连续性、系统性,要做到“厚基础,重实践”,既要夯实业务理论基础,又要做到硬件到位,软件新颖,强化实践课教学任务和课程考核机制,培养基础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变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有效地保护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供空间。
双学位模式和考研机制并存。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会从大二开始留意考研课程,学校一般设立相应的考研机制,抽调优秀教师组成考研辅导小组,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考研住处和条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限制,不会选择考研。除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外,有一部分学生仍有大量的剩余精力,双学位机制为他们打开了拓宽知识面的另一条途径。双学位制是学生在完成本科第一学位学习的同时,又攻读其他专业的第二学位,取得双学士学位。其特点是同步性,即第一专业的学习和第二专业的学习同步进行,要求学生通过第一专业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同时,完成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例如第一专业是生物信息学,第二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由于两个专业在学习时间上的同步性,双学位模式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效。双学位模式和考研机制并存,拓展了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选择面,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自助式选择空间。
2. 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存,推进研究性教学
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提倡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存,营造既民主活泼又严谨认真的学习气氛,可以在教授式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前提下适当引用问答式、探讨式、研究式、讲座式、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如在做项目时所要求的“遇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小组在要求的时间内发挥团队意识合力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课程,根据学科特点设立研究题目,引导学生查找文献,设定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结果。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参加到大型项目中,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和了解,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和体验的机会。
3. “送出去,请进来” ,多方位打造教学交流平台
“送出去、请进来”,所谓多方位,不仅仅指每学年鼓励一定比例的高校教师进修学习,包括学位学习、访问学者和会议交流学习形式、专业交流等等,还包括学生交换学习形式、联合培养形式、省级国家级的竞赛形式、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形式等等。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特色文化底蕴的培养下,从专业知识到个人能力,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理工科学生更应该加强其文科基本素质的培养,如组织管理与社交能力。其中包括:文字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最终会真正成为一名社会人。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生是否成功,15%取决于专业水平,85%取决于待人处事能力。大学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当代大学教育更强调通识教育,期望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理念和技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理工科的科学教育与文科的人文教育相统一的目的。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为目的,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启发和人性的养成。理科生很少接触文史哲,有意识地培养理工科学生人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如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加入“训练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的课程。文科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逻辑性强的课程,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可适当增加高数等课程的课时,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就有效避免了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专才教育,可使文科生知晓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理科生则增加人文内蕴,从而成为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武汉理工大学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4个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分才可毕业,对文科学生也有相应规定。
三、总结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高校更应该严格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当代大学教育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我们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博学与专精”,“道德与能力”,“交流与合作”统一的高素质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10,(9).
[2] 曾瑶,王保田.论当代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这种为学生着想的改革思路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但是还是没有改到关键点和根本点上。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大弊端不在专业划分的过分狭窄,而是过于重视现成知识的灌输和传播。教育部至今没想明白,让学生掌握现有现成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前人是如何取得这种成果的。只有把前人取得成果的经验和能为学到手,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之道。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定学教育基本上是以喂学生吃鱼为主,并没有转变到教学生如何打渔。在喂学生吃的鱼中,也少有鲜活的,多半都是死鱼甚至是烂鱼臭鱼。这种教育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大学刚毕业在人们的心目中就等同于无经验无能力。
在中国土地上,被张贴的最多的语录之一就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猜想,申国高等教育把灌输传播知识当作根本目的,是否与过分渲染这句口号有关。培根在中世纪末期喊出这句口号是有强烈的针对性的。欧洲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实行愚民政策,禁止动摇教会统治的科学知识传播,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培根喊“知识就是力量”。如今,在信息化时代,平均每十年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电脑处理现有知识的能力远远超过人的大脑,把人的主要精力用在记忆知识上,既疲于奔命也得不偿失。
知识爆炸时代更加凸显了人的能力重要。因此大学教育改革,最重要最主要的就是要改革以传播知识为主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把大学教育转变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的方向上来。我们必须清楚明确地认识到:已有的知识只是培养能力的手段,它不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教育要以“能力才是力量”来取代“知识就是力量”。
大学教育如何做到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呢?能力培养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呢?
