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3 21:15: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产生了不同的类型,形成了本科教育多样化的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如何确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科学定位,创造特色,是坚持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是必须认真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职业化:本科教育论坛中的敏感话题
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历来被认为是少数人才能涉足的圣地,大学教育总是与培养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强烈的学术取向是精英教育的显著特点与重要标志,因此,任何职业性考虑似乎都被排除在大学教育之外。只有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的任务。然而,即使在现在,人们还是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普通职业者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有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担心,倡导本科教育的职业取向会降低大学教育的价值和地位,削弱大学教育的学术性。因此,很多人只能容忍将“职业”二字冠在专科教育机构的前面,而在本科教育论坛上,职业教育依然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在这个论坛上谈论职业教育“要敢冒群起而攻之的严重危险”。
令人不解的是,研究型大学坚持学术取向,而刚刚由专科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关尚未通过,就开始大谈通识教育,在厚基础、淡专业的口号下,片面追求学术性,大幅度压缩专业课课时,缩短实践教学时数,甚至完全取消毕业实习,好像这才叫本科教育。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校优势的丧失与学生职业能力的下降。
在本科教育中,是强调学术取向,还是注重职业能力,实际上是国际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美国虽然是通识教育的始作俑者,但在美国也只有研究型大学以及少数财力雄厚的文理学院开展通识教育,全美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只占总数的15%。德国是极力推崇大学教育的最讲究学术化的国家,然而却建立了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用科技大学(FH)成为其他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
学术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新建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高校,应该说这种划分是实事求是的,是科学合理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就应该自安其位,在努力实现专科向本科转变的过程中,在谋求规模发展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认认真真地过好教学关。但遗憾的是,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盲目追求学术性,过分淡化专业性,产生了严重的学术化倾向。
一是在办学理念上,现实定位不准,目标定位太高,不顾自身条件模仿老牌高校的教学计划、管理方法与发展模式。然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只能办20~30所,而进入211工程的大学也只有100所,这些大学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巨大的资金投入,这是新建本科院校无法相比的,其学术水平也是一时难以企及的。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太多,专业课太少。很多学校在教学统考、计算机与外语通过率及各种评估的强大压力下,不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学生实际,而是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大部分工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课时已经占总学时的50%以上,专业基础课占30%左右,而专业课(含专业必修课和任选课)仅占10%左右,而且还有继续压缩和减少的趋势。这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开设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程,专业课时占总课时的25%以上相比差别太大了,10%的专业课时能培养什么样的职业本领呢?
三是在教学环节安排上,理论教学太多,实践教学太少。目前,教学型高校大部分实行大班上课,正常时是两个班合上,多的有4个班合上。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实验条件有限,实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时间很难得到保证,常常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实习时间更是太少,重要的毕业实习时间只有2~3周。名义上是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实际上由于学生接触实践太少,大部分只能是上网查查,杂志抄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即使在美国,理论上强调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人们更注重的是与未来职业联系更为直接的专业教育,美国各地的文理学院近十五年来也较大幅度地减少了通识教育课程,说明在美国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争论中,专业教育赢得了胜利,尽管许多人推崇的是通才。
职业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思路
首先,职业化取向是由学校自身条件所决定的。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生数年平均增长超过20%,形成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共存的局面。少数研究型大学招收成绩优异、智力突出的高考尖子,而众多的教学型高校大量招收成绩一般、智力普通的考生。同样是本科生,但是考分相差是悬殊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同样是本科院校,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是相差甚远的。为此,应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学业要求,研究型大学应坚持学术定位,培养高、精、尖人才,而教学型高校只能坚持专业定位,在突出应用型上谋求自己的教育特色。
其次,职业化取向是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由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本科生的使用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基本上集中在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很少分配到企业单位。生产企业能引进到本科生已属不易,本科生自然成为生产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与新技术推广的宝贵人才,而在生产一线从事管理与技术工作的大部分是专科或中专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很多研究生就业于生产企业,而一般高校的本科生大部分不可能聚集在企业上层机关从事研发工作,同时,由于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本科生担任“现场工程师”,也就是说,一般院校的本科生从某种意义上接替了原来专科生甚至中专生的工作岗位。这种本科生作用的变化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愈加明显。对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今后,生产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更加现实,要求本科生的工作适应期越短越好,不可能要求企业为学校承担过多的本科生后续培养的成本。而在通识教育中,学生学到的大部分知识不会对形成职业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用到的没学到,该学的未学会,工程实践能力使用人单位越来越不满意,这在企业的人才招聘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倡导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化,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学生求职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创造特色的需要。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大众的需求不同于精英,他们更多地为可见的功利所驱动。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学业主要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性训练,以满足多数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在研究型与技能型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既不能模仿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教育,因为95%以上的毕业生不可能攻读研究生,他们不适合、也不大可能成为学者、专家之类的精英人才,也不能简单比照高职教育针对岗位的教育,因为今天的专科生大多数已经成为高科技机器的操作者。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承担起产品研发与产品生产之间的桥梁作用。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往往是矛盾的,因而取得科学平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职业化:应该从实事求是入手
