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16 02:31: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办教育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生源;财务风险;对策

近年来,先后有北京京桥大学、上海东方文化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破产或被公办学校兼并。原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对所有民办高校提出警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高考生源开始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人民日报也在2011年8月的报道中用《三本高校频遭“零投档”民办高校将现破产潮》的标题对民办高校提出预警。广州市现有民办高校三十余所,是名符其实的民办高等教育强市。正视广州市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生源萎缩的事实,研究生源萎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

一、广州市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广州市民办高校共有广东培正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34所,在校生人数50余万人。广州市民办高校按办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民办的民办高校,如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另一类是民间办学力量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所创立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广州市民办高校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起步早广州市的纯民办高校大多建立于1990年左右,如广东白云学院成立于1989年,广东培正学院成立于1993年,而民办独立学院大多成立于2000年左右,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成立于2003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立于2003年。考虑到民办高校最早的指导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才颁布实施,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成立时间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2.发展快广州市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从无到有,数量上已经达到34所,在校生规模已达近50万人,各民办高校都已建立起基本完备的教学软硬件设置,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房产和教学办公设备。如广东培正学院拥有土地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2亿元。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中迅速发展,不断积累,无论从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从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数量来说,都明显高于全国民办高校的平均水平。

3.学科门类齐全,以文科为主广州市各民办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但从整体来看,学科设置以文科为主。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5年共开设新闻学、管理学等52个专业,仅有土木工程、给排水和机电械设计等12个专业只招收理科学生,其余40个专业都是文理科兼收的文科专业。广州市民办高校多设立文科专业主要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相比,不需建立昂贵的实验室,无需产生持续的耗材费用,师资相对充足,而收益即学费收入却相差不大,对于仅靠学费生存、没有政府投入的民办高校来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4.在校生规模大,社会影响大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大,几乎都是万人学校。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在校生达三万三千多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及广州松田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共一万五千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教师及工作人员超过三万余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再加上高校教育所具有的社会聚焦效应,使得广州市民办高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来源及影响

(一)学费收入是广州市民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00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2004年3月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这两部中国民办教育的最根本法律的以上规定,实际上揭示了中国民办教育,包括民办高校的成立及运转的经费来源:国家不予拨款,自筹资金。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可以概括为‘两个80%’现象,即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靠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企业债务”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其报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也指出“: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这表明,我国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费支撑办学。具体到广州市民办高校,30余所学校无一例外地以学费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捐赠收入和政府投入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收入来源异常单一、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的情况下,学费充盈,则民办高校生;学费枯竭,则民办高校困,甚至死。而学费收入与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高度相关,呈成正比关系。在校生多,则学费收入多,在校生少,则学费收入就少。在此意义上,与其说学费决定着民办高校的生死,不如说生源才是广州市民办高校乃至所有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二)从全国来看,高校生源减少、录取率提升是基本趋势

1.高校生源持续减少根据教育部数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但2013年仍比2012年下降3万人。教育部预计,2008-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从1.25亿降至0.87亿,减少3800万人,2018年,大学适龄青年仅为2008年的58%。③

2.高校录取率总体呈大幅提升态势伴随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录取规模继续增长,高考录取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6%,创历史新高。④(如图2所示)

3.全国各地生源危机持续发酵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达到顶峰后,呈快速下滑态势。与此同时,高校录取率却大幅提升,甚至达到了75%的高录取率。再加上各地高考生源分布不平衡,部分省区市,特别是大城市出现了生源危机。“根据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④

(三)广东省虽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但已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

1.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2014年广东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再增2.6万人,达75.6万人,增幅为3.6%,创历史新高。作为人口流入地,同时,在外来人口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广东省高考人数几乎保持了连续14年的增加。

2.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广东省已经多年没有完成高招计划。2012年,广东三B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时,很多院校缺档严重。2013年,广东二B批次本科院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后,有60余所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遭遇零投档。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计划征集20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计划征集39人,最终投档均为0人。三B批次第一阶段录取和第一次征集志愿期间,有1.1万计划未能完成,其中文科6000多名,理科4000多名,体育、艺术1000多名。

(四)广州市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危机

由于国家持续的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人口增长,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抚育成本提升,中国高考报名人数总体上来说是下降的。另外由于生源减少及高等教育财政困难,许多公办学校在积极扩招全日制学生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抢占市场,加之中外合作办学、网络高等教育等新型办学形式也在积极抢夺高等教育的生源,使得高等教育中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虽然广州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省会,对于外来人口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加快,未来将接纳外来人口的适龄子女在广州参加高考以增加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但生源减少、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无法改变,广州市民办高校也将面临生源危机。广州市民办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未来生源下降所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三、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广东省是人口净流入中心城市,只要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广东省本地高考,就可以极大地增加广东省的高考生源。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和拥有最多民办高校的中心城市,就可以为广州市民办高校提供稳定的生源,这是解决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危机和未来可能财务危机的最根本政策保障。可喜的是,广东省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省参加高考的政策制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打破异地高考壁垒,同年1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详细规定了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的条件、流程及保障机制。其中针对生源最多的随迁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有如下规定“: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自2016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2016年正是专家预测的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由充足转向萎缩的转折点。广东省关于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对广州市可以说非常及时,对广州市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和救命雨。为了使异地高考政策得以落实,广州市有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明确相关学校、公安、户籍、社保等单位的职责,在居住证办理、高级中学接收随迁子女、社保年限认定及教育部门学籍管理等领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鼓励广州市民办高校驻场开展宣传活动,鼓励潜在生源报考广州市民办高校,从根本上保证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不萎缩或减缓萎缩的速度。

(二)市属民办高校尽快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生源吸引力

1.提高教学质量

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尽快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层次,利用相对于公办学校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高质量教学团队,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生源吸引力。因为生源萎缩实际上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其吸引力暂时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但是如果能发展出特色专业、明星专业、提升自身层次,就可以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为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时间。

2.提升办学层次

如果能尽快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在普遍开展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尽快开展研究生教育,将极大提升民办高校的吸引力,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教学平台。现在广州市各民办高校还没有开展研究生教育,但是广东省教育厅已在政策层面做好了相关准备,只要民办高校通过相应评估,就可以赋予其相应办学资格。现在民办高校硬件条件方面已经达到相当层次,软肋在师资条件不足上。广州市民办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公办学校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华南理工广州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如果这些独立学院能够充分依靠母体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采取灵活的帮扶政策,如对高职称师资力量采用公办编制、民校使用、绩效奖励等政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厅评估,开展研究生教育。

3.建立和完善预决算制度

广州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经费使用预决算制度。(1)严格预算制度,严格控制支出预算可以在全盘考虑收支总额的前提下提前控制支出,是民办高校控制开支总额,集中力量完成基建、重要教学设备引进、积淀办学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以民办高校为主体进行稳健投资的前提条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预算制度,必然会导致支出失控、管理不善,影响办学资金的积累,继而打乱民办高校的既定发展计划,影响重大。民办高校因为资金来源单一,在编制预算时应更多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控制支出,而不是鼓励预算单位花完预算上。所以应更多的采取严格标准审核预算,在实际预算使用中,可以强化审批流程,实行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领导的双审核,甚至可以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不下达金额指标,只下达预算项目,以此达到避免预算单位尽量花完预算的弊端。(2)确立决算制度,提升预算执行力在每个预算执行年度末期,财务部门应编制决算执行情况报告,说明上一预算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查已编列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对于已编列预算但未执行或大部分未执行的项目和部门,要进行约谈,对涉及到不作为或懒政导致预算无法执行的,提交董事会做惩戒处理,并削减下一预算年度相应项目的预算额度。以提高相关部门的行政决策和预算申报水平,从财务的角度提升学院层级的管理水平,杜绝对于预算项目和金额的随意占用,为民办高校进行稳健投资和办学资金积淀提供支持。

4.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优秀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绝,又能以财务管理活动和资金运转促进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财务部门不可以避免地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家族式管理思维的影响、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账务处理能力较弱,对于新会计知识不了解、学习热情不高等。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与企业财务的不同,遵循高校财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聘请有资质的高质量会计人员,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在日常工作中,使财务部门既关注日常经费的使用和审核,又能放眼未来,着眼大局,及时分析学院收入的变化原因,确立收入风险预警制度,提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能力,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高质量的会计工作团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稳健投资,夯实办学的财力基础,为未来的生源萎缩提供财力支持。

注释

①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03-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24.

②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③王一涛,董圣足.民办高校倒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5):9.

④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参考文献

[1]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2]曾小军.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干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9.

