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02 06:54: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职机械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职机械专业

篇(1)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型教育类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各种问题,因此,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紧密相关的专业,机械制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下面,我就针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对策。

一、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这种特点,导致机械制造专业教育对新产品信息的了解匮乏,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信息反馈,知识系统陈旧,并且滞留在原来的传统模式上,不能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落后的知识系统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教育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这就需要开启订单式培养,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另外,目前我国出现了高新技术人才的短缺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人力资源的流动更加市场化,更多企业以雄厚的实力和优越的待遇吸引大批机电人才,这就使得中职学校机电类教师数量紧缺。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知识水平落后,教学模式枯燥,教学方法单调,还在于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及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受种种因素限制,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各种问题,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大阻碍。针对这种现象,需要不断加强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想出合理对策,以提高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制造业发展。

二、完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对策

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追赶发达国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对中职机械教育进行完善。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职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操作,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至关重要。机械制造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要立足实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机械制造专业本身的专业方向就要求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对此,教师要在机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机械课上得到锻炼,机械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对实践的要求很高,不进行实际操作,就很难进行灵活运用,它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在学校开展培训课,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更新陈旧的知识系统,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教师的机械技能进行强化。其次,学校应该有计划地从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工,激活教师队伍,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实现一体化教学,逐步缩小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3.机械制造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划分专业方向。机械制造专业覆盖了多个专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材料成型,模具制造与设计,以及机械电子工程,等等。它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是一门先进的制造模式的学科。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机械制造人才,中职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课程,既不能负担过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又不能不具备任何挑战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机械课堂上体验机械的先进性和技术性。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抽调部分骨干优秀教师对课程进行构建,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以完善,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由于机械制造专业的自身特点,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硬件条件,加大对机械制造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机械课堂增添魅力,敢于颠覆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身处信息时代,教师也要跟上时代脚步,顺应时展潮流。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法,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机械科各种繁杂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难懂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要比单纯的讲述有意思得多,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把抽象的内容、复杂的过程转化成具体的图片、动画、影像等,并且可以通过投影设备等,让学生反复观察,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三、结语

机械专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篇(2)

近几年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形式、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职教的学生从数量上看没什么大的变化,但专业选择的结构却在不断的改变,更多的学生选择专业时的考虑从过去的能否就业,转变为能否轻松,体面地就业。大量的学生对“油腻腻”的机械专业不屑一顾,从而导致近几年机械专业不断的萎缩,大量的专业教师不得不“改行”,从事非本专业教学,如何改变现状?机械专业教学还有发展的空间吗?笔者就我国中职机械教育的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国中职机械教育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是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中国也一跃成为制造大国并把2020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定为力争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并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知识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培养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起到很大的作用,机械专业教育更是制造业也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要想提高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我国中职学校的机械教育。

二、学生、家长观念的转变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并逐步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中国现代家庭的构成主要为“8421”即八个曾祖父辈;四个父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个父辈,爸爸妈妈;一个宝贝疙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几代人宠着、爱着。所以一到学校选择专业时,带到实习车间逛一圈,看着油腻腻的机床,脏兮兮的衣服,兴趣一下子就没了。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前几年带学生参观学校,家长关心的是你们这个专业能否学到技术,今后能否找到工作。但这几年,明显的改变就是学生和家长看了实习车间后,大摇其头,“这个专业好脏哦,有没有轻松点的专业啊”更多的学生倾向于服务类的专业,从而导致制造专业不断的萎缩,大量的专业教师闲置或转行。

企业要发展,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劳动力,但我们的学生又不愿从事这个专业,矛盾的汇交在学校尤为突出,尽管待遇一再提高,但还是出现大量的用工荒,近几年我们学校的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都在98%以上。

三、我们中职机械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授的知识陈旧

目前,我国很到中职学校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滞后,远远落后于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对新产品信息了解较少,没有能及时地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2、师资力量缺乏

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的紧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日益市场化。优秀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纷纷被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吸引,引起机电类师资数量的紧缺。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兴的技术产业,对教育人员提出新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员面临知识更新、年龄老化等问题。

3、培训课程体系松散,不健全

机械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边缘学科。它融合机械、电子、通讯、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不是机械与电子两种技术的单混合或叠加。因此,机电一体化必然是作为崭新的技术问世。它既不是传统的机械技术,也不是传统的电气技术,有鉴于此,培训也应建立相应完整的教学体系。

