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0 22:17: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区旅游业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加一国或一地区的收入水平,从1993年至·2004年,我国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从46.83亿美元增加到257.39亿美元,增长了449.6%;国内旅游收入从864亿元增加到4710.71亿元,增长了445.2%。平均增长速度除2003年以外均在10%以上,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10.01%增加到2004年的15.6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3年的3.27%增加到2004年的5%,近年来,在全国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西部地区旅游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与东部地区的横向比较来看,无论是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还是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所具备的资源、市场及政策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
一、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或地区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国或地区应该积极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但它无论是从资源方面、市场方面,还是从政策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都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一)资源比较优势
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纵跨多个纬度带,各类地形兼备,江河湖泊众多,气候环境多样,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目前仅国家权威机构评定的各类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就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占的比重更高。目前西部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3个,占全国的36%,和东部基本相当;有国家自然保护区936个,占全国的43%,大大高于东部(如表1所示)。并且西部100多种旅游资源属于世界级的垄断旅游资源,堪称“旅游资源宝库”。如果加上大量的尚未被开发的旅游资源,西部旅游资源的丰度更高。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及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西部地区的宗教胜地、神秘文化、雕绘艺术和传统工艺,展现了东方古国的文明风采,它们都具有古老、珍稀的特点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中国旅游资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50个少数民族的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地都在西部地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都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形成西部地区的文化优势及持久的吸引力。
(二)市场比较优势
入境市场方面,西部入境旅游市场虽然已经有一定发展,入境旅游增长速度很快,但目前规模依然很小,这一方面反映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拥有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也说明西部旅游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西部旅游魅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不断提升,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空间会迅速扩大。
国内市场方面,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5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国内旅游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并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对有关社会保障、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使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不断提高,更预示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随着国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国内旅游者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主要因为:一方面,“探新求异”成为一个主导趋势,旅游者逐渐厌倦了东部已经开发得很成熟的旅游地,喜欢去新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东部很多旅游目的地已经人满为患,旅游质量逐渐下降,开始进入“停滞阶段”。于是一些旅游者开始逐步分流,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价值高,开发晚,受人类干扰少,正好迎合了国内旅游者的需求,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也将成为新的热点。
(三)政策比较优势
1999年6月,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999年7月,国家旅游局组织西部旅游考察研究,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优先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在国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旅游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发西部旅游;加强对西部旅游的宣传推介,支持帮助西部地区开发客源市场;加大对西部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旅游教育培训、旅游规划、行业规范的指导、支持力度等。有利的政策成为西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正是因为西部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并且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所以,相对于东部,西部具有更大的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思想。而这一优势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及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东部地区相比又如何呢?
二、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效应比较
(一)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比较。
根据表2中2004年各地区的旅游收入情况,东部地区国际旅游176.3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83.5%,西部国际旅游收入20.7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9.8%,东部是西部的8.5倍;东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8446.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5.4%,西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2028.4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7%,东部是西部的4.2倍;东部地区旅游总收入9905.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7.6%,西部地区旅游总收入2200.5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0%,东部是西部的4.5倍。很明显,无论是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收入,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从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东部地区平均为10.39%,西部地区平均为7.98%。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不仅在旅游收入水平上同东部地区差距很大,而且其占GDP的比重与东部地区的也有一定的差距。
(二)东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
随着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并且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东部,旅游业对西部经济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我们需要计算并比较旅游业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试度公式:
设Ⅱ为旅游总收入,TPI为旅游总收入的增加值,G1为经济增长率,Ett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Ltt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
本文采用李周主持的由福特基金会支持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竞争项目:“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中所估算的旅游业的增加值率为“50%”来计算。则:
TPI=TI×50%
则有:
Gt=ΔGDPt/GDPt-1
Ltt=ΔTPIt/ΔGDPt-1
Ett=ΔTPIt/ΔGDPt
我们可以根据1999—2004年东西部GDP及旅游总收入(如表3所示)按照公式计算出2000—2004年旅游业对东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如表4所示)。
从表4和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4年间,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除2003年以外,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拉动系数虽然不断上升,但上升的速度很缓慢。同东部相比,除2001年西部稍高外,其他年份西部均低于东部。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贡献率除2003年外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7.62下降到2004年的5.86;从同期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看,除2003年以外,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2002年和2004年均低于东部,并且低于东部的幅度越来越大,2002年低于东部1.36个百分点,2004年增加为1.75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得出,从总体趋势上看,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在不断下降;同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东部地区。
三、结论
通过对东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收入效应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西部旅游业发展本身来看,旅游总收入虽然有所增长,旅游拉动系数也缓慢上升,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几年却在逐渐下降。这说明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其他的产业,旅游业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
第二,同东部比较,在旅游总收入上,西部同东部相比差距在继续扩大;2004年东部旅游总收入是西部的4.5倍,其中国内旅游收入是西部的4.2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更是西部的8.5倍。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2002年以后西部旅游业的贡献率开始低于东部且低于东部的幅度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这说明,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东部越来越落后。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西部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显然是极不匹配的,这是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相违背的。
一、发展旅游业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旅游开发有利于西部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 , 是促进开放的先导产业,其发展不仅促进本地区的观念转变,增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协作,也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的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着活化和繁荣经济的作用。
2.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但其旅游资源往往很丰富。因此,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杠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增加地方收入,平衡地区间收入,而且以其行业关联度大,经济拉动性强的产业特点,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器。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不仅是第三产业的催化剂,直接关联第三产业,也间接渗透第一、二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业饮服等行业发展。旅游业这种关联带动功能和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正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所必须倚重的。
3.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旅游业是一个能够富民的产业,在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发展旅游业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特有优势,不仅仅给个别人带来财富,而是能使旅游地区的人民普遍得到实惠。因此,发展旅游业将会增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 走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1.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西部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历史悠久,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1)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 是全国自然旅游资源规模宏大、数量较多、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的区域。
