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28 23:17: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流媒体技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流媒体技术论文

篇(1)

在进行远程教学的时候,让远程的学生端顺利接收到源于教师端的信息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事实上,教师端传来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包括:图片、视频、文本、音频等等。从基本上说,网络传输速度极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采用的上网设备和网络带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说,在网络带宽十分有限的前提下,远程教学所需解决的实际难题是:确保一端能够顺利接收到另一端的信息。实践证明,流式传输是较为明智的选择之一。

1.2流媒体工作方式

采用流式传输的方式,对多媒体信息数据进行有序传输被称为流媒体技术。在开始播放之前,无需下载全部多媒体文件。在经过特殊的压缩处理之后,将最开始部分的影像和声音分成压缩包,并且在流媒体技术的服务器中放置压缩包。另外,也可以将缓冲区创建在相关终端上,这些终端包括:学生所使用的电脑、移动手机等等。一般来说,在开始播放文件之前,终端播放器会先对一部分信息进行下载,当成缓存信息。在绝大多数学生对缓存信息进行播放的过程中,后台会对文件剩余部分继续下载。在终端缓冲区里面的绝大部分多媒体信息会通过播放器持续向学生进行播放。终端缓冲区会持续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后台服务器的文件剩余部分,达到对多媒体文件边播放边下载的预期成效。

2流媒体技术在新校区融合网络中的应用

对流媒体及其相关技术原理进行较为细致地阐述之后,接下来,针对流媒体技术在新校区融合网络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希望能够达到流媒体技术在新校区融合网络中应用研究的预期效果。

2.1课件点播

对于相当一部分教材来说,网上课件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很明确地说,超媒体结构在网上课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毫无疑问,课件点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点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进行观看、跳着看课件,并且具有较好的示范性、交互性、及时性。资料表明,网上课件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能够顺利开展个性化学习。换句话说,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网上课件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另外,交互式教学,不容忽视。

2.2讲座直播

实践证明,在讲座直播的过程中,流媒体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说,即使处于低带宽的环境,科学、合理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就能确保音视频信息的质量。换句话说,即使广大学生的连接速率不同,科学、合理地应用流媒体技术,就能够取得高质量、令人满意的音视频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座直播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高效处理网络带宽难题。事实上,科学、合理地应用流媒体技术,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节约带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器端的负荷。随着流媒体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攀升、宽带网的广泛应用,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网上随时随地直接收看各类讲座。新校区的重要资讯和定期举办的大型活动会在网上直播,并且取得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2.3视频点播

通常来说,视频点播是一种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技术,它对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了十分高效的融合。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们收看传统的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我们可以这么说,只要选择采用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就能达到按照个人喜好收看电视节目,并且任意进行播放的目标。调查显示,现有的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能够将动态影视图像、文字、动态图片、声音结合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换句话说,只有科学、高效、合理地应用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才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实时、交互服务,尽可能满足相关用户的实际需求。

篇(2)

所谓的流媒体技术,是指在互联网的传输中采用的流式传输技术中的连续时基传输。通俗的将就是按照我们当前的网络习惯,通常是通过web服务请求,在通过逻辑层和数据层,最后数据层将结果传输给浏览器。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能将文件传送到后才可使用。而通过流媒体技术可一边下载一边看视频,而不需要等整个过程都传输完后方可使用。通过流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用户播放视频或者是音频等的时间,并不需要太多的缓存。

1.2流媒体技术的原理

流媒体技术其基本的原理,是利用TCP协议和UDP协议之间的差异,采用HTTP/TCP作为传输控制,用RTP/UDP来进行实施数据的传输。其具体的传输的过程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首先是用户在选择流媒体的服务之后,通过Web浏览器的数据请求,将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检索;其次是在当Web浏览器在将音视频的客户程序进行启动之后,将相关检索到的参数进行初始化,这些参数则主要包括音频数据的编码、服务器地址等;再次是通过实时流协议,实现对视频、音频的播放、暂停等操作;最后是音频播放器通过RTP/UDP协议将相关的视频数据传递给客户端,并开始进行播放。

