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08:01: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个人自评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每天我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我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为了能够在早上与他们问好,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玩耍;玩游戏时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缠着我问东问西;放学时他们记得和我道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接受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关心孩子我觉得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照顾孩子还要与孩子的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很重要,"家园共育"的方式能让幼儿得到更全面更好的发展在实习期间我尝试与每个家长打交道,一起分享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可喜的是孩子一天一天在进步,家长也对我这个实习老师日渐放心幼儿的天性是好模仿、好奇、好问的,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靠老师给予,提供和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如果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广,求知欲不强,不勤于思考,又怎么教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幼儿呢?
我在实习中增长了见识,我才知道,做老师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回到学校来充实知识,弥补缺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跟孩子们在一起挺有意思的,还真想他们咱也当了一回张老师呢!经过实习,我才发现,要想当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师还真不容易,光靠现在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喜怒哀乐,现在回想起来就象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的串在一起,甜甜的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认同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与自我评价范文二: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五年,从走出学校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我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 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让我成长、进步、收获了不少。 五年里我与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送走又迎来了一批批可爱的孩子。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师德修养方面 :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以德治身,培养良好的师德。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入幼儿教育,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我从事幼教工作已有五年,回顾自己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经过各种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对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认真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工作中从不迟到和早退,坚持100%出勤,准时参加园长组织的各项会议,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幼儿教育开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尤其幼儿教育,从事启蒙教育更加显得重要,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二、教育教学方面 :
我xxxx年毕业于xx幼儿师范学校,三年的师范生活炼就了我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工作岗位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幼教老师,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在教学中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与同事们交流、探索研究新方法,新方案;生活中,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在教学中,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也有满意与不足,但无论怎样,都需要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作为教学经验尚浅的我,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并观摩她们的教学活动来学以致用,取长补短。为做好教学工作,我认真制定教案,做好每次教师汇报课的工作,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在教法上,不断反思与总结,努力实践。我每一次的汇报课,园长和各位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成为我对以后上课的渴望与成功。只有在不断的批评与好评中使我不断进步。
在幼教的工作中,我非常热爱幼教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每一位幼儿,用爱心、耐心让幼儿喜欢我,愿意和我交朋友。五年的幼教工作,使我自身的素质和政治觉悟都提高了。在教学上,我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三、自我完善与发展方面 :
我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阅读有关书籍,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反思和总结: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学无定法,面对如雪花分飞般的教材以及网络带给我们丰富的信息经验,我们必须把握一点: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做教师的难,做幼儿教师更难,但是我觉得在辛苦中,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乐趣——那就是童年的乐趣。 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我的付出,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童年。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与自我评价范文三:从XX年12月开班到XX年5月,为期三年的嘉兴市第二批名校长培养人选培训活动将要结束。三年的学习、实践、考察、调研以及交流、讨论、论文答辩等活动,收获颇丰,回忆起来一种职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1、认真聆听了每一次专家的报告讲座,撰写了《说说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和“魅力指数” 》、《浅谈学校安全工作》等学习体会。
2、愉快参加了上海、杭州、北京、陕西等地高等学府、著名幼儿园的参观拜师培训之行,写下了《陕西培训考察之行》《走进上海思南路幼儿园》《走近徐丽萍园长》等多篇聆听感受。
3、潜心阅读了《办好学校的策略》、《学校领导新概念》等管理书籍,较系统地反思了自己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成绩。
4、系统整理了自己幼儿园的管理理念,制订了幼儿园XX—20xx年《三年发展规划》和《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5、精心养护了自己的《学习者》网站和平湖市新教育实验教师博客网“学习者” ,让其“花开不败”。
6、终于完成了本乡镇学前教育村级幼儿园网点调整规划,全镇实现了“一个中心、三所完幼”的发展目标。XX年度、XX年度连续翻建了两所村级幼儿园,总投资300多万元。吸引了嘉兴市各县市区教育局业务分管局长来园调研,省学习实践活动检查组来园检查,省学前教育专项督查组来园督查。
从XX年12月开班到XX年5月,为期三年的嘉兴市第二批名校长培养人选培训活动将要结束。三年的学习、实践、考察、调研以及交流、讨论、论文答辩等活动,收获颇丰,回忆起来一种职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1、认真聆听了每一次专家的报告讲座,撰写了《说说健康指数”“幸福指数”和“魅力指数” 》、《浅谈学校安全工作》等学习体会。
2、愉快参加了上海、杭州、北京、陕西等地高等学府、著名幼儿园的参观拜师培训之行,写下了《陕西培训考察之行》《走进上海思南路幼儿园》《走近徐丽萍园长》等多篇聆听感受。
二、自评标准:从统一到差异