(2)人文资源 , 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 , 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 , 因而从总体上看 , 我国广袤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3)人文与自然有机和谐统一是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西部地区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很多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如旅游就被欧洲人认为是除人文和自然旅游之外的第三大类旅游,藏族的文化艺术、宗教意识、哲学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建筑装饰、节日庆典等人文历史,与青藏高原的浑朴天地、蓝天白云、雪域戈壁、冰川高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峡谷峭壁等融为一体,是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此外 , 敦煌、嘉峪关、峨眉山、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等许多著名的西部旅游区点,也无不是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景观。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相得益彰,使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更加突出。
2.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劣势
(1)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晚,可进入性差,资金严重短缺。旅游发展建设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特点,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力度与质量。
西部民族地区不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时间很短,起点也很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通讯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减弱了部分国际游客的兴趣,从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形象定位缺失,品牌知名度低。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都需要一个核心形象定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没有明确的、独特的形象定位,即没有“卖点”,在参与争夺未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开发资金的严重不足,造成了宣传推广无所适从,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遇。
(3)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全市旅游开发的协调、管理、指导的直接实施者,西部多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管理机构不全面,有的旅游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无力承担将旅游业这个依靠市场运作来发展的产业的管理任务。
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和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处于产业雏形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导致了旅游业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经销人才培养进展缓慢。加之目前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队伍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机遇
(1)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时机正值天时
目前国家已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2)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发展正值人和
生态旅游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是民族文化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不仅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生态旅游开发所具备的素质,民族文化旅游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旅游经济的开发已时不可待。
4.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挑战
(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就全国旅游行业的现状而言,今后中国旅游产业的竞争会继续呈加剧化的趋势。从存量上看,旅行社等服务行业总收入继续增长,但利润总额下降。从增量上看,随着中国的 WTO承诺在旅游业的逐步甚至是提前兑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以独资、控股、合资、合作、管理权介入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成熟的开发经验必将吸引相当数量的人群转换旅游目标甚至是旅游心理。
(2)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了有实力的投资者的进入
我国目前在自然景区旅游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潜在的进入者构成了威胁。
从上面SWOT分析中看到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以及主要问题,而机遇大于挑战,开发已是必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在合理保护景区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旅游开发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这就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1.制定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西部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要想大发展,上规模,上档次,规划起点必须要高。 作规划首先要把家底摸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统筹安排,还要与外部市场和周边资源相衔接,做好总体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区域性规划与相关产业规划之间的衔接和互补。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统一,又要突出本地资源特色,明确产品市场定位,避免产品类型盲目趋同。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2.坚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旅游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事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持续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初期,特别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总是富有魅力的旅游吸引物。一旦自然、生态被破坏,就很难再吸引旅游者。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多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带。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上自然环境恶劣,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管理手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旅游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毁坏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人文古迹风化速度加快,令人十分担忧。一些珍贵文物虽进行过简单加固维修,但仍存在损坏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强自然景观和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大力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研究力度,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一定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3.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
所谓特色,即独特性,主要是指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要和东部比现代化是不可行的,在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方面,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旅游产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3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民族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服饰、民居宅院、风土人情等人文景观,还有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有些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充分发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和特色上下功夫。在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时,要有创新的、唯我独有的设计构思;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产品时,要有创新精神,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民俗风情旅游特色产品。
4.用跨越式的发展模式来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
西部地区要选择走跨越式的旅游发展道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可以借鉴中东部地区和国外的经验、资金、市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有利的机遇、配套条件,来实现高标准、高起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不必走别人走过的路,特别是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另一方面,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市场条件, 也为西部地区旅游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政策到位,措施有力,方式科学, 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可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达到并超过中东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另外,从消费来看,西部旅游要吸引大量的且是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也必须在借鉴、参考中东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生产出品位更高、配套更好、服务更优的旅游产品。
5.由政府主导,创新制度与管理体制
旅游业既是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又是跨产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集成”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发展更依赖于政府的主导和协调。在明确发展思路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应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确定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应有的位置,协调相关部门,共同促进发展。旅游业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作保障。应结合实际,列出计划,建立健全有关旅游法规和制度,制定出台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创新制度,切合实际建立有效行使和发挥旅游管理执法职能的行政机构,以适应新的情况需要;理顺体制,形成合力。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强的“块块”产业,但涉及旅游业的诸多部门又是“条条”管理,一个旅游景区,往往涉及国土、建设、园林、文物、环保、宗教等各个部门,综合协调难度很大。要大胆探索,突破传统模式,把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旅游业运行、管理机制。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综合产业,也是涉及面最广的服务性行业。旅游服务的内容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学”等各个领域。旅游目的地要向游客提供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中的各种吸引物、沿线所需要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各种设施和服务等等。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硬软件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开发旅游业必须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当务之急。要坚持围绕交通办旅游,跟进交通干旅游,围绕旅游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原则,大力发展交通,开辟支线飞机或简易机场,逐步增开旅游专列,建立和完善主要旅游区与周边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线路配套的公路网络。同时要加快进入核心景区、重点景区道路建设,提高景区交通等级,完善相应配套服务功能。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该行业的发展,而影响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问题。加速旅游人才开发,建设一支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游员、服务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超常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大量的旅游人力资源与之相匹配,才能使其共同向游客传达的感受成为其终生难忘的享受。针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人才远远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好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种责任制 ,加快构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推行旅游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服务。
