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14:23: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有关会计学的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会计是经济的组成部分,会计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会计弃旧扬新、逐步发展和变革的3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近5年,我国会计的发展更是迅速。那么会计学现在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热点有哪些,未来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有关会计研究的文献迅速增长,给广大研究人员从浩瀚的研究论文中把握会计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问题带来了挑战,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工具。本文将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对我国会计学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指出我国会计学主流学术领域和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
在知识群2中,环境会计、利益相关者、会计国际化等高频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2的中心是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不同的会计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为了与国际接轨,需要会计国际化;为了表现公司的环境责任,需要研究环境会计;为了减缓委托人和人的冲突,需要财务会计信息……因为存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为了较少交易成本,又需要监管层确定会计政策和形式来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这个知识群中,有2个研究热点:(1)会计国际化。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已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趋势是研究的热点。(2)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其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出现的。随着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会计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热点。
在知识群3中,管理会计、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会计盈余等高频关键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3 的中心是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和会计盈余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知识群中的研究热点有3个:(1)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对成本控制问题是研究的热点。(2)会计盈余。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直接的矛盾一直是现在财务会计理论争论的焦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问题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空间的遏制作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热点。(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控制是研究的热点。
三、结论
从对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学研究里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是会计准则,其次是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内容。从共词知识图谱可以看出,会计学论文主要集中在三个知识群,第一个知识群的研究热点都是围绕着新会计准则,第二个知识群是以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为中心,第三个知识群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热点研究。会计准则给予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了信息质量。所以第二个知识群是第一个知识群和第三个知识群的连接和过度。
上述研究大致勾勒出我国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揭示出知识群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学研究里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问题,从信息的披露到信息的形式和质量,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无穷性,未来仍然可以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其次,会计的研究紧紧围绕会计实践,这从围绕准则的研究可以看出,有理由推测以后的会计研究仍然会遵循这一原则;最后,对前沿的课题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所做的研究仍不全面,这意味着未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当然由于cssci并未能全面搜集我国会计学的论文,以及与国外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相比,我国会计学的热点是否紧跟前沿,都是今后仍需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3).
[2] 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会计界以来,实证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的问题就受到了会计学术界广泛的重视。近10年来的发展,实证方法已逐步为中国会计学术界所接受并得到了相当的应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年和2000年1~6月,代表中国内地经济学最高水平的学术杂志《经济研究》,已经发表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财务、会计论文(包括财务会计专业研究人员撰写的微观经济类专题的论文)就有20篇。由于学科划分以及对论文主题所涉及领域方面的认识,这种统计可能不甚精确,但不可否认,作为相当注重研究方法(尤其强调实证研究方法)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学术期刊,正在刊登越来越多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同样,被公认为中国内地会计学最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刊物《会计研究》,收录发表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会计论文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也日渐增多。种种迹象表明,实证会计研究正试图取代规范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主流范式。
笔者认为,在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被引进中国将近10年的今天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不能仅停留在方法的介绍或规范和实证两种研究范式孰优孰劣的比较评判层次上,而应当将学术研究中,中国会计学者在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总结消化、吸收西方会计研究中的先进方法。正因为如此,笔者总结了中国学者应用实证方法撰写会计学术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希望借助评论同行文章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在会计学术研究中建立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批评风气尽一点绵薄之力。
二、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在中国接受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近10年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的争论可谓层出不穷。
种新的学术范式之所以能够得以诞生并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原因需要认真予以分析和总结。笔者以为,搞清楚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关系,是展开讨论的基础。
价值判断是对某种特定事实内容所作的“公正”或“不公正”、“合理”或“不合理”、“好”或“坏”、“好些”或“坏些”等的评价和预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政治、法律、道德的观念中,价值判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表达政治要求、决定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道德高尚还是低下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也是进行行为选择和政治选择的前提。但是,在作为经验科学的经济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首先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从认识逻辑来看,价值判断仅仅是一种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作出的判断性评价和立场取向。它既不能排除别人对相同的事实持相反的立场,也不能提供可由其他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信息,因而不具有科学预言能力。相反,事实判断则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即事实是怎么回事,它已经怎样或将来会如何,因而能够在经验上被证实或证伪。不仅如此,价值判断也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即事实在逻辑上并不包含它的评价。
强调事实判断在包括经济学、会计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在理论研究的整个活动和过程的所有方面都不应有价值判断。一般来说,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认识目标的确定、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的选择等领域和方面,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因为每个研究者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题,也可以根据政治、道德和信仰选择实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没有价值判断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说,当前中国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作为会计学界的研究者,展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既有理论上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意义,同样也符合社会大众对消除这种现象的情绪需要。但是,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内容领域,也就是在认识过程和理论形成过程之中,却不允许价值判断插足。如果在内容领域借助于价值判断,就会使认识过程从一开始就引入“信仰”问题,这只会使认识过程扭曲,得不出科学的结论。再以当前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例,如果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会计造假是由于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薄弱,或是由于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建设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的所谓“先验信仰”,那么,按照如此的基础作出的分析必然会在结论上发生偏差。另外,有人强调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指出一些伟大的学者都有着鲜明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历史责任,但没有说明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在他们的科学生涯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仔细加以考察,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对他们选择科学课题、坚持科学信仰和从事艰辛的科学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对其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则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他们正是在抛开了价值判断而专注事实判断的情况下,才有了科学的创造。因此,在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在获取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价值自由前提,避免进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规范研究是根据“应该如何”提出命题,而实证研究则以“是怎样的”来提出命题,这两种命题提出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实证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作为经验科学的会计学研究,以价值自由为前提能够保证采用实证方法所作的理论探索是一种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活动。虽然,研究者在具体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以及结论的形成上,会犯下方法上的错误和产生各种逻辑上的漏洞,但这些问题并非是由于实证方法本身产生的,而是属于方法运用不得当造成的。理论研究中,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实证研究方法,是知识累积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实证研究才能成为许多社会学科进行学术理论探索的主流方法,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并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三、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
