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0:17: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作评估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今年1月12日以来,我市遭受到了197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灾害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全市12个县(区)135个乡镇(街道)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雨雪冰冻灾害。全市受灾农业人口达245.26万人。
__农业种植业经济损失尤为严重。__河谷条件优越,通常引进很多热带亚热带品种,越冬品种(如蔬菜、甘蔗等)多达数十个,数量众多且抗寒性不强,因此损失极为严重,同时此次冰冻灾害对__河谷来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农民及技术员的准备和经验都不足,解冻后的灾害更加严重。而两翼山区平地海拔一般在700米以上,特别是__、__和__等县,由于品种多,涉及的技术措施和技术种类比别的地区都多,客观地看,__的受灾重和灾后恢复生产的难度极大。据3月5日统计,全市12个县(区)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受灾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甘蔗、水果、桑蚕、茶叶等,受灾面积达250.63万亩,成灾面积188.09万亩,绝收面积37.45万亩,造成全市农业经济损失16.27亿元,其中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15.01亿元。其中:
1.粮食作物
全市受灾面积26.48万亩(玉米12.07万亩、红薯6.97万亩、大豆4.98万亩),成灾面积17.07万亩(玉米8.19万亩、红薯4.48万亩、大豆2.63万亩),绝收面积9.36万亩(玉米4.90万亩、红薯2.35万亩、大豆1.21万亩),全市粮食因灾减收1.90万吨,其中玉米损失0.98万吨、红薯损失0.49万吨、大豆0.06万吨。
2.经济作物
全市受灾面积224.15万亩,成灾面积171.02万亩,绝收面积28.09万亩。其中较为严重的是:甘蔗受灾93.28万亩,成灾82.49万亩,绝收5.00万亩;因灾减收134.94万吨(其中蔗种损失37.42万吨),约占全年产量的28%,经济损失3.90亿元。蔬菜受灾74.52万亩,成灾61.40万亩,绝收18.15万亩;因灾减收30.30万吨,约占全年产量的13%,经济损失达4.85亿元。油菜受灾14.18万亩,成灾9.36万亩,绝收1.82万亩;因灾减收0.26万吨。
3.园地作物
全市果树受灾面积73.55万亩,成灾面积43.91万亩,绝收面积11.11万亩;造成经济损失2.39亿元。其中香蕉受损最严重,受灾13.08万亩,成灾10.83万亩,绝收6.40万亩。
全市茶叶受灾8.23万亩,经济损失2378.18万元。其中__县绝收1.096万亩,__县绝收面积1万亩。
全市桑园受害4.7万亩,桑苗受害645亩。其中__县桑园受灾面积1.6万亩;__县桑园受灾面积1万亩、桑苗受灾400亩;__县桑园受灾面积0.3万亩、桑苗受灾75亩;__县受灾面积0.5万亩、桑苗受灾170亩。
灾情最为严重的是__河谷的__、__、__、__四县(区)和北部山区__、__、__三县。据3月5日统计,__区农作物受灾面积43.57万亩,成灾面积38.38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22350.77万元;田阳县受灾面积47.0万亩,成灾面积43.43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35670万元;__县受灾面积30.40万亩,成灾面积23.88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25116.2万元;__县受灾面积18.76万亩,成灾面积15.35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24850万元;__县全县8个乡镇全部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3.66万亩,成灾面积5.22万亩,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7887.35万元;__县受灾面种14.21万亩,成灾面积5.68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3866万元;__县受灾面积9.92万亩,成灾面积7.47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2722万元;__县受灾面积15.26万亩,成灾面积8.44万亩,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10045万元;其次是__县、__县、__县和__县等。
二、应对过程分析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__市农业局于20__年1月29日下午17:25分启动本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案四级响应。市农业局领导亲自挂帅担任"__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案四级响应"领导小组组长,组长__,副组长__、__。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韩勇同志兼任,办公室内设联络组、信息组、技术组、后勤组。联络组负责与市委市政府、上级业务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联络,协调有关事项。信息组负责每日灾情收集,每日一报,绿色通行证发放等。技术组负责编写各种农作物的防寒和灾后补救技术措施,负责日常防寒技术指导工作。后勤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补全补够各种值班器材。联络组按照职责,很好地完成了联络工作。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__年1月29日晚立即购进传真机1台、录音电话机两部,以及取暖器等其他值班器材,确保24小时值班。在此之前,我市已经启动了ⅱ、ⅰ级响应,对此农业部门都能够按照要求紧急部署,及时报送有关信息。在整个过程中,农业部门领导得力,机构、人员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很好的应对了紧急情况,但是,仍然有一些情况值得我们反思,比如基层的县乡政府、农业部门认识不够,领导重视不足,导致部分县区信息不灵,通讯不畅;在工作的上下配合上不够默契,产生脱节情况,比如一个灾情进度,市应急办同时通知各县区和市直部门要情况,市直部门就和对应的县直部门沟通要情况,但是部分县区政府直接和乡镇联系统计,结果,有的县农业部门关系好的可以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统计数,否则只能片面了解后估计。因此,成立上下一致的应急办,同时赋予应急时刻的灾情统计、信息、物资资金统一调度等职能,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2、紧急行动,市县联动
1月2日,市农业局代拟并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霜冻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1月2日在冻灾尚未成灾之前就早早着手,成立了5个工作组,由市农业局
领导亲自带队,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分赴12个县(区)指导农作物抗霜冻工作,同时督促指导各县(区)农业局做好冬春农业生产各项工作。1月23日农业部门再次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农作物防霜冻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县(区)农业部门做好农业抗灾工作,确保冬季农业增产增收,保证春节前后农产品供应充足。1月29日晚,市农业局连夜发出《关于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案四级响应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百市农业电[20__]8号),要求各县区农业局根据《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级响应的紧急通知》(桂农业发[20__]12号)文件精神。各县区也启动相应应急响应,1月30日上午各县区已将本县的值班领导以及24小时值班人员名单报市农业局。农业部门上下形成良好的联动工作局面,这是值得肯定的。
3、灾情日报,畅通信息
从1月29日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日报制度,以便于上下信息传递的畅通。信息组专人负责信息收集、灾情动态统计汇总上报。每天积极收集灾情信息,做到每日一报。做好灾情动态统计审核并每周上报一次。每周三到金都菜市、向阳菜市、人民菜市进行主要农产品采价并上报。在灾害发生期间,在__农业信息网各县、区灾情信息、图片等,保持信息通畅。但是,还存在着部分县区对灾害重视不够,不及时上报灾害有关情况的现象,有时还需要上级部门多次催促才能勉强提供,因此,在信息传递方面必须形成一个规范性的制度,有奖有罚,加强一盘棋思想,这样才能让上级及时、准确的了解有关情况,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
4、抗灾救灾
