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7 15:15: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96-03

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所学专业及社会需求,对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开发、实施及反馈调整的过程。我们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从学校到工作角色转换过程中影响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角色转换相关理论发展

1.职业发展理论的观点。马克・L.塞维凯斯从职业发展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模型,即在从学校到工作(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定位、教授、训练和预演,职业定位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教授注重培养学生在职业计划和职业探索上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职业选择和职业调整的能力;训练是帮助学生明确雇主对员工的社会期望,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角色预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

2.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的观点。约翰・D.克鲁姆博尔兹和罗杰・L.沃兴顿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认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是重要的。根据职业咨询学习理论(LTCC),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包括基因天赋、环境条件、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在内的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这些因素都会由于学习经历而发生改变,从而为每个人孕育了一条特殊的职业道路。

3.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罗伯特・兰特、盖尔・海凯特、史帝文・布朗等人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的角度提出人们的职业选择受自我效能、期望结果、目标以及性别、民族、社会支持等环境变量的影响。自我效能是对自己执行工作时的能力的信心,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来自于知识经验、性别、民族、健康状况等;期望结果关心的是行为努力的结果;自我效能和期望结果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及职业选择是很重要的。综上所述,在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由12道题目组成,内容涵盖了职业愿望、职业规划、个性测试等方面,职业愿望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及择业心态,职业规划主要用于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整体认识,个性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性格气质。问卷发放的范围包括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澳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校1~4级的文、理、工、医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6份,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率96%。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最大的个人因素依次是能力占30.7%、信心占17.2%、兴趣占14.8%、学历占14.4%、性格气质占14.1%、健康占8.8%;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依次是就业形势占29.5%、经济收入占25.2%、价值观信念占17.8%、职业声望与地位占17.5%、科技经济发展占10%;从家庭情况来看,影响个人未来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父母期望占29.2%、家庭经济情况占27.3%、亲人劝告占15.9%、家庭阻力占14.2%、其他长辈支持占13.4%。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从未考虑或等到毕业时再说,说明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调查中还发现有41%的大学生没有将学习计划与职业目标有效联系起来,这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

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咨询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以及职业生涯问卷调查,中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受个人条件、家庭、社会及学校等因素影响,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做出的职业选择也是有差异的。分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实现个性与职业的匹配,有助于帮助他们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目标。

(一)自身因素

1.知识能力。职业学习理论提出学习对培养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所需要的就业技能、工作习惯、信念、兴趣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经验是提高自我效能的主要效能来源。问卷分析显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因素中,30.7%的学生选择能力,14.4%的学生选择学历。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未来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知识水平与学历往往是成正比的,而经验与工作年限有关,工作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工作技能越娴熟,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能把知识成功的转化为工作技能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一种职业往往需要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必须充分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的优势与劣势所在。

2.性格气质。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分,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之分。问卷分析表明14.1%的学生选择性格气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按照霍兰德的人格与职业匹配理论,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匹配类型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人格类型理论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格需要不同的职业环境,个人的性格气质与职业环境之间相互匹配,是职业满意度和职业稳定的基础。因此,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进行自我人格测试,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矫正自己的个性缺陷,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帮助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中寻找到与自己人格相匹配的职业。

3.职业兴趣。问卷调查发现14.8%的学生选择兴趣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影响。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如果他对某种工作产生兴趣,会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按照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人们不会选择去生产线上或到煤矿上之类的地方去做工,因为他们被迫在这样的工作中把兴趣消耗怠尽。”可见,兴趣对于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具有重要作用。职业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在欧美国家小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日活动、中学生通过参加兼职活动,来培养他们早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兴趣,学校的职业辅导老师根据其表现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中国大学生在STW角色转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职业计划进行早期的职业探索,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将职业兴趣与职业计划及目标联系起来,会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不过,有时人们也会把自己的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等外在因素,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去从事令他们毫不感兴趣的职业。

4.健康状况。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效能信息来源除了性别、民族、遗传、知识经验外,还受到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于个人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体质体能也就不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节奏也在加快、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加大,这些变化对现代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过劳死现象以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年轻人的健康,影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大学生应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职业理想。职业发展理论在教授中提到职业计划与探索,职业学习理论讨论了职业计划问题,社会认知理论通过目标设定技能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提高其执行力,可见,个人选择什么职业,以及为什么选择某种职业,通常与其职业理想有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何种职业的意识和计划,它建立在知识、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并准备从事某种职业提供了动力与方向。问卷调查显示,25.5%的学生从中学开始产生职业理想,38.2%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开始明确职业理想,21.3%的学生至今没有明确的职业蓝图,准备等到毕业时再说,从小学时有了职业意识的占15%。个人早期的职业意识可能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随着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的积累,学生的职业意识逐渐清晰化,成为明确的理想,学校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把职业理想具体化,也就是将职业理想固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目标,为了职业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订立学习计划。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习理论论述了学习经历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必要作用,问卷调查也发现3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特色最重要,其次是就业指导,占19.4%,还有19.1%的学生认为学校声誉对其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职业生涯课程辅导占14%、教师影响占15.5%。在中国,学生是否具有大学的学习经历,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确起到了指示器作用,而且大学开设的专业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择业要求与职业规划。现在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辅导课程,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计划、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调整以及进入职场后的组织融合、职位表现、同事关系、工作习惯与态度等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国高校的职业辅导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职业辅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要求职业辅导老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与实践经验。据统计,美国1999年就有16万名职业规划师,而中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仅有1万人,因此,加快职业规划指导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三)社会因素

