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04:58: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校党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习是明确政治方向、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一年来,我积极参与本校及语文教研组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学习“两会”精神,参与“学习强国”,以积极的态度来促进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并能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通过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牢固树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了正确的政治立场,运用了正确的政治观点,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以严谨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1、在党委书记和办公室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办理党务方面的具体工作。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完善党建各项工作制度。
2、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上传下达。
3、积极做好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坚持“”党内活动,认真做好会议的准备和记录工作。
4、严格按有关规定负责党费的收缴工作。按要求认真及时填报各种统计报表,归类整理党内各种统计资料。
5、积极参与2018—2019“国培计划”并担任中语二坊坊主一职
6、担任2019年5月底的全区教体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三班班主任一职。
三、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勤勉敬业是对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按时上下班,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
四、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教学和管理:刚开学时我担任4个班的英语课,每周有12节。从5月开始到学期末,我去掉了两个班的英语课,加了2020级一个班的语文课(每周4节)。教学中有挑战,有收获,有遗憾,也有心得。我不但教好课,而且还把学习方法和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尽可能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我担任职专英语教研组的组长,带领英语组的11名教师相互研究教学,共同成长,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科研等各项活动都走在了学校的前列。
三、党建工作:我按要求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3月20日,我被任命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成员,我及时做好学校每一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组织、协调、总结等工作。
档案馆成立以前,档案管理分两校区运作,规章制度也不统一。建馆以后实现统一管理的关键是不仅从组织形式上、更要从规章制度上统一。因此,我们今年的重要工作是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各门类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及有关规章制度。在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月中旬,学校已经批准下发了《中国农业大学档案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人事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党群行政等各门类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中国农业大学人物档案征集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立卷部门档案工作考核办法》等*项规章制度,已下发各单位贯彻执行。同时,为了建立有效机制,我们还明确了内部管理机构及负责人,讨论制定了各室任务分工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使档案馆管理组织架构基本建立起来,对充分发挥和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实现实质合并,统一办公、统一管理。
去年*月档案馆成立时是东、西校区两地办公,为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按照学校要求,上半年先后将东校区人事档案、研究生档案和综合档案全部搬进馆内,人员也集中统一办公。为做好这一工作,重新调整改造了库房、增加了*多平方米的库房面积,安装了*立方米的密集架。
3、举办兼职档案员培训班,加强业务指导,调动各立档单位积极性。
档案是学校基础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各立档单位积极性。要真正从原分校区管理到集中统一管理,必须在统一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各单位兼职档案员掌握具体的归档方法,否则统一管理就是空的。因此,我们举办了两期兼职档案员培训班。就档案的地位、作用及归档方法、要求向*名兼职员作了讲解。通过培训,使兼职档案员档案意识增强了,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掌握了具体的归档要求。
4齐心协力抗非典,坚守岗位不停工。
非典疫情给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造成了严重危害。档案馆在学校领导下,积极抗击非典的同时,坚守岗位,做好搬家准备工作、归档及档案利用、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建章立制工作。就是在非典特别严重的时候,也没闭馆,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另外,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机关分党委安排的门卫值班及向非典患者家属献爱心活动。
5购置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家具,为做好档案工作创造物质条件。
学校支持档案工作,拨*万元设备专款作为档案馆成立启动费。为了能尽快使办公设备到位,解决办公基本条件问题,我们在非典期间,积极与厂家联系,购置了六台计算机、三台打印机及其板台、沙发、文件柜等办公家俱,为实现统一办公提供了物质条件。
