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纲要发言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7 06:48: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习纲要发言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习纲要发言材料

篇(1)

一、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关于幼儿“倾听”都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倾听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不仅在学习中非常重要,在个人的成长甚至整个人生的社会交往上,认真倾听的习惯也有助于融入集体,获得同伴的认同,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

在步入小学以后,幼儿的学习内容大量增加,如果幼儿没有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那么对其学习效果有较大的不良影响。但是因为年纪比较小,没有较好的自制力,所以教师在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习惯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注意将兴趣作为着手点,从而全面的培养学生良好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故事活动中,选取幼儿喜欢的故事内容来抓住孩子的兴趣,有利于幼儿保持安静倾听。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关注度和投入度都会比较高。二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活动中让幼儿带着问题进入到环节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倾听时就会更加专注。三是制定发言规则,适时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在规则范围内开展的,如发言需举手并获得老师的同意方可发言表达。发言的规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大部分幼儿能够更好的倾听,同时也是在小学课堂中必须具备的规则意识。

二、喜欢阅读并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人终生受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会阅读是第一步。基于幼儿的认知方式和特点,幼儿园的阅读材料多选择图文配合的各种图画书、绘本故事。

进入小学以后,学习上对于阅读量的要求将会逐渐增加,此时,自主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从小班中班到大班年级,教师均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幼儿创造多读的条件。一方面在班级语言区创设时,注意选择安静的区域,布置舒适的阅读环境如小沙发等;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且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阅读材料,方便幼儿自取。另一方面,亲子互动中,可提醒家长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幼儿喜欢和需要的阅读材料。二是创造交流的平台,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理解和表达。鼓励幼儿完成阅读后与他人交流、分享,养成有序、正确、完整的表达习惯;搭建小舞台,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再现,使幼儿借助视觉、听觉和口语,多方面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培养良好的前书写能力

篇(2)

自主、合作、探究是科学课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这种组织形式已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与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与探究能力。现在小学科学课堂都包上了糖般的外衣,学生特别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在笔者的教学和听课中常常发现另一种现象:课堂气氛太过活跃,教师常常无法控制课堂纪律。可是课还得继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探究过程必须进行。教师不得不拿出威严,这样一来,学生的所有积极的东西都被破坏。原本的学习动机没有了,剩下一些负性的情绪,这时如果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其效果必定是不乐观的。科学课看似很活跃、很热闹,实际上普遍存在课堂的常规问题,这就大大影响课堂的有效性。有的教师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羞于强调常规要求,笔者认为课堂还得有规矩。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的有效课堂呢?

一、师生交往的有效化

课改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可以说,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对此,教师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优化师生情感。

(1)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而且是双方心灵窗户的“敞开”和情感的“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要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

(2)互相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当前,师生之间的尊重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其主要表现在: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

(3)彼此评判。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交而不往”,究其原因大概是交往主体之间缺乏评判。师生交往缺少学生对教师的评判;生生交往中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听”,而无彼此的分析、讨论。

(4)讲究实效。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来思考问题,使交往围绕实际内容展开,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课改纲要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改凸显“主动”一词,一方面展示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根本转变,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是“对‘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这个理论的进一步聚焦”;另一方面蕴含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系列变革,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鼓励学生提问,甚至插嘴,释放学生的学习智慧,这是对教师课堂行为提出的又一要求。提问、插嘴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学生智慧和灵感的火花在闪烁。“提出新的问题,不仅需要有卓越的见识,它闪烁着新的思维的火花,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即平常说的有大智大勇的人才。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差异化

我校课堂教学在坚持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欢乐,使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都得到最大满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关爱学困生”的口号,并制定可相应的措施,在备课时要体现学困生、随班就读生的学习内容,班内采用分层留作业的形式,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1)学会合作。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每一个队员要讲究秩序、乐于合作、乐于倾听、乐于交流。为了使我们小组合作好,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培养组长。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是无庸质疑的。

第二要讲究秩序。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都要讲秩序,平时我们看到的多是一种不和谐的氛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不论是组内的讨论交流,还是全班的,都应该讲究秩序。

第三要注意方法。“方法往往是人为的”。当组内讨论交流时,一个同学发言,其余的小组成员都要面向发言的同学,眼睛要注视着他。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使小组的队员养成一种良好的秩序。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65-01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为了这一目标,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讨论交流往往流于形式,其作用、效果远远不是新课标中预想的,甚至连讨论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都脱离了学习的总目标,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摆设,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根本宗旨所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突出综合、加强实践、强调自主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让学生认识讨论的目的是学会交流,完成学习目标