1.就业形势。在职业规划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关注度最高,占29.5%。据统计,中国大学毕业生2009年已超过600万,2010年将超过700万,目前累计未就业大学生约100万,学生就业压力丝毫未减,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文凭作为一种社会筛选符号本该使人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是如果文凭的发放超过了社会吸纳水平,就会造成文凭贬值,甚至出现教育过度性失业,在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已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随行入市”,参加人才招聘会不足准备,漫无目的,全靠运气,结果处处碰壁,信心受挫,可见,不打无把握之仗,做好职业规划在学生的STW角色转换过程中十分重要。当然,争取社会支持,尽可能减少职业选择中的障碍,会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2.经济收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职业兴趣与目标之间建立联系十分必要,但是他们也承认有时人们也会把职业兴趣牺牲给像高薪、工作安全性等外在因素。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约25.2%的大学生将经济收入作为影响其职业选择的第二大社会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来说,面临着生产成本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一般不愿进入这些经济收入不高的行业发展;而生产环保、节能产品的朝阳产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及垄断性行业相对来说经济收入较高,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因此,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与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究竟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还是选择经济收入较高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职位。从地域分布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来说,经济更发达,企业密集度更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职业定位与选择过程中出现“孔雀东南飞”,纷纷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的重要原因。

3.职业声望。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17.5%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规划中会考虑到职业的声望与社会地位,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各种职业所做的主观评价。在中国传统社会,职业按照“士、农、工、商”排列,官员文人社会地位最高,商人社会地位最低。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社会的普遍主义价值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评价职业社会地位的价值标准开始多元化。研究表明,现在人们通常使用教育和收入两个指标衡量职业声望,根据中国职业声望调查数据显示,教育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高于收入与职业声望的相关性。大学生在做职业选择与规划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从事社会声望高的职位,如高级领导干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知识分子(如科学家、大学教授等);其次选择的职位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办事人员,可见,职业声望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因素之一。

4.社会价值观。职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STW角色转换中对人们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问卷调查也证明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同样存在影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与时代变革时期,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及网络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学生职业选择与规划的意识中已经有所反映。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式,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远距离办公或在家办公,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开始考虑与谋划自主创业,而不是像父辈所希望的那样找个安稳的职业谋求生计。因此,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信息时代,社会文化宣传应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敢于挑战,讲究奉献,帮助学生在人生的职业旅途中起航,实现自我价值。

(四)家庭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生能否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目标以及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将会受到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支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9.2%的学生认为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期望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影响最大,27.3%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其职业规划的第二大因素,父母受其教育、经济状况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往往希望子女进入他们喜欢或看重的行业发展,并不断地对子女施加影响,甚至代为择业。此外,还有亲人劝告、其他长辈支持等因素对处于STW角色转换中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同样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Robert W.Lent,Gail Hackett,Steven D.Brow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2]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From a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John D.Krumboltz,Roger L.Worthington,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3]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Mark L.Savickas,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June 1999/VOL.47

[4]沙其富.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5]司红.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规划[J].北方论丛,2002,(5).

[6]赵永吉.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7]于秀琴.浅谈职业理想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7).

篇(2)

1.引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外语学习的目标应从过去的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转变为对语言的真正理解和应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层次不齐,中学阶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大学阶段英语开课时间有限,如何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真正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应是广大教学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有效的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在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进行恰当和有效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碰撞。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特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本身的功能,因此,全球化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是必然的。

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聚焦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而是片面地强调词汇和语法等这些语言的基础知识。学生要使用和运用一门外语,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而且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说:“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造成许多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较差,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弱,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偏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初都不大适应大学老师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授课,对于要求自己开口说英语更感新鲜。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极易被忽视,所以,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前,外语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能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就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下面我从实际出发,讨论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3.1课堂中文化知识的介绍。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贫乏。教师可以通过对目标文化和本族文化的比较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这些方面的比较,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如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不同,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会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另外,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也可以适当提醒学生。如当中国学生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时很可能生气,但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在英语中“lucky dog”带有褒义,表示“幸运儿”的意思。对语言所表达的特定文化内涵的了解可以逐渐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语用错误。尽管对目标语文化的学习并不能保证语言学习者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是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3.2利用课堂活动,进行情景对话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他们沉浸于目的语文化的氛围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环境,提供条件,让他们在创设的情景中练习各种不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身模拟现实生活情景,扮演特定角色,用英语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致谢或致歉等活动。大学英语的听力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情景会话,每两课就有一个口头练习,可以通过这些练习及这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目的语文化,提高使用语言的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的需要。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如可播放一些纪录片等,让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传播文化知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发挥其图、文、声、像,以及信息量大的优势。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英语比赛、英语晚会等方式传递文化知识,丰富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体验。