在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的论争中,引起认识混乱的原因恰恰是对实证研究方法本身了解的不够深入、认识的不够清晰。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或逻辑实证、分析性实证)或经验实证(empirical)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可以独立进行的部分和阶段。前者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概括的体系或框架(framework),对现实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作出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和解答;后者的目的在于对理论实证得出的结论和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以确定其真理和谬误所在,亦即证实或证伪。因此,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理论假设,进行抽象的、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经验检验,证实或者证伪假说,得出带规律性的结论,亦即达到理论上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
虽然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可以分别进行,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经验观察到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都包括在其中,只有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每个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不仅如此,理论概念和理论范畴并不一定能够作为实证分析的指标和工具。因为,理论概念必须抽象掉许多次要因素,而经验研究所定义的指标及其据此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经验实证时,必须注意从理论概念向实证指标的过渡,实证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尽量与理论概念相接近。这样,才能保证实证结论的严密性。
(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类专业涉及专业种类多,行业多,岗位复杂,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在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特色,针对不同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程度,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教学。比如会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就要侧重于会计的流程,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更侧重于进行资金的预算。其实质就是在培养过程中,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利用会计知识为其专业服务,培养的是一种理念。由此可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复杂性给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但是,本着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时,要兼顾管理类各专业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创设一定情景化的条件,还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学与用的有效融合。
(二)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和开放性
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一般包括会计专项技能训练、会计综合实训和创新能力训练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各阶段的实践设计从项目和内容上要相互联系,不可割裂。在实践过程中,注重会计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实现优势互补,从各方面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专业实践方面,一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走“校企合作”的路线,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让学生在干中学,即扎扎实实的学到了知识,又实实在在的增强了实践能力,且更情景化。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的实习,通过实训熟悉会计业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岗位实习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业务应用会计知识解决市场营销问题,进行知识迁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管理要进行跟踪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设计要保证能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让质量监控涵盖每一个环节、部门、课程、教师和学生,落实在专业培养计划、实验实训大纲、部门的工作职责、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学生的行为要求。其目的是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能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纵观国内高校,会计学课程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没有同步的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各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应从本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及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所构成。
(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涉及会计学课程相关教师的“如何教,教什么”和学生的“如何学,学什么”两方面,因此,实践教学目标也围绕“教”与“学”展开。一方面,会计学教师应成为“双师型”教师。会计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企业实践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着力提升自身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企业中与会计相关的问题纳入课堂教学,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实行学校与企业的双轨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学生应实现自主性学习。老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各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专业提出不同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结合会计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学校在制定会计学课程具体实践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特色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现实需求,区分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程度,与企业各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达到以下目标:1.会计学理论知识认知目标。通过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再认识,加深对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理论的理解,促进理论联系实际。2.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目标。通过参与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和技能,能够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达到基本上岗要求,并且能熟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驾驭综合知识的能力。3.各专业技术适应能力目标。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参与会计实践活动,可以更好的掌握工商管理类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用会计知识的迁移加深对本专业工作内容的理解,增强竞争力,可以更好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着实践教学目标来开展。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应包括基础理论学习、基础实验(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出纳单项业务、会计单项业务等)、综合实验(出纳登记日记账、会计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报表和仿真虚拟实验)以及创新能力训练(毕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对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配置应以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线,按基础知识认知、专业技能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四个层次,由验证到认知、由单一到综合、由应用到创新,连惯性由浅入深地安排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1.会计学的认知实践教学活动。会计学原理是学生初步接触会计的开始,有关会计的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比如账户的结构、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原理以及“借”和“贷”的涵义等。大都是描述性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根据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将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或一则小故事引入其中,进行会计的转换。比如,可以用同学们日常的花销来让同学们理解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2.会计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活动。会计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会计是一门技术上,会计实践有手工帐和电算化两种,因此,在进行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时也分为手工实验和电算实验。但是,不管是手工帐还是电算化,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其实践教学活动都分为设置账户、设置凭证类别、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报表等。具体来说:①单项训练。单项训练属于基础训练环节,主要让学生们熟悉出纳和会计的职责、出纳和会计的业务流程、凭证的内容、填制凭证的方法和凭证的审核程序。②综合训练。综合训练要和单项训练紧紧相连,填制准确无误的凭证后,就要进行对账、结账、登记账簿,进行成本计算,编制报表。③仿真虚拟实习。甘肃政法学院采用的网中网软件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环节。从实习岗位的选择到实习业务的单项和综合训练都很逼真,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3.会计创新活动。大学生的创新活动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暑期和寒假实习、学年论文的撰写、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暑期和寒假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习方式,由带队老师负责到实习基地实习,也可以采用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自主安排实习,但不论是哪种实习方式,都要求学生一定要重视实践内容,并由学校进行最终考核。学年论文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则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感悟进行论文的撰写,激发创造力。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张瑞君,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2年以来,在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200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任访问学者,2007年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参加PCMPCL,案例写作与案例教学研究(Executive Education Program on Case MethodL目前,主要社会兼职冲国注册会计师(CPA)、国家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咨询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大学等大学的外聘教授。
