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27: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主任管理理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74-01
一、班主任对学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爱和耐心
1、要有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面对这群充满朝气的孩子们,看到他们那可爱的笑脸,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就会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信任,就是希望他们的孩子在我们手中成人成才,成为家中的希望,成为社会的栋梁。
2、重视班委会
一个新班级的成立,班主任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组建好本班的班委会,有一个好的班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委产生之后,就可以具体布置各班委的工作。班主任要对班委的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对在班级工作中取得成绩的班委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阻碍班委工作的同学,及时批评指正;要经常和班委进行沟通,教他们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处理问题,并且团结爱护每位同学。如果班委工作方法不当,要及时纠正,不能偏袒庇护。
3、扮演家长的角色
学生寄宿在学校,使得他们很少出校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就会找班主任寻求帮助。班主任需要理解学生的心情,他们在家遇到问题时都找家长解决,现在远离父母,只有请班主任帮忙,视班主任为亲人。因此,班主任需要及时关心学生的冷暖,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倾听他们的需求,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尤其在学生生病、缺钱、成绩落后的时候,更需班主任倍加关心和鼓励。
4、定期召开家长会
班主任及各科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家长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情况,老师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在学校之外的问题。彼此交流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对学生们的身心、学业和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
现代高中生升学压力较大,高中三年往往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班主任应该及时帮助他们从焦虑、迷茫、压抑、恐惧等容易导致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中摆脱出来,保持健康、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有效竞争力,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愿望的先决条件。因此,班主任对学生消极心理给予正面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1、消除学生恐惧心理2、改善学生逆反心理3、缓解学生学习上的压力4、缓解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5、定期根据学生的情况调配好座位
三、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风,是班级的作风、风气。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建设中有着缺一不可的责任。学生有这种责任感,就会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形成良好的班风。
1、组织好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发挥学生自我管教功能3、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让学生学会竞争,才能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得以生存。
竞争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增强才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让学生们自己找竞争对手,互相的比学习、比进步,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监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班主任对待学生,应该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班主任应该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给他们多一些的鼓励和关心,尽快的带他们走出困境。爱所有的学生,不嫌弃、不放弃、不偏爱。另外,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部分,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抓住班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善于处理繁琐事务;要随机应变,相信学生,放手让班委去工作;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为班级制造和谐、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让班级活跃起来,让学生有动力起来,让班级成为全体学生都愿意主动去爱护、去维护的一个大集体。
总之,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还不只是这些。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的学生就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
2.认真工作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享受。要想自己快乐,就要用心工作,如果因为荣誉、地位等小的挫折,而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活着也就失去了光彩。
3.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轻轻松松做事,开开心心生活。
4.人生是现场直播,没有排练,认真对待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件事。
阳光心态理念
1.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享受到为社会、为他人、为学校、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2.人之所以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由于计较的少。
3.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自己身体虚弱;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自己方法太少。
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5.让自己阳光,给学生阳光,让大家阳光。
教师合作理念
1.在竞争与合作中保持平和的心境。
2.善待学生、善待同事,等于善待自己。把身边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之中;看成魔鬼,你会生活在地狱之中。
3.不要把别人想太坏,真诚而简单地对待别人,我们会活得平静而精彩。
4.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学生评价理念
1.我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唯一的。
2.多把尺子量学生。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批优秀的学生。
3.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不已;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光。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4.成绩评定用等级代替名次,鼓励学生争做“优秀”生,努力考“重点”。
班主任工作理念
1.抓纪律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但良好纪律的基础是高尚的品德。德育工作才是班主任第一要抓的的大事。不从这里入手,只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老师“降”住学生靠的是:爱心、威严和方法,三者缺一不可。
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4.对于学生身上的缺点,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5.在班里大批评之前要有大表扬!两者同时进行,表扬和批评的力度同时得到加强,老师还能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情。
学生管理理念
(一)常规管理理念
1.学生管理没什么大事,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学生管理要反复抓、抓反复。
2.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3.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四有”,即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4.难忘的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终身难忘。老师必须组织一些独特的教育活动使孩子终身难忘。
(二)后进生管理理念
1.同样一个孩子,把他看成坏孩子,他会和你对着干,把他看成好孩子,他会跟着你去干。
2.教师具有极大的力量,能让学生活得愉快或悲惨,能让学生丢脸或开心。所以教师是个高危的职业,一句话可以成全、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的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因其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是“育人”的工作。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因初中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所影响,传统的“制度化”的管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目的旨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对学生的发展便具有了现实指导意义。
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很多班主任都容易出现“偏心”的现象,即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奉为“掌上明珠”,而对成绩、行为较差的学生则是“冷眼相对”,从而导致师生间关系僵化。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要从“每一个”着手,即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平等的对待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尤其是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教师更不能出现偏袒,而要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待学生。如在处理学生未交作业、旷课等现象时,无论成绩优差都要同等对待。