传统的教师自评体系对校内所有教师都采用统一的评价程序及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和教师个体的差异性;采用的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模糊、简单,主要采用优、良、中、差等级制。叙事视域下的教师自评标准发生重大转变:首先,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充分考虑教师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学科差异、教学年限、个性特征等因素,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及程序,采用分层管理、差异性评价对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进行区别对待。其次,自评标准的制定广泛采纳教师、学生、同行、督导、专家、领导的建议。最后,自评标准的制定不是一劳永逸,而是随着教育时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其建构性、文化性。
三、自评载体与形式:从单一到多元
传统教师教学自评形式非常单一,主要包括教学日志、工作总结等。叙事视域下的教师自评形式非常多元。包括:
1、专业成长反思记录。
是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学科特点和兴趣进行整理的有代表性的资料,包括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心得、学生作品、反思记录以及教师个人成长记录等。通过分析与解释,不断反思与评价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2、教学录像反思记录。
是教师自我评价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教学录像评价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可操作性,主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评价意识,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观察和鉴别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录像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通过反复观看录像,深刻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及缺点。然后邀请同行共同观看,相互探讨,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教师通过诗词、散文、议论文、传记等文学形式
或者通过音乐、绘画、沙盘等艺术形式展开涉及自我评价的叙事。
四、自评内容:从描述到反思
教师自评主要是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描述,缺乏反思。叙事强调在反思中生成、建构、表达意义。叙事视域下的教学自评内容发生重大改变:
1、重视反思性。
教学自评不单纯是简单的等级、分数描述行为,而是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要素的设计效果进行整理、反思与总结。反思中包含问题的解决对策,包含对改变、改进、改善的描述与分析,包含教师自身认知、情绪、行为乃至自我意识、人格发生的变化的描述与反思。
2、重视语言、文字描述。
叙事思维下的教师教学自评突破传统教师自评内容重等级、分数描述,倡导语言、文字描述。比如教学质量评分中,大家不能只关心分数,而要仔细查看学生的评价信息,而学生不仅要评分,在评价信息部分填写的文字信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突破都要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强调丰富描述。
自评内容不能太笼统、抽象,只是一般性、概括性的描述,而应该对教学设计的独特性、创新性进行描述,对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事件的叙事要素进行描述,对教学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细节、事件的转折进行描述,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知观念的转变、情绪与情感、行为的微小改变、改善进行细致的描述。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因以及现行评价方式和内容的弊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评价”一节中写到:“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全面透彻地分析和总结。它不单是对教学效果进行鉴定,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再认识和再提高,以便总结课堂教学经验,从而改进和革新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而现行状况是:评课的“声音”要么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教研员,听课教师的“一言堂”,执教者很难参与其中);要么过于客套(“不说好,不说坏,免得大家怪”)。评课的内容是就课评课,点到为止,缺少深层次的剖析;评价强调的是鉴定与选拔,评价的气氛是紧张的;评价的结果是功利性强且过后不再过问。尤其是颇具规模的赛课的成功,在成为教师晋职升级的有力评证后,有的会滋生惰性,不思进取。这样的评课远离了客观、真实,背离了评课的目的和意义,不能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能从本质上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自评比他评更重要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性张扬,实现个体素质的主动发展,那么和谐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也不例外,我们追求的不但是重在研讨,(“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更重要的是提倡教师自控反思、交流和分析的深度,并在这一基础上的再设计──再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必须提供教师自评自控的机会。
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他本人最了解开展教育教学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积极地自我反馈、自我鉴别、自我总结、自我调整,自我跟踪,非常有利于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实践,所以自评是一种简单易行且功能长效的评价形式。
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带有教师本身的个体性,其产品是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效果的验证有滞后性、隐蔽性。每位教师每周要上十几节课,每学期要上几百节课,全校那么多教师,他评他控的长期效力是保证不了的,校本培训中课改的主要精力还是应“眼睛向内看”,积极发掘教师的潜力和创造精神,“内部驱动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动力”,运用这样的评价机制可让教师懂得,做任何一件事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收获,将自己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行为不但可使自己工作潜力发挥到最佳状态,更可以把个人的成功变成学校的财富。
三、自评自控的操作原则和方法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1.尝试使用“档案盒”“业绩盒”。这种不是由档案室或教务处封存的那种,而是由教师自己保存的开放性评价资料库,可以是纸质的,不过更提倡电子版的,这样,很多资料会随着教师个人的进步而不断修改完善,如教师对某一课堂教学自创的ppt、Word教案、或百里挑一的一段精彩视频,抑或是某一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反复疑惑的几个知识点的整合分析策略等,若公开展示他们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们是最符合本校、本班学生接受水平的,是最体现教师本人教学特色的,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所有的课堂有价值的改革痕迹、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方案都累积在动态“业绩盒”中。这种精心收集整理的过程不但是教师是自觉主动发展的表现,更为创设有本校特色的“原生态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和广泛的发展空间。
2.开展“二自”活动。一是自请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听课,一种是听自己说课,另一种是请他们进班听课,再一种就是把“录像课”传到他们的电脑上,等大家都看完后,再聚齐共评。(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条件的约束,就是必须有学校领导的支持配合)。二是,利用录音、录像手段,课后教师自己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感受自己在板书、教态、应变、设计等方面的不足,通过“照镜子”,达到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目的,这是一种自觉主动的完全自愿的改进自己的教学形式,实施起来也比较方便。
3.上“课型”课。这种课是专为解决本专业的某一板块教学服务的,要为研究一个课题而上,要为有疑点、有难点而上,或者同行共同参与,参与者分头查找资料寻找类似课例的不同教法,每个人设计出一堂具有个体特征的课型,大家都来上一上,上完课后,所有关于这一课例的资料拿出共享,共同研讨最佳教学方案,从而让大家受益。然后把教学经验总结为撰写教学案例,把个例转变为案例,就是一个重新整理教学思维的过程。它能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它能从个别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指导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66-0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下面我谈谈对多元评价的理解和实施策略。
