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艺术鉴赏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5 18:43: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艺术鉴赏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

篇(1)

文学鉴赏能力是指鉴赏者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因素: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深刻的审美理解能力和客观的审美判断能力。无论是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从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还是从文学教育自身的需要来看,都应该及时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以初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进行文学鉴赏活动,首先要阅读。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指出;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那么我们可以说,培养阅读的能力就如同培养呼吸的能力一样重要。文学是“人学”,这早已是人们的共识。作为“人学”的文学,具有滋润灵魂的涵养功能和提高人生质量、升华生命境界的发展功能。它对个体一生精神的生长发育,无疑具有水、空气和阳光一般的特殊营养。这也是强调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原因之所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讨论文学鉴赏能力问题,在文学教育被强调的今天,就更具有其重要性。

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素质。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是非评价和爱憎态度。文学鉴赏就是要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发、情感上的体验,使整个心灵感到满足充实,欢欣愉悦。

因此,要引导学生去赏析教材中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震撼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富于诗意的景物画面。通过赏析,使学生感受到心灵美、自然美、理趣美、语言美、结构美,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熏陶和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不容置疑,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就是由鉴赏来实现的,是和审美相结合的。因此,语文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培养学生文的学鉴赏能力,有利于提高读写能力。对作品中生动传神的语言、精巧细致的结构、形神兼备虚实结合的意境、个性分明血肉丰满的人物、感人至深跌宕起伏的情节的鉴赏过程,本身就是读写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知识,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就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作品的人物形象美、语言技巧美以及和谐的意境美,进而再研究结构是怎样安排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人物场景是怎样设置的。掌握了鉴赏文章的套路,加强了对文章的整体领悟,学生在阅读中,就容易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理解写作特点,理清结构,正确分析词义。鉴赏是理解感悟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学生在写作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借鉴模仿赏析过的一些好文章的结构、语言、表现方法等,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其写作水平。

三、培养鉴赏能力的理论基础

传统鉴赏理论受客观决定主观的影响,认为鉴赏只是被动地解读作家写入作品中的意图。鉴赏的客体,即文学作品在鉴赏中具有决定意义,读者在鉴赏时只是跟着作家的叙述路线走,完全是被动的。鉴赏水平也只是对作品中隐含的作家的创作意图的阐释和感悟。

接受理论的诞生则打破了这种作品决定论的局面,从此欣赏不再只是完全被动地跟着作家的路线走,也不再只是对作品中暗含的作家意图的破解,而是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的一个双向建构过程。接受理论是以德国的尧斯、伊塞尔、瑙漫为代表的、诞生并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接受理论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所有文学的艺术作品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完成。”甚至认为“不涉及接受者,文学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这一思想被尧斯继承并发展,尧斯认为作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并不存在于作家赋予它的语言形式中,而是存在于读者的感觉中,正是读者的阅读才使其得以现实化。伊塞尔对此则有所纠正,“审美效应理论的一个主要缺陷是把文本牺牲于理解的主观随意性之中。”也就是在强调读者对文本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顾及到文本对读者的制约作用。

接受美学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者在作品的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与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凶。在三十余年的时间中,它产生了相当深广的世界性影响。

该理论提出了文学鉴赏作品内容的未定性、未定点和空白。文学语言不像科学语肓那样,是确定的,它是描写性的,本身就有许多言外之意,再者作家在描写生活时也不可能将生活的全部都写进文本之中。因此在文本的各个部分之间就留下了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它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将其填补起来。该理论提出了鉴赏就是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化、现实化。它是读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想象力填补文本空白以使其完整的阅读过程。文本是不完整的,各部分之间留有许多未定点,读者在阅读时需要对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该理论提出了鉴赏的文本召唤功能。这是作品的一种固有的功能,即召唤读者参与文学作品再创作的一种功能,因为作品是不完整的,它必须经过读者的积极参与才能最后形成,也就是说文学文本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无限空间,以期待着读者的积极参与。作品的意义并非是固定的,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的、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并饱含了现实化的各种可能。

该理论提出了鉴赏者的期待视野。具体地讲就是读者固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决定着读者渴望、愿意和能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读者对作品现实化的程度就是受其期待视野所决定的。与读者

的期待视野一致的作品读者就很容易接受,反之则有两种可能:或者消极的放弃阅读,或者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以适应与自己固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本的召唤。这种消极与积极的不同表现,本身即是读者期待视野的一种固有的功能,也是读者欣赏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据此可以将鉴赏分为:主动鉴赏和被动鉴赏。主动鉴赏,指读者不但能鉴赏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的文学文本,而且能够通过调整(顺应)自己的心理结构,从而鉴赏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学文本。被动鉴赏,指读者只能鉴赏与自己的期待视野相一致的文学文本,而不能鉴赏那些与其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学文本,它不能根据文本的召唤结构的需要以调整其审美心理结构,不能对文本的召唤作出应答,而只能按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选择鉴赏文本。

上述理论对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学生就是读者,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发展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为目标。

四、鉴赏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学鉴赏课的着眼点是培养兴趣,把学生引进文学艺术的殿堂,为青年学生的心灵世界洞开文学艺术的天窗。目前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相对淡薄,一方面可能是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另一方面,信息社会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大量鲜活的有时代气息的信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的作用和影响正在发生改变。因此,加强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首要前提。教师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审美情趣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当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经典文本引导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也给大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大学语文考试改革方面作些探讨。

大学语文课为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专业外其他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人数多,每年6000人左右。教师每年承担繁重的教学以及期末考试阅卷的任务。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给考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也被凸显出来。传统纸介质考试的弊端是首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阅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情分。基于此,我们在大学语文考试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目的是达到教考分离。

一、变革考试内容

(一)加大考试知识面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是从文学情趣的培养、审美素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明晰的文体、语体知识,掌握基础性的古今文学常识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为学好各类专业课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首先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先后进行了课外读书工程、专家讲坛、研发多媒体课件等大胆改革尝试,并收到很好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文理兼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学语文在全国率先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讲什么就考什么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此,教研室首先进行了教改,要求学生除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以下内容:首先要课外必读四大类书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红楼梦》,此外还要求学生课下学习从先秦开始一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个中国文学史,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泛读课文。这样考试的内容既有课堂讲授的内容,又涵盖以上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扩大了文化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实施分层次考试

2013年结合新版教学计划修订,继续细化分层次教学,开设专题课以及通识选修课。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全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院系及课程分为四个课型。

1.大学语文A

大学语文A主要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大学语文A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以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主要内容有诗歌、散文、小说的鉴赏,同时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专题及写作专题。