其次,要注重去发现学生个体的优点。在一个班级中,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树立人本主义理念,就是要在管理中做到“扬长避短”,让学生多发现自己的优点,通过放大优点来规避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在班级管理实务中,某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其好动,组织能力较好,笔者在和其沟通并征得该同学的同意后,通过竞选方式让同学当上了班级的文艺委员,在“五一”、“国庆”等活动中,该同学较成功地带领班级学生组织了文艺节目并担任了主持,从此,该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在班级管理中“扬长避短”更胜过单调“说教”。
二、建立人本主义管理机制,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初中学生之所以难管,原因除了学生成长中的青春期的叛逆性影响外,还有外界环境和学生需要等因素。建立人本主义管理机制,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去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当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班级事务中后,就可较好地避免学生去参与一些不良的外界获得,从而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
建立人本主义管理机制,首先要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来实施管理。以操行评分为例,班主任教师先组织学生对操行项目进行确定,然后制定细则,细则制定后各个小组讨论,讨论后修改然后试行,试行后再修改,逐步完善。让管理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提高学生的自制性。又如在班干部组建过程中,班主任可采用提名后竞选的方式进行。如班长一职,教师先让学生提名候选人,提名以一定时间(如一个月)为考察期,被提名学生在该期间要履行班长的职务,学生根据其表现进行打分。考察期过后组织学生竞选,在竞选过程中,被提名学生要进行竞选演讲,然后再履职,履职过程中成绩“班级考核组”,若班长出现不负责或没有履行好班长职务时,班级考核组可罢免其职务,重新推荐并选拔新的班长。
其次,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班级只是一个小群体,但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班级管理中涉及学习管理、卫生管理、纪律管理、自习管理、宿舍管理等内容,要班主任一个人面面俱到不大可能,此时,班主任教师可采用“毛遂自荐”的方法,将班级中的各种事务以“承包”的方式下放。如卫生管理,班主任将“劳动委员”一职“下放”后有几个同学“竞选”,班主任就采用“轮换制”方式进行,然后对“卫生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后评出优劣,再实施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兴趣。
三、多角度拓展发展渠道,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容易走极端,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间的关系较为僵化,而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喜欢“对嘴”、“反着干”,原因是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多注重去发现学生的价值,多拓展利于学生发展的渠道,让学生的价值得到体现,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和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对学生德育的发展,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人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可见班主任在整个班级中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逐渐走近每个课堂今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了活力,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和丰富,班级就变成了一个大舞台,同时班主任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既要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又要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贯彻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和管理艺术。管理工作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一、班主任要协调好与各科任老师的关系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的好坏。关系协调,感情融洽,才能很好地建设和管理班级。班主任要以集体为先、他人为重、诚恳待人、心胸开阔,艺术地调动科任老师的积极性。例如,班主任要创造条件给科任老师参与班级活动机会;班主任虚心诚恳,认真听取科任对班级的评价等。另外,当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所教学科出现冲突时,班主任应有全局观念,主动给科任老师让路。对于学生薄弱的科目,班主任要协助科任老师共同教育学生,抓好这科成绩,给科任老师充足的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偏科,同时全面发展。当各科任老师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等于找到了管理和建设班集体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有了工作的积极性,就达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
二、选好用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能选好用好班干部是形成优秀集体的一个重要条件,使集体有一个“控制中心”,保证在统一的指挥下,能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工作实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学习委员专项负责组织每天和双休日后作业的收发;文体委员主持班级各项的文体活动;生活委员坚持每周的生活。组长管好本组的事。在班上发生问题,班干部能主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班级的班干部和小组长在每周的周一聚在一起开班务会,对上个周班级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署。这样从班长到组长责任分明、各司其责。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掘,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使班级的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实施“爱”的教育,让关爱产生共鸣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和学生应有平等的人格,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教书育人,就必须把“爱心”献给学生,做到爱生如爱子,这是一个班主任必备的道德情感。无数的事实说明,一个富有责任感、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情感的教师,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比如:当学生情绪低落,班主任要主动与他们交谈,去安慰、去鼓励,像朋友似的开导启发并解除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天气冷了,要提醒他们多加衣服,像父母亲一样关心和呵护他们。关心他们的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发展;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能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充满“爱心”、道德高尚的人,是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人。我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正源于教师对学生倾注了“父母之心”,能否这样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是衡量班主任和每位教师的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
四、结合生活课堂,升华德育教育
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强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为人处事,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式又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必须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新德育管理理念,创新教育模式,融德育教育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而不应该只看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要从价值观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德育活动体验,在增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培养出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合格人才。
五、转变评价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清一色”的智力观。吸收了多元智力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堂评价体系。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出色的。班主任“多一把尺子,多一些关注,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多一把尺子”就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构建作用。同时,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发展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班主任管理必须讲究管理艺术,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与管理思想,探索多样的管理方法,才会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有效的管理途径,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陈武林.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的理念创新[J].教学与管理.2008(1)
引言