4、教学实践、实训设备不足

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原有的机械实训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不足。实训的项目单一,与目前的实际应用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尤其职业技术教育侧重的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实训教育内容的滞后将严重影响机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效果。

5、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手段不灵活,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选用。而且缺乏一些反映机电专业先进技术的课程。现有的课程设置也缺乏弹性,没有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不同岗位的需求。课程门数较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冲击了实践教学,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从人才需求看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发展

1.从校企联合办学的现状看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从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转变,有效落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切实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2.从重庆在西部大开发的地位看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发展

重庆市总工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表明,重庆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较低。在生产操作人员中,初级技工占27.2%,中级技工占45.6%,高级技工占19.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6%。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重庆市既缺乏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也缺少大量中等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其人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提高。从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上看,重庆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

3.从我国的国情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发展

我国现状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机械化程度等方面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但从总体来说,实现自动化和运用高科技的企业为数不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论文集_教学类 从人才的需求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Aftermarket Professional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Innovation

JIANG Xiaofeng

(Fu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Yancheng, Jiangsu 224400)

Abstract In aftermarket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were "mechanical drawing"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but also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ppears to have some lag. So how do vocational colleges aftermarket professional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will b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ching "Mechanical Draw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explore vocational colleges "Mechanical Drawing" aftermarket professional teaching how to innovate.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innov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ftermarket professional

1 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1)教材无法与现代机械工程技术接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的制造技术已经从19世纪的传统手工作坊模式演变到了现在的对于计算机十分依赖的计算机集成模式,因此,对与机电专业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机械制图的教学当中,大多数中职院校还是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对内容的灌输上,不能做到科学地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等等。除此之外,现代的机械制图技术与传统教学有着极大的反差,如手工的绘图与目前使用计算机绘图等等,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对教学大纲的认识偏差。虽然教育部对于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由于各地的中职院校对于大纲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导致了一些中职院校在教学大纲方面偏离了教育部的要求,导致在课堂中教授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在实际中应用,造成与现实脱节的情况发生。

(3)机械制图教育的发展滞后性。目前,在很多中职院校中,教师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模型、挂图以及教学版图等等,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感受到的只是静态的事物,不能很好地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的内在联系,这样就不能对教学内容很好地进行理解,从而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4)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目前在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中,学生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能够完全掌握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都是会一点不会一点,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完全听不懂。主要原因是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比较新,跟初中学科的联系并不大,而老师教学的方式又属于比较传统的类型,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对这门课程进行理解,甚至出现了怕考试、考试作弊等现象。同时,随着近年来中职院校的不断增多,生源成为了一个问题,对于院校的招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如何做好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的教学创新

2.1 教学内容的创新

2.1.1 突出使用的知识点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人才,可以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那些将来学生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这样就可以提高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掌握。

2.1.2 优化教学内容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按章节的顺序来进行教学,而学生对于如此多的概念和理论,显然是难以消化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淡化章节的概念,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便于学生理解。

2.2 教学方法的创新

2.2.1 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中的教学,而不是教师一个人枯燥地教授知识点。教师对于每节课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断面图和剖视图的教学中,用类比分析法进行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2.2 多元智能与课堂教学

智能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际问题。而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问题解决”教学就是让学生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背一般的理论和概念。例如,在“三视图”的学习当中,首先让学生用橡皮泥或类似的东西自制模型,来做一个几何体或者组合体。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三个不(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08页)同的角度来对自制的模型进行投影,用于描述模型的形状。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你选择的角度是最能反映物体特点的角度吗?是最佳位置吗?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和交流。经过了一段时间,大部分同学经过小组讨论都可以得到三视图的三个正确投影位置。这是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三视图的规律是什么?然后再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模型进行观察等等。到了课堂的最后,几乎所有学生都找到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也就是三等规则。

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考当中,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运用都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智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各个能力的协调性占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学业评价方面,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学业情况的评价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学生的努力程度等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评价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自信以及自尊等因素。