[4]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篇(2)

5月中旬,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由区政府办牵头,组织教育、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开展了教育发展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育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学校286所,其中公办264所(普高9所,初中41所,小学214所),民办22所(普高1所,职高11所,初中2所,小学8所);在校学生125878人,其中公办学校101721人(普高14258人,初中37934人,小学49529人),民办学校24157人(普高3183人,职高16250人,初中2035人,小学2689人);在职教师6749人,其中高中教师765人,学历合格率为59,初中教师2736人,学历合格率71,小学教师3248人,学历合格率100。

2、主要成绩

一是“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近年来,我区在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全区公办学校由1997年“两基”验收时的595所调减到现在的264所;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辟了联村办完小、小学生实行寄宿制的新路子,全区共有20所中心小学创办寄宿制,小学寄宿生达2144人。目前,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9;初中入学率为99.3,巩固率为97。20xx年,我区被省政府评为“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近四年全区投入累计1800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万多平方米,20xx年被市政府评为“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近几年来,我区共撤并乡镇联校33个,减少行政岗位90个,教职工核编定岗于20xx年初顺利实施,精简分流教职工580人。同时,以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师竞争聘任制、绩酬挂钩制为主要内容的“三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公办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开全市先河。20xx年区职业中专、区女子职业中专、区成人中专等三所公办的职业学校通过竞聘方式成功实行个人领办。经过四年的运作,三所学校在体制改革、盘活资产、消赤减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共消减债务500多万元,学生人数由411人发展到3500人。

三是民办教育规模日益扩张。近些年来,我区放开手脚发展民办教育,使民办教育成为**扩张教育规模的强势增长点。目前,我区民办教育涵盖了整个国民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和部门办、企业办、联合办、个人办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市场化运作、低成本扩张、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新路子。全区现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0个(含幼儿园),占学校总数的17.36;在校学生24157人,占学生总数的20.1;民校教师总数1125人,占教师总数的14.7;民校校园总面积26.6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15.15;累计资产达18638.9万元。各项指标均超出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同德职业技术学院为全省综合评比排名第二的民办高职院校,在校学生5771余人,校园面积383亩;淮阳中学是常德市最大的民办完全中学,在校学生近4000人;泽云实验学校已成为全国优秀的民办小学。日益扩张的民办教育不仅缓解了城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开辟了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广阔道路;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且引进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优化了投资环境,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在区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财政优先考虑和保证教育经费,预算逐年增加,20xx年为11425.85万元,占年度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35,较上年增长8.9。教师工资已全部实行打卡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与国家公务员,同等对待,都已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学校公用经费、房屋修缮、班主任经费也由财政优先安排与拨付。五是教育乱收费得到有效扼制。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区对中小学乱收费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较好地刹住了学校擅立项目、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和其他部门搭车收费的风气。并从20xx年秋季开始试行“一费制”,教育乱收费现象基本杜绝。

二、问题和困难

近些年来,我区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相对于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相对于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尽人意。一是“三乱”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区财政对职能部门的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少数职能部门在利益驱动下,不时到学校执法检查,并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向学校或收费或罚款,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二是学校周边环境亟待整治。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量的网吧、电游厅、美容美发店、洗脚城等娱乐场所和小商小贩距离学校越来越近,严重地影响 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网吧泛滥已成为一大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虽然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网吧多次进行专项整治,但效果不佳,石板滩、黄土店等少数乡镇墟场还存在黑网吧。三是各种干扰教学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个别乡镇学校存在包头封锁校门、冲击学校等闹事的情况,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如区五中建筑工地上因意外事故摔死一位农民工,死者家属无理取闹,向学校索赔6万元才罢休。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尽管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经费仍有一定的缺口。一是教育建设负债重。据统计,全区教育建设债务高达4062.36万元,其中乡镇政府负担1918.43万元,农村学校负担204.5万元,区属学校负担1939.43万元。建设负债大多为“两基”验收的基建欠帐,近几年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配置也形成了约300万元的新债务。二是经费运转困难。尽管今年起我区将学校办公、维修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但由于总额偏小,很多学校的日常经费运转仍较困难,尤其是农村小学,每学期的公用经费只有三、四千元,学校的维修经费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三是教师待遇偏低。与江北城区相比,我区教师工资人平每月少200—300元,特别是村小教师待遇偏低,国家规定的误餐费、生活补贴没有完全享受。有的乡镇还欠发打卡以前教师的工资,如石门桥、谢家铺、中河口、十美堂、斗姆湖等乡镇因农村教育费附加抵顶等因素欠发教师工资198万元。

3、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一是教师队伍内部供需不平衡。我区中小学教师定编6772人,其中高中1010人,初中2952人,小学2810人;实有教师6950人,其中高中896人,初中2806人,小学3248人,整体上超编178人。虽然小学教师总体趋向富余,超编438人,经定岗分流后仍富余160人,但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奇缺,其中欠小学英语教师120名,信息技术教师80名;初中教师因高中学校选拔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空缺,目前缺编146人,英语、理化、史地等学科教师出现青黄不接,其中英语欠50人,理化欠35人,史地等学科欠55人;高中教师缺编114人,高中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学历、职称偏低。目前,小学已4年没有从师范院校进新人,教师普遍存在知识老化,观念滞后,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质均性断层已经显现。全区共有小学教师3248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16人,占总数的18.9,而46岁以上的教师为1767人,占教师总数的5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22人,比例为0.6,而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达68.7;具有中、初级职称的教师1384人,占教师总数42,还有95名教师无职称。三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编制、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我区骨干教师难留住,近四年流出150人。

4、江南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明显滞后于江北城区。与江北城区比较,江南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普遍办学条件差,校园面积狭小,教育现代化设施欠缺,甚至个别学校还有危房。如武陵镇中心小学在校学生3000多人,校园面积11888平方米,校舍面积8626平方米,生均占地4.25平方米(标准为18m2/人),生均建筑面积3.08平方米(标准为5.74m2/人),班额偏大,个别班达到85人。常沅小学还有C级危房面积960平方米,厕所还是旱厕。到目前为止,江南城区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公办初中学校,除区九中初中部以外,其他初中学校均为民办性质,都收取了一定的建校费。目前江南城区共有初中学生5339人,其中3489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没有充分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政策优惠。

5、上级投入的危房改造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全区现有中小学危房面积48717m2(其中D级危房850m2,B、C级危房29500m2),且危房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危房改造资金配给方面,中央和省里把**作为市里的一个直辖区对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农业县对待;而市里又没有将**作为直辖区对待,明显少于其他县市。如20xx-20xx年上级专项危改资金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各区县市危改资金(万元)危改面积(m2)各区县市危改资金(万元)危改面积(m2)市本级38临澧31028099武陵区1824819桃源4568395**区26824680石门74825675安乡34913861西洞庭2506610汉寿33314243津市23710258澧县3909866西湖1984061

6、学生及家长包袱沉重。一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存在因贫失学的情况。通过建立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机制,开展“9.8”助教日活动,以及中央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教科书、免杂费、补助生活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非义务教育阶段,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有的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中途辍学的较多。据调查,20xx年我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学校比率只达80,高中阶段学校每期约有300名学生辍学。二是家长教育负担重。据调查,我区家庭教育投资约占家庭收入30,在农村这个比率还要偏大。除正常教育收费外,主要承担以下负担:①“搭车收费”,如电影费、防疫费、资料费、试卷费、水费等层出不穷。②变相收费。如通过封闭式管理强制学生在校内消费。③各种辅导班、特长班较多。全区初、高中毕业年级都存在补课现象,补课费每生每期150元左右。三是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难。由于硬件设施严重失衡,优质师源也日益向城市集中,占总数60以上的农村学生只享受到全部教育投入的23。在城镇也并不是每人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四是农村学生上学条件差。由于农村生源稀少,学校布局调整后,有的学生不能就近入学,一天要翻山越岭走十几里山路;有的骑单车上学,路上又有安全隐患,学生家长为此担惊受怕。

三、建议及对策

1、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要协调好城乡教育的发展,统筹幼教、普教、职教、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建立长期有效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助学金,继续开展“9.8”助教日活动,并通过建立以区、乡镇政府为主、学校积极配合的义务教育“双线”保学控流责任制,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二是启动第二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改善条件、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继续调整好中小学校布局。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基本合格的寄宿制初中、一所基本合格的寄宿制小学或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到20xx年全区中小学力争调减到230所。三是继续搞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危改资金要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坚持十年不变。四是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农村中小学共享教育资源库,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相统筹。五是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步伐。要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与发展,农村高中向城镇集中。力争到20xx年,普高均衡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85以上。2、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在“教育20条”规定的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要全面推行四项制度,进一步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对学校实行挂牌保护制度。任何单位对学校的检查与收费,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原则上对农村学校实行零收费制度。二是实行首查不罚制度。职能部门在第一次清查出学校存在的问题时,要指导纠正,明确整改期限,不应动辄罚款。三是实行罚款集中制度。职能部门对学校的罚款,应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全额纳入教育捐赠中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负有维护学校周边环境责任的部门,如果工作不作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到学校实施三乱行为的要追究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并公开曝光。

