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10:34: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306-0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朵久开不衰的奇葩。它集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为一体,语言凝练,形式简短,音韵和谐,而且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创造的意境尤其优美。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诗词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意境教学的着眼点:整体感知,再现诗人所塑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挖掘诗歌意境,从而感悟、品味诗歌神韵。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所以诗歌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体会诗的意境。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歌的意境呢?
一、领会诗歌的意象
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例如,“梅”这个物象,本是一种客观事物,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因此,它在不同的诗里,便有了不同的意趣,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其形象就明显不同,前者是傲霜挺立、笑看风物的形象,后者是寂寞孤独、无依无着的形象。同样写梅花,谢燮《早梅》是这样的:“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坚强、不甘人后,但也没引起人们重视,有怀才不遇之感。而王安石的《梅花》则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花同样也是傲寒,但表现了一种风度与风格,洁白无瑕而又暗暗地给他人送去清香)
二、了解写作背景
由于学生和诗人不是处在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器物、服饰、风土人情、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在理解上有隔阂,并不利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古诗词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首先需要学生理解这篇诗词的写作背景,诗人是由于什么原因,在当时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要知道诗人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要表达的思想如何,以及诗人的词风如何,只有明确了系列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来理解、来把握整篇诗此,进而领略其中的意境。
如理解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不仅需要在教学中将诵读、点出意象,更需要了解作者的处境及写作背景。诗人孟浩然生活在开元盛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画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终身布衣。该诗为诗人科场失意后漫游时期,在建德江边的感慨。因此,该诗中,不论是烟渚、天低树、月都抒发了诗人羁旅愁思,给人以“最难消遣是黄昏”之感。。
三、再现画面,走进意境
审美感知阶段诗人描绘生活图景并非目的,而是要通过“所见”传出“所感”,表达自己的情意。刘勰说:“所谓比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此诗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也”《麓堂诗话》。而诗人之“造文”之“比兴”,又总与所传之情水融般结合一起,故而昔人总结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读者再现画面,接触诗人“所见”时,已经接触诗人之“所感”,感受到诗人的情志了。由此可见再现生活图景和感受诗人情志,在鉴赏古诗的审美活动中是同步的。
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该小令以十种景物组合构成凄凉晚秋的意境,文字通俗精炼,而情感深厚,诗意隽永。这是首小令字面意思简单,所写景物是人人熟悉的,景物特点突出,而且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悲凉氛围非常明显,应该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在课堂中,经过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之后,让学生注意课文的插图,图上画的正是《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以这幅插图作为桥梁,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中。
师:同学们,“诗情画意”将诗和画连在一起,因为诗中常常有画,但是画却不一定能传达诗意。请仔细研究画,小令中哪些内容这幅画无法表达?(学生们仔细观察对比,互相讨论。)
生:这幅画画不出小令中提到的西风。
师:失去西风,作者会失去那些感受呢?(学生思考,教师作了提示和示范。)
生:可能有西风吹过驿道的“呼呼”声,显得周围更加寂静冷清的感觉。
生:还可能有西风吹落老树上的黄叶,树叶在风中飘零的情景。
生:西风吹过落叶会发出“簌簌”的响声,吹到人身上衣袖飘飘,会觉得冷,打寒战。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读古诗歌就需要我们想象和联想,同学们刚才的想象都非常符合作者的心境和整首小令的情境。请再找一找并大胆想象,小令中有哪些诗意是此画不能表达的?
