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07:29: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级研修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一个孩子回答出了别人不会回答的问题,老师会说“你真聪明”。以前我们都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会鼓励学生。但是,在听了梁教授的讲解后,我觉得梁教授的看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教授说:鼓励应该从主观性上说,不要从客观找原因,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比如,我们表扬孩子你真聪明,就是从客观上说的,对孩子没有什么作用,只会让孩子翘尾巴,觉得自己天生聪明。但是,这对其他孩子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觉得自己很笨,如果我们说“你今天听课真认真”或者“你真爱动脑筋”,就是从主观找原因,没答对的孩子呢,会认真听课,答对的孩子也不会翘尾巴了。
第二.十九层地狱的思考
一个杀人犯被枪毙后来到阴间,被阎王爷关进了18层地狱。在地狱中受尽折磨,他想自己真得太不幸了,没有比他更不幸的了。
一天,他在放风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阴间居然还有第十九层地狱。他很幸灾乐祸的问:“你们是什么人呢?你们犯了什么事情呀?”
十九层中的人答道:“我们是老师呀”
那人很奇怪。
十九层中的人继续说:“你呀,杀的是一个人。我们如果不认真呀,害的是一群人呀”
这个黑色幽默的启示:这就是教师工作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工作的原因所在。
第三.傻大姐的故事
一个傻大姐,嫁人后生了一个胖儿子,很是得意,想回娘家去炫耀一下。
由于娘家较远,天快黑了还没有到家,傻大姐就急急忙忙赶路。走到西瓜地旁边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把儿子摔到地上。
傻大姐急急忙忙抱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往娘家赶,回到家才发现抱了一个大西瓜。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急急忙忙做的事情,是否也像傻大姐一样呢?有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呢?
一、对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学习问题: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认识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是知识还是学习能力?知识是手段还是目标?
收获体会: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青岛二中的“造就终生发展之生命主题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教育
学习问题:什么是“绿色教育”?知识都是有用的吗?学生究竟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收获体会:王红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绿色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绿色教育的涵义是:追求教育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强调净化学习内容并侧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关键的知识,目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将来没有用的垃圾知识(约80%),通过净化精简知识体系,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绿色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忽视净化教学内容,创造教育的绿色环境。我们期望“绿色教育”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收获体会:罗秀玲老师的《问卷调查法》、肖常磊老师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李南萍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反思》、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实用很需要的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他们站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辅以生动的实例,分析透彻,高屋建瓴,让我们真真切切得到了高端引领。
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纲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系统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沿理论,张教授潜心研究有效教学十几年,长时间在中学教学一线进行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教学录像很值得一看。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学习问题:张俊洪教授说:“我认为,老师就是课程”,我在他的报告中领悟到: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就是应该用他的言与行,尤其是“行”作为资源,这便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自己不幸福的教师能让学生幸福吗?如何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快乐幸福?为什么中国很难产生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为人?