7.注意解决思想观念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创新机制是西部地区加快旅游开发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思想解放推动机制创新,机制创新带动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改变落后条件,最终导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首先争取决策者、管理者的重视、支持,提高他们对旅游的认识,引导他们改变一些观念,同时让各方面和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此外,西部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还要适时适度地规范市场,确保质量、声誉和形象。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产业 , 也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产业,更是西部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应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把富有优势和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使旅游业成为带动西部经济腾飞的动力产业。
参考文献:
[1]黄明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07.3(78―80)
[2]王力峰 钟 杨 赵 耀:论旅游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强势区域中的发展问题[J].旅游经济.2007.6(179―180)
[3]冯灿飞:贫困山区旅游开发 SWOT 分析及可持续对策探讨[J].区域经济.2006.3(242)
[4]张龙江 周 波:亚丁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模式探析[J].产业观察.2005.10(99―103)
近年来,随着海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城镇建设速度加快,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中国盐湖城及盐湖工业旅游区、乌兰察卡盐湖旅游区、都兰国际狩猎场、昆仑山道教文化等一大批具有高原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景区景点相继得到开发,格尔木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4A级昆仑文化旅游区”,开辟了柴达木游、青藏高原汽车探险旅游等多条旅游路线。辖区内已建成星级宾馆27家,其它宾馆、招待所100余家,民族风情园200余家,旅行社9家。2007年旅游接待突破1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3亿元。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海西州政府在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中国盐湖城文化旅游节”、“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极大地提升了柴达木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工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始起步,现有“农家乐”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民族风情园旅游为重点的休闲娱乐旅游景点21个,从业人员770多人,为农牧民增加年收入5000余万元。
二、柴达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势资源挖掘不够,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柴达木禀赋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开发起步晚、观念落后、基础建设薄弱、体制和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优势旅游资源开发缓慢,利用率很低。一是特色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工业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一些极具地方特点的旅游项目缺乏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思路,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滞后,尚属起步阶段。二是观念上重视不够。建设资金渠道狭窄、投入力度不大。重矿产资源开发,轻旅游资源挖掘,没有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对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少,融资渠道狭窄,没有像矿产资源开发那样,下力气去搭建平台引入投资,致使景点景区建设开发缓慢,大量的旅游资源闲置,形不成现实的经济价值。
(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柴达木地区地域辽阔,景区景点分散。近年来区内铁路、公路等主要干道建设快速完成,对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但城市与景区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以及景区内道路建设相对落后,很多景点没有正规公路,交通十分不便;通讯设施没有对辖区形成全覆盖,偏远景区通讯不畅,盲点较多;大多数景区内环卫设施、食宿条件不具备,自助旅游几乎无法实现;旅游中介机构建设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旅游服务不完善,服务手段和产品单一、落后。除组团观光、公务、商务、会展旅游外,其他旅游产品和方式开发不足。
(三)环卫压力大,生态保护不容乐观
由于景区内环卫设施不完备,景点景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垃圾处理形不成有效的制度约束,成为现实的环保压力。区内奇特的野生动物和脆弱的植被是柴达木生态观光旅游的主要元素,由于缺乏基本的保护设施,野生动物和植被保护的法规制度很难落实到位,给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巨大压力;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稀有植物资源没有人工培育、培养、种植的规划及基地,科学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的能动性不够。
(四)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客源不足
为深入了解柴达木地区旅游客源状况,笔者对部分景点景区游客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从调查分析结果看:受柴达木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影响,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以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及城市居多,少数游客来自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新加坡和境外其他国家。青藏高原广袤的自然景观,优美灵动的生态环境,神秘奇特的人文历史对国内外游客形成强烈吸引,或观光休闲,或寻根祭祖,或探险揭秘,或狩猎猎奇。但旅游终极目的地在周边地域,如拉萨、莫高窟、青海湖等,而柴达木大多是行程中的一站,多数游客表示对柴达木的旅游资源不十分了解,景点景区建设滞后,知名度不高,宣传渠道不广泛,力度不够。
(五)与周边地区旅游业没有形成联动协调机制
周边省区赋存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已形成品牌效应,旅游业相对发达,经济优势凸显。而柴达木地区旅游业起步晚,相对不成熟,这与周边省区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十分相关。一是缺乏管理层面的协调制度。二是缺乏品牌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的优势互补。三是缺乏经验上的交流和借鉴。四是缺乏资源开发上的统一规划、协调联动。五是没有充分发挥好交通枢纽作用。
三、对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点景区开发
柴达木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交通、通讯、中介机构及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除继续加快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等外部基础建设外,政府应着力加强景点景区内的设施规划及建设。完善食、住、行、环卫四要件。重点抓好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区、察尔汗盐湖工业旅游区、德令哈可鲁克湖、乌兰哈里哈图、都兰吐蕃古墓、国际狩猎场、大柴旦温泉、茶卡盐湖风光、乌兰金子海、天峻自然风光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建设,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高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在继续完善和扩大提升“中国盐湖文化旅游节”、“可鲁克湖蟹文化旅游节”影响的同时,广泛开辟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宣传渠道,加大对柴达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和丰富旅游文化的宣传,扩大对外省区及境外的影响,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重点旅游交易会、产品博览会、商品展销会等提升柴达木的知名度,为旅游产业发展造势。抓住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通车、藏羚羊申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成功及奥运奖牌使用格尔木昆仑玉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以青藏铁路顶级旅游带为依托,积极发展昆仑文化旅游、中国盐湖城工业旅游、猎奇探险旅游、民族风情旅游、高原生态旅游等,努力打造“中国柴达木”旅游品牌。
(三)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拉动旅游消费
旅游购物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成熟的标志,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满意程度。充分发挥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优势、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展矿产资源标本展销、盐花、盐雕、根雕展销、昆仑玉器展销、动物工艺、民族工艺产品展销,高原牦牛肉、羊肉食品展销,大蒜、枸杞、沙棘等特色农产品展销,柴达木中藏药材展销等。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民营旅游产品企业发展,使特色旅游消费品销售成为柴达木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一支主要力量。
(四)加强景区景点治理,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加强重点景区治理,切实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提升景区卫生环境。加强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加强对宾馆、餐饮、娱乐场所的卫生整顿,尽快改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尽快建立景点导示等路途服务标识,为自家车游客提供满意周到服务;解决旅途中入厕问题,整顿景点厕所等环卫设施 ,为游客提供干净舒适的服务;争取尽快组建成立海西州旅游开发总公司,为加快全州旅游资源开发,规范管理旅游行业,推动海西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创造条件,提升柴达木旅游整体形象。
(五)整合旅游资源,与周边省区形成联动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启示,那就是任何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都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必须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形成协调联动共促共盈。要充分利用柴达木交通枢纽的地位,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产出联动效应。努力实现旅游线路的合理规划,交通通讯的便利,资源优势的互补,经验的广泛交流,服务产品的共同开发和利用,旅游消费品的共同开发和推广。可以通过成立区域间旅游行业联席会议、政府机构协调机制等来实现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协调联动,推动区域间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六)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民众更加追求“新奇、神秘”的异质文化,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和体验,文化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而民族地区由于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倍受青徕,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较快,取得了极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这其中与以民族地区为题材的影视业促销和推广分不开的。
一、影视业对旅游的影响研究综述
国外专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Riley认为电影作为一种旅游促销手段的特性和优势,以美国影片和澳大利亚影片为例说明了电影对旅游者到访拍摄地的推动作用[1]。 Morgan和Prit-chard提出,电视中的描述甚至会被认为是一个地方真实发生的事情,并且对于那些休闲地区来讲,电视节目成为它们转变为度假区和旅游地的催化剂[2]。Kim和Richard通过案例研究,认为电影作为自发的形象构成因素可以在很短的时期内极为显著地改变目的地的形象[3]。Mordue 进行了一个案例研究,总结出影视给拍摄地居民所带来的影响,其实是一种更宽泛的、局部的、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冲击[4]。
国内学者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关注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因此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而且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明显弱于国外学者。学者潘丽丽认为影视拍摄不仅能够增强外景地的旅游感知形象,增游客数量,促进旅游景区和旅游接待业发展,能够为当地居民增加就业的机会[5]。吴丽云和侯晓丽通过对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的实证分析, 研究了旅游者到影视剧拍摄地旅游动机,认为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形成大多受影视剧的影响,对影视剧的热爱使他们选择了到拍摄地旅游[6]。吴普等分析了影视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影视旅游中值得乡村旅游、体验旅游和旅游宣传借鉴的元素[7]。王丽波、刘华认为影视文化是旅游目的地促销的重要媒介平台,并对促销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8]。周慧颖,黄远水分析了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9]。
