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9 12:33: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主义思想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但是资本主义思想是近代才产生的一种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社会的产物。十五、十六世纪是西欧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是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是农奴解放、工业中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取代封建行会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逐渐取代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西欧的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作为思想与中世纪相对立,它要求自由,反对控制,推祟理性,反对盲从。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从天上转到人间,从神祗转向人。它使真理不再与权威结缘,而成为个人理性和独立探索的结果。人们用自然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释社会、人类和宗教本身。历史不再是上帝救人的历史,而成为人们自身的历史。人成为一切思考的中心。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主张个人主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公平竞争。资本主义作为政治制度主张民主制度。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与资本主义思想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农业社会瓦解时期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作者简介]郭文玲,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教授;李文,保定市社科联副编审,硕士,河北保定071051;葛荣霞,河北大学图书馆副教授,硕士,河北保定071002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056―03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它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缩小,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阶级成员将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我国农民队伍迅速分化,他们中有的成为农民工,有的成为智力型职业者,有的则成为集体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运用代表和整合包括主要从事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中介服务劳动等各种脑力劳动者在内的整个工人阶级,切实把从事社会化生产的全体劳动者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同时,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要整合好各种社会关系,就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各方面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这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同时也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以及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社会性质与社会状态的一把钥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通过改革,可以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客观基础。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新的变化,人民内部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在新的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存在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党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一方面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形成了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导致人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物质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民内部会逐渐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多种利益群体。这种人民内部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会产生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要认真进行研究,并运用新的手段加以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有利于搞好革命和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增进人民的团结、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否则,就有可能酿成社会动乱,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和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以协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对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称为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社会政治结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为经济服务。社会要正常运行,平稳发展,井然有序,各个组成部分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既要达到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又要力求达到与外部的和谐;既要培养各个社会组织微观的和谐,又要促进整个社会宏观的和谐;既要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之间的和谐,又要使各系统内部和谐。这就需要社会政治结构的和谐。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都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不会放弃对我国西化、分化
的战略图谋,一旦我国社会和谐出现大的问题,就会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政治的特点和规律,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结构观点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本文将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具体含义: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世界
从具体含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个人、社会、国家与自然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都纳入到了它自身的范畴之内。换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自身的身心和谐,接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是社会各系统、阶层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一具体含义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鲜明体现。《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也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由小及大、由里到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道德修养方式,即首先从自我个人的点滴实践做起,在加强自身德行的基础上逐步惠及家庭邻里,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当人类社会实现了以个人身心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就是步入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正是遵循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大同世界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深刻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追求。
二、原则特征:古代中国对道德和礼仪的价值追求
整体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结合,现代性主要体现为诸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等特征,传统性则主要表现为诚信友爱、和平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又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加以实现,这些原则既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指导性原则,也有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性原则。《资治通鉴•周纪》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以德为本、为先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现代性特征也是在充分借鉴以道德礼仪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其基本原则既是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礼仪内涵在新时期党治国理政之中的深刻体现。主席曾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更离不开以道德原则为核心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坚持的那样,这又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深刻体现出对道德和礼仪的一贯追求。
三、践行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
十六大以来,同志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安全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正是着眼于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最迫切的经济、文化等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是其对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十分契合。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说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以道德为本、着眼生活实际的实践思想,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还是平日工作学子中的言语思想,都应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文明礼仪、落实道德原则,从而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幸福和谐。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措施的提出也正是遵循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践观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方法。
