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13:28: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例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于复习课我们总是有这样的困惑,知识内容多,习题多,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怎样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呢?下面结合勾股定理复习课例来谈谈我的认识。
第一个环节知识回顾:将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并体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辨析各个知识之间的本质和联系。展现形式:知识树或表格。知识树或框架图能够全面的展现本章内容及知识脉络;表格能够更好地反映知识间的区别于联系。本章主要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重点加强两者的对比与联系,我选择了表格这种方式。
第二个环节基础巩固:这一环节所选题目紧扣本章的知识点,学生完成困难不大,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对答案,个别问题组内解决,个别抽查,学生人人过关。
通过对勾股定理几何意义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数学美和数形的完结合。
第三个环节是综合运用,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1.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
通过对勾股定理几何意义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数学美和数形的完美结合,也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概括能力。
2、勾股定理与特殊三角形
这一问题的设置打破了我们以往分类别展示习题的复习方式,而是将复习巩固与方法探究结合在一起,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1)通过计算可以总结出利用勾股定理求边长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已知两边可直接用勾股定理计算,已知一边要考虑设未知数。而这两种方法贯穿于本章始终,有了这样的两个基本方法,解决勾股定理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在30°,45度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比总是定值,可见已知任意一条边都可以求出第三条边。这一结论为学生计算特殊三角形的边长提供了快捷的方法。勾股定理复习课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是能够熟练使用定理解决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已经基本解决。
3.勾股定理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用数学是我们的重要目标。而勾股定理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但万变不离其踪,关键是进行数学建模,通过例题3的讲解,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目标很好地实现。
为了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紧接着又设计了第四个环节——拓广探索: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你能否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一个问题在新课的学习中并没有出现,因此可以算是知识的发展延伸,抛弃了传统的老题目,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同时这一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最低要求,直角三角形以及一些特殊的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应该不难求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对于一般的三角形也能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借助方程思想求出高从而求出面积。
问题的开放性让这一节课充满了曲折,形成了大量了交流讨论,创造了精彩;最后,学生形成了一个认识,任何三角形只要知道三边是肯定可以求出面积的,这是一个新知识,但是对照我们一开始定下的复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全部都有涉及,目标达成。最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延伸知识的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指导意义。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通过知识树将本节课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总结。使整个章节从“厚”到“薄’,让学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
结束语:数学应该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在课堂上抓住两条线,一是知识线,二是方法线,无论再多的题型都是形散而神不散。知识加方法,难题都不见。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44-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下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课例逐一分析。
一、切合文章主题的导入
师:同学们,初次见到吉老师吧?第一次见到吉老师,你认为吉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1:是温柔的人。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1:从你的发型看出来的。
生2:和蔼可亲的人。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2:笑容。
师:外表。你说。
生3:你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师。
师:年纪大了,慈祥。
生4:我觉得您是一个亲切的老师,从您说话的声音听出来。
师:从说话的声音听出来的。
师:是啊,我们第一次跟人见面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他的外表,还有听他是怎么说话的。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就跟我们刚才的话题有关。
正式上课前,吉老师让学生初谈对她的印象,这不是漫无目的的聊天,而是为揭示课题服务,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这种亲切的沟通,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消除了紧张感和陌生感,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表、语言,很自然地引入课文内容。
吉老师让学生自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全文,用心去体会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并作批注,让同学们把形容王熙凤的词语按顺序写在黑板上,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其中。
师:你认为“凤辣子”是什么样的人?请到黑板上写下你的见解。
请学生在黑板指定位置上写:热情周到、漂亮富贵、能说会道、放诞无礼。
师:我们读着读着,初步感觉她是一个――
生(齐读):放诞无礼、能说会道、漂亮富贵、热情周到的人。
学生对小说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语言较难理解,吉老师亲自示范,孩子们对人物的穿着有了感性的认识,还找出了人物的其他特征,还原了王熙凤的特点。
二、指导学法
吉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理解“泼皮破落户”时,吉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借助书中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用一两个词在旁边写一下“凤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学生读到“放诞无礼”时。
师:什么样的王熙凤呢?
