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7 09:18: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典型硕士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周忠冉,合肥地区社区高血压防治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2:3-5
[3]钟淑玲,陈敏莉.健康教育在社区的开展方法方式[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8):89.
[4]张旭,社区终端战略[J].中国医药指南,2008,(1):16-17.
[5]卢春华,刘士英.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内容[J].社区学杂志,2009,7(11):80-81.
[6]陆江,林琳.社区健康教育[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3.
[7]王春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26-28.
[8]赵秋芬,面向社区的健康服务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36-37.
[9]于淑云,马继军,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探析与应对策略[J].软件导刊,2010,(12):147-149.
[10]孔银昌,夏跃伟,刘兰兰,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和方法[J].煤炭技术,2012,31(3):190-192.
[11]王国辉,王易编着.JSP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72-75
[12]赛奎春.JSP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3-102
[13]胡皖玲,郑文学.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思考与建议[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x):4-6.周忠冉,合肥地区社区高血压防治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2:3-5
[14]成湘均.用Sping,Hibernate,Struts2组建轻量级架构[J].框架发展,2006,29(6):43~47.
[15]刘壮.基于Spring+Hibernate的开发方法研究及实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0-42.
[16]陈俊国,王燕,郭华等.建立综合型医院辐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模式的几点思考[C].重庆医学,2008,(1):41-42.
[17]王伟,牟冬梅,曹丹.基于Internet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4):56-58.
[18]陈刚.新形式下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与规章制度建设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科学出版社,2007,3:254-260.
参考文献二:
[1]陈龙,张春红等.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人民邮电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
[2]王先勇;移动IP技术及其安全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张晓亚,马慧麟,宋庆峰,弗达.电信运营支撑系统[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4]江东,钱永庆等.计费系统现状和下一代计费系统[J].2003年第10期
[5]李连样,刘晓亮.电信计费的内涵与外延[J].中国计费网.2003年9月10日
[6]魏园园,余颖,杨放春.计费帐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J].世界电信.2004.12:41-43
[7]陈新.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17?146
[8]范淑敏,陆宝华;谈建运营性的专业移动通信网[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船舶通信与导航分册)[C];1999年
[9]徐伟强;移动通信网话务量需求的混沌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杨(日韦);福建联通CDMA网络竞争策略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11蒋同泽.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4-3
[12尤肖虎.我国未来移动通信研究发展展望[863特稿].通讯世界.2003.12
参考文献三:
[1]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黄润秋.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1):01-05.
[3]刘传正.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减轻战略[J].地质通报,2005,24(7):597-602.
[4]刘传正.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J].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5]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分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4):15-21.
[6]黄润秋.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3,23(6):640-647.
[7]黄润秋.论中国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研究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13(1):1-5.
[8]杨德龙,王洪辉,黄凡等.山区高速公路开挖边坡失稳监测预警系统研制[J].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5):54-56.
2010年多哈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 m栏决赛,古巴名将罗伯斯以7.34s的历史第三好成绩夺冠,我国选手刘翔在伤势未愈的情况下仅以7.65s的成绩获得第七名。本文试对此次比赛的时间特征进行探讨,并较全面地分析刘翔目前的竞技状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查阅国际田联官方网站以及相关期刊网,以多哈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 m栏决赛四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收集本次比赛的若干生物力学指标,用SPSS11.5和Excel进行数理统计及绘制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起跑至第1栏的时间特征分析
60m栏属于典型的快速力量型项目,较之110m栏而言,其比赛距离更短,并要求运动员跨越固定个数与高度的栏架。因此,其全程比赛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的处理都会对最终的成绩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起跑至第1栏的加速阶段。在这一阶段,运动员既要全力加速,又要考虑8步上栏(罗伯斯仅用7步)的稳定节奏,以便精确踏点,顺利跨越第1栏。硕士论文,时间特征。[1]
起跑至第1栏技术是全程节奏的保证。硕士论文,时间特征。运动员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速度,是能否为全程比赛奠定良好的跨栏节奏的基础。硕士论文,时间特征。长期以来,刘翔起跑至第1栏的加速能力并不占优势,表1的数据同样显示出这一情况。在这一环节上刘翔落后特拉梅尔0.10s,这不仅与加速跑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有关,当时刘翔的康复情况亦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表2可知,刘翔后面四栏的速度也远远落后于罗伯斯等人,其竞技能力并没有调整到良好的状态。相比之下,罗伯斯和奥利弗的加速效果较为理想,但亦与特拉梅尔相差0.05s与0.07s,可见特拉梅尔在加速阶段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与其超强的60m平跑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1.1过敏食物过敏常常是慢性结肠炎发病的致病因素。比较普遍的过敏源是异体蛋白过敏,也就是因为食用鱼虾、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导致的肠道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引起的肠道水肿较为严重。
王羽丰(2013)[1]采用八味结肠汤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脱敏辅助治疗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八味结肠汤的支持下,地塞米松的脱敏效果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巩固,有效的防止的病情的反复。