四、结论与行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所在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来源、精神支撑与思想智慧的源泉。从具体含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含义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延伸拓展,更是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应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则特征的形成则是古代中国史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新体现,意味着其以道德礼仪为根本的思想追求与价值观倾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着重参考借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措施也深刻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的“着眼现实、以德行修养为根本”的实践观。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借鉴参考,也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内在精神根基。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党和国家要在坚持以为根本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着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2页
[2]张文治编:国学治要(经部史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76页
[3](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一册),卷第一周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1日第2版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158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具有掠夺性,各类问题频发,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深入挖掘和梳理其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关系。
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世界观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即“天人合一”思想,并把它作为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应当和谐共处。“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敬畏生命。
儒家仁爱思想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在儒家看来,珍视生命是必需的,更是正当的,因为它是天道,是来自形而上的绝对命令。同时,儒家表现出对万物的恻隐之心和“无伤”的悲悯情怀。有的儒者还认为,人应体会天地好生之心,珍生爱物,与万物友好相处。生命既然是至上的,当然也就是不可剥夺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即使对“无道”之人,孔子也反对杀,可见他对生命的维护。
(三)仁民爱人。
儒家重视人际道德,提倡“仁民爱人”的精神。“颜渊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人是天地之间最伟大、最杰出的生物,“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为最贵,儒家进而提出,生命的价值是至上的。孔子提倡:“节用而爱人”。儒家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合于义”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孔子强调,“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四)仁民爱物。
儒家非常重视“生态道德”,要求人们“爱物”,人类依自然物以得其养与生,“仁民爱物”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题。儒家认为用物时应“与四时合其序”,“取物以顺时”,只有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生生息息,人类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才成为可能。同时,在用物时要抱着“惜物”之情,当用则用,不当用则投之以惜爱之情。
二、儒家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
儒家各学者都极力宣传自己的学说,不仅著书流传,而且不断对世人进行宣传布道,使得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这启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主体意识。
(二)有利于塑造人们的生态行为。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出要厉行节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启示我们,建设现代生态文明要从每个人做起,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纷繁多样的产品,也刺激了社会的“高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使得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我们畸形的消费观念,使得大家过于倾向享受,满足感官刺激、疯狂占有和任意糟蹋自然资源。这既无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无益于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我们必须自觉地抵制盲目的高消费和铺张浪费行为,厉行节俭,塑造人们的生态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而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
儒家生态思想注重引导大家培养责任意识。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每个人都要自觉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企业这个经济主体。一直以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破坏、污染环境和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生产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基本规范来约束其经济行为,作为一种基本意识来加以培养,培育人们的生态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投身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将自己的经济行为严格地限制在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允许的范围之内。
(四)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和谐”为最高原则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和客观的高度和谐统一。这启示我们,人类要从崇尚和追求工业文明这一灰色文明向崇尚和追求生态文明这一绿色文明转变,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儒家生态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运用
儒家生态思想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开展儒家的生态思想普及教育,构筑公民生态意识。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不掩群”,即不把一群动物都杀死。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吕氏春秋・功名》)。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民族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这就需要政府制定有关开展儒家的生态思想普及教育的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构筑公民的生态意识,自觉地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借鉴儒家的生态思想,确实保护生态环境。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认识到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孟子明确提出了取物以时、“不违农时”的思想,提出要尊重自然外物的生长规律,爱惜、保护、帮助促进其生长和发展。荀子主张“山林泽梁,以时禁发”,做到“谨其时禁”,就是要根据自然规律,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取用有节、物尽其用,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流和内核,也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和途径。所以我们应该借鉴儒家的生态思想,确实的保护生态环境,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资源和非耗竭型资源,发展环保产业,维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三)应用儒家的生态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儒家经典《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中庸》)只有做到“中和”,才能顺天应地,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中和”是儒家最高的“道”。只有追求这个最高的道,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孔子所主张的“和谐”思想不仅可以用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这就是古代朴素的“取物不尽”、对动植物永续利用的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孟子在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特别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和谐为原则,提出了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另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厉行节俭,才能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而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儒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天人一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和谐,人类才和谐,天人是共生共荣的;人们应该根据客观规律能动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人与自然保持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04-02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理念。曾经“和”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如今,儒家伦理文化的和谐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资源,对儒家传统和谐思想进行继承和弘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修身养心”含义及基本方法
1.“修身养心”内含。“修身养心”,这儒家认为是个人身心和谐基本方法。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而要达到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对此,孔子在《论语·宪问》说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提出了先“内圣”后“外王”的“内圣外王”之道。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把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之起点的高度,如在《离娄上》就说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尽心下》也指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修身养心”的途径。“格物外求”和“反省内求”是儒家伦理中达至“修身养心”的两条途径。“格物外求”就是通过学习和认知外在世界,从而形成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反省内求”就是通过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内省”而“改过”、“向善”。
