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0 08:16: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摄影心得体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摄影心得体会

篇(1)

以下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结合实践

摄影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上午老师讲了摄影的种类,对焦的方式,摄影画面的对比,清晰图像的自动获取,各种镜头的运用,曝光控制等许多理论知识。,通过上午老师对摄影知识的一些理论讲解之后,下午便对上午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让我们学以致用,以便加深映像,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

二、多拍多看

下午带我们去西柏坡纪念馆、水库周边等地实践学习。让我了解到光与影的合作,光圈与速度的配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个画面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及角度,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要多拍多看,多积累经验,多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李老师告诉我们:"训练拍摄的时候尽量不要吝啬相机的快门,我们要多进行一些旁拍,抓取一些精彩的瞬间,往往效果会令你意想不到,平时要多去记录一些生活中无意间遇到的美好的画面"。摄影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很多精彩的画面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我们平时尽量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多去分析、总结其作品的独特之处,从中获取一些启发。

其实不光是摄影,对待我们工作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样,只有多做多总结才能把事情做好。

篇(2)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40-01

一、科幻世界

影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未来的、虚构的科幻世界。无论是影片伊始科学家们在研究室里展示新型人工智能机器人,讨论“能够疼爱父母”的机器人小孩,还是对未来世界和未来“人类”的构想与描绘,都是对科学、对科技的大胆假设。影片中对高科技的彰显,可谓让人应接不暇。

在影片虚构的未来世界里,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他们拥有与人类一样的外形,有思想、有意识甚至有爱有疼痛。他们与人类一样来自各行各业,为社会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服务。这一切都是对人工智能这门科学发展到现阶段的美好展望。

影片中对冰封2000年后的“未来”的描绘一样让我心旷神怡。未来人类的形象、智慧,未来世界的境况似乎都凌驾于现实之上又以优越于现实的形式而存在,这一切都显示了科幻的美好。

二、伦理困境

观影过程中我常有这样一种想法:《人工智能》与其说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说是一部极具科幻色彩的。《人工智能》对伦理的思考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几个镜头的表达层层推进。第一个镜头是大卫被马丁激怒吞食菠菜。第二个镜头是大卫与马丁落水后被遗弃游泳池的画面。第三个镜头则是大卫被莫妮卡永远地抛弃时的情景。

莫妮卡和亨利选择了机器孩子大卫替代自己沉睡不醒的孩子马丁,起初莫妮卡十分的抵触、反对,大卫的人工智能系统也未被激活,他的行动例如大笑声都十分僵硬的,直至莫妮卡决定接受他并且说出了激活码的瞬间,大卫喊出了“妈妈”这个让人心碎的单词。大卫是机器,马丁是人,他鄙视大卫,在马丁的眼中,大卫仅仅是一个新开发的。马丁时刻压迫着大卫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那份权利。斯皮尔伯格用了大量的细节镜头来表现这种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不平等性。

影片中对《机器屠宰场》的描绘是矛盾冲突的一个顶点。与人类有着类似外形的机器人以种种酷刑和死亡为代价为人类进行表演。机器人的形象与真人相似度极高,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同类的情景。在这里,影片似乎在昭示: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比电影残酷得多。且不论其他生物,每年有多少孩子在饥饿中丧生,在病痛中,但只因为他是黑人、是孤儿、是残疾,我们就悄悄地背过头,把自己的疼痛感应器关掉了。

三、爱的轮回

篇(3)

生活质量越高的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就越强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已逐渐呈现出它的多种功能和属性,生活化、时尚化的体育运动逐渐伴随人们走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娱乐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单纯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忙碌的都市人。于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应运而生,它集运动性、娱乐性于一身,使人们在运动中摆脱重压,在娱乐中调节情绪,成为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终身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工种从业者严重缺乏运动。长此以往,因机体缺乏运动导致的各类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随着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疾病预防意识普遍开始增强,终身化的体育锻炼,防治文明病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太极拳、健美操、游泳、滑冰等新增课程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从目前整体状况来看这些新增课程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传统的教学内容仍占主导地位,且新增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更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文化类课程。故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创新空间。但就我国目前教学改革进程来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仍未摆脱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和演示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性没有改变,授课过程缺少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体育终身化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严重抑制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无法体现教学效果

考核是课程效果评价的主要途径,科学的考核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没有明显进步,以规定任务的完成作为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提高幅度和专项能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果。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通过对社会体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在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其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为基础来定位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前所述,社会体育的本质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定位也应以此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丰富基础课程的内容,创新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增加保健类课程。体育课程是所有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学生进入大学时大多已掌握了一定的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基础内容的重复,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外,应当通过充分的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对某类课程的兴趣度,从而不断调整基础课程。针对个别体能较弱或因患有疾病无法参与正常体育课程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保健课程班,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增强体质、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社会体育更多的是以个人为主导的体育运动。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如街舞、武术、健美操、国标舞等等。而高校体育教学忽略学生的特长,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均不适应。因此,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学生充当教师的环节,使有某方面体育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临时充当一定课时的体育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四)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体育课程最终考核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同时,要以鼓励学生专项特长的发展为目标,将专项特长作为加分项目,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最终确定总成绩。

