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2:55: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管理科学,会计学的发展必然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其研究领域会不断扩展与充实,其研究范围和目的都是特定时期社会的价值的反映和体现。1979年,阿奇·卡罗尔提出了著名的三维模型,回归到企业运作的基础。卡罗尔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包括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以及其他方面的责任。此模型扩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消弭了“社会责任”和“会计责任”之间的对立,而将它们包括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之内了。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认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这种发展变化,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会计服务于利润这一目标,一般只是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所得”与“所费”加以对比,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等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则不予计量。其结果,往往是用经营活动的“内部经济性”掩盖了“外部非经济性”。而可持续发展模式下企业必须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履行保护环境、消除污染等社会责任,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否则,环境、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就无从谈起。正是因为社会责任理论的广泛传播与社会责任实践的推行,使得企业责任会计于20世纪60年代的首先由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在1968年第11期美国《会计师》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会计职业与社会进步》中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接着,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第一次建立将履行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企业会计报表一项重要目标。1974年美国出版了奥斯特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专著。社会责任会计目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二、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责任本身概念界定的不成熟,导致当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中内容庞杂,无所不包,可操作性不强,从而影响社会责任会计实务的发展。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公众对于企业在雇员利益、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作为也越来越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评价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2008年以来,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对上市公司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强制性规定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出现井喷状的增长态势。2002年,中石油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2001)”是中国企业公开的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2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582家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同步披露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
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充分重视或者不愿重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披露的内容不全面,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对自己相关的社会责任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披露。即使有部分企业涉及到部分内容,也是很不充分和完善。当前我国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还相当匮乏,还远不能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新情况的需要。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约束机制,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
4.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方面还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缺乏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通常是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很少有企业独立设置专门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是有完善而科学的会计信息和资料作为基础,而要提供完善而科学的会计信息就必须首先解决好确认、计量和记录等技术问题,在这方面所有类型的会计都是一样的,社会责任会计也不例外。
5.在披露工具上还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我国很少有企业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三、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政府部门应根据社会责任会计的特点制定专门的会计准则,以规范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计量、核算、披露的规范,以实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应包括财务报告体系内的信息披露和独立于财务报告体系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前者主要披露企业在经济责任方面的作为,但由于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约束,使得大量其他社会责任信息无法通过财务报告体系得到披露,因此,独立于财务报告体系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用来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更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但前提是企业披露信息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可比性。
2.提升企业高管人员的社会责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受企业高管社会责任意识高低的影响,同时最终由企业会计人员加以披露和报告。因此,企业高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社会责任会计作用的发挥。改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推行社会责任会计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逐步把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学科知识融入到我们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和培训中是改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切实可行的办法。
3.在充分披露和可靠计量验证的基础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进行公正的评价是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客观、权威、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支撑。因此,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社会数据库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权威性。政府要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要在法律层面确立奖惩机制,对于那些有利的外部性贡献大的企业予以奖励与支持,对于那些有害的外部性大的企业予以惩罚与控制。一旦建立了行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考核机制,政府要以行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在政府推动、全社会宣传、企业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一定会不断加大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实践的投入,这样可促进社会责任会计更好地发展。
由于目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且在计量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推广应用社会责任会计不可能一步到位,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试点后推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在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时,也可借鉴已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国家的经验,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实施效果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计量手段和计量方法、信息披露成本、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等,建议先在某一个地区或某一行业的某些企业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加以推广。可以选择一些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企业,如矿业、化工、石油企业或对社会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的金融企业。针对这些试点单位,制定一些临时性法规,进行强制监督,并对其在实验期间遭受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通过试点检验的效果,不断修改完善相应规范。在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方面,可以先披露容易计量的项目,然后随着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责任会计实践的不断完善逐渐增加披露内容。社会责任会计不仅仅注重定量数据计算与分析,同样要重视无法通过数据反映的非定量数据,这样才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逐渐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伯凡,阳光,等著.企业公民,从责任到能力[M].中信出版社,2010.
[2]李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二、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产生的原因
社会责任会计的泛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体体现了企业在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在系统状态中的同构性,同时也体现了企业与社会大系统的互动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关系,决定了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与政府、社会、环境、消费者等的利益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时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导致政府、社会、环境、消费者等对企业的相关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因此,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及企业及时向社会报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应该成为企业和政府审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而信息不对称就成为社会对社会责任会计审计需求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与其他方面之间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的知悉度不一样,因此而导致社会公众对今天企业的信任度下降,特别是中国不少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方面出现问题之后,公众普遍对企业的信用存在疑虑,并因此而导致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阻滞。社会责任会计审计能够有效解决或减少各方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或不对称。这种功能仍然是通过监督、鉴证和评价形式体现出来。
三、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目标
同样,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必须达到一定的审计目标。所谓审计目标就是人们进行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通过财务形式报告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表达意见,通过这些意见,使政府、社会、公众能够知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从而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
四、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与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存在依存关系。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决定了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社会责任会计包含的内容,是具体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项目。法国要求年度社会平衡表必须披露如下内容:职工人数;工资成本;健康和安全防护;职工培训;行业关系;职工住房、交通等其他社会条件;其他工作条件等七类。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社会成本委员会要求企业披露的社会绩效有:净收益;人力资源贡献;公共贡献;环境贡献;产品和劳务贡献等五类。欧共体要求披露职工平均人数、各类职工年度人事成本、经济与财务状况、投资和生产计划、合理化方案等任何对职工利益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组1982年的最后报告要求,在报告附件“应予揭示的财务和非财务项目的最低限度项目表”要求应该披露的内容有:劳工与就业;生产;投资计划;组织结构;环保措施。虽然不同国家对社会责任会计要求披露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都明显存在对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人的责任的要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必须反映的内容包括:①企业收益的社会责任。企业存在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就是创造财富,而创造财富首先就必须能够赢利。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收益目标是对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是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的基础。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必须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②人力资源的社会责任。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人力资源投资不仅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稳定企业结构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③对所在地区的社会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④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现代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垃圾,污染了环境。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在财务上反映出来就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这也是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⑤反映提品和维修服务的责任。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除去前述四项内容,还需要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期限、安全性等,顾客的满意度、广告的真实程度也应在报表中加以反映。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信息
