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问卷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9 14:13: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问卷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师问卷调查报告

篇(1)

教师在“铸造人类灵魂”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的很多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对教师的个性思想和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一套理想教师的标准。那么,中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德保高中《教师的个性思想与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题为“高中生心目中理想老师”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改革的实施者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哪类教师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变化的需求?对教师的评价,学生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为此,通过调查,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各方面的期待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的成员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1.调查方法。

(1)材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学生发放《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调查问卷。(2)分发调查问卷,然后整理材料,最后进行材料汇总,得出结论。(3)和部分学生直接对话交流,从中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各方面的评价。

2.调查对象。

德保高中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共10个班级的学生三、调查结果

在全校选择了10个班级,每班发放了30份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占全校学生的12.36%,收回292份,占发放数的97.4%,有一些调查问卷是多个同学一起讨论填写的,因此调查的可信度较高,能较好的反应学生的观点。总体来说,三个年级的学生在选择理想老师的标准时,最重视的是教师是否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其次是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个人的品行和行为是否良好;再次是三个年级学生都希望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幽默风趣、灵活多变、更利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1.高中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设置重点班和普通班,是体现“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一种常用措施。相信很多学校都采用这个分班法。一些教师对成绩好或差的同学态度可能不同,所以学生把“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排在了靠前位置 。希望老师对所有学生一律平等,一视同仁。能够尊重并公正的对待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2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诚可信也。据统计,86.5%学生认为: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个人的品行非常重要。教师的高尚的人品和鲜明的个性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待人接物,甚至日常板书、服饰、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以影响。而教师的高尚人格、良好行为,往往更容易为学生所效仿,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3. 在教学方面,老师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能言善教,循循善诱,以风趣幽默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对所授课程的有关研究和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勇于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乐于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多彩的课件有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掌握。调查中63.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懂得电脑操作与网络应用。

4. 在师生关系方面。达92%的学生认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教师和学生相处时的首要条件。希望老师是一位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能够理解自己、尊重自己。教师以和善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态度和善,与同学耐心谈话,话语中暗含批评与鼓励;教师与学生应该保持一种学习中的辅导者、生活中的朋友、课堂中的严师的关系;另外,不少同学属于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到广东等沿海地区打工,这些同学更需要更多的关爱。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提高个人的品德。这样对他们的德育就事半功倍。

四、一些感想和建议

篇(2)

关键词: 乌海市;公交;问卷调查

Key words: Wuhai city;public transportation;questionnaire survey

中图分类号:U4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312-02

1 问卷调查背景

此次问卷调查是科研课题“乌海市海勃湾区公共交通优先系统的研究”项目的实地调研成果。由本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组织多名调查人员对乌海市部分企业、事业单位、饭店、公交站场、火车站、商场等各类人员展开不记名调查问卷调查的成果,实发问卷800份,回收填写内容认真完整的有效问卷600份,有效问卷比例为75%,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2 被调查者的概况

在本次调查问卷所有的调查者中,男性共354人,占总人数的59%;女性为246人,占41%。从年龄结构来看,虽然是随机抽样调查,但被调查者以中青年为主,18岁以下的共17人占2.8%;18-30岁的青年占53.5%;而30-40岁的中青年占20.3%;40-50岁占14.8%;50-60岁占6.5%;60岁以上的占2%。从被调查者所从事的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职员占38.67%;私营及个体老板占10.33%;学 生占32.83%;公务员和离退休人员各占6.33%,其它5.50%。月收入2000-5000元占40.33%;5000-8000元占13%;无收入占29.83%,2000元以下占12.50%。由以上所占比例可知,企事业员工收入两到五千人数最多,大中专学生无收入次之,个体经营者高收入者第三,他们的出行方式各异因此对乌海市的出行现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3 被调查者日常出行情况