3.“修身养心”的方法。儒学认为“格物致知”是“修身养心”的基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引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君子要做到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样才使人获得更多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机会及与他人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慎独”也是“修身养心”的重要方法,即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此正是吾心良知处。”(《传习录》),因此人们独处时,言行要更加谨慎。此外,儒家还强调通过“正己”来达到“修身养心”的境界,“正己”就是要求君子严以律己,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
1.人与人之间关系。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子贡曾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以能协和人际关系作为孔子受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即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即使客观条件再有利,如果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最终也会失败。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单个的人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只要人能协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团结起来,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去征服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自然物。
2.“仁爱”。儒家把“仁爱”看作是人与人之间获得安定、团结、友爱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儒学认为“仁”的思想本质是“爱人”,“仁”首先要“爱亲”,才能推广到爱其他的人。如能“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行仁之方也。”(引自《论语·雍也》)。这是说:自己有某种需要满足的要求,也要推想他人会有同样需要满足的要求,因此,“推己及人”之道也就要求能替别人着想,他人才会为你着想,以此推及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则在社会生活中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人际关系就更为和谐。
3.“忠信”。“忠信”是儒家特别推崇的思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开首篇》)。“忠”就是诚恳待人;“信”就是“诚信”,讲信用。孔子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待人谨慎讲信用,用亲仁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孔子告诫人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口,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认为,把“信”这种品质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才能管理好国家。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1.坚持的指导地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坚持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的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时,必须坚定不渝的始终坚持在高职思想教育全过程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引导学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在,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积极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高举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在意识形态领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
想要构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学体系的主体。包含:“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几方面内容。要以这几方面为主题构建新的符合新时代背景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引导高职学生以八荣八耻为准则,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论思想指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荣辱观,并坚定不移的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养出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学生。
3.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高职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尽量的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发感悟,进行自我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特点,并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还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关注学生参与的热点话题,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尤其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真正的了解并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政治方针与思想,了解新的动态、新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日益多样化和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面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呈现出多种意识形态复杂多变的博弈态势,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是当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政治课题。
一、多元化社会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原因如下:
1、人们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与利益分配呈现多样化特征,社会生活与社会形式同样呈现多样化特征,这些多样化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了人们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从而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面前不断进行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取舍、价值利益的差异性选择,由此成为了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2、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多变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当前,中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纷纭复杂,各种思想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多变性也成为了我国多元化社会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想的路径与对策
历史和现实表明,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如不对其进行合理化引导,危害是非常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国合理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想提供了可能:只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寻求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只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才能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营造珍视团结、顾全大局、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巩固和发展——抓住灵魂
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的根本指导地位,并不一定要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相反,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思想、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灵魂,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民的思想合力——突出主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人们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也更加多元。诚然,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主心骨”作用,这一“主心骨”可以凝聚全民思想合力,形成社会共识,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3、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社会思想的内涵——把握精髓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是这种精神。爱国主义也不是抽象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要使我国人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只有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丰富社会思想的内涵,坚定不移地举起爱国主义精神大旗,并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把全体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社会思想观念的道德底线——打牢基础
当前,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导致一些单位、一些个人道德观念错位,道德行为扭曲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我国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当前人们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多层次、多样化的现状,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使全体公民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牢牢把握社会思想观念的道德底线。
