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意见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1 21:45: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培养人意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培养人意见

篇(1)

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三类既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活动,科学活动以探索发现为核心,技术活动以发明革新为核心,而工程活动以集成建构为核心[1]。对建筑节能也应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个角度分析认识其系统性。建筑节能科学是关于建筑节能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建筑节能技术作为建筑节能工程的要素,是建筑节能工程中的一个子项或个别部分,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存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有序、有效的合理集成,以不可分割的集成形态构成建筑节能工程整体。建筑节能工程就是由建筑节能专业技术为主体和与之配套的通用、相关技术,按一定的规则、规律所组成的、为了实现建筑节能工程目标的组织、集成活动。从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建立建筑节能的整体概念和具体内涵,进一步构建建筑节能的知识体系,为建筑节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奠定认识基础。建筑节能科学是建筑节能工程活动的理论基础,建筑节能工程必须遵循建筑节能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建筑节能科学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建筑节能工程与建筑节能技术之间具有集成与层次的关系,但建筑节能工程不仅集成“建筑节能技术”要素,还集成许多非技术要素,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环境等因素综合集成的产物。从知识的角度,建筑节能工程可以看成是以一种或几种核心建筑节能技术加上相关配套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所构成的集成性知识系统。

二、建筑节能专业教育的学科定位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学学科门类中土建类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多数二级学科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不同寿命周期阶段都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涉及到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筑设备及建筑环境营造等。从建筑工程学的角度看,建筑节能必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等应用领域密切相连,但其学科理论基础又存在显著差异。如,土木工程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是力学,而建筑节能学科理论是众多学科的综合。建筑节能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关联体现在人工环境中的建筑环境部分,关联点在空间关系上,而在空间状态变化规律、空间状态运行调控原理等方面都超出了城市规划学科的范围。此外,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工程实践主要在建设阶段,学科理论主要关注建设。建筑节能学科的工程实践是建设与使用两阶段并重,学科理论强调建设与使用相结合,且更加重视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问题。可见,虽然建筑节能学科的土建类学科特征是显著的,人才服务领域以建设行业为主,同时遍布其它行业,但在土建类学科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包容建筑节能的内容。建筑节能超出了土建类学科范围,与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类和地理科学类等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如何科学地对建筑节能学科进行定位,是影响该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系统的发展观进行指导。

三、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应树立的系统观念

整体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是当展理论的共同核心,这3个观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2]。建筑节能系统作为一种工程系统,有很强的环境依存性,其发展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和以人为本。建筑节能工程系统与自然、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于工程系统本身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体现的是工程主体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其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和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培养建筑节能的系统观念,从专门人才培养途径上看,要充分运用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人工智能和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把建筑节能复杂巨系统中众多变量按定性—定量—更高层次定性的螺旋式上升思路,将自然气候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建筑节能工程中具体问题。建筑节能系统观要求建筑节能工程活动应建立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与准则,保持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整体效能。

四、建筑节能工程专门人才的系统意识培养

(一)系统观念是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工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建筑节能的系统意识,不仅研究建筑节能本身,还要研究建筑节能的子系统以及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建筑环境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还涉及人的因素,它可以看成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环境系统。社会、经济和自然子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构成。”[3]“建筑作为一个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内部诸元素之间的联系要强于元素与环境的联系,在这种意义上讲建筑与环境是有边界的,但这种边界的划分又是相对的。”[4]这表明建筑节能与环境的边界是开放的、动态的,建筑节能系统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是建筑节能技术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行政等子系统综合集成的复杂系统。建筑节能工程既有与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技术的关联性,又有与建筑节能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关联性。从现代“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知识链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节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着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形成的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网络,需要采用综合的、集成、创新、开放的方法和手段来构建建筑节能科学体系。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服务的。建筑节能产业是建筑产业中围绕“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这一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个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是推进建筑节能的物质基础,其发展和壮大都要以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都要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也都要依靠规模经济和社会化协作来实现。

(二)整体性是建筑节能的系统观念的要求

建筑节能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相对明确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对明晰的边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相通,空间与时间上通过特定集成方式协调、综合成一个良好功能的系统。建筑节能系统观念就是从整体出发,在构建建筑节能知识体系时,体现建筑节能知识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不同层次上的完备性,培养建筑节能从业者能力在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协调性。建筑节能系统观念强调研究建筑节能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整体性要求决定了建筑节能是系统节能。曹琦认为,建筑“系统节能”理论的组成是“一个信念、三个基本观点”。一个信念即理念决定世界。三个基本观点:

(1)建筑应该是一个健康的有机系统。

(2)节能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式的创新过程。

(3)建筑本质上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5]。

这表明,建筑系统节能就是将建筑系统的整体节能和能源系统性能优化,实现用最少的能源输入获得优良的建筑服务品质。这是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整体性认识,也是建筑节能从业者的重要认识论基础。

(三)建立建筑节能的系统模式认识框架

篇(2)

我国加入WTO以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决定着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三队伍一起抓”,把实施人才战略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成为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51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45人;享受政府特贴人员及市级专家13人;市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6人;区拔尖人才70人;区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30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严重老化。在13位享受政府特贴和市级专家中,目前在岗的只有4人,而且有2人已经接近退休年龄,45岁左右的只有2人;6名市级优青中已有5人年龄在40岁以上。

2、后备人才不足。目前我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不少,但专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拔尖人才少,特别是能达到市级专家水平的更是严重不足,而且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技项目的能力较弱。

3、培养经费不足。我区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由于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组转制,管理方重效益轻科技的影响,使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进修的经费不断减少,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修,参加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的机会较少,技术更新的速度较慢。

4、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大。由于受到外资、私有企业高工薪、高待遇的影响,高层次人才很难引进到党政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中,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得住。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培养14名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具有市级专家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具有市、区级水平的技术骨干11名。

二、组织领导与管理实施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强管理,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

组长:朱光彤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区知识分子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组长:王玉敏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

何朝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知识分子领导小组成员)

下设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孟令然区委组织部干训科科长

成员: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有关人员

领导小组每年将定期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检查培养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具体高层人才培养的落实工作由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

三、重点工作及实施步骤

(一)确定人选

为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培养对象确定为在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如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林果业、建筑业、教育行业、信息技术业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认真负责,年富力强,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一定科研成果,有潜在培养价值的技术骨干。

经过基层单位推荐,区委组织部和区人事局的严格考察、筛选,确定了14名培养对象(名单附后)。

(二)培养目标和方向

根据培养对象目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计划从**年-2005年,用三年时间,将其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培养:

第一层次: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3人,重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研能力。

第二层次:区级学科(行业)带头人11人。通过学习培训使其专业技术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成为专业技术骨干。

(三)培养方式和渠道

1、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

第一年:主要是到相关大学或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创新思想等,同时进行外语的强化训练。

第二年:根据个人的专业,计划到发达国家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培训或做学者访问,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拓宽眼界,提高科研水平。

第三年:通过参与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研究等形式,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开发的能力。

2、区级学科(行业)带头人:

根据个人的专业特点,主要通过进修、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培养。

(四)个人培养计划(附后)

(五)考核办法

为保证培养工程取得实效,我们将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及考核办法,届时区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和协调,保证受资助人员按时、按计划接受培养。不按计划参加培养或达不到培养效果的,将取消其获得资助的资格。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每年培养计划完成后,培养对象要以书面形式汇报学习效果,并撰写相关的理论文章或学术论文。

2、每名培养对象在三年中,要在省部级(或区县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2-3篇科研论文;或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或区县局级)奖项;或有1-2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或区县局级)立项。

3、部分培养对象被评为市级专家、市级优青或享受政府特贴。

四、培养经费的来源与使用

此次人才培养工程共需资金36万元,其中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资助10万元,区委资助15万元,各单位资助11万元(详细情况见附表)。主要用于培养对象在学习进修、技术交流、考察实验、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提高和深造,鼓励他们瞄准学科或专业发展前沿,不断创新,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队伍,从而加快我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培养经费准确无误地发放,区高层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结合个人申报学习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养经费预算,并设立“**区高层次人才专项培养经费”帐户,经费由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五、工作要求

鉴于此项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涉及诸多方面,为加强对培养的有效管理,充分高效地使用好资金,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各单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实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单位要提高认识,按照“三支队伍一起抓”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篇(3)

(一)构建跨省区人才培训网络基地。根据我县人才开发规划,积极同国内外名牌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关系。当前,要紧紧抓住我区同北京市对口支援的契机,积极与北京市有关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并逐步向沿海发达地区和东北地区拓展,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建起协作基地网络。