生(异口同声):放诞无礼的王熙凤。
师:那我们就可以把“放诞无礼”这个词写在句子旁边。
吉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心中就有底了,自然会结合课文,用词语写下眼中的王熙凤。事实证明学生自觉找到了“模样标致”“能说会道”“关心黛玉”等词。
在品读“王熙凤美貌背后藏着什么”时,让学生细细地品味,学生说出了藏着威严。
师:你从哪儿看出“威严”?
吉老师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背后,一方面告诉学生,读名著不仅要读字面意思,还要读出背后的深层含义;另一个方面是在告诉每一个学生,学语文不能浅尝辄止,要有不懈的探究精神。
吉老师之后还拓展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部分,这个拓展,不仅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王熙凤,更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书需要广泛阅读,不能局限于书本。
三、指导作文写法
一、浓厚的“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由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程少堂老师提出,他认为,语文味儿的最高表现在于,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这无疑在现今语文教坛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界重视和强调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可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抓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忽视了“语文”二字,热热闹闹的语文课上下来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都实现不了,毋宁说以情动人了。窦桂梅的这堂《晏子使楚》便是“语文味儿”的最好注脚。首先,教学以有浓重语文味儿的牌匾导入。牌匾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中国传统建筑、雕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而后,窦桂梅老师又以对牌匾上的规圆矩方一词的“矩”多出来的一点引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在这时候自然又巧妙地导入新课。窦桂梅老师仿佛在与学生轻松地聊天,而这一聊天却又是充满深情的,饱含对母语的感情:“刚才我们彼此的问候,从我们的表情和我们的状态,送大家三个字:‘精、气、神’。我们彼此做一个鼓励,让我们在这一堂课里互相地鼓励自己,为我们自己送上这样一句牌匾上的话。该从哪读起?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这个导入从内容到语言到情感,都语文味儿十足,且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其次,窦桂梅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十分注意语言文字的积累,如强调“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积累,让学生边写边记,并提示学生养成多看书多积累字词的好习惯。课堂还补充了“韩信忍辱负重”、“狼和小羊”等故事,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材料。窦桂梅老师从字到段到篇章,孜孜以求地扩充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但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让学生感觉生趣盎然,这是她的高明之处。最后,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具有浓浓的文化味儿和母语深情。她独具慧眼地挖掘出课文的文化主题:尊重。这个主题似乎比爱国更富有人文关怀,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她通过学生引导学生的讨论和补充,一步步地从对个人的尊重探讨到对国家的尊重最后落脚到每个人都要做有尊严的人国家才能赢得尊重的结论,其中又补充了关于尊重的阅读材料,整个过程文化味儿十足。而她一次次让学生深情朗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和最后情之所至唱起了改编的《三国演义》片尾曲,更是以情感情,和学生达到了情感的共振,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了母语情结。
二、小课堂,大主题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思想在她的这一名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荣生教授认为:“主题教学之主题,其主要特征就是要有真正感人的力量,要有让学生真正用心领会的生命的激情,要有能激发学生切己的思考。”[1]27窦桂梅《晏子使楚》中的主题“尊严”,首先尤其要大气。从个人的尊严到国家的尊严,再到每个人都应该做有尊严的人,这个讨论的宏大和深刻在小学课堂上是罕见的。窦桂梅老师却引导着小学生们一步步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旁征博引,穿插了“狼与小羊”“韩信忍辱负重”等故事作为课文的对比参照,这也体现了其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大气和丰富。而对“尊严”这一主题在“大”的同时,又与学生的成长与生命的主题密切相关,教师对这一主题的选择不同于一般教师所选的“爱国”之浮浅和空泛,对“爱国”这一主题,学生往往不能有切身感悟和体会,大多人云亦云。而“尊严”这一主题却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从对尊严的逆向发问引向对晏子“真正的智慧”的探讨,穿插与贴近学生生活的“韩信忍辱负重”等故事对比阅读,使学生的发言积极踊跃。教师对后两个故事的细读完全让学生自主体会,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和升华,学生很好地用心抓关键词领会了晏子“真正的智慧”,思考深入且富有激情,这证实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成功。
