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00:28: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课程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科学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化学实验,在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的呈现凸显科学方法.例如,鲁科版教材必修一在刚开始学习高中化学时,就研究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为载体,专门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又如,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设置“有机合成”课题.一方面是将学过的典型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和应用;另一方面以这些知识为载体,总结出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为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性教学实验.
再如:设计以乙烯为基础原料,最终合成目标产物———乙二酸乙二酯.学生动手利用球棍模型模拟:由乙烯生成卤代烃,再转化为乙二醇、乙二酸等中间产物,最终合成目标产物乙二酸乙二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正向合成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任务,让学生讨论:要合成乙二酸乙二酯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有哪些中间产物?基础原料是什么?经过知识迁移,通过演绎推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这个实例,又让学生体验到了“逆向合成法”.之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合成的实例,分析在实现有机物的转化时,主要关键是增长或缩短了分子中的碳骨架,或者是引入、转化了官能团.随后采用逆向合成法推断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原料和中间产物.由此再引出如何优选反应路线的问题,总结出有机合成的原则.
在上面结合实例分析和总结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原则时,多次运用了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及模型法等多种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作为课程标准向教学实施转化的媒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有机合成任务,对有机反应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教材在“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建构和官能团的引入”这一部分专门设计了“交流研讨”“观察思考”“迁移应用”等活动栏目,帮助学生树立和归纳在前面所学的各种具体的有机化学反应,从而为学生能够顺利学习“有机合成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
对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
在上述探究性教学实验中,以实验素材为载体,将相关知识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问题,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不断思考,唤起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自发进行探究性学习.
2.倡导交流与合作,深化实验探究.
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多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向转变,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开展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活动,是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行动研究表明,根据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利用活动元教学设计原理,教师根据教学资源和学生情况,将教学设计的重点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一个或几个活动元,形成课堂活动流,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活动元教学设计是一种高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
一、活动元教学[1]
(一)活动元
活动元是指在教学中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中的一个或几个子任务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背景来进行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要改变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要利用各种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活动中搜集和处理信息;在活动中得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因此组织好课内外的学生学习活动是能否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
活动元就是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生活动抽取出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元素或一个环节来使用,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活动元必须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行的一组活动。如课堂化学实验探究活动是让学生在分组和实验室条件下自由探究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某一化学问题进行的活动。
2.每个活动元必须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此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活动。
3.每个活动元必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活动元模式
活动元模式是指将活动元进行分类,从中抽取出同一类活动元的教学程序,将这些活动元进行抽象、提炼出共同的、可操作的步骤,以利活动元的设计和使用。
活动元模式设计的要点为:
1.活动元模式是由一组同类的活动元,将其共同可操作的步骤抽取出来而形成的。如分组实验探究、课堂实验探究和课外实验探究都可以提取出相似的操作步骤:(1)获得任务;(2)实验探索;(3)记录和分析结果;(4)得出结论和反思。
2.一种活动元模式可代表一个或多个活动元。其步骤的提取主要来源于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
(三)活动元模式库
活动元模式库是指按一定规律将活动元模式进行组织和分类。每个教师都可根据自己教学的特点、风格,自己拥有资源的情况以及学生集体的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活动元模式库。
经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可按如下形式进行组织和分类,形成一个较为通用的活动元模式库,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重新规划。每个项目和其子项均可进行调整。常用的活动元模式库的组织如表1所示,为节约篇幅,我们仅列出活动元模式库的一级项目及其说明。
我们知道,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所面对的学生和所拥有的教学资源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通用的活动元模式库建立适合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这样才能根据每个教师的教学小环境建立最优化的教学体系。
二、活动元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提取自己活动元模式库中的活动元模式,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活动元设计,再将一个或几个活动元有机组成课堂活动方案的过程称为活动元教学设计。
(一)活动元教学设计流程
根据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活动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如下活动元教学设计的系统流程,以方便教师进行活动元教学设计。
──活动元选取或创新设计
──活动元组合
──各活动情境和任务设计
──利用教学设计模板,组成教学设计案学生情况分析教师情况分析资源情况分析教材情况分析活动元库分析
(二)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
1.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这就是教学设计。活动元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新发展,它仍然将教学的诸要素连接起来考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3]其理论基础源于教学设计理论,其中不同或改进之处有以下几点。
强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过程中,继承了系统论的观点,但突出学习主体的合作、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利用各种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为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目标服务。
设计的重点从设计教师的“教”转移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上。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的“教”的各个环节,就是利用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教”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的作业和教学评价等。而活动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利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学生“学”的活动设计,从活动中达到教和学的目的,实现课程目标。
建立系统单元的观点(活动元),使教学设计的系统落到实处。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是按系统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并不强。活动元教学设计倡导每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活动元模式库”。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在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中调用、形成活动元,迅速完成一节课的设计。