2.大学语文B

大学语文B主要面向全校理工类学生。大学语文B侧重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语言感受及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汉语应用能力。大学语文B开设30课时,除经典文选的赏析,同时开设演讲及科技写作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3.大学语文C

大学语文C主要面向全校外语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C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C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C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外国文学专题及现代汉语知识专题。

4.大学语文D

大学语文D主要面向全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语文D以开设古今优秀文学篇章赏析为主,教学主要侧重文学艺术的审美素质培养。大学语文D开设两个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大学语文D的课程内容同大学语文A。第二学期大学语文D开设30课时,课程内容主要有古今优秀篇章的鉴赏,同时开设影视文学专题、文学艺术审美鉴赏专题。

大学语文课把授课对象分为文科、理工科、外语、艺术四个课型,并分别配以不同类型的专题课,而且在通识课平台开设通识选修课:“《红楼梦》鉴赏”、 “20世纪海外华人小说研究”、 “经典名著导读”、 “本科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等。

针对四个课型,考试形式也各有不同。文科理科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外语类专业第一学期是作文笔试和上机考试,第二学期则是纸介质考试,而艺术类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纸介质考试。通识课平台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则是随堂开卷考试。

二、创新考试形式

(一)客观题机考与主观题考试并行

大学语文教研室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试行上机考试,文学基础知识部分客观题上机考试和纸介质主观题考试并行。2007年起,为使教考分离的教改思想贯彻实施更为彻底,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使考试内容设计更为科学、手段更为先进,剔除考试评卷中的人为因素,消灭人情分,使考试结果更趋公平合理。我们进行了上机考试的初步尝试,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整理,初步建立了机考单选题库,在测试本科生文学基础常识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为确保此项工作成功,黑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主研发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的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考试系统。我们在大学语文课上配合计算机考试中心采集了学生的指纹,上机考试时,考生在考场内进行指纹认定后,系统随机为学生分配考场和机位。计算机根据试题库中各部分试题的分值比例自动抽题组卷。考生在计算机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提交后,计算机完成成绩评定工作。

这种考试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机考题库覆盖面虽然更大,考试时间更为紧张,但考试内容设计科学,考试手段先进,考试结果剔除人为因素,更为公平合理。

(二)除作文外,主客观题全部机考

与南开大学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先进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又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全员上机考核的目标。相继进行如下改革。

1.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末上机考试形式考核学生文学常识、文学鉴赏能力,测验学生课内外读书的深度和广度。

2.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

库》(电子文档)

通过研究、建设《黑龙江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测试题库》(电子文档),以期中或期末随堂作文形式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

3.继续题库建设

研究探讨机考题库的题型、题量,考核范围,能力层次等问题。并拟利用寒暑假时间,前往国内大学语文教改先进院校实地考察其机考题库设置、考核具体操作等技术性问题。相继完成《黑龙江大学本科生语文素养测试机考题库》(电子文档)一期内容,即:设计并制作出可供2500―3000人循环上机考试使用的一期题库(含两次考试使用的子题库)。

2012年全年,为机考题库二期工程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题库的使用效果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调整。同时,开发并完成机考题库的二、三期工程。2012年下学期,二期题库投入使用。

2013―2014年。修改二、三期题库,完成四期题库建设。完成四期题库首轮运行。

(三)实现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

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多年的大学语文丰富教学经验和近十年成功的教改实践为考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些年来大学语文文学常识部分教学内容的机考改革实践经验和已经完成的初期题库建设工作为题库的进一步建设和拓展奠定的扎实基础。全部成员均参与完成黑龙江大学2009版及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课题组已经获得和完成省级、校级新世纪教改项目多项,发表教改类论文多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领导的鼎力支持大学语文上机考试,这些年来,负责机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组织全校大学语文部分考试内容机考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全体教师正在完善题库建设,建设作文考试题库。作文实现上机考试,将会给教师阅卷带来便利,也能检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大学语文将达到全部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三、大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意义

我们尝试探索的考试内容改革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至少在国内大学语文教学领域处于前沿位置,意义重大。

(一)考试内容科学合理

大学语文考试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又考查学生文学鉴赏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可信的参考和依据。一部分教学内容交由计算机考核,计算机随机出题,每位学生进入机房后遇到的题都是不一样的,互相抄袭作弊的可能几乎为零。计算机随机出题、评分,使考试内容更科学严谨,评分过程更少主观意识干扰。

(二)受益面大,影响力广

目前,黑龙江大学每年在校必修大学语文课程的本科生约为7000人,除去免修的文学院、新闻学院,加上艺术学院、外语类学生的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每年必修大学语文的本科生约有6000人。上机考试可以减轻学生两次考试的压力,而且受益面大。

(三)节省人力与物力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高等教育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日益更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高校考试环节的作用,是一项潜力极大的研究工程。

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相关资料,就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国内除南开大学建立了大学语文阅读考试机考题库、个别院校在尝试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全部实行机考或部分实行机考外,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

将目前的大学语文同一学期两次期末考试(机考、纸考)合并为一次机考,可以节省大批监考花费的人力物力,减轻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压力。

(四)实现教考分离,考试更公平合理

传统的纸介质考试方式带来的一些人为弊端很难避免,全部实现计算机阅卷,剔除人为因素,没有了人情分、印象分,使考试更公平合理。

篇(3)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与高职教育相和谐,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①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篇(4)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

(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

(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

(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篇(5)

会议由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付程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会议嘉宾及议程。之后,由分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围绕艺术门类升级问题进行了题为《中国艺术学科嬗变与分类建立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周星首先回顾了过去两年来分委会取得的工作成果,其中包括一份调研全国艺术类教育现状的专业报告,以及另外两次有意义的学术交流――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持下的青年教师学术论坛以及依托西南大学组织的学生论文评奖活动。

其次,周星重点解析了艺术门类独立过程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他认为,学科门类在独立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难题,一级学科大扩展,一级学科确立之后怎么和原有学科衔接,很多院校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当前,艺术学科已经从隶属于文学的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原来的划分是05文学门类,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504艺术学。回顾历史,艺术学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试图独立,却一直没有成功。2008年,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成立后征求过很多专家的意见,新的转机出现,特别是在以中央音乐学院老院长于润洋等为代表的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修成正果”。最初确定艺术学下属4个一级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艺术学、美术设计艺术学等,最后公布时更改为五个学科,分别是1301艺术学理论、1302音乐舞蹈学、1303戏剧影视学、1304美术学、1305设计艺术学。由于艺术学下属一级学科的调整,也随之也引发了一级学科博士点评审的变化,某些院校可以自行审核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点,分两种情况:第一,40多所985高校,可以自行设立一级学科,按照原有学科点审定、公示;第二,各省按照规定名额竞争申报,国务院学科组针对各省申报进行投票审议表决。目前,各省市地区已经基本通过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包括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之后国务院学科组14个委员投票,超过半数同意就会通过。如果简单类推,假设他们具有全学科艺术门类的授予权,就增加了12所院校。原有一级学科最早是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现在估算起来,加上985高校通过的,目前可能是总量20余个一级博士点艺术学授权学科。