张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学校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相融合的交叉性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框架的构建、IT环境下财务集中管理、预算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以及IT环境下公司理财与管理决策等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张教授已主持与参与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863”等科研项目9项,如211工程项目《财务会计计算机教学模型研究》于2000年获教育部优秀项目及标志性成果;作为负责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IT环境下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在2008年获得“优秀”评估结果。近年来,张瑞君教授出版著作11部,如《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E时代财务管理》《CFO丛书》、《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网络环境下会计事中控制研究》获首届杨纪琬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获第四届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国际研讨会最佳优秀论文奖(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企业集团信息一体化和内部报告问题研究》获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中国会计学会)等。
近年来,张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Finance Shared Service)和企业集团司库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领域。张教授认为,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进,将各个分子公司的一些财务职能剥离出来,设立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且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网络为各个分子公司提供财务服务的模式正在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关注和采用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如何应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企业集团的因利率、汇率等市场环境产生的金融风险,如何实现企业集团资金、融资、投资等的统一管理,支持企业集团全球化战略实现,司库管理体系构建和产融结合的研究正在成为先进跨国企业集团关注和采纳的另一个财务管理热点。张教授先后在50佘家企业进行管理信息化典型案例研究工作,撰写了大量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2010年7月在《会计研究》发表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一文,以中兴通讯共享服务管理为研究案例,提炼和确立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以及实现路径。从理论层面看,填补了辅业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研究的不足,丰富了流程再造理论。同时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进行了丰富,从共享服务概念、价值的界定研究到应用案例研究,揭示了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要素和实现路径;从实践层面看,研究结论对正在探索如何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及如何确立其关键要素和路径的中国企业集团来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10年在《财务与会计》发表多篇论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集团票据管理研究》、《中国企业集团司库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最佳实践为例》、《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的职能构成研究》、《运用久期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基于企业集团的视角》、《企业集团司库高级管理职能风险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等论文,对于丰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理论和指导企业集团强化金融资源管理特别是资金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教授还积极参加财政部、国资委、中央国家机构高级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建集团、中国航天集团、TCL集团等集团管理层讲授“会计信息系统”、“E时代财务管理”、“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等课程。张教授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支持会计信息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研究成果已被企业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为我国开展管理信息化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
一、从会计的价值谈起
从社会角度来看,会计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换个角度,会计对这个社会独特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几乎每个单位、每个组织都设立了会计岗位?如果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作为现代会计的起点,它的历史也已经超过500年;一些史学家甚至认为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腓尼基人创造字母就是为了会计”(Woolf, A. H.,1912)。人们自然要关注的是:为什么会计历经万世而不衰?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所关注的很多现象,无法通过实验室来精确地检验。正因为如此,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猜想。通过猜想构建相应的理论,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理论的优势就在于其解释力的高低。从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 到拉卡多斯的精致证伪主义,就是强调理论解释力的作用。换言之, 一种新理论提出后, 因为它对现象的解释能力高过已有理论, 而逐渐得到认可,并取代原有的理论。
传统的会计研究,是以相对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为研究对象,讨论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环境的促进作用。如Littleton 在《20世纪之前会计的演变》一书中,将主要研究目光锁定到意大利复式簿记产生的环境下,认为对复杂商业经济活动报告的需求,促生了复式簿记。遵从这一思路,大部分关于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学术研究,都将会计定位在事后反映经济活动的角度。目前主要的会计准则制定者都持这一观点。比如,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会计准则第21条就明确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结构公告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也持类似观点:财务报告应当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样,主流的财务会计教科书、绝大部分会计理论研究的著作,都从会计事后反映这一定位入手来介绍财务会计方法、讨论相应的会计理论问题。 这种观点还通过大量的上市公司年报得以反复强化。在任意一份年报中,你都会发现其审计报告中有一个标准化的陈述“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报告主体某一时代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既然会计被定位在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相对不发达,会计被忽视(这里不包括会计史学家的著作),就是正常的了。按照这种逻辑,会计职业应当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市场经济产生前后的事情。但会计史研究者们对会计的讨论,又是从史前人类开始的(参见郭道扬教授《会计史研究》的相关论述)。这二者之间的差异,除了观察角度的不同外,还涉及到对会计认定上的差异。如果以复式簿记方法作为会计的标志,那么,毫无疑问,14世纪之前,任何经济活动都应当没有会计的身影在其中。但如果从会计的社会价值与功用角度来讨论,那么,对会计的认定就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早期。
二、经济学达尔文主义:新的解释工具
人类社会在漫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后产生过很多职业,其中一些经受了历史的选择,存活下来,比如教师职业,从孔子、甚至更远古时期开始,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它还仍然具有生命力;也有很多职业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变迁的考验而被淘汰,比如报纸印刷排版工人就被计算机排版系统所取代、电报电话业务员被日益普及的通讯业淘汰;公交车售票员这一一度令人艳羡的职业,被一个简单的自动投币箱而取代;一些特定科目的教师如上个世纪60、70年代大学中普遍开办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以及相应的教师,因为中国市场经济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空间;当然,社会也产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如资本市场的出现、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催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
那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更替之间的内在规律是什么?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来自于他对自然界的观察。1950年, Alchian在题为“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的论文中,尝试用达尔文的思想来解释企业生存的竞争与选择,由此确立了经济学达尔文思想。按照经济学达尔文思想,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就相当于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机会,企业必须学习、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或机制;尽管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方法是最有效的,但可以通过成功的企业都采纳的方法这一事实, 来推断出这些方法至少都是适用当时经济环境的需要、有效的。
因此,可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对会计产生、发展的解释上。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的实验环境那样,借助严密的实验设计来证明会计对企业成功运营的具体作用与贡献,但可以从所有企业都一定设有会计部门这一事实,推断出会计对企业生存是不可或缺的。很显然,如果将会计仅仅定位于一种事后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将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所有组织――甚至包括佛教寺庙――都设有会计。
如果将经济学达尔文主义所应用的范围再扩大一点,用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同样可以观察到人类社会的竞争与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适者生存”的思想。比如,教师这个职业能够生存,因为它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类在幼年、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 教师的存在,能够极大地降低人类社会学习的成本。而某些特定内容(如长期盛行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或早期的无线电专业), 因为我国经济环境在过去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些类型的专业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被逐渐淘汰(如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或取代(如电子信息工程取代了无线电专业)。
基于社会学的达尔文思想,给会计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物资极度短缺。早期人类的任何多余“动作”(包括所谓今天界定的白领职业),都有可能会导致小到个人、大到群体的毁灭。为什么早期人类要“刻木”、“结绳”,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文字与数字?文字和数字对早期人类的作用,究竟在哪儿?它们与会计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三、会计的价值:再认识
基于社会演进的达尔文思想,需要关注两个角度的问题:一方面,仅仅从事后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不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会计存在于这个社会一切组织当中,甚至包括家庭;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早期发明文字和数字的举动无法解释。
会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每个组织都有会计存在?对那些非盈利组织而言,会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既然会计存在于所有组织当中(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乃至虚拟的联合国,除盈利性企业外,还包括非盈利的机构,甚至上海红十字会因为一张超额发票,都引起社会对该组织的非议),那么,可以推测认为,会计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存在了。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初期,物资匮乏,每个人都面临生存压力,会计的生存空间又何在?
笔者的猜测是:会计是人类发明的、服务于信任的低成本工具。基本逻辑思路是:
――人类社会之初,生产能力极度低下;每个人都要竭尽全力,以求生存。
――早期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恶劣环境,迫使人们必须要“抱团取暖”,以共同抵御来自自然界的威胁。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发现, 人类彼此都是自利的经济人,都在设法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或者,争取最大的自我生存机会与空间,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由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成为群居的人所必须面对、且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即可发现人类社会在不断找寻信任的方式,包括通过通婚、交换人质、财产抵押等方式来强化信任。尽管战争充斥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但追逐财富、关注财产的公平分配,仍然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层面的信任,就需要一种经济上有效的方法,这种经济上有效,既包括成本―效益对比有效(即该方法付诸使用所产生的效益,应当要高过这一方法本身的成本),也包括方法的适用性是否广,是否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组织的需要。