篇(4)

分类号R395.6

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呈现为由内到外的三个层次:一是包括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二是反映判断取向的价值观(values);三是包括服饰、语言、习俗等在内的可观察的外显特征[1]。将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诠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中尤其更具有时代真实性。我们将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及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分析,阐明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1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问题内涵的理解是确定这一选题具有价值性的关键。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一层面的心理境遇又构成大众生活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

1.1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所产生的不和谐心态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心理健康问题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是个体现实的存在方式。个体通过社会生活最终确立了人的本质,拥有了人的独特属性。人的社会生活由以自我为中心的诸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神即终极信仰)构成。个体的人通过与经由实践形成的各种关系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人的社会生活,对象性活动建构着个人作为主体的认知评价、信息加工方式、行为选择、经验结构优化等。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行为选择渐趋合理化从而实现个人生命的逐步成长。显而易见,生命的成长是以个体不断超越现有状态、克服各种矛盾为途径的。成长是在新的关系情景中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对于进行社会生活的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经常性,也具有必要性。只要是人,总会有心理健康问题;(2)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个体保持和谐平稳的心态。心理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字眼,尤其是人的心理复杂而多变,它是人的意识赋予人特有的属性,对于各种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人在生物学上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人因此拥有按主观意愿解释、改造生活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为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让人品味与体验真实的痛苦。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体现建构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认知意向,又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表现为心态平稳―不平稳―再平稳、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波动与变化;(3)心理健康问题使个体具有两种相反的心理导向。心理健康问题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或已变态,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经由个体的自我调控得到消解,就能够达到心理平和并为面对和解决新问题做准备;也可能被个体夸张、保持受到实际意义的强化,而长久地改变平和心态,形成变态心理或不健康心理。对生命而言,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环节,后者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前者是收获快乐与幸福的有效途径,后者是终结生活意义的不幸开始。

1.2何以提出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现时代背景中个体生命质量、生活状态问题,它来源于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2]中人对生活及自我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是心理学的社会历史时代性所赋予的崭新内涵,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当代价值,并因此成为具有普遍性与时代性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冲突、融合日益加快,对保有独特传统的每一文化来说都面临着原有文化的“震荡”所带来的文化困惑,表现为标准的不统一、秩序的混乱等。文化困惑直接加剧各种生活事件对人心理的刺激及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带给人生活的日益丰富的内涵,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们把握自己和世界的眼界的同时,不断追求新奇的时尚和瞬息万变的信息也将人坠入应接不暇的不安定中。人的疲惫不再仅仅源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生理紧张,很多时候来自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原则所引起的心理紧张。保持心理的平衡作为决定生活方式的中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生活方式本身,而是对生活方式的心理调节;三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同时进行,人们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更为突出。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性问题。一般性生存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靠人本能的生存意志完全可以克服(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不是问题,也没有人过多关注。即使带有片面或不足,社会文化仍然维持着个人生存需要的基本秩序,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之间保持着简朴的和谐。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混乱的文化规则时,个人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原始和谐被打破,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明晰和复杂起来,靠本能的生存意志难以被自然地超越。心理健康问题只能成为急需解决、深刻反思与不断研究的现实生活问题。

2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2.1社会文化的本质

社会是人的组织与联合,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3]社会赋予了人以本质,使其最终与自然界所有的物种分离开来;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与人组织与联合的过程和方式,是人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进行活动的经验及经验的外化,文化是对纯粹自然的重新诠释和超越。人是文化性动物。文化展现着人的生命本质。因此,社会和文化对人的生命本性而言具有统一内涵,两者都统一于人实现自我生命本性的实践活动。在事实上,社会与文化不可分割,没有社会的文化与没有文化的社会都是人现实生活的抽象。社会文化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开来的标志。由于人以社会文化的形式存在,人的自然生命就被赋予了超自然的涵义,以一种非自然本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同样是吃,人因为有社会文化而吃得更有情调,更讲求味道、营养和健康;社会文化不同,吃的内容和方式也明显不同。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就是而且只能以社会文化的方式存在,剥离了社会文化内容的人不是人,也不存在真正的人的心理。