4.结语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为克服由不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素养,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不断认真探索,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篇(3)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频率高。在语言的学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这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成为必然趋势。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4]1号文件正式批准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将从原来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教学模式也将从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转变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充分体现个性化和主动性的教与学模式。其别强调英语教学要向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二、英语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今后外语教学的趋势,最早源于对如何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技能和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者”(Holec,1981)的讨论。Holec将其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此定义被看作是后来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起点。之后Dickinson(1987),Little(1991),Kenny(1993),Nu-nan(1995),Benson(1997),Wenden(1998)等人也对外语自主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课堂设置与实践进行了阐述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这个领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自主学习应涵盖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有学习责任心;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评估学习进步;调整学习策略。

三、非英语专业新生自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2009年4月,笔者针对非英语专业新生的自主英语学习观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受试对象是四川某高校2008级的141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41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问卷率为95%。

(二)调查工具

为了全面反映大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的状况,笔者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问卷调查以涉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的25个问题展开。每个问题有A、B、C、D、E五个选项,问卷选择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根据不同的问题,问卷选项从“不符合我(A)”到“非常符合我(E)”。调查问卷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从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从学生制定学习动机、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查;第二部分则为心理准备情况调查,即调查学生对自己学习关注和评估情况,以及对自己进步的了解等。

2.定性研究

围绕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方面,笔者又设计了8个问题,通过找学生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在2008级学生中随机取样1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行采访。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制定学习计划

调查表明,58.2%的学生能自觉地在开学初期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但其中只有24.7%的学生能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还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则完全没有想过要制定学期计划。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学什么、怎么学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尽管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学习计划对学习有帮助作用,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有很多人没有制定长期或是短期学习计划的习惯,即使有也很难贯彻下去,往往半途而废,或是偷工减料收不到预期效果。

2.学习策略方面

调查表明,20.4%的学生能在课前认真预习,42.7%的学生预习过一两次,18.5%的学生竟然从不预习,只有31.5%的学生能够很好或较好地选择自主学习的书籍,并且能兼顾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练习,但有40.2%的学生对如何选择学习资料不清楚,大多数认为老师介绍的就是好的,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广泛、全面、正确地选择课外学习材料的能力还很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另外,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满足于课本内容,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课文,记忆单词和短语,上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内学习活动,并期望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会一门语言,学习缺乏主动性。

3.学习评估方面

调查显示,13.3%的学生能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45.3%的学生大致能做到,6.3%的学生从没考虑过自己的学习。但他们对自己能取得的成绩也不了解,只有很少的学生(6.8%)很了解自己的进步,绝大多数学生(50.4%)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进步,或者不了解进步在何处,调查中有学生反映,除非是通过期末成绩,否则他们就不知道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了。还有11.1%的学生根本没考虑过是否有进步,这说明其还没有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价自己,无法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无法对今后的学习有所指导。

4.学习动机

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多数人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不同动机。例如有76.7%的学生认为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过大学英语4、6级;有50.4%的学生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因为喜欢英语而学习的学生只占40.2%,想了解英美文化的学生占21.6%。同时,在与学生交谈中,笔者发现持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持有外部动机的学生,比如那些为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学习的学生,在考试前一段时间会加强对自己的监控管理,在达到目标之后则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相比之下持内部动机的学习者会有计划地实施自我监控,有利于持久的语言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与学生交流,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5.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

调查表明,72.3%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但对自主学习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存在误解,而简单地将自主学习看作是自学。同时,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普遍较强,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自主性。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自主学习有相当难度。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目前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很低,具体表现在五个方

面:一是多数学生英语学习计划性不强,特别是没有详细具体的学习计划;即使有也很难坚持到最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盲目、被动。二是多数学生不了解大学英语学习策略,还习惯于高中时期填鸭式教学模式,不预习,上课只管抄笔记,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多数学生主动监控学习过程的意识和能力较弱,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低。四是持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占很大比例,他们在达到目标之后则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五是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很缺乏,依赖教师的心态很严重。

结合以上的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尽快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改变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教师由主讲者变为管理者、辅导者;由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主动的施教者、整个教学活动的监控者变成自主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促进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活动的帮助者和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媒介。而学习者则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对象、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要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2.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把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摒弃一些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更多的主动性,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把机械完成教学任务当作教学目的。课堂上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逐步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和主体意识。

3.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多举行交流活动介绍学习策略、改变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使学习者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从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重新计划或调整,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4.学校也应该给教师更多的教学的自由。

现行的教育体制对教学的限制仍然较多,如教材的选择,教学进度,教学模式,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估等,使得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中仍受到太多的限制。

5.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语音实验室、多媒体室、网络学习平台等都能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从而适应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果的需要,也是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篇(4)

关键词: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1 引言

长期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外,还应当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策略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施行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试行)》已将学习策略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的论述,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全面阐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与途径。