收获体会:1、“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2、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泰迪的故事”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新的师生观认为: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3、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4、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同时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14岁儿童进行了题为“你如何看待学习”的调查表明,仅30.3%的儿童愿意“读书学习”,而“愿意”的动机也是将学习作为老师要求、将来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满意和让同学看得起等的手段。剩余69.7%“厌学”!令人痛心疾首!!!华南师大的校长刘鸣教授说:“当下孩子们的幸福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国教育改革成功之时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之时”,他还说“一个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愉快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教育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六、专业的提升,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在半个月的学习中,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近十位专家为我们开设了讲座,先后开设了《纳米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新进展》、《分子反应的奥秘—从手性分子谈起》、《数字化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分析化学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神奇的稀土》等新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预测将来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了解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志向。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业知识上的“充电”也很给力,收获颇丰。
七、冲动与行动
0 引言
平煤股份一矿作为中平能化集团首个年产500万吨矿井,随着矿井开采的日益深入,因开采遗留问题及断层使得工作面的形状极不规则,对综采工艺的使用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平煤股份一矿戊八煤层由于上分层戊8―23030工作面已经回采,在设计戊9―23030时,顶板是锈结假顶,为避开落差15米走向550米大断层影响,采面采用斜子面布置,在回采的过程中,倾向由初采的140米逐步延长到223米,且离拐点275米时,每4.7米就要在机尾接一组支架,这些都给采面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安全快速回采,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精采细收,确保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今后电液控自动化回采工艺的更好地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戊9―23030工作面概况
戊9-23030采面位于二水平戊三采区东翼,上部为戊8-23030、戊8-23050采面采空区,东临一、十矿井田边界,西临戊三回风、皮带、轨道三条下山,南邻戊9-23010采面,北临戊10-23070。地面标高为+150~+320m,工作面标高为-457~-525m,采面走向长1117-1309/1213m,倾斜长138/220 m,煤厚平均2.1 m,可采储量55.2万吨,工作面煤层基本稳定,煤厚变化较大。工作面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多循环正规作业。采煤机两端斜切进刀,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每刀进度0.6m。
2 主要研究、试验内容、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2.1 研究和试验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戊9―23030工作面实际回采条件,对电液控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开采的顶板、采高、设备的管理及回采工艺进行研究,在国产电液控自动化工作面创月产原煤10-15万吨、年产100万吨,达到安全生产、创水平的目的。
2.2 技术关键
(1)自动化综机设备的配套安装、使用及管理。(2)电液控自动化的在一矿的应用及实现,填补了一矿自动化的空白,解决了一矿500万吨持续性问题。(3)通过自动化的实施,成立大学生班组,有效地带动职工整体素质,锻炼了队伍,达到安全高效。(4)通过装备提档升级,解决了大落差、长距离的断层硬过问题。
2.3 创新点
(1)控制系统由原来的手动操作逐渐改进为自动控制,大大加快了工作面的移架速度,从而使工作面产量成倍增加,实现了回采工作面的自动化。(2)对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开采的顶板、采高、设备的管理及回采工艺进行研究,达到安全生产、创水平的目的。(3)过断层期间根据岩性及巷道实际布置状况,机巷采取楼上楼的巷道布置方式实现采面安全高效及整体布局推进。(4)采面过落差6―8米以上的断层有2条,过走向260米落差4.5米的断层一条,采面整体在过断层期间达到月产8―10万吨,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创水平。(5)采面与上分层跳眼、搬家3次相比,下层全部硬过,自动化装备效果明显。
3 方案制订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主要技术指标
