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年终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6 01:20: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光伏行业年终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光伏行业年终总结

篇(1)

春末的晨光里,露珠还透着丝丝清冷。丁山华骑着车,时不时卷起食指和中指,揉揉依旧带有倦意的眼睛,然而,脑中的思路却异常清晰。

昨天,他还以溧阳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安安稳稳地坐在政府办公室里喝茶看报。之前的这三年里,他每日如此,早晨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谁想,一纸调令,49岁的丁山华将再次赴任溧阳电缆厂厂长一职。

当时,上上电缆的年轻职工自然不认识丁山华是谁,只知道,丁是新调任来的厂长,之前在政府工作,工作能力强。不过,许多上上电缆的老员工一想到即将见到丁山华,却异常激动,因为“厂长又要回来了。”

原来,丁山华与上上电缆的渊源竟可再往前追溯12年。1983年,丁山华正是上上电缆厂长负责制人事改革后的首位厂长,离开上上电缆之前,他给工厂创下了一亿元的年产值。

然而,对于“二进电缆”和“二次创业”,丁山华却显得心事重重。他估摸着,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有多少:工厂久未出新产品,呆坏账、甚至假账一叠叠,内贼偷到了工厂的“心脏”,管理混乱,厂里上上下下士气低落,车间没人照料……

“第一次进厂像是带一个小孩子,厂子规模小,然而这次不同,厂子规模大了许多,工厂却像个重症病人。”丁山华打了个比方。“如果能把这个重症病人挽救回来,于我就说得过去,如果救不过来,我以前的英名也就没了,人家会想,老丁不过如此。”

面对工厂如此窘况,那时的丁山华固然是不敢辜负政府信任,他竭尽所能,重整工厂。不过,17年前的丁山华并没有料到,17年后的今天,上上电缆竟会坐拥120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最耀眼的一面旗帜。

王者之气初显

丁山华上任后,一面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管理制度改革以提振员工士气,一面大胆谋划企业的生存之路。

1996年,中国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刚刚起步,生产中压产品的企业不是很多,大多数产品都需要进口。丁山华盘算,上上电缆不能甘于平庸,只在低压电缆上小打小闹,中压产品适用范围广,上主网是大趋势,中压市场将会越打越开;再者,有了中压产品,就能进入一批中国电缆最大用户――电力公司,没产品,连门都入不了。

丁山华是这样的企业家:但凡是他认为看对了、抓准了的市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于是,本是“知天命”的年纪,可为了开发中压市场,给工厂增添设备,丁山华一家又一家亲自跑银行拉贷款,饱尝了创业的艰难。“我那时候跑银行,真像讨饭一样,有些人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丁山华回忆那一段时,苦苦地笑着。“有人说,像这种企业,技术这么差,又没钱,还想贷款买设备,真是没见过。厂长身体又不好,企业还没效益,真是不自量力。”

固然是被讲得无地自容,银行还不给贷款,然而,他硬是“老牛拉破车”,七拼八凑,搞到了最好的进口设备。丁山华的想法朴素又执着:虽然企业当时没钱,但是对于企业来讲,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保证不了质量,何谈长久之策?1996年,丁山华就在技改上投入了累计4000多万元,新增设备相当于原固定资产的两倍,投入了若干条世界先进的化学交联生产线,使公司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公司的生产也慢慢步入正轨。上上电缆逐渐形成了以35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为主的格局。

如今,丁山华依然不懂什么是怨天尤人,他觉得,企业不应该埋怨“银行不给贷款”,而是应该思考自己为什么贷不到款。做事情有风险吗?以后能还得了钱吗?今天的电缆市场上,中压电缆已然是“大路货”了,但是,当年丁山华的一步冒险,让上上电缆领先市场一大截,也为今天的上上电缆赢得了知名度。

国内核级电缆市场称王

就在上上电缆的中压市场步步打开,企业销售额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时,丁山华准备再度出手。这一次,他看好的是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被视为“烫手山芋”的核电领域。

1998年,上上电缆在市场储备方面投入更大力度,公司开发新品8只,其中有两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一只是当时风光一时的机场助航灯光电缆,另一只便是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缆。

