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申报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3 10:29: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志愿者申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志愿者申报材料

篇(1)

“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你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你才知道其中的快乐,只有拥有过,你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我班志愿者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所有同学,于2008年9月入学便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注册为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青年志愿者”,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在我们学院,志愿者人数更是数千人,作为其中的一支集体,我们监理08级3班全体志愿者感到无比的自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代表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形象与行动指南。志愿者,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监理08-3班青年志愿者集体奉行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准则,以“立足校园,奉献社会,服务他人,锻炼自我”为宗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倡导真善美,呼唤正义、爱心与奉献,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服务原则,并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组织和指导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完成院团委、系中队部布置的工作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众多富有爱心的青年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本集体成功组织开展了多次志愿活动:

敬老院“送温暖”--《奉献.信念.关注孤寡》: 2008年11月12日,一个极其普通但又不平凡的日子。既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半年的纪念日,又是我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活动日。这次志愿者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确定参与本次志愿活动的名额到活动的策划、开展,每个环节都充满着精彩。出发前,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志愿者及学生会中队部考核干事在我和中队长的组织下,于学院综合楼前国旗台集合,向5.12地震中罹难的中华同胞默哀三分中。随后,前往目的地温江社会敬老院,给老人送去部分生活必需品、与老人谈心和向老人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情况,成为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我们带去的高质量节目受到老人们的喜爱……跟老人谈心,回忆着过去的艰苦,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最后我们要走了,将老人抬了回去,老人是一遍又一遍的说感激的话,而我们总觉得有点受宠若惊,相信当日一起参与了的同学都深有体会。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怀,即使我们只是学生,只要能常去看看她们,她们都会感到生活依然很美好!

清洁校园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成为我们班志愿集体的口号。目前我院正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交院的一员况且我们还是志愿者,参与其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08年12月,为了美化校园,给同学们一个清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安排志愿者每天对校院内难以清扫的垃圾死角,花带进行清扫,墙壁桌椅进行了清洁整理。同时也安排了志愿者对学院的部分教室、院系领导的办公室进行了整理,得到了领导的好评!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感恩母亲”母亲节活动:09年3月8日。为了弘扬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从理解、关心父母开始,培养感恩的心,学会关爱他人,尊敬师长,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并从系列体验活动中,培养志愿者们对家庭、对父母、对亲人有热爱、有责任、愿奉献的良好情感,以此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道德规范素质,我们班部分志愿者放弃周末休息,开展了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

活动中我们通过讲母亲节的来历、有奖问答、给母亲写信、一起唱赞美母亲的歌曲,用手语《感恩的心》等多种形式来感念父母。

“义务献血”感动集体:“我体内流淌着天下父母的血,如果有一天父母的血液不足,我会排除一切障碍把我的血液输送给天下父母”。这是我班志愿者杨治对蓝雪服务站的承诺!一滴血也许对我们健康的青年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需要一滴血才能保住生命的人来说,无疑不是珍宝。他曾献血300ML,他用他的行动告诉社会:我是一名志愿者,我对志愿者协会承诺永远不变,无私、奉献、友爱……我相信,在他的感召下,我班志愿者将会有更多的人容入进去,义务献血,帮助需要及时救治的伤病者

激情三月—学雷锋,做好事。2009年3月,我们响应院团委的号召,宣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在当代的社会的体现,并带领大家投入到学习雷锋精神的社会实践中。为此走出校园,走进温江公园,给温江公园一个清洁的春天,做一个春天的使者。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更深刻的体会雷锋精神,3月31日,我们又组织我班同学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座谈,大家一起回忆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主要事情。同时还利用多种形式(如:诗歌、小品……)对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进行了再现,同学们感慨万分,都表示将认真学习雷锋,把雷锋精神播撒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大爱充满人间……就在这时,我们看到消息说;邻边的中医大,XXX同学父亲病重,我们班的志愿者拿出自己的零花钱,通过学院的募捐组捐给了那位同学,希望她的父亲早日康复!也许,我们的捐助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我们的行动、我们的爱定能感动上帝,眷顾着那位同学的父亲……