1.2感染因为致病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源造成的肠道炎性反应,是慢性结肠炎的最典型症状。当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其炎性反应就可能造成肠道炎性反应的加强。炎性反应带来的充血、溃疡及出血等症状较为严重。
王平(2013)[2]研究了滞留灌肠法在炎性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中的必要性,认为配合滞留灌肠法对于炎性慢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滞留灌肠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抗生素和沙星类药物的用量。
1.3免疫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因为人体免疫质量造成的慢性结肠炎症状正在从非典型症状向着典型临床症状转化。特别是对于自身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临床症状的研究,已经在目前的西医病理学研究中逐渐成熟。
王平(2012)[3]在食疗的角度研究了通过饮食调节防止慢性结肠炎复发的569例临床数据,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可以较为有效的降低慢性结肠炎的复发率。
赵红(2012)[4]也提出了情绪管理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有效辅助治疗效果,通过心理介入合理的诱导慢性结肠炎患者在治疗期的情绪,可以使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愈率。同时,通过情绪训练,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病程的影响,可以较为有效的降低慢性结肠炎的复发。
2中医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辨证
传统医学对于慢性病症的辨证治疗一直是传统医学用于中西医结合的主要途径。而中医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主要分为四个方向:
2.1肝气侮脾型肝主情绪,因为情绪变化造成的慢性结肠炎发作,在中医上一般辨证为肝气侮脾型慢性结肠炎进行治疗。
2.2脾虚夹湿型脾主运行,因为过度疲劳、频繁应酬导致的慢性结肠炎发作,在中医上一般辨证为脾虚夹湿型。
2.3脾肾两虚型脾主运行,肾主藏精,脾肾两虚造成的免疫能力下降是目前炎性结肠炎的较典型中医辨证方法。
2.4湿热下注型因为发热等症状引起的并发性和原发性结肠炎性改变是湿热下注型结肠炎的辨证方向。
范春华(2013)[5]就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同时以341例患者的临床辨证资料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医在慢性结肠炎辨证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
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实践中,通常使用西药进行抗炎和脱敏治疗,同时使用西医方法改变肠道内的菌群环境以达到短期内恢复肠道环境的治疗目的。与此同时,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有针对性的使用中药滴注、汤剂、成药、滞留灌肠等给药方式对于患者的免疫力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
黄美娜(2013)[6]采用归脾丸为主要药物对于514名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从而证实了归脾丸配合西医方法调节肠道菌群的试验做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宋银雪(2012)[7]研究了多种中成药对于慢性结肠炎的分别治疗效果,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模式下,配合西医的脱敏和抗炎治疗,正确辨证使用中成药进行免疫调节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慢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并有效杜绝病情反复。
杨小波(2013)[8]研究了中药滞留灌肠配合双歧杆菌疗法对于慢性结肠炎间歇期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慢性结肠炎发病间歇期的调节治疗,可以使慢性结肠炎的复发率得到较为显著的控制。
徐振(2012)[9]研究了某医院1157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与纯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充分验证了慢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超过纯西医治疗的疗效。
4结论
目前在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方案研究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已经成为了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首选方案,通过本综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相关临床课题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均倾向于选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可以有效的提升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目前较为成功的系统的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急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羽丰.八味结肠汤对于慢性结肠炎的脱敏辅助治疗效果临川数据研究[D].蚌埠医学院硕士论文,2013.
[2]王平.滞留灌肠法在炎性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中的必要性研究[J].慢性病学研究,2013(6):67-69.
[3]王平.569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食疗辅助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2.
[4]赵红.情绪管理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有效辅助治疗效果临床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2.
[5]范春华.341例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法存在问题分析[J].中外医疗,2013(11):124-126.
[6]黄美娜.514名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归脾丸为主要药物的临床试验[J].慢性病学研究,2013(4):57-58.
2加强建设完善的农业推广学科导师队伍
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方向多样、他们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到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上。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研究生无法经常得到校内导师指导,因此,采用“双导师制”,除了校内导师外,还要请实践一线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校外专家共同指导。“双导师制”不但弥补了高校导师实践经验不太丰富的缺陷,而且可以让校外导师经常指导学生,有利于对研究生的培养。
3合理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当前许多沥青路面在通车时间不长就出现裂缝、车辙等早期损坏,而车辆严重超载是造成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本文先从重载沥青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了重载沥青路面标准轴载、轴载换算方法,并提出适用于重载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
1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方法均以常规荷载为依据,仅适用于轴重 以下的情况,而大于 时尚未提及,将现行方法用于超载路面设计,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而言是不能容许的。目前沥青路面的设计存在以下差异:
(1)轴载等效换算。规范规定,轴载等效换算公式适用 以下轴载。(2)设计标准。普通沥青路面以路表弯沉为设计指标,以层底拉应力为验算指标,并没有车辙指标。(3)材料性质。当轴载很大时,材料非线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2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标准轴载
2.1 重载交通标准轴重
根据重载交通调查,大部分超载车辆在12~13t之间,双联轴一般超载达到20~30t,按单轴计算,轴重在10~15t范围内,所以建议设计标准轴重取13t。