3、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一是正确舆论导向。民办教育在我区以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发展壮大,充分说明了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及工作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细则,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提供发展平台。公、民办教育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竞争,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民办学校在征用土地、报建项目、税费减免、用水、用电、环境保护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政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民办学校在业务指导、教研活动、教师管理、表彰奖励及评岗、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公办、民办学校招生实行统筹管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可纳入本地划片招生范围,也可以实行单独招生;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要列入本地划片招生计划,并统筹安排招生;允许公、民办学校的教师在经过批准后双向流动;民办学校的学生在考试、升学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学生平等的权利。三是切实规范管理。目前,民办教育正处于上升时期,同时也处于对民办教育管理十分薄弱的时期,一旦管理失衡,各种隐性问题和矛盾将会暴露出来,政府会由此承担无限责任。政府及工作部门应将民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统一管理范畴,进一步加大规范管理的力度;对民办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规范各学校办学行为;出台民办学校设置审批规定,从硬件、师资等方面规范并提高民办学校设置条件,提升民办学校的办学档次。

4、搞活教师用人管理机制。一是深化教育内部体制改革。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一律试行公开竞聘,形成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变革机制,裁减人员,充实教育教学第一线,构建一种“核编定岗、全员竞岗、优岗优酬”的激励机制。二是依法落实和完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教师工作、学校自主进行教师管理的体制。认真落实湘发[20xx]5号文件规定,县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数额内,依法负责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整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职能。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在用人上的自我约束和调节机制。在继续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职工全员竞争聘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以校按编制实行经费总额包干的办法,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解决结构性矛盾和人员分流问题。四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每学年度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增减情况进行核查,拟定年度进人计划,建立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当前要严格落实常教发[20xx]51号文件精神,为乡镇中心小学补充英语和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教师。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新补充一批高中教师和中、小学紧缺学科的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有较大改观。

5、巩固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投入的“四保”,即“保工资、保入学、保安全、保运转”。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落实好新增的教育经费,与城市教育费附加一道,专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乡镇政府也应主动承担责任,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二是建立完善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力争做到教师工资足额预算,不留缺口,确保教师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建立完善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区(县)一级财政应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至少按小学生每年人平10元、中学生每年人平15元的标准落实和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四是建立化解学校债务的有效机制。“两基”达标所形成的债务未剥离的,应按照上级政策精神剥离,将其纳入政府消赤减债的整体规划,统筹偿还,优先解决。

篇(3)

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记在心里。只有时时、处处把人民群众记在心里,把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记在心里,把人民群众的上学、看病等问题记在心里,才能最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才能真正履行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职能职责。

二、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只有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才能了解实情,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才能服务群众。这些年,我委对《义务教育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四川省中医条例》、《四川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施行情况和教育、科技投入及保障机制,中医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文化体制改革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人民群众的上学难、看病难、网吧管理难等疾苦,迫切需要解决,撰写调查报告,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家庭教育投入比重也日益增大。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出现了投入结构失衡和扩展性投入结构异化的问题,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受教育的程度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家庭教育投入、投入结构的内涵及结构分类

(一)家庭教育投入及投入结构

家庭教育投入,是指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成本投入,包括资金成本投入和时间成本投入。家庭教育中的资金成本投入,是指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时,家庭对其在校学习的基本投入和在校外报辅导培训班的资金投入。家庭教育投入结构,是指家庭对孩子在教育上的资金投入的分配比例,投入结构的维度和投入的类别。

(二)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分类

目前,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总体呈快速上涨的趋势,而且在投入结构上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这表明家庭可选择的教育投入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当前许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家庭教育投入结构进行分类。魏新和邱黎强将家庭教育支出分为基本教育支出、扩展教育支出、选择性教育支出三类。[1]陈辉根据消费的必要性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分为必需投入、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北京大学课题组在《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分析调查报告》中把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分为选择性教育支出和非选择性教育支出。[2]楚红丽把家庭教育支出分为教育类消费支出、生活类支出和机会成本类支出。[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根据经费投入领域的不同,将家庭教育投入分为校内支出和校外支出。本文主要从消费的必要性这个维度来探讨家庭教育投入结构。根据家庭消费的必要性,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分为必需投入、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首先,必需投入是指家庭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其支付的最低成本,主要包含孩子上学期间所必须投入的经费,如学费、书本资料费、伙食费、住宿费、校服费以及交通费等。其次,扩展性投入是指家庭除了支付必须投入的经费以外,为了能够让孩子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额外支付的费用,主要包含课外辅导费、课外书本费。最后,选择性投入则指家庭为使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承担的择校费,以及临校租住陪读或者购买学区房等产生的间接投入经费。

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的倾向

(一)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扩展性投入出现异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总量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学校内的教育,还追求校外教育。除了家庭必需投入外,更多的家庭选择增加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来投资人力资本,导致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占家庭总消费性投入比例增大,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增大。家庭在教育投入结构上的分配比例失衡,主要指家庭在孩子教育扩展性投入上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必需投入的比重,其中用于教育培训的投入比重最大,其投入经费也呈逐年攀升的态势。中国教育在线于2015年的《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对家长每年对孩子教育培训的投入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调查显示,每年对孩子教育培训的投入超过5000元的家庭占50%,其中超过1万元以上的家庭占25%。[4]家长对家庭教育投入观念认识不同,其对孩子教育投入结构也不同。在很多家庭的教育投入结构中,扩展性投入是其家庭教育总投入的主体,并且呈现出异化的趋势。

1.课外辅导费是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的主体

新浪教育的《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调查显示:第一,中国家庭非常愿意在教育上花钱,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第二,K12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39%;第三,81.26%的中小学生上过辅导班,占三成的中小学生每年在辅导班上花费5001~10000元。这说明,辅导班是教育支出的重头戏,43.06%的受访家庭中,辅导班在教育消费的占比最大。[5]

2.艺术兴趣类培训费是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过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花在兴趣班上的教育经费远远超过了家庭教育的必需投入。《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89.92%的学龄前孩子上过艺术培训辅导班。

3.家长混淆“优质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过分追求“重点”学校

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交高昂的择校费,经济条件富裕的家庭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K12阶段,55%的孩子交过择校费,大部分在5001~10000元。这些现象都表明家庭教育投入结构严重失衡,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必需投入的比重,导致家庭教育扩展投入出现异化的问题。

(二)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家庭之间,家庭教育投入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第一,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家庭教育投入差异明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家庭,能够提供几十万元的教育资金为孩子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西藏、云南等地区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家庭连供孩子完成基础教育都有困难,即便这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也会面临辍学的危险。虽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政策已经普惠到我国大部分地区,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依旧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每个家庭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差异。2015年,家长帮联合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艾瑞咨询,面向全国家长进行调查的《2015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正式对外公布。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在“60后”“70后”“80后”的家长中,近五成家长每年教育支出超过6000元,29.1%的家长教育投入过万元;第二,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家庭,近五成每月支出教育费用不超过300元;第三,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家庭,平均每月家庭教育支出超过1000元,教育支出显著增长;第四,月收入超过30000元的家庭对教育更为重视,38%的家庭每月投入超过2000元。[6]综上,高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比重远远超过低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比重。家庭教育投入在地区和家庭之间的这种分布,必然会造成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平衡、地区再生或后续劳动力综合素质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会拉大国民家庭在收入、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也会加剧两极分化和教育不公的现象。

三、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的对策

(一)通过促进制度创新和优化选拔机制来抑制家庭教育投入的异化

在传统教育的选拔机制下,家长过分看重孩子文化课成绩。对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补习班这种做法,很多家长趋之若鹜,这增加了家庭教育的扩展性投入。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明确人才推广渠道,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抑制教育本身的异化,更好地引导家庭合理分配在教育上的投入。

1.促进制度创新的重点是抑制教育自身的异化

“如果一个人受到的是异化的教育,它将会片面性地发展经济性和政治性等某一方面的才能,从而导致他丧失全面性和健全性的发展机会。这恰好符合教育异化的本质特征———对教育培养完整、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本质的偏离和背弃。”[7]家庭教育投入的异化倾向与教育自身的异化是相互影响的,教育异化会导致家庭教育投入异化,家庭教育投入异化也会导致教育异化。因此,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是抑制教育异化的先决条件。