一、关注自我评价,激励自我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很少关注学生自我的评价。新课程要求在课程评价上进行改革,既要求教师成为评价的主人,也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可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已成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给学生的自我评价留足时间和空间。
1、课堂总结时的自评。
利用课堂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学习体会是学生自我评价最常见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倾听学生学习的快乐和困惑,明确自己教学的得失,调整今后的教学措施,就学生而言可以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各方面的表现、学习的结果进行简要评价,弄清收获与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调整今后的学习。课堂总结自评可以是口头简短的几句话,也可以采用自评表的方式。对于自评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体现自评表的实际价值。
2、课后反思性自评。
一堂课结束了,可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的后继学习是建立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因此还可以通过课后自我反思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和学习的发展状况。课后反思大多以数学日记的形式来体现,这种方法一般比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数学方面的成长。
二、发扬同伴互评,促进共同进步。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学习行为,它同样需要群体的合作交流,因此同伴互评也是课堂评价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
1、组长评价
把全班分组,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作为组长,适当负责本组的作业。这样中等生可以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长处,也可以通过批改学习薄弱生的作业帮助差生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成绩稍差的学生则会主动去问组长自己做错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批改作业可以很好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换位思考,让学生体验教师的工作,促进师生的感情。当然,教师不能完全脱离作业,因为作业反应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最后一步教师要检查(学生进行的是第一次检查,教师主要检查的是纠错部分),总结学生作业情况。
2、同桌评价
对于一些书上拓展思维的题目(难度稍大的题目),先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间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学习结果,最后老师再对个人和同桌进行评价。在互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评价者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当作自己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查找别人的不足,引以为鉴。学生掌握了评价权,也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
3、自我评价
数学新课标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其中学生作业的自我评价在评价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上的自我反思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根据作业的难易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或者把自己的疑问及时反馈给教师。在我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基础训练上一般都有自我评价的内容,如在每一个练习结束时都有星级评价),我发现学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作业的:有的学生用不同数量的来表示对自己的作业的满意程度;有的学生用笑脸与哭脸来表示作业的难易程度;还有的学生在自己不会的题目旁边打上一个问号,借以暗示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忙。
三、巧用教师评价,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评价仍然占重要地位。
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
四、结合家长评价,促进家校联系。
区第三幼儿园、市第一幼儿园、县幼儿园、县幼儿园
二、评估目的
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是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主导的,对辖区内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的监测与评估,属于诊断性评估,目的是了解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的现状,发现办园特色、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总结发展经验,为幼儿园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路径和措施提供依据,为市、县两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管理措施和办法提供支持与服务,督促办园主体改善办园条件,改进管理措施,提高办园水平。
三、评估依据
2014年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采用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承担研究制定的《省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附后)作为依据,辅之以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发的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
四、评估时间
2014年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时间为2014年5月下旬-6月中旬。
五、评估程序
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分为幼儿园准备和督导评估两个阶段。
(一)幼儿园准备工作
幼儿园准备既是幼儿园接受督导评估的资料收集、活动准备的过程,也是幼儿园接受督导评估之前的一次诊断性测评和自我总结、反思。
接受评估的幼儿园,要建立由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估准备工作小组,同时,根据需要可聘请教育督导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等参加。
准备工作包括:学习测评活动方案和测评指标体系;准备资料——收集、整理、装订、装袋需要提供的各种资料;人员准备——通知、召集需要观测、访谈的教师、幼儿、家长等;活动准备——组织开展需要测评的幼儿接园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就餐就寝活动等;自评自测——根据《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自评打分;撰写教育质量发展报告(总结报告)——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自评、自测结果,现状分析与反思,撰写教育质量发展报告。自评结果与质量发展报告于评估活动前一周提交评估小组。
(二)督导评估工作
1.评估小组
建立由教育督导人员、教育专家、幼儿园骨干教师5—7人组成评估小组。
2.测评活动
(1)学习方案:参与评估人员,在评估工作前认真学习《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2014年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个人测评情况记载表》等,熟悉评估内容与方法。
(2)个人评估:每个评估人员负责1—2个一级指标的测评,依据《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个人测评情况记载表》独立进行测评,测评人员须对每项三级(c级)指标进行评分;同时,在“测评情况记载”栏,对查阅的资料(佐证材料),幼儿园建设和环境的查看情况,对幼儿、教师、家长的访谈情况,幼儿生活、游玩、学习等情况进行记录、记载,包括质量发展状况、特色与存在不足、问题等。
被测评幼儿园应为每个测评人员提供一位引导员,协助完成测评工作。测评时间从幼儿入园到幼儿离园,观测幼儿园一日的教学活动。
(3)幼儿园汇报:由被评估幼儿园领导作教育质量发展总结报告,包括评估准备工作情况,教育质量发展状况、特色,存在问题与不足,自评结果,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等。
(4)小组评议:在测评人员个人独立测评基础上,小组成员合议,形成小组测评结果,填写《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结果统计表》。
3.测评方法
(1)听取汇报:听取幼儿园领导及有关人员的工作汇报。
(2)察看现场:幼儿园环境、班级环创、区角设置、寝室环境、园风园貌、教学设施设备等。