2 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概述

2.1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高层次的执行技巧,对改善学习效果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及调节策略三个方面。计划策略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监控策略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包括学习时对注意力的跟踪,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它可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加以改正。调节策略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能够帮助学习者校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2.2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Learner Automony)自上世纪80年代初Holec提出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在学习语言中的作用。自主学习指学习者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与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发展,进行自我评估,逐步发展。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自学”,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3 教学实践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对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对象为本人所教授的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176名学生,他们所学专业为临床医学、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问卷在第三个学期结束时发放,这时的学生对本校的英语教学情况都有了较清楚的了解。共收回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达97.2%。调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35个问题组成,采用的题型是多项选择,每题有四个选项,要求学生选择最接近自己情况的选项。调查问题主要来源于Dickinson对自主学习特点的描述和O’Malley & Chamot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调查的另一部分是半结构式访谈。问卷显示,很多学生没有确定学习目标、监控或评估学习的经历。他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都认识得很清楚,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但多年来,传统的课堂角色定位使他们难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很多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首先,学习计划不足。

其次,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不像中学那么严格,很多学生课堂利用率低,课前经常预习的学生不到25%,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不及15%,甚至近一半的学生经常开小差。

第三,学习策略运用不当。约有83%的学生认为外语学习仅靠记忆力,不像其他学科需要学习策略。有85%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通过年度考试和四、六级考试。73%的学生在自己课余时间只做模拟题和背单词,不知道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英语,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四,自我评估不够。只有18%的学生能够每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评估检查,但其中74%的学生都是对知识的检查,很少检查学习计划是否科学、学习方式是否得当。此外,87%的学生自我评估是采用在大脑中回想一下学习内容和做模拟题的方式。

同时,调查还显示:学生的英语语音观较正确。约62.7%的学生赞同学好英语重在使用,仅有5.9%的学生把语言学习的重点仍放在语法练习上。42.6%的学生在交际时更注重流畅的表达,而非正确的形式。这说明多数学生认为有意义的交流比语法的正确性更为重要,也反映了更多的学生越来越重视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

由于参与调查的学生数量有限,本次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反映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真正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指导自己英语学习的学生屈指可数。

4 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Flavell早在1976年就相信通过反复使用元认知策略,这种意识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很快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有必要促使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教师可以采用系统介绍和渗透式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教会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正确评估自己。提高元认知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1 协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与计划

确立学习目标是一种元认知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入学测试成绩或学期期末成绩提醒学生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帮助他们找出差距制定符合个人情况的学习措施,以实现自己设定的和课程要求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2 帮助学生客观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

我们现在大学英语的每个阶段性测试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提供了尺度,另外网上的一些测试题也可为评估提供条件。其目的就是为了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展情况。如果评估是正面和积极的,学生就会启动学习机制并会选择能促进学习的任务。

4.3 引导学生参与并了解学习过程

要想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教师要变成学生的学习顾问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4.4 培养学生课外独立学习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外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大有裨益。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语言学习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学习语言的本质,把自己从单纯的考试和学校的课程限制中解脱出来,真正学会怎样学习。课外的自主学习可包括学习网络课程,观看英语视频,参加英语角,阅读英语报纸杂志,欣赏英语歌曲等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5 结语

篇(5)

 

一、学习者自主的涵义

学习者自主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学习模式, 最早由Henry Holec提出。他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一书中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Holec大胆地提出让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决策的思想,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极大挑战,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到了90年代末,西方外语教育界对学习者自主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在其广度上几乎可以与80年代流行的“交际法”并驾齐驱了。但是Holec似乎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决策能力过于乐观。在中国,范烨(1999)等讨论了倡导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传统教学形式与自学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令人担忧

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学英语采取“灌输式”教学的特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其英语表达能力更是有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学生人数众多,导致多数学生的表达能力未能达到《要求》,所表达的内容大多是东拉西扯,句型运用不当,出现很多错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但是,大学英语教学虽然经过多年改革,大学生在学习英语七、八年的情况下却无法准确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是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不愿意见到的情景。下面,本文就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为载体,具体谈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学习者自主能力与英语表达能力相辅相成

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大学生相对会多出很多课余时间,学习者自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而另一方面,英语表达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往往是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他们能够在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自己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并能自己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的过程。以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为例,自主学习能力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1、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信念的树立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把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四、六级和托福考试上,而忽略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种态度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一方面,学生要彻底改变自己错误的学习观念,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承担的主动角色,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坚定自己是一个英语使用者而不是四、六级通过者的信念。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从一开始就向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学习观念,并通过实际教学促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带有偏见的认识。

2、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研究表明,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计划性不够,即使有计划也难于保证实施。根据这一现象,学生应该在明确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为学习目标以后,制定符合自身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学习计划。其中既应包括听、说、读、写以及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计划安排,还应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时间表、短期和长期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内容。由此才能树立是英语运用者的信念,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时刻注意自身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中国学生来说,大学以前的学习经验主要与教师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紧密相连。在大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创造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过渡。论文参考网。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教师更多的是学习项目的管理者和资源提供者。