――如果将视野再稍稍收窄,仅仅关注人类历史中的经济交往。由于每个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经济动物,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如何在经济层面信任他人,也取信于人,是人类社会初期必须要设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充足的历史资料,也缺乏对人类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环境下的生存方式选择的具体体验与体会,我们无法具体考证早期人类社会究竟发明了多少种方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但可以想象、同时历史资料也表明,人类社会早期创设了多种方法,试图来解决信任问题,如用人(婚姻、血缘关系等)、用物、用组织内部牵制等。当然,会计一定是其中之一,并且是较早出现的方法。很多历史资料表明,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能力极度低下、社会供给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发明文字、数字等现代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记录当时有限且宝贵的财产,从而达到人与人相互信任的目的。比如,史学家认为,早期两河流域发明文字,不是为了向后人彰显统治者的“丰功伟绩”,而是一种会计解决方案,用来记录神庙中的各项财产。
――任何一种方法,都存在效益与成本对比。那些最终能够经受生存检验、得以存活下来的方法,应当是成本效益比占优的方法。我们无法清楚、明确地给出每种方法的成本、效益情况,但从事后的生存状态可以推测:会计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组织中,这就是一个直接的证据,表明会计作为一种信任机制,不仅成本效益比占优,且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企业的需求。
将会计的价值定位在低成本信任机制角度,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会计存在于一切单位或组织之中,同时,也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与会计方法变更。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以及达尔文经济学进化论,可以发现,包括信任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是企业竞争与优胜劣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某个组织或企业采用了成本更低的信任方法,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存活、发展并壮大起来。这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世界500强,都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所有企业都一定要设立会计岗位。除了会计职业产生与演化外,会计方法的演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解释。早期人类社会的经济交往非常简单,人类社会早期“刻木记事”与“结绳记事”等行为,作为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可以帮助当时的人们记忆并提高信任度;随着经济活动愈加复杂,人们就需要相对更加复杂的方法如复式簿记等,来帮助更好地对经济往来进行分类;当企业内部的会计岗位不能满足社会的信任需求、社会经济交往会受到可能的负面约束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审计职业,试图借助一种独立性,来提高会计系统的信任功能。如,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和讨论,就不应该仅仅限于技术方法是否可行或应当采用,而要从该方法所能够影响的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关系来讨论。实际上,会计本身就充满了估计与判断,公允价值的应用本身所包含的估计、判断成份,并不是其能否采用的主要因素。
四、会计研究的边界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征是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致。在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后,又衍生出多个二级学科如金融、财政、统计等。学科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多。会计学科从早期主要是数学著作的一部分(如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斯蒂文的《数学惯例法》),逐渐独立出来,成为大学里一个专门学科;随着会计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会计学科的从业人口也在不断膨胀。但会计学科无论在研究上,还是教学上,以及会计毕业生未来工作取向上,有形或无形地都存在一个默认的边界。依照笔者的理解,从研究角度看,会计学科的界限至少应当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判定标志。
一是研究内容。区别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内容。会计学科的传统内容应当是与财务报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超出这个内容,就有可能被怀疑是会计之外的东西了。如早期实证会计兴起之初,就有学者认为,财务数据影响人的行为,不应该是会计的研究范畴(Christensen, 1983);到现在,很多会计学博士生的研究话题,若在传统的会计研究范式中,仍然不被认可是会计的一部分,如公司治理、政治关系、大股东性质、估价波动等话题。
二是研究方法。按照 Kuhn 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描述,任何一个常态科学,都有既定的研究范式和相应的研究方法;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或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初期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 这时,一些新的课题也就不可能被认可是会计的内容。
按照这种讨论,目前大学里的很多会计学博士论文,都经常面临是否存在“跨界”的疑问;同样,在一些新兴的学术刊物上所刊发的论文,也有跨界的嫌疑。如Ball and Brown (1968) 研究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就被美国会计学会会刊 The Accounting Review退稿,认为这不是会计的范畴;当时的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在刊登这篇论文以及其他一系列被当时主流会计学刊不认可的论文之后,从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美国非常重要的会计学术刊物;讨论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以及资本市场能否有效识别会计信息质量等话题,也成为当时会计学界的主流话题。会计学科的边界扩大了。
在美国三大刊物中,第三本学术刊物是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这本刊物同样也扩大了会计学科的边界。
五、拓展会计边界,打造会计帝国
当年经济学理论发展相对成熟后,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按照张五常的介绍,早期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1955年,加里・贝克尔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学位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被认为是经济学“攻城掠地”的标志;此后,经济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律等领域。Journal of Law and Ecnomics 于1958年创立;1960年,Coase 的 “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公开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法律的架构,让经济学成为现代法学的基础之一。
总体而言,经济学“攻城掠地”、打造经济学帝国的方式主要包括:研究人的行为并提出若干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它们可以用于几乎一切社会科学,因为,社会科学最终都是关于人的科学,都无法回避经济人等理论;采用可验证的研究范式,使得研究过程能够更加规范、科学,社会科学的争论也更集中。
过去的四十年,会计学研究深受“经济学帝国主义”影响,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话题、理论的应用等,无不体现了经济学的影响。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会计学很早就是输出者,会计学的基本理念早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了。
不难知道,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收入-成本=利润”;这种成本效益分析, 几乎贯穿着人类所有活动的始终。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行为、决策选择,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就是成本效益对比。著名的科斯定理,其核心概念就是成本。只不过,科斯把成本概念应用到市场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假如当年科斯选择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会计系,那么,我们会不会认为科斯的相关理论就是会计领域的话题?
除了上述这种成本效益分析思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外,本文所说的会计帝国主义,还与会计的核心价值有关。按照上文的讨论,会计是一种低成本的信任工具,旨在用于解决人类社会的信任问题。很显然,信任问题也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全过程。人们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信任成本有关;微观层面,企业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交易成本的竞争;交易成本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信息搜寻成本与信任成本。一方面,在网络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搜寻成本会逐步降低; 同时,由于社会流动性加剧、频率加快,导致信任成本渐趋提高,信任成本在交易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可以说,以信任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将是微观层面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如果这种分析能够成立,那么,可以认为:会计必将成为未来微观层面的核心话题。
按照本文的逻辑,会计的产生与人类寻找有效的信任工具有关,那么,可以进而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或变迁与会计联系起来,讨论会计在人类社会变迁中的角色与作用。是否可以大胆地假设:在远古人类族群社会,若给定其他条件相同,在导致少数几个族群更加发达、另外一些族群相对衰落的原因中,会计方法应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会计学与人类学相结合,就会出现一个诸如会计人类学的研究话题。
思辨能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方向性变革,但把这种设想落到实处、让其成为科学研究,而不是诡辩与空谈,还需要真正的科学研究。凡是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现象、方向、研究设计的严谨性与可重复性等。这才是会计帝国建设者们下一步应当要付诸行动的方向。
[本文系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0221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索科洛夫(前苏联)著、陈亚民等译:《会计发展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3]张五常:《经济学帝国主义》,2005年3月3日,转引自blog. sina. com. cn/s/blog_47841af7010003bf. html~type=v5_one&
笔者认为,在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被引进中国将近10年的今天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不能仅停留在方法的介绍或规范和实证两种研究范式孰优孰劣的比较评判层次上,而应当将学术研究中,中国会计学者在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总结消化、吸收西方会计研究中的先进方法。正因为如此,笔者总结了中国学者应用实证方法撰写会计学术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希望借助评论同行文章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在会计学术研究中建立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批评风气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在中国接受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近10年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的争论可谓层出不穷。种新的学术范式之所以能够得以诞生并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原因需要认真予以分析和总结。笔者以为,搞清楚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关系,是展开讨论的基础。价值判断是对某种特定事实内容所作的“公正”或“不公正”、“合理”或“不合理”、“好”或“坏”、“好些”或“坏些”等的评价和预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政治、法律、道德的观念中,价值判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表达政治要求、决定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道德高尚还是低下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也是进行行为选择和政治选择的前提。但是,在作为经验科学的经济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首先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从认识逻辑来看,价值判断仅仅是一种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作出的判断性评价和立场取向。