(3)查阅资料: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包括各种工作计划与总结、管理与考评规章制度、教学活动设计、学习与会议记录、报告、园本课程、幼儿成长记录(卡、册)、教师业务档案等,包括文字、影像、图片等。
(4)座谈会: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10—15人,大、中、小班兼顾)。
(5)个别访问:对教职工、幼儿、家长及有关人员进行个别访问。
(6)听课:观看幼儿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户外活动、就餐就寝活动等。
4.评估报告
关键词
园长 幼儿教师 发展性评价 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他们的评价都是自上而下的奖惩性评价。它是面向过去只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很难注重到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个体差异,很容易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就提倡应对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管理的核心人物,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含义和意义
发展性教师评价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英国,“它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1]这种评价是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形成性评价,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发展性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指明努力的方向,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直接意义
现行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用行政的而非专业化的眼光和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然后把教师分成好、中、差几个档次,不仅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而且严重打击教师的工作和进步的积极性。又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其劳动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而又在主动发展的幼儿,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幼儿,势必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发展为目的的,把评价过程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性。这种评价降低了教师的思想压力,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为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作和进步积极性。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就更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并给予幼儿更好地指导,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发展性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2]幼儿教师工作本就具有艰巨性,不仅要照顾幼儿生活还要向幼儿进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也就更需要公正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能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帮教师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发展性教师评价就很符合以上要求,它既注重教师个人的现在表现,也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且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鼓励教师张扬个性,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内在潜能, 发挥教师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此外,发展性教师评价还要求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表现,而应是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就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教师间的合作,这就促使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发展性教师评价也要求教师与园领导的交流,而教师对园建设的建议也能促使幼儿园的发展。
二、园长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四部分明确指出: “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学校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3]由此可见,《纲要》倡导发展性教师评价。园长作为幼儿园最高行政负责人,其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有:
(一)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幼儿园内展开
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评价方式,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式的总称。园长应该怎么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的制度。”[4]自评,即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的过程。这是教师主体性地位突出的典型表现。既然要以教师自评为主,这就需要园长尽快确定参照性强的教师自评内容,为教师客观认识自己提供依据。为了不将教师自评结果与利益挂钩,园长需强调教师自评只是为改进教育服务的。由于不同教师个体的起点与教学水平不可能一样,因此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进修要求。“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的建立是解决这个问题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地、真实地把自己觉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工作记录下来。通过成长档案袋的展示,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成长历程,并加以评价和反思,以达到展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欣赏自我目的。同时,这也为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提供依据。
(二)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
园长要通过与教师沟通帮他们明确评价目的,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并能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倾听过程中适当运用欣赏性的面部表情,如赞赏的微笑,并能适当使用激励性语言,如“这个想法不错”;还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并给教师搭建平台展现自己。园长还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位教师,也能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为全体教师树立榜样作用,率先反思、总结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并且帮教师反思、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一起成长。以此营造一种在幼儿园有问题敢问、有建议敢提、有困难敢说、有想法敢实践的良好氛围。园长也要多了解教师在想什么和需要什么,并给她自我实现的机会。教师在这种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环境中自然会产生种被信任被理解被尊重和得到支持的感受,自然更愿意主动诚实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也会更用心工作和取得进步。
(三)从管理制度上保障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开展
园长应当结合教师职业发展总体情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培训及对教师的评价应贯穿职前、入职、职后,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园长还应建立以园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个案研究(主要指教师教学个案研究)、研讨制度,引导教师相互评议、交流和研讨,并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然后制定互帮互学的计划,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以达到提高全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评价过程中的专家指导。在以自评为主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中,需要专家的意见和指导,从而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精力、财力的浪费和评价的盲目性。