实事求是不仅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社会要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方向和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情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这是新形势下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针对本科教育实际作出的重要决策,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以及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遵循教育部《意见》的精神,任何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都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状,更不能偏离社会需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别是教学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必须从实事求是入手。这个实事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大部分学生是考分不高、智力一般的普通群体;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生产企业,从事一线管理和技术工作。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应该尊重求学者的意愿和选择,使我们的教育努力符合消费者的愿望与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力求教育规律之是,力促办学水平的提高。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学生应有“接受广泛的普通教育和有适切性的职业教育的机会,注重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为了贯彻这一思想,落实教育部《意见》的精神,笔者认为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别是教学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创造办学特色,可以选择职业化的思路,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办“职业化大学”,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补上本科教育层次,形成包括中职、高职、本科、工程硕士各个层次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制定本科教育的共性质量标准与具体质量标准,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达到共性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按照具体质量标准办出特色,形成优势,使本科教育更好地承担起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此次论文征集活动在各市(地)地方志办公室和省(中)直各有关部门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下,征集了近百篇论文,内容涉及地方志系统的各个研究领域,既有涉及地方志工作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又有地方志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应用理论、发展史及编纂理论的研究,同时在地方志体制机制和依法修志问题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许多论文观点新颖、论据充分、内容充实,既敢于创新有能言之成理,充分反映了作者有良好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能力。
今天在这里组织获奖的论文作者代表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就是为了进一步活跃我省地方志系统理论研讨氛围,研究探讨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地方志工作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进方志学科建设,提升地方志工作质量的目的。希望通过此次讨论会的相互交流,能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中达成共识,实现突破,推动我省二轮修志工作和地方志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要把论文征集评奖活动作为新常态
地方志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来进行,但目前地方志成体系的理论还不完整,需要加强和创建,只有我们本身的理论体系完备,才能有效的具体指导地方志的工作。这就要求方志工作者在理论创新和业务实践上多动脑,多思考,研究新问题,加强方志人员的写作水平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地方志工作的前进和发展,对提高方志业务的能力和工作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要把论文征集活动经常性的开展下去,建立机制,完善规则,使之成为推动全省地方志系统理论研究的新动力,展示成果的新平台,发展事业的新常态。
二、要把终身学习作为方志工作者的新常态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加速,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作为方志人,更应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地把思想从当前形势任务不相适宜的种种模糊认识中解放出来,自觉把思想从小富即安、暮气沉沉、不思进取的无所作为状态中解放出来。希望同志们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新常态、新思维,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以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积极投身于地方志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繁荣。
三、要把加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作为方志人的新常态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一、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因为“人”是会计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在会计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能把握住“会计人”思想观念的走向,就把握住了会计文化发展的走向。会计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由文化的内涵所决定的。文化的内涵包括:理念、观念、信念、理想、认识、知识、习惯、道德……这些内涵都是以“人”的思想认识的形式来体现,脱离了人就失去思想认识的载体,会计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人是会计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会计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这两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王友,2008)。
在会计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会计人的创造性,尊重会计人的劳动成果;承认会计人对经济社会和市场稳定的贡献,赋予他们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充实会计文化的内容,增强会计文化的活力,推动会计文化的发展。
在会计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不能仅局限于会计人员,而应将“人本”的范围,延展至与会计科学和会计活动相关的所有方面。不仅应包括理论界、教育界、实务界的会计人,还应包括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与社会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会计,了解会计知识、会计法规和会计文化,扩大会计文化的社会影响,营造更加宽松的认识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会计文化和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使所构建的会计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并充满活力,符合时代前进的方向,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坚持求真务实
这是坚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理所当然也是会计文化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才能确保所构建的会计文化有一个坚实的根基。
“求真”,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地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务实”,就是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勇于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在会计文化建设上的“求真”,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坚持真实地反映经济运行的客观面貌,不做假账;不为权势和经济利益所动,坚守底线不出卖原则,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不被动地虚构和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在会计文化建设上的“务实”,要求会计文化建设,坚持为基层服务,为实务界最广大的会计人员服务的方针。促使会计理论的研究及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应用和融合,把研究和教育的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反映基层会计人的所思所想和需要,反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营造一个积极务实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价值观
这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评价及看法,价值观反映一个人对是非判断的认知标准,通俗地讲是人对客观世界中真、善、美的判断标准。它表现在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的目标。它集中反映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的主观认知世界的指向和思维定势。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而人的价值观又是文化范畴中最深层和最核心的要素。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发展会计文化时,必须以会计人价值观的确立作为根本目标。