2.2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标准
对于超重载道路,其半刚性基层为承重层,多采用二灰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重载沥青路面上车辙也是主要的破坏形式。建议对于重载交通,采用沥青面层的车辙和土基顶面压应变作为预防车辙破坏的设计指标。
3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3.1 轴载换算方法的基本原则
不同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应遵循等效破坏原则,即同一路面结构在不同轴载作用下达到相同的疲劳损坏。因此,以弯沉为设计指标时,应遵循弯沉等效原则。
3.2 以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的轴载换算方法
路表弯沉随轴重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假设轴重 作用下,路表弯沉分别为 ,可以得出:
(3.1)
现行规范可以得到设计弯沉值 的计算公式如下:
(3.2)
式中, 为公路等级系数, 为面层类型系数, 为基层类型系数。
式3.2为设计弯沉的寿命为 ,故可以得到不同轴载的设计弯沉值比为:
(3.3)
由式3.1得到不同轴载的设计弯沉值比为:
(3.4)
联立式3.3和式3.4得到:
(3.5)
式中 为弯沉等效轴载换算指数。当轴载大于 时,等效换算指数取 ;而小于 时,仍按规范取值为 。
4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对于超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按额定荷载进行路面设计,很难满足使用寿命的要求。若按最大超载设计,会使路面过厚而不经济。因此有必要在交通特性及轴载换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适合于重载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4.1 设计指标
重载沥青路面设计应采用多指标体系,包括路表弯沉、整体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因此仍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厚度设计的控制指标,以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和沥青面层的车辙作为检验指标,对最大轴载进行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极限弯拉应力验算。设计弯沉仍采用下式:
(4.1)
4.2 交通参数
路面设计时,需采集交通量和轴载等数据,进行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
(1)交通资料:设计使用期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则有:
(4.2)
(2)使用期内年平均当量轴次增长率:首先估计一般车辆和重载车辆的增长率,来计算年平均当量轴次增长率 。
(3)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对于 以下轴载,按照规范进行弯沉和弯拉应力等效轴载换算。对于 以上轴载,通过等效轴载换算公式:
(4.3)
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效轴载换算公式为:
(4.4)
弯拉应力等效轴载换算公式为:
(4.5)
车辙等效轴载换算公式为:
(4.6)
式中, 为标准轴载累计当量轴次, 为换算车型各级轴载作用次数, 为标准轴载, 为换算车型各级轴载, 和 为轴数系数, 和 为轮组系数。
4.4 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和厚度计算
需要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对土基回弹模量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通过对重载道交通特性、材料性能及使用状况分析,拟定几种结构组合供重载路面设计参考。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路面厚度,进行重载沥青路面设计。
重载路面推荐结构
4.5 设计步骤
根据前文的研究并参考规范,可归纳出重载沥青路面设计步骤为:
(1)交通资料的收集。交通资料包括:初始年日平均交通量和轴载谱、超载方式和超载规律、历年交通量及交通组成、方向分配系数、车道分配系数、轴载年平均增长率等,判断是否适用于重载路面设计方法。若适用,利用研究结果进行轴载换算及使用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的计算,最后计算设计弯沉。
(2)收集资料,并结合原有路面的使用及破坏情况,选择适于重载道路的材料并初拟路面结构。试验测定各结构层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设计参数。
(3)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并进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容许弯拉应力、极限弯拉应力验算及土基顶面容许压应变和沥青面层车辙验算。若不满足要求,或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然后重新进行计算。
5 结论
我国现行路面设计方法是以常规荷载为依据的,对于超重载交通,规范尚未提及,以致造成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在重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可采用多指标体系,包括路表弯沉、整体性基层和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等。通过重载交通路面设计方法研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颖.重载道路路面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1
[2] 胡昌斌,黄晓明.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典型早期破损与成因分析.[J].福建建筑.2005
[3] 王新忠.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D].[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5
[4] 王冀蓉.重载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轴载分析.[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7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连,下与理论性质、研究问题紧密相关,是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前提和保障。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根据学位授予要求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它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就是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研究事实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原则、程序、手段、方式和技巧。是保证观察可靠、判断、推理得以正确形成的原则、程序、手段、方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秦宗熙和穆怀中、谢圣明认为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即一般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
首先,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以及逻辑方法论。其次,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抽样法、社会测量法、典型法等。具体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技术。最后,研究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论文写作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采取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是一个硕士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展现,而方法的运用则体现了作者研究过程中方法原则程序是否科学合理,这也就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分析得出思政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以传统的理论思辨研究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缺少相应的实证与量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自陈状况分析
在抽样的华东师范大学2014、2015年30篇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有90.1%的学位论文明确交代论文研究方法。能清晰单列“研究方法”部分并作“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学位论文的比例比较大,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意识在已经比较高,研究的科学性从总体而言呈比较好的状态。当然,如果把自陈水平为详细说明和简要说明的论文判为“合格”的话,那么合格的比例仅仅有37%。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别及其运用情况