被调查者的出行情况,主要从被调查者家中小汽车的数量、通常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最近一次(通常)出行的目的是、出行的距离以、平均每天的出行的次数以及出行时间和费用消耗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从被调查者私家车的数量来看,家中有1辆的占近半数为48%;无车的占38%;有两辆车的人数也绝非稀少占12%,此外两辆以上的占3%。这也反应了乌海市私家车保有量飙升的现状,也正由此,在日常出行方式选择上私家车出行比例略低于公交31.7%的比例占28%;此外步行、自行车、出租车及出租换乘公交分别占到19.3%、8.5%、5.7%和1.8%,共占总出行量的35.3%。问及通常出行的目的51.3%是日常上班(上学)或下班(放学);此外,探亲、访友、娱乐、购物、看病占24.2%;外出商务或办事占25.8%。可见居民日常上班或上学是出行的主要组成。乌海市属于中小型城市,38.5%的被调查者日常出行的距离都在2公里以下;但仍有28%的居民出行在3公里以上,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乌海市的部分工业厂房迁至城市的工业园区所以上班路程较远。对于被调查者每天出行次数的问题出行1-4次所占的比例基本相近。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乌海市公交发展中,海勃湾内公交以及和工业园区之间公交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

从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来看,如果您乘公交出行时耗为25分钟以内占30%,25分钟左右占48.5%,40分钟以上占21.50%;但是同样的出行距离如果改坐私家车或出租车需要的时间为15分钟以内占45.17%,15分钟左右占34%,20分钟以上仅占20.83%,可见公交车出行的时间消耗和私家车或出租车相比所需时间要多不少,私家车在节约时间成本上优势很大。而对于出行费用选择公交出行费用一般在两元以下,因为乌海市属于中小城市,一般情况下最多换乘一次就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是私家车,因为出行距离一般不是太远所以根据调查每次出行的燃料费和停车费基本在10元以下,占私家车出行的64.33%,可见在出行费用上公交车并不比私家车占据太大的优势。此外,问及“您认为乌海市的交通出行环境如何?”33.83%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占27.83%,认为很好和好的共占25.33%,较差和差的共占12.66%,可见公交出行环境尚可,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出行时耗问题是乌海市公交发展目前面临的最不利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乌海公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亟待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

4 乌海市居民出行需求弹性

调查中,“假如停车费上涨,同样的出行距离和出行目的,您会放弃使用小汽车出行吗?”62.5%的出行者表明会放弃,但仍有37.5%的不会。这说明停车费对于出行方式的需求弹性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不使用小汽车出行,优先选择的交通方式中公交占到近半数的48.67%,说明公交车的出行很大程度上受到私家车出行的制约和影响,而进一步假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乘坐过程不再拥挤,更加舒适,84.3%的人愿意改乘公交;假如乘坐公共交通的等车时间和步行到站的时间缩短,82.5%亦会考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这说明公交出行的需求弹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出行时耗、舒适性及便利性是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和公交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降低公交出行时间、优化换乘站点以及提高公交乘车的舒适性等方式来增大公交出行的需求。此外在如今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实施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对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62.5%的出行者听说过公交优先,且85.17%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公交优先,这说明对于未来公交优先的实施是很有优势的。

5 结语

从上述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乌海公交为乌海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出行,也降低了市民出行的成本,乌海市民基本上对乌海公交是认同的。但是随着乌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乌海市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乌海公交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而私家车的飙升更会对公交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改善出行环境,降低出行时耗等方式来利用公交的综合优势来吸引或引导市民朝着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乌海市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才能促进乌海市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乌海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厉亚军,段涵,陈俊等.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02/03:28-31.

[2]邓宇鹏,刘伟.东莞公交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2):1-4.