强调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后,对教学的反思和对自己“活动元模式库”的优化和调整,进而形成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风格。
2.设计原则
在进行活动元教学设计时,为达到设计中体现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活动元教学设计理念。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提出了如下一些教学原则。[1]
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原则:在设计中必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体现学习者也是教学的参与者这一设计思想,这是本教学设计方法的关键。
以活动流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活动元教学设计是以一个一个的活动单元(活动元)来开展教和学的过程的,这些活动流来源于每个教师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中的一个个“活动元模式”,结合系统分析后设计而成的“活动元"。而这些活动元模式大多数是经过检验的,有的是经过了多次优化后形成的。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原则:教师在学生活动中是合作者、参与者、服务者和资源提供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足够的资源,设计中要想办法(甚至使用有创造性的代用品)来满足学生进行学习所需的资源。
任务及任务体系合理原则:每节课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组成每节课的活动元有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一个任务体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可能性,使学生在一定的努力下能完成相关任务,达到学习效果。
3.设计方法
活动元教学设计要按照系统的观点,对整个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分析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的情况,从中选出合适的活动元模式,并组成合理的活动流系列。使用活动元设计的活动流的例子如下。
案例1:引入活动/探究活动/展示活动/完成任务或小结活动
案例2:合作学习活动/展示活动/评价活动
案例3:自主学习活动/展示活动/完成任务活动
4.方案的评价
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根据教学设计理论中的评价理论和本方法殊的理论要点和设计原则来进行评价。主要有如下评价因素。
教学对学习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案在培养或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对这些结果变量进行测量或观测可对方案进行有效性评价。
活动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素:教学结果不但要注意最终的结果,还要对活动过程中学生发挥的作用进行观测和评估。
活动中资源利用促使学生发展的因素:这种设计方案对现有教学资源利用是否达到可能的最大值,也是对方案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一个好的方案,能整合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活动服务。
师生能力倾向优化因素:教学设计是否能将特定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倾向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同时对能力倾向的培养也达到最优的效果。
教学思想贯彻因素:活动元教学设计的中心在于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整个设计是否体现这一因素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活动元教学设计案例和分析
三、展望
活动元教学是课程改革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它只是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相信还有许多的教学方法正在研究或正在发现。本研究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成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如何较好地建立自己的活动元模式库、在活动元教学中如何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农村学校如何更好使用活动元教学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本研究使我们的教学设计从“教”的设计转变为“学生活动的设计”,这一教学思想,在实践中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们期待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我们的研究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教育设计理论的本土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沈从文其人其事
2.端午节的来历
3.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湘西凤凰的美丽风光
5.沈从文的作品简介(《边城》、《长河》)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5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小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做小组汇总分析,一起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准备在下一次“展示会”上展示。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集资料,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这期间,我并不是对此不闻不问,撒手不管。因为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会很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这样的准备使我看到了学生真我的风采。在展示会上,每个小组拿出的东西异彩纷呈。有关于沈从文的幻灯片,作家照片、故居图片、生平介绍等等一应俱全;有介绍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的美景图,做成了精美的powerpoint形式,秀丽的青山、澄清的碧水、古朴的吊脚楼、盛装迎新的苗家人,让没去过凤凰的同学们叹为观止;有关于端午节九种来历和风俗习惯的详细介绍,让大家知道了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以外,原来还有其他的来历和说法,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有学生自己做的和自己四处收集的跟端午节有关的风俗饰品。如布老虎、线粽子等等,色彩艳丽,生动逼真;有对沈从文的另两部作品《边城》和《长河》的详细介绍,以及学生自己对文章的透彻独到的感悟赏析。
这些生动详实的展示让学生和我眼界大开。学生们笑逐颜开,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他们或为湘西凤凰的美景惊叹声,或为沈从文的求学精神感动,或为一个个精致可爱的端午节饰品而欢笑,或为《边城》中美丽而痴情的翠翠而动情。这节课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许多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们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他们说:“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真希望以后多上这样的课。”
学生的反映也使我增强了信心,我想: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文章,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兴趣有了,课就好上了。
二.进行小组合作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班有36名学生,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教师“一对几十”的面对面授课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六个小组,每组六人。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六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学习小组。我以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要由过去的“教师中心”、居高临下,变为以学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以前学生们不爱学文言文,普遍以为枯燥乏味。在《梦溪笔谈》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我又一次采取了小组学习这种方式。课上,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相对而坐,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首先,我要求学生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如、为、以”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掉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讨,肯定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时间,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文言文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研究表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困难来自他们过重的学习压力。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虽然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看似效率不高学生们进行讨论当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花费时间多,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要好得多。
三.实施评价激励