首要的是把学习作为学生精神快乐的源泉来开发,使得学生形成以学习为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大学生在校园里为了分数为了毕业证被迫苦读,出了校门就扔掉了书本,对学习再也不敢兴趣。有了一官半职,宁可在酒席上猜拳划令虚掷光阴也不愿继续学习。这是大学教育的最大失败。因此,大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和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经过大学教育的人,学习成为他快乐的源泉之一,养成了终身学习的爱好和习惯。那么我们可以说大学教育在这个学生身上基本成功。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划分为三大方面:思考力,表达力和实践力。
思考力主要由这几种能力合成: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综合力。
论教育功利的三个层次 蒋冀骋
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 王洪才
学术本位: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意涵 张继明
论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 刘赞英 程悦
应用型人才教育观探疑 彭道林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陆根书 赵颖 刘蕾 闫妮
家族式民办高校的形成机理与运行保障 卢彩晨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
李姝辄 柳礼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依据和路径
周立华
学习兴趣测量研究述评 涂阳军 何旭明
生命意义教育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要
刘颖洁
情感,抑或义务?——“师爱”的道德基础辨析
柴楠 刘要悟
大学行政人与学术人的交往困境与路径选择
向东春 李韧韬
科举兴起的价值反思 黄书光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学规传统” 吴小玮
埃利奥特与吉尔曼大学思想比较 刘春华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
——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 武毅英 杨珍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范式转移研究——基于
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徐自强 龚怡祖
研究生学术环境之我见——基于辽宁地区若干高校
的分析 康翠萍 张翠华
《论语》中的“好学”之德及现代启示
李建华 冯丕红
论《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张卫良 颜峰
“尊重知识”口号的豪情与悲情 张楚廷
封二 教育家办学的典范——兼评张亚群教授新著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
庆》 耿有权
封三 “知己”是大学介入世俗的基本前提
——读董云川教授新著《寻找迷失的象牙塔》
徐 娟
第2期
论大学的品质 唐克军
大学的文化诉求与创新使命 高晓清 蔡剑桥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进展与框架重构 蒋 凯
协同发展:产业集群背景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策略 王少媛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朱澍清 刘小华
欧洲高等教育资格认可:体系、工作机制和基本特征 谌晓芹 谭晖
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
董泽芳 申晓辉
“智性教育”视阈中的通识课程建设初探
——开设医学心理学为通识课程的设想
姚树桥 陈剑光 辛秀红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
徐孝昶 宋思运 姜慧 李雁
教师专业化内涵的质性研究 熊华军 常亚楠
大学学术权力的运行现状及教师体认
——基于六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陈金圣 张晓明 谢凌凌
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研究 康晓伟
教育意味与持中之道:郭秉文的教育管理学思想
陈学军
时期的外国语学堂与世界意识的开启
刘 纯
北极原住民教育政策历史演变及启示
——以加拿大因纽特语言教育为例
杨艳 肖云南
《大学》“明德”、“知止”、“修身”理念品析
郭华茹 朱忠孝
老子是否存在教育思想 陈明 吕锡琛
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饶育蕾 李明新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科研观与实践
张立娟 周川
关于课程理论的若干问题 张楚廷 彭道林
封二 富含理性的批判 饱蘸智慧的导引
——评匡促联《批判和导引:当代中国大学德性
的伦理反思》 李大健
封三 走出高等教育选择的困境
——李枭鹰著《高等教育选择论》读后
王 贤
第3期
知识产权视野中的大学 王建华
和而不同 守正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
领大学文化整合研究 何祖健 章兢
当代中国大学治理的道德诉求 余承海 曹安照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基于对六所大学的调查 汪 霞
大课:趋势还是昙花一现?
王洪才 张继明 包水梅 孟艳
教学:大学教育的第一使命
邢 张园园 陈清梅
新时期优化我国高校问责活动的路径探析
龙献忠 周葵 李敏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行政中的“府学关系”问题研究
综述 黄建伟
高职院校领导者招生管理理念实证研究
——基于X理论—Y理论的思考 常 江
大学教师选聘制度:国际趋势、普遍问题及我们的
选择 刘静 唐松林
教师职业生活:蕴涵、异化与回归——基于文化哲
学的视角 谌安荣 张传燧
“制度人”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化依赖 曲中林
早期中国教育问题的形成路径 王立刚
我国教育适应与超越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
李虎林
《新教育》杂志与民初科学教育思潮的勃兴
王 博
孔子的大学之道 姜国钧
《颜氏家训·勉学》论学习及其现代意蕴
李映红 张绍军
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三驾马车”
向志强 曹珮 邓恩
礼仪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体系初探 蒋璟萍
生师比: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示器
陈泽 胡弼成
生活、哲学与教育 张楚廷
封二 独辟蹊径的书院史力作——读肖永明教授
《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视野中的书院》
王胜军
封三 创业型大学如何“将教学和科研与知识资本化