5、把多元利益诉求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体现诉求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地体现和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1)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社会多元诉求中的作用。现代传媒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和文化传递的重要作用,它通常采取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2)要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在多元化社会诉求表达中的独特优势作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我国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多元的一个最广泛的联盟,因此,要正确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使多方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充分地表达出来,形成全体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局面。“一切时代的体系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我们既要允许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存在,承认其差异,尊重其差异;同时,必须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我国社会现实情况也充分地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多元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2.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其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我们要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进行更为客观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以及人本意识等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的本质,主要包含两个意思:“和”与“合”。也就是说“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就将“和”作为了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进行研究和领会,进而揭示了和谐的价值、本质,揭示了和谐的内涵。
孔子的学生有子就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其中“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和”为调和、和谐、协调的意思,“贵”是珍重的意思,含有价值判断的意义。所谓“和为贵”,就是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
而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的主张。他认识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如果能够和谐相处,那么就能取得一致,力量也就会相应地增多,进而实现组织的强大,最终战胜万物。孟子曾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只是战争,进行社会劳动或是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决定其胜负或是成败的就是人心的向背,如果再组织内部实现和谐,那么就会齐心合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或成功。“人”是“天、地、人”中地位最高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在“时、利、和”中“和”又具有最高的价值。
此外,孔子的“和而不同”命题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其中“和”是一个统一体,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而这些因素之间也是一种互补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能形成新的状态或是新的事物。而“同”是指因素、意见等的一致或是相同,这些因素、意见等的简单相加不能产生新的状态或是新的事物。所以说孔子提出的“和谐”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其“和”即为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包含以天人和谐、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二、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和谐社会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1.儒家和谐理念,促进现代社会的协调发展
儒家和谐理念的重点就是“和为贵”的价值观,其认为和谐是世间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能让万物各得其所。儒家和谐理念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它能够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最大化地化解各种复杂矛盾,进而实现社会各方面适度、平衡、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和乐人民,国家强盛,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观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维方式上的支持和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处理外交事务,解决国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儒家和谐思想在国内矛盾处理过程中,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而实现生活环境上的完善,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儒家和谐思想除了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是冲突以外,还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换位思考,进而实现个体间的目标或利益以及原则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实现个体间的有效合作等。
2.塑造和谐心态,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
儒家的修身以及身心和谐思想能呈现出个体的心态,能呈现出其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实现身心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也就是说有了和谐的人格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说儒家思想中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其和谐的社会心态,而这种心态能实现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人格的塑造。以此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利益格局也发生着变化,贫富差距也被拉大,社会收入或是分配不公现象比较普遍,而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在社会心态领域中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浮躁、无序等消极现象,都会对人在生活中做出理性判断和日常行为带来影响。当然这也有诱发偏激行为的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或是建设步伐。而儒家思想中的“修身”等和谐思想能帮助我们摆脱物欲的消极影响,进而确立相对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同时市场经济把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之上,这样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寸利必争,人因利或和或散,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变得脆弱。过于松散的人际关系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而儒家的“忠恕”之道以及和谐心态就能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起到促进作用,为其提供了精神道德基础。
此外,儒家的仁学思想能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铸造,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等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能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提供最大的服务,而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资借鉴价值。儒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能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儒家和谐思想还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人类若想实现长久发展,就应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对儒家和谐思想进行全新的诠释和运用,在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的基础作用,儒家和谐思想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呈现其特有的思想魅力,我们应该有所吸收和借鉴地对其进行学习,进而从中挖掘和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途径
当今社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形形的文化意识在不断的融合和撞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独到的价值理念指引中国社会主义意识思潮,不但推动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还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繁荣昌盛指明了道路。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未来的建设者,肩膀上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所以说,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水平决定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将来的命运。由此可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很着较强的必要性,如此以来,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树立各种观念,还可以有效的塑造他们的人格,进而,使大学生思想和道德的全面提升。
一、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
就依中国的发展来讲,它是不可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其具体原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是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不断延伸和创新,对我国今后的建设有着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体现了意识形态的科学性,还展现了理论发展的客观性。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它是以马克思物质观、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以及辩证法为哲学指导,以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将具有传统性的道德文化、科学性的价值体系进行有效的融合。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1.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促使教育回归理性的有效方法就教育而言,它是引导和激励人们的一种手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在理性上发生了质变。