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4:38: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素质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比如实践第一观点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逐渐领悟并逐步树立的观点之一。再如对立统一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大与小、多与少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统一。数学知识同客观事物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就促成了数学知识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比如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数学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得到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相对全面。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成为 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浯来表述,并借助于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因而数学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因素。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大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与生活相脱节,在学生潜意识中知识都关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没有数学,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客观世界才是个大数学大世界,它不仅孕育了数学还是数学的归宿。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少年来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天天与书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却掂不出一盒粉笔或一瓶饮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对重量的实际感受.更可怕的是他们压根就无意去获取这种感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汉全在教室里、书本上不在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包括初步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其中感知和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尤为重要。3、重视非智力因素 发展
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无助于学生接收知识、发展智力。 教育心 理学认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是统一在学习活动中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终发挥着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知识本身引起无意注意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学生对知识逐渐对知识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利用新旧知识矛盾,或知识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有时上新内容的课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或提出一个与旧知识相关,但全靠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些都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素质 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
素质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的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比如实践第一观点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逐渐领悟并逐步树立的观点之一。再如对立统一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大与小、多与少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统一。数学知识同客观事物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就促成了数学知识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比如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数学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得到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相对全面。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成为 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浯来表述,并借助于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因而数学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因素。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大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与生活相脱节,在学生潜意识中知识都关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没有数学,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客观世界才是个大数学大世界,它不仅孕育了数学还是数学的归宿。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少年来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天天与书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却掂不出一盒粉笔或一瓶饮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对重量的实际感受.更可怕的是他们压根就无意去获取这种感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汉全在教室里、书本上不在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阶段以培养初步的形式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包括初步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其中感知和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尤为重要。
3、重视非智力因素发展
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无助于学生接收知识、发展智力。 教育心 理学认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是统一在学习活动中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终发挥着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知识本身引起无意注意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学生对知识逐渐对知识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利用新旧知识矛盾,或知识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有时上新内容的课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或提出一个与旧知识相关,但全靠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些都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效果。
四、适时揭示有用性,激起学生兴趣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9]刘聪.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191~192.
[10]蒋亦华.我国小学教师培养路径的现代特征与实践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26~28.
[11]荣鸿利、王丽丽.论小学教师专业素质[J].教师园地,2006(9):64~65.
[12]蔡秀玲.课程改革与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求[J].教育管理研究,2010(37):60.
[13]李瑾瑜.专业精神——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管理,1997(4):13~15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
[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
[2]都阳,John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
[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S1)
[5]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
[6]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
[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
[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
[9]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2]马越越.低碳约束下的中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3]范丹.低碳视角下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4]颜敏.能力偏误、教育溢价与我国工资收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12