(二)根据我县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中青年科技攻坚人才,重点资助培养。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选送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区内外高等院校进行深造,或在重点大学选择所需要专业的优秀学生,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毕业后,凭合同定向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有条件的单位要选拔优秀中青年人才到国外研修或攻读学位,人才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公派留学工作,同时还要加大自费出国留学和研修的联络工作。

(三)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力度,调整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使其知识不断更新和优化。按照“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原则,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

(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加快我县尖端技术人才培养步伐,促进我县有关产品升级换代。

二、创造条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吸引国内外人才

(一)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所需的各类人才。具体包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我县支柱产业需要的学科带头人;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属我县急需专业的毕业生;确有一技之长或携带科研成果,并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人才。

(二)鼓励国内外人才采取调动、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多种形式,到我县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要采取措施、吸引我县“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建功立业。各部门要为国内外人才来我县工作提供宽松的环境。

(三)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打破地域、身份、户籍、所有制等界限,可以有双重或多重档案和工资关系。对自愿来我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可以跨地区兼职应聘或从事季节性、流动性工作,其待遇由用人单位同本人商定,由人才流动培训中心进行合同鉴证。对急需、紧缺专业的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来我县工作,可不限“生源”、不限户籍、不限时间。要在先进地区开设人才服务代办处,大力开展人才招聘、代培代训、挂职学习、政策交流、信息共享等互惠互利的交流与合作。

(四)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重点项目所吸引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工作并定居的,其住房、报酬及其它待遇等由用人单位本着从优原则与本人协商确定。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县创办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五)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企业和科研单位到国内发达地区或国外引进能够带动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一个地区发展的拔尖人才。人才流动培训考试中心要在年末建立人才信息库,完成统一网站的三级域名,并与“中国人才市场网”建立链接,通过统一密码,建立电子邮件系统等形式、最终实现机制健全、标准规范、服务高效的全国网络、定期我县的人才供求信息,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鼓励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筹措资金,采取独办、联办等多种方式,修建**县人才公寓,为来我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居住及引进的未婚青年人才提供临时周转用房。

(七)凡我县引进的各类人才,其配偶、子女可随调随迁,其中配偶、子女系农村户口的,可直接办理“农转非”手续。

(八)每年以政府名义邀请两院院士及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外地人才,到**渡假、旅游、观光、考察、调研等,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对在我县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由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三、深化改革,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市场机制

(一)挖掘本地现有人才潜力,稳定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各类人才的奖励选拔任用办法。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职多薪、多劳多得”,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收入分配、经营管理、人才任用机制。允许人才按照市场机制流动,科技人才在全县内流动,不受地域、单位所有制等限制。

(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项目主要完成人,政府将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三)对在我县长期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其收入实行最低保护制度,年薪不低于我县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的4倍。落实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料、博士等特殊人才政府补贴制度。

(四)深化职称改革,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对实现企业化转制或经过结构调整按非盈利机制运行和管理的科研机制内部的职称结构比例,县里不再实行岗位控制,由科研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高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职务等级、确定岗位责任和任职目标。科技人员竞争上岗不再受专业技术资格限制,所取得的岗位职务和待遇在聘期内适用。允许科研机构对科技人员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自主决定内部分配方式。

(五)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承担重大项目,确有专长的优秀科技专家到退休年龄的,根据实际需要可延长退休年限,延长退休期间享受在职同等待遇。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占本单位岗位数;对有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六)改善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险、住房等条件。国家及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享受厅级领导干部保健待遇,建立医疗保健卡,定期安排体检和疗养。

(七)县人才市场要积极扩大人事范围,提高人事业务水平。在扩大企业人事范围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事业单位人事业务。转制企业、实行聘用合同管理的事业单位必须实行人事。其它任何单位不经人事人才部门批准,不得从事人事业务。

(八)成立**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开发、引进、使用政策,协调人才资源开发、调剂、交流、人才智力引进等事宜。

(九)设立**县人才开基金。该项资金主要用于人才开发、人才引进、人才奖励、人才培养等,由有关部门组成人才开发基金管理委员会,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人才流动培训考试中心。

篇(4)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从一定意义上讲,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一个好的班主任应以学生为本,从“新、奇、特”三方面入手,全心全意做好各方面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更全面的平台。