三、教学设计充满个性和创造性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个人特色十分鲜明,从不人云亦云,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都兼具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这对当今语文教学具有重大启示。反观当今语文教坛,许多教师对教学缺乏主见,过于依赖于教参,而绝少有自己创造性的内容。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却缺乏有力的引导和启蒙。窦桂梅老师这堂《晏子使楚》,首先是主题新。老师结合自己的丰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拟定了尊重这一主题。它比人云亦云的“爱国”、“智慧”等更易实现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窦桂梅老师精心选取了“历史学家”和“外交官”说的话,以及“狼和小羊”等故事穿插,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她以学生为本,而不是教参为本设计教学的创造性和个性。其次,她的语言十分具有个人特色,兼具深情和创造性。比如导入部分创造性地运用了牌匾,和学生互相激励,导入新课;比如结尾处,饱含深情改编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她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和人文气息,这和她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是分不开的。许多教师抱怨窦桂梅老师的成功难以复制,实际上,正是由于窦桂梅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积累,将所读所见所感内化,力图带给学生真正切己的感人力量,才形成了这种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风格。
四、教学呈现方式新颖
窦桂梅老师不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独辟蹊径,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也十分新颖。这首先体现在她的提问方式上。在《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一反常规的正向提问,而是采用逆向提问法,每一处引导学生往纵深处思考的提问都是由材料引发的。如引导学生体会晏子之所以受尊重不仅是因为能说会道,而且是因为他的智慧和有礼有节,窦桂梅老师引入了某外交官对晏子的负面评价,并逆向提问:“对此,你怎么看?”这样,在学生一次次思维激荡中,学生主动通过民主的讨论和细读探究感悟出了晏子的智慧和有礼有节。而当窦桂梅老师意欲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个人的尊严转移到对国家尊严和个人尊严关系的思考时,又梅开二度地引用了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的逆向评价,并让学生小组讨论,收获从多角度解读这一问题的成果,而教师始终未执判断性的言语,而是引导学生民主地探讨问题,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其次,表现在其充分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在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章语言体会晏子真正的智慧时,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中第一个故事,而后两个故事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读,并在课堂上发言讨论、补充、升华,而不是简单的师教授或师生问答。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认为的,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其“主题教学”的魅力,同时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最突出的是“主题先行”。如在深化主题部分,窦桂梅向学生呈现的外交官的话把课文的主题基调定为尊重,而在解构主题部分,窦桂梅老师向学生呈现的历史学家的话的材料明显地向学生公布关于国家与个人的尊严的关系的最终主题,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探讨几乎都是围绕教师所引导的“尊严”来的,这样做可能是一种过度的预设,没有很好地体现课堂的生成性。然而,这种“主题先行”也可能恰恰是窦桂梅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虽然当今语文教育界强调课堂的生成性,然而课堂教学仍应以预设性为主,兼顾课堂的生成性。窦桂梅老师在课堂中民主的教学过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内容,教师不做判断,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评判发言内容的高下,也是其课堂的生成性的表现。
[2] 吕敏霞.课例研究新进展历程中的问题:美国的实践与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11(10).
[3] 王艳霞.课例研究辨析.教学与管理,2012(4).
[4] 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8(8).
[5] 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教育发展研究,2012(8).
[6] 编者按.教育发展研究,2012(8).
内容:第二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熵变及化学反应方向问题具有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及利用的价值。应首先认识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渗透这种意识,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后面似乎"枯燥"的内容受到学生的重视,去认真对待。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化学反应存在方向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明确提出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通过分析最常见的等温、等压条件下决定反应方向的因素,介绍判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解读课时目标:学生能说出熵变与焓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并能根据关系式H-TS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通过分析关系式 H-TS ,学生能够根据反应焓变的吸热或放热、反应熵变的熵增或熵减定性分析反应焓变和反应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的方向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不在"自发反应"、"熵"等概念上纠缠,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化学反应和数据,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获得感性认识。
六、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七、教学环节及评析
【图片导入】
师:播放公路上成群结队汽车的图片。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2NO+2CO=N2+2CO2来处理,这一方案是否可行?