总之,发展性教师评价确实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但是很实际地讲,考虑到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也并不能被完全摒弃,那么园长又该怎么做才能使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并存而又不矛盾呢,这还是值得思考的。并且,每个幼儿园具体情况也不一致,园长应该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领会发展性教师评价内涵,开发出有园本特色的教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评改方式进行改革,以评带教,以教促学,摸索出高中语文“五步作文评讲法”,即“自改自评——互改互评——讲评提升——示范引路——反思复作”。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作文教学讲评模式。
一、作文纸的设计
作文纸设计正反两面,正面方格是学生作文内容,学生作文右侧留下空白以便评点。反面分五栏:一是学生作文提纲栏;二是学生自评栏;三是学生互评栏,互评分优点和不足两块;四是教师点评和等级评价栏;五是学生反思栏。
二、评改标准的制定
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前要教给评改的角度和方法,让学生评改有标准,有依据。
首先教给学生评价的角度,即七看:看审题,看立意,看选材,看结构,看语言,看文体,看拟题,看创新。这是宏观的修改要求。每次作文还要有具体要求,所以每次作文训练,都要制定详细的作文评价表,提出具体的评价要求。
三、“五步作文评讲法”实施流程
1.自改自评,自觉自省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倡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环节在学生作文完成后就进行,先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审视得失,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自己作文评改的主人。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评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评语可以写本次写作的构思过程、写作动机,也可以提出写作过程中的困惑纠结,总结本次作文的优点、不足及其原因等。
2.互改互评,扬长避短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一环节学生不仅分享快乐,还要在评改他人作文中得到启发,有所进步和提高。这一环节的实施,是在学生自改自评后,把自己的作文交给小组,六人一小组,小组内每两人合作,进行评点。笔者在实践中证明,六人一起评改拖费时间,操作性不强,而两人合作,既避免了一人评价视野狭窄的缺点,又可提高效率。具体方法是:先用《作文评点报》上评点作文的方式进行示范,让学生圈点勾画批注评点,从拟题到结尾,对作文的每一部分都进行评点,品味同学作文的优点、成功之处,发现其缺点不足,在评点过程中遇到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共同讨论,最后在作文纸背面学生评价栏中总评优点与不足,小组归纳本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上交老师。同学的作文也是自己作文的一面镜子,学生从评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中,不仅能取长补短,而且也能发现自己原先没有发现的问题。这种互改互评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赏析评价能力,培养学生乐学善思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
3.教师讲评,对症下药
教师讲评是对全班作文情况的总结,是作文结果的反馈,更是解决本次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互改互评后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审视评价,对本次作文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解决。一次重点解决一到两个突出问题,选出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投影或复印给学生,大家共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教师最后总结规律,点拨方法。如高一第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在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户改后,笔者评阅时发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1)有些学生把听到的或看到的一个故事当作自己的作文。(2)有些学生在记事写人时以概括叙述为主,缺少生动的描写,缺少传神细节。作文讲评时就集中解决这两个问题。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讲评时,每次解决一到两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不贪其多,重在效果。如此循序渐进,让学生阶梯式进步,螺旋式提升。
4.佳作展示,示范引路
用以示范的作文可以是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可以是邻班同学的成功之作,也可以是教师的示范作,还可以是名家或其他人的作品。名家的作品,其示范作用不言而喻;同学的优秀习作,能让学生以零距离的心态接近,取其所长,得其招数,来完善自己的作文。用投影或印发的形式,组织全班讨论,谈体会。文章好,好在哪里?上一环节是“诊治”,这一环节是“学优”,在一反一正的对比中,写作中存在的毛病该怎样克服,怎样作文更好,学生从感性层面会有深刻的印象。
5.反思再写,内化提升
这一环节是学生进行总结内化提升的重要环节。对在本次作文中问题突出的作文,要求学生在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二度修改,重新写作。对学生的复作,教师要逐个检查,了解效果,如还存在问题,就叫来进行面批、指点,甚至三度写作,直到问题完全得到解决。其他同学针对本次作文和评讲过程写个人反思。反思可以写自己作文时存在的问题、困惑,本次作文的得失,或评改同学作文的感受,或自己得到的收获等。
四、装订成集
早在20世纪60年代,伦内佰格(Lenneberg)就提出了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期(2-12岁)。小学低年段的学生一般都在6-8岁,正处于这个关键的时期,错过了这个宝贵的阶段,语言习得的效率会大大的降低。不仅如此,如何提高低年段学生语言习得的效率一直是广大一线教师为之困惑并不断探索的目标。我校低年段英语教学多以活动课型为主,这不仅符合本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也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对语言习得的考查,我们通过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及课后反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 形成性评价的含义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也称为过程评价,是现对于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而言的一种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在一段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旨在对学校的结果进行检测,以测试为主要形式。形成性评价则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评估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
二、 小学英语活动型课型中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1.学生自评。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方面评价与认识。以小学英语活动课为例,在江苏版牛津英语新教材地在每个单元的介绍设置了一个Ticking Time的表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所学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自我平分。除了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以外,学生还能够针对一周或一个月的表现及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过程评价。根据自评表,对自己近期整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定,从而自我反省、自我鞭策、自我改进。