一、从“新”做起,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所谓新,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要不断树立“新”形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不断变换方法,给学生以新知识、新经历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约瑟夫・查思特罗认为:“新奇的事可吸引人,而好奇心可以引人得到智慧。”班主任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展示新形象,用魅力引领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智慧。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来看,班主任保持新形象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以主动管理方式消除约束管理对学生造成的压抑。

二是班主任要始终把学生当成“新”朋友,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积极的情感是认识事物的动力,它能够推动促进人们以顽强毅力去认识事物,提高活动效率。师生交往通常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当学生对教师的熟悉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客观形成对教师存在的忽视。作为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学生由陌生到熟悉的周期,在每个熟悉周期到来之前举办新的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扮演新朋友的角色,不断加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样的活动方式是一种逐步升华的亲情式、尊重式管理。教师与学生保持朋友关系是对学生表现的最大的认可,是一种内在鼓励式管理方式,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新的境界。

三是班主任要不断发现学生“新”的闪光点。对学生来说,每一个闪光点都是一个新起点。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周期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逐渐提升学生发展的起点。心理学家认为通过激励这个心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体激情,促使成功动机更加强烈,产生超越自我的欲望,并且将自身潜能最大化开发出来,以达到自己所想达到的目标。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在学生短期目标即将完成的时候指出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主动把闪光点作为新起点,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这是一种内在驱动式管理方式,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途径之一。

二、以“奇”入手,在思维深处发现培养智慧人才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奇怪”想法。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个别学生与大众想法不同的现象。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明确奇特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奇怪想法,认真分析怪想法的最终结果,客观找出形成怪想法的潜在原因。对于可能导致发展不利的方面,要因势利导解决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于能够培养成创新思维的想法,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形成有效创新成果。

二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创造“奇迹”。创造奇迹既需要外在客观的因素,更需要自身潜在的能力。目前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重视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非智力因素开发智力因素,创造专业奇迹和人生奇迹。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为了教育的普遍性而忽视甚至克制了个别学生创造奇迹的闪光点。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创造奇迹的原始起点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三是要用心呵护行为奇特的学生。每一个科学巨人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是多年来人们在总结大师级人物时得出的结论。思维方式的不同带来行为的不同。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要密切注意行为奇特的学生,在充分尊重行为奇特学生的前提下,提升学生潜在的素质,以达到人人成才的目的。在遇到行为“怪异”的学生时,班主任首先要冷静分析,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怪才怪用,努力培养大才,万万不可为了班级管理方便和集体利益而抹杀了潜在的智慧天才。

三、重视特殊因素,努力培养特别人才

班级是学生的集合体,但班级管理却不是学生个别管理的简单综合。作为班主任应该以班级管理为总体,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特事特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自己身份的特殊性,深刻领会教育要尊重人性、尊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内涵。教师身份的特殊,不仅在于能够规划学生未来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一举一动,犹如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坚韧、执著、坚定能够救人于危难,但不经意间也能导致学生人生的变迁。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坚持慎重处理一切,全身心打造学生人生平台。

二是教师要注重塑造自身的“特别”之处。班主任工作是长期的,在工作中容易和学生形成“左右手”关系。相互熟悉之后,班主任的工作往往不能点燃学生不断追新的心理,造成学生心中教师形象的平庸化。作为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俗化周期,定期给学生展示自己特殊的方面,让学生在崇拜教师人格与智慧的同时,升华自己追求人生的目标,在感受追求乐趣中不知不觉提升内涵素质。

三是班主任要特别关注特殊的孩子。在班级中总有家庭、身体等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的同学。班主任要重视学生需要,创设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激励性环境,特别关注特殊学生。特殊学生的特点往往是客观的,心理方面的工作往往是改变这些学生最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应从特殊学生的特殊因素出发,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尤其是优于其他同学的特点,为特殊学生树立平衡点。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和发挥特殊学生的优点并不断加以培养,让学生树立人生自信,产生学习兴趣,获得人生乐趣,逐步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行为潜在的倾向性和发展多样性是抽象的、不确定的,学生的每一个举动,对人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也是难以预料的。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和鉴别学生行为发展方向的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自身行为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不断探究学生特点,在充分保护学生自身良好素质的前提下,利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教育是普遍的,但教师是特殊的。作为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掘并优化学生的潜在优秀资质,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查思特罗.林语堂译.改变你自己[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录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吕靖.哈佛心理学全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篇(5)

作为区级唯一一家精神专科医院,我院担负着全区精神障碍患者的诊疗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在逐年增加,我院现可以满足精神障碍患者诊疗的工作,但是对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有较大难度。