相结合”——读《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
起》 莫玉婉
第4期
自我领导的教育哲学 周作宇
大学应该学会讲理 王长乐
书院精神与今日大学的价值重建 曹 婧
中国如何跨越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困境 李立国
民办高校的定位、特色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柯佑祥 张紫薇
科研之于高职院校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王海英
大学课程作为秩序的存在 王一军
关照人的意义世界:教学的应有之义 杨钦芬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逻辑模型的构建
史秋衡 文静
大学教师发展的模式探析 周海涛 李虔
高校教师发展:本体论反思与实践逻辑
李志峰 高慧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 朱汉民
明代童试及生员中举率再探 李兵 李志明
关于教育史研究“国际化”问题的思考 郭法奇
《荀子》中“学”的意涵及现代启示
冯丕红 李建华
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意蕴 陈祥龙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杨德广
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发展探析
余小波 郑恩 杨召君
基于管理创新的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设计
黄志勇
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
银红玉 曾长秋 阮东彪
大学八特征 张楚廷
封二 研究大学校训 弘扬大学精神——《大学校
训论析》序 潘懋元
封三 史论结合 探幽发微——读黄明喜教授新著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 王 冰 廖其发
第5期
心理素质形塑论 朱翠英 高志强
论大气的大学 李震声 李斌 张蔚
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发展
束霞平
大学去行政化四问 廖小平
竞争视角下的大学“行政化”本质与“去行政化”路
径选择 郑鹏程 黎宗仁
论大学场域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孙俊三 乔元正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
温雪梅
美国大学STEM人才培养策略解读
李碧虹 施融
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路径探析——基于和谐教育理
论视角 文亮 李婷 贾厚光
关注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方式、课外时间及学习效果的研究 王其中 王希旗戴亚娥 王芳 邱素芬 王浙钟
西南联大校友访谈录——陈昌笃教授 刘 萍
知识转型中的教师专业化及其行动策略 李雪蓉
中国大学教师知识生产的功利取向及其平衡
蒋友梅
短暂的体制与长存的精神——中国高等师范教育
“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与反思 陆道坤
近代中国知识与教育变革的普遍化取向 荀 渊
论辜鸿铭对教育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以人格和
道德教育的偏失为中心 吴争春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
张传燧 陈艳君
孟子“善治”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治理的启示
吴 磊 王中原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参照比较方法之探讨
[美]常桐善
经验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欧阳文 邓治文 赵晓玲
学术近亲繁殖的危害及其防范制度设计
罗仲尤 阳荣威
哲学自何处来? 张楚廷
封二 守望大学“永恒的童心”——评彭道林《大学
教育与自由知识》 周光礼
封三 探生命教育之道,解生命教育之惑,成生命教
育之美——评刘恩允等著《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韩延明
第6期
正确认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方泽强
学术发展的两翼:自由与适应 刘志忠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 刘振天
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向春 肖海涛
高校养成教育论 刘 潇
日本短期大学的危机 [日]天野郁夫 著 陈武元 译
本科院校初级阶段探析——兼谈新建本科院校的发
展路径 王峰 涂宝军
高教改革视野下招生宣传绩效评价与解读
任湘郴 何志祥 蒋阳飞 熊立新
关于学习的多学科解读 何旭明
高校学生学习评估改革探析
——以香港LOAP项目为例 刘声涛
21世纪以来英国高等理科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变化及
启示 蒋家琼 李思瑾
研究生求学满意度调查研究 姚利民 黄术芳
教师教学的生态话语分析 范春香 张传燧
哈佛大学章程溯源 李子江 李卓欣
英国古典大学学院制传统的形成及早期特点
杜智萍
中世纪大学的“场所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肖 维
学习的永恒维度与永恒评价指标 张少雄
孟子“深造自得”解析 燕良轼 卞军凤
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化能力和经历的比较研究
——基于南京大学与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
吕林海 〔韩〕郑钟昊 龚放
台湾地区大学生权利认知的实证分析
朱平 易鹏 吴文彦
组织文化研究:大学生就业的必修课
钟秋明 郭园兰
学校里的民主问题 张楚廷
封二 拨亮理性之灯——读张学文专著《大学理性研
怎么读书呢?中国人不太爱读书。虽然我们受教育的平均程度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所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比其他大国少不了很多。但是从图书的销售上看,我们和人家相差很多。我们的畅销书都不能称其为畅销书,畅销书都要达到几十万、上百万,我们这样的畅销书几乎没有。一些好书,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著作,在国外动辄可以卖几十万册,在我们这里只能卖一两万。有一本书非常好,叫《钢铁、细菌与大炮》,在美国卖几十万册,我向同学推荐,没有一个人看完不说好。但这本书在我们这儿只能卖一两万。再举个例子,看人家日本的地铁里,所有等车的人都拿着书看,车来了以后,上车的上车,下车的下车,很拥挤,相互把位置调整调整,从兜里拿出书报继续看,一个车厢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站台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对比而言,我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看法,我们不大爱读书。