“核心价值观”是指导一个社会群体行为的共同准则,它反映一个社会群体追求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想,也是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指南。会计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它集中反映了会计人的价值取向、职业理念、是非标准、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会计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诚信、奉公、守法、执著的理念;坚持维护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业操守,是会计人应有的品质,也是会计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会计文化的建设中,这些观念应该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在会计文化建设中促进会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破解会计信息“失真”的难题又找到了一个新的途径。以前对破解会计信息失真的着眼点,往往都集中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提高其违法成本、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都立足于“堵”,着眼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外因。在会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采取“堵疏结合”方针,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因上寻找出路。充分发挥会计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疏导的办法化解难题。会计的核心价值观是以观念、信念、共同的目标、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角度,明辨事物的是非和行为的真善美,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感化人、引导人的行为。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氛围,促使会计主体和会计人,从内心敬畏法规的尊严,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正义,自觉地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会计文化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其需要涵盖的内容很多,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设想。我们应该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动员各界同仁参加会计文化建设目标的大讨论,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为描绘会计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贡献一份力量。
检察机关审查民事抗诉案件时拥有一定的调查取证权是其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能否进行有效的调查取证是维系抗诉正当性与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离开了调查取证,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则会成为对人民法院审判过程的简单复核,难以实现有效保障司法公正的目的。既然调查取证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到底赋予检察机关多大范围的调查取证权才是合理的,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看法也很不一致。2001年,高检院制定了《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制),该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了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中可以行使调查取证权的四种情形。这一由司法解释对检察机关民事抗诉中调查取证权边界的划定,虽未上升到法律层面,但其在抗诉实践中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确立了有限的和规范的调查取证原则,体现了权力防控的自我意识和限制权力的法治精神。然而,随着政治环境的变迁、审判制度的改革完善和法治进程的加快推进,检察机关的这一司法解释没有做出系统性的修改,无法体现司法解释鲜活流动的本性,致使检察机关的这项职权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尽快进入民事诉讼法规制层面,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一、检察解释中调查取证权行使情形的梳理
《办案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调查取证的四种情形,其中有“(一)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主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供了证据线索,人民法院应予调查未进行调查取证的;(二)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人民法院应予调查取证未进行调查取证的。”笔者认为这两项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第(二)项的这条规定实际上是我国民事审判事实探知绝对化理念的具体体现。传统诉讼制度以客观真实作为诉讼的首要目标,强调审判人员认识案件事实的能力和责任,并在当事人双方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时,要求审判人员以职权调查收集证据。长期以来,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并且这种路线渗透到法律制度本身之中。这种政治路线与民事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产物就是法官对民事案件客观事实的执着追求,并逐步演变为指导民事审判的理念。这种事实探知的绝对化理念违背了民事诉讼的特征和客观实际,并成为阻碍我国民事审判制度发展的瓶颈。随着民事审判方式的不断完善和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引入,2001年最高法通过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这种理念,而是吸纳了事实探知相对化的理念,确立了法律真实的价值追求,使证明责任从概念转化为民事诉讼制度。《证据规定》第73条的规定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在当事人举证互相矛盾以致难辨时,法院不是必须对该事实存在与否做出主观判断,而是通过“证明责任”这样一种“装置”将真伪不明的事实拟制成“真”或“伪”并做出裁判。相应地,检察机关也必须按此规则行事,而不应越俎代庖、包揽调查,去探索和查证客观事实。这样既违背程序公正,也降低了诉讼效率,不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由于《办案规则》的制定先于《证据规定》,《办案规则》在设定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时仍然建立在事实探知的绝对化理念之上。在理念发生转化的情况下,这一规定已经失去存在的基础。对于第(一)种情形,2007年民诉法修改时已经列为检察机关的抗诉事由,即遇到法院应当调查取证而未调查取证的,检察机关可以直接提出抗诉,无需补充调查取证,这主要体现了实体与程序并重现代司法理念,对法院侵害当事人程序权利的通过再审程序予以救济,凸显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是民事抗诉制度的一大进步。
二、现代检察监督理念与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
检察机关在代表国家进行法律监督时,须坚持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使命。检察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理应执行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宏观表现则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检察机关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神圣职责。民事抗诉制度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现代检察监督理念的重要内容。由于抗诉权与调查取证权之间的主从关系,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制度与抗诉制度两者的价值追求应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调查取证制度也要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常常受到损失。因此,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中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调查取证权。这一点在《办案规则》中未有涉及,应该说是一大遗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理念,更在《证据规定》中得到了印证。《证据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赋予了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的职权,实质上采取了国家干涉主义,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中立是法院的生命,法院调查取证实质上有违中立的法律地位,因为证据本身就具有党派性,要么支持一方诉讼请求,要么反对另一方诉讼请求,反之亦然。司法解释之所以赋予人民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的职权,这表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比保持中立更重要的价值。既然作为中立的裁判者的法院都有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抗诉事由的修改与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
承认法律程序的独立价值是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重要特征,程序正义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正如有学者所言“程序正义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是可以把握的具有可检阅性的法律规则。”法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程序之治。由于我国法治社会尚不成熟,程序的独立价值还未得到广大法官特别是基层一线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的内心认同。因此,民事审判实践中法官违犯法律规定,侵犯或剥夺当事人程序权利的情况常常发生。鉴于此,在程序与实体并重的立法理念下,2007年民诉法对检察机关抗诉事由的规定突出了程序的重要地位,细化了法官违反程序的具体情形,使得程序的独立价值在立法层面得以体现,并将检察机关抗诉的事由由原来的4种拓展为15种情形,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统一。立法的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抗诉中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的设置,这是因为调查取证权依附抗诉权,并为抗诉服务的。因此,在民诉法对检察机关抗诉事由作出修订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检察机调查取证权行使的具体情形做出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从司法实践来看“(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检察机关需要调查取证才能查证是否属于法定情形,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职权,否则抗诉事由的规定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这是因为认定审判组织的组成是否合法,需要查明审判人员是否具有审判资格,对这一问题的调查,需要检察机关到相关机关调阅个人档案材料来证明;对于审判人员是否存在法定的回避事由,需要查明审判人员与当事人的具体关系,这既是一个极具隐蔽同时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检察机关寻找证人或调阅户籍等材料认定,对这些问题的证明都是申诉人所无法完成的;当事人有无诉讼行为能力是个极具专业性的问题,必须通过专业机构来进行鉴定,同时,对于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为何原因未参加诉讼通过审查案卷也是不能完成的,需要检察机关找相关证人了解情况,以便判断是否属于客观原因。