1月30日起,以农业局为牵头的抗灾减灾技术培训队开灾区农业防冻抗寒工作第一线,开展茶叶、水果、桑蚕、粮食等农作物防寒防冻技术培训,指导帮助灾民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部分工作组到除夕之夜才匆忙赶回家吃团圆饭。2月13日春节收假的第一天市农业局就组织9个抗冻救灾恢复生产和春耕指导组,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深入县区、乡镇和村屯,开展培训,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等,要求工作组要深入基层15天以上,没有特殊事情不能提前返回。在启动紧急响应期间,市农业局除局办公室外全部实行"关门办公",将办公地点下移到村屯、到田间地头,技术服务组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确保随时解答灾民的任何问题。自1月以来,农业局系统先后三次组织技术队伍下乡包村服务,建立起了纵到底、横到边的技术服务网,一直坚持在抗灾减灾工作一线和群众共同奋斗。农业部门印发各部门专家编写的农作物灾后技术资料并及时下发到灾民手中。农业部门采取的技术措施得力,但由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仍然归乡镇政府管,农业部门的技术措施往往到县级就断了链,不能及时传递到农户,因此,加快基层农业技术体系改革步伐,理顺县乡农业技术部门管理关系对今后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灾后恢复生产尤为重要。
5、灾后重建及生产恢复
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关怀支持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农业各项救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有序展开。到3月15日止,各级农业部门组织送发当期主要农作物受低温冻害表现及应对措施资料92.83万份,已经投入抗灾人数221.46万人次,投入抗灾资金1727.5万元,累计投入抗灾机具15027台,清沟排水32.76万亩,已采取覆膜、盖秸秆等保温措施面积82.65万亩,抢收甘蔗36.37万亩,抢收蔬菜25.17万亩。全市补改种各种农作物91.25万亩,占因灾绝收面积(50.43万亩)的181%,其中,灾后补种玉米46.96万亩、补种甘蔗18.89万亩、补种蔬菜16.47万亩,补种西瓜1.02万亩,补种桑苗1.20万亩,补种果树1.96万亩,移栽烟苗1.68万亩,补育烟苗3300亩,补育茶苗20亩,补改种其他作物5.84万亩等。灾后派出技术指导员22410人次。市农业局未雨绸缪,在业务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8万元下拨到各县、区,用于防控灾后易暴发大面积农作物病虫灾害的应急资金,3月3日,该笔经费已落实到12个县、区农业部门,并迅速投入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作中。但是,由于受灾面积大、范围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灾后恢复生产的投入远不能满足需要。仅农业种植业部分,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所需专项资金就要23775.42万元,目前自治区财政仅到位617万元作为农业种植业甘蔗灾后恢复生产专用资金,其他灾后恢复重建生产资金没有落实到位,资金缺口很大。
6、应急资金保障
在这次灾害中,市农业局在工作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通过单位出一点、干部垫资一点等方式自筹经费,先后派出324人次下乡指导,人均28各工日以上。此后仅获市财政下拨2.7万元应急工作经费,下乡专家人均补助不足100元,后勤保障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虽然在灾害面前技术干部没有任何怨言,一直坚持在抗灾一线工作,表现出了农业技术人员的高尚情操,但是,由于工作经费难以保障,难免会影响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对今后面临同样的情况时工作将有所被动。
(一)完善机制、加强扶贫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各项工作,成立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管理所、局机关有关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人事调动并及时做出调整。集中学习讨论各级下发的各项扶贫文件政策,深入贯彻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年初制定并印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扶贫工作计划》,对各项扶困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真正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精准施策,全方位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根据市局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主动与县扶贫办对接,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第一书记”帮包、机关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等工作领域,深入调研,确保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覆盖贫困村、贫困户,确保国家扶贫资金及单位扶贫力量向贫困村、贫困户重点倾斜。
1、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积极研究保障项目用地措施,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向扶贫攻坚项目倾斜,盘活挖潜用地优先用于扶贫攻坚项目,重点保障贫困镇(办)、村居基础设施和脱贫致富项目用地,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用地保障。配合发展改革、财政、扶贫等部门,积极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整合政策、资金、资源,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需要,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贫困镇(办)、村居开展增减挂钩的,节余指标在县区和全市范围内流转使用,积极引导节余指标合理流转,尽快实现增减挂钩收益,为贫困村居脱贫致富提供增减挂钩政策支持。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工程布置,最大化满足贫困村的农业生产需求。
2、实行机关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扶贫开发“五个一、三个一”帮包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53名机关干部与镇9村53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并开展了“遍访核查”专项行动,制定方案对“遍访核查”成果进行问题排查整改。局党组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经常把扶贫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各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细化干部帮包户的具体任务,提出扶贫工作的各项要求,保证扶贫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在入户走访、核实贫困户收支情况、摸清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全体帮包责任人认真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本着“一户一策”的原则,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二是及时入户走访,积极开展帮扶“讲策解难”活动。今年来扶贫帮包责任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季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贫困户入户走访工作。三是及时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和镇扶贫办对接,配合做好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工作和贫困户资料相关完善工作。
3、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帮包扶贫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求,2016年以来,共选派3名第一书记赴镇郭家梨行村、清河镇楼子孙村、淄角镇沙窝翟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抓党建引领,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现摘帽脱贫,有效的促进了贫困村社会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