总体分析后发现,理论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理论思辨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在3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以文献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60%,排名第一;以思辨抽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硕士论26%,排名第二;比较研究法为主占23%;其余还包括历史研究法、跨学科研究、调查研究等等占有一定比例。此外,100%的硕士论文的是融合两种方法以上的综合方法,融合的方式较为多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研究方法依然以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思辨抽象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备受青睐,其中文献研究法的使用率100%。新的实证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访谈法等开始进入理论学科领域,使得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和多样化。
三、结论
(一)优点。通过分析30篇抽样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方法意识逐渐增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所下降,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急剧增加,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方法论趋向多元化意味着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论认识更加深人,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同时,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种类多样性,尽管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整体运用中占比例不大,但从调查结果可以说明研究生们已经意识到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定量与实证研究分析更能确定的各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技术的这一层次是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中与研究成果联系最为密切的层面。一定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最终必然要通过具体方法与技术才能展现出来。
(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在毕业论文中很多人都陈述;了研究方法,但是研究方法陈述不够明确,甚至对研究方法本身并不是非常清楚,部分论文对研究方法敷衍了事,有的研究生将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方法。事实上,从哲学和科学方法的角度看,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如实证研究与之对应的有实验法、调查法等。
定性与思辩研究多,定量与实证研究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研究科学性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定量和实证研究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而言,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是很少。通过案例、实验、非实验、实地研究,用事实情况及真实数据更能有力地证实研究者的观点的文章少。调查数据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中以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这些以叙事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导,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较多,说明定性研究仍是主要研究方法。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重视,定量与实证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但比较而言,运用的仍然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最常用的定量与实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差异检验及显著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在论文中少有出现。
综合上述分析,在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方法意识,培养学生方法自觉,注重开设方法论课程的质量,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定量与实证研究,优化定性与思辨研究的结构,规范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意识,促进思想政教育学科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浩森、潘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J],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震害较为严重地集中在砌体结构房屋,最典型的就是预制板结构的多层住宅楼和学校教学楼。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经验,对改进建筑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砌体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增设抗震墙、外加圈梁-钢筋混凝土柱加固、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支撑加固、包角加固等等,本文在如何选择抗震加固技术时,本着从结构体系——结构材料——结构构件——构件连接——非结构构件的顺序原则来进行抗震加固。
1、建筑层数及总高度超限:历次震害证明,砌体建筑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地震破坏就越大。因为建筑层数及高度值越大就意味着侧向地震作用就越大,同时也加大了建筑底部的倾覆力矩。因此在地震中,倾覆力矩过大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和剪力而被破坏。《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5.2.2节和第5.3.1节中分别对A类建筑和B类建筑做出了具体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第7.1.2节中对C类建筑也做出了具体规定。
当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均超限时,应采用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案,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1)双面普遍加钢筋混凝土板墙形成组合墙的方法;(2)增设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单面或双面板墙的方法,混凝土板墙厚度单面不小于140mm,双面合计不小于140mm,且结构全部地震作用分别由两个方向增设的钢筋混凝土板墙承担,并应计入竖向压应力滞后的影响,墙体配筋按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计算确定(原砌体墙不承担地震作用)。
2、平立面不规则、具有明显扭转效应:合理的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因为震害表明,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较不容易破坏。而且道理也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容易估计其地震时的反应,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硕士论文,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筑平面、立面应尽可能简洁、规整,使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的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凹凸的立面,突出建筑屋面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当建筑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分布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在平面内明显不对称时,应进行地震扭转效应不利影响的分析,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抗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不规则的建筑分割成几个相对规整的独立单元;当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时,应在缺失部位补砌筑新墙体,使主要受力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并选择合适部位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使加固后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1.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20%。