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的研究还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影视旅游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影视城的研究这一层面上,没有涉及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尚处空白。故分析影视业对民族旅游的影响,并对民族地区借助影视业的影响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对策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影视业对旅游业的影响
影视作品的推出或是带动了一个景区的迅速繁荣,或是更加固化了已有知名旅游资源景观的美誉度,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有意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促使产生旅游动机
影视业是创意产业,借助灯光、音响等现代传媒技术艺术化地展现拍摄地传统文化,将剧情、人物融入到拍摄地优美的环境中,共筑一个和谐理想的世界,让观众情感移入影视之中,从而触发到拍摄地去亲身体验影视作品中熟悉的场景和画面,这是影视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场景取自文化神秘、或风光秀丽、或幽深险绝,从而激发了观赏者的兴趣,去这些地方旅游。
(二)树立旅游形象
影视具有声像合一、声画结合的特点,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即便是广告、纪录片、专题片等也少不了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元素的搭配。通过特效的加工和处理,使得作为影片拍摄地的景点或景区透过影视来看时,更加漂亮,更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特别是镜头画面的独特视角对景物美的发掘,能够启发人们对拍摄地真实景物的审美感受。同时,影视剧的故事内容也会给拍摄地增添一层梦幻般的文化色彩,无形中加强人们对拍摄地的一种心理美感。这种完美的艺术效果很好地树立了拍摄地的旅游形象。
(三)展销、推广旅游地文化
影视作品总是根据主题、人物、风格的要求,调动影视艺术特殊的表现手段,通过挖掘拍摄地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这种典型是经过特效加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随着影视的播放在一定程度上展销、推广了旅游地传统文化,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感觉,异质文化的神秘深深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传承了拍摄地传统文化。
(四)广告宣传效应
影视文化作为当代大众娱乐消费的主要文化产品,其自身包含着大量的“注意力资源”。影视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呈立体状态,这种立体的信息在时间的流动中持续不断地涌来,形成容量大、信息直接的特征。大多数影视作品从拍摄前开始就开始进行造势宣传,在影视剧放映的时候,宣传的渠道和形式就更加多样化,媒体的宣传、影视剧拍摄的花絮、明星的参与等。在这个过程中影视外景地信息不断出现,可以不断地增强潜在旅游者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兴趣,强化旅游宣传效应。
(五)形成影视明星旅游吸引物
今天,对于明星偶像的崇拜越来越体现着“从众”的趋势,明星偶像吸引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崇拜明星从而“爱屋及乌”式地喜欢与明星有关的东西,如明星拍戏的地方或去过的地方等,这些东西在公众的眼中都成了明星本身的象征。影视与明星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体,一方面影视作品造就大量明星,另一方面明星又使影视作品影响力大增。对明星的崇拜使得影视外景地旅游业成为一种时尚,并产生影视景点。近年来由“韩流”现象带来韩国影视外景地旅游火爆就是极好的证明[9]。
本文所指的川南旅游区,包括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三地市。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及交通条件均较好,但在四川省规划发展的五大旅游区中,是开发最差的旅游区之一。针对重庆成为中心直辖市之后,川南旅游区在四川省宏观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川南旅游开发的一些战略性、方向性新问题进行了探索。
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组成的“T”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底部。旅游开发的自然、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川南国家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国内外早已闻名。此外,西秦会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焱海井等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南三大城市宜宾、自贡、泸州皆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川南旅游区还有各类省级风景点7处,市县级地方性景点更是数不胜数。省级景点“石海洞乡”、“人悬棺”、“巡司温泉”等名闻遐迩。该区不但旅游资源丰富,级别高、吸引力强,而且类型复杂多样,旅游行为类型和功能结构完善,层次结构、地域组合优越。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该区处于成、渝两大客源地夹峙之下,区内、区外客源潜力都很大。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四川省调整了旅游业宏观布局,川南旅游区被列为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之一"。
二、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既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开发川南旅游资源,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对川南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摘要:(一)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加速资金积累和回笼,增加外汇收入,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众所周知,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回报率高,因此国内外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争先发展旅游业。川南地区旅游业虽刚起步,但已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旅游业属劳动密集性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可缓解川南劳动力就业紧张的新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可增加间接就业人员2人~215人。因此,川南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该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三)将促进川南地区城镇建设。随着景区的开发,游客的增加,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益完善,从而大大推进新、旧城镇的建设。(四)有利于在川南重工业经济区中建立区域性的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区域环境。在规划中,川南属于重化工、能源基地,此类经济区域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环境美丽的川南旅游区。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川南旅游的发展都将造福于人民和子孙后代,应引起川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川南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旅游商品
在川南旅游业开发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能满足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的各种需要,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商品又有很大差异。
(一)川南旅游商品开发要突出特色摘要:第一川南“中国名酒系列”;第二“珍贵水果系列”,包括龙眼、荔枝、抽子等;第三“旅游工艺品系列”,以竹、龙、草编等为主题。要把握好市场,政策上予以扶持,组织管理好生产、销售的多个渠道。
1.川南“中国名酒系列”摘要:包括卢州老窖,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早已闻名国内外。
2.龙眼、荔枝等名贵水果系列摘要:龙眼、荔枝属于南亚热带水果,果肉质佳、味美,营养丰富,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高档珍贵水果。川南有上千年种植历史,宜宾尚有几株当年曾上贡过杨贵妃的千年古荔枝树。今日荔枝分布区已移向东南,以卢州市为主,其气候属南亚热带类型,为四川盆地唯一的非凡气候区,适宜龙眼、荔枝的生长,适栽面积500万亩,以卢州市中区、沪县、纳溪、合江最宜种植。
3.竹工艺及美术品摘要:川南竹类资源丰富,以楠竹(毛竹)为主,栽植易、产量高,覆被好,可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比一般林木高。川南可开发的竹旅游商品很多摘要:如竹簧、麻将、竹筷、竹椅、竹雕、凉板、翻簧竹刻、竹帘画、龚扇等。江安县有竹簧工艺学校,宜宾市有竹类专业探究所。川南有各类竹艺加工老艺人、技术能手几百人。
4.草编制品摘要:以灯草为原料。灯草是两年生耐寒水生草本植物,可于水稻收割后栽植,次年5月收割,利用闲置冬水田栽植,不务农时。用灯草编制的各种生活、旅游用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如榻榻米草席,深受日本人喜爱。川南草编制品曾出口日、英、美等三十多个国家。
5.恐龙系列仿制品摘要:可仿制侏罗纪、白要纪各种不同类型恐龙。质地可选择塑料、陶瓷等多种类型。也可制造各种电动的小型恐龙仿生玩具、工艺品。
6.其它名特产品摘要:金河蘑芋,产于宜宾屏山的金沙江沿岩一带。宜宾“功夫”茶、叙府糟蛋等也是当地有名的土特产品。
(二)川南旅游商品的分类,按旅游商品的美学特征,可把川南旅游商品分为如下四个大类摘要:
1.实用品又分为摘要:①土特产品,如卢州龙眼、荔枝;②旅游食品,如竹笋,竹荪;③旅游用品,如竹席、竹帘、凉板、竹筷;④其它非旅游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工艺品又分为摘要:①织绣类,如自贡龚扇;②陶瓷类;③纺织类,如竹编制品;④雕刻类,如竹雕工艺作品;⑤镶嵌类;⑥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类,如剪纸。
3.艺术品又分为摘要:①绘画类,如川南国画、竹帘画;②雕刻类,如竹雕。
4.文物商品及其仿(复)制品如恐龙仿制品。
(三)在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要注重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纪念性的属性。就川南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应注重摘要:
1.突出主题。根据川南旅游区的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的特色,川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以“酒、龙、盐、竹、泉、洞”为主题,在这六个字上多作文章。
2.突出功能和特色。各旅游地域系统(或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要突出自己的功能和特色,如蜀南竹海的“竹”,宜宾的五粮液,自贡旅游小区的“恐龙和盐”,庐州的卢州老窑,这些都是各自的“金字招牌”。
3.要系列化、多样化和小(微)型化。旅游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龄、职业、性别、喜好、社会阶层也不尽相同,开发设计和经营旅游商品要从川南旅游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潜在客源市场的各种因素,实行多种题材、多种规格、多种原料、多种色彩。还要尽量系列化、配套化,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趣向的需求。
4.要强调“就地选题、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不少以当地名胜古迹为题材设计的旅游商品,都是以当地特有材料、传统工艺生产,并在当地销售的摘要:如“三峡石”、“刘三姐绣球”等。川南仿造的恐龙、竹雕等类旅游商品,也应立足于川南本土。
此外,川南各地、市、县尚有许多地方名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可供挖掘整理和开发。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工作,既要导“游”,还要导“购”。另一方面,既要通过“挖掘整理和开发”来增加其品种数量,又要通过丰富其“内涵”,来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川南这个新旅游区的开发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办法
(一)加强管理,统一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开发川南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从四川省的宏观布局出发,制定川南及各旅游地域系统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使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章可循、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尽快纠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现象;在有条件的地、市、县应在政策上给旅游业以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财政、用地、税收、引进资金上制定出优惠政策。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等)的协调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改善基础设施,非凡是旅游交通状况差而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迅速改善本地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的条件。
(二)在开发导向上应由国内向国外拓展
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但开发晚,缺乏象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那样在国内外影响大的旅游景点。自贡恐龙、蜀南竹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开发晚,缺乏“深加工”,活动项目较单调。因此,本区旅游景区知名度的提高,需要进行宣传促销和“时间”。在川南旅游资源开发中,目前应注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客源应立足于国内,待基础设施建设,非凡是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上档次以后,再逐步向国外拓展客源市场。