(1)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2)实现创月产10万吨、年产100万吨。(3)减少支架操作人员达到80%,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4)提高安全系数,保证采面安全生产。
3.2 实施方案
现场实践选择在电液控自动化戊9―23030工作面作为试验地点,其工作面断层发育,煤柱较多,顶板破碎,两巷压力大。(1)选择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的综采一队担任试验工作,队伍组织中有矿综采大学生班组。(2)对电液控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开采的顶板、采高、设备的管理及回采工艺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戊9―23030工作面回采条件,确定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3)在工作面回采时,在现场严格落实既定的顶板、采高、设备管理措施,并根据现场的变化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4)狠抓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工作,为安全生产打好基础。(5)采用电液控自动化综机设备。(6)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3.3 电液控自动化综采技术实现
采煤机自动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采煤机能够按照存储记忆的参数进行自动运行,实现无人操作。支架的自动控制:支架采用电液控制系统,电液控制系统在采煤机割煤过程中,随采煤机的行进系统能够控制支架的液压系统,按采煤工艺的要求完成以下动作:支架前移(降柱、拉架、升柱),推刮板输送机,喷雾降尘。
戊9-23030工作面自动化采面设备主要包括智能乳化液泵站系统、电液控系统、液压支架和采煤机。泵站系统是由淄博市博山防爆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乳化液泵站,具有软化纯净水、自动配液、进回液自动反冲洗过滤、各种数据监测(液位、油位、油温、油压、浓度)、停机保护(爆管、超低液位)等功能。电液控制系统为重庆航天集团生产的ZDYA-ZA电液控制系统,具有邻架控制、三机联动、成组动作、组合动作等多种功能。液压支架为河南矿机有限公司生产的ZY5000/14/30-D型支撑掩护式支架。采煤机为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变频调速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最大截割高度3.2米,具有完整的电控保护系统。
4.1 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多循环正规作业。采煤机两端斜切进刀,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每刀进度0.6m。分段追机拉移支架和移运输机,移架滞后采煤机3~5m,移运输机滞后采煤机15m左右。工作面上、下端头分别采用一对4.4m长钢梁联锁托棚支护,一梁三柱。两巷替棚段长10-12m,沿走向挂两排铰接顶梁,单体柱做腿,一梁一柱,外段超前采面50m挂三排铰接顶梁加强支护,拱形棚子用单体柱打点柱加强支护。工作面采用“四六”制作业,三班采煤,一班检修。工作面顶板破碎处铺金属网。金属网采用12#镀锌铁丝编织成经纬网,长10m,宽1.2m。铺网方式为架前铺顶网,顶板破碎段或过构造时铺双层网,用圆木或大板架走向梁或顺山板。
4.2 工作面破碎顶板管理
上、下端头处三角区管理:过机头、机尾时,支架梁端架走向梁托顶,煤机割至端头时留0.5-0.8m煤皮不割透,控顶后再用煤机割去下部煤体。要保证端头至采面10-15m运输机平缓过渡,并保持机头机尾处高度。
利用液压支架主动控制顶板:保持支架前梁接顶良好,并有足够的支撑力。采高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立柱加长段。严禁空顶,严禁前梁上有浮矸。减少端面距。坚持追机移架和超前移架,减少端面空顶距离和空顶时间。顶板破碎段要及时上走向梁和顺山板,保持端面空顶距离不大于0.34m。坚持擦顶带压快速移架,降低顶板下沉量,保持顶板完整。
4.3 工作面机尾甩斜子管理
在采面初采前风巷有38米斜子,按保持正常伪斜8米计算,采面机尾需要甩30米斜子,甩斜子时按机头:机尾(1:10)进行,每割1个机头过10个机尾,当在甩斜子期间如果机头下窜可将甩斜子调整比例。当机头进3.3m时,机尾进33m后,由技术员确定甩斜子是否结束,甩斜子结束后开始调整伪倾斜,至到伪倾斜合适,然后正常推进,两巷平行推进。甩斜子采用大斜子套小斜子的方法,以顺直运输机为标准,防止运输机出现陡弯和死弯。机尾甩斜子原则上机头不动,只过机尾,为使溜子顺直,每割10个机尾割1次通刀,让机头有活动的余地,(如果机头下滑的厉害可调整机头与机尾比例)第10次割通刀,推溜、拉架都以下往上进行。斜子头位置尽量选在顶板较好的地方,若必须放在条件差的地方时要先架顺山板或走向梁配合单体柱维护好顶板。甩斜子期间要固定专人推溜拉架,前后对照,保证支架拉直溜子推直。溜子出现弯曲时,推溜工要及时将溜子推直,支架工要及时靠架,确保采面溜子、支架直。为保证溜子能推够、推直,煤机司机要放慢牵引速度,把浮煤尽量拾净,把底板尽量割平。甩机尾及平推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采面溜子、支架的下滑情况。原则上以采面支架不倒架、不咬架为准。出现采面溜子机头下滑过快,以及采面支架出现倒架、咬架,要及时进行调架,防止挤架、咬架发生,调架遵循作业规程移架章节中的有关规定。并汇报队值班干部。
5 结论
通过对电液控综采设备在复杂顶板条件下自动化综采系统的研究、戊9-23030工作面设备选型研究、生产技术研究、综机设备使用与检修,进一步加强对工作面的研究,其中过落差达4.5米、7.5米的15#、16#断层的方案的论证,不仅节约了煤炭资源,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同时在国产电液控设备条件下达到月产10-15万吨、年产100万吨的目标,创同等条件下安全高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采用的电液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以后采煤方法的自动化、信息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士亮.无胶结假顶条件下顶板控制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 2004.