3、房屋的整体性不满足要求:在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的纵、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相应墙体承担。因此,纵、横墙的合理布置且控制横墙的间距,可控制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硕士论文,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而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则应在墙体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
当纵横墙连接教差时,可采用钢拉杆、外加柱及圈梁的方法来加固;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应增设墙段形成闭合,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当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不满足构造要求时,可采用外加柱及圈梁内加拉杆的方法,或者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在面层及板墙内设置配筋加强带来代替构造柱及圈梁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及刚度。
4、砌块及砂浆强度不满足: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宜为20mm,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厚度宜为35ram,再厚则己不 经济 。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与墙面的空隙不宜小于5mm;这是因为钢筋的外保护层要确保钢筋避免锈蚀,而试验和现场检测表明,钢筋网竖筋紧靠墙面将会导致钢筋与墙体无粘结,加固效果不好,而采用5mm的间隙有较强的粘结能力,使得钢筋网砂浆与原墙体共同作用。钢筋网的试验结果表明,钢筋间距不宜太小或太大,网格尺寸实心墙宜300mm×300mm,空斗墙宜为200mm×200mm,这样钢筋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单面加面层的钢筋网应采用L形锚筋,用水泥砂浆固定在墙体上;双面加面层的钢筋网应采用S形穿墙筋连接,L形锚筋的间距宜为600mm,S形穿墙筋的间距宜900mm,呈梅花状布置。钢筋网四周应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可采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硕士论文,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5、预制板抗震能力差:屋面和楼层处开间大于11m的房间需对预制板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有两种:底部加角钢来或上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整浇层。底部加角钢,角钢型号可以取L100×6,在墙体和花篮梁上都可使用,采用螺栓和加劲勒可以有效的把预制板和下部墙或梁连成整体,施工比较麻烦,会破坏吊顶和弄脏整个房间,并且在施工期间得停止使用;在屋面增设钢筋混凝土整浇层也是相当麻烦的,要把屋面的保温层和防水层都破坏掉,成本比较高,优点是不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在住宅中建议使用增设钢筋混凝土整浇层,特别是结合“平改坡”工程一起做就更好了。
花腔是一种装饰性、华彩性很强的声乐演唱技法,具有高度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大约在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就已经出现了装饰性唱法的音乐风格,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技巧的“花腔”;十七世纪末的阉人歌唱把这种声乐炫技推上顶峰;我国传统音乐中也有关于“花腔”的记载,多见于戏曲或民间歌曲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西方声乐艺术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花腔的演唱风格也随之播下种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尚德义曾尝试过花腔歌曲的创作,但其处女作《飞翔吧,祖国的雄鹰》由于种种干扰而夭折;1971年由尚德义作曲、王悼作词的《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发表并由著名花腔歌唱家孙家馨首唱,引起了强烈反响,奠定了花腔艺术的地位;之后,尚德义又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花腔艺术作品。其他作曲家如白成仁、施光南、陆在易、姜一民、刘聪、徐景新和胡廷江等也都有成功的花腔艺术作品问世。近年胡庭江创作的《玛依拉变奏曲》《青春舞曲》《青春小鸟》及2010年春节晚会上常思思演唱的《春天的芭蕾》等民族花腔作品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接受和喜爱。花腔的运用不仅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创作和教学有很大推动作用,而且从发声方法到演唱风格都有扩展,同时也提高了民族声乐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因此,对民族声乐中花腔艺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研究现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有了对我国民族花腔的相关研究,但数量较少,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就文本资料来看,研究成果多在各大音乐院校的毕业论文及科教艺术期刊中。本文从花腔歌曲的创作、演唱处理、花腔技巧训练与教学、花腔作品的美学价值等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和梳理。
(一)花腔歌曲的创作
这方面的研究以对尚德义花腔艺术创作的研究最为突出。尚德义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开创了花腔歌曲创作的先河,对歌曲创作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1、花腔歌曲的创作技法。陈朝霞和李燕的硕士论文中均对尚德义花腔创作技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他在创作中旋律的抒情性与舞蹈性、典型功能性和声与传统性终止式的巧妙运用、大胆创新的转调和严谨和谐的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西方创作手法有一定的借鉴和创新。蔡莉还对尚德义的转调技法创作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从同主音转调、等音转调、远关系转调、羽徵调式的交替、平行大小调交替等方面进行分析。另外,也有对花腔歌曲创作的曲式进行研究的,如王玮对胡廷江创作的《玛依拉变奏曲》中变奏的具体元素进行分析,论述了花腔运用在多次变奏中的作用和意义。殷志华和张向侠也分别对《玛依拉变奏曲》和《火把节的欢乐》从曲式结构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2、花腔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尚德义在歌曲创作方面的积极探索,实现了花腔与民族音调的完美结合,如浓郁哈萨克风情的《牧笛》、新疆维吾尔族风情的《七月的草原》、热情欢快的彝族风格的《火把节的欢乐》、蒙古族长调特点的《小鸟飞来了》、藏族风格的《藏家姐妹踏歌来》等。王娅指出,尚德义在花腔歌曲创作中广泛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及花腔因素,如蒙古族长调中的颤音、小跳音,评剧甩腔里的断音、快速走音及跳音,京韵大鼓、西河大鼓等说唱音乐中的断音以及民族器乐作品中的华彩旋律等,把这些花腔因素与特定地域的音调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民族调式、和声、旋法的花腔旋律。张亚丽论述了尚德义花腔歌曲的题材、音乐语言、演唱艺术、音乐审美中的“民族因素”,以及对我国传统音乐中“散板”节奏的借鉴。彭根发在“尚德义教授作品音乐会”学术研讨会上讲到,他的花腔旋律“按照中华民族的调式、和声、旋法创作出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花腔音乐,使他的花腔歌曲具有鲜明的个性。”王贺着重研究了各民族地区的典型节奏型和民族风格衬词衬腔在尚德义花腔作品中的运用,并结合具体花腔歌曲的节奏型方面进行了实例地方性分析和探讨。
3、虚词、衬词的运用