再次,周星介绍了当前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2011年要完成目录修订工作,自2012年开始正式招生,其中招生计划、教育统计等按新目录执行。这次目录修订将所有专业分成引导性专业、一般性专业和特殊性专业,简称“宽、普、特”。这项工作最终还是交给各个分委员会。当前,专业“老目录”和“新方案”之间的衔接、关联、协调出了很多问题,新方案在学科归属和性质认定上还有许多矛盾亟待解决。

最后,周星总结,认为艺术门类独立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必然也会引起许多争议,二十多个在旧学科里国家认可的一级学科怎么和门类嫁接?怎么评价一个一级学科的优势特点?学科门类、学科规范以及调整成为一级学科门类在各个学校的设置,特别在综合大学怎么设置?这些都成为困扰艺术独立门类发展的问题症结。这一系列问题必然影响到某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或者院系调整,周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讨论交流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会议第二个段落是专家发言与集体讨论,参会专家畅所欲言、积极互动,针对艺术升级为门类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和问题各抒己见。首先,东南大学教授王廷信发表观点,他认为艺术学升门类首先肯定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艺术学在整个艺术国际化过程当中发展非常快,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在社会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次国务院学位办能够把艺术学升为门类,是国家对这样一种变化的判断和选择。但是,相应的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学科之间的平衡问题,原来一个一级学科下面有八个二级学科,现在归并成五个一级学科,这五个一级学科,是各种力量支配下形成的结局,这样一个结局有没有问题?比如说音乐学,应该说是积累比较好的学科,但是音乐学和舞蹈学放在一起,而美术学和设计学因为一些外在原因被分开。艺术学升为门类过程中,尤其艺术学的创办,主要是张道一先生起很多作用。张先生有一个观点启发很大,他认为艺术门类之间是有影响的,音乐和舞蹈之间没有鸿沟割裂开来,戏剧和影视之间也没有。懂一些艺术史的人都很清楚,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电影进入中国以后用京剧这样的方式表达,说明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影响会促进每一个艺术品种的发展,缺乏这些东西,或者音乐是音乐,舞蹈是舞蹈,大家各自划条界限,没有办法更好地发展。总体来说艺术学升为门类是好事情,升为门类之后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非常重要。

之后,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也围绕艺术门类的独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报了一些他掌握的最新信息。他认为当前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机,从2010年底到开始,教育部几个司都在举办相关活动。首先,2010年11月份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了未来十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划,规划规定各个学校今后应该开八门艺术类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十年之内八门都要开起来,包括两类:第一,艺术导论,即艺术概论。第二,专科欣赏,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影视鉴赏、戏曲鉴赏。在这一规划的影响下,必然需要大量的师资投入,这对艺术学科的发展是一种推动。第二个会议是教育部关于组建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调研组,暨召开调研工作会议的通知。要成立两个调研组,奔赴全国26个院校调研,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实地调研,研究起草改革报告,筹备召开全国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讨会。现在艺术升级为门类了,到底应该怎么发展是主要的调研方向。在这次准备会上主要讲了几个问题:第一,对调研要有正确认识,因为现在艺术教育发展非常快,除了艺术院校以外,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纷纷成立艺术系,2007年在校生有113万是学艺术的,是1999年的26倍,毕业生21万,是1999年的47倍,艺术教育成果显著,需要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且艺术教育已经超出了学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需要调研的问题,包括:1.现在艺术教育规模过大,据说有的学校招生报名人数居然达到十几万。2.学科专业问题。现在艺术已经升格为第13个门类,教育部高教司正在修订专业目录,但是艺术院校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有求全、求大的现象。3.人才培养与质量建设。现在艺术教育方面已经有17个国家级艺术教育中心,有60个创新人才基地,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要。以前培养人才比较单一化,与实际部门的需求脱节。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发展。4.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学生数量很多,教师相对数量很少,从质量上来看,师资也不够,缺少学科带头人,而且重演出、轻教学。5.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国际接轨。下一步艺术教育的发展重点是:第一,不断提高艺术人才质量。第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比如对专业艺术院校、综合大学、理工应用大学、师范院校艺术人才培养应该有不同标准。第三,要特别关注艺术师资缺乏,尤其缺乏学科带头人的问题,对师资今后加强定期培训。第四,大力推动艺术创新和学术创新,出作品、出研究成果。第五,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智囊团作用,艺术教育跟国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关系非常密切。本次参加调研的院校有两组,第一组包括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第二组包括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员、华中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青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梁国伟从本科目录修订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艺术教育的变化。目录修改体现了一个新趋势,音乐学多出音乐科技和艺术专业,在影视学中加进了数字影视技术专业,这些新兴战略性专业体现出国家对教育格式的调整。武汉大学教授彭万荣从所在院校出发,谈了艺术升级门类带来的变化。这次调整艺术门类独立以后出现五个一级学科,对高校影响很大,除了极少数院校能够同时办五个一级学科以外,其他学校也许只会涉及到一个、两个或者三个,音乐、舞蹈、电影、书法都有一点,但是要真正形成一级学科很难,没有一定的师资恐怕不行,现有的师资分散在五个一级学科里,作为一级学科一评估,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还有一个想法,原来艺术学附属在文学学科里,因此可以借助文学学科的力量发展艺术,比如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在文学系下面设了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点,和本科点名称一模一样,本科变成艺术类专业以后,博士点是不是可以考虑这方面的建构问题。1998年国务院进行了一次学科目录调整,当时把在文学学科下面的一个民俗学二级学科授予文学学位,后来学科调整以后,征求大家意见,几个老师纷纷要求到法学系,后来武汉大学把民俗学从文学里剥离出来,分到法学系。艺术学一级学科门类独立以后,能不能仿效原来的做法,按照学科归属慎重考虑这个问题。既然门类独立对原有格局会产生新的变化,那这个变化应该有指导性的影响,应该使学科的归属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篇(6)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多才多能,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以其浓厚的学养被后世学者赞为“扬州八怪”之首。