四、程序弹性与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
据统计,我市每年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为3000人左右,而每年分配回来的本科生不及800人,仅占3.8%,硕士生为数很少。人才流失现象如此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双向选择机制未搞活。其表现之一:国有企业人才难进。由于国有企业缺乏正确的用人观,认为同一岗位,如果聘用大中专毕业生就会比聘用一个低学历的临时工所付报酬高,生产成本也就高,因而他们宁愿聘用一个低学历、无技术含量的工人,也不愿接收一名经过正规教育和培训的大中专毕业生。如,永济市化肥厂,自1999年以来仅接收大中专毕业生52人。表现之二:近年来,个体私营企业难招人才。由于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观受传统思想制约,对个体私营企业持有偏见,认为进了个体私营企业就是干临时工,只有进了国有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才算是端上了“铁饭碗”,因而不愿去个体私营企业就业。这不仅造成了国有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中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极度短缺,也是人才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管理缺乏灵活性
一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与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各事业单位的编制是根据20年以前的标准确定的,随着事业的发展,各单位的情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给事业单位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果按编定员,显然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要求,如果超编进人,又违犯编制政策,使单位处于两难境地。二是事业单位在进人方面随意性较大。由于聘用制和凡进必考制度没有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在进人中掺杂了不少的感情因素,一方面使父子兵、父女兵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人员总量增长过快。不仅造成了工资总额无法控制,也使一些无门路、无关系的大中专毕业生失去了就业机会。三是内部分配机制未搞活。目前,各事业单位执行的是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没有将收入分配与业绩贡献相挂钩,使同类性质单位的人员,只要资历相同,不论岗位性质、不论贡献大小,都享受相同的工资待遇。不能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不科学
我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527名,其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54436名,占总数89.2,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为6091人,占总数的10%,而这些人员中有的担任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有的不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如经济师在会计岗位,工程师不搞设计,却都享受的是较高的职称工资。再者,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相当一部分人员在取得了专业技术资格,享受了相应的工资待遇之后,就以为可以稳坐钓鱼台,没有大风大浪不会翻船,因此,不思进取,工作拖拉,成绩庸庸,更谈不上对单位做出贡献。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使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也造成了非专业技术人员心理上的极大不平衡,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评聘分开制度没有完全推开,一部分够条件的人员在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之后,不论工作能力大小,只要没犯大的错误,单位领导就没有理由不予聘任,使一部分工作能力不强,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占据了专业技术岗位,导致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度失去意义。
四、干部考核制度缺乏激励作用
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分类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而大多数单位在实行操作过程中,主要使用的仅是优秀和职称两个等次,不称职仅局限于受到各类纪律处分的人员,基本称职几乎不予使用。而有一部分未受过纪律处分的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甚至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延误了工作,也被定为称职。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还不太健全和完善。在考核标准上线条过粗,量化不够。二是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制定出具体的细化、量化标准,使考核工作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相当一部分单位领导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另外,在考核结果的使用上,一般也只是受处分的人员,在工资、职称、任用等方面受影响,未受处分但又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在此方面却几乎不受任何影响,在客观上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的激励作用,在一>文秘站: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人才机制创新:
一、完善市场体系,创新用才机制
要在人才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关键在于人才机制创新,以新制胜,具体地说,要紧紧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坚持物质第一性,报酬机制要创新,使优秀人才的待遇与国际接轨。有一条很重要的原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总是人为地过分强调和夸大了精神的作用,似乎人有了精神,便可以不食人间烟火。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和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既要讲奉献,又要讲索取,这已得到人才的认同。加入WTO,在同一个“地球村”,同一种工作,有两种不同的报酬,显然高薪更具有吸引力,这不仅是个 劳动报酬问题,而且也是人才价值的明码标价。能为留住精英人才,我们既使在其他方面节衣缩食,也要保证他们“同工同酬”,不比他们在外企少拿或少拿得过多。与此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私人住宅和休闲场所。
2、不拘一格用人才,晋升机制要创新,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大环境。我们常说“破格”使用人才,似乎很前卫,很具有改革精神,但破格还是有格。理想的用人机制,应该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由于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太根深蒂固,我国的许多改革往往是“犹抱瑟琶半遮面”。目前国内通行的晋升机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要求,显得迟钝与保守,必须力破常规,勇于创新。一是职称晋升制度要创新。要以人才的实际才力是否与职称相称为标准,而不要过于苛求学历、学位、任现职称时间以及论文篇数的多少。二是行政职务晋升制度要创新。当拔尖人才需要某种专业职务搞科研干事业时,有关用人单位完全应该大开“绿灯”,创造条件,而不是墨守成规,设置关卡;三是工资福利制度要创新。实行优才优薪,高才高薪,特才特薪,杰出人才要与一般人才拉开拉大工资档次,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要给予重奖。
3、人才市场市场化,流动机制要创新,充分尊重人才的自由选择。目前人才市场若干家,但严格地说,真正称得上市场的人才市场并不很多,人才市场的非市场化相当严重,有的不是鼓励人才交流的市场,成了拖人才后腿的市场。要在流动机制方面有所创新,首先,政策要创新。要真正实现“政策跟着人才走”。不能为了留住人才,制订一些只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利益的不合情理的“土政策”,使人才有一种“当人质”、“被扣押”的感觉。留才要留心。要留住人才,就要克服小农意识,小业主意识,就要有既符合一般又超出常规的吸引政策。在人才履行聘期合同后,要允许人家任意跳槽,自由流动,这种宽松大度、来去自由的用人环境反而能留住人才;其次,程序要简化。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才市场,说是市场,实际上还是在搞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办一件手续,往往要研究若干次,盖一串子公章,无形之中成了关关卡卡;第三,信息要扩大。提供信息服务是人才市场为人才服务的重要职能和手段。人才信息的扩大表现在信息量要增大。要实现全省、全国乃至包括与一些国家、地区人才信息联网。信息内容要增加,不仅仅包括某地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还要提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信息变化要增快。要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最新最快最准确的信息。
二、增强内部活力,优化事业单位所有制结构
为积极稳妥地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结构,激发内部活力,我们应做以下努力:
1、减并内设机构,做到科学设岗,减少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能,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按编制规定的数额,进行认真核实,在编制部门控制数内,根据单位职能和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岗位,减少行政管理人员,并依据责任统一原则,规定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为强化管理、理顺关系,本着精简机构、精减人员的原则,对内设机构应进行减并,将主要职能相近、基本任务相同的科室进行合并、合署和挂靠。