社会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生命的生成属性。人靠生物遗传的方式获得以人脑为中枢并把感觉器官、发音器官、运动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的高级神经系统。除此以外,与任何一种动物相比,“天赋”的人都显得异常脆弱和缺憾。“动物在天性上比人更完善,它一出自然之手就达到了完成,只需要使自然早已为它提供的东西现实化”[4],每一种动物近乎完美的神奇本能成就了它们特殊的生存方式。然而动物的完善完成于自然,即使变化也是极为缓慢的本能反应。人只具有潜在的自然能力,“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人注定要靠自己挖掘潜在的自然能力,在对象化的社会实践中将这种自然潜力释放出来、发挥出来。人所具有的非确定性和开放性使人的生命永远不可能完美,但只有人的生命才可以是精彩的。人实现潜在的自然能力的过程就是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就是生成社会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又先在于个体而存在,是人实现物种的延续的“环境”,个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对个体而言,社会文化就是全部生活世界,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文化互动并建构的过程。

2.2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方式

在人现实的生活中,社会文化因素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问题:

一是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客观强制性与个体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教化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来完成的。因为“那些生来就缺少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3]。只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生命过程和最终目的就是社会化。社会化有两个任务:第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扮演社会角色,按照角色的他人期望形成自我人格的过程。所以角色扮演及其相应的人格是社会文化与个人之间的中介。个体通过角色扮演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诠释并加工各种社会文化信息,为适应各种生活事件或变动进行自我调整。基于个体人格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性,而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则会带给人情绪的紧张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二是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它体现着社会文化的弥散性与个体自我生成的自发性。个体生命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个体的社会文化性与生俱来,伴随着生命的始终。“遗传”基因并不单单是从父母那里获得某些物质形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父母以及他们的那个社会的一切文化形式。父母的心理状态、人格修养、生活方式等都是一种业已存在的“素质”,深刻地影响着新生命的身心状态。个体生命成长的每一点内容都镌刻着社会文化的“印记”,是以文化的形式历史传承的结果。个体的心理首先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这种文化以传统的方式悄然、毫无声息地融入到个体的血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国文化”濡化的人;东北人就是具有东北地区文化特色的人。社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群体规则,包括明确的法规、制度,也包括约定俗成的“常识性”知识和“背景性”公设,即个体共同的解释生活和世界的特定方式、期待、含蓄性理解。这些特定的规则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进而生成着特定的人,满足着人特定的生命需要,个体只有在这样的规则中才拥有人的本性,才被评价(看)成人。

上述两类文化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与解决过程还受制于文化类型,如过分狭隘型(不能满足人生命需要的丰富性)、混乱型(同一时空内的文化冲突)、骤变型(地域文化的急速转型)都是很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类型。

3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的生命的社会文化性决定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不同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3.1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衡量的根据也不同。不同社会文化境遇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有相当甚至是本质的差异,人们对同样的行为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甚至有时对他人同样评价的自我理解也不一样,当然所产生的心理内容、心理状态也就不一样。具体表现为,同一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差异及同一地域不同时代文化下的差异。比如西方人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但西方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西方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人通过追求对象化实体的方式确证人本身,他们认为在人本身中探寻人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心理学必须挣脱抽象的哲学母体,进入科学大家族之后才能成为一门学问。于是,科学心理学认定心理是客观外在的实体,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的,而且有适用一切人的规律。这种心理观支配下的心理健康标准是固定具体的几条或十几条,如对现实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等。对某一个体而言,在某一时刻符合几条或十几条就是健康的,不符合就是不健康的。这种心理健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的生成性、差异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主张通过向内的反省认识自我。心理更多的是指人际伦理和交往沟通中需领会琢磨的心思、心意与心性等,是人现实的某种整体精神状态,强调经过主观调整后的内心和谐。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心理观、心理健康问题标准都具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样在中国,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精神气质的地域差别,如果违反了这些代表一定精神气质的文化规则而表现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比如,一个生长、生活在东北的农民突然虔诚地信仰起妈祖,就会很难让人理解,容易被认做另类或“心理有问题”。而且,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产生个体不同的社会化方式,生成不同的人格特点,最终形成不同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标准。例如中举的范进在科举制下是“健康”的,因为那时的社会就“给”人那样的状态,像贾宝玉那样视功名如粪土则是不正常的;作为学者,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自我的冥想,其生活方式必然与忙于交换的市井商人有所不同,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不爱说话、神情呆滞、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人就一定有心理健康问题。

历史上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形成人不同的生活世界,心理健康内涵也会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人们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方式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健康问题标准。在中世纪,人们不仅认为代表着邪恶,而且身体会遭致恶魔的袭击造成身体的伤害。虱子又被看作“上帝的珍珠”,所以古罗马人每天洗澡的习惯被摈弃,室内排水系统遭到废弃,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惯常每天把夜壶从窗户里倒到街上。大街上永远都散落着屎尿,滋长了瘟疫和各种疾病,直到一场大雨把他们冲刷干净[3]。这种无疑十分原始、粗陋的行为照现代人看来当然被判断为“……癖”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3.2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