6、配合百年校庆,开展名人志编写、百年画册编辑有关工作。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在于有效结合数学和生活,让人们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乐趣,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与此同时,新课标改革有了新规定: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数学的奇妙,将数学中抽象难懂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中简单熟悉的东西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奥秘与神奇,换句话说,老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讲授数学知识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用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东西取代数学中繁杂缥缈的东西,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关系和空间模型,由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了解。正符合那句话:“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1.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情况
当然,新课标改革提出这样的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有针对性地面对全体师生,突出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数学价值,使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巨大价值,每个学习个体都可以在数学这门学科上获得不一样的发展。”要实现数学教学面对全体师生,让每位老师获得教学成就,让每位学生获得数学成就。新课程改革必须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现如今已被许多一线老师认可,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对数学教学质量提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没有完美无缺的瑕玉,虽然很多老师充分实现新课程要求,不乏个别老师对数学教育实践线和生活性存在误区,缺乏对生活数学的正确理解,数学和生活好似完全脱离,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后于新课标改革步伐,这样的教学其实是很难培养出拥有数感的学生的,会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2.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误区类型
总的来说,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错误有:生活化素材不能匹配数学实际情况,生活形式化严重,数学教学低效等。
首先,生活素材的夺权性。生活源于数学,又高于数学,我们不能颠倒彼此地位,缺乏数学韵味是不可取的,会让人们对数学产生不好的印象,数学是对生活中涉及数学知识的总结归纳。因此我们不能用数学代替生活,否则就犯了片面化和考虑问题狭隘性的错误。
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一味注重数学具体内容而完全忽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停滞在追求数学表面的东西,无法学习数学精髓所在。尤其小学数学教学,倘若老师太过注重数学化,不考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后果可想而知。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不惜在课堂上放一些动漫视频,这些视频其实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其次,数学课堂教育的低效化。现实教学中老师会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比如:××今天有3元零花钱,昨天有两元零花钱,那××今天的零花钱比昨天多多少?这时候小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如果自己有这些钱应该做什么。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不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学习内容上,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产生消极影响,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内容上面。对教师高效课堂构建其实是极其不利的。教师要认识到有问题并不可怕,教师应该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问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这样两点,第一,每个学校要注重并且落实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和要求。第二,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就是生活形式化的严重性。为了活跃气氛,有一些老师会想到在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或者搬一些小器材营造氛围,殊不知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有效学习数学,反而很有可能让孩子们习惯课堂做游戏的风格,误导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知,导致不重视,甚至影响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老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已深入人心,小学是孩子发展思维和提高想象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小学数学教育,让数学融入生活,让数学普及到教育每一寸土地,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将生活化教学正确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找到提升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这样小学数学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草绿,田野花草吐芳香。今天是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呢?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没有它们,就没有盛夏的清凉,就不会有新鲜的空气……绿树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重要。
春天来了,万物焕发了生命力。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在春天里变得活跃起来,课间爱在操场上活动。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正迎着阳光雨露和同学们一起茁壮成长呢;路旁的花坛里,小草欣欣然张开双眼,一切显得那么美好。可有的同学在玩耍时常爱用脚去踩无辜的小草,用手去摇可怜的小树。“小朋友,我们需要休息。等到夏天,我们会给你们浓浓的绿阴。”同学们,你们听了小树们这样的声音,你还忍心打扰他们吗?