一、引言
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新在1968年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从此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随后,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也开始普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我国会计学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较晚,目前通常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描述为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探讨的是如何满足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把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以会计方法全面地反映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企业不可能做到绝对独立,其经营离不开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支持。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效益最大化。从而有利于协调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抑制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意义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与过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不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而是从宏观上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当前我国正努力将社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生态的平衡发展、环境的合理保护,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传统会计在会计目标、会计方法、会计报告和会计监督等方面都已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助于国家宏观职能部门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掌握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社会公益事业等相关信息,从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波社会责任运动,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策略。国外各种企业排名显示出当前评价公司声望的指标已不再局限于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等经济项目,而更多是侧重于创新能力、发展与吸引人才能力、产品服务质量、社区和环境责任感等方面,这些指标都体现出社会责任标准评价公司的趋势。我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取得与国外跨国公司平等的竞争地位,就必须加大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力度,与国际接轨。企业通过社会责任会计披露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业绩,体现企业对社会的关爱,对环境的爱护,对职工的关怀,可以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建立企业形象及信誉。同时“社会责任标准”(socialAccoumahility 8000,简称SA8000)也是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新的国际贸易标准,它强调保护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一系列最低要求。企业如果通过了SAS000的认证,就能更好地证明自身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公众的信任,突破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因此,我国要加大出口力度,企业必须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兼顾局部利益和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运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使人们开始反思获利不应该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一个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就必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否则,企业的发展是不健全的,企业的成功也必然不可能持久。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资源和员工福利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中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迫在眉睫。通过科学构建中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灵活选择计量方法,有效建立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从而真实记录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并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政府也可以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提供的信息,考核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包括人才培训储备、吸收失业人员就业、职工福利改进、劳动条件保护、企业环境美化、与员工交流等方面。此外,通过社会责任会计,运用会计手段定期反映企业提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企业履行对社区及政府的责任,推动企业设立社会公共事业,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研究 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仍然很不健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界定模糊,也尚未确立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缺乏独立系统的核算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制定也滞后。2006年我国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却没有涉及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也不具有可比性,从而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众多学者也开始对社会责任会计各领域进行探索,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理论渊源、西方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情况介绍、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学科之间的比较、社会责任指标、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计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思路,初步架构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体系。但理论方法体系尚不成熟,在许多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高质量的文献专著也较少,很少研究是将会计学与社会学、经济学、计量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的。许多研究仅是借鉴国外已有成果,且往往避重就轻。与传统会计相比,社会责任会计还存在一些尚未突破的理论难题,如计量方法和报告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难以推广。
(二)社会实践 早在20世纪8代,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局就要求企业编制报送关于企业环境基本情况的统计报表,但这类资料一般信息使用者很难获得。中国证监会在1999年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在法律意见书中要注明公司是否由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动安全等原因产生债权债务。财政部在2002年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中专门增设了“综合社会贡献”指标,用以考核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深圳交易所于2006年颁布实施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交易所于2008年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均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应充分关注职工、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以及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国资委也于2008年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不仅明确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也详尽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但由于我国大型知名企业不多,科技含量也不高,缺少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基础。尤其与传统会计相比,对社会成本和效益予以确认和计量较为困难,需要企业去做大量的数据调查与核实,导致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成本偏高。因此,目前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实施仍然停留在原始的自发阶段,会计核算内容模糊不清,计量方法缺乏标准,非货币计量方法较多。同时,社会责任量化信息披露较少,基本以文字性描述为主,且往往只愿意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而鲜少揭示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导致社会责任会计在计算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时往往存在主观臆测,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银行均了社会责任报告书,但其报告水平并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由此可见,在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是大势所趋,但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转贴于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目前,各个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主要是依靠企业自愿性披露。然而,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当社会义务与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企业就可能不会履行这一责任。因此,从长远来看,为了规范社会责任信息,制定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强制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是必然趋势。从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发展历程和实施经验来看,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等方式规范社会责任会计,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强制企业执行,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促进企业步人良好态势发展。例如,法国政府在1975年就提出了《关于公司法改革的报告》,建议各家大公司每年公布企业的“社会报告”。之后还先后制定和修改了相关法律,强制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组织要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除此之外,英国制定了《工作和健康安全法》、《就业保护法》、《就业法》、《水资源安全及质量法》、《空气污染检查法》等一系列法律,美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如《环境政策法案》、《空气质量标准法案》等。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各国政府分别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推动了本国社会进步。我国虽然也颁布了一些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的法规,但主要侧重于环境方面,且比较空洞,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我国政府部门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制定一套具有实务可操作性的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其内容应涵盖环境资源、社保、公共事业、劳动、产品质量和税收等各方面。同时,政府还应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落实各执法环节,严格监督企业的社会活动,修正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目标,做到奖惩分明,使企业在国家机关的监督控制之下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此外,社会责任会计也必须建立一定的准则和制度,这是企业处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开展对社会责任会计准则的研究,规定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责任收益等具体内容和信息披露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披露信息时有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可循,用以指导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
(二)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实务上的操作往往需要经由理论知识的指导,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尤其是在计量、报告环节上的研究盲点,使得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停滞不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国会计界可参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社会计量委员会机构,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个机构除了包括会计界的专家学者外,还应吸收经济学、社会学、人力资源学、计量学、组织行为学和企业文化理论等学科的专家或学者,集百家之长,解决社会责任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在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应注意到社会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改变传统会计的思维模式。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社会效益,而不再仅限于经济效益;其核算内容不同于传统会计核算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是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由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的多样化,传统会计里的货币计量会计假设也不再适用;除了传统会计的核算原则外,社会责任会计还需要增加社会性、政策性和强制性等原则;由于会计核算对象的不同,社会责任会计在会计要素上也需要进行创新;与传统企业会计主要是从数量、金额方面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比,社会责任会计既可用文字叙述的形式,也可运用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收益表、增值表和环境损益与效益对照表等数字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报告。只有通过分析比较。建立起一个不同于传统会计的理论体系,社会责任会计的实务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突破。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如leeburke和jeannem. logsdon (1996)认为,应从战略上重新定位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而不是当期的成本或费用,研究旨在更好地评估社会责任活动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社会均受益[4]25-29。近年来,许多学者热衷于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carol (1994)使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压力集团对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研究表明,压力集团是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他们认为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非常不足[5]。heledd jenkins和natalia yakovlva(2005)通过对全球十大矿业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报告的模式和内容不一,但披露社会责任和环境信息成为他们的共同举措[6] 。