评析:从学生十分熟悉的汽车尾气的治理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化学反应的方向这一主线索,体会到研究化学反应方向的意义。
【提出问题】
师:从生活中举例:水的流向、热的传递、常温下铁生锈等。
生:思考什么是自发过程并明确概念。
师:一个化学反应在某种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按预期方向进行,我们可以寻求一种客观的依据来判断,可以用哪些因素来判断呢?
评析:从生活中的自发现象过渡到化学反应的自发,然后延伸扩展,探究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提出问题,明确重点。
【交流研讨】
师:化学家们曾经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热,你同意吗?
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形成以下观点:1.反应放热有利于反应自发进2.反应吸热也有可能自发。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评析:分析课本给出的几个化学反应,学生得到结论。
【联想质疑】
生:NH4NO3(s) 、NaOH(s)、 NaC1(s)和蔗糖的溶解性实验
师: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能自发进行?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共同特点:有序无序。
师:明确熵的定义(举例火柴盒里的火柴帮助理解)熵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影响熵的因素:①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熵不同;②同一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不同S(g)>S(l)>S(s)
师:反应的熵变(S):S=S反应产物-S反应物
生:会判断熵增过程和熵减过程
师:熵增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吗?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反应吗?
生:看课本比较归纳、回答。
评析:通过学生十分熟悉的溶解现象出发引入熵的概念。学生形成以下观点:1.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熵变。2.反应的熵变有熵增和熵减之别。3.熵增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4.熵减反应也可能自发,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概括整合】
师:焓变、熵变都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但都不是唯一因素,那么反应方向究竟与什么有关?
生:阅读课本完成问题。反应方向判据:H-TS
评析:避免数学推导,直接给出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反应方向的定量关系式。明确易错点:1.该关系式只能应用于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它条件下的反应;2.该关系式表示的是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反应自动发生的趋势即可能性,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知识梳理】
生:思考图2-1-4
师:注意:①只能应用于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的反应,不能用于其它条件下的反应;②指出的是在温度压强一定条件下,反应自动发生的趋势即可能性,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生:判据的应用,从数学角度对其进行推导。
评析:树状图表示,关系明了,简单易懂。构建知识体系,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
【反馈矫正】
师:已知:2NO(g)+2CO(g)=N2(g)+2CO2(g)此反应在 298k.100kPa下H= -113.0 kJ・mol-1 ,S= -145.3J・mol-1・k-1 判断该反应室温下能否自发进行?
生:定量计算,分析能否自发进行
评析:应用公式H-TS进行简单计算,练习巩固。指明反应方向判断的复杂性,强调不能滥用某一条件下的判断结论。
【阅读扩展】
生:阅读课本:追根寻源--如何认识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
1.提问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定义及等腰梯形的性质、判定方法;
2.让学生自学教材(约10分钟);
3.教师给出多边形定义,并画出一个五边形,在图形上标出“定点、内角、边”的概念;
4.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第一个“想一想”栏目中的内容;
5.给出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6.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第二个“想一想”栏目中的内容;
7.给出正多边形定义;
8.提问学生回答课本上“议一议”中的问题,解答随堂练习题;
9.布置作业.
说明 本节课是八上第四章第6节内容,前一节是梯形,所以该教师的第1个教学环节为复习第5节的内容,我们认为这个环节与本节课关系不大,可以省略.
2 分析与思考
这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属于“典型”的传授式,这种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标准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其基本教学模式是:
复习――引入新课――重难点讲解――练习巩固――布置作业.
仔细分析、思考一下这种教学现实是不利于课标理念的贯彻实施:
2.1 教学方式落后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应注重讲授、问答、训练的综合,教师决不能单一的进行讲授,教师的主导讲授和学生的自主活动要做到有机地融合,强调“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地位.