[2] 田清长.应用电液控制系统跟机自动化技术――改进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实现安全高产高效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第13期(13):318-319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以校长为研修主体,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模式,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领导能力,促进校长自身成长和所在学校发展的高端培训。该培训重在研修,通过研修激发校长参与培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校长的学习需求与培训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为校长提供教育教学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指导。研修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校长的科研素质决定研修效果的高低。期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决定培训学习过程的动机强弱,带着问题学习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探究问题的学习目标会引导研修学习的行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贯穿整个研修学习阶段。接受培训的校长能否用所学理论指导和解决校长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也是评价研修效果的重要指标。所以,在校长高级研修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既是高研培训的一个子目标,也是提高培训效果、落实培训总目标的关键。
一、何谓校长的科研素质
校长的科研素质是指校长所具备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科研行为、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及科研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其中,科研意识是先导,是指校长能否意识到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去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找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规律,遵循规律;科研思维是指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而科学的思维不外乎整体性思维、具体性思维、联系性思维、连续性思维。有了这些抽象性的思维,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具备很强的推理能力,并能及时发现和思考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研行为是指校长将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变为科研行动,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并亲自参与研究,或者申报课题,科研立项等行为,科研行为是提高校长科研素质的关键;科研方法是指校长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进行研究的手段,如行动研究的方法、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等;科研能力是科研素质的综合指标,是指校长是否具有文献检索和梳理概括、提出并界定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和科研反思的能力。科研管理的能力是指校长能否有效地对学校的科研工作进行组织、策划和领导的能力。校长科研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校长自身的学习和科研水平,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所在学校的科研水平,制约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培养专家型校长,促使一线优秀校长向教育家转型,就是要求校长不能只停留在依靠经验和阅历的层面上办学。校长只有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全面的科研素质,才能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出创新性教育研究成果;才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在高级研修培训中提升校长科研素质的必要性
目前,校长高级研修培训的基本模式包括六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通识理论学习,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前沿的通识性知识,旨在开阔校长的视野,调整校长的知识结构,引导校长站在高端并从多角度看教育,树立大教育观;第二个模块是教育理论和培训主题理论的学习,旨在使校长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深化和系统掌握专题理论,如教学理论、德育理论和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等;第三个模块是素质拓展训练,旨在通过体能训练,挑战自我、开发身心潜能和增强学习群体的凝聚力;第四个模块是参观考察,旨在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典型经验,汲取别人的精华,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五个模块是校际互访、交流学习,旨在深入学员所在学校,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第六个模块是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每位学员选择自己研究的课题撰写论文,旨在推动校长将所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研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科研成果。
上述模块中,除第六个模块是以校长的科研活动为主外,其他五个模块都是以学为主,极少涉及科研活动。尽管在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中都要求学员写学习日志,提交反思或学习阶段总结,但这些学习要求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在以往的高级研修培训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参加培训的校长在前五个模块的学习中都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能很好地总结学习体会和感悟,但第六个模块往往成为校长学习中最困难的环节。到结业时,一些校长不是按照要求递交论文,而是递交一份学校的工作计划或总结报告;有的即便递交了论文,也只有学校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措施,没有研究的设计和研究过程,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是总结性的或经验反思型的,很少有校长采用实证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法,用数据分析来验证观点,阐述论点。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论文为数不多,论文的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校长们已经习惯了凭经验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高级研修培训忽略了对校长科研素质的提升。尽管我们在理论学习的模块中加进了研究方法的学习,但研究方法只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而且研究方法的使用属于操作技能,如果听过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加以运用,很难成为校长的科研手段。
如前所述,校长的科研素质是多方面的。如果校长的科研素质不高,必将影响到每一个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学习之前如果没有预设学习的问题,不带着问题和困惑听课,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就很难吸收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激活已有的知识,使新旧知识得以整合,从而造成学过之后容易遗忘。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不积极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难以在学习中借助专家的优势资源得到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校长在长达一年的培训中如果没有科研行为,不带着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不仅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最终也难以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所以,在高级研修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对于促进校长成长,增强培训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在校长高研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
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要从多个环节和层面人手,不仅要强化校长的科研意识,训练校长的科研思维,激发校长的科研动机,引导校长的科研行为、操作科研方法,提升校长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还要促使校长以研促修,以研带修,真正做到研修一体化。如何在培训中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呢?