篇(3)

Abstract: This investigation is 2011-2012 years of Hubei province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Xiangyang city occupation college school-based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ses give adv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ccupation college school-based training better,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chool-based training; educational theor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模式,高职院校的校本培训对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掌握当前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情况,《襄阳市职业院校校本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编制了《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对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50份,回收率为90%。现将调查的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一、调查结果及问卷分析

(一)校本培训得到教师的高度认同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从调查结果显示,各院校的教师都认识到校本培训的重要性,认为校本培训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教师对校本培训概念的了解和态度

调查反映出,大部分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对校本培训有所了解,对校本培训这个术语并不陌生。但是这种了解还限于较为初级的层次,对校本培训的了解还停留在“能简单说出”、“知道但是说不出”的较为初级的层次和阶段,缺乏对校本培训认识的理论思想基础。

(三)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上岗前培训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通过自学获得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方式在实际应用比例仅为2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培训方式单一,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培训预期的目标也很难达到;教师本人在学校获得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首选老教师的传帮带一项的教师占54%;58%的教师与42%的教师分别认为学校组织的专项培训、老教师的传帮带这二种培训途径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效果最好。

从调查问卷显示,只有12%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校本培训很重视;只有18%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实施校本培训有系统、效果很好,能很好地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五)校本培训的满意度和效果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校本培训需要完善的培训形式、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内容和一套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来作为支撑。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显示,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满意度和培训的效果并不高。这说明各高职院校在校本培训形式、时间、内容、组织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

(六)教师的培训政策

但在调查中发现,43%的教师认为学校针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培训机制和方案,有零散的培训,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培训机制和方案;43%的教师认为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校本培训的指导、教材等资料,只有零散的资料,30%的教师认为没有专门的指导手册。这说明各个学院虽有一些培训政策和培训机制、方案,但是还需形成一定的体系,有待完善。

(七)教师对校本培训的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对校本培训有着较大的需求,认为对在职教师进行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很重要,而且大多数教师认为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培训内容和形式很有必要进行区别。

(八)考评与激励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59%的教师认为影响学校教师发展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必要的考评机制,58%的教师认为本校对教师参加校本培没有奖励激励措施,55%的教师认为学校要切实做的事情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说明缺乏客观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机制是当前教师培训的困惑与难题。

(九)校本培训面临的不足

各院校的校本培训还面临着一些不足的现象,例如:教师自身不积极,存在应付心理、培训者培训技能不合格、教育部门资金有限、培训实施缺乏保障等。

二、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校本培训观念

针对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认识不足,自主参与意识不强的实际。为加强他们对校本培训的重视,学校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让教师了解校本培训相关理论,提高他们对校本培训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学校应注重校本培训环境建设,加强舆论引导,使教师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性,营造人人参与校本培训、人人重视校本培训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科学的校本培训内容

为保证培训内容科学、可行、符合实际,一是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对培训需求进行评估;二是设计培训内容时应体现有梯度的校本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要;三是让教师参与培训内容的设计,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让教师参与培训内容的修改完善,不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诊断和反思能力,还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三)培训方式多样化

高职院校若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让教师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体现教师的主体化和个性化,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主动性,可避免培训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四)保证充足的培训时间

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培训将无法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因而学校要保证教师培训在时间上的充足性与连续性。每学期根据培训计划及教师个人的基础情况确定最低培训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落实情况,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之一。

(五)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的保障体制

要大幅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保障体制。首先是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要求,为校本培训提供政策保障。其次学校要建立和完善评价奖惩机制,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培训师资的要求

高职教师在职培训需要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优秀复合型培训师资作为其培训质量的保证,只有高水平的师资作为保证,高职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七)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

校本培训经费短缺是影响校本培训实施的一大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本培训的发展。英国在保证校本培训的资金支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多渠道筹措在职培训的资金是尽快解决高职教师培训资金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此外,有了资金的保障,还要加快完善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强教师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建设,保证教师培训所需的图书资料,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努力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确保教师校本培训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向于峰.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 (5):55-58.