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英语在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设计针对大学生英语在线教学系统,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从而实现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在该系统中,将充分发挥FlashMediaServe流媒体服务的优势。同时为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在视频播放中必须支持多种不同形式的视频播放格式,并可支持web浏览器播放。因此,我们在本设计中采用XML用例分析,将整个系统的用户设定为学生、老师、管理员三个不同的角色。同时我们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用例分析,根据不同的角色,其所涉及的权限也就不同。其具体的用例分析如图2所示。英语在线教学系统用于针对校园内学生英语学习,其具体的功能则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堂视频、英语教学课件等资料。因此,通过上述的用例分析,我们对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的权限。在个人用例分析中,教师和学生作为系统的主要的参与者,其功能需求的分析不同。其中教师对视频、音频等英语课件进行管理,同时必须借助学校的教务平台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查看,同时还必须具备对相关资料的删除、添加等;学生则作为英语在线平台的受体,可进行视频点播和交流等功能。在这其中,管理员的最大的角色是充当系统的维护和对成员权限的配置。在对该系统中学生角色的设计中,为方便广大学生的使用,采用B/S架构,使得学生只需要安装web浏览器即可使用,同时也方便英语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教学。

2.2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的功能需求分析,我们同时本着实用、简洁、安全的原则,将整个系统的框架进行如图3设计。在线课堂是将英语教师上课的录像或是相关的音频信息转变为流媒体文件的格式,以此为广大的学生提供在线点播和课后重播,方便学生对高校英语知识点的巩固和复习。在该模块中,最主要的是视频流模块。课件点播系统功能是为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提供在线的视频颠簸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学生可查看各种格式的多媒体英语课件。播放器的主要的功能则是播放正在直播的课程,同时还可通过播放器辩驳其他的课件。后期编辑器主要是为广大教师提供视频编辑、剪切等功能,从而使得英语教学课件能够达到最为完美的教学效果。而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是AdobeAIR的RichFLv。同时在该系统中,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以C++为编程语言,SQLServer2008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同时采用基于校园网络对整个系统进行搭建,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不需要安装客户机,通过IE浏览器对系统进行使用。而对页面的实现我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常用到jsp技术进行实现。

2.3服务器的实现

对本服务器的配置,是在FlashMediaServer服务器平台上进行搭建。而FMS是采用独特的边缘策略,使得其可有效的解决在网路传输中的流服务的负载问题。其具体的服务器拓扑图如图4所示。2.4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对该设计的实现,最重要的是对数据库的实现。而以在线课堂为例,我们将其数据库表设计为教师记录表、课堂记录表、课件记录表三个表格。其具体的E-R关系简略图如图5所示。在搭建好服务器和程序设计之后,通过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可在校园内进行正常的运行。

篇(3)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属于当代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或以后所发生的具有传统音乐形态的音乐,划归于传统音乐的范畴。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民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从律制、音阶、宫调、音乐形态特征、文化传统到民族思维方式,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东方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可以开阔文化视野,了解与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与特质,加强的历史责任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存在的问题

1.1人类思维网状结构与传统教材组织上的线性有序特征之间的矛盾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思维记忆具有联想特征,在阅读或思考问题时经常从一个概念或主题经过联想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是一种非线性的、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目前国内出版的所有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在学习内容组织上均体现出线性、有序的特征。在这种线性的内容组织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对知识的摄取难免被动、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1.2文本资料过多、识记理论复杂趣味性少与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

国内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纯文本资料过多、各民族传统音乐独立单处、针对性研究、形成不了一条主线的缺憾,这是专家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进行的单一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造成的。

1.3手段陈旧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繁重的学习与交流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交流一般都以专家口头传授为主,加入一些视听资料,无法及时地展现知识信息,专家的讲授受到限制,授课的视听效果不能做到步调一致,讲授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反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者。如中国传统音乐讲授、中需要介绍到各个时期大量的谱例,传统的讲授方法只能通过专家的板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观看,然后做谱面上的分析,或者利用钢琴即兴演奏,动作示范只能是局部的,学习者很难把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毕竟钢琴的音色是单一的,表达音乐风格的准确性不能尽如人意。

2多媒体技术对传统音乐学习与交流的积极作用

2.1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展和放大信息空间

用多媒体技术处理的信息可以呈现出多样化和多维化,使那些抽象难懂,用语言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一目了然。多媒体课件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在课件中重新组织编排讲授信息,将讲授内容整合为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专家在授课时就可根据讲授思路在不同章节之间、章节内容知识点之间灵活“跳转”,及时获取课件上的相关信息来辅助讲授。