生:昏鸦。黄昏的乌鸦,归巢时会发出“哇哇”的鸣叫,在傍晚时特别让人心惊。
生:古道的破旧和荒凉。
生:夕阳西下的情境。当太阳从山顶一点点下沉,天地会慢慢昏暗,当太阳完全落下,暮色就会降临,这时候人容易想家。
生:断肠人。图中的人物虽然愁眉苦脸的,可是他心里的悲哀和伤心是画不出来的。
生:枯藤和老树在夕阳中衰败的模样是图中画不出来的。
一、知诗意。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甚至对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也可以暂时放一放,而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二、解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解释诗句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因而首先必须明确阅读目标。抓住诗歌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最后师生共同确立阅读目标。如《泊船瓜洲》的诗歌大意是诗人瓜洲夜泊时的所见所思,那么当时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疑一思,诗歌的基本阅读目标就明确了。
接着,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操作来完成: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再如“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三、悟诗情。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古诗诗中有画,形象鲜明;画中有情,情景交融,构成一个完整而广远的意境。而情境教学恰能发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长。在古诗教学的一开始,使用音乐渲染、绘画再现和语言描绘等新异有趣的方法,再现诗的意境,能引起学生对诗中景象、人物、事物的关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语言描述是在教学伊始,教师用生动而充满激情的语言形象地再现当时的自然、社会环境,简介诗人的主要经历。这样,既能让学生对当时的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清除理解上的部分障碍,又能让学生初步触摸到诗人感情的脉搏。
二、带入情境,深刻理解诗句意思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古诗语言的特点。讲清通假字,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现象。根据省略、倒装、被动等不同的特殊句式,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三、依境索意,领会诗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灵魂,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在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才能理解诗人面对的生活环境,进而体会由此生发出来的意趣、情志和理解感情。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表达和想象能力都比中年级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通过音乐渲染、依法作画、投影录像、语言描述等方法,个学生开拓一个广远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想,尽情遨游,用语言具体形象地描绘诗人意欲展示的场景,继而因景析情,深刻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在学生的笔尖流淌。如教授《宿建德江》一诗,教师用多媒体画面再现了茫茫夜色中诗人独坐船头,面对旷野、冷月的情景。古琴曲《秋水》抒发着诗人的愁思。此时教师用语言提示学生,假如你是诗人,眼前的原野、江水……各是什么样子。声画结合,构成一个鲜明而完整的意象;语言的提示对学生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刺激着他们的想象力和智力活动,使学生眼前的情境活起来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依境索意,学生就会体会到诗人的忧愁。
诗歌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激趣导入,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例如,我在设计《春晓》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所见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见到的春天的样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也非常喜欢春天,同学们愿不愿意知道他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二、反复诵读,读中领悟情感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反复朗读古诗,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培养语感,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受诗词语言本身的音律和谐美。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绝笔,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了诗词写作背景之后,我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疏通了字、词、句的意思,初步明白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情感,进一步体会了诗人壮志未酬、死不瞑目的遗憾;还是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力量,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一次审美教育。
三、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例如骆宾王的《鹅》,语言形象,文字浅显易懂,如果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读懂这首诗并不难,但如果要他们真正领略诗中的意境,却并不容易。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可结合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从鹅的姿态、鸣声,尤其是色彩等方面对学生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以产生良好的效果。“白毛”“绿水”“红掌”“清波”“曲项”“鸣叫”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教学时要使鹅那种怡然、清闲、优雅的姿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可采用诗配画的表现形式进行赏析。“千山”“万径”“飞鸟”“人踪”是何等壮阔的背景,“孤舟”“独钓”置于这样的背景下,作者的心境又如何呢?他真的是在垂钓吗?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真正思索些什么呢?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引入这样的层面,那种赏析就更上了一个台阶。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当然赏析意境的要求不要太高,但如能经常引起学生的想象,领略诗中的意境,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会不断提高的。
四、鼓励创造,想象扩写
一、巧用媒体,渲染气氛
古诗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古诗文描写的时代背景,毕竟与我们相隔了许多的年代,如果只是纠缠于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地诵读、感悟,学生一是会觉得枯燥,二来还是很难进入意境,加以体会。但如果能适时地出现与诗中意境相符的画面,就可以一下子缩短学生的时空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一共出现了六个画面,就是这六个画面,把学生带进了这恬淡、闲适的村居生活和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其乐融融。再看诗句,如同置身田野乡间,读诗学诗的同时也是心灵去旅游的过程。其次是音乐。几乎每一堂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上都应该用到音乐,如在教学《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歌时,可用《思乡曲》,如泣如诉的箫声,最能体现诗人此刻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而在教学《从军行》、《出塞》这些诗文时,《十面埋伏》的慷慨激越,更能激起朗诵者的激情。又如在教学朋友之间的情谊类的诗词,那《高山流水》自然就是首选了。这就是古典音乐的力量,它能很自然地让学生沉浸到古诗文描述的意境中。教师一般习惯于用音乐来配合学生或老师的朗诵,其实老师还可以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的为学生讲解当时的背景与教师个人对诗词个性的感悟理解。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自然是想读、能悟、愿说。
二、诗意语言,再现意境
对古诗文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文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文。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再现意境是关键。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采用了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我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了审美的情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学生先理解“绿”的本义是“绿色”。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用吹、到、入、满等词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绿”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此诗句中“绿”是“春天来到,万物生机勃勃。”的意思。引领学生欣赏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文教学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风格应该大不相同的。用更诗意抒情的语言或华丽壮美的词汇来描绘美景或阐述诗意,这可以给整堂课的教学垫定一个基调。让我们来欣赏这样几段话:同学们,你们看哪,(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船、凉亭,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上波光粼粼,这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来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师出示了几张边塞的图片,同时合着凄凉的音乐介绍:远古的边塞,人烟稀少,这里有荒凉的大漠,这里有冷峻的雪山,这里有残破的孤城,更有四起的硝烟和血腥的屠杀……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远古边塞留下来的残垣断壁,土墙碎瓦。许多诗人就以边塞风光或边塞战事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边塞诗。
