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1 06:10: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乡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城乡教育论文

篇(1)

二、内外统筹,优化师资力量

教育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相比,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由于教育资金、农村基础教育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数量少、业务水平不高、学历达标率较低、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就需要内外统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资源。从内部来讲,应当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组织教育工作者到成人教育较发达、水平比较高的学校去参与短期培训,促使教育者较为系统地掌握成人教育理论和技能;鼓励教育者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并鼓励其深入到农村生活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同时,还应加强城乡之间的教师交流,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会、教改实验等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育者素质。从外部来讲,应积极引进人才,优化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积极从学校、机关引进优秀的毕业生或基层干部,增加教师活力;鼓励高校学生到农村教育机构进行实践,优化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农村成人教育的需求,公开招聘人才,不断壮大教师队伍;邀请优秀的退休教师、相关专家及本地致富能手兼职,还可建立“流动讲师团”制度,组织本地及周边的大专、职业院校的讲师、教授定期到农村成人教育点开办讲座,及时把新观点、新技术、新信息送到农村地区。此外,还可开展远程教育,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集中师资力量,通过内外统筹,拓宽农村成人教育队伍建设渠道,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三、点面统筹,优化基地资源

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基地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的问题,不利于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改变这一局面,应当坚持点面统筹,既要建设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大基地”,形成“大体系”,实施“大管理”,使管理部门与培训机构形成合力,优化基地资源。首先,应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不愿冒风险,说教的效果远不如成功的实践。因此,应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整合县(市、区)劳动、科技、农林等部门的成人资源,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基地”,作为成人教育的课堂,如讲养殖,有养殖基地;讲种植,有农业高产基地,将科技文化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操作中,通过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充分发挥基地直观示范作用,引导农民按照基地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使农民真正掌握实际操作的技术。其次,依托“大基地”,形成科技示范基地—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农村文化技术学校的三级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林、科技等部门的特色优势,形成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培训的平台。此外,还应当积极树立典型,农民身边的“典型”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可选择当地种植大户、养殖专业户、专业合作组织等个人或集体为典型,并组织其与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农民致富的信心。

篇(2)

二、关于全国各省市探索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先进成果的研究

关于该研究的成果主要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委托课题“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与政策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该课题组成员对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夏婧等(2011年)在对重庆市的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汇报了重庆市大力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成果。2007年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其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重庆学前教育事业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发展需求,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教师数量不足、师资质量与稳定性较差、各类幼儿园办园水平亟待提高等,为此,重庆市主要确立了城乡学前教育全面均衡普及的改革理念与目标,并通过健全与完善体制机制,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并将经费向农村倾斜、建立弱势群体学前教育免费制度、大力加强公办园建设、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规范化与优质化并举的学前教育工程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均衡普及,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与质量提高。这些改革探索与经验对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课题组的成员洪秀敏等(2011年)对河北省的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也进行了研究,河北省主要是基于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而提出,因此其发展的重点在于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中,河北省始终立足于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强化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坚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三为主”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使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全省2/3以上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在此过程中,河北省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有力措施,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篇(3)

主要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选择

通过查阅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村群众体育健身、农村体育人口等相关资料,获取文献资料基础数据;根据研究内容实地调研绥化地区所辖各农村、相关政府网站,了解掌握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并运用比较归纳、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统计,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结果分析

2.1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人的因素:绥化市正在努力改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缺失问题。但是,相对于百万人口的农村来说,目前培养的体育人力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制约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此外,绥化市农村人口分布格局也存在着差异,在距离城镇边缘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普遍良好,农村的体育参与意识也比较高。与城市人口的体育参与意识差距较小,而相对于距离城镇较远且是贫困县(例如明水、望奎、青冈)的乡村,由于经济状况、资源环境、场地设施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口体育参与意识相对淡薄,体育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明显较大。其次,物的因素:根据2014年4月下旬,绥化市体育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反馈数据可知,目前各市县部分乡村存在场地器械面积不准确、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当前农村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群众健身的实际需要等问题,并已经成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大部分乡村也存在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专业维护人员、维修保养不及时、部分器械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科学合理使用等问题,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使农村体育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再次,财的因素:资金投入是制约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绥化市各市县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但是从整体上看,资金用途比较单一,用于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明显较多。而用于培训体育人力资源、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体育文化活动站和乡村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扶持共建等专项经费较少,这就使全面开展农村体育教育活动受到了限制。最后,制的因素:目前,绥化市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大部分乡村没有体育管理机构,而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主要存在于乡村中小学,这使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存在盲目性。也给国家体育政策的学习、宣传与实施带来了困难,使农村人口对于国家体育政策导向不了解,逐渐形成边缘化的趋势。