然而,许多教师一直信奉着“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信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交往、互动.明显的表现是“课堂讲解+课外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突出的标志有两点:一是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始终围着教师的教进行.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他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学生抄写.一句话,教师给,学生拿.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掌握了教师讲的知识,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谈不上自己会学知识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学生的学始终在教师的教之后.从时间上讲,学生的学是落后于教师的讲授,表现为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学;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学到哪里.一句话,教师不讲,学生不学.久而久之,教师越讲,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统治着学生的学,教师是把知识机械地向学生身上“灌”、“压”,学生只是被迫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否情愿接受,教师不管.最终必然导致知识从容器中“溢”出来,学生最终真正学到的有用知识是“所剩无几”,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生动活泼的个性也被“神圣”、“伟大”的教师无情的“扼杀”掉了.
2.2 重视结果,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必须彰显过程的价值,特别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对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教学活动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而且还要反映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抓住一些典型的知识点进行展开,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以过程的方式去展开.
上述教学停留在现成知识的传授上,满足于“和盘托出”已有的数学结论,注重的是“最终”产物,向学生灌输的是现成的演绎体系.其表现是教概念:“定义+例题”;教解题:“方法+题型练习”,这种教学(可称为成果教学)只能强“塞给”学生定义与方法,删去了从问题到结论和方法之间的精彩过程.这对学习者无疑是最大的损失和困难,他们不是从教师组织的分析概括活动中学习思维,而只能从教师的缺乏思维过程的结论和方法中揣摩摸索.这样的教学掩盖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产生、形成直至完善所走过的曲折而迂回的发展过程,势必导致学生不能从知识结构的总体上把握数学中的观念、定理、公式、方法和技巧的情况,不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发现、分析数学的结论,不能理解和领悟结论的实质.他们所学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混沌”无序状态,是“死”的,无法形成优化的数学认知结构,这样的知识不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普遍性.长期接受这样训练的学生是无法形成探索发现的意识和创新思想的.
2.3 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好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陈词滥调了,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介于挖掘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概括,引导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等等.我们常说,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但不是“演员”.怎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填补学生的思维,教师能够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由此可见,上述教学中,教师的这种作用没有发挥好.
2.4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新的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说起来容易,但难以落实.我们认为,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猜想、推理、反思”等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安排就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上面的教学中表面看有学生自学教材、阅读教材的环节,似乎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实质性的“活动”,因此,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发展.
3 我们的设计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关于《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第一课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上,而不是简单的看看书并记住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应用这一定理上,可以按照“创设情境――探索――分析――猜想――归纳”的模式展开,下面我们只给出探索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设计要点:
3.1 给出图1所示的四边形,让学生交流计算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
(通过计算、相互交流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利用添加辅助线,将它分割成三角形,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推出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其转化的方法有图2所示的三种)
3.2 启发学生用的转化方法分别求出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填写出下表:
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同学交流.
