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18:05: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宏观经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经济又走到了一个紧要关口。GDP、投资、进出口、物价、信贷、股市、汇市、银行改革、房地产政策……无不牵动人心。当此之时,《财经》杂志期待通过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下称景气中心)合作进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查,为公众认识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经济局面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查进行之时,2006年6月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尚未公布,经济学家依据的是1月-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事后看来,这对经济学家的未来判断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财经》与景气中心的合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财经》委托景气中心执行的对于经济政策的评论和前瞻性调查,半年一度,自2004年底以来已进行了四次(前三次调查详细内容,分别见《财经》2005年第2期、第14期及2006年第2期“财经数评”栏目);第二部分为景气中心独立完成的季度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该调查独家优先发表于《财经》杂志,并在《财经》网络版省略上刊出。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2069
国内刊号:11-3952/F
邮发代号:82-79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宏观经济研究》(月刊)1998年创刊,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一般将经济周期分为两个阶段:收缩阶段和扩张阶段;波峰(peak)和波谷(troug)是周期的转折点。经济周期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繁荣(prosperity)、衰退(recession)或危机(crisis)、萧条(depression)、复苏(recovery或revival)。但是,在实践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者说预测周期的波峰和波谷这些转折点,仍然是极其困难的,尽管经济学家们已经在运用复杂的统计模型来试图预测未来几个月或未来一二年的产量与就业量。
本文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的考察,拟从两个层次入手:首先是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这些工具主要是;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储蓄S与投资I的关系)、产出缺口理论、总需求一总供给(AD-AS)模型、IS-LM模型;其次分析一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主要是:GDP增长率、失业率(theunemploymentrate)、价格指数。
二、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
(一)产出缺口
运用产出缺口(outputgap)的概念可以判断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出缺口是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之差,即产出缺口=潜在的产出一实际的产出
当产出缺口是比较小的正值时,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这时出现衰退的迹象(也可能是复苏的征兆,这是假定为衰退)。随着产出缺Q的不断扩大,实际产出越来越低于潜在产出,于是,衰退日益严重,最后出现萧条乃至大萧条。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如果产出缺口逐渐缩小,意味着萧条和衰退程度不断减轻和缓和,实际产出朝着潜在的产出水平上升,进而步入复苏阶段。当产出越过潜在产出线、上升到潜在的产出水平上时,缺口最终变成负值。一个负的缺口意味着过度就业、工人超时点的工作和机器的超正常的使用率。这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潜在产出的值很难估算,不过可以用潜在经济增长率来近似地表示。如果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很多,产出缺口就是比较大的正值,这时经济出现萧条。如果实际经济增长率高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很多,产出缺口就是负值(绝对值比较大),这时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潜在经济增长率也很难测算,关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数值存在很多争论,一般认为位于8%-10%之间,显示了90年代的潜在增长率估算值。从中可以看出,1990年实际GDP增长率(3.8%)远远低于当年潜在经济增长率(9.7%),差额达5.9个百分点,这说明1990年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即当时的市场疲软。1991年,中国经济全面回升,实际经济增长率迅速靠近潜在经济增长率,这说明1991年经济处于复苏阶段。1992年,实际GDP增长率远远高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差额达4.5个百分点,这时经济处于繁荣阶段。1993年开始,实际GOP增长率不断趋向下降,1993-1995年,每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不断靠近潜在经济增长率,产出缺口的绝对值不断趋向零,表明繁荣不断走向衰退。1996年,实际GDP增长率又开始低于潜在增长率,产出缺口变为正数,经济明显出现衰退或危机。1997年以来,实际GDP增长率越来越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1999年达2个百分点以上,表明产出缺口不断扩大,衰退日益严重,以致出现萧条,陷入波谷。2000年,产出缺口缩小,但依然是正值,这表明,萧条或衰退程度有所缓和,经济正在走出波谷,走向复苏和回升。
(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周期的四个阶段还可以通过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来加以说明。AD-AS模型离不开潜在产出的概念,两者一脉相承。AD--AS图形(图象略)中,ASs表示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ASL与潜在产出线重合。ASL不同于ASs的垂直部分,ASs的垂直部分位于ASL的右边。ASL与ASs的垂直部分和陡峭部分之间的区域,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荣。ASs的完全平坦和相当平坦部分表示萧条。繁荣与萧条之间的过渡阶段是中间区域,表示衰退或复苏。
判断周期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潜在产出线或长期总供给曲线ASL。如果经济位于ASL的右边,即产出缺口是负值,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如果经济位于ASL的左边,即产出缺口是正值,经济处于收缩阶段。前文已述,1996年以来,产出缺口变为正值,并且不断扩大,表明现阶段中国经济位于ASL左边,并且越来越远离该线,以致滑入萧条。这种转变,从AD-AS模型来分析,是由于总需求的减少。当总需求减少时,AD左移至AD’,经济由处于潜在产出线右上方的繁荣阶段①过渡到位于潜在产出线左下方的萧条阶段。总需求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总需求减少主要是由于消费不足、投资不足或净出口减少所致。
1996年以来,总需求持续减少和不足。到1998年,总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进入2000年,总需求全面回升,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三季度回升力度又趋小,四季度进一步趋缓。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3%,增幅比二季度降低0.5个百分点,虽然降幅不大,但逐季下降。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速最低的月份。今年消费仍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力度,但不可能有更大的扩大,因为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顽固不退。这些因素主要是:(1)由于粮食减产、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持续缓慢。(2)下岗或失业人员继续增加,实际失业率不断上升,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很难增加。(3)消费环境、消费政策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善。
2000年前三季度,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集体和个体投资)同比增长12.9%,增速仅比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升势有明显减缓的迹象。11月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集体和个体投资)同比仅增长6.7%,比上月大幅回落4.1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速最低的月份。投资领域中的主要问题还是老生常谈的民间投资,即民间投资的启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2001年初,投资的增长很可能会失去动力,拉动经济的力度会减弱,刚一启动的投资很可能再次陷入收缩之中。
2000年上半年对外贸易形势喜人,首次创下了半年进出口双双“超千亿”的纪录。其中外贸出口超高速增长,出口114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各月出口增速均在30%以上。出口的高速增长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也得益于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周边国家经济的恢复以及国家加大出口退税鼓励出口的内部环境。三季度,净出口由增转降,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4%,虽然增速仍然较高,但比二季度降
低了11.9个百分点,增速回落的趋势已形成。11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月回落11.3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增速最低的月份。2001年上半年,由于同比基数的提高,加上目前缺少进一步促进出口增长的政策调整空间,预计出口增幅将继续回落。与出口不同,进口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出口增速的继续回落和进口的持续增长,2001年上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
通过对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分析,可知2000年上半年总需求确实明显回升,但三季度回升力度又趋小,四季度进一步趋缓。这表明这种回升相当乏力,很难持续,总需求不足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结合AD-AS模型,这表明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位于ASL左边。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很难说真正走出了低谷或萧条。
(三)IS-LM模型分析
尽管IS-LM模型受到批判,但仍然是理解宏观经济的首选工具。决定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乘数αG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b。在不考虑收入税率t的情况下,决定乘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边际消费倾向(MPC)。当前中国的IS曲线陡峭,这是由于现阶段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相当小(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程度不高)。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程度十分复杂,需要对企业分类分析。大体说来,国有企业的投资对利率的弹性非常小,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对利率的弹性比较大。国有企业的投资对利率的弹性非常小的依据是1996年以来7次调低利率,但企业投资需求对利率反应不灵敏。其实,国有企业投资需求对利率反应不灵敏由来已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之时,企业对利率提高也不在乎,依然是旺盛的投资需求和欲望。国有投资对利率升降反应都不灵敏,主要是由于体制改革远未完成,市场、企业和银行等机制尚不完善。综合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可以大体认为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程度不高,即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相当小。