尚德义善于利用衬词在花腔作品中表达内容和情感,他认为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以不受歌词的限制,“暂时地局部地离开歌词,用‘啊’连音或顿音来表达歌词所不能表达的情绪”,以使花腔有发挥的余地。李雪峰指出在《千年铁树开了花》中“以‘啊’唱出的大段花腔部分以四音模进手法,使激动的情绪层层递进直至散板式的华彩长句出现,才使音乐的情绪真正达到了全曲的最”,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今年梅花开》则巧妙地运用东北民歌中的“啦啦调”衬词。王文澜指出尚德义花腔作品的无词部分,有些是对原有词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些则是对歌词未尽之意的补充,在审美意境上这样的拓展、深化和补充是必要的。
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如胡廷江的《玛依拉变奏曲》中各句的句末字分别为“拉、家、下、花”,押 “a”韵,作曲家在变奏中增加的花腔部分巧妙地运用“啊”的开口音,使得歌曲在语言上无比和谐、连贯,一气呵成,刻划了玛依拉活泼可爱的形象。杨英在对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分析时,讲到通过虚词“呜”和“啊”的运用,实现了“情与景、声与情”的叠合。
(二)花腔歌曲的演唱
学界对花腔演唱的研究主要是对某一首或某几首歌曲的分析上,这类研究针对性较强,多是从某首花腔歌曲的曲式、演唱风格或主要对华彩部分的分析与艺术处理等方面展开的。
1、花腔演唱的技巧与情感处理。如余惠承在对《七月的草原》讨论时,把宋斌廷原词和经过尚德义处理后加了花腔衬词的歌词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认为用衬词“啊”来形成华彩乐章,有利于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使演唱者通过花腔技巧,展示美妙的音乐形象;还分析了具体各花腔部分演唱时的气息要求和母音的情感表现的细腻处理[16]。殷志华对《玛依拉变奏曲》从变奏曲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每次变奏后长音处用音阶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加花处理,还强调了很多花腔女高音适当改变曲子节奏音型的演唱手法,丰富了旋律,使歌曲更加流畅、优美富有歌唱性[5]。杨明玉结合自己毕业音乐会的演唱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演唱《小鸟飞来了》这首歌的颤音时,不能用西欧演唱颤音的方法来套,而要借鉴极具蒙古地方特色的“诺古拉”颤音方法来唱,放松喉咙和咽部,在富于弹性的气息支持下,用咽部的颤动去唱,以及在处理这类花腔部分演唱过程中下颚、软腭、舌根等部位的具体状态。李燕探讨了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演唱的“情调性”、 演唱情感的“真实性”、 演唱行腔的“流畅性”、 演唱与伴奏的“协调性”等问题。樊霄英在论文中通过分析多首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比较中西花腔演唱技巧异同,得出了富有中国特色性的花腔演唱技巧,如倚音、颤音、跳音和快速音阶、琶音等装饰的演唱处理。
2、花腔的音色要求。还有的研究提到音色与花腔的关系,如罗静和程萍都曾提到在演唱《春江花月夜》时,音色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这首歌曲的花腔部分需要一种自然纯净、古朴典雅而不失晶莹透亮、轻盈飘逸的声音音色来演绎。杨英对《春江花月夜》演唱中开头结尾“箫的音色移植”、歌曲中间及部分“花腔吟唱琵琶音韵”、“渔歌唱晚”主题音乐的花腔处理等作了分析研究。
3、花腔演唱的人文素质要求。花腔演唱者不但要有过硬的技巧,还要注意人文修养的提高,才能真正完整地表现出花腔歌曲的内容和意境。程萍指出“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对演唱者的人文素质和演唱技巧都要求很高的作品。”
(三)花腔歌曲的训练与教学
作为新颖别致的艺术风格,把花腔应用于民族声乐中,不仅能丰富声乐教学内容、发展和巩固声乐学习者的技能技巧、激发演唱者的歌唱欲望,而且还能丰富乐感、启迪艺术创造思维,促进演唱者心态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声乐演唱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对花腔技巧本身的研究、花腔技巧的训练以及花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等研究有现实意义。
杨d对西方花腔技法和我国传统润腔技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两者的异同与联系,对目前民族声乐花腔的行腔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韦亦B指出了传统音阶练习方式对花腔训练的局限性,提出选择优秀花腔歌曲中有针对性的乐句和乐段作为练声曲,加强连贯性、灵活性以及字声结合训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沈金华、方露娜等也提出了具体花腔训练方法,即柔软性和圆连音的训练、音阶琶音的训练、渐强与渐弱的训练、跳音的训练、颤音的训练和其他装饰音训练等,并且给出了一定的训练提示或训练步骤。
(四)美学方面
这部分研究多针对某首花腔歌曲展开各部分及整体的赏析,尤其突出花腔部分所展现的意境美,或是从作曲家对花腔歌曲创作的美学思想等方面展开。
1、歌曲赏析。刁笑萌在《鸟儿在风中歌唱》美学研究中,提出花腔部分对表达凄凉之美的重要作用,认为华彩乐段“啊”部分是整首作品意境的点睛之处,花腔部分以富有装饰性的变化曲调表现出快速灵巧的独特色彩,运用了半音阶下行的写作手法将其鸟儿的忧伤、压抑和叹息的无助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也正是作品独特凄凉之美存在的原因,震撼心灵,无词之韵唱出有词之意,达到“此时无词胜有词”。王文澜专门探讨了花腔歌曲无词部分的审美意境,华彩性花腔部分无论是跳跃性的节奏、重复模进、或是速度上渐快渐慢的处理手法,均恰当而丰富地表达了主题。对《春江花月夜》杨英分别从选材、创作题材、器乐化的人声运用及民族化的钢琴伴奏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赏析,认为它“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和审美意识融会贯通,用声乐艺术和高超西化的花腔演唱技巧诠释中国古典名曲”。
2、美学思想。正如尚德义本人说,“我写花腔,注重上口,讲究发声自然流畅,追求美的品质,不为花腔而花腔。”在尚德义教授作品音乐会学术研讨会上,张小平评价说“其美学价值在于对音乐本身纯粹性的探索,反映了作曲家纯朴的美学观念。”买岩萍、赛音等在论文中从题材选择的境界追求、艺术风格的境界追求、歌词选择上的境界追求、旋律美的境界追求、钢琴伴奏的境界追求等方面论述了尚德义歌曲创作的美学思想。
二、研究评述
总体来看,目前学界对我国民族花腔艺术的研究较为重视,涉及到了花腔艺术的各主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与花腔艺术在我国民族声乐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但有些方面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和探讨。
在花腔歌曲创作方面,多集中在作曲家尚德义的花腔创作上,对其他作曲家的花腔创作涉猎较少;而且多是从尚德义花腔歌曲的创作成就及创作特点方面论述的,如创作特点多以民族题材、时代特点、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民族风格与西洋技法的统一等方面展开,而非对花腔本身创作特点的具体论述。只有李雪峰以尚德义艺术作品的花腔部分创作特点为题,专门对四首花腔艺术歌曲的花腔部分进行了分析论述,但较为简略,总体来说文中所论述的是花腔的运用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也并非是真正的“花腔创作特点”。总之,此类研究多是“尚德义”角度而非“花腔”角度着手展开的。
在花腔歌曲演唱方面,这类研究大多是先对整首花腔歌曲曲式结构或风格进行分析,之后专门针对花腔部分的演唱分析;也有分段落或部分进行论述的,有的则具体到小节,具体到个别音的演唱处理,多为咬字吐字、情感、气息等演唱经验或演唱提示。这些研究对我国民族花腔声乐演唱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这类研究缺乏系统总结,涉猎范围较小。另外对花腔本身的特点及发声过程中各腔体和全身肌肉运动状态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在花腔歌曲教学与训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韦亦B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尚德义的花腔歌曲创作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贡献;涉及民族花腔训练方法的也仅有两篇,都提倡对声音柔软性、跳音、装饰音、节奏、力度等方面的训练。对于教师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特点,进行民族花腔训练,对以往教学经验成败的总结,以及学生学习花腔过程的体会和心得等方面讨论相对较少。此外,花腔的教学与训练是花腔艺术在我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重要环节,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有较大促进作用,这方面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在花腔美学特征方面,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是对整首歌曲或无词部分的审美剖析,旋律、钢琴伴奏的审美意蕴,作曲家花腔歌曲创作的美学思想等方面展开的,对于与之相关的心理学、形态分析学以及对它的艺术功能、使用功能等美学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特色艺术种类,花腔的应用在我国民族声乐中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学界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对除尚德义以外的其他作曲家花腔创作研究、花腔与我国民歌或民间音乐的具体结合方式,以及对我国花腔歌曲演唱处理方面的系统总结等方面还有待于完善。