2.2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2.2.1人才培养

绥化市各级乡镇政府应积极注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员、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训与开发,使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城镇均衡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针对贫困县农村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出专门政策,采用专人负责的态度,对人力资源教育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进行专门培训,这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之间体育人力资源的差距,实现均衡一体化发展。

2.2.2健身俱乐部

在农村构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体育人口分布及类别,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引入、传授与普及体育健身项目,转变观念,增强健身意识。

2.2.3社会支撑

目前,体育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先进的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学校。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优势,农村体育教育可以依托地方学校丰富的教学、训练、科研、人力等资源,在农村体育场地设计开发、高校体育社团服务农村体育、农民体育知识技能培训、农村体育竞赛训练、体育社会指导员等方面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支撑,例如体育健身机构、体育职业技能机构、科研机构、体育企业等力量,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咨询、募捐和筹划等服务,提高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面和支撑面,拉动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速度。

2.2.4少数民族体育

目前,绥化市农村可以根据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挖掘、整理、继承与发展农村现存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施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使农村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实践基地。这不仅继承发扬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而且也使广大农村人深入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2.2.5扶持共建

绥化市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走出去,利用省外发达的乡村与绥化市乡村进行联合扶持共建,实行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经验,在体育人才、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健身指导、体育产品,基本经验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对接扶持共建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差距,而且还能够使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2.2.6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

绥化市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所辖范围内的贫困县(包括明水、青冈、望奎、兰西)内的乡村,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使其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的农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快绥化市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网络信息化,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体育法制、价值观、欣赏、保健等体育知识教育。在资源、环境、人才、资金等领域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体育教育差距。

篇(4)

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可以分为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位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教育获取了同样的收益;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政府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比如一致的升学途径、相同的考试规则、为每位学生获得良好教育资源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每位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受教育权是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政府应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给他们,即那些处在才干和能力的同一水平上,并有发挥其才能的同样愿望的人,应当有同样的成功背景,不管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即不管他们生来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第二个原则是无差别原则,保证处境不利的社会成员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下岗工人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等。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就保障了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了农村孩子的利益,因而就实现了教育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公平是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现实因素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加上我国长期对城市和农村教育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和教育政策,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刻剖析,是提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路径的基本前提。