2.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缩短了学习者将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散发式的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多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正符合中国传统音乐讲授的需要,它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非线性的信息传输与交流,帮助学习者建立思维、改善思维、减少思维过程中的弯路,较快的接近学习目标;多媒体的引入还能把声音和谱例完美结合,实现音色和风格的统一,完成音乐风格的具象化,使学习者能够身临其境。

2.3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符合时代要求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我们传统的外国音乐讲授手段和方法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这是中国传统音乐讲授过程别重要的,学习者的认知当然需要从别的教材、工具书中汲取一些专业信息作为补充,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讲授手段的信息集成优势,则会大大扩展原有的讲授资源。

篇(4)

[2] Bruce Eckel.Thinking In Java[M].英文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高焕堂.Android应用框架原理与程式设计36技[M/OL]. Google公司.

[4] 马越.Android的架构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5] 陈利强.基于ARM芯片的嵌入式图像处理平台开发与实现[D].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篇(5)

 

1 引言在CDN网络中,请求路由技术选择离终端用户“最近”的节点来服务终端用户请求,决定着内容分发服务的质量好坏。因此,请求路由技术的好坏,决定着CDN网络进行内容分发性能的好坏,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总结近10年来 CDN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用的请求路由技术,清晰勾勒各种请求路由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请求路由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2 请求路由技术概况图1是CDN网络的请求路由系统结构图。从图中可知,CDN进行内容服务的过程为:终端用户向CDN网络发送对内容的请求;CDN请求路由系统的资源定位算法先根据该内容请求和网络条件,采用一定算法对所需资源进行定位(如图中的边服务器1);之后,请求路由系统将该请求引导到定位结果上(如引导到边服务器1上);最后由该服务器进行内容服务。

根据图1的请求路由实现过程,可以将路由技术分为资源定位算法和请求重定向两大类[1]。其中,资源定位算法包括自适应定位算法和非自适应定位算法;请求重定向技术分为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DNS-based请求路由,HTTP重定向,URL重写,Anycasting和CDN peering [2] [3] [4]。

图1 CDN请求路由模型

3 CDN请求路由技术发展3.1 第一代CDN请求路由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网站负载增大,可能造成网站架构中诸如前端Web服务器、网络设备或者使用带宽不堪重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各种技术,最后产生了第一代CDN网络,即缓存辅助CDN。1998年,MIT的一群教授和学生组建了第一个CDN网络,并以该网络为基础组建了Akamai CDN网络[4]。该网络利用其在全球范围内Internet边缘网络中架设的服务器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请求,主要分发内容是Web文本和图片等静态内容。这一时期的内容路由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实现内容分发由中央式转变为分布式、如何实现内容请求的快速响应和如何实现由服务器分布而造成的负载不均等问题。

在CDN网络发展之初,网络规模不大,其目的主要是实现请求的快速响应和服务,较少考虑到其他因素,路由算法主要有轮询、基于Clusters和Cisco的非自适应资源定位算法[1]。由于CDN技术还不成熟,请求重定向技术大多在已有重定向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有基于DNS的请求路由和URL重写两类[4]。论文大全。

3.2 第二代CDN请求路由技术随着Internet网络的快速发展,CDN网络需要分发流媒体、大文件等内容,出现了以Limelight CDN为代表的第二代CDN网络-----光纤辅助对等网络。这一时期CDN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分散的边服务器资源有效组织起来,以便更有效的完成内容分发任务;如何将客户需要分发的资源更好的存储起来,以便进行分发服务;相应的,请求路由技术需要解决如何在网络环境多变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内容分发任务,即鲁棒性;如何实现随着网络扩展环境下内容分发服务,即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请求路由技术基本上是在已有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如Andrews等人在基于C/S延迟的基础上对cluster资源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clusters的自适应算法[6]。Globule以networkproximity为准则提出一种自适应算法来选择最佳服务器[3]。请求重定向技术主要以提高引导效率和保证整个CDN网络负载平衡为核心思想,表现为改进DNS路由技术和基于全局的负载均衡路由机制[3] 5]。论文大全。