人跟人不一样,不是人人都爱读书。有些喜欢做实际的事情,比如采购员、商人,他们不一定爱读书,也未必需要,是吧。但就连我们大学当中,就连我们名牌大学当中,我所看到的读书的情况也是很不令人满意的。在我教每门课的时候,我把我读过的自认为很好的书,令我激动的书介绍给同学的时候,我很少能看到同学们读书的势头令我感觉到后生可畏,马上可以超过我。我连高中都没读过,插队插了八年半,进了大学以后读了一年半,开始考研究生,我读研究生时我们读书的干劲是我们的老师们远远赶不上的。我们那时候学历很低,但我们热爱读书,有干劲。所以还是那句话,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
什么原因呢?中等教育是祸根之一:我们的中等教育不但没有激发,相反挫伤了大家的读书兴趣。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而且,在这个过于狭窄的领域中又逼迫同学们用力过猛。狭窄、单调而且用力过猛,最后造成学生们厌学。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理由,这个理由我想是成立的,但是充分吗?我怀疑。日本的中学教育也非常残酷,听说日本的厕所里面都写了很多考题,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湖是……?准备高考已经到了如此残酷的程度,同学进了大学以后,第一年也是要松一松、歇一歇。可是日本民族,包括他们高校的同学仍然热爱读书,从地铁上看到的现象不会欺骗我们,足以证明这个民族热爱读书。所以我感觉刚才那个理由是成立的,但绝对不充分。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化太早,而后还有大家学的东西狭窄、单调,同学没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是我猜想的又一个原因。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主体自身的乐趣,不重视开发主体阅读的兴趣,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动辄要发问:这有什么用?能帮我找工作?能帮我升官?能帮我赚钱?对不住,往往都不能。很多人类的文化精品不能帮你这个忙。当前社会氛围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三个原因结合起来使我们无法建立起读书的兴趣。我想说,即使不做学术工作,如果你最终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也是很遗憾的,我觉得你人生当中少了很多乐趣。而你如果以后想做学术,我以为是绝对做不好的。我说你最好改行。
在这个阶段应该博览群书的第二个道理是早期不开发,日后你喜欢的读书范围一定是狭小的。到了40岁,接触到了此前你没有接触过的图书、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你就可能读不下去,觉得索然无味。读书兴趣的培养跟生理上的一些其他的喜好的养成很相似。你的食谱有多宽?你喜欢吃多少样东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养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贵,因此西方人牛奶的摄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时段,早晚都可以喝。可我们中国人不成,我们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泻。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我们胃里缺少一种酶,小的时候多喝牛奶,就能够开发这种酶。如果小时候不怎么喝牛奶,到年岁很大时再喝,胃里就没有能够消化牛奶的酶。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道理,小时候如果不开发广阔的兴趣范围,大了就费劲了。童子功是非常要紧的。
博览群书的第三个道理是,如果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太窄了,写的书没人愿意看。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差的不谈――水平好的经济学家和外国经济学家写的书比起来索然无味。差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专业上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外的优秀经济学家们非常之博学。国内很多经济学家是我的朋友,和我有交往,我这样一个幼年断学的人在杂学上还要胜过他们几筹。知识面太窄了,书写得没有味道,人家怎么能爱看呢。跟国外的经济学家比起来,差太多了。
怎么读
下面谈一点点怎么读书。读书是要记笔记的,因为你是专业读书的,你不是爱好者,至少今天你不是。笔记怎么做?笔记是给自己做的,自己能看懂就行。笔记可以记得极其简短。家里人看不懂,老师也看不懂,不要紧,是给自己不是给别人记的。笔记实际上是一个索引,看到两个字,哦,他说的是这个观点,就行了。或者再加个页码,在这本书某页,日后要引用,要深入思考,把那本书拿来翻到那一页,就行了。再说一点,读书读完以后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是非常好的,这样能帮助你记住书里面的东西。你给人讲的时候你可不是拿书给人家念,会不知不觉地加进你的思考,至少加进你所强调的东西。这样有助于将书中的内容跟你的思想融合。你当时能从脑子里拎出什么东西来,肯定无意识中进行了筛选,那是你最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东西你才能牢牢地记住。读书能正确理解更好。其实正确理解谈何容易,大师的门徒们一向都是有分歧的,谁的意见最正确啊,很难说。理解得正确也好,有一点误读也不要紧。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开发你的心智、开发你的思想,读了以后跟作者的认识完全一样,第一没有可能,第二也没有意义。要都是这样,人类的思想就不会发展和拓宽了,一个好的思想激发了杰出的少年,他们受到激发以后将这思想稍微变异了一下,思想就是如此发展的。所以重要的是受书的启发产生一些新的念头,是不是正确理解不是最重要的。读研究生的时候一年应该读多少书呢?我想得七八十本,当然不算过手的。过手的书要达到一百多本,通读的要七八十本。七八十本可以包括小说的,包括你个人的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你喜欢的诗词,都可以的。
思 考
社会科学是什么?社会科学是一个个解释系统,解释我们的社会,解释我们的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我们的任务是改变世界。我们这等侏儒没有这种雄心壮志,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我觉得我所要做的事情能够做好已经很不错了,那就是解释社会。我们即使能改变这个社会,影响这个社会,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于我们不该抱那样的奢望。我不想极大地改变世界,我不相信极大地改变世界以后能够带来一个全新的、美好的世界。我只能抱着慢慢来的态度,这就是我跟马克思的不同,这就是我为什么只能做一个所谓哲学家、所谓侏儒,去解释世界。再者,这也是我的角色决定的,有的人的角色可能更直接地影响社会,比如政治家、官僚,乃至大商人,而我只是一个学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解释这个世界,那么我们怎么发育出解释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学会思考呢?