2.2.3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有意识地进行加强,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拆卸和安装一些机器的零件,让学生对于机械的理解加深,便于和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2.2.4 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近年来,中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如果这个时候还采用传统的方法,把他们都编在一个教室里上同样内容的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来进行不同难度内容的教学。让基础差的学生学习难度较低的内容;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学习基本达到大纲要求的内容;让基础好的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等等,最后再对一些知识点进行集体的归纳和讲解,而如果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步较快的话,也可以学习更高难度的内容,保持教学的灵活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上得到最好的教育。

2.3 教学手段的创新

对于一些需要在课堂中出现的图形,可以用计算机先进行编辑和处理,然后储存,在课堂当中需要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把这些图形调用。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图形的分析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画图和读图的技巧,如剖面提的剖切方法以及组合体的补图等等,可以使用CAD来完成,可以使剖面、平面和立面互相对照,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得意于计算机的绘图,节省了不少时间。

2.3.3 三维动画功能的使用

很多图形都可以建立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形,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看一个图形,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得益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节省以往需要的大量板书时间和画图时间,让课堂的教学更加具有效率,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3 结语

虽然机械制图这门学科显得有些枯燥,但是却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而中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机械制图的教学创新,如何使得这门相对传统的学科能够与当今的形势统一,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如何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7).

篇(4)

在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中职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每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当前各中职学校重视技能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诚然,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有一技之能的技工型人才,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他们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保证。作为从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课教师,我认为,学生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他们的理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一、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的大型制造企业纷纷落户中国,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各企业对从事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工人的需求迅速增长,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技工的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机械专业非常火爆,在学生生源充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当前中职学生现状,年龄普遍偏小、综合素质偏低、基础知识偏弱的特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就拿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概念淡薄,空间想象力差,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理论课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再加上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丧失,产生对理论课的厌学情绪。

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实际操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实作能力很强的学生,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相当缺乏。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因此在实作课中,必须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安全的进行实作。

从近几年我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来看,大部分在富士康、仁宝、宝利根、广达、英业达等大型企业从事一线操作。由于在他们在学校进行过专门的实训操作,因此他们在各自企业生产线上的操作比较熟练,很好的完成生产任务。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实作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丧失,相比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生来说,他们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太贫乏,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掌握必要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会推动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现状

由于中职学生的现状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机械专业的理论课又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因此如何将机械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值得每一个机械理论课教师深思的。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理论课教师还是走普教的思路,即粉笔、黑板、书本加以辅助的一些教具来进行传授知识,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学生听、然后练习的模式。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限,机械专业很多抽象性的东西学生根本无从掌握,比如在《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画法,由于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较差,根本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一些基本原理,经常造成教师在上面讲的口干舌燥、学生无动于衷的场面,教学效果一般。

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都非常重视实作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时上也偏重于实训课。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进行实训操作的时候,只重视锻炼学生的操作结果,很多学生只知道怎么操作,但是为什么这么操作?很少有学生能回答上来,也就是没有必要的理论的知识作为支撑。

三、中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前面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和教学现状的分析,现在机械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值得我们反思,为加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结合本人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很多来中职学校来的学生,都是抱着一种来学习一门技术来的。没有意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不管在理论课还是在实训课中,都应该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使学生能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理论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的学习。

2、合理选取教材,注重学以致用

现在市场上发行的机械专业教材可谓五花八门,非常之多,因此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选取合适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更加贴近于当前生产生活的实际,实用性强的理论内容,并且注重实践训练,这样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进行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时,由于课程本身的枯燥性,再加上中职学生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比如:通过实物模型教学突出所教内容的直观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视频等更能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加强校企合作,充分运用企业课堂,通过相互比较课堂与企业的知识,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知识理论体系,更有助于机械基础学科的学习。

4、注重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机械专业的兴趣

在机械专业各理论课的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在各专业课中都会体现,比如中职《公差与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讲述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理论知识,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中都提到这些内容,只是这些理论内容体现在具体的图纸上面。因此这些理论知识应该是想通的,如果离开了理论知识的支撑,机械专业最起码的一些机械图纸看起来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机械专业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真正理解其具体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进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时,将抽象的理论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实用化。这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总之,为加强中职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理论知识的传授,从思想上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他们真正热爱机械行业,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本领,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反思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机械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篇(5)

新经济时代,机械制造业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为了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中职院校应当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近些年中职机械专业的毕业生源数量来看,学校应当缓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避免人才的供需失衡。中职机械专业教师不能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积极采用新时代的教学方法。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在中职机械专业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而易见,那么,教师怎样面对当前出现的问题,积极实行中职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专业设置一体化