七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诵读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七年级阅读中的第一条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对于他们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在两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如果只是学生自己在默默地体验还达不到让学生“爱读”的目的。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
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当学生们得意地拿着上有自己父母极认真的打分的评价表来向我“炫耀”时,我看到的除了他们自豪的笑容以外,还有学生对读书的兴趣,还有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1,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关注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抛弃旧模式下满堂灌的做法,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探索、实践和总结。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同时,应认真分析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在整体中寻求差异,掌握个体的不同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备课时展开高效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以学生为本,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教研活动。它的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以突破难点为重点,以合作交流为手段,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所以说集体备课就是教师自我认知,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另一方面,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因为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而集体备课又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所以需要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发现相关问题,记录心得体会,以便于其他教师探讨,以“个体”促进“集体”,从“集体”反馈到“个体”,有效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三)备课时要灵活设计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被动式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备课设计教学时要以此为核心标准。
二、有效的课上教学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已成为现在初中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用新理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主动地学习英语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都要把枯燥的知识要点、教学目标与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原本单调乏味的反复训练,变得活泼生动,易于理解。新教材贴近学生生活,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培养。此外,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与各个学科的互相联系,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兴趣,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等不同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作为教师,应该坚持不懈、耐心地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设计好每节有趣味性的英语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快乐地去探求英语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影响
课堂效率的众多因素中,课堂氛围占有一席之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使教师轻松自如地教学,也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只有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关爱,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才能更好地配合,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更有效的互助与合作,这样才能使课堂交流气氛更加热烈,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加高涨,思维也能更加敏捷,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而不是传统的权威拥护者,所以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对学生自信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进步的希望,逐步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是很关键的。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把目标设定在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连成体系或者网络。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能够达到的实际进度,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进度,把教学内容知识难点合理分解,分层推进,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再者,最简单的就是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大胆说、大胆讲,克服自身的恐惧弱点,在交流中产生共鸣,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相信自己可以,这也是提高学生自信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提高了,那么对英语学习也就产生了动力,从而更能有效地学习英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电子教学中,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而学生却表现得无精打采,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这严重违背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准则,并且教师不懂得从实际出发,没有运用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方法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将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组织一些小活动,忽视学生都有着一颗爱玩的心理。如果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小活动或做一些小游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唯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课程设计不完善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电子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起来给学生传授新的电子技术知识,这会使学生记住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忘记了实践知识,若不然就是记住了实践知识,而忘记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而导致相关知识脱节,并且部分专业知识与现实严重脱轨,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所需要的不相符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电子教学中解决对策
1.在电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科学以及合理的课程设计,还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
在电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活动来进行教学,但不要脱离教材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踊跃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还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容。
2.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对于电子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当制订出完善的针对教师电子教学的培养策略,规定每个月安排教师在校外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时候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时的电子教学能力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丰富。在培训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去到一些企业中了解现在社会对于专业方向的需求,以此来面向专业化教学,让学生时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筹码,为学生的就业方向奠定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和神秘感,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变换一单元中的平移现象时,教师首先演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电扇的运动,这四种物体的运动学生在生活中都比较常见,通过动态演示,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再通过比较分类,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而在深化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这一环节时,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找出生活中其他的一些平移现象,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必须到生活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及其归宿,使他们在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情趣得以激发。