1998年以来,一定范围内流行一种观点:中国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theliquiditytrap)。所谓“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最早由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提出,是指利率降低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thespeculativedemandformoney)将成为无限的,这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LM曲线也成为水平的。“流动性陷讲”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1)利率很低;(2)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在现实生活中,这几个条件很难具备,因此“流动性陷院”从未真正出现过。就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TheGreatDepression)也没有完全陷入流动性陷阱(但是LM曲线被认为是十分平缓的)。凯恩斯本人曾经声称,“流动性陷阱”的情形从未出现过。1998年以来的中国,并未真正出现流动性陷讲,但是,说我国经济已落入“流动性陷阱”的观点是有一定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至少有助于宏观经济分析。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某些迹象,应当说是比较靠近“流动性陷讲”,因为7次下调利率,利率确实比较低了,再下调利率的空间已不大。体现在LM曲线上,LM并非水平,当前中国经济不处于“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但是LM曲线比较平坦,比较靠近“凯恩斯区域”,位于“中间区域”与“凯恩斯区域”之间。根据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IS—LM模型形状是:IS曲线依然比较陡峭,不过高垂直尚有一定距离;LM曲线依然比较平坦。这表明,当前中国经济仍然位于萧条或收缩阶段。
三、几个重要变量的分析
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在他最新版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依然宣称:总的来看,经济学家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和通货膨胀(inflation),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高水平和快速的经济增长、高就业水平和低非自愿失业、价格水平稳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萨缪尔森的这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提纲挈领,简单明了,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完全可以此为参照。
(-)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济自1991年全面回升以来,一直保持超高速或高速增长率,远远高于同期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高速增长中又存在一个严重隐患:1993年以来GDP增长率持续下滑,1999年是下滑的第7个年头。按照“波谷—波谷”的周期划分方法,1991年以来的这一轮经济周期,扩张期是2年(1991-1992年),收缩期是7年(1993—1999)年,扩张与收缩的比率仅为2/7,远低于以往历次经济周期扩张与收缩比率,更远低于美国经济周期扩张与收缩的比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经济平均扩张期持续30.6个月,平均收缩期为14.4个月,扩张与收缩的比率为1.58。二战后,平均扩张期持续55.3个月,收缩期大约为10.8个月,扩张与收缩的比率为5.12(陈乐一,2000b)。由此可看出,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扩张与收缩的比率迅速提高。但是,90年代的中国,扩张与收缩比率却迅速下降,这无论如何不符合世界经济潮流。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扩张与收缩比率的迅速提高,尤其是1991年3月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繁荣,主要原因无疑首推高科技,即技术变革。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繁荣(约1886-1903年,1915-1931年),技术变革(相继以和电力的普遍应用为标志)起了决定性作用。经典研究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是技术变革。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以及本轮周期扩张与收缩比率的迅速下降,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经济增长源泉——技术变革的支撑。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重在量的扩张,技术水平低,轻技术创新,靠资金大投入支撑。支撑90年代前半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的超高速增长。199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44.4%,1993年更高达61.8%。但是,1994年迅速降至30.4%,此后“一厥不振”,持续出现投资不足。靠大投入推动的经济高速增长一旦失去投资的支撑,其增长速度就会逐渐乃至持续下滑。因此,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高令世人瞩目,但增长质量和效率却令人忧虑。
2000年上半年,GDP增长率跃升至8.2%,扭转连年来的下滑趋势,人们不禁为之一振。但是,三季度经济回升力度又明显减弱,当季GDP增长率为8.2%,并没有在二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第四季度GDP增长率降至8.0%。再者,中国经济统计水份太多,种种虚假和不真实的数据充斥其中,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但无济于事。因此,中国产出的统计数据可信度相当低,GDP的真实数据肯定要低于官方的统计数据。鉴于此。我们必须寻找对其他变量的分析。
(二)失业率
失业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乍一看,人人都懂,但是仔细想来,失业的内涵很难把据。西方学者对失业的种种定义,基本大同小异。综合比较这些定义,可以发现失业涵义的几个要素是:失业人员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
未被雇用但正在主动寻找工作。第三个要素是失业定义的重要条件,这样就排除了非自愿失业。尽管如此,失业统计中还是存在种种问题,政府公布的失业统计数据往往偏离实际。西方学者对失业成因的解释是:在每一工资水平上劳动需求量降低时工资并不相应地降低(JosephE.Stiglitz,1993)。因此,失业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工资调整的失灵,即为什么工资不降低;二是为什么劳动需求曲线往左移动。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失业的这两个成因考虑的是短期因素,但是就长期来说,还存在另一个可能的成因:劳动供给量增加,即劳动供给曲线Ns向右移动。
我国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典型形式是失业,但是,我国失业统计相当混乱。失业与下岗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似乎至今不清楚,或者讳莫如深。“下岗”的含义是:职工离开原工作单位,但其劳动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照此定义,下岗是否就是失业?笔者认为,下岗就是失业,并且是失业的一种典型形式,因为下岗完全符合西方学者对失业定义的三个要素。下岗职工一般都在劳动年龄内,肯定具有劳动能力,已失去工作但正十分渴望得到一份新工作或回到原有单位。如此看来,下岗岂非失业?只是失业包括的范围更广,城镇隐性失业者和农村失业者不是下岗职工,但都应属于失业人员。
197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失业高峰。第一次是在1979年,第二次在1989年,第三次从1995年开始,现在正处于第三次高峰时期。这次失业高峰的群体以中年人居多,并且集中在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身上。真实失业率到底是多高,一直没有准确的数据。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3%左右,照这个数据,我国失业率很低,根本不存在所谓失业高峰。在西方国家,3%的失业率还低于自然失业率。但是,官方的3%仅仅是城镇登记的失业率,城镇公开失业但没有登记的、城镇隐性的失业者、农村失业者都没有计算在内,试想如此官方失业率不知有何实际意义?在分析中,我们自然不能以官方公布的3%作为我国真实失业率,真实失业率会远远高于3%。2001年以来,下岗或失业人员还在继续不断增加。
第三次失业高峰的根本原因,或者说从长期因素来看,是人口总量过多,这是当时的人口政策造成的。人口总量过多自然导致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过多。从短期因素来看,失业高峰是由于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劳动需求曲线左移。总的说来,失业是由于劳动供给量远远超过劳动需求量,工资又不能灵活调整劳动供求(工资刚性)。
劳动需求量减少,劳动需求曲线左移,主要原因是产量下降,即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产量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产量增加时,就业量也趋于上升;反之,就业量趋于下降。奥肯定律(Okun’slaw)表述的就是产量水平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凯恩斯也认为,就业量和工资不是在劳动力市场决定的,而是由产品市场上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决定的。凯恩斯的意思就是说,决定就业水平高低的是产量水平。就实证分析来说,产量水平与失业率确实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下岗和失业人数的增加,劳动需求量减少,表明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
(三)价格指数。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物价波动是经济周期被动的主要现象之一,有些西方学者干脆就用物价变动来描述宏观经济景气变动。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价格指数越来越灵敏地反映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且日益成为观察宏观经济景气变化的“晴雨表”。具体来说,价格指数最能判断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前文所述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当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很多时,价格指数上涨率降低。即减速的物价上涨,甚至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这时经济滑入萧条阶段;当实际经济增长率高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很多时,价格指数上涨率攀升,即加速的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这时经济步入繁荣阶段,因此,物价上涨速度的加速或减速是判断周期不同阶段十分重要的参数。与此相对应,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潜在产出线右上方的繁荣阶段,价格指数一般比较高;潜在产出线左下方的萧条阶段,价格指数一般比较低。总需求曲线AD向AD’移动过程中,产量不断减少,同时伴随价格指数上涨率不断降低;相反,AD’向AD移动过程中,产量不断增加,同时伴随价格指数上涨率不断攀升。
1997年10月,物价开始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1998、1999年两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都处于负增长中。从月度数据看,1999年全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相比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到4、5月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5%和2.2%,是1997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月份。此后,各月同比价格的降幅开始稳步回落。生产资料价格自1996年4月以来,一直持续下降。1999年,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8%。1999年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幅度呈缩小趋势。