它既不能排除别人对相同的事实持相反的立场,也不能提供可由其他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信息,因而不具有科学预言能力。相反,事实判断则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即事实是怎么回事,它已经怎样或将来会如何,因而能够在经验上被证实或证伪。不仅如此,价值判断也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即事实在逻辑上并不包含它的评价。强调事实判断在包括经济学、会计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在理论研究的整个活动和过程的所有方面都不应有价值判断。一般来说,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认识目标的确定、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的选择等领域和方面,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因为每个研究者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题,也可以根据政治、道德和信仰选择实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没有价值判断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说,当前中国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作为会计学界的研究者,展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既有理论上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意义,同样也符合社会大众对消除这种现象的情绪需要。但是,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内容领域,也就是在认识过程和理论形成过程之中,却不允许价值判断插足。如果在内容领域借助于价值判断,就会使认识过程从一开始就引入“信仰”问题,这只会使认识过程扭曲,得不出科学的结论。再以当前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例,如果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会计造假是由于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薄弱,或是由于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建设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的所谓“先验信仰”,那么,按照如此的基础作出的分析必然会在结论上发生偏差。另外,有人强调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指出一些伟大的学者都有着鲜明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历史责任,但没有说明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在他们的科学生涯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仔细加以考察,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对他们选择科学课题、坚持科学信仰和从事艰辛的科学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对其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则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他们正是在抛开了价值判断而专注事实判断的情况下,才有了科学的创造。因此,在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在获取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价值自由前提,避免进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规范研究是根据“应该如何”提出命题,而实证研究则以“是怎样的”来提出命题,这两种命题提出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实证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作为经验科学的会计学研究,以价值自由为前提能够保证采用实证方法所作的理论探索是一种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活动。虽然,研究者在具体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以及结论的形成上,会犯下方法上的错误和产生各种逻辑上的漏洞,但这些问题并非是由于实证方法本身产生的,而是属于方法运用不得当造成的。理论研究中,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实证研究方法,是知识累积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实证研究才能成为许多社会学科进行学术理论探索的主流方法,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并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二、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
在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的论争中,引起认识混乱的原因恰恰是对实证研究方法本身了解的不够深入、认识的不够清晰。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或逻辑实证、分析性实证)或经验实证(empirical)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可以独立进行的部分和阶段。前者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概括的体系或框架(framework),对现实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作出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和解答;后者的目的在于对理论实证得出的结论和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以确定其真理和谬误所在,亦即证实或证伪。因此,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理论假设,进行抽象的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经验检验,证实或者证伪假说,得出带规律性的结论,亦即达到理论上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虽然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可以分别进行,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经验观察到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都包括在其中,只有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每个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不仅如此,理论概念和理论范畴并不一定能够作为实证分析的指标和工具。因为,理论概念必须抽象掉许多次要因素,而经验研究所定义的指标及其据此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经验实证时,必须注意从理论概念向实证指标的过渡,实证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尽量与理论概念相接近。这样,才能保证实证结论的严密性。
当前,不少中国会计学者进行的经验实证分析,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分析的框架,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微观经济学、金融理财学等会计的“基础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经过严谨理论研究之后得出的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缺乏基础性理论框架,就变成了为实证而实证。尽管这类研究中,作者搜集了数据,构造数学模型并作了回归分析,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给人一种玩弄数字游戏的印象。因而,其结果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就值得怀疑。对会计研究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经验实证的结果,造成了不少研究要么不加分析地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框架作为展开研究的基础性理论,要么简单地以“中国特色”为由,笼统含糊地将现实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总结描述,即作为被检验的假说。如果说,在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把西方学者用英语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的模型或分析框架拿过来,照着他们撰写实证论文的典型步骤和程式,加上中国的经验数据,做一遍练习题,是一种学术革命的先驱行为的话,那么,在经过了起步阶段的摸索之后的今天,再继续这种“照着例题做习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就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会计学术研究的悲哀了。
针对会计研究缺乏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和金融财务学理论支持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方面,扩大“会计学研究的经济学视野”。应当看到,经过2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从各种中国经济学理论成果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加以整理、总结,综合利用,可以提炼出具有相当解释能力的理论供会计学研究参考。另一方面,若没有现成的或比较现成的经济和财务理论,会计学者就必须立足自身,加紧研究,补上这一课。
最后需要澄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学生,包括不少已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只要看到研究论文中没有数理统计的计量分析、数据采样,便会认为是规范研究。这实际上走入了一个“形式”误区。实证(positive)是和规范(normative)相对应的概念,两者从研究方法的命题选择上相互区别,但由于它们同时都可以进行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所以在形式上,特别是在使用自然语言加以理论表述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另外补充一点,在西方,normativeaccounting和positiveaccounting本来的含义是前者是指现值会计(presentvaluebasedaccounting),即符合理想假设前提条件环境下的会计;后者是指现实世界中被各种原则、准则所约束,但同时又具有多种备选方案可供选择和管理(management)的会计。四、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经济学也好,会计学也好,都是“西学”。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谁能先看到国外的研究成果或者谁先翻译国外的研究成果,谁就能在工作、学术研究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不管是否承认,当代学者,都以能用英文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为荣耀。既然将在国外刊物作为学术研究的激励之一,那么,作者就不得不遵守西方的学术规范、使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表述方式,做到无论在自然语言还是理论概念甚至展开分析论证的方式上和西方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向西方靠拢。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实际上也成为一个是否能够融入主流的问题。
所谓融入主流,概括地说,就是要接受、采纳和遵从主流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主要包括学术的自由主义精神、理性主义前提、经验主义内容和实证主义方法。融入主流,首先要在上述四个方面接受并且掌握这些思维习惯。同时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当代的经济改革过程,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是充满巨大挑战的,很多问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甚至是传统理论不曾提出的。这就给学者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来记录这段无法重复的历史,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概念并进行理论的创新。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具有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融入主流不仅意味着要接受和采纳,而且主要是创新和发展。会计理论研究中,中国学者还做得不够。比如,美国FASB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决策有用观”为前提的,这是由著名的特鲁布拉特报告经过广泛的实证调查后提出来的。中国如果要采纳或不采纳这一观念,同样也需要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如果能够做一次中国的会计信息用户的研究,结论将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学是没有国界,也是没有国别的。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同样也是这样。只有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具体环境以及科学原理的具体应用是有国别特色的,受具体的历史、社会条件制约的,任何国家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笔者不以为存在着东西方两种经济科学、会计学,也不相信在基础理论层次上会有什么“中国特色的会计学”。例如,当今中国会计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其实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突出。从事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就不得不为“失真”找到或者说界定一个可供研究的概念,来衡量所谓的“失真”的程度。换言之,必须首先解决何为会计信息质量高或低的判断标准。如果连这个基础性的理论概念或标准都无法确定的话,进一步的有关“失真”的性质、原因、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就缺乏判断的基础,理论模型的建立就会存在相当的困难。那么经验研究所必需的变量的选取一定存在错误和偏差,又怎能希冀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又怎能找到减少“失真”的药方?