当前,有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量化管理模式,盲目地追求精确性,从而以示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特别在小学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常按照自己的个性化工作及学校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办事,没有重视起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以及实际需求,存在着诸多的误区,笔者认为,当前应创设“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建立“以人为本”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力充足,有活力,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和被人所尊重,向往着合理、民主、公正。所以,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加以高度的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这样,学生不再是以往的被监督对象,而成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使得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全面的发挥,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意识和健康的人格。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科学合理的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巨大价值,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1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主体意识
小学时期,应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这是推动他们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只要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自身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也就会越大,这样他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也就会将自身的能动力量全面的发挥。同时,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自己发展的责任也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就会对自身有着较高的要求。
1.2能够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基础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缺乏爱心、缺乏责任心、合作度不高、集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不强等等人格缺陷多数都是因为班级管理制度中严重缺乏以小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完全和人本主义理念背道而驰。人本主义的班级管理模式除了能够培养出熟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较高智力的人,同时,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信念、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进行了良好的培养,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十分有利,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与智力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立、良好的人格。
2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将自己的管理理念进行全面的转变,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特点以及教育资源,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从而将班级管理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2.1树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不仅是其的客体部分,同时还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教育者必须将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转变,从而让每位学生在组织结构中都能够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促进他们个性自主的发展。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充满鲜活生命的人,所以班主任在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时,不仅不要忽视、冷漠他们,也不要一味的灌输、强制、体罚他们,而是要对学生表现出热爱、尊重,对待学生必须时刻以民主、平等为原则,主动地接触学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将管理过程中原本属于学生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多方面的需要,因此,班主任在面对需要时,也应作出多方面的选择。不仅要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选择予以尊重,同时,还要对他们选择错误以及重新选择的权利予以尊重。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特征,不过,班主任绝不可以将自己当成塑造者,应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帮助者,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习与体验以及生活,从而实现主动全面的发展目标。
2.2重视方法、过程、情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班主任;班级管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人的发展规律贯彻于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明确地了解人是所有一切的核心。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班级是基本单位,通过班级来实施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创新管理理念,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一、目前班级管理现状
班级管理指的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和教育,比如,管理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和劳动等。目前,我国仍然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班主任通过指定或者采取选举的方式,在班级里面找出其他的一些学生干部,比如,班长、学习委员、各科课代表、卫生委员等来管理班级。在管理模式上,依然采用的是粗暴的指令管理方式,班主任将命令下达下去,班干部对其进行严格执行,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管理。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划分了不同人员的分工角色,管是这种管理模式的重点,对人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管,在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作用下,学生的自由就会失去,无法有效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1.对师生关系进行改善,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心灵的沟通,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从心出发。”这就需要对师生关系进行改善,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对学生尊重,平等地进行交流和沟通;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充满爱意。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注重循循善诱,对于每个积极学习和向上的学生,班主任都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关爱,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御不良诱惑。通过这种爱的教育,学生们就会进行爱的接力,他们以后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去关爱别人,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2.采取激励模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是否将激励应用到人的行为过程中,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现和效果。因此,就需要将激励教育模式应用到班级管理中,通过激励,帮助学生确立信心,产生学习的动机,促使其可以积极向上,采取积极的活动行为。过去那种专制型管理模式,因为各种制度都会对其产生制约作用,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应用激励人的管理思想,通过目标激励以及榜样激励等各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将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班主任就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
爱,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感受到一种温暖,学生才愿意与老师进行真心沟通,将学生的潜能给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