3.3 第三代CDN请求路由技术随着用户对以视频为主的流媒体内容的快速增长和要求的提高,导致流媒体直播、大文件下载服务成为CDN分发内容的最大来源。这些内容的分发会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带宽,甚至影响到CDN的服务质量和扩展性,使CDN边缘服务器资源再一次成为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DN引入P2P技术来补充边缘服务能力的不足,2005年出现以CacheLogic为代表的第三代CDN网络,即对等网辅助CDN [7]。

CDN网络为典型的分级控制模式,每个边服务器的分发采用中央控制模式。当边服务器服务终端用户增多时,特别是服务内容为流媒体等极占带宽的资源时,边服务器的带宽成为内容分发的瓶颈。此时,将P2P技术引入到CDN网络中,取各自所长而避其所短,很好的解决CDN边服务器资源不足的瓶颈。根据CDN与P2P在网络中结合的位置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终端用户型CDN-P2P和边服务器型CDN-P2P[3]。但由于CDN与P2P采用不同请求路由技术,如何将二者很好融合,并能实现各种优点,则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3.4 三代CDN请求路由技术总结由上文可以看出CDN请求技术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从网络发展来看,无论那一代CDN网络的出现,都是由现实需求决定的。由于网络流量的快速增加,导致中央服务器成为中央服务模式的瓶颈。这时候,在网络边缘部署服务器,用来服务请求,从而产生了CDN网络。而随着CDN网络快速扩展,服务流量、服务内容的增加,小型的、区域CDN网络不能满足内容分发任务的要求,将这些小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CDN网络就成了必然,第二代CDN应运而生。但当CDN网络分发的内容中视频、流媒体等极其消耗带宽的内容占据主要份额时,边服务器到终端用户以及边服务器到中心服务器之间就出现带宽不足的问题。论文大全。此时,将CDN技术与P2P技术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现在的第三代CDN网络。

·2、从技术上看,CDN请求路由技术实际上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的必然结果。当传统单服务器C/S模式不能满足要求时,第一代CDN出现。此时,请求路由技术需要解决如何在地理位置分布的网络中选择“最佳”边服务器来服务请求;而CDN网络进入第二代,需要将众多小的CDN网络组成更大的CDN网络时,不再像小CDN网络那样网络环境单一,而且分发的内容也变得更为复杂。此时,请求路由技术表现为解决选择边服务器的算法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就有了众多的自适应请求路由算法;第三代CDN网络主要是解决高清、流媒体等极耗资源和带宽的内容,采用CDN与P2P相结合的方式,希望借助两者优点来很好解决这一瓶颈。此时,请求路由技术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将二者不同的路由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

4 小结本文对不同时期CDN网络及其对应的请求路由技术进行了整理,使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各种请求路由技术的本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发的内容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DN也开始与P2P进行结合。但从上述CDN-P2P结构来看,当前CDN与P2P的结合还处在很松散的阶段,如何更好结合二者,使之能够取长补短,成为今后CDN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彭湘凯. CDN网络及其应用.cdnunion. com/htmldata/1/2006_02/CDNWangLuoJiQiYingYong31_1.html.2008-11-25

[2] 刘雪宁. CDN-P2P混合结构流媒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8.10(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

[3] G. Peng. CDN: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ecsl.cs. sunysb.edu/tr/rpe13.ps.gz. 2008.11.25

[4] A. Vakali and G. Pallis, Content DeliveryNetworks: Status and Trends,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Vol.: 7, pp. 68-74,2003.

[5] G. Pierre and M. van.Steen. Globule: a collaborative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Vol.:44, pp. 127-133 ,2006.

[6] M. Andrews, et cl. Clustering and server selectionusing passive monitoring.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FOCOM’02, 2002.