举这个例子,无非说明两点:(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用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概念,在研究“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为了保持所谓中国特色,为了给人以本土化的感觉,就要使用真实性概念,那么,是否“失真”问题一定就要使用真实性概念?如果觉得美国的概念和标准存在不足,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与之争辩,但是,笔者至今还没有看到这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学术主张,更没有看到逻辑严密的模型以及有充分证据的经验验证研究结果。关于“失真”的会计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事实上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都未真正地做到深入分析和高度抽象。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人类共同的学术课题,无所谓国界的区别,也是无法也无需本土化的。非要在基本范畴问题上强调所谓特色,只能是走入误区。(2)当我们有朝一日对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取得相当的共识后,就必须坚持把眼光聚焦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对中国会计信息质量是高还是低、会计信息质量差的程度、引起的原因、解决的途径等问题。
从会计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学术界在最初的研究中积极参与规范研究,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转为实证研究模式,与规范研究分道扬镳,把带着技术开发性质的规范研究留给了实务界和规则制定机构⑤。笔者对上述“分工论”,即学术界主要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而实务界则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进行新的会计方法的开拓和对已有实务的规范,给予肯定。这种分工,既具有学理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又有别国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学理上,既然说实证方法解决“是什么样的”这类问题,必然的就把会计系统作为一个自变量,放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大函数”、“大方程”当中,研究会计系统的变化怎样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或者反之,找到社会经济环境中是什么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会计系统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实证研究方法,把传统的会计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经济、文化、法律等整个社会。而传统的规范研究,则更为关注应该使用何种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应该采用何种会计信息的呈报方式等会计系统内部的问题。对于解决会计实务问题,规范研究来得更为直接有效。所以,基于两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点,学术界更多地使用实证方法而实务界更多地使用规范方法是有内在必然性的。对于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应用经济类学科,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从来都是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重实证、轻规范或者重规范、轻实证都是不正确的学术偏见。正如厦门大学教授曲晓辉所言:“实践证明,规范研究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仍然不失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的规范会计研究并非太多而是太少,我国现存会计文献资料中的学术性成果的数量远远逊色于介绍、议论类的文字表述。”此外,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学术界仍然需要为政府进行政策性、决策性研究,为实务界的对策性研究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值得予以重视的是,学者在身兼数职,既要撰写学术理论文章,研究基础理论问题,又要为政府出谋划策,还要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专栏文章为大众答疑解惑的时候,必须摆正角色的定位。
三、会计研究中的学术批评学术批评对于学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它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学者相互交往的主要方式。其作用在于:一是通过学术批评可以逐步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学者们的行为和学术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则可依;二是可以对学术作品进行检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探索方向;三是可以增进学者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因此,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是理论发展的巨大杠杆,也是繁荣学术的必由之路。反观会计学术界的学术批评现状,总感到意犹未尽。学术刊物上的商榷性文章和批评性评论罕见,但“广告式”、“推销式”的书评和文评则常常充斥于序言和文献介绍当中。其实,对学术理论作品的评论,可以存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书面的,如撰写相关的评论文章在相同的刊物上发表;也可以是口头的,如在学术研讨会上对会议的交流文章做评论、向文章作者指出选题、数据、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失误和遗漏所在;还有最常用的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在学术机构的内部,主要集中在各大专院校的会计系,在教授、研究人员、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讨论会,针对同事、同学发表的、未发表的研究习作展开“毫不留情的”批评。
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推广,离不开严肃、认真甚至是尖锐的学术批评,这是由实证研究方法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正因为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所以其研究的前提、路径和结论,对他人而言都是透明的、可以被重复执行的。因此,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更具备了被同行专家“挑刺”的可能,进行学术批评也不会落入“一头钻入概念体系”的会计理论争鸣的老套子当中。但也许正因为会计实证研究需要具备更为广博而深厚的经济学、财务学理论功力,付出更多艰辛而扎实的学术劳动,所以目前还很少有“傻瓜”把别人已经完成的研究再重新做一遍的事例,也就无从产生向别人挑战的勇气
注释:
自从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会计界以来① ,实证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的问题就受到了会计学术界广泛的重视。近10 年来的发展,实证方法已逐步为中国会计学术界所接受并得到了相当的应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99 年全年和2000 年1~6 月,代表中国内地经济学最高水平的学术杂志《经济研究》,已经发表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财务、会计论文(包括财务会计专业研究人员撰写的微观经
济类专题的论文) 就有20 篇。由于学科划分以及对论文主题所涉及领域方面的认识,这种统计可能不甚精确,但不可否认,作为相当注重研究方法(尤其强调实证研究方法) 的国内一流经济学学术期刊,正在刊登越来越多的实证会计研究论文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同样,被公认为中国内地会计学最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刊物《会计研究》,收录发表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会计论文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撰写的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也日渐增多。种种迹象表明,实证会计研究正试图取代规范研究,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主流范式。
笔者认为,在实证研究这一方法被引进中国将近10 年的今天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不能仅停留在方法的介绍或规范和实证两种研究范式孰优孰劣的比较评判层次上,而应当将学术研究中,中国会计学者在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并总结消化、吸收西方会计研究中的先进方法。正因为如此,笔者总结了中国学者应用实证方法撰写会计学术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希望借助评论同行文章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在会计学术研究中建立并形成良好的学术批评风气尽一点绵薄之力。
二、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在中国接受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近10 年的过程中,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的争论可谓层出不穷。种新的学术范式之所以能够得以诞生并进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原因需要认真予以分析和总结。笔者以为,搞清楚包括经济学、会计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关系,是展开讨论的基础。
价值判断是对某种特定事实内容所作的“公正”或“不公正”、“合理”或“不合理”、“好”或“坏”、“好些”或“坏些”等的评价和预言。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政治、法律、道德的观念中,价值判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表达政治要求、决定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道德高尚还是低下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也是进行行为选择和政治选择的前提。但是,在作为经验科学的经济学研究中,占重要地位的首先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从认识逻辑来看,价值判断仅仅是一种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作出的判断性评价和立场取向。它既不能排除别人对相同的事实持相反的立场,也不能提供可由其他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信息,因而不具有科学预言能力。相反,事实判断则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即事实是怎么回事,它已经怎样或将来会如何,因而能够在经验上被证实或证伪。不仅如此,价值判断也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即事实在逻辑上并不包含它的评价。
强调事实判断在包括经济学、会计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不意味着在理论研究的整个活动和过程的所有方面都不应有价值判断。一般来说,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认识目标的确定、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的选择等领域和方面,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因为每个研究者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题,也可以根据政治、道德和信仰选择实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没有价值判断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说,当前中国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作为会计学界的研究者,展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既有理论上的价值,又有现实的意义,同样也符合社会大众对消除这种现象的情绪需要。但是,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内容领域,也就是在认识过程和理论形成过程之中,却不允许价值判断插足。如果在内容领域借助于价值判断,就会使认识过程从一开始就引入“信仰”问题,这只会使认识过程扭曲,得不出科学的结论。再以当前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为例,如果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会计造假是由于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薄弱,或是由于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建设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的所谓“先验信仰”,那么,按照如此的基础作出的分析必然会在结论上发生偏差。另外,有人强调科学家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指出一些伟大的学者都有着鲜明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历史责任,但没有说明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在他们的科学生涯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仔细加以考察,这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对他们选择科学课题、坚持科学信仰和从事艰辛的科学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对其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过程本身则起不了什么积极作用。他们正是在抛开了价值判断而专注事实判断的情况下,才有了科学的创造。因此,在一些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在获取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范围内,保持价值自由前提,避免进行价值判断是必要的。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规范研究是根据“应该如何”提出命题,而实证研究则以“是怎样的”来提出命题,这两种命题提出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实证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作为经验科学的会计学研究,以价值自由为前提能够保证采用实证方法所作的理论探索是一种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活动。虽然,研究者在具体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以及结论的形成上,会犯下方法上的错误和产生各种逻辑上的漏洞,但这些问题并非是由于实证方法本身产生的,而是属于方法运用不得当造成的。理论研究中,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实证研究方法,是知识累积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实证研究才能成为许多社会学科进行学术理论探索的主流方法,才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并得到学术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三、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