[2]王芳.关于完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的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8.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03-02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问卷调查被公认为十分常见、简便而富有实效的调查方法。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很好地掌握问卷调查、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问卷调查的作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小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存在问卷设计不合理、问卷对象设置不够全面科学,以及问卷结果分析过于表面等问题,所以,教师的适当指导很重要。

陈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卷的调查方法》中指出,做一次问卷调查需要经历五个步骤:1、理清调查项目,确定问卷对象;2、围绕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3、把握发放时机,及时回收问卷;4、统计问卷结果,分析调查数据;5、撰写调查报告,展示活动成果。在以上问卷调查的五个步骤中,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数据以及撰写调查报告这三个步骤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的,因此本文将问卷调查课分解设计为以下三个子课型。

一、问卷设计指导课

一份问卷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调查的效果如何,而想要设计好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以往的研究也说明了,很多小学生在设计调查问卷中存在问题的设计与主题关联性不大或者对主题来说意义不大、可供回答问题的选项不够全面合理、开放式问题让人难以回答等问题。因此,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问卷,是比较重要也比较有难度的。

以往的问卷设计课都只用一个课时讲完,难免存在讲得不深不透、学生一知半解的问题。因此,本次问卷设计指导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解调查问卷的结构,能根据研究主题合理设计问卷标题、指导语和致谢语,并能合理确定研究对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能根据研究主题合理设计调查问题,并尝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为:案例导入――方法指导――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总结拓展。其中,“案例导入”环节,先给学生展示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范例,从而导入本节课。“方法指导”则让学生根据范例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调查问卷的结构,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完善并板书,并详细讲解指导语以及确定研究对象需要注意的问题。“巩固练习”即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子课题,合作列出问卷设计的提纲,写清楚标题、指导语及致谢语,并确定研究对象。“交流评价”环节,各小组展示已经设计好的问卷提纲,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各小组再根据其他小组所给的建议和教师的指导对问卷提纲进行修改和完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活动过程,巩固对问卷结构的认识,并布置课后作业――查找“问卷中问题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为: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总结并布置作业。其中,“复习旧知”是通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关于问卷结构的认识。“探究新知”环节,学生根据课后查找的“问卷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归纳展示,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注意问题呈现具体例子,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完善。“巩固练习”环节,学生根据小组的子课题,合理设计调查问题。“交流评价”环节,各小组展示已经设计好的调查问题,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各小组再根据其他小组以及教师的建议对调查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活动过程,巩固对问题设计的认识,并布置课后作业――继续完善问题设计,并将两节课的成果合并,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二、数据分析指导课

实施完问卷,如果没能对问卷结果进行很好地分析,那么收效也依然不大。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知识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对于定量的分析可能只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而定性分析却是可以挖掘深一点的。

数据分析指导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数据分析的几个步骤――统计结果、发现现象、原因分析,并能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发现现象和进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

本课型的教学流程为:回顾导入――方法指导――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总结并布置作业。“回顾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之前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回顾已经进行过的活动,各小组汇报活动进展以及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包括回收的调查问卷,从而导入本课。“方法指导”环节,教师呈现一些题目和数据,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并归纳出数据分析的三个步骤。“巩固练习”环节,学生根据小组回收到的的原始调查问卷,小组合作学习,对其中的一道题目进行数据分析。“交流评价”环节,各小组展示小组数据分析的结果,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各小组再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完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活动过程,巩固对数据分析步骤的认识,并布置课后作业――对小组回收到的原始问卷所有题目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出分析结果。

三、调查报告撰写课

作为问卷调查法的最后一步,问卷调查报告的撰写有利于将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使学生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更深入地开展后续的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统计的数据,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趋向。

调查报告撰写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学会根据前期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由于该课内容比较多,所以由两个课时组成。

篇(5)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决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海南省教育厅特制订《海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督导评估对象为全省共22个县(市、区)。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市、区)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和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满意度调查结果将作为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达到“基本满意”以上是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次调查采用访问法,由调查员把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说明填表的要求、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被调查者按表中的项目如实填写,调查人员按时审核收回。同时,在被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进行结构式访谈。