在当前的中职机械教学中,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比如机电一体化,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指的主要是机械和电子两个方面,并且整体侧重于机械一面。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应当将机械专业课程和电子技术做到完美的衔接,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使得机械实现智能化转变。目前的科技发展十分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并且更加注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所谓的机电一体化就是能够同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机械技术。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实现互补,与此相关的交叉学科主要有机械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学科等。所以,专业设置应当注重一体化,将电、机和计算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高效教学。

二、教学内容一体化

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转变的,就目前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来讲,很多中职学校所用的教材及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充分展现当前机电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落后,难以脱离传统的教学内容,老版本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也无法适应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依然将各科分开来,相关的内容知识并没有做到完美融合和渗透,其次,课堂上的教学和现实的实践实训有着明显的差别,两者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贯通,传统教学无法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为解决这样的教学问题,很多学校开始结合学校的特点编制属于自己的教材,这是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转折的关键点。自编教材不仅能够对传统教材加以补充,还能够体现学校的个性,这将有利于提高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中职院校的水平毕竟有限,短期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越。所以,学校怎样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专业书籍无疑又成为另外一个问题。对此,各个中职学校应当深入了解生产实际情况,从各企业中吸取生产实践经验,并且可以推荐一线技术人员加入教材的编写。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中职学生所需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是中职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积极实行以实践为基础的机械专业教学,将专业理论课渗透到专业实行中,教学环节应当做重新的分解和整合。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模拟训练系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才能让中职学生加深对机械专业的认识,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对操作过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具有实用性、高效性、综合性等特点,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中职学生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教师在学生的旁边边教学边指导让学生学起来游刃有余。

四、学科渗透一体化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性不断增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对于提高学生理解力有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科教学之间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教学体系。很多企业要求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具备较强的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更应当具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对此,在进行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教师不应当在专业课学习的最后跳跃性地加大课程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是从学习的基础阶段就应当注重对专业课思想的灌输,并密切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操作考证――计算机实用技术这条教学主线,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现代的技术工具,还能够加强学生对专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思考,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课程讲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人才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的综合水平和教学方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中职学校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备理论基础的学者,还应当是具备扎实操作技能的劳动者。中职机械专业一体化的教学应当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教学环境,全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更加适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煜.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3,09:23.

[2]王煜.中职机械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3,24:71.

篇(6)

根据教学大纲,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专业特性,让数学为专业课程服务。但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大部分采用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教版《数学》的基础模块(上下册)和职业模块,并没有按照专业所需的侧重点进行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其教学活动与相关专业的需求相去甚远。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数学的学习尤其突出,特别是在当前强调技能考核的条件下,其技能训练往往会占用较多的文化课课时,学生往往也认为到了职校,终于可以摆脱文化课,特别是数学等的学习,对学习数学缺乏动力,学习信心不足。总之,在文化基础较差,教师、学生不重视的前提下,中职数学专业的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以机械专业为例,着重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来研究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使之服务于专业课学习。

一、整合数学的教学内容

中职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形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NC等,技能训练包括车工、钳工、焊工、电工、铸工、锻工、模具、钣金等。

“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正投影的基础知识、基本体、轴测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件的测绘、专用图样、第三角画法和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等,涉及的是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和中职的《数学》下册的立体几何中的内容;“工程力学”课程主要阐述的是静力学(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运动学(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动力学(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等,主要涉及的是《数学》下册的平面向量的内容。“机械制图”和“工程力学”这两门课程,一般在中职机械专业的第一学期开设;同时,作为基础的技能训练――钳工,其课程开设时间也较早,同时也需要与制图相同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支撑。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些课程及技能训练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较难,对数学知识有较强的依赖性,但数学课程开设时间严重滞后,极大阻碍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更谈不上服务于专业课。所以,中职机械专业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首先系统复习平面几何知识及其作图,重点是曲线和圆弧的连接等,并提前教学《数学》下册中有关立体几何、平面矢量、直线和圆等内容,内容应更多地涉及三维产品设计和制造、模型制作、模具设计制造等例子,应简略涉及定理证明题之类的内容,着重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内积等,并同时为后续的“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另一需要较多数学知识支撑的课程及技能训练项目是“数控技术”、普通车工、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等的编程和加工,其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是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度和弧度的概念、三角函数的运算等,因此,《数学》职业模块中的相关模块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三角函数、计算及其应用等内容要提前开设,服务于这些专业课和技能的训练。

