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03:24: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法宝之一:管理求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顺利开展,“细”字要当头。从管理网络到队伍建设,再到文化熏陶,做到“向细节要质量”。管理网络是根基,队伍建设是保障。因此,首先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和制度,建立领导和实施网络。其次,在教师培养上下工夫,“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不失为好办法,校本培训与外出取经相结合,丰厚底蕴激活队伍,以此促进教师心理素质与辅导技巧的提高。
此外,还要深挖环境这本无声的教材,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走廊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我校三楼是心理健康教育走廊,以展板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所有展板精心设计成粉红色的心形,视觉上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壁板分别展示着:九个学习好习惯、如何让你快乐、心理健康教育格言、同学之间不宜开的玩笑等。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走廊里,还以学生的视角看心理,特设了“心语小屋”专版,版面降低了高度,与学生视线持平,给孩子平等的感觉,每月更换一次,用来展出孩子们的心灵感悟。楼梯间悬挂着“教师心灵寄语”,这些美好的语言成为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玉液琼浆。
校园闭路电视台也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在电视台开设“心语”和“对话”两个专栏,每周播出一个栏目,节目由心理老师与学生共同策划,由学生主播,每期还有特邀观众参与节目。两个栏目就学生集中的心理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观看互动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产生共鸣。
心语博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特色。2007年12月,我校心语博客――童心芳草地建立。博客共七个板块,丰富的内容贴近孩子心灵。如今,博客已经成为教师辅导、师生家长交流的好助手。
除走廊文化、电视台、博客外,还有心语电话、信箱和邮箱,这些都成为学生熟知的咨询渠道。所有这些都成为我校特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心理健康氛围。
法宝之二:育人求实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形形、性格迥异,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实效。当然对于儿童期的孩子来讲,最奏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坚持“活动求实,活动育心”的教育理念,效果很好。
从2006年起,我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健康周活动一般历时3~4周时间,每届设有不同主题,开展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的教育活动。目前我们已举办四届健康周活动。
“阳光下成长”是第一届健康周活动,目的就是引起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因此学校下发了《让孩子在阳光中成长》――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关注孩子心理,并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行列中来,形成家校联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第二届健康周主题是“沟通从心开始”,进行了亲子、师生、生生书信交流,让大人们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用童心解读孩子的心声,从而实现师生、亲子间的有效沟通,真正达到心灵和谐;第三届健康周主题是“心语润心田”,通过心语日记、心语小报、许愿树等活动,使学生心里话有地方倾诉,美好的愿望得以展现;第四届健康周“评价中成长”是结合学校省级心理健康课题《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评价的研究》进行的,目的是把研究应用于实践、以实践促进研究,进行了心灵隽语的评比并汇编成册,命名为《心语故事》。
健康周活动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内容是有限的,但我们关注主题的研讨并没有就此结束,学校网站、博客是跟踪问效的阵地。每个健康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的昙花一现,而是学校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活动的继承与延续,以此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但在实践中,有些教师把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照搬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教学生对心理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陷入政治课、理论课的误区。
(二)忽视课后实践和学用结合
学习是为了实践和运用。有些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目的是学生行为的改善,在心理课结束后缺乏后续的检查监督。
(三)教学目标模糊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有的学校没有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或未能时刻结合教学目标有效监控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订得过大、过全,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达到。
(四)专业教师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目前我国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在专业教师奇缺的情况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团队干部兼任,有的是从班主任中抽调的,还有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通过自学或培训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工作。
(五)缺少制度保证
首先是没有专门的岗位和固定的编制,其次是缺少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第三是缺少必要的时间保证。
二、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基于以上的认识,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规范课堂进程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同时考虑到班主任对学生比较了解,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比较多,采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培训班主任,班主任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课堂进程的引导者。我们努力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尽量做到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心理教育课堂中运用小测试、观看心理电影、音乐、讨论等多种手段。这样做的效果就是使每位学生在课堂进程中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真正做到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同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增进了学生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使课堂环境更加融洽,课堂效果更加明显,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成了学生放松身心,完善自我的催化剂,也达到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
(二)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专门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强调学校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心理健康教育,选派教师参加市、区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各科教师联系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适时、适度、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各科都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每周定期对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指导,提高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会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同时利用每班的健康课,集体晨会、班队课,大课间活动课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结合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个案分析与工作总结相结合。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个案分析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为此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都认真填写《心理咨询记录表》《潜能生转化情况登记表》《爱心家访表》等,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状况及解决办法及时记录整理,分析了解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把准教育脉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由学校归纳出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总结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沟通技巧和策略。