杭州是金农的家乡,扬州是金农艺术活动的主场。值2017年金农诞辰33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宣传杭州先贤,推进杭州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推进扬州八怪研究队伍的成长,检阅国内外有关金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拟于2017年11月中下旬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扬州八怪风云会:布衣曲江客・2017金农诞辰330周年学术研讨会”。兹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美术工作者征集有关金农研究的最新成果,届时我们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来稿予以审读,并邀请优秀论文作者参加在金农家乡杭州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优秀论文将择优在西冷印社社刊《西冷艺丛》上以“金农研究专辑”的形式发表。热诚欢迎国内外作者不吝赐稿。

一、征稿主题

1、金农书画研究

2、金农诗文研究

3、金农家世与生平研究

4、金农交游研究

5、金农书画艺术市场研究

6、金农研究文献

二、征稿截止时间

2017年9月30日(初定)

三、收稿邮箱

四、主办单位

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西冷印社

扬州大学

五、承办单位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杭州市美术家协会

杭州画院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六、协办单位

扬州大学扬州八怪研究所

扬州市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

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中国西溪湿地博物馆

西冷印社印泥制作中心

七、媒体支持

《西冷艺丛》杂志社(杭州)

《美术报》(杭州)

《中国书画报》(天津)

《中华书画家》(北京)

《艺术时尚》(南京)

《艺术品投资》(南京)

《书画艺术》杂志社(无锡)

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扬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在线艺术网、一画网等网络媒体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篇(7)

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都有诗句的引用,借以描绘事物,说明观点,拓展内容,增添情趣,还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文中引用杜甫《望岳》一诗中的四句,借以说明泰山之高,云海变化之莫测。我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过对整首诗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得到比较,在比较中促进对诗文的理解,进一步领略泰山的神奇壮观,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引用苏轼的《岭南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岭南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人们对荔枝的喜爱。用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表现统治阶级为了吃鲜荔枝而不顾人民的苦难,不惜劳民伤财的罪行。

二、 以诗歌来映照课文

记叙文中的一些描写,倘能恰当好处地用一些诗句来描述,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如《长江三峡》的第一段提到“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它体现出作者那种兴奋、激动,以致神采飞扬的兴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他们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文中有关两山对峙的描写,用李白的《望天门山》加以映照,“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了三峡雄奇瑰丽的景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先引用宋代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激发学生对荷塘景色的想象,更好地体味作者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描绘。

三、 以诗歌来延伸课堂内容

《鸿门宴》一文刻画出项羽妄自尊大,目光短浅,胸无城府,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以后在乌江自杀,结合此事,我引用了几首诗供学生分析、评议、延伸内容,锻炼学生的文笔。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七律 人民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这三首诗各有各的意旨,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更清晰地看楚汉争霸,认识楚霸王,从而写出一些不错的评论文章,这就把对课文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作文的训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一石三鸟。

四、 以诗歌为主搞活动课

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活动,开展活动课要有主题,可以是“爱国名言”、“写景之句”、“佳句对接”、“思乡集景”、“咏月情结”,当然搞活动课应注意竞赛机制,以提高兴趣、活跃气氛,并要给学生较长的时间准备,有了较长的准备时间,学生就能在准备的过程中接触大量的诗歌,在阅读中理解诗句,选择诗句。让学生在静思、感悟中受到感染,提高审美情趣。其鉴赏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提高。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诗歌,通过写作深化诗歌阅读,更深刻地领悟诗歌内涵。

篇(8)

一、“味”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流变

“味”这个审美范畴的孕育与产生与中国美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饮食活动与审美活动实际上有个共通的特征,即都是侧重一种感官体验的活动,而且都是不涉及利害关系的纯感官体验。实际上“味”的审美范畴则是从味觉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类乎视觉审美的审美活动。中国的这一审美范畴是独特的。“味”的概念进入审美范畴是有个过程的。

“味”从口从声,很显然是一个形声字,口为形旁,即指口舌,未则为声旁。其含义就是具体食物给人的口舌带来的感觉。《礼记》中郑玄对“五味”做出了解释:“五味,酸、苦、辛、咸、甘也。”这应该说是“味”的最初含义,也即纯粹的味觉体验的综合概括。

到了先秦时期,“味”的内涵开始渐渐形而上化。最早将“味”的概念进行发挥扩展的是老子。老子在《老子》第三十五章讲:“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这里的“味”已经上升到对“道”的阐发了,这种用法其实是一种通感。这直接影响到后来中国文人恬淡自然的审美追求。

到了汉代,“味”被引申到了对文章的品评中来。王充在《论衡》中说:“言僚于耳则事味于心,文察于目则篇留于手。”亦即是说,所说之话要让人回味再三。梁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也用到了“味”这个词,他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有“余味”,即是说文学要经得起咀嚼,余味无穷。

到了南朝的钟嵘,则将“味”的概念系统化,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1](p102)这里钟嵘说的“味之者”中的“味”是个动词,意思是欣赏、品读。钟嵘把“滋味”作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标准,“味”这一审美范畴得以确立,为后来的司空图提出“诗味说”“味外之旨”说奠定了基础。

晚唐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一文中,在钟嵘“滋味”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的“味外味”的问题。他主张要懂得真正的“味”,才能够谈诗。而诗歌的真正“醇美”的味,是在“咸酸之外”的。司空图的这种“味外之旨”“味外味”的美学追求,使得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意味更加丰富。

二、“味”的审美特征

“味”作为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人的审美不断进步发展的形成的一个内涵不断扩展的文论审美批评标准。

(一)“味”是一种体验。“味”的本意是“滋味”,是来自人对美食的的一种体验。到了后来秦汉时期乃至唐宋,“味”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其内涵得以扩大,不在仅仅是指人对食物的感受体验了,而是将之应用到对音乐、文章的品评中去。“味”的含义通感化了,“回味无穷”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一个标准。“味”的内涵此时得到丰富。

(二)“味”与审美想象相关联。“美,美感的产生,从实质上来看,这是由审美活动独具的自由想象所决定的,是在某种五维空间的随机条件下,对象的某些潜在因子激发了主体自由想象引发的。”[2](p96)当“味”作为一个审美的范畴进入文学品评活动中的时候,“味”实际上是与审美相关联了。而审美活动是一种想象活动。作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的审美更是一种想象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味”的产生与审美想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味”的涵义趋于形而上化。最初的“味”的本意是指人对美食的实际感觉的概括。但是从老子开始,“味”的内涵开始形而上化。正是老子的这种对味的形而上的引申,才使得“味”这个概念发展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重要审美范畴。特别是到了司空图的“味外味”将“味”的内涵发展到了极致。“味”的内涵的形而上化,为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一个更加独特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范畴。