3.3 针对图3中的三种分割n边形的方法,分别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通过计算、交流、归纳、发现:
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从而促进教师群体共同成长。教师在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课例研究在教学实践最后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的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
二、课例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教学课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录”是实际教学场景;“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最常用的形式与课例研究的三个部分相对应。教研活动中的“集体备课”与“说课”――教学预期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听课”――实际教学场景,“评课”――教学反思(授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对课的讨论与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课例研究属于教研活动的范畴,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成果。
三、Y合课文《社戏》进行的课例研究实践
笔者以在武汉市京汉学校的实际教学经历为基础,结合初中语文课文《社戏》,立足教学现实,围绕研修主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锁定本次课例的研究问题。本课例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升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需要以及文本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的能力;面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准确选择切入点,通过本课主旨问题的引领,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深悟文章主旨。
针对第一个问题,基于学生学习能力、需要以及文本特点灵活使用了教材,即对教材进行了“增、删、调、融”的创造性使用。具体来说,“增”加了“社戏的野外风致”与“罗汉豆”两段文字,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删”除了文中与本节课主题几乎无关的大量篇幅,留出更多的时间来精读重点情节;“调”出了船头看戏中最无聊的一段与回味社戏之“好”的末尾一段作比较,“调”出了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最精彩的段落做重点赏析;最后,纵观全文,“融”合教材,“融”会贯通,理解主旨。
针对第二个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比较灵活的处理。基于一个“趣”字,大胆地把船头看戏部分做了切割手术,因为这一大段的内容与本节课的目标关系很小,几乎无趣可言。所以取其一段,窥斑见豹,得出戏不好看。然后出示结尾“好戏”,凸显文本的矛盾。从文本的矛盾之处切入,针对文本的矛盾设计课堂教学的主问题:戏不好看,为什么说“好戏”?通过主旨问题的引领,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领悟文章主旨。综合以上,两个研究问题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四、课例研究案例分析
本课例研究围绕“落实课标,基于学生学习”的研修主题,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全部采用明亮调子的文章,文中多次写到少年们的笑声,童年的盎然情趣令人开怀。围绕“乐”与“趣”,由“嘻嘻”“哈哈”的笑声展开了探寻“乐趣”的阅读旅程,欣赏了趣景、趣事、趣人,并意外地品出了“情”――平桥村人的淳朴自然热情。这种设计本身充满情趣,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非常吻合。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能够深入文本,主动阅读,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集于一体,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刺激,如临其境,更加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 阿基米德的设想:“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个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移动地球”及阿基米德的梦想“有一天他能飞到太阳上,以金星为支点将地球撬起”图片。提出问题:他的设想和梦想能实现吗?他的设想和梦想有科学依据吗?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设想和梦想提出问题,让学生眼观其行,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非常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是本节课成功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性有利于多角度观察对象
由于初中生的直接经验较少,且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一些抽象的现象难以理解,这时教学中就要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剪刀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其结构特征并利用杠杆知识给这些剪刀分类。多媒体展示撬石头的撬棒、缝纫机踏板、托盘天平图片。观察图片,分别画出杠杆示意图并加以分析,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或从未涉及过而听说过的实物图片,为学生直接感知观察这些实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并且把间接知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既突出了事物的重点和本质属性,又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同时多媒体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有助于教师凭借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 利用多媒体扩充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教师多媒体展示并板书学生的发现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并设计验证猜想实验方案,选出最佳方案。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鸭梨的重G;
2.使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4倍,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鸭梨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鸭梨升高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3.使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1/4倍,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鸭梨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鸭梨升高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4.使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鸭梨升高,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鸭梨升高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多媒体模拟演示并板书
省力杠杆的特点: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费力杠杆的特点: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等臂杠杆的特点:既不省力 ,也不省距离
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可以通过屏幕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很轻松地从中归纳出规律,有效地培养了其创新的能力。
四、 多媒体教学的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
在教学《杠杆的应用》时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练习
总结交流,巩固新知
1.“对比”
2.深入思考
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
答案
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据题意分析画出杠杆示意图,比较动力臂、阻力臂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3.“练一练”
(1) 下列杠杆省力的是()
A.起子B.吃饭用的筷子
C.镊子D.理发用的剪刀
(2) 下列哪个杠杆是省距离的()
A.用羊角锤起钉子B.钳子
C.钓鱼竿D.切纸刀
(3)图中杠杆的OA=OB处于水平位置并静止,B端绳子的拉力F与A端重力G相比()
A. F=G;B. F<G;
C. F>G;D. 无法比较。
练一练答案(1) A (2) C (3) B
拓展应用,整合提高
1.你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吗?
2.你还能说出天平测质量的原理吗?
3.你能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结合案秤实物说出案秤的使用方法吗?
――大胆试一试
课后回味,展现自我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学习了哪些研究方法?