我说要从解释你身边的生活开始,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思考,要学会解释你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疑团。你要对你周边的日常生活有好奇心,要问为什么。可能你跟你的很多同龄人不一样,你除了活着以外还会经常好奇和提问:哎,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刺激我们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我们去思考、去解释。比如家里的状况,你来到世界上最先目睹最先感受的小环境;比如你亲属的谋生之道,他们靠什么活着;怎么有的人下岗了;他们之间是有差别的,在职业上,在社会地位上。在你记忆中你的家庭消费在这二十年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怎么样发生的,和大社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故事会更多。因为一个村落中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在农村会目睹形形的生存方式。在城市互相关起门来,互相了解很少,在农村因为有很大的透明度,你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的纠纷,你会看到分家,看到村庄政治,看到要选举了,村里人在争夺权力,这是城市里的少年绝对看不到的,你不想看都会不知不觉地听到看到。现在你来到学校了,周围的日常生活仍然有望成为你的思考对象。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为什么要有手机呢?座机解决不了你的信息沟通?说手机方便,真的有那么多要紧的事没有它就不成?没有的事。可能发短信真的很方便很便宜,但方便、便宜诱使你发了很多很多短信,加在一起钱也不少。我相信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非常耐人寻味,非常有琢磨头,不是像每个人张嘴就说出的那样。社会上自欺欺人的事比比皆是,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的开放教育的质量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一直集中在教学的过程,最常见的研究大多数是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词频甚至达到了46.徐皓在对我国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我国开放性教育在本体性上实现了很大的转变,开放性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方式出现了“超体量”的趋势,在严冰的研究中指出,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不断加深,数量的不断扩张开始向着质量的提高发展,教育的本源性开始出现回归趋势,开放性的教育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上来,所以当前我国的开放性教育不在是单纯的静态教育模式,而是开始转向动态模式发展,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过程的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导意义。转型期的质量保证,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保证自身教育的质量问题。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深化,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手段是非常多的,体现出多元化趋势。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频次是5,“开放教育试点”的频次为2,这都显示出我国在转型期进行质量保证已经开始进入到国家开放性的大学阶段。
(二)质量的本体性研究
在研究包括“质量”因子词项的70个关键词之后,发现9为“质量”词频,在质量本体性研究占据的比例为12.86%,和开放教育存在和进步相比占据了份额很大,葛道凯(2004)着重认为“提高质量”非常重要,2为它的词频,在该范畴研究中占据的比例为2.22%,从另一方面得出2004年之前过多的强调质量,而对质量保证的关注度持续降低,“质量观”促进了开放教育的实践,直接左右了质量标准的建立。可是对质量观的重视并没加大,词频6,比例为词频6,“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相比,词频13,两者相差无几。“质量管理”属于质量干预,“质量保证”属于内发性和自动性的效能意识。两者旗鼓相当,这就代表了转型期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开始了舍弃了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维护,办学质量也开始不自觉的发生了变化,内部主动保障代替了被动的监督管理。
(三)剩余维度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和大学的转型期质量保证将教育体系的本体性完全显示出来,一共包含了13个维度。但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维度一般是21个,所以还有8个维度没有纳入研究阵容,这些都被归为剩余维度,其中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王赫和蓝斌对于如何构建教学过程的保证体系进行了探讨,戴国良和陆海云对于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一些现实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时锦雯从我国当前的开放性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对质量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对于一些延伸性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对于如何构建开放性的质量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陈信、邓幸涛、王正东等对于国内外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开放大学质量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依据。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通过介绍奥运知识、特别是中国、台湾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阐明综合国力的强盛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集体主义教育。教师可通过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再如民主和法律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民主评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教育。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五)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不断完善自我。体育教师应端正教学思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有效利用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能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教育必须重视体育教学。各体育教师也要更好的设计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美育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品质
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一个人完美的人格,一个全面发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结构包括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而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在于建构其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的建造与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相对来说,教育程度越高,心理结构越丰富,欣赏能力也就越强。假如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多、文化教养水平高,那就会使心理结构丰富、审美能力强,你就能够在别人不能够发现美的地方发现美,并进行美的创造。因此,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造过程,在大学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通过个体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产品,去影响大学生原本不成熟的心理结构,增强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使其达到平衡,间接的影响智力和品德使其趋向成熟,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说智育、美育、德育、体育都是影响人发展的方面,但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审美教育。
3.美育在大学教育体制层面的作用
美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重视人的成长,对于学校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美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审美活动是富于创造性的,一些国家将美育作为每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来设置,其主要原因就是接受过美育教育的学生别出心裁的创新能力为人称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管抽象逻辑思维,右脑管具体形象思维,它有利于人右脑的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不仅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例如:同样是蒙娜丽莎的一幅画,一千个读者总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将这样一幅画给一个学过美育和没有学过系统美育教育的人看,我想见解肯定是大相径庭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觉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继而提升想象力。美育最可见的功能就是它一旦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系统的提升了自己的鉴赏能力,继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形成一定的审美表达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