4、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帮包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目标,分别对皂户李镇淄角镇鞠家村。局党组对帮扶工作非常重视,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成立工作组,先后多次到镇、村对接,实地查看,研究分析具体困难和问题,制定措施,主动参与帮扶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发挥部门优势,认真做好帮扶工作,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也存在深入帮扶村实地调查研究不够、在指导村民脱贫措施方面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指导村民结合实际发展生产,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使帮扶工作更加深入。
1、加强政策学习。继续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脱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继续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扶贫工作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议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并力求扶贫成效。
3、强化服务意识,在用地保障、土地登记等方面,全力为我县扶贫项目及扶贫村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脱困。
4、督促帮包干部继续深入帮扶村、户,认真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户情,了解贫困户发展意愿,有针对性的制定短期增收与长期致富相结合的帮扶计划,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及政策宣传,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
5、继续为扶贫联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三、下一步工作
将深入总结2016年以来扶贫攻坚经验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办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紧盯问题,持续用力,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整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落实精准到户到人的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常态化推进,把前段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固化下来。
(二)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将继续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工作部署,发挥自然资源行业优势,持续发力,使扶贫整合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同时,加大对贫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专人组织报批,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实行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优先报批。
(三)继续加强结对帮扶管理
继续加强结对帮扶管理。同时,局党组将从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等方面加大对结对帮扶的督查,不断促进结对帮扶工作成效,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
(四)落实扶贫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㈠领导职责
1、确立地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镇教育工作的目标,我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镇政府工作计划,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三个”优先:即在制定发展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制定年度经费计划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研究具体工作时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我们把落实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教育办实事、组织协调各部门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和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并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教育的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保障。如:镇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定点包干责任制,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镇党委督查机制,全面开展督政督学工作,建立了教育工作执行情况、通报制度,从而增强镇、村两级及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
2、履行职责。镇党委、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在制定*镇“*”、“*”规划中把教育的发展纳入规划中并出台了奖教奖学及村两委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和决定,确保了义务教育政策得到落实。如:结合我镇人口出生及经济发展情况,就近就便推进了小学布局调整,将*、*、*等较远山村的学校撤并到*和*小学,借城市道路建设之机异地新建更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小学,既优化了教育资源,又适应义务教育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为推动*镇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镇村组织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充分发挥学校综合功能,实施“三教”统筹,服务“三农”,把加强劳动专业技术培训作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二)经费投入与管理
为了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保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投入,同时规范了经费管理,使经费用在刀刃上。
1、根据区财政文件规定,对全区教育财政拨款,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区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责任,保证了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和及时到位。从未出现拖欠、扣发、挤占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的现象。
2、预算外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全部及时足额拨付,并用于学校教育。20*—20*年,镇财政对教育总投入预算内支出合计*万元,预算外支出累计投入*万元。
3、保证了“两免一补”资金。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政策,全面推进公示督导、责任追究、教育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经费。“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上级下拨的“两免一补”及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
4、建立健全助学制度,开展多形式的助学活动,镇政府和学校都建立了完整的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体系,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采取学校减免、社会捐助等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扶助。我镇适龄少年儿童无一例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发展。
(三)办学条件