2000年价格总水平持续在低位徘徊,并且呈现波动的特征。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7%,是1998年4月以来连续22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正增长,3月份、4月份又下跌,5月又开始持续略有上涨,但是8、9月份的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0.2和0、3个百分点。10月份与上月持平,11月份同比上涨1.3%,环比略涨0.7%。2000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9%。三季度的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降幅比二季度缩小0.6个百分点,但8、9月份的降幅又有所扩大。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去年以来逐月回升,3月份实现正增长,4、5、6月份继续上扬。1-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0.9%。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8%,涨幅比二季度增大2.5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同比上涨5.1%,9月份上涨5.8%。
从走势上看,生产资料价格回升力度明显较大,但是,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的回升力度较弱,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月回升,是由于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及其连带效应,是成本推动型,而非商品供求关系的改变。总之,价格总水平至今还在低位运行,通货紧缩依然存在。承前文所述,这时,实际经济增长率仍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至多只是出现了复苏和回升的迹象,并没有稳定走向复苏和扩张。
四、小结
宏观经济调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两大部分:调节和监督。执行调节职能的主要是计划、金融、税务和财政。他们通过国家计划、信贷、货币投放、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支持等手段进行调节,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地发展。上述部门在调节的同时,还通过其业务履行监督的职能。
目前,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工商、财税、物价、统计以及各专业管理部门,以上多数是属于专业性监督。通过各自的专业对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业依法进行监督,所监督的仅限于分管的专业活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审计进行再监督。审计在监督范围和关系上不同于其他经济监督,是具有独立性的综合监督。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居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不但同其他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一样负有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实行经济再监督,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审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供宏观决策参考。因此,审计监督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维护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是法制经济,绝不是完全自由经济,也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它需要完备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首先是立法,制定或修订适合市场经济的法规制度,然后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这些法律制度。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法规制度的贯彻,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是不可能得到切实贯彻的,法律也成了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关进行监督,对执行好的予以肯定,对执行不好或违反的予以处罚和纠正,保证法规制度的正确贯彻。依法审计是审计部门的神圣职责,审计又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对保证法规的贯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审计,可以检查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保证法规的落实;可以把贯彻的情况和问题反馈给立法机关和管理部门,以改进立法工作和改善宏观调控。
审计是综合性经济监督,与其他专业监督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范围宽。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覆盖的面很宽。二是层次高。不仅对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而且对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和决算,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国有资产及国家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三是内容实。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全面反映了它的经济活动和成果。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审计在各类监督中的重要性,是其他监督无法替代的。
审计的任务是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审计的任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咨询、公证的任务也将不断增加,审计对推进廉政勤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将发挥重要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化国家审计,并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我国的审计组织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部分组成。各审计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不同的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对经济活动要从直接管理转到宏观调控上来。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转变到宏观经济监督上来。
国家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就是要将审计重点转向审计执法部门,对使用国家资金较多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单位,通过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经济秩序,促使合理的使用资金,讲求效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督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并反映执行中的问题。监督政府部门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
国家审计监督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审计。一是在促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财政、税务和金融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这些部门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部门,通过预算、税收、信贷、利率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和市场。审计监督的任务就是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使其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市场规则组织财务收支,以维护国家利益,保证政令畅通和国家资金的有效运用。对掌握国家资金较多的政府部门,以及有权收费、罚款和预算外收入较多的企事业组织作为必审单位,检查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监督其遵守财经纪律,节约支出,加强廉政建设;对重点建设项目及技改项目投资进行审计,检查资金流向的合理性,防止资金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对国际援款、贷款项目的审计,重点是监督各方面履行合同,督促资金及时到位和配套资金的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在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要深化企业审计,转向对企业的真实性审计。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经济全局影响较大的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上缴较多的以及在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所占控股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其他企业实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查证或内部审计机构审签的方法。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责任人、厂长(经理)要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导企业监事会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在促进建立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积极协助纪检、监察、财政、税务等部门对侵吞公有财产和采取偷税、抗税、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非法手段牟取收入者进行审计监督;要积极开展养老、待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
4大力发展社会审计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审计是随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护所有者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失,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正常运转,客观地要求处于这种经济关系之外的客观公正的而又具有权威的独立组织,对其参与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予以证明,这个组织即是社会审计组织。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市场经济是必备的条件。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审计发展提供了营养及其丰富的土壤,而社会审计为市场经济主动的积极服务关系,又起到了推动和促进其不断正常发育,维护其良好秩序的作用。社会审计业务活动范围十分广泛,不受地域、单位、所有制形式的局限,可接受政府、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组织的委托,承办财务收支审计查证、经济案件鉴证、注册资本的验证和年检,提供会计、财务、税务与经济管理等各项咨询服务。
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而且还包括社会审计在内的咨询服务市场。只有社会审计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才能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分离出去,实现职能的转变,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得到必要的服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通过转变职能,弱化微观管理,工作重点转向宏观调控,过去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的大部分管理业务将逐步由社会审计组织代替。比如,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的审查,将由社会审计来查证和鉴证,逐步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一项法定程序。