这些活动曾受到系领导和辅导员的嘉奖和表扬以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监理08-3班青年志愿者集体从成立之日起就以诚恳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全体成员在系中队部的组织下志愿服务时数达10小时以上,本班自觉组织志愿服务也在20小时左右,为公益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志愿者的事业既伟大又平凡。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无私的帮助和爱心的付出;之所以平凡,因为它是由众多的志愿者在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了伟大的奉献事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校园里的每一个细小的角落,在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细心的呵护、在对周边环境的热心的关注、在对国家的事的积极的关注。用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别人,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作为一支新世纪的青年志愿集体,我们始终以自己的热忱和爱心,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关怀弱者,关爱我人;完善人格,弘扬新风;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乃至社会的美好明天尽自己一份力!——这就是我们的感悟,我将不断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我将不断把自己的热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里,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

篇(2)

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截至2007年12月,全国已经有累计超过2.68亿人次的青年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达2511万人。自从1993年福州大学也率先开展志愿服务至今,大学生志愿者人数逐年递增。高校志愿服务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5年来,在全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团工作的组成部分,既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也是进行有效思想教育的途径。然而,随着高校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同时又对志愿者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认可成为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志愿者工作的两难问题。

1 建立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构建组织管理体系

高校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是青年学生,由于青年学生的参与渠道和领域的多样性,个体偏好性和选择参与的随意性以及参与过程中的群体性,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国内志愿服务状况和国际上惯用的方式,以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为核心,构建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是目前国内外NGO组织在志愿者组织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的NGO组织根据本组织不同的需要,在注册认证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侧重,或宽或严,但是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以这种方式吸纳志愿者,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给与支持和鼓励。

那么,什么是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呢?它就是对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并按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给与认证的制度。而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正是以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为核心,它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内容:

第一,形成权威性的注册认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志愿者基本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掌握全校志愿服务动态,拟定志愿者工作战略,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志愿服务资源,并保证志愿者服务认证的权威性。

第二,出台方便有效的注册认证程序。高校志愿者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基于志愿服务本身的特点,如果注册认证程序复杂、手续混乱,必然使注册认证的过程杂乱无章,影响注册认证制度的有效性。

第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即以服务认证为基础,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评优,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激励志愿服务行为并保障志愿者权利,更好地发挥注册认证制度的积极作用。

福州大学于2005年开始试行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以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根据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对2007年的志愿者认证工作统计,校内各类志愿组织总志愿认证时间为11317小时,其中志愿者服务认证时间为7322小时、志愿者培训认证时间为3192小时,共达2315人次。

2 广泛参与与打造品牌项目相结合,构建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体系

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时代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青年学生谱写无悔青春的契机。为此,高校应该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充分的平台展示其青春的光彩,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其中,志愿服务项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为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多口径、多渠道”地参与志愿服务,高校不仅应该构建良好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更应该努力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体系,力争打造品牌项目,带动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活动,构建完整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开发运作体系,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 推进科学化管理,完善项目运作流程

总结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完善的项目登记管理制度,使项目在运作过程中有章可循。首先,保证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是关键,严格控制项目申报程序,要求申请组织提交齐全的申报材料,包括详细的活动计划、清晰的可行性分析、完善的安全预案等,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其次,精心指导项目运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不定期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项目的进度、经费使用情况及服务对象的反馈等。对于大型或长期项目,可安排工作人员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以便更好地对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最后,项目结束时,及时认真开展项目评估,根据项目开展过程的详细记录和服务情况反馈,对整个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同时,一段时期内就要对全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把握动态。

2.2 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积极性,推动项目运作良性发展

在项目开发方面,福州大学志愿服务工作部将重点工作放在指导志愿者团队独立发展项目。如:福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支教”服务项目是在志愿服务工作部指导下,由志愿者自主开发的一个服务闽候大学城周边农村的项目,该项目荣获2008年第三届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奖。同时,结合志愿者服务倾向和社会服务需求,建立主题引导机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对志愿者的服务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重点强调的是,要激励各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辟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阵地。