(2)美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认识
当代审美教育着眼于人文精神的建构,既不是理想主义的奴隶,也不是现实主义的囚犯,而是以现实为出发点,以服从于整体文化的重建要求为方向。这样,当代审美教育既在理想层面体现着对于现实文化的具体批判,又在现实批判层面上有了高度理想。因此,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陶冶品性,净化心灵,丰富生活的智慧。
(3)美育能够融合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使各学科形成统一基础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美育就是以上提到过的审美教育。广义的美育是指将美学原则渗透到各学科后形成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美学基本理论教育还有课堂中实行的审美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美育应当从狭义向广义发展,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比较容易与各学科结合,渗透到各学科中。相对于体育,美育也有一定的健身功能,如和谐的旋律可以使人性情和缓,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审美意识的健全,使体育活动带有美感,并增加大学生形体美,内在气质美。审美教育是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手段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完美人格。美育的发展还有待于人类总体意识的提高,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将有利于人类的进步,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环节,全人类应为此做出努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89-02
一、休闲教育的含义
系统的休闲教育在美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休闲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自新的工作制实施起,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于光远先生就意识到关乎每个人的休闲问题的重要性,并较早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于光远、马惠娣等诸多学者的推动下,我国的休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作为休闲研究内容之一的休闲教育也开始进入教育界的视域。
中外学者对于休闲教育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就国内研究情况而言,对休闲教育进行研究往往是从时间角度出发的,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其命名为“闲暇教育”,即在闲暇时间之内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此种界说未免失之偏颇,似乎休闲教育仅仅限定于闲暇时间内,此外,则无所谓休闲教育。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指出,休闲教育是提高个人生活品质、提升个人休闲价值、态度与目的的一种整体性活动和过程,是培养人的休闲活动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的一种基础教育,是现代国家服务公众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育化人”的一种基本手段[1]。美国休闲研究学者布赖特比尔强调,休闲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应该尽量让人们较早地参与到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各类休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帮助他们培养休闲技巧,提高休闲鉴赏力,以促进人们对于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的充分利用[2]。
本文认为,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教育,可以界定为这样一种教育过程或活动:通过动态而持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充足的休闲信息和选择多样化休闲活动的机会,能够评估自我休闲需求、训练休闲技能、增进休闲认知、改变休闲态度、累积休闲能力,最后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目标[3]。
二、大学休闲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大学生一年的在校时间大约有280天左右,而其中的双休日加上法定节假日达90天之多。此外,每学年的正常教学活动安排往往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以本科生为例,文科类专业学生总课时的60%都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天的授课时间约为4小时左右;理科类专业学生总课时的68%也都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天的授课时间约为5小时左右。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在第三、四学年的课程安排都很少,有的几乎一个学年内也没有安排什么课程[4]。大量的闲暇时间使休闲活动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休闲认知不够,对闲暇时间缺乏合理安排,所以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不强,休闲活动基本处于盲目或放任自流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休闲活动一般有两个倾向:一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看电影、看电视、逛街、上网、玩游戏、打扑克等相对消极的休闲活动,而听讲座、看展览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很少涉足;二是在商业化社会所推崇的娱乐和享受的价值观渲染下,不少大学生对经过商业炒作、包装出来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与时尚、歌星与影星极度崇拜。可见,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二)大学休闲教育严重缺失
大学生自制力较弱、社会风气影响等是造成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较差的重要因素,而休闲教育的严重缺失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各大学主要围绕就业这一功利性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休闲教育则很少开展甚至毫不涉及。
1.休闲教育观念淡薄。在大学扩招、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加的现实条件下,各大学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上,特别是对后者,几乎倾力而为,对休闲教育则漠不关心,也没有更多精力关注这一问题,甚至把休闲教育看作一种额外负担,对大学生的休闲活动总体上持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致使很多学生把大量的闲暇时间浪费在各种娱乐场所。
2.休闲教育组织涣散。发达国家的大学大体上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各类休闲教育组织或机构。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和组织,学生的休闲活动一般由各级团委及下属的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如各种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书画展览、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但大多都是零碎的或临时性的,缺乏组织性和持久性,教育效果不明显。
3.休闲教育内容空洞。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从而缺乏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方向性指引,致使大学生休闲活动缺乏计划性,难以实现休闲教育目标。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大学生休闲活动形式有所体现,但休闲活动更偏重于娱乐性,教育特色体现不足,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往往是丰富多彩有余,引导激励不足,致使休闲教育与休闲活动严重脱节。
三、大学休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因其闲暇时间充足而成为拥有闲暇时间最多的群体之一。怎样充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积极向上的休闲活动,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而卓有成效的休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实施推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休闲价值观的树立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正是其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所形成的休闲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具体来说,休闲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怎样安排使用闲暇时间,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进而在此指引下,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类休闲活动,不断提升休闲生活品质。
(二)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
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发生于课堂内外。英国教育学家麦克・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两种知识形态,即书本知识和日常社会知识,而后者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在闲暇活动中,我们产生了对日后生活的判断标准”[5]。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学生不但把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实践,由此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性,而且获得海量的观点新颖、意识形态多元的新知识,这是一般书本知识所不能比拟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素养逐渐成熟期,已具备较强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因此大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提倡自我建构,尤其应注重课堂外休闲活动中的知识获取。