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其中第九项“社会贡献率”和第十项“社会积累率”是评价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社会责任会计自此受到有关方面重视。2007年12月28日,中国首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在北京,为全面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标志着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步入规范化阶段。复旦大学张文贤教授通过向国内知名会计学家进行调查,来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现状。廖洪主编的《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中,从会计与国际接轨以及企业需求的角度,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7 ] 。殷格非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结合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经验,对报告编制的组织、撰写、设计、等各个环节逐一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这填补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领域的空白,是我国首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撰写指南,对报告编制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8 ] 。
明确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首先应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刘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责任将经济责任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及慈善责任,这种观点使得企业社会责任基本上与企业责任等同起来,导致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过于庞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甚至掩盖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可能出现的矛盾;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与企业经济责任相对应的概念,强调企业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必须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进公众利益[ 9 ] 。本文采纳狭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指的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投资人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阳秋林( 2005)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以便向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 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10] 。这一定义比较符合我国实际。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迫切性
(1) 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的副产品[ 11 ] 。但是,当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公众意识被普遍唤醒后,那种一味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的企业将难容于社会,因此,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兼顾其社会责任,以负责的态度处理企业的社会问题。要反映企业完成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传统会计显然不能胜任,只有尽快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借此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2) 市场经济呼唤企业社会责任并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作为社会和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多地为公众、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并将自己努力的成本和效益公允地予以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需要社会责任会计,它一方面要求企业如实反映自身履行法律规定的社会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反映企业对公共道德、公众利益等社会责任的关注和努力程度。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从长远看,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披露信息是实现会计目标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描述包括: ①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与目标; ②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③ 保护资源,并报告其管理情况; ④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12]。显然,第四个目标要求企业促进其社会职能,以使企业的社会目标得以实现;而前三个目标的内涵也包括了社会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工作安全等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企业会计的逻辑拓展,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要真正实现企业会计目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并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已刻不容缓。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2ponsibility, csr)信息披露分为3个阶段:一是导入阶段(1996—2000年) ,中国企业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来自国外的csr 要求; 二是观望阶段(2001—2004年) ,中国的学术机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始对csr进行深入的研究,试图促进csr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三是参与阶段(2005年至现在) ,因担心遭受经济制裁、贸易壁垒以及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愿望,政府放弃了原来被动观望的态度,积极参与到csr 运动中来,至少有了参与的姿态,甚至采取了一定措施[13]。深圳市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制订了《深圳市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也相继自愿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如国家电网公司分别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也于2007年首次社会责任报告[ 14 ] 。媒体也通过舆论宣传,增加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动力,如《光明日报》通过“公益报告”专栏,全方位报道了跨国公司和我国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情况。
由于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企业基本没有单独反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指标,只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两项指标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关:其一,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其二,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净支出额、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金及附加费和上缴净利润等,但这些仅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事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
可见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及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5],因此,了解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到底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就成为会计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认定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就是那些需要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及其后果作出反应的社会群体。在众多关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社会群体中,可以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划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大类:企业外部的信息需求者主要包括债权人、政府及相关部门、供应商、潜在投资者、经销商、消费者、企业职工(雇员) 、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等;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者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 16 ] 。他们需要以既往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作基础来制订财务和社会责任预算,向社会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
(二)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机构投资公司、环保组织、政府人事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经销商、消费者、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以及社会公众。在本文中,机构征询范围为辽宁省各地机构,个人信息使用者征询范围是沈阳市的社会公众。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对于机构投资者,随机抽取100家机构并将问卷寄给其负责人;对于个人使用者,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征询意见。对机构投资者共寄出问卷100份,收回37份,其中35份回答有效;对个人投资者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全部有效。
(三)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及调查结论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
1.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
投资者是否需要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调查结果表明,有69%的机构和24%的个人投资者表示“非常需要”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而且需要的评价值分别为1131和1179,说明机构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高于个人投资者(见表1)。
表1 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
投资者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24 69 11 31 0 0 0 0 1.31 个人 24 24 73 73 3 3 0 0 1.79
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还未制定出严格的标准和固定的披露模式,企业在披露自身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时候比较随意。调查结果表明,有63%的机构和22%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制定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非常必要”,而且需要的评价值分别为1145和1188 (见表2) 。
表2 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统一模式的需求情况
投资者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22 63 10 29 3 8 0 0 1.45 个人 22 22 68 68 10 10 0 0 1.88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投资者认为企业当前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利于企业报告之间信息的比较,所以非常迫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定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模式,其中机构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高于个人投资者。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构成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包括的领域很广,按所属的社会责任类别不同,可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分为5种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主要内容的需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对信息内容的重视程度也异常相似。按机构投资者重视程度,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分别是: ①在产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 ②对企业职工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 ③承担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的责任而产生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④因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未能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罚款支出的会计信息; ⑤承担公益和社会福利方面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个人投资者仅仅对④和⑤的重视程度与机构投资者有差异,其他情况基本相同(见表3) 。
表3 投资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内容及地位的认知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次数 比重/% 排序 次数 比重/% 排序 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27 77 3 82 82 3 承担公益和社会福利 21 60 5 78 78 4 对企业职工履行社会责任 29 83 2 88 88 2 在产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 32 91 1 92 92 1 未能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罚款支出 25 71 4 73 73 5
4.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从调查结果来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不很满意,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等现象,具体结果见表4、5。相对来讲,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认为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客观的现象,因为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有能力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故能较客观地评价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表4 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存在失真现象的认知情况