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很多学习内容都可以采用话题"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但是,在交流讨论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这一学习内容。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都十分有限,各自的生活时空都相对有限,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因为他们控制力差,不懂的讨论的技巧,最终导致讨论的目标无法实现。

例如,在一个班级中,某位同学过于积极,完全沉浸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使其他同学无机会表达或羞于表达,他最终得到的还是自己的信息和观点,而别人拥有的信息和观点他始终都不知道。因此,让学生认识讨论的目的是学会交流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2.综合性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讨论"主题

讨论的主题是学习活动开展的核心。学生的一切话题都应该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而主题必须能够让学生进行多种活动(思维活动),同时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而且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想去探讨的。这类主题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设计,也可由学生提供材料或师生共同关注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设计,但在课前一定要精心的预设,讨论的话题不能随随便便的产生。

3.指导学生搜集讨论材料,能写出讨论提纲

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收集感兴趣的围绕主题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新课标中对中高年级综合性学习分别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的阶段目标,其目的是帮助他们养成获取信息的习惯,而把收集来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类,有助于他们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的额形成发展。能围绕主题写出讨论提纲,更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4.引导学生制定、遵守"讨论"规则,以保证讨论过程的有效进行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在讨论过程中,随心所欲,善于表达的,滔滔不绝,不善于表达的,默默无语,甚至课堂混乱使课堂失控。因此,指导学生遵守讨论规则是维护讨论有效进行的保证。如轮流发言、小组讨论不离开中心话题,发言时语速适中,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对不同意见表示反对时不能使用中伤性的话语。

5.引导学生有理有据的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提高有效讨论的水平

对于小学生而言,讨论水平的形成、提高,需要长期加以指导,特别是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时,不能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养成一种散漫的学习态度,对己对他人都无益处。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引经据典或搜索正确的实依据来讨论主题,是培养学生科学讨论的习惯,也是使讨论有效的重要保证。尤其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与事实是否一致,引述的事实是否真实可信、对论述自己的观点有无价值、在讨论结束时,能否总结本人在这次讨论中的得失等。

6.合理展示,及时反馈,正确评价学生的讨论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因此讨论成果的展示是对讨论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展示的方式可由学生自主决定。但老师要对讨论及时进行反馈总结,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上。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

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要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走访,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并加强指导,在了解、指导的同时,要一同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增

进师生间的友谊,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之,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如何讨论,使课堂变得真正高效。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08修改稿)》

篇(4)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8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已经被教师广泛的接受并成为实践中的追求。然而,真正的学习状态是什么样的,在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怎么样发挥作用,幼儿当前的兴趣与关注点蕴涵着哪些教育价值等,仍然是教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描述认为较为理想的幼儿的活动案例中,多有着热热闹闹的学习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多能被幼儿自行解决,幼儿学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获得快乐”“发散思维”。事实上幼儿流于表面的兴奋、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都难以构成真正的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应表现为:持续专注而有兴趣的学习状态;与人和物互动的学习方式;经验内化的有效的学习结果。

所谓让幼儿主动学习,是指教师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充分了解幼儿、了解宏观的教育目标以及活动可能出现的多种发展方向前提下,尊重及呵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时把握师生互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愉快地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现象或困惑的问题,去解决他们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我认为老师应该率先行动,尝试把自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习呢?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要想让幼儿主动学习,兴趣的呵护与培养关系重大。由于孩子有天然的学习需要与能力,因此,孩子总是在“为什么”“为什么”中长大。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什么是科学家?科学家首先是会问的人。”很显然,幼儿是天生的小科学家。在一声声“为什么”中,教育契机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彩。由于孩子的提问往往是他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此时此刻,客观对象与相似块相匹配,兴趣油然而生。受兴趣驱使的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他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很可能孩子刚开始接触时对他并没有兴趣,而我们大人却认为该东西有价值,孩子在他那个年龄段应该学,那怎么办?这其中就需要我们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循循善诱,再辅之以激疑、提出问题、挑起矛盾、造成悬念,孩子的兴趣由此产生。天生的兴趣或后天培养出的兴趣若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则兴趣迅速衰减。因此,兴趣与获得成功、获得自信息息相关。这其中,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1首先,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在我们班上,能力较强的幼儿爱提问问题、爱动脑筋,老师一提问就积极地举手,而能力较弱的幼儿平时就比较不爱说话,别人在玩玩具时他们总是走来走去,老师交代完成任务的速度也总比别人慢半拍,上课不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于是,我采取了一些办法,主动提问他们,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如在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中,在认识指纹名称的环节中,我请了这些上课不主动举手的小朋友起来回答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指纹任意的说出它想什么?大胆的想和说,无非是想引导他们要更主动地参与活动。当他们饶有兴趣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马上表扬他们“今天你的表现非常棒!回答对了,下次自己举手回答问题就更厉害了!”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多说,逐渐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后来的活动中,这几个幼儿已经能够较为主动的举手发言。如:在活动课《好玩的秸秆》的教学中,我结合农村的自然资源,利用秸秆的特性制作了很多的物品,什么飞机、自行车、手表、小动物、眼睛等,并示范了用秸秆粘贴画,我的制作刚完成,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想用秸秆做什么,连平时积极主动的幼儿也很积极地举手,告诉大家他们想要干什么。接下来的活动里孩子们充满了兴趣,我观察了平时活动不积极的孩子,也都很有兴趣的动起来,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超过过我得想象,效果非常的好。我想这就是兴趣使然。