[5]黄万阳.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度、效应与矫正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6]孟军.能源节约、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
[7]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
[8]张有绪.品牌资产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二、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提高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毕业班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如果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他们的思想波动和情绪变化会比较大,这对他们的学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针对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不踏实的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缓解他们不良的情绪,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毕业班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做处于迷茫状态的学生的指示灯,使他们了解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二)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学生领导一般比较重视毕业班,所以,他们在安排毕业班教师的时候,会选择一些有多年经验和教学成果的教师。这些老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创新精神,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大多高分低能,缺少语文素养。所以,毕业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应该做好备课工作,毕业班的教师一般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同时也会在教学中引入往年的考试重难点来训练学生,他们对总结和归纳知识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应届学生和往年的学生在知识水平上可能有不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在教学中都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化。
(四)提高教学效率
在毕业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会明显减少,而侧重于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应该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练习机会少了,教师每天可以利用课下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还有一些需要背诵的知识,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早读时间背诵,自主学习和消化。毕业班的阅读理解教学和习作教学比较花费时间,而且学生只是在课堂上练习阅读理解和习作,效果也不会显著,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渗透,来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和疑惑,教师需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也不能偏激地认为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才能带好毕业班。在教学上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师手段的教师更适合现代学生的发展,因为他们能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是很重要的。学校还要给教师们创造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85-02
工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生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或设计,进行科学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评价和检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通过一次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理论分析和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绘图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参加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探讨高校工科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特点,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改革探讨与实践,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一、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在大学本科教学中,毕业论文作为一种学术性论文,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综合了知识和能力的作业,而不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简单运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论文在他们的经历当中还是第一次。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更加认真、深入地分析问题,把握事物的规律,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去突破、创新和提高[1]。形成论文大纲,依据大纲完成论文初稿,经过不断修改,最后形成论文。这一过程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2.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严谨精神。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科学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创造科研成果的过程。从毕业论文课题项目的确定到实验方案的实施,从文献资料的查找搜集到论文的写作完成,从论文的评审修改到参加答辩,无不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
3.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写作水平。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各种写作前的准备,包括对论文框架的初步设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各种数理分析,作图等。毕业论文能否撰写成功,最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养成良好的学风和文风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3]。
4.毕业论文是毕业生留给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从学校获得的是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同时,学生也用自己的才华、见识、道德以及党性修养等方式给学校和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毕业论文则是学生留给学校的另一份特殊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学校可以用它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启发教育后来的学生。可以用它来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填补这些领域科研的空白;还可以推荐给有关部门或报刊杂志,以扩大影响。
二、当前工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工科本科毕业论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的、综合的检验。近年来,对我校本科毕业生调查分析发现,在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1.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毕业论文的教学在许多学校一直都不太重视[4]。一方面,很多高校都没有开设论文写作指导的相关课程,在教学中也未讲授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甚至没有举办过相关的讲座。换言之,学校未给学生提供毕业论文撰写的教学帮助,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仅局限于指导老师在毕业之际给予的短暂性指导。另一方面,一部分毕业生会认为找到一份好工作远比做好毕业论文更重要,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找工作、化工实习上,即使是学校开设的论文指导课也很少有学生来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毕业论文的写作缺乏热情,也就无法使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等环节顺利展开,所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自然就下滑。
2.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对学生毕业论文投入精力不足。高校教师任务量大,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同时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任务,同时有些教师忙于自己的工作和校外的业务,对学生毕业论文实验指导不多,科研态度不够严谨。教师的懈怠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
3.学校缺乏严格的论文评审机制,对论文评审缺乏合理性。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与其他课程考核形式不同,论文的评审主要依靠指导老师的主观评定,加上目前各高校对本科论文的答辩大多流于形式,既没有比较具体的评定细则,也缺乏严格的考评机制,因而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而产生不合理的问题[5]。