2.3 展现自身优势,打造品牌项目

高校的志愿者工作不仅要加强项目开发运作机制建设,还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组织动员能力强和青年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定期开展一些特色项目,发掘并树立品牌项目,最终实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项目格局。

3 系统培训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志愿者骨干培训体系

管理学上认为,管理半径过大,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变多,难以执行统一的制度,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因此,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敢为人先、勇担重任的同学,以缩小志愿者管理半径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必要。

要培养合格的志愿者,就要建立高效、严密的培训机制,把实践教育与系统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扩展志愿者骨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系统培训树立有序的志愿者活动意识,拓展工作视野,激发服务创新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开拓志愿工作的生命之源,长青之木。

首先,要培养骨干志愿者,就要挑选一批优秀的志愿者队伍。采取以志愿者自荐为主,组织推荐为辅,在充分考虑个人意向及实际组织志愿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实行适度的培养差异化,帮助学员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

其次,在培养模式和培训内容上,采用现代管理教育方法,以骨干之间传帮带为纽带,逐步完善培养机制,强化骨干培养模式的科学性。福州大学志愿者协会通过立体化全面化的培养体系,比如开设专家讲座,组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等,为志愿者提供全面了解志愿者理论、组织管理常识等方面知识的平台,激励志愿者探讨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交流志愿服务的感受,积累志愿服务的经验。

通过建立志愿者骨干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长效机制,不断培养志愿服务人员,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为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构建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志愿者是一支充满奉献精神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爱心和热情。构建志愿服务保障体系,不仅代表着社会对他们的支持与肯定,还可以促进和帮助青年志愿者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他们的服务、他们的精神传播得更远,更深。

资金保障是目前建立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青年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拥有高涨的热情、爱心和大量的时间,还要面临着一些随之而来的费用支出,如交通、饮食、通讯各方面的开销,在服务项目的开发、运作以及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购买保险等方面也会产生各种管理费用。这一系列的支出无论对志愿者个人和志愿者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在学校下拨有限经费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加强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志愿者行动的持续发展。

另外,政策保障、法律保障、人员保障等问题也是志愿者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启动与全面开展,无疑为志愿者打造了绝好的宣传平台。借助奥运会强大的号召力,更广泛的人群了解并近距离的接触志愿者,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也纷纷加入到宣传志愿活动的队伍中。这为志愿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认同感的同时提升了志愿者的社会地位。然而,由于奥运会自身的阶段性和奥运会志愿者组织方式明显的突击性,大批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会结束后,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它很有可能导致政府对社会志愿服务工作重视的下降,媒体对志愿者关注的下降和志愿者自身对志愿服务热情的下降。同时,由于此次奥运会实行以北京高校为主体的志愿者招募计划,致使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对于其他城市的影响远远不及北京。所以利用我国现在的的氛围,推进志愿者工作体系的构建将会促进我国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志愿者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地明确和拓展。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地积累、思考、规划和落实。这就更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工作人员能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更好地把握定位、明确思路、坚定信心、稳健步伐,对志愿者工作进行长期规划,引导、促进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从而为全国志愿者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敏.关于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思考[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2] 何珍文,王群.试论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3).

篇(3)

高校团总支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肩负着团结青少年,提高青少年觉悟的重要责任。在新时期,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让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的更为快捷,但是网上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各种思想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认知,这又使高校团总支工作变的更为艰巨。因此,新时期高校团总支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本着培养 “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社会主义公民为目的,切实抓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好现阶段的高校团总支工作呢?