1、为确保教育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学校布局合理、班生规模适中,文化户口、综合报表健全;建立了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培训材料齐全,实现了劳动力的适时转移。
2、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既重视学校管理与维护,更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整改与建设。对学校安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并建立排查档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有关会议研究整改措施,并把每一个安全隐患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学校及人员身上,限期整改,确保了学校安全。
3、调动村级办学积极性。镇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会,协调解决学校实际困难,20*、20*年村级社会投资*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系家镇教育事业于*年*月*日委托其女儿将节俭下来的*万元捐赠给*中心小学建食堂。从20*年度起*村对属*村籍的在校小学生课本费、本子费、保险费全部由村负责支付。镇、*村及*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更换学生课桌椅。
3、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近三年*镇为*十中解决综合楼及教工宿舍、学生公寓及谢洋小学欠款,镇财政实际支付*万元;同时为*小学解决操场历史遗留问题,每年由镇财政支付*元。多次召开镇村学校协调会,解决*幼儿园、*中心园的遗留问题,为*小学食堂建设积极筹资*万多元。
(四)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坚持把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一是完善校长负责制度。择优聘任了德才兼备的村小学校长,中小学校长都按要求参加各级举办的校长岗位培训班和提高培训班。二是规范教师编制管理。根据小学生源和边远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在上级下达的编制总额内,调整了各完小教职工编制。三是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岗位培训,中小学专任教师全部参加岗位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使教育法律法规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形成了依法治教氛围。
2、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教育支持力度
我镇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重点整治,对辖区中小学和所有的幼儿园不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同时对辖区网吧的清理整顿工作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镇综治办、*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积极开展“以法护航,关爱青少年”活动,深入学校与师生座谈,上法制课,进行以案释法,并到学校上法制课,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镇妇联对在校家庭贫困女童实行扶助。镇将教育工作纳入对村及镇干部的目标考核当中,形成大家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3、认真对待区级教育工作督导检查,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及时组织开展镇级教育工作督查,并完善了检查机制。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
制定并下发村两委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制对辍学学生实施跟踪管理,由学校摸底建档,镇政府发出复学通知,下村干部入户动员,教师分类指导教育,保证进得来留得住。教育事业发展指标得到落实,各项表、册、卡健全,义务教育档案完备,并实行滚动跟踪管理,通过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我们扎实把好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关,建立了“三残”人员档案,我镇“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保障了我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初中辍学率控制在*%
3、农村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到教学场所、培训措施、培训经费、教学制度和培训活动四到位。文技校备有兼职老师,有教材教案,有教学管理制度,并作出了每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总结,有学员花名册、签到表等有关资料,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加大劳动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不仅促进劳动力转移,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力推进产业的调整。
(七)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1、设立奖教奖学制度。镇每年教师节评选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并对其进行表彰奖励;镇对*中学中考、高考实行奖励,各村对各完小教师实行奖教。根据学校及教师在同类校的评分结果实行奖励,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经济条件好的村对本村学生中考、高考进行奖励如赤水村对学习好的本镇学生,镇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2、建立扶贫助困制度。协调关系,采取社会的帮扶、采取与贫困生结对子等措施,解决他们的学习费用来源;努力贯彻“两免一补”政策,让所有的贫困生都能继续上学。
二、存在问题
我镇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还不能很好适应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很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是由于镇、村财有限教育经费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学校建设和发展经费比较短缺。
2、要实现“教育强区”目标,任务艰巨。从教育工作督导评做复查的情况看,“办学条件”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等各项指标得分率不高。因此,实现“教育强区”目标还有较大距离,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区委、区政府确定的2010年实现“教育强区”的目标。
三、“督导评估”验收后的奋斗目标
尽管我们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教育督导评估后,我们将更加扎实地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200x年,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教育了局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成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共完成 2356 个专项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教育局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200x年教育系统并未发生自然灾害、校园卫生事件、校园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为200x年“教育年”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县(市)区、市直各院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均建立了突发事件等信息沟通和联动机制。总体来看,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应急准备方面。一是全市教育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2356件,并切实举行了演练。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地震应急、火灾逃生、集体中毒等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的演练活动。200x年全市教育系统共开展预案演练500余 次。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法教育,并相继成立了有关专家咨询机构。三是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为市直各院校配备灭火器615个,改造d级危房5.2万平方米。总体来看,应急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根据《卫生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卫农卫发〔2010〕5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的通知》(云政办发〔2011〕48号)、《云南省卫生厅 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扩大云南省提高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试点工作范围的通知》(云卫发〔2011〕639号)等文件要求,我局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现将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