二、原因分析

(一)现有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医院发展

(二)人员结构配备欠合理

随着医院的发展,现有人才资源与医院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能够胜任心理方面人员数量少、质量低,不能满足现社会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心理学人员,成立心理科

1.可以在医生及护理队伍中对比较上进、有学习需求的职工给予学习平台,或给予培训机会,来弥补我院心理服务缺失的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2.为满足社会需求,我院可以成立心理科。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及薪酬分配制度

1.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对稳定员工的心态有比较好的作用。医院应该根据医疗、护理、医技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不同岗位的人,来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绩效管理方案,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将个人发展与医院的发展相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2.建立完善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各岗位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根据制度,各科室领导组织本科室职工学习,认真执行制度。也可以定期组织培训,以培训促提升。单位领导加强督导检查力度,使管理落到实处,定期进行督导、考核,来促进提高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拓展培养途径,全面提升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篇(6)

一我国七年制办学成果及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试行七年制医学教育,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方式[1],这种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养的模式使得七年制毕业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毕业生有较强优势[2]。七年制医学教育是带有研究生教育性质的长学制本科教育,国内的培养方式以“5+2”和“4+3”分段培养模式为主。“5+2”模式的本科段和普通5年制的培养过程一致,但硕士段则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少1年,导致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4+3”模式的本科段减少了1年,进而缩短了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时问,与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有所偏颇[3]。

二我国“5+3”一体化研究现状

2015年以来,原七年制办学院校在积极借鉴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总结本校七年制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各院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南京医科大学通过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模块”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4];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建立七大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人文社会、卫生与健康、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实践技能、拓展课程等[5]。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进行了横向整合和模块整合,同时还构建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都医科大学将硕士学位课程全部纳入到通科培养阶段统筹完成,为学生进入后期硕士专业学位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阶段进行临床能力培养与科学研究留下充足的时间[6]。

三“5+3”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充分体现长学制医学教育的优势

长学制医学教育生属于优质生源,但当前的“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套到就业后的社会认可度、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来说,均没有体现出长学制教育的优势。

(二)课程设置融通整合不足,“5+3”一体化核心要求体现不够

“5+3”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有新的思考、质的突破,要重组基础和临床的知识体系,将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人文课程融为一体;在大一阶段引入临床导论课程,并设置“临床导师”制,在导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循序渐进地完成本科到硕士阶段的过渡;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层次性和实效性。

(三)临床实践训练安排重复、科学研究训练不足

按照国家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轮转时间为33个月,其中部分内容与第5年的临床实习内容重复,同时也造成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时间和接受导师指导时间、科学研究时间的不足。这就需要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减少重复、补充不足。

(四)多部门管理缺少整体统筹,质量评价有待加强

“5+3”中的“5”归口学校教务部门管理,“3”的阶段归研究生部门管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由培训基地负责管理,多部门介入造成职责不清、工作衔接不紧密,有必要建立一套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四对“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一)创新培养模式

定位“医教协同、能力导向、融通整合、立足转化”,构建以本科入学为起点,以硕士研究生毕业为目标,实现本科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无缝对接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按照“学科知识整合、基础临床融通、本科研究生课程合理打通、通科二级轮转安排有效衔接”的原则,构建五大整合课程群: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医学人文整合课程、公共卫生整合课程、医学科研整合课程、临床技能整合课程,强调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在本科阶段注入医学科研要求,为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倡导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临床思维与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临床医师。

(四)加强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生的核心能力。设立“临床导师”,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对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初步训练;合理使用标准化病人,用于临床见习阶段培训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增进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设置“临床技能训练周”;技能中心设置“开放日”;临床实习阶段设置“自主选科实习”。构建出由早期接触临床、临床技能训练、实习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临床能力培养体系。

(五)加强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篇(7)

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极可宝贵的传统意识。不管文化、职业、职位有多大差异,国家民族的命运,应该永远牢记于心。忧患意识加强了,自然就会遏抑那些不健康的多愁善感,其人格意识自然提高。

中等学校的学生,多么需要老师给以早期培养,作文教学就是培养这种忧患意识的最好途径。“位卑未敢忘忧国”,该成为每位学生的座右铭。如果这种忧患意识能经常体现在学生的文章中,其文章也就有了一定的韵味了。