二、样本的选择

问卷调查的数量按被评估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常住人口在40万以下的县,问卷调查数量均为6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的比例不低于50%,并保证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各市县样本情况汇总如下:

三、调查情况汇总

问卷共涉及10个问题,经统计得到以下结果:

(一)您对本县(市、区)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状况的评价

(二)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学用房差异情况的评价

(三)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学生生活用房差异情况的评价

(四)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学仪器和设备差异情况的评

(五)您认为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均衡情况

(六)您认为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师队伍师德修养的差异情况

(七)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优秀教师均衡配置的评价

(八)您对本县(市、区)控制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所做努力的评价

(九)您对本县(市、区)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作努力的评价

(十)您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状况的总体评价

四、调查结论

所有有效问卷的满意票数之和占有效问卷数与问卷题目数之积的比例即为该县(市、区)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大于或等于85%的为“满意”;小于85%大于或等于75%的为“比较满意”;小于75%大于或等于60%分的为“基本满意”;小于60%的为“不满意”。

五、访谈情况汇总

(一)中小学总体布局合理,可以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需求

(二)各中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没有存在较大差异

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各学校应注意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设;个别学校存在班额较大现象;少数学校教师办公室不够用。

(三)各中小学之间的教师队伍差异不大

可适当增加教师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加大教师轮调频率,调整教师年龄结构,让同学接受不同授课风格教师的培养。同时增加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心理等专职教师数量。

(四)政府很努力的在遏制中小学择校现象

多数受访者不支持择校,认为就近入学更有利于小孩身心发展。少数受访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想让小孩选择相对优秀的学校就读。

(五)就受访者了解,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启动实施了“一镇三优”计划和校园标准化改造工程、加强功能室建设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建立健全扶助贫困学生制度、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工程实施力度。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希望政府坚持下去,在将来能看到更好的措施和成绩。

参考文献

篇(6)

九年级4班研究小组

课题组长:张舒婷

课题成员:赖奕萱、黄颖、林静、赖圳妍

指导教师:游伟桦、叶剑伟

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1月

研究步骤:

1、对相关小区进行寻访,在寻访的过程中拍照并收集相关资料。

2、通过平和网或各小区宣传册等查阅相关小区更详细的资料。

3、制作问卷调查表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共同讨论确定最美家园的名单。

4、整理最美家园的图片和资料,共同制作她的平面图、宣传册。

5、制作演示文稿,整理调查报告。

小组分工:

讨论方案:全体成员

图片拍摄:赖奕萱

资料收集:林静

制作相关报册:全体成员

开展问卷调查:全体成员

制作演示文稿:黄颖、赖圳妍

整理调查报告:张舒婷

篇(7)

一、 课题组成员简介

课题组主要成员均为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涵盖语文、生物、化学、英语等多个学科。初中课堂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我们这个小县正在起步,这项课题有利于优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和谐课堂、科学课堂、有效课堂、探究性课堂的建立,为各种教学提供最佳的教育平台,为构建有效课堂带来机遇。

二、课题前的准备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及时召开了小组会议,在申报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分工、研究方式、阶段划分等细节问题。然后按分工分头准备开题所需要的各项数据、资料。

课题主持人及时将课题立项情况向教研室及学校相关领导做了汇报,介绍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设想,以求得教研室和学校领导在思想上、业务上和资金上的支持。

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表示待课题具备开题条件后,将亲自参加开题会。

有了学校领导和教科研室的支持,课题组成员信心倍增,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准备齐全了各项资料,撰写了开题报告,并交学校教科研室主任审阅。在教科研室主任审阅通过后,召开了开题会,开题会由学校教研室主任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并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参加。会上,课题主持人详细汇报了开题的准备情况,及开题后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就课题研究方法、步骤等问题征求了学校领导和教科研室主任的意见,并于会后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修改完成后,于2009年6月底将开题报告上报到邢台市教科研室。