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定市延安医药和市儿童医院作为定点治疗医院,其中市儿童医药为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定点医院,市延安医院为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定点医院。
二、围绕目标,扎实开展
(一)市儿童医院:**市儿童医院作为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截止目前先后与石屏县、大姚县、建水县、晋宁县、永平县、南涧县、会泽县、双江县签订了《云南省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心病定点医疗服务协议》。2011年1—11月,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试点工作,共收治相关住院患儿共计19人,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2人,平均住院日为15天;房间隔缺损5人,平均住院日为8天;,室间隔缺损11人,平均住院日为12天;动脉导管未闭1人,平均住院日为8天。白血病患儿经治疗均诱导缓解,先心病患儿手术均治愈出院。
(二)市延安医院:2011年1—11月,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试点工作,共收治相关住院患儿共计18人,其中房间隔缺损1人,住院日为17天;室间隔缺损12人,平均住院日为15.6天;房间隔缺损并室间隔缺损1人,住院日为23天;房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1人,住院日为19天;动脉导管未闭3人,平均住院日为15天。先心病患儿手术均治愈出院。
三、存在问题
根据《云南省卫生厅 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扩大云南省提高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试点工作范围的通知》(云卫发〔2011〕639号)的精神和要求,试点工作范围已覆盖全省,但现实中到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就诊的诸多患儿家长反映,所辖地区并未收悉该文件,并不知晓需三方签订服务协议、提供证明、核销报账等有关信息,患儿费用报销存在推诿和拒绝问题,使本来就贫困的患儿家长们路程往返,造成了精神和经济的耗费等。
四、建议
嘉祥县从今年4月份开始着手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前期重点探索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7、8月份进行试点评估,完善评估体系。从9月份开始进行正式评估。目前,已完成环保、住房和城乡建设等7个部门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的主要做法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评估体系,夯实评估基础。嘉祥县编办利用“每周学习例会”和“编办业务论坛”,研究探索评估指标和方法,经过反复探讨、调整和修改,制定了《嘉祥县行政部门机构编制评估计分表》。指标设计上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指标的层次性。按照“由总到分、层层细化”的思路,设置三级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评估内容进行分解归类,设置6个一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确定其权重分值,实现指标权重的科学量化,即:职责配置(10分)、职责落实(20分)、履职效果(15分)、机构编制配置执行及人员情况(24分)、内设机构配置及运行情况(26分)、所属单位设置及运行情况(5分);对一级指标采用鱼骨分析法并结合职责性质进行分解后设置23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则结合部门业务工作,进一步细化具体。二是突出指标的系统性。评估指标涵盖职责、机构编制、内设机构、所属单位及运行机制等,全面覆盖政府部门评估要素。三是突出职能评估。职能是评估工作的核心,在评估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围绕职能评估设置了职责配置、职责落实、履职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其分值占总分的45%。四是突出可操作性。按照“定量定性结合、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调整制定指标和计分方法,使评估体系与实际工作更加契合。总体上,能利用计分公式计算的指标,直接计算得分;难以量化的就定性赋分。设定好、中、差三个等次标准,参照标准定性确定等次,依据等次得分,力求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是开展试点评估,积累评估经验。评估重在分析评价事物内部的机构、功能、机制等要素。鉴于评估的复杂性,7月份,选择县科技局和安监局开展试点评估。对两个局试点评估后,各用一天时间及时召开分析会,调整评估指标,改进评估方法,完善评估体系。根据试点情况,做了以下改进:一是制定了《自评指导手册》和《操作手册》。《自评指导手册》由被评估部门使用,解决部门自评中感觉内容繁杂、无从下手和资料不规范、自评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自评指导手册》设计了8种表格,提供了自评报告参考提纲和提交资料清单。《操作手册》用于帮助评估组外单位成员熟悉业务。二是强化学习培训。组织评估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明确责任和分工,确保评估程序统一规范。自评材料上报后,评估人员集中研究自评资料,熟悉被评估部门的情况,找出问题,做到心中有谱,从而增强评估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三是实行民主评议。借用社会评议结果,确定被评估部门的社会满意度,既提高了评估权威性,又提高了评议效率。
三是政府强力推动,开展正式评估。为深入推进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嘉祥县政府第20次常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所有县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列席会议。会议听取了专题汇报,审议了《嘉祥县行政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并以嘉政发〔2013〕29号文件印发。会后,嘉祥县政府分管领导又召开了被评估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评估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评估工作。
为提高评估科学性,我们对每个部门都采取“五评”模式进行正式评估。一是单位自评。被评估部门按照评估方案和自评手册,梳理职责、人员、内设机构等事项,填写表格,形成自评报告。二是模拟评估。到部门评估前,评估组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自评资料,对照被评估部门的“三定”规定和编制手册,开展模拟评估。通过模拟评估熟悉被评估部门的工作业务,发现存在的问题,增强评估的主动性,提高了评估质量。三是分组评估。针对现场评估局限于看材料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资料评估”,我们设置综合评估组和科室评估组。综合评估组主要对职责、机构、编制及人员情况进行评估。围绕指标和评估标度,查阅资料,征询座谈,核实印证,分析评判。科室评估组到部门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评估,重点查看现场、查阅业务资料,评估科室机构编制人员、科室履职、科室工作流程、科室职责界定及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履职等情况。两组相互印证,增加评估深度,提高评估效率。四是延伸评估。对于部门间互相关联的职责再到相关部门进行延伸评估,听取双方意见以厘清职责。同时,还对能体现被评估部门履职成果的重要现场进行了查看。五是计分评估。评议组成员围绕每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并依据各项指标按评估标度和计分方法进行量化计分,并通过媒体公布各被评估部门的得分和排名。