2.互相评价。这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依据标准对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判断。如每天上课前的Daily Talk Show就是学生互评的一种形式,学生根据演讲者演讲的内容、形式、演讲者的自信心、演讲者准备的是否充分、自我接受程度和是否学到知识等方面,对演讲者进行评价,此种互评并非简单的评分,而是有效的评价。由于是低年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以学生会根据演讲者的情况给予他”Good”、”Very good”、”Well done”、”Wonderful”、”Fantastic”、”Excellent”、”Perfect”等几个等第的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等第给演讲者进行评分,评价和评分相结合的互评方式,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3.教师评价。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同时,也离不开教师评价。有别于传统意义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及考试成绩单向给予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系中的教师评价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自评和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如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与否、是否能够并愿意大胆发言、大声朗读单词句子、朗读句子的流利程度、是否能够有节奏的拼读出所学的单词句子、语音语调的模仿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展示好的学习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指导并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评和互评,定期评定学生的进步。
4.合作评价。由于学生多为6-8岁的低龄儿童,活动课堂教学成果除了课堂反馈外,还需要家长的介入。由家长从学生在家的学习反馈中,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活动或游戏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以便教师适时改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
三、 小学英语活动型课型中形成性评价运用的方法
1.学生自评表。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设计一张学生自评表,对于尊重学生的自,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由于低年段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学生自评表多以课堂教学作为载体,一方面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善用此张表格,另一方面学生也能通过课堂活动根据自我表现,当场给自己打等第,如有偏颇教师可以及时修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由于低年段学生对于公平的认知差异及自我评价的非客观性,学生自评应以等第进行划分,同学从旁监督,教师辅助指导,最好避免使用记分制,这样会带来学生间的矛盾。
2.小组评价表。小组活动是小学英语活动型课堂中经常见到的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起到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的作用。制定小组评价表是对小组活动进程的有效鉴定和合理补充。以我班的小组评价表为例,小组评价表根据小组成员设置计分格,一人对应一行,记录每人每天参与小组活动的得分。在活动过程中,我班把小组评价和师评相结合,如小组表演或者小组朗读Chant的过程中,能够朗读出来的小组每人各得1分,朗读特别响亮的小组每人各得2分,朗读又响亮又有韵律的小组每人各得3分。而当天小组得分就是小组成员累计的总分,每节课下统计小组得分,评出当天最优秀小组,下课后教师在书上给小组成员盖章,满15个章,就可以兑换奖品。
3.课堂教学活动评分机制。低年段英语课堂多以活动或任务型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活动评分机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师评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评分机制的初衷并非通过评分让学生分出伯仲,而是以评分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或近期的进步予以肯定,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4.一周评价表。一周评价表是对学生一周情况的总结,是学生自评表、小组评价表、课堂教学活动评分机制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四者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如此,我班还特别设置了家长反馈一栏,帮助家长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一周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让家长把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可能影响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以文字的形式填写在表格中,正在做到三位一体。配合学生自评表,让学生自我评价本周Class performance(课堂表现)、Dictation(听写)、Assignment(作业)、Oral practice(口语)、Recitation(背诵)这几方面的预估等第。配合小组评价表,除了每天的最优秀小组外,每周五我班还统计一次,得分最多的小组为本周最优秀小组,小组成员均可获得老师的一张奖状。而本周的最优秀成员则要配合着学生自评表、小组评价表、课堂教学活动评分机制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共同进行,选出同学们都认可的,最优秀学生。
四、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活动型课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并设计合适学生参与的活动或任务。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意识,低年段英语活动课必须设计和选择适合该年段学生的Chant、歌曲、活动和任务。不仅如此,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活动的难易程度。太难的活动,不仅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且活动本身还会打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无法激起低年段学生的兴趣;太简单的任务,又会让学生觉得无聊,不想参加,直接影响到形成性评价的生成。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把评价方式作为参考,把学生作为主体。
2.活动或任务的难度要与实际评价机制相符合。虽然活动的设计不能太难或太容易,但任务本身一定要具有梯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互评和师评也要依据任务或活动的难度进行评分。对于个别有难度的活动,评价技能的标准也要适当调整,形成性评价也要相应的增加。
3.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在设计评价活动时应先考虑学生的学,而不是将他们分出伯仲。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是小学英语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中,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在自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自我、改进自我、不断进步;指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给予同伴包容;在师评的过程中以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不断激励在参与活动中受挫的学生。这些无声的评价和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心态不仅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信心。
4.形成性评价要能体现公平。在评价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应享有平等的待遇,拥有平等学习和参与的机会。教师不能每次都让那几个特别喜欢举手发言的学生,对于个别性格内向、特别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教师更应当多多鼓励,尽量做到任务分配的均衡,并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少言和不爱参与小组活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教学中。评价能够公平的反映学生的情况,做到无偏颇,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要做好总结评价。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定期对于公平的自评,出色的互评进行总结性评价。教师始终是站在“指导者”的位置教育教导学生合理的进行自评和互评,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鼓励,在互评过程中给予他应有的肯定,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也要让学生带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他人的进步,给予同伴较高的评价,激励他再接再厉。而教师要时刻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在师评过程中,给予他们肯定。只有这样教师的公信力才能增强,同时也能不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彼此的亲密度。