(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随着川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和各类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将迅速增加,因此应在川南部份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培养旅游本、专科学生;或在川南三大城市中选择一市,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必要时可建立或改建旅游职业中学,培训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四)开拓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投资,全靠当地政府必然有困难,可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策上可统一规划,做到谁投资谁受益,一家管理,多家开发;把旅游设施建设和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结合起来,如川南的煤矿开发项目可和高县、筠连的旅游资源开发一并纳入规划和建设。
(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目前,川南旅游区有众多古迹缺乏保护,破坏严重,非法占用旅游景区土地和古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景区项目差,环境质量差,因此应实行保护性开发。重点景区应划定界线,在景区内分别设置下几个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开发
川南旅游区毗邻滇、黔、渝,开展和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有利于优势互补。川南泸州旅游片区南部和贵州西北的习水县、赤水县相邻,习水丹霞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赤水县十丈硐瀑布可和黄果树瀑布媲美,开发价值大,但交通闭塞,若以贵阳为中心进行开发,相距甚远,交通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泸州距十丈硐瀑布仅70多km,若以泸州为依托进行开发,可事半功倍。川南旅游区和贵州西北地区进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必将推动双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腾飞。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片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一、发展现状
2001年,青海接待内外游客374万次,旅游收入高达13.45亿元。2002年青海旅游业再创新高,以400多万中外游客,1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成绩,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2003年,青海省旅游业乘势而上,年初就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青海旅游业无一例外地遭受了严重影响。在四五月份青海旅游的黄金季节里,不得不暂停各种旅游业务,部分重点景区景点也暂停向游人开发。青海省在有效防控非典的基础上,及时策划推出了“青海人游青海”旅游产品。6月1日,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旅游市场和旅游景点,以“没有非典”的独特品牌吸引游客,塑造高原净土的旅游形象。8月2日举办了张健横渡青海湖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又与文化部门等联合主办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配合第二届环湖自行车赛,举办了“青海之旅”旅游推介系列活动,积极有效地对外展示了青海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青海旅游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使青海这个过去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已不再遥远。据青海省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2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至今,不足10年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快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1倍。
然而,在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双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消费水平和停留天数却是双双下降的。1999年,青海旅游人均消费为250元,到2007年人均旅游消费为473元。权威部门称,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旅游消费收入在近10年间是不升反降的。统计部门有关人士说,即便排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至少可以说,人均消费水平没有明显的增长。更有专家指出,数字升降的背后,折射出青海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是一种低质低效的增长。
二、青海旅游业的经济瓶颈问题
1、发展旅游业的观念不到位
由于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人们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价值观念都比较淡薄,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青海旅游业照搬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突出青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发展速度缓慢、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规模弱小的现状。这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同时,在青海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在“旅游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竭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了地区经济“资源空心化”现象。还有一些人认为,旅游产业是“无烟工业”,因而不注重生态、环保问题,产生了相当多的“旅游公害”。这不但危害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青海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旅游业体制创新缓慢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步伐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青海省旅游企业由于缺乏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而制约了企业的自我发展。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按照现代公司结构模式建立了管理组织结构,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未发挥组织功效,反而是增加了机构数量、降低了管理效率。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政府管理机构虽然有所精简和调整,但离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首先,在决策方面,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其次,在市场参与方面,一些政府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旅游企业仍受到政府种种保护,导致了旅游业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大大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在市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无法有效地对旅游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欺客、骗客、宰客”的现象大量发生,影响了青海旅游业形象。
3、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青海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造成了目前青海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非常低的状况。一是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二是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而宣传促销也需耗资。三是尚未建立多元化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渠道,投资严重依赖政府,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4、旅游产品开发过于单一,特色不够突出
青海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近千处,其中有近30多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非常不足。甚至连国际上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其他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利用程度则更低。在东部地区,虽已形成了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但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致使旅游产品间的特色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青海旅游资源优势被开发不足的劣势所抵消。1999年,青海省国际旅游的总收入为393.8万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国际旅游收入的万分之三左右,只相当于广东省国际旅游收的1‰、北京市的1.5‰;旅游企业直接收入2.2亿元人民币,亦只占全国总量的1‰。这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存在巨大的落差。
三、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市场化、协调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青海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这决定了青海旅游业首先要进行观念的创新。在青海旅游开发中,应特别强调对开发对象的选择、开发程度的控制及开发过程的监督,以防止旅游开发中出现对象错位和程度失控现象。同时,应当反对两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依赖政府的思想;二是对旅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认识不清,存在着盲目市场化思想。
2、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创新
(1)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同时,旅游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规模化与集中化也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步方能达到目标效果。
(2)进一步打破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建立高效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有赖于一个高效的管理部门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规范、指导和控制。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承担相应的职责,改变管理职能扭曲的现实状况。
(3)必须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互补和产业及地区间优化配置。这在各级政府主宰源配置权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退出资源配置者的地位是优化整个旅游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
(4)旅游经济管理应走出以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部门管理模式,过渡到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中。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提供信息引导,编制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协调针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行政、法律和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来保证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拓宽投资渠道,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是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对口支援、开放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为此,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方式。
(1)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大对旅游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对治理和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
(2)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如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和双边、多边援助项目。因此,资本市场的建设、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融资方式的改进等是首先应采取的举措。
(3)组建“青海旅游股份公司”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到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设施的更新改造上来。
4、突出资源特色,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旅游产业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青海旅游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趋势的逐渐形成,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
(2)以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为依托(如青海湖、塔尔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
(3)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方面创造条件。
(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把青海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5、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海高原的地形、气候、矿藏等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恩培:资源开发与市场[R].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3).