2其次,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幼儿的主动学习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但幼儿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条理地观察。如:在主题活动《认识蔬菜》,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的基地,然后分发图片,先以游戏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无意识地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蔬菜,先在大脑上留下蔬菜的整体印象,再通过凭借图片去参观大棚里蔬菜的生长过程。在参观之前,我提出问题,“等会参观完后,李老师要请你们来说说,蔬菜是怎么来的?”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通过图片和菜园两个情境让幼儿明白蔬菜是由园地,种子,浇水,施肥,除草等这几个重要过程而来的。而在这一环节里家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合教育内容,请家里有种植蔬菜大棚的家长们,对孩子进行现场的讲解和示范,在参观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参观的情境,还很积极主动地观察蔬菜的由来。虽然我们是农村的孩子,但是没有特意的引导,幼儿还是很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家园的互动也为孩子们的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环境创设。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还不够还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可操作性的材料。《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皮亚杰的观点是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孩子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是主动地学习者。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探索材料,还应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充分给他们动手动脑的机会,并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他们活动的重视,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在活动《神奇的的磁铁》中,可为幼儿提供回形针、盘子、磁铁、指南针、幼儿记录表、黏贴小磁铁的玩具车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探究磁铁的特性。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兴趣很高,幼儿在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探究,有了不同的发现。知道了铁制的物品能被磁铁吸引,不是铁制的物品不能被磁铁吸引。活动中允许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探究,当然也就意味着允许幼儿失败。如果实验失败了,却可以引起幼儿新的思考,这样对幼儿来说无疑是另一种无意间的收获。所以说,教师应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可变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操作材料,善于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多途径的引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3最后,生动有趣的活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保障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教师为幼儿选择的活动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变。这样才能使幼儿感兴趣,并产生积极的情感。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往往只追求过程中的趣味。以游戏形式组织体育教学,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形式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欲望,从而积极投入,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在体育游戏例如“老狼老狼几点了”,其中一名幼儿扮演老狼,其余幼儿扮演小动物,游戏的规则主要是小动物们问 “老狼老狼几点了 ”,当老狼回答到十点后,然后才能去捉小动物,小动物开始从圈中四处逃跑。这个游戏可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耐心和对信号的反应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一一镇定、勇敢、顽强。在体育游戏中孩子们你追我赶,你快我慢,你胜我负,都需要幼儿勇敢、大胆、有信心地去争取胜利。整个活动中,以游戏形式组织体育教学,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都很积极地参与,在接下去的户外自由活动中,还经常听到幼儿用数数的语气说着游戏。以游戏形式组织体育教学,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又如:歌唱活动:《对不起,没关系》我先通过让幼儿观看情境表,让幼儿对歌曲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再通过让幼儿模仿故事表演中的小朋友演唱歌曲。整个活动中,幼儿学会了有表情地唱整首歌曲,并懂得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还可以与好朋友合作表演整首歌曲,学习积极性极高,整个活动都很认真地参与。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他们按意愿去选择喜欢的游戏和其他活动的权利,不要限制幼儿。同时,教师要参加到幼儿的游戏和活动中去。总之,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地进行,为人的终生学习、可持续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已成为教育的共同目标。受兴趣的驱使,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5)

幼儿园大班配班老师个人计划一

为了使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的有的放矢,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特拟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是我们班非常关键性的一年,所以我们将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工作。