4.其他一些因素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除了上述主要的原因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还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如实验室资源不足,本科生数量太多,导致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根本不够用;还有实验室药品不足,即使本科生想做科研,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根本完成不了预期实验。这些都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的原因。
三、我校工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1.学生要认真选题,教师为学生选题严格审查。毕业论文选题,我院近几年采用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验题目,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学习需要选题。这样,教师发挥自身优势,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对学生悉心指导;学生也能配合其学习的专业特点和自身兴趣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实验设计。这样的毕业论文实验出现了双赢,学生爱做,教师爱指导,毕业论文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2.高校鼓励学生多进实验室做实验,允许学生提前完成毕业论文。学校为了给学生赢得更多的考研以及实习时间,使得毕业论文与考研和实习都不发生冲突。学院鼓励学生多进实验室做实验,让学生尽早完成论文实验内容。这样学生不但不耽误毕业实习就业时间,也为考研赢得了时间。同时,也避免毕业时期高峰进入实验室,导致实验室拥挤、设备药品不足的缺憾。
3.高校要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论文指导课。由于本科生第一次接触到毕业论文,并且对毕业论文了解不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写作。鉴于此,学校应开设论文指导课程,定期举办论文写作指导讲座,传授学生论文写作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白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论文写作指导课程通过对论文写作规范、基本结和框架,以及写作思路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有全面的认识。
4.高校要积极搭建并完善教师指导工作的考核机制。本科生可以采用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度。学生自己的写作态度和自身写作能力对于论文质量起着决定作用,但指导老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建立并完善教师论文指导工作的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和考核,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在本科论文指导工作中尽职尽责。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专业课,一边做毕业论文实验,在毕业论文实验项目中还可以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这样既发挥了教师学术优势,又有利于指导学生。
四、结束语
本科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是结合我校工科学科特点,对工科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改革探讨,进而推动本科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考研或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
[2]项金枝.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6):295-296.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规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实际在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语文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在培养数量和质量上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的中职教育课程结构设置并不合理,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许多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内容滞后的矛盾日渐显现,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滞后于现实需求,专业课程偏重学科建设,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学生综合能力有培养。这个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仍在沿用。教师大都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练习,偏重于理论型、知识型逻辑思维训练,因而学生难以获得事物具体表象的支撑,语法概念、人文伦理、文体表达方式、语体风格、语文结构在不少学生的头脑里只是干巴巴的知识条文,缺乏活灵活现的具体形象,更缺乏日后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能力。由于语文教学的欠缺,使学生对抽象概念出现较多的文言文和一些科技文的理解产生困难,影响了学生全面思维的发展,认知和实践能力较差。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显然是“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这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语文教学是一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工具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基础。弱化了这方面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只强调学技能的职业特点,而忽视个人发展的文化内涵,使他们在掌握从事某种岗位技能的同时却无法达到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因其专业技能低,文化素质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其服务于适应职业社会需要的教育教学质量,即培养具有通专多能实用型、适用型、适需对路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其核心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度,是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走向市场后给社会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多少,则会成为中等职教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而要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上来,使其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人才规格质量培养与劳动市场的流向趋于一致。为此,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尤其重要,作为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学科,与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素养、自学能力、心理素质等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主导地位和事半功倍的效能。
创新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供平台。在学生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各种情感、态度、意志、兴趣对技能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职业教育中作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点的语文教学,应在选文和教学形式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职业方面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读职校当工人低人一等”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选取一些歌颂当代劳动者的诗歌、散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角色互换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经历审美和情感体验,正确认识到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找回自信;组织学生听取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做典型报告,写出感想认识,语文课上进行评讲,使学生了解成功者背后的付出;以语文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良好的理性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经营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语文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其人文性在解决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对专业技能形成影响的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的体现,如对人的接纳、容忍、理解、尊重关怀和爱护、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体现出极大的社会性和人生价值追寻。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互相配合,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各种新途径、新方法。通过语文教学不断地转变学生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力,强化学生学习和练就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适应将来就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实行灵活模块的教学策略,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中把语文课编为文选预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文刊板报编辑与排版训练四个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分为基础语文能力训练和职业语文能力训练,既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又适应和满足技术专业的需要,从而强化学生今后岗位实践活动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岗位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时效、培养学生把握语文的能力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十一届(2017年)评选活动将自2017年4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10日。第十一届评选活动结果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研究生组