三 、开题后的工作进展

课题开题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团结合作,按照申报书和开题报告中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过来一个阶段的分工:

讨论、拟定调查问卷: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张x、狄x、田x等负责

问卷统计:课题组成员合理分配,分别完成

数据汇总,分析,确定存在的代表性问题: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

撰写调查报告:张x、狄x负责

对代表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将问题分配到人,分头进行,定期集中,交流感受,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具体工作过程

课题组利用暑假的时间,通过翻阅图书资料,查阅相关网站,并结合课题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拟定了《新课改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1个问题组成,涉及培养创新能力教学方面总体情况,培养创新能力教学上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学策略,创新能力的教学,老师的现行的教学方式等。各类问题混合编排。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提供选项,有单选和多项之分。

分别在六月份和十一月份,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课题组成员张玉芳、狄丽云、田志瑞完成,当场发放,当场做答,当场回收。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6分,并全部回收。全部问卷有课题组成员核查、整理,然后用电脑进行统计,算出各类选项的百分比。

数据统计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共同对数据进行了汇总,并对汇总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数据显示和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将问卷反映出的信息归纳为三大方面的问题,由张玉芳等负责撰写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完成后,大家再一次进行讨论,并将调查报告中归纳的问题分配给课题组成员。由每个成员分别对自己负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然后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观察学生的反映,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同时验证问卷所显示数据的准确性,及时调整方法和思路。

目前,我们正处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

下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过来一段与学生交流的结果,搜集资料,拟定论文的雏形,这个阶段将持续到2012年底。下学期开学后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与集结,并完成整个课题的研究并验收。

四、 关于时间安排和问题的说明

时间安排问题:由于问卷当中的问题涉及面广,又要考虑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情况,而且问卷调查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问卷选用问题的代表性,所显示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后来的课题研究,所以,开始时课题组对拟定问卷的难度考虑不足,认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一份问卷。但实际工作起来,问题才显示出来,由于考虑问题的代表性,每个问题都要经过反复的讨论、设计、筛选,非常繁琐,而且6月份已进入期末,教师和学生都忙着期末考试的各项工作,所以问卷未能在暑假前形成定稿。待到暑假期间,大家静下心来,利用一个较长时间段,形成问卷定稿,并于开学后的第一周下发。问卷回收后,我们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统计完成,并形成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过来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感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图书资料少

课题组成员需要得到更多的,更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支持

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机会少,所以眼界狭窄

篇(8)

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篇(9)

在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的方法学课程[1]。这门学科旨在传授社会调查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操作过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适应专业岗位的能力奠定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然而传统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系统连贯地讲授有关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却往往造成学生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互脱节的现象,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不佳,有学者报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总体质量不高[2]。为此,我们曾经对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访谈,主要反映的问题有:理论部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例如抽样方法、层次谬误等概念;该门课程理论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但应用能力提高不明显;实践课效果不好。传统教学方式是讲授理论之后,选取部分章节进行实践操作,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未能很好地结合,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处理实际问题。因此,本次实践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教改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且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因此,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尤为重要。课程章节连贯性要求高,因此具体教学方案是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各个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在社会调查的前期准备阶段、调查过程以及最后分析总结阶段依次展开。我们将实习课程内容分为几个环节:选择主题、确定测量值、制订计划书、拟订调查提纲、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现场调查、资料录入、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练习和实践强化,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项目时知道如何下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选题、方案设计、实施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们对学生的具体安排如下。

(1)学生以7人左右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每组选出组长,统筹组织管理。由组长负责总体安排和对组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

(2)授课第三周后开始选题,课题可以在教师建议的选题中选取,也可由小组根据兴趣和课题的可行性来确定。

(3)选题确定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包括如何选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及访谈提纲、实施社会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及撰写调查报告等。调查方案是调查工作的行动指南,内容包括:调查目标、调查类型、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地域、调查时间、调查队伍、调查经费以及工作安排。首先开展小组内讨论,商讨确定实践内容,每个小组分别制作PPT进行汇报,然后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设计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4)开展现场调查,进行资料收集。