只有将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下去,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班级中蓬勃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将科学的民主管理实施下去。对于班主任来讲,在对新班级管理时,对待每个学生都需要公正和平等,不能够有任何的偏心,不能够因为学生成绩差而忽略掉这部分学生,需要对每个学生都足够关心,在班级管理中,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对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和了解,除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还需要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为了将学生的各种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依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服务岗位进行合理设置,搭建各种舞台,保证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中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可以将自己的个性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服务于大家,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升华思想,陶冶情操,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革新传统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班主任需要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积极地与其沟通和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其科学性,班主任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塑造学生人格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结合时展需求,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而来实现学校教育的个性化、生本化。
一、教师加强服务意识,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责任人,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即:服务意识。无论是管理措施、管理方法等等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关注学生,从而结合学生生理、心理、学习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有效的服务。让学生感受教师与自己的平等,敢于真正的表现自我,与教师做知心朋友。而这一切的实现不仅仅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丰富的知识,还应有着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学生,对学生的信息要做到全面把握,进而加强自己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由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强化学生的班级责任感、主人翁感
鉴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班级中缺乏一定的主人翁感、责任感,笔者则让学生集体来讨论、分析、总结、最终制定出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此外,对于班干部的选用、班级活动、班级日常事务处理等等,笔者都采取让学生公开选举的制度,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员只需负责指导、引导的作用
三、完善评价体系,深化班级管理工作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评价体系倡导公正、公平。笔者则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来促使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对于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注重评价的分析、判断以及对学生进步信息的及时反馈,秉着“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信念,将评价环节转化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调节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总之,新形势下生本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已经得到广大教育理论者、实践者的认可,是班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班主任应结合自己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开展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促使班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高中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并且自我意识不断的增强,他们希望在学校和家庭中不再扮演孩子的角色,而是希望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加充分的个人肯定。这种情况下,高中班主任要想实现良好的班级秩序的管理,已经不能靠单纯的规范设定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对班级管理观念和班级风气的养成和树立来实现。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调整的是自身的班级管理观念,只有自己树立了正确的管理观念,才能践行合理的班级管理办法,实现良好的班级秩序管理。
一、树立有效的班级管理观念的措施
1.坚持"以身作则",做好班主任的榜样示范工作
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管理者,但是也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所以在各种班级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自身的自我要求,以一个能够规范自身行为的师长的身份出现在同学面前,能够对于要求同学的行为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这样才能使得班主任制定的班规更具说服力,试想如果规范的制定者都不能遵守规范,那么被管理者如何能够信服?而且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处于成长中的叛逆期,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的言行不一,将会激起他们严重的逆反心理,不仅不利于班级的管理,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正确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活动中首先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这样才能为良好的班级风气的树立做好开端。此外,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级的任务外,还兼任一线的教学教师角色,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还应该严抓教学,不放松对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给学生展示一个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过硬的管理者形象,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核心任务是学生,所以班主任在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一切管理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定各种班级管理规范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学生的需求,才能使班级规范更加的符合学生实际,达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与此同时,班主任的管理活动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和言语指导,还应该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班级管理行为,也为各种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依据,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的规范性。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快乐的班级氛围
高中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但是其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还会出现辨别上的误差,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带着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由于高中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所以他们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异常情绪,并且能够积极有效的进行疏导,避免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另外,群体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改善和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班主任还应该充分的利用班级的气氛来影响每一个同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应该积极的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1.用爱心感染学生
教育工作是一项灵魂工作,所以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只有带着爱心从事教育,才能积极的引导学生成长。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同学生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关注也就应该更多。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更加应该具有对学生的爱心,因为只有充足的爱心,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积极的耐心的解决学生的困难,才能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关怀和信任,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高中生处于一个对于社会和家庭关爱的需求的比较旺盛的阶段,他们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如果不能用爱来感染学生,是无法缩短同学生之间心的距离的,也是无法实现更好的班级管理工作的。
2.班级骨干的培养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班集体中的管理活动不能够都由班主任一个人亲力亲为,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培养一支属于学生自己的管理队伍,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管理。班级骨干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帮手,必须要能够在工作中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能够自觉地服务于有困难有需要的同学。而班主任在培养班级骨干的同时,还应该给予其他同学同样的关爱和重视,避免由于对班级骨干同学的过度重视,导致其他同学的不良情绪。
3.管放结合与宽严有度