2、 节操观念。

凡爱国忧民者,都具有高尚的节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节操观,当前犹为重要。树立正确的节操观念,是作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作文是树立正确节操观念的有力手段。有了正确的节操观念,作文的思想内容也必有所提高。

3. 爱憎感情。

爱憎分明,及是学生必有的感情。爱与憎是矛盾的、对立的,又是相联的。有对人民的爱,才有对敌人的憎;只有爱憎分明,文章才会有热情,才会有动人魂魄的力量。文意章中的思想感情处处都显得无动于衷、淡若清水,在读者心中怎么会引起共鸣,怎么会唤起读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引导和教育学生懂得爱憎和敢于爱憎,是作文教学的责任。

4. 情趣高雅。

高雅情趣的培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尤为重要。社会大潮令人眼花缭乱,文化市场精华与糟难分,低级趣味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通过作文教学,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读好书、看好画、听好音乐,欣赏优秀影视片,交好朋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这朱与墨指人,也指事。逆水行舟,进尺维艰;随波逐流,快速得多。有些学生不知不觉就走了下坡路。通过作文引导他们认清清浊,辨识良莠,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情趣,更会显出人格的光彩。

篇(8)

1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强化实践环节,而“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实践方式。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岗位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学习与岗位工作完全一致,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适应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目前,省内外开办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院校比较少,在工学结合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由于受到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困扰和限制,导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行实质性工学结合的院校较少,仅停留在探索或尝试阶段。

2研究目标

通过“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办学之路,创建特色鲜明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模块”型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立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3研究内容

对2007级、2008级、200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通过行业调研,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建立课程体系;探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制并实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课程标准;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4课题已经取得的成果

4.1探索了“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深入的调研及多年来人才培养经验的积淀,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提炼了临床检验技能、微生物检验技能、免疫检验技能、生物化学检验技能、血液检验技能及寄生虫检验技能等6项核心能力,围绕着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及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早期接触临床、临床见习、校内实训和医院顶岗实习前后贯通的“医教结合、校院共育”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校内完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同时,将学生分组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兼职教师的带领下分别到门诊化验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免病室等科室轮转见习,参观各科室的先进医学检验仪器设备,了解医学检验的最新进展及各科室开展的检验项目等。让学生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设置情况及岗位能力需要,使学生早期认识专业、早期接触专业、早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年专业课教学全部在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医院交替进行,校内实训中心以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虚拟实训、仿真实训为主,教学医院主要进行综合检验项目实训,专、兼职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第三学年顶岗实习40周。其中临检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免疫室、细胞检查室、门诊化验室各6周,输血科4周,实训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实习结束时由学院和医院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考核,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的工作需要。

4.2构建了基于医学检验工作岗位的“能力模块”型课程体系

聘请行业专家组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以行业专家为主分析医学检验工作过程中各具体岗位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各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根据能力要求归纳总结出行动领域;以行动领域为课程开发平台,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及认知规律,淡化学科界限,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金字塔。

4.3建成了一批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技术应用性课程,取得了一系列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1)课程教学建设:有计划性地进行课程建设,深入行业调研,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依据医学检验岗位任职要求,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分别探索以检验流程和检验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重组与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以校内仿真教学、岗位现场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方案,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教学模式。(2)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检验技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临床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和《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也先后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起点和契机,本专业正在积极备战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教材建设: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湖北省规划教材4部,校本教材2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参编各级教材共14部。

4.4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下,借鉴国家级精品课程《微生物检验技术》建设经验,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依据医学检验岗位任职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分别推行以检验项目、检验流程或检验技术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序化,并融入职业标准和行业法律法规,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任务高度统一。设计以校内仿真教学、岗位现场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方案,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辅助、答疑、评价等作用,教学活动融“教-学-做-评”于一体。

4.5建成了集教学、医疗、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医学检验实训中心

按照课堂与实训实习地点相一致的原则,将校内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和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合二为一,科学设置教学区域和医疗服务区域,学生在教学区域完成虚拟实训和仿真实训后,在临床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在医疗服务区域进行岗位训练;同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提供快速、准确的标本检测服务,目前,已经开展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结核杆菌检测项目。