四是形成评估报告,督导部门整改。评估结束后,评估组分析汇总各部门的评估情况,形成综合性的评估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向被评估部门反馈整改意见,部署督导整改工作。
对评估中发现的职能转变落实不到位,存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的部门,通过科学配置职能、合理调整机构设置予以解决。对部门职能弱化或工作不饱满的,及时调整机构或缩减编制,确保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属于机构编制部门研究解决的,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被评估部门整改或者改进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落实。评估组在部门整改后,开展评估工作“回头看”活动,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了督导检查。
二、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了职责配置。通过对职能的分析评估,有助于调整职责,理顺体制,使工作衔接顺畅。如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职责上,中央和省市由经信局监管,而嘉祥县由安监局监管,工作上下不理顺,通过整改明确县经信局负责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理顺了管理体制。通过对县安监局的评估,发现该部门存在履职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如其“三定”规定明确了履行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职责,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履行,通过督导,要求县安监局切实履行这一职责。
二是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设置“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情况”评估指标,主要查看该取消的审批事项是否取消,保留的审批事项流程是否规范,审批职能是否集中到一个股室,是否进驻审批服务大厅。评估中,发现某部门在一项审批收费职责取消后依然违规审批收费,及时采取措施,督导该部门整改落实。
三是促进了机构编制执行。在机构设置方面,重点评估内设机构及政府部门所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对评估中发现的县住建局违规设置7个内设机构、单位的问题,责令其进行了整改,规范了机构设置。在人员编制方面,重点核查长期借用、编外用人、超编用人、在编不在岗及“吃空饷”等情况。通过评估加强编制对人员的约束控制作用,减少编外用人,规范了人员管理。
四是纠正了机构编制违规行为。通过评估内设科室设置及职责履行、工作流程运行和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履职情况,及时发现了县环保局擅自设立与编制部门批准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公室业务性质相近的监控中心和污控办两个机构,责成该局立即撤销了自行设立的机构。
五是提供了机构编制调整参考依据。评估工作使机构编制部门掌握了行政部门的真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使机构编制调整更加客观、全面、真实。如县住建局承担了40多项城建工程,工作任务重,核定编制少,实有人员少,鉴于其事业单位缺编严重的问题,提出了编制调整的建议,提高了编制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工作体会
一是评估能够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评估,能够规范审批事项,界定职责界限,明确部门职责,督导部门履职到位,提高政府运行和管理服务质量,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评估能够改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通过机构编制评估能够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由重配置向重监管转变,弥补了监管环节的缺失,强化了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管职责。同时,通过评估加强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管,有利于增强机构编制部门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各县(区)卫生局:
《**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09-2011年全市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总结和评估工作的通知》,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2009-2011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精神,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做好2009-2011年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总结和评估工作的通知》(宁卫科教[2011]328号)要求,县卫生局决定,抽调人员组成督导评估组,从2011年9月14日开始,对全县(区)乡村两级卫生人员近三年来开展的内儿科、公共卫生、妇产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培训工作进行评估,请各县(区)卫生局认真抓好培训总结和自评工作。
一、督导评估目的
按照自治区卫生厅2009-2011年度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我市认真落实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相继完成了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开展的内儿科、公共卫生和妇产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培训,三年培训任务已基本完成,为了更好地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查找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制度,形成与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体制和机制,落实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本次总结和评估工作。
二、督导评估时间
2011年9月14日-20日。
三、督导评估范围
(一)查阅各县(区)卫生局2009-2011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资料;
(二)每县(区)随即抽取1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村卫生室查验培训资料和培训效果。
四、督导评估内容
(一)培训的组织管理。建立培训领导小组、责任分工;培训实施方案或计划;管理制度落实;项目人员培训指标落实情况。
(二)培训实施情况。临床实践师资队伍情况;教学设施与场地;培训的组织形式;教学活动记录。
(三)培训效果与督导考核情况。培训期间督导检查次数;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对比。
(四)培训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每年经费使用情况。
(五)培训工作的主要成绩和问题。重点总结近三年组织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主要做法和亮点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还有那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六)所辖乡、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基本情况,完成培训人次。
五、督导评估过程
(一)自评。各县(区)卫生局应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尽快组织自评。自评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照《评估表》(总分100分),自评结果大于80分为合格,小于80分为不合格。
(二)复评。各县(区)自评结果合格后,向市卫生局申请进行复评。市卫生局将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抽查,对自评结果进行复核。并对全市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将评估报告报自治区卫生厅。
六、要求
(一)要充分重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总结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组织,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工作。