2.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优化选拔机制的重要途径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教育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标准。这对于教育结果具有导向作用,对于教育过程也有指引作用,使教师不再仅仅为考而教、学生不再仅仅为考而学,而且家长不再为分而投。[8]家庭教育投入,特别是扩展性投入也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真正为孩子幸福生活而投资,而不是将孩子培养成学习的机器。因此,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至关重要,只有改革评价制度,才能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政府要引导有关教育部门贯彻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鼓励学校采用“创新学分”和“学分银行”来优化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抑制教育自身的异化。

(二)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规范管理民办教育机构组织

教育资源的差异影响了家庭教育投入的方向和对资源的选择,也影响了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和教育有效发展的支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均衡。这些问题导致家庭教育投入差异的增大。同一地区内,家庭收入差距也是导致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收入家庭在家庭教育的扩展性投入和选择性投入上都远远超出低收入家庭,这进一步加剧了家庭教育投入结构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规范管理教育机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1.倡导社会“帮扶机制”

鼓励高收入家庭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倡导社会各界人士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捐助教育基金,以减轻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负担。

2.鼓励社区开展公益性辅导班

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公益辅导班,聘请专业教师辅导孩子的课后功课,并且成立各种兴趣活动班,比如棋类班、球类班、艺术班等,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社区开展辅导班所需的经费可以由社区和家庭共同承担,这样既可规范管理孩子,又可降低家庭的教育投入成本。

3.规范管理民办教育机构

虽然民办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教育投入的负担,如收费高攀不下的中小学辅导机构。因此,规范管理民间教育机构的行动迫在眉睫。教育部应通过税收杠杆、再分配资源来管理民办教育机构,通过增加民办教育机构的税收来统一规范收费标准,从而抑制家庭教育扩展性投入异化的现象。

(三)增强家庭教育投入意识,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入结构

1.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性

在教育投入的形式上,家庭教育投入不仅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更包括时间上的投入、精神上的投入和情感上的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只是家庭教育投入的一种外显形式,而时间投入、精神投入和情感上的投入是家庭教育投入的内隐形式。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多花时间、精力和孩子进行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家长要想培养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就要更加注重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投入方面,家长应把教育性作为第一原则。在选择教育投入总量和结构决策方面,家长首先要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

2.家长要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入结构,选择合理的教育投入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使得大多数家长不惜一切代价“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教育投入上存在攀比与盲从的心理,并且缺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对自身教育情况的理性思考。因此,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合理规划家庭教育投资结构,营造“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孩子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继而达到使孩子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家庭教育投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增加,教育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基础教育阶段家庭的教育投入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不同家庭收入的差异以及其在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投入结构的异化、对优质教育资源过度投资等问题,这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家长要增强家庭教育投入意识,优化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轨制创新和优化选拔机制,从源头上抑制教育异化的发生。此外,政府还要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规范管理民办教育机构组织,从而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投入向良性轨道发展,以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4):1-10.

[2]蒋珍妮.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的成本收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楚红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内容与结构的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2007(2):1-4.

  [4]中国教育在线.每年家长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调查问卷[EB/OL].[2018-03-02].

[5]新浪教育.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EB/OL].[2018-03-02].

[6]2015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EB/OL].[2018-03-02].

篇(5)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5-03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正当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之际,我国高等教育却迎未了一场日益严重的生源危机。全国高考生源大幅减少,其重要原因是适龄学生人数的持续下降,部分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为了避免该风险的产生,拓展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空间,积极寻求应对生源危机的措施则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民办高校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源危机

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的民办高校2009年统计为13所,2013年时增加至27所,到2014年增加至29所。近年来,不少民办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扩大了招生规模,虽然日益增多的民办高校为考生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但民办高校自身的过度扩张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生源危机。2014年4月,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经过调研分析,《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结果显示,高考生源持续下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综合近几年的高招情况来看,河南省陷入生源危机的学校,主要集中在第三批及专科批次,包括很多办学层次较低的民办高职高专、本科院校、独立院校。特别是在招生批次顺序的设定上,民办高校处在招生的批次末端,加之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与偏见,民办高校在争夺生源上处于天然的劣势地位。

二、生源危机给民办高校带来的影响

(一)面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带来的困境

河南省乃至全国自2009年以来,高考报名人数呈逐年递减局面,急剧锐减的生源必然冲击民办高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高专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理均为200分。2012年的专科二批甚至降到160分左右(高考总分750分),上大学几乎已经到了只要考生愿意上就能上的地步。高招录取专科分数线的降低给更多考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但同时也造成生源质量的整体低下。民办高校在生源数量及质量上所存在的问题上已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很多民办高校勉强能够完成或部分完成了招生计划,向新生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但很多新生没有如期来校报到,弃学现象明显增多。其中民办高校新生报到率明显低于公办高校。如果说民办高校招生计划不能完成是遇到了生源数量危机,那么不计分数地拉拢考生入学,则是遇到了真正的生源质量危机。

(二)高校之间生源抢夺更加激烈,民办高校恶性竞争事件频发。

为应对生源危机,部分民办高校不择手段地拉拢生源,导致民办高校恶性竞争事件频发,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招生秩序、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当前民办高校的招生乱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扩大宣传和虚假宣传。有的民办高校故意夸大办学实力,虚报学校师资力量、教学硬件、办公条件、实验设备、食宿环境、奖助学金、就业率、考研率、出国留学率等;有的民办高校甚至假借其他学校的名义,或“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包就业”“假毕业证书”等多种借口进行招生诈骗。二是造谣中伤同行。由于民办高校之间存在直接的生源竞争关系,因此,为了吸引考生报考各自学校,有些民办高校不惜造谣中伤同行,故意贬低同行的办学声誉和办学实力以便达到有意抬高自己的目的。三是拿回扣买生源。民办高校非常重视招生环节,每到招生季节,大打招生宣传战,招聘专职招生人员招生或者将招生任务分配到招生办及其他行政人员乃至每个专职教师,动员在校学生停课参与招生,甚至采取严格的超额有奖和未完成惩罚的目标考核体制或将完成招生指标与教师职称评定相挂钩,同时采取给高中班主任提成的方式招生,按照高三班主任推荐学生数发给其提成。甚至出现借用一些手段恶意篡改考生志愿的现象。据郑州晚报报道,河南省周口卫生学校有14名学生的对口高考志愿被篡改为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三)生源不足,民办高校发展前景堪忧

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收取学生学费,足够的生源是其立足之本。为保证办学资金,“重生源,轻质量”成为很多民办高校的无奈选择。如河南省民办高校的生源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大多数民办高校实际招生人数与计划招生规模有一定差距,直接导致很多民办高校不能达到应有的办学规模,严重影响了整体效益,办学规模逐年缩小,成本随之增加。部分民办高校一旦招不到学生,资金链断裂,马上面临关门的境地。不少民办高校由于无人报考、报考不足或入学报到率不足,不仅导致大量的招生计划和指标浪费,而且导致民办高校前期的投入无法及时收回。很多民办高校在以前生源较好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校舍建设和师资引进等前期投资,而这些投资资金不少来自银行贷款,一旦因为生源危机引发资金链断裂,民办高校不仅面临校舍的闲置、师资的过剩、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及家长的愤恨、社会舆论的指责、整体声誉的损害,而且将面临直接倒闭的风险。

三、民办高校应对生源危机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高校自身需要在招生、教学、就业等诸多环节练好“内功”,坚持走内涵式办学之路。民办高校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一是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对准岗位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对准技能培养、创新育人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优先支持和重点建设的学科和专业,把优秀学术力量和资源集中在优势学科或带头学科,同时注意新的学科和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植,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特色品牌学科,最终以品牌占领市场,以品牌开拓招生市场新局面。二是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监控制度,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强化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四是建立各种实践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使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树立自身品牌,提高社会知名度

品牌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民办高校的品牌战略应围绕高校品牌的品牌定位、品牌资本和品牌形象三个方面,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展开和实施,即通过追求一流的品牌意识,强化优势、特色和个性的品牌定位,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民办高校应注重从实际出发,重点发展应用型、技术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讲求教育实效,进行科学定位。一是加快市场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科研能力定位、优势学科定位,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以贴近市场,尽快地抢占或填补高等教育的空白。二是将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三)合理运用宣传策略,扩宽生源渠道

篇(6)