4.6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教学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加强对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企业兼职教师加强教学能力的培训。本专业聘请了十多名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每年安排所有专业教师在企业中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占80%以上。以“专业教师下医院,行业专家进课堂”为途径,以着力建设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团队、科研技能团队为抓手,整体提高教学团队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首席教授”、“楚天技能名师”和“襄江能人”岗位聘任,与襄阳市检验学会联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校院共享、素质精良、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双师”师资队伍,并将其建成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5课题的创新及推广价值

5.1“医教结合,校院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内学习两年,实习一年,三年学习期间全部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医院在岗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从一年级的临床见习,到二年级的临床见习和岗位现场教学,再到三年级的岗位顶岗实习,均有校内校外教师全程参与,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要求的医学检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5.2以检验项目或检测技术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通过行业调研,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引领的课程体系改革;依据医学检验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以检验项目或检测技术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同时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为学生训练各项操作技能创造条件,并建立实践操作技能单独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5.3国内率先与医学独立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湖北省内第一家和医学独立实验室(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专业,近年又先后开拓了艾迪康、兰卫等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使本专业服务地方卫生事业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学校与公司合作开设“康圣达”订单班,为该公司培养独立实验室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芹,高璀乡.以能力为本位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19).

[2]王富伟,陈秀敏.关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师型"团队建设问题的的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0).

[3]刘家秀,侯云华,杨学艺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02).

[4]姚春艳,张波,府伟灵.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现状及人才培养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02).

[5]黄泽智,曾铁功,马新华.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研究与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05).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62-02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国家教育改革需要,很多高校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我们湖北工业大学也加入其中,大胆创新与实践。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我们学习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1],在学校创建“创新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其次,我们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面广、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最后,我们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建“创新学院”

创新学院是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区。这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近年来,国内很多著名高校已经开始了创新学院的创建、管理和教学。比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了“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了“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的“匡亚明学院”等。这些学院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也使得创新学院成为创新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我校学习先进的创新教育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对创办创新学院进行了探索。我校创建创新学院依托原有的学院,学院与学院合作,开设有关课程,加大对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教育。创新学院的管理采取“教务处主管,学院配合”的方式。成立特别的领导小组,小组职务由学校主要领导兼任,便于快速落实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及时修正创新学院创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最终完善创新改革体系。学校也给创新学院提供了全面的政策和经济扶植。我们在创新学院成立创新班。创新班学生由各学院从新生中选拔,采取“自愿报名,双向选择”的方式,通过面试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再结合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选拔。我们对创新班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创新班的学生前期实行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广泛学习各类基础课程知识,打牢基础。后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进行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新班的学生,我们提供了新的考核方式,采用特殊的学分制。这些学生学习新的专业课程和参加导师项目研究,将获得相应的学分,这让学生没有毕业的后顾之忧,更加主动学习,自由发展。对学生的管理,我们除了选择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务管理,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一位学识渊博的专业导师进行学术指导。

二、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实行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高校的积极响应,目前加入“卓越计划”的高校已有近200所。长江大学机械专业加入“卓越计划”,实施了“3+1”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双导师”指导模式[2]。这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下,企业不再只是用人单位,也是培养人才的机构。通过企业的实习,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便能更快地运用到企业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活学活用,即学即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第二批获教育部批准的“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院领导抓住契机,与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与机械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完成相应的理论教学环节,具备基础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在第四学年,学院安排学生去长机科技公司进行实践教学,主要学习长机的先进技术、先进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并委派专业老师长期“蹲点”长机,与长机工程师共同管理和组织教学工作。这一举措也标志着我校机械专业“卓越计划”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我校与长机科技公司的合作也获得湖北省教育厅的认可,并成功入选“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三、鼓励参加科技竞赛

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教育相关部门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举办了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重大科技竞赛,旨在引导和鼓励高校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为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辽宁工业大学构建了多层次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机制,建立了科技竞赛的保证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3]。我校汲取辽工大经验,在校内探索科技竞赛机制。各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竞赛活动,学校每学年也会举办创新杯等校级科技竞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把参加科技竞赛作为素质分加分项目之一,并要求各班开班会进行竞赛宣传。对院、校级科技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并安排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较强设计开发能力的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大力宣传和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重量级科技竞赛,和全国优秀大学生一起切磋、学习,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参加科技竞赛的学生将接触一个科研项目从收集资料到立项,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模糊的想法到制作成品的每一个过程,了解学习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创建创新学院,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质平台,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合培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并且重点培养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强化;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校企联合的方式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积极加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结合以上三点,必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4-0024-02