建立并大力发展社会审计,标志着市场建设走向正规化。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中将起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健康成长。在市场经济活动趋于频繁,市场事务急剧增多,社会审计能分担很大一部分市场中介、执行市场法规和市场监督工作,活跃和规范市场,从而成为市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社会审计组织能够把触角伸及市场的方方面面,灵敏而准确地反映市场变化和趋势,把市场信号反馈给政府部门,有助于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审计立足于市场之中,各种经济实体易于接受他们的影响,从而逐渐增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四是为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信任提供保证。我国经济组织成千上万个,如何使他们在市场经济中顺利运行,信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信用经济。对涉及信用的一些问题,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是否真实,是否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是否信守合同、契约等等,需要有社会审计等中介机构为之服务,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社会审计可以大显身手。
5内部审计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监督服务
内部审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审计监督制度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本部门、本企业、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和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审查、考核和评价,审查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并提出建议,帮助建立和完善各项财经制度,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最有效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B032.2文献标识码: A
宏观调控
1.1经济调控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其基本的运行模式可谓已经渐趋完善与成熟。我国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直进行着调控。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与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两种调控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针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的。我国政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的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不过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遇到的问题的不同,所以我国政府在调控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或者是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1.2宏观经济管理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政府在采取宏观调控实现其经济只能的时候,应该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的配合,不可使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样只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宏观调控的时候,应该不仅看清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还应注意到市场调节的程度及成果如何,然后才能确定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应该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还是消极的模式。
1.3消极宏观经济管理
首先讲到的便是消极的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面前,为配合市场的调控与发展,我国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在有所为的过程中,对经济的调控也应该有个合适的度,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强力的对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干涉,或者更多的政府采取有所不为的措施,亦或是对此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市场调控有了更多的依赖。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了,一般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大多是在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并且没有遇到太大的风波跟问题,只在市场的调控下,便能很好的醋精经济的发展。所以此时的政府不用对经济的发展有太多的宏观调控,为了更好的维持经济发展的态势政府大多会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1.4积极宏观经济管理
然后要讲到的便是宏观的经济管理模式,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政府在实现宏观调控的时候,要与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不过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的,再很多的时候市场调节会出现失灵的状况,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政府还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只能让我国的经济变的更为糟糕。因此,这个时候就是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其作用的时候了,政府应该采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模式,对经济进行大力的规整和指引,以引导我国经济回到正常的运行轨道。
消极与积极不同适用范围
2.1宏观调控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有态势下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不管是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还是消极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包含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较为复杂,仅靠市场调控,有较大的不足,所以应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还有便是,外资的利用以及对外的投资,在汇率方面对外汇的管理,以及国际收支的管理。在经济发展的对外方面,市场的调节有太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有些国家不正当的经济竞争面前,市场调节甚至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所以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另外便是政府对内经济发展的调控了,首先便体现在国内经济增长的调控,然后便是对于国内的产业政策,以及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然后为避免市场的混乱,还会包括市场价格政策,为控制失业率,还会包括就业政策。这些都是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当然对于国内,政府的宏观调控,还应包括,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管理。
2.2不同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会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不管是在内的经济管理还是对外的经济管理。在对外方面,如果世界的经济总体发展平稳没有太大的世界经济风浪的出现,并且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贸易渠道正常进行,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说,应该采用消极的经济宏观管理,不用太多的干涉其发展。不过当我国的对外经济面临较大的危险,比如过度的贸易壁垒,或者世界上出现了范围较大的经济危机或者金融风暴,那么就应该是政府采用积极宏观经济来应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亦是如此,国内经济平稳的运行,人们安居乐业,那么政府就可以采取消极收缩的调控,由市场来更多的调节。如果我国经济市场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因素,哄抬物价,恶意炒作等,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宏观经济调节模式来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了。
总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政府在实现其经济职能时,所采用的的两种形式,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透过这两种基本的经济管理方式,我国政府在稳定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虽然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不过这两种方式却是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和范围。因此这就考验了我国政府在对待我国经济形势面前,应该理性的做作判断,以更好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它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和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货币政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
二、中央银行运用三大主要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在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取得信贷更容易,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把经济拉起来。反之,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削减货币供给、降低总需求水平、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压缩投资,使经济实现“软着陆”。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工具,第一个工具是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是为防止银行因挤兑风潮而倒闭,也为控制银行贷款的速度和数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凡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须按法定比率保留一定的准备金,上交中央银行,其余的部分才能用于放款和投资。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的影响主要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法定准备金率变动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变动。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存款准备金,增强了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和利率下降,这就开始给经济加油了。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就等于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降低了放款、存款创造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此时,银行将处于非常困难境地,錢已贷出去,要收回多贷出去的錢,势必采取一系列追讨资金的措施,导致费用增加,坏帐增多。所以,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手段,它强迫市场资金逆向循环,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如果法定准备金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货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个工具是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是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中央银行针对经济过热或过冷,可调高或调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缩减或增加,进而决定货币供给量减少或增加及利率的提高或下降,使经济运转速度减慢或加快,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同时贴现率的变动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预期,社会公众通常把贴现率的变化视为中央银行对经济的预测及政策立场的一个指示器,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商业银行通过其它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就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并且,当银行十分缺乏存款准备金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行依然会从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可见,通过贴现率变动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