名校办民校政策是优质教育供给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结果。许多传统名校,都是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实施的“重点校”政策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名校成为社会选择的首要目标。但是,名校的数量和名校所能招收学生的数量都是有限的。这样,名校的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由此也引发了严重的择校问题。在名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是“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成为政策议题讨论的焦点。名校办民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公办学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积累的优良品牌、管理经验和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与民间充足的资本结合,被看作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不足矛盾的良方。“名校办民校”政策最早见于领导者的讲话之中,其法律依据被认为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四条中的第一句话:“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举办民办学校。”有人认为公办名校也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所以可以举办民办学校。又由于举办义务教育被视为政府的责任,所以,在高中阶段实行名校办民校政策在实践中被更多的学校作了选择。因此,所谓名校办民校,在实际中,就是已经在实践中形成的事实上的公办名校,利用其在多年办学中所积累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如声誉、师资、管理、校名等)以及政府对民办学校的优惠政策创办分校,并使其依附或独立于公办学校的办学行为。

那么,“名校”能否成为办民校的主体呢?名校办民校如果合法,其“名校”必须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关于举办民办学校的办学主体资格的规定。《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应当经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批准。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其中,“国家财政性经费是指财政拨款、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财政性资金”。在公办学校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指公办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教育事业经费,包括教育经费、中小学的教育费附加、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拨款、公费医疗经费、住房改革经费以及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各项费用。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学杂费收入,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活动的收入以及按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的费用等。除去上述收入,公办学校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缴给学校的费用以及其他投资收益、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属于非财政性经费。[1]

根据上述规定,公办学校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举办主体的条件,因此,公办学校是举办民办学校的合法主体。根据规定,只要公办学校不使用财政性经费即可举办民办学校。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营性收入、捐赠收入以及附属单位缴纳的费用等非财政性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比例很小,公办学校无力利用非财政性经费举办民办学校。因此,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即所谓的“校中校”、“一校两制”以及类似的“公校转制”,无论使用的“滚动式”发展模式的学杂费,还是利用增值的财政性经费的学校固有资金,都不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资格规定。特别是作为公共教育的委托――人的公办学校举办的“校中校”或“分校”,仍旧按原公办学校招生、颁发毕业证书,已严重违反了民办学校独立法人资格的界定。据此,本文认为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主要利用其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学校品牌、师资、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等。这种办学形式类似于“民办公助”学校。

二、高中名校办民校政策的问题分析

分析高中名校办民校政策,首要问题是明确名校办民校的性质及状态,因为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办学的政策和法律依据,是依法办学的前提。当前,我国的学校性质并不是很明确,在公办学校和非公办学校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明晰的标准能将两者区分开来,而是存在一个比较宽泛、模糊的“灰色地带”,在这种“灰色地带”中分布有大量各种各样的学校,可谓非官非民、亦公亦私,这就为明晰名校办民校的性质增加了困难。

1.高中名校办民校的性质不清

目前对于高中名校办民校属于民办教育的办学形式,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是关于名校办民校的性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2]名校办民校借用了传统公立名校的无形资产,所以学校所形成的全部资产属国家所有;也有人认为,[3]名校办民校是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有形及无形资产举办的,应当属于举办者所有。还有人认为,[4]名校办民校的学校产权(包括收益权)应由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所有。总之,目前这种含糊不清的办学性质,必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资产的积累,引起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之间财产所有权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财产权益纷争,影响名校办民校的办学秩序。因此,在办学初始阶段进行产权性质界定很有必要。

借鉴二级学院的研究,本文认为从名校办民校“联合办学”的投资情况分析,其产权性质和归属有以下三种情况:[5](1)单一国有型。如果名校办民校是公办学校利用无形资产与国有企、事业单位联合投资设置的,无论这一种或几种投资主体的投资来源情况怎样,均应视为国有资产投资,国家是这种投资的唯一主体。也有人认为,在这些企事业单位中,除了国有资产外还存在非国有的所谓“自有资产”,用来投资举办名校办民校的是这部分“自有资产”。这种说法在法律、政策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国家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级分工管理,国有资产分级分工管理主体的区分和变动不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分割和转移。”[1]所以,国有公办学校投资举办的民办学校,无论用来投资举办民办学校的资产经历了多少层次的分级分工管理,都不会改变国家是唯一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其产权性质为国有。(2)完全民办型。如果名校办民校的公有资产投入按合同协议由举办者(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出价作了资产等价置换,同时也没有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这种情况下,名校办民校完全符合民办学校的定义,是完全的民办学校(或称私立学校),不含国有成分,不具有国有学校性质,其产权归属投资举办者,与国有无关。(3)混合型。如果名校和其他非国有资产拥有者(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采取类似于企业股份制形式分别投资合作设立民校,则产权性质是混合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与非国有各投资方的产权和承担的风险,可以按投入资产的比例多少分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混合办学形式,到目前为止,既无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也无政策方面的依据,只能根据投资双方的契约来界定各投资方的责任和权益,亟待规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名校办民校并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性质,这就为依法办学增加了困难。因为我国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学校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政策,私立学校在倾斜政策的扶持下,经济效益颇为可观,而公立学校则拥有更多的国家优惠政策。因此,名校办民校不明晰的性质导致了其依法办学的缺位,既可以按照公办学校,也可以按照私立学校(狭义的民办学校)办学。长此以往,必将引起名校办民校的权益纠纷,以及造成对其他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不公平竞争,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办学秩序。

2.高中名校办民校的产权不明

名校办民校是由公办学校利用无形资产和私人或社会组织的投资联合举办的。公办学校的无形资产的国家终极所有权性质决定名校办民校的产权行使要受到国家的监督,是一种受限的产权制度,或者说高中名校办民校的产权具有有限排他性。在我国教育法制法规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私人资产与国有资产联合举办的名校办民校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高中名校办民校的产权关系不清,产权主体的责任不明。

首先,无论从产权主体、产权结构的角度还是权责划分的角度来讲,高中民办民校的产权关系都比国有国营的纯公立学校和私有私营的纯私立学校的更为复杂。高中名校办民校产权最大的特色是学校财产包括原公办高中的国有无形教育资产和经营者筹资投入所形成的非国有资产,这些学校财产是作为一个整体被使用的。高中名校办民校自成立之日起就拥有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客观上要求学校独立支配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并拥有收益权。但是高中名校办民校的多元投资主体――政府、政府委托的人公办高中、个人或社会组织,事实上都不愿意放弃对学校产权的占有和使用以及转让权、控制权。这样,就容易导致高中名校办民校的投资主体的权责关系不清,表现在利用公办学校的品牌优势和民办学校的高收费政策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各权利主体都来享用收益,而公共教育的责任、国有资产的流失却没有相应的主体来负责。

其次,高中名校办民校的国有资产很难保值和不流失。要保证高中名校办民校的国有无形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需要建立完善的原公办高中国有资产评估、监督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在现实中,很少原公办高中在开办民办学校前对国有资产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这也由于学校无形的品牌价值的货币化核算,即价值评估比较困难,它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社会成本不容忽视。当产权的交易成本超过产权的收益成本,部分产权趋向于不界定。所以,事先未对国有资产进行登记评估,随着办学时间的增长,日后就无法从产权的角度区分国有资产与承办者投入形成的资产,从而导致高中名校办民校的国家与民间投资主体之间的权责界限不清的矛盾和纠纷,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有部分承办者为了避免出现这方面问题,不愿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或挪用学校资产,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最后,产权主体之间权责不清还突出表现在政府与学校不明确的管理关系方面。政府作为名校办民校的产权主体之一,拥有学校无形财产的最终所有权,但这不意味着政府要像对待公立学校那样插手学校具体的经营与管理事务,而应从宏观上给予指导与监督,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然而现实中,政府依然不肯或是不习惯对戴着“国”字帽的名校办民校放权,导致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混乱,学校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不能真正实现分离。相反,名校办民校实行经费自筹、收取学费,很容易让人怀疑政府部门的改革就是为了推卸教育责任,从而引起公众不满,使名校办民校失去群众基础。

三、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建议

1.规范高中名校办民校的办学行为

公办高中的无形资产是全民所有的,但是名校办民校却利用这部分有价资源为部分人服务,并且这部分资产的收益权也被投资者和公办学校所有,所以其国有资产的性质已经改变,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高中名校办民校不能简单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办学,否则只能造成教育不公平以及国有资产的浪费。笔者认为,规范名校办民校的办学方向,是名校办民校依法办学的前提。高中名校办民校作为试验性的过渡状态,不易长期大量存在,甚至固定化,而应统筹规划,尽早纳入法规化轨道。可选择的方案大体有两种:1.在改善政府对学校的宏观管理,真正扩大公办学校办学自,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收费制度后,将一部分名校办民校重新纳入政府管理的轨道,包括并入其他公办学校或调整为其他类型的公办学校。停止以民办学校高收费方式筹措办学经费的改革,在政府提供办学经费和遵守公办学校收费制度的条件下,成为在内部管理体制和教育改革方面的试验学校。2.脱离公办高中,彻底变为独立的民办学校。条件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在全部国有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评估认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或增值的条件下,让售给民办学校,或部分让售、部分出租给民办学校;学校需依法申请民办学校的设立和非营利性法人登记,校产为非营利性法人所有;学校不再享受国家公办学校的优惠政策,按照民办教育法规办学。只有经过上述的规范,高中名校办民校才能成为独立办学的法制形态,才能存在于公平的教育市场中。