上上电缆十几年前就走进核电领域,开发核级电缆,丁山华胆量果真不小。当时,世人尚处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核反应堆上空的巨响中而惊魂未定,惋惜着这一号称“世界最安全、最可靠核电”神话的破灭;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又给发达国家的核电计划投下了厚重的阴影。然而,丁山华说,“虽然大家对核电又爱又恨,想吃辣椒又怕辣,也有人说,核电这块‘硬骨头’不该我们啃,应该是国家的事情,不过,我还是想要做点有潜力、有难度和有影响力的(事情)。”

看似冒进的一句话,蕴含着丁山华的深谋远虑。当时,上上电缆已经介入了煤炭、化工和冶金等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还未介入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核电市场。丁山华分析,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中国的核电迟早会起步,“中国一年就要消耗30亿吨煤,国外的核电比重最多达70%,我们只有区区百分之几。”虽然国家不投一分钱,丁山华仍决定,在不让上上电缆的基业“伤筋动骨”的前提下,不给自己留退路,挑起“核电”重担。

1998年,上上电缆的K3类电缆进入市场,2006年,上上电缆又完成了K1类壳内核电缆的研发,2007年初制造出了中国首批国产K1类核电缆,并投入到核电站的建设当中,形成了1000公里/年壳内电缆,以及5000公里/年壳外电缆制造能力,确保了国内核电发展高峰期的电缆需求。

随着在核级电缆研发上的步步为营,此时,丁山华开始更多地考虑核电的安全问题。“只有认为核电是危险的,它才是安全的;如果认为核电是安全的,它将是危险的。”这条挂在上上电缆西厂区内的标语时刻提醒人们,核电事关生死安危。而研判核电未来的发展态势,2007年,上上电缆启动了AP1000第三代核级电缆技术研究工作。

上上电缆为什么要启动第三代核级电缆技术?世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明显优于第二代核电站,目前,世界各国除了对正在运行的第二代机组进行延寿,以及补充性建设一些二代加机组外,接下来新一批的核电建设重点是采用更安全、更经济和更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中国引进的美国非能动AP1000核电站和法国EPR核电站都属于第三代核电站。

2008年,上上电缆三代核岛电缆材料技术获得新突破,2010年底,在国家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1E级电缆的国际招标中,上上电缆取得了壳外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的合同。然而,就在上上电缆潜心研发壳外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的时候,一件当时难判福祸的任务压在了丁山华的肩上。

2011年5月,中标壳内电缆的一家美国电缆公司突然违约,决定不履行中标义务。据丁山华讲,因为考虑到技术能否实现等因素,这家公司后来放弃了合同。在此之前,我国核电站核岛的壳外电缆大部分由上上提供,而壳内电缆外国中标方的违约,给中国第三代核电站建设带来了大难题。

此时,就敢不敢承接AP1000壳内电缆的研发和制造,丁山华有点犹豫。上上集团副总经理王松明描述当时的处境,“技术难度和风险很大,如果失败,我国投入了巨资的三代核电建设进度将受到重大影响,而且上上电缆多年树立的品牌将受到重大创伤。当时只有两周的时间做决定,没经历过的永远都无法体会,而抬头,真的要靠实力。”最终,结合二代壳内电缆国内推广应用的经验,以及上上电缆当时的研发实力,丁山华决定再次冒险。

自承接AP1000项目以来,AP1000项目已经成为上上电缆的1号工程。而此时AP1000壳内电缆项目的承接研制,也已不仅仅是丁山华心头的一件大事,该项目研制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世界三代核电首堆在中国能不能顺利建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能满足AP1000项目要求的壳内电缆。

“如何提升核电安全,三代核电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三代核电AP1000采用了非能动系统,利用冷却水自身重力,实现安全壳及堆芯事故应急冷却,这对电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丁山华解释。

从上上电缆承接壳内电缆研制任务至今,从材料研制、产品设计、工装改进到工艺验证,丁山华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两年间,上上电缆不断与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及西屋公司的专家进行反复论证,AP1000壳内电缆鉴定试验方案最终获认可。

通过不懈努力,壳内电缆模拟件通过了型式试验、热老化试验和辐照老化试验,并于2012年12月28日顺利通过LOCA后的耐压试验,为期两个月LOCA试验是模拟失水事故工况,电缆在高温高压蒸汽和喷射化学药剂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它对电缆的耐受温度要求更高、试验周期更长,是模拟核电站最严酷事故环境下的试验。此次通过LOCA试验,在国内和国际均属首次,标志着中国AP1000项目壳内电缆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中国三门和海阳的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壳内电缆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核电领域,上上集团通过16年的持续研发、改进,完成了全系列核电站电缆的开发,掌握了完全自主的产品及材料技术,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具有提供核电站电缆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取得国家核安全局1E级壳内、壳外(K1、K2、K3 类)电缆设计、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并在中国所有已建、在建核电项目中,都取得了供货资格。上上电缆在核级电缆上的投入已经超过5000万元,其产品占据了中国核级电缆70%的市场,而丁山华讲,“企业仍处于对核级电缆的投入期,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