好的教学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成功的教学评价是一个有趣的学习体验。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深刻地体会到,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性评价就是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面对课堂教学,对新授内容充满情趣,就是要让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注重小组合作,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产品销售》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解决推销员各个工作环节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操作等问题,对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起支撑作用。
一、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日用化工产品销售为基本线索设计任务,课程共设计寻找顾客、接近顾客、推销洽谈、达成交易、回收货款五大模块,每个模块都采用“任务引入——角色分配——任务实施——讨论总结——考核评价”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分组、分岗位,在操作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每个操作任务后附所需理论知识。
二、新旧教学及考核方法对比
(一)新旧教学方法对比。
1.传统授课法
(1)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模块为主,分章节介绍学科体系,侧重知识目标的掌握。
(2)教师主导,从教学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层次、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3)传统教学方法无角色任务,没有主观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要求。
(4)理论考核占主要部分。
2.现在任务驱动型教法
(1)教学内容:由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决定教学内容,侧重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
(2)学生主导,从工作流程操作出发,教学过程涉及学生未来工作的流程、方式与规则。
(3)赋予学生不同角色任务,促进自主式、协作式学习模式的形成。
(4)形成性、过程性考核。
(二)教、学、考方法与标准的改革。
过去是老师讲、学生听、考试靠“背功”、一卷定成绩。
现在是老师精讲+示范指导、学生练、结果考+过程考+理论考+操作考,考出学生的全方面素质能力。
三、考核方案设计
(一)考核评价原则。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考核贯穿《产品销售》项目课程教学的始终。从教师安排项目开始就进入了考核环节,课堂秩序考核、项目实施过程中组长考核、学生自评考核、教师考核、教师评委会考核等。这种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方法,不仅能够多角度、公正、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能够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过去评价学生的主体主要是任课教师:一般采用单项教学评价、静态教学评价、被动应对考试、结果式考核等方式。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主体有教师评价、学生小组自评、第三方评价(校内外专家)等,这样可以达到校企合作多元化评价、动态评价、主动参与考核、注重能力训练过程等考核目标。
(二)考核基本思路。
考核以过程性考核(平时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为主,以期末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为辅,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全方位评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评,主要由平时和期末两个部分组成,包括平时作业、期末试卷考试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等;二是对学生应掌握的职业能力的考评,以能适应推销工作岗位的要求为标准,主要体现在子项目和综合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三是对情感目标的考评,是无形的,主要根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协作精神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进行考评;四是岗位学习成绩,主要通过小组工作手册和个人工作手册来反映,这样不仅考虑团队合作能力,还考虑个人表现。
(三)学生成绩结构设计。
个人成绩=过程性考核70%+终结性考核30%。
其中:1.过程性考核成绩包含:团队项目成果和个人表现(讨论发言、课堂纪律)。
项目1权重*小组自评*校内外教师评价系数+项目2权重*小组自评*校内外教师评价系数+……+项目4权重*小组自评*校内外教师评价系数。(各项目的分数权重由教师确定,小组自评掌握的比例:90分以上:15%;80~90分:30%;70~80分:30%;70分以下:25%。教师的评价系数区间为:0.8-1.1)。
个人平时表现(10%)(专兼教师考核)+团队项目整体业绩(40%)(专兼教师考核)+团队项目组内的个人考核(50%)(小组自评)
2.终结性考核成绩以全国营销师考试试题为主。
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取得“双证书”,在平时教学中直接将考证内容融入课堂,在试题库中,将国家营销师考试试题编成试题库,期末考试由教师根据各项目的知识目标,在试题库中进行组卷,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网络进行在线机考,占总成绩的30%。
四、过程考核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组织好项目化教学课堂,设计好项目任务。
(二)设计好各种考核表格。
为了有效进行过程考核,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事先设计好项目任务考核标准,做好考核表格,并且事先发到小组长手中,要让所有学生事先知道考核标准,这样学生在小组考评时才有据可依。
(三)注重收集考核证据。
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进行过程考核时,应该注重收集学生完成任务的证据,收集时坚持有效性、真实性、现在性和足够性等原则,对学生评估要遵循有效性、可信性、灵活性和公平、公正等原则。教师可以应用现代工具对学生表现进行记录、评价,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
(四)注重对学生的期末评价。
期末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书面评价,不仅指出学生在这门课中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指出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样在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指明努力方向,这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制订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元化评价是在传统评价方式、主体单一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以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积累、体验和感悟,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极大程度地激励与促进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根据高职教育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对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应用多元化教学评价理论,将教学成果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分为针对过程的评价和针对成果的评价两个部分,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项目答辩四个维度对学生成果进行全面考核。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过程评价体系中,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特色,将学生自我评定和教师评定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考核中把学生的成绩评定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个部分的评定在综合成绩中各所占50%。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将过程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个层面,力图从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评价。
1、学生自我评定为主,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任务情况、解决能力情况和学习经验进行总结和自我考核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公司员工工作过程为蓝本,在过程评价体系中加入了“工作日志”的环节,以每次课为单位(一次课为4个课时),填写工作日志。学生在工作日志中将本次课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完成的任务内容、任务完成情况、待完成工作、工作中已解决问题和未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个人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工作日志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体或个体的讲解,使学习中的各项信息能够及时的交流和反馈。