为进一步加强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和艺术价值,还需在多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和补充,如花腔被普遍认为是“舶来”的艺术,但它如何被我国声乐界及大众接受和喜爱,是怎样的传播和接受过程,有哪些决定性因素;西方花腔与我国本土花腔有哪些本质的区别,民族声乐中花腔艺术本身的特点;花腔之所以能够与我国民族声乐结合、运用和发展,其时代背景和社会心理以及人们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花腔在我国民族声乐中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陈朝霞《尚德义花腔歌曲创作特征及演唱研究》,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2.李燕《尚德义花腔歌曲创作与演唱研究》, 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硕士论文。
3.蔡莉《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演唱研究》,2007年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4.王玮《论音乐作品的变奏意义――以为例》,《丝竹》2009年第1期。
5.殷志华《且把旧貌换新颜――析》,《大舞台》2010年第7期。
6.张向侠《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花腔女高音歌曲──》,《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王娅《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探究》,《艺术探索》2010年第3期。
8.张亚丽《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中的“民族因素”研究》,2009年西南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9.文明《乐象中华精神魂牵西北大地――尚德义教授作品音乐会学术研讨会》,《人民音乐》2002年第8期。
10.王贺《尚德义音乐创作中民族因素的应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 年第6期。
11.王贺《论民族音乐素材与中国作曲技法在尚德义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乐府新声》2009年第2期。
12.尚德义《我创作花腔歌曲的一些体会》,《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3.李雪峰《具有中国特色的花腔艺术――论述尚德义艺术歌曲之花腔部分的创作特点》,《科教文汇》2006年第1期。
14.王文澜《美,在这里升华――尚德乐艺术歌曲之无词部分的审美意蕴浅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第1期。
15.杨英《声乐随想曲的艺术特色分析》,《民族艺术研究》 2008年6期。
16.余惠承《演唱分析与处理》,《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17.杨明玉《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演唱的体会与探析――以歌曲的演唱为例》,2008年福建师大艺术硕士论文。
18.樊霄英《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分析》,2007年河南大学音乐学硕士论文。
19.罗静《声乐随想曲演唱分析》,《歌海》2009年第6期。
20.程萍《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声乐作品――声乐随想曲的艺术表现》,《东方艺术》2005年第20期。
21.杨d《花腔技法与润腔技法关系初考》,《音乐探索》2006年第6期。
22.韦亦B《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人民音乐》2008年第4期。
23.沈金华 刘冬《谈民族声乐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训练》,《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12期。
24.方露娜《高屋建瓴的声乐艺术――谈花腔技巧的艺术特色及训练》,《艺术教育》2006年第12期。)
25.刁笑萌《艺术歌曲的审美意境》,《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6.王文澜《作曲家尚德义访谈录》,《兰州》2002年第5期。
阿尔多・凡・艾克是活跃在20世纪40-90年代的荷兰建筑师,TEAM10主要成员之一。阿尔多・凡・艾克对荷兰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中位于海牙的罗马教会教堂建于1963-1969年,是凡・艾克为数不多的精彩的教堂作品。
第一部分 建筑语言
本文试图从建筑语言的角度对凡・艾克海牙教堂进行分析。20世纪以来,语言学领域
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并且不断与建筑理论交叉,为建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在本文中所运用的语言学概念主要有:语汇、语法、语义、修辞、文脉与情境,其中语汇、语法、语义是语言的核心因素,也是本文所分析的。
语汇:即语言符号的聚合体,范围可大可小,可指一种语言系统中的全部词语,也可指某个特定范围内的词语的总汇。在建筑中主要指构成建筑语言的基本单元。
语法: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在建筑中,指建筑类似于语言的内在组织规律,表现为建筑要素的处理和手法以及要素间的结构关系。
语义:语言形式与内在意义的关系。在建筑中并不意味着建筑的含义可以通过形式符号展现出来,相反的是建筑寓意的诠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郑时龄在《建筑批评学》中阐述道:“深刻认识和理解人们感知周围世界的过程以及对事物的诠释过程,认识建筑如何通过人的感官起作用。”
第二部分 海牙天主教堂的建筑语言分析
一. 语汇分析
1.圆形的几何形体语汇
海牙天主教堂的建筑形体为一个规整的矩形,凡・艾克重复使用了圆形来形成丰富的空间变化。包括:
① 建筑入口处设置四分之三圆与半圆墙体限定入口区,并作为内部高耸廊道的开 始与收束
② 在中央的矩形高耸廊道中嵌入由半圆形的高墙与四分之一圆矮墙组成的四分之三圆,该四分之三圆主要作为圣象陈列、受洗池等作用。
③ 内部采用圆形的天窗。
2.建筑构件
2.1片墙
教堂采用墙承重,内部称重的片墙呈四组出现于建筑端部以及中央高耸廊道处,在中央廊道高耸处呈现出类似于柱廊的竖向线条形象。
2.2梁
教堂中的过梁中间采用槽口,是凡・艾克一以贯之的建筑语汇,取材于凡・艾克花费了许多精力研究的非洲多贡部落的研究。他们在建筑水平向的划分中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墙体以及附着在墙体上的元素在柱子的高度收束,增加了墙体与屋面板的空间层次,并使得墙体以及其他元素继续向上延伸。在分割空间上,透空的过梁也为空间的透与不透间增加了一个过渡的层次。
2.3天窗
在海牙的天主教堂的礼拜堂部分与讲坛部分都有圆形的天窗,圆形天窗由横梁沿直径切开。赫曼・赫兹伯格在分析该教堂时,生动的阐述了这种手法:“横梁的作用不是消极的解决结构需要,而是把圆桶切开,伴着光线从圆里面散落出来,背对背的半圆和面对面的半圆一样有价值……这种模糊性的结果,就是位于两个顶光之间的空间品质和顶光一样重要,屋顶空间不再被动地有一个结构上必须的横梁和被它划分的空间主导,而是变成了统一、完整的整体。”
2.语法分析
2.1构件的清晰交接
通过对该作品的解读可以看到,凡・艾克坚持清晰地表达构件与构件如何交接。譬如在位于高耸廊道两侧的节点,纵向的过梁与横向的过梁在此交接于片墙上。凡・艾克通过片墙的开口与过梁的位置。表现出梁是搁置在片墙上,梁与片墙不呈现横向的黏连关系,只有竖向的承重关系。位于片墙上的过梁间的竖向缝隙表现了梁与梁之间是独立承重。
2.2单元组织方式
该作品呈现出没有主从关系的多中心性。重要的节点被打散,线性序列的起末端都没有明显的视觉中心。这使得建筑整体不强调一个明确的中心与轴线,而是强调多重要素的交互与渗透,使得使用者可以获得多重的建筑体验。
2.3“中介”(in-between)概念
“中介”概念所表达的是介于两个属性相反或者相对的要素之间的部分。这个部分可以为人的行为提供缓冲和准备;可以延续形式上的统一;可以沟通处于不同语境的事物。它表达了凡・艾克对于建筑体验的高度关注。在凡・艾克以往的作品中,“门阶”作为“中介”理论的典型对象一直被细心地处理。在该教堂中,由于场地所限,周边可以缓冲的空间很小,所以凡・艾克不得不放弃渐进式的入口设计,而是讲入口置于教堂长边的中部,以突出墙体的半圆柱提示入口。在内部又增加一道墙体形成U型平面,光线在两道墙体间流转,在此处不是完全的室外也不是完全的室内,而是中介与两者之间的连接体。
2.4水平向与竖向交织的多层次空间
凡・艾克在教堂中利用灵活的空间高度控制形成了精彩的空间。建筑的两侧有1.2米高差,因此建筑师将室内划分为五个标高面,从南至北层层跌落。凡・艾克引入了传统天主教堂与行为相对应的两个空间――坐着聆听弥撒时的低矮空间和行走时的高耸空间。对应到海牙的天主教堂中,位于中部的廊道的宽度为3.4米,而高度达到了11米,是用于行走与举行仪式的高耸空间;而位于廊道两侧的礼拜堂的净高只有2.5-3.5米。
3.语义