投资者 普遍存在 大多数存在 少数存在 不存在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28 28 52 52 16 16 4 4 1.96 个人 5 14 18 51 12 35 0 0 2.21
表5 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信任程度的认知情况
投资者 完全可信 基本上可信 部分可信 完全不可信 评价值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次数 比重/% 机构 3 3 24 24 48 48 25 25 2.95 个人 2 6 10 29 22 63 1 2 2.61
企业外部信息的使用者除了投资者之外还有很多,他们虽然不仅仅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作出投资决策,但也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体现实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笔者除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投资者进行调查分析之外,对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客观地呈现他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表6中,笔者把这些利益相关者分为信息的机构使用者和信息的个人使用者,其中机构使用者包括国家人事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环保组织、供应商等,个人使用者包括消费者、公司职员、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机构使用者更加关注与自己部门利益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从国家宏观的角度考虑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而个人使用者则更关注有关自身利益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是和每个受调查者的身份和所处地位有关的,但这两类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都比较感兴趣,只是对某种信息的具体关注程度不同而已。
表6 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内容及地位的认知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次数 比重/% 排序 次数 比重/% 排序 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 32 91 1 82 82 3 承担公益和社会福利 29 83 2 78 78 4 对企业职工履行社会责任 21 60 5 88 88 2 在产品和服务上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 25 71 4 92 92 1 未能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罚款支出 27 77 3 73 73 5
5.调查结论
(1) 我国的投资者在以往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重视,相比而言,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统一的模式,导致各个企业披露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混乱,使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某种程度上缺乏可比性。
(3) 我国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的需要大致相同,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不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越来越需要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4) 除投资者之外,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感兴趣,并且越来越关注这类信息的披露,这对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监督和舆论导向的作用。
四、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使用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企业本身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我国会计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制度建设层面的建议
(1) 建立、健全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制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应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来规定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依法强制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促使企业变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 大力开展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学习研究。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尤其是在计量环节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社会责任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社会责任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对此,会计理论界应对社会责任会计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力求解决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以突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
2.具体执行层面的建议
(1) 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目标相结合。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围绕企业已有的信息及管理工具进行,至于这些信息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战略有什么具体关系,还需要更为清晰的阐述。
(2) 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注重利益相关者对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反馈意见。根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之前,要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分析他们具体的信息需求,在报告中披露他们参与的过程以及对报告内容的评价等。
(3) 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要走向理性化、客观化。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报告的读者指出,企业在报告中过多地披露了正面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极大地削弱了信息的可信度。因此,企业报告应体现平衡性原则,要披露存在的负面信息及随后的整治处理成效等。
(4) 社会责任的审计报告要符合国际相关的认证程序和原则。为了增加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报告机构从最开始的内部信息审核机制转向了独立第三方的审核认证机制。当前国际上两个比较重要的第三方审计认证指南工具,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isae3000担保约定国际标准和社会与道德责任研究所的aa1000保证标准,制定这些国际标准的目的是保证环境和社会业绩的指标能像财务报告中的指标那样具有可核实性、可验证性。
3.社会组织监督层面的建议
“社会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工具,它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后果,提出审计报告并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决策。”[17]61-65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供遵循,因此,通过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可以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计,主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包括对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信息和社会责任绩效信息的审核,重点审计其真实性、正确性和客观性,确保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由于社会责任范围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人员除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拥有社会责任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鉴于此,我国目前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只能是政府。
参考文献:
[1] 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b otosan c a.disc losure leve l and the cost of equitycap ital[j].the a ccounting review,1997,72(1):68-72.
[3] m cguire j b, sundgren a, schneew eis t. corpora te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pe rform ance[j]. a cademy of managem ent journa l,1988,31(4):78-81.
[4] s im on z, pe te r p, r ichard e. b uilding corpora te ac2count ability [m]. london: new econom ic founda2tion, 1997.
[5] 陈玉清,马丽丽.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 2005(11):76281.
[6] 郭威.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j ]. 决策探索, 2006(8):47-48.
[7] 黄静.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j]. 商场现代化,2006(36):332-333.
[8] 贺梅, 崔贤光.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12):119-120.
[9] 刘建红,杨亚娥. 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2):65-67.
[10] 李冬生,阳秋林. 社会责任会计涵义研究[j]. 财会月刊,2005(12):3-5.
[11] 李正,向锐.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 会计研究, 2007(7):3-10.
[12] 刘长翠,孔晓婷.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6(10):36-43.
[13] 雷振华,周颖. 谈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核算内容及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 2007 (7):21-22.
[14] 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eb /ol].[2008-12-30]..cn/tnc/4275.html.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企业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同时放弃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企业有必要构建社会责任会计。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框架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社会责任会计要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公开,通过这些信息让公众更加了解该企业,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以便他们作出合理的判断。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增强了企业信誉,实现良好的客户关系,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与对象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企业和政府,但以企业为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即需要核算的对象,是会计主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与环境和生态资源、与人力资源、与政府和社会公益、与消费者公众有关的经济活动。
(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和原则
1.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与会计目标有一定的关系,并受其制约,在传统的会计主体、持续发展、会计分期的基础上,应注意多种计量假设。许多社会效益是很难准确利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因此采用了对部分企业实施非货币计量的方式,如实物量、劳动量等单位。这样为那些不便用货币计量的社会效益,提供另一种途径来实现信息披露以及对比。
2.社会责任会计原则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与传统的会计原则相比较,重点突出了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其一,社会性原则。社会责任会计原则需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观察企业,从而揭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其二,政策性原则。企业的许多社会责任是受到国家规定和制约的,所以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应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前提,并且在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
其三,强制和自愿相结合原则。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时,可将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能更好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二、我国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大多数企业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社会效益。还有些企业履行了一部分社会责任,但在反映社会责任情况时,只反映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愿揭示或完全揭示其负面影响。总的来说,企业由于认为浪费资金和精力而不愿意选择主动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2.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不规范
首先,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较为广泛与复杂,有些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就显得格外困难。其次,对企业哪些应列入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项目分的不是很清晰,所以在核算内容上显得十分随意,完全取决于企业的自愿。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可利用价值很低,主要是以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和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不能提供所有的信息,并且企业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往往报喜不报忧,还有许多企业根本没有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差异很大,不仅导致企业自身纵向比较不显著,而且企业之间也缺乏可比性,难以确定优劣。对小企业而言披露成本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4.法律环境不完善
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属于我们经常提到的义务范畴。但是不管是在社会责任意识强或薄弱的国家和地区,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要求企业履行其义务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仍未有具体的、全面的条例是规定企业必须履行其社会责任,使其实施无法可依。
三、我国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对策
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逐渐推广运用,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并且在企业推广时,其阻碍问题还很多,需要完善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企业在建立社会责任会计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让企业不仅要意识到不能只关心自己的盈亏,更要清楚自身是社会的一份子,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同时,加强宣传企业社会责任,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增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新兴会计,与传统的会计理念有很大差别,现有的会计人员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因此要求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三)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