[2] 马春梅:加快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2003(6).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国最北端,它东连绵延数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有森林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9.83%,森林中繁衍生息的野生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被誉为我国“金鸡冠上的绿宝石”,形成了加格达奇区、塔河、呼中、漠河四大风格各异的旅游集合区。
到目前为止,大兴安岭地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生态文化协会,加强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全国最北雪期最长的大兴安岭地区以一个“北”字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北极冰雪文化旅游品牌,漠河依托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的独树一帜的旅游资源优势,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三届中国・漠河北极光节,北极光节系列节庆活动被列为国家首批47个公共文化体系示范项目,以“俄罗斯中国旅游年”,为契机,吸引了万余名游客相聚北极村,大兴安岭地区也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个地方之一”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尽管如此,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仍然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大兴安岭地区提出了“坚持高水平、高标准做好旅游产业体系规划,科学有序地推进景区、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形象和提升整体推销能力,加快全区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努力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养生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在实际的发展中却有很多因素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
(一)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发展旅游交通成了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大兴安岭地区多为林区,地广人稀,旅游景区较为分散,又位于高寒,这里的道路交通发展滞后,主要以公路交通为主,但公路网总体密度较低,铁路交通有限,一些乡、县还不通铁路。在如今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的大形势下,发展滞后的道路交通势必会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吸引力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大大的影响了游客的可进入性。公路交通的吞吐量远远无法与铁路交通相比,这种旅游交通的薄弱,也就成了制约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景区管理水平较低
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是推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态创造性活动,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决定了景区的未来走势,与大多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状况相同突出的问题是政出多门,由于各种利益或管理的需要,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在发生问题后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大部分景区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当地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管理水平,对旅游景区发展形成了相当程度制约。大多旅游景区内的配套设施较差,缺乏指示牌、路标,景区内不能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服务。旅游景区产品多为观光型旅游产品,缺乏集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信息不畅,游客不能及时获取服务信息。
(三)形象建设亟待加强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在形象建设系统方面缺少详细规划、旅游理念形象模糊不清,缺少能够代表大兴安岭地区展示大兴安岭地区魅力的旅游标志、标志性建筑、旅游象征性吉祥物和旅游口号。另外,当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态度不够友好热情,影响游客心情或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低,态度冷漠,这些不良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形象。在旅游宣传上,由于整体旅游形象尚无统一定位,在旅游推广上便稍显乏力,加之旅游宣传意识不高,宣传方式过于落后等诸多因素大大的制约了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道路交通开发建设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旅游发展是主要保障,是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的重要手段,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可见要实现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加强旅游交通建设至关重要。旅游交通作为一个交通运输体系,一般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特种交通等形式。伴随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交通的作用越来越有所体现,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交通体系并加以科学的管理十分重要。
第一,将铁路交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铁路交通是陆地交通的大动脉,大兴安岭地区的铁路交通网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铁路网密度,将铁路交通建设作为重点,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认识,打通铁路交通这条大动脉,改进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从而带动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继续加强公路交通建设。鉴于大兴安岭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公路交通被大多旅游者所选择,所以必须改善现有交通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条件。继续深入公路建设,打通偏远地区的公路交通,把景区之间有效的连接起来,为游客节省时间提供便利。
第三,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开设旅游景区间的专线大巴,同时配专业导览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服务等。完善景区景点及公路站点的指示牌和站牌的设置,大兴安岭地区地广人稀,多为林区,没有清晰的指示牌很容易迷路,所以要设计一套统一化、标准化的道路旅游交通指示系统;公路沿途应设置一些卫生间为游客提供方便。
(二)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正是有了景区的存在于是引发了旅游行为的产生,因此要想使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必须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
第一,明确景区各级管理部门责任。强化政府主导功能,景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实处,加强合作,联合起来将责任细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共同促进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景区内部建设,完善景区服务管理。首先要对景区内部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并进行定期的升级改造,通过对景区产品的更新改造延长景区的生命周期,保持游客对景区的新鲜感,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忽略了游客的感受,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要尽量满足旅游者获得安全、便捷、舒适、开心的旅游体验。完善景区服务,提高景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水平,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服务意思,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游客在服务中感受到亲切和快乐。
第三,继续深入开发建设原有景区,大力开发建设新景区。对原有景区进行深入开发,不断完善提高景区产品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多高品位、高水平的景区产品。同时,加大对新景区的开发力度,但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好景区与当地居民间的利益关系,可以考虑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景区的开发建设中来,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三)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于是旅游产品的推广宣传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我区旅游形象建设。对于我区的旅游形象定位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要突出大兴安岭地区的文化主题特色及旅游核心要素,并根据这个定位设计出体现我区旅游魅力的旅游标志、旅游口号以及具有象征性的吉祥物。
第二,通过多方面渠道进行旅游推广宣传。确定了旅游形象,必须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形象进行主动的推广宣传,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告,可以制作旅游专题节目、旅游专题片、旅游电视杂志等比较流行的方式,这种方式覆盖面广,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展现的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记忆。另一种最佳的宣传方式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就是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成了旅游宣传推广的最佳平台。网络宣传有利于旅游资讯的及时,它的覆盖面更加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通过开通微博、微信更好的传播旅游信息,更近距离的与旅游者进行沟通,使旅游企业更好地捕捉游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鹤艺.兴安绿色通道助力林区经济.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2):83.
[2]林珂.论交通格局与旅游业.商品与质量,2011(6):59.
在旅游业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行是其发展的首要条件,交通的耗时与费用是影响旅游效果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在旅游效果影响因素中,与住宿、饮食、景点及其他服务消费等项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将交通列为首位。”
(一)在同质竞争中增强优势
由于相同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和相似的民俗文化,石柱县与渝东南各区县乃至整个武陵山区各地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同质性,自然它们在旅游市场上也互为竞争对手。但相比之前交通相对闭塞的石柱,渝东南各区县早在2006年初已开通了渝怀铁路,2010年,黔江还开通了空中航线,在与同质旅游区县的合作与竞争中,交通曾成为石柱旅游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沪汉蓉高速铁路的开通,使石柱成为渝东南地区唯一已开通高铁的旅游目的地,目前重庆到石柱的旅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到1.2小时。全程仅约10小时的沪汉蓉高铁,使每趟经过石柱县的列车旅客认识石柱县、记住石柱县,同时也为人们到石柱旅游提供更舒适、更便捷、更省时、更优惠的交通条件。
(二)作为旅游产品吸引游客
作为我国兴起不久的新型交通工具,高铁本身也是一种富含高科技的旅游产品,而且与传统的陆上交通工具相比,它能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经济、省时等现代旅游者普遍追求的价值,这能激起人们体验现代高铁旅游的热情。“武广高铁开通半年,各地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而对于一直生活在交通相对滞后的西部的民众而言,高铁不仅能带给他们新鲜的体验,还会带来融入高科技时代的自豪和,加之相对汽车耗时短、票价低等优势,从而吸引游客体验高铁到石旅游。渝利高铁2013年12月28日刚开通,2014年第一季度到石的旅游人数就激增到28万,比上年同期增长8.24%。
(三)助推“周末游”带动“四季旅游”
依据 “旅游黄金三小时”理论 “旅程时间在一小时可以忍受、两小时有点难受,超过三小时就会有人放弃”,以前石柱周末游客源地的范围相当有限,临近区县到石柱的行程都在2.5小时以上,高铁的开通,大大缩减了它与这些地区的心理距离和乘车时间,很多城市如:重庆、遂宁、涪陵、万州等都成为石柱周末游的潜在客源地,大大拓展了其周末游客源地的范围,为因受交通限制而仅局限在“消夏避暑度假游”的石柱向“四季旅游”发展破除了瓶颈难题。
二、高铁带来的挑战
首先,高铁旅游线轴带的形成将带来同质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沪蓉高铁是西南首条连接东部、中部及西南地区的高速铁路,以这一线为轴,沿线各地区都会紧紧围绕高铁这张牌,绞尽脑汁挖掘本地发展出路。而在同一个地域内的区县,会因拥有的优势资源相似而选择相同的发展道路,如利川、恩施等紧邻区县,就发展与石柱具有同质性产品的旅游业,而且相较石柱,他们在某些方面还更占优势:旅游房价更低、土家文化保存得更完好,与中东部城市更加靠近,产业后发……因此,高铁的开通也必然将石柱的旅游产业带入更广阔的竞争市场。
其次,虽然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石柱一直在努力,但似乎还未充分做好迎接更多游客马上到来的准备:旺季人满为患、景区厕少路堵、旅游文化深度待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到过石柱的游客,对此地印象并不美好。按照品牌战略理论:一个优秀的品牌应该是既有高知名度又有高美誉度的;如果一个品牌的美誉度较低,那么其知名度越高就意味着这个品牌越将走向“臭名昭著”。如果说道路、停车场、宾馆、景区设施等硬件设施是可以日夜兼程,速效解决的话,那么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景区的文化内涵等软件要素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速成的,如果这些方面改观不够,高铁带来的游客人数越多,将给石柱旅游带来的负效应越大。
三、抓住机遇提质升级
高铁是一种优质资源,利用得好,会借助它产生源源不断的效益;利用不好,它会如磁石般吸走所经之地的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因此在高铁时代到来之际,必须紧抓机遇,直面挑战。
(一)紧紧围绕“游客的需求”提质升级。
经济学中认为:供给与需求的成功对接才能产生效用,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才属于有效供给,有效供给是供方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前提。石柱旅游以“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定位,准确把握游客对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的心理需求,以需求引导开发、配置旅游设施、延伸产业链、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旅游管理、规范从业者行为,增加有效供给是运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