2、搞活用人机制,实现竞争上岗、优化队伍结构,增强活力。坚持公开、公正、择优的改革原则,实行全员竞聘,事先不定调子、不划框子、秉公办事,做到公开岗位,自愿报名,公平竞争,公正打分,公开结果,提高工作透明度,从而达到使领导满意、群众满意、下岗人员服气。
3、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形成自主、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打破“大锅饭”。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工资总额不变,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把原来每人的津贴工资统一拿出来作为岗位工资,根据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大小,任务轻重,辛苦程度等实行一岗一薪。
4、建立行政执法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制度,严格控制“进口”,实行择优聘用。通过聘用制把事业单位、职工从行政依附关系中摆脱出来,赋予事业单位用人自、职工自主择业权。
: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从北京这一轮改革来讲,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是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在指向上,最终要聚焦于学生的实际获得。校长、教师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如果没有落在学生的实际获得上,那么,这个教育质量观是有问题的。因此,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词是实际获得。
群众路线的本质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2015年在新年贺词中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基础教育领域的群众路线,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考试招生、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校治理等方面都要有变化。考试评价坚持群众路线的最明显标志,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考试招生让学生自主选科,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竞争。比如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取消文理科,学校选两科,高校选一科①,虽然难度大,但是,这把学生放在了教育的正中央,让孩子用优势参与竞争,而不是绑在政府规定好、专家论证好的文综、理综上。
北京在落实考试评价方案改革上,没从高考方案入手,而是从中考入手。2014年以来,北京市整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一个以中高考考试改革和招生录取改革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从2015年到2016年,新的考试方案带来新的变化:科目可以选择、赋分可选择、考题可以选择、答案具有开放性。最显著的是语文作文,比如今年高考作文有“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两个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是议论文,一个是记叙文。两个文体离散度很大,这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学生。在这样的高考题当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展示的空间,真的让高考(决定学生12年基础教育知识、能力、方法积累运用的两个半小时)变成可选择、可发展的考试方式。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两个题目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两种文体都可以出现满分作文。这样的大思路同样体现了群众路线,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让学生根据能力倾向爱好来选择。从考试评价到课程设置,基础的服务是支持学生成长的,而不是评判学生的弱项。
2015年,北京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实际发生向实际获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0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同等发展的机会,是后均衡发展时期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前均衡发展时期,包括教育部进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还都是以差异系数为基本标准来检测实际发生的。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包括拔尖优秀人才、普通孩子和特殊群体的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公平的增长和同等的发展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群众路线。我们所说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孩子的实际获得,是每一个类型孩子的实际获得;所谓优质,是对每一个孩子的优质,而不是对政府、对专家的优质。
:教育公平无疑是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择校”“共建生”等热词被“信息采集”“学区制”“九年一贯制”等新词所取代。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北京市如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让老百姓切实感受改革的成果?
:北京这一轮落实十提出的学区制管理,其实根本用意不在于缓解择校矛盾,而是要形成一种新的供给方式,这种供给方式也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实际获得。一方面,以“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过去的“单一学校教育供给”。比方说,以前我是某所学校的孩子,这所学校是我的供给方,现在这所学校是在一个学区内,区域教育供给替代了单体学校供给;另一方面,“9年、12年一贯制”“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一贯制”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持续的、稳定的、链条式的供给。对学生而言,真正的教育应是连续、稳定、可靠的,而不是一段一段割裂开的。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之间实行“锁区”,互不招生。锁区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贯制”,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9年、12年的消费。
学生的兴趣和素养积累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的,甚至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要致力于保护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这个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高,高中的改革和质量就水到渠成。基础教育阶段,要着重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我们的真正着力点是在9年,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学区制和一贯制的改革调整教育供给,落脚在学生的实际获得。
那么,有人会问,在人大附中、中关村中学和在蓝靛厂中学,学生的实际获得没有差别吗?我们现在比较的不是单体学校之间的差异了,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学区供给。海淀区和东城区现在学区供给的课程越来越多,学区供给优于单体学校供给,也顺带化解学校之间的不均衡。“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了“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这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最大保护。这种“一贯制”可以是学区间的“一贯制”,也可以是校际之间的“一
贯制”。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关键。北京市在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大行其道是在2016年初。教育的供给侧,是源于消费,是源于消费需求。教育里有很多低端的产能,需要腾笼换鸟。2014年、2015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调整基础教育领域服务的供给。这里的调整包括供给结构和供给端的质量。
一方面是结构调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具体表现在用“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学校教育供给”,用“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用“考试科目自主选择”替代和优化“文理分科统一科目的考试”等一系列改革着力点上。
另一方面是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体现在培养方式、学段衔接、课程设置、考试评价等诸多领域。
在供给端的质量上,我们提倡“玩”“慢”“宽”“活”,即学前“玩”、小学“慢”、初中“宽”、高中“活”。这既是消费状态,也是供给节奏。我们以前的节奏不是这样,以前是往前赶,超学现象严重,而我们的供给也在支持这种超前。现在,我们努力去掉一些过剩的产能,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比如英语,从2014年至今,英语考试的阅读、作文都与传统文化相关,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用英语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人物。英语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的边界被打破了,试题体现了教育的导向,也体现出消费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英语学科的供给应该回归英语学习的价值,应该基于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中国孩子学英语的方向。再比如数学,有人说试题难度下降了,其实不然。我们让学生解释北京市的阶梯水价、介绍北京地铁票价的分段计价、考察阅兵中的大数据,目的在于让学有用的数学,题目本身不难,难的是把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中考、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要成为服务于学生12年成长的平台,甚至是“助推器”。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对干部和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
要求?