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我倡议: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让我们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小草,爱护每一朵鲜花。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激情。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
1.概念
任务型教学方法是一种以任务为组织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参与、体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应用语言,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型教育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发展,它的出现给世界语言教育界带来了变动,引起了教育家的广泛关注。任务型教育法不再单单只是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上进行教育活动,它还包括我们在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结果。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只是单单围绕语言知识,还要围绕特定的语言交际,由此设计出一个具体的,且可进行操作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表达、交流、沟通等方式来完成任务,来达到促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经验和优点而产生的,它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并不产生冲突。
2.优点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以下简述其优点:
(1)任务型教学法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方法来说,它可以完成许多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当中将语言知识和技能充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方面都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4)任务型教学法所涉及的活动内容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方法要更加广泛,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这些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只是任务型教学法优点中的一部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在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个性化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年龄大多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日益趋向成熟。我们在小学生的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兼顾,这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教师在实施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循几项要求。
1.必须遵循素质教育中所要求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来设计教学任务时,所设计的教学任务必须充分具有素质要求当中说的需要具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意义。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拓宽学生视野,以达到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英语介绍中外文化的初步能力,该教师运用4A Module 1和4B Module 1这两个话题来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完成这两个话题为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同时,也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2.根据学生能力来设计教学任务
教师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任何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我们都不可能要求每一项任务都是具有运用性的。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语言积累的情况下去运用语言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在学生掌握好一些基础的语言能力时,才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需要真实运用的教学任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回归生活、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健康地去接受社会的选拔和挑战。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需。
时至今日,课改的推行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目前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以往一味追求分数,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教师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走入课改的误区。
误区一:在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教师也许是怕落入烦琐分析,牵着鼻子走的窠臼,有悖于课改精神。以至于在阅读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质疑,然后老师选择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结果整堂课上让学生忽前忽后地找出有关句子,谈体会,有些体会认识肤浅,谈得并不到位,教师也不敢深作引导补充。结果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成了一个摆设,学生的理解训练、朗读训练都不到位,该掌握的没掌握,缺失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其实,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深刻地揭示了教和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可能获得“不需要教”的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自主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基本方式,既要防止“一讲到底”,又要防止“一议到底”。不要谈讲色变,当讲不讲,当挖不挖,该讲的内容还是要大胆地讲,如对课文背景的必要介绍,对学生经过议论仍无法解答的问题的讲解,对课文必要的总结等等。但讲要有的放矢,要少而精,要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误区二:在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化装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了课堂。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不断升温。无论是在大型、中型,还是小型的教研课上都可以看到,执教者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课件制作精良,那优美的色彩,迷人的动画,与教材相配的音乐,令人折服。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来说,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的确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抽象、枯燥、陌生的东西,经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重点迎刃而解。
可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有些课堂上,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他们只是熟练地操纵着鼠标,心里默念着下一步要出示哪个窗口,将要给学生演示什么,却不能细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及时的反馈;学生就在课件的提示、老师的串讲下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这样的课,过多地用演示型课件图解课文,影响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解读课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剥夺了学生自己感悟语言文字的机会。因此,我们在用好多媒体的同时,更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误区三:在珍视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同时,忽视了对文本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学生敢于说,乐于说,也不管学生说得正确与否,感受正确与否,就一律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行!”……老师不敢再用“否定词”。