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它在理性质变上的教育意义更是不言而育的,对于思想教育来讲,它的目的不是有关思想理论的认知性传授,而是依靠教育的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积极有效的理论知识,通过学而致用来调节自身的意识结构,进而使自己在思想认知上不断的升华,最终达到实践成长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具有实践的科学性,还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激起学生潜藏的内驱力,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完成自身思想意识形态的内在升华,进而达到自身价值观的外化,如此以来,不但促进了自身的成长,还有效的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所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是单纯的时代需要,更重要的原因为:它是教育回归理性的有效方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有效塑造了大学生的积极思想意识并实现了他们人格的成长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责任重大,其价值观和道德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我国的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大学阶段是一个特殊时期,不但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还是身心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学生如果思想不坚定或者是指导性思想不正确,就很容易被各种思想意识或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由此可间,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才不会出现什么偏颇,才能有效的促进他们人格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可以有效的塑造大学生的积极思想意识,而且还可以实现他们人格的成长,那么,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将它完全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利用理论的思想、观点以及方法来科学的看待世界,并利用科学有效的认知方法论,来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肯定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充实自己,进而可以创新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科学有效的凝聚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知力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但为中华儿女提供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还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共同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提出的理想、追求、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目标,还是中华民族理想追求的高度概括,有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栋梁,让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密不可分的。利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使命感,如此以来,就将学生的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紧紧地栓在一起。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更不例外。所谓民族精神,就是在民族文化中根植时间最长久,最能显现民族本质文化的精神凝聚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精华,大学生在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下,领略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魅力,进而提升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热爱,激发了他们将自身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觉悟,并不断的引导大学生以民族精神为基础来展望世界,用发展的眼光来学习和吸取人类一切文明的果实。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时代精神的开放性、创新性和大学生的教育理念相辅相成,时代精神可以有效的鼓励大学生不断的前进和创新,以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有效抒发,如此以来不但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还有效的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对思想政治老师理论实践和品质修养的培养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要寻找有效融入的关键性环节,就目前对大学生的教育来看,其科学有效的融入方法,就是要在理论实践和品质修养上实行双管齐下,即,不仅要提高思想政治老师的理论实践素养,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老师的品质修养。老师作为育人者,育人亦先育己,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应当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并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在不断的认知过程中,老师自身的理论修养会得到有效提高,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然后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的体系中,让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思想意识的升华,完成个人能力的外化。如此以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以科学、正确、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坚固的“防火墙”,以便有效提高自身的批判反思能力。
2.回归教育本位将“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讲,它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性,所以,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进行主观接受,如此以来,这就决定了其教育的根本必须是学生。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接受能力,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消化能力。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第一步为:回归教育本位,归还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题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创新式教学,将教与学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四、结束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仅是教育实质的要求,还是社会实践的要求。老师的思想认知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不断加强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便大学生真正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诣,常学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谢金迪,丛小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
[3]袁琳,张翠英,段小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分析[J].才智.2016(11).
1.马克思所说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上的跨越,并不是说完全绕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过渡到另外一种社会制度中去。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设想的跨越思想中,所跨越的其实是制度上的层面和生产关系上的层面,就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可以先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系列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下,这些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经济落后的国家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并不是可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阶段,要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践证明经济落后国家是不能完全跨越峡谷的,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要跨越资本主义的消极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少不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批判性地吸收资本主义积极的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出来的先进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在现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马恩应当时俄国民粹主义学者查苏利奇等人的要求,对俄国农村公社的村社制度的土地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回答俄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问题,从而有了“跨越论”这一想法。马克思认为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象,完全跨越“卡夫丁峡谷”不是在任何一个东方经济落后国家都可以实现的,跨越只是种可能而并不是必然的。他们认为跨越的条件就是要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需要有俄国革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相互支持,必须以生产关系变革为条件,其中文化,民族和国际条件都是很重要的。
二、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辩证思考
1.中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而来的,不是根据马克思所说明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经典社会主义,也不是根据马克思的“跨越论”建立的社会主义。首先,中国目前还没有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出来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也没有完全实现商品化与工业化,存在产业结构问题突出,收入差距大,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等问题。
2.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了经济落后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难以完全跨越的,现实中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未按照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所需的基本条件进行。俄国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按列宁“一国胜利论”思想的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列宁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特殊的历史情况,提出了“一国胜利说”。俄国和中国等成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跨越论”思想实现的主要条件如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西方资本主义的援助等并不存在。
三、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认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只能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当前要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自觉运用好价值规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让非公有制经济散发出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现实社会主义能否最终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最终实现跨越奠定现实基础,这样才能实现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积极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