在规范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的论争中,引起认识混乱的原因恰恰是对实证研究方法本身了解的不够深入、认识的不够清晰。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或逻辑实证、分析性实证) 或经验实证(empirical) 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可以独立进行的部分和阶段。前者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概括的体系或框架(framework) ,对现实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作出理论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和解答;后者的目的在于对理论实证得出的结论和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以确定其真理和谬误所在,亦即证实或证伪。因此,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理论假设,进行抽象的、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经验检验,证实或者证伪假说,得出带规律性的结论,亦即达到理论上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
虽然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可以分别进行,但同时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经验观察到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都包括在其中,只有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每个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不仅如此,理论概念和理论范畴并不一定能够作为实证分析的指标和工具。因为,理论概念必须抽象掉许多次要因素,而经验研究所定义的指标及其据此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进行经验实证时,必须注意从理论概念向实证指标的过渡,实证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尽量与理论概念相接近。这样,才能保证实证结论的严密性。
当前,不少中国会计学者进行的经验实证分析,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分析的框架,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微观经济学、金融理财学等会计的“基础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经过严谨理论研究之后得出的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②。缺乏基础性理论框架,就变成了为实证而实证。尽管这类研究中,作者搜集了数据,构造数学模型并作了回归分析,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给人一种玩弄数字游戏的印象。因而,其结果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就值得怀疑。对会计研究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和相应的经验实证的结果,造成了不少研究要么不加分析地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框架作为展开研究的基础性理论,要么简单地以“中国特色”为由,笼统含糊地将现实观察到的现象加以总结描述,即作为被检验的假说。如果说,在中国实证会计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把西方学者用英语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的模型或分析框架拿过来,照着他们撰写实证论文的典型步骤和程式,加上中国的经验数据,做一遍练习题,是一种学术革命的先驱行为的话,那么,在经过了起步阶段的摸索之后的今天,再继续这种“照着例题做习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就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会计学术研究的悲哀了。
针对会计研究缺乏中国的理论经济学和金融财务学理论支持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方面,扩大“会计学研究的经济学视野”③。应当看到,经过20 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飞速的发展。从各种中国经济学理论成果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加以整理、总结,综合利用,可以提炼出具有相当解释能力的理论供会计学研究参考。另一方面,若没有现成的或比较现成的经济和财务理论,会计学者就必须立足自身,加紧研究,补上这一课。
最后需要澄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学生,包括不少已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只要看到研究论文中没有数理统计的计量分析、数据采样,便会认为是规范研究。这实际上走入了一个“形式”误区。实证(positive) 是和规范(normative) 相对应的概念,两者从研究方法的命题选择上相互区别,但由于它们同时都可以进行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所以在形式上,特别是在使用自然语言加以理论表述时,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另外补充一点,在西方,normative accounting 和positiveaccounting 本来的含义是前者是指现值会计(present value based accounting) ,即符合理想假设前提条件环境下的会计;后者是指现实世界中被各种原则、准则所约束,但同时又具有多种备选方案可供选择和管理(management) 的会计。
四、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经济学也好,会计学也好,都是“西学”。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谁能先看到国外的研究成果或者谁先翻译国外的研究成果,谁就能在工作、学术研究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不管是否承认,当代学者,都以能用英文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为荣耀。既然将在国外刊物作为术研究的激励之一,那么,作者就不得不遵守西方的学术规范、使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表述方式,做到无论在自然语言还是理论概念甚至展开分析论证的方式上和西方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向西方靠拢。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实际上也成为一个是否能够融入主流的问题。
所谓融入主流,概括地说,就是要接受、采纳和遵从主流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主要包括学术的自由主义精神、理性主义前提、经验主义内容和实证主义方法。
融入主流,首先要在上述四个方面接受并且掌握这些思维习惯。同时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当代的经济改革过程,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是充满巨大挑战的,很多问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甚至是传统理论不曾提出的。这就给学者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来记录这段无法重复的历史,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概念并进行理论的创新。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具有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融入主流不仅意味着要接受和采纳,而且主要是创新和发展。会计理论研究中,中国学者还做得不够。比如,美国FASB 提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决策有用观”为前提的,这是由著名的特鲁布拉特报告经过广泛的实证调查后提出来的。中国如果要采纳或不采纳这一观念,同样也需要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如果能够做一次中国的会计信息用户的研究④ ,结论将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学是没有国界,也是没有国别的。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同样也是这样。只有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具体环境以及科学原理的具体应用是有国别特色的,受具体的历史、社会条件制约的,任何国家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笔者不以为存在着东西方两种经济科学、会计学,也不相信在基础理论层次上会有什么“中国特色的会计学”。例如,当今中国会计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其实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在中国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突出。从事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就不得不为“失真”找到或者说界定一个可供研究的概念,来衡量所谓的“失真”的程度。换言之,必须首先解决何为会计信息质量高或低的判断标准。如果连这个基础性的理论概念或标准都无法确定的话,进一步的有关“失真”的性质、原因、程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就缺乏判断的基础,理论模型的建立就会存在相当的困难。那么经验研究所必需的变量的选取一定存在错误和偏差,又怎能希冀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又怎能找到减少“失真”的药方?
举这个例子,无非说明两点: (1)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用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概念,在研究“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为了保持所谓中国特色,为了给人以本土化的感觉,就要使用真实性概念,那么,是否“失真”问题一定就要使用真实性概念? 如果觉得美国的概念和标准存在不足,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与之争辩,但是,笔者至今还没有看到这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学术主张,更没有看到逻辑严密的模型以及有充分证据的经验验证研究结果。关于“失真”的会计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事实上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都未真正地做到深入分析和高度抽象。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人类共同的学术课题,无所谓国界的区别,也是无法也无需本土化的。非要在基本范畴问题上强调所谓特色,只能是走入误区。(2) 当我们有朝一日对判断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取得相当的共识后,就必须坚持把眼光聚焦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对中国会计信息质量是高还是低、会计信息质量差的程度、引起的原因、解决的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
五、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分工
从会计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学术界在最初的研究中积极参与规范研究,但是到了20 世纪70年代后,逐渐转为实证研究模式,与规范研究分道扬镳,把带着技术开发性质的规范研究留给了实务界和规则制定机构⑤。笔者对上述“分工论”,即学术界主要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而实务界则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进行新的会计方法的开拓和对已有实务的规范,给予肯定。
这种分工,既具有学理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又有别国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学理上,既然说实证方法解决“是什么样的”这类问题,必然的就把会计系统作为一个自变量,放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大函数”、“大方程”当中,研究会计系统的变化怎样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或者反之,找到社会经济环境中是什么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会计系统的逻辑关系。正是由于实证研究方法,把传统的会计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经济、文化、法律等整个社会。而传统的规范研究,则更为关注应该使用何种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应该采用何种会计信息的呈报方式等会计系统内部的问题。对于解决会计实务问题,规范研究来得更为直接有效。所以,基于两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点,学术界更多地使用实证方法而实务界更多地使用规范方法是有内在必然性的。对于会计这样一门实践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应用经济类学科,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从来都是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重实证、轻规范或者重规范、轻实证都是不正确的学术偏见。正如厦门大学教授曲晓辉所言:“实践证明,规范研究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仍然不失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的规范会计研究并非太多而是太少,我国现存会计文献资料中的学术性成果的数量远远逊色于介绍、议论类的文字表述。”⑥ 此外,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学术界仍然需要为政府进行政策性、决策性研究,为实务界的对策性研究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值得予以重视的是,学者在身兼数职,既要撰写学术理论文章,研究基础理论问题,又要为政府出谋划策,还要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专栏文章为大众答疑解惑的时候,必须摆正角色的定位。