只有充分明确社会责任会计到底需要核算什么,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核算范围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公司职工的责任核算,包括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劳动报酬和福利以及为员工提供升职机会与空间。二是对消费者的责任核算,社会公众大多都是消费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以及服务。三是对投资者的责任核算,将核算的信息提供给企业投资者,便于投资者对企业以后的决策。四是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核算,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其他环境污染都要进行核算,改善被污染的环境。五是对政府的责任核算,也就是企业对政府建设的支持和税务支出等进行核算。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1.统一制定信息披露内容
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规范,企业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考虑将我国企业按行业分类,并将不同的企业归入其相应的行业当中,然后对不同行业的信息披露内容和模式标准化。
2.建立多样化的信息披露渠道
企业信息披露渠道单一已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采用信息披露渠道多样化的方式来弥补现有的不足。可以将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网站上专门设立板块进行披露,也可以利用媒体进行披露,利用新闻或报刊等形式,这样公民可以方便获取企业关于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信息,保障公民作为所有者的知情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这些企业在其经营场所,以放置社会责任独立报告和叙述性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的形式,披露企业信息,使利益相关者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
(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
由于企业很少自觉地完全履行社会责任,若想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付诸于实践,就需要法律的力量支持。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及法律法规,促使企业积极履行其责任。采用政府干预和经济调控等手段,对“偷工减料”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财政部、证监会等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工作制定出具体的规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引导,并通过网络组织和新闻媒体,是对政府监督的有效补充。
综上所述,在当今这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社会,想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还要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助于搞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伴随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与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有着很大的联系。于是人们在关注企业盈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企业自身也采取了很多方式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然而,缺乏规范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不能传递给人们公正的信息,有时反成了企业用于标榜自我的工具。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会计信息因为确定性、可验证性等质量特征,无疑能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做出贡献,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纳入会计核算和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也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从微观利益目标向宏观利益目标的转移,这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美国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发祥地,一直走在研究和实践的前沿。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林诺维斯在《社会经济会计》一文中首创“社会责任会计”一词,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之后,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l Mobley对社会责任会计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南卡罗纳州立大学的杰佛里和瑞德堡教授1981年在他们合著的《国际会计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对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计量问题、各国报告形式的差别等作了详细阐述。美国专业会计机构也一直致力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0年专门成立了“生态环境委员会”和“社会计量委员会”着手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研究;1977年社会计量委员会发表了“企业社会业绩计量”的研究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一个具有实用性、可发展性的初步计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企业一些重大社会业绩的反映,如环境、非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商品和劳务的提供和消费。美国会计学会为了加速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先后成立了社会方案绩效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环境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计量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和社会业绩会计委员会五个专门组织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报告。
在法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其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规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早在1975年,法国在《关于公司法改革的报告》中就建议各家公司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报告”。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要求雇员超过750人的组织(1982年扩大到300人)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揭示的信息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工资、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职员培训、行业关系、雇员及其家庭的生活条件等内容,从1984年起,该表必须列示3年的数据,按整个公司和所属行业分别编制,以上各项内容还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报表指标,这在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SC)1980年出版了《公司报告》一书,鼓励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在传统财务报表之外,另外编制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股东以外的关心企业的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英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职工人数达到10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报告工资数据,250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在向公司董事会提供的年度报告中报告有关职工雇佣和培训方面的数据。
德国有20家最大的公司定期公布社会报告,100家公司撰写社会报告供内部经营管理使用。典例之一就是德意志壳牌石油公司发表的“年度社会报告”中将经济和社会数据结合在一起,为公司规定了具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经费。
加拿大管理会计协会(SMA)创造了一种能更全面地报告社会责任信息的综合方法,它运用目标定位计量法表述企业经营计划中的每一个目标,记录每个目标的具体业绩,尽可能将所有数字信息包含其中以提高报告力度,并提供相关年度的对比分析图,阐述以后年度的规划。多数信息都是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列示的,包括详细的培训信息,如课程数、参加人数、人均培训天数;关于职工的升职、调动和招聘的信息;将整个组织劳动力按性别分类的信息;对环境保护组织的资助等有关的财务信息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报告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至八十年代末,学术界才对我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稍许研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推行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各种约束企业行为、规范产品社会质量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影响到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此时,社会责任会计与信息报告的研究才真正被重视,主要表现在会计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1990年“社会责任会计”第一次出现在常勋教授编写的《国际会计学》教材中,其中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经济活动对于社会方面所带来影响的计量和报告。之后,宋献中教授于1992年出版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一书,系统地研究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结构、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报告模式及建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总体构想。
阳秋林教授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也是研究比较多的,在她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1)从不同角度,譬如“企业新概念”、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等概念和标准的出台,分析了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然性与紧迫性;(2)对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进行了研究。依据社会责任会计划分的四个主要核算内容,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收益,研究了它们的计量方法;(3)对中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新框架进行了构建。
黄珍文与李云才在《从西部开发谈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依据》一文中及王莉华在《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一文中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的密切关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建立并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具有重要意义。
刘建红与杨亚娥在《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介绍了国际组织、国际政府及会计职业团体在近三十年间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报告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和尝试,并指出这些研究和实践对建立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机制及提高报告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实务领域,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情况研究的文章主要有以下三篇,我们可以借此了解我国的实务现状。
阳秋林、黄珍文、曹钻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关于我国现行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文中选取了宁波君子兰文具有限公司、衡阳南岳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台州飞球缝纫机有限公司、衡阳市金果实业及衡阳市钢管集团五家公司分析它们2000年的年报,分别从人力资源责任(工资水平和培训支出)、职工保障措施(养老金和工会经费的提取)、企业对社会贡献的调查分析(上交所得税)和企业对社区贡献的调查分析(环保支出和公益捐赠)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不高,各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日而语;总的来说,经营效益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要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要好于私营企业。
黎精明在《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一文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六家公司,主要从报告工具和报告形式两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用案例说明了公司可以通过诸如公司网站、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等形式的报告载体报告会计基础型和非会计基础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结论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的内容很不全面,零星的散布在会计信息中,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通常是作为财务会计问题处理,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没有企业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陈玉清等于2005年选择了发展迅速、科技含量大、易接受新思想和新理念的电子通讯行业78家上市公司,查阅了这些公司2003年公开报告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结果显示,无一家自愿报告定量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报告定性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情况也甚少。
目前国内研究状况表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仍处于认识和探索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报告仍处于学者的研究中,无论政府还是会计职业团体都未对社会责任会计产生多大的兴趣。正因为如此,会计学者的研究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进展也较缓慢,仅局限于介绍国外社会责任会计和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分析及一些简单的设想,没有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并非企业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表现,而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任务就是核算反映这项义务的履行情况。该反映应从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首先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反映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所做的努力;其次以整个社会为虚拟的会计主体,反映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作者单位:山东高速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郭丽娜.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0.