一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
段青如 《四种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基于
K-Means聚类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
臧蓓蕾 《3~5岁儿童心理数线的发展》
李庆霞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分享环节研究》
杨恩慧 《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
康佳丽 《亲子班活动中亲师幼互动个案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朱萌萌 《学习故事评价方案在幼儿园的运用现状研究》
王孟怡 《幼儿分享行为与动机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马妮萝 《近十年英国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政策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樊丰艺 《2014版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PK-2年级阶段的分析
及启示》
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
钮亚磊 《大班幼儿认识和使用地图能力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李 娜 《幼儿园节日活动中幼儿社会教育的现状研究》
魏 聪 《我是一个行动者――幼儿园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构建研究》
方晨瑶 《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
翁楚倩 《自主表达语境下的学前儿童句法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李 放 《低结构活动促进4~6岁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王 娟 《儿童心理状态术语输入方式对其心理理论的影响》
焦欢欢 《教育戏剧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刘冬贵 《促进大班幼儿分享认知的教育实验研究》
于淑凤 《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的实践研究》
于帅琦 《幼儿园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收入的调节作用》
张 沙 《北京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李 哲 《在幼儿园开展哑剧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王先妹 《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效研究――基于“关注为本采纳模
式”的分析》
冯 M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熟手――新手教师师幼互动特征的
比较研究》
冀轶骁 《区域活动分享环节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胡红花 《追求卓越:一名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杨 眉 《新西兰〈编席子:学前课程〉研究》
三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史九欠 《幼儿园中班师幼互动质量与大班幼儿词汇理解能力关
系的追踪研究》
李延方 《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与4~5岁幼儿社会技能关系的追
踪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包 丽 《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家庭关系――基于家庭动力绘画测
验的结果分析》
步 宁 《串珠材料在幼儿园中运用的研究》
程 程 《幼儿园种植园地活动的实施现状研究――以南京市四
所幼儿园为例》
南通大学
王 娜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张丽莎 《3~6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特点及其对早期阅读的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
高竹青 《社会情绪教育对大班幼儿外化问题行为中影响的实证
研究》
殷菁彤 《社会情绪教育在中班幼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干预研究》
李 娟 《图画书不同教学关注点及其效果的比较研究》
于 真 《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需求分析及社区指导方案建构
――以入户指导为例》
沈阳师范大学
茹晨辉 《基于幼儿教师准入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品性指标体系研究》
商 妮 《教育戏剧活动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教育现场
实验研究》
时康洁 《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结构和水平的研究》
王梓杨 《“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
吕冰霞 《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及成因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马英连 《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态度和行为的特点及一致性
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
武 威 《美国〈2010年NAEYC初级和高级早期儿童教师专业
准备标准〉研究》
蒋 倩 《昆明市Y幼儿园蒙台梭利X混龄班幼儿助人行为的个
案研究》
孔礼美 《普惠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个案研究――以丽江市
A园为例》
童 欢 《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活
动研究》
谢 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昆明市Y
幼儿园为例》
张春艳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叙事教学的实践探索》
宋文婷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以C幼儿园
中一班为例》
唐东琴 《昆明市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状况的研究――
以中(六)班为例》
李俊丽 《5~6儿童“社会性发展”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调查
研究――以玉溪市A幼儿园为例》
赵 丹 《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以昆明市
石林彝族自治县为例》
本科生组
一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
潘炳如 《当前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实证研究――以广西幼儿园
园长为例》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薛长凤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江
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东进村学前留守儿童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於金滟 《3~5岁幼儿延迟满足策略的研究》
张 婷 《某街道园的发展变化――基于对一位街道园园长教育生
活的研究》
张博楠 《幼儿家长对“起跑线”认识的研究》
陈 洁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班级地位的相关性研究》
南通大学
孙 琪 《学前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基于三
所幼儿园实验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宁波大学
全佳敏 《大班幼儿图画叙事的推理能力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杨 爽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观察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杨梦倩 《结构质量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影响机制的研究》
吴镁云 《北京市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评价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陈莉莉 《中班幼儿家庭表露特征及其与社会退缩的关系》
冯廖宁 《亲子阅读中母亲在不同类型图画书上的语用研究》
郭 俊 《抚养者敏感性对幼儿亲子依恋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 超 《自闭症儿童挑战的调查研究》
赵 蔚 《6~8周岁自闭症儿童回声式语言语意分析研究》
金t程 《幼儿手指数数发展的眼动研究》
高佳怡 《亲子关系与儿童情绪观点采择能力的相关研究》
胡 琦 《大班数学区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特点特点研究》