一位教师在教学完《狐狸和乌鸦》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认为狐狸真聪明,他开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肉,我喜欢狐狸。”对于这样的感受,教师觉得很有新意,当即大加赞扬。但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这位学生的理解尽管是自己独特的感受,但偏离了文本主旨,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悖,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在珍视学生独特见解和感受的前提下,一定不要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文本的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49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犯错是最平常的事。学生犯错的原因是很多种,通过纠正这些错误,也可以促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所犯错误的处理技巧与艺术,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效果。恰当对待学生的错误,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英语时,犯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一部分教师和家长看到学生犯了错误,缺乏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通常会采取批评指责的方式,导致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丧失了信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
比方说,在学习了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的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之后,学生在课后练习时,由于受到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经常在表达“你能做某事吗?”时,语序会按照汉语的表达说成“You can play basketball?”“You can swimming?”“You can play football?”等。对于学生犯的错误,看上去很不应该,但是,对于刚接触英语学习不久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还不懂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师没有指责学生的错误,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面的区别,列举出例子,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学生发现英语在表达“你能做某事吗?”时,都是“can”在最前面,在以后的表达中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夯实了学生的英语基础,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由此看来,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采取包容的态度,给学生多一点耐心,善待犯错的学生,给予机会改错,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客观分析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知识非常零散,各种错误类型不同,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只有理性的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指导学生从根本上纠正错误,弥补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比方说,学生在学习了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之后,由于小学四年级对于情态动词的用法还不了解,也有一些学生会犯错误,在说“他(她、它)能做某事”时,有学生写到“He can plays basketball.”“He can plays football.”“She can dancing.”很显然,学生犯的这些错误是受到原来学习学习知识的干扰,而对于小学英语学习来说,还没有语法知识的概念,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所有有“can”词语的句子,看看“can”后面用的词语有没有“s”或“动词的ing”形式,学生发现“can”后面的词语都是什么都不加的,教师告诉学生这些没变化的词语叫做“原形”,“can”后面无论什么情况都是用“原形”。在分析错误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比较分析的方法。
由此说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英语知识掌握得不准确、不扎实的地方,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避免再次犯错,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三、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优化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换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时所犯的错误是英语教学的宝贵资源。通过灵活地运用这些学生常犯的错误,深入挖掘英语学习资源,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指明灯,让学生在辨析错误中,把握英语语言知识的本质规律,更加牢固准确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美术教学工作,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顺应美术教学的发展需要,首当其冲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使美术教学工作更具时代特征,更加适应学生发展要求,更加有力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一、小学美术课堂应当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美术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美术教学要从小抓起,注重艺术的熏陶渗透。抓好美术教材内容的教学是基础和基本,但是教师决不可因此而将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封闭起来。有些教师教学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美术教学成为了狭隘的美术课堂教学,大量的生活资源、大量的美术要素无法得到综合利用,影响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将封闭的课堂拓展开去,打造更加开放的美术课堂。例如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了解各种标志,了解建筑物的设计之美,了解生活中美术的具体运用,以及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美术展览、书法展览,让他们在美术的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等等。这样的开放性课堂,有效打破了课内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让学生接触到更为精彩的艺术世界。
二、小学美术课堂应当从“灌输型”转变为“探究型”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许多小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采取灌输模式,美术基础知识采取讲解灌输,美术创作示范采取师徒式的灌输,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积极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在美术学习中受到制约,影响了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此,笔者将过去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引导探究模式。美术知识的教学向学生提出目标要求,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感悟,以及搜集相关的知识进行补充,这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研究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在一些具体操作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无论是从色彩的搭配、线条的勾勒还是动刀具去雕刻,以及展_想象进行创作,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他们独立思考、相互合作,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艺术鉴赏或者完成美术作品的设计。这种探究模式极大的集聚了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的艺术天赋得到充分释放。