(5)理论课讲完“调查报告的撰写”之后,要求学生在问卷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交代清楚调查的基本情况和调查结论,重点是把调研结果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写出来。调研报告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并在实践课上汇报。最后教师对每组的调研报告进行总结。

2教改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改革已经在2012级、2014级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是将课程学习变成学生有兴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另外,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公正,能更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学习态度。

2.1系统地设计整个实践环节

按照进行一个完整问卷调查的程序,系统地设计问卷调查的实践环节,带领学生逐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完整的调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布置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分别是选题确定、研究设计、问卷设计、撰写调研报告,这几个环节教学内容由易至难。在教学方式上由分项练习到最后的综合报告,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主要手段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专业素养,锻炼学生全面考虑、综合判断的能力。

2.2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意识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学习理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抽样方法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没听明白或者印象不深刻。当学生在实践课中研究自己调查方案中的具体抽样方法、样本规模等时,会主动看书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此反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均有提高,最终达到教与学相结合,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3制订与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设计是40%的平时成绩加上60%的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最后的成绩。这样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严肃性和认真性,平时成绩评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参加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二是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依据学生自我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调查报告的评分依据材料的真实性、调查对象的典型性、观点的新颖性以及格式是否正确、叙述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语言是否准确等。

3教改的实施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感受到了这门课程与公共管理专业课的密切关系,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得以提升,达到了教学目的和要求。

3.1教与学结合,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学生普遍对课程的教学方式给予了肯定,认为课程教学打破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便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实际操作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习氛围轻松,使理论学习不再枯燥,起到了督促学生注重理论学习的作用;学生普遍对社会调查研究有了理性认识和浓厚兴趣,了解到社会调查要经过系统的流程、遵循特定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方法以及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有效结论;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往从理论到应用的学科逻辑体系,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尝试完成工作任务,并从完成任务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

3.2全程评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科学的考核方式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过程性考核,教师可以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3结合实际,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

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调查课题并与组员及调查对象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调查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等。

4教改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对任课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教学技术和完善教学设备;其次,由于实践内容涉及众多学科,例如卫生统计学等,需要学生掌握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备分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再次,受到研究场所和调查时间的限制,目前学生一般只能在本市或者校园中做调查,调查题材比较单一,很难进行大范围问卷调查;最后,调查研究需要经费支持,而目前费用完全由任课教师自主承担。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卫生管理人才[4]。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今后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制订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确保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维萍,郑建中,张雪芬,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182-184.

[2]刘珊珊,杨东辉,徐瑛.学生对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讲授社会调查方法的态度和学业成就的调查及原因分析[J].才智,2011(3):326-327.

篇(10)

在这份改革设想中,并没有废除传统论文形式,“愿意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仍然按照传统毕业论文的规范进行写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取消外文文献翻译环节,删减一部分繁琐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表格。

为丰富毕业论文形式,该问卷提出了6项建议:文学创作、翻译、读书报告、教案与参与教学、田野调查报告、社团刊物或公开刊物的。其中,文学创作“作品完成后,在国家正式出版社或正式刊物上出版或发表,可不需要进行自我理论陈述,但需要由学院认可其真实性;作品没有发表,学生应对作品主题、形式、写作等环节有一定篇幅的理论陈述。”作品形式包括中、长篇小说,长诗或组诗。

有些形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方向。

如田野调查报告就适用于文学人类学、汉语言文字方言调查等方向。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操作

胡灵(化名)现在是对外汉语大二的学生。她说:“我们都赞同将论文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们提出的改革设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个人考虑选择教学参与的形式来作为毕业论文。”

上一篇: 学校后勤工作年终总结 下一篇: 扶持资金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