陆 露 《4~6岁儿童执行功能对算术策略的影响》
倪 莉 《幼儿对象形甲骨文、简体字和简笔画认知加工模式的
ERP比较研究》
张甜甜 《学习故事对一线幼儿园教师回应策略引领作用研究
――以X幼儿园新西兰学习故事园本教研班为例》
中华女子学院
顾颖欢 《自主阅读状态下4~5岁幼儿无字图画书叙事能力的发
展特点研究》
郑诗涵 《早期阅读对学前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二等奖
常熟理工学院
严晓艳 《幼儿园中班教师奖励行为的调查研究――以常熟市
Y幼儿园为例》
杭州师范大学
葛莎莎 《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对学前师范生指导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以杭州某高校为例》
陈心怡 《围裙剧场融入幼儿园主题教学之探究――以绘本“蛀
牙虫家族大搬家”为例》
河南大学
马钰雯 《波兰融合幼儿园幼儿的交友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
胡回回 《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章佳琪 《父亲参与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孙梦婷 《基于角色游戏的同伴交往中幼儿语用倾向的发展研究》
王珊红 《幼儿园规则性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研究――以宁波市
某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乐萍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奚倩颖 《湖州市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
嘉兴学院
曹妍慧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积木搭建活动的调查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唐 宁 《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认同――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吕 佳 《死亡主题图画书阅读对5~6岁幼儿死亡态度的影响研究》
姜佳佳 《3~6岁儿童对“家”的认知研究》
李小文 《我从幼师学到了什么――职前教育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价值的个案研究》
杜佳坤 《学前本科生通识性知识调查研究――以N市为例》
南通大学
陈芳婷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亲子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徐 磊 《E市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家园共育的现状调查研究――以A
的相关研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徐文静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家长被动合作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幼儿园为例》
宋 佳 《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行为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S
园为例》
黄冈师范学院
王元h 《幼儿园午睡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以H市A园中班
幼儿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朱晓雪 《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研究》
刘珊雪霏《家园联系册及家园联合进行形成性评价调查研究》
胡迎节 《4~6岁幼儿对朋友理解的研究》
南通大学
程沭欢 《我喜欢的好老师――来自5~6岁儿童的图像语言》
蒋异秋 《美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周 宁 《语言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毛碧琪 《民间艺术情境教育与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
岑茜燕 《幼儿参加兴趣班现象与对策研究》
王懿晴 《4~6岁儿童体质发展状况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白 娟 《幼儿玩电子游戏的调查研究――以某市为例》
石婧菲 《新建幼儿园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以
B市K幼儿园为例》
张臣媛 《幼儿园表演区中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应用――以H市S
区蒙古族幼儿园为例》
赵媛媛 《内蒙古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
告――以N大学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为例》
孙笑然 《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作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H市
T幼儿园为例》
田立圆 《农村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现状调查――以T市K县为例》
宁波大学
林 洁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提问的调查研究――以宁
波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大丙班为例》
刘佳佳 《座位安排对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研究》
王瑜银 《科学益智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有效性的探究――以
大数据理念为支撑的个案研究》
应青青 《中大班幼儿想象画作品特征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
庞国秀 《幼儿园与早教机构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比较》
杨 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研究》
石家庄学院
梁晶晶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专业
能力情况的调查研究――以S高校为例》
首都师范大学
白 鸽 《北京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分
析――以海淀区3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为例》
杨 静 《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与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陈媛媛 《幼儿园图书区创设与使用的个案研究》
乔雅迪 《北京市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调查研究》
刘t玮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研究》
叶新蕊 《专家型与新手型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比较研究――以数
学集体教育活动为例》
张美玲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张晓飞 《陈鹤琴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思想研究――以江西省立幼
稚师范学校为例》
赵 悦 《不同同伴关系类型中班幼儿的告状策略研究》
赵晓婷 《4~5岁幼儿角度大小感知的干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朱 锐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情意调查研究》
韩志辉 《园长眼中的卓越幼儿教师》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儿师范学院
郝哲含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自我发展的内容分析》
梁吉利 《幼儿园教师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态度研究――以杭州市
西湖区三所幼儿园为例》
石欣怡 《3~6岁幼儿对布绒玩具色彩偏好的调查研究》
朱艳艳 《基于情绪体验的交互式叙事儿童体感游戏设计研究》
曹荣静 《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人际交往领域的内容分析》
韩雨萨 《妹妹来了――二孩家庭的个案研究》
俞秋云 《小班同交往方式性别差异的观察研究》
张乃铭 《不同气质类型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叶常宇 《对幼儿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调查研究》
周雅雯 《家庭中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尹 枚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对策研
究――以胜利学院为例》
王红彬 《东营区幼儿数字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
聂 颖 《幼儿园初任男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研究》
程 思 《大班幼儿攻击及教育策略研究》
高 珊 《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某
一级一类幼儿园为例》
田青云 《儿童探索馆中异龄同伴交往特点的研究》
乌哲丽坤《5~6岁幼儿助人行为的研究――以龙岗路幼儿园为例》
赵欣秀 《区域活动中3~4岁幼儿攻击行为与教师策略研究》
陈君玲 《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以上
海市公立幼儿园为例》
张F倩 《幼儿园过渡环节中音乐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 歌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幼儿科学探究行为的研究――以老
牛儿童探索馆缤纷水世界探索区为例》
专科生组
一等奖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任 玲 《幼儿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究及解决对策――以通辽市××
幼儿园中班为例》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郭明婕 《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教育策略》
童 琳 《中班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