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规则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状况及对它的认知,包括人生活的物(设备等)和精神(、风俗习惯、哲学、艺术等)全部形式。越是内在的社会文化层次对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越牢固而持久,甚至有时会作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合理化。例如,萨满法师奇特的精神分裂行为、苦行僧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自我摧残。研究表明,我国的精神病患者在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族和地区比重较大[5]。同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因产生的“规则”不同,表现方式也不一样。据曾文星等人的调查研究认为,同样是抑郁症,美国人能比较准确、适当地表达出自己很忧郁的心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想活了等心理症状;而中国人则多诉说自己胸中发闷,胃口不好,全身没有力气等身体症状[5]。西方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追求自我的先在性与绝对性为基础的西方文化,表现为自我人格分裂、孤独、极端性人格、自我中心主义;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根源于过分注重他人评价、社会影响,缺乏自我意识、自我表现,所以表现为压抑自我的抑郁、焦虑、自我冲突与困惑等。正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体疾病、尤其是精神问题不会由单一因素造成,整个医学的医治模式才经由单一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3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界定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也必须不同。古人讲“有的放矢”,才可能“百发百中”。只有遵循问题原有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但若不能深入反思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有时反而会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冲突中,整合文化模式、逐步调整社会文化结构,坚持自我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生成相应的现代人格,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心理变态或不健康,实现自我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文化的整合将是人生命需要的自然选择。因为人所具有的反思与超越本性正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动力,一旦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受到挑战,人就会聚集自己的资源,准备进行新的希望之旅。社会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个人而言就是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中自觉的角色扮演,积极吸收新鲜合理的文化观念,调整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世界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侯玉波, 朱滢. 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2, 34(1): 106~111

2 张向葵, 丛晓波.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 2004, 2: 119~126

篇(5)

山西晋城人民广播电台现有新闻综合广播和交通广播两套节目,全天播音时间36小时。多年来,在电台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广播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社会影响力呈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比之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如网站等),广播也已与这些媒体形成了鼎足竞争的态势,有了稳定的受众群体,培育了较好的受众市场,但其社会影响力仍待进一步提高,许多潜在的广播市场有待开发,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尚需不断提高。针对如何提高广播节目在社会受众中的影响力这一问题,笔者深入受众群体,进行认真调研。这次调研促使笔者对城市新闻广播节目的定位、运行、办节目方向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再认识。经过总结分析,笔者认为提高新闻广播节目在社会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和改进:

一、突出信息选择环节,高度注重信息的有用性与及时性

注重从听众的需求上把握广播信息的选择。新闻广播本身的特点是面宽、播音时间长、信息量大。当今信息时代,受众每天都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海量信息。广播新闻节目制作单位如果想提高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就必须要注意信息的选择,选择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大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多方面、多角度从听众的需求上把握信息的选择,把最及时、最实用、最有效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听众。

二、注重宣传,品牌引路,精心打造精品广播节目

创名牌、品牌节目要面向大众的需求,加强自我包装和宣传。广播节目应该充分借助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优势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广播节目要加强自身的宣传,节目与节目之间要相互宣传,注意宣传的策划包装,形成一种对广播节目宣传的集群效应,提升广播频率的影响力。

三、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吸引社会关注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权利,也是媒体应承担的义务。如果能充分利用互动手段,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发挥其引导舆论的功能,那么必将受到听众的高度关注。新闻广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用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互动手段,采用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热点讨论等形式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社会不良现象、不正之风等进行监督报道,以引起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于山西晋城人民广播电台来说,特别是要依托已经叫响的优秀名牌舆论监督节目《百姓热线纠风台》《交广双声道》等展开更大范围、更有成效的舆论监督。

四、注重内部考核和外部市场调查,提升广播产品质量

新闻广播作为一种媒介产品,节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作为新闻广播单位,必须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调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广播电台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广播节目收听率和市场调查,为节目的考核、考评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完善节目的考评体系,促进节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五、以人为本,突出细节,从民生角度吸引听众

强化“细节”意识,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把节目质量关,满足听众的需求。把细节决定成败的市场理念渗透到广播节目的生产过程中来,从节目采编、制作、播出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打破节目的界限和分割,注重节目之间的融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化为贯穿节目始终的人文关怀,让天气、路况、出行参考、生活提示等等服务信息随时与听众相伴,使广播成为群众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真诚“伴侣”。

六、培育新闻队伍,开拓新闻来源

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稳定和壮大通讯员队伍,以此稳定新闻广播稿源。提高来稿质量是提高新闻广播质量、扩大影响的重要条件。新闻广播工作者们应紧紧依托通联部门,加强与各地驻站记者、通讯员的联系,定期召开通讯员联席会议,加强对通讯员队伍的培训,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提高通讯员队伍素质。

七、加强整体包装,塑造广播形象

进一步加强广播频率整体的策划和包装。主要是根据频率专业化的特点,打破节目之间的界限,对广播频率进行整体形象包装,打造频率特色。

八、突出产品分众策略,服务不同人群

充分发挥广播的服务功能,注重广播所传递的信息的实用性和贴近性。针对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传递不同的信息,如针对农村听众、车载听众、农民工听众、社区听众等不同群体,传递与这些听众群相贴近的实用信息,彰显信息的服务性。