3.这节课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作业
写出本节课中探究实验报告并讨论动力、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与动力臂、阻力臂的关系。
小资料 人体内的杠杆
很多机器上都有杠杆,可是你知道吗?人体中也有很多的杠杆在起作用呢。当我们拿起一件东西,弯一下腰,或者翘一下脚尖,这时都得依靠人体的杠杆才能起作用呢。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作用,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是阻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收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仰头动作,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重,肌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8-0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刺激其大脑皮层并增强突触间的联系,从而加强理解和记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起点是感官对该事物的知觉,而人类对一个事物的感知,只有通过多种感官的反映才能产生关于该事物的全面认识。
一、课例主题
本课例以“多感官参与教学”为主题。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通道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不仅通过多重刺激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如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二、课例背景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课题为“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笔者尝试采用多感官参与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受到良好效果。该课例在全国生物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展示后给与会专家和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后很多教师纷纷前来祝贺、交流感受或索要课件。
三、设计与分析
(一)新课导入,视听刺激
课前2分钟播放防治艾滋病宣传歌曲《飘动的红丝带》,并配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背景画面。
【分析】通过播放动听的音乐,展示生动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视听通道,引发注意。
(二)新知学习,多感配合
1.免疫系统的组成
【看一看,比一比】投影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挑选两张学生预习时所画免疫系统概念图对比。概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分析】教师将免疫系统组成示意图和学生预习所画概念图呈现给学生,意在启动学生视觉通道,加强直观感受,增强了学生兴趣。
2.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功能
初始设计:
【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下列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交流。
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鼠,小鼠可失去全部特异性免疫功能。
(1)此时如果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抗体。为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因为大剂量X射线损坏了B淋巴细胞,而来自胸腺的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2)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胸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不同的作用,胸腺的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3)欲使大剂量X射线照射过的去掉胸腺小鼠恢复全部免疫功能,接下来应如何实验?
学生根据上述两步实验,容易得到答案:同时给该小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
【优点分析】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在理清其功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缺少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的比较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结归纳,学生印象不深。
改进设计:在学生上述问题的讨论交流后,再通过下表来总结归纳。
【改进分析】图表可以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刺激,通过图表对比,学生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一目了然,印象更深刻。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初始设计:
【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边看边听教师的讲解。学生不理解,教师又重复讲解一遍。
【效果分析】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先阅读再反复讲解的方式以期突破难点,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原因在于学生虽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听讲,参与的感官以视觉、听觉为主,而动触觉参与少,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发挥。
改进设计1:
【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的文字说明,再观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视频,接着由学生对着视频组织语言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效果分析】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动口机会,但由于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非常陌生,又是第一次接触“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维动画,根本看不懂视频呈现的过程,所以学生讲得“牛头不对马嘴”,笑话百出。尽管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改进设计2:
【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问一问,说一说】学生先阅读教材再观看动画视频(循环放映),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视频所展现的过程尝试创新性配音,要求不发生科学性错误,有疑问可随时向老师提问,最后各组推选“最佳人选”到全班交流。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与计算方法。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本课首先通过“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及观察有趣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到什么是周长,然后又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课桌面和数学书封面)边线的操作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并能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
[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彩笔、格尺、各种树叶等。
3.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课堂写真]
教材中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活动情境,片段一: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由秋天的落叶引起话题: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行,一个爬一圈,一个一圈没有爬完,让学生说说他们爬行的轨迹,接着描树叶的轮廓,在学生描一描,说一说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树叶的周长,引出树叶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由没有爬完一圈的,引出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有周长。这样的引入,为学生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片段二:为了把物体表面的周长转化成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指一指、说一说教室的物体的面的周长,身边的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学生找的数学书、文具盒、米尺、课桌面等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每个物体的面的周长。
片段三:指一指、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认识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充分的体验中,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达到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评价]
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1.能理解周长,并能指出各种物体的周长:例如,蚂蚁跑树叶一周就是树叶的周长;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等。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后反思及说明]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演示法、探究交流法等。《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之中,在片断一中,我用“小蚂蚁爬树叶”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紧接着我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树叶,用彩笔来描一描树叶的轮廓,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再通过描树叶的一周的长,从而揭示周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