曾雅君 《大班幼儿绘画中色彩情感表现的实践研究》
李 倩 《实习老师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策略》
陈虹灵 《儿童画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帮助》
顾舒婷 《小班幼儿家园进餐问题的比较研究及解决策略》
洪莉琦 《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中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周思祺 《大班幼儿一日生活的个性化发挥和管理的研究》
林梅妹 《中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分析及教育对策》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 姗 《“窥视”童心读懂幼儿行为的背后》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丛伊美 《母爱似水―滋润心灵,温暖人生――从〈妈妈咪呀〉谈
家庭教育》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王 媛 《浅谈大班幼儿在自由情境中的自语现象》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 《幼儿恋物行为的个案研究》
张康帅 《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需求及对策研究》
姜妍妍 《浅谈3~6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张 莹 《父亲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相关研究》
宋淑珍 《论幼儿教育对儿童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毛玮佳 《学前期幼儿参与课外兴趣班的调查研究》
朱靖奕 《上海市现代祖孙关系的调查研究》
二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晓璐 《自由游戏中大班男童玩具选择的影响因素观察》
欧雪艳 《幼儿合作讨论的价值与引导策略研究》
潘友玲 《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指导的叙事研究 》
叶星莹 《中班幼儿自主游戏中不良行为的观察研究》
关江洪 《关于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与研究》
林凯璇 《低结构材料在美工区中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林雨菲 《大班晨间谈话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影敏 《区域活动里中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刘 玉 《幼儿园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王莉莉 《小班幼儿在集中活动中注意力分散问题的观察研究》
张玫瑶 《幼儿园实习教师工作压力调查研究》
陈小妹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黄建芳 《浅析数字化绘本对幼儿阅读时的几点建议》
林雅婷 《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何梦婷 《大班幼儿值日生活动中数学能力的表现观察研究》
张铃芳 《幼儿“游离”行为分析和指导方法》
赖碧珍 《中班幼儿攻击的个案研究》
林梦婷 《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问题及策略研究》
谭晨璐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谭文洁 《大班幼儿游戏中合作行为现状及策略》
陈美红 《幼儿攻击家庭成因分析及矫正对策研究》
何秋娇 《小班幼儿情绪调控类型与教育策略》
吕秋萍 《大班木工坊材料投放与使用的观察研究》
谢莉权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许 匆 《小班幼儿负面情绪的观察研究》
洪文文 《小班幼儿音乐游戏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黄云蔚 《中班幼儿值日生任务意识现状与策略研究》
赖艳春 《中班幼儿的进餐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晶翠 《用融合教育开启特殊儿童的心灵之窗――以两个案为例》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刘子成 《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见问题浅析》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牛 莉 《幼儿教师对大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指导研究――以幼儿
园科学教育活动为例》
王 蕊 《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表扬行为策略的研究》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钰茜 《3~6岁幼儿性教育的调查研究》
王兆锦 《教师应对3~6岁幼儿告状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
陈明倩 《情境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钱 雪 《农村幼儿园歌唱活动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夏艳秋 《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度的研究》
魏梦霞 《幼儿一日活动随机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颜 梦 《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仇祯杰 《幼儿“人来疯”现象的个案研究》
黄 葳 《家庭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三等奖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林 瑾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及培养策略》
黄艺 《父母婚姻质量对幼儿依恋关系和攻击行为的影响》
李麒阁 《中班幼儿与同伴的冲突行为及相应干预策略的研究》
林云艳 《大班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研究》
刘珍珍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废物利用的现状研究》
潘静虹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吴静凌 《部队特色渗透于园所环境创设的探索研究》
星 《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
詹 银 《大班幼儿歌唱兴趣缺乏的成因及其培养策略探讨》
郑婷婷 《幼儿音乐兴趣培养的生活化策略实践研究》
朱文凤 《小班幼儿情绪认知能力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陈幼娇 《不同家庭背景下小班幼儿数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研究》
刘煦芳 《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陆婷婷 《小班幼儿午休不良行为的解决策略研究》
吴昕容 《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叶舒妍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策略研究》
黄雨徽 《中班幼儿自然角中探索能力的观察研究》
林 洋 《初探大班幼儿角色扮演中的师幼互动》
沈 薇 《中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培养的叙事研究》
汤婷婷 《如何有效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许巧敏 《幼儿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陈悦琳 《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方 h 《培养幼儿美术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林尘钰 《关于提高幼儿舞蹈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分析》
陆倩宇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饶巧仙 《实习新教师组织中班歌唱活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李梦婕 《浅谈大班幼儿绘本的选择及阅读指导》
马行东 《幼儿肢体动作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与提升策略》
沈丽娜 《中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及解决策略》
叶莉莉 《中班幼儿识谱能力诌议》
张 妍 《中班幼儿打击乐常规的现状与培养研究》
董玉婷 《大班幼儿生活日记绘画的观察与分析》
刘岚岚 《美术区域材料投放对幼儿的影响》
叶冰妃 《小班娃娃家区域游戏的趣味性创设策略》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 芸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探析》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孙 鑫 《新媒体介质条件下,幼师生学习区域理论效果的现状
分析和对策研究》
苏 瑶 《学前自闭症儿童课堂适应性的干预研究》
郭金平 《黑龙江省早期教育机构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
马 越 《〈最强大脑〉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孙美姗 《提高幼专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有效策略――以H专科
学校为例》
韩冬梅 《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动画片――以〈熊出
没〉谈动画片的等级制度》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蒯孝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媛媛 《中班幼儿歌唱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凉城县岱
海镇第二幼儿园为例》
成美娟 《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 珂 《在幼儿园开展花球啦啦操的实践研究》
吴晓凡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有效结合》
许正杰 《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指导的
实践研究》