(四)“味”审美感受的滞后性。“味”是对文学的审美鉴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学鉴赏活动中的“味”的产生往往是审美鉴赏活动结束之后才会发生,以一种“回味无穷”的审美状态显示出来。这种特点与一般的审美活动有着一定的区别,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而“味”的滞后性效果所延迟的时间的长短,也可以说是反映一部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三、“味”的审美文化内涵

“味”这一概念,从最初的人对食物的口舌感觉的概括到后来的审美标准之一的发展,包涵了中国古人对文艺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一)体现出中国文化对“人”自身的观照。“味”的含义由对食物的感受体验发展到作为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标准。不管是最初的实际含义还是后来作为形而上化的文艺品评标准出现在中国古典文论中,都是从“人”的体验感受出发而进行的概括和阐发。最初的对食物的“口舌之感”,是人对食物的直接、感性、简单的感官感受,这种感受体现出古人对美食文化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味”更是体现出古人从生活经验出发对更高的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在这种追求中,古人达到对“人”的本体的自我观照。

(二)体现出中国古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从老子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到司空图的“味外味”“味外之旨”再到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观,无不体现出中国文人的人生价值追求。杨雄在《解难》中说“大味必淡,大音必稀。”大味不是吃香喝辣,而是尝尽酸甜苦辣而归于淡泊。这种追求与老子的淡泊、无为的思想是异曲同工的。而后来的司空图“味外味”,则是对文学形象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有一种超乎形象本身的更高境界的追求。

(三)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心理以及审美方式。钟嵘认为“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这里的“味”其实有“品、欣赏、鉴赏、体悟”等的含义,这也体现出中国文人的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读的审美方式和审美心理。正是在这种对文学作品的品“味”中,古代文人建构和培养着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人格。

四、“味”范畴对当代审美的意义

“味”作为中国独特的古典审美范畴之一,同意、境、象、气、兴等范畴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体系,对当代文艺作品的审美与鉴赏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首先,针对当下审美泛化的倾向,对“味”的提倡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当下,正处娱乐化时代,反理性思潮兴盛,一切都趋于感性化、审美化,出现审美泛化的趋势。这样的后果是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而忽视欣赏对象的深刻思想的追求。对“味”的提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追求,改善人们的审美心理。

其次,对当下文艺创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人们的审美鉴赏活动。当下文艺创作呈现出粗制滥造的现象,这种创作趋势忽视了对文艺本身的“味”的追求。对“味”的范畴的研究和提倡有利于指导当下的文艺创作,提高创作质量,为人们提供具有更高审美意义的作品。

第三,有助于当代人们培养诗意地生活的审美理想追求。“味”本身其实代表了古典文人的恬淡、自然的诗意生活追求,代表了古代文人超脱的精神境界。有“味”的文艺才是好文艺,有“味”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过的生活。

篇(9)

—、风骨

“风骨”是汉代以来人物品藻中常用的概念,它指人的品格、气骨,一种清高豪迈的气度。在史书文献中风骨”可以分开来用,也可以结合。“风”在魏晋六朝人物品藻中单独运用时,指的是人物在精神面貌方面的“风度”、“气质”,特别是韵味、感情、意气等的表现。魏晋六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关的词汇,如风味”、“风姿”、“风采”、“风神”、“风度"等概念。《世说新语赏誉》中评王弥“风神清令”’《世说新语容止》评王武子“隽爽有风姿”,这里的“风”指人的气质、神韵方面的感染力,或是人的优美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的风力。

“骨”最早与古代相人术相关,它指人的形貌,在人物品藻时一般说“骨相”、“骨法”等。“骨”同时又含有对人的品质高尚、正直的赏赞之意。例如,《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这里的“骨”指人的形体挺拔高迈。《世说新语赏誉》中说:“王右年陈玄伯垒块有正骨”,此处的“正骨”更多的是对人的品德正直的褒扬。又如《晋书崔洪传》:“骨鲠不同于物”,骨鲠、骨在这里都是指具有忠直敢言、刚健不屈、不与人同流合污的品质。

而“风骨“连用的情况在魏晋六朝时期的人物品藻中也逐渐出现。例如,在《抱朴子审举》中提到士有风姿丰伟,雅望有余,而怀空抱虚,干植不足”。这段话就是从风骨的两方面来品评人物的。“风姿”即“风”的一种表现,而“干植”,则相当于“骨”。例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弓丨《晋安帝纪》在评价王羲之其人时羲之风骨清举”。梁代沈约《宋书武帝纪上》桓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到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再如《世说新语轻诋》中批评人极其平庸,没有风骨:“旧日韩康伯,将时无风骨”。

这种用“风”、“骨”以及“风骨”等具体而形象的术语来对人物进行品评的风气形成之后,自然向文学艺术领域扩散。“风骨”逐渐被引人书法、绘画批评领域。例如,南朝谢赫在《古品画录》中评曹不兴的画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又评张墨、荀勖云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谢赫在这里评论曹不兴等人时说他们的画在表现风力、气韵方面,非常神妙,但在构成骨体方面却不精。在书法领域,梁代的袁昂《古今书评》评蔡书云骨体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而梁代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此两处评论书法家的作品既具有端正挺拔的气骨、骨体,又具有飒爽风神,可谓是风骨兼备。

“风骨”在被引人书画艺术评论之后,刘勰又第一次将其弓丨人文学评论,在其《文心雕龙》里专门有《风骨》篇,“风骨”被用来分析、评价作家、作品。稍后的钟嵘在《诗品》中用“风骨”来论诗。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品评、鉴赏文学作品中的“风骨”,就是品藻文学作品的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品文其实就是品人。“风骨”从此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批评的重要范畴。

二、气韵

“气韵”这一范畴同样是来源于魏晋六朝时期对人物的品评鉴赏。它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在魏晋六朝时期的品人风气影响下,“气”逐渐成为人物品藻中得重要概念,自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以后,气这个范畴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艺术的批评中。与“气”密切相关的术语很多,像神气、体气、气调、气韵、气象、气味等等。例如,在《世说新语雅量》中:“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世说新语赏誉》: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tit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等等。魏晋六朝早期的画论中即以“气”谈艺。例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有“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批评《小列女》:“面如银,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评卫协时说:“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可以看出,这里的“气”,都是指作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

“韵”字也大量出现在魏晋六朝的史书及《世说新语》中。例如《晋书庾.凯传》:“雅有远韵。”《宋书王敬弘传》:“敬弘神韵冲简”。《世说新语*品藻》類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世说新语言语》注引《玢别传》曰“玢颖识通达,天韵标令。”《世说新语雅量》注弓I《王澄别传》:“澄风韵迈达,志气不群。”《tt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32—达。”这些“韵”所指的都是人物的审美形象,是从人物的形貌飘逸、流动而出的内在气质和某种动人的意味。对人物进行品藻欣赏的这种观念转到绘画上,就要求人物画表现一个人的风姿神貌。