1.把提升校长的科研素质设计到整个培训模块中,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在培训的开端,就要强化校长的科研意识,要求校长带着课题和科研的任务进行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问题带进课堂,在模块的反思总结中分小组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讨,形成研究型的学习合作体,在学习期间形成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课题。
2.在校长素质拓展训练中增加科研思维的心智训练内容
科研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把科研思维的心智训练模式化、程序化。如设置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模式:学习使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方法。把模拟情境与校长的教育教学问题情境结合起来,训练校长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模式,学习按科研的思路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寻找规律。科学地解决问题。
3.激发校长的科研动机,确定研修学习的具体科研目标,引导校长的科研行为
科研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创新过程,选题是科研的起始环节,也是最为艰难的环节。选好研究课题是科研的前提。校长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科研问题,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科研的路径去解决。只有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那些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才有科研价值。如高中新课改中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走班制”对教学组织管理职能的挑战等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有研究价值的。如何把一些宏观的问题演化成校长们力所能及的具体科研问题呢?一是要进行实践的可行性思考和研究价值论证,看此问题是否有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二是要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梳理,看此问题是否前人已经研究过,形成了哪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存在哪些不足;三是要看自己或学校是否具有研究此问题的优势和条件。有些问题很有价值,但自己不具备研究的优势和条件,也难以完成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形成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尽可能小而具体,切合实际,不要空泛、太大,如“新课改下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这个问题就太大、太空,涉及的因素和变量太多了,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凭借一所学校的力量完成研究。提出研究问题后还要进一步界定和明确研究的问题,澄清研究问题中的变量,设计研究的具体目标、研究的步骤和实施途径,继而身体力行地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修订方案。
4.实施导师制,把研究开题环节和研究方法操作环节提前至理论学习模块的初期
在导师的指导下,校长们按科研的范式形成初步的研究设计方案。初期的方案也许很不成熟,但可以促进校长们进入到科学研究的轨道中,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培训者要为校长提供科研的平台和一定的学术条件,如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共享学术资源。校长们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与导师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导师的指导工作必须伴随研修学习的全程。
针对我省当前乡村教师发展专家指导不够、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依托“名、特、优”教师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乡村骨干教师成长,引领乡村教师全员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1. 在导师组的引领下,开展针对性强、形式丰富、符合学员实际发展需求的研修活动,为一定数量的乡村教师成长成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县级骨干教师奠定基础。
2. 发挥培育站学员基于岗位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全体教师的辐射,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二、 研修流程
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教师培训年度规划。各市、县(区)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如大市教师发展学院、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等)要指导导师组科学制定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方案,遴选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提供功能完善的网络研修平台,按照“建站”“研修”“评价”的程序,实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
1. 建立培育站
(1) 确定培育站主题。各市、县根据各学科、学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统筹做好各年的建站计划。对于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可组建跨学科的培育站,也可依据地理位置相近原则进行协调,跨县区组建同一学科的培育站。
(2) 成立导师组。根据每个培育站的主题,成立导师组。每个培育站由3名导师构成导师组,其中1人为主持人。其中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教研员和高校(或省级科研机构)专家组成;县级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带头人和县级学科教研员组成。鼓励跨地区共享教育资源。导师的遴选实行自主申报,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推荐,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上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审核。
(3) 选拔学员。所有学员均从乡村教师中推荐选拔。(根据《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乡村教师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学校的教师。)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一般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25名学员;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一般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30名学员。学员的遴选程序为自我申报、学校推荐、导师组同意、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备案。
(4) 学员分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内可设立若干研修小组,选拔优秀学员担任组长,明确研修分工,建立研修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
2. 开展研修活动
(1) 导师组业务能力提升
省、市教师培训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育站研修需求诊断分析、研修方案设计、研修课程资源开发、学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网络研修指导、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生成性研修资源开发、教师协同研修等。鼓励导师组创造性开展研修工作。
(2)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采用集中研修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的模式,集中研修旨在确保研修针对性,岗位研修旨在确保指导个别性。在研修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两种研修模式的有机融合。
集中研修是指导师组根据培育站学员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预设研修主题,组织培育站全体学员进行主题鲜明的研修活动,可采用诊断示范、课例研修、专题研讨、考察交流、小型讲座、微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呈现等方式进行。集中研修重在现场诊断示范、经验分享以及研修成果的运用和展示。一年内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30天,暑假期间每月不少于2天,平时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天。
岗位研修是指研修活动要结合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采取网上诊断、课例点评、问题解答、资料推送等方式,由培育站导师组对学员进行个别化指导。岗位研修主要以网络研修与学员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动学员即学即用。鼓励学员将岗位研修渗透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深化学习内容,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同伴共同发展。