班主任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度,避免由于过于宽松导致的学生不够自律,班级过于松散,还应该避免由于过于严格导致的学生的受约束感增强,激发叛逆情绪。宽和严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宽严有度十分必要。宽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始终保持一颗爱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严就是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让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些教师对于宽和严把握不好,引发了班级管理危机。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保姆"或者维护秩序的警察,必须认清自己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身份。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决定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此时作为高中班主任必须要能够端正班级管理观念,积极的寻求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1.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校的扩招并没有减轻高中的压力,为了保证重点大学的高入学率,高中都尽其所能地抓教学,学生一般不必费心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跟着学校的安排即可,学习缺乏主动性。高中生平均每天十一节课,每月一到两天的休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只是学校控制的学习机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普遍从内心产生反感情绪――厌倦学习。
一部分大学新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上进心。高考的“金榜题名”,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便失去了对学习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的精神。他们满足于捞个大学文凭,学习上表现为安于现状、随大流,甚至就此止步不前。觉得“高中时期的寒窗苦读太辛苦了,现在应该好好玩玩了”“大一就是高四”。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整天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功利性较强,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幻想在考前几个星期突击一下,能过就行,普遍存在着“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浪费”的错误思想。
2. 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效果不佳
大学不同于高中以前的教育,其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对很少。高中时期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习惯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而在大学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这一情况的转变,部分新生感到极其的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如何去学,往往表现为下课后就无所事事。
所以,一部分自制力差的新生把主要精力沉迷于玩游戏、看小说、逛市场和过度的文体活动等休闲娱乐上,表现为学习浮躁、抄袭作业、纪律松散、考试作弊等现象。
3. 学生差异加大,心理问题突出
大学一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贫富差距悬殊等原因,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很差,个性很强,很难与同学处理好关系,甚至影响班级的团结。学生的成长环境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家长开轿车或者乘飞机送学生来报到,有的学生拿不出当年的学费。富裕家庭的部分学生容易丧失进取精神――在这类同学的身上看不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没有追求,没有动力,缺乏经济落后地区学生那种不懈努力刻苦学习的精神。那些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学生,又会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而产生自卑感。
所以,环境和角色的突然改变,打破了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随之而伴生了一些孤独、怀旧和紧张情绪。这些落寞的情绪会萦绕在大一的生活中,使班集体的学生之间难以形成凝聚力,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对学生充满了诱惑
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金钱和物质利益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国外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潮,也随着我国的世界化进程,如潮水般涌入。近些年的大学生都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成长的政治形势稳定、经济条件宽裕、社会环境良好,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感悟比较浅薄、思想非常单纯,个人的好恶和爱憎分明,思想的可塑性很强。当思想单纯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接触到这些思想后,很容易被迷惑。加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社会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各种压力的增加,使得学生更容易迷失其间。高校学生的追求发生变化,急功近利,为眼前利益而放松学习,甚至走上歧途,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形象与声誉。
二、在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管理的新任务
1. 学生为本、依法治校
大众化教育阶段,由于学生自身成为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者,学生的利益表达与参与管理的诉求增强,因而高校将在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学生权利间形成新的矛盾。从管理者自身角度而言,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切实的做到热爱这一职业。更要认识到在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发言权、知情权、选择权与决定权,强调学生在学校组织中的权利,扩大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
随着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学校不能继续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应按照治国方略转变的要求,在高校贯彻“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理念,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是所有教师都应具备的,更是班主任所应具备的。
2. 抓班风、促学风
大一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他们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律、目标上的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佳时期。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老师”,在学生学习、生活及班风形成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在思想上,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焕发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给自我一个正确的定位,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
搞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抓班风、促学风工作的关键。班主任应重视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不断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班风建设中的骨干带头和管理服务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正、学习好、作风硬、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干部队伍。
3. 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高校实施学分制,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场深刻革命,必然会带来高等教育体制的巨大变化,使高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新情况和新特点。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下,学制具有弹性(一般为3~8年) 、学生有较大的选课自,很多学校学生无固定教室,因而打乱了整齐划一的班级教学管理模式,这就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的问题,要求班主任既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要熟悉专业和教学方案;既要做好全班的大型集体活动,更要组织好以宿舍为单位的学生管理工作;既要深入班级课堂,又要深入宿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好玩。如何让这些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懂事的小学生是我碰到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因而,我从了解每位学生开始,从小事抓起,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我利用班队、晨会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在班内利用各种奖励措施,表彰进步,以此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且,在班中选拔出合适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进行培养、指导,鼓励他们做好带头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工作,如:早读,午睡等。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哪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能“说到立即做到”,平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引导学生,期待他们的进步。总的来看,这学期进步的学生还真不少,如:张同学小朋友做小动作的频率少了,上课认真听讲,思考问题的时间多了,举手发言的频率高了!上课爱发呆的汤同学也能集中精神认真听一段时间了;曾经让人头大的张同学也有了让我欣喜的地方,他的字能写端正了……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值得开心和骄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