最早在艺术上提出“气韵”的,是南朝齐的谢赫。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有六法,以“气韵生动”为最上。他认为“气韵”乃是绘画创作的总的原则和要求,绘画中的最高境界。绘画作品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例如,在《古画品录》后文中,谢赫品评具体画家时常提到“气韵”等词。例如,评顾骇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评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评张墨:“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评毛惠远出人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评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宗白华先生曾在《美学散步》中总结说:“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可以说“气韵”一词,最集中、最准确、最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本精神。

在谢赫之后,“气韵”范畴在审美领域和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陈代姚最《续画品》评刘璞体韵精研,亚于其父。而在书法领域,与谢赫同时的王僧虔,又以“韵”论书法。其《书赋》又云:“离文匪缛,托韵笙簧”。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殷钧书如高丽便人,抗浪甚有意气,滋韵终乏精味。”“气韵”在绘画、书法等领域被广泛运用,它将人的品质与艺术品质加以融合,是人格美同艺术美相融合的统一表现。“气韵”从而成为中国美学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也常被用在后世的艺术理论批评当中。

三、结语.

篇(10)

①通过具体鲜明美的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教育人,即美育具有形象性、可感性的特点。这是由美的事物的特点所决定的,一切美的事物除科学美是抽象概念外,都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美只能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显示出来,它能让人摸得着、看得见,使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和触摸到的。因此人们在享受、感受各种事物的美,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以直觉的形式进行着。如观赏奇异秀丽的风光,或欣赏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或观看一场跌宕多姿的戏剧,都是以它的直接形象不假思索地感到它的美,并在观赏中获得一种精神愉悦,这就是美的享受。这种直接、具体、可感的形象化教育,就像做游戏那样令人愉快、兴奋,因而具有比单纯的理论教育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美育的这一特点,对于可塑性强、而抽象思维较弱的广大学生来说,很适宜他们的心理、生理要求,因而在青少年的教育中,美育会更好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②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于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曾说: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受到教育,感到愉快。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寓教育于其中,寓娱乐于其中。民间也有个说法:听书看戏劝人方。美育和理论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方式、方法上却有所不同。美育主要靠美的事物的感染、熏陶来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并从中获得愉悦、美的享受。美育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对这浓烈的兴趣采取一种自由自在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欢乐中结束。知美而不知其善,赏美而又不得其善,在愉快与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陶冶性情。因而人们乐于接受审美教育。从心理学上讲,人是一种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动物,让他去做快乐的事情他就会主动去做;若是痛苦的事情,他就会逃避。学习的规律不是咬牙硬挺,而是要在学习上找到快乐。学习就像砍树,用斧头一个上午顶多砍倒一棵树,若用电锯5分钟即可解决,这就是有无方法、技巧的区别。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也就是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③倾心赏美,潜移默化,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之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人的情感作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美育通过审美主体的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凡是美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令人喜爱,令人陶醉,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对一出戏可以看上几十回,对不同流派(如京剧中的梅、尚、程、荀;马、谭、杨、奚、麒等)的同一出戏,也都要浏览一番。有的人到电影院几次去看同一部影片,或废寝忘食的反复阅读一部小说,有的人不厌其烦地天天放那几首乐曲,有的人年年游览颐和园,也总是留连忘返,不愿离去。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倾心赏美的具体表现。的确,人们总是怀着浓烈的趣味去进行审美活动的。欣赏美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有时人们到剧院去观赏悲剧,明知看了要伤心流泪的,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观赏,这是因为悲剧中表现的道义上的胜利使人们会得到一种崇高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美育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境界,但它不是通过强制性地灌输,而是通过美的事物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方式“润物细无声”,像春风化雨,入夜无声,受教育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

在我国诗经时代就有用诗进行教育的传统,“以风化下”或“以风刺上”,有助于“美教化,移风俗”。我们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它以绝代佳人西施比天下胜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单是以人比出了景的美,同时赋于景以丰饶的韵致。人们虽然不曾亲自一瞻西施的风采,但通过长期的历史传说和诗人作家的描写,已经俨然伫立了一个“天生丽质”的美的形象于想象之中,这想象之中的美的形象与实际生活中的西湖山水联系起来,人们对西湖山水美的体会,就仿佛升华到一种无比纯净的境界,西湖永远是那么年青,那么妖媚,那么亲切动人。把西湖比作美人,以西施比西湖,把自然山水人格化了。苏轼巧妙地利用西湖、西施的两个“西”字的关合,而且又巧妙地利用西湖属于越地、西施属于越人的地区上的联系,这具体“比”的西施也是历史上别的美女所不能代替的。根据记载,西施即使因病而捧心、因愁而皱,她也依然显得很美,这就如同西湖即使遇上天阴下雨,景色也一样迷人。诗人在借西施以展示西湖美景的同时,还给予读者以超出西湖美景之外更多的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欲把西湖比西子”,告诉人们,一要善于发现美,二要善于认识美,三要善于欣赏美。我们看这“美”就熏染、浸润于不知不觉中。

每个人都有经验,当别人强迫我们接受某种思想时,不管压力多大,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总要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抵制,而当我们阅读一部文艺作品,欣赏一尊优美雕像时,总是自觉自愿、兴味浓郁地在作品中徜徉、品味、思考、联想、想象,对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进行补充、丰富、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并从中享受到美。这种美的享受既是情感的愉悦,又是理智的满足。这是欣赏者并不自觉,却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品中的真善美的内容,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了教育。

④美育贯穿于人的终身,渗透到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孩提到老年都需要美育。美育是名符其实的终身教育。从横的方面看美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切美的事物包括在活生生的生活里。美育既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又存在于创作中;既存在于大自然中,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既存在于个人的生活思想中,又存在于人与人交往中;既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又存在于科学技术中。总之,整个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进行美育的场所。感知和领悟美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基础,是审美素养的核心。