3、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学习策略

由于受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策略培训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策略了解甚少,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只是遵循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结合教材,灵活安排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技巧。特别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他们所不熟悉的非传统语言学习策略,如意义操练策略(meaning-focused strategies),流利度策略(fluency strategies),回避母语策略(mother-tongue-avoidance strategies)来有意的引导学生注意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学生应学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优秀学生的成功策略推荐给全班学生,因为这些学习策略来源于他们的同学、伙伴,学生会更乐于去接受并实践它们。论文参考网。

4、监督和加强学习过程

学生负责自己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我监控学习过程。为了让学生能自行监督自己课内外的英语学习,也让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英语教师应鼓励和要求学生坚持用英语写学习日记,记录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另外,利用现实和及时的(up-to-date)全真材料也是巩固和加强学生执行学习计划的一个好办法。本人利用腾讯QQ创建了一个群,每日课后与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技巧,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收获,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看法,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真实感受等,并且把一些最新的美文或者电影、电视、广播或欧美流行音乐与学生共享,获得了很好的成果。一方面,坚定了学生的学习信念,监督了学习计划的执行,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论文参考网。更重要的是帮助一些胆怯的学生克服了开口说英语的恐惧心理,从在键盘上打字到课堂上踊跃发言,他们的表达能力不断得到锻炼,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促使他们更有信心学好英语,确保了自主学习的执行和效率。

5、建立自主评估体系

根据Von Elek (1985),Bailey(1996)等学者的观点,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和学习者的自我评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自我评估能促使学习者定期了解自己的水平,清楚地看到他们现在的水平和他们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综合能力,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平稳地完成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过渡,并且要学生明白他们的目标是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比较理想的情形是学生能自己负责设计一些符合实践、适应社会的任务来主导自己的学习。总而言之,当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有利于学习自主,重视表达能力的环境时,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便可以成为培养学习者自主的良好场所,从而促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综合表达能力的提升。

(本文受衡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JY0703]资助。)

参考文献:

[1] Holec,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2] Little,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M].Dublin: Authentic,1991.

[3] 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3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第六十条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现在中国大学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达到92%,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疯狂的扩招,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我国英语专业名校师资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推进其他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是当前要抓紧研究的问题。

我国英语专业名校主要是北京大学英语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复旦大学英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国家应该倡导这四个学校的教学名师录制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其他英语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高校用名校的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教学,配以其他学校的英语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学习指导和课后解答学生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能聆听到名校的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又解决一些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然使用名校远程教育课件的普通院校应该按照著作权法、版权法支付一定的费用,国家应该大力提倡和支持,必要的时候给予经济和政策补贴。

普通院校英语专业使用名校名师英语远程教学课件主要有以下积极作用。

1.观念转变到位是完成教师角色转换的思想基础。现代远程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一线教师,要适时自觉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并清醒意识到现代教师职责已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是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外,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从而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转变,以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2.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总结。学生的自我评价或自我反思,指的是学习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学习者对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学习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调节能力。及时地对学习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策略及时调整,在动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同时也应当及时反思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的设置和实施,以便进行全程监控和及时调整。电大远程教育设计了《学习活动记录表》,师生分别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以后的情境设计、问题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网络教学平台测试等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突击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阶段性教学结束后和完成整个教学结合实施后,是总结性评价,帮助教师反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除此之外,在结束计划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小结,正确评价学习情况,总结学习的得失,并分析原因。再就是反思方法的目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如写日记、与同学交流、问卷调查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回顾、检查、反思和评估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尝试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

3.远程网络教育成人自主学习英语的元认知策略的培养。针对远程网络教育成人英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英语学习中,成功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往往优于不成功的学习者(文秋芳,1983)。Oxford(1990)认为,学生是通过元认知策略来管理他们的学习过程的。而且大量研究也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对外语教学是有效的(Nunan,1997)。结合成人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现状,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元认知意识、确立学习目标和制订学习计划、监控、自我评估四个方面。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意识,使他们注意到自己的认知行为,并逐渐养成自觉的习惯。培养学生管理支配自己的学习首先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指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的具体条件,自觉地组织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获得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鼓励他们突破现有的学习模式去获得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已经使用元认知的策略但自己还未意识到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及时反思总结,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同学。