九、加强新闻广播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建设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新闻广播影响力的前提。要加强对广播从业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座谈研讨、节目听评等等方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特别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强调市场化管理和量化考核的同时,培养职工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用精神鼓舞士气,把精神力量化为工作动力,推进广播事业的大发展。

十、更新服务硬件,拓宽传播渠道

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完成播录控设备的数字化更新改造,打牢基础,为广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应在广播媒体户外形象广告宣传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提高广播的社会影响力。

篇(6)

体育和体育新闻的固有特性及社会的需求心理

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社会地位。随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参加体育锻炼、观赏体育表演、关注体育动态的人的比例不断上升。体育升值来源于它自身的特性:

激励性。体育具有强烈的激励性,是除了战争之外,最能激励民族情感的社会活动。例如,在亚运会、奥运会举行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几乎都在关注着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凝聚性。体育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一场足球比赛,在体育场周围就凝聚着数千数万人,至于通过电视观看的人数则无法统计。地球上有1/3的人通过各种形式观看第29届奥运会,一个时期内全球都在议论奥运会。

欣赏性。体育是健与美的综合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华的展示场,人类在体育场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展示自己。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欣赏体育表演时,无论是对力量、速度、技巧、智力还是形体,都表现得如痴如梦。

竞争性。竞争是体育的固有特性。争强好胜是人类的本性。在和平时期,人类便通过体育活动来决定谁强谁弱。

多样性。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其他没有被列为奥运会的各民族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更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爱好,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体育事业中来。

连续性。体育的连续性表现在多方面,一场比赛有选拔赛及初赛、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一项赛事,连续进行多届,例如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已经进行了一百年。由于其连续性而使竞争越来越激烈,连续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体育的上述特性使之在某个特定时空里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并被社会和传播工具广泛地运用。在当今社会,没有任何一项活动能像体育这样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新闻媒介快速、广泛、全面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企业界的“宠儿”。

体育新闻的特性及其社会地位。体育的社会影响是通过新闻传播辐射给社会的,是通过新闻传播产生的。这种以体育活动为新闻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便是体育新闻。它是新闻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新闻范畴。新闻的特性使之产生特殊的社会效应,即信赖性效应、快速性效应、轰动性效应、全息性效应、选择性效应、导向性效应。这六方面的效应使新闻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传播受体的信息需求心理。社会是新闻传播的受体,即接受信息的群体。传播受体希望从传播中获得什么呢?综合起来,大体可称为“五求”:

求力,即思想动力。从传播中获得精神力量,这种获得包括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和短期的、立竿见影的。长期的可称为精神教育,短期的可称为精神激励。例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英雄主义的教育,使传播受体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从而坚定信念,形成精神力量,为了一个明确的信仰而奋斗。短期的精神激励,能使传播受体产生必胜的信心,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奋勇向前!例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赛前激励,军队长官对士兵的战前动员等。这两种教育除了接受口头传播外,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传播媒介的传播,而新闻传播是其中的重要渠道之一。

求乐,即娱乐的满足。传播受体从传播中获得娱乐。例如欣赏电视中的体育节目和娱乐等。

求新,即信息的需求。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更多地尽快了解自己周围的新鲜事。这种满足,只能从传播中去得到。这是人们除娱乐之外对传播的第二大需求心理。这种信息需求心理因文化素养的不同而不同,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往往偏重于娱乐需求。

求名,即扩大知名度。通过传播工具的作用,扩大覆盖面,并随着传播的不断加强而不断扩大影响。这种需求在政界和商界表现得更为强烈。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社会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因而充分利用传播工具来“鸣锣开道”。

求利,即经济效益。如果求名是社会效益的话,求利则是经济效益了,而经济效益是通过社会效益来实现的,于是,有远见卓识的实业界人士便充分利用传播工具的桥梁作用,通过媒介将自己传播到社会上去,让社会接受自己,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体育新闻对经济效益提高的可行因素分析

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和传播工具关注的对象,但如果忽视体育新闻这个载体,便使整个新闻链失去了中心环节,体育活动的经济效益便无从产生。因此,引起新闻传播机构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新闻传播机构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

技术因素。高档次的体育活动是吸引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高水平体育活动的来源,一是招徕外地高水平的体育团体;二是提高当地体育技术水平,一个体育水平不高的地方,是很难有高水平的体育队伍光顾的,当然也不会引起新闻传播机构的兴趣。在争夺观众和新闻传播机构的竞争中,只有高水平的体育活动才能稳操胜券。

工作因素。包括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和现代化的通信工具。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是举办高水平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而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则是将体育活动传播出去及吸引新闻传播机构的物质条件。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如果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无异于聋哑人。