:供给侧改革,从政府到区县到学校到教师,都存在结构调整的问题,挑战最大的、需要自我超越和调整的是干部和教师。从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重心越来越下降,对于每一位在岗在编的校长和教师来说,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其实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转变作风从现在才开始。
教师如果一味制造低效的课堂、无用的作业、多余的考试,浪费的是学生的生命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给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很大。因此,教师必须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围绕孩子的成长需求,主动贴近国家、中央和地方改革的措施,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理解透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设计。
回到群众路线和十之后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这里涉及人才体制机制管理问题,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是一脉相承的。中小学释放的活力就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意识和探究欲望。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单靠大学的几门创新课程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要靠义务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9到12年的积累。国家的政策是连贯的,需要各个阶段的教师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有一些牺牲。
比如说,以往我们的教师都是擅长加工的,但不擅长发现和保护。教师习惯面向课标、面向考纲进行教学,更多的是在意分数,而不在意人。但是,按照现在的考试方式,如果想让学生得高分的话,教师就必须特别在意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教师应该是教人的,而不是教分的。真正的名师名校长,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有优势、有特色、身心健康的人才。分类加工正是这一轮考试评价改革要求的核心能力,让学生自主选科,考察的不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而是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这对干部教师的挑战是特别大的,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
另外,对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变化就是自我的成长方式,包括教师继续教育方式和自我成长方式的变革。2015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次的职称改革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正高级了,这实际上是配套9年、12年的“一贯制”。再一个是取消英语、计算机,这是典型的去产能,以前许多教师都是因为英语、计算机不过关评不了职称,但其实这两项技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去掉低效产能之后,加进来新的产能是什么呢?说课讲课、面试答辩。可见,教师职称改革呼唤的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成长的供给侧结构也要开放。北京从今年开始,教师培训实行线上自主选择、线下自主执行,不再是办班请专家做培训,而是让教师自己选择骨干教师的实时公开课。政府的采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先服务,后付费。下一步,我们会把培训向社会开放,体制外的优质资源,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范畴命题,当今社会对诚信教育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交往中频频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诚信缺失在趋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甚至是教育体系本身。自我党确立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社会问题,社会诚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能加以高度重视,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势必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影响社会安定,影响人民的幸福生活,甚至消解我们以往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所做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从多角度研究社会诚信问题,研究提高社会诚信意识的措施,落实“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品质。
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是排斥主观性、排斥主体“我”自身的。越少主观性,科学的研究也就越接近客观真理。道德的学习和修养则必须与主体自身紧密相联系。孔子和荀子都曾经把道德的学习和修养称之为“为己之学”。这种学问的特点是“入乎耳,蓍乎心”,造就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德首先就是要有一颗诚心。所谓诚,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毋自欺”,“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诚是心灵、理性、情感、意志的内在合一,是自我身心的统一。它是一种精神的状态和境界,同时也是一个修习的过程。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总要与他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行来进行的。成于中必显于外。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
一个人诚信与否,是以行为和时间来检验的。孔子曾讲,“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自己诚信故而也相信别人的诚信。然而,人并不都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有的人自以为很高明,认为人都很好欺骗,故而长于言而短于行。但是,人毕竟是不能靠欺骗生活的,当其欺骗的把戏被人们普遍知晓的时候,这种人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没有欺骗的市场。童话中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隐蔽的地方,在微小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正的面目。即使伪装的再高明,总是会露出破绽和马脚的。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在德性诚实的人一般都从来不表白自己的诚实,而惯于说谎的人总是诚恳地向人表白自己说的不是谎;诚实的人总觉得人人说的都是实话,不诚实的人总觉得别人都不诚实;厚道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厚道,工于心计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工于心计。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不需费很大的气力就可以通过言谈洞察一个人的德性。
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与人相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诚信。然而,正常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则需要双方或多方都讲诚信。信字还包含同心相知、彼此信任的意思。如果双方当面说一套,背后搞另一套,友好的关系不可能得到维持。彼此以诚信相待,不因偶然事件而动摇,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诚信。
值得指出的是,诚信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不可须臾而离,但是这也不能看成是绝对的。诚信是一个基础性的道德,它需要以正义的道德原则来统帅。一个人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要以义为原则;义所当为则勇往直前,义所不当为则退避三舍。孟子曾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对于一个病人膏肓的人,你不必告诉他实际的病情;对于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你不必告诉他他不该知道的秘密。从大义出发,该说实话的时候说实话,该说谎话的时候说谎话,这并不妨害一个人诚信的品格。
在人类社会生活领域,诚信具有重要的价值。
l、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价值
关于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们有过许多论述。孔子曾经多次谈到诚信的极端重要性。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的资格,是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孟子很重视仁、义、礼、智四德。据郭沫若先生的研究,与其自然观上的五行思想相配合,其道德观上除了仁义礼智四德之外还应有一个更核心的德,这就是诚或信。诚或信在其道德系统中的地位,就像土在五行中的地位一样。名著《中庸》大大地发挥了“诚”的思想,提出“不诚无物”的命题,把诚看成是一切道德的根基。人之于诚信,如同鱼之于水,不可须臾而离。北宋的周敦颐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