第三个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也是中央银行常用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它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经济太冷的时候,市场需要錢、现金,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即收回人们及商业银行手中的债券,放出现金。这一行为,首先增加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银行存款准备金和通货),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大;与此同时,债券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升,利率下跌,由此促进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带动生产就业和物价的增长。反之,为了遏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政府债券,由此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进而货币供应量多倍减少和利率上升。当人们持有债券时,就难以拿錢去消费、去投资,市场流动现金减少,经济就适度降温。运用这种政策工具有较多的优点,一是可及时频繁连续地按一定规模买卖政府债券,对经济进行微调,不像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那样强烈。二是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所以,这一工具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
货币政策除以上三种主要工具外,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道义劝告,即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但由于道义劝告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三、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992年,我国经济过热,出现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等。当时海南的房地产炒得更是热浪翻滚,就是再造一个海口市及一个三亚市的人口,也买不完这么多的房产。到1993年,通货膨胀率达21.7%,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股市泡沫问题、金融风险问题等等,所有问题都冒出来。我国政府开始对经济“踩刹车”,在货币政策上,法定准备金率从1993年的7.56%提高到1995年的9.18%,一次次提高利率,逐渐把货币供给的龙头拧紧,从流通领域把錢抽走。同时,在财政政策上,增加个人税收和企业税收,以减少人们消费和企业利润等,经济就这样慢慢地冷下来,到1996年底,我国经济成功地完成了“软着陆”。经济增长速度平稳下降了,GDP增长率由13.5%下降到9.6%,通货膨胀率从21.7%下降到6.1%。但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1998我国又赶上百年未遇的洪水,使我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经济又出现了过冷现象,陷入低谷,表现为物价向下,利率向下,失业增多,所有指标都向下。这时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东西过剩。我国政府又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上,1998年法定准备金率已降至8%,一次次降低利率,使我国利率由原来的10%以上降到1%左右,鼓励人们消费、投资。同时,在财政政策上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錢去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8000亿的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带动两三万亿的投资,最终奠定了民间大规模投资的基石。2003年成为一个拐点,国内外需求全面恢复,特别是社会投资出现加速启动,民间投资以接近30%速度猛涨,GDP增幅达到9.1%,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中国彻底走出通货紧缩困境。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实行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从反经济衰退作用看,由于存在所谓流动陷阱(即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投机性需求变得无限大。人们手中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此时LM曲线呈一条水平曲线),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现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那时,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央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经济衰退政策,其效果就甚微。比如,日本利率已降到0.1%水平,接近零利率,也就是现日本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基本失效了。
根据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统计,房地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就能使相关产业的产值增加1.52。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除此之外,房地产业的发展还能极大的推动金融业的发展。由于房地产投资额大,资金周转期长,较一般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金融业的支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用于房地产的贷款和投资,一般要占到投资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强,高的可达70%。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有上升趋势,在未来很多年内房地产业都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临界值时,房地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从30%到75%,英国用了200年,美国用了100年,日本用了7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1996年达到30.48%,2004年达到41.76%,平均每年增加1.41%,按此速度,达到75%只需21年左右。若暂按15亿人口作为基数,那么也即每年有115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若按2007年《中国房地产年鉴》公布的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计算,每年则需要新增住宅5.5亿平方米。
这些数据说明,城市化造成的房地产需求量非常大。而这也仅仅只是城市化对住宅市场的影响,还有对其他建筑物及设施,如商业用房、办公楼、酒店、工业用房等的需求。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其二、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GDP超过5万亿美元,GDP总量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世界排名仍显落后。以经济基本面来看,总量巨大、发展速度快,这就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迈过1000美元的门槛后,居民消费结构将进行升级,不仅汽车消费进入中层收入者的视野,而且住宅也成为消费热点。近几年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的房价快速上涨,需求仍十分旺盛,除了供应结构失调、投机成份等因素外,这些城市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因素。
在一线城市中,数量日渐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正经历着居住升级,住房改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将产生相当规模的市场需求。由此,房地产业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由于房价虚高,在目前阶段,房地产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与约束,但房地产本身所具有的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等特点,使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房地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以用房地产业经济变量来衡量,所谓房地产业经济变量是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运行规律的产业而对其运行的状态进行测度的经济参数。这些变量调节其经济行为,从而产生对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况的波动性影响。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房地产业的规模增长率、房地产业效率增长率、房地产业信用规模,以及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水平等指标来衡量房地产经济对宏观国民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业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房地产业增长率一般按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公式为:F=G/H×100%。其中,F指的是房地产业增长率,G是计算期年房地产业的生产总值,H指上一年房地产业的生产总值。该指标是反映房地产业整体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其产业增长率快于在一定时期内的朝阳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提高。我国当前的房地产业呈现的就是这一状态,作为新兴产业,从长期来看它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会日益显著。房地产业效率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产业效率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产业利润率作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比率进行调整后,通过基年和终年的比较,得出产业效率增长率。该指标能反映出房地产业运行的质量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不断提高房地产业效率是我国房地产业在数量、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必须注重的关键方面。房地产业信用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产业信用规模分为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两种。相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占全社会信用量的比重,从中可以反映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也反映了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房地产业信用相对规模发生变动,会导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从而影响其作用力度。绝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的绝对值,该值通过同前期或基期相比较就能基本反映出房地产业投资规模的膨胀、停滞及收缩的趋势。房地产业信用绝对规模扩大,投资量增加,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反之,缩小规模,抑制投资,则会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房地产需求指标既与其他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又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成正相关关系。