1.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从1985年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城乡二元化同样出现在义务教育领域,城乡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城市义务教育由市或区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由县、乡(镇)、村负责,但实际操作上又变成了乡(镇)、村负责,使得管理城市义务教育的政府层级高于农村。在经费筹集方面,比如基建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城市义务教育基建经费由财政负担,除了基建费用,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经费、校公用经费等都是财政拨款,而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基建经费完全取决于乡、村的经济状况,但我国大部分的乡、村财政十分困难,这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根本没有保障。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却发展迟缓,由此可以看出,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不能均等发展的主要原因。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分税制改革后,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转移支付制度应运而生。转移支付是指在一定的财政体制下,按法律或政策要求,将财政资金无偿地由一级政府转移给另一级政府。从转移的方向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其中横向转移支付是指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纵向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从补助的目的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转移支付是指不限定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用来补助低级政府的基础财力不足问题,也叫无条件补助。专项转移支付也叫专项补助,必须用在上级政府制定的项目上。又可以分为非匹配补助和匹配补助,非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不需要配套相应的资金,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才能得到上级政府的补助。但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很不公平。我国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原体制补助四项,其中税收返还根本就不是转移支付,因为转移支付的目的是实现地区间财力平衡和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而税收返还是根据各省增值税、消费税增长额为基数进行计算的,即越富裕的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越多,这样不仅没有实现公平的目标,反而加剧了贫穷地区与富裕地区的差异[1]。由于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补助规模太小,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绝大部分是一般转移支付,而其中税收返还又占了大部分比例,富裕的城市享受到较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贫困的农村得到的资金较少,由此不仅没有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异,反而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3.不合理的重点学校政策重点学校政策使教育经费向城市重点学校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经费过多地流向城市条件好的学校,而对农村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正是如此,使得在农村中小学的经费严重不足的同时,城市重点学校的经费却极为充足,几乎达到了浪费的地步。很多城市重点学校都花费大量资金建造人造草坪、塑胶跑道、星级宾馆式的宿舍等相对较为豪华的基础设施,而此时不少农村中小学连完好的课桌椅都没有。许多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更加导致用大量教育经费去建设少量的明星学校、名牌学校、重点学校这些面子工程,而忽视了大量教学条件低下的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领域,由于几乎所有的重点学校都分布在城市,农村的重点学校很少,导致农村孩子无法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重点学校政策使得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重点中小学,由此导致重点中小学的教师在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办公条件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从而影响了普通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优秀教师流向重点中小学,加大了普通中小学与重点中小学的差距。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3]。在这方面,法国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经验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法国制定了优先教育区政策,只针对处于优先教育区的学校进行专项扶持,优先教育区是根据学校的所处地区、社会环境、学生家长的社会职业与就业情况,以及当地学前教育入学率、小学留级率等标准确定的。对处在优先教育区的学校,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加大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教育经费、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各方面予以特别支持。比如减少优先教育区内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提高在优先教育区任课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特殊津贴,通过这种措施就缩小了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差异。基于此,建议我国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坚持弱势学校优先补偿原则,增加专项补助的资金,对这些区域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助,如西部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这样每所学校所分到的教育经费就会相对多一些,对提高这些学校的义务教育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破除二元财政制度的束缚,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财政收入投入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倡导义务教育经费多元化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2]。要破除二元财政制度对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束缚,在现实的条件下,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筹集资金。基于此,可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吸引民间闲置资金,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发挥社会捐赠的作用。我国向来就有捐资助学的传统,比如在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筹集义务教育经费,弥补官方投入的不足,鼓励和倡导不同形式的社会捐款与个人捐款助学,并对之予以奖励和表彰。《奏定学堂章程》中就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红,或匾额;其学堂规模较大者,禀请督抚奖励给匾额;一人捐资较巨者,禀请督抚奏明给奖。”现在,我们在努力发展公办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与个人参与农村义务教育,多渠道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捐赠,在实施慈善行为的同时,民间资本还能得到一定的税收利益,这样可以促进民间资本捐赠义务教育。

篇(5)

2.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需要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名词,不同的研究学者对社会化有着多种解释。布卢姆认为:“个人为了以一个多少有效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个集团和社会而对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倾向进行学习的过程就叫社会化。”《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根据这两种解释,总结地说:“社会化就是一个人学会适应社会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这些都是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所必须的良好品质。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使用惩罚教育

1.抓住时机,一击即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时机一直是一个研究的话题。在什么时候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是最好的时机,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运用哪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的方法就必须在不同的时间使用,犹如病人用药,不同的症状在不同的时间就必须使用不同的药。惩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使用时,选择好时机非常重要,时机选的好事半功倍,时机选的的不好事倍功半。

2.明确目的,教育为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程,它进行的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惩罚教育法亦是如此,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不是为了惩罚学生本身,而是惩罚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

篇(6)

做任何事情思想首先是第一位。有人说“苏北与苏南的差距在于人的思想上。”于是我们通过办学习班,印发宣传材料、出版报橱窗,向农民传递外面形势和致富的信息。使它们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从“要我致富”变成“我要致富”。

(二)以点带面,树立典型

俗话说“光说不做是空话”。在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后,我们紧接着做的是点上培养。近几年来我校与县水产局,镇水产站,农推中心,劳动所等单位挂靠联系,并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无偿地向他们提供技术。并扮演了“红娘”的角色,将他们同有关科研院校联系起来。使这些基地真正走上了“低投入,高产出”的致富道路。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真切的感受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就是财富”。

(三)确立为民服务的观念

在成人教育上农民最反对也最不能接受的是有偿服务。如果听说某一学习班要交多少费用,他宁愿睡觉也不愿去。针对他们这一想法,在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观念。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各方努力,几年来共无偿面向广大的农民举办了有关水产养殖,水稻培育,裁剪与缝纫,产业结构调整、WTO知识等几十期讲座。受训人数多达6000多人次。对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经过不断努力效益已初具成效。