服务因素。良好的服务能极大地提高服务对象的积极性。给新闻传播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能刺激他们更多地传播信息。条件服务――给新闻传播者提供采访条件是最基本的服务。每个体育场要有固定的记者采访席位,其位置处于最佳角度。可是我们的许多体育场馆根本没有记者席位,记者来了,或是满场跑、或者只能站着、或者打游击,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传播积极性的正常发挥,当然也就影响了体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体育活动组织者必须在办事机构中设立新闻管理部门,一般称作新闻委员会,统一协调新闻传播工作,包括发放证件,举行新闻会等。会不仅在活动开始前要举行,当活动中出现有价值的新闻时,要及时举行会,为记者提供更多的采访机会。资料服务――一次大型的体育竞赛,有许多赛场,一个赛场中有许多运动员,一个记者不可能到达各个赛场采访,在一个赛场里,不可能同时了解所有运动员的情况,为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组织者必须为记者提供详尽的资料。以前的资料要求只需一个最终结果,这对于需求欲越来越强烈的新闻受体来说早已成为历史,他们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数据。同时,必须为记者提供监视设备,使他们在新闻中心就能观察到各个场地的情况。对于比赛结果,以前只要求在比赛全部结束时提供,如今则要求每场比赛结束时便要提供。记者们有了众多的、丰富的资料,便可发出更多的新闻稿件,得利的当然是体育组织者们。但是,我们一些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甚至连秩序册也舍不得为记者提供。生活服务――记者们的工作节奏很快,因此,搞好记者的生活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一些大型比赛活动均采取有偿服务,而在省一级的或省级以下的体育活动中,往往对新闻单位采取无偿服务措施。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无偿服务终究会被有偿服务所代替。既然是有偿服务,就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要求。

结束语

体育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随着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也将不断提高,体育的广告利用价值也就会越来越高。体育组织者如果充分发挥了新闻传播机构的作用,体育的经济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毕雪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王大中、杜志红、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李红、王静、张珍:《试析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

篇(7)

“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建设简称三力建设。在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和三力建设的有关知识后,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就个人的工作实际,谈谈我对执行力的一些心得体会。

执行力决定着一个单位的竞争力,在教育事业单位也不例外。

一、执行力的衡量标准&8212;&8212;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评价一个单位,一个教师,通常是看这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一个单位的整体面貌。对于一个普通老师的评价,我觉得不仅要看他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成果,还要看他在教学上有没有创新精神,有没有改革的意识,有没有关心学校的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学校的长远发展,善于思考,及时提出一些思路和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改进。对学校安排的任务任务对待、认真完成,并及时汇报,这样的人即使有点小缺点,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二、执行力的三个核心&8212;&8212;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

一个学校的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懂业务,会管理,有整体规划、设计的能力。必须要了解本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现状及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能力,安排调整好每一个教师的工作任务,做到人尽其才。明确工作方向,明确任务目标,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目标实现。总之,在工作中要把握三个核心,一是用人,要做到尽量发挥每一个老师的最大能量,其二是规划,必须要对本校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各项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其三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在用人方面,要善于选拔人才,要在工作中信任每一个有能力的人,要开发他们的自身价值。

篇(8)

一、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

何为媒介环境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波斯曼给媒介环境学下过这样的定义:“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①

与传统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不同,媒介环境学派将媒介当做环境来研究,西方学者有两个关注点:一是技术或者说是以媒介为代表的技术力量对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影响;二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反思技术理性,企图恢复人的本性和人类与社会各子系统和谐健康的关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互补关系。而中国学者在引入媒介生态学的时候,与西方学者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子。我们的研究以媒介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中心,主要研究影响媒介存在和发展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受众因素等等。②

媒介环境学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③因此,新媒体作为与旧媒体相对的概念,其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导致一场技术与文明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同时海量的信息,便利的检索方式,以及互动交流都使得当下新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旧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作者与传播者,这不仅仅是传播技术上的革新也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而媒介环境学的另一位先驱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同时强调:“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④这就是说,“每一种媒介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用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⑤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于网上聊天、购物,twitter、facebook、youtube、google 等这样新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知识获取是通过书本、学校等方式相比,现在大家更多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我们偏向于个性化的行为方式,更强调一种多元文化价值观。

当然,对于新媒体,媒介环境学派中也有人持悲观态度。波斯曼在《技术垄断》一书中诠释了传播技术的固有偏向,他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对他那个时代还是新媒体的电视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⑥

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可以算是新媒体的支持者,何道宽在《莱文森精粹》一书的译者序言中评价:“莱文森发展并超越了麦克卢汉和波斯曼。他用媒介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救性媒介理论, 树起后麦克卢汉主义的大旗。他决不鞭怠任何一种新媒介,他认为,媒介的演化服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美,人总有办法扬其长而避其短。”⑦