4.个性问题与特殊问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服务形式有:①面谈。我们对心理咨询辅导室进行精心布置,完善了辅导制度,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可直接到辅导室找老师谈心交流。约见方式是多样的,有信函预约,有临时登门拜访的,也有一些是班主任指定特约辅导的。但不论是哪种形式,学生都是自愿的。②书信辅导。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又觉得不便与辅导老师口头交流的,就采用书面交流,通过“开心”信箱联系沟通。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地利用心理“开心”信箱、心理小报、网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
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我们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这个契机,邀请专家来校,对全体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开展生命教育系列心理活动。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开展以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自觉性、提高教师执行能力为目标的专题讲座、校本培训、教研活动、经验交流等,把学校的发展目标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期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目的是提高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残障人士珍爱生命,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同时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系列征文活动”、“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集体晨会团体心理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从保护自身做起。分男女生开展“男生课堂”和“女生课堂”,进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培训,开展校园“开心影院”,在学生中进行直观的生命教育。
(三)寓教于乐,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生动有趣的活动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课本剧”传承了民族的文明与礼仪;“平安童谣”唱出了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古诗词诵读”歌颂了上下五千年的文韬武略;“演讲比赛”弘扬了中国精神;运动会上你追我赶,凝聚团队;书画比赛捷报频传,展示风采;还有一年一度的“环保嘉年华”,“六一”文艺大汇演,眼保健操比赛、班级文化建设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健康发展,快乐发展,全面发展,使学校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通过活动进行养成教育。学校通过班队会活动,开展“德育讲师团”活动、“爱阅读、善表达”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行为品德;学校还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寻找最美男孩女孩———劳动大比拼”等一系列劳动竞技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参加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妇女节”“、重阳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孝亲活动,传承中华美德……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枯燥的德育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双向”影响关系
农村学生在学校里上的心理辅导课的次数可说少之又少,要通过心理辅导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现实的。“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方面,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互联系,生理与心理相互制约,彼此促进”。
(一)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人无完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是可以转化的,如果学生心理消极的一面得不到及时发现和重视,任其发展,消极的一面就会占主导地位,从而发展成为“心理病人”。体育教学不注意到这一点的话,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毫无作用。
(二)心理健康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健康心理是保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热情的精神支柱。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高,就能正确对待运动中结果,增强掌握技术,提高水平,增强身体健康的自信心。相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不高,就不能正确对待运动结果,就没有信心掌握体育技术,就会缺乏提高身体素质的自信心。
二、农村学校如何加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
(一)人员配备。
要加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学校首先要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看,一所中小学校按规定配备合格的专职体育教师已经不是问题。
(二)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心理信息的收集工作。
学校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是阶段性的,而对教育对象整体的教育来说则是长远的。我们对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进行研究时,要将个体信息与整体信息、阶段信息与长远信息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做好教学研究的经验积累和工作改进工作,避免走弯路。
(三)周密地计划,认真地落实。
1.体育教师对每阶段的教育目标、任务要明确。在全面研究分析学生信息的前提下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计划使教学研究工作有的放矢。有步骤地实现短期和远期教育目标。体育课堂是学校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研究的主要载体,体育教师统筹研究制订好体育课时计划并认真实施是关键。学生心理整体得到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所以,体育教师力争把课时计划与学生心理整体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心理受到全面持续的良好影响,在老师的教导、活动下主动、健康地发展。
2.落实课时计划时,体育教师要注意活动的针对性。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好相应的练习小组,分别配置合理的练习内容、易难度、练习方法等,而且机智地给予活动指导,调动学生活动情绪,增强练习的效果。对于个别特殊学生,应给予及时关注,多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学生的心理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使其积极地融入活动中尝试成功且具有成就感。总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教学方法上的建议
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坚持把尝试成功的教学方法贯穿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效果显著。
(一)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而设计相应易难度的练习或比赛,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从而感到满足和增强自信心等。
(二)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够做到的事情,“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有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使其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信念”。但要让学生在学习成功的同时做到正确对待目前的成功和全面认识、审视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正确认识自己体育与心理健康的价值。体育教师要充分认清学生个体的能力(包括智力、体育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获取成功。
(三)学生对体育一开始是感兴趣的,体育教学让学生长期在体育活动不断尝到成功喜悦的滋味,有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伴随体育活动自觉地受到积极影响和教育。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所学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辟的责任。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有限,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客观事实,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就能做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让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指导思想: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特别要注重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助其充分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并关注少数有心理疾患的学生,重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