一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是IT领域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点[1]。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畅游互联网,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服务已经是普遍的事实。除了传统的消费、娱乐以外,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移动应用多方向满足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的进一步“互联网化”。

根据《企业家日报》的报道,六大趋势是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发展方向[2]:移动互联网超越传统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移动互联网和多种传统行业融合,产生新的应用模式;云计算的普及,使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细分市场继续发力;智慧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时代到来,营销潜力日渐凸显。

二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与培养情况

1 人才需求情况

随着3G/4G、手机、无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3G/4G人才缺口在百万以上,实际从业只有不到5万,且急需中端人才。相关软件开发人才是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表明,iPad类app开发者需求每季度将增加15%,iPhone类app开发者需求每季度将增长10%。其中,Android和iPhone开发工程师薪金平均水平在4000~6000元,工作两年以上者,平均薪水在8000~10000元以上,3G/4G移动开发工程师迅速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极佳选择。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偏向硬件,一类偏向软件开发。从目前的招聘需求来看,后者的需求更大[3]。

2 人才培养情况

伴随着如此大的人才缺口,我国现阶段对此类人才的培训却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拥有相关资源平台与资深行业经验师资的培训机构在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培训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高校,移动互联网方向课程体系不健全,移动互联方向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缺口较大,传统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已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才,紧跟社会需求,高校软件学院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和尝试。

三 移动互联网软件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本文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四部分研究内容统一为一个整体,在统一的框架下建立软件学院移动互联网软件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总体研究方案如图1所示。

1 通过分项培养模式,建立理论课程体系

在新的理论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分类:理论系列、系统系列、工具系列、工程系列、其他课程、专项实践。随着学生基础的不断夯实,根据不同应用方向,逐渐细化理论课程。使学生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实践培养和企业实训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企业实训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理论授课的同时,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训结合,因此,理论课程体系在分项的同时,也根据实训阶段进行分层:第一层(大学一年级)是公共基础教育和通识课教育,由思想政治教育、国防安全、体育健康和专业通识知识组成。第二层(大学二年级)是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重在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第三层(大学三年级)是专业教育强化。主要有:校公选模块,包括自然、人文、教育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提升人性修养、陶冶情操;专业选修课共选模块,包括专业英语和日语,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方向选修模块,分为软件架构方向和移动互联方向,本课题主要探讨移动互联方向的教学研究及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2 利用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建立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首先,我们要保障课堂实验教学不要变成“花瓶”课,要每节有任务,阶段有考核。其次,在大学一年级,校内晚自习在基础实验室进行,合作企业嵌入晚自习以项目驱动教学,企业人员远程指导,校内导师定期指导,期末开展课程设计,假期开展2周校外企业实训,保证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帮助学生过编程的“第一道坎儿”;大学二年级,学生申请进入各自喜欢的工作室,在理论课程实验之余,参加工作室导师组织的活动,包括比赛及项目研发,假期还会开展为期4周的企业实训学习;大学三年级,在实训与创新实验室,学生开展为期6周的校企联合导师指导的校内项目实训,学院还会聘请专家为学生提供不定期的行业技术讲座;大学四年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参加不同的项目实训。考研、保研同学进入导师实验室,能力优良的学生可以参加IT公司、校内企业及特色实验室招聘,能力较差的同学,可通过学院参与或推荐的培训机构,经过短时强化培训后再上岗。

3 主动“走出去”,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

深入校企联合开发,走“产学研”之路。目前,已与中软、东软、大连华信、哈尔滨海康、海尔哈尔滨研发中心、哈尔滨瑞得利科技等诸多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为了进一步发展,考虑作为乙方从合作企业接单,提高教师工程研发能力,教师带学生可让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的项目;并且,为今后逐步发展做技术储备和沉淀。

4 通过合作模式,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软件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具有软件开发的实践经验,所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采取了具体措施: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授和专家做导师,从教学、工程实践及学科方向、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选派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盯课、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选派青年教师到国际一流院校访学,相互交流,使学院的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始终与国际接轨。

四 结语

人才培养过程本质上是专业、人才、社会三方需求的叠加过程。针对目前移动互联软件开发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供需失衡的状况,分析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的实际社会需求,调整我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提出我院移动互联网软件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四部分研究内容统一为一个整体,在统一的框架下建立软件学院移动互联网软件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软件开发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小学科普论文 下一篇: 西餐厅促销策划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