(二)奉行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4-0075-03
Abstract: SWOT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 Shanxi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are beneficial to its development: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and increase marketing publicity;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and improve infrastructure; build the brand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exte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rain high quality personnel, improve service level. It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uth Shanxi to seiz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Cultural Tourism;South Shanxi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以实现“五通”建设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尤其是发展具有各国特色的文化旅游,能够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实现文化认同,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晋南地区是指山西南部,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的腹地,邻近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记载表明中华史前三圣尧舜禹都建都于此,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首先列举出研究对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挑战,然后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分析,从中得出发展建议或结论。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条件
晋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寻根祭祖游。临汾市的陶寺遗址,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出土了最早的文字,奠定了华夏的根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尧帝的尧陵和尧庙;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广胜寺内的飞虹塔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彩琉璃塔;苏三监狱是全国仅存的明代监狱。运城市的世纪曙猿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类人猿;“海内祠庙之祖”的后土祠;“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具有“中??死海”之称的盐池。这些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2.区位条件
晋南地区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是连接三省的中间环节。向东承接环渤海经济圈,向西毗邻关天经济区。晋南地区邻近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运城市离西安仅有260公里。西安是我国西部的特大型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化程度高,旅游发达,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构想的促进下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3.交通条件
南北方向上贯穿南同蒲铁路,东西方向上横亘侯西铁路、侯月铁路。大西高铁建成营运缩短了晋南地区与太原城市群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交通时间。运三高铁的筹建有助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并与中原经济区实现对接。京昆、运风、运三和大运高速形成了晋南通往北京、太原、三门峡、西安等大城市的高速交通网。临汾乔李机场、运城关公机场目前通航27个城市。晋南地区已经构建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二)劣势分析
1.管理体制
大部分旅游景区由事业单位分级管理,管理机制不活,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滞后,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景区整合不足等问题。晋南地区的19个4A景区以及2个3A景区大部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相互支撑少,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向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不够。
2.开发程度
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旅游产品,晋南地区资源向产品转化尤其是深层次的转化不足,这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的发展。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游览观光的层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收入主要依赖门票,主要的旅游活动集中在景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同时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不完整。各类产品开发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当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以及市场新变化。
3.相关服务
目前运城市有旅行社84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5家;临汾市有旅行社54家,五星级酒店0家,四星级酒店5家。虽然旅行社数量多,但缺少大型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呈现小、散、弱的状态,市场化程度低,接待能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同时旅游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文化旅游重点是文化的挖掘和讲解,高素质的讲解员会将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更好地将文化融合的旅游中,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然而现阶段存在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景区服务人员素质层次较低等问题。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国家“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华文化对各国人民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尤其是运城的关帝文化和临汾的根祖文化,更是对海内外的华人华侨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晋南地区临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高地西安,可以与西安形成大的旅游圈,共享旅游客源。
2.良好发展环境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方式评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全面宣传了晋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展示文化旅游形象,掀起全方位协助文化旅游发展的热潮。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挑战分析
1.区域竞争
黄帝是华夏部落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是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陕西延安黄陵县力图将黄帝陵打造成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据历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华夏第一陵”。同时黄帝陵是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内容上与晋南的寻根祭祖游内容相近,容易形成区域竞争。
2.旅游业新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成为人们了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旅游业已经从“景点旅游”发展到了全民旅游和自助游、自驾游为主 “全域旅游”阶段,最终要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全面布局、全景打造、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把整个旅游地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从游览观光型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休闲性更强的度假休闲旅游转变。这使得游客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对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更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发展对策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依托晋南地区加入“美丽中国、天下黄河”“黄河进三角”等旅游联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强化与主要客源地行政部门、规模旅行社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换、互相宣传、互送客源、共同开拓市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例如,与黄帝陵加强合作,同时突出民间姓氏祭祖特色,形成寻根祭祖专题旅游线路,打造“大寻根旅游圈”共享客源。通过广告策略、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晋南旅游文化资源的营销宣传。例如,借助西安区位优势进行大通道建设,在重要的交通枢纽设置旅游广告牌,扩大晋南旅游的辐射范围;加强旅游宣传互动,定期举办旅游推介会。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旅游业发展需要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和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吸引国家、省政策性投资,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金融机构开办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的质押贷款渠道,小旅游企业以联保的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将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使得旅游业的发展由促进消费的单一支撑向投资、消费的“双轮驱动”转变。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的大型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旅游业和金融业的相互促?M。支持和改进旅游消费信贷,探索开发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基础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以及乡村公路等级不高和景区景点连接线道路不通畅的问题,实现从机场、火车站和客运站到景区交通的无缝衔接。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停车场以及旅游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
(三)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
依托晋南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尧舜文化、关公文化、移民文化和黄河文化,开发影视、节庆、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在景区内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活动和增加夜间项目,以游客的体验时间换取旅游空间。例如举办“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舜帝德孝文化节”等活动,塑造晋南地区根祖孝文化的旅游品牌,带动晋南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持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一批质量过关,具有晋南文化元素符号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商品的“回味效应”。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将旅游业与餐饮业结合起来,弘扬晋南餐饮文化,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开发晋南文化型传统菜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晋南餐饮业发展品质。旅游业与住宿业相结合,优化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住宿品牌,推进住宿企业的连锁化、网络化发展,发展更适合自驾游、自助游的车营地、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经营,实现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变,提升旅游企业的活力,解决土地、资金、体制、组织等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的问题。建立景区旅游开放备案制度、景区旅游建设与经营项目会商制度、推动景区旅游实现特许经营管理,推进经营决策、劳动用工、薪酬制度等去行政化改革,完善景区建设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景区预约预报预定机制。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业相互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晋南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 F592.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4-104-03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双赢的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世界环境发展运动的大背景下,并在70~80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1]。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引起了生态学、旅游业、环境保护等多领域专家的关注。