正如前文所述,凡・艾克注重的是建筑的体验。走进由半圆形墙体限定的入口,进入到位于两层墙体之间的昏暗门厅,光线在两层墙体间流转,继而步入高宽比为1:3.25的中央廊道,光线从廊道顶部的天窗倾泻而下,照亮了嵌在廊道中的圆龛;从中央廊道步入礼拜堂,高度骤减,天光从一分为二的桶状天窗洒下,处处都使人感受到神圣的感觉。Pietila评价这个教堂时说:“把教众安置在他们自己的现实世界中。让他们感觉眼前的仪式是在过去发生一样……教堂的内部空间还原了自古以来人类对宗教仪式彻底的虔诚的需求,而当今的宗教只有把人限制住了才能影响人。所以建筑评价,把关于“相互性的先验的体验”放在对宗教的信仰之前,称自己为“游客建筑师”。
参考文献
[1]王琦.建筑语言结构框架及其由来和发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一.引言
在各种语言中,同义词都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在语义相近或是特定的上下文中相互替代,不改变原文内容,这是确定同义词的标准。本文主要研究俄语同义词的三个基本功能:替代功能,确切功能,修辞功能。替代功能可以使语言避免重复,确切功能在于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修辞功能就是增强言语表现力,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本文归纳梳理了俄语同义词的各个功能,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俄语同义词。
二.同义词的功能
1.替代功能
同义词的替代功能是同义词的初始功能。在特定的语境场合之下,根据表达或交际需要,在句子或语段中,可以选择同义词进行相互替换。同义词之间相互替代可以使语言避免单调乏味和不必要的重复,也可以避免词汇表达量少的尴尬情况。例如:
Не знаю кому пришлав голову мысльорганизоват
ьизкультурныйпразднтник
,этобыла смелая и оправда
вшаясебя идея.(我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组织一个体育节的想法,但是这是一个大胆的而且被证实是正确的想法。)[4]在这一段话中,使用了两个同义词,使得句子表达前后连贯,衔接恰当。俄语中类似的同义词数量繁多,不仅全部词汇意义或对应义位的全部意义成分重合,搭配领域完全相同,而且在表达色彩、语体属性、适用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也没有差别[6]。替代功能在绝对同义词中是典型的,但在现代俄语中这样两个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并不多。同义词的替换“主要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指称同一事物、现象,或指称同一事物、现象的不同方面,同义词的替换这种功能从而使语言表达的更准确,更细腻,更具有表现力”[7]。
2.确切功能
确切功能是同义词的普遍功能,它揭示事物的不同特性和典型特征。同义词的确切功能多出现于语义同义词之中。语义同义词的确切功能在于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丰富多彩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不为一个词所能囊括。同义词的区别义素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可以起到相互补充和相互取代两种不同的确切作用。
(1)相互补充的确切作用,如:
Рядом был старыйхоро
ший товарищ,друг,скоторы
мничего страшно.(Д.Грани
н)(在身边有一位多年的好同志,好朋友,和他在一起没什么可怕的。)[3]两个词都是指好伙伴,好朋友,但是前者通常理解是社会层面的,而后者是指自己,个人很亲密的伙伴,好朋友,作者是用друг来补充说明,来进一步说明товарищ不能说明的意义。
另外,同义词的这种确切功能在辞书编纂以及外语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词典辞书都采用了同义词相互解释的方式。在С.И.Ожегов的词典中这种方式表现的特别充分,这种方法通常来讲不够精确,但简明易懂,但是一直被辞书编纂者使用。
(2)相互取代的确切作用,如:
А что,вы друг ему?
Друг не друг,атоварищ
.(Ю.Семенов)[7]
(怎么?他是你的朋友?――朋友倒不是,是同志。)
在这个例子中,两个同义词的区别义素不是合取关系,而是析取关系。
И тут на губах Моны Лизы появилась усмешка,именно усмешка,а не улыбка.(Нагибтин)[8](就在此时,蒙娜丽莎的嘴角展现出一丝嘲讽的笑,就是讥讽的笑,而不是微笑。)在усмешка和улыбка中都有表示笑的义素,前者中包含后者的意义,但句子强调了这两个词的区别,使得表达更确切,完整。有时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同义词的强弱程度对比十分明显。
确切功能与替换功能有很大的区别,确切功能主要是利用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替代功能主要是利用同义词之间的一致性。
3.修辞功能
修辞功能在本质上区别于语义功能。修辞学主要的作用是美化语言,修饰语言,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这种作用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手段,词汇手段就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同义词的修辞功能包括语体组织和表达主观情感两个方面。词在言语中的搭配,不仅要在语法和语义上协调一致,而且在语体属性上保持一致。修辞同义词为言语的语体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
Лодыри,просыпайтесь!Др
ыхнуть сюда приехалиРаботать надо.(В.Ажаев)(你们这群游手好闲的家伙,该起床了!来这里是睡大觉的么?要干活啊!)[3]句中的лодыри和дрыхнуть 分别是бездельник
и,спать的同义词,他们的口语属性与例句的主观词序在语体属性上构成了彼此协调一致的关系。
修辞同义词通常包含主观评价的语用意义成分,带有各种表彩,是增强言语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例如:
А у Ули глаза были большие,темно-карие,---не глаза,а очи.(А.Фадеев)(乌丽娅长着一双深棕色的眼睛,不是眼睛,而是明眸。)[3]
同义词的修辞功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使语言表达准确,精密,恰到好处;
例如在普希金的《致诗人》里面有一句:Ты сам свой высший суд,всё строже оценить умеешь ты свой труд,ты им доволен ли,взыскательны
йхудожник. (你是你自己的最高审判者,你会越加严格评价自己的创作,你对它满意吗,严厉的艺术家?)普希金用过其他几个词,但都无法准确表达艺术家做学问严格的态度,也不能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意思。[1]
(2)同义词的使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变化,增强表达语意;
Мира жаждёт все чело
вечество,и за мир оно будет твёрдо,решительно,непоколебимо в любой точке шара.(Павленко)(全人类世界和平,它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会坚定,坚决,毫不动摇地争取和平。)在这个例句中,同义词的连用,使内容不断加深,表达感情不断加强,最终达到增强感染力的作用。在俄语中有不少固定短语来表示事物,例如царь зверей----лев(百兽之王――狮子)等,这些表达也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富于变化。有时为了表达生动,在句子中本来不是同义词的两个词也可能当作同义词使用,在语境中“临时同义”。
三.结论
在俄语中,同义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使用同义词可以使言语表达准确,生动,精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借鉴不同学者的观点,本文粗略地将同义词的功能分为三类:(1)替代功能,是同义词最基本的功能,主要依据的是同义词之间的相同点;(2)确切功能,是同义词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利用同义词之间的区别义素来进行表达的,(3)修辞功能,是装饰语言的重要手段,从修辞的角度,同义词可以使言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俄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这样使俄语的表达更加生动灵活,也令语言的使用者极具表现力地表达阐述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顾霞君.俄语同义词的修辞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1985,(5).
[2]归定康.论同义词的区别[J].中国俄语教学,1994,(2).
[3]张家骅.新时代俄语通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胡海燕.俄语同义现象浅析[D].[硕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外语学院,2007.
[5]孙寰.俄语同义词研究[D].[硕士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2003.
[6]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7]王德孝.现代俄语理论教程(下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