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行为和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美的、好的?“美”在于“真”,失掉了“真”就无“美”可言。当然真的不一定都美,但是美的必须是真的。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有审美价值,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好作品来。一定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对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八0后”出生的人来说,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艺术”?大有加强审美教育之必要。因为他们受“通俗”、“流行”冲击太大,几乎都是伴随着“通俗歌曲”、摇摆舞长大的,什么“追星”、“粉丝”,确实把一部分青少年搞晕、搞糊涂了,真假不辨、美丑不分。我们说,娱乐只能解决瞬间的快慰,提升精神境界才是永恒的。当人们消遣娱乐到一定程度时,总要想寻找一种新的境界、寻找一种精神慰藉、寻找人的生存坐标,而提供这一切、提升接受主体(观众、读者)文化品位的任务,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完成。在作者、作品、观众(读者)三者之间,“作品”两端是两个“上帝”。“观众”是上帝,观众是衣食父母,比较好理解。作者也是“上帝”是因为“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应当像上帝在天地万物中—样,不可见,都无处不在。”(福楼拜语)

2、审美教育的性质。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培养审美理想的教育,它可以使人们变得高尚、纯洁,是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发展的教育。具体说,美育就是以美的观念、美的规律、美的内容、美的形式、美的力量,感染熏陶人们,纯洁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美化人的生活,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形成健康审美情操,并通过实践去欣赏美、表现美、发展和创造美。加强美育教育很重要,是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人类自身美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美育的实施关系到一代人的培养,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移风易俗,美化人的心灵,改造社会不良风气,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寓教于乐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各条战线都应加强美育教育。教育战线则尤为重要。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全面发展,就是品德、智力、体魄、审美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发展。钱学森曾多次谈到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高科技需要高情感,经济科学的发展必须伴之以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从人类思维系统的发展来说,审美意识、形象思维是最早出现的,曾对科学发展起过很大作用。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是在审美意识、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审美教育的职能和主要方式。

1、审美教育的职能。是通过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培养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美的感受,提高鉴别、欣赏、理解、评价、创造的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树立高尚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说职能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人们的审美实践是受自己的世界观所支配的。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因此以的美学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使之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审美判断,这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职能。为什么有些社会现象在一些人看来是美的,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则是丑的?关键在于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不同。以对人体的雕塑美为例,威那斯是人类的一颗光彩明珠,但在历史上竟有人把她当成黄色的产物而割出,或把它当成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象征,加以痛斥。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和左的表现,与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有关系。若用正确审美观去欣赏就会发现威那斯那种蕴含的令人寻味的无限诗意和令人难以捉摸的含蓄的美。如果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有些人眼中就会是一些格调低下的形象。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对于一个丑恶的灵魂来说,任何衣服和纱衫是挡不住他那卑鄙的眼睛的。”(《罗丹艺术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青年人分不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为什么会这样?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而审美教育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还可以《牛氓》为例加以说明。《牛氓》是以十九世纪意大利民族解放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刚毅无畏富有牺牲精神的英雄形象。这一英雄形象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中,在我国解放后,都产生过极大鼓舞和教育作用。高尔基对这部小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热情,给了很高的评价。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保尔在医院忍受着剧烈伤痛时,医生问他为什么不?他说:您读一下《牛氓》就明白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英雄大都受到牛氓的教育和影响。在我国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一位英勇牺牲的烈士身上的口袋里小本子上就记着牛氓、保尔的字样。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深刻的道德影响呢?原因就在于它以美感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理性内容的有机统一,把某种人生的理想和为实现这崇高理想的精神具体、生动、完整地树立起来,使读者通过感情的体验和生动的直观,做出审美判断,使人生理想找到了寄托,高尚的情操得到了肯定,从而自己也就受到了激励和鞭策,在现实生活中就必然变成意志行动。所以我们说,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的用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

②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主要指感知、体验、认识和评价的能力。从人类的审美生理和机能来看,这种能力是有某种先天的因素,但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后添的教育、训练、锻炼获得的。因此审美教育的又一职能,就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能力。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上)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感受音乐的耳朵,使人们不仅具有简单初级的审美能力,如一般的色彩、线条、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对作品的鉴赏、评价,对人的道德倾向、赞赏等。笔者认为,现在我国一些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并没有很广泛地进入广大读者、观众的审美视野,这除了作品本身缺乏更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思想穿透力外,也和时下的文化环境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起健康的阅读风气、欣赏能力。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是审美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是人们提高对美的鉴赏水平和创造能力的前提。

③提高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鉴赏水平。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感受力毕竟只是一种表面的感知,不是对美、美的事物的审美价值本质的深刻认识。因此审美职能的另一任务,是培养人们对美、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鉴赏水平,造就一代具有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鉴赏能力,主要指审美主体凭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和审美经验、文化素养,主要指艺术修养,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体验、品味、判断和评价的一种能力。一般说,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缺乏艺术修养的人是很难欣赏音乐、绘画的。时下,对当代青少年进行艺术美教育十分必要。我们应看到许多青少年由于受流行歌曲、通俗文化的、追星的“冲击”;再加上中学阶段过早结束了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对什么是艺术,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知之甚少,可以说少得可怜。至于对反映社会本质的某个事物和人的崇高境界的认识,就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鉴赏能力。所以说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应从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智能水平和艺术修养入手,还要推动人们经常参加鉴赏活动,总结鉴赏经验,使人们的鉴赏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得到发展。目前教育部决定将我国京剧一些名唱段纳入中小学音乐课来学习,对于学习、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是一大胆有益的尝试。

④培养人们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美的创造能力。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本质。审美教育各项功能的最终实现,都要落实到人们表现美、发展美、创造美的社会实践中来。这种美的创造活动,不只仅限于艺术领域,而应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美的创造应该是人们首要的美的创造,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和概括。艺术美的创造也是最集中的美的创造,它为人们美的创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一作用不可忽视。现实美的创造包括对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美化,对环境的美化,人们心灵的美化,人际关系的美化以及对自然的美化等。

总之,不论现实美的创造和艺术美的创造,都是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肯定和发扬。通过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人们的审美才能充分发挥运用到包括艺术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实施审美教育的方式。要实现审美教育的职能,使审美的目的意义变成事实,必须要有一定途径和实施的方式。通过学校、大自然、社会、家庭来实施美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①通过学校实施美育。就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而言,在理解上还存在浅表化与功利性的问题。如缩短学生在校时间,改为“早九晚五”的作息制度;素质教育等于“传统教育”加“唱歌跳舞”;更有甚者,有些学校把凡是考试成绩上出现不如意时,把责任都推到开展素质教育上,这太不公平,岂不知“素质”的“教育”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当然审美教育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了。我们看课堂教学,许多课程如语文、音乐、美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数学中的志趣意识,和谐感、对称感和黄金分割率;物理学中的物质结构、形态、色彩以及光学性能;生物学中关于动物的外观、结构的美等。社会科学中涉及社会美学、人伦美学、行为美、生活美等。这不都是素质教育吗!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室布置,正常生活制度等。契诃夫说:“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形中,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世界名牌大学,包括我国的北大、清华等,都十分注重校园的建设和修饰。那么在学生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哪儿所看见的,都不应当是别的,而只是强壮的、宏大的优雅的东西才对。求上进不要让他瞧那瘦冷冷的树木,七零八落的窗户,灰色的墙照着破破烂烂的门才好。更不能让网吧、娱乐场所、吃喝杂摊等包围学校,污染环境。