第一,明确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团总支,要积极响应团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当前教育重心,设计一条主线开展工作。如针对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礼仪常识,不懂得温和谦让,不善于与周围的人交往,讲究个人自由,忽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缺乏良好的礼仪习惯的状况,团总支可以开展 “传承儒雅构建和谐”的礼仪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利用学生课外业余时间,邀请老师就课堂礼仪、着装礼仪、行为礼仪等方面作国旗下的讲话;并组织开展礼仪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电视台聘请专家进行礼仪知识讲座,校园掀起了学礼仪的风气。此外,还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礼仪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转化为行动。

第二,转变工作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与沟通。

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学习的渠道不再仅限于课堂,他们通过很多途径进行学习与交流,他们所涉猎.的知识在有些方面并不亚于团干部,甚至比团干部知道得更多。对于这样的学生再用老办法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求我们团委先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平等的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改进中学共青团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这种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需要情感的支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团干部对学生应做到:一是应有充分的爱心与尊重;二是应有充分的了解与理解;三是应使学生充分感受教师的意图,并与学生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伙伴关系,在对话、理解、欣赏、倾听、关怀、信任中,用人格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共青团工作才会声色并茂。

第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做好评优工作。

一方面,团总支要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时间活动,并可以与学校外部联系,定期的组建团队开展青年志愿者援助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的活动过程中要做到务实求效,大力培养团员青年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团总支部书记以及各部门要组成的综合测评工作小组,团总支部书记任组长。始终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评优工作,审查与监督工作要做到及时、到位,严格把握测评的各个环节。首先,在各年级学生干部层面进行广泛宣传,然后再要求各班召开支部动员大会。进而推荐出可以申报参加院系评定的优秀个人。院系必须对所上交的个人和集体评优申报材料进行认真评定、统筹考虑,并经过初评和复评最终确定优秀个人和班级。团总支最后对优秀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宣传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勉励全校大学生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戒骄戒躁,以促进全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正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要注重提高团干部的工作素质。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执行者和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团干部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共青团组织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共青团在学校德育中作用的发挥。同志在建团80周年的讲话中,希望团干部努力做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好干部。总书记对团干部提出了“一是忠诚党的事业,二是要热爱团的岗位,三是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要严格选拔任用程序,重视和加强共青团干部的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习刻苦、工作扎实、开拓创新的团干部队伍,真正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为此,团总支要要重视和关心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始终牢记,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要始终站在党和国家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重视和关心团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级团的班子,认真做好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使用工作,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广大团干部在磨练中更快地成长成才。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爱护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和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总之,团总支是高校团员教育工作的基础,其工作任务繁琐而又艰巨,工作的好与坏都事关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高与低,为此,团总支要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开拓并举,整合利用学校当前的有限资源,做好共青团员的教育工作,让党放心,让国家放心,让人民放心。

篇(4)

***电力公司团委坚持“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宗旨和“专注服务 构建平台 创新模式” 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助推企业发展和助推青年成长成才双赢发展,抓建设、抓服务、抓学习、抓特色,深入促进服务型、学习型和创新型团组织建设。以“我要成才、我能成才”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实施“青”字号品牌工程和青年人才工程,在工程建设和机组检修期间开展“青年立功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突击队等活动;调整成立“星光读书会”并多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导师带徒”、“青工技术运动会”和青工“五小”创新创效等传统品牌项目上创新活动形式,同时新推出“青工技术大讲堂”和微型团课活动;开辟团员青年活动新阵地,开通QQ群和微博等团员青年交流新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广泛地调动了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推动共青团工作管理水平、服务水平、青工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嘉电公司的转型升级和“十二五”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结合团内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团活动吸引力。

为推进公司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组织导师带徒合同签订仪式,营造深厚学习氛围,100余对师徒签订导师带徒合同,在活动中实施《导师带徒活动台账记录》制度,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同时组织优秀师徒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佳师徒”,进一步提升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

深入开展“青工技术运动会”,创新活动形式,在今年第十届青工技术运动会上实施争霸赛、结对师徒之间比武等形式,提升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共吸引400余人次角逐15个项目的技术比武。通过技术运动会激发了青工们争学技术、苦练本领的热情。