1、认真完成本期大班各科教育教学目标。能根据孩子学习特点进行活动引申。

2、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多听、多讲,通过开设《蒙氏阅读》课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语言说话,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加强班级特色教学。本学期,我班将以阅读、科学主题、民间游戏为班级特色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本班孩子学习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周计划和周目标。

4、提供幼儿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鼓励让每个幼儿能参与班级活动,并积极发言;让每个幼儿得到锻炼的机会。

二、保育工作方面

孩子健康,是一切目标实现的关键。

本学期我们会更加做好班级幼儿卫生工作,合理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加强室外体育锻炼:

1、做好班级的各项消毒,以防病毒感染。班级保育员必须要按消毒制度来开展工作,按时消毒幼儿餐具、午睡室和活动室,班级物品要摆放整齐,保持桌面、活动室的四角无杂物,让幼儿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2、培养好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以防幼儿病从口入。教育幼儿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不要玩水,不要把手指含在嘴里,不要把脏东西放进嘴里,不要随便把东西塞在鼻子或耳朵里等等。

三、幼儿德育和劳动教育方面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加强孩子品德、习惯培养:

(一)集体生活

1、要学会解决小朋友之间的问题,能宽容、谦让,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打人骂人,不为一些小事吵闹或报告老师。

2、同伴做错事时,可以请老师来批评,但不应幸灾乐祸。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不讥笑同伴的缺点和错误,更不能讥笑同伴的生理缺陷。

3、自己做错事,能勇于承认,不强找理由,要诚实,不撒谎。做了错事,也不必沮丧,改了就好。

4、要借用别人的东西,应有礼貌地请求,同时注意爱护。用完后,马上送还,并向人家道谢。别人向自己借用东西时,应乐意地借给他人。

5、自己不小心碰撞了别人,会说“对不起”,别人碰了自己,当别人道歉后,会说“没关系”。

6、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学会道谢。

7、走路时脚步要轻。在集体中行走,要注意不要碰撞小朋友。

8、在集体生活中,能按要求参加集体活动,要常常想到小同伴。集体用的东西,不专捡好的,拿到什么就用什么,从小养成对事物不斤斤计较的好习惯。

9、在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如“您早”、“您好”、“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

(二)游戏活动中

1、在游戏中,知道不应该和同伴争夺玩具或独占玩具。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应该共同使用。能和小朋友友好合作地开展各种游戏。

2、在游戏中应遵守规则,学会作自我控制,不能随心所欲,大声叫喊或自由走动。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能总是支配其他小朋友。

3、游戏中要关心同伴,互相帮助,若是同伴跌倒,要主动扶他起来;若发现同伴有困难,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就应该热情帮助;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应立刻报告老师。

4、游戏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优缺点,巩固优点,克服缺点,提出建议,使今后的游戏开展得更好。

(三)上课、作业时要做到

1、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自己要发言时,应先举手。

2、要敢于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言时,态度大方,发言声音要响亮。

3、作业时,不东张西望,不做小动作,不打扰影响同伴的学习。

(四)其他活动

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爬踩桌椅,不在墙上乱涂,保持公共场所卫生。

2、爱护花草树木,不能乱踩、乱折,不用手去摇晃小树。

3、坐在椅子上,不要摇晃椅子,不把脚跷在椅子上;也不要坐桌子或随便坐在地上。

4、来园时,要向老师问早、问好;离园时要向老师说“再见”。

5、客人来了,要向客人问好,给客人让座;客人走了,要与客人道别。

6、同人家交谈时,要认真听,眼睛看着对方;要等对方把话说完,自己才接话,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别人问话时,要有礼貌地回答。

7、听到别人叫自己,要答应一声,不可不理不睬。

8、凡是要进别人的房间,应先敲门或叫门,得到允许,才能进去。

9、要敢向父母和老师提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应好好地讲,不要随便发脾气,更不要无理吵闹。

幼儿园大班配班老师个人计划二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在经过上学期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后,我们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经过讨论拟定了下学期班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方向。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班级里原来的孩子比去年大了,懂事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了不同的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还是需要更多的照顾。

本学期工作目标给幼儿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获取更多的信息,体验学习的快乐。加强各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力求各项工作扎实、优异,建立有特色的良好班级。强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尊重孩子的心理,帮助幼儿释放情绪;在游戏中相互照顾;会协助老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能安静、认真、有始有终地进行自主游戏活动。天气转冷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将衣服挂整齐;会耐心、独立地将衣裤穿戴整齐,保持服装整洁;会将衣帽、手套、围巾等放在固定的地方并放整齐。