诗意的教学语言等于为学生架设了一座走进诗词意境的桥梁,当然这跟教师的个人素质在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们,心中满满的不能是死水,而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源头活水,多读书,多思考,才能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为学生抛砖引玉,运用我们富有个人魅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有花香有鸟鸣有刀光有剑影的古诗词世界中来。
三、授之于法,轻松学习。
在教学古诗文时,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这为今后学生的自学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不久前听一位老师执教的《学弈》,他将文言文的学法贯穿于对文言文重点语句和内容的理解之中,以读为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他将学习古文的方法归纳为四点,分点呈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最后总结时全部点明,让学生在不由自主的学习中学到方法,学会运用。同时,他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在教学“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个重点句时,他能用这个句型造句,“某某,通班之善思者也。某某,通班之善说者也。”等等。学生很快就理解句子并学会运用。整堂课,他针对文言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带入动作,引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氛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学以致用,今后无论学习哪首古诗词,哪篇古文,都能如鱼得水,从而进入“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绝妙境界,真正做到自学古诗文,乐在其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44-02
多媒体涵盖图、文、声以及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多媒体可以把课本古诗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声、像相结合的活动“语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古诗教学,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美妙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古诗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身心得到发展、激情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入诗情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诗情画意”,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没有感情,就相当于诗没有了灵魂。诗情,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对小学生来说,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一般不高,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有趣的导入非常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就会让学生尽早进入古诗的氛围,变难以理解为充满情趣。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古诗的导入教学,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电、图于一体,以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生动的、直观的和形象的画面为导入,异常清晰的画面、鲜亮夺目的颜色、表情传神的人物,引导小学生思考,促进小学生思维,激发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古诗的兴趣。
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先用扫描仪将课本上长江三峡、小船顺流而下的彩色图片扫下来,通过PPT的静态画面与视频的动画画面相结合,展现峰峦叠嶂的群山、水流湍急的长江、两岸苍松翠柏中猿猴啼叫的壮观景致,同时播放教师范读录音,并插入古筝曲子,韵味悠长,使学生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国是诗的国度,盛唐诞生了一位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他热情奔放,才华横溢,你们知道是谁吗?(李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这样导入新课,形式新颖,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学生思维活跃,兴趣较浓,师生思维出现共振现象,这是课堂教学艺术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2 营造氛围,趣味盎然――悟诗境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能用简短精练的文字把中国人丰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着迷。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这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优美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各个景点的秀美风光,最后把“庐山瀑布”来个镜头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许多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水雾蒸腾,水珠乱溅,阳光下呈现出一派迷蒙的紫色。山崖陡峭,瀑布长垂,水珠飞溅,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通过动画展示,学生理解了紫烟、挂、飞、生等抽象的词的意思,理解了诗悠远的意境。诗歌运用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学生趣味盎然,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引起与作者强烈的共鸣,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走进文本,品味意蕴――解诗意
学生学古诗,只有借助想象、联想,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才能感悟语言文字的蕴意和情感。教师在教学中把内蕴深沉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的韵律,深入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多媒体能通过形、声、光、色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概括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有利于学生抓住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反复推敲、理解,从而领略古人用语的妙处。多媒体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学习的阶梯,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触摸诗言,品味诗境,直到感悟诗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中描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对诗人身在异乡孤独寂寞、思念家乡、挂念亲人的感情,小学生很难理解。多媒体出现画面:夜色笼罩,江边孤舟停泊,诗人立于船头,遥望天空,感觉原野空旷,似乎天比树低;俯视清澈的江水,水中月影与他相伴。学生自然会入情入境,与诗人同忧同愁。当学生把自己的理解、感悟、体验传达出来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积淀下了这份厚实的精神体验。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增强古诗教学的效果。
4 形声构图,启发想象――品诗魂
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拨动学生兴趣心弦,在“视”中感受古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古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古诗意境美,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凝练的语言和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把古诗中的“形象”化为栩栩如生的图片,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对美丽画面的感受,激起审美欲望;然后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教学古诗,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锄禾》一诗时,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朗读录音:“唐代诗人李绅,自幼生活于乡间,对农民的贫苦生活非常熟悉。一天,他外出,中午时分行至一片农田……”让学生边听朗读边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农民在干什么?让学生充分交流: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几个农民正弯着腰,挥舞着锄头,满头汗水地锄草,汗水随着农民的身体、衣服一滴一滴地滴到泥土里……此时适时引出诗句。运用多媒体再现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把静态诗句变成一幅幅图画。学生能理解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顺理成章地想到吃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主体意识,又有助于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品味诗魂,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让小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灵动课堂的活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古诗教学确实有许多方面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教师要营造一个欢乐、活跃的学习氛围,增大信息量,彰显自主学习的魅力,有效地扩展课时容量,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