深入开展青年QC科技攻关和青工“五小”创新创效活动, 2011年第四届青工“五小”活动产生成果20项,在成果评审中创新评审形式,采用成果负责人先通过PPT视频进行讲解再由专家组进行评审的方式,促进交流,启迪思维,促进公司“五小”活动的整体水平。

针对青年特点,推出“青工技术大讲堂”和“微型团课”活动,使青年员工走上讲台,讲技术、讲知识、谈爱好,既为青年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也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结合实际情况和青年需求调整成立“星光读书会”,开展读书漂流、有声阅读、读书心得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读书乐趣,在青年中营造浓厚阅读氛围,使广大青年职工拾起书本“以书会友”。

二、深入推进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合力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威信。

公司团委严格遵照《团章》规定及公司相关制度,按时完成团委委员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指导团支部实施公推直选换届选举工作,将优秀青年选拔进团干部队伍加强锻炼,从根本上提高团组织活力。先后修订了《团委工作管理标准》、《团支部工作制度》、《团内奖惩推优实施办法》,形成工作制度保证体系,以制度化促进团工作科学发展。深入实施团委委员联系团支部制度,加强对各团(总)支部的指导,深化调查研究工作,促进团委与团支部的双向联系交流,调动团支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基层团支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更好地吸引、凝聚团员青年。严格执行团委例会、工作汇报与讲评等工作制度,深入基层,联系团员青年,交青年心,做青年友,不断提高服务青年水平,充分发挥了班子的核心作用。

三、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深入推进“青”字号活动开展,确保助推企业发展和青年成才平行推进。

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团结带领青年建功立业,坚持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青年综合素质。为配合嘉电公司三期百万工程建设,开展“三期工程青年立功竞赛”活动,激发广大青年职工参与三期机组建设的热情,三期青工在活动中快速成长,其中一名青工表现优异获得浙能集团2010年度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同时在三期集控操作员岗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提升青工安全意识。三期机组双投后结合青工技术运动会开展了“百万千瓦机组运行知识竞赛”,进一步增强青年对百万千瓦机组知识的学习能动性,确保三期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深入推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以“安全生产,青年当先”为主题,在迎峰度夏、机组检修期间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公司安全生产发挥作用。

为配合公司迎峰度夏保***工作,确保迎峰度夏期间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稳发、满发,促进节能降耗精细工作,6月底开展迎峰度夏保***青年示范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主再热汽温控制竞赛、全能巡检评比、设备点检消缺竞赛、燃料查缺消缺能手评选等。

四、深入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引领青年拓宽活动领域

着力通过奉献教育,在企业里培育志愿文化,切实增强团员对社会、企业的奉献意识。公司团委积极组织开展敬老慰问、爱心助学、义务植树、文明生产等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升青年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公司团委将乍浦利民民工子弟学校作为长期志愿服务的基地,多次组织青年前去看望学校学生并赠送书籍、文体用品等,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更好地条件,关心帮助民工子弟成长。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平湖等地开展绿色嘉电、节能减排等宣传活动,向禾城市民宣传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理念,普及***、用电常识及安全用电知识,并向市民介绍***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的大量举措。重大节日期间组织青年志愿者分批前往***南站,帮助***铁路车务段完成旅客的疏导工作,获得旅客和***车务段一致肯定,活动也促进了两单位青年的交流。

公司各团支部也纷纷开展志愿活动服务生产,运行团总支成立“海螺青年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清扫学习班教室和集控室,为运行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出台志愿服务制度,确保活动长期高效开展。燃料团支部组织自行车维修服务,提高职工工作效率。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志愿活动,在企业和社会上展现了嘉电青年的青春风采,树立了嘉电青年良好形象。

五、深入推进青年职工的思想素质教育,引导并培养青年职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保持青工队伍稳定。

以建党九十周年和建团八十九周年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7月,组织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之红色寻访活动,引导青年认识党、了解党、热爱党、紧跟党,提高政治素质。团员青年组成寻访队赴***南湖红船和革命纪念馆,追忆红色历史,增强爱国爱党热情。组织了浙能集团司歌比赛暨建党九十周年红歌比赛,加强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根据社会发展新形势,开通嘉电青年QQ群和嘉电团委微博,打造青年交流新阵地。在这些网络平台中,青年畅所欲言,既可以对团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谈天说地相互交流兴趣爱好,通过青年喜欢的方式加强了组织与青年、青年与青年的交流互动。