[4]黄珍文,李云才.从西部开发谈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依据[J].企业经济,2001.3.
[5]黎精明.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C].武汉理工大学,2003.
[6]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及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与内容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1968年,美国会计学者戴维F・林诺维斯首先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概念,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此后,社会责任会计逐渐在会计界得到理解和支持,百家争鸣的态势使其理论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深化。日本《新版会计学大辞典》(番田嘉一郎等,1979)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描述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这种会计同社会经济会计、环境会计、社会成本会计一样属于企业社会会计的一个领域。虽然理论界对社会责任会计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责任会计使会计从单纯的引导企业注重自身发展,转变为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融合起来,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成本与效益,具有社会性、全局性。随着社会责任会计的兴起,我国针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也逐步发展。在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实用性等角度,可以将社会责任会计概括为:用会计的方法核算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成本与效益,以期达到增进社会整体福利,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活动,其反映的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在处理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时所应承担的义务及其履行情况。社会责任会计需核算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股东负责。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首先应表现为能够满足股东的要求。股东收益是企业盈利能力和潜在获利能力的体现,也是对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从会计核算看,主要是确认、计量和提供一些反映所有者利益的财务信息,如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二是善待员工。善待员工即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主要包括招募录用职工、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和扩展、提高薪金和福利水平、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美化企业环境,以及增进职工和管理人员间的相互信任,促使职工和企业目标的协调一致等方面的内容。这方面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为: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人力资源投资的社会责任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应付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等社会责任负债,人力资源资本、社会责任资本盈余等社会责任权益项目,以及由于职工劳动技能和水平的提高等原因而产生的社会责任收益和相关的各项社会责任成本。第二个层次是中级社会责任。主要是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的各种关系,首先,对消费者负责。主要指企业要向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以维护消费者利益。反映在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中的项目主要有: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应付消费者退货款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等。其次,纳税。是指依法缴纳税款,不偷税漏税。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应交税金及附加费等项目的核算和披露。再次,搞好与本地区和社区的关系。主要指企业提供人力、财力,发展本地区的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以及游乐设施等;搞好企业与社区关系是指要把企业当作社区的一部分,不能因为企业的存在而给社区居民造成困扰。相应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有:对降低居民发病率、节约住房、节约公用事业费用所获得的收益项目的核算和披露,支付社区服务费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和披露等。最后,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社会责任问题是人们最关注的。会计核算包括:环境设备等环境资产,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等负债类项目,企业获得的环保贡献奖、社会福利事业贡献奖、利用三废生产产品的收益、环境治理机会收益等收益类项目,以及为环境保护所发生的责任成本项目等。第三个层次是高级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承担了前两个责任之后有余力的情况下为社会做出的更大贡献,包括对文化、教育、以及慈善事业支付捐赠款项,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捐助和救济等。体现在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中的内容包括公益福利及公益捐赠支出,社会福利事业贡献奖获得的收益等。
二、社会责任会计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一)社会责任会计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可以反映出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和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打破传统的认为中小企业只有索取资源没有回报社会的观念,从而树立起其良好的自身形象。在当今社会,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继人才、技术、管理之后的新的竞争力,一批跨国企业正举起企业社会责任大旗,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推行生产守则以及社会责任认证。哈佛大学的企业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应该集中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因此,实施社会责任会计,并不是反对企业盈利,也不意味着企业需要放弃经济利益,从营利性组织变为公共组织。相反,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将促进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增强其竞争力。同时有利于中小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使企业更注重潜在的长远利益,而不是以破坏环境、透支资源来获得眼前的短期利益,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去发现中小企业存在的更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实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也有利于社会各方面了解中小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全面反映企业业绩;通过对外报告形式将企业置于社会监督的力量之下,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贯彻。
(二)社会责任会计是全球化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一些跨国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整合全球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但这并不意味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没有资格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应当看到,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些跨国企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更多地注重国际化标准,用国际规则指导。一些跨国企业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推行责任认证以及生产守则。包括英国的“道德贸易基本守则”(EthiealTradinglnitiativeBaseCode),欧洲的“洁净衣服运动”(CCC)发起的“成衣公平贸易约章”(The Fair Charter for Garments),美国“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AI)发起的“社会责任8000”(SA8000),美国“公平劳动协会”(FLA)通过的“工作场所生产守则”(Workplace Code of Conduct)。这类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致使许多企业因为不符合要求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这说明重视社会责任标准成为大势所趋,同时这些标准也削弱了
企业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反对借推行社会责任标准构筑新的贸易壁垒,但也应看到我国中小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应正面看待社会责任标准的作用,将其看作先进理念的学习过程,推动企业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与员工福利方面的改革,推动企业提高回馈社会的意识、道德贸易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获得优势。
(三)社会责任会计是中小企业的必然要求 从政府角度看,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有利于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其作为“企业公民”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依法纳税,不偷税漏税,同时使中小企业减少破坏环境行为,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如果企业不能保持给投资者一定的收益,那么它将不能持续生存下去。因此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有助于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盈利能力;同时投资者也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与报告获取自身权益是否得到保护以及企业是否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信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有利于促使企业为整个社会提供高质量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杜绝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现象的发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消费者宁愿多支付一些价钱而选择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可以从选择和消费社会责任绩效好的企业的产品中得到额外的效用,这就更加显示出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和反映、监督作用。
三、社会责任会计构建的环境支持
(一)现代企业观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概念,即企业不再被看作是只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而被看作是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的主发动机。企业不仅要为其所有者,而且要对更多的社会公众负责任,并且企业与它所在的地区与国际社会和世界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企业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任。这说明企业概念已经开始跳出了传统定义,而被当作是社会经济、政治系统之下的子系统,逐渐树立起:企业公民”的责任与道德形象。这样一来,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式关系日趋紧密,企业的生存发展要依赖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二者相互依存。
(二)法律法规的保障 各种国际性企业组织,如WEF(世界经济论坛)、世界实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国际商会(ICC)陆续制定了一些关于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其中有许多已经在国际上尤其是WTO各成员国之间至少作为一种目标而得以广泛承认。1997年,长期从事社会与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经济优先委员会(CEP)成立了认可委员会,正式SA8000标准及其认证体系。2001年12月,又发表了SA8000标准的第一个修订版,2008年将出台的编号为ISO26000的适用于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指导性文件。社会责任的不断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更显现出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给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的法律法规也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提供了保障。2005年第二次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
(三)大型企业的表率作用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实现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如美国杜邦公司每年在环境保护的改进和开发方面的举措已经开始使公司受益。据估计,到2010年杜邦全球工厂至少有10%的能源需求和25%的收入来自可再生资源。又如,IBM在中国积极开展CCR(全球企业公众关系)项目,包括“员工爱心献社区”志愿者活动、与教育相关的“小小探索者”、“基础教育创新教学”、“科技异彩夏令营”、“放眼看科学”等,无偿捐赠已经超过了lO亿人民币。大型企业也率先进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2005年5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发表了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这份长达77页的报告以其详实、全面的数据反映了以“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著称的通用电气的一贯严谨风格。而且,该报告并没有回避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GE在过去两年中因为空气与废物排放被罚款一百多万美元。除GE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行列中来,这在公众对于公司运营中的商业伦理的关注越来越强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愈发重要。我国的很多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开始对其实践探索。2006年3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对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我国中央企业对外正式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形象。
四、中小企业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对策
1、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涵义