由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其市场需求的扩大可以推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房地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房地产业只是一个资金投入和连接政策规划的一个产业,其实质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经济,技术含量很低,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包括产业投入和按揭投入,将如黑洞一般吸入国家货币投入的相当一部分。如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应对危机,投入了4万亿规模的资金,但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资金进入了楼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实际上是减少了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因而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资金和技术升级都将被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狂热所影响,进而影响到投入资金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以及投入资金培育未来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因此,房地产由于其资金的黑洞效应,将耽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绝好机会,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无限期延后,这将会使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一个对主导经济体的一种依附,难以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引导世界经济走出低谷。这种观点,揭示了房地产业在短期内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是客观事实,但也存在片面性。在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二者关系中,不能忽略前者对后者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房地产不仅具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而且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属性。因此,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二是房地产泡沫与经济泡沫紧密相关;三是房地产与宏观经济政策紧密相关。这就说明,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二者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如此。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大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一旦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将导致房地产投资剧烈波动,但房地产投资波动将引起经济增长较小波动。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购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房地产开发投资更密切,信贷对开发商比对购房者重要。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大于房地产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此外,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房地产信贷,但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大于房地产投资。因此,一旦经济下滑,将严重压缩房地产信贷规模,但对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小。当然,房价是衡量房地产业繁荣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房价的波动对投资和消费都具有极大的影响,房价对房地产信贷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和利率。一旦房价下跌,房地产信贷将严重萎缩,从而可能引发违约风险和房地产金融危机。
为此,政府更应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房地产价格过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现阶段而言,房地产业存在着价格过高或价格虚高的现象。这一现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房地产价格过高会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高房价对经济的影响之一是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下降和投资需求的上升,从而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从历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以支出法计算,在过去的20多年中,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经从64.9%下降到50.0%,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50.5%下降到了36.4%,降低了约14个百分点。最近几年来,最终消费率的下降尤为明显,最终消费比重和居民消费比重分别下降了1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到,我国的总需求结构已经处于失衡的状态,而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房价使消费减少并使投资增加。
启动银行间黄金交易
政府将于8月底推出银行间黄金交易业务,这将是银行业多项改革的一部分,此举可能提高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对黄金的需求量。启动银行间黄金交易将是中国放松银行业管制的一个重大步骤,其他步骤包括近期一些举措,例如在存贷款利率的设定方面赋予银行更大的自由度。目前,中国各银行之间不能直接买卖黄金或其他贵金属,只能通过上海金交所或上海期交所在国内买入黄金。
中国银行瞄准中国富人境外财富
中行去年年报显示,该行在中国内地设有166家“财富管理”中心和19家私人银行中心,资产规模达3000亿元人民币(合470亿美元)。然而,中行在中国内地所能提供的产品非常有限。为增加经验,中行曾尝试在瑞士设立私人银行分支。但这一努力已宣告失败。资产规模小于10亿瑞士法郎的中银瑞士将由瑞士宝盛(Julius Baer)接盘,作为中行和瑞士宝盛之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同时,中国银行旗下投资银行机构中银国际,打算在今年第四季度高调推出一项瞄准中国富人境外财富的新服务。
长沙市推出1300亿美元刺激计划
长沙,中国中部一座彪悍的工业城市,推出了一项规模达13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长沙成为第一个宣布推出全面支出计划的城市。分析人士表示,此举清楚地表明,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为日趋疲软的经济提供支撑。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幅为7.6%,是三年来最低水平。
数字
130亿
比起其它G7国家,英国企业对于2012伦敦奥运会的热情要高涨的多,有61%的英国企业主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吸引投资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上,英国政府预期伦敦奥运会将会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带来130亿英镑的经济效益,其中60亿英镑将来自外资直接投资。
1080亿
经过评估,王老吉品牌的价值高达1080亿元。在加多宝公司看来,王老吉今天1080亿元的无形资产是由该公司10多年经营培育形成的,尽管商标交回给广药集团,但也应该从中分享到收益。
7000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7月份获批实施。随着这一规划实施,央企在新疆能源领域的投资将继续加码。目前在疆央企已计划在当地投资逾7000亿,其中大多涉及能源类项目。
2万
宏观政策方面,12月初举行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将保持“稳增长”列为2015年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将集中在预防下行风险,包括宏观风险和金融风险。我们认为,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2015年的增长底限是7%。我们预计,政府将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目标,并混合运用传统(降息和降准)和非传统货币工具,推动货币宽松政策。此外,政府将采取措施稳定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趋势,这两大投资的放缓一直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01
消费仍然是增长的一个稳定要素
消费一直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来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名义价值计算)2014年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速,大约12%的同比增长率(图3)。事实上,从数量上看,零售额回升势头最近还有所上升,11月份季调后的3个月环比年化增长率达到13.4%。总体来看,最终消费对2014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较2013年同期的45.9%小幅提高)。
我们预计2015年名义零售总额增长将相对稳定地保持在11.7%左右(略低于2014年11.9%的预期)。考虑到2015年CPI通胀率预计将放缓至1.5%(自2014年的2.0%),这意味着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步伐略有加快,而总消费对2015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在3.5个百分点左右。
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的逐渐再平衡对于相对稳定的消费增长是有支持作用的,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放缓。引人关注的是相较于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的波动,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增长步伐一直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产出份额稳步上升,从2010年的43.2%增长到2013年的46.1%(见图4)。2014年前三个季度,第三产业活动同比增长7.9%,高于第二产业7.4%的增长率。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再平衡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显著。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服务行业一般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整体经济逐步放缓的情况下,经济上的这种结构性调整应该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图表5)。事实上,虽然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率(按我们预测的7.4%同比增长率计算)可能会低于政府7.5%的目标,但1-9月份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达1,082万,已经完成了1,000万的政府全年就业目标。因此,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实际增长8.2%(名义增长率为10.5%),跑赢了7.4%(名义8.5%)的GDP实际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居民收入的突出表现,将可能继续为2015年消费增长的平稳走势提供有力支持。
02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放缓
我们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将放缓至14.5%左右(低于2014年15.8%的增长预测)。在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三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构成要素中,前两类在2015年的增长可能会继续放缓,而政策性扶持有望继续为稳健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支撑。