六、深入推进企业青工文化生活建设,开辟新阵地,以活动促活跃,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紧张、辛苦的工作之余,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是每一个年轻人都期盼得到的,嘉电公司团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团委举办趣味运动会,新老职工篮球对抗赛、野外拓展等一系列团员青年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活动。让新老职工同参与,增进新老职工之间交流,扩展团活动服务范围。

在团员青年单身公寓开辟新活动阵地,增加台球、桌上足球等活动项目,为方便运行职工进行活动,在职工俱乐部内增设羽毛球场,图书室增补大量符合时代特点和青年喜好的书籍。

根据青年需求,组织青工文体活动和趣味活动,根据乍浦生活区新大学生集中居住的特点,团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实青工业余文化生活。在元宵期间组织游园活动,活跃过节气氛。6月中旬,团委组织乍浦生活区职工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公司领导也参与了活动,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与长兴电厂、电建公司及三期设备厂家等举行足球友谊赛,与平湖地税局、平湖中学、东湖中学等单位的青年进行联谊活动,为广大团员青年一展青春风采搭起了特色舞台,也拓展公司青年员工交友途径,丰富了团员青年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文明修养和综合素质。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性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只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1]。”教育部长周济同志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这些都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要求。对此,河南理工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构建出一套有特色的“22131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实践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是依据素质教育观念对新形势下学校育人工作的思考,主要着眼于利用“第二课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是对学校教学环节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可以说“22131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学校“第二课堂”中的教学计划。河南理工大学总结构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是以受教育者为指向的网状闭环模式。本文旨在通过以受教育者为指向的网状闭环功能性模式,从激发意识、补充能量、提供力量及其方向等角度来描述进而理清能力导向的创新教育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1、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1)因素的主导性。创新教育模式中因素的选择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该模式应该能够反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合理性[3]。

(2)对象的主体性。创新教育模式中活动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学生对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和成长设计。

(3)途径的可行性。创新教育模式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该模式是纳入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两个为一体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成功做法。

(4)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旨在保证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真正做到提高“全面素质”。该模式的构建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体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水平,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校院两级相结合。从长远看,模式要包括学校总体方案和各院系方案两部分,校级方案包括育人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安排;院系方案包括面向学生的具体实施方案。模式的制定和落实必须充分调动校院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在总体思路上全校一盘棋,在院系具体活动项目格局特斯的局面。

2、模式设计的内涵与实施

具体来说,“22131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选择因素的性质和影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必然内在关系的5个组成部分:

两个报告: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术报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报告――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常项工作。每年近百场院士、专家、教授、企业家讲座,配以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青年学生论坛,营造氛围释放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两项训练:“步步高”大学生科技攀登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发研究,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近年来,学校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设科研训练学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无偿支持学生自主提出的学术科技创业项目的开发、研究,对学生中蕴涵的创业思想和创业项目采取基地化建设模式和项目化运作方式加以培养;通过组织有效的团队,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使广大学生的创新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一个体系:以“挑战杯”为龙头,建立科技竞赛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竞争交流。创业实践完成以后,需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估交流,而各种学科竞赛是实现创业成果竞争交流的有效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竞赛体系包括“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管理模拟挑战赛”等五项赛事,自主选题与命题相结合、专业命题与非专业趣味命题相结合,“挑战杯”是核心,各大赛成为“挑战杯”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形成了“一点多足”的科技竞赛体系格局。该竞赛体系在内容上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每年都有科技成果问世,为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提供广阔的竞争交流舞台。