二、乡镇农村建立健全网络,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由于我们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所以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开门办学。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以及其他教育不同,我们把它总结为五个不固定(学员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固定,教师不固定,层次不固定)。为了避免这个缺陷,提升成人教育品味,达到成人教育效果,我们以本校作为成人教育主阵地,建立了镇、村、组的三级教育网络,专人负责,层层落实。镇级成人教育专门成立了成人教育办公室,设立了校长室,培训处,专门负责各村组成人教育联络、全镇成人教育学习班的举办、成人教育自考以及成人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成人教育领导工作。村级成人教育由村支部书记挂帅负责。设立专门场地配备有关图书资料和设备。在镇成人教育中心的领导下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并有创造性的开展计划生育、思想道德建设等思想教育活动和本村组的一些致富能手的经验交流会。在时间安排上,主要利用农闲季节以及长假双休日,便于各类人群参学,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篇(7)

我国宋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而有关“诚信”的名言警语则灿若繁星,荡人心脾:“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孔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司马光《资治通鉴》)

“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王通《中说•周公》)“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在广漠的思想田野上,一诺千金、诚信天下等观念大放异彩。“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失信就是失败”(左拉)“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

古今中外,无数雅士名人对“诚信”还有许多精辟而独到的论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关汉卿《独赴单刀会》)“受人之托,终人之事。”(高则诚《琵琶记》)“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文学史上,有许多流芳百世、闻名千古的成功者,都是以“诚信”展现了自己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人们的永久尊重。曾子杀彘折射出“一诺千金”的思想光辉;廉颇负荆请罪,显示了知错能改、襟怀坦荡的大将风范;刘备三顾茅庐,表现出了渴求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诚意和决心;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充分体现了坦诚相见的巨大价值和伟大意义;魏征直谏李世民、的诤友仇鳌等故事,则形象而深刻地诠释了“诤友”的真诚和无畏。

二、结语

篇(8)

二、换位思考,体会诚信意义

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诚信教育时,习惯于用说理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效果却不理想。比如有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诚信,他就给学生讲《狼来了》的故事,教师希望学生听完以后能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可是学生却说“这孩子真傻,要骗人怎么能用这么笨的方法呢?一个方法用三次也太瞧不起人的智商了吧,若要人们相信他,那就应该把戏扮得更真一点啊”。学生的反应让教师瞠目结舌,不知道如何把后面的教学开展下去。教师要理解到学生不在乎诚信问题,是因为学生自己没有切身体验到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就要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不被人信任的滋味。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玩一个“面杀”的游戏。即教师将学生八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八人中,七人为平民,一人为杀手,每一轮学生都要向教师交一次票。平民要在纸上写要投票给谁,杀手则要在票指指名杀死谁。被杀手杀死的人出局不得再参与游戏,得最高票者不管是谁也要出局。如果此时只剩下一个平民和一个杀手,则判杀手胜,游戏结束。反之如果杀手得高票被杀死,则游戏结束。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信任,因为每个人都在说谎,自己每一轮都惶恐不安,不知下一轮死的会不会是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每个人都不讲诚信,都在说谎的时候,整个社会会变成怎样?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到如果要想自己被人信任,且能信任别人,就要从自己做起开始讲诚信。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才能够了解到遵守诚信的意义。

篇(9)

诚信的内涵,老师在课堂上或多或少有讲解过,学生肯定也了解到何为诚信,如何保持诚信。老师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在老师模拟的诚信情境中也知道如何做。但是课堂归课堂,在课后,不诚信的学生依旧撒谎欺骗他人,完全将课堂教育抛在脑后。学生诚信的丢失,学校也难辞其咎。例如江苏一带的学校,尤其重视应试教育,学校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提升学生的成绩上,因此忽视了学生的道德诚信教育。因为学生成绩提升学校知名度就可以提升的原因,就将诚信抛在后面,这是极其不正确的做法。

(二)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干扰

社会进步肯定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这就使得许多人不走正道,为了一己私欲,欺骗消费者,做出各种不诚信的事情。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学生在学校里接受诚信教育,转而进入生活中却遇到如此的欺骗我们信任的事情,会产生极大的反差。中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没有系统正确的形成,这会干扰他们,转而让他们为了自己而走向不诚信的道路。

(三)社会公民的三关扭曲

有多少人还能背诵出八荣八耻,其中有一条讲的就是诚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极度的扭曲。例如:之前新闻报道有一个少年劝导几个成年人,不要在人行道上停车,反被责骂说读书读傻了吧?少年伤心的哭了。我看到了很不是滋味。如果正确的价值观阻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谁还会讲诚信树新风呢?