2014年,房地产市场增长放缓一直是最大的宏观拖累因素。展望未来,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仍未消除,因此我们预计房地产市场调整将持续到2015年。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跌,但应在2015年下半年稳定下来。就全国范围而言,房价从顶到底的跌幅预计将在5%-10%之间,但二、三线城市普遍面临着更大的价格下降。2015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很可能会进一步降至6%左右,较2014年我们预测的11%-12%的增长率大幅下挫(表2)。因此,房地产投资在2015年可能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并进一步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以及包括钢铁、水泥和家具等相关行业的需求。
2014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稳步放缓,1-11月同比增长率为13.5%,低于2013年同期的18.5%。考虑到大量制造业部门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而最近几个月工业利润再度下降,制造业投资可能在2015年仍然难见起色,我们预计2015年同比增长率为11.0%。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继续得到宏观政策的支持,2015年增长率将达到21.6%(略低于2014年的预计增速22.3%)。
03
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步伐
摩根大通全球团队为2015年勾勒的基准情景是,在发达经济体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将实现中幅或小幅高于趋势水平的增长率。如果这一情景成为现实,这将为中国出口行业提供一个相对有利的环境。实际上,引人注意的是净出口对2014年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长:前三个季度,净出口对GDP整体增长的贡献达到了0.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净出口对GDP整体增长的贡献却为-0.3%。展望2015年,我们预计净出口仍将成为增长的促进因素,有望为GDP增长贡献0.8个百分点(净出口的增长,是出口平稳增长与进口需求持续低迷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口表现欠佳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崩盘) 。经常账户盈余可能进一步从2014年占GDP的3.2%,提高到2015年的3.6%。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在2015年有可能会继续维持增长乏力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对中国出口的的需求增长。此外,考虑到近几个月来大多数货币对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反而在2014年7-11月间大幅升值了6.8%(以REER计算)。这些因素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拖累中国出口部门的表现,我们预测2015年的同比出口增长率为6.5%。
04
财政政策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2015年继续采取“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立场自2009年至今一直保持未变。所不同的是,这次增加了一句话:“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
我们预计2015年的财政赤字将增加至20,000亿元(约占GPD的2.9%),高于2014年13,500亿元的财政赤字目标(占GDP的2.1%,见图9)。财政措施将可能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2014年,政府宣布财政改革指导意见,大多数财政改革应该在2016年完成(《中国:财政改革迈出第一步》,10月9日)。在已经公布的各项措施中,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总的原则是,对地方政府开支融资要“开前门”,但同时“关后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公共项目提供资金(中央财政将控制金额),但不能再通过公司或融资平台实体筹集资金。 2015年将是实施这一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预计,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由2014年的4,00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万亿元,这也是财政赤字目标上调的原因。2015年第一季度,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需要被重新分类,商业项目(如商业地产)应向市场出售,债务应转化为公司债务。我们预计政府将会对现有公共项目的债务偿还给予1-2年的宽限期,然后才会被融资机制的新形式(地方政府债务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所取代。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财政当局可能会在2015年实施一套为期多年的预算平衡系统,采用三年滚动预算计划的形式,取代目前以年度(自然年度)为基础的财政预算。
第二个方面是税制改革。亮点是增值税改革(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项改革在201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涵盖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等部门。我们预计2015年增值税改革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整个服务行业(包括金融服务和房地产服务)。增值税改革,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结构性税务措施,都旨在降低服务部门以及小微企业的税负。另一方面,政府也将出台资源税和环境税,而房产税很有可能已经启动了法律程序(正式推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第三个领域是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5月,国务院宣布,将选择80个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2014年12月,财政部又公布了30个公共项目进行PPP试点。从长远来看,PPP是减少地方政府融资负担、支持民间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体现在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目标的增加上。然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真正能够有力度,还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宽限期、结构性减税的幅度,以及PPP实施进展情况。
05
货币政策
从货币政策方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使用了“审慎”一词,但同时增加了“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的表述。我们认为,2015年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转向宽松,但却会采取一种有控制的方式,力求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间实现平衡。
我们预计,为应对疲软的国内需求和较低的通胀环境,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趋向宽松(集中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的CPI通胀已从2013年12月份的同比增长2.5%降至2014年11月份的同比增长1.4%,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油价暴跌)进一步增加了短期下行压力。我们预测2015年的平均CPI指数为1.5%,平均PPI指数为-1.5%。通胀风险并不是一个政策担忧事项,而低通胀和PPI通缩则将变成更大的担忧事项。
我们认为至少会再有一次降息(很可能是在2015年第一季度),和两次降准,每次各50个基点,很可能分别在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此外,如果监管机构将银行同业存款纳入贷存比计算范围(这将会增加法定储备金),存准率可能会再次下调100个基点。这些政策举措很可能将会伴以其他定向宽松措施,其中包括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
在2014年前10个月内,中国人民银行没有采取传统的货币宽松措施(下调利率和存准率),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包括下述特征:(i) 引导市场利率走低并尝试建立一种基于利率的传导机制(图12);(ii) 采用定向宽松措施(如PSL、MLF、定向下调存准率);(iii) 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率(通过收紧影子银行活动的相关规定),继续放缓信贷增长速度(图13和图14)。新操作框架的目标是减少与传统货币工具有关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地方政府实体/国有企业和小公司在信贷市场内的不平等待遇),但是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有限。
2014年11月21日的意外降息是货币应对机制发生变化的信号。低迷的国内需求和较低的通货膨胀是降息的直接触发因素。另一方面,新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对降低银行对公司的平均贷款利率影响有限。此外,新操作框架缺乏透明度和具备的行政管理特征也饱受诟病。到2015年,我们预计货币当局将会采用传统和创新货币工具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实现降低公司融资成本的优先任务。
06
人民币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汇率政策将是2015年中国最复杂的宏观政策之一。总体上,从外部来看,我们预计2015年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将会扩大至GDP的3.6%,人民币将会在一个较窄的区间内交易。经常项目盈余扩大将会逆转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稳步下行趋势,体现了出口将在发达市场的增长预期和近期的油价崩溃(有助于减少中国的进口账单)的推动下稳定增长。特别是,仅从油价影响方面考虑,我们估计油价每下跌10美元将会使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提高约0.3%。
与此同时,美元升值将是2015年人民币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我们预测美元将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驱动因素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分歧(美联储很可能于2015年6月开始加息,但是我们预计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将会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引申来看,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可能会跟随欧元和日元兑美元贬值,竞争性贬值的风险不应被忽视。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从实际有效汇率来看),将会拖累出口,而出口是目前经济前景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由于经常项目盈余扩大和美元逐步升值相辅相成,我们认为人民币在2015年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保持在区间内波动的状态(兑美元在6.10到6.30的区间内),并于2015年底保持在6.15不变。
07
经济改革将会继续推进
我们预计经济改革在2015年将会继续推进。优先领域将是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和户籍改革。此外,较低的通胀环境为推进资源定价改革(如水、电、天然气、运输)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正如在过去一样,改革将会采取渐进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降低每一步的阻力,同时将潜在风险保持在控制范围内。
财政改革在2014年已经取得鼓舞人心的进展,包括公布了财政改革计划、修订了《预算法》、进一步扩大了增值税实践范围和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税率。财政改革在2015年将会继续推进,我们预计三个优先领域将是:(i) 对地方政府债务重新分类并改革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体系;(ii) 进一步扩大增值税改革,力求囊括整个服务业;(iii)采用公私合营(PPP)模式支持公共项目。