篇(6)

流媒体(StreamingMedia)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流媒体本身的技术特征:就是将影音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进行分段的传输,客户端计算机不用将整个的影音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播放。由此种特征,流媒体就可以完全实现网络教学的模式:远程教学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点播。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学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当面授教方法,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化。而多媒体教学的影音文件在本地计算机上播放大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将这些格式的文件放到网络上供其他人浏览,浏览者必须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才可以收看和收听,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这种传输方式是非常不现实的。

一、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熟悉网络的人们都知道,数据在网络上传输需要一些协议作为支持。RTP(实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在传输工作中提供时间标志、序列号以及其他能够保证在实时数据传输时处理时间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依靠RVSP保证服务质量标准。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RTSP(实时流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RSVP(资源预留协议)是Internet上的资源预留协议,其为流媒体传输提供服务质量标准,但是它不负责数据传输。

二、流媒体网络结构模型的选择

根据目前P2P流媒体的实际系统,它们在覆盖网络的组织结构上可以被大体分成两类,即基于树(Tree-based)的覆盖网络结构和数据驱动随机化的覆盖网络结构。第一,基于树的覆盖网络结构:节点被组织成某种传输数据的拓扑拓扑结构上的节点有明确定义关系。当节点收到数据包,它就把该数据包的拷贝转发到它的每一个节点。基于树的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视频编码算法。第二,数据驱动随机化的覆盖网络结构:数据驱动的覆盖网络与基于树结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组建和维护一个传输数据的明显拓扑结构,它用数据的可用性去引导数据流,而并不是在高度动态的P2P环境下不断地修复拓扑结构。此拓扑结构的数据分发方法是用Gossip协议,在典型的Gossip协议中,节点给一组随机选择的节点发送最近生成的消息;这些节点在下一次做同样动作,其他节点也做同样动作,直到该消息传送到所有节点。

三、P2P流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课程在线视频点播:由于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视频点播从局域网内跨越到互联网,流媒体在网络传输中的优势很适合高校网络教学视频点播的环境。第二,课程视频直播:使用流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直播,如果再结合网上讨论,便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此外,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功能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到远程教育中。第三,作业的上传与下载:网络教学最主要的好处就是互动性强,时间性比较随意,教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计算机、机械制图方面的老师如果需要查看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可以通过P2P的传输方式,完美地实现作业的上传与下载。

四、流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整体规划

硬件设备需求:视频采集工具摄像机、录放像机、视频采集卡等,能够进行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计算机。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对存储媒体数据向Web服务器提供一个链接和定位的媒体数据服务器,以及提供媒体内容采集、缓存、调度和传输播放等服务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系统:

Windows2000Server、SQL2008、WindowsMediaServices等。在网络课程中,流媒体将为学生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能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逐步成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应用到网络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一是整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二是实现网络课程的软件系统;三是网络课程的准备过程;四是利用现有软件和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五是启用用以交互的平台。

五、流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一是用户权限设计:本系统将根据管理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权限进入不同网络页面,从而实现在系统中进行不同操作;二是课件信息管理设计:本系统采用按院系的方式分类,同时各个院系内部又根据院系中不同学科进行二次分类;三是课件查询设计:可以通过按院系查询、按教师查询、按关键字查询三种查询方式,这样可以快速、准确查找所需课件;四是前端显示页面功能设计说明:前端显示页面包括栏目列表显示、教师列表显示、会员注册登录模块;五是后台管理模块:管理员进入后台管理系统后,可以对整个会员信息的管理,其中包括会员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课件信息管理模块、栏目管理模块和师生互动模块。第二,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由服务器、网络传输和客户端构成,系统构架相对应为:服务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和客户端模块。服务器端由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和媒体数据库组成。网络传输端是建立在校园网/Internet基础上的。客户端采用Web浏览器的应用程序,通过点播提出请求,接收来自流媒体服务器的视频、音频流媒体。

篇(7)

[4] 公磊,周聪.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8):85-89.

[5] 谢兆学,蒋爱权.流媒体技术的java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10):147-241.

[6] 何秋红.Java Media API 的研究与应用[D].贵阳:贵州大学2006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篇(8)

【Keywords】AudiovisualE-mail;Structureofsystem;WindowsMediaServer;ASF.中国

【Abstract】TheaudiovisualE-mailsystemistheinnovationwhichaimsattraditionalE-mailsystem,thearticledescribessystemtoconceiveoutlineandresolvesinstructureofasystemandsystemdesignofcardinaltechniqueproblem.Amodelofthemailclient,amodelofthemediumdocumentreceives,andsoonmainprogrammoduleprincipleofwork,modularstructure,functiondetailedintroduction.Endmadesummaryandoutlooktothesystemdevelopment.