例如,在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要求学生测量教室里一些物体的面积,如黑板、门窗、桌面、教科书等等,学生积极性很高,真正体会了学习的乐趣。而课后,则鼓励学生做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回到家里测量并计算出客厅、餐厅或卧室的面积,看大约需要铺多少砖等等,即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融化于生活实践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三、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样,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和其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在思维和情感上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例创设情境、通过实物(挂图)创设情境、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模拟生活创设情境等等,结合自己的校园、家庭、社会周边生活环境等,有目的地寻找、搜集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如,学过“用比例解决问题”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悟出了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心在于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课堂的根本在于效益,而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及归宿点就在于此,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一、新课程下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教学活动,示范和引导学生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它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为主要表现形式。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忙于问题的讨论,活动材料的整理,教师也忙得焦头烂额,但其效果却并不明显。只要我们静下来思考就不难发现有不少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给人的感觉是随意性大,教学面广,肤浅局限性突出,活动仅仅停留在追求表面热闹非凡,其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其本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它的目的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大胆舍弃繁杂庸俗的教学活动,大胆提倡富有示范性和指导性并重的教学活动。
(三)营造民主的氛围,活跃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时刻调整心情,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注意说话方式,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和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要途径。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认真讲授准确无误,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课堂讲授的成败,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说,教师语言的艺术,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
(一)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学习领会知识。教师的语言,只有能为学生接受,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二)教师语言的节奏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它能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单调刺激,减少学生的疲劳,使教学气氛和谐轻松。
(三)教师语言的幽默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三、新时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以内几个方面上。
(一)课堂教学内容上
小学语文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专挑“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小学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
(二)课堂教学的形式上
有的小学语文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诚然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都应以小学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会有鲜活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替换为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生活素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比如:我们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可以设计:①计算同桌两名学生岁数之和是多少?②校园中有杨树23棵,柳树15棵,一共有多少棵?这样的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到有兴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观察、想象的动机。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同时,在观察生活问题、解决生活中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树立数学思想。进而,促进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利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2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问题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例如: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鼓励学生自己“找一找”题中谁是单位“1”的量,谁是比较量,动员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线段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自己去区别分数乘除法的异同点,明确什么样的情况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还可常用“议一议、比一比”等活动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巧妙地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索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勇于探究。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比例。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学”的时间应该多于“教”的时间。这是由“教”的目的所决定的。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促进学,教得多而学得少,显然是不对的。精讲多练,这是高效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洋思中学倡导老师只讲5分种,杜郎口中学提出了10+35课堂模式(10分钟讲授+35分钟学生练习),都是十分有道理的,他们把准了课堂教学的脉搏。“精讲”要求老师备课要细、要深、要广、要抓住关键点,要求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讲什么,怎么讲,要一清二楚;“多练”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独立研究教材,同时提供精选的典型题目,达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现时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上的弊端是:课前不进行时间设计,要么是满堂灌,要么是大“放羊”,要么是“灌”和“放”的结构不合理。
二、在教学主体上,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不能替代学生,老师不能是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去带领、去引导、去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自愿学习的愿望,是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就而形成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积小步成大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品质,积累学习自信。教学过程最应关注的是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他们才是培养班级学风的关键。
三、在学习监测上,要重视问题反馈。作业与考试是监测学习效果的主要办法。要监测学习效果如何,除了课堂作业要及时检查外,每堂课还都必须布置适量的精当的课外作业,必须在下一次上课前检查完成情况,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或全体的反馈,这才是全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四、在学生学习上,要注重兴趣激发。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五、在学生实践上,要引导参与竞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可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可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可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六、在联系生活上,要增进课堂效果。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1、学科理论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