学习方面

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幼儿的生活经验、季节等来确定主题。环境布置要符合主题内容,主要让幼儿参与进来,让幼儿成为环境布置的主人,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创设与主题教育相适应的区域,并随着主题的深入而变换区域材料。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环保教育,以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环境布置以及教玩具的制作。日常行为中培养幼儿的环境道德行为习惯。多观察、了解幼儿学习情况,经常进行分析与反思。结合幼儿普遍存在的情况,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多给幼儿讲一些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渗透到幼儿的内心当中。在活动中,能基本独立完成交给的任务;会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主要的缺点和优点;学习恰当地评价别人,愿意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计较别人的缺点和缺陷。

家长工作

1、通过“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单”等多种途径,促使家园教育协调一致。

2、召开班级家长会,交流幼教新理念,使家长与教师一起转变一些教育看法,达成幼儿教育观念上的共识。

3、邀请家长参与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

4、鼓励家长写教子心得,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新的班级新的合作。相信通过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区的有益互动,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愉快、顺利地度过大班的第一个学期。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要为孩子创造可贵的精神环境,为孩子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渗透到活动区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不断的寻求探索知识。根据时事新闻等传授孩子社会信息,使孩子了解社会,组织孩子进行各种爱国活动,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更应该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帮助有困难的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孩子创造条件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家长工作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要努力做好家长的工作,及时和家长沟通,以电话,书信,家园联系册和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探讨教子经验,及时反映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在家表现。请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所教的知识,配合收集相关的主题资料,丰富相关的知识,及时指导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幼儿园大班配班老师个人计划三

新学期又开学了,为了更好的进行本期个人工作,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纲要》和《规程》为指导,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2、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3、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幼儿想说、敢说,发展幼儿的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按时完成本园的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安排,努力尝试英语教学,让幼儿在愉快游戏中学习,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5、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保教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展体育游戏、户外体能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2、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时惯。

3、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四、家园共育方面

1、充分利用早接和放学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篇(6)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出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讲述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设计教学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述。为书写教案充分准备,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书写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还可以在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内容的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集体备课中,大家畅所欲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要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要重视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做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个人都注重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同时,要用欣赏的目光来评价同学,学会赞美别人。在集体备课时,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得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知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最有效的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学习到许多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提高,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篇(7)

1.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知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探究是一种有目标的探索,真实的研究过程往往比结果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数学素养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对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

探究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形成的。

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并举。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操作、验证,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对不理解的内容提交小组讨论并进一步探究。建构主义的教学论认为,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在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小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够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在找到问题答案的基础上进而优化出最佳方案,并提升自己的策略意识。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探究平台。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探究性数学学习方式最重要的策略。当前的网络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与创新平台,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实践反思

1.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学习的时间。

“探究性学习”与机械记忆学习或直接接受学习比较,需要有更充足的时间。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参与新知的探索。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的小组合作总给人一种形式主义的感觉:讨论时间过少,讨论不够充分,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实际的效果;不善于倾听他人或别组的发言和不同意见;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好学生发言较多,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发言较少,尤其是在辩论时,更是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2.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度引导。

篇(8)

【关键词】:主学习 探究环境 适度监控

中图分类号:O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21-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自主探究环境,让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参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愿参与,引导动手操作使学生爱参与,组织独立练习使学生想参与。

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4~6人一小组。这样,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不断丰富,激发“自主合作”。不但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而且经常利用一些活动,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同时也对小组合作的认识趋于一致,兴趣激增,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二、出示自主学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为学生出示合作学习提纲,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提纲要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操作性;思考性。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所以创设自主探究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自主学习内容,确定共同探究的问题很有必要。

影响自主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二是“小组成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个人责任也是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这样的学习活动已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为了维护小组的整体利益,每个成员都能将个人和集体联系起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

影响合作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三是“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各个成员的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三、把握自主学习过程,适度监控

1、选择适当的自主学习时机。

2、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

3、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在教学中应有意识转换角色,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首先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和期待;其次,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进行“微笑教学”,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手势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第三,教师更应尊重和信任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不唯师,不唯书,能者为师,营造一种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自主、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并敢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评价自主学习成果,总结提高

1、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

2、质疑问难,相互启发,开拓创新。

交流自主合作学习成果主要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学习小组之间的经常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交流时要求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指定一人发言,集中本小组意见,就合作方式、所持观点,所得所获进行交流,同时完善合作探究的成果。教师适时总结,肯定各个小组的正确意见、好的做法,为进一步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五、小学数学有效自主学习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及注意点

实施有效自主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对学生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及感知模式转变带来的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的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1、有效自主学习实施时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教材、教室等一些传统教学材料及条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课(计算、应用题及几何知识)的是否都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室如何进行更为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讨论?