生态旅游不只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而是代表了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使得旅游开发生态化、旅游管理生态化以及旅游消费生态化。因此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既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又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1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区,云贵高原的西南部,与贵州省、四川省、广西自治区和自治区毗邻,其西侧和西南侧与缅甸相邻,南和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97°39′~106°12′、北纬21°09′~29°15′,全省总面积为38.3万km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94%,宽谷和盆地仅占6%[2]。云南是我国沟通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1.2 丰富的旅游资源 云南省这38.3万km2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气势磅礴的大山名川、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以及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一有美丽的春城昆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昆明市气候温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因此被称之为“春城”。在美丽的春城有观光旅游的石林、九乡旅游区、高原明珠滇池和以度假、疗养为主的安宁温泉等景区。二有浪漫古城丽江。集古朴与浪漫、宁静与激情为一身的丽江被游客称为“艳遇之乡”。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会到寂静与喧闹的和谐、古典与现代的和谐、蓝天与白云的和谐、古桥与流水的和谐,通过聆听和感受来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有神秘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一个只拥有幸福和快乐、不存在痛苦和丑恶的社会。这里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松赞林寺、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惊心动魄的虎跳峡等。四有动植物的王国西双版纳。在西双版纳这片土地上,孕育植物有2万多种,这里还有近4.67hm2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广茂的森林资源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已被探知的鸟类就有429种。
1.3 别样的民族风情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56个民族中云南省就有52个,还有15个特有的民族。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能歌善舞,主要唱有《阿莫尼惹》、《阿惹妞》、《都火》等歌,此外还有山歌、儿歌;舞蹈主要有织毡舞、包谷舞、对脚舞等。火把节、赛装节、跳虎等节庆十分热闹,其中火把节是彝族的最为隆重和盛大的节日,被称为彝族的狂欢节。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傣族人酷爱诗歌,常见的叙事诗有《金蛙阿銮》、《娥并与桑洛》、《十二位王妃的眼珠》等作品。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大的节日,也是最富有傣族民族特色的节日。白族的悠久历史发展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白族的漆器品造诣很高,是中国古代艺术珍品。白族的三月街,也被称为大理三月会,是白族最为盛大的节日。不仅是节日盛会,更是滇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
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
“七彩云南、魅力云南”,云南的魅力就在于其多样性。云南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52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特点
2.1.1 生态旅游业的规模逐步扩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云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作为6大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2012年云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4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接待国内旅游者1.963亿人次,同比增长20.2%。全省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 702.5亿元,同比增长31.2%。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诸如普洱茶叶、傣族银饰、宣威火腿、食用菌、高原葡萄酒等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产业。
2.1.2 生态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设施的完善对于产业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云南拥有民用机场12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长水国际机场是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机场。云南铁路发展一直缓慢,但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和省内市场的需求,预计至2020年,全省铁路里程将达到6 000km。作为云南省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公路运输,在2008年也已达到2 512km,位居西部第一。目前,云南拥有的五星级酒店就有21家,各种宾馆、客栈等数目众多。其中,昆明市就有6 000多家,作为旅游者的必游地丽江和大理也达到了5 000多家和3 000多家。
2.1.3 生态旅游业的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生态旅游业不仅依赖于基础设施即交通、住宿、购物等,还要有相应的市主体来承担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云南省对旅游资源,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业进行了资源整合,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龙头产业。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拥有1 000多家旅行社,其中云南康辉旅行社、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等3家旅游公司已成为云南省骨干型生态旅游企业。生态星级饭店、生态旅游运输车和生态旅游商品购物点也在蓬勃发展。
2.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 经营理念相似,文化内涵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是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不同于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机会,使得大家能够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从而吸引旅游者消费,实现少数民族农民的经济增收。然而,各少数民族之间雷同的经营理念以及相似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在游玩当中失去参与和学习的娱乐性。这就忽视了当代游客的多元娱乐需求和追求健康雅致型消费方式的潜在需求,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呈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次旅游状态,重游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3]。
2.2.2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被忽视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忽视了任何一方面的效益目标,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会偏离轨道[4]。云南52个民族各异的民族风情、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是人们最为向往的地方。在旅游景点的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地砍伐树木,破坏森林植被;在景点开发过程中,不注重生态效益,大量排放废水、废气以及生活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3 生态旅游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即使可以依据的一些法律的条款,往往缺乏针对性,准确性。此外,在生态旅游的管理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知识训练,没有长期从事旅游和生态及环境方面的工作经历,没有经过严格的法制、政策、专门知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教育[5]。在旅游景点工作的大多数为当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态意识淡薄,对景点的管理也缺乏专业性。由于法制不健全、管理上的混乱和人们的利益至上观念,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处于无序状态。
2.2.4 基础设施不完善,大众生态意识淡薄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其基础设施的落后与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不相适应。旅游业是一个“先投入后产出”的行业,然而长期以来旅游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更不能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要。这些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较少使得交通和住宿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不能达到安全和生态的要求、产品和服务档次不高、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同时,大众的环保意识淡薄,人们不能在旅游过程中约束自己。旅游过程中随处乱扔垃圾、破坏自然植被、损坏文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3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范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建立和完善。一是政府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制定生态旅游开发监管制度、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制度,以及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制定中长期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根据本地的旅游资源实际,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同时,要注意保持本地少数民族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原貌。二是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行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制止各种不利于坏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行为。对于违规的开发项目,要依法严肃处理。
3.2 注重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旅游业是一个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产业,是对自然禀赋和社会遗产的利用。良好的环境是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得以继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旅游景区一旦对外开放就要更加注意环境保护。一是对于破坏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旅游行为要从源头上杜绝;严禁一切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开发行为;二是对于污染景点的企业和设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期整改、技术改造及关闭整顿等;三是在旅游旺季,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调控环境容纳量,使游客量能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导致本地的生态系统失衡。因此,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旅游业开发受益方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不仅要为其造成的环境破坏承担责任,也要为保护环境做出牺牲的群众利益进行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方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对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二是对失去了资源的群众进行补偿,能够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深层次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路线、旅游产品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在旅游业中占据优势,就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要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节目,能够让游客在特定的环境中感受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氛围。同时,在节目编排时,不能为了游客而任意安排,要做到宁少勿滥。一是突出本地民族特色。例如彝族和哈尼族都能歌善舞,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发具有彝族和哈尼族特色的大型文艺活动,宣传弘扬少数民族的舞蹈、乐器以及民歌文化。二是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在确定本地生态旅游路线时要考虑本地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把开发的着力点放在特色上。只有做到“人无我有”,开展特色旅游,才能吸引游客。西双版纳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在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地建设热带植物园、野象谷等景点,不仅实现生态环保,而且能体现本地特色。三是开发具有代表意义的旅游产品。例如云南普洱茶、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餐饮等。
3.4 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培养大众生态环保意识 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态意识还很淡薄,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加大生态宣传力度。一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栏以及志愿者走村入寨的方式进行生态常识的宣传和教育,向他们讲述生态旅游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博物馆、标语、导游等方式和手段,向游客展示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从而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游客进行教育和处罚,对游客的行为、活动范围等也要进行严格的管控。三是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发展旅游业能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业。四是加大生态旅游的社会宣传力度,教育当地群众和游客,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保护第一、关爱自然的思想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培养旅游者的生态行为,并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之路[6]。
参考文献
[1]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1.
[2]杨桂华.云南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1.
[3]王海芹,管永祥,王子臣.江苏省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 874-13 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