1概述

电子邮件作为Internet网信息交流方式为人们广泛采用,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听媒体信息交流有了更多的要求。目前,以电子邮件发送视、听媒体信息采用2种方式实现:1.视、听媒体以附件发送;2.视、听媒体信息存放地址的超链接,通过超链接可以下载或点播观看。以上方式不足的是:需求收发方邮箱都有大的附件空间;媒体信息私密性弱;邮件系统视、邮件系统视、听功能集成度弱。

我们设计的视、听邮件系统,实现了视听收发功能的集成。克服了目前电子邮件系统发送视、听媒体信息的不足。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在客户端完成采集、编码、加密媒体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媒体信息到邮件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邮件接收客户端,通过帐号、口令到邮件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接收邮件,邮件中如有媒体信息的话直接点击就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直接传输并在接收客户端播放。该系统是我们提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邮件系统,系统已经设计实现,并已通过项目专家组的验收。

2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

系统建立在流媒体技术基础上,具有在线观看音、视频信件的电子邮件系统,包括:客户端、邮件服务器与媒体服务器三部分组成。邮件客户端完成邮件编辑、音视频数据采集、音视频数据压缩/加密,上传至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存储媒体数据并返回媒体访问信息,发信端接收并处理媒体访问信息,然后将信送至邮件服务器。

接收邮件客户端,登入邮件服务器后收到发来的邮件,邮件的媒体内容保存在媒体服务器上。邮件客户端收到的仅仅是媒体内容在媒体服务器上的存储信息,通过点播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内容以ASF(AdvancedStreamingFormat(ASF)/高级流格式)流从服务器传到客户端实时播放。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系统结构

系统由三部分构成:邮件客户端、流媒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如图2所示。

2.2.1邮件客户端模块

由10个子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

2.2.2流媒体服务器模块

由文件接收模块、WindowsMediaServer组件、多媒体数据库组成。文件接收模块运行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实现文件的接收功能。主要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上传的文件。并把接收到的文件放置在流媒体服务器上,供流媒体服务处理。

文件接收模块框图,如图4所示:

2.3系统实现

2.3.1开发环境与运行平台

邮件客户端运行在Windows2000或以上操作系统平台,流媒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模块运行在WindowsServer2000操作系统平台。开发环境有WindowsMedia9、WinMail4.2、Delphi7.0开发平台。

2.3.2系统运行界面

1.邮件客户端界面:

中国-2.视频采集界面:

3系统设计技术问题

3.1媒体文件接收模块

WindowsMedia服务器能够用.asf、.wma、.MP3和.wav格式向邮件客户端提供多媒体内容。ASF是建议的流格式,若选择传送流式化.wav或.MP3格式文件,服务器性能会受影响。ASF是一种支持在各类网络和协议下进行数据传递的公开标准。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适于通过网络发送多媒体流,也同样适于在本地播放。中国

文件接收模块运行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实现媒体文件的接收、媒体文件数据标记、媒体文件的传输与管理功能。媒体文件接收模块框图,如图4所示,与WindowsMedia服务器同时启动,监听服务端口:5555,程序源代码略。

3.2媒体信息的编码/解码

在邮件客户端媒体信息的采集、上传与接受播放是系统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与系统结构密切相关。流媒体的使用,客户端经过网络接收媒体内容并通过客户端媒体解码功能,实时播放媒体内容。流媒体大大减少了客户端上的等待时间和存储需求。

WindowsMediaTools/WindowsMedia工具,是一套用来为WindowsMedia服务创建ASF内容的工具。这些工具包含WindowsMedia编码器、WindowsMediaAuthor和WindowsMediaASF索引程序;转换实用工具VidToASF和WavToASF;以及文件工具ASFCheck和ASFChop。

邮件客户端模块通过控件直接调用WindowsMedia编码器采集、编码完成媒体信息的采集编码,也可通过编码器完成媒体文件格式的转换。对媒体信息编码为ASF流,它可按任何基础网络传输协议传输。ASF流通过多播或单播从WindowsMedia服务器流向客户端。

对ASF流媒体文件测试,视频(分辨度:800×600;比特率:42kbps;帧/秒:8),音频(比特率:32kbps),编码与分辨度和时间成正比,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

4结束语

视听电子邮件系统作为对传统邮件的创新,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出系统构造的可行性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实现。我们主要设计、编码完成了邮件客户端模块;媒体文件接收模块等程序模块。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达到了功能要求,并通过了项目演示和验收。