2、诚信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结成社会,为了特殊的利益和信仰建立国家,形成了不同于私人领域的社会政治关系。一个国家和一种政治秩序的维系,一般来说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二是法律。
在这两者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基础性的东西,这就是诚信。孔子与其高足子贡谈论政治时曾经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是就社会的统治者和政府而言的。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统治者,一个没有信用的政府,是不可能很好地治理民众的,更不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形同虚设,有法不依,最高统治者朝令夕改,老百姓就无所适从。因此,孔子认为,民众对于统治阶层和政府的信任,比强大的军备和充足的食粮都更为重要。如果一个政府没有起码的诚信和信用,它所颁布的每一项政令、所设立的每一项制度都将没有任何的权威性。一个没有信用的政府是不可能获得民众的拥戴的,而不受民众拥戴的政府也是难以长久地存在下去的。
3、诚信在经济生活领域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2-01
一、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和课后总结反思三个阶段构成,我们根据教学的这三个阶段,将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组织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四方面[1]。具体来说,①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大纲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了解判断学生情况的能力、教学创新能力。②教学组织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操作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与学生互动的能力。③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反思能力和课堂的控制与调节能力。④教学研究能力:主要由从事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等方面来体现这一能力。
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不足之处
1.教学认知能力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研成为大学实际的“中心”,而教学“中心”与“根本”地位受到严重冲击[2]。在许多高校青年教师的心中,科研成果的多少才能体现青年教师的实力与价值的标志,他们十分重视科研,认为做课题、写论文才是个人成就的体现,而教学仅仅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对教学的态度仅仅表现在不出教学事故的水准上,不能适应高质人才培养对教学的要求。
2.教学组织操作能力不足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除了师范类院校之外,其他专业似乎并不重视对在岗教师的技能培训与再教育工作。大多数校管理者的观点是只要教师经过了某个专业的系统性考核拿到了该专业的任课资格证书那么他就能完全胜任该门学科的所有教学活动,而不再需要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及再教育。在这一观念的长期影响之下,一些高校的青年任课老师越来越非本专业化,他们不但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不具备熟练的任课技能,最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专业的任课经验。
3.教学监控能力问题
第一,青年教师教学监控敏感性弱,突出表现在他们应对课堂突况时不懂得如何迅速处理。当课堂发生预料之外的情况时,如学生走神,恶作剧等情况,有的青年教师会停下课来教训学生,有的青年教师则会惊慌失措,有的青年教师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讲课,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二,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的迁移性差,当面对新的教学情境时,往往都不能有效地借鉴和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4]。
4.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在高校中教学是一项严肃重要的研究活动,与科学研究同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一项神圣的学术活动,教学研究能力将成为现代高校教师极具开发潜能的核心能力之一[5]。在教研活动方面,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高校青年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定期开展的占到13.3%,偶尔的占到48.1%,教研活动的开展不是很理想,没有形成定期合理的教研活动。当前高校普遍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而教学研究不易出成果,且各方对其重视程度和教师考核评价体制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所以很多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方面。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策略
1.改变对教学的认识
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操作经验,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多参加社会调查活动[6]。可以让青年教师去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挂职实习来体验现实生活,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防止因为在校学习时间太长而导致的与社会实际生活脱离。
2.改进教学组织操作能力
青年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理论――考试”的授课方式,将授课活动的思想路线转变成为“原理――方法――应用――总结分析”的教学模式。“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于复杂难懂的理论点,可以通过将道理和相关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当中,通过以上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释方法”主要内容是:通过原理体系的梳理来导出学习的方法措施;“重应用”的主要内容是:要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切合、新颖实用而又充满了趣味的实例;“谈体会”就是老师应该跟学生构建一种教学相长的和平关系共同探讨这一阶段上的学习效果,通过所学过的一些哲学思维方式来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分析。
3.增强教学监控能力
第一,通过观摩教学,向优秀教师学习,对提高自身的教学策略知识和教学技能有极大的帮助。第二,积极进行说课训练。说课训练主要通过课前说课培养非师范毕业教师教学监控的课前计划与准备能力;通过课后说课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监控的课后反省能力。第三,与优秀课例学习相结合的微课训练。以指导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点评为主,侧重外显行为和短期效果,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不可量化的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第四,抓住入职教育的机会,在职前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难得的实习机会教会非师范毕业的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养成教学监控的习惯。建议实习指导教师要承担这些工作任务:指导青年教师运用科学手段进行监控能力自测和反馈信息收集;接受关于教学监控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及自我监控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和行动研究策划技术的信息咨询;帮助师范生策划改进教学监控能力状况的行动方案,督查行动方案按计划认真执行;评价行动方案的实施效果等。
4.努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青年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学研究,认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在课堂教育时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积极结合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教改探索。青年教师应努力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高深知识,推进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靠听课进修,还需要靠教学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边授课,这是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积极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2]王静.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34:308.