社会责任会计最早出现于美国。19世纪末以来,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最先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做出解释的是美国会计学学者戴维F林诺维斯。戴维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对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它将会计学与社会学、经济理论、政治理论融为一体,成为了企业的会计核心部分。不仅是一个经济体系,又是一个社会角色,同时归属于社会系统和政治体制的范畴。戴维的这一定义还远未完善。此后,随着各国研究的兴起,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称谓有所不同。在美国,企业不仅关注经营效益,而且关注企业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所以美国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将社会会计微观化和深入化。此外,还有一些美国学者用社会审计的概念。许多西欧国家和日本把这种企业的社会会计称为“社会责任会计”,我国目前沿用的也是这种称谓。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现状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在2008年初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此来规范明确国企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内容。但至此之后,在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方面再无进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责任会计在社会中作用将更加突出,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用于社会,推广于社会成为现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截止至今,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显著,有关的文稿著作相对较少,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机构尚未设立。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观点是以国外的学术研究理论为基准点,结合我国经济特色,加以实践总结而来的。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所出现新问题,传统的会计方法已经不够用,如核算内容的多样性、计量因素的不确定性等。这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一个阻力点。
在法律意义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义务的范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保障公民和组织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在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法律,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规范要求被囊括在了《公司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中,虽然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法律体系的构建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会涉及诸多法律和法规,因此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3、我国推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对策
3.1、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机制
首先,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时,应当遵循强制性和自愿性原则。就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履行情况来看,只有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强制性和自愿性融为一体,划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最低下限,规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必须披露的相关会计信息,强调企业在社会责任中的道德,提倡并激励企业自愿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披露信息内容应当明确规定。据当前国际发展情况来看,还没有专门明确规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从我国国情出发,企业应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概括为:诚实合法参与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环保意识、生产安全性、职工权益的保障、热心参与公共事业。
最后,积极修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二者应该相互统一结合。
3.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
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实务和社会责任法规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后者的强制性要求,大部分的企业很难自觉去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为了谋求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快速发展,建立与完善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美国,已经研究制定了几十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准则,并将其纳入《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虽然我国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方面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的复杂化,又决定了我国仍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自我更新,针对相关法规可操作性不佳的现象,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以相关法规的可操作性为主要前提,深入研究有关社会责任的立法工作,并且完善有关法律,引导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迈出新的步伐。
3.3、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21世纪的今天,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要程度也日益彰显。在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试行阶段,其理论和实际上都不怎么成熟,整个社会责任体系不够完善。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许多地区实施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阻碍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由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效益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社会责任计量的特殊性,所以,我国截至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量标准和方法体系。
3.4、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会计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全局来看,我国会计起点较低,在会计理论知识方面会计人员的认知还不够,业务水平欠缺。这就要求我国财政部门在考核会计人员专业的会计水平时,还应兼顾会计人员综合分析社会成本和效益能力的考核,并且能够合理提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建议。企业只有利用现有资源,凭借市场优势,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才能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为自治区重点学科财政学的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马立强.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业会计,2011(09).
[2]王爱国.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模式新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09).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近几年来食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命安全问题等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企业责任意识淡薄、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密切相关,所以现代社会企业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企业的主导企业,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优势,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所以研究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步骤,近几年来研究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实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一)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在管理学领域,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古典责任观,主要内容是企业的唯一责任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种是社会责任观,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责任并不是单一的,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是要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然后再是追逐更多的利润。其中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是息息相关,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的生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具有必要性。总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长远生存与发展,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其在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承担应有的责任,主要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公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经过上面的介绍了解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作用是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传递出来,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正确决策的信息。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是目前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难题,如果使其像以财务报表的形式进行反映,所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主要指的是根据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企业应该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比如环境、公益、经济、消费者、企业职工等这些要素的现实情况进行如实反映与监督,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以此达到提供社会整体效益、促进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
(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1.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对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等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忽视自然和社会规律,对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平衡。经过研究和调查发展,我国能源的开发量与消耗量严重失衡,资源消耗速度大大超出了自然环境再生与净化的能力,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所以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国有企业作为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企业,应该承担起自身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国有企业还应该承担起保证产品安全、消费者利益等社会责任,以此保证社会稳定,建议良好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发展。
2.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需要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管理者与引导者的职能,保证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经营与发展。政府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国有企业信息和社会责任承担情况的披露,所以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依法进行信息披露是非常必要的。
3.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内部管理的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一方面是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情况的反映,另一方面也为管理者决策、分析等提供参考和依据。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管理经营者社会效应的有效反映,而且是对企业内部经营风险的暴露,有利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有全面的认识,发现企业的财务问题和社会责任,以此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落后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其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员,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不可避免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以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忽视了国有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整体来看比较落后,过多的企业资源用于生产与经营,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与发展。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落后是导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众多问题发生的根源。因此,必须要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针对目前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和经营成果,忽视了应该承担和履行的社会义务与责任这一现状,国有企业不仅需要保证正常的生产与经营,而且更加需要认识到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认识到进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重要性,承担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完成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报告存在问题