二、教育目标:1、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内部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备相应的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的书籍、报刊、活动器材等。2、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3、完善咨询工作制度。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育人环境。5、出好心理小报。使其成为沟通学生、老师、家长的桥梁。
三、领导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陈国旺校长副组长:黄向辉副校长二心理辅导教师:陈维义商冬洁孙阳
四、具体措施:一面向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目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的识别和控制,以及应付挫折和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全体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关注,特别是学生。主要采取心理讲座、心理版报、心理征文、心理电影、心理信箱等的推广形式,强调趣味性和实用性。三学生心理咨询方面:1、心理咨询室的改造:为每位来访者营造舒适、安全、自由的咨询氛围。2、心理咨询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包括咨询预约,咨询室座位安排,一次咨询时间的控制,咨询记录的保存归档,咨询内容与过程的保密性,诊断评估的谨慎性以及与来访者关系各个阶段的把握等。3、个别严重案例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个别症状较严重、情况较不稳定的来访者,根据其症状特点设计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复查。4、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在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积累基础上,进一步为每位来访的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四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科研: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常心理课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同时,积极与周边高中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心理的研究而努力。五积极配合德育处各项工作,加强与各位班主任的交流与沟通等。
1.班主任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现代教育视野中,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服务,也是一种技术。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体现。
2.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职责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全面”自然包括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班主任应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这是对新世纪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新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内涵。
3.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有针对性且持久的心理辅导的人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心理教育的实质是什么?通常所说的学习指导、智力训练、能力培养、情感教育、人格教育、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性培养等均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以及班主任心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探究学生各种心理表象的成因,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预案,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优势
很多时候,教师就像是一面镜子,是学生对照自己行为的参照,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镜子效应就更容易形成。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有许多都是在无形中形成的。我们平时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班主任对一个学生态度好,印象好,信任,那么这个学生成绩也会相应地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很多成功人士都提到,可能是学生时代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兴趣的引导而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1.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辅导者对被辅导者要了解、熟悉,不但要了解其外在的行为,还要了解其心理的需要或心理发展趋向。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从学习情况到个性心理,从现在的状况到以前的表现,对学生全面了解的机会非其他教师可以企及,因此辅导会更有针对性,效果会更明显。
2.班主任可以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氛围,健康活泼的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3.班主任可以协调科任教师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科任教师的协调配合。科任教师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向班主任反映。这有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动态,促成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紧密
教育要想取得实效,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都比较了解,通过电话、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与家长保持联系,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方便条件
1.可以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班队会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思维,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班队活动。班主任通过观看学生的表演、参与学生的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心理体验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各种活动中。班主任可通过调查访问、参观、拓展训练、社会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交往、合作、战胜挫折等心理品质。
3.可以让学生开展心理自助活动
让学生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出板报、橱窗、知识角、报纸、刊物、网页等。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06-02
学校安全工作应树立新的安全教育管理观,对一切可能直接或间接能对学生身体、心理、学习、财物构成威胁的因素,都应是我们安全教育管理关注的对象和内容。而在安全教育中解决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已向外界宣布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往往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个体发展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及社会的原因等一系列因素诱发的。与其成因对应,当前校园中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常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个人成长的问题,如对人生的迷茫、焦虑等引发的厌世轻生等;二是青春期的问题,如早恋、黄色文化引发的害等;三是学习的问题,如学习失败引发的厌学逃课等;四是与同伴沟通的问题,如交流不畅引发的打架斗殴等;五是与父母的矛盾问题,如沟通不畅引发的离家出走等。这五个问题是中学安全教育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重要问题解决好了,就为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就抓住了学校安全教育的关键,对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首先,领导重视, 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职业培训,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个学校搞得好不好,关键在校长。一个校长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校长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校长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就能很快开展起来。同时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也不例外。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着的“不稳定因子”。因此,在教育时,不可以来所谓的“一锤定音”,而应当坚持发展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