同时,由于中职中有60%以上的学生会参加高职升学考试,所以,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不能省略,但课程开设的时间可以安排在第三年。

二、改变任课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职教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极大地局限了文化课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学校应形成机械专业专任数学教师的培养机制,专任数学教师应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机械专业知识培训,例如,经常深入地听机械专业的课程,充当机械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的计算导师,提高教师自身的机械专业知识素养,逐步胜任机械专业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创建机械专业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是它的主渠道,遵循专业为导向的原则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尤其重要,应注重机械专业情境的创设,即应尽可能导入典型机械专业例题,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就感,自觉学习数学,从而最大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例如,在“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教学中,可通过“假设学生为一名机械钣金工,要制作一邮筒如图1所示,该如何下料?”这一典型例子来引入,让学生计算需要购买多大的钣金材料,来引出求邮筒的表面积的例子;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教学中,可引入如图2所示的例子,机械车间要起吊一物体,该重物重1吨,每条绳子的最大起吊重量是0.6吨,两条绳子与垂线的夹角为45度时,能否吊起该重物?在 “坐标变换”和“三角函数运算”的教学中,可引入如图3所示的例题,假设要用数控机床加工手柄,该如何编程?

四、完善考评机制

完善的考评机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的考评应贯穿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既要有常规的各阶段的考试成绩的评价,更要有对学生重树数学学习信心和热情的关注分,应建立多元的评价目标体系来保障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机械专业的数学教学,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遵循专业导向、强化与机械专业相关的数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热情,并最终完成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宝妮.中职机电专业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叶 环.机械专业中重构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7)

经济全球化加速,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必须在专业的实用性教学方面下功夫,并在考核方法上创新。

目前,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采用选拔模式,考试形式单一、笔试居多,考试内容依赖课本,考试、补考一锤定音,缺少弹性。教师往往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顾学生基础差、素质较低,而学习起点高、难度大的现实,只是给学生考试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考核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缺乏理解和思考能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考试成绩虽然优良,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较差,学习蒙混过关。

一、中职机械专业考核方法改革的方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为中职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以“就业为导向,对接为突破”为创新机械专业学生考核的指导思想,推动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在创新考核方法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校园走进工厂,了解企业生产,转变观念;要让学生做考试的主人,带着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去完成考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考核促进教学、以考核促进学生学习、以考核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

二、中职机械专业考核方法改革途径

1.转变观念,创新考试思路

首先教师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消除他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区,端正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社会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2.创新专业考试内容

专业考试内容应反映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素质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形成适应职业能力要求的客观标准。机械专业的专业知识分为固定和活动两大块,固定板块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课程,这一部分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过关;活动板块是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

3.创新考试方法

(1)工种目标考核。根据机械专业的工种岗位(如车工、模具工等)能力目标,确定课程考核的知识点,开展模块化考核。教师在教学、考核时均以目标为依据,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阶段目标考核。首先,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现有基础与能力,然后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阶段目标,最后考核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层层递进的,推动学生步步向前走,学生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3)实战操作考核。教师按企业岗位要求,安排学生担任相应岗位职责,按生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一起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考评。

(4)尊重差别,因人施考。课程考试不能只考共性的知识,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人施教、因人施考。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另外选择1~2项专项能力或岗位能力进行发展,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

4.创新考试形式

(1)把握关键环节,夯实基础。专业理论课和实习操作课程以每章节或每单元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考试,以书面作业、实作等形式,将知识、技能分散到平时的关键环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

(2)实作考评替代考试。对课程的关键部分或关键环节的总结性测试(如设计齿轮减速器),可让学生用命题设计、实际制作等实战操练代替考试,以考查代替考试成绩。

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83-01

实训教学是机械加工专业少不了的一项任务,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掌握机械加工的技术和技巧,才能适应工作环境,为未来的求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机械加工专业也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中职学校必须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变化,加大对机械加工专业实训的教学力度,重新规划实训课程,改革实训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加工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实现中职教学的意义。