二、从媒介环境学视角分析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一个新媒体的出现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也改变了社会的传播环境。正如乔布斯在2007年iphone第一代上市时所宣称的“我们将重新发明手机”。乔布斯和他的苹果,让手机这本来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的东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⑧手机媒体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手机正在改变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大选看到手机在政治参与中发挥的作用。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用手机和短息和选民们保持接触,并宣布了副总统的提名。2012年允许通过短息形式捐款,总统捐助人中每10人就有1人是通过短息或移动端进行捐助的。截止9月下旬,所有注册选民中拥有一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的占88%,37%的选民用手机了解信息并与他人展开交流讨论。在twitter上2小时就产生了1000万条讨论,其中大多发送自移动终端。18-24岁的人中有半数会通过手机讨论大选情况,手机成为年轻人参与政治的一个有效的渠道。⑨移动网络给那些想参与政治的人提供了机会,让他们走出办公室和家,走进社区,随时随地参与政治。

据联合国电信机构报告称,截至2011年底,全世界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60亿,平均每100人中就有86名手机用户,而国际电信联盟的报告称,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0亿大关。⑩2012年11月22日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amir)报告,中国移动互联网实际用户规模应该在2亿左右。⑾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出移动应用软件、移动营销、移动广告、移动视频、在线游戏等一系列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据数据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在这1万亿美元的移动支付金额中,有66% 来自移动电子商务如网上购物;nfc(近场通信技术)增长速度加快,所占份额将位居第二,为25%,二维码支付和p2p支付分别占到2%和7%。⑿研究发现,手机的普及可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根据中国、印度及菲律宾的市场调查,无线通讯渗透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它就能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0.5%,按照中国的经济规模计算,约合120亿美元。⒀

手机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传播与交流信息的新世界。因为手机,我们拥有了一种新方式过电话和短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使远在千里的也能与亲人、朋友交流。而智能手机、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用手机上网购物、刷微博成为常态,一些年轻人甚至吃饭、走路、坐车都低头翻看手机。同时,智能手机也让我们的审美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仅仅几年,我们就适应了iphone简洁流畅的风格,适应了从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去下载应自己想要的应用程序。手机改变了我们的消费观,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审美。

据《时代》与美国高通公司联合进行了一项名为“时代移动调查”显示,手机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好伙伴,有1/4的受访者称,他们每隔半小时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看看,而另外1/5的人只能忍耐10分钟没有手机的生活。1/3的受访者承认,即使与手机分开很短一段时间,也会令自己产生焦虑感。很多人表示,他们甚至在午餐时也会至少查看两次手机。而在25岁到29岁年龄组中,有多达3/4的人会每晚抱着手机入睡。⒁今天,我们用手机打电话、购物、发状态、写微博……这些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与思想方式。随着3g手机的普及,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篇(9)

关键词:

新媒体;社会化营销;融合

1社会化营销策略的基础

1.1“更消费者时代”的要求“更消费者时代”是营销和广告活动中的概念,是营销和广告定位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他们在消费中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消费主体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消费的核心,也为广告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广告既要细致的了解目标受众的个人爱好、生活方式以及媒体接触习惯,等等,还要了解不同媒体的传播特性和目标消费者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接。

1.2生态传播理念的提升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样式纷繁复杂,各类广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想要博得受众眼球、吸引受众注意,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打破传统广告的硬性营销,提出了生态传播的理念,就是充分考虑到广告效果所带来的社会整体利益,一方面保证广告作品产品诉求的质量,另一方面注重社会文化传播的力量。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方式,将信息准确的传播给适宜的受众,这既为企业节省了资源,也满足了消费者的视听感受,更好地达到了广告传播效果。

1.3行动化趋势的加剧广告的行动化趋势来源于竞争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广告公司基于广告活动的基础上,将企业广告宣传和社会公益主题结合在一起,在进行公益文化宣传的同时,将产品自身的内涵主题结合在一起。在传达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又能直抵受众内心深处,调动受众的情感。同时也利于企业形象的完善和美誉度的提升,进而达到品牌传播的最高境界。

2社会化营销策略的特征

2.1精准性社会化营销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消费者进行创意传播活动,比如可口可乐的暖心营销,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人们不同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纪实传播。比如,可口可乐在菲律宾所做的一次社会化营销活动,把目光对准了无数海外务工人员,可口可乐用摄像机记录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菲律宾打工人员,为了节省更多的钱寄给老人、孩子糊口,已经有好几年没回家,于是可口可乐帮他们买了机票,帮他们回家,全家团聚。针对过年期间很多人大包小包带回家,飞机行李就难免超重,于是可口可乐就在机场为大家送去超重,这样大家就不用担心行李的问题。

2.2互动性互动性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既是产品的诉求对象,又是社会化营销活动的主角,在产品诉求点和传播载体之间找到契合点,以新颖独特的、新鲜的创意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如金霸王2015年推出的公交站台互动传播广告:在寒冷冬季暴风雪的袭击下,人们一起站在公交站台下,按照广告的提示,手牵手,让人体成导体,公交站顶部上就会吹来暖风,为候车的人带来温暖,广告语“温暖来自你我”。受众为人们营造了温馨的画面,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有着受众的互动参与,既是活动也是广告。