艺术美对青年的审美教育是巨大的。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上有着特殊的价值。由于艺术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所以它能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通过表现感情来打动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品格。艺术在审美教育中地位很重要,艺术通过艺术家灵活的艺术眼光将现实生活中朦胧不怎么显露的美发掘出来,帮助人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与丑。如久住江南水乡的人,对自己生活中那黑瓦粉墙,翠竹掩映,小桥流水的淡雅之美也许感受不到,而画家、摄影家却把它作为艺术题材,通过艺术手法把它们的美,集中在绘画、影片之中,这就使人较为真切地感受到了美。同时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还因为在艺术中所描写的一切,反映了作家、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评价,倾注了他们深厚的审美情感。因此艺术最能以情动人,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共鸣。古罗马美学家朗基杻斯谈文章作用时说:“文章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人的整个心灵。”所以把人品修养本来就有的那些文辞、思想、行动以及美与和谐的印象鼓动起来,通过文字本身声音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听众的心里,引起听众与作者的共鸣,使我们受到心醉神迷的文章中那种所写出的崇高雄伟以及其它品质的潜移默化。所以在人类文化史上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贝多芬的交响曲,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音乐能启人智慧。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关联。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多听优美的音乐,有利于左右脑的互相协调,促进智力的发展,并能促使人体内释放更多的乙酰胆碱和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从而改善与发展大脑的记忆功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曾说过:音乐启发了他的智慧。他每当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就欣赏音乐,从中获得启迪。爱因斯坦的好友、曾跟他同住德国的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也说过:“音乐可以启迪人的想象力。”当然,音乐之所以成为薛定谔和爱因斯坦的亲密伴侣,是由于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高尚的娱乐,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了自己的科学构想,使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了大脑的兴奋点。可以这样说:在这个时候音乐同他们的科学创造已融会成一体。巴金的《家·春·秋》在三十年代曾激励过无数青年追求过未来。现在读来也激动人心弦。因巴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对封建家长制的深切痛恨反映在作品里,青年们追求幸福、自由的热情和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情反映在作品里,就在人们的心头点起了为实现理想生活的火燃。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我们处事的时候,要多替别人着想,看看是否因为自己的方便而使人不方便。读书却必须自己切实地用功。因为学问是自己的,别人并不能代读。现在在一些大学生中,花钱僱人写作作业、写作论文,甚至代己去听课,岂不怪哉!那还能学到什么呢?可以说,读书读得好的人,也不仅在手文章美妙,而主要在于他道德高尚,品行美好。看来,我们高校确实应该大大加强德育、审美教育,忽略或重视不够,出废才则不可避免。

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比壮观的宇宙,如锦似绣的河山,生气勃勃的生物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扩大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信念和思想品质。自然美无论是否经过人工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空气清新,景物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人们娱乐、休息的好场所,可以调节人们的精神,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同时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会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和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我国历来的爱国志士仁人都是把爱国主义的激情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大自然美的赞叹联系在一起的。辛弃疾的词“玉古台下京乡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情。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满怀激情地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问【沁园春·雪】更是气壮山河。的确,大自然审美教育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题材,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课堂。

投身到大自然中,加深对自然美的认识。到大自然中去常常会有心灵无负荷、无牵挂、无名利的一种轻松、舒畅、淡泊的心态。这种人的主体心情,一旦同客观景物“天人合一”的适应吻合,便产生一种“与时俱化”、“与道为一”的愉悦惬意,而激活了情境交融的美。这种美,乃是休闲的追寻与极致。东晋陶渊明《饮酒》的“悠然”、唐朝柳宗元的《江雪》的“独钓”、北宋程颢的“余心乐”,表明了他们主体心态的超脱、宁静与愉悦。这种“自得之”的心情,又与“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云淡风轻”、“傍花随柳”的时空相交融组建。因此这种“境由心造”与“心随境迁”在辩证交流中相得益彰地流溢出一种恬淡之美,对生命注入了美感质地。由此看来,休闲并非是“石壁”、“躺卧”的静态凝固,而内中含纳着一种主体和客体中介之动态。如前三首诗中突现的“采”、“钓”与“过”。这就如美学家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所说的“化美为媚”,因为媚“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老作家孙犁有言:“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雁排长空、驼走大漠,这是它们的极致。”而人所要寻求休闲美之极致,也需在一种自我所求而又无害于人的动态中呈现,如临窗阅读的“读书有味身忘老”、与老友聊天的“推心置腹无所忌”、在傍晚漫步的“遐想幽远开心扉”,都是一种休闲之美!

③通过社会实施美育。社会生活天地广阔,随时随地都对人们起着有形无形的美育作用。因此有目的有意识的利用公共设施,如剧院、影院等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

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美,人们穿衣也并非只为禦寒,饮食也不只为充饥,住房也不只为遮雨避风,而且要讲究美观、大方、舒适。日常生活养成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审美心理、趣味同样有影响。一个人工作、生活的环境是否整洁、井然有序,也具有审美因素,它不仅使人们工作学习时舒适,而且能鼓舞他们意气风发的创造生活的情趣。

任何的劳动产品,都有式样、花纹、色彩等特征,这些产品美不仅增加使用价值,而且增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有组织的集会、活动,也蕴含着美。

④通过家庭实施美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装饰,摆设艺术化,人际关系和谐友善,家长的自我教育,对子女采取适当方式启发教育,最好到大自然中去,不被孩子发觉,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人们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无可非议,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对房屋进行雍容华贵的装修,安放上大屏幕彩电、空调、高级组合音响、电脑……亦是可以、应该的。一个大款家中的小孩,小轿车接送上学,穿名牌,吃肯德基,但精神到荒芜家中连一本书也没有,连孩子学习的字典、词典也找不到,那你照样会变得一贫如洗。所以说,光有物质,没有精神那是跛子、瘸腿;光讲精神,不讲物质,那是空谈,自欺欺人。只有物质、精神齐抓共管,两方面都丰收了,那才是真正的富有。

参考文献:

《艺术特征论》汪流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6月版

《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月版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美学与艺术理论》(德)玛克斯.德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钱学森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

上一篇: 采购部年度总结 下一篇: 科室感控小组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