二、诚信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结合,只能是空洞乏力的。我们教师的课堂诚信教学,这个缺点是一直伴随着的。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诚信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教师一定要多搜寻资料,多创新备课,再和学生探讨的时候能够有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我们可以就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通过实践得以加强这样的思考。例如:课本上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季布又是谁,为什么得到黄金一百斤都不如他一个承诺?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充分带动学生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抒发感想,希望不希望做这样的一份工作。由之可以开展辩论会,可以开展情景剧等多项课外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加强对这句话理解程度。我们也可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活动,让学生们自主的进行黑板报的创设。我们甚至可以在学生对于诚信活动的事情充满激情的时候,进行诚信讲座,将具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演讲者请到学校进行演讲。在极具渲染的演讲氛围下,学生的诚信意识可以得到化学反应,空前的加强。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环境,一天之内接触最多的环境。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内贴上诚信的名人名言,在学校内建设历史上诚信典范的雕塑和事迹。学生每天都在校园内生活,每时每刻都会被这些潜在的诚信教育所影响,自然而然会收到诚信教育。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出《三字经》、《弟子规》的时候得到加分的奖励活动,鼓励学生背上这些诚信守则,让诚信这一美德得以一直传承。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心教育的根源在于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新型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没有诚信,市场将会一片黑暗,人与人之间将不会有公平买卖可言。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着重宣传诚信,利用媒体舆论的巨大作用力,让公民每天都能够接收到诚信的教育。例如: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宣传贯彻八荣八耻,在媒体上可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只有诚信在大环境下深入人心,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如虎添翼。相反,如果我们大环境没有好的导向,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只能够是杯水车薪。

篇(10)

二、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失衡的原因

1.忽视体育教育的作用

造成小学体育被忽视的最关键原因,是应试教育大背景,所以不仅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包括高等教育,都存在对体育教育的忽视。与城市的体育教育相比,乡镇对体育的忽视度更高,一方面是由于乡镇学生家长与城市家长相比,在教育观念上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乡镇客观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将体育教育放在边缘位置,不给予应有的重视,其不仅对乡镇小学的教育发展造成危害,更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还出于长身体的关键期,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体育教育资源匮乏

(1)体育设施。

城乡小学体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体育经费,城市对于体育的经费投入较多,而农村的经费投入却几乎为零,这个差距大家可想而知。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育的物质条件,必不可少,如果一个学校连体育设施都匮乏的话,又何谈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设施又可分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不难发现,教学楼越来越多,体育场地却越来越小了。

(2)体育师资。

体育教育师资,包括教师的量与质。与城市学校相比,乡镇学校在这两方面相都十分薄弱。影响“量”的原因主要是乡镇教育的工作坏境与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与城市相比相距甚远,这就导致大量师范毕业生选择去城市工作,优秀的乡镇教师选择去城市上班。影响“质”的主要原因和影响“量”的原因如出一辙。“质”好的教师都流失了,那么“量”自然就少了。教育公平在包括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又包括了师资,教育资源不公平,就自然无法使得教育公平。

三、城乡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

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还担负着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担。虽然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相关政府并没有起到督导、发扬的作用。要想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要让领导、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2.提升乡镇体育教育的师资水平

提高乡镇体育教育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等,避免在校教师的流失,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到乡镇学校工作。加强城镇体育教师的交流,定期举行交流会、培训会,不断提高乡镇教师的职业素质。

3.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是社会活动进行和发展的前提,这点马克思就详细论述过。城镇体育教育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两者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随之就导致了教育经费的失衡。政府要加大对乡镇体育教育事业的扶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乡镇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上一篇: 新任干部履职报告 下一篇: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