(三)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视书本知识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的痼疾之一。姑且不论广大中小学生身陷应试教育的藩篱而不能兼顾能力发展,即便是已大体脱离应试教育藩篱的大学生,其能力水平也不能令人满意。各类机构的相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作为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其参加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休闲活动密切相关。正确指导大学生开展休闲活动正是大学休闲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休闲教育可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无形影响。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各类休闲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其社交能力、创造能力、选择能力等,为将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四)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休闲研究资深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6]休闲活动在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压力方面,具有减压阀的作用。通过休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培养良好的休闲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从而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愉悦身心,快乐成长。
(五)有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在真正的实施层面迄今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就大学而言,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在以就业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目标导向下,既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忽视学生知、情、意、行各层面的平衡发展。人的各项素质主要形成于闲暇时间,其全面发展也主要实现于闲暇时间。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素质缺陷,例如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交际能力较差等,都和休闲教育缺失有密切关系。休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基础,因而成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四、大学休闲教育的推进
休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休闲教育普遍缺失的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休闲教育在大学的深入开展。
(一)制定系统休闲教育计划
应当明确休闲教育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大学专业教育是在严格的教学计划指导下进行的,同样,大学休闲教育也需制定相应的系统完备的教育计划,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大学休闲教育计划应立足于大学育人方向、大学生人格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据此确定计划的基本架构。休闲教育计划应在明确休闲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其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二)建立休闲教育教师队伍
休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而是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因此需要专门的教师从事该工作才能达到休闲教育的目的,然而目前各大学能专门开展休闲教育活动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因而建立一支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梯次结构合理的休闲教育教师队伍就成为大学休闲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三)开设休闲教育课程
这是实施休闲教育的中心内容。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与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真正可行的休闲教育课程。休闲教育课程应满足三个要求:一是目标明确,即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并培养提升其休闲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即力求涉及大学生休闲活动的诸多领域,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内容,使之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征;三是体现自主性和实践性,因为休闲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要在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中实现,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必须注重教育活动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四)发挥学生社团导向作用
大学学生社团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也是大学开展休闲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休闲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为此,学生社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社团活动须健康向上,并保证社团活动能够连续开展,避免形式主义;第二,社团活动策划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重点培养一批能力突出、有一技之长的成员,做到广泛普及与重点选拔的有机结合;第三,社团活动要创意突出、特色鲜明,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五)完善休闲活动空间
休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休闲活动空间既包括表现为各种设施的硬环境,也包括体现为人文精神的软环境。大学的图书馆、运动场、网络机房、展览馆等能满足大学生学习、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是休闲活动空间中的硬环境。正确的价值取向、高雅的艺术氛围、浓厚的学术气氛则是休闲活动空间中的软环境。完备的休闲活动空间能对活动于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休闲教育目标达到一致。因此,完善休闲活动空间也是促进休闲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邓文才.对休闲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郝.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二、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共性特点
1、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既体现了共性,也体现了个性。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教育追求是培养杰出人才,但是在发展时有着独特的个性。
2、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共同特点是改革创新。世界一流大学通常能够取得创造性,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同在改革创新时,会遵循教育规律,与自身的发展相一致。
三、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
1、准确定位,培育英才。大学的首要使命是培养杰出人才。大学在办学时,学生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培养世界杰出人才。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科研成果时,也要培育英才。因此,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要全面落实培育人才的目的。我国大学要合理调整办学定位,要将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进行准确科学的认识。同时我国要遵守教育宗旨,拓宽思想,大学要对教育、学生、社会和国家负责,建设一批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将教师人事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确保教师素质符合教育宗旨。另外,要广泛招收人才,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使我国大学汇聚着一流人才。
2、德育为先,注重修养。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尤其是柏林大学,最为重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这时我国大学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工作,不断改革道德教育工作,明确道德教育的目的,制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我国大学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时,要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学活动设置合理的时数和条件,并做到贯彻落实,以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加强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世界一流人才教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专业教育、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我国大学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时,要合理调整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的比例,有效解决我国大学教育过度专门化的问题。同时我国大学教育理念要解放思想,认识到专业化教育的局限性。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进一步过度专业化教育模式。使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向长远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拓宽专业的包容性,促进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提高专业教育的灵活性,确保教育工作具备着针对性和有效性。