2.3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也改变了广告的传播方式,广告主能更好地掌握受众的个人信息,受众能够更好地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广告主,双方信息对称。企业通过对社交平台大量数据的分析利用,深入挖掘出用户的兴趣及真实需求,更准确地去攻克产品的设计研发,使社会化营销策略的广告活动得到深入的广泛传播和议论,扩大广告效果。

2.4低成本高收益社会化营销为企业带来了低成本的组织力量。社会化营销的广告以记录的方式,将创意活动记录下来,并通过微博、微信和相关新媒体渠道进行播出,广告媒体成本较低,但是播出之后,人们相互转发传播的口碑力量却是巨大的,往往企业以同一核心概念连续推出几个这样的广告活动,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组建一个庞大的粉丝宣传团队,其力量不可估量,只要合理利用就会带来丰厚的回报。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现在已经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粉丝团队,并在可口可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每当可口可乐有线下活动或者出饮料新品,这些粉丝就会起到大力宣传的作用,将宣传效果最大化,而这些收益几乎是不需要成本的。

3社会化营销策略的创新应用

3.1满足受众的体验要求企业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还要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要。社会化营销完成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体验,提升了品牌与受众之间的黏性。比如,一则牛仔裤的广告,当消费者走进试衣间穿好牛仔裤,试衣间的地突然像传送带一样运动起来,消费者也随着运动,速度不断加快,运动姿势难度也不断加大,对于牛仔裤的消费者,就是感受运动时的舒适性,通过此次体验,能够更好地感知到牛仔裤是否舒适。

3.2发挥受众的口碑传播口碑传播是指受众在相关群体之间进行的对企业和产品相关信息的传递。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口碑传播越来越重要。可以是体验者的传播,也可以是看过社会化营销活动视频的传播,通过了解企业在新媒体上的口碑,容易感染受众的内心,进而改变对企业品牌的态度,即使消费者暂时不需要这些产品,他们有需要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

3.3挖掘产品与文化价值观的融合点以产品诉求为核心的营销时代已经过去,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营销时代也逐渐改变为价值驱动为核心营销时代,消费者的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他们更希望获得的是一份触及心灵的体验。广告人员应该注意把企业的品牌理念通过移动媒体平台清晰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形成有效的沟通、互动。

3.4合理运用新媒体平台企业要科学合理地配备新媒体资源,增加新媒体的运用和开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有效地运用新媒体的高科技,才能达到理想的营销效果,及时创新开发,才会出现新的互动方式,才能在互动中增添企业的活力。所以企业要努力运用高端科技,不断开发新媒体,为社会化营销提供更多元化的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1]李震.基于AISAS模式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04):393-394.

篇(10)

角度选择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生活观念。一般情况下,为扩大社会新闻的社会影响,结合媒体的定位,应多考虑采用群众角度和生活角度进行报道。比如报道消防新闻,如果从工作角度去写,很可能就会写成消防部门如何制定措施,领导如何重视,如何抓落实。如果从群众和生活角度来写,就要关注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消防隐患,应该如何预防和应付火灾等问题。

写作社会新闻,一要勤于研究,了解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痛苦、冷暖、所想、所急。这样的报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在掌握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思想指导的前提下,分析其与群众生活、需求之间的“关联点”以及关联程度。这个关联点往往就是群众角度、生活角度的切入点。

以人为本,在“情”字上做足文章

在紧张、多元的现代生活中,人类更需要情感的滋润,社会新闻应在“情”字上下工夫,做好做足“人情”文章。记者在报道中,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要抓住多样的人伦之情,做好文章,让受众的心田得到情感的沐浴和慰藉。要善于抓动情点,擅长在亲情、友情、人情上做文章,调动受众积极、健康的情愫。记者要善于在凡人琐事中挖掘感人至深的事迹和激动人心的故事,诸如坚强的儿子照顾生病的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身患绝症的孩子面对死亡顽强抗争;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等等,虽然都是小人物,同样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即便在写非情感类社会新闻时,也要有人情味。

关注弱势群体,倾注新闻关爱

媒体上的社会新闻,不能只满足于休闲性的文化娱乐功能,被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完全可以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在一些人群和社会阶层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甚至违背伦理道德、触犯法律的现实背景下,新闻的良知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至关重要,不能丧失。记者要站在党性、人性的立场上,眼睛紧紧盯住社会的弱势群体艰难而苦涩的生存状态,用正义的笔触,反映他们的苦痛,帮助他们伸张正义,呼唤人们的善心和人性的复苏与觉醒。曾要求记者“应该多方面地报道社会生活,特别要注意报道社会底层的情况”。

实事求是,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新闻写作不仅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

首先社会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和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社会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

上一篇: 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 下一篇: 年终汇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