2、小学数学有效自主学习实施时的注意点:

①小组讨论中的思考题要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操作性与思考性。

②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讨论中教师可适时参与,捕捉相关的教学信息,辅导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

③教给学生们有效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别人发言时的注意倾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我们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也要不断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篇(9)

[问题一]答应与否

小明不管别人向他提出什么要求,自己能不能做到,总是满口答应。他说不管能不能兑现,对有困难的人都应该满腔热情;而小东对没有把握兑现的事情,不管同学怎样说,他都不会轻易答应,为此有人说他对同学缺乏热情。小东对此很苦恼。

[问题二]说与不说

数学考试后,老师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宣布:刘明同学最近学习进步很大,数学考了98分,名列班级第一。试卷发下来以后,刘明认真看了一遍自己的试卷,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这时刘明的思想乱极了,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

生1:我认为小东不必为此苦恼。自己办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别人,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倒是信口开河、大包大揽的小明,应该反思。

生2:我赞成刘明告诉老师,这个“优异成绩”并不是真实的,刻意掩盖事实不仅会让自己心存不安,而且损害的还有自己的道德品质。

……

情景二: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

[材料一]:一个下岗工人应聘到一电脑公司推销电脑,几经努力他与一所学校签了200台电脑的订单。可是等公司把电脑发过去一验,却发现全是次品,于是他冒着被炒鱿鱼和提成资金泡汤的风险,要求学校拒绝签收这批次品电脑。之后,他被部门主管开除了。但不久后这位下岗工人却被公司总经理请了回来,并且他的主管被开除了,由他接任了主管职位,公司还另外发给他5000元的诚信奖金。

[材料二]:见课本第120页“小松”的故事

[材料三]:见课本第121页“铁柱”的故事

(要求:分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

……

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几个学生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与个体的学习有不同的效果,这样的效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次,一部分学生主动性、参与性不强,已经习惯于当听众,不会质疑他人的观点(包括老师的观点)。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好像与他无关),不会对本组成员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或对他人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再次,有的小组讨论的议题脱离了主题,有的小组对问题还不甚了解,根本无法讨论而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

自主、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与同伴沟通、合作交流的时空和机会,从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

一、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一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尊重学生,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的成功。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关键是能否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学习过程。

篇(10)

刚入园的幼儿年龄小、能力差,生活、卫生方面的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形成,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吸收性心智的学习能力,使得幼儿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步积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班这个重要阶

2.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他人交谈,并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我想达到的目标。于是,我根据幼儿一日生活流程,创设了早餐后的阅读时光:我爱读段,我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学会举手发言、认真听讲、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爱惜图书、会看书等。

一、教师的正面引导,以身示范起重要作用

1.小班幼儿刚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免不了有个别幼儿不守规矩

譬如:乱插嘴、不举手回答还“我我我”的喊叫。我就直接告诉他们,上课应该怎么做,什么是举手发言,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鼓励能力弱的幼儿。

2.在阅读图书前,我给孩子们讲解书的结构,并展示取书、看书、送书的过程,给孩子们正确的示范和正面的引导

运用讲故事、学儿歌、创设情景等手段让孩子们学习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故事《爱插嘴的小黄鸭》、儿歌《小人书你别哭》,情景表演《书宝宝笑了》等。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1.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时,我在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逼真、色彩鲜亮,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教学语言生动、有趣,肢体语言丰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如绘画活动“小鱼的一家”,我先从神秘盒里拿出幼儿的全家福,让孩子们讲出都有谁?再出示小鱼气球,观察它的形态和色彩,最后出示没有色彩的作业纸,让幼儿分辨哪个好看,你愿意帮助小鱼吗?孩子们很顺利地接受“任务”,这一过程认真且独立完成。书;晚餐后的分享时光:你今天快乐吗?;吃加点和为孩子梳头的交谈时光;午睡前及离园前的欣赏时光:听故事、背儿歌、欣赏精彩动画。一段时间以来,不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注意力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贵在坚持,家园携手育新苗

上一篇: 网站自评报告 下一篇: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