4.资源丰富,表现生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强的呈现能力,它能把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集于一体,使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资料更新更快、多项演示和模拟生动的特征,可以很好地创造生动形象的外部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融入学习氛围之中。具体来说,在教学方法上,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借助于现代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了交互式多媒体网络平台,把英语教学法中的听说法教学法、情景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5.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程度的网络调控。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给了学生学习上很大的随意性和个性化,但在给予自主性的同时应加以调控和引导。面对这些不同群体的学生,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现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教师应与学习者个别谈话,指导他们制定详细的自主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安排,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网络与学生联系,定期检查学习者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效果,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督促他们按照自主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安排进行学习。如今远程教育已经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而揭开了全新的一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方式,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应在充分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前提下,积极享受网络远程教育带来的知识,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大力开展个别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从远程教育中获益,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育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提出了挑战,电大远程教育的特点为建构学习理论的实施提供了条件。笔者在开放课程的教学中作了大量的尝试,试图通过多种媒体,特别是网络来建构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进一步深人实践之后,必能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雪玲.认知语境对英语阅读效果的制约和促进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2] 王雪玲.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过关全攻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3] 王雪玲,杨琪,隋玉明.大学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4] 王雪玲.网络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5] 王雪玲,王静,隋玉明.东北三省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篇(7)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把注意力从教师如何教转向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上。廊坊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2008年对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网络英语教学实验,2009年开始对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全面实施网络英语教学。学校现在实行的是计算机房和教室课同时并行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每周机房课中有2小时的读写自主学习,每2周有2小时的视听说自主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地逐渐锻炼学生走上独立的自主学习道路。但是,在近3年的教学尝试中,发现一些教师和学生对自主学习概念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不十分强烈,而且在机房自主学习的效率也普遍不高,部分学生对机房自主学习的热情有下降的趋势,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由Henri Holec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自从Henri Holec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于1981年出版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问题开始引起西方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界的关注。“自主学习”这个话题已经成为近20年来外语教学的热门话题,自主学习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识。

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不断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学会学习是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方面提到三点:一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二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于计算机和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是一次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是一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三是当前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听说为主的实用能力(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其实质在于根据学习者的复杂多面的个性差异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等。这是因为学习者之间在心理上存在许多个体差异,如年龄特征、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和个性差异等。即使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采取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河北省高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省绝大部分高校在近几年都逐渐建立了计算机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但是,在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比如,大学英语教育资源不足、公共英语学时有限、高校扩招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新生的英语水平下降和学生学习依赖心理严重等也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加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学习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使很多人学生难以适应。面对极其丰富的五花八门的网络资源,学生很难准确快速地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很难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尤其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学生更是感到英语学习的困难,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一资源来促进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就成为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成为解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在当前网络英语教学的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确定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能力不足;2.缺乏发掘英语学习方法的能力;3.无法及时检测学习效果;4.缺乏网络学习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效率的几点建议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证书,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技术,为将来踏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学习目标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生都要向自己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同时注意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例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提出三种不同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大学生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应该达到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长期学习目标。然后,将其分解细化,确定每个学期、每个星期或每天的计划。

我校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新生入学后先集中进行一次英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到不同级别的班级中。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打破自然班,按学生的成绩编入英语教学大班,分为预备级、一级和二级三个层次。其中对预备级的要求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稍低一些,一级的学生要求达到“一般要求”,二级的学生要求达到“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设置合理的英语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总体的、长期的目标,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设置为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而又有挑战性的目标。目标不要太高,避免学生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从而丧失信心等现象产生。在第一学期末,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效果提出申请调换级别。

2.培养学习策略

培养学习策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十分重要。从学习策略的定义可知,学习策略既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思维过程。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向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习策略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从而掌握学习策略。学生不仅需要有能够直接用于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即掌握语言学习的直接策略,而且需要来自外界的保障,以确保语言学习的顺利开展,即具备语言学习的间接策略。学习策略的分类与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紧密相关。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应该培养以下几种英语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要成功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各种英语学习策略,教师首先要学习研究各种策略的理论知识,善于运用策略并能用策略诠释学习活动和过程。

除了以上谈到的各种学习策略,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每学期都有明确的学习策略安排:第一学期是词汇策略、语音策略和听力策略;第二学期是翻译策略(英汉翻译);第三学期是翻译策略(汉英翻译)。各种策略的学习由教师制作成ppt课件上传到自主学习平台,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堂上通过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学习结果的检测具有反馈信息作用。通过效果检测,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及时了解学习效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检测的方式很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考试作为检测手段,也可以用平时的课堂发言、日常交际作为检测手段;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也可以由班级、学校等统一进行。我校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校内有各种英语竞赛(英文书法、英文歌曲、英文朗诵、英文话剧等);全国的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等学校“世纪之星”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4.加强学生网络技能培养,改善网络学习条件

网络条件下实现公共英语的自主学习,网络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集中讲解和培训学生操作英语学习平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网络英语自主学习了解很少的新入学的学生。可以用讲座、学生之间互助、师生个别辅导和网上“虚拟教学”、电子邮件、QQ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这种技能。面对网络自主学习设备不足的情况,在现有条件下,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自主学习中心开放时间。另外,学校可以安排寒暑假期间也开放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这样便于有条件的学生能在家里学习。总之,要尽量在有限的网络设备条件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条件。

四、结语

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式下,学校教育机制将会越来越趋向完善、合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课题组成员针对这一时代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探讨了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课题组成员水平有限,该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今后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学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课程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1.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共同探索和长期不断的努力。

2.自主学习

2.1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学习方式。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学的重心是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料等,教师是学生产生意义学习动机的促进者。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还强调自我评价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则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2自主学习的定义

外语教学界对自主学习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中期。1981年,Holec出版专著《自主性与外语学习》,首次将自主学习的概念引入外语教学。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开始于90年代。束定芳(2004:205)提出,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主要成分包括:(1)态度,学习者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即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积极地投身于学习;(2)能力,学习者应该积极培养这种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3)环境,学习者应该被给予大量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徐锦芬等(2004:64),提出,在我国英语教学环境下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应该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2)确定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3)有效使用学习策略;(4)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5)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我们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完全由学生自学,自主学习需要教育资源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被逐步培养起来。没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包括教师、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料,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级阶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