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不全面。目前,国有企业的很多报告的内容呈现“报喜不报忧”的特点。虽然近些年来国有企业认识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社会责任报告,但是就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来看,并没有社会公众感兴趣并且希望了解的内容,可见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并不全面。就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来看,没有对负面信息进行深刻地披露,或者是有选择的披露部分社会效应低的负面信息,往往那些重大负面信息没有进行说明与披露。这种行为使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降低,同时没有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其次,社会责任报告的缺乏专业性。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形式位于次要位置,非会计形式则位于主导位置。就目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来看,大部分企业使用较大篇幅非正规的形式或者非正规文字对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介绍,整体篇幅以文字为主,并且只是就企业的原则和经营目标进行描述,而缺少对企业原则和经营目前实现行为的介绍,忽视企业行为的描述,这样的社会责任报告无法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因此,在进行社会责任报告编写过程中,要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罗列,以更好的呈现出社会责任信息价值,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还需要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编写的专业性,对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详细的罗列,此外,还需要构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规范和标准,把国有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有效报道,提高企业的真实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不可推卸的国家义务,不仅关系着国有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与国家长远利益息息相关。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就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立法来看,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和法规来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进行约束和规范,存在很多的法律空白和不完善的制度。即使我国在近些年制定了部分国家法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缺少专业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实施制度,通常导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没有具体的依据可以参考,这样往往导致各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念的界定,而且不利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发展。例如我国的国家电网和石油企业,虽然存在社会责任信息会计披露,但是由于缺少法律的规定和约束,在信息披露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除此以外,政府缺少相应的推动力,除去证监会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较为严格外,大部分的政府部门仍然是采取鼓励披露的方式。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对其当年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了披露,整体上来看缺少社会会计责任信息披露的专业平台,无法满足获取信息群众的需求,总之社会责任会计法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法律披露体系,可以强化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的氛围,增强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获取经济效益、创造利润的意识,以此保证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实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法律披露体系,这也是体现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一方面根据经验与规律,积极总结增加对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信息法律建设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成果,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减少国际间的差距。
(四)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有待改进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会计学理论为基础,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仍然是以传统的会计学理论为基础,缺少针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缺少会计学理论与企业学科的有效联系与沟通,未找出实现会计学理论与其他理论有效联系的方法。此外,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时,由于受到传统企业经营思想的影响,缺少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视,部分学者过于注重对企业经营会计与的研究,缺少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重视,这也是导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不足的原因。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基础是以会计学理论为参考依据,对国有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监督。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学理论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计量学等学科实施综合应用,共同服务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界定出会计目标和计量方法,建立一个会计学理论新的分支,比如可以把用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要素设定成社会责任支持、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国有社会责任会计对传统会计来说是一项创新,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完善与成熟,在计量学方面,传统会计是以货币记录为主体,体现货币信息在企业的流动情况。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存在区别,因为社会责任产生的人力消耗、生态环境的损耗并不能直接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国有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研究时,应该综合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种要素进行信息披露,从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体系,把国有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量化,以此实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五)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制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危机成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难题之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诚信度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内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披露相比,财务会计报告可以通过第三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保证诚信和公信度,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缺失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其公信度不高。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责任权利与义务、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以此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合法性。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缺少权威性的检查与审核,不利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公信度的提升。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制,有利于企业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目前整体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较弱,并且国家也未出台要求企业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法律法规,所以凭借国有企业自愿进行信息披露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要求,所以建议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是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社会、经济等主体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需求。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辅助、监督和检查指导各个国有企业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然后按照统一的标注对其披露情况进行评分,并且通过实践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监督机制;其次,还需要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加强审计人员的再教育;最后相关的设计机构可以立足我国现有的国情,借鉴国外已有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标准,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制度,不断明确审计和监督的主体、客体以及范围,凭借国家政府、审计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等机构,保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公正和独立,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款及信息披露的实施。其中社会责任会计的利益相关者,是利用契约和企业产生利益关系,所以也可以成为国有其实社会责任会计监督的主体之一,这样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以国家法律和审计机构的监管为保证,保障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利用一定的强制性保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辅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监督,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进程,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发展。
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引导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是其经的主要目标,但是国有企业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做好国家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进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建设时,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企业和社会的努力,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公信力,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会计 信息披露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使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有需求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也逐渐成为人们购买商品、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依据。
社会责任是就组织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社会定的利益团体和整个社会进行沟通的过程。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通过会计核算流程生产会计信息,在一个会计期间终了后,将企业生产的会计信息编制成标准的财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披露是市场监督(特别是证券市场监督)的基石,因为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
1.社会责任资产信息。社会责任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社会责任或参加社会责任活动所形成的、目前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由此可见,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除了具备一般资产的特征外,还必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而产生的,这是企业社会责任资产区别于其他类型资产的显著特征。
2.社会责任负债信息。社会责任负债是由于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因承担社会责任成本而产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负债的形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保护、职工权益、消费者权益以及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
3.社会责任权益信息。社会责任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资产的要求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投资者对企业实际投入的社会责任资本,二是社会责任资本的盘盈或溢价,实际上是一种储备形式的社会责任成本。
4.社会责任利润信息。企业的社会责任利润为本会计期内企业的社会责任收益与社会责任成本费用比较所得,计算公式为:社会责任利润=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成本。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1.随着公众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的提高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度,上证所有281家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8家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1家披露了“企业公民报告”。在这290家上市公司中,282家为首次进行披露,32家为自愿披露。2009年度,中国581家企业共计了58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披露的内容不全面,在中国证监会所的有关招股说明书、年报等指引中,虽然也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定,但主要是有关职工情况的披露(如雇员人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纳情况等),对企业的社会贡献上缴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环境治理等情况反映不足;
3.信息披露的模式单一,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主要是定性信息,缺乏等量信息。企业通常将社会责任事项纳入到传统的财务会计事项进行核算,由于没有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所以只能以现有会计科目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信息无法在会计报表中体现出来,不利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建立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快构建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对外报告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促使企业管理层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行事,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明确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内容,使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计量。建立和推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2.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外部审计,实施审计时,审计范围应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的资产信息、负债信息、成本费用支出信息、收益信息、绩效信息以及会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等信息,在审查时还应注意,披露的信息不仅仅包含强制性披露的信息,还应当包含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并审核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3.完善企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度催生信用,公司内部合理的制度安排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真实公开的关键控制程序。为了监督和制约上市公司治理者因信息不对称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董事会应建立直接向其报告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