(3) 教师培训管理机构保障研修
各市、县(市、区)要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建立本地教科研训一体化与网络研修支持服务的协同机制,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提供平台支持、课程资源支持、工具支持与专家指导服务,确保研修工作高效开展。要放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培育站的工作开展要结合区域教研,以产生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积极效果。
3. 年度评价考核
省、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不断改进方法,对培育站研修的关键环节、重点工作和实施绩效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评价以导师组的引领带动作用、学习共同体组建、研修活动开展、资源生成、学员学习成效等为重点,根据评价结果,对工作突出的导师组要给予奖励支持;对工作不力的培育站,取消其下一年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申报资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培育站考核细则。省教师培训中心将组织学员进行优质课堂教学比赛和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要通过网络手段,有效纪录并反馈导师的指导活动和学员的研修行为与成效,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考核、评价培育站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导师组要根据培育站的研修方案,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激励学员认真参与,乐于展示,积极分享。做好本培育站学员的管理、评价工作,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对参与研修、支持同伴、完成任务、生成成果等进行有效评价,并发掘推荐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员。对学习成效显著的学习小组和优秀学员,要给予专业发展的专门支持。
三、 职责分工
1.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1) 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纳入省级教师培训规划,完善制度,建立机制。
(2) 专门拨付研修经费,保障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顺利进行所必须的经费支持。
(3) 做好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定期调研、交流、研究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运行情况。
(4) 发掘先进做法,总结典型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5) 省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
2.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1) 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纳入本地区教师培训规划,落实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2) 完善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与保障机制。
(3) 加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与网络支持服务的协同机制,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功能完善的网络研修平台,做好需要网络技术支撑的各项工作。
(4) 遴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主持人和指导教师,选拔学员,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5) 根据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研修规划与职责分工,做好省教育厅下拨经费的管理,指导培育站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经费。
(6) 做好对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监管和评价,及时发掘好培育站、好学员、好成果,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做法、典型经验。
3. 培育站导师组
(1) 制定本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研修方案。
(2) 组建站内学习小组,建立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
(3) 组织集中研修,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解决学员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4) 组织常态研修,对学员进行个性化指导。
(5) 指导本站学员形成研修成果,总结、提升、凝练优秀成果。
(6)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本站学员的管理、评价工作。
(7) 及时发掘典型,做好典型经验、先进做法的总结宣传推广工作。
4. 培育站学员
(1) 根据培育站研修方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 认真参加集中研修,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3) 积极参加常态研修,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4) 有效利用培育站,养成网络学习的研修习惯。
(5) 树立分享、交流、合作学习意识,有效融入学习共同体。
(6) 学以致用,完成研修实践任务,提交培训成果。
四、 经费使用
2011年3月4日―6日,温州市中小学体育“三坛”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四次集训暨结业活动在享有“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荣誉的龙港镇举办,活动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主办,龙港镇第十二中学和龙港第二高级中学承办。研修班由30名温州市中小学体育“三坛”(“三坛”是温州市第二层次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坛中坚和教坛宿将的总称)骨干教师组成。在近两年的研修周期中,共进行四次集中培训,基本辐射了全市各县市区,使农村薄弱学校的1500多人次教师受益。
本次活动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专题是《寻找我们行动背后的理论支撑》和《体育教师怎样走上教育科研幸福路》,意图通过专题讲座和互动对话形式,共同寻求拓宽理论结合实践通道,建立更多“接地气”的支撑点。二是实践观摩,观摩课的内容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和《急停跳投》,设计了同课异构和内容递进的教学实践方式,意在聚焦教材分析,深入研究教材之间内在关系,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是主题研讨,采用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方式,分学段、分区域、分版块,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研讨,主要围绕对课程标准修订版主要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我市体育教学现状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根据区域性特点分类(分层)指导和逐步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等三个问题展开。四是结业典礼,有学员代表的成果展示、学习感悟,全体学员训后问卷调查,班主任的班级培训总结、布置二次成长后续质量追踪的要求和任务。
整个研修班活动的策划旨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相融合、专家引领和小组合作相组合、任务驱动和后续追踪相促合等研修方式,帮助温州市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以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为主线,以聚焦课堂、更新知识、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实践拓展、教学研究为主体,进一步达到拓宽视野、创新教学、拓展技能的目的。在研修周期间,学员们自己得到快速成长同时,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一人引领一校,一校辐射一片,一片影响一区域”,使每位骨干教师作用“由线状向网状发展”,从而使研修班辐射功能向全市覆盖,达到“共享共进”“共同富裕”的目的,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而不断进取,实现体育人共同的愿景。