三项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广泛推广应用创新成果。近年来,我校围绕“育人”主题,扩展实践内容,加强基地建设,尝试专题社会实践,形成了全方位社会实践的格局。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激发科技创新灵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发成立了“天好者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创业计划者协会”等各种科技协会和科技发明兴趣小组,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跨学科、专业交叉正成为科技社团发展的新趋势,学生社团成了创业灵感的集散地。

一个中心:大学生开来创业中心――探索创业教育,推进创新成果转化。2001年学校以创新的精神、思维和工作方法,在总结以往科技创新实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开来创业中心”。包括经营、管理、销售、开发在内的各项运作均由学生操作,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运作。中心借助学校的技术优势和经费扶持,并争取社会资金,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经营,开发研制、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实现了从创新走向创业,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延伸,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在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根据调查显示,76%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科技创业活动对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显著作用。一批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河南省第三届“挑战杯”竞赛中,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制作类和小发明类作品进入终审展评的总数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18项;2006年第四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河南赛区金奖。王超同学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外设产品“意盒”,2006年5月获得德国国际发明技术科学博览会金奖,并被列入“2006年国际成果重点转化实施工程”。王超正在进行的“多功能痰涕一体箱”的研究,已被纳入“全国21X重点专利实施工程”。

三、结论与思考

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前提。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就在于培养人才,大学创新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性的任务。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坚持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

优化高等学校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环境是指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领导、学校管理、创新氛围、教学评估等。任何一种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校长是关键,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校长,才能为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教育管理部门也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学生服务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择性要求;要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氛围为工作重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教学评估的全面性,在学生评价体制上,应实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

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被国际上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而高校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条件,缺乏双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4]。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发挥主要的作用,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5]。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传授教材为主要目标变为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发挥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2006.6(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2]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4-9.

篇(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21

Ways of Achieving Educating Function in Scholarships

Evalu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LI Yingxia, TANG Li

(Student Steering Committee,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Abstract: Awards help assess with rich content, which melt student managem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study spirit construction in one. I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scholarships assessment work, assessment work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ative weakening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scholarships, student scholarships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conforms to educating people and promoting fair, improve quality, good people satisfied with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nd improve educational work of university funding timeliness, but also conducive to creat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 funding.

Keywords: graduates; award aid work; education; ways

1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成及加强思政育人工作的必要性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点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质量的好坏、政治觉悟的高低、思想作风的软硬、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生活质量,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 2013]19号),及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研字[ 2013] 1号文件――《 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于2014年完善了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经调整后由国家助学金、培养单位及导师共同资助组成的博士生每月津贴至3500元,硕士生每月津贴至16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生一等10000元,二等6000元,硕士生一等8000元,二等4000元,按照一等30%,二等70%的比例,范围涵盖了所有招生计划内的中国籍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生30000元,硕士生20000元,覆盖招生人数的3%左右;研究生“三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各类社会资助类助学金也相继评审。

新的奖助体系调整之下,研究生资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覆盖的范围更加宽广,新的形势也对新时期研究生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刘明利(2012)也明确提出奖助工作在研究生德育环节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朱大峰(2010)也对开展研究生奖助体系与思政工作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充分挖掘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实现研究生奖助学金预期功效和应有的价值,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当前奖助评定工作与研究生思想教育的连接相对弱化的表现

(1)当前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逐步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社会服务等因素纳入了奖学金评定的参考因素,但具体的评分标准,所占比重尚缺少明确的标准。在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的评审中,不乏出现了“唯科研论”、“唯Sci论的现象”,缺少了对评奖参评因素综合和精细化的考量。

(2)在具体的评奖评助中重视奖助工作的资金统筹和管理工作,重视评选标准的公平与公正,缺乏以其为抓手加强育人工作的进一步研究。自实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来,由于其奖项高,奖励金额大而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评奖具体组织者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评奖的公平与公正性,而对如何发挥奖学金在提升研究生德育水平的方式和方法上缺少研究和探讨。

(3)由于缺乏奖助学金使用的的监督机制。部分获奖助学生在生活上不再勤俭节约,而是拿着奖助学金请客欢庆,购买奢侈品等。高校工作人员受惯性思维影响,对受助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存在过高估计,忽视受助者的思想道德问题,没有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融入到奖助学评定中去。