3.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学习者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言学家Cohen曾经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生本人,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教师和课堂过于依赖,缺乏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被动的英语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发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人数多、课时有限,学生要获得英语语言的所有知识,并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在课外继续主动地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和不断地使用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英语。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有时不同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班级里上课,不同的学生在语言基础、个性特点、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根据各自专业的发展要求,开展相应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成为一个自主的英语学习者。

4.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访谈和观察,发现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1)从学习动机上来看,学习动机可分为工具性和综合性两种。不少学生持有工具性的学习动机,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获得一份好的工作等,这种缺乏长期性的学习动机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往往是一通过考试就不再有学习的动力。而英语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有较多的学生持综合性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者对目标语本身感兴趣,想了解目标语文化,而综合性学习动机是长期习得第二语言的保障。(2)从学习的计划性上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根据自己英语学习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一些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即使教师有要求,也只是勉强应付。如果没有老师的监督,很多学生都不会去修改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学生很少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计划进行评估,并适时进行调整。有些学生虽然有学习计划,却因为缺乏毅力不能将学习计划执行到底。(3)从课堂教学情况上来看,习惯了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的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过分地依赖教师和课堂,在学习上表现被动,对教师设计的各项口语练习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信心不足。(4)从课外自主学习开展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只是背背单词、做一些模拟练习题,偶尔读读英文报纸。很多学生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去学,缺乏必要的自学策略,需要教师具体指导去做什么,并希望教师能给予学习策略的辅导。

5.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很不够,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5.1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都能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普遍有学好英语的内在愿望。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英语课上就让学生对自主学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学好英语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要多听、多读、多说、多写。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内要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在课外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启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本人,自主学习是逐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保障,也是终身教育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2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调节自己的学习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学习策略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鼓励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指导和评估,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自主。O’Malley&Chamot(1990)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种类型: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组成。认知策略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相结合,是学习者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转换时所使用的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用于与他人的言语互动行为或调控情感、态度、动机等以辅助学习。我们应该对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综合培训。策略培训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向学生展示所要训练的策略,让学生了解该策略的基本特征;(2)示范所要训练的策略的具体操作方式;(3)对所示范的策略进行专项训练;(4)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使用新策略的情况,并鼓励学生在课外练习和使用新策略。学习策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内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融入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

5.3创造课内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教师应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把教材学习和讲解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教材中各个单元的讲解。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分别向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讲解词汇及词汇记忆方法,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课文内容、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并对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教师应辅助学生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辩论、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记录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还应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学生间的互评,帮助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教师还应倡导学生在课外继续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英语水平,并要求学生记录互助学习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及学生间互评的结果。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了解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开展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应在课堂内外多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指导。

5.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辟外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目前,许多院校都采取教师课堂面授和学生多媒体或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多媒体网络系统使教师能够利用生动直观的大屏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获取丰富的语言学习的材料,并通过评估反馈系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多媒体网络系统还提供了一个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这种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大语言输入,创造各种机会运用语言。学生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竞赛、英语讲座,等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6.结语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对教学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实践、持之以恒。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0.

[2]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O’Malley.J.M&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2-7.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21-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学生数量众多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更好地组织大学英语教学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的话题。教学是一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在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贯彻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学习者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客观要求的反映,属于人体的一种缺失状态,表现为个体的主观状态和个性倾向性[1]。需求分析是指系统地收集、分析所需的主客观信息,以确定能够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课程目标的活动[2]。它主要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依据[3],也是使教学适应社会及时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4]。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及需要、学习计划、学习优缺点等,便于确定教学计划、布置作业、调整课程安排,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并改进教学。

在我国,许多学者都探讨过大学英语学习者的需求问题。如王斌华[5]、张雅萍[6]、赵庆红[7]等,他们的研究成果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证基础。

二、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高校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分级教学,此分班一直持续到二年级大学英语学习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同一个教学班中,一部分学习者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另一部分学习者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学习需求上是否存在差异?是否有必要根据四级考试成绩重新分班?这是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笔者所在高校201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数学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政治行政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共五个班的同学参与问卷调查。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进行。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本校的具体情况,由笔者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确定访谈内容。问卷调查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个人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对教材使用情况的看法、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及对教师和教学方法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9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其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有效问卷共91份,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的学生有效问卷共93份。通过对问卷进行整理,得到以下数据。

1.关于学习动机。

表1 关于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

(注:A指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B指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以下各表同1)

关于学习动机的题目为多项选择。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中有58.2%的人认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而未通过的学习者中69.9%人的是“为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而学习英语。可见,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更长远,而未通过的学习者则更重视短期目标。