十几年前进军看起来近乎渺茫的核电市场,也成为上上电缆大幅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的一个契机。丁山华认为,“领先一点,多迈进一步,进行技术积累,对品牌都是无限的影响力。”除了核电电缆研发中的收获,如丁山华所料,在材料和管理上也取得了一些外溢效益,比如卷筒电缆和港机电缆就借用了开发核电缆时带出的一些材料与技术。丁山华笃信,“开发一个产品不仅能带动一片新市场,新的技术还能带动研发新的产品,研发的动力和后劲相辅相成。”

为特殊时期准备“窝窝头”

丁山华时时刻刻都为上上电缆冲在浪前,贫弱之时,有人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取得了点成绩,又有人出来或嫉妒或讪笑。不过丁山华自己倒是很平静,“以前的日子真是很苦,但是不争气就只有生气的份。我这一辈子尝了许多酸甜苦辣,但是看着企业的发展,也值了。”

67岁的丁山华,保持着每天去厂区里视察的习惯,厂里的技术工人也习惯了董事长时不时来检查作业进度。近几年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辐射面越来越广,随着企业逐渐脱离了风风火火拼产值、拼市场的快速增长期,丁山华的个性也慢了下来,随和了许多。

“别看他们对我客客气气的,其实心里还真的是有点怕我,”丁山华边说边笑,嘴巴和鼻子两边出现两条深深的皱纹。

然而,怀揣王者之梦,丁山华知道,他必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从1983年去徐州,看到煤矿工人在井下受苦,到参与国家863计划,做“大厂不屑,小厂没条件”的全自动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到率先开发磁悬浮列车用长定子电缆,再到做外国人望而止步的AP1000壳内电缆,丁山华带领上上电缆的员工们开发出一个又一个产品,打开一片又一片市场。

作为企业家,丁山华的胆识的确过人。2009年,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丁山华依旧继续往已经进行了一年的超高压电缆研发里投钱,并不断扩大厂区规模,以形成北厂区为低压电缆生产基地、南厂区为中压电缆生产基地、西厂区为超高压电缆生产基地和特种电缆生产基地的“三区四基地”专业化生产格局。

一整年,员工们手头加紧工作,心里却始终捏着把汗,好在年终总结时,上上电缆“经历了惊险,收获了惊喜”。丁山华心里比谁都清楚,外人看自己在冒险,只有自己知道所有计划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金融危机只是短期的,企业的发展布局却是不敢有丝毫松懈的。现在回头想,丁山华虽然有些后怕,但还是很欣慰,如果当时不坚持投入,不把企业欠缺的产品品种配齐,就不会成为今天特种电缆市场的领导者。

丁山华头脑清醒,在很多年前中国的大规模建设对电缆需求旺盛的形势下,他就看到了行业终将进入瓶颈的那一天。

多年前,丁山华到国外参观交流时就感觉到,国外电缆企业厂房老、装备老、人员也老。“在国外开车,几个小时看不到工地,他们的大规模建设已经过了。咱们这儿到处是大工地,多年前刚起步。电缆行业就像是当年的纺织行业,他们淘汰了,对我们来说就是市场。但是,咱们的高增长期也一定会过,国外电缆行业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看着国外同行始终有种忧患意识,始终是一级战备,丝毫不敢马虎。”丁山华说。“而现在,明天就在眼前。”

丁山华认为,高速度投入是中国很多企业,包括电缆行业在内面临的问题,这种增长无法持续。现在电缆行业还未到最困难的时候,今后起码要倒掉三分之二的企业。电缆行业目前的生产规模增长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值。据行业统计,目前电线电缆行业开工率不足50%,再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内需不足等因素,企业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大。

“我们改变不了形势,支配不了市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产品种类的面广了总比面窄了好,资源与市场的波动往往不在同一时间,要学会规避风险。而我开发特种电缆和超高压电缆,就是给自己准备了窝窝头,人家过得不好的时候,我们能过好一点,人家过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能撑过去。”

上一篇: 体系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医联体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