2.明确政府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的责任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财政投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投入虽然在稳步增加,但仍然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将长期困扰并严重制约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基本上还是优先发展义务教育,重点发展高等教育,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一直处于低水平,已难以保证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要合理分配在三级教育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缩减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加速高等教育投入的市场化,在增加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比例的同时,合理增加政府对高中教育投入的比例,确保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投入。

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和保障制度,缩小高中阶段教育的差距。关心弱势群体是现代政府的基本、主要的职能。在历史已经造就的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投资倾斜力度和补偿性的措施,通过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缩小高中阶段教育的区域、校际间的差距,保证高中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

最后,政府要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法制监督力度。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和保障,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实践和经验表明,政策法规因素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依法治校是民主办学的保证。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因此,改善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性强、操作性差的不足,加强教育法制法规建设,从而在法律制度上保证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规范化,使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严密可行的教育法制监督体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使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走上依法治教之路。

3.发展高中民办教育,增加高中优质教育供给

当前,我国民办高中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在教育体系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民办高中的发展。因此,要发展民办高中,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民办高中发展的意义,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可利用的资金、资源,使之成为现实的教育资源,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各级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确立民办高中在省级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其次,进一步完善与民办高中相关的法制建设,构建有利于我国民办高中发展的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在具体制定相关政策时,更强调民办高中办学的灵活性、教育竞争的公平性,在收费标准、教师流动和办学模式等问题上,强调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民办高中发展扫除体制。最后,政府要引导和监督民办教育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利用民办学校特有的优势和条件,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民办学校要突破狭隘的传统教育教学质量观,在特色办学和个性化办学上下功夫,树立大教育质量观,以此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此外,建立民办学校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文.把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纳入法制轨道.人民教育,2004(9).

[2] 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吴华,徐正福,徐晓东.民办学校产权模式新视角――椒江“教育股份制”实践价值的再认识.教育研究,2004(12).

[4] 谈松华.民办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制度选择.教育研究,2003(10).

[5] 张国华.“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体制质疑.教育发展研究,2002(3).

[6] 冯建军.私立、民办学校的概念、类型与特色.http://www.edu.cn/20010907300541.shtml.

[7] 周济.建名牌民办校灭公办学校择校风.http://www.edu.cn/20040326/3102323.shtml.

[8] 杨晓霞,吴开俊.公立学校转制之产权关系研究.教育导刊.

[9] 胡赤弟.民办学校的性质与产权界定.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2).

[10] 文东茅.论民办学校的产权与控制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

[11] 宁本涛.学校产权经营的功能及其限度.教育发展研究,2005(2).

篇(7)

一、引言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起步较晚,创业较艰辛,却担负着重大的社会教育责任,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中国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12年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91.32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533.18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约占全部在校生的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形势下,包括高考人数逐年下降、普通高校扩招、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等不利因素对高校招生产生了严重影响。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高招调查报告》,在本科高校普遍出现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下,专科招生更成为全国性难题,高校倒闭或将不可避免。不同于公办院校有政府财政补贴,民办高校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杂费来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营,招生人数的下降将对民办高校产生直接影响。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应高瞻远瞩,借助改革创新调整思路和目标,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民办高校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1.运用办学自,创建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民办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可以按照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自行设置专业、开设课程,自主选用教材。”这赋予了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和充分的自。民办高校办学优势在于市场化、社会化,从市场需求中敏锐地获得信息,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办学结构,这一点是普通高校所不具备的。民办高校应借助这个优势从市场机制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的新办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创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布局及结构更新。要重点培养适合于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市场所需求的毕业生可拉动就业率上升,高就业率反过来会吸引优秀的高考生报名,产生良性循环。

2.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2012年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11193198千元,社会捐赠1233652千元,学杂费收入126851564千元,其他收入4879275千元,学杂费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90%,其他各项收入比例较小。可见一旦生源出现问题,高校收入将受到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和生存。民办高校应开拓思路,以冠名、合作开发、定向培养等方法,主动争取社会、企业的捐助。要积极争取与各个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办学。 这样的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给民办高校多争取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与工作机会,从而为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的机会与可能。

3.发展校办企业

由于国家拨给普通高校的事业经费不能用于校办企业的投资,民办高校可以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企业或公司。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创建和经营校办产业筹措办学经费,走以企养学、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校办产业的收入可作为资金继续投入到高校的发展建设,同时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把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4.特色办学

特色办学是高校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特点或教育风格。特色不仅可以理解为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也可以解释为科研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具体来说,特色办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模式、制度、结构等制度的文化特色;二是思想层次、道德层次方面的精神文化特色;三是学习、生活环境等的物质文化特色。特色办学不能从其他院校简单照搬过来,必须坚持根据地域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以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特色民办高等教育。要精心挑选、培育、发展优势学科,形成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努力创建对应的精品课和精品教材。这些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将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主导学科。在管理体系方面也应体现出特色,要形成科学制定规范,实现目标管理的机制,同时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形成规范管理。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不同于课本的隐形课程,应积极营造健康、高雅、能体现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5.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以教学质量问题最为普遍。一些民办高校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投入到招生宣传中,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盲目扩大招生,疏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忽视教学质量的结果导致学生宽进宽出,不能真正从高校学到知识,不能适应毕业后的工作。民办高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上,对于教师的师德和能力严格要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师德是立足之本,要有教书育人的思想,要有强大的责任心、使命感;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水平,并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才能得到尊重,高校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

6.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当前,大多数人都以一种轻视的眼光看待民办高校,很多学生也因为上不了理想大学转而选择分数较低的民办高校。因此即便是本学校的学生也会对学校产生轻视的态度,如果长时间抱有这种心理,可导致学生心理失衡。民办高校在不断发展学校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及时进行纠正。可通过设立奖学金、择优推荐等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扩招方式降低入学门槛,将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影响将来的就业率,这样做如同饮鸩止渴,不利于高校今后的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把目光放长远,在招生上应严格控制学生数量质量,做到宁缺毋滥。

三、结语

民办高校经过三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等不利因素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必须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进行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建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拓宽办学理念,创办特色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才能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8,16。

篇(8)

一、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其前10所名牌大学中,私立大学就占了7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这些私立大学之所以声名显赫,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着一批极其雄厚的师资队伍。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几乎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具有博士学历,全校20000多名学生配备有20000位教职员工(含医学院职工),其中专职教师4600人,师生比还不到1∶5。美国私立大学的教育经费近一半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管理虽然各具特色,但仍形成了一套得到普遍认可的管理规则,例如公开招聘、兼职教师、非升即走、终身教授、弹性退休等,这些规则成为一种无形的秩序,对私立大学的正常运转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美国的私立高等院校无津贴、奖酬金等辅助分配形式,实行机动的工资激励制度,工资是美国教师的主要分配方式。一般由校长根据学校的经济财务状况,对教师工资给出建议,再由学校董事会决定教师的工资标准、工资级别、增资幅度、增资的发放标准和发放办法等。在美国,私立高校教师要经过严格评估和筛选,再经过半月一次的上岗培训,合格后签订合同,还专门安排一名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管理人员为新招聘教师提供生活、心理援助,注重福利系统是美国私立高校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日本私立大学占日本大学总数的2/3以上,私立大学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80%,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私立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在1956年颁布的《大学设置基准》中,对高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做了详细、严格的规定,明确规定了私立大学实行任期制的条件、范围等;日本私立大学对教师的职务晋升有一定的审核标准,并根据学校经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确认职数;对教师的晋升考核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历、学位条件,二是任现职的最低年限,三是助教、讲师、副教授分别是1年、3年、6年,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学主要是看是否达到即定的工作量;日本高校十分注重科研,它是教师晋升的主要依据,虽然对科研任务无明确规定,但每年都会出版一本教师当年论文著作、项目年度完成情况的成果汇编和一本记录3年滚动项目的年度完成情况的成果汇编,由专家、教授对科研成果水平进行鉴定。