但实事求是地讲,密云地处北京远郊,农村学校占绝大多数,义务教育水平与市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干部的本科学历大多为后续学历(函授居多)。校长在学校战略管理、师生管理、自我管理、学校效能、公共关系管理等方面能力偏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而本县干训部门也存在着培训人员编制较少,培训教师年龄偏大,新的理念、知识较为缺乏,视野不开阔,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偏低,培训方法和形式急需改进等问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不断思考:如何走出培训的“高原期”,如何通过培训,使校长们在办学思路、管理理念、管理决策、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新的提高,以加快我县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2003年,市委、市政府号召北京高校走出学校大门,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密云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个机遇,与几家高校签订了共建合同,其中与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一起实施了“提升密云基础教育质量行动计划”和“县校联手,共育英才”等共建活动。通过与高校接触,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首都高校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两所师范大学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地。这样,我县教工委、教委决定“借鸡下蛋”,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师资,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我县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全员培训。
我们采取“全员培训,整体提高;选拔优秀,培养骨干”的思路进行分层培训,先后组办了“密云校长高级研修班”和“密云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
全员培训:举办“密云校长高级研修班”
前期准备:2005年4月,县委、县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启动“县校联手,共育英才”行动计划以后,县教工委就与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取得了联系,经过几次协商,签署了培训协议,确定了培训计划,明确了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选派了以褚宏启院长为首的多位教授、专家作为培训教师;密云县教委人事科确定了62位农村校长参加培训,保障培训经费;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后勤保障和班级管理工作,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培训工作。
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培训方案:由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设计“密云校长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县教委人事科负责组织调查,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进行问卷汇总,然后双方共同进行分析,根据校长的需求和县教工委的要求,由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制订出具体的培训方案。
研修班启动:经过精心准备,2006年9月,“密云校长高级研修班”正式开始上课。第一阶段为专题讲座。每周一次集中进行理论培训,主要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进行。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每位学员结合本校实际,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行动研究,教授们指导学员撰写开题报告,参与研究,修改研究论文。第三阶段为参观考察。我们组织校长参观了北京八中和史家小学,了解名校的办学思路、管理方式。第四阶段为总结成果。每位学员根据培训内容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与县培训中心共同评选出优秀论文,由县教委人事科负责将优秀论文编印成册,出版了《密云校长优秀论文集》。
培养骨干:举办“密云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
为了强化对骨干校长的培训,我们从参加“密云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中选拔了20位中小学校长参加“密云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力图通过更高层次的培训,培养出在市县有一定知名度的研究型、专家型校长。我们希望这种培训实现以下两个功能:一是帮助被培训校长系统总结办学经验,提升理论水平,使他们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明确,形成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二是帮助校长深入研究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将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行动研究,提高解决学校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校办出特色。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 “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xx.9-20xx.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 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
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 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 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
>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 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08.9-2011.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
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网络远程研修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虚拟班级为单位,按学科统一编班,每100人编为一个班级,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2名指导教师。在专家团队和班主任、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视频授课、文本学习、在线研讨交流、提交作业、互动评论等方式,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为一体,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实教学问题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一、研修环境 建立校园网并能实现宽带上网。45岁以下的教师最好能达到信息技术中级水平,35岁以下的教师最好能达到信息技术高级水平。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开展远程研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制度 为加强对远程研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远程研修的实效性,需制定《远程研修平台使用手册》、《班主任手册》、《指导教师手册》、《学员手册》、《班级制度建设》等,对指导教师、班主任和参训学员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研修方式 学员在收看视频的基础上,在网上阅读相关文章,完成相关专题要求的作业,提交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反思总结,作业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学员在网上与指导教师及其学员之间进行论坛交流。集中研修阶段,安排专家与学员互动,邀请课程专家,在线集中解答学员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与学员进行网络在线互动交流。
四、研修管理 在研修过程中,班主任把常规班级建设和管理的经验用于远程研修学员班级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对班级学员的调研,根据每位学员的专业兴趣,将学员分成若干学习研讨小组。在研修活动中,班主任和指导教师重点抓了视频学习、文本学习、提交作业、在线研讨交流、参与评论等五大环节的管理,通过远程研修解决学员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在集中研修阶段,每个班级每周提交一期学习简报,在岗实践研修阶段,每3周提交一期学习简报,由市专家组进行筛选、编辑,对优秀简报在网上进行交流。
在研修过程中及时提供和反馈各区县、乡镇远程研修的基本情况,每学习一个模块总结一次。培训结束后,对远程研修的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对在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区县、乡镇、指导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和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奖励,对远程研修工作效果较差的区县、乡镇在全市进行通报。
五、研修考核 为确保远程研修取得实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使教师积极主动的研修学习,对学员在研修阶段的考核分为五个部分,满分100分。其中网上观看视频20分,作业考核20分,网上与专家互动、交流、发贴评论20分,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提交)20分,个人工作室建设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