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30 07:30: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邮储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篇(1)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法人数量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工业企业总数的75%在县,全国中小企业中更有近98%之数在县,中小企业贡献了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县域经济的状况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但每年获得的授信额度仅占当年新增贷款额度的20%。

安徽省23万户非公企业,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57%,上交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高达50%,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60%,然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仅占2%。中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不到20%,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40%的比例。

二、县域金融支撑体系发展现状

(一)县域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分析

企业融资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中小企业也不例外,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融资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意识淡薄。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创业或发展初期,没有充分意识到融资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融资经验不足,融资意识比较淡薄,民间借贷频繁。

2自筹融资能力较弱。中小企业经济规模小,经营状况大多不佳,加之自我积累意识淡薄,留存收益往往不足,资金实力有限。

3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及其他非正规金融,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据201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95%来自银行贷款,难以适应企业长远发展。

(二)县域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县域金融机构为促进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金融机构缺乏经营自,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动力不足。目前国有银行将授信审批权限集中到市级、省级行,基层行基本没有授信品种,造成基层人员缺乏创新与开拓的主动性,制约了县域信贷投入,从而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失衡,存款持续强劲增长,贷款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从近两年舒城金融运行情况看,新增存款转化为本地贷款的总量虽有所增长,但与县域经济增长对资金巨大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截止2012年8月底各行存贷比为:徽行为82%、农合行79%、四大商业银行平均为24%(其中最低为48%)。县内存贷比例过低,本地经济建设资金缺口紧张。

2、县域经济结构与国家产业政策不协调。国家要求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环保、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审批项目。舒城县域经济主要由资源加工类中小企业构成,大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能耗高、环保意识也较为淡薄,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3抵押担保条件设置苛刻。目前绝大多数贷款需要抵押担保,中小企业用以作为贷款担保的抵押物主要是房产、地产以及通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除舒城县农合行可用机械设备抵押外,各家银行对抵押物要求均是房产地产,抵押折扣率仅在40%~70%之间,限制了企业贷款的额度。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费率普遍较高,有的担保费率甚至达到55%,并须提供反担保,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担保公司融资也有局限,单笔担保按规定不得突破担保公司实收资本的10%,各商业银行也规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时需将10~20%的保证金存入贷款银行,也制约了担保贷款的规模。

4信息不对称影响银企合作成效。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

5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诚信意识薄弱,甚至少部分信贷客户存在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如:舒城县农行和邮储银行在该县内开展的小额农户贷款,截止到2012年4月底,不良率分别达15%和188%,农行舒城县支行部分小额农户贷款甚至出现被上级行停牌的问题。

三、构建和创新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支撑体系的思考

经验表明,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助于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考虑到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现实,当前必须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县域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亟待提高

一是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提高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质量,扶优限劣,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规划和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企业深化改革,完善经营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方式,其信用状况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是规范财务会计制度。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和信息透明度,并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

2商业银行自身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是适度转授权限,增强基层行经营活力。统一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标准并不适应经济发展对银行的需要,应合理界定经营资源配置权和分支机构职责,赋予基层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层行应有的资金管理权、业务创新权,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使信贷改革创新更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创新适合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根据欠发达县域经济结构以及民营企业的特点,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服务、多样化服务。

3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体信贷支持最大。为了进一步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建议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适当创新。

(1)管理体制创新

一是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对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实行“四单”管理:即单独的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和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制定有别有于银行其他业务的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是推行“四公开”和阳光办贷制度,即公开贷款条件、公开贷款流程、公开监督电话和公开处理情况,接受群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使办贷程序更透明。

(2)管理技术创新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正规的财务报表、财务管理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抵押品不足。县农合机构可以突破传统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抵押品为重点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中小企业“三表”(电表、水表、工资表或海关税务报表)等现金流管理为重点、以“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等企业综合素质为基础的信贷管理模式,注重收集和加强对企业各种“软实力”的分析和评估,筛选出符合农合机构市场定位的优质客户,把信贷支持重点放在行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现金回流稳定、盈利持续增长,且风险可控、信誉良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把好准入关,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服务方式创新

一是发挥金融机构信息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收集和提、供、销以及原材料采购等市场信息,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减少生产经营活动的盲目性。

二是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合格的财务人员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而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优势正好弥补了不足,地方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中小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规划、培训财务人员、进行税务申报等服务项目,成为中小企业的成长伙伴。

三是发挥金融桥梁纽带作用。发挥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圈中的连接作用,为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结算汇兑、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快捷和高效的服务。

4切实提高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

由于有商业银行不能满足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各地均存在着大量的民间闲置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游资循环于合法资本之外,从事高利贷和证券投机以及炒房等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导致地下经济活动十分活跃,民间借贷日益壮大,为了进一步使民间借贷“阳光化”,避免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案件的发生,政府可以鼓励民间资金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成立政府监督指导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切实引导民间闲置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5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建议加快整合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以及企业往来信用记录,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整合司法、政法、工商、税务、海关、环保、质检以及水、电、煤缴费信息,将其全部纳入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依法披露企业和企业主个人信用记录,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设立独立的中小企业评级机构,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信贷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

6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对于中国来讲更是关乎经济能否继续持续有力的增长、市场经济体系能否逐步稳健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我们的分析认为,必须由政府有效充当社会经济管理者角色,用“看得见的手”组织协调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撑体系。

一是出台优惠的财政政策,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新型金融产品在本县“先行先试”,并为之在当地开展创造条件,并将财政性公存资金存放与信贷规模挂钩;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结合其财政贡献度,向县内中小企业发放(担保)的贷款,给予适当的税收返还等奖励,鼓励它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大财政对担保公司担保费率补

贴力度,从而降低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应急机制。在当前金融环境较复杂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几家企业关门跑人,将容易导致上级金融机构对县域金融支持弱化。建议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突发问题,政府应迅速反应,采取应对措施。

三是构建“一体两翼”的融资支撑体系。所谓“一体”就是以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组织为主体,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骨干部分,只有这一部分金融机构的大力发展才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的坚实保证。所谓“两翼”指的是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民间富余资金的充分利用。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解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增信问题;充分利用民间富余资金成立的小贷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可以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7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不仅可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的问题, 分散银行贷款的风险, 还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对于规模稍微小一点,但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可以鼓励其发行由县政府担保债券,面向本县企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融资,利率可以设定为同档期银行贷款利率,此举既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提高了本县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一定要定位于只为那些技术含量高且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债券提供担保。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2011年7月23日安徽经济日报第5版

[2]数据来源于安徽省舒城县金融工作办公室2012年年中工作总结

[3]王敏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8 (10)

上一篇: 工程研究论文 下一篇: 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