世界一流大学中80%的学校都是私立高校,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表明:私立高校教师队伍与公办高校教师队伍基本没有本质区别,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在用人制度、评价制度、培训制度方面相对比较完善,当前存在的教师实践技能有待提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不够。他们指出私立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存在偏差,实践技能有待提高,如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安德鲁·雷伊和克里斯·瑞安对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3年以来,私立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趋于下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后姚云在《美国私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一文中指出:美国私立高校占52%,公立高校占48%,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在教师专业化、技能化等方面还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还提出私立高校在教师使用过程中的专业发展问题、培训和进修问题、教师待遇问题等比较受关注,当前突出问题是如何提高专职教师专业技能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兼职教师关系不够协调,传、帮、带作用不突出;二是民办高校有些教师素质偏低,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民办高校教师生活、工作条件差,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情况,民办高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大量从社会各界招聘教师,这些教师大多缺乏教师资格培训和课堂理论教学经验,存在着非专业化的问题;五是民办高校教师质量得不到保障,目前,公办教师的教学任务已接近饱和,兼职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聘请到大量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六是个别兼职教师仅是为了获取课酬,缺乏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无足够的精力进行备课;七是民办高校缺乏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八是民办高校无暇顾及教师的科研和教育教学研究,无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林苑纯和邱秀芳在《民办高校稳定师资队伍的探讨》一文中,着重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的问题,也有学者比较关注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认为民办高校教师地位较低,对教师缺乏吸引力,同时有些民办高校只重眼前利益,缩减开支,使教师在科研上无法得到更多的资源,职业生涯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从教师队伍管理来看,国内学者从民办高校管理实际出发,主要研究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实践技能培训管理不完善;二是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方面不够重视,有时难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三是民办高校师生平等意识差,民办高校的生存主要靠生源,因此,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学校似乎更关注学生的利益;四是缺乏对兼职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五是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户口迁移、人事档案转移等方面存在问题;六是民办高校教师未能与公办高校教师享有真正意义上的同等待遇;七是民办高校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大多为退休教师或兼职教师;八是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对学校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无暇顾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发展。熊丽克等在《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因应对策》中指出:当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方面重使用、轻培养问题极其突出。蔺素琴在《我国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措施比较研究》中提到:我国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可操作性不强。

2.关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国内大部分学者都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当前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欠缺,政策支持不够;二是学校管理不科学,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资金来源单一导致资金匮乏,科研不够重视;三是专业设置灵活,紧缺型技能教师匮乏;四是招聘的教师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综合素质偏低;五是兼职教师比例偏高,管理体制很难完善;六是我国民办高校在高等学校中所占比例较低,对民办高校教师政策还在探索中;七是外部环境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影响。

3.关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民办教育立法,维护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完善民办高校管理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地位,切实保障教师福利等。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从入口上严格把关,优化教师选拔聘用机制,同时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引入市场机制,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证,让具备条件的人成为储备力量,建立自由充分的专业人才市场,保证团队活力,优化教师队伍。此外,也有一些学者着重研究了国外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分析了国外著名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为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例如:明确教师任职资格、完善教师聘用制度、执行严格的晋升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等。还有学者将中国民办高校的师资管理机制与国外私立大学进行对比,分析了两国在师资的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民办高校认清自身教师队伍现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

在民办高校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各方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众多努力,但师资队伍建设仍旧是办学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师资队伍建设不平衡、补充相对滞后、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地位得不到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与生存,因此,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民办高校的稳步前进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主题。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及民办高等教育的成败。目前,民办高校主要面临的是师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师资稳定性上,如处理不好将会制约民办高校的发展,构建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民经济和教育体系中,民办高校以其独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鼓励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得民办高校发展步伐加快,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师资来源日趋多样化。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有效建议,人们对发展民办高校的意见不尽一致,民办高校在管理以及自身发展方面,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仍存有诸多问题,民办高校教育研究明显滞后。因此,对现有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提升,加强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为教育决策及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篇(9)

一.调研背景

国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巨大遗产,也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学教育是传承国学文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加上国家政策的有利引导,传统文化“复兴”思潮逐渐成为社会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思想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国学可以使孩子学到关于道德、礼仪、孝义、尊师重道等方面的知识,对孩子的品德性格有着良好的塑造作用,有利于其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价值观。

如今我国的国学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大的类别,一是由公立或私立的中小学培训部分教师开设相关的国学课程,二是由私人的国学教育机构,提供与国学文化相关的技艺培训。这两类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国学教育,并普及到国学教育受众体,这对国学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二者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以阜阳地区的市场调研为基础,从阜阳地区的国学教育现状入手,以小见大,从而探寻我国国学教育的生命力,进而对国学教育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调查阶段:

2016年10月―11月城区: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阜阳市南京路小学

2017年2月―3月乡镇: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田集中心中学;阜南县王家坝镇中心小学

二.阜阳地区国学教育的调研结果

笔者对阜阳地区的考察,主要通过街头随机采访、实地分发调查问卷和网络问卷推送的三种方式,调查国学教育在民众间的普及认知程度。我们共计投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0余份。

针对阜阳地区国学教育市场的调研,笔者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类人群对于国学教育持什么样的态度;二是民众更倾向于公立学校开设学教育课程,还是更倾向于私人国学教育机构;在回收问卷和随机的街头采访中,我们的调查对象也分为乡镇城郊和城区两种环境略有区别的家长和学生。

调查组走访了乡镇学校代表为:阜阳市阜南县田集中心中学、王家坝镇中心小学。城区学校代表为:阜阳师范学院附小,阜阳市南京路小学。

据笔者调查数据显示,阜阳市仅有几所公立中小学对国学教育均略有涉猎,如颖上管仲小学、阜阳市阜南县田集中心中学、王家坝镇中心小学。

回收问卷中,有77%的家长和83%的教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近89.1%的家长和92.7%的教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儿童的个人修养发展和人格发育成长起到了良好作用。

而乡镇和城区的家长学生对于国学教育看法也略有偏差,乡镇城郊的家长对于公立学校开设的国学教育采取的是较多的信任。而城区的家长则是更多的选择校外的国学技艺培训班或培训学校。

三.国学发展不理想的原因

1.国学教学内容不规范,研究滞后。阜阳地区国学教学并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权威的教科书,优质教学资源和优秀教师数量相对短缺,教育内容不够深化。国学教育的发展缺少深入的探索及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现有的教育系统相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大环境较为滞后。而且国学课程没有明确的组织体系,课程标准不统一,目标不明确,对于该如何界定国学,如何制定国学课程,以及各个教学阶段的衔接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2.应试教育的限制。国学教育的主旨在于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提升孩子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孩子实现正视功利与增强精神力量的良好效果。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仍然倾斜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就目前形势而言,中国的传统国学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国学教育中一些重要的内容仍未被列入考试项目,国学在升学考试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小,这使得国学教育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

3.社会教育的异化。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多数学生课余时间都投入在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等休闲娱乐上,使得自身过早地接触了社会和网络上的驳杂信息,反而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和了解不足。

三.市场上国学教育发展优点和局限

1.私立国学培训机构的局限

(1)私立、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不够完善。首先是政府权威部门方面,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宏观管理上失控,导致私立国学培训机构管理缺少有效的机制。而在民办教学方面,短时间内又没有一个具有权威独立性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统一的经管和指导,导致私立学校和民办教育很难适应于当下的教育情况。

(2)私立国学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在招生方面,随意允诺,对之后的教育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也损害了自身的信誉;在财务方面,收费款项较为混乱,收费金额较为高昂;在权益方面,私立培训机构间竞争压力较大,有些学校甚至恶性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对教育环境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私立学校大部分以市场为导向,其利益所在决定着它企业性的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无法真正担当国学教育的重任。

(3)无法融入真正的教育系统。私立民办培训机构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办学起步时间较晚,自给自足的能力较差,并且由于福利待遇和市场需求等问题,很难吸引到真正好的国学教师,教师资源不稳定,流失率较高致使教育质量偏低。种种现状使其在内部教育建设的完善过程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难以和公立教育相媲美。

2.公立学校国学教育的局限

由于阜阳地区中小学整体对国学教育涉及较少,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考察了其他地区的国学教育发展情况。2007年、2008年、2013年都有学者分别就济南、沈阳等地区的国学试点学校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学校本身和相关教育部门对课程体系编纂的重视程度有些不足,对国学教育投入资金较少,无法持续对国学体系进行开发。近几年国家相关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倾斜,但是短时间内无法对国学教育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2)高校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基础知识培训有所缺乏,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师没有完整的国学知识体系,使得教育和普及国学更加困难。并且高校对中小学语文老师的国学教育等方面缺少相关技能培训,使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系统产生混乱,与当下的课堂教学有较为严重的脱节。