1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有利的实训师资力量

目前,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师资力量正处于尴尬时期,多数任课教师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机械加工实际训练,只是掌握了与这一专业相类似的其他专业知识,从授课开始一直致力于教学理论研究,没有真正深入工厂或机械加工车间去获得亲身经验,然而真正拥有成熟实践技能的人员却往往缺少教育教学培训,无法切实向学生传授知识,这就使得实训教学面临困境。

1.2 实训条件有待提升和改进

实训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要良好的实训条件的支持,因为规范、真实的实训场地和设备配置能够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主观体验,进而全身心投入主动配合实训,然而,从当前来看,多数中职学校没能向学生提供合格的实训条件,由于资金的匮乏、学校制度的缺陷等,使得实训教学工作很难顺利开展起来,例如:机械加工领域中车工、钳工与数控等专业都要依托实际的车床或机械设备等进行实训操作,然而这些设备耗资巨大,是中职学校无力承担的项目,所配置的实训机械设备不是数量有限就是年久失修,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造成学生得不到锻炼,实践能力发展受限。

1.3 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亟待改变

中职学生多数都是中考失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基础弱、底子薄,一些学生由于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丧失了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只是在家长的催促下才选择中职学校,这部分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还是学习动机方面都已经相对落后,实训学习中无法投入精力积极配合,缺少精神动力和学习兴趣,由于处于青春期,甚至出现不服从管教、自由放任的倾向,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都极大地影响了实训效果,在没有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很难配合实训的有效开展。

1.4 教材缺点凸出

现阶段,很大部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都具有普遍的优势,那就是知识系统性较强,专业性较高,然而对应也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困境,具体表现为:侧重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少涉及到与机械加工专业联系密切的其他技术的训练,这样的教材设置特点就会为学生的实训教学带来困难,在相对过于专业、单一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枯燥、课堂乏味,而且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知识量不足,水平不够而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不利于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2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完善实训设备建设

为了确保机械加工专业教学质量,就要确保任课教师达到合格的能力和水平,能够积极适应实训加工教学的需要,学校在选聘实训教师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核,量化考核与质化衡量相结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实训组织能力,可以为教师提供实训培训机会,让教师深入企业来培养教师在实训方面的技能,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为组织实训工作做好准备。

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是实训工作得以开展的物质基础,中职学校必须加大对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科学配备各项实训设备,确保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切实的实训训练,获得机械加工操作的技能,并试着创建合格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而且,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掌握上要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教师对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熟练掌握。

2.2 改革完善实训教学方式方法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是一门教学课程,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给予激励和完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本着兴趣教学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热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实训积极性,才能主动配合教师深入探究实训,如果是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课堂枯燥性与局限性,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视觉、听觉效应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校不具备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技术的形势下,则要尽量组织深入企业参加实训实习,企业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身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工作氛围,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能够确保学生将所学知识利用于实践,达到实训的真正目的。

另外,在实训的方法上,要有创新模式,如与各大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到企业中实地的受训,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实训的效率,而且让学生更亲密地接触到了工作岗位,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付诸实践。

2.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机械加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通常能够将课外活动与学习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课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下棋比赛,要求学生在下棋过程中全面发挥现象力,预测对方下一步的走法,经过多次反复的猜测与推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会自然获得提高。

另外,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由教师规定机械加工项目与任务,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在项目与任务的要求上尽量开放,使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举办一些设计类和创新型的竞赛,在教学中也多下任务,多立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更扎实。

3 结语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职学校要认识到自身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训,解除这些问题,从而带来两哈的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20-02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中职生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中的生力军。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指出“要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中职学校如何搞好实训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到技术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机械专业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深入思考如何搞好机械专业的实训课。

一、教学内容的探索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优化教学内容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要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培养在工厂、生产车间第一线的技术工作人员为目标,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增减上力保实用化、精简化,突出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以满足企业岗位为出发点,根据岗位找能力,根据能力设课程,使课程与就业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