随计算机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今后工作有如下展望:(1)使系统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应用需求;(2)在视听电子邮件系统开发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视听系统。

参考文献:

[1]WindowsMedia服务帮助文件[Z]

[2]MediaFoundationProgrammingGuide,MicrosoftMediaFoundationSDK[Z]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流媒体传送技术。对于传送IPTV音视频数据流而言,流媒体传送技术极其重要,先进的技术可以节约系统带宽、减轻系统负担、优化系统。流媒体传送系统主要设备是中心/边缘流媒体服务器与存储分发网络。流媒体服务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支持多个并发流和直播流的需求,而存储分发网络由多个服务器组成,通过负载均衡(如CDN)来大规模组网。CDN网络除了提高用户响应速度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减轻巨大的数据流量对骨干网的压力。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它是保护多媒体内容免受未经授权的播放和复制的一种方法,为内容提供者提供视频、音乐、彩铃、论文、图片等数字数据免受非法复制和使用保护的一种手段。数字多媒体内容是IPTV中最为关键的节目来源。有了DRM技术,可使各个平台(无论是因特网、流媒体还是交互数字电视)的内容提供商们放心地提供更多的内容,采取更灵活的节目销售方式,同时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

IP机顶盒技术。IPTV系统的接收端包括计算机、电视机与手机。由于电视机本身并没有存储功能,不支持软件安装,也无法像手机那样加装流媒体支持功能,因而无法实现IP的支持功能,必须加装一个IP数据流转换成电视机可以接收的信号的机顶盒才能收看IPTV节目。机顶盒应具备数据转换、接入支持、协议支持、业务支持、解码支持等功能。

在广电系统数字电视平移模式中,杭州模式对IPTV技术的应用最为成功。杭州数字电视模式实质上就是用以太网接入,只是最后一段线路即楼道交换机到户内终端使用的是同轴电缆,它成功地将IPTV技术和广电的数字电视进行了结合。现在,其他省市的广电系统已经在以杭州模式为示范建设自己的广电网络。江西省的情况和杭州的实际情况有差别,不具有发展IPTV业务的优势平台,所以我们不能停留于模仿层面,而应该在总结先行者的经验中,寻找更好的在广电网络中运用IPTV技术的方法。

一、数字电视平移是广电网络追求效益的增长点。IPTV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内容服务,传输电视节目只是其功能应用的一部分,它还可以提供其他的电视类业务、通信类业务和各种增值业务,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

二、增加多种形式的内容服务要求更宽的带宽来进行传输,IPTV采用的编码和压缩技术是最新的高效视频压缩技术,它压缩了数据,节约了带宽。同时IPTV可以在传输的过程中把视频内容按IP协议封装成数据包,能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灵活解决网络传输的问题。如果用户的频带宽,就可以压缩率低一些,传的包多一些,质量好一点;如果用户对节目的清晰度没有太高的要求,可以采用压缩率高一些,传的包少一些。这也解决了江西省现有SDH网络带宽不足、无法继续添加业务的问题。

篇(10)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在网络上传输简单的文本图像信息,更加丰富的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连续的媒体内容(视频和音频)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普及。通过网络传输连续媒体数据为人们呈现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信息交流场景。为了适应这种新的需求,视频编码的目标逐渐由传统的面向存储变为现在的面向传输。

本文首先分析了Internet环境下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各种解决方法,讨论适合网络传输的视频编解码方案。在目前的Internet环境下,由于网络的异构性和传输速率的不稳定性,媒体流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延时、丢失等意外状况,影响了传输的质量。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主要从网络体系结构和视频编解码框架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然而网络体系结构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设计新的适合网络传输的视频编码算法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在目前实际应用的网络多媒体技术中,流媒体技术是主要的应用成果。本文以最新的流媒体解决方案为基础设计了一个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分析了现有网络多媒体技术在Internet环境下所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型FGS编码框架。该框架以基本的FGS编码方案为基础,引入了改进的预测算法和码率的自适应策略等新技术。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该框架在一定的条件下提高了FGS算法的性能。

最后,本文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对未来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发展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面向传输,流媒体,精细可扩展性

:34000多字的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大量图片

上一篇: 学生会自我总结 下一篇: 入党培养对象思想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