(二)要对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工作评估表》(附件),有效完成自评工作。
(三)请各县(区)卫生局于2011年9月30日前将总结和自评工作报告(加盖单位公章、含电子版)报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和市卫生局。
联系人:张仁祥 电话:0954-2088104
电子邮箱:gyzrx2009@163.com
附件:
1、**市2009-2011年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总结和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2、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工作评估表
3、村卫生室人员在岗培训工作评估表
**市卫生局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主题词:农村卫生 在职培训 总结和评估 通知
抄送:市委、人大、政府、政协,自治区卫生厅、科教处,本局各局长
附件1:
**市2009-2011年农村
卫生人员在职培训工作总结和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童全成 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胡秉平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雷秉海 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张 立 **区卫生局局长
朱宁政 **县卫生局局长
张忠相 **县卫生局局长
马德才 **源县卫生局局长
章建波 **县卫生局局长
张仁祥 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
根据《榆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抓政务公开推进。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公开工作组织体系。坚持把落实政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召开政务公开专题会议4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业务干部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根据中央和省、市、县政务公开工作部署和各项任务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制定了《小康营乡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
(二)强化职责履行,深入自查自纠。接到《通知》后,我乡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全乡政务公开工作会,专题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求对照《榆中县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和《2020年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指标责任分解清单》进行自查自纠,查漏补缺。根据《通知》要求,我乡积极组织开展自查分析,对照第三方评估清单公开渠道、政策文件、机构职能、权责清单、政府采购、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等7个方面对全乡政务公开进行全面开展自查,以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要点为基础,统计各栏目信息的数量,检查每个栏目是否更新到位,列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将问题归纳汇总,按照职责分工,补差补缺,对照检查存在问题逐项进行整改。
(三)强化管理抓实效。把政务公开纳入全年量化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实现政务公开提质增效。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运行,促进廉政勤政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乡在政务公开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目标任务和指标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公开不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二是网上办事指南内容不准确不完善,网上办事率低,宣传力度不够,对网上服务事项编制尚未完成,未向社会公开;三是便民服务信息公开方式单一,政务公开队伍的专业化、理论化水平不够高,对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够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将按照《通知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充实政务公开内容,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借助甘肃政务服务网,打造透明阳光的政务公开平台。
二、办园理念与园务管理
在办园中,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3到6岁幼儿发展指南》。以面向未来、服务家长、以人为本、全面育人为办园宗旨,坚持保教结合,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重个体差异性,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每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管理上我们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她们的长处和优势,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激励机制完善。与此同时,我园勤奋求实、团结严谨、热情奉献、开拓创新作为园风。在教职工中积极提倡,做到热爱幼儿园、热爱孩子、树立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同时,我们结合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向家长进行《幼儿家庭礼仪品格教育专题讲座》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相互沟通谈讨家园共育。积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园教学进度及幼儿在园表现,通过这些多层次、多途径的交流沟通,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园动态,参与了幼儿园的课程互动,?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目的。
三、卫生保健与安全防护
我园厨房配备有消毒柜、冰柜、不锈钢厨具等标准设施,干净卫生。操作人员有健康证,建立食堂食品卫生检查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制度,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食品、餐具、炊具均按规定消毒、我园教师、幼儿每学年体检一次,体检率达100%。并建立了合理的幼儿作息制度,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我园从制度上规定安全措施,从设施上保证安全无隐患,从人员管理上加强督促检查。做到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并经常组织教职工学习安全防护知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坚持每天晨检,检查幼儿随身携带物品,及时消除隐患。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重视幼儿安全工作,坚持确认接送的幼儿家长,确保幼儿安全离园。我园有两辆接送车辆,车辆均通过检验,接送车辆有专人负责,每天接送完后进行点名,确保每位接送幼儿进班。我园还与公安部门经常性的联系,配备了警棍等警备器材,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以确保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由于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幼儿园自开办以来无一起大小安全事故,并迎接了甘肃省学校安全大检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四、环境创设与教育教学
1、我园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一日作息制度,合理安排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和各生活环节活动的时间,充分体现动静交替,保教结合的原把团结严谨。主题创设与保教相适应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参与布置,体现孩子参与的痕迹。重视幼儿的情感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绪愉快。