六、会计研究中的学术批评
学术批评对于学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它是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学者相互交往的主要方式。其作用在于:一是通过学术批评可以逐步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学者们的行为和学术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则可依;二是可以对学术作品进行检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探索方向;三是可以增进学者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因此,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是理论发展的巨大杠杆,也是繁荣学术的必由之路。
反观会计学术界的学术批评现状,总感到意犹未尽。学术刊物上的商榷性文章和批评性评论罕见,但“广告式”、“推销式”的书评和文评则常常充斥于序言和文献介绍当中。其实,对学术理论作品的评论,可以存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书面的,如撰写相关的评论文章在相同的刊物上发表;也可以是口头的,如在学术研讨会上对会议的交流文章做评论、向文章作者指出选题、数据、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失误和遗漏所在;还有最常用的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在学术机构的内部,主要集中在各大专院校的会计系,在教授、研究人员、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讨论会,针对同事、同学发表的、未发表的研究习作展开“毫不留情的”批评。
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推广,离不开严肃、认真甚至是尖锐的学术批评,这是由实证研究方法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正因为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了可由各个主体进行事后检验的有关事实和论断,所以其研究的前提、路径和结论,对他人而言都是透明的、可以被重复执行的。因此,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更具备了被同行专家“挑刺”的可能,进行学术批评也不会落入“一头钻入概念体系”的会计理论争鸣的老套子当中。但也许正因为会计实证研究需要具备更为广博而深厚的经济学、财务学理论功力,付出更多艰辛而扎实的学术劳动,所以目前还很少有“傻瓜”把别人已经完成的研究再重新做一遍的事例,也就无从产生向别人挑战的勇气和底气。
注释:
①“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PRENTICE2HALL ,INC1 ,ENGLEWWOOD CLIFFS , NEWJ ERSEY,1986。
②在此,不得不提到由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合作完成的论文———《中国的会计环境———一个分析框架》(载于《会计研究》2000 年第8 期第8 页) 。该文以严谨的态度,从会计的角度,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对影响中国会计的诸环境因素的行为方式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实证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③张建伟《: 会计学研究的经济学视野》,载于《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④孙铮《: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载于《会计研究》2000年第2期。
⑤这一观点最初是由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薛建峰在学术讨论中提出的,笔者深受启发。
⑥曲晓辉《: 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载于《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杨小凯1 经济学原理[M]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
[2]光1 经济学与经济学家[M]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
[3]张军1 经济、社会与文化:张军经济随笔集[M]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
[4]张维迎1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1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
[5]R稵瓦茨,J稬齐默尔曼1 实证会计理论[M]1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1
[6]李志文1 我对中国会计研究的一些看法[D]1 第三届中国会计教授会大会交流论文,19971
[7]汤云为,钱逢胜1 会计理论[M]1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
Commentary on Present Academic Accounting Research in China
CHEN Min , SUN Zheng
快速发展,会计学科也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学科内容的增加到学科领域扩展的过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一系列学科领域的出现,在印证会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的同时,也迫使我们反思学科领域扩展过程背后的内在动力,探索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领域是指某一学术思想或学科的范围。会计学科体系是会计各分支学科有机结合后形成的独立的完整的社会学科体系。早期的会计研究内容较为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研究内容也不断扩展,尤其是在步入现代会计阶段以后,一方面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结合形成的“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核算手段实现质的飞跃,促使一些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的微观会计领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及生产经营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在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之后,新的会计分支不断涌现,促使会计学科领域不断横向扩张,在此基础上,独立的完整的现代会计学科体系已逐步形成。
一、会计领域扩展的理论基础
( 一 )会计领域扩展现状 在会计界,对会计学科体系有不同的认识。于玉林教授是较早提出“大会计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大会计学”包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各种会计学科;各种相同性质学科形成类别学科;各种类别学科形成“大会计学”或会计学的学科体系。在其主编的《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按学科性质与范围不同,将会计分为基础性学科、职能性学科、部门性学科、综合性学科、专门性学科等五大类共144门学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今中外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反映了“大会计学”“大”的学科内容。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国的会计学科体系还存在以下三种划分方法:一是将会计学科体系按会计职能不同,分为基础会计学科、职能会计学科和相关会计学科;二是将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基础性学科、实用性学科、检验性学科和研究性学科;三是将会计学科体系按学科内容的范围不同,分为总论、分论和专论。之所以称为学科领域,是基于目前只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是受到广泛认可的,是会计的第二层次,其他的都被视为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服务的第三层次会计。
会计学的教材林林总总,既有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也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出版的;既有中文教材也有英文原版教材;既有叫会计学、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也有叫基础会计学的。不管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也不管具体的书名,纵观这些教材很少有专门为非会计专业编写的,即使近两年来有个别教材在书名后面用括号或者在内容介绍中说明该教材适用于非会计专业,但从编写体系、目录和内容来看与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差异无几,仍然是围绕着“会计要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一会计循环来编写,没有突出适用于非会计专业特点的内容。
2.教学内容过于专业
会计学课程由于其专业性强的特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是由会计学专业的教师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会按照会计循环安排教学内容,使用会计专业术语讲解内容,这些原本很专业和合宜的教学安排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显得过于专业,有些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很不好。虽然也有不少教师意识到非会计专业的教学与本专业有所不同,但往往将这种不同简单化处理即认为既然是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那么就将学习要求降低一些,内容讲解的浅一些,作业布置的少一些、简单一些,这种方式貌似将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做了区分实则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学知识的掌握。
3.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与此相适应,各高校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改革中开始加强实践教学。基本的做法是:首先在教学安排上有所变化,在理论课基础上额外增加4—8个实践课时或者课时数不变但分为两部分即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其次是教师理念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从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实际效果来看与设想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学》的实践课通常是采用手工或上机模拟完成会计工作,而这种模拟实习是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开发的实践系统,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使用模拟实习的方式进行实践仍然显得过于专业,影响了实践效果。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提升对策
1.开发适用的教材
总体讲,当下我国大学教材有些泛滥,不仅版本多而且越编越厚,但内容往往大同小异甚至出现雷同的现象。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的内容必须是成熟的,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而且要有明确的适用对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决策,既然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不同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不同,作为核心教学资料的教材也应该有所不同。市场如果没有适合的教材,就应该请会计专业方面的权威教师或者组成课题组来进行编写。在编写时要树立“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内容重点集中在如何教会学生利用、分析会计信息,改变目前大部分非会计专业学生对现行教材不满意的现状。
2.加大教学改革
(1)教学过程改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了能更好的使用会计信息,理解会计信息的性质和局限,有关会计概念和方法的知识在教学时必须讲解。只是在讲解时应围绕“决策”而非“记录和核算”的主题,结合经济生活中热点事件、重大事件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采取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改变过去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2)考核改革。一般而言,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现阶段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考核基本采取书面试卷的方式,内容中会计核算和记录所占比重较大,此种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与此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相适应,教学思想、方式、内容进行改革后考核方式和内容要相应改变。采用试卷方式考核,内容上相应增加应用性问题的比例,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采取小论文或者分析报告的方式考核,为了避免学生选题重复和网络抄袭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定论文或报告的选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