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种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是第一要务
1. 寄宿学生是特殊群体,他们的日常生活范围主要在校园,宿舍就是他们的“家”。因此学校生活管理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的行动方向,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进取的意识、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宿舍墙壁上挂名言名句、伟人画像等,让学生了解其内涵,领略人格美,激起崇敬之情。
2. 在培养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结合审美和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熏陶,以美诱人,以美感人,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管理目标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确定不同的标准。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根据其个性加以辅导,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比如,有少数学生晚上就寝前聊天,不仅导致自己休息不好,还影响别人休息。早晨赖床,生活老师喊都喊不起来,上早自习的时候上厕所,学习时打瞌睡等等,严重地浪费了时间。我们要教育和引导这些学生及时回头,抓紧时间,努力把学习赶上来。
3. 要善于“导行”诱导。在工作中,面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教育。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差,反复性大,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经过严格训练,也需要生活老师耐心指导。学生面对的环境是脱离家庭的学校,很多事情要自己动手,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不适应,需要老师去指导、去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4. 进入中学时代,青春期开始了,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发育存在差异,有人可能早一点,有人可能晚一点。男孩子第一次遗精,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这些青春期发育往往伴随一些问题与烦恼,而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可能父母不在身边,对老师同学又难以启齿,老师就应主动承担责任,告诉他们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和其他注意事项,以免带来疾病,影响以后的生活。
二、夯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1. 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包括合作与竞争、培养良好的性格、心理的自我调适;自我心理修养,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生活指导,即学生的日常饮食、内务整理等的指导。
2.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恐怖症、厌学等;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
3. 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做学校、班级、家庭的主人,不仅要有符合学校、家庭、社会相应角色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能正确认识、对待环境中的一些不良现象,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学会求新、创造;掌握主动、友好、协作的交往技能,提高对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他人与社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比较稳定、乐观的情绪,提高生活情趣。
三、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每学期学校最少举办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通过心理信箱、家长委员提案等方式参与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好家长会;另一方面,学校要安排教师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协调,并改进家长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教育方式、评价方式。如我校八年级召开了“家校携手 共助成长”主题联谊会,学生家长通过与班主任、课任老师交流,纷纷表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
2. 班主任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比科任老师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发挥心理保健医生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生活上参与管理,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同时在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也能为心理老师提供有关学生的信息,有利于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 借助社会力量,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举办校园开放周,邀请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参与学校各方面工作,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四、通过名师工作室促进心理辅导课实践
1. 我校根据心理学科特点,以“心育名师工作室与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为课题,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拓宽展示渠道、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规范工作室制度,参加各类观摩考察展示等活动,加快了心理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XX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
永教[XX]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XX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我大卢小学教师深入家访,及时发现有可能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或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的学生、有情绪困扰的学生进行了重点关注,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常见发展性心理困扰学生,我们对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谈心,并做好记录。
当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学生的遗传因素有关,更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环境的影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责任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很多心理危机事件在发生之前,当事人的语言或行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迹象,因此是可以察觉并预防的。
下面,附重点排查对象:
(1)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健康摸底排查工作中确定的重点关注学生。
(2)患严重身体疾病,治疗周期长,个体感觉痛苦,仍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
(3)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或就业困难而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以教育部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文件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与上岗资格认证方案》、《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推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二)探索多渠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团体辅导。
利用每班的健康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设立“心语信箱”。
开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根据心理咨询室建设要求,布置合理的环境,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
3、个案教育。
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5、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心理健康课实效,心理健康老师应重视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