4、扩大开放,与时俱进。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很高的国际化程度,世界各地教师和学生有着很高的交流和合作,教育活动具备着多元化特点。这时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要坚持树立牢固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使教育活动具备着国际化元素。同时在国际化教育中要具备着深层次、多形式和全方位的特点,提高教育水平。
马永红等认为创新可以有一个简单定义:将新元素引入社会而使之受益。王临珅提出创新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周光礼等指出创新是一种首创或重新组织旧要素而产生有价值的事物的社会实践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受价值增长要求的驱动,通过知识综合,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王龙认为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总称为创新思维。李景龙提出创造能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积极表现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张兄武等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李万鹰指出创新教育是全方位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既重结果也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学者们对相关概念的分析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就创新教育而言,学者们的共识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其基本内容。
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近年来,许多学者分析了我国大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建议:张兄武等深刻地指出个性自由发展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是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人,不是习惯常规性思维的模式化和工具化的人;除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王临珅提出我国大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缺少专门的行政部门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还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建立管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机构,对学生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应抛弃权威思想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加强产学研结合等建议。王龙认为目前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直觉、想象、顿悟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应通过在研究型教学中鼓励想象、启迪猜想、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等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知识不唯课本,评价学生不唯分数。
杨丽等认为我国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如何建立支持创新的领导体制;如何设计帮助学生创新的课程;如何改变以讲授为单一形式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如何建立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科研体系;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创新性品质和教师创新性成绩;能否持之以恒地长期开展创新教育。李景龙提出,教师应有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独立想象;学校还要将创新教育的精神落实到包括教师考核、学生评价、奖惩措施制度上,从制度上鼓励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热情。还有学者从博弈论视角提出,大学实施创新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其实是一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问题,并创新地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如何破解大学创新教育实施的困境,提出需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如将对创新教育实施的考核与教师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开展创新教育的总体收益。叶容晖等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提出班主任可将创新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和专业学习中,通过学生团队自主选题和探究,实现专业创新任务的项目化,班主任可按照“目标—实际—方法—行动—反思”五步法指导学生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将这些项目作为平台进行创新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陈岗等探讨了创新教育中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应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实践技能训练与创新思维启发并重的教学目标;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开展学科竞赛,奖励学生创新成果。有少量研究关注了大学博物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兴奋的求解过程并构建新的概念和思想,比课堂的激疑启发式教学更有效果,应加强博物馆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庄元也认为大学博物馆在创新教育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朱恒夫提出进行创新教育还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三、对某一类学科、某一课程的创新教育进行个别研究
石红波等利用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工科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育与教学、专业与学科、教学与科研、个性与共性和教与学这八个方面对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成效的影响程度,发现上述各模块对创新教育的影响都是正相关的,对个性与共性的关注对创新教育效果的影响最大,教与学次之。同时指出大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武汉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降低为理论教学提供辅助验证的比重,提高应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实验的比例;建立学生业余科学研究基金,给予创新学分推动学生进行业余研究。肖筱南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研究指出,应采取启发、讨论、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己找出答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教师也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开拓自己的辩证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已有的对创新教育的探讨多为关注理工科教学,金立敏探讨了文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应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探索性实验,完善实践环节管理,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改革论文选题指导等。贺小华认为人本理念是建立大学英语创新教育人才观的根本保障,应保障学术自由,让教师享有教学事务的管理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在英语教育中也应注重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造就创新型人才,应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闫慧霞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文理兼顾,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性创新人才,改革途径主要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于平提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应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质疑问难;多利用课堂软件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树立团队精神,便于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还应将最新的技术发展引入教学。还有学者提出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龙文莉认为在音乐专业学生培养中,积极鼓励民族学生参与文艺活动,有利于民族学生之间增进交流以及多元文化思维的交融,更加有利于实现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