教学内容的设定要通过调研相关机械企业单位,将传统的机械理论和实训内容资源进行整合,以模块式呈现。包括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义、实训报告书、教学进程等。要多方参与,群策群力,而不是某位教师个人的智慧结晶。教学的内容制定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转,及时增加新知识、新工艺,避免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教学模式的探究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以技能为中心,开展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该模式是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融于一体,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实践师生在“做中学”“做中教”,以教学任务为驱动,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材的开发也相当的关键。当前许多的中职学校所配备的机械专业教材都是比较传统的理论基础课程和一些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及内容各有不同,质量参差不齐。再者,由于区域经济和人才培养专门化方向的差异,教材的通用性和针对性变得更差。因此,学校要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同时也要考虑自身学校的实训设备以及生源素质等实际情况,集思广益,调研探讨开发与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和实训内容。

三、学生素养的培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人要立足与社会,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职业素养更是职场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时刻要渗透素质教育,弱化学生身份,强化“员工”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训教学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规范纪律要求,贯彻“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思想,强化学生纪律意识;采用分组教学,不管是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团队精神都是取胜的法宝。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将学习者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全力去取得成就和成功。在实训教学中根据学生基础好差搭配均匀分组,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各组间开展竞赛。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可解决只靠教师一人指导全班所有学生的问题。

四、成绩评定方式的探索

中职的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性质是不同的,不是淘汰式的,而是合格和提高的教育。现在仍有很多中职学校的考核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方法、职业素养等缺乏了解和考核。单一成绩的高低远远不能体现一个人的全面能力,所以也不是用人单位唯一的录用标准。因此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评价中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其评价技术并不复杂,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行为观察记录、交谈法、技能实演、实践报告、各类测试等。这些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更能全面评价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所掌握的实际能力。

为社会和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的人才是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挑战,作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一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思考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眼光。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求最适合自身中职学校和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推广,使中职教育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篇(10)

一、了解企业的要求

(一)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体能方面要求健康的体魄;工作态度方面要求能吃苦耐劳,服从安排和岗位需要,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二)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就机械制造企业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技术工人的识图能力和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尤其是现今企业中钢结构的施工要求,需要技术工人能够具有结构件的识图能力,焊接识图、装备识图的能力,特别是铆焊等结构件的识图。

部分企业对机械维修专业的需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钳工,而要求技工对铆焊,甚至液压都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例如某些企业要求工人能够具有液压方面的识图能力,可以根据液压图进行配管等项工作,甚至能够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方面要从长计议,把钳工专业与相关专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

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就要求学校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那些理论和实习的基础知识,虽然不能直接用到工作岗位上,但某些基本功能够对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所以要求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要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以及装备水平,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四)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等级和学生层次的要求

企业比较看重员工的技能等级,部分企业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原有等级证能直接认可,熟练上岗后会有相应的补贴和工资待遇。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不认可行业以外的技能等级鉴定结果,新员工入职以后必须接受本企业培训,再经过专门技能鉴定考试,成绩合格后才会重新确定技能等级,与工资和补贴挂钩。

二、对专业发展的分析

(一)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分析

在与企业相关领导和职校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钳工工种的技能要求也在也在不断改变。一般中职院校机械安装维修专业可以分成机修钳工和维修钳工两大块。专业的机修钳工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成为专业的技术人才,比如我们熟悉的模具工、铆焊、数控机床操作等工种,在人才市场都能享受很高的薪酬待遇;维修钳工的能力要求更主要的是对设备的全面性掌握,能够使设备运行好,能够判断并处理设备故障,所以企业维修钳工要根据具体工作需要来积累员工自己的知识框架,不能照搬传统意义的钳工要求。

(二)对专业发展方向的分析

机械安装维修专业的设置一般有模具钳工、钳工、焊工三个专业,随着企业中钢结构件加工工作量的逐步增加,铆焊等冷作工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出现了很大的缺口,所以应在原基础上扩大焊工专业的招生量,加大原有钳工专业实习中的液压模块的训练任务,或者增设液压专业,以适应现代设备中液压技术的大量采用中对液压工种的需求。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现代企业要求,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控制专业(或机电设备与维修),此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企业用工中会有广泛的需求量。从专业层次设置的角度来看,为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应增大高技毕业生和预备技师的输出量。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考虑到企业对毕业生的年龄要求,二是考虑到高技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中技毕业生要高一些。

从教学角度来看,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机地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个个的课题实训模块中。继续实施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学生。

(2)扎实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校内教师“双师型”培养力度,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正运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上一篇: 大学生村官年终总结 下一篇: 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