蒋玲娟 《关于幼儿园体操教育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李楠馨 《幼儿游戏缺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李墨梓 《浅谈民间游戏在乡镇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李 琳(华东师范大学,指导教师:李季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丽园(华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郑福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
张 燕(西南大学,指导教师:刘云艳)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李 春 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华 故事讲述与扮演的结合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廖 莎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
西南大学
魏 燕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
赵丽君 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刘智成 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件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志成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三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吕 晓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A幼儿园为例
本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左慧慧(中华女子学院)熟手――新手型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
张 怡(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对专家型教师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
韩佳伶(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家长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剑琳(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何海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基于现场的观察研究
李 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的现状及思考――以宁波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博聪幼儿园为例
江(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园网站栏目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黄 俊(杭州师范大学)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菊芳(杭州师范大学)4~6岁学前儿童心理压力源的访谈研究
许大龙(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张 娣 5~6岁幼儿面积守恒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向亚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史秀芳 对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王迎双 国内外幼儿插图比较研究
许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导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
王 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徐仲卿 上海0~3岁社区婴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俞洁静 幼儿园小班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初探
仇 芸 基于0~3岁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朱丹丽 对三套幼儿园教材(中班)艺术活动目标的比较研究
俞 洒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王子 师幼互动中幼儿对教师影响的初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毛美君 幼儿美术教育中范画价值的初步研究
吴奶儿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调查研究
严倩颖 短期训练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
唐 赢 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述评西北师范大学
路 娟 关于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鼓励奖:
王海霞 吴爱梅 刘丽娜(中华女子学院)
沈笑英 杨欣琳(陕西师范大学)
张 俊 姜 飞 白 云 陈 佳(首都师范大学)
张 颖 陈 夏 金爱萍(杭州师范大学)
陈 琳 张洁琼 陶 涛 邱莹莹 胡巧红 吴海燕
郁 蕾 谢巧玲 高乐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 卓(湖南师范大学) 刘 冉(西南大学)
吴丽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竹君 钱舒琴(上海师范大学)
专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张婷婷(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关于2~3岁幼儿早期阅读倾向的调查
胡 静(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有效互动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邹 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体态动作在中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覃小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
吴锦婵(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赖慧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关系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杨 媛 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许丽连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失败
蒙小华 幼儿散文的教学与研究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谢莉莉 中班幼儿快乐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爱萍 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
吴霞花 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庄碧云 大拇指翘起的度――附属幼儿园家庭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忠明 关于合肥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 芸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唐翔燕 关于幼儿园开设兴趣班情况的调查
宣杨杨 幼儿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现状调查
卢 静 关于小学生感恩心理的现状调查
鼓励奖:
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马 静 王亚楠 汪 霞
余琼瑶 杨 蕾(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蓝 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吴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2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2年6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2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两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2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论文同时以电子文档方式发送至,请在主题栏标明“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字样。
六、评选和奖励
1.将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2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省略”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省略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计算机中的进?33? 二进制表示?3第二? 计算机文化基?.6 其中:“章”部分使? 宋粗体四? 字;“节”部分采? 宋?5? 字引言(或序言)(宋?5号譩5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唬门类很全?4、论文帝国 门类较全。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毕业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子的?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还有写论文要注意什么啊,有那种专业写论文的吗?日语小论文的格式是什么一般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啊我们要写论文,好像还要参赛!拜托各位,那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帮帮偶亚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老师要我们从身边选题.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