金融改革在2014年将会进一步推进,包括将存款利率溢价从10%提高至20%、将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每日波幅区间从±1%扩大至±2%、推出了沪港通、批准了私营银行并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点区成立后批准了3个自贸区(天津、广东、福建)(更多内容请参阅《关于中国的十个问题》,11月28日)。2015年,我们预计在下述领域将会有进一步进展:正式引入存款保险计划并进一步扩大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利率市场);增加资本项目开放渠道和提高现有配额(如RQFII),并有可能将A股纳入MSCI指数; 资本市场改革,例如国内股市的IPO制度和退市制度;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政府的措施包括在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五年一次的复核中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系统。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部门的效率。除了少数中央企业的试点改革外,很多地方政府也在2014年公布了国企改革计划。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哪些行业能被划归为“有竞争力”,由此能够向私营部门开放;混合所有制结构的执行;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看起来将先于和建立统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举措。通过将这些改革分解成小步进行,将能够避免出现僵局。未来几年内,户籍制度改革将在中小城市执行,将会采取一种统一的居住管理制度。从来看,短期的侧重点将是土地确权(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这可能需要花费几年时间,但却是在全国范围内允许转让经营权的一个必需步骤(的关键)。
08
风险因素
经济改革通常会伴随着相当大的短期风险,而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加中国经济和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除了前述基准情景,我们希望突出强调2015年面临的四大风险因素。
第一个风险因素是房地产市场的演变。在2014年全年,房地产市场已经看到房价、住房交易及新开工面积下跌,同时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我们的估测显示,房地产投资放缓(从2013年增长20%降至2014年增长11-12%)将会拖累GDP增长约1个百分点(包括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并可能在2015年进一步拖累GDP增长0.6个百分点(假设房地产投资增长将在2015年进一步下滑6%左右)。
我们预计政府在2015年将会继续放宽房地产政策,力求放慢调整过程。可能采取的方案包括降低抵押贷款利率(由于降息)、税收优惠和降低二套房抵押贷款预付款要求(目前最低为60%)。由于供应过剩,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继续调整,但是势头可能会有所缓和,而由于政策变化,房价在2015年下半年可能会企稳。
一个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商业房地产部门,这个部门约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25%,面临着相似的供应过剩问题。自2010年开始,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部门的在建建筑面积和已售建筑面积比率已经大幅上升(尽管该比率在住宅和商业部门不能全面比较,原因是大量商业房地产是供自用而非出售)。尽管住宅房地产投资已从2013年的同比增长19.4%降至2014年前11个月的10.5%,但是商业房地产投资在同期内仅从30.9%温和降至22.7%。特别是,写字楼投资增长在2014年下半年再次提速。商业房地产可能成为未来数年内的低迷源头。
第二个风险因素是全球油价冲击。全球油价在2014年下半年暴跌,这为中国的通胀动态带来下行压力,但却有助于扩大贸易顺差。全球油价持续下跌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但是油价动态的巨大不确定性是2015年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第三个风险因素是人民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重申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美元/人民币在未来将会保持双向波动状态。但是,美元的持续升值意味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依旧保持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会大幅升值。这将会增加国内制造商的压力,而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和全球需求疲软,国内制造商的相对竞争力已经恶化。
中图分类号:F123.16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政府对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进行管理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首要内容。从我国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目前的国情出发,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总的概括应是:在有利于发挥市场基础调节作用和企业自主经营、增强活力的情况下,通过正确发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以达到不断取得较好宏观效益、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稳定目标
(一)经济总量平衡
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主要结构上的基本平衡。其中,总量平衡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外商品、劳务输入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平衡。结构平衡主要是指投资品与投资需求、消费品与消费需求的平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总量能否平衡是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把总量控制住,就不会造成大的经济波动,以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为微观经济创造一个合理顺畅、公平竞争的宏观经济。从我国近些年的经验数据分析,我国社会总供需差率一般要控制在5%左右。
(二)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货币往来是指经济交易。国际经济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易和调节易。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我国经济对外联系日益扩大,使对外经济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国内经济平衡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内经济可以把不平衡的矛盾适度转移到国际收支环节,以利于维持国内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增长。例如,当国内供给不足出现通货膨胀时,从国外增加输入商品和劳务,扩大进口,可在短期内通过国际收支渠道缓解国内经济供不应求不平衡的状况。国际收支矛盾也会反过来给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影响。
(三)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二是指主要商品特别是某些主要消费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三是指物价上升水平稳定地低于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其衡量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总指数。我国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决不是政府对价格撒手不管。物价总指数的上升趋势,使各种商品的比价在动态中变化,有利于价格体系的改革,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但价格改革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以防引起通货膨胀。只要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不超过3%-5%的年率,即认为物价稳定。
二、经济增长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不仅要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更重要的还要促进其不断发展。
(一)适度投资规模
这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所谓适度,就是既能满足一定的经济增长需要,又充分考虑一定时期内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
(二)合理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经济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提高;反之,经济运行阻滞,经济效益下降。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通过增减对某种产业的投资而影响其发展速度;二是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促使一些企业转产。
(三)科学技术进步
要促使经济增长,必须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宏观效益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所追求的效益是指宏观效益。
(一)宏观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效益既表现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又表现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微观经济的综合。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矛盾。因为有些经济活动在局部看来是合理的,但在全局看来是不合理的,因此其局部经济效益的提高就不会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就要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引导其行为,使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尽量达到统一。
(二)社会效益
指在经济发展中,某些经济行为如产品的生产、利润的增加、技术的采用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如果某些经济行为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和影响,称为正社会效益,否则就是负社会效益。宏观经济管理不仅要追求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而且也要追求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效益
指经济发展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现代化生产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创造了条件,但是也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提供了可能。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关系资源再生和人类生存的大事,因此在宏观经济发展中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技术的采用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而且要注意生态效益,使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四、生活水平目标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高目标。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宏观效益的提高都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前提条件。
(一)提高民族素质,适度控制人口
要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须要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民族素质。否则,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就意味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下降,意味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降低。
(二)充分就业
通常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一般把失业率低于3%-5%看作该社会能够充分就业。市场经济下可以有失业,可以有下岗,优胜劣汰。但是,下岗不是目的,政府通过再就业工程,通过培训,使下岗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使其有竞争压力。我国劳动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认真对待,它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实现社会安定的重要一环。
(三)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