2.关于教材的看法。

在此项调查中,两者并未出现明显差异: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中68.1%的人对教材基本满意,25.3%的人不满意,6.6%的人满意。而未通过的学习者中63.4%的人对教材基本满意,29%的人不满意,7.6%的人满意。其不满意的原因基本相同:现行教材练习题太多,任务重,完成作业占据了太多时间,觉得枯燥乏味;现行教材与他们的生活缺乏联系,选取的文章有些过时。可见,在课后练习题的处理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分出详略,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应该适量增加一些与时俱进,贴近大学生生活且难度适宜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以激发其学习热情。

3.关于学习方法。

表2 关于学习计划的调查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两个层次的学习者中都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制订过学习计划,而能够基本按照计划进行英语学习的人也很少(A:13.2%,B:4.3%);而“制订了学习计划却不能实施”的学生却高达70%左右。可见,大学生的意志力、自控力还比较弱,急需教师给以更多的监督。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加大对大学生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定期对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在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中,39.8%的人课外几乎没有学习英语,而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中也有29.6%的人课外没有安排英语学习时间,两者占的比例都不小;相应的,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却少之甚少。可见,英语教师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4.对课程设置的看法。

在对现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看法上,两者出现较多的差异。如表3所示。

表3 关于课程设置看法的调查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在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中,需求最高的是口语和听力,而在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中需求最高的是听力和阅读。在访谈中未通过考试的学习者表示,由于学位证书的颁发与四级考试挂钩,所以对他们而言针对四级考试的各项培训是最急需的,诸如口语、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应该放在过级后。而通过四级考试的学习者表示,由于用人单位对英语学习者各种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希望在通过四级考试后学校可以适当增加口语、听力、英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以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筹码。

5.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在对教学方法的看法上,两个层次的学习者中都有超过70%的人(A:75.8%,B:73.1%)认为现有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他们希望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其中,角色扮演最受喜欢,其次是小组活动和辩论。在访谈中学习者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开拓思路、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自己的口语、听力及合作意识。也有部分学习者坦言,有些活动对他们而言太难,想参加但担心水平不够。可见,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安排在同一课堂学习,不但不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反而使其自尊心受挫。因此,在四级考试后重新分班是完全有必要的。

6.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对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态度及课堂教学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相比较而言,教学能力次之。这一结果与先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相吻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英语水平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导致其英语学习需求也大相径庭。因此,根据四级过级情况重新分班是可行的。分班后,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分别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夏永红,张利荣.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学习需求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Brown,J.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Teaching[M].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2001:36.

[3]王志茹.大学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实证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19-02

CBI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幼儿英语沉浸式教学实验,该实验的成功使得CBI理念为更多的外语教育者所关注,此后它被广泛使用于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一些高校也开始尝试CBI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CBI教学理念的定义与内涵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不是围绕着语言大纲或者其他形式的大纲组织教学,而是围绕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它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学习学科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时,自然地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当学生学习的是某种知识而不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将显著增强,学习效果大为改善。

二 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

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目标的差异而不同,戴庆宁和吕晔归纳总结出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分别是主题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课程模式(sheltered-content courses)、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和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主题模式主要围绕目标语原创的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话题展开教学。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围绕主题的综合训练中得到语言技能的锻炼和提升。而课程模式选材于目标语的各类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目标语来学习其专业课程。在此过程中语言成为专业学习的工具,学生在专业课程的理解性输入过程中习得语言能力。因而该课程模式的教师主要是专业教师,而非语言教师。辅助模式是将专业课和语言课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语言课服务于专业课,课程由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负责。语言教师要熟悉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并根据专业课的内容安排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目标语言的水平。教学评估分为专业测试和语言测试两部分,同时也有过程评价。专题模式则是开设某一行业或专业的相关课程,不制定任何具体语言学习计划或系统,教师借助各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业学科内容提升目标语言的技能,教学评估以专业测试加过程评价来进行。

从以上的四种模式不难看出,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点:即以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习得目标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热情和自主性,这种方式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更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国内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CBI教学理念和模式一经引入就受到外语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王士先于1994年初次介绍CBI基本概念及原始模式,从理论上探讨它在中国外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认为结合专业进行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基础学习结束以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若干篇。国内对于该教学模式有深刻理论探讨的主要是戴庆宁、吕晔、袁平华和俞理明等学者,2005~2006年国内CBI研究达到了,CBI理念在教学中的使用也日趋广泛。

1.CBI教学理念与英语专业教学

在中国英语专业教学领域内,常俊跃教授主持了一系列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项目,发表了数篇论文,并编写了21世纪CBI内容依托系列英语教材。常教授2008年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索》一文中介绍了国内英语专业的教育现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同年他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总结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2010年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与对策》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该文对于英语专业内容依托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些许借鉴性的经验。

2.CBI教学理念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

袁平华在2008年发表《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一文,该文旨在考察该教学模式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讨论了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和对学生语言水平的作用。通过对某大学149名学生的实验教学总结出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该教学方法总体上有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袁平华2010年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一文中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进行内容依托式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并力倡在教学实践中践行这一先进理念。

四 结束语

综述以上可知,CBI教学理念提倡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重点从语言学习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从而达到内容和语言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的目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言水平和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无论是在大学英语还是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都可运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而形成高效化的英语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羽毛球教学计划 下一篇: 节日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