三、小学美术课堂应当从“说教型”转变为“演示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学会发现美、鉴赏美才能创造美。有些教师在这一方面的教学中,完全采取口头说教的方式。学生对一件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当在强烈的视觉感知基础上进行分析,去思考感悟,而单纯凭借教师的说教,效果非常有限。笔者在这一方面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搜集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品、不同名家的代表作、不同流派的画作,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进行欣赏,从明暗、色彩等不同的方面来增强自己的艺术素养。大量的美术精品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出来,效果接近于真品画作的展览,对学生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笔者经过这样的演示,将大量的网络资源运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了大量的艺术因素,从油画、水粉画、国画、素描到雕刻等不同的艺术品,有效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四、小学美术课堂应当从“统一型”转变为“差异型”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各不相同,与其自身能力基础有着很大关系。美术学习很重要的一点讲究天赋,有的学生目光敏锐,观察能力很强,表现能力也很好,在美术学习中就非常轻松,而且效果明显。有些学生无论是在鉴赏还是构思、创作表达等方面都相对滞后。这样的差异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模式,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ABC三类要求,分别对应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保证他们从学习的消极情感中走出来。特别是一些学生学习能力不佳,对美术课堂有着畏惧心理,经过差异性目标的设置,他们的学习目标要求明显降低,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样的降低难度目标而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被有效调动起来,也重新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差异性教学有效兼顾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不同发展水平,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理念。
五、小学美术课堂应当从“教材型”转变为“生活型”
组织开展好美术教学,教材是基本的抓手,也是重要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应当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切不可因此而制约了教学内容的拓展程度。笔者认为在各地区的发展中都会有一些乡土美术资源,只要加以充分的利用,将其通过校本课程或是补充课程的方式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之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笔者将本地区民间较为流行的剪纸艺术,纳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一张彩纸经过巧妙的剪裁,变成了一个个小动物,变成了一个个图画,在学生眼中非常神奇。对此,笔者将这一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教材相结合穿行,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经过补充型乡土教材的融合,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明显提高,这些补充的教学内容成为了美术课堂上的氛围调节剂,使学生学得更感兴趣,从而对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堂的改革创新,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着眼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目标,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提升教学的艺术性实效性,从而对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以教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依据教材来做课程设计,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散式思维的培育与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各大高校开始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自学模式、研究性模式、实践模式等。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重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那顾名思义,文献式就是在原有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插入文献,拓宽课堂知识点、丰富课堂气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文献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所以越来越注重养生。而这与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生命科学息息相关。作为发展最快的生命科学,其新的理论与观点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与更新,这是高效课程的更新与换代的速度所不能及的。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生物化学课程必须时刻关系其相关科学的论述与发表,所以这就使文献是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以外,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人物与专业术语,为了加深对其的了解,也需要时刻查看文献资料。
2教学所用文献的筛选与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中的新理论与模式也不断被更新,所以在文献资料的选择上要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不可偏离主题,浪费课程时间。当然,对于理论提出者或历史文化名人,也可适当地用其资料文献进行补充教学,了解该理论的提出与形成过程,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原创性原则。在生物化学的课程学习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理论与物质合成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提出原创性理论或方法文献资料辅助教学。例如,在讲到DNA理论时,教师就可以选择詹姆斯-沃森博士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博士在1953年4月25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来补充教学,该文章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新结构。
(3)适当性原则。文献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弥补教学中某些知识的不足,课程教学才是主题,所以在每节课程中引用的文献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太少,达不到效果;太多,则占用课程时间,效果会适得其反。具体的数量范围要根据各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不可盲目选择。
3所选文献与课程的结合方法
3.1处理好课程教学与文献引用的时间关系
如上述原则中所说,引用文献进行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作为课堂主要内容进行长篇大论,必须以课程教学为主。所以在文献的讲解时间上就必须应该注意,如果文献讲解时间太少,达不到烘托课堂气氛,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不到位;如果文献讲解时间太长,则会占用课程时间,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把握课程时间,适当讲解,烘托课程的主要内容,弥补学生对基本概念与知识掌握不牢等不足之处才是关键所在。
3.2文献讲解程度的把握
在高校中,本科生以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研究生则不同于本科生,他们对于文献的阅读是一种常规性的活动。所以,在文献式教学引入到生物化学的教学当中式,要考虑年级与学历的差别,在课上讲解文献的过程中,要有侧重点与难易程度的区分。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文献的讲解不追求全面系统,而是有选择性的讲解,例如,文献的背景、思路与重点的讲解,而对于本科生难以理解的试验数据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一笔带过,不做仔细讲解。
3.3结合课后的文献式教学,加深知识的理解
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中引入文献式教学,不能只服务于课堂,还应结合课后时间或作业,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吸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合适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和文献汇报任务,作为课程学习的补充,扩展学生信息量与知识储备。但也应注意,课后的文献任务也要考虑其难易程度与课后时间,否则会适得其反。
4文献教学的引用带来的效果
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高校学生所学课程内容上越来越滞后,尤其是在生命科学上。通过引入文献时教学,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插入最新、最权威的原创性文献资料,紧赶时代的潮流。通过各种文献的引入,使学生在课堂之上加深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扩大了知识面,也融洽了课堂氛围,使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5结语
在生物化学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学目标,通过原则性的文献选择与具体课堂、课后的具体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认识到课外文献资料的作用与重要性,为今后的深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