2、教师评价为辅,从职业素养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应用进行考核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过程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评价起辅助作用,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两个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以平时成绩册、学生学习时填写的工作日志、和答疑记录为依据,对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核,综合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具体分值情况如下:
过程评价=出勤情况考核(30%)+ 作业完成情况考核(70%)
(过程评价依据:学生工作日志、平时成绩册、答疑记录)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成果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将阶段化成果评价和综合成果评价相结合,从发展的角度,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定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能力高低的认定。教育的类型与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不同,评价的标准和手段也应不同。以科学发展观来解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认定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以人为本对能力进行整体评价。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成果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一改传统评价体系中“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将成果评价体系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同时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中教师“权威性”评价方式,使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成以人为本的互动式民主评价体系。
1、坚持连续性评价原则,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起点与终点之间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
现代的职业教育考核方式,要求注重了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情况,在兼顾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吸收、理解基础上,更重视学生在项目工作中关于体验、经验以及关于主意、策略等隐性知识的内化程度,将关注点放在各个学习阶段过程中个体学习成绩的变化,寓厚望于阶段成绩指向性的蕴涵着的上升趋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整体教学实践改革中,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项目任务决定教学内容,以项目阶段决定教学阶段,学生的学期总体任务目标分为若干个阶段任务目标,每一阶段任务目标包含相应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项目难度由低到高的阶梯式渐进方式进行,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掌握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并形成多项项目成果。基于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成果评价体系上也做出相应改革,将学期末整体性目标评价分散为学习任务阶段性的成果评价,学期末的成绩考核为学生在该学期中各个项目阶段完成任务情况的总体考核,力求全面、客观、动态的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同时,根据项目内容在完成时的要求的不同,每一阶段考核的侧重点也相应发生改变。 转贴于
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就将整体课程分为四个项目,即企业网站设计与制作、娱乐网站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制作和综合资讯网站设计与制作,项目内容由少到多,项目难度由易到难。在整个成果评价体系中,考核的侧重点也逐步从局部到整体变化,如企业网站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软件基础工具操作能力和基础程序语言的使用;娱乐网站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网站版式设计、高级软件工具和常用程序语言的使用;电子商务网站主要考查学生网站色彩搭配能力和高级程序语言的使用;综合资讯网站则是考查学生网站综合能力,包括网站策划能力、创意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软件工具使用能力、程序语言使用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考查。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成果评价体系,强调互动性评价原则,将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成以人为本的民主整体性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体系中,教师是评价主体,评价的方式往往是教师自上而下的“权威性”评价模式。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评价体系多元化改革实践的重点在于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改“权威性”评价为“民主性”评价。这不仅体现在过程评价体系中,在成果评价体系中也继续将这种“民主性”进行贯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成果评价主要是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项目答辩和教师评价四个维度进行。
学生自评,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项目完成后,针对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注意事项、经验总结和完成的项目成果的成功点、不足处以及可改进的部分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互评,是以小组或班级整体的方式对单个的学生作品评价,并由小组成员根据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学生自评情况,给出意见和建议,在此过程中,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加强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参与度。项目答辩,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成果评价体系中,既是评价的重要环节,也是表现形式,是专家组根据学生在项目答辩中的综合表现进行的评定。专家组主要是由相关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构成。学生将个人作品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进行展示和介绍,并针对整个项目的制作思路、制作流程、制作方式、制作经验、存在问题和项目总结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专家组则从实际项目角度出发,根据该学生在项目的总体介绍时的仪态、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项目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技术能力水平以及行业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定,同时为学生的项目成果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评定,是教师从教学角度,根据学生项目成果的完成度,给予的评价。其所占比例如下:
成果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项目答辩+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占10%、学生互评占10%、项目答辩占30%、教师评价占5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将过程评价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相结合,将学生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将针对教育结构的考试与针对就业结构的考试相结合,形成立体式、多维度民主化考核体系,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在“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探索。该体系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特点,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的,不断地应用、调整、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