2013年,共完成投资779万元,完成人饮工程7处,实际解决2001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为民办事实人数3984人。
二、加大治理病险水库,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投入资金900万元,开工建设完成了6座小(Ⅱ)型国家投资计划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6座小(Ⅱ)型水库分别是谷母溪、兰州、水美拱坝、小桶、上马坪、旱塘。
三、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动绿色建设。
2012年我县成功通过遴选,列入全国第四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分三年实施,专项资金总投资达6000万元。我县2012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位于黄甲岭乡,项目总投资1731.23万元,该项目拟整治山塘61座、改造河坝17座、改造灌排渠道66条共66.2㎞、新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600亩,项目于2013年1月25日正式开工,5月18日全部完工。2013年5月22日,市水利局、市财政局组成验收组对工程进行了市级验收,6月14日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组织了联合验收小组对该项目进行了省级验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并被评优良等次。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
一方面,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全面加强水利综合执法,加强用水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源地日常巡查,加大水事案件惩治力度,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确保水质达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防护机制。全面推进“绿色”建设,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体系、水资源论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保护机制,强化计划用水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审批管理,着力构建水生态防护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五、严厉整治河道非法采砂事件。
在专项整治期间,全县共召开沿河村镇座谈会5次,参加人员300人次,悬挂横幅标语25条,张贴宣传标语127张,县电视台跟踪报道有关河道整治新闻7次,利用手机平台发送信息4200多条。同时,县政府了《关于河道采砂管理的通告》,公布了禁采区,在全县各乡镇和主要街道广泛张贴。突出抓好河道采砂的日常监管,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检查等形式,不断加大巡查力度,监督采砂行为。建立了群众举报有奖制度,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扩大了监管工作的点和面,推动了河道采砂日常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严厉查处无证采砂船采砂行为,依法对无证作业的采砂船予以扣留,拆除动力,做到发生一例,消灭一例。专项整治期间,全县共集中整治行动10次,出动联合执法人员280多人次,取缔非法采砂船4艘,拆除动力15台。目前,全县已无一处违法违规的采砂船进行作业。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局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高度,充分认识绩效评估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在绩效评估工作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为做好绩效评估工作工作提供组织和人员保证,使绩效评估工作的整个工作得到顺利进行。
2、整合资金,严格使用。绩效评估工作涉及的工程建设,资金是“瓶颈”,难题在筹资。除了中央的补助及省、市配套外,还有相当部分资金要靠县财政及当地群众自筹解决。对此,我局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投入。另一方面,按照省政府明确的筹资比例,筹集配套资金。在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上,设立了项目专户,专款专用,并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拨款,以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及时到位,促进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3、强化管理,确保质量。为确保绩效评估工作的施工质量,我县严格按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及时组建了项目法人、签订责任书,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四制管理。做到每座工程有规划、有设计、有图纸、有专人负责施工,并严把“四关”。一是严把设计关。全县绩效评估工作项目的设计均已通过市水利局审查把关,如因实际情况需要变更,须经集体研究报批;二是严把监督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制度,确保工程达标,同时由县水务局派出技术人员常驻工地指导并监督施工,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由施工队、技术责任人和行政责任人三方到场签证。另外还聘请所在村、组的村干部为社会监督员,不定时的到工地跟班监督;三是严把验收关。我县制定了统一的验收办法和标准,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县水务局组织专业人员集体验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未整改的不予认可。四是严把进度关。为了抢晴天、争进度、保质量,我县绩效评估工作均采用铲车、挖机等机械化设备施工,既营造了水利建设声势,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和“管理从建设开始、改制从产权入手”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责任主体。全县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县水务局,统一由县水务局经营和管理,县水务局直接承担全县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统管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制定水费的合理收取办法和有关规章制度。分散的工程由村、组、户分级落实管理责任,专人管理。合理收取水费,实行以水养水,加强工程看守,搞好工程的运行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需县财政投入大量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部分资金,由于我县财政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不高,县财政配套资金和群众集资较为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我县现有各类水利设施2845处,其中中小型水库68座,骨干山塘1818口,小型河坝625座,但这些水利设施大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加上经常遭受洪涝灾害袭击,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防汛抗旱压力大。
下一步打算:
2013年,通过全局上下奋力攻坚,工作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仍然很艰巨,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遇,增加水利投入,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全面完成市县提出的各项水务工作任务。
1、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积极做好防大旱、抗大灾的准备,确保现有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为农业用水、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切实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工作,确保水库运行安全。做好已列入国家2014年度规划内的重点小二型、一般小二型水库在2014年底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