[3]李辉.浅析新形势下民办高校青年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J].大学教育,2015,01:48-50.
[4]智安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5]宋朝丽.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3,07:135-138+146.
人才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的第一资源,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聚集各类高层次的人才,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改善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各类富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学的科技创新才会形成一种气候。
创新团队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大型化,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
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群体。没有人,没有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要想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
创新团队建设是兴校、强校的关键
只有通过科技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支又一支学术队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并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又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这样才能有效地稳定科研队伍,凝练学术方向,使科学研究能够纵向深入。横向融合,得以可持续发展,建设出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开展学校的建设工作。所谓一流的学科主要的标志就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科研和成果,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一流的队伍是核心、是关键,没有一流的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科研和成果,更不可能有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可以说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动力。
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在团队
人才问题,特别是尖子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学科、任何研究工作仅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发展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要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给以公平的对待,形成由学科总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骨干后备队组成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在该群体中,必须注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机制,是创新团队建设的保证
创新源于个性特色的充分发挥,成功在于团队的团结和密切合作。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既需要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也需要团队合作的良好、宽松、和谐以及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更离不开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机制和体制以及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将有利于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聚集必将形成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的群体,形成一个重视人才、实施创新的大气候。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状态下,学校的科技工作必将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医科大学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建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大投入力度,调整结构和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引进、稳定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加强了创新团队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政策牵动,规范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分析学校校情,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完成学校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通过规范管理,保证学校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1)制定了“551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和引进5名国际知名学术带头人。50名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目标。
(2)制定了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对引进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条件、范围、待遇及相关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引进人才以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为目的,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培养”、“稳定”现有人才关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提供12万~60万元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10万~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及良好的工作条件,在专业职务晋升中不占指标等。
(3)制定了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有关规定,旨在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在科技奖励条例中,设立了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六个奖项。对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重奖,同时在《学科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励津贴实施办法》。《绩效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中,对承担科研课题、获奖科研成果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均予以相应的奖励或用以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支持。
(5)出台了支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有关政策,利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金,主要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再次出国学习和创新团队的成组派出。
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聚集人才
根据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对原有学科进行了调整。新组建了发育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或研究室。建立了肿瘤与血管病治疗中心,普通外科研究所,艾滋病研究所,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人才的集聚搭建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协作,学校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学科间、临床学科间,特别是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普通基础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营造环境,延揽人才,加大投入,突出重点
创新团队的建设,在于以事业为核心去整合和组建,相关学科的专家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团队才能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学校在整合和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工作中,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他们营造良好、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同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重点做好组织和服务性工作。学校的科技创新团队都是在他们各自有意向的前提下由学校组织建设的。
在延揽人才方面,近年来,学校领导和科研处、人事处、国际交流处处长定期到日本、美国等学校在外留学校友较多的国家探望、拜访,宣传学校有关政策,吸引他们来校工作。
为使科技创新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投入的重点放在各团队建设中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项目的开展。
几年来,学校用于引进人才的支出已达1000万元,用于创新项目开展的投入近千万元,同时学校每年用于学科建设经费每年不低于1 000万元。主要用于他们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设备的购置。
对整合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在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在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方面予以倾斜。部分创新团队已经形成,促进学科建设科技工作水平提升
几年来。学校在一些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0个。
(1)在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领域,融合皮肤病学教研室、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免疫学研究室共同组建了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创新团队,在今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考核中顺利通过。并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称号。该创新团队中既有院士,又有引进的长江学者课座教授。
(2)在普通外科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器官移植、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胃肠肿瘤外科、乳腺外科、胰腺外科、急重症外科、血管外科的资源,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中,面对国内普通外科强手如林的竞争局势,以90%的投票通过率新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近五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获得“863”项目、全国公益类科技专项各1项。单项资助经费300万元。
(3)在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地球化学性疾病研究室等单位,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学科带头人,以氟、砷中毒研究为特色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实现了学校预防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该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近三年,平均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4)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整合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医学基因组学和生物芯片研究中心等机构,组建了创新团队,被批准为辽宁省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A级)和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该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规划教材。
此外,在肿瘤学研究领域,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等领域的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创新成效斐然
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措施,开创了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科技创新成效斐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重点学科数量明显增加
“十五”期间,学校的国家、省重点学科数量成倍增长,分别由原来的1个、5个增至2个、10个;今年学校又有3个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使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达到5个。无论是新增补数还是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原只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新增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26个,其中教育部1个、卫生部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个、辽宁省5个、辽宁省高校15个,沈阳市3个。
重大科研课题及经费取得突破
承担了7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863”项目和3项“863”项目子课题,6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公益类行业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由“九五”末期2000年的18项到2001年~2007年的21项、22项、30项、34项、44项、48项、54项,呈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全校科研经费在“九五”期间年均不足1000万的情况下。2001年~2003年均突破1000万元,2004年-2005年突破了2000万元,2006年~2007年突破了3000万元。仅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渠道。研究经费近三年已连续突破1000万元,超过“九五”期间每年全部科研经费。
重大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学术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