3.公私国学教育的优点

(1)公立学校:相较于私立培训机构,公立学校有着十分完善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以及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得到国家财政上的支持,资金较为充足,且学习费用较低。师资稳定性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2)私立培训机构:其专业化程度较强,对国学教育方面研究更深入,有专门配备的国学教师,教学质量更高。一般都是小班教学,便于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四.提出解决的方法

1.根本方法:公立学校+正规国学教育机构

公立学校提供系统化现代教育,可以创设如金字塔一般的课程系统,遵循的长线教育观。教育机构开展类似于素质拓展的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两者结合,更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得到更多的学习的机会,也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了解自己的内在潜力。

2.组织形式设想

(1)开发国学教育夏、冬令营旅游线路。前往国学圣地,以公立学校为单位,私立教育机构组织策划。如前往孔孟故里,浸入式的学习国学,游览孔庙、孔府、孔林等国学盛景帮助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加深孩童的国学情怀,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以一系列的国学活动寓教于乐,全方位提高孩子们的古典文化素养。

(2)开展素质拓展类活动,采用寓教于乐的素质化教育。在课程学习中穿插国学素养熏陶。如开展国学主题活动、课前诵读国学经典、分享国学小故事,使学生深刻体会国学的韵味。或开展一些民间游戏活动、古诗词朗诵比赛、书画竞赛与展示、“弟子规”践行活动等等。使孩子们对传统国学有更深层次认识,有利于培育学生们的国学情怀,进一步的培植孩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根基。

(3)国学传统技艺培训。利用私人国学技艺培训机构资源,让孩子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琴笛器乐、棋艺茶道、书法水墨画等古典艺术,感受着漫长的文化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独有的、纯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底蕴。

(4)在校园内开设国学体验馆。由校外国学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技术设施支持,通过宣传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打造3D映像等,使孩子们感受国学的魅力。对吸引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体会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其国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五.结束语

诚然,把传统的“四书五经”式的教育与现代化的教学培养方式完美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容易的事,它不是在每周的课程表中增加一门课那么简单,也不H是简单的改变一下观念,填充一下国学理念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性、阶梯性的庞大工程,有许多技术性的困难需要克服。时代在发展,文化在复兴。我们不能让国学如暗夜中绽放的礼花,仅璀璨一瞬间,便烟消火灭、无声无息。

我们相信,只要国家开始重视,民众开始认可,国学教育的复苏一定如旭日东升般光芒万丈,国学苏醒的洪流也一定会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8

[2]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2003.1.1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编印本

[4]徐友渔.“国学热”的浅层与深层问题[J].博览群书,2010.3.5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56-02

在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立法都是其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英国高等教育是世界上发展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经验。总结和研究20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法规的演变,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积极吸收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20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法规发展综述

20世纪初,英国高等教育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历程。1944年的《教育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1963年《大不列颠全日制高等教育形式报告》(简称《罗宾斯报告》),标志着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转折点,给英国的高等教育带来蓬勃生机;1967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师范教育法规;1966年教育大臣提交了一份《关于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计划》的白皮书;1972年政府发表了教育白皮书;1977年泰勒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学校的新伙伴关系》的《泰勒报告》,于1980年成为教育法。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予以特别关注,重要的研究报告和政府文件有《雷弗休姆报告》(1984)、《英国高等教育的需求》(1984)、《大学的未来》(1986)、《结构的变化与全国高等教育规划》(1987)、《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1987)、《科罗汉报告》(1987)、《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回顾》(1987)、《教育改革法》(1988)等。总之,二十世纪英国强化了通过法律对高等教育的干预,确立了国家干预高等教育的合法渠道。

考察英国高等教育法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英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法或法令。这是由英国上下议会分别通过、由英王批准颁布的法律文件,带有强制实行的意义。如1944年《教育法》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就是英国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大法,或者说是教育方面最为权威的法律。其二,法规,也称“规程”和“命令”。法规具体确切地阐述教育法的要求,是教育法的细则化和操作性文本。与教育法一样,规程同样具有法律效果。教育法规是由教育和科学大臣制定的。其三,通告。这是教育和科学大臣在一些文件中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和主张。这些文件也称通告,它不带有强制性,只是提供咨询和引导。其四,报告,是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各个专门调查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写出的代表本部门或国家在某一方面的政策报告。在英国教育史上,有《罗宾斯报告》、《迪尔英报告》等一些涉及高等教育的重要文件。其五,白皮书,是政府对某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向议会提交准备通过的文件。其六,绿皮书,是政府部门就某个问题或某个方面政策征求各界、各部门意见的咨询书。法或法令是由国家立法部门制定的,而通告、报告、白皮书和绿皮书是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性、规范性的文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英国国家干预高等教育的法规体系。

二、20世纪英国四部重要高等教育法规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1944年《教育法》、1963年《罗宾斯报告》、1988年《教育改革法》和1997年《迪尔英报告》,是英国重要的教育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分析这几个重要法规和文件已经、正在或将要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把握英国高等教育制度从宏观制度设计到微观课程改革的系统变迁与发展趋势。

1.1944年《教育法》

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英国经济日趋衰落。尽管英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战争使其遭受的创伤仍然是严重的。二战使英国慑服于德国的教育成果,促进了对现代教育得失的反思。1944年英国的《教育法》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

1944年《教育法》将教育署(Board of Education)改设为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并使教育部对于地方教育行政的指导权获得合法基础,教育由地方自治改为中央与地方合作管理。该法还决定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作为教育部长的咨询机构。但是从行政与财政角度而言,教育部与大学的关系并不密切。大学的设置是依照皇家的敕令(Royal Chats)而定的。补助金是由财政部长任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决定的,教育部对大学的职责极其有限。

2.1963年《罗宾斯报告》

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标志着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转折,开始了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大发展时期。虽然《罗宾斯报告》只是一项专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但是,它被政府采纳接受,并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因此,被广泛地认为是英国政府干预高等教育的一项具有“法”的效力的文件。

经济、社会、人口、教育观念、历史传统以及教育系统自身内部诸因素的发展变化,构成了《罗宾斯报告》发表的背景。该报告系统阐述了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原则、1962年英国高等教育现状、英国高等教育和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情况、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测与设想、经费问题、管理机制和各部门的职责等一系列英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其后英国高等教育制度从办学方针、制度设计,到经费投入机制、大学的设置、规模、监控、评价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3.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

英国国会1988年通过《教育改革法案》。这一法案是1944年《教育法》以来,对英国教育最激烈的变革法案。该法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办法,鼓励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增加学校董事会以及学校作为法人团体的权限等。

这次立法对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有:第一,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强化了高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英国政府通过经费手段不仅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控制,而且得以大力推行“效率”与“竞争”的高等教育政策。第二,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途径,增加高等学校学生人数。通过放宽入学条件,采用多样化的测量和评估手段,扩大了招生对象范围,使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步扩大。第三,通过改革,促进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社会化与实用化,鼓励教师、学生不断参与生产实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社会化与实用化,已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

4.1997年《迪尔英报告》

为了检讨和评估《罗宾斯报告》以来的教育政策和发展状况,制定面向2l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框架与发展战略,英

国政府于1997年发表了题为《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咨询报告(又称《迪尔英报告》)。报告就英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模式、结构、规模、拨款、面临的教育危机以及未来20年的发展作出了详尽的说明、规划和预测,并提出了建立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强化高等教育保证署功能、加强高等教育在地方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多项关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建议。《迪尔英报告》发表后,引起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普遍认为是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第一个全面回顾与反思英国高等教育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战略构思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提出了多项关于英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深刻影响着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进程。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20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法规的演变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主要启示如下。

1.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观念

英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是不断更新的,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高等教育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了理念的重要作用。我国高等教育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与国情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高校向社会提供复合型人才的观念以及开放性、竞争性、平等性的观念。在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上广泛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环境,使社会公民真正认识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义,即它不仅是个人学习的途径,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之一,反映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状况。要把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紧密联系起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2.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体制

我国应该学习吸收英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优点,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体制:第一,建立多渠道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提高国家财政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合理地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第二,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的不同发展程度,在不同地区适度地增加个人和社会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第三,科学地制定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利用市场机制适当地调节不同专业的高教成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第四,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第五,进一步改善高校学生的资助制度,确保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能够接受同等的高等教育。

3.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体系

首先,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律和规范体系。第二,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标体系和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第三,建立多元化社会评估机制。鼓励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参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加大社会评估机构的评估力度。第四,建立评估后的责任追究落实机制。公开表扬评估结果良好的学校,公开其优良成果,吸引其他高校借鉴学习。

4.支持民办高等教育

上一篇: 三年级学习计划 下一篇: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信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