(4)奖助学金评定专业的评定机构尚需确立。随着2013年国家针对研究生实施教育投入机制改革意见的实施,特别是2014级始全面收费以来,国家的奖助政策正处于调整阶段,对于学校而言,具体的奖助学金的实施办法也处于试行阶段。目前在高校中大都成立的大学生资助中心,困于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处理,有些机构仅负责文件、名单的上传下达,看似统一管理各项资助工作,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程序简单,系统单一,欠缺科学。

(5)在研究生整个群体的思政教育中也相对缺乏宣传力度,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微信、微平台等媒体的导向作用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在校园中,怎样通过媒体的作用来积极地宣传引导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积极的情感效应,也需进一步的摸索。

3 奖助学金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的机制构建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实现机制要建构内外合力、虚实齐抓机制。内,要完善资助体系与注重资助工作的求是与服务效应;外,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兼有的育人功能;虚,要务求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高校奖助学金资助的目标定位,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实,要加强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等资助工作中各环节的把握。加强高校奖助学金评定与发放等资助工作中各环节的把握(李志强2012)。

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形成内外合力、虚实齐抓功能实现机制的构建,是基于当前高校学生育人工作发展的特点和许多高校资助管理现状及实践经验的总结。

进一步探讨奖助学金在研究生育人工作中的实现途径,即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也是当前体现育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在国家全面实现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之际,进一步探讨以奖助评定为抓手,充分发挥其在其在育人工作中的功能,也有利于开创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新局面。

4 实现奖助学金育人功能的具体工作思路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学业、科研、品行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奖助工作育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尤其明显,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和目前研究生的奖助政策,在发挥奖助机制在育人工作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建立专业化高校资助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队伍,成立专业化的评定组织机构。针对目前现有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助学金,各学校基本已组成了由研究生院、学生处、研究生各培养单位组成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的组织机构,也形成了由各行政部门,及导师、学生代表组成的专门的奖学金领导小组,一定程度上使得奖助学金评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针对目前的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广泛征求各行政部门及研究生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专业化的评定组织机构,做到权责明确,为奖助评审的专业化、制度化提供了保障。

(2)制定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客体的认定标准,做到申请条件明确,认定程序规范合理。对于奖学金的评审基本上采取了成绩绩点、科研水平及德育状况综合考量的办法。根据不同奖项成绩都会有不同的要求,科研成果根据SCI论文的影响因子及中文核心论著及综述都制定了明确的加分标准,德育状况则采取了一票否决制。申请程序上基本上是学生资助申请,学院审核,学校认定的程序。国奖及各类专项奖学金采取学生书面申请和现场答辩制相结合的而形式。为保障奖学金评审的公道性,对学生的实名申诉都予以了调查和回复。助学金的申请则基于每年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认定基础上,采取学生自由申请,管理部门审核,辅导员为其答辩的方式,既照顾了申请人的心理感受,又保障申请程序的公正与合理。

认定标准的明确性、认定程序的规范性为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做到细化、量化,促使工作有章可循提供了保障。

(3)坚持“德才兼备,学术、道德平衡发展”的评奖导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学术作风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条件。在奖学金评选中,在强调学生科研成果的同时,严格强调个人品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对违纪违法及违反学术道德的研究生,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参加下年度各种奖助学金的评选资格;在课题申请、终审环节加入学术道德与规范的审核,并通过学术讲座、诚信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来增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意识。

(4)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感恩意识、奉献精神融入奖助工作之中。奖助学金在发挥其应有的激励、鼓舞作用的同时,在具体的奖助学金评审中还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感恩意识、自强精神和社会责任。在目前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中已明确将志愿者和社会服务纳入评奖的必备条件,并采取了一票否决制;目前的助学金获得者建议他们以感谢信的形式向捐助者表示感谢。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积极回应,收到